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8 09:03: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政策法规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1政策法规能够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于医院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医院能够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医院一切工作必须以服务患者为重心,行政管理也不例外,他们或者直接服务于患者,或者间接为患者提供服务。而对于患者而言,医院行政管理中能够将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等运用其中使患者实实在在地感到医院带给他们的温暖和关心,也就无形中树立了行政管理及服务的品牌。
1.2政策法规是医院行政管理的后盾
医院的行政管理和企业行政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在医院行政管理过程中政策法规则成为了运转的坚强后盾。在我国医院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传达、组织、协调、督促等任务。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树立“临床第一”的服务理念,将相关政策法规熟记于心,并且善于运用政策法规去解决科室间的关系,能够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尽可能地减轻医务工作压力,把行政管理功能发挥到极致[5]。此外,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一线科室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保证一线能够正常运转。
1.3政策法规能够提高医院整体效益
医院行政管理在我国现行医院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政策法规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管理人员掌握政策法规并且正确、合理地运用,将直接影响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运行,它制约着全院的整体效益。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等人曾经在自己的书中说到: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政策法规则是“做正确的事”。医院的行政管理并不应该背离政策法规而独立存在,两者应该共存。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该着眼于政策法规,然后再更好地完善行政管理[6]。医院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更是一个高技术含量、多专业协作的特殊专业,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相对较大。医院应该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行政人员的管理主动性,让他们能够根据政策法规充分激发人力资源潜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从源头上促进医院整体效益的提升。
2讨论
关键词:中国,生物质能政策,政策效果
生物质能是指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后蕴藏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1]。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可以改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论文格式。本文参考国内相关学者对我国生物质能政策及其问题的研究,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1生物质能的利用情况1.1 生物质能分类按来源,生物质能可分为五类:(1)林业资源,是指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过程提供的生物质能源;(2)农业资源,是指农业作物、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农业加工业的废弃物;(3)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生活污水主要由城镇居民生活、商业和服务业的各种排水组成。论文格式。工业有机废水主要是酿酒、制糖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等,其中都富含有机物;(4)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是由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和少量建筑业垃圾等固体废物构成。(5)畜禽粪便,是畜禽排泄物的总称,它是其他形态生物质的转化形式[2]。
1.2 生物质能在我国利用情况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质能丰富,主要有农作物秸秆、树木枝桠、畜禽粪便、能源作物、工业有机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等[7]。目前,我国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t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物质资源转换为能源的潜力可达10亿t标准煤[3]。
但是,我国生物质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每年有2 亿t秸秆露地燃烧,25 亿t畜禽粪便污染环境,2 亿多万t林地废弃物白白遗弃,1 亿多hm2土地被抛荒,如能利用现有资源的一半,生物质产业年产值就可达2万亿元,这将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开辟出一个新的途径[4]。
2我国生物质能政策 由于生物质能在我国的巨大产量和重要意义,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促进其发展,表1汇总了2005年至2008国家颁布的涉及促进生物质能发展的政策法规。
表1我国主要生物质能政策一览表2005-2008[3,5,6]
《中国医药导刊》对我国医药行业的技术交流和企业及产品的宣传具有行业主流强势媒体的功能。多年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管理和领导下,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领导的支持和编辑部全体同仁,作者和读者共同努力下,近10年来《中国医药导刊》一直高质量按时出版,2008年6月又被科技部正式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同时,《中国医药导刊》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医药导刊》经新闻出版局批准,从2008年7月正式有双月刊变更为月刊。定价:23.00元/期。欢迎广大医务者、专家、读者、医药工作者积极订阅并向本刊投稿,提出宝贵意见。
方针与任务
《中国医药导刊》集医学、药学及相关政策法规于一体,力争站在当今世界医药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突出"前瞻性、实用性、指导性、科学性",积极协助我国临床医药工作者,及时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掌握国内外医药科技产品的最新发展和治疗学进展的最新动向,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理论素养和诊疗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水准医疗服务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促进我国医药科技事业的良性发展。
受众读者群
读者对象为广大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学工作者和其他医药卫生人员、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
栏目设置
一、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主要职责
协助校长组织抓好日常德育管理工作,分管学校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师考勤、文体活动、校园环境与安全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协助校长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及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执行落实上级的指示和学校的各项决议。审核所分管职能部门的计划、总结和对师生的奖惩决定。
2、组织实施有关德育的规章制度,负责组织落实、检查、评估。负责抓好教职工和学生的评先、评优工作;负责对师生违纪事件及时处理、公布。
3、组织制定德育的各种工作方案、计划、措施,并抓好落实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定期召开德育研讨会、班主任工作座谈会、校园现状分析会、寄宿生情况汇报会等德育工作会议。
4、组织开展德育研究工作,每学年主持召开1-2次德育论文、经验交流会, 汇编德育研究成果,并向上级刊物、年会等推荐优秀论文或经验总结。
5、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建设、校园安全,确保师生平安,避免发生校内安全突发性事件。
6、负责抓好教职工的考勤工作,执行教职工请假制度,抓
好每学期统计和公布教职工出勤情况,按政策规定提出教职工旷教旷工处理意见。协助校党支部做好教职工的计划生育工作。
7、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领导德育部门做好每周一上午的升旗仪式活动和其它系列活动。
8、负责对大队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班主任的选配和安排。
9、完成校长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分管后勤工作副校长主要职责
协助校长组织抓好学校的后勤系统保障工作。分管学校的校舍、环境和基本设施规划建设,后勤系统管理与服务,后勤资源规划与配置,财务审核与创收,办公室、电教部门、卫生室等工作。主管总务处及其职能部门,协管实验室、图书馆硬件建设。其主要职责是:
1、协助校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学校各项决议,落实后勤供应保障的各项计划、措施。
2、负责抓好制定后勤工作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组织贯彻落实和检查督促。审核所主管职能部门的计划(包括实施方案和执行情况)和总结。根据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业务水平能力和工作需要,做好人员选配和工作安排。
3、认真执行上级有关部门颁布的财务政策规定,健全财务制度,协助校长开源节流,理好财、管好财,坚持艰苦创校、勤俭办学原则,加强廉政建设。审核有关收费标准,组织做好学生注册收费工作。
4、执行购物用物审批制度,审批低值易耗品的采购计划及固定资产报废工作。组织抓好大宗物资采购,并做好校务公开工作。
5、负责调研和制订学校基本建设统一规划,负责审核基建合同和预决算,安排好平时修缮。
6、负责规划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优化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加强对后勤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树立良好的服务育人形象,努力为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7、组织制订后勤安全工作计划,严防食物中毒,保障各类设备安全。
8、完成校长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主要职责
协助校长组织抓好学校的日常教学、教研、教改和教务工作。分管学校的教学、教务、教科研、教改、培训、招生等工作,主管教务处、教研组、幼儿园、实验室、图书馆等,其主要职责是:
1、协助校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学校各项决议,落实“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各项计划、措施。审核所分管职能部门的计划(包括实施方案和执行情况)和总结。
2、负责抓好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教改方案,并组织实施和检查落实。审定教务处、教研组工作计划、总结。根据教师的思想状况、业务水平、教学水平和工作需要,做好各科任教师的选配和安排。
3、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经常组织检查教师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工作情况。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对教师的教学情况作出评价和指导,组织观摩教学,帮助教师总结经验。
4、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任课教师、学生代表等会议,了解和掌握教学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正措施,探索教学模式,组织教研教改活动。
5、负责组织落实招生计划,完成招生任务,负责组织新生入学编班工作。贯彻落实学籍管理规定和程序,审批学籍变动和学生考勤旷课处理意见,组织抓好学籍管理和巩固率工作。
6、组织做好教师的教学考评、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等工作。
7、审核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的增添计划,负责审批教学、
实验设备、器材使用和处理,提高各功能室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关键词】 硕士;创新能力;现状
一、我国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的成绩
(1)政策法规方面的不断改善。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实践是随着创新教育思潮的产生而产生,并逐步通过各项法律、政策、文件深入开展,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一育法》、《关于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意见》、《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基本要求》等等。这些、法律、政策、文件集中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对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实施思路与逐步规范的具体措施,属宏观的指导性文件。使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高等学校在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一,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培养形式多样化。近年来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和发展了一批重点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较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和布局比较合理、覆盖面较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位体系。”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招生61.9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目前我国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总数为431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我国初步建立了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二,高等学校日益重视,积极探索各种途径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高等学校日益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研究与实施硕士研究生穿心能力提高的各种途径:
二、我国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不足。在2002年10月召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上,参会者一致认为: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
已有的许多调查数据也显示出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国务院学位办专项课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共选择7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发放了3500份问卷就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展开了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上一般,其中9%和38%的导师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为“优”和“良”, 53%的导师和47%的教育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较差;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的自我评价也较低:硕士生创新能力自我评价“一般”和“差”的分别为51%和34%;用人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和“差”的比例达68%。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创新性的高质量论文数目少。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因其较强的客观性而成为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近几年我国高校发表国际学术榜论文的数量有较大增长,但总体而言,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不只表现在学术论文的数量偏少方面,更主要表现在学术论文的质量差距较大方面。即论文的被引用次数。
我国2005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2006年我国的Nature论文被引次数超过期刊IF值的,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Science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IF值的,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三。”
此外,普遍认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是硕士生创新能力的体现。但在我国当下的硕士生培养中,学位论文的质量却不容乐观:第一,相当一部分硕士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缺乏第一手资料,多是“闭门造车”,由于学生自身水平所限,搜集的资料不全面,很难做出具有创新性的学位论文。第二,部分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题目由导师指定,忽视选题过程学生发现研究创新点、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第三,硕士研究生文献检索和资料处理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第四,部分硕士研究生研究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不强,逆向思维与独立判断能力不足,对已有的学说或学术成果盲目信任、赞同,而较少的思考、质疑,较少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或实践表达出来,难以得出严密的结论。第五,论文答辩形同虚设,答辩组的成员多为校内相近专业的老师,彼此间互相照顾,论文通过率达到90%以上,甚至100%,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导师以及学生放松了对学位论文重视程度,毕业论文的质量难以保证。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结论,客观地反映了国内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参与科学研究少。硕士研究生既是学生又是研究者,既要学习又要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所创造。硕士研究生要在科学研究中培养自身独立科研的能力,科研是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参与课题研究其实就是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实践过程,它与硕士研究生学习是相互补充的,硕士研究生能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推动自己进一步扩充知识。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硕士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太少。
第三,参与社会实践少。实践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创新思维能力可得到巩固和发展,使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最终都将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硕士研究生要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最终服务于社会,就必须走出校园,以实际生活为基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极为重要。“社会实践”是硕士研究生接受锻炼、增长知识、施展才华的舞台,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的“源头活水”,也是能更好地将科技新成果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参与实践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动手能力水平低历来是我国硕士研究生能力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硕士研究生教育.2006.1:1一9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主办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5329
国内刊号:13-1394/S
邮发代号:18-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论文关键词:反垄断政策;新经济;经济全球化;进入壁垒
一、创新重要性的凸现要求反垄断政策立足于现实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
新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经济,是以互联网为主要工具,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全球化大市场为基础,经济结构、经济组织、经济运行呈现出全新特点的创新型经济。因此,将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归于创新是毋庸置疑的。创新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更适合于创新呢?现实情况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最有利于技术创新。这主要缘于:
1.创新的风险性创新需要大量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企业通过直接从政府、社会、创新板市场进行风险融资,对无形的创意或点子进行的投资,当期的投资只能通过后期利润来回报,这一点不同于当期的投资就可以从出售产品的利润中获得回报的常规投资。二者的实质区别在于:前者激励创新,后者限制创新。由此看来,创新投资的风险性、不确定性要求企业向投资者支付较高的报酬,企业前期的大量投资也只能通过后期增加创新产品的销售来收回,因而投资的固定成本极高,但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生产、销售技术的发达,却使创新投资的边际成本极低。新经济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创新的成果只有通过获取市场垄断力量,才能产生赢利否则,如果缺乏市场垄断力量,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经济将会极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将创新产品的价格压低至边际成本,从而无法弥补高昂的固定成本,其结果自然是无人愿意创新。这表明新经济发展依靠创新,创新需要垄断,新经济时代垄断的普遍存在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只是垄断势力不同,垄断程度有别而已,具有相当大垄断势力的企业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企业依靠有限的垄断力量,通过创新,展开竞争。但这里的垄断并不全是产品差别化、进^壁垒、规模经济等引起的,更多的则是基于技术先行创新、品牌或文化习惯、市场先人等因素在一段时间里占有市场优势的情况,因而垄断并不排除竞争.相反,在竞争者的模仿、追赶、超越中,这种垄断很难保持。这里的竞争也不是以价格手段为主.而是以更高档次上的来自于潜在威胁的非价格竞争为主.正如克鲁格曼(p.krugman)所言:“当你在通用汽车公司干.你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但是·如果你从事电子或诸如此类的行业,那么,可能打败你的对手的名子你连听也段有听说过。这样,你就不可避免地一直承受着竞争的压力。”可见.新经济时代,垄断只是相对的,竞争才是绝对的。竞争的结果要么是适者生存.要么是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式的创造性毁灭。所谓创造性毁灭,是指竞争对手依靠更新的创新打破原有的垄断局面,形成新的垄断。但垄断并不妨碍创新,而是促成创新.推动更新的创新,“它形成了使创新不断出现的最大基因竹。因此.反垄断政策在调节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时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实现经济效率,还是推动创新?为什么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肢解微软的经济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推动创新”作为自己的主要理由?这是否意味着新经济时代反垄断政策更应注重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保护?
2.创新的动力从创新的动力来看.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垄断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这类企业在技术创新后一段时间内可以持久地保持优势地位;二是竞争前景推动的技术创新.这类企业在技术创新后.很快会遇到新的对手,优势难以持久,引起创新困难。假定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停止;假定只有后者而投有前者,就会出现模仿而无太的创新。显然.技术创新要求既保持一定的垄断性,又不失竞争活力的市场结构,只有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最能推动技术创新。经典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将市场结构划分为四种具体形态: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均有其理论上的合理性,但缺乏现实性.现实的市场结构是以介于二者之间的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为主,在产品差别化条件下.寡头垄断实质上也是垄断竞争。这一点早在产业组织理论形成之初,张伯仑(e.h.chamberlin)等人就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这也是为什么现有反垄断政策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讲,并不是一味地消除垄断,只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倾向于对垄断的限制和对竞争的培植。新经济时代,创新的突出重要性,不仅进一步唤起了人们对现实的市场结构的正视,对垄断的普遍性的认可,而且也引发了人们对反垄断政策的倾向性的重新思考:反垄断政策是更倾向于对垄断的培植而不是抑制,还是相反?
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要求政府制定反垄断政策的视野更加开阔——关注国家战略利益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场与信息经济相联系,以新型的国际分工为基础,以完整发达的世界市场体系为纽带.以全方位、网络型的国家间经济交往为手段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悄然兴起。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企业过去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本国的同行,而现在更经常的威胁则来自外国企业,企业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扩大生产规模,展开竞争。这一切使政府干预经济的理念发生了变化,从过去主要弥补国内市场经济的局限性转而在全球范围内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干预经济,突出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性。体现在反垄断政策法规上就是.拓宽了政府实施反垄断政策的视野,政府不仅要关注国内市场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展示本国的规模优势.让本国企业获得世界市场利润的更太份额,谋求实现国家战略利益,而不再当然地以着重保护本国消费者和其他生产者的利益为政策关注的重点。因此.遵循在全球范围内国家战略利益为重的原则,政府在全球范围内设计反垄断政策法规的目标,处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问题时,自然侧重于鼓励规模经济发展。在微软案中,国家战略利益成为美国政府首先考虑的因素。微软公司的软件技术已经垄断了整个世界市场,目前,还没有能够同微软相抗衡的软件公司。因此,在确信美国软件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牢固地树立了垄断地位,垄断利润能够源源不断地流进美国人腰包的前提下,美国政府可以从容地在国内对微软公司进行反垄断起诉。但与微软公司垄断案相反,美国政府对90年代先后出现的美国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时代华纳与在线公司、麦道公司与波音公司等几起公司超级兼并案是否会导致垄断却态度暖昧,为什么?同样,也是出于对国家战略利益的考虑,以在线公司对时代华纳的兼并为例.美国的传媒业和网络技术并不像其软件技术一样垄断全球,其遇到了欧洲的强有力竞争。为了与欧洲抗衡,美国需要规模巨大的企业在这一产业参与全球垄断性竞争。因此,这类巨型兼并并无反垄断之忧。美国政府运用反垄断政策措施上的不置可否.既体现了保护竞争活力的倾向,促进本国生产者进行竞争、创新,巩固本国软件技术在全球的垄断地位,又体现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的意愿,鼓励了本国其他产业的企业参与全球垄断性竞争。可见,反垄断是有条件的,其本质是符台国家战略利益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当政府需要鼓励本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时,利用垄断优势比限制垄断弊害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变化要求政府运用反垄断政策的目标侧重点有所转移——突出经济效率
70年代以前,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构建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模型,认为三者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并将市场结构作为分析的重点,十分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决定作用。认为理想的市场结构应该是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即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的格局。判断市场结构是不是有效竞争的标准为集中度不太高;市场进入容易;投有极端的产品差别化。在此基础上,该理论主张政府采取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等严格限制垄断的政策法规.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为企业开展有效竞争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台意的市场绩效。以此为依据.政府的反垄断政策也是严格禁止垄断的,具体体现在:①禁止直接限制竞争的卡特尔;②为了防患于未然,对形成强大市场支配力的台并进行限制、禁止;③对现有的垄断企业进行严格的结构管制(企业分割)。即只要企业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对市场具有支配力,即使企业投有滥用市场优势妨碍竞争,仍在反垄断政策所及之列。可见,基于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法规是结构主义(针对经济力量的过分集中,企业市场份额过高的市场结构所作的严格的防范性、禁止性规定)的。在哈佛学派盛行的1970年前后,美国曾对一大批反垄断案件相继提起诉讼,但这种严格的结构主义反垄断政策法规,以其巨额的诉讼费用、遥遥无期的诉讼时间、削弱美国优势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弊端,从8o年代开始在美国逐步失去了主导地位。政府放弃结构主义反垄断政策法规的情况也出现在欧洲和日本。
7o年代以后,在与哈佛学派的争论中,几乎与美国的新经济同时起步的芝加哥学派开始崛起。遮一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其中市场绩效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的企业效率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正是由于一些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取得更高的市场效率,所以,它们才能获得更高利润,并进而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形成以大企业和高集中度为特征的市场结构。垄断企业是竞争中的胜者,垄断地位是“效率性的证明”但垄断势力在市场中的存在,垄断利润的获得并不是长期稳定的现象因为垄断企业如果滥用权力,获得超额利润,必然诱发新的企业进入,在进入障碍较小时,政府不必过分担心,其他厂商的进入自然会使原厂商的垄断地位消失;在进入障碍较多时,特别是垄断厂商通过市场策略抵制潜在进入者,延缓了其他厂商的进入时,政府就有必要运用反垄断政策法规进行管制。但政府对垄断的分析不能单看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而应当根据市场绩效来判断。企业规模大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市场绩效良好,政府就不必管制。据此,芝加哥学派认为政府反垄断政策的惟一目标就是追求“卓越的经济效率”。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和主张对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法规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政府的反垄断立法从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转变。按照行为主义规范,企业通过高质量的产品、优秀的商业技巧或历史原因而获得市场支配力,从而规模大,占有市场份额高并不违法,除非他们滥用了自己的经济优势,即只有大企业滥用其市场优势,采取合谋、勾结、搭售、对新的竞争者进人市场设置人为障碍等行为,并在一定的交易顿域内对经济效率造成实质损害时,才为反垄断政策法规所禁止。产业组织理论的变化使反垄断政策法规不得不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企业的规模、市场势力和企业行为,哪个对经济效率更有影响,更值得关注?
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大了政府运用反垄断政策的难度——兼顾企业、市场、法律和技术
从微软一案所引起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众多争议来看,这一案件所涉及的已不只是单纯的法律或经济问题,而是新经济时代市场、法律、技术相互碰撞的结果,由此引发的一些新的深层次的问题是传统的思维和知识难以圆满解答的:
首先,市场进入壁垒问题。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扩大经济规模,降低成本,一旦形成垄断,潜在进人者会遇到物质资本构筑的高壁垒,再加上在位者采取阻止进入的市场策略,垄断者的地位很难动摇。而在新经济时代,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要素是知识、技术、信息、创新意识、时效观念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已退居其次,而人力资本可以随着人员流动而流动因此,人力资本构成的进人障碍比物质资本低得多。现有的反垄断政策法规是否适用新经济时代的高科技行业值得思考。现有的反垄断政策法规都是以工业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态势为背景的,主旨在于减少进入壁垒.维护市场自由竞争的秩序。基于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主要针对规模经济、资本需要量、产品差别化等进入壁垒,通过增加政府对市场结构的干预,降低市场集中度来增加有效竞争;基于芝加哥学派的反垄断政策主要针对政府管制所造成的进入壁垒,通过减少政府对产业组织的干预来扩大企业自由竞争的空间。然而,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态势是熊彼特式的“创造性毁灭”,人力资本构成的进人壁垒大大降低,技术创新的速度远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垄断不可能阻碍竞争,也不可能阻止技术进步。反垄断究竟反什么?是市场高集中度,政府管制,还是企业阻止自由竞争的行为?如果贸然引用该政策,即便政府并不必然地考虑企业利益,至少也该为高科技领域的国家战略利益着想。难怪微软一案一渡三折,持续敷年;司法界、经济界、消费者各执一词,褒贬不一;美国政府既态度鲜明,毫不含糊,又小心谨慎,留有余地。这恰恰表明了作为新经济领头羊的美国在运用工业经济时代的反垄断法调节新经挤时代、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关系时,遇到了矛盾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