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1 18:43: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艺术观念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在21世纪中,美术课程迎来了一种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强调课程中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实践方法中的几方面作为课程的主体部分。美术课程资源也并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而是在于一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中,在发掘美术教育的同时也延展至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而在课程的设置上开始强调实用美术的重要性。以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并成为美术和精神交流的纯粹艺术的融合。这样的课程在安排与排列中体现的素质教育的一方面,我们一次为基础淘汰了过去单一的以美术知识、美术技能作为教学内容的授课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在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学生学到一生受用的艺术能力,充分的体现美术在情感中的发挥同时加强的学生的自助创新的综合性与创造探索性。1)基础美术课程资源的改革也受到影响强调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学科的整合不仅是简单的除艺术和语文数学等学科,它是将艺术思想和形象思维的方法,为其他学科,反之亦然。后现代艺术是综合的艺术,美术课程的发展应该是基于多样性,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传统的学科清晰的集成开发。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综合的概念取代传统的主体概念,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逐渐使主体范畴达成全面。有机的将美术和其他学科综合在一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技能。2)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实用美术是区别于纯艺术美术的一门美术形式,二者有着不同的用途和意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用美术尽管和纯艺术在创作、技巧、技法、精神方面功能有着很多不同,但都是出自大美术的范畴,有着本质的联系,他们的社会功能都是为了美化丰富人类生活,他们在艺术学科中承担的社会组织、认识、教育、审美的功能是相同的。所以说加强实用美术与纯艺术美术的综合有助于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如我国现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不单进行优秀艺术作品的美术鉴赏,还结合所学美术技法进行手工艺品的制作及实用性艺术工艺的创作。
2、对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
后现代的理论在校园中执行起来会使教学观念发生一点的转变,从文本对话这两个后现代的课程中我们看到了教学的本质是一种互交活动,一种合作学习状态,再这个教育过程中产生了一种语言性沟通与语言性活动,波依尔说“校应当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交互作用形成学习共同体”后现代艺术的提出还影响了美术教育中教学方法的改变。一方面促使教学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从前只是单一的口耳传教,到现在的多方式教学,多媒体、教具等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课堂上通过做游戏、小组讨论等方式则丰富了教学方法,使课堂不再单一。在新时代的推动下,教师角色的定义和作用也在悄悄的发生着转变。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变为老师引导学生探求,老师也从“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亦师亦友。在后现代艺术的影响下,我国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出多侧面、多层次和多水平的倾向。这一点正也体现了后现代艺术的核心理论多元化。
3、结论
论文摘要:作为现代设计与绘画艺术,应以多视角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来认识其艺术设计与绘画领域的各种不同“性相特征”与语言选择,从而整合各自独到的艺术观与方法论。
由于不同的“性相特征”须选择不同的“语言结构”方式,其艺术表现因形式、风格而各有不同。绘画与设计,作为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象,在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互相浸透与整合下,其界限趋于融汇而显得模糊不清。因此,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与设计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常常表现为被现代艺术所取代。这种现象的产生,理应归功于时代演进的人性本体精神。如果艺术都要表达个性化了的审美特性,那么不管何种门类的艺术同都属于形式各异且“个性化”了的精神产品,并同时作为客观实在的精神实体而存在。这是人性本体的审美价值取向所决定的。毫无疑问,绘画与设计均属于艺术品范畴。其作品内涵的“立意与观念”,实质即是个体精神价值取向所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灵魂。选择这些与灵魂相匹配的语言、方法与逻辑形式(包括独创),就成了呈现画面审美价值的关键所在,无怪乎在哲学中,有其“观念形态”的名词界定之说。
一、观念与性相特征的关系
“现代艺术”除偶发性艺术、实验艺术、儿童艺术外,只要预先有实现自我精神价值取向定位的艺术作品,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如下问题:一、创造某种客观表象的价值意义何在?二、主观上能否创建某种具有独特性精神价值的表象?三、实践过程中是否能够实现超越自我,即以此来升华自我精神?正是因为被这种纯真的“内在”精神所驾御,那么,意向性的某种特定“观念”则应运而生,如若“观念”有这样一种思考前题,性相问题的特征一经创立,就成了被精神化了的艺术作品。过去,许多理论家有“形象特征”一说,把“形象”特征称之为客观实在的外在表象,我在这里估且以“性相”取代“形象”二字,其实质是因潜藏在“人性本体”的内在精神与“感官知觉”之别。具体地说,“性相特征”则是已被内化了的精神形态(它同时也包含着抽象与具象两种类别)。从“性相特征”出发,我们能够极大地注入客观形象的精神内涵,从而强化“人文本性”的标志性特征。
“内化”了的外在形象,从心理学与生理学、物种学与形态学的角度看来,“性”有别,则“形”各异,犹如倔犟与懦弱、男人与女人、物种之类别、方圆之形态等等差异,大干世界,万物之美,大凡可说均同属于内化之“性质”不同,因而其形态各异。由此,社会现象才显得如此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新、奇、无非在于“观念内涵”的变异。
但是,假若“性相特征”是“人文”所造的价值取向,那么,抽象与具象、写实与变形、理性与感性,就只是一个心理定向问题,可以理解为不同观念下的不同语言表象,出于个人特定的“性相”所造。因此作为“人文”的表现,我们从过去的“自然景观”过渡到目前的“人文景观”,其实质就是一个“质”的变化,说明人性化了的多元文化与自然文化在表象上有着“人文”特征的差异。因此,确立“性相特征”的标准,实际是在一种多元文化交织中被提取且重新整合的“新人性化”表相,即个人智能与价值取向的内在精神特性。
在实践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体验着艺术的真谛,浸透在美化了的精神实体之中,看起来仿佛是“艺术品”而纯属于唯心主义的产品,但实际是由社会滋润着艺术家个体精神的成长,因而它仍是客观的(客观精神及其产品)。因此内化了的“性相”特征,仍属于社会精神的外延。
二、性相特征与艺术语言的关系
绘画与设计同作为精神“性相”的客观实体,作为与艺术相“匹配”①的绘画与设计“语言”组构方式来构建,其首要问题,即是对绘画与设计语言中(点、线、面、色彩、明、暗、形态、方法、质材、技法等诸要素)的选择与界定,从而构建其形式上新产生的“性相特征”。出于不同的人文特点(或不同性别),对其周围事物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则大不相同,其表现在对同一客观现象的描述上,各自则存在有表达方式上的认知差异,一如演译与归纳、摸似与表现、比喻与象征。这些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界定某一现象之前的观念界入。由于各自所注入的文化内涵不同,认识方式各异,因而在所表现的精神价值取向上、定性上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与界定语汇形式上,譬如:对点、线、面某一形式的界定(定形、定色、定调)上,乃至方法与构图等,则各不相同。
查看更多相关论文:艺术理论学论文艺术类论文目前,就绘画与设计界的传统语言的形式(单指点、线、面)而言,则有几何学的界定、心理学的界定、过程主义(即无果)的界定、错视学的界定等等。总之,同一艺术对象的客观实体可作多元的界定;认识与应用在艺术表现中各有各的定向。色彩也同样如此,中国水墨画为了求得去欲呈慧、清心雅致的审美标准,从而简略了光效应中的所有色彩,而在水墨中寻求干、湿、浓、淡、焦,即所谓的“五色”。对色彩而言,“水墨”(黑白二分,阴阳互现)就是中国水墨画的色彩语言,这是典型的士大夫文化观念所界定的,从而导致了中国“水墨”画派。在中国道家文化中,“太极”则是“知黑守白”,表阴、阳两极,并认为此两极的和谐运行,有如宇宙本体的守恒定律一样,这不能不说“水墨画”的呈现,意味着文人墨客再现了“宇宙本体”的审美特性与真实的道家文化观。而西洋画的形、光、色、质等。由于以相对客观呈现的认知方式为基准,对自然表象作客观解析与表现,从而获得有如照片似的审美效应。可见,如若绘画与设计乃致各种艺术门类,其本质是从人性特征的某点出发。
据分类学原理,知识分为“纯粹知识”与“应用知识”两类,如若我们所学知识大多属于“纯粹知识”的话,那么“应用知识”的提升则成了自我认识能力的问题,立意与能力指向与观念是艺术的关键所在。只有将上述两类知识有机地结合、定性后,“纯粹知识与应用知识”方能显示出能力与观念的统一。一如对点、线、面、形态的有效界定,对明暗、色性、质地的有效配搭,对透视法、构成法(大小与方向,位置与空间,节奏与均衡,对立与统一,分解与整合、方法与技巧)等诸法则应用。这一系列的所谓“纯粹知识”,我们怎样去表现观念中的主题,就成了我们对纯粹知识的理解方能到达便通的应用。从而既不舍弃“纯粹知识”,而又合理便通地使用这些有效的艺术语言,来解决“观念”这一问题。否则,就会受到所学“纯粹知识”的制约,从而导致机械地拼凑与堆积,“纯粹知识”就会障碍自我认识能力,失去自我构建观念的主动权,在这种被动的情形下产生不了艺术的感染力,找不到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所以,“语言”选择重在观念、重在塑“意”,即重在“性相特征”的构造与把握。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选择重在“合适”。所谓“合适”,就是选择与既然定的性相特征相关的,能最忠实地表达某种艺术观念的艺术语言。比如旨在咫尺间创造无限天地的中国山水画,正是因为他有“内化”的认识能力,并能动地运用相匹配的构图散点透视等法则,因而能突破有限,“黑”是实体,“白”是空间,创造无限。否则,没有预先“贴切”的观念界定,或不明确意境,简单的“合适”、“贴切”、“匹配”的艺术选择就难以进行,因为任何选择都,要能够经得(诸如形、色等要素整合,再现“性相特征”)起“观念”的检验。
绘画与设计艺术中“性相特征”的表象,如同文字艺术一样,语汇众多,选择各异,不同的语言塑造出不同的个性形象,不同形态色质的点、线、面,适合于不同质的“观念”要求,“贴切”与“合适”的表意,在这种意义上,方能显示其“性相特征”。从古典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流派众多,无不是从特定的自我认识(绘画语言)界定出发,创造性的表达了某种主义;“个性化”展示并由此产生,其“人文”特性的扩充与演进方能呈现。因此,在不同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向前推进,创造出各不相同的、新的审美标准,也充分地展现了不同的“性相特征”的文化底蕴与“人性本体”即时代精神。
关 键 词:美术教师 教学理念 科研能力 和谐关系
美术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交缘领域,既有艺术属性,又有科学的内涵。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门学科,所以作为现代美术教师,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必须具备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术教师要体现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样的,可以从艺术创作和科研论文撰写上体现,也可以是艺术实践,或体现在所教学生的艺术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的科研范畴主要有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等领域。
①绘画艺术: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这样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而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构建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
②科研论文: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倡导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当然,科研论文的创新是以继承为前提的,离不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美术教师要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需要博览美术乃至整个文化教育方面的学术信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国内外各学科方面的成果。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爱音乐,精通文学,除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外,还经常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他特别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爱因斯坦本人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此可见,端正科研态度,全面提高艺术、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美术教师值得倡导的观念和学风。
二、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随时随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现代美术教师必需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总的整体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风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官,美术教学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的,教师评判学生的作业也是靠视觉感官去把关的,美术教师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视觉去准确指导学生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作出调整指导。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能使科研与美术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从人类文化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之间早有联系,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教与和谐的原则当作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源,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自古希腊开始以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高峰。例如,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解剖学、植物学、光学、力学、工程机械等科学领域都有巨大成就。达·芬奇把几何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这些例子充分表明,现代美术教师,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教学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文化改变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艺术教学的发展。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两个突出特征:即信息传递方式的单向性和人格的不平等性,长期以来,知识一直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从而形成了严格的教师关系。同时,中国文化一直传颂“师道尊严”“一朝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把教育者看成是施教的主体,而教育对象则被看作是被动的客体。这种传统的知识灌输型的教育方式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扭曲了他们的人格,根本谈不上学生的个性自由,而学美术者恰恰需要的是创造性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承认他们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人意识的与教师同等的个体,没有高低、强弱之分。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威廉姆·多尔(W.DOLL)对教师的界定是“平等首席”,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作为独立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创造、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严、信任、理解、宽容、友情。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所以,美术教师在工作之余,不仅要拓展科研,还要进行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从中培养自己的审美素质和创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利用当代社会高度的信息化使美术教育在完善个性、培养创造力、增强学生独立性等方面有所作为。这些都是现代美术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学过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一、版画制图逻辑
虽然在西方,机械代替了手工,照相机的诞生也渐渐消解了刻版的制图方式,然而当时图像的生产方式依然是以制版印刷为主。照相机是一个再现机制,而版画图像生产是具有诗性的,它是对再现机制修正后的一个呈现,修正了文字语言(文学)对于形象的图像基底。也就是说,版画的制作方式是跟人发生了关系了的。我们讨论形象它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我们看到的实物它本身是怎么样的,它本身的存在。第二,通过我们去观察它,在我们的意识观念生成之后它变成了什么。第三,通过文字去描述这个形象,再转换成图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像。语言和文字跟这个实体它本身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在我们和这个实体之间,有所谓的识别中介,(比如一个人跟另一个人说石头,他的脑子里会产生一个石头的形象,或者是产生石头这两个字。这个字和石头和形象已经被转换掉了。转换成了什么,转换成了描述。这种描述要通过语言来产生,而语言产生的又是信息,这种信息又重新回到了文字和图像。这个过程比我们去模仿一个事物,更复杂,所牵连的过程更多。模仿一个事物是一个行动的过程,而去传播一个信息是一个制版的过程,这个信息必须具有目的的准确性才能起到作为信息的价值。所以作为制图是通过这所有的体系建立起来的制图逻辑。
这个制图过程本身是一个创作过程,它本身并不是说如何去再现一个实体,而更多的是有目的的信息生产作为有形象的制图。比如说,我们曾经制造的报纸,它是用制版的方式,有图像也有文字,但它的图像往往是被文字这种文学性所牵制的。然而,图像学在研究到今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逃离出这种图像对文字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的修正,让这种制图图像脱离出来,形成一个真正的通过意识机制直接再现的语言识别过程。比如在新兴木刻的时候,人们创作图像,更多的是再现图像本身的价值(图像信息和立场),而不是通过文字和文学的方式成为文学的附庸,这个时候图像更直接的识别价值大于这种文字被转换过的语言修饰,这种转换本身又具有语言性。就是说,为什么到了新兴木刻之后,版画被纳入艺术创作的范畴,可以来传达主体的意图和信息,这个时候的版画,它跟印刷的关系就出现了很大的分离,而人们的识别主体又已经在这个机制里面形成了本身的认知机制。这种本身的图像生产不会具有障碍性,包括后来虽然说技术逻辑到了新兴木刻之后停滞,它不再因为印刷而去生成版画的这种媒介机制,而更多的是作为主体欲望去生成的图像生产。由此,这种信息沦为了审美的一个体系当中去了。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今天的图像生产又有了更直接的工具和技术,新的制图方式已经产生(比如,电视机,网络,手机,以及其他信息媒体),让这一门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主导传播与媒介的技术生产失去了它的媒介价值而被机械所代替了。今天我们在生产一个图像的时候,也许就是动一动鼠标弄一弄照相机,这么一个问题。
二、识别心理
作为版画的创作领域,已经停留在一个非时间线性的逻辑里面。而曾经的这种制版方式和识别方式,又在今天的共知系统当中完成了一套图像识别逻辑,这套逻辑从本体在今天无法从形象上去再现它,而更多的它本身是一个抽象识别的精神概念。这个就跟人的生存观念和精神观念与形象的识别机制有关系。这种识别机制在信息与传播,及文字语言时期已经形成,所以我们今天所谈到的图像与制图方式,在我们的精神机制里面已经无法分离并且根深蒂固。就如精神分析在讨论一个人的意识形成,是跟他的生存维度发生很大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的关系,一个人生存在某一个固定的地形维度里面,那么就会生成这种地形维度所产生的信息所形成的观念和文化意识,也就形成了所谓信息和认知图像的方式。所以在图像维度讨论今天我们的共知识别逻辑,作为精神观念以及认知方式,也是有意义的。作为这种共识逻辑当中传播意义,并不是在媒介机制上发展的,而是跟它的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生存状态有关的。版画这种图像和制图机制,在传播中也形成了它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也形成了今天我们的识别方式。
三、结语
版画图像与它的制图机制,在传播中形成了自身的生态系统,而这个生态系统也影响着今天我们对于符号信息的识别方式。如今,在当下大众文化中,不论是当代艺术,设计,还是泛文化的大众领域,以及文化心理,都有作为传统视觉艺术的版画图像的存在,版画以它本身的图像形态进入我们的日常。作为版画的图像已经通过其他媒介方式进行生产传播,而这些媒介也成了新的版画式图像生产传播机制。
关键词: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 诗歌 研究
艾米莉・勃朗特生于1818年,卒于1848年,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193首诗歌作品,她只创作出一部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其成为英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佳作。艾米莉被认为是勃朗特三姐妹中最伟大的天才型女作家,曾被赞誉为19世纪英国22位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代表作有《老禁欲主义》、《囚徒》、《纪念品》等。在西方,艾米莉文学研究已经成为著名显学,当代文学研究家对艾米莉作品有着不同声音的探讨,多种角度的研究均得到学界的关注,其中包括结构主义、女权主义、新批评主义、新历史主义、神话原型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等层面。在国内也同样掀起艾米莉文学研究的热潮,本文以近三十年国内学者研究艾米莉文学状况为视角,深入概括和分析国内艾米莉文学研究的内容和特色,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后续研究需要注重的事宜。
一、近三十年艾米莉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上世纪80年代起国内开始系统化研究艾米莉文学,根据本人的资料搜集和统计,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中,最早出现与艾米莉文学有关的研究是在1980年1月份,截止2008年10月份,一共收录359篇艾米莉文学研究论文。
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艾米莉文学论文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从总体角度分析,艾米莉文学论文研究的数量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年均艾米莉文学论文研究的数量在两位数以内,80年代的总研究数量为40篇左右,这表明相关领域的研究处于萌芽状态。进入上世纪90年代,除了1997年研究数量明显增多以外,其他年份的平均研究数量仍保持在两位数以内,90年代的总研究数量为60篇左右,这说明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入前期发展状态。进入21世纪,艾米莉文学论文研究的数量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2000年有20篇,并保持稳步增长的状态,在2007年研究的数量为50篇,创造历史新高。到2008年10月份时,艾米莉文学研究的总数量为259篇,这意味着相关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状态。
通过上面的介绍,能得到国内艾米莉文学研究具有逐步增长、总体增加的特点,经过对比统计分析说明艾米莉文学研究有着阶段性发展的规律。进入新世纪后西方评论界领域掀起新一轮的艾米莉文学研究热潮,在客观层面上也影响着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文学研究者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融合西方多元化的批评理论,在新世纪快速推动着我国艾米莉文学研究的发展进程。
以阶段性发展为分析视角探讨国内近三十年对艾米莉文学研究的概况。
(一)1980年到1989年:起步阶段
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评论界主要研究艾米莉代表作《呼啸山庄》中的内容理解、创作技法、男主人公艺术形象以及综合论述等层面。随着国内出现大量《呼啸山庄》的译本,其会更好地推进艾米莉文学在我国的广泛传播。最初艾米莉文学研究者还具备翻译家的身份,也可以将其看做是学术评论家,在译本作品中著写的译序已经成为艾米莉文学的初始研究内容。譬如杨饮借助于社会学阶级属性探讨凯瑟琳的婚姻悲剧和希思克利夫的复仇历程,在某种程度上会引导本译作读者的阅读思路。早期杨静远对艾米莉文学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介绍,方平的研究观点构成艾米莉文学研究的核心理论,他身兼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两种身份,拥有渊博的学识。他在《呼啸山庄》的译序用“希望在人间”来阐述自己的观念,分析和介绍原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架构,涵盖着小说中的两种爱情模式。
综上所述,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研究艾米莉文学进程中受到时代环境的限制,既表现在论文研究的数量有限,也体现在研究的内容不够深刻,大多数研究观念局限在艾米莉作品中艺术特色的介绍。但正是经历过起步阶段,这才会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
(二)1990年到1999年:推进阶段
韩敏中于1992年在《无穷尽的符号游戏――20世纪的
(三)2000年到2008年10月: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新世纪,《呼啸山庄》翻译水平和能力的显著提升,又促使评论界关注艾米莉文学的热度上升,相关论文的数量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评论者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也在不断拓展,这也体现出由观念认同到争议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学术界对艾米莉文学研究不断深化。
这一时期艾米莉研究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继续探讨作品中的创作主题和创作思想,这也是传统的研究范畴。譬如有的学者分析爱的主题,有的学者分析故事主人公原型,有的学者将故事中的情节和希腊神话相联系,展现出神话母题的内涵。很多学者关注小说中的人性主题,并进一步探讨小说中的人性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双重人性等,并概括出人性复归的内涵。
其二,继续探讨艾米莉的创作意图和创作风格,以作者为视角探讨作品的内容。譬如有的学者从作者的生活时代背景角度思考,分析艾米莉的成长经历和性格,找寻作者和作品之间的共性联系,探讨作者的父母、身世、处境和英国社会的现实状态,分析作品中的精髓和作者坎坷生活经历之间的联系,有的学者以人物形象塑造、创作风格体系以及主题思想发掘等角度探究作品所反映出的作者性格。譬如董春萍借助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研究自恋心理状态,发现作者在童年时期遭受的心理创伤造成其具有自恋性格。
其三,以人物形象塑造分析作品,已经成为热点研究方式。目前主要探讨的是男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的多重人格、性格突变以及现实的悲剧等。在上世纪90年代,分析希思克利夫的复仇成为研究重点,其中汪岚通过系统论方式详细研究了希思克利夫的多重人格;胡鸿在2006年《安徽文学》第9期上发表的《本我・自我・超我――中凯瑟琳悲剧命运的解析》分析凯瑟琳的形象,从弗洛伊德精神理论探讨造成凯瑟琳悲剧命运的根源。
其四,更多的学者热衷于探讨《呼啸山庄》的审美理念和艺术特征,主要集中在作品中哥特式的文艺风格。学者探讨文学主题、意境营造、人物塑造以及情节构思等内容。譬如蒲若茜在2002年第2期的《外国文学评论》发表《与哥特传统》,他认为小说中充满着哥特式激情风格。邓颖玲在2005年第4期的《外语教学》中发表《论艾米莉・勃朗特对哥特传统的发展》,她认为小说中的哥特式风格可以凸显出小说所具有的时代现实感。
二、研究中的不足及应重视的问题
归纳总结我国近三十年研究艾米莉文学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三十年的研究取得多种学术成果,也成为世界文学研究的宝贵经验。研究学者在各类学术期刊中发表大量论文,其中包括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既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作品,也为相关研究提出新的观念。其二,研究学者从更多层面、更多角度探讨作者和作品,遵循世界文学批判方法,用开拓的视野和创新的理念分析,其涵盖着、结构主义、原型批判主义、女性主义以及社会学等理论。其三,在359篇论文中有350篇论文专门研究《呼啸山庄》,占研究总数的97.5%。这也表明《呼啸山庄》具有艺术和思想等多重研究价值和欣赏魅力,这也被称为是英国文学中“斯芬克斯”之谜。在不断的研究中,也让《呼啸山庄》这部小说持续绽放出新的光彩。
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研究艾米莉的文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国内艾米莉文学研究不够全面,出现偏离重心的问题。在359篇论文中,针对艾米莉诗歌的研究只有9篇,占论文总数的2.5%,其余的研究内容均是以小说为主,这也体现出艾米莉诗歌研究的盲点。其二,国内研究艾米莉文学时深度还有待发掘,研究的内容也容易出现重复的问题。一些论文还局限于传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在选题和视角上出现趋同的现象,鲜有创新性观点。其三,国内艾米莉文学研究难以“中国化”,研究方式主要依赖西方现有的模式,尤其是体现在分析中的批判意识,客观上影响着研究的效果。其四,国内艾米莉文学研究资料有限,也存在着不透明沟通的现象。现在非常缺乏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包括作者的传记、书信和其他资料。国内的很多研究成果还没有得到西方学术界的认可,这使得研究的效果出现边际效应。其五,目前国内研究艾米莉文学的学者很少,专业化从事研究的学者更少,出现严重的人才断层和人才流失的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如下的解决建议:首先要重视本土化研究艾米莉文学的意识,在批判研究中要凸显两个主体存在的思路,有效处理研究的意图和研究的模式,融入创新性的研究理念。其次,在研究艾米莉文学时要完善作品的编译力度,拓展学者的研究视野,找寻更加丰富的材料,关注艾米莉诗歌艺术的研究,以此达到多元化促进的研究效果。
三、总结
我国学界研究艾米莉文学已经有三十年的历程,经历三个历史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国内艾米莉文学研究达到新的,同时也为现阶段的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探讨的过程中,发现诸多问题值得考量。本文先介绍艾米莉文学研究的三个阶段,阐述国内学者研究艾米莉文学的四个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再根据研究的内容提出两个解决思路。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国内学者能够以更加开拓的视野、更具创新意识的思路,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何申英.浅析《呼啸山庄》中的哈里顿・恩萧[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论文摘要:本文在阐述音乐研究对音乐表演的意义、写作音乐论文对音乐表演与教学的作用以及音乐表演论文思考与写作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音乐论文写作对音乐表演的意义和帮助问题,以期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在社会大环境和培养机制的双重影响下,多数音乐专业院校中存在着注重音乐表演(演奏、演唱)技能和技巧的训练,而轻视理论学习、科学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加之在音乐论文写作方面缺乏自觉的文字功力训练,从而限制了我们在音乐研究和音乐表演中前进的步伐,使我们的音乐表演难以具有深刻的内涵,而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音乐研究对音乐表演有什么样的意义、音乐论文写作对音乐表演起到什么作用、音乐表演论文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与写作等,都是笔者认为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一、音乐研究对音乐表演的意义
音乐研究与音乐表演均表现为一种以音乐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区别主要体现在创作材料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音乐表演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其表达方式为演奏或演唱;音乐研究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其表达方式为语言和文字。两者之间相互推动和补充。因此,音乐研究能够促进音乐表演,对表演专业具体化的细节研究能够直接指导表演实践。
音乐研究从学科意义上讲,即音乐学,它是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音乐学的总任务是透过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来阐明它们的本质及其规律。其研究对象正是音乐及有关音乐的一切事物【sup】[1]【/sup】。
音乐表演则既是一种再现的艺术,即它忠实地传达和再现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使命的艺术,即它要参与音乐意义的生成,填充和丰富音乐的内涵,并由此富于音乐新的生命。因此,音乐表演者不仅要具备音乐表演的技能,完满地表演与再现音乐作品,而且还要具备对音乐作品进行创造性解释和表现的能力;不仅要对音乐作品的历史意义和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而且还要站在当今时代的立场上,运用当代的审美眼光,对音乐作品的意义做出新的理解和解释,填充和丰富它的内涵【sup】[2]【/sup】。
钢琴演奏家、理论家尤金乌德在《思考与演奏-对表演艺术的理论研究》一书中谈到:“对于音乐学理论,今天的表演艺术家不是需要得更少,而是更多”。由此可见,当今的表演艺术家对于音乐学研究的需要是迫切的。原因之一是20世纪演奏观念的改变。20世纪的演奏观念受到同一时期音乐学研究大发展的影响,崇尚二度创作忠于原作,而忠于原作的基础是种种历史的、结构的和风格的音乐学研究成果。这些对于种种音乐学研究成果的认知、理解以及在表演过程中的运用,被称为乐智(music intelligence),它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新名词,与乐感(music feeling)和乐技(music technique)一起,合称表演艺术家的三大必要能力;原因之二是20世纪教学观念的改变。20世纪讲究表演诠释必须基于对音乐文本的分析,而音乐文本的分析需要基于乐智。这是使得教学由口传心授向乐智的培养转变。教学逐渐从模仿过程变为揭秘的过程,即从谜面(谱面)通过乐智(音乐理论)走向谜底(音乐复原)的过程。
二、音乐论文写作对音乐表演与教学的作用
音乐论文是对音乐某一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述音乐科研成果的论文,也可把表达音乐研究成果的论文称为音乐科研论文、音乐研究论文等等【sup】[3]【/sup】。作为音乐研究成果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既是对音乐研究成果的描述与记录,又是人们进行音乐学术交流的工具。
音乐表演专业写作类别,主要为音乐表演研究论文和音乐教研论文。音乐表演论文是指表达声乐或器乐表演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一般来说更重科学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它既是研究对演唱、演奏技能和技巧的全面总结,又是对表演科学的理性认识与深层把握。音乐教研论文是教师对音乐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所进行的探讨和研究,表达音乐教研成果的文章。它是从生动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笔者从事小提琴专业教学已有九年,结合自己写作专业论文的经历,我深刻感受到论文写作对自己演奏与教学的帮助与作用。
首先,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可以调动自己所学到的各种知识来探讨某些音乐现象和问题。同时,我们还会查阅大量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所写题目的研究现状,掌握最新研究动向,从而对论题有更成熟的思考和更深刻的认识,使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体系化、系统化。这样就能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力、思考力、分析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写作学术论文能培养和增强文字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学术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使我们的教学予演奏示范与科学表述为一体,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重视理论修养和学术修养。
再次,音乐论文是进行音乐学术交流和传播的工具。音乐学术交流、传播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音乐会、研讨会、录音、录像等,然而音乐学术论文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因为它是传递、储存信息的良好载体,是国内、国际间进行学术交流的有力工具。这种交流与传播不仅能提高音乐研究的水平,而且还可以广泛的普及已有的音乐研究成果。
最后,音乐论文写作的过程,能使我们主动建立学术意识,培养科学钻研的态度,并且逐渐形成创新性的思维。
三、音乐表演论文思考与写作的角度
音乐表演论文思考与写作的角度应是多方面的。
首先,可以运用已有的音乐学研究成果,对作曲家开展纵向、横向、原点比较。纵向比较即对不同风格、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作曲家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寻找出他们间的影响、联系与传承;横向比较即对同时代、同国籍、同流派作曲家进行比较,寻找差异;原点比较即对一个作曲家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作品的比较,既寻找联系,也寻究差异,从而使我们在把握作品音乐风格方面有所建树。
其次,对音乐文本进行研究分析,从曲式结构、和声、调式调性、速度力度等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以手稿为基础,对作品进行不同版本的研究与分析,并将不同演奏家的演奏录音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在演奏方法与风格诠释上阐明自己的观点。
再次,从事音乐表演教学的工作者,必然要求将教学与科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科研予教学创新支持,教学反馈科研以灵感驱动,二者互相推动,相辅相成。因此,对已有的专业论著及同行发表的论文进行搜集、阅读和整理。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主观的思考与探索,不断将教学方法的积累升华为教学理论的形成,才可逐步建立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
综上,音乐论文是储存、传递信息的良好载体,它不仅能广泛传播和普及已有的音乐研究成果,而且便于人们从中汲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因此,笔者认为在音乐院校的表演专业中,进行音乐论文写作训练是极为必要的。
音乐不是技术,而是文化。我们只有在音乐研究中不断前进,才能使我们超越自己,进入一个全新的、更高的音乐表演与学术境界,从而让自己的音乐表演更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注释
[1] 廖乃雄、罗传开.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音乐学”词条.
[2] 张 前.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1.
[3] 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1.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摄影;视觉艺术;多元化
摄影艺术的发展是人类艺术的回归,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一种非主流文化对主流文化的稳定。摄影瞬间的创造性让我们看清了日常生活情景和现代社会背景,从直观的感性思维解构了沉重的理性思维。
一、摄影艺术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世界。展示了我们日常未察觉的东西
早期摄影对现实单纯的再现和记录到今天多媒体摄影充满自由的幻想。摄影已发展成一种全新的视觉观念,可以生成和构成我们看得见但又十分陌生的现实。如安迪沃霍尔的《梦露》、《可口可乐瓶子》用了我们非常熟悉又十分大众化的视觉来表现对工业时代、复制时代的理解和反讽。
后现代艺术的拼接与融合为摄影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传统摄影仅仅是利用镜头、暗箱和化学材料来客观记录外界事物景像的一种方法,过于客观再现、写实记录,很难在视觉记录中自由地加入艺术家的主观意识。表现空间受限于技术。传统摄影机的出现给再现艺术带来新的思考方式。摄影机产生于现代科学,但又不可避免的依赖科学技术。传统摄影的光圈、速度、快门都是影像的关键,我们可以用很快的快门速度清晰地记录巨速的赛车,又可以用极慢的快门速度记录星辰的运动规律。摄影是光和影的艺术,又受限于光和影。大多数摄影艺术家都是用刮、擦、压、磨等技法表现肌理效果与油画作品的笔触效果不分上下的作品,如格特鲁特.凯塞比亚《食槽》,克莱伦斯·怀特《果园》,这些在摄影底片上的创作,随着多媒体摄影的出现给适应艺术带来了崭新的空间。
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新的视觉观念——摄影、摄像、多媒体
摄影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借助多媒体区别于传统艺术,它可以毫无拒绝地描述一切东西,波密尔顿《正反画》、罗森奎斯特《F一Ⅲ》就是典型现代复制艺术,是由手工转变信息的具体表现。
由于摄影和多媒体的出现,我们很难再用传统的艺术观念去界定它了。各种绘图软件在多媒体的融合,让我们对影像作品可以愈来愈随人所愿的创造,如传统艺术的浮雕、版画、油画的效果都可以通过摄影的影像表现。这时艺术家的观念已不是绘画和雕塑作为最终结果了。马塞尔.杜桑的概念是一件艺术品从根本上来说是艺术家的思想而不是媒介。多媒体摄影为艺术家的思想提供了理想的张力。艺术家的作品游乐前所未有的表现空间,正如现代的建筑艺术、环境艺术、装置艺术在多媒体摄影中最大多化被接受。
多媒体为摄影的表现创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推动着摄影艺术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新思维新观念,新的创造手法和表现方式。传统摄影是以技术为前提的摄影,而多媒体摄影艺术则是数字的生动体现,那种非常自由的创作和表现是一种全新的视觉艺术。
摄影的多媒体时代是指传统的再现和记录正处在一个不断变化而又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时期。传统摄影技术,数码摄影的多元,多媒体幻想,不同媒介的相互包容,构成全新的摄影技术——新视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