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区护理学论文

社区护理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28 09:03: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区护理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社区护理学论文

篇(1)

社区护理论文参考文献的写作标准格式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在写作当中要注意什么呢?大家在写作中都考虑这些了吗?关注学术参考网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区护理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社区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继坪.社区护理[j].北京;[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王爱红.社区护理学[j].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0.

[3]马文霞.社区护理的探讨[j].当代护士,1995年04期

[4]孙惠英,丁立坚,刘静.社区护理初探[j].云南医药,1997年06期

[5]毛惠芳,护患交流中的换位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67

[6]徐萍,海燕,张丽芳.音乐治疗产后抑郁症114例临床护理体会.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7,(5):211

[7]卢品梅,冯文,何海玲.家庭护理干预对减少早产母亲产后抑郁的研究,消除外界精神心理因素.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7):129-131

社区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1]彭成。抓社区护理实习。促进护理学习能力提高[J]。实用护理杂志,xxxx1,17(8):61

[2]李伟。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医学教育,xxxx1(5):11-13

[3]姜日平。访视护理现状与发展[J]。实用护理杂志,xxxx0,16(4):184

[4]施永兴,贺金仙。社区护理工作有效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xxxx2,37(11):887-877

[5]邝星弛。香港社区护理工作见闻[J]。xxxx护理,1999,:2137

[6]周莹。社区护理概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xxxx4,8

社区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1]孙红娥,杨静.加强社区冠心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2011(07).

[2]陈敬欢,李玉莲,钟慕贤,邓群好.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社区护理干预[j].北方药学.2011(06).

[3]闻荣,黄小明,蒋其武,肖翔.社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2).

篇(2)

英文名称: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主管单位:中华护理学会

主办单位: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址:山西省太原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6493

国内刊号:14-1272/R

邮发代号:22-13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3)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科学,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实践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从单一的疾病护理逐步转向多元化的健康服务。为适应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就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在护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环节是护理人才全面掌握和深入融汇知识、锤炼科学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目前,高等护理教育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自2001年我系创建以来,随着我校教学规模、办学层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对护理实验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原有实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学实验教学,逐渐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力争培养出适应整体护理要求和时展需求的合格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护理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专业行为和职业态度。护理实践课有助于学生获得和提高直接经验,学会关心,参与,增强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和角色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护理是诊断和处理对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这条主线,确立“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思想,贯穿护理程序工作方法的应用,突出护理实验教学的科学性、人文性、社会性、综合性、整体性。现将我系加强护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改革详述如下:

1 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1.1 完善硬件,提升软件我系目前在实验教学方面已经具备一个准备室、一个示教室,四个实验室,基础设备齐全,同时能满足基础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和临床护理学实验教学需要的实验教学环境。近年来,我们顺应护理学的发展,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如中心供氧、呼吸机,CPR技术训练模拟设备,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电子血压计、婴儿温箱等设备,改善了教学环境,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1.2 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规范实验操作技术在基础护理学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坚持采取“集体备课,课前预讲”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我们引进湖北省重点基础护理学实验教材《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技术,在教学中,严把“十八项基础护理学操作”关,并且在临床护理学中开展“特色”实验项目,如CPR技术,除颤技术和呼吸机的使用、婴儿温箱使用,婴儿沐浴,婴儿抚触等。

2 采用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护理实践能力

2.1 以《护理学导论》为主导《护理学导论》是以护理发展概况、护理理论、护理人文等作为基本框架,并突出培养目标,以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引导学生进入护理领域的一门启蒙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主干必修课程。为学生进入护理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对提高护理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护理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采用的教学方法多以“学导式、学讨式”,即教师提出思考题或个案病例,让学生以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的自我感觉面对问题,认真查找资料,从中学会自己归纳、整理学习内容,再分组进行讨论,拟出最佳方案,以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进行总结,最后教师讲评,各小组写出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方式可贯穿护理专业课的始终。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近几年的实践教学中,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实验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2.2.1 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首要任务。我系老师大胆创新,应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在实验操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在实验课中,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分组练习,在实验课结束前开展“分组竞赛”,竞赛后分组讲评,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护理技术操作的兴趣。课后实验室开放,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各班同学在班内开展竞赛活动选拔操作能手,并在班内给予奖励。我系积极开展“操作技能大赛”,强化了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促使学生课堂认真练习,课后自觉练习,营造了互帮互练的良好学习气氛,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在每年学生下临床实习前,我系都大力开展实习前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防护等)和实习前操作强化训练,为学生临床实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2.2 引入情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教学是以临床问题为中心,采用角色扮演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提高教学效果及培养学生应变能力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我系教师不断改进实验教学内容, 围绕着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重新设置实验项目,以病例形式设计实验,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融入护士角色和病人角色。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不仅学到了护理工作的方法,护士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规范,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合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应变能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临床护理中以护理程序为主线在临床护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护理程序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在专业课临床见习中,让学生自己接触病人,进行沟通交流,采集病史,进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护理措施,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以完善和确定护理措施。这种按临床特点综合性设计实验的方法,充分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们还与临床带教教师及时沟通,统一观点和思想认识,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和积极实践问题的环境,使学生处于课堂与临床实践相统一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2.4 社区护理(周游社区)传统的护理学实验课场所为学校实验室,现代护理学发展要求护士的工作场所从学校实验室扩大到医院、家庭、社区,为社区群体开展健康服务。目前,我系在社区护理教学中,主要采取周游社区,实地观察的形式开展实验教学,如在温泉有关社区,我们带领学生了解社区环境,参观社区卫生服务站,咸宁市中心血站等。

2.5 护理科研中指导学生使用计算机 ,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我们在护理科研实验教学中,带领学生在图书馆进行文献检索,收集资料,分组指导学生在计算机上使用医学数据库,专业医学搜索引擎,并指导学生进行手工检索(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国医学文摘的使用),在阅览室查阅医学、护理期刊,讲解论文的格式和种类等,积极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资源,取得了教好的学习效果。

3 开放实验

开放护理实验室,为学生自觉主动的操作训练创造了条件。3~4人为一组,每组分发一套护理操作练习用物,配备一个床单位及一个模拟病人。让学生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练习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加强实验教学与临床联系

实验教学与临床见习紧密联系,根据护理学实验教学进程列表,事先发送给附属医院,要求临床带教老师备好课,安排学生下医院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手术室、急诊科病区等,使学生能早期接触病人,了解医院的环境,各科室的特点和病人的需求。学生在临床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护理基本技能和专科操作技能的见习,复习巩固和提高已学的护理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5 优化实验考核体系

根据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原则,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分为技能知识、技能操作、个性品德、态度及交往技能。因此在实验考核标准应包括上述5个方面,才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我们改变了过去只注重操作技能熟练程度的考核方法,坚持采用护士素质(包含个性品德及态度)、用物准备、操作技能(包含交往技能、人文关怀)与提问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考核,即在操作考试过程中设置特定的病情进行提问,让学生针对具体情况思考应该做什么以及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以此考核学生技能知识、技能操作、个性品德、态度及交往技能。

6 推进实验教学改革

6.1 改善传统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现代化多媒体示教室,急救室,ICU病房,特色护理站,物品准备间,洗手、中心供氧、中心吸引装置配套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实验空间。

6.2 改革传统的教师准备实验为学生独立准备实验(包括物品)和课后清理工作为此,我们在护理实验室每一组设一器械柜与物品交接登记簿,上实验课时护生根据实验设计方案迅速、准确地准备所需物品,课前、课后交接,清理物品,加强学生责任心与动手能力。

6.3 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师示教、学生模仿练习”实验课前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创新意见,实验课上学生独立演示后师生共同讨论再分组练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设计实验的能力。解决护生只继承不创新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篇(4)

论文摘要:结合国际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我国涉外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以实现与国际接轨,充分体现涉外护理的特色,培养具有较强适应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  

随着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对医疗、保健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类医护人员和社区卫生保健人员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同问题。据统计,欧美等国家每年缺护士20万名,需从第三世界国家引进约10万名注册护士。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积极开拓护理服务领域的国内外劳动市场,培养具有国际资格的涉外护理人才,是目前涉外护理专业面临的首要任务。但与国外护理教育相比,目前我们在护理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必要借鉴国外护理教育经验,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加快我国涉外护理教育课程改革。

1 国际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1.1 国际护理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外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念的更新,护理学已经成为“以人为中心”的专业,护理教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护理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方向转变,护理模式也已从疾病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1]

1.2 国际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

随着护理观念的更新和护理模式的改变,国外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也作了相应调整,以使其科学、全面,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国际护理教育遵循的原则是保证为学生提供三个方面的护理教育:其一,传授有关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关键知识;其二,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等核心能力;其三,使学生熟练掌握护理专业技能。[2]其课程设置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注重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的性。以澳大利亚为例,其护理专业课程占82%,理论学时与临床实习学时的比为1∶1。护理专业课程中,理论知识占43%,临床见习和实习占57%。[3]而在美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重为1∶3;②国外护理教育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向以人的生命周期为核心的课程模式转变。护理课程将按人的生命发展过程设置为诸如孕产期护理学、婴幼儿青少年护理学、成人护理学、老年人护理学、临终护理学等;③减少了医学专业课的比例,增加了人文社科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使学生了解影响健康的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充分体现了护理专业以人为本的特点和护理的人文主义精神。

1.3 国外护理教育的教学模式

国外护理教育注重学生解决问题、交往沟通、评判性思维、运用知识能力等的培养。围绕这一重心,“以问题为中心”(PBL)、“以小组为单元”成为其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通常先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通过查资料、相互讨论获取答案。课堂上以学生讨论、讲解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另外还采用角色训练、调查报告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利用资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护理教育也有意识地让学生早期接触病人,学生通过与病人交谈,了解病史、提供咨询等实践活动,锻炼其沟通交流能力和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4]

2 国际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涉外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

2.1 我国涉外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涉外护理教育只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教育的目标与途径尚未规范。各开办有涉外护理专业的高校尚在摸索中前进,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①涉外护理专业的大部分课程设置尚未摆脱生物学模式,基本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压缩和翻版,缺乏护理内涵。[5]公共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比例不合理,并普遍存在基础医学课比重偏大、门类齐全的问题;②实践课比重太小,且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脱节。前期理论授课期间,实习和见习时间偏少,理论知识脱离临床;而最后1年在临床实习又脱离理论的指导;③人文课程欠缺;④护理师资短缺,教师的学历层次、专业素质水平,尤其是英语水平不高;⑤对专业英语(特别是护理英语)重视不够。双语教学,特别是护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有待于加强。

2.2 对策

涉外护理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护理人才,所培养的护理人才应具备到国外医院、国内外资或合资医院工作的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也决定了涉外护理教育应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因此,涉外护理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①涉外护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应与其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语言基本功和语言交际能力;应具备为国际护理对象提供保健服务、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教育和咨询服务的能力;②涉外护理课程设置应达到最优化,应合理地设计各类学科的地位和比重。课时上应重点突出对涉外护理基本素质的培养,实现课程系统化和整体化。突出核心课程,加强学科交叉,使课程设置更具有融合、发展的趋势;③课程设置的内容,应注意涉外护理专业的公共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适当比例,英语课程中基础英语课与专业英语课的比例。护理教学中适当充实社会、心理、人文等学科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评判思维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④可考虑在专业学习中掌握专业英语。如教材选用,可尝试使用英汉双语教材或国外护理专业教材;教学形式,尽量采用双语教学;可尝试在涉外医院开辟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到涉外医院见习和实习,在实践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护理实践能力的机会;⑤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校讲学、中国护理专业教师到国外进修等方式加强师资培训;⑥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单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整体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涉外护理专业的课程教改受到历史、政策、管理理念、师资等因素的制约,需要我们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资培训,才能使涉外护理教育培养出具备较高素质、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泽楷.当代国际护理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15):9.

[2] 高书杰.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启示[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3(3):15.

[3] 孟瑞芹.澳大利亚护理教育概况[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4):151~155.

篇(5)

关键词:高职;社区护理;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69-03

项目化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将课程内容整合、优化成若干个具有一定操作性的项目任务,学生就是在完成一个个项目或工作任务过程中获得知识、态度和技能[1]。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融“教、学、做”于一体,基于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19世纪8O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改革[2]。随着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要求的提高,有关学生的社会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等职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3]。同样伴随着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医学模式的变革,对卫生职业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使如何培养适合医院和社区需求的实用型卫生职业人才成为值得每个医学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单纯以知识灌输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行业需要的具备职业综合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及人文素养等)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社区护理》是护理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专业必修课,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本课题组教师改变传统单纯理论+实习的教学模式,提出对《社区护理》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报省教育厅立项,并于2013年9月到2013年12月间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开始部分班级尝试应用项目化教学法,进行预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选取2011级、2012级高职护理班学生共283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当年全国高考统招学生,男性4人,女性279人,年龄19~22岁;2012级学生141人为实验组,2011级142人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部分理论教学和全部实践

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社区护理学》于第3学期开课,学生已完成一半以上《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基础及护理基础知识,初步具备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开展项目教学。两组年龄、前两学期各门课程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项目设计。课程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与社区护理的实际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项目,并对每个项目深入剖析,设置子项目及具体的情境,列出每个子项目所要掌握的知识重点与技能,从而让学生建构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知识框架。在完成一个个子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体方案有两种:一是通过教师设置的项目,在教师指定情境下,让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任务,然后选取代表在课堂上分享成果;二是教师指定调研题目,由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或毕业实习进行案例调研,在此基础上撰写调研报告或毕业论文。

3.项目实施。本次预研究采用了第一种方案:课前准备,选定项目任务;布置任务,按每组7~8人分组;每个学习小组分别制订一份工作计划;小组内部成员分工合作,实施计划;成果展示,检查评估;师生共同讨论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共六大环节进行,确保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规范化。如“开展一次健康教育”或“制定一份社区家庭护理计划”等。

二、结果

1.期末综合测评比较,实验组理论与技能平均成绩及优秀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2.实验班学生对项目教学法的认可程度见表3。

三、讨论

1.高职课程项目化改革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是综合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而且从职业人才的角度使学生得到专业化训练。社区护理项目教学法中教师设计的项目,就是学生将来走向社区可能要完成的实际护理工作任务,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就是将来实战的演练。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强调实用,因而学习的针对性强[4]。本次预研究,有94.33%的学生认为开展项目化教学激发了学习兴趣;92.91%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在社区实践活动中,从一开始的教师指定人选到后来的踊跃报名看出,项目化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岗位的意愿。

2.项目教学法有效缩短理论和临床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法通过包含课程主要知识点的各个项目任务开展教学活动,按照学习目标,给学生创造社区护理活动的模拟情境或者实际情境,真实而具体。采用项目化教学,通过学生任务的完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表1、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与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项目教学法能够使教学得到多元化发展,不仅能够使学生得到专业化训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从表3调查结果看,有92.20%学生认为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91.49%学生认为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95.74%学生认为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88.65%学生赞成项目化教学方法。

4.当然任何新技术新方法都是把“双刃剑”,有其有利一面,也存在不足之处,目前我院要想全面开展项目化教学还存在教学资源配套设施难以满足需要,课程考核难度较大,对教师的知识、业务水平要求较高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校企合作机制改革。

参考文献

[1]顾准.对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164-165.

[2]周丽荣.项目教学法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研究现状[J].全科护理,2012,10(5):1323-1324.

[3]邓芝伶.项目教学法在中等职业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护理研究,2009,23(11):2895-2896.

[4]谭严,周密,冉波,等.项目教学法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8):2238-2239.

篇(6)

[关键词]教育,护理;台湾;大仁科技大学

2014年4~6月,笔者有幸赴台湾大仁科技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研修,期间参与了护理系的日常教学、学术会议、参访医院等活动。现将台湾大仁科技大学护理教育的状况介绍如下,并与同行们共享研修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1台湾护理教育层次现状

台湾地区护理教育的院系设置、学历层级以及学分要求划分细致,目标明确。教育体系分高等教育体系与技术职业教育体系两大类。高等教育体系院校设大学护理系,以大学教育为导向,学制4年,要求修满128学分,获学士学位;技术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专科学校学制的“五专”和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学制的“二技”与“四技”,偏重技术教育与应用。“五专”招收初中毕业生,修满202~210学分,授予副学士学位。取得副学士的“五专”毕业生再接受2年制的技术教育即“二技”,修满76学分后授予学士学位;“四技”学生修满140学分获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采取弹性学制:硕士2~4年,最低需修满36学分(包括硕士论文6学分);博士4~8年,学位论文12学分,再至少修满36学分,才授予学位[1-2]。

2大仁科技大学的育人实践

大仁科技大学属于技术职业教育体系院校,招收“二技”与“四技”学制的学生。学校地处台湾南部,生源主要来自南部各县、市、乡。护理系学生未来的就业以面向基层医院、社区为主。

2.1教学资源

2.1.1硬件设施

①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室里设施完善,配备有电脑和高清投影仪,能实现实时上网。学校有专门的多媒体学习平台,教师在课堂上可直接进入该平台使用多媒体课件及教学操作录像,学生也可以进入该平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还可通过该平台布置作业,和学生进行实时互动。②实训中心配置:设备齐全先进,材料充足,整洁有序。人体模型功能齐全,如胃、膀胱等空腔脏器采用可卸装的塑料袋,根据教学需要盛放相应液体,学生在进行插胃管和导尿操作时有更直观的体验,可以训练和考查学生对胃排空异常、胃出血、尿液异常等病情观察判断的能力;气道异物模型可供学生练习并正确掌握气道异物急救技能;高仿真多功能模拟人可根据模拟病例设置各种情境:如通过声控可模拟不同患者的咳嗽、喘息、恶心等声音,通过监护系统可出现相应的异常数据变化等。学生练习用的耗材(手套、纱布、棉签、消毒液等)基本是全新用物。有些物品在不影响再次使用时(如纱布),会重新包装、喷印有效日期和封口,作为“合格”用物给学生实训练习。

2.1.2教材资料

观察学生所用的教材,可以归纳为:①版本各异,但都较新;②教材的编者以业界(临床护理)专家为多;③内容图文并茂,护理技术操作图解详细,多以临床的实景拍摄,也有模拟示教,但用物和方法都显示临床最新的现状。因临床护理不断进展,台湾地区对护理教材的更新普遍较快。大仁科技大学对学生教材的选用上,只是建议而没有统一或者指定哪个版本的要求,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购买、借用相应教材,或打印教师的上课讲义。学校同时很注重专业知识的完善和更新,要求任课教师及时将最新的护理知识、用具以及技能进展等带进课堂,并提供相关资料作为补充教材给学生。

2.1.3师资力量

大仁科技大学很重视护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招聘新的护理教师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同时必须有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年以上的经历。教师分临床带教教师和校内教师。临床带教教师在各家医院或社区负责本校学生的实习带教工作,无带教任务时到学校协助学生实训课的教学和系里一些行政工作;校内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任务及行政工作,每年还须完成6~9周的临床带教任务。另外还常态化地聘请临床护理督导、主任和专科护理师参与校内授课。

2.2教学特点

2.2.1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亲密,很像朋友。学生对教师用“名字+老师”的格式称呼,显得尊重而亲近。课堂上师生显得平等轻松、互动频繁,学生会随时举手发表自己就讲授内容的疑问和见解,实训课会不时和教师讨论操作方法、技巧等;课后教师和学生相处时间较多,学校无专门的教职工食堂,所以师生经常会共同进餐、运动;教师办公室也是全天对学生开放,学生有需要随时可以找到教师。

2.2.2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自由灵活,理论课期间允许吃早饭、喝饮料,虽然无具体限制,但几乎没有因香味或声音等让人感觉到有学生在教室里进食。实训课学生穿系服上课,听课和练习时学生可以席地而坐,但听课和练习都很认真,很少有私下说话讨论跟课堂无关的话题以及玩手机等现象。

2.2.3教学方法

教师教学目标明确,给学生的作业任务清晰,授课过程轻松活泼、注重互动,上课期间会不时问学生“这样可不可以?有没什么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全人照护”这个人文理念的灌输和言行引导。教学中大多采用临床情境模拟教学和客观结构式临床测验(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处置能力及人文关怀意识等。实训课1名教师一般带教4~8名学生,课前学生自己先观看教学视频,课间教师就关键处做提醒和示范,以学生自己动手练习为主,教师针对学生操作中的差错缺点多予启发式的指导纠正,激发学生思考及正确运用知识。学生练习认真,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人文关怀方面做得非常好,与患者交流自然亲切。有些简单的操作项目或者学生掌握比较好了,教师就会随堂抽考学生,作为平时成绩之一。

2.3考试考核

采用学分制,要求清晰而严格,平时缺课、迟到、小考、期中、期末考试都会影响到学分。以基础护理学为例,共5学分,其中“学理”(大陆称为理论)2学分,“技术”3学分。“学理”考试有期中、期末考试,平时还有2~3次的小考,考试题型全部为客观题,总评合格才能拿到2学分;“技术”考核包括技能项目的适应证、注意事项、护理观察要点等相关知识笔试及仿真技能操作考核两部分内容,学习过的技能项目均在备考范围,学生随机抽取考试项目。考纪严明客观,考风良好,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周全细化,方式是按照临床护理流程进行,体现“产学”结合,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处理能力:学生进入考场后,教师展示病例资料,学生快速做出分析并确定操作项目,核对医嘱并执行签名,核对患者并解释,用物准备,进行操作(中间会回答教师的一些提问或者对自己的操作无法体现的知识加以解释等),整理用物。教师根据表现逐项打分。期中、期末及平时抽考和相关知识笔试均合格才能拿到3学分。未通过的学生则根据自己具体情况重修部分或全部,并需要交付不同数额的重修学费。

2.4学生实习

分基护实习、高护实习及“最后一哩”。学生在学完基础护理学后(大二暑假),会去医院进行为期3周的基护实习,即大陆的见习;高护实习即大陆的毕业实习,要求完成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社区护理、精神卫生护理6站点,每站至少3周,学生根据实习要求和各家医院的特点专长进行选择,所以学生会到多家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实习期间主要由学校的临床教师带教,医院的护理人员(台湾学生统称学长、学姐)协助完成实习目标:包括病史采集、护理病历书写、医嘱处理、交接班、常见病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等,考核由双方共同完成,分别占50%~60%、40%~50%;“最后一哩”又称专科选修实习,是学生自己选择就业的医院及科室,实习6周,由医院护理人员带教,相当于岗前培训和岗位适应。

2.5授帽仪式

有幸参加了护理系学生的5.12国际护士节授帽仪式,台湾称为“加冠典礼”,这是学生自己的盛会,全场由学生主持,隆重而活泼。最具特色的是:学校给在护理岗位取得一定成绩的校友颁发各类奖项,统称“大仁之星”,并由他们给学弟学妹加冠,这无疑是一种更加切实的身传言教式的勉励和影响。

3思考和启发

3.1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师的临床实践教学能力

目前,大陆和台湾相似也存在护理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包括人力数额不足及临床实践经验不够)现象。很多护理教师在任教前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甚少或者没有,在职期间根据单位规定定期进行的临床实践,也常常由于各种原因只是临床护士的“跟班”或“助手”的角色,少有独立顶岗工作,以致难以深入掌握临床护理的实际工作情况。这些都容易造成教学时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和临床实践整合连接、教学内容跟不上临床进展、与临床实际脱节等现象,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和整体教学质量。因此,亟需进一步完善护理教师的临床实践机会,拓展成长途径,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以更好地进行学校和行业的无缝对接。

3.2发展专科护理教育

台湾地区护理院校专业划分细致,课程设置针对性强,非常注意结合护理学自身的学科特点,重视专业的拓展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如针对妇产科的护理,大陆护理院校的护理专业一般仅开设妇产科护理学这门课程,而台北医学大学护理学院则开设了妇女健康照护、产科护理学、孕产期照护3门课程,使学生对该专业的知识、技能可以掌握得更加广泛和精深。部分院校除护理学专业外还设置麻醉护理学、重症监护护理学等专业方向[3]。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尝试在学制、课程和师资3个方面进行改革,发展专科护理体系,扩大护理领域的专业面,以适应临床的发展及医院对专科护理人才的需求。

3.3重视慢性病护理能力的培养

台湾学者提出:教育应注重配合社会的变迁,护理课程应多元化、全民化及务实化、护理教育训练应本土化[4]。目前大陆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是临床常见病、急性病的观察护理及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疏于对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管理护理能力的培养。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民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因而增加慢性病的护理所需要的沟通协调能力(与患者、家属、社区或其他医疗团队人员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健康教育、协助健康行为建立的技巧,提供连续性照护、护理质量改进、领导和管理能力等课程知识,会让护理教育的目标更符合社会及民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3.4避免护理知识的重复教育

当前大陆护理教育模式中的专升本都有课程或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这造成资源浪费且影响学生学习热情。针对这些学生,是否可以将前期学习过的课程改为选修课,另外增加充实新知识、新进展、未来就业的准备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等课程内容,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维等各方面都随着学历的提升,而有机会得到突破性的提高和发展。

3.5增加实习单位的选择范围

目前,大陆很多护理院校在学生实习单位的选择上相对比较固定,以附属医院或者二甲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为主,而随着社会需求的更加多元化,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可以综合学生的文化生活背景,今后的就业区域、方向等,打破自始至终在一所医院实习的模式,有几家特点专长不同的单位让学生轮转,包括社区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养老机构、特殊病种专科医院等。可以让学生对各个工作岗位的性质、特点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也有利于学生更快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缩短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距离。

参考文献

[1]李金磊,颜美琼.台湾地区护理教育及认证制度概况[J].中华护理教育,2011,8(9):416.

[2]台湾大学护理学系暨研究所.课程安排[EB/OL].[2011-02-01].http://mc.ntu.edu.tw/department/nurse.

[3]姜小鹰,曹枫林,林雁.开拓前瞻卓越:护理专业永续发展———台湾护理及护理教育的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12,9(6):282-283.

篇(7)

**月24-29日,我和**、**三位护师参加了XX省护理学会举办的《神经精神科护理新趋势学习班》。

学习班的内容主要有讲义授课和论文交流分两大部分,讲义共有10个课目,如精神病护理学进展;睡眠中危急状况的识别与护理;精神(心理)护理文书相关问题;护士身心健康的维护;护理科研中的科研——选题技巧等内容。

通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简述如下:

一、精神病护理学进展。国际精神病与精神卫生护理联盟关于约束、隔离精神病患者的原则。

1、ispn认为患者有权保持尊严、获得关爱、高质量的护理。注册护士应提倡和保护患者的权利;任何精神卫生机构应将患者权利以通俗懂的语言置于显着的地位。

2、应有合格专业护士,实行24小时责任制护理。ispn认为约束与隔离只有在其他手段无效、无法保证安全的紧急情况下使用。

3、所有患者在病程中应接受全面评估,包括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及行为方面、评估发育水平,既往精神创伤史,共患疾病,基础行为水平。

4、提倡依靠环境,设施尽可能保证安全及减少约束。

5、护士应接受行为评估,各年龄段用药,安全监控等专业培训,应接受对攻击行为评估和干预的培训,如症状的识别,语言干预技巧,选择最小约束的思考策略。

6、需完善制度及机构对工作人员涉及攻击的反应。

7、医生或资深执业护士应在约束后1小时内对患者进行面谈评估,24小时内对患者必须更改指令,同时应进行面谈评估。约束时间应标明:成人<4h,9-17岁青少年<2h,<9岁儿童<1h,到时需行行为评估。

8、资深注册护士是最佳再评估人,可以观察记录患者的日常行为试行解除约束后评估。

9、约束时不得遮挡患者面部,不得单独约束或隔离儿童,被约束的患者至少每2小时应活动其身体,必须提供给饮水,解便及测量生命体征。

10、有内外科疾病的患者应尽可能用其他手段代替约束以策安全,约束后1小时内必须告知医师或执业护士。

11、约束或隔离的决定应即刻通知家属,应予书面通知,不应以约束为理由阻止家属访视。患者及家属合作制定治疗护理计划,治疗护理计划是否正规、是否适合患者特点应受到监控。

12、使用约束或隔离时护士应接受患者的询问及给予清楚明白的解释。益处:促进对症状的认识、促进解决问题、提高冲突解决技巧,可减少约束对患者的负性心理体验。

13、精神卫生机构应收集约束,隔离的效果资料,以帮助改进有关指南,需要在循证基础上研究约束,隔离的有效性。

14、应警觉掩盖之下的“零容忍”规则,这将造成很多副作用及意外。

二、睡眠中危急状况的识别与护理

怎样看病人睡觉?

护理要点:

1、对所有病人的身体状况、病情、主要用药都要有一定了解,对睡眠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有预感性。

2、重视对睡眠的观察:“窗口”,有无主观性失眠、有无打鼾及鼾声特点、有无表情和动作异常等;

3、与医生做好沟通,及时反应病情变化、“清醒”地执行医嘱;

4、重点病人的护理:睡姿、防护、观察生命体征和引流搐等;

2、做好解释、安慰和心里支持工作;

3、重视自身的睡眠;勿误导患者。

三、护理文书相关问题中的病情记录常见缺陷

欠准确:如;护理记录为“发现患者呼吸困难,要求吸烟,在大厅行走。”医生记录:“患者自诉呼吸困难,要求护士给烟抽就好,未见呼吸急速,缺氧表现”;

欠具体:如护理记录为“已认真检测心率、心律”,但没有具体的心率值和心跳节律的记录。

用词不当:如“未见抽搐行为”。“情绪不协调”。

抄袭检查结果没有护理意义:有时还抄错,例如:心电图报告非特意性st—t异常,护士写成“特意性st—t异常”。

语句组织欠妥,造成错误意思:“仍有饮酒欲望,按医嘱予凯西来利血生,沙肝醇等药治疗”。

欠全面:记录中有防压疮护理,但没有写皮肤情况。

病情观察无连惯性:例如;一些药物不良反映、腹痛、咽痛等情况,无跟踪记录。

护理措施不彻实际:例如“四肢肌张力高,已瞩病者放松”。患者便秘写:“瞩多饮水”,建议改为“督促病人多喝开水,或瞩陪护予多喂开水”。

自暴滥用约束:例如:“病者主诉没有不适,已告知医生,未见三防行为,按医嘱予2条短带保护性约束”。保护性约束没有医嘱,解除约束后,未停医嘱。保护性约束病人无跟踪记录。

语句欠条理,表达不清楚:例如“三脂偏高,戒糖饮食”。

特殊病情没有交班:例如:病人空腹血糖2.2mmol/l,没有交班。

记录用方言:如:“烂饭”。

在疾病高峰期,护理措施为向病人讲解相关精神病知识,不适宜。

护理记录过期、留空行、字体太小、字体不能辨认、签名字迹不清。

四、护士身心健康的维护

(一)提高管理者的支持

是影响个人工作满意度和心里健康最有效的方式。

1、维护护士人才身心健康的基本对策;

(1)制定特殊岗位的人才政策;

(2)推行一线留人的优先对策;

(3)解除后顾之忧的保障措施;

(4)维护身心健康的咨询机构;

(5)提供调控护士人才职业心态的良好环境氛围。

2、注重护士心理、社会、伦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

(1)注意提高在职护士,尤其是基层医院的社区保健护士与人沟通的技巧,加强护士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教育,掌握自我心里调适技巧。

(2)在发生各种冲突时,找有类似经历的同事,关心自己的亲属或朋友倾诉,使自己的苦恼得到宣泄、疏导而减轻精神压力。

(二)护士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措施

1、培养乐观的阔达的人生态度;

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品质;

3、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4、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5、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

6、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

论文交流部分,有两篇交流论文使我有深刻的体会,

1、带教精神科新护士的体会:

由XX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担任护士带教工作的护士所写。我也有担任护士带教工作,所以对于这篇论文特感兴趣,通过论文交流学习,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精神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大,因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精神科护理队伍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带好每一名新护士是重要的起点,只有基础打好了,才会有高素质的人才出现。要把带教工作做得更好,就要不断学习,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满足新护士的各种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