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5 08:59: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播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广播出现以后,电台为了吸引更多的听众,戏曲作为最受欢迎的传统娱乐方式自然成为每个广播电台不可或缺的节目。由于广播的娱乐节目种类繁多,在众多的竞争中,戏曲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都更加成熟,以不断改良、创新来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这无形之中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广播的出现对戏曲演员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他们演唱的戏曲在各大广播电台播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了妇孺皆知的名人,逐渐脱离在社会下层表演曲艺来维持生活的命运。广播的产生给传统的戏曲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广播出现之前,人们的娱乐方式只有固定的几种形式,而到戏院看戏是最受百姓欢迎的,随着无线电的迅猛发展,收音机的普及,悄悄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多种多样的娱乐节目,这使得很多拥有收音机的观众不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观看传统的戏剧表演,这大大降低了戏院的上座率。无线电的产生虽在某些方面促进了传统戏剧的革新,扩大戏剧的影响范围,但无形中成为了传统戏剧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广播对唱片的影响
最初唱片仅仅是作为留声机的附件而存在的,留声机和唱片都是上流社会的娱乐品,所以唱片作为一种小众的娱乐工具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小。无线电传入中国不久,上海就出现了许多民营电台,民营电台的设施不完善、资金不充裕,仅靠一些广告费来支撑电台的运营。这样的条件自然是承担不起经常请一些名人、演唱家、乐团等来电台做现场演出,这时唱片就成为这些民营电台的首选。20世纪30年代中期,百代公司制作一张唱片的成本只需1角六七分,批发价为2元2角。这样低廉的价格,购买一次后还可反复使用,所以播放唱片就成为了各广播电台音乐节目的重要素材。但电台的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唱片公司的唱片销量。1935年6月末,英商电器音乐实业有限公司致函上海交通部国际电信局,以欧美各国颁布的有关唱片的法规为由,要求自1935年8月1日起,各电台播送该公司唱片须得该公司允可,及预付每月洋一百五十元,并另提出六项规定。直至1935年12月21日《申报》刊载司法院对此事的决议:留声机唱片,并非出版品,亦非著作物,并无专有公开演奏之权。购买人本其所有权作用,无论如何使用,应任凭自由,出售人、制造人、发行人均不得干涉。通过这次事件,我们足以看到唱片已经不再作为留声机的附件而存在,它已经成为各大广播电台不可缺少的一档节目。
三、结语
近几年,我国新闻媒介得到有效发展,并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间的角度分析,终身教育思想的源头出现在几千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经将人的一生归纳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哲学家庄周也提出“吾生有涯,学海无涯”的著名观点。这些观点成为了终身教育思想的源头。新闻媒介对终身教育思想比较重视,无论是西方国家所推崇的自由与平等,还是东方国家所坚持的矜持与传统,都在新闻媒介的发展中发挥影响。西方著名思想家柏拉图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漫长、艰苦的训练,那么便不会有所成效。”这作为终身教育发展的萌芽,为日后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主张“儿童和所需要教育的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应该受到锻炼”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传统社会中受众地位没有得到重视,但是,在新闻媒介的发展中,各种新闻理念、新闻思想以及新闻观点、新闻媒介的出现,从根本上打破了这一局面。现如今,在新闻的影响下,人人均可成为主角与焦点。与此同时,从新闻媒介的受众角度看待终身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的内容、形式发生本质改变。传统社会中,受众在15~30岁接受教育,但是,在新闻媒介的影响下,受众从几岁开始便可接受教育,一直到老年仍然接受终身教育,从而形成“学到老、活到老”的基本现状,进而促进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与进步。1970年,保尔•朗格朗创作的《终身教育引论》发表,标志着终身教育理论的诞生。朗格朗作为终身教育理论的创始人,在对终身教育理论进行分析与阐述过程中,以人文理念为主,从新闻媒介受众的创新角度进行分析与实践,从而对全世界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1972年,联合国教科发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本次研究在朗格朗的理论基础上,从教育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历史以及现实的角度对终身教育理念进行研究,并且从根本上明确了学习社会以及终身学习的基本目标。该报道从受众角度进行分析,进一步加强了终身教育思想的重要性,认为终身教育是受众在学习、生产中的主要手段。该报道在新闻媒介的影响下,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对新闻媒介下受众加强对终身教育思想的认识,将新闻媒介与其相融合,利用各种媒介产品,对终身教育思想进行总结与整理,并在新闻媒介的影响下传递给广大受众。1995年,我国新闻媒介得到快速发展,终身教育理论以新闻媒介为指导,积极纳入我国教育目标之中。近几年,我国新闻媒介得到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思想得到快速进步,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发展目标,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为终身教育理论的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新闻媒介对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
从本质上而言,终身教育是在适应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学习的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教育的过程是持续的,是不间断地完成的。在新闻媒介受众角度下,终身教育思想将受众、教育、新闻融合在一起,促使三者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发展关系。另外,新闻媒介受众角度下,终身教育思想延续新闻传播的基本特点,将教育扩展到朋友、家族、工作之中,将教育与新闻媒介、实际生活结合。此外,在我国新闻媒介的发展中,以受众为主要出发点的终身教育思想逐渐在学习、工作中体现出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以及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媒介产品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中,新闻媒介得到快速发展,人们获取终身教育的途径得到扩充,人们在积极适应以新闻、媒介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中,能够对新闻媒介自身的优势进行探究,并利用自身特点,将学习方式进行改善,从而为获取到相应的知识而逐渐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变化。从本质上而言,传媒行业是思想文化的载体,从根本上影响了终身教育理论的传播。上世纪,由于技术落后,缺乏媒介产品,信息传播渠道狭窄,导致很多终身教育理论无法得到传播,但是如今,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终身教育思想也有所理解与认可。社会发展需求有所保障朗格朗以为,现代社会中不仅需要各种、职业交往,还需要各种挑战。这些挑战,会对人们的社会、命运有所改变。其中,新的挑战主要包括了人口速度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政治方面的影响、大众传播的发展、生存模式的改变等。媒介产品的运用也导致教育机会得到提升,我国传统教育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无论在各个层次、各种转型阶段,新闻媒介都会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以及创新。
3、新闻媒介如何推广终身教育思想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2]韩炼.面向全球化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J].现代传播,2004(2).
走进任何一间大学英语教室,都能看到教师、学生和教学材料,这是大学英语课堂的可见要素。不可见的是支持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隐形要素。在可见要素和隐形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得以正常进行。教育部于2007年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是指导现行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文件。根据《要求》,大学英语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要本着阅读优先的原则,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基于计算机网络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教学评估模式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在实施《要求》的过程中,各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现出一些共性。首先,研究表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总体是以教师主导,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是比较常见的,教师用大量的时间来讲解知识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效果差。其次,教师和学生都遵循阅读优先的原则,同时保持着阅读与听、说、写、译之间的平衡,这与《要求》的规定是一致的。再次,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加大了大学英语教学设备的投入,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但是教学设备的改善并不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效率存在问题,比如教师不能保持适当的教学进度、师生交流减少等。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传播模式分析
教育是“教”和“学”的结合。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要成功接受知识,教育才是成功的,知识的传播才是成功的。由此可见,课堂传播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注重了“教”,而忽略了“学”,所以课堂传播是不成功的。这种直线性的单向传播被称为“香农—韦弗”传播模式,这是由信息论创始人、数学家克劳德•香农和他的同事沃•韦弗于1949年提出的。这一模式最早用来解释电报通信过程中的传播模式,适用范围逐渐扩大,包括用于教育教学研究。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它包含“噪音”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指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干扰因素,比如生词的出现、社会文化背景过于陌生、多媒体的不恰当使用等。根据《要求》的精神,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接受教师的信息之后,将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反馈给教师。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都发出信息,也都接受信息。这种双向传播符合美国传播学创始人威尔伯•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学理论。他认为,受传者都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接受和传播该信息时会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影响,信息传播是双向循环的过程,每个成员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
三、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传播有效性的策略
传播一词原义为“分享”和“共有”,现在涵义更加广泛,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指信息在一定社会系统内的运行。传播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展成为一门学科,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还对应这五个环节勾画出了传播学的五种分析。到20世纪60年代末,传播学开始应用于翻译,尤金•奈达开始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的成果应用于翻译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翻译学研究者开始提出翻译学的传播理论,认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行为,将翻译学视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用传播学理论来指导翻译研究。吕俊教授1997年发表了题为“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一文,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翻译学传播理论。2007年张志芳的“从传播学视角看旅游翻译”以传播学的理论作为宏观的指导,指出旅游资料与其他文体不同,译者应采取以受众为中心的翻译策略,做好受众分析。
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西安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其大量的历史文化风景区也受到了了许多中外游客的喜爱。旅游文本的翻译,在西安旅游文化传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把能够反映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反映民族独特的活动方式的词汇称之为文化负载词汇(culture-loadedwords)。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是要让外国人了解和理解原语文化,因此译者应该从英语受众的角度出发,恰当处理文化信息,恰当选择翻译策略,有效传播中华文化。经研究,我们总结出西安旅游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主要包括直译、音译、意译和加注。针对不同的词汇对应关系,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可以达到翻译和交际、促进文化有效传播和交流的目的。
1、音译
音译,即将一些颇具汉语特色的词汇通过借用汉语拼音或拼写的方式融入英语词汇。这种方法能够完全地保留汉语的语音形式,能够原汁原味地保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在西安旅游文本的翻译中,也有很多词汇采取了音译的方法,比如西皮(Xipi)、锅盔(GuoKui)、乐府(Yuefu)等。不过,完全音译的翻译法不宜过多使用,否则拼音字母会对外国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对于文化负载词音译法的使用体现了中国的很多传统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和认可。
2、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在符合译入语规范的情况下既保持原文思想内容,又不改变原文表达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不会引起读者的误解,不会产生信息传播中的噪音,反而会使读者感到信息很充足。比如汉砖(Hanbricks)、民间剪纸(thefolkpaper-cuts)、皮影(theshadowplay)、凉皮(thecoldnoodles)等,既能保留原文的风味,在不失去原文所表达的语言特点和民族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又能使译文易懂,以有利于中英文化的理解、交流和交融。
3、加注法
有些文化负载词在文化中涉及面比较广,内容丰富,简单的直译或音译会使异国读者在对源语言的文化背景缺乏足够了解的情况下难以理解。译者可采用加注法把原语里的词汇直接移入到译语中去,以使译语读者从译文中获取的交际信息尽可能地等同于原语读者从原文中获取的交际信息并同时丰富译语文化。采用这种译法翻译旅游资料中的文化负载词能够让外国游客感受到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产生旅游兴趣。加注法主要分为音译加注释和直译加注释,原文中如果出现该语言和文化中独特的表达方式、人物、事件等,在译语语言和文化中又找不到与之相似的表达方式、人物或事件时,译者可以考虑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来处理。如,人文初祖——RenWenChuZu(founderofthehumancivilization),是黄帝陵简介中对于黄帝的赞誉,外国游客读到“RenWenChuZu”可能不知所云,但读到注释就会对黄帝在中华文明中起到的作用了然于心。又如,才人——cairen(thefifth-gradeconcubineoftheemperor),若只有音译,外国读者可能只闻其音不详其义,读了注释就能明白,这是中国古代皇帝妃子的第五个级别。当直译可能会对外国读者的理解带来不便,但译者又试图彰显原文的文化特色时,可以采用直译加解释性说明的方法,既可以保留源语语言文化的特征,又使译文含义明确,便于外国读者的理解。如,大雁塔——theBigWildGoosePagoda(alsocalledDaCi’enTemplePagoda)、玄奘法师——MasterXuanZang(MonkTripitaka)。
4、意译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直接地表现在汉语与英语的差异上,旅游文本中大量文化负载词的存在,增加了翻译及旅游文化的传播难度。使用意译法可以使文化负载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可以保留原文的民族语言特色,更好地传达该词汇的文化内涵。如,陕西十大怪(the10localpeculiarities)、百家争鸣(contentionbetweenahundredschoolsofthought)、太学(ImperialCollege)。
三、结语
传播学中的“守门人”指在大众传媒中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次以及怎样被传播的人或机构。“守门人”具有检查、评价、导向功能,同时也具有确定方向、确保质量、加强协调和发现培养传播人才的责任。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爆炸”“信息垃圾”“信息泛滥”对社会形成强烈的冲击,影响着用户与大众的信息选择。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事业性质的服务机构,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必须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做好为读者传播信息的“守门人”,充分发挥“守门人”的检查、导向作用,不仅能指引广大用户搜寻健康积极的信息,而且能快速地从信息海洋中为用户提供其所需的信息或导航服务,帮助读者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信息资源,提高阅读质量。具体来看,一方面,图书馆要在搜集、整理、加工源信息或初始文献时,本着为读者提供人类高尚智慧结晶,传播世界先进技术和思想,去伪存真,教育育人的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用户提供好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的知识和信息资源中心,有义务帮助用户从泛滥的信息群中搜寻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这就需要图书馆必须加快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信息检索人才、信息导航人才、信息管理人才和知识服务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与越来越多的商业化信息网络竞争,赢得更多的用户,从而既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信息环境的净化和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从传播学角度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信息社会的特点之一是信息的传播与共享,图书馆作为新时代的信息资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必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这是信息和知识传播的要求。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是非常必要的。
(一)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实现资源“独享—分享—共享”模式
拓展信息知晓和获取渠道的必要条件。在古代藏书楼理念影响下,我国的传统图书馆一直奉行“以藏为主”的原则,各图书馆之间的馆藏相互封闭,馆际互借相对较少,多数图书馆的运行多为基于单个馆的资源独享,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功能单一、结构僵硬的特点,各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馆藏结构,这在传播学中属于自我传播的原始表达方式。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信息传播的手段多样化,使“分享”的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深入人心,所谓分享意味着存在一个主体拥有者,从这个主体出发指向他者。信息社会的到来,要求图书馆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用户的需求,根据不同图书馆的性质以及自身的特点,合理调整文献资料的布局,建立完备的资源共享体系,走整体化的文献资源建设之路。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分享是一种普遍的价值态度,E-mail、BBS、微博、微信等网络交流方式是这种态度的良好体现。美国互联网专家帕金斯所言:“互联网对媒体业产生的主要影响就是迫使媒体变得越来越趋于与人分享和参与。”在此环境下,图书馆事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不被其他网络信息媒介边缘化,就不得不深思自己的馆藏理念和服务方式。当每个独立的图书馆以自己的文献资源库组成相关馆的共同主题时,这些无数个的分享便构成了一个共享,没有分享便不存在所谓的共享,基于分享基础上的共享,揭示的是一种整体的本质,比起分享更具有整体性和理想主义的色彩。逐步建立起图书馆完备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走整体化文献资源建设之路,实现图书馆资源“独享—分享—共享”的模式,拓展图书馆信息知晓和获取渠道,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当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由独享变为分享,最终实现共享,图书馆就可以更多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完成单个图书馆不可能实现的服务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就会使知识信息的知晓和获取渠道最大化,整个图书馆界就会成为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知识信息网络,从而使用户信息服务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图书馆成为大众搜寻信息、获取知识的首要选择。
(二)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实现服务“信息—思想—知识”模式
传播学的基本构成要素包含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当然,构成和影响传播过程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绝不仅是以上五种,本文力图将借助的模型简洁化,从而更加灵活地指导实践行为。那么,反观实践教学,可以比较清晰地将它的内容划分为以下几类:传播者:动画学院教学办公室受传者:动画学院全体学生讯息: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堂内实践教学和课堂外实践教学)媒介:基于中观上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包括校内和校外)的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大众传播系统、互联网络系统、邮政系统、电话系统等反馈:实践教学考核及评价体系以上各要素中涵盖的内容,从人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人的因素和非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中包括传播者和受传者,非人的因素中包含实践教学内容的定位和设计、条件建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制度建设等。
2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培养规格定位
基于实践教学体系的要素分析,合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环节,首要前提是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规格定位,其次是要明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的和意义。普通高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生培养目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服务方向上,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基层单位,而普通高校主要面向科研设计等部门;二是在规格类型上,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普通高校培养的则是偏重于理论型或应用设计型的人才。从具体目标来看,普通高校通常是承担培养继承、发展、传播科学技术、文化理论,实现科技向生产力第一次转化所需的人才;而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多地是培养从事科技向生产力第二次转化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即培养技术型工艺人才,所承担的工作是把成熟的技术规范、管理规程用于现实的生产和工作中,把管理层决策的意图具体贯彻到实际业务工作中。
3应用型办学定位下的实践教学目标的确立
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应用能力既不是普通教学的实践能力,也不是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而是从社会应用岗位的需求出发,面向专业应用的能力总和。
4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环节
通过以上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实践教学体系要素、前提、目的的分析,其核心环节的设计思路上已经柳暗花明,如何具体地设计出环环相扣的几个环节呢?
4.1师资队伍培养是前提
从传播效果的角度看,作为传播主体,广泛的师资队伍概念在这种传播形式中处于流程的第一个环节,由学校领导、院系领导、任课教师、管理服务人员、各个岗位上的教职工组成。作为处于教育传播学意义上最优越地位的师资队伍,不但掌握着传播工具和手段,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取舍选择,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主动的作用。其信誉,包括诚实、客观、公证等品格及专业权威性,即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构成了能否成为合格的传播主体的基础。为此,学校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其师资队伍尤其是任课教师的培养。以黄淮学院动画学院为例,近几年来,学校采取新教师引进、教师进修、企业教师兼职、业内专家聘请、外籍教师引进等措施,努力打造出一支专兼职结合、多元化、动态化的师资队伍。另外,从理念的更新看,必须要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做到每个人的工作都有标准可依。
4.2实践教学内容精选是关键
作为传播过程中互动的介质,实践教学内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此,精选实践教学内容尤为核心,其直接依据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目标,其注意事项应该体现在:第一,遵循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第二,要符合专业的性质、特点及职业技能规范的要求;第三,要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第四,要注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向对接。从授课的地点来划分,实践分为课堂内实践教学和课堂外实践教学。以动画专业“3+1”培养方案为例,课堂内实践教学指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培养过程中包含于具体课程(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四个模块)内的实践部分,具体体现在某一具体课程的教学大纲内有专门的实践教学大纲,包含项目实施及考核方式、学时分配等。以动画设计方向为例,目前实践学时比例占到32.5%,实践学分比例占47.9%。以“二维动画软件”为例。课堂外实践教学是围绕总体专业培养目标,从第一年到第四年连续的不断线的实践教学活动设计。结合黄淮学院“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发展规划,动画学院在2012年12月份之前,已初步构建出“大一(写生、外出考察)大二(二维动画创作)大三(三维动画创作)大四(实训实习、毕业设计)”一套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式。
4.3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基础
实践教学条件是实现整体传播目标的基本平台,基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解、应用、执行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条件的构建应该依托校企合作、学校、地方行业等资源,体现条件建设的立体化和多元化。具体可体现在:第一,加强实验室建设,要建成从基础实验到专业实验、模块实验到综合实验的立体实验教学体系;第二,加强专家工作室建设,为师生提学研结合的活动平台;第三,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项目共担、发展共赢,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第四,加强职业认证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证管理制度,规范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考试等环节,为学生提供认证咨询、认证培训、认证考试、证书申领等一站式服务。基于以上立体化、多元化的教学条件建设及教学内容的分类型、分层次的选择,其对应的实践教学形式应该是灵活的。真正的教育面对的不是少部分学生,也不是多部分学生,而是所有学生,如何在固有模式下兼顾到每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依赖于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4.4规范实践教学管理是保障
以动画学院为例,近几年来,结合培养方案,完善明确了教学大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的项目实施及考核方式;针对专业特殊性,为强化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内容与行业做到科学、规范,有章可依,特制定《动画专业外出考察方案》《动画专业外出写生方案》《黄淮学院动画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任务书》《黄淮学院动画学院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细则》和《动画学院2013届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分配意见》等管理办法;结合“3+1”培养模式,组建集业界名师、行业专家、教研室主任、国内外专业教师、往届优秀毕业生于一体的科学的论证团队,共同研究、制定出《动画专业实训课程大纲》《动画专业实纲》。在上述的方案或细则中,应明确规定各类实践教学活动中涉及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践教学配套文件、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环节,使实践教学内容和标准符合行业技术规范的同时,通过完成专业技术培养的过程和途径、方式和方法,探索更加有效的训练模式,并且严格评价、及时反馈,最终实现实践教学效果整体优化的目标。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