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化语言学论文

文化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29 16:23: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化语言学论文

篇(1)

      论文标题:

1.2012-2013年中国的日语语言学研究

2.现代日语语言学

3.南京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研究生

4.2014年中国日语语言学研究综述

5.学习日语语言学的意义与收获

6.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对日语语言学发展的影响

7.《日语语言学》述评

8.日语语言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9.新时期我国高校日语人才培养研究《日语语言学与日语教育》

10.日语专业高年级《日语语言学概论》课CDIO工程教育模式教学新尝试

11.从原型理论看日语语言学术语“外来语”外延的模糊性

12.关于日语语言学教育——结合音像资料的教学尝试

13.日语语言学家刘耀武教授

14.高校日语语言学课程中的支架教学法探究

15.全方位、多层次视角下的日语语言研究《日语语言学应用研究》

16.日语语言学举隅文化

17.日语语言学与日语教育

18.日语语言学论文

19.博士(日语语言学)毕业后的去路工作

20.浅谈日语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化问题理论与实践     

21.学习日语语言学的意义与收获  

22.支架式教学法在高校日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应用      

23.日语专业高年级《日语语言学概论》课

24.日本语言文化背景对日语语言学习的影响

25.现代日语语言学概论

26.2016年考研院校推荐:日语语言学

27.日语专业高年级《日语语言学概论》课

28.日语语言学研究计划

29.日语语言学概论期末报告

30.日语语言学前沿丛书:认知语言学入门

31.2007年日语语言学研究现状与动向

32.《日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33.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

34.研究日语外来语的特点,日语语言学论文

35.日语语言学期末试卷

36.理论与应用(日语语言学研究入门)/考研必读系列

37.日语语言学丛书/会话分析

38.浅谈日语语言学毕业论文_日语语言学研究毕业论文

39.日语语言学与日语教育

40.日语语言学历年真题中文版

41.日语语言学中瞬间动词的语义分析

42.学习日语语言学的意义与收获

43.探讨日语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化的实际应用和影响分析

44.日语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化问题理论与实践

45.日语语言学复习题

46.日语语言学应用研究

47.日语语言学和日语教育-研究与实践

48.日语语言学和日语教育-研究与实践(二)

49.日语语言学研究计划

50.现代日语语言学丛书:文化语言学

5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日语语言学

52.日语语言学课堂重点题型

53.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

54.东北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介绍

55.广外日语本科 日语语言学

56.日本の若者の言葉について,日语语言学论文

5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58.新日本语学入门:考察语言的结构

59.深圳大学2015年考研大纲(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

60.日语语言学考研调剂

61.日语语言学第十一章言语情报処理

62.日语语言国情学初探

63.日语语言学毕业论文答辩一般会问什么问题

64.日语语言学:惯用语的构成形式

65.语法作用及使用特征,日语语言学论文

66.日语语言文学

67.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

68.18考研咨询帖日语语言文学考研

69.日语语言学考点归纳

70.日语语言学入门教案

71.日语语言学讲义

72.从原型理论看日语语言学术语“外来语”外延的模糊性

73.南师大日语语言学考研真题

74.日语语言学应用研究

75.语言学中的科学方法论

76.日语语言学硕士论文精彩:《分析日语语言"沉默"文化的特点》

77.北外日研中心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学习主干课程描述

78.日语语言学前沿丛书:日语敬语新说    

79.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

80.2008年日语语言学研究动态

81.2012年深圳大学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考试大纲

82.江西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83.深圳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84.上海海事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

85.言外的语言学:日语语用学

86.南京大学日语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87.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

88.2015云南大学050205日语语言文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89.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考研日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

90.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

91.adobe日语语言包

92.华中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

93.华中师范大学考研日语语言文学好吗

94.笹川杯全国高校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大赛

95.2014年笹川杯全国高校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大赛

96.日语语言文学在职研究生

97.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商务日语方向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98.浙江工商大学日语语言文学

篇(2)

论文摘要:本文从湖北某高校2010届266名英专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情况的调查发现,25%的论文选题是语言学和关于语言学方向。该结果又一次证实了近些年对“英语语言学”教学效果不佳现状的描述。本文从学科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讨论了如何通过撰写语言学方面毕业论文的角度讨论了改善该课程教学的具体措施。

1 引言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校专业目录(1998版)和(2003版),“英语语言学”属外国语言文学类下英专本科高年级主要课程之一。但自1980年高校英专陆续开设该课程至今已有30余年,却仍存在教与学效果不甚理想等问题。如潘之欣(2002)选取部分南开大学和上海交大在读英专硕士研究生,采用问卷形式,对该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表明:该课程依然停留在以英语语言为主的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际运用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效果不佳;且学生普遍体会不到学习该课程所带来的乐趣,主要原因有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不当等。吴格奇(2005)反思该课程时也提到,“教师不满意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目的很茫然”是主要问题。本文则从英专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角度出发,试图探讨该课程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缓解“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状况。

2 调查研究

266位2010届英专本科毕业论文是从湖北某高校外院教学科的电子数据库中拷贝的。该调查属于二手资料研究。笔者根据论文题目、摘要、提纲、主要内容按语言学方向、文学方向和翻译方向进行归类,其中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如“The Feminist Power of Discourse in The Scarlet Letter”,分析文学文体语言特色,如“Textual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An Analysis of Vagueness in EnglishAdvertisement”等都被归纳为语言学方向。结论是:58%的论文属于英语文学方向,25%为语言学方向,17%为翻译方向。

究其因,首先是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语言学”未能引起学生太多的关注和兴趣;其次,语言学研究方法和内容未能引起师生足够地注意;再次,教师在课程内容处理和安排中未能很好地将课程学习与毕业论文联系起来。总之这个数据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描述。这与教学、引导不无关系。

3 对策分析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试图在前人创造的知识的基础上有自己新的认识与发现,并将这种认识与发现以一种可易时易地的方式与人进行交流。因而撰写论文是学用结合的大好时机,从英专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来看课程教学具有一定说服力。

3.1课程定位

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其研究分类越来越细、分工越来越明确,正如王宗炎(1988:151形象地比喻:过去的语言学只是一家小商店,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百货公司。对于林林总总的学科分类和研究流派,结合教学大纲和英专学生本科阶段知识体系的形成,对该课程定位是必要的。

白郁(2007)认为语言学目标是宽泛的而非具体的,即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和对语言的热爱。而本文则认为既应有宽泛目标,也应有具体目标。“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及其相关对象的人文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分为共时的和历时的,理论的和应用的,微观的和宏观的3个对立方面,其任务是描述语言事实,寻找并解释语言发展的规律,发掘语言学理论,总结语言研究方法,并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研究和其他领域(杨自俭,2002)。”因此宽泛目标是培养理性思维,即对理论的理解、背景、历史贡献与发展不足及实践运用。具体目标是提高学生对语言学理论的应用能力,掌握研究方法,并能提升语言技能。杨教授定义也明确了语言学研究方法和内容。学习理论知识时,学习和应用研究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语言学基础理论,尤其是微观方面的理论成果,对英专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有检验作用;在跨学科或横向方面,将语言学相关理论用到英美文学和英汉翻译中,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提升英汉对译技巧,形成论文即为具体目标。诚然,理论与实践结合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撰写论文乃一种尝试。故在介绍理论时,必要补充对理论的应用与研究,适当抛砖引玉,可有效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故,具体目标使学生看到学习成效,宽泛目标锻炼了学生理性思维,既调动心灵又提高素质,教学效果也就不同了。

3.2教学内容

传统课本基本上以微观语言学为主,按结构语言学思路编排内容,从语音学、音系学、形式学、句法、语义学,一直到语用学和语篇分析。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大多数学者的主张,如白郁(2007)认为应以语言哲学意义、语言与大脑及认知关系、语言学发展简史、宏观把握语言学真正意义等四方面为重。还有学者认为增加课外阅读材料以改进教学内容,如王扬(2004)和吴格奇(2005)主张选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概念的材料、辅之以拓宽视野的补充材料。还有以宏观还是微观语言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的争论:“微观”派认为语言内部分支是语言学的基础内容,课时分配比重要大;“宏观”派认为基础部分简单,学生可自学,重点应是宏观介绍;“中间”派是既注重基础又考虑涉猎面。

但笔者认为,各高校层次不一,地理位置不同,统一规定教学内容不足取。近5年教学实践告知以微观语言学为主,即语言学内部分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如在处理词形学时,适当介绍词的研究现状,对象我校这种以师范专业为主的二本院校的英专学生而言,无论是提高职业技能还是英语水平都相当重要。我校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适当添加西部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研究,如方言特点、语言迁移现象、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也应在绪论部分增加语言学史和语言哲学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语言学理论和研究的发展趋势及语言与哲学的密切关系。此外适当介绍结构、认知和功能语言学这三大学派的相关内容也有必要。总之,就像百货商场的陈列员,教师将所有商品分门别类、有条有理地展示,学生自然会依据具体情况取舍。教师侍机提供论文命题,使学生的探索与发现随着课堂内容的进行而深化。著名学者赵鑫珊(2004)在其新作《我是北大留级生》就曾列出了20个作为语言哲学研究对象的话题,且认为是“震撼灵魂”,不可能不为之心动的命题。

3.3教学方法

该课程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有关研究一致认为必须改进该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建构语言及语言学知识。如潘之欣(2002)用大量生动典型例子,结合归纳法和演绎法讲解理论要点和难点;王扬(2004)主张采用传授型和讨论型相结合的方法;鞠玉梅(2007)主张研究型教学模式,“设境”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求知欲。

总之,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努力激发学习动力。启发式和发现式方法讲解基础知识和理论要难点;研究型或探究型方法,布置任务(个人任务和小组任务);大课堂讲解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步骤;小课堂任务分配型方法,使教学达到“鱼”、“渔”兼授效果。如语言学绪论之后,成立“Study&Research Group”,提供6个topics:11LanguageChanges;2)Social Dialects;3)Communication Competence;4)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5)Error Analysis;6)PragmaticFailure,2周时间准备15分钟ppt陈述,5分钟小组同学共同回答相关问题,并建立QQ群,随时联系。教师仅为任务的布置者、监督者、帮助者和评定者,并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推荐给学术期刊,或为毕业论文的一部分。如一组学生在讲“语用失误”时,列举了电影、小说、校园、网络等许多有趣的例子,如分析不够透彻,教师可适时适当加以补充、提示和参加讨论,既融洽了气氛和师生关系,又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

让学生随时记录和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和语言事情,并联系到语言学理论,如,“山寨”、“x客”、“剩女”、“宅男”等新词新语收集,以讨论词的构词理据。虽在探索中有难度,可介绍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源;也可大胆与相关领域的教授或专家电邮寻找答案。为形成质量较高的论文打下了基础。这些都说明:语言学课程的终极目的不是讲授具体的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能意识到语言现象的存在,能对之产生兴趣,并发表自己一定的见解,使自己作为一名普通人,也能融入到语言研究的大环境中去。

4 结束语

从学科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三方面,适当有效地联系到学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既能改善单一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又能真正做到研究型或探究型学习,也达到了教学大纲能力培养的要求。毕业论文的撰写就是提供一次培养创新意识、实践“做学问”的机会。将课程教学与论文写作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就找到了毕业论文的素材,这也是学习思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具体实践,相对于借助他人的文章获得二手资料而完成的毕业论文来讲,学生的获益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也更能体现学生真正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另外,这种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态度更会为学生走向社会,诚信做人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白郁,英语本科语言学教学的重新定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1):70—73

2 鞠玉梅,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语言学导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07,(8):36

3 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47—55

4 王宗炎,语言学:它的历史、现状和研究领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4):14-24

5 王扬,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初探[J],外语研究,2004,(5):57—60

6 吴格奇,“语言学导论”课程教学行动研究与教师知识体系的反思[J],国外外语教学,2005,(2):32—36

篇(3)

关键词:语言学习,影响因素

 

一.关于几个术语的区分

根据《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第一语言指的是一个人从小就从父母或周围的环境里自然学到并用于交际目的的语言,即本族语或母语。硕士论文,语言学习。第二语言指在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或地区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在这种复杂的“语言接触”的环境里,人们往往还要学习一种非本族的语言来进行交际,这就是第二语言。语言习得即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第一语言都是在他一岁半至六岁之间随着发育成长而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自然获得的这就是语言习得。语言习得不用进过正式的课堂学习,也不会受小孩智力发展的限制,但是一般人认为它有一个临界期,超过了九至十三岁这个阶段,第一语言就很难习得。而语言学习是大多数的第二语言和外语都是在小孩第一语言习得以后才开始学习的,一般都需要在正式的场合(如课堂里)进行,而且学习有成有败,不象第一语言那样都能习得。有人认为语言学习要是超过了十三岁左右的敏感阶段,也会显得比较困难。

针对以上的定义和区分,让语言学家饶有兴致的是儿童如何自如的习得了母语,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儿童乃至成人又是怎样去习得二语或外语,影响他们习得语言的因素又有哪些?

二.语言学习的相关理论

语言学家针对不同的领域即第一语言学习,第二语言学习或外语学习分别有自己的观点,并据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1. 模仿说

模仿说(imitation theory)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背景的后天环境决定论中的一派观点。此学说主要是根据孩童成功学习了自己的母语而进行的研究。

行为主义创立于1913- 1930 年,代表人物是华生(J.B. Watson)和斯金纳(B. E. Skinner)。华生(J.B. Watson)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 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 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 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硕士论文,语言学习。据此语言学家如布鲁姆菲尔德提出了刺激—反应论(stimulus-response theory)也叫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该理论认为儿童获得母语的途径是在外界各种环境输入(不断刺激下,通过传递性刺激(mediating stimulus),儿童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反应,从而成功地习得了母语。

2. 语言习得机制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也是对母语进行研究,Chomsky (1965)提出了天赋假设理论,即语言习得机制理论(LAD),儿童先天就具备语言习得的知识、机制或系统,好像儿童天生大脑中就有学习语言的一张蓝图。Chomsky认为正如人类天生就有直立和行走的学习能力,人类天生也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Chomsky用UniversalGrammar (UG) 来指代这个能力系统,即UG是一种人脑先天就具备的语言能力,它由几个模块构成。在每个模块当中,有成套成套的原则,每一个单个原则虽然简单,但当不同模块之间的原则相互作用时,这些原则就变得复杂了。

3.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的代表者是David Carroll, 他(2000)认为,在儿童接触语言或模仿语言的过程当中,认知过程可能在起作用。认知过程包括三类:操作原则(operating principles),归纳(induction)以及感知运动图示(Sensormotor Schemata)。硕士论文,语言学习。操作原则是儿童最喜欢接受信息的方式, 如:注意单词的末尾,注意单词和语素的顺序等;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感知运动图示,Piaget (1952) 提出0-2岁是儿童感知运动发展的关键期,因为儿童用以组织经验的图示直接与它对感知信息的接受和作用有关。

4.语言潜能

Carroll(1967,1981)对语言潜能(language aptitude)的内涵作了概括:(1)语言编码能力;(2)语法意识;(3)语言学习和概括能力;(4)记忆力。Pimsleur (1966)认为语言潜能包括:(1)语言智力;(2)动机;(3)听力。Skehan (1989) 对语言潜能进行了重新考察。他提出语言潜能的基本组成成分是:(1)音位编码能力;(2)语音分析能力;(3)记忆力。Rod Ellis (1994)认为,语言潜能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比如认知风格(cognitivestyle)。认知风格主要指人们接受、组织和检索信息方式的差异。不同的认知风格,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的二语习得。

5.语言学习策略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发现,语言学习中,善学语言者总是会使用某些策略,善学语言者与不善语言者在使用策略上有差异,策略的使用与第二语言习得成绩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可以说学习策略的不同会导致语言学习效果的不同。Rubin (1975)语言学习策略( language learningstrategies)是指,学习者用以获取知识的技巧和手段,并认为语言学习策略取决于目标语掌握水平,学习者的年龄,学习任务,个体差异,语境,文化差异等因素。Cohen(1998) 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有意识的进行选择的学习过程。有意识这一要素将用策略学习和不用策略学习区分开来。

Rod Ellis(1994)进一步提出,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学习策略,语言学习产出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Cohen (1998)总结了语言学习策略,可以从认知(cognitive)、元认知(metacognitive)、情感(affective)、社会(social)等角度进行分类,但区分的界限不一定很明显,相互之间可能有交叉。

6. 情感过滤

Krashen(1985)提出情感过滤(affective filter)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当中的输入过程(input)必须经历情感过滤(affective filter)阶段才能变成语言吸入(intake),进一步形成语言习得的能力。过滤是输入的语言信息必须逾越的非智力屏障。也就是说,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在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里最重要的三个情感因素是:(1)兴趣和动机。硕士论文,语言学习。兴趣浓厚,动机大将产生好的学习效果。(2)自信心。硕士论文,语言学习。自信心是对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肯定看法和评价。硕士论文,语言学习。很多的研究文献表明,自信且外向,乐于把自己置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中的学生在学习中进步较快,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学习,失去很多的学习机会。(3)情感状态。主要指焦虑和放松这互为对照的精神状态,在较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外语的语言输入,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焦虑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

三.结论

综上所述,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很多,我们首先要意识到人脑具有学习语言的先天优势和能力,这是其它动物所不具备的。其次,不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也会影响语言的学习效果,最后,语言学习策略的不同,也会产生善学语言者和不善学语言着之分。

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日新月异,相信对语言学习的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与细化,更多的未知因素也将被挖掘出来,更好的引导和指导学习者的语言学习。

References

1.Carroll, D. 2000. Psychology of Language.Cengige Learning press

2.Cohen, Andrew D.1998. Strategies in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Longman.

3. Carroll, J. 1981. Twenty-five years of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in Diller (ed.)

4. Chomsky, N. 1965. Aspects of the theoryof syntax. Cambridge, MA: MIT Press.

5.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Krashen, S.D. 1985. The InputHypothesis. Essex: Longman Group Limited.

7. Piaget, J. 1952. The Origins of intelligencein children.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篇(4)

[关键词] 语言接触;柯尔克孜语;维吾尔语

[基金项目] 本论文参加了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cx1210

【中图分类号】 H2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129-2

语言接触即常见的一种语言和社会现象,也是近代以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新疆是语言接触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种多语言的存在和多民族社会人员广泛的交往为语言接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中,柯尔克孜语和维吾尔语在突厥语民族中拥有最古老的历史。作为古老的民族,从古至今两个民族一直共同生活着。准确的说,十五世纪之前,乌尔汗回鹘汗国和叶尼塞河柯尔克孜汗国人民在戈壁地区一起生活,时至今日,在中亚及我国西部地区依然在一起生活着。无论如何,上述两个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时而和平,时而战乱,在共同语言和信仰的关系下,一直生活至今。于是柯尔克孜语和维吾尔语接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言语活动的最重要的社会现象。

一、国外研究

国外语言学界对语言接触现象的研究的时间很早,语言接触研究的源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开始阶段1881年至1953年。这段的语言接触研究应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期的历史比较研究。最初是W.D.whitney1881年对语言变化中借词的作用进行探讨。德国语言学家,克里奥尔语研究的奠基人雨果.舒喀德(Hugo.Schuchardt)发表《克里奥尔语研究》为题的一系列论文,引起语言学界对语言接触研究的注意。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接触现象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3年,德籍语言学家U.Weinerich出版《Language in Contact》一书,开创了现代语言学研究语言接触的先河,此后许多论著出现。

第二发展阶段1950年到1980年。50年代末,社会语言学成为语言研究新的分支学科,为语言接触研究增添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在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W.labov和英国语言学家P.trudgill的研究中,就语言接触对英语和加力比地区语言的影响做过探讨,提出了因接触而发生变异的重要理论认识,引发了社会语言学对语言接触研究的广泛兴趣。到了80年代,美国社会语言学家Gumprez等人在研究语言社区语言使用的语言学特征和社会文化机制的过程中,对南美和非洲的语言接触现象做了大量的个案研究,对语言接触产生的混合语“creole”(克里奥尔语)进行了系统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提出了重要的结论,其中他把语言接触看作是文化接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对后来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具有直接的影响。

第三多元化阶段1980年到1990年。80代兴起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对交际中的语言接触、语言成分借用和语言相互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对语言接触的研究一方面强调文化对人们交际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强调文化对语言使用具有的“管辖作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后来语言接触研究的动态化和多维度认识具有扩展领域和加深认识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心理语言学对接触中的语言使用者的语言“心理选择”也有研究。

第四高度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到90年代和本世纪初,语言接触中的文化和心理机制研究得到了比较多的重视,出现了一批新的成果。俄国(包括前苏联)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如,B.B radelow的《突厥语方言词典试编》、B.M najiayev等编著的《古代突厥语词典》、G.klovson的《13世纪以前的突厥词源学词典》等在这一领域里做出了贡献。

二、国内研究

(一)内地语言接触的研究

国内对语言接触的研究比国外的语言接触研究将近晚了一世。国内对于语言接触现象的现代研究可以追溯到罗常培先生,他在五十年代初期出版的《语言与社会》一书中就有对国内语言接触现象的论述。在20世纪后半期,在民族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研究中,常有对语言接触的个案探讨。

在80年代,中央民族大学的张公谨、戴庆厦教授,对国内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做过系统研究,有多项成果问世,提出了中国多民族社会语言接触现象研究的一些新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同时国内很多研究者在汉民语语言接触中的借词、语法和文体等具体的问题研究多有论著发表。其中,中央民族学院语言研究所组织的研讨会论文集《语言关系于语言工作》(1990年)、《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相互关系研究》(1990)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1992年戴庆厦先生的《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概论》出版,以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语言影响、语言专用等问题,阐述了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陈保亚先生出版的《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一书中,考察了汉、傣两种语言的接触机制和过程,归纳出了一些列有创意的理论和方法。2001年袁焱博士所著的《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中,以汉语对阿昌语的影响为主,在分析大量语言想象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阿昌语规范问题的一些看法。中央民族大学史有为教授在专著《汉语外来词》中全面谈论汉语外来词,从汉语外来词的性质、类型以及发展趋势和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这位学者在他的另外一本专著《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从文化交流的角度阐释外来词在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详细说明了外来词的文化含义、产生的过程和途径、汉语外来词的源流和出处,故这本书即是研究语言接触的学术著作,同时又是一部外来词词典。此外国内出版的许多社会语言学著作中,也对语言接触和语言影响问题进行了很有价值的研究和探讨。如,在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等编写的《当代社会语言学》中,对语言接触的不同类型和结果进行研究,阐述了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语言接触的不同结果――双语现象、语言借用、语码转换、语言变异等方面的看法。

总体来看,国内语言接触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14年到1949年。该阶段以欧化汉语即欧洲语对汉语构词法和句法的影响研究为重点。代表性研究成果有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第二阶段为1950年到1990年。在该时期,外来词研究成就轰然。许多外来词研究论著和外来词词典相继发表、出版。如;高明凯、刘正的《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1958)和岑麒样的《汉语外来词词典》(1990)等。此外,欧化汉语研究生就业取得巨大成就。意大利学者Hermanova Novotna(1975)撰文详细分析了英语对汉语构词法的影响。C.kubler和谢耀基分别于1985年和1989年出版关于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的著作。第三阶段自1991年开始,直至今日。该时期汉外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义演变开始得到关注。学术界改变以前以文学作品为研究语料的做法,基于保障语料进行研究,并采用定量统计的方法。

(二)新疆语言接触的研究

突厥语族诸语言在历史上就与世界各系属语言有过深入而广泛的接触。早在11世纪,著名突厥语文学家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词典》中就有多处提及语言接触和语言影响问题,其序言中就指出,最清晰、最正确的语言是只懂一种语言而没有与阿拉伯、波斯人接触,也没有与外国人来往的人的语言,而会两种语言的、与城里人接触过的人,语言混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地区的研究者对于突厥语族语接触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王远新的《突厥语言学界语言影响与语言关系研究综述》、陈宗振的《中国现代突厥语族语言研究概况》等论文总结了中国突厥语族诸语言的研究概况,着重分析了借词、语言接触和影响等问题。牛汝极的《西域语言接触概说》、洪勇明《论语言影响的如干规律――以新疆语言接触为例》、王希杰的《语言接触和语言的演变及其规律――兼评》等文章从不同侧面探索了新疆语言接触的历史、规律和影响。艾尔肯・肉孜的《现代维吾尔语阿图什方言研究》探讨了阿图什方言的语音受柯尔克孜语的影响,阿曼图尔・阿布都热苏力的《亲属语言的特点》中研究了柯尔克孜语对维吾尔语词汇方面的影响,在吐尔逊・卡得的博士论文《维吾尔语柯坪土语研究》(2011年)中提出了不少柯尔克孜语借词,马新军的《柯坪土语与维吾尔语标准语对比分析》中找出了柯尔克孜语借词,才甫丁依沙克的《柯尔克孜语与维吾尔语元音和谐规律产生差异的原因初探》中初探了柯尔克孜语与维吾尔语的元音和谐规律情况,柯尔克孜语与维吾尔语元音和谐规律产生差异的原因,作者认为有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贺群副教授的《新疆突厥语族语言接触的定位与演变规律》中不仅对新疆突厥语言接触概况总体分析而且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的结果、演变方向进行了深刻探讨和分析。作者认为新疆突厥语族语言接触后会产生同化、借用、融合和双语现象,这是语言兼用、转用、混合、竞争的结果。强势语言决定弱势语言。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理论基础薄弱

19世纪中叶瑞德语言学家索绪尔为当代语言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此后国外的语言研究事业发展的非常快,通过将近两个世纪时间的努力和奋语言学研究各方面斗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为语言学研究打下了坚固的理论基础。

虽然新疆是语言接触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种多语言的存在和多民族社会人员广泛的交往为语言接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着手语言研究者较少研究事业比较晚。绝大部分语言接触研究理论和方法从大陆或国外的语言接触研究方法和理论中引进过来的。而且倾向于单向研究。要么谈理论,要么谈实际例子。理论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的成果并不多。因此,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研究的理论基础较薄弱。

(二)研究集中某个角度

新疆语言接触研究集中语言的某些成分或某一个时代。到目前为止很多学者涉足于研究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接触,但是绝大多数是针对某一个焦点,而且集中于借词方面的研究,即探讨个别问题的较多,系统研究整体面貌较少;共时、静态的研究较多,历史的、动态的研究和分析较少;研究属于语言本体的现象较多,但研究引起这些现象的综合因素较多。

(三)实地调查研究少

柯尔克孜语和维吾尔语接触研究方面虽然有理论基础但是几乎没有到当地去收来的第一手资料。柯尔克孜语对维吾尔语的影响研究这方面做得实地调查很少很少,几乎是一个空白,很多学者光探讨了理论方面的问题。

结语

前辈学者的工作为柯尔克孜语对维吾尔语的影响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不过总的来看,目前无论是柯尔克孜语对维吾尔语的影响研究,还是亲属语言的比较研究尚存在关键的环节。比如上面所谈到的理论基础较弱、研究角度较淡薄、实地调查研究较少等等。这些需要学者们下功夫进一步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柯尔克孜语对维吾尔语的影响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袁焱.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M].民族出版社, 2001.

[2]申小龙.社会语言学纲要[M].商务印书出版社,2004.

[3]洪勇明.论语言影响的若干问题――以新疆语言接触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3).

[4]才甫丁依沙克.柯尔克孜语与维吾尔语元音和谐规律产生差异的原因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2).

篇(5)

关键词: 国内外 英语学习策略 研究综述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和逐渐完善,国内外语言教学界开始认识到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逐渐将研究的重心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入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从研究教学法转移到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会转向会学,随之发展为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

二、国外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早期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关注在学习策略的描述、分类,以及对成功语言学习者所采用的学习策略上。J.Rubin是早期进行此类研究的有名望的研究者之一,她主要研究成功外语学习者的认知学习行为、学习策略。1975年,她发现所有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在心理特征、交际策略,社交策略和认知策略,以及学习方法方面存在很多共同之处。同一年,N.Naiman等人在加拿大安大略教育研究所进行了大规模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1978年发表了经典专著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与以前的研究相比,Naiman等人的研究有很大改进,他们把学习策略与学习者的个人性格、认知风格、智力、语言潜能、态度等方面结合起来研究,添加了很多变量因素,研究更深入、更广泛,更细致。除此之外,他们还将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分开,强调学习技巧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某些具体方面采用的手段,比如在词汇学习中对单词列表记忆、在语境中学习词汇、把相关的词放在一起学习、用笔记本记录新单词等。这一时期,加拿大学者H.Stern(1983)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增加了“个性化学习方式”、“移情”和“内化”等学习策略,又把成功学习者策略归纳为四类:主动计划策略、深究策略、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早期侧语言策略研究没有理论做指导,不全面,也不系统,不清楚策略之间的关系。进入80年代,外语学习策略研究迅速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O’Malley和Chamot等人的研究。他们以Anderson(1980,1983)的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区分和描述,比较全面和系统,而且对如何培训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进行了探讨。Oxford主要侧重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研究。建立了语言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被广泛使用。除O’Malley等人外,Wenden和Rubin(1987),Politzer和McGroarty(1985),Huang和Van Naerssen(1985),Chesterfield(1985)等人也进行了大量的外语学习策略研究。Politzer和McGroarty(1985)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学习者,发现策略使用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Huang和Van Naerssen(1985)研究中国学生提高口语能力的学习策略。Chesterfield(1985)通过动态调查观察学习者在不同时期是否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80年代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具有理论基础,如Krashen(1981,1982)监控理论Anderson(1983)认知学习理论,研究有其重点和关注点,如学习策略的描述、分类、成功语言学习者使用的策略或策略特征。这些研究从宏观入手,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把焦点关注到微观,具体的学习策略方面。同时研究方法更多样化,研究更注重实际,以事实为导向。

90年代,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外语学习策略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起来。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学习策略的目的也是让学生独立学习,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策略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有效增强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时期,Wenden(1991)出版Learner Strategy for Learner Autonomy就是探讨外语学习者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的最好见证。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如何对学习者进行语言学习策略的培训。80年代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以关注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90年代以后,研究者以如何进行策略培训为研究方向,还专门出版了相应的书籍介绍培训方法,有的研究者研究以学习策略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如1998年,Cohen在他的专著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的第五章专门论述了建立在学习策略基础上的英语教学模式对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的影响,尤其是对口语学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关注学习者自身能力的提高,自我学习策略的增长,实用性较强。第三,将外语学习策略研究与学习者自身因素结合起来,如研究者的年龄、性别、性格、智力因素、学习风格、动机、态度、焦虑、所处的文化背景等。如Oxford在1996年出版的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round the World: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论文,并将其做比较研究。90年代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研究内容更丰富,多样化,研究更全面,更注重实践性。

总结整个国外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认知心理学角度描述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价值、定义、分类、研究方法、探讨对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因素、将学习策略与学习者的外语水平结合研究、如何进行学习策略培训研究、总结优秀语言学习者在策略使用方面对外语水平的影响。

篇(6)

关键词:语言学 体裁分析 综述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51-03

1 引言

体裁(genre)一词源于法语,原义为“类型、类别”,(kind or class),国内也有学者把“genre”译为“语类”,如方琰(1998,2002),张德禄(2002)。体裁及体裁分析(genre analysis)最初应用于修辞学、文学理论领域,其后被人种学家正式引进语言学研究领域(swales,1990,p34)。20世纪80年代开始,swales等人对学术语篇的体裁研究使体裁分析成了应用语言学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阐述的体裁分析亦限于语言学领域。

2 国外研究体裁分析的两个主要学派

语言学家们对体裁的概念界定不一。根据他们对体裁的概念界定,可以分为两个主要学派:以Swales和Bhatia为代表的“Swalesian School”和以Martin为代表的“Australian School”。John M. Swales认为,体裁是“包括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一组交际事件”(Swales,1990,p58)。Vijay K. Bhatia (1993) 在此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阐明,秦秀白(1997) 对Bhatia 的定义作过较详尽的总结,认为Bhatia 的定义可分为4点: (1)体裁是一种可辨认的交际事件; (2)体裁不是一般的交际事件,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的交际事件; (3)在建构语篇时,我们必须遵循某种特定体裁所要求的惯例; (4)尽管体裁有其惯例和制约性,内行人仍可在体裁规定的框架内传达个人的意图或交际目的。澳大利亚学派的J.R.Martin认为,体裁是“一种作为我们文化成员的说话者的有步骤的,有一定既定目标的,有目的的行为”(方琰,1998) 。Eggins (1994) 把体裁定义为“使用语言达到的有步骤、有目的的活动类型”,认为“在我们的文化中有多少种已被承认的社会行为就有多少种类型的体裁”。而同属这一学派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Eija Ventola (1995)也认为体裁是一种具有可辨认步骤的交际过程,且具有常规性(routinelike)。

尽管两个学派对体裁的定义存在差异,但是不难看出他们的本质是一致的:

(1)交际目的的决定性。交际目的决定了体裁的存在,形成了语篇的特定框架,影响着语篇的内容和风格的选择。属于同一体裁的实例可在某些方面存有差异,但是如果它们具有相同的交际目的,仍可被看作是具有相同体裁的语篇。

(2)体裁的常规性。体裁是为其使用者所共同遵守的、程式化的社会交往工具,具有重复性和习惯性,其基本原则不能被随意更改。

(3)属于同一体裁的语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体裁的常规性并不意味着体裁是一成不变的东西;相反,由于体裁分析是交际活动或交际事件的一种分类,所以随着文化因素或语篇变量(text parameter)的不同,属于同一体裁的语篇之间仍然存在某些差异,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体裁运用者可以在不破坏体裁基本结构的原则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体现出文化特征。

3 体裁分析的研究对象

体裁分析自被引入语言学领域之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被称为“体裁分析之父”的Swales主要研究对象是学术语篇,比如学术论文和学术报告(1990,2001),其新近的论文(2007)则对英法两种语言的摘要进行对比研究,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国际性杂志上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Bhatia涉及的研究对象除了学术语篇(1997),更多的是专业领域的语篇(1993),如法律语篇(1997),而且他不断深入研究发展体裁分析理论。Bhatia(2007)认为在体裁分析中要改变传统的文本分析方法,而应重视文本以外的因素(text-eternal factors),将体裁分析与专门用途英语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

Swales和Bhatia对体裁分析的研究也鼓励着世界各地的学者,从而推动了体裁分析的发展,也使体裁分析的对象不断扩大。除了对学术写作方面(Cargill & O’Connor,2006; Hempel & Degand, 2007)继续深入研究之外,各地学者(中国大陆地区学者将在第五部分介绍)将之应用于各种语篇的分析,比如对个人陈述类(personal statements)信函(Huiling Ding,2007;Samraj&Monk,2007)的研究,对网络日志(weblog)(Herring et al.)和网络百科全书(online encyclopedias)(Herring et al.,2005)的体裁分析,以及会计公司与客户之间往来的课税计算信件(tax computation letter)(Flowerdew, 2006)的研究等等,丰富了体裁分析的研究对象。

4 体裁分析研究方法

篇(7)

论文摘要: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ED,萨丕尔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本文对其语言观进行阐述,并根据对二者不同语言观的认知,对其语言观的贡献及其局限试做出分析,并提出自己对语言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and de sausure,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其代表作,对后世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ED,萨丕尔(Sapir,Edward;1884~1939)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其学术活动涉及语言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尤其在有关“语言与思维”这个重要问题上以著名的“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设闻名于世。其代表作为《语言论》。索绪尔的学说理论影响、形成了结构主义的三大流派。而萨丕尔则是其中美国描写学派的先驱之一,两位语言学大师在语言的观念上有相似相同之处,但他们又有各自的研究侧重点,确立了自己的语言观。

19世纪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盛时期,索绪尔从琐碎大量的语料中摆脱出来,致力语言的内在现实,以符号观作为其语言观的一个重要支柱,根据符号的关系与特性来认识语言的本质,将其作为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这是他最主要的语言观。我们称之为“结构主义语言观”。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把语言看成一个系统,一种整个语言社会的成员必须遵守的规范。这个系统由词汇、语法和语音等相互联系的成分构成。这个系统中的前后成分形成组合关系,不同的成分则可以跟替换的成分之间形成范畴上的聚合关系。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本质是靠关系而不是实体存在。

索绪尔的语言思想具有时代性,他通过对语言系统的阐释提供了一个新的把握世界的方式,这就是结构主义的方法和原则。从结构主义的观点出发,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事物构成的,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是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的。索绪尔确立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的位置,即语言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中的符号系统。

对于索绪尔理论的局限,我们应抱有科学的态度。首先,由于视角的单一,其理论不可能涵盖研究对象的全部现象和性质。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在方法上采取了语言整体第一的原则,在深刻地揭示了语言的符号结构的性质的同时,自然会放弃其他的研究视角,如对语言中的个别要素事实的关注以及语言是动态而非静态的,相对开放的而非绝对封闭的系统等。另一方面索绪尔理论的局限是理论目标的局限,即就语言而研究语言,而放弃了对语言存在本质的追寻,只停留于对语言状态的把握,放弃对原因的解释。

美国语言学在传统上跟欧洲有密切的联系,重视对语言的实事求是的描写。这种特色使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又被称为描写语言学。萨丕尔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语言本质做出了独到的见解。在《语言论》的前言里,他说:“主要目的在于说明语言是什么,它怎样随着时间和地点而变异;它和人类所关心的其根本问题的关系怎样,如思维问题、历史过程的本质、种族、文化、艺术。”萨丕尔给语言下的定义是“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萨丕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社会共同文化的产物,是一种文化功能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是用来表达人们的认知、情感的媒介。萨丕尔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解是突出了语言文化的功能。

萨丕尔把语言看做是一种文化功能,一套符号系统,前者说明他重视语言的社会性,后者显示出他与索绪尔在语言系统观上的不谋而合。他将前人所说的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和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两种观点融为了一体。

萨丕尔长期研究语言学和人类文化学的问题,重视语言和文化及思维的联系,他认为“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自觉地建立在人们的语言习惯上”,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会对同一客观世界提出不同的分析和解释。并提出“语言影响人类关于现实世界概念系统的形成”这一设想,经他的弟子沃尔夫的发展,形成“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设。这项学说引起了相关的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的观点,语言模式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语言结构决定人们的世界观,这把人类的认知程序颠倒过来。按此观点,说一种语言的人就不可能学会另一种语言,或说不同语言的人就不可能协调他们的行动,而这与事实不符。

索绪尔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以整体系统的角度研究语言;萨丕尔与索绪尔的语言观既有相同点,又有自己的发展。除结构主义语言学后,语言学界的流派异彩纷呈,如日内瓦学派、功能主义、伦敦学派、转换一生成学派等等。这些学派继承前人研究的成果,发展对语言的认识,使得人们对语言的认知得以丰富全面。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出发,我们知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任何理论作为人类思想和认识的成果都有其局限性,不同的理论视角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从上文对索绪尔和萨丕尔的语言观的论述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语言理论也不例外。各种理论从语言的内部、外部,从心理基础,从行为反应,从人类学,从文化上等各方各面进行对语言的解读,也就出现了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心理、生理现象;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等等关于语言本质的论断。面对众多语言本质的论述,让人觉得眼花缭乱,语言似乎难以界定,语言的本质似乎难以捉摸。

对语言来讲,影响它的因素是多维的。如有文化、社会、心理、民族、历史等方面,语言如为一个内核,文化等因素便构成了围绕这个内核并与之以及相互之间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网络系统。每一个因素参差不齐,每一个因素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并与语言进行着相互影响。所以语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其概念的定义在不同范畴内有不同的体现;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有其各具属性特点的定义。我们应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立体的、发展的、开放性的概念。如果要给语言下定义,我们应以哲学的高度,采用归纳的研究方式,总结出它最一般的特性、最重要的属性。笔者从人类的产生,人脑思维意识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来思考,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这是语言的本质及基本特征。人类创造的任何文明都是基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这是人类生存、前进的动力。人们需要语言,语言才会产生,产生之后发生的对于人类与社会的各种影响应属于次一个层次或更宽范畴的讨论问题。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帮助我们认清语言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语言。人类在发展,语言的研究随之发展,探索语言本质及特征的脚步永远在前进。

参考文献:

1、[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8年4月,北京第12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