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学研究生教育论文

医学研究生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05 08:59: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学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医学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1)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园艺领域

中图分类号 G64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329-04

Abstract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top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Cultivating the innovative postgraduates is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that the time entrust the postgraduate supervisors.The paper emphasized the influence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analyzed the status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at home and abroad,and put forward the train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postgraduate.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innovation ability;training quality;horticultural field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运而生,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我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

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制度开始实行的时间是1991年。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社会对高学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截至2008年,我国已经有19种专业硕士学位,已有86.5万人接受了专业学位教育[1]。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开始对研究生结构做了较大的调整,全日制专业硕士招收比例逐年增长,并预计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之间的比例调整为7∶3,这种变化使得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类型区分更加凸显[2]。

同志曾经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群体的科研能力在高校中最具潜力和活力,在未来建设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然而,尽管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认识到了改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基于这一考虑,本研究试图从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建设性的参考培养方法,以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创新能力的研究早期多集中在心理学的领域。创新能力最早于1869年被英国学者弗朗西斯・高尔顿在《遗传的天才》中提出,其被表述为与普通能力不同的特殊能力,这为以后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打下了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早在1945年发表的哈佛“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一般教育》中提出了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日本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日本教育的目标。国外教育界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研究生培养模式上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国外研究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4种培养模式:①学徒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为德国。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的代表是美国。③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这种培养模式的国家主要是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④教学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形成时间是二战后,主要代表国家是美国。二是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上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主体的不同,将高效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分为3种:①以市场为主导的评价方式,采用这种评价方式的最典型的代表国家为美国。②以高校内部为主导的评价方式,采用这种评价方式的国家最典型的代表为英国。③以政府为主导的评价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最典型的国家为法国。三是从教育特色上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同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各不相同。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非常多的科研机会,使学生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在毕业时,已经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在培养的过程中,把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这种培养方式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在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从而指导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具体研究。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以导师制为主要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导师为学生提供参加科研和作为助教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到知识。

1.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开始的时间较晚,但是从一开始,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就非常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内学者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除创新能力的障碍研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传统文化中具有保守、谦逊、礼让等特点,教育过程中也倾向于向学生传递这种思想,但这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适应,是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这些因素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打破高校的人事制度对教学的束缚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同时,还要对传统的教育环境和理念进行改革,使之适应现代的教学需求,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4-5]。

二是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起步较晚,可以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已有的经验,吸收各种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的长处,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创造力[6]。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合理设置学科[7],及时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提高教师素质,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8]。

三是改革课程设置,提高创新能力。要开设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9]。通过课程设置的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以教师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改变为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气氛活跃的教学方式[10]。对当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教师素质和创新观念,培养创新人才[11]。要建立合理的机制,对教师的选拔评价做出正确评估,从而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师应有的作用[12]。

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实践与探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因此只有将产学研结合起来,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环境的有效激励[13-14]。通过设立研究生培训基金,鼓励研究生参加研究兴趣小组,采用灵活的注册学习方式等途径来达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同时加强科研论文和实践环节创新[15-16]。

五是从学术活动角度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校培养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要积极营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研究生创新潜力的激发与学科环境、人文环境、制度环境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在一个学科综合的环境中,学科之间会形成一种生态环境,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深厚而宽广的基础条件[17-18]。开展学术活动、构建具有时代性的高校学术交流平台、强化重点实验室建设并分析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19-22],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2 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更大的需求,有更迫切的愿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相关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园艺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园艺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园艺产业快速发展,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我们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基本需求,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提出以下培养方法。

2.1 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需要学校、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长期经营和积淀,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情。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意义和组织方式,学校特出台了《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的规定》。该规定指出,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是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增强研究生学术思想交流、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调动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积极性,活跃学术氛围,促进学术创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来有效提高学术氛围。

在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们以园艺学科为依托,采用举办专题讲座,聘请专家做学术报告、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等方式,开阔了研究生学术视野,学习先进理念和研究方法,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学校、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论坛。为开拓我校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加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并提高撰写科研论文的水平,研究生处特开设“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校首期论坛由动物科技学院承办,主题为“健康与安全――人与动物共同的企盼”。动物科技学院倪洪波副教授、在读研究生臧琳分别做题为《主要共患病危害与公共卫生》《腺病毒介导HSP70对大鼠肝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学术报告。倪洪波老师的报告包括“什么是共患病与公共卫生”“共患病的危害”“几种重要的共患病”“共患病防控与公共卫生”等4个方面,使听众对这些疾病的基础知识和防控策略有了深入的了解;臧琳同学就有关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氧化应激与冷应激的关系等自己在研究生期间开展的部分研究工作进行介绍并开展交流。副校长于立河在首届论坛讲话中对研究生学术论坛的举办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论坛学术报告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爱好、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校学术氛围有重要意义,希望各学院与研究生处紧密配合,把研究生论坛长期、高效、高质量地开展下去,希望博士、硕士导师能够多来论坛作报告,与在校研究生交流学术,把研究生学术论坛办好。以此为契机,研究生处陆续邀请了秦智伟校长做了“黄瓜育种的理论与实践(1991―2013)”的学术报告;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工程技术信息中心副主任王应宽博士做了“如果撰写和发表高质量的科技论文”的学术报告;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翁益群博士做了“Molecular Breeding in Cucumber-where are we now?”的学术报告;哈尔滨医科大学李霞教授做了“学科发展与培养研究生的体会”等学术报告。学院和园艺学科在学校相关精神指导下,也陆续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韩成贵教授来学院做了题为“侵染我国瓜类和十字花科作物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病毒的研究”的学术报告,日本千叶大学作物栽培方面知名学者、E田昭弘教授做了题为“Improvement of crop yield in a changing climate”的学术报告,南京农业大学侯喜林教授做了题为“园艺学科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东北农业大学向文胜教授做了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及申请书的撰写体会”等。通过学校、学院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学术报告活动,开阔了研究生的科研视角,培养和提高了研究生科研论文撰写水平,增加了学校和学院的学术氛围。

2.2 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课程教学内容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目标,明确任课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任务:一是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二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侧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授课教师在研究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特制定了《关于研究生任课教师的若干规定》。该规定包括3个方面内容:一是研究生课程的主讲教师一般应由学院从教学、科研经验较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或具备相当职称的人员中聘任;二是研究生课程考试的命题都应以考核其独立思考和专研问题的能力为主,考试命题的难度和广度都要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三是任课教师应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并严格按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和考试。任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倡组织专题性的课堂研讨和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并不断探索适应研究生的教学方法。积极编写适用于研究生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专著或参考教材。

研究生课堂教学应突出引导式、讨论式、参与式和案例教学的应用,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并有机会向其他同学学习,充分调动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创新思想的激发。加大学科前沿知识在专业课中的分量,将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中来。研究生在学习前沿学者思想的同时,可以尝试寻找新的创新点。

2.3 开展研究生科研实践训练

科研实践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使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切实有效地对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过程实施全过程管理,确保专业实践的质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特制定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管理暂行规定》。

加强研究生科研实践训练,提高其实践能力,主要通过以下渠道:一是引导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科研机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不是纸上空谈,要有足够的科研实践锻炼。导师的科研项目可以吸纳研究生参与进来。研究生对科研项目的参与应该是深层次的,而不应该只是做些机械性的工作。因此,在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导师应鼓励研究生提出创新的想法,并就此展开研究。二是在导师引领下,鼓励研究生参加各项科技服务活动。由于园艺领域多位研究生导师均在大庆市各区、各县各镇挂职棚室指导专家或县、农业副镇长,经常到生产一线从事科技服务工作,鼓励研究生与导师一起深入生产一线,增强研究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其专业知识,拓宽其专业领域,培养其创新能力。三是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基金,为研究生创新思想提供支撑。学校设立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计划》。该计划就是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而设立的。该项目在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新优势和创新潜能、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级园艺领域专业硕士夏世龙同学就成功申请了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不仅圆满完成项目内容,还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

2.4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为更好地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教书育人的作用,全面提高研究生素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特制定了《研究生指导教师职责和要求》。研究生录取进入学校后,导师对其个人成长和科研水平的影响很大,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教书和育人是研究生导师的两大职责。研究生导师应在学术道德、科研道德方面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研究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献身科技事业的精神。研究生导师应指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国家、社会服务的思想,教育研究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严谨治学的学风和善于同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同时,学校及学院应对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严格把关,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导师终身制,对导师工作采取定期考核和定期聘任制度。同时,应采取激励措施引起导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目前存在导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重视,甚至是对研究生培养不重视的现象。导师从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得不到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我们不能苛求导师一味地将自己的时间、精力无私奉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付出应受到与此相对应的激励。

2.5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在研究生培养中,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制度尤其是激励机制来鼓励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励措施包括创新科研项目的资助政策和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完善设立。一是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的设立和管理。我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入实施我校“育人质量工程”,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特制定了《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用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的申请和管理工作。科研创新项目是学校为支持在籍全日制研究生开展富有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支持应用研究而设立的研究项目。鼓励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科研创新项目经费来源于学校拨款、社会资助等,可以提高研究生创新兴趣,提高其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开发其创作激情,加大其科研投入精力。二是全面推进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精神,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提高研究生生活待遇,激发研究生创新活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了《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在《农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中,要求研究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已有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著作、鉴定或验收的科研成果、取得科技成果奖励、申请到科研课题、获得专利、参加学术交流和专业技能竞赛、有学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均设为国家奖学金评分标准之列,其中学业情况占20分、科研成果占45分、学术交流与技能竞赛占15分、社会实践及公益性活动占5分、综合表现则占15分。在《农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中,充分体现公平与激励相结合的奖助体系,以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为目标,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最高目标。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内容也将随时发生变更,但改革和创新的核心内容永远不变,即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园艺人才。

4 参考文献

[1] 李智.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2] 王玲,任启平. 我国硕士毕业生社会生存状态调查研究:对硕士教育的现实性反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3] 张应春,丁毅强,曾文曲.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因素及对策[J].高教探索,2000(2):63-65.

[4] 钱存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02(1):52-53,87.

[5] 张优智,李治.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87-90.

[6] 赵群.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4):70-74.

[7] 马燕.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知识经济,2011(7):168.

[8] 王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江苏教育,2004(6):124-125,128.

[9] 温静,李恩,陈志权.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创新能力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4):134-136.

[10] 杨春梅,席巧娟.课程与教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119-121.

[11] 戴绯,张世贤.导师具有创新观念,才能培养创新人才[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20(6):89-90.

[12] 朱小军,时章明,周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导师指导因素探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246-248.

[13] 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等.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3(6):51-54.

[14] 谭迎新,胡双启,曹雄,等.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0):87-89.

[15] 程仕平,张红.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建设适宜环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0):1279-1280.

[16] 王兰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3(2):61-62.

[17] 陈洪根,薛静.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特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7):26-27.

[18] 王得忠,胡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22-26.

[19] 辛英.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17(3):121-122.

[20] 杨立敏,安青菊,王亮.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