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历史课堂

高中历史课堂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24 17:08: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历史课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历史课堂

篇(1)

一、历史感内涵解读

河南大学历史学教授李振宏先生在《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这样定义和阐述历史感:“历史感,是一个历史时代的整个社会风貌、心理习俗、意识形态、生存条件等汇成的时代气息,传送到史家头脑中的一个综合信息。它不是一种什么具体的意念, 而是一种综合的、模糊的,但似乎又能触摸得到的东西,是历史学家从广泛的历史资料中获得的一种特有的意境。”

根据以上专业的阐述,我认为我们获得的历史感包括历史时空感、历史敬畏感、历史眷恋感、历史认同感、历史使命感。历史感的主体是每个普通人而并不一定要是历史学家,每个人都可能有历史感,当然也可能没有,每个人获得的历史感有强弱之分,更有厚重和浅薄之别。适用历史感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的作品或者历史遗留的实体。比如我们会说司马迁有历史感,他的巨著《史记》有历史感,雄伟的长城和故宫有厚重的历史感。当然,作品或物的历史感必须要进入到人的视角才会有感受,所以说历史感是特属于人的。

二、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历史感的必要性

历史感是特属于人的,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都可以谱写出它独特的历史画卷,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民族的历史画卷是空白的,因为没有历史就没有国家、民族。任何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有他独特的道路,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历史感,因为它是构成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史以明智,没有历史感的人,是无法理解历史的,缺失了历史感熏陶的成长道路是黯淡无光的。

同样,历史感的培养对于高中历史课堂亦十分重要。青少年一代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但当前中国的青少年一代身处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中,物质条件的优越以及各种思潮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他们对本民族国家历史感的淡漠与缺失。而历史感的缺失无论是对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来讲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要加强历史感的培养。

高中历史课堂无疑是加强历史感培养的主阵地,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把青少年学生的历史感的培养上升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是因为历史感包含了对民族、对祖国的历史认同感,而且历史感与现实感和未来感一脉相承。历史感会强化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素质。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感,有助于他们了解国情,懂得肩负的历史使命,形成对现实的正确认识。

三、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历史感的策略

国学启蒙经典《三字经》中对于如何治史有这样的论述:“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其意为仅读史书是不够的,还要同时参考实录、十通、帝王起居注、历代奏议等具体的史料,就可以通晓古今,好像亲眼看见一样,也就不会以偏概全了。其中“若亲目”则强调了历史感的重要性,无论读史还是治史,都必须有“犹如亲眼所见一般”的历史感。历史感从何而来?从广泛阅读历史材料,通达古往今来之史而来。由此可以看出古人是很重视我们所说的历史感的培养的。

古人培养历史感的途径对我们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根据以上对历史感的不成熟理解,我概括了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历史感的几条途径。

1.注重学生课前兴趣培养,提高针对性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们历史学科长期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学生大多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近年来清宫戏、穿越剧在各路媒体的热播及学生中的热议就充分说明了我们并不缺乏喜欢历史题材的观众,也说明我们的观众和学生是富有历史感的。这给我们破解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历史感难题提供了思路:就从挖掘历史题材,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入手。

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功夫首先要做足在课前,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阅读历史题材的书籍、影视作品的监督与引导,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比如,教学内容中关于封建君主专制的评析,可以结合学生大多熟悉的《甄嬛传》、《步步惊心》等热播剧来讲解。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相关影视剧或书目,再把自己的理解带回课堂,交流讨论。布置看电视剧任务的形式所达到的效果远比规定学生背几段书本文字好得多,学生对特定历史人物、事件、活动的理解要深刻得多,有助于学生历史感的培养。

2.加强课堂情境教学,提升有效性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往往是概念太多、细节太少,史论太多、史实太少,充满了苍白的概念、脸谱式的人物和口号式的说教。有效的课堂教学必定是讲究“人性的”,也必定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应该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情境教学方法。

因为历史感具有主体亲历性的特点,历史客体本是距离我们比较遥远,为了让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历史,我们就必须尽量创设历史情境,引领学生融入历史情境中去体验去领悟去把握。学生身临其境中,可以用感受补充甚至替代语言,开启智慧,陶冶性情,感悟历史。

此外,历史知识的既往性与连续性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注意教学的形象化,尽可能运用恰当的方法、手段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实场景,为培养历史感创造条件。并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如让学生编写学校、某一街道或个人的历史,在历史活动中培养他们对历史既往性与连续性的认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3.挖掘课程资源,增强趣味性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历史课程的资源十分丰富。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感,我们除了要充分利用好历史课堂这一主要教学阵地外,还要积极地走到课堂外,挖掘课程资源,大力开展历史第二课堂活动。如指导学生写自传、家史,搜集老照片,开展历史主题的调查、采访,探寻历史古迹,书写校史、社区史,还可以进行历史小制作,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等等。通过这些极具趣味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和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很多学校的成功做法是开设校本选修课程。“乡土历史”是一门很好的校本选修课,它能很好地丰富教学资源,是培养中学生历史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篇(2)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承担着集中学生注意力、过渡到新授内容,以及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的任务。但是部分教师对其重视程度不足,习惯于三言两语式的课堂导入,其作用局限于程序式提醒,对于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有效的铺垫作用。对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强化研究,重点分析当前历史课堂导入的现状,积极探究与尝试高效导入的方式方法。

一、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现状分析

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更多的是新授教学流程,对导入这一环节的作用认识不够充分,重视程度不足,将其当做教学伊始可有可无的一个环节,教学设计中没有精心深入地研究,教学活动组织中的作用也被淡化,直接影响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是整个教学流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优质的导入能够为教学成效的提升提供积极的帮助:一是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激情。教师充满情感的导入,能够让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跟随教师进入到历史教材之中,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具有明显的帮助;二是可以有效衔接前后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以旧知引入新知识进行导入,可以帮助学生在前后知识之间形成联系,便于前后连贯理解学习内容,这对于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是可以有效营造浓厚教学氛围。生动、风趣、有效的历史课堂导入,不仅包括教师的口头讲解方式,还包括各种信息化手段的辅助,综合开展历史课堂导入,可以通过音乐、视频、图像等方式,为学生顺利进入新课学习增强感知,能够营造较为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

二、高中历史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途径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充分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与运用,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思想实际以及教学目标要求等方面因素,灵活开展教学导入,为整节课的深入进行奠定良好基础。笔者在教学中,主要探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导入。

1.从复习旧知识入手导入新课。历史教材中的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各种纵横联系,教师在开展新课教学的导入时,可以通过对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开展回顾,前后联系导入新课的学习。例如在《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时,笔者联系以前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前后连贯的导入:14-15世纪西欧开展了新航路的开辟,那么新航路的开辟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根据上节学习内容得知,新航路开辟一方面使得西欧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另外一方面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接下来西欧其他国家是否也进入到殖民扩张的行列呢?新航路的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的进一步扩大又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这样在对旧知识复习的过程中,也顺利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有效缓解了学生对新授内容的畏难情绪。

2.以历史典故的阐述导入新课。故事、趣味知识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所非常关注的内容,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导入时,可以运用一些历史的典故,向学生讲述其背景与故事情节,达到形象导入新课的目标。许多典故都是和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在教学相关内容时,完全可以通过“条条道路通罗马”、“卧薪尝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相关联的典故进行形象导入,这对于增强教学导入的吸引力和形象性具有明显的帮助。

3.组织信息交流共享导入新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尤其是鼓励学生在课前精心搜集与新课学习相关的信息,在课堂进行相互交流,以这样的信息交流代替教师的导入,也能够较好地发挥导入环节的作用。例如在《国共的十年对峙》教学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堂伊始,就介绍自己在课前所搜集到的相关故事,大家所汇报的有关的各种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也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替代教师导入环节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4.运用电教手段演示导入新课。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助手,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的演示辅助,以生动的画面演示、音频演示让学生提前熟悉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可以圆满完成教学导入的目标。例如在《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的教学中,笔者查阅大量历史资料,清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古代四大发明,对于古代的四大发明无论是文字描述还是视频都有很多的介绍,笔者就选择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一个活字印刷术的片段导入本课要旨。这样的形象导入既提高了历史课堂的信息量和生动性,同时也让学生为接下来的新授学习做好了铺垫,教学导入效果明显增强。

5.设置历史学习悬念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学习,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投入到历史学习之中。教师在教学导入时,可以设置一些悬念作为引子,引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中,笔者首先向学生出示了一组图片:狭窄的街道、陈旧的店面。稀稀拉拉的商品,一组反映若干年前小城街道的图片投影在幕布上。笔者向学生询问:你们熟悉这个地方吗?学生都摇头否定,笔者接下来揭示了谜底,这就是本地区最繁华商业街的前身——改革开放前的某街道。学生大为惊讶,心中的疑惑终于解开了,笔者以此老照片和现在的场景作为对比,引入将要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好奇心被有效调动起来,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始终洋溢着浓厚的求知氛围。

三、高中历史课堂有效导入的注意点

篇(3)

一、细察学情,做出反应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又是独立发展的个体,他们有着鲜明的独特性与发展性。高中生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抽象思维,他们情绪稳定,性格也相对成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他们当作“大人”、当作教学主体,平等对待,而非以严格的“受――授”观念高高在上地要求学生。因此,在细节处,我们首先要观察活跃在课堂中的学生,不露声色地留心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情感动态,根据学生的学习反应,对课堂节奏、教学内容做出机动化的调整,有张有弛,提高历史课堂的张力。

在教学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讲: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时,在开篇介绍“李贽”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个清瘦的思想家是陌生的,对于他的介绍与认识,学生显得有些冷淡。考虑到思想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枯燥的事情,我设计了一个“闯关”的教学任务,以“离经叛道的李贽”为主题,启发学生对李贽的“怪行为”展开探究,从他的“个性”入手,来认识这个人,并说说为什么那时候的人们都不愿意接受他。在这个活动中,我将他的思想作为第一关,让学生在主动发现中认识他,随后,在评价处设卡,让学生在“人物评说”中总结自己的看法。插入这个探究任务后,我发现这些个性鲜明的高中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话题也就展开了。

二、细磨衔接,游刃课堂

衔接是我们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的教学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当我们从一个话题跳跃到另一个话题,从一个活动过渡到一个活动,都会遇到“如何衔接”这样的教学问题。在精致的课堂中,衔接处往往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而不唐突,简洁而不拖沓。在实际课堂中,我们要重视课堂衔接环节的设计与完善,通过这个过渡小细节的完善,提高课堂的流畅性,强化学生对课堂的信赖,促进他们的课堂参与。同时,在处理过渡细节时,我们要尝试在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地体现历史学科特点,如利用历史人物的名言、历史片段、历史事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书籍、历史影视作品等作为过渡的内容,提高课堂的历史味儿。

教学《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2讲:”这单元时,在与学生谈论“的意义”时,我发现当学生接到这个命题时,将讨论的焦点都集聚到它的正面意义,就其“正能量”作用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在学生就其正面意义讨论得热火朝天时,我打了个手势,向大家展示了一枚一元面值的硬币,并朝上扔,让学生猜正反面。在这个衔接小互动中,学生立马心领神会,意识到“硬币有正反,事物也是如此”的道理,这个时候,学生自然就其局限性,展开了探索。

三、细雕对话,诱发思考

对话是教与学之间碰撞的产物,是师与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我们历史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因此,要构建精致的历史课堂,就不能少对对话的细致雕琢,而其重点在于教师如何“引”、如何“导”,以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每一个课堂中,我们都要重视对话的导学性,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比起发送指令,更加注重信号的传递,通过有意义的信号,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实践,让他们在历史学习的道路上主动摸索。另外,在课堂外,我们更要积极展开教学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课堂对话中的不足之处,也及时记录自己在对话处理中的精彩做法。在总结与完善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言语艺术。

例如:还是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在导入“《新青年》的创办”中,为了让学生深刻地感受之风对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我在导入中设计了这样一段对话。

师:为师有一言,想请各位赐教:“鄙人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而今如何说?

生1:不了,谢谢。

生2:我能力不足,不会干。

生3:我能力有限,帮不上忙了。

师:(放声大笑)你们是喜欢老师之乎者也,还是……

生:“说人话!”(全班哄堂大笑)

篇(4)

一、要研究、整合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过去我们在讲授历史时是从头至尾、面面俱到。教材上的内容我们不敢取舍,教材中的结论我们不敢商榷,教材至上论和“教教材”的观念依然左右着我们,也制约着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

高中新教材的变化,不光体现在教学理论和编写体例上,也体现在历史教学内容上。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对新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研究了课标,吃透了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炼与创新,才能够拥有对教学内容取舍的自,才能够有效地驾驭教材。

二、要合理运用教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堂教学预设应该是教师的二次创作,是教师智慧的结晶,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我们在高中学校的历史课堂教学调研中发现,不同的教师讲同一教学内容时所使用的案例如出一辙,让学生讨论的问题没有丝毫的差别,甚至布置的作业也是毫无二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言自明:基本上都是从教参上“拿来”的。这是当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现行部分历史教参中有详尽的教案。因为有现成教案的存在,于是部分教师就不写教案了,而是各取所需,甚至全盘笑纳,教案变成了案前的摆设。“拿来”的东西虽然全不费工夫,但那毕竟是人家的教案,是编写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学生的认知判断而编写的,没有思考地“拿来”,作用又有几何?如果教师照搬照抄的话,教案就失去了它本来具有的价值。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会出现信马由缰、漫无目标的现象。心中无谱,焉能唱出优美的曲调?

在高中历史教研活动中,我对青年教师说,要学会把教参扔掉,备自己的课。用现成的教案,会让人产生依赖心理和懒惰行为,会禁锢人的思维以至于落入窠臼。我不是说教参不能使用,而是强调教参上的教案仅仅是一种教学参考资料。对于历史教参,重要的是借鉴他人课堂教学预设的思路和方法,重视其提供的史料,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去寻找。

三、要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指导教学行为

篇(5)

【关键词】历史课堂;课堂情境;学习兴趣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的实施,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目前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思索的问题,其中,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课堂情境是一个较受推崇的方式。所谓课堂情境,简单来说,就是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围绕着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真实、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或者教学氛围,使得学生在场景或者氛围的感染下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情感共鸣、思维冲突等,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在获取相关知识的同时,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创设课堂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打破以往应试教育体制的桎梏,使得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掌握的不仅仅是已经发生过的史实,同时还能够在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历史观教育,促使学生形成一个更加健康、科学的历史观。

一、利用问题创设课堂情境

利用问题创设一定的课堂情境是教师在历史课堂上最常用到的手段,有效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得学生很快发现突破口,抓住本节知识的重点,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选修内容《美苏争霸》时,就以美苏争霸的一个重要事件“古巴导弹危机”为背景,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课堂情境:在1962年10月16日,美国白宫的总统办公室召开了一次最高级别的军事秘密会议,会议的议题就是有关古巴的导弹问题,关于如何处理古巴的导弹问题,美军的几位将军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最后,大致分成了两派观点,一派主张和平解决,而另一派则主张武力解决。现在假设你是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你会更倾向于哪种解决方案呢?请说明理由。通过这个问题情境的设计,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分析当时美苏之间各种力量的对比,以及一旦发生战争,对于整个世界会造成的影响之类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好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这一个问题的思考,基本上就达成了本节知识的主要目标。这种利用问题创设课堂情境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按照教师既定思路的被动学习,而是在解决问题、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具实效性。

二、利用诗歌、名言警句创设课堂情境

在创设课堂情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文史类学科的优势,利用一些诗歌、名言警句等方式创设课堂情境,尤其是在学习中国古代史部分,各种可以利用诗歌、名言警句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必修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其中在讲到《“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我就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三字经》开启了本节课的教学,当我大声朗诵出“人之初、性本善”时,很多学生不自觉地就接了下去“性相近、习相远……”当学生背完了《三字经》以后,我就借机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三字经》是怎么来的吗?它是属于哪个学派的代表作呢?”就这样,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始饶有兴趣地进入了本节知识的学习。

三、利用多媒体工具创设课堂情境

随着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多媒体工具越来越频繁地走进了我们的历史课堂。利用多媒体工具,可以将文字化的历史知识转变成多姿多彩的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会对学生的视觉、听觉产生更加强烈的刺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论是注意力还是学习兴趣都会大大提升。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利用多媒体工具来创设课堂情境。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时,就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播放了影片《莫斯科保卫战》的片段,当影片的音乐一响起,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到了影片上,接下来,通过影片内容的欣赏,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并被苏联誓死捍卫祖国,勇敢抗击法西斯的英勇行为深深地震撼,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时候,教师再进行知识的解析,学生就会听的更加投入,更加有兴趣,并且在讲解内容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还会不自觉地将课本上一些史实同刚才看到的影片内容进行对比,从而使得这堂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情境的创设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一个主动学习的状态,促进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各种能力和素质。因此,我们在创设课堂情境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这样所创设的课堂情境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有利用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周顺霞.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19期

篇(6)

首先,要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把握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与学校、班级学生实际相结合,努力发挥学生主体性。

课标前言讲到课程基本理念时指出: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在内容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新课程的核心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发展和发展学生,因此要面向每一位学生, 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上可见 高中历史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历史专业研究人才,不必过于注重和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性,而是要通过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发展每一位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就我校的设施设备和生源来说,历史教学要做到这一点 ,最简便易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努力让学生全面参与到学习中来,自己动手,自己探索,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学会思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我具体的作法是这样的:第一,学生要在课前完成学案,即进行预习,通过完成一份较有针对性的学案,做到对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把握,自己做比老师讲效果好,在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的讨论才能开展起来;第二,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解决相关问题,仍然要强调参与;第三,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要求轮流展示,努力让更多同学有机会发言。

其次,吃透课标和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分层处理知识,大胆取舍教材内容。

如前所述高中历史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历史专业研究人才不必过于注重和追求知识点的面面俱到。新教材只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教学中要以课标规定为依据,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选择性的教。我通过不断摸索和教科院专家的亲临指导后作了如下总结: 在备课中一定要跳出教材看教材,多研究新教材与新课标共性的东西,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钻研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以人民版教材“”一课为例,人民版教材从“侵华日军的罪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的”,“的伟大胜利”四个方面进行讲解。新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如果完全按照教材二个课时也不能完成,在教科院专家来我校调研听课指导后,我重新去思考反复的研读课标要求后,发现对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一目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课前自学完成。后面几个班的教学中,就注意与新课标衔接,对“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内容让学生自学了解即可,课堂上不再处理,大胆舍掉了这一内容。根据课标结合时代性的思想,尤其突出了“侵华日军的罪行”.这样处理以后,重点突出了,三维目标也能轻松达到。

2、紧扣课标要求,挖掘教材亮点,把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如前文所述,课标关注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一点,教学设计很重要,教学设计的重点在课堂上所要交给学生探究的问题,要求设置问题明确、具体,体现考点,抓住教材中符合课标要求的内容,与现实相结合。再以“”内容为例,新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一目,学生在小组内自己列举了日军罪行后,进一步出示今天日本国内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的材料,提出第二个问题:日本国内出现了什么趋势?让学生小组讨论可以得出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有所抬头结论;提出第三个问题: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对中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并用事实加以说明;第四问:你认为当今的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对日策略?本设计能达成至少两个目的,一是变讲为学,通过学生自主思考,逐步探索现实问题;二是体现时代性,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效利用了教材,实现了用教材教的目的。把自主学习、情感体验、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完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培养有用的人才。

3、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课标明确指出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可见课标仍然强调历史知识掌握的重要性。没有历史知识的基础,能力培养及其他目标无异于空中楼阁,因此不论课改言论如何纷纷绕绕,我们每一个历史教师应该始终坚定抓基础重落实的信念。但是新课程时间少内容多,怎样落实基础呢?我把基础知识摆在课前自主学习,通过课堂检查来落实。通过课前检查学案这个环节,督促学生预习,每次课前适当提问检测督促学生课后复习。周周练是师生了解学习效果的又一个有效平台,根据练习题的完成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并且根据本校生源实际,课堂上的学习有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也用于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设计各种问题锁定知识点。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精选精练。这样学生通过听一遍、笔记记一遍、练习一遍来提高学习的效果。总之,对基础知识要反复巩固,做到知识的过手。

4、建立恰当的课堂评价机制,是落实课改的关键。

篇(7)

    关键词:历史 教学 模式

    我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讲谈——接受式”、“自觉——辅导式 ”和“参与——活动式”。

    一、讲谈——接受式

    讲谈——接受式是在改革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是50年代初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以苏联的教学模式为基础,融合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方式而成的,以“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家庭作业”五个环节为结构程序。它的优点是方便了人们对历史教学活动过程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对历史教学实践的指导也更为明确具体。

    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巩固了教师系统地讲述历史知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自主积极地接受历史知识,教学双方形成了双向的反馈交流,这一改革后的模式,从其特征上看,可称为“讲谈——接受式”。

    讲谈——接受式教学模式,以讲述法和谈话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采用指导阅读、看图、图示、讨论等法,属于接受学习的教学范畴。由于它方便易行,又能起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并可采用多种变式,因而是目前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初中的历史教学。

    二、自学——辅导式

    自学——辅导式,又称导学式。它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和教师有的放矢、相机点拨的辅导,使自学和辅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错综复杂的教学过程,从理论上可以作这样的剖析:以教师为主体,作用于教材、学生等客体,构成了教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作用于教材、教师等客体,构成了学的过程;教师、学生均具有主客体双重角色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其职业的特点和年龄、智力及知识水平的优势,理应发挥主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即主导作用,主要用于对学生的指导、点拨和引渡上;同理,学生的学习活动也理应接受教师的主导。然而,学习活动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一切都有赖于学习主体主动积极地去吸收和消化知识,并构建为自己特有的认知结构。“从宏观上看,人的健康成长过程也必然是受动性递减,主动性递增,直至完全能把握自己,达到‘ 自由王国’的过程,故学生的主动性必须受到重视和珍重。”这样,教的主导性和学的主动性的契合,就构成了“自学——辅导式”的主旋律。显然,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论是支撑该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

    自学——辅导式在功能目标上突出强调了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但是,这一模式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它比较适合于高中的历史教学。此外,它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提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问题,而且要善于概括知识的结构,熟谙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作出精要的表达;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要善于和学生交流,并作耐心的辅导。

    三、参与——活动式

    参与——活动式是近年来出现的较为新颖、同时也是引起较大反响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主张。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扮演的角色不是学生的导师、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知识的顾问。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独立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这一模式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和活动。所谓参与,一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二是指师生共同参与包含了教学活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所谓活动,则是指学生的主动活动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自己找资料,定课题,做实验,搞制作,既动脑又动手。它既表现于课堂教学,更表现于课外活动。

    历史课外活动的推行,特别是历史“活动课”课型的确立,以及历史情景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的实验,为该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推广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