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历史学博士论文

历史学博士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23 15:27: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历史学博士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历史学博士论文

篇(1)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高中历史教师过于注重教材内容, 课堂教学就是要求学生记忆书本知识, 忽略了对学生的历史信息获取和分析解释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 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提高对历史材料的重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教学方式, 通过历史材料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今天文学硕士论文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

历史解释能力及史料教学分析

史料主要是指历史材料, 包括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这两种, 文字史料主要是指史书、笔记、典籍和碑文等文字材料, 非文字史料包括文物、古乐和建筑等材料。史料不仅是历史教学的重点, 更是历史学科研究的关键。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高中生需要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 具备获取与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而获取历史信息则需要应用到史料。由此可以看出, 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具体而言, 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看作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 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进行史料的分析,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观念, 有助于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企业营销计划关键市场调研分析

历史解释最早出现于1942年, 学术界关于历史解释始终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查阅大量相关文献, 对历史解释进行了如下定义:历史解释是指在明确历史史实和历史史料的基础上, 应用相应的理论及方法进行逻辑推理, 从而对历史事物、现象和人物进行全面分析及客观评价。历史解释能力则是应用理论和方法, 对历史史实分析与评价的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 历史解释能力不仅包括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表述能力, 还包括对历史史实深刻内涵的分析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这样阐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 以历史理解为基础, 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判断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下, 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史料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文学硕士论文已经将传统历史教学分析完,希望在文学博士论文中,大家能有所更深入认识。

篇(2)

[关键词]茅元仪;《武备志》;军事

茅元仪是明末的军事家、文学家,字止生,号石民,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生于1594年,卒于1640年。自幼喜读兵农之道,成年熟悉用兵方略、九边关塞,曾任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幕僚,后为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重用。崇祯二年因战功升任副总兵,治舟师戍守觉华岛,获罪遣戍漳浦,忧愤国事,郁郁而死。茅元仪目睹武备废弛状况,曾多次上言富强大计,汇集兵家、术数之书2000余种,历时15年辑成《武备志》。

《武备志》是中国明代大型军事类书,是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武备志》,又名《武备全书》,二百四十卷,文二百余万字,图七百三十八幅,卷首有李维祯、顾起元、张师绎、朗文焕、宋献、傅汝舟诸序。宋献序曰:“其所采之书二千余种,而秘图写本不与焉;破先人之藏书垂万卷,而四方之搜讨传借不与焉。”(1)其为日凡十五年,而毕志一虑,则始于万历己未(万历四十七年,1619),竟于天启辛酉(天启元年,1621),全书分五门:《兵诀评》十八卷;《战略考》三十三卷;《阵练制》四十一卷;《军资乘》五十五卷;《占度载》九十三卷;五门又分为一百八十六个子目,纲目明晰;本书自成体系地对中国军事理论进行集大成的总结,特别是对当时的国防形势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我们研究明代后期的交通、地理、兵力、武器、海外关系均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被誉为“军事百科全书”。

明茅元仪辑,240卷,文200余万字,图738幅,有明天启元年(1621)本、清道光中活字排印本、日本宽文年间(1661~1672)须原屋茂兵卫等刊本流传。清乾隆年间被列为禁书。茅元仪的《武备志》因收入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图而备受关注。2005年,值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之际,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研究员潘铭桑先生撰写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在郑和研究上的价值》一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武备志》的版本。

关于《武备志》的研究现状,有内蒙古师范大学姜娜历史文献学硕士论文《茅元仪与〈武备志〉》,侧重从历史文献角度研究《武备志》的成书、版本、编纂体例等。华中师范大学赵娜《茅元仪〈武备志〉与戚继光著述关系考》及其历史文献学博士论文《茅元仪〈武备志〉研究》,前者主要对茅元仪所著《武备志》大量征引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相关著作做出分析说明,后者侧重探讨了《武备志》成书背景、内容及其历史文献价值。首都体育学院刘容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论文《〈武备志〉中武术内容的整理及其价值的研究》,系统全面的对《武备志》中的武术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许保林《〈武备志〉初探》,着重从军事学角度对《武备志》的军事学价值进行探讨。内蒙古大学云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论文《〈武备志〉――〈译语〉中的蒙古语研究》,此文从语言学角度以明朝天启年间出版的《武备志》第227卷中的《译语》为主要材料,对《武备志》进行系统研究。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生李训样博士的《古阵新探――新出史料与古代阵法研究》,依据银雀山汉简、马王堆帛书、上孙家寨汉简、俑坑军阵等考古资料,分别从军事技术、社会史、文化史的角度对中国传统阵法的结构、运用、演变进行了详细阐述,特别针对“阵间容阵”、“车战”、“八阵图”等阵法类的传统话题进行了梳理和新解,这些问题在茅元仪的《武备志》中都有所体现,对研究《武备志》的相关阵法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西北大学王路平的硕士论文《宋代阵法与阵图初探》主要研究宋代的阵法,这些阵法大多收录于《武经总要》,而《武备志》的编纂相当程度上借鉴了《武经总要》,故而其研究成果有一定意义。另有宁夏博物馆王丽华有《〈武备志〉四种清版述略》(2),考证《武备志》四种清版的差异,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周运中有《论〈武备志〉和〈南枢志〉中的郑和航海图》(3),文章对故宫珍本丛刊之《武备志》、清初删改版《武备志》及明末《南枢志》三本记载之《郑和航海图》做比较,去伪存真。

《武备志》的编辑、刊行对改变明朝重文轻武,武将多不知兵法韬略,武备废弛的状况有现实性的意义。它设类详备,收辑甚全,是一部类似军事百科性的重要兵书。其中存录很多十分珍贵的资料,如《郑和航海图》、杂家阵图阵法和某些兵器,为他书罕载。故该书在军事史上占有较高地位,为后世所推重。

《武备志》的价值首先在于它辑录了古代许多其他书中很少记载的珍贵资料。如一些杂家阵法阵图,这是在专门研究阵法阵图的著作如《续武经总要》中都没有记载的,但在《武备志》中却有详细的记载。尤其是它收录了“郑和航海图”,“航海天文图”以及明代一些少见的舰船兵器及火器等,更显可贵。另外,它图文并茂,全书附图七百三十八幅,除《手段诀评》和《战略考》外,都有大量附图,生动形象,使我们可以在数百年后看到古代兵器、车船等的形制以及山川河流的概貌。其次,《武备志》也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总的说来,《武备志》是历代兵学成果的汇编,虽然包含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但不能把它们都看作是茅元仪的思想。然而,在序言及评点中,也可以看到茅元仪的一些军事思想以及他精辟的看法。简单地说,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表现了要加强武备,富国强兵等思想。他认为:“人文事者必有武备,此三代之所以为有道之长也。自武备弛,而文事遂不可保。”(《自序》)他痛斥当时的士大夫不习兵事,遇有战事就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他提出:“惟富国者能强兵(《军资乘・饷・序》)。他还主张开矿、屯田,发展经济,军队必经常训练,兵之有练,圣人之六艺也。阵而不练,则土偶之须眉耳”。在国家防御上,他主张边、海、江防要并重,不能有所编颇,使敌人有机可乘。他还认识到物极必反的道理,指出:“夫极盛者,必极衰,天道然也”。“然衰极则盛,理之常也。”他用这一道理论证盛世潜伏危机的道理,劝说朝廷振兴武备,提高警惕。他对历代的兵制,兵器等有自己精辟的见解。总而言之,《武备志》是一部以资料价值为主,理论价值为辅的大型资料性著作,它既保存了古代大量的军事资料,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材料,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线索,称为之中国古代的兵书宝库实不为过。毋庸讳言,《武备志》也有其不足,如茅元仪在评论《三略》时认为是周代太公所作,而不知其书为伪托。诸如此类,不在少数。

参考文献:

[1]茅元仪,《武备志》,华世出版社,1984年。

[2]许保林,《武备志初探》,军事历史研究,1988年。

[3]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2011年。

[4]姜娜,《茅元仪与〈武备志〉》,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5]茅元仪,《石民四十集》,明崇祯刻版。

[6]茅元仪,《武备志》,海南出版社,2001年。

[7]周运中,《论〈武备志〉和〈南枢志〉中的郑和航海图》,《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

注释:

(1)茅元仪《武备志序》,华世出版社,1984年5月第62页

篇(3)

讲、练、评是初三历史复习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缺一不可。初三历史复习时间少,复习的内容多,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卓有成效的复习?那就必须要做到精要的讲述、适当的练习、精心的点评,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一、精讲

作为复习课的讲授,应该区别于平时新课的讲授,不是“炒冷饭”,教师要做到学生自己能弄懂的知识坚决不讲,要把重难点讲深讲透,教师要对教材进行重新处理与整合,力求讲出新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和知识框架。

而要做到精讲,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把握考试大纲;深入了解学情,把握学生心态。做到在不同的班级采取不同的方法,每个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是有差异的,教师在精讲时,要力求同中有异,而不应照本宣科。其次还要在复习中不断探究复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二、精练

“精讲”是“精练”的基础,“精练”是检验“精讲”的必要手段。通过练习,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在讲授时作出必要的调整。可以这样认为,在初中历史复习备课中,教案是不断调整、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而作出变化的原因就在于在“精练”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那么在练习时如何突出一个“精”字呢?

1.精心选题:初中历史题目浩如烟海,“题海”战术费心费力,得不偿失。因此,教师在组织练习前就必须大量地收集题目,同时要密切结合《课程标准》和学情,精心编写。做到学生会的不练、简单的少练、重点的多练。同一知识点,整合起来练;前后知识点,串联起来练;中外知识点,对比起来练。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无用功,力求在有限的时间中追求最大的效益。

2.分层练习:在试卷练习中,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分层的方式,将题目按难易程度分A、B、C三个等次,让基础不同的学生分别完成不同的练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既促进优秀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又增强了基础薄弱同学的自信心。

3.精心批改:在平时的批改中,大多数教师仅仅是打个对错符号。认真的教师会统计错误率,但如果我们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有些学生在选择题中对某一条题目的答案改了又改,在材料题的阐述中有大量涂改的痕迹。如果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学生在某些知识点上左右为难,模糊不清,在审题中思考不足,下笔匆忙,这些发现将有助于我们在“精评”时提高针对性。

三、精评

练后的及时讲评十分重要,它起着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解知识、查缺补漏、拓宽思路、总结经验、提高能力的作用。

但在讲评中我们常常出现几个误区:一是只对答案:教师按照参考答案核对答案后,对一些自认为重点的知识进行讲授。二是逐题讲评:从第一题开始,无论难易与否,重点与否,每题都讲,为了追求进度,一份试卷匆匆而过。三是就题讲题: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讲解答案,缺乏对产生错误原因的深层次分析。四是缺乏巩固:对讲评效果不进行巩固,留给学生回味的时间很少,这样做常常“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

那么如何将一份精心准备的试卷评讲到位,真正让学生通过做题的形式,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并做到触类旁通呢?

一是要做到让学生参与到试卷的讲评中来。“心理学实验证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所听到内容的20%,自己所看到内容的30%,自己所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青年文摘》合订本总347―348期X卷P36)从这项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交流的重要性。因此,在讲评试卷时,让学生分小组自查自纠、自我分析、自我讲评,才能自我提高。要改变教师为主角的形式,把讲评的舞台让给学生,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可谓一箭双雕。

二是要讲评思路。“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试题浩如烟海,但方法思路却有迹可循。学生常常有这样的疑惑,考纲上的考点都背了,题目也做了不少,可是面对不同的材料题却不知道从哪儿入手,找不准切入点。这也是上面所提到的,许多同学在解答材料题时,改了又改,反反复复,还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原因就在于缺乏正确的思路。因此,教师在讲评时要弱化学生对所谓标准答案的记录,强化切入点的训练,让学生讨论,分别列出几个切入点,看看哪个更好更科学。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逐步养成思考的习惯,一旦找准切入点,解题就变得简单得多。

三是要对比起来讲评。这里的对比讲评,不是指前后知识或中外知识的比较,而是指试卷的比较。在初三历史复习刚刚开始时,我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个专门的夹子,将每次练习的试卷按时间整理好。每过一段时间,我会让学生找出前后试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就会发现,有些知识点,考试的形式不一样,问题的提出也不一样,材料的列举也不一样,但所考的知识点却是一样的,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学生增强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

再次,通过比较还会发现,有些同学在某些知识点上重复出错,或者在某类题型上不断出错。这样学生就会明确地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去查漏补缺,不断修正自己复习的方向,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比教师强调千百遍还有效得多。

总之,“精讲精练,精心评讲”关键之处就在于一个“精”字,“精”就是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用最恰当的讲述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用最少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规律。“精”的根本在于教师的“博”,博览群书、博览试题,最广泛地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目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去除“题海”战术,真正让学生保持活跃的学习精神,使学生学会思考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养成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事物的习惯,这也许才是历史教学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德宇.高校文化发展论[D]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2]徐振鲁.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内涵探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3).

篇(4)

关键词:莫高窟;第361窟;周边洞窟;中唐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5-0022-0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gao Cave 361 and Its Neighboring Middle Tang Caves (A Serial Study on Mogao Cave 361: IX)

ZHAO Xiaoxing

(Textual Research Institute, Dunhuang Academy, 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 Mogao cave 361, which was constructed during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Tibetan Occup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Middle Tang caves. It is situated on the north end of the Southern Area north of the Three-story Tower at the Mogao Grottoes. The neighboring Middle Tang caves exemplify mature esoteric Buddhism. Focusing on Mogao cave 361 and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gao cave 361 and Mogao caves 359 and 360, as well as other neighboring Middle Tang caves, and then concludes that the group of caves on the north end of the Southern Area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place for esoteric Buddhist activities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r Tang periods.

Keywords: Mogao Grottoes; Cave 361; Neighboring caves; Middle Tang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收稿日期:2013-04-28

项目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密教研究”(09XZJ005);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敦煌民族研究专题”

作者简介:赵晓星(1980- ),女,吉林省梅河口市人,历史学博士,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敦煌学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莫高窟第361窟建于吐蕃统治敦煌晚期后段,时间大约为9世纪40年代[1],是中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密教洞窟之一。有关这一洞窟的研究,笔者曾有《莫高窟第361窟待定名图像之考证》[2]、《莫高窟第361窟的中唐供养人》[3]、《莫高窟第361窟的文殊显现与五台山图》[4]、《莫高窟第361窟的主题》、《莫高窟第361窟的普贤显现与圣迹图》[5]、《莫高窟第361窟东壁的密教图像》[6]、《莫高窟第361窟南北两壁经变画考察》[7]、《莫高窟第361窟主室窟顶藻井坛城辨识》等系列论文,从窟内现存的显密壁画、供养人画像、洞窟的主题等多个方面对此窟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可以确定,莫高窟第361窟是中唐时期保存较为完好的、体现了中唐晚期特征的、典型的密教洞窟。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此窟与周边洞窟的关系就不得不引起注意。莫高窟第361窟在敦煌吐蕃期洞窟中处于何种地位,是否为中唐密教洞窟的孤例,还是中唐密教洞窟群中的一员,这一系列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关注莫高窟第361窟与周边中唐洞窟之间的关系。

笔者在博士论文《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研究》中提出,中唐洞窟在莫高窟崖面上分布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并将其具体分为六区(A-F):

A区,位于莫高窟南区最南端的一组洞窟,包括133、134、135、144一段4个洞窟。B区,位于南区南段中部,包括468、151、153、154、155一段5个洞窟和157、158、159一段3个洞窟。C区,位于莫高窟九层楼南侧,包括112、186、191、197、200、201、222、226共8个洞窟。D区,位于九层楼北侧,包括92、93与231、234、237、238、240两组共7个洞窟。E区,位于南区北部中段,包括471、472、473、474、475、478、479一组、467、53一组、69、258、447、449、43、21共15个洞窟。F区,位于南区最北端,包括7、357、358、359、360、361、363、365、366、368、369、370共12个洞窟。[8]

莫高窟第361窟位于三层楼以北,正处于南区北端的F区(见图1)之内,而这一区正是中唐洞窟中以密教思想为主导的一区。在这一区域中,笔者将与第361窟有密切关系的洞窟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显密同说,成组营建,主要包括中唐第360、359窟;二是以密为主,密意浓厚,包括中唐第7与第365窟;三是密法传承,体系成熟,主要指晚唐第14窟。在此,笔者不揣冒昧,以第361窟为中心,以莫高窟南区北端石窟(F区)为背景,重点讨论一下此窟与周边中唐洞窟的关系。

二 显密同说的三窟组合

与莫高窟第361窟关系最为密切的为第359、360两窟。第359、360窟与第361窟紧临,这三窟保存完好,绘画手法基本一致,壁画题材的选择有一致性与互补性。郭祐孟先生在《敦煌吐蕃时期洞窟的图像结构》中已经注意到了莫高窟第359、360、361三窟之间的关系:“在莫高窟北区东端的崖面上,359、360、361是由南向北的三座连续洞窟,居中的360窟平面面积稍大,359和361两洞窟的平面面积相当。从形式与题材来说,中央的360窟为帐形龛,中轴线以法华与维摩图像为主,两侧壁的图像为显、密交融;359和361两者皆为塔形龛,但359窟是纯粹的显教图像世界,中轴线表现维摩图像;361窟则充斥着密教曼荼罗元素,中轴线则以法华图像来突显。这不禁让人想要进一步探讨这三个洞窟究竟有无关联性?他们与地面建筑那种一殿双塔的结构是否有关呢?”[9]下面,笔者将洞窟信息列成表格(表1)对第358—361窟等四个洞窟进行比较。

(一)第361窟与第359窟

从洞窟的实地考察情况来看,莫高窟第361窟与第359窟最为相似,主室东西、南北长度以及面积相差不多,窟顶藻井部分均有一定进深。两窟正龛均以绘画方式在西披上画出同类的帐形屋顶,正如郭文所述“帐形有如王冠,其上多置火焰摩尼宝珠,化佛充满于梁柱之间,以示重重无尽的境界,四隅出角悬挂宝幢、宝幡,屋顶正中立着金翅鸟,有迦陵频伽左右为侍,异常庄严。”[9]135存在的差别是,由于两窟正龛龛形不同,第361窟外层龛两侧上方继续绘出屋顶,而第359窟正龛两侧无外延,因此第359窟正龛外两侧直接绘文殊、普贤赴会,无屋顶结构。

两窟还同样在西披上绘制了十方佛赴说法会的图像,十方赴会佛与主尊的说法会布局也基本一致。关于这十方佛所赴之会为释迦会还是阿弥陀会,笔者在《莫高窟第361窟的主题》一文中曾有论述,认为其所赴为阿弥陀会的可能性更大。但有一点不得不引起注意,即画面中出现了弟子的形象,一般来说西方净土中是没有弟子的。莫高窟第361窟西披(图版6),不仅主尊身后左右各有三身弟子,连赴会的十方佛身后也有九组有二至四个弟子的,画面最上方还各有一飞天于空中散花;而第359窟西披(图版7),仅主尊身后左右各有二弟子,在与之衔接的屋顶上,迦陵频伽外侧还各绘出一伎乐童子。这些情况说明,莫高窟第361窟的西披可能是结合释迦会与阿弥陀会两种十方佛赴会图的特点,而较偏重释迦会,第359窟西披的童子则说明此处更注重表现的是阿弥陀会。

两窟的南、北、东三披均绘千佛,千佛中有说法图。第361窟千佛上方有飞天伎乐,第359窟没有;第361窟千佛中的说法图由主尊二弟子二菩萨组成,主尊佛座下有表示方位的动物(即生灵座),第359窟说法图中没有弟子,也没有生灵座。这些情况,可能与洞窟的主题和藻井的内容有关。第361窟藻井为十二天曼荼罗,着重突出洞窟的密教主题,因此在四披的主尊上突出其密教方位佛的特性,而莫高窟第359窟全窟为显教内容,以象征中方的狮子为井心,所以窟顶的说法图可能代表的是显教的四方佛。由此,第359窟与第361窟,绘制出了外表极为相近、内涵一显一密的两种窟顶世界。

两窟的正龛内均绘屏风画,第361窟内层龛屏风画为戒律图,第359窟为观音经变。龛内南壁的屏风画中,两窟都绘制了一处与地狱有关的图像。莫高窟第361窟的地狱画面(图版8),绿色的尸体正躺在被火炙烤的狱城里,比丘坐在一旁,面前有方形物品。这里,可能是表现《大般涅槃经》“宁以热铁周匝缠身,终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衣服”[10]或《梵网经》“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11]的情节。第359窟的地狱画面(图版9),同样是一个仅着短裤的尸体平躺在被烈火烧灼的狱城当中,张元林、夏生平先生遵从贺世哲先生的观点,认为这是表现观音“破诸暗难”的内容[12]。可以看出,两窟同样在龛内南壁绘出了类似的图像,表现出对地狱的共同关注。

南北壁的显教经变画,第361窟和第359窟采用了相同的题材与相同的位置进行布局。南壁西起第一铺为无量寿经变。莫高窟第361窟的无量寿经变(图版10),与大多数表现西方净土的画面一样,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上部天空有六组一佛二菩萨飞来,中部主尊无量寿佛坐于中心的两层塔式建筑中说法,左右胁侍二大菩萨。塔后两侧有两配殿,塔前左右两侧分别为两层的鼓楼、钟楼。画面下部漫漶,但清晰可辨水中有化生,应为经文中所说的三辈往生。画面最前方为两组接引佛行列,左侧佛前一舞蹈童子。莫高窟第359窟的无量寿经变(图版11),则表现出与第361窟截然不同的风格,画面色彩不如第361窟强烈,人物形象较第361窟略大,分组排列整齐,构图不如第361窟紧凑,没有第361窟的紧张感。画面细节上,两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第361窟画面上部乘云而来的是一佛二菩萨的组合,而第359窟为单体的坐佛。2.第361窟突出中心主殿为塔式建筑,并在屋顶绘出塔刹,第359窟则延续盛唐以来的殿式结构。3.第361窟主尊两侧的大菩萨以带有舟形头光的波罗风格出现,第359窟大菩萨无此特征,全为汉式。4.经变中部的听法菩萨,第361窟中绘制了两种不同风格的面庞,而第359窟全部以纯粹的汉式面孔出现。5.第359窟画面下部模仿弥勒经变三会的构图,左右各绘一坐佛与众菩萨(右侧毁失),并与主尊形成品字形构图,第361窟没有这种构图。6.第361窟画面下方有接引佛的队伍,第359窟无此情节。7.第361窟画面多处出现拱形的虹桥,第359窟无此类建筑。两铺经变画共同保存的明显的中唐特征是,经变中心正殿的柱子都是经过装饰的。这一特点在现在的藏区非常常见,主要是出于保护柱子的目的,大量的柱子中部被皮、棉或各种织物包裹。壁画中柱子中部的装饰,也应是这种用来保护柱子的包裹物。

南壁西起第二铺为金刚经变。从画面的故事情节分布和整体布局来看,两窟的金刚经变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最明显的不同是第361窟的(图版12)主尊和两大胁侍坐于正殿中,而第359窟金刚经变(图版13)的主尊与两上首菩萨坐于正殿前,正殿退后变成法会的背景。色彩上,第361窟仍较第359窟丰富。细节上,第361窟比第359窟多绘出了三种内容,一是画面上方的天宫院落,二是画面中部听法的绘出了12位弟子,三是画面中部的伎乐前方绘出了童子碟戏。

北壁西起第一铺绘药师经变。两窟药师经变的区别与无量寿经变的区别相似,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第359窟画面(图版14)色彩不如第361窟(图版15)丰富,人物布局也较第361窟疏朗,没有第361窟的紧张感。画面细节上,两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第361窟画面上部乘云而来的是一佛二菩萨的组合,而第359窟仅有向上升起的云。2.第361窟突出中心主殿为塔式建筑,主尊与两大胁侍菩萨坐于塔内,第359窟则延续盛唐以来的殿式结构,主尊与上首菩萨坐于殿前。3.第361窟主尊两侧的大菩萨以带有舟形头光的波罗风格出现,第359窟大菩萨无此特征,全为汉式。4.第359窟主尊身后绘出二弟子,第361窟无。5.第361窟在伎乐前部的平台上左右绘制十二药叉大将,第359窟将药叉大将绘于两大上首菩萨外侧。6.第361窟在画面中部突出悬五色长幡的情节,第359窟无。7.第359窟画面下部模仿弥勒经变三会的构图,左右各绘一坐佛与胁侍菩萨,并与主尊形成品字构图,第361窟无此构图。8.第361窟画面下方有接引佛的队伍,第359窟无此情节。9.第361窟画面多处出现拱形的虹桥,第359窟无此类建筑。

北壁西起第二铺经变为弥勒经变。两窟的弥勒经变(图版16、17)画面上部基本一致,包括了弥勒见迦叶、兜率天宫、老人入墓、转轮王七宝等情节,其位置布局也大致一样。从画面中部开始出现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1.第361窟将听法的神王分成两组独立绘于正龛两侧的平台上,第359窟这些神王则排列于听法菩萨之后。2.第361窟正殿两侧排列了听法的八位弟子,第359窟形成品字形的三佛身后各有二弟子(在侧毁失)。3.第361窟画面下方的“两会”佛(在侧毁失)与胁侍菩萨坐于殿中,第359窟的则坐于树下。两铺经变中下部均有损毁,因此无法比较弥勒经变中其他故事情节的差别,但有一点非常明确,从现存画面来看,至少两种经变在这些故事情节的布局与描绘上是很不一样的。第361窟画面右下方为弥勒佛传,婆罗门拆幢下方为一种七收,第359窟画面右下方为表现女子五百岁出嫁的婚礼图,婆罗门拆幢下方无其他情节。

第361窟和第359窟壁画题材最不一样的为两窟的东壁。第361窟东壁门上为法华塔,门南、北主要绘制密教经变;第359窟东壁门上绘供养人,门南、北绘维摩诘经变。从整体上来看,第361窟与第359窟在壁画题材的选取上,相似度非常高。经过以上的比较,似乎又可以看到,两者在相同的题材下,又以洞窟各自的主题进行刻意的区别。在有多种可供选择的底本时,两窟的经变画尽量采用同题不同样的底本。所有的这些相似与差别,最终归结到洞窟的东壁,即莫高窟第361窟重在彰显其密教的主题,而莫高窟第359窟则为纯粹的显教主题。两者之间的高度相似与紧密联系,似乎可以概括成一点,即两窟试图用相同的题材,通过各自的画面服务于所属的主题。这两窟之间,洞窟的内容展现出来的是几乎一样的面貌,但通过画面构图的差别与情节的选择,形成了一密一显两个不同的主题。从西披的十方佛赴会到窟顶的千佛与说法图,从正龛的屏风画到南北两壁的显教经变画,所有这些都说明,这时显教和密教有共同的题材,并在第361窟和第359窟间形成了共同彰显的特征,而把这两个高度相似又各自独立的洞窟联系起来的应是居于中间的第360窟。

(二)第360窟与第361、359窟

莫高窟第360窟,面积较第361、359窟稍大。第361、359两窟的相似度非常高,在实地考察时,两窟之相似一目了然,而第360窟则与这两窟大不相同。与第361、359窟不同,第360窟西披不再是十方佛赴会,而是于千佛中心绘一佛坐于塔中,其他三披千佛中的说法图也被多宝塔代替。这三个洞窟在正龛两侧都绘制了与文殊、普贤相关的内容,第361窟绘制的是文殊与普贤分别显现于圣迹道场,而另外两窟绘制的是盛唐以来就在敦煌流行的文殊变普贤变。南北壁是变化最大的部分,也是第360窟最与众不同的部分,西起第一铺均为密教经变,这在莫高窟洞窟中是非常少见的;东西方净土仍旧分别出现在北、南两壁上,弥勒经变仍旧绘制于北壁,前两窟中出现的金刚经变被天请问经变代替并绘于南壁。第359窟四壁下部,第361窟南、北壁下部均为中唐供养人画像,第360窟仅西壁下部为五代供养人画像,其余三壁下部均为屏风画。因为经变画下部配以相关的屏风画,所以第360窟的显教经变在图像布局上与前两窟都有一些差别。在洞窟的东壁,第360窟与第359窟绘制了非常相似的维摩诘经变。郭祐孟《敦煌吐蕃时期洞窟的图像结构——以莫高窟360和361窟为题》一文,对第360窟的图像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将密教经变置于离正龛最近的西起第一铺的位置,表明了此窟对密教的重视。南壁西起第一铺经变被暂定名为“释迦曼荼罗”,尚未找到文献上的依据,郭祐孟在《2006中国西北石窟考察结报——石窟寺院考察篇》[13]一文中对这一曼荼罗中诸尊进行了初步的定名,他在《敦煌吐蕃时期洞窟的图像结构》一文中更倾向认为其为尊胜曼荼罗或佛顶曼荼罗。实际上,这一曼荼罗在莫高窟并非孤例,莫高窟中唐第186窟北壁、晚唐第156窟甬道顶均存有同类经变,只是莫高窟第360窟保存得最为完好,绘制得也最为精细。第360窟的这铺曼荼罗全图出现尊形共53位(图版18),现将此曼荼罗的情况简述如下。整个曼荼罗的背景为“雪山”,道场的基础为画面下方的水池,除了主尊与主尊上方的化佛外,所有人物都坐于从水池中生出的莲花或莲叶上。画面最中心的主尊(1)坐于水池中央升起的须弥山上,手结定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坐上。此处需要注意的是主尊身光后有山容背景,这点可能暗示了主尊与中唐时期流行的瑞像图有关。距离主尊最近的是嬉、鬘、歌、舞(2—5)内四供养菩萨,主尊座下两侧各一供养菩萨(6、7),右侧者可能为金刚灯菩萨,左侧者于盘上托白螺。其下左为功德天(8),右为婆薮仙(9),婆薮仙背后有明显的火焰纹样,因此笔者更倾向于认为这两尊分别代表了地天和火天。外层围绕的四位菩萨(10—13)中一身(12)没有明确持物,其余3身为金刚香、金刚花与金刚涂菩萨。外层上方两菩萨,右侧者(14)执伞盖,疑为白伞盖佛母;左侧者(15)执三股金刚杵,应为金刚手菩萨。主尊上方四尊形(16—19),手中分别持剑、棒、金刚杵等兵器,疑为四大天王。但其中执金刚杵者(17)非天王装,而类忿怒尊,一般来说东方帝释天持金刚杵,但多为独股杵。最右侧者(18)头上有巾带向上飘扬,类风天,但持物未见风天特征。水池两侧,右侧(20)为八臂那罗延天乘金翅鸟,左侧(21)为八臂摩醯首罗天乘白牛。宝池下方五尊,居中者(22)为水天(执龙索、乘龟),两侧(23、24)各一执莲苞的菩萨,外侧右为一持三股杵力士(25),左为一佩棒力士(26)。此二力士类忿怒尊,形象与上方执杵者(17)相似。此外,主尊上方有14尊化佛(27—40),宝池中有十方佛(41—50),须弥山腰有代表四方佛的三坐佛(51—53)。此曼荼罗诸尊形身份多数可以确定,但从汉文典籍中暂时还未找到其经典依据。

第360窟北壁西起第一铺经变(图2)为千手千钵文殊变,与第361窟的同类经变(图3)比较,二者应出于同一系统。第360窟似乎是在第361窟的构图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尊像,如主尊上部的化佛,的四大天王和主尊座下的功德天与婆薮仙,而这些新尊像的加入似乎是为了与对面南壁的未知名曼荼罗相对称。特别是在宝池下方的一排在原有两忿怒尊的基础上增加了中间的三位菩萨,由此形成的一行五尊的形式与对面曼荼罗的布局显示出强烈的对称性。

从第360窟整个洞窟的布局来看,此窟作为第359窟和第361窟的中轴线与中心窟的特征非常明显。第360窟较另外两窟面积稍大,从内容上看,此窟将密教经变置于南、北壁起首的两处位置,上承了第361窟的密意;东壁则为维摩变,下启了第359窟的显教世界,第360窟本身也突显了显密交融的意涵。因此,第359、360、361三个洞窟应是作为同时有计划开凿的一组洞窟,而不是中唐时期单独营建的各自独立的洞窟。

至于莫高窟第358窟,虽然与上述三个洞窟同为中唐时代,位置相邻,面积与第359、360两窟相近。第358窟同样是覆斗顶窟,整体的绘画风格与第359、360窟近似,但在色彩上明显较前三窟单调,在壁画题材的选择上似乎是前三窟的一个杂糅体。第358窟西披为十方佛赴会,南、北、东三披为千佛中央说法图,这与第359窟的窟顶情况相似,龛上的双层帐顶图案也与第359窟一样。但其四披最上方有飞天伎乐,说法图主尊佛座下有类生灵座的鹦鹉形象,这种情况又与第361窟相近。龛外南侧上三坐佛下普贤变,龛外北侧上三坐佛下文殊变,这与第360窟龛外两侧的情况一样。南、北壁在显教经变的选择与绘制上,与第360窟一样,南壁西起画观无量寿经变、弥勒经变,北壁西起画药师经变、天请问经变。东壁则与第361窟一样,绘密教观音经变,门南为不空 索观音变(图4),门北为如意轮观音变。门南的不空 索观音变,与莫高窟第361窟的不空 索观音变(图5)比较,两者的不空 索观音的形象与持物完全一样,眷属方面第358窟缺少了日天、月天,但增加了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以及画面最下部中心的金刚索菩萨。而在内四供养与外四供养菩萨方面,第358窟未全部绘出,仅各绘两身(共四身)来代表。从绘画的风格来看,第358窟的不空 索观音变全为汉风,完全看不到第361窟那种典型的波罗风格。而两铺经变主尊不空 索观音样式的一致性又让我们不得不怀疑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否是同一体系的汉地与吐蕃两种曼荼罗表现形式?

总之,第358窟就像是第359—361三个洞窟的一个综合体,与前三个洞窟似乎有着重要的联系,但尚未找到将这四个洞窟联系起来的确凿证据,暂时还不能将第358窟归入上述三窟的组合当中。因此,第358窟暂时只能作为与上述三窟同时开凿的相对独立的洞窟来看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个洞窟正龛屏风画的内容,第361窟为戒律图,第360窟为弥勒经变,第359窟为观音经变,第358窟为观无量寿经变。这四种图像似乎隐含着其义理上的组合关系,现实世界的持戒、未来的弥勒世界,观音在现世的救度,通过观想而到达西方净土的彼岸,四个洞窟在正龛中刻意独立出各自不同的世界,其在义理或者佛教行事方面是否有进一步的联系,还是有待思考的问题。

三 密意浓厚的南区北端洞窟群

中唐时期,莫高窟的南区北端已成为密教洞窟最为集中的一区。除了第359—361窟一组洞窟之外,第7窟和第365窟都值得注意。

莫高窟第7窟的壁画时代情况较为复杂,从现存情况来看,窟顶四披千佛属中唐,藻井井心似乎经宋代重新上色,凹进的四壁上则保存了原来的中唐原作。第7窟与第361窟有两个最重要的相似点,一是两窟正龛的龛形完全一样,这种双层帐形龛在莫高窟仅见于这两个洞窟;另一点是两窟藻井出现了同样的坛城,这种藻井为十二天曼荼罗的坛城形式在莫高窟也仅见于这两个洞窟。与莫高窟第361窟最大的不同是,第7窟藻井坛城没有三股金刚杵结界。第7窟与第361窟正龛和藻井相似的设计,说明第7窟在最初营建时很可能是以第361窟为底本,或是与第361窟采用同样的设计观念。第7窟的十二天曼荼罗保存不好,较为模糊。十二天曼荼罗的出现,足以说明第7窟最初的设计也是以密教主题总摄全窟的。也就是说,在莫高窟的南区北端,第361窟不是中唐晚期唯一一个以密教为主题的典型洞窟,与其邻近的第7窟也是同期营建的同类密教洞窟。

同时代的第365窟,古称七佛堂。据主室佛床床沿吐蕃文题记及洪辩和尚汉文发愿文,此窟建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藏历水鼠年(832)至木虎年(834)。窟主洪辩,为吐蕃时期沙州释门都教授,归义军初期受唐廷敕封为河西都僧统。主室西壁有横贯全窟的长方形佛坛,坛上并列结跏趺坐“七佛”彩塑像。壁画有重层,表层为西夏时期的说法图、简单的净土变及供养菩萨,色调单一,多为石绿。底层为吐蕃时期壁画。据P.4640《大蕃沙州释门教授和尚洪辩修功德碑》(亦称《吴僧统碑》)记载,此窟初建,四壁绘有华严经变、药师净土变,法华经变,报恩经变、文殊变、普贤变及贤劫千佛。在莫高窟,以七佛坐像为主尊的洞窟仅此一例。而《沙州文录·吴僧统碑》中明确说洪辩“开七佛药师之堂”[16],也就是说佛坛上所塑七佛为“药师七佛”。虽然在洞窟规模、现存题材方面与第361窟等都没有相似处,但是其以药师七佛为主尊的密教主题与其他诸窟在功能上的关系值得考察。

从洞窟分布上来看,从第7窟到第359—361窟,再到第365窟,全部位于莫高窟南区北端的上层,这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在中唐时期莫高窟崖面的南区北端上层很可能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作为密教活动场所的洞窟群。这种情况甚至延续到了晚唐时期,并在莫高窟晚唐第14窟中得到了继承。因此,莫高窟第361窟看似一个特殊的吐蕃统治时期的典型密教洞窟,实际上应是南区北端密教洞窟群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对于第361窟的考察,最终应作为第359—361三窟组合中的一窟来进行,这一组洞窟所代表的实际上是中唐晚期在莫高窟南区北端有计划营建的一系列密教行事的重要道场。

参考文献:

[1]樊锦诗,赵青兰.吐蕃占领时期莫高窟洞窟的分期研究[J].敦煌研究,1994(4):76-94.

[2]赵晓星.莫高窟第361窟待定名图像之考证——莫高窟第361窟研究之一[C]//敦煌研究院,编.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183-190.

[3]赵晓星.莫高窟第361窟的中唐供养人——莫高窟第361窟研究之三[J].艺术设计研究,2010(3):35-42.

[4]赵晓星.莫高窟第361窟的文殊显现与五台山图——莫高窟第361窟研究之二[J].五台山研究,2010(4):36-47.

[5]赵晓星.莫高窟第361窟的普贤显现与圣迹图——莫高窟第361窟研究之五[C]//中央文史研究馆,敦煌研究院,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编.庆贺饶宗颐先生九十五华诞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12:168-180.

[6]赵晓星.莫高窟第361窟东壁的密教图像——莫高窟第361窟研究之六[J]//秋爽,主编.寒山寺佛学:第7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239-249.

[7]赵晓星.莫高窟第361窟南北两壁经变画考察——莫高窟第361窟研究之七[J].山西档案,2012(4):32-42.

[8]赵晓星.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85.

[9]郭祐孟.敦煌吐蕃时期洞窟的图像结构——以莫高窟360和361窟为题[C]//敦煌研究院,编.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143.

[10]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11[M]//大正藏:第12册.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4:433.

[11]鸠摩罗什,译.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卷下[M]//大正藏:第24册.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4:1007.

[12]张元林,夏生平.“观音救难”的形象图示——莫高窟第359窟西壁龛内屏风画内容释读[J].敦煌研究,2010(5):43-44.

[13]郭祐孟.2006中国西北石窟考察结报——石窟寺院考察篇[J].圆光佛学学报,2007,11:182-185.

[14]彭金章.敦煌石窟全集·密教画卷[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3:64.

[15]不空,译.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M]//大正藏:第20册.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4:705.

[16]蒋斧.沙州文录[M].印本.上虞:罗氏,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