时间:2023-05-08 19:19: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素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脑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的环境、学习和训练对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以学生脑的生长、发育与开发为中介;而且脑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人脑经过长期进化,其结构极其复杂和精细。遗传因素虽然决定着大脑发育的总方向和主要轮廓框架,但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换句话说,人脑之所以发育成为人脑而不是动物的脑,这是遗传决定的;但是,究竟发展成什么样的人脑,是优秀的大脑还是平庸的大脑?这与后天的环境因素、营养条件、教育方式、学习训练乃至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关系。婴儿出生时,脑内绝大多数神经细胞已基本形成,但还没有发育完善。神经细胞的突起和突触连接以及微小神经环路的建立在后天发育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进行修饰。也就是说,人脑在一生中都有可塑性,脑的微细结构和功能特性都在变化。但是,在出生后至7、8岁这一段时间特别敏感,其可塑性最大。就素质教育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学校的各类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的影响,通过儿童生理素质,特别是大脑这一物质基础,发展成为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应重视运用大脑发育的规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发展。
人的毕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以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基础。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衰老直至死亡,其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从18—35岁)。在这一阶段,其思维方式由青少年时期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别是在23—40岁之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元认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已基本形成,但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结构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不二法门。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智力发展的思想,可以合理地扩展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不同层次或水平的区分对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第二个层次,研究个性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第三个层次,研究从感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第四个层次,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主要与上述第二个层次的研究有关。
二、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潜性。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2)整体性。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构成素质整体的各因素也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并得到测量。
(3)稳定性与发展性。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个体的素质也是发展的。
(4)社会评价性。人的素质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素质,这些优良的素质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素质的特点作了划分,如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内在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等。
关于素质的结构,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三层次说,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五成分说,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划分,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者将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分类虽然繁简不同,它们在本质上基本一致。不管怎样分,心理素质都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起中介作用。应该注意到,对素质结构的探讨,不能纯粹从抽象的逻辑出发,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
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研究联系起来。如果不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上,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就没有必要。这种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中所提出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三、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
1.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许燕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其针对性不够。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与创造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是心理素质并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那些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处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在直觉的水平上,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们公认的创造力定义。心理学家曾提出了多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其中,斯腾伯格(sternbers)提出创造力三维度模型(athree-facetmodelofcreativity),即创造力包括创造力的智能、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和创造力的人格层面,代表着学者们倾向于将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统合起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创造力高低受人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尽管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力的年龄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创造力年龄在23—40岁之间。由此可见,大学本科生应该为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应该承认,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它不是大学本科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最重要成分。也许,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更重要的成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与载体;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又是社会文化素质与生理素质相互影响的中介。鉴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行素质教育时,查明心理素质的结构就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它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起点。
1.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策略
在确定合格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时应注意:(1)体现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几个孤立的方面。(2)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到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也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5)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大学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素质结构。
研究策略:(1)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实验研究为手段;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2)采用研究指标多元化的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取向)、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职业取向)、学生(个人取向)等多层面,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能结构,例如,王极盛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潜能因素。梁宁建认为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智力等。这两项研究虽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有参考价值,但是这两项研究都将心理健康水平与看成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成分,这显然是将心理素质(内在)与心理素质的表现(外在)混在一起了。下面的几项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许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师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再生素质等六个方面的素质。其中,每个素质又各自包括若干心理品质。这项研究的缺点是抽样的范围较窄,所得结果虽然能反映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但是未必能够全面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张大均等人从理论上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他们提出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这项研究所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简单明晰,认知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心理素质成分如实反映了中学生的学习是他们主要从事的活动。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中学生有较大差别,而且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在整体上是否与中学生相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260-02
自、教育部、全国学联出台《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到现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础。在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建立和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推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激发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自觉性,构建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知识能力教育、培训体系、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和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依托体系有着现实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素质拓展的历史
拓展含义的来源是西方的一种培训方式,它起源于二战期间。最早来自于1942年KurtHahn先生发起成立的一所“阿德伯威”海上训练学校,在这里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并通过心理挑战项目提高年轻海员的心理素质。二战后,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结合这个源头,素质拓展有很强的自我挖掘、自我挑战、全面发展的含义。因此,素质拓展训练在挖掘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健康心理素质、进取精神和全队精神方面创意独特,收效明显,对个人发展及社会公共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体系构建可分为四个环节,即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职业设计、素质训练、评价体系和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开展。
(一)职业设计
职业设计本质上是一个个人职业战略规划问题。这个环节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将来应该干什么”,即为大学生个性化地设定职业目标和选取职业领域范围。
大学生最终必将走向社会。他们只有在社会中寻找和争取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最能发挥自己才华的职业,才能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人就其位,人尽其才”也是现代人资源管理和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但是,相当多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的定位不清楚,目标不明确。为此,大学生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在社会分工谱线中实现合理定位,找到合适的位置,才能充分获得相对竞争优势,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职业设计环节主要内容有: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素质分析、职业规划、职业规划的实践和调整。
(二)素质训练体系
素质训练体系的功能是为大学生能力的实现和素质的获取,提供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构筑良好的工作平台。素质训练体系将实现大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获取的过程性管理,是素质拓展计划的中心环节。具体有三方面组成:
1.构建大学生素质训练体系。它在整个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科学合理的素质项目训练体系的构建主要注重三个方面:(1)素质训练项目的设计。素质训练项目要多样化,具有选择性,因为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和规划是多种多样的,因而能力素质培养的需求也必然多样化;(2)制定素质训练项目规划。素质训练中心在每个学期初都要在充分调查广大同学的需求和反馈意见后,对素质训练项目进行规划,制定本学期的《学期素质训练项目计划表》;(3)建立合理的素质项目训练体系,按照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可以将素质训练项目实施模块化管理。
2.建立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在素质训练项目的开发、设计、组织和开展上,资源整合是另外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方面。围绕素质教育,学校有很多部门都在开展工作,他们有很多的资源和独特的优势,其目的也都是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服务。其实,大量、丰富的大学生素质训练,仅仅依靠共青团组织,无论是在力量、组织还是资源上,都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基于共同的育人目标,高校团组织一定要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充分整合学校相关部门的各项资源,以及校际和社会资源。因此,大学生素质拓展协调合作机制的建立是素质训练的一个关键点。
3.素质训练项目记录和反馈机制。通过素质训练项目,同学们得到的是一份类似于教学课程表的一学期的《学期素质训练项目计划表》和一沓素质拓展原始凭证。其中《学期素质训练项目计划表》为大学生有选择地参加素质训练项目提供了指导的参考;而素质拓展原始凭证则为大学生参加素质训练项目提供原始证明。中心还将及时了解大学生在素质训练中的建议和效果,建立反馈机制。
(三)认证体系
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就是在大学生参与各项素质训练后,对其训练构成和获得的结果进行评价。科学评价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量化进行评价,也可以描述进行评价。素质拓展的效果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的,为此,采取的是一种以过程为主的方式,注重大学生参与素质拓展的过程记录,目的是为社会认同大学生素质训练过程而提供凭证的参考。
(四)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社会评判,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工作成效的社会显现,可以分为神会宣传、政策认同和市场认同三个方面。社会宣传是社会认同的基础,其目的是让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内涵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价值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政策认同是社会认同的保障,主要是指要使政府的人事部门、劳动就业部门、教育部门,对推进该项活动全面认同并通力合作。市场认同是社会认同的最终目标,也是高校素质拓展计划成效的社会评判标准。
三、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依托体系
(一)素质教育的阵地建设
加强优美、高雅、文明的育人环境是培养素质大学生的必要条件,加强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和课外培训阵地地建设、强化其社会服务功能,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完善服务手段,寻求新载体的重要方面。
1.建设校园文化活动阵地。在校园内创建文化活动阵地,既能营造校园的良好氛围,又能防止大学生进入社会的“三室两厅”等人员混杂的社会娱乐场所,使大学生的安全得到保护,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加强集音乐艺术、舞蹈欣赏、健身健美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阵地建设,促进学生人文、艺术等素质的提高。
2.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地。吸引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为创建人才的凸现提供舞台。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中心、大学生软件开发研制中心、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园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3.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增长见识,磨炼意志、锻炼成才、服务社会提供了难得机会,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有效途径。创建基地有助于建立规范化、长期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提高社会实践的育人效益和服务效益。鞭策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二)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和勤工助学依托体系
大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努力开发社会资源,将校园的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引向社会,加大校园文化活动向社会开放的力度,推进校园文化与知名企业文化的融合,寻求社会对学生活动和各类课外培训的支持。取之于社会,服务于学生,调动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提供资金保障。
建立健全大学生勤工助学机制,以规范性操作,网络化管理,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增长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扶持、引导,转变观念,开放社会服务信息,建立大学生人才网,畅通勤工助学渠道,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为学生素质拓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构建学生素质拓展的激励评价体系
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作用,客观记录每位学生在学习期间素质培养和拓展的主要途径和主要业绩。要通过证书记录和认证两个环节,合理量化、科学评价,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宣传素质拓展的工作理念、具体内容和实际意义,促进观念认同。制定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相关文件和配套改策,给予政策认同。在大学生毕业和就业过程中,向用人单位宣传和推荐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推动就业市场认同,强化社会认同感。完善的激励体系是强化师教育人意识和学生成才意识的必要手段。设立大学生素质拓展专项基金,着力构建从个人到组织,从单项到综合的一套激励措施,把工作实绩载入年度考核,从而保证素质教育正常、有序、有效地推进。
参考文献:
[1]杨加强.普通高校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关键词] 大学生 综合素质 评价改革
一、大学教育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日趋功利化,为了使学生这一特殊产品更能适应社会需求,大学不断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素质评价中依旧过于强调知识应用。因此,重新审视与评价大学教育目的观,或许可为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与发展提供某些启示。
二、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弊端
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为了评价和反馈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以激励和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传统的素质评价是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德、智、体三方面的成绩和表现进行量化打分,并依据评分排名,基本模式多为“学生学年(学期)综合素质总分=德育得分+智育得分+体育得分+/-奖励(惩罚)分”。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该类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1.评价主体单一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多为辅导员,评价主体单一。现行评价体系多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评价结果最后给出一个综合的量化结果。这种方法对于评定各种荣誉称号、择优推荐等工作,不仅在操作上便利,也是可行的。然而,辅导员的杂务太多,很难做到为每一个学生作出切实的评价。因此,如果评价主体不改革,那么评价多为流于形式,评价本身就会沦为一个缺乏个性培养的导向教育或者形式教育。
2.注重横向评价,忽视纵向评价
部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绝对的评价结果,注重横向评价,忽视纵向评价。每一名大学生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轨迹,或许在这条轨迹的很长一段都是较差于其他一般同学,然而,他的轨迹总体是在积极向上发展的。一旦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的纵向比较被忽视,那么横向比较也就失去了它本有的激励目的与功效。该类评价缺乏充分考虑评价的导向性,不能客观、科学、全面、合理地反映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评价指标未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难看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当成为衡量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但是,从现行的评价来看,对这两方面的测评力度不够甚至毫无涉及。
三、改善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国外学者对档案袋有丰富的研究,基本定义是通过在档案袋中系统的选择收集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发展,以展示学生在特定领域内一段时间的进步情况。档案袋评价属于质性评价,本文引用档案袋研究的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是要收集学生的作品,而是记录学生的发展历程,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提出一些思考。
1.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
大学生不应是被动评价的客体,他们是最有评价发言权的团体,理应让他们参与评价过程。在不少学生评价实践中,大学生作为被评价者没有任何发言权,他们根据评价者发出的指令被动地行动,对评价结果也只能默默接受。这种“被动的沉默”抹杀掉的是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宗旨和意义。评价应当融入人本因素,强调交流沟通,特别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对话,促使被评价者乐于加入到评价过程中来,只有当大学生主动地关注评价时,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才真正实践了其价值。
辅导员作为评价主体的掌舵者,他们可以策划成立以班(级)为单位“大学生综合素质评议委员会”。该委员会不只是简单打分的机器,他们应是和同学们对话的窗口,并通过积极收集同学们的真实发展历程的相关行为,通过评议委员大会讨论,作出相对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整个评价理应秉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辅导员可以选择约两名学生共同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纪律检查委员会”,“评议委员会”将评价结果在班内公示。公示期间,被评价个体如有不满或疑问,有权向“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纪律检查委员会”应当在充分了解情况后,监督“评议委员会”的审查,重新评价后,给出更合理的结果或者维持最初的评价结果。公示期结束后的最终评价结果在班内宣布后生效并存档。
2.注重过程性评价
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更要关注评价过程。我国受“高考指挥棒”一元的价值衡量的影响,不少高校对学生的评价的重视依旧凝固在某一点的结果评价上。然而现代大学生评价,仅仅关注大学生发展结果的评价是不够的。为了理清这一思路,我们必须清晰的是:我们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应当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每一个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而不是为了通过评价找出大学生之间的参差不齐。
让所谓优生更优秀固然好,但是让所谓的差生可能走向自我忽视甚至堕落却可能是传统大学生评价的一个致命的弊端。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斯克利文对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作出明确区分以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逐步理当由原来的“证明”向“改进”转变。在对过程的评价中,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到评价中来,使评价实践其教育意义,把学生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和指导的过程,变成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手段。
3.与时俱进,加强评价的针对性
一方面,评价指标应当围绕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并尽可能地反映社会所需要的能力,构建评价指标时应对评价所设计到的内容进行科学赛选,抓住影响和反映素质教育的关键性因素。高校教育倡导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培养大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能力,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学生评价需要评价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和价值观方面的情况。例如,目前社会强调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指标、心理素质指标也应加入。
另一方面,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根据不同类别的被测大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设计。大学文化存在差异,每所大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该有校本的设计。此外,如果专业间差异较大,也很难用统一指标,或者至少指标权重的设置理当是不同的。
参考文献:
[1]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1960-1980[M].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NY), 1991.
关键词: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思考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大学生,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上世纪末,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国家教委提倡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高等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会遇到许多理论问题,又会遇到许多实践问题。高校作为传播和创造人文精神的重要基地,必须把人文素质修养作为大学生成才的重要目标予以重视。
一、对素质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
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和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素质与知识、能力之间固然是相辅相成的平行发展的关系,但提高了科学素质并不等于素质的全部内涵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实践证明:具有丰富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人,不一定就是一个较高素质的人,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而忽视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并不是完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它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但在实际操作当中,往往将素质教育也当作一种教育模式,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仅仅依靠片面增加一些课程来充当所谓的素质教育课,而不是对现有课程和教学内容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加以渗透。
文化素质教育是为了实现对人的尊重,对人文力量的肯定,对人格完善的追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我们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文化,它是全部社会文化的灵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业务素质是学生服务社会的特殊本领,如果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无论是在学业学习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能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克服一切困难,去完成学业和工作。文化素质教育对业务素质而言,一方面为学生学好业务打好文化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会从更深层次上推动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对于身体和心理素质来说,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能够珍惜生命,重视健康,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进而使自己能够应付和承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困难和压力。
总之,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弥补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不足,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感悟
1.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领导,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高校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主管领导挂帅,各系部牵头,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等部门参加,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组织和领导。要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讨论制定《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工作目标和方法步骤。各系部、处室在总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切实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各方面。要加大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投入,每年拨付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和研究。要建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评估体系,试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证书制度。要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
2.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为导向,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把知识传授与道德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实现人文气质和科学精神合壁,促使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全面素质的提高。高校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要向综合化发展,多增加一些人文科学课程,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提供条件,形成文理渗透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使学生尽可能达到文理交融。完善学科布局结构,不仅要考虑物质建设需要,而且要考虑文化建设的需要和精神食粮的创造。通过“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口径”,促进文化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注重将道德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相结合,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采用“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生实践的有机结合”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3.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精神素质,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生文化素质的形成需要教师人格力量的感染和启迪。教师首要职责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诚信之人。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教师既要善于做学的“经师”,还要善于做育人的“人师”,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师表,而且要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做学生的人生导师艰难,难在教师自己的人生层次较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引导好学生做一个有用和能用之才,教师的责任更重,要求更高。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从教师入手,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广大教师中倡导人文精神,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拓宽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视野。
4.发挥两个课堂的重要作用,拓宽文化素质教育的渠道。要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第一课堂主要是开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开课程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第二课堂主要是开展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影视评论、文艺汇演、课外阅读、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自身的文化修养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红色旅游,参观革命圣地,考察名胜古迹,浏览人文景点,参加社会调查,开展社区服务和荒漠行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增强见识,提升素质。
摘要: 本文以科学性、导向性、全面性、层次性、个性化以及可操作性为原则,浅析利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适应于航海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办法,促进航海类学生的成长以及航海类教育体系的建设,为我国航运事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鲜血液。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航海类 大学生 综合素质
1、引言
航海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比较多且具有其特殊性。为了客观、准确、完整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评价,必须要筛选出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通过应用能够反映多指标评价的层次分析法来分析航海类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则十分恰当合理,为航海类大学生教育提供指导,以期最终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效果。
2、航海类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分类
2.1航海类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制素质评定
思想道德交际素质包含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制素质。在思想政治领域,主要考核航海类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政治理论、党团历程;在道德素质领域,主要考核航海类大学生诚信问题、文明礼仪、社会责任;在法制素质领域,主要考核航海类大学生遵纪守法、法律基础、法制观念。考核航海类大学生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素质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观念的主体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联系时代特征。这一要素最大的难题是能否将之量化和如何量化。通过对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行为”和“行为结果"的分析,可以确定出能表征内因变量的指标要素,而这些指标要素则可以通过制订一定的标准进行等级评价。
按上述表格,将成绩分为10等分,评价要素集合为 A : {B1,B2,B3 },各单要素的子集为 B1={C11,C12 ,C13 },B2= {C21,C22 },B3= {C31,C32},根据评价决策的实际需要,将评价等级标准分为“优秀”、“良好”、“中等 ”、“及格”和“不及格”5个等级,即评语集合为 V= {优秀,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再确定其权重,便可以此来分析航海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素质。
2.2航海类大学生专业技能特质素质评定
专业技能特质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航海特色素质。专业知识重点表现在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特色知识;实践能力重点表现在动手实验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航海特色重点表现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作为航海类特色专业的大学生,在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全身心的认知并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并可将专业特色知识应用于实践,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STCW国际公约下,航海类大学生必须掌握航海学、避碰、船舶操纵、航海英语、船舶管理、货运、航海仪器、航海气象等科目以及高级消防、精通急救等必备常识操练。在这个大时代下,具有全球性的航海事业更多地要求英语基础,更多的公共基础知识承载着航海类大学生通往更高的平台。准军事化管理继承和发扬了军队建设中形成、积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养成、后勤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对培养、锻炼学生积极的进取精神、良好的团队意识、优良的思想品质、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顽强的生存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3航海类大学生身心综合素质评定
身心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身体能力素质、心理健康素质。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既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和疾病,又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人只有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正常不能算健康,必须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身心综合素质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体质和体能,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身体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优美的体态、良好的体能素质和运动技能,这是一个人发展其他素质的基础;二是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情绪因素、心理调控因素等。一个国家国民身心综合素质状况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和国民教育等方面的能力。
图1 身心综合素质结构图
对于航海类大学生而言,由于航海类专业的特殊性以及今后长期海上工作远离亲人朋友的特定工作环境,使得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航海类大学生独有的特点,帮助他们学会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通过感恩心理活动或参与社会新闻的讨论让他们学会感恩他人、珍惜自己,教会其适应新环境。
通过综合分析航海类大学生的特质,开展特殊体育训练,身心综合素质的培训,心理访谈或讲座,增强身体素质和引导其正确面对各种新环境带来的心理或生理不适,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并坚强前行。
3、结语
航海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体系反映了特定社会条件下对航海类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是确定素质教育内容、选择素质教育方法、评定素质教育效果的基本依据。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评定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指标的复合体系,其中各层次、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各不相同。在层次分析法的帮助下,我们全面分析航海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体系,无疑对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海事局: 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M].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1998
[2] “适应国际竞争的航海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 适应国际竞争的航海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报告[R]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169
1.1大学生缺乏相应意识与能力。
大学生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活,大都接受的应试教育,缺乏实践经验与求职择业的职业素质。而大学生作为一种高素质劳动力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当今社会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与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开展大学生职业素质拓展与提升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针对当今大学生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的几点简单归纳:
(1)急功近利。
大学生在就业时未能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例如自己的所学专业、事业志向、实际能力等,而是在择业的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收入较高、工作条件优越、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这种心态往往会使其难以找到真正适合的工作,进而频频受挫,失去信心。
(2)心理素质较弱。
这是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在就业时,面对问题与压力情绪波动较大。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做事时自控能力较弱,缺乏毅力与恒心。许多大学生在精神与情感上比较脆弱经不起挫折,对于失败与困难,在心理上往往无法承受,可能会出现失望、沮丧甚至自暴自弃的情况。
(3)缺乏实践经验。
现在的高等教育水平下,虽然部分学校设置有实践课程,但是大部分大学生更加习惯于学习书面上的理论知识,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不能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4)职业素质认识的缺失。
大学生在就业前缺少职业准备,对于岗位的要求与职责不够了解,不清楚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这种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情况,使大学生就业准备不足,导致其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相脱节,令大学生在求职的竞争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局面。
(5)过于依赖他人。
大学生在择业时,过于依赖家人、朋友、老师的帮助,而这种状况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由于缺乏择业经验、社会关系简单,面对择业的选择时大学生难免产生依赖心理,从而把选择权放在他人手里,忽视了自身的需求与条件。这种依赖性不予以消除,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非常有害。
1.2社会稳定。
由于大学生就业难,岗位竞争激烈,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及压力。一方面,众多毕业大学生面对着“一毕业,即待业”的窘境,巨大的就业压力,会在社会形成恐慌的情绪氛围,威胁社会安定。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能够多角度、多方面的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达到提升就业率的目的,从而缓解这种状况。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劳动力水平不高,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劳动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无疑是一种对人力资源与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每一个大学生都需要其家庭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而这种浪费会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隐患。由此可见,提高与拓展大学生职业素质以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2、大学生与企业的双方需求
2.1企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总体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企业已经不仅仅单纯的要求员工的专业知识,他们更加重视员工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应该不断地汲取新知识,努力提升自身职业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的能力。当代的企业更加注重就业者是否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注重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的企业中,不再是固定不变的简单劳动,工作人员不但要处理好本职工作,同时要及时发现处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主动快速的解决问题。
(2)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
对于每一位踏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引起其过度的紧张、焦虑、不愉快的情绪,以至于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发挥。可见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时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3)继续学习能力。
在当代社会,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新技术和新发明的不断出现与运用,员工仅仅靠学校所学的知识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企业员工需要不断继续学习接连而来的新知识、新事物来完成本职工作。
(4)人际交往能力。
现代企业中,需要工作人员有着较强的人际协调能力与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工作中进行良好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失误从而顺利快速的完成工作目标。
2.2大学生。
随着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想要脱颖而出,顺利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志向的工作,那么就必须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与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由于众多原因,当代大学生虽然专业知识的学习普遍比较到位,但是在职业素质方面却非常欠缺。而学生们也逐渐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也希望通过一些途径改善自身在职业素质方面的缺失。许多大学生希望能够在自身条件与要求下接受专业的、系统的职业素质训练。通过制定职业目标,有针对性的提高职业素质。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希望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多参与实践、实习活动,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3结语
1工科类大学生基本素质结构及其培养模型
1.1工科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积累,还应对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分析。通过逻辑推理过程,学生还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未曾预见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达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通过实践进行进一步学习的效果。因此,对工科类大学生而言,学习能力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还应包括对所学知识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目前我国的工程硕士考试已经将逻辑推理作为考试项目之一。在美国的SAT等系列考试中,逻辑推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工科类大学生基本素质结构的学习能力子模块中,主要包含专业能力和推理能力两个方面。对于这两种能力的培养而言,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训练,以及专门针对推理能力的训练,都构成了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
1.2实践中的操作能力是工科类大学生基本素质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工程素质水平是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素质的具体化,其基本内涵包括必要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的训练以及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等[4]。因此,工科类大学生在工程实训中体现出来的能力水平,是其基本素质结构中重要的构成因素。但是,工程实训往往是在大学教师的指导下,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仅依靠工程实训的培养,大学生还难以获得在社会环境中工作和处理问题的经验。因此,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对工科类大学生进行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学生在此环境中获得的能力,就构成了其基本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环节。
工程实训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工科类大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实训可以帮助学生习得必要的专业技术,把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把学校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生产实践经验相结合。在合作教育方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率先推进了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造就了“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真实育人环境,形成了科学的常态化育人机制,培育了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始终坚持依托地方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成为培养具有“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精神的优秀工程师的摇篮。大学生通过实践并结合带教老师的指导,不断习得在实际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践习得新的知识。因此,大学生在产学合作中获得的能力可以细化为业务动手能力,再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与此相对的培养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师生互动的产学合作教育指导体系和包括实训仪器、师资、管理理念、教学技术、研发水平在内的实训中心软硬件建设等方面。
1.3工科大学生除了需要具备专业上的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以及较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工作的节奏加速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的压力与日俱增,能否在此环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身处于良好的状态,勇于面对挑战,对于工科类大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成为其基本素质结构中的因素之一。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细化,工程项目中团队成员间的合作显得日益重要。因此,工科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成为其基本素质结构中的另一因素。可以通过测量大学生的社会态度了解其团队意识。具体来说,个人心理特征主要是通过卡特尔16PF和UPI进行测定。通过测量,可以得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个维度的数据和人格因素的相关信息,这就为教师指导学生(如个人辅导和团体咨询等)提供了参照和依据。同时,对于社会态度主要是通过社会态度的相关测试来进行测量的。工科类大学生的个人心理特征及其社会态度的相关数据是不断变化的,这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征,以及对大学生后续的指导有关。因此,在大学生的培养模型中,大学生心理辅导及成长督导体系的构建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