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历史文学论文

历史文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18 17:51: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历史文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历史文学论文

篇(1)

“中”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中”并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还是一个历史概念和文化概念。中国古人对时空的把握和体认,源于对自然及其变化的观察。我们的先人认为,大地是一个正方形的平面,中国处于大地的中心,中国之外有四夷,四夷之外有四海。而大地的绝对中心就在中原地区。在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念下,郑州登封成为中国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化荟萃的中心,中国几大主流文明———儒、佛、道都在这里建立了弘扬传播本流派文化的核心基地,这里也成为人们测天量地的中心,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正是“中”文化的物质体现。“镇服四海、夸示外国”的礼制文化,“传道济世、兼容并蓄”的书院文化,“慈航普度、仙真仪范”的宗教文化,“经世致用、求真求理”的科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多辐辏在此,并成为中国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辐射四方。

2010年8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表明了国际视野对中原文化“中”之特性的普遍体认,也昭示了对内包容、对外开放的中原人文精神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中原人文精神之“中”,更体现在它对异质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和改造功能,以及它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上。“中原文化通过经济、战争、宗教、人口迁徙等众多渠道,吸纳了周边多种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实现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融合与不断升华。……如中原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就是东夷集团的海岱民族和中原民族交往、融合的结果;郑州大河村遗址中出土的一些富有山东大汶口文化特征的陶器,说明中原文化在那时就开始吸收周边文化成果,熔铸自己的文化。胡服、胡乐、胡舞、胡人食品在汉唐间传入中原,都融入中原文化之中。世界其他地区的宗教基本都具有排他性,但是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传入中原,却被本土的儒道文化所接纳,成为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文化传统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

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丰富了中原人文精神的内涵。中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可以归纳为八点,即:和谐共存的自然观念,和谐共处的社会观念,反分重合的国家观念,以人为本的人学观念,知行并重的求知观念,有所作为的人生观念,重德守信的伦理观念,尚俭节用的经济观念。这八点今天已作为普遍价值被中国人接受,并成为中国文化秉持的基本原则,但在其根源处,这些价值观却是中原农业文明的孕育和滋生的结果。其中,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它的前提就是因农业劳动而形成的人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人与他人的和谐共处,则是乡居者围绕土地形成固定社群后,协调利益关系必须持守的原则。同时,中原地区形成的国家形态,具有典型的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征。国家观念上的反分重合,是农业民族重视家族血缘、社群和谐的自然延伸。而所谓的以人为本、有所作为,其前提也是因为土地首先为人的生存提供了一个不可更移的衡量,然后才有了人不断扩张其实践力的变量。

“商”文化传统

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起源在中原,是考古学界、史学界的共识。郑州商城遗址是中国商代都城的遗址,1955年发现并开始发掘,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朝人擅长贸易,“商人”称呼即来源于此。由此可见,郑州正是商业文明的起源地,也因此留下了商业文明的诸多佳话,如“新郑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了秦师入侵,以自己的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法规《质誓》就诞生于春秋时期的新郑……最早的商家诉讼条例也发生在春秋时的郑国即今郑州……清代巩义的康百万家族,更是写下了‘富过十二代、历经四百年而不败’的商业神话。由此可见,中原商业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原文化传播工程的顶层设计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要对中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播,必须把握好中原文化传播的指导方针、基本内容和实现路径,具体来讲,主要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提炼关联文化元素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面广,因此需要对丰富的中原文化加以分析、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中提炼出那些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体现当地文化整体风貌的优秀文化。因此,应按照地缘相连、文化特质相同、历史阶段相近、外在形象相似等原则进行顶层设计,对中原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类,通过提炼关联的文化元素,聚焦品牌的核心元素,彰显中原文化的整体魅力。

(二)确定中原文化传播主题

根据上文对中原文化传统的提炼,可归纳出四大中原文化传播主题:第一,依托新郑黄帝故里、始祖山、拜祖大典、炎黄文化节等核心元素,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指向,策划“叩祖寻根”文化主题,弘扬源远流长、团结统一的爱国精神;第二,依托“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嵩山自然人文景观等核心元素,体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指向,策划“天地探中”文化主题,弘扬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包容和创新精神;第三,依托裴李岗遗址、大河村遗址等核心元素,体现自然和谐,内敛自足、低碳环保的指向,策划“重农兴邦”文化主题,弘扬顺应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精神;第四,依托商城遗址、康百万庄园、现代城市商业等核心元素,策划“商道在豫”文化主题,体现诚、信、义、恕、让的指向,弘扬艰苦创业、开放进取的创业精神。

(三)选择有效的传播路径

文化传播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要发挥文化的渗透力,使文化具备更广泛的大众基础和更强的影响力,使之具有持续性。纵观文化发展和传播的历史,可以发现,文化传播主要通过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逐渐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正根”“正道”“正宗”“正统”,对其进行弘扬传播就要切实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原文化传播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中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按照以上中原文化传播工程的总体设计,中原文化传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一)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以文化宣传部门为主体,统一部署,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宣传中原文化的魅力和神韵。首先,通过举办全国乃至国际性的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推介宣传活动,利用全国各地的文化场所和国内主流媒体充分展示中原文化,提升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如继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举办“中原文化周”“中原文化行”等大型活动。其次,在河南省境内举行全国或国际性质的展览和演艺活动,如大型文艺晚会、戏剧戏曲演出、图书节、书画摄影展等,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为河南作为中原文化核心区域的形象造势,形成一个关注中原文化、学习中原文化、研讨中原文化的热潮。

再次,各级文化宣传部门要为中原文化的宣传与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组织保障,把中原文化宣传工作“作为一项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的长期工程,每年都应当确定一个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推广主题,有系统地推广中原文化。要围绕推介活动主题,以新的思路、新的国际视野、新的科技能力、新的文化传播载体,以开放的姿态与心胸,充分发挥自己的历史和资源优势,设计丰富多彩的推广活动,搭建交流的平台和对外文化营销的渠道,使民众能够系统地了解中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精髓内容”。

(二)充分利用媒体媒介,扩大宣传范围

动用一切可利用的各种媒体,实现跨媒体联动宣传。借助出版传媒,出版中原文化系列丛书,以中原文化为主题参加各类书博会和图书展。借助新闻传媒进行中原文化同一主题的文字版、音频版、视频版同步报道。借助影视媒体,推出以中原文化为内容的影视作品和动漫作品。借助新兴媒体,在门户网站上开设“文化中原网上巡礼”大型专题,不断更新有关栏目之下的音视频、图片、文字等。通过专业机构设计研发“中原文化”智能手机终端应用软件,实现“中原文化尽在掌中”。拍摄中原文化系列电视纪录片,在电视台、电台网站同步播出,同时通过网站提供下载,通过报纸刊登解说词、编创人员创作体会和观众的观后感,全方位宣传中原文化。

(三)不断推出精品力作

品牌经济时代的品牌效应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在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一个文艺巨星、一部精品佳作的市场号召力和现实影响力,是一般的数量叠加所难以企及的。所以,中原文化的有效传播离不开名人名作的精品化。

首先,整合资源,有计划地宣传河南名人,可以利用系列丛书、电视系列片等打造河南名片,通过他们的成就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其次,加大人才培养,特别是培养大量民间文化艺人、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人、文化专业人士,抓紧培养、推介具有全国影响的名作家、艺术家、学者、教授、编辑、记者、主持人、出版家、创意家、文化经纪人等,通过他们的创造加工,不断把各种优秀的文化资源加工整合成具有较高附加值、较高艺术含量的文化产品,在文化产品的推销和推广中传播中原文化。

再次,借助优秀人才的聚合和综合优势的发挥,推出更多代表中原形象、风貌和精神的各类文化精品,创作出值得人们永久记忆的文化力作。加强对文化品牌精品力作的宣传推广,运用各种媒体、公共文化场所等传播渠道,开辟专门频道、版面、场地,展演、展映、展播、展览中原文化的精品力作。组织文化学专家在电视台推出系列讲座,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全面、系统、生动地讲解中原文化。重视把传播中原文化和人民现代文化生活密切结合,用底蕴深厚的中原文化引领百姓的文化消费,如旅游、度假、健身等。

(四)积极组织阐释研讨

篇(2)

第一个文学硕士论文故事:“不懂英语的国王”, 安妮女王并没有子嗣, 在其去世之后英国国王由女王的德国远亲乔治一世担任, 但是乔治一世并不会说英语, 更不关心英国的国家事务, 使得英国内阁的行政大全从国王乔治一世转移到财政大臣沃尔波尔手中, 由此产生了英国的第一任首相。针对这一故事, 教师需要要求学生按小组分析国王丧失了什么权力?

第二个文学硕士论文故事:“最年轻的英国首相”:1782年, 英国在北美失败, 通过不信任案, 诺思带领所有内阁成员集体辞职, 年仅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 仍旧受到了议会的不信任, 但是这位“最年轻的英国首相”向国王提议, 解散议会下院, 宣布提前进行大选, 最终将反对派议员从议会下院中剔除。针对这一故事, 教师需要要求学生思考, 议会和内阁出现矛盾时, 可以采取哪几种处理方案?>>>>>中国汉字日本四种简化方法分析

第三个文学硕士论文故事:通过“48小时首相”这一故事, 向学生介绍1746年乔治二世否认了首相亨利·配兰的提案, 使得政府所有阁员集体辞职, 而乔治二世也仅仅当了两天的首相就下台, 被称作48小时首相, 也是英国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针对这一故事, 教师需要要求学生按小组分析, 如果国王和内阁出现了矛盾, 内阁将会如何处理?

篇(3)

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研讨活动。不少文章和发言对当前桐城派研究有所突破和刷新,是桐城派研究成果的新发展。其中值得注意的创获有以下几点:

1、对桐城派发展与成功原因的探讨进一步深化。关于桐城派在清代得以发展和成功的原因,历来有多种说法。或认为是清王朝的政治需求,或谓得利于桐城的自然人文环境,还有认为出于桐城文士的职业选择……,多停留于桐城派与外界关系的表象,此次会议上,杨义先生从清代文化中心的转移和清代文化结构的大背景上考察桐城派,认为“桐城派是唐宋文章、程朱理学和清代学术的综合体,它把中国传统文章的精华、传统道学的脉络和传统学术的精彩东西结合在一起,带动了天下文章的写作,占据了清代文坛二百多年。”他认为桐城派成功的原因有四:“一是它的旗帜。”即所谓“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 ,把程朱道统和韩欧文统结合起来,用文统蕴涵道统,用道统支撑文统,起到了对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二是宗师相承,不断地给予同时又吸收。三是姚鼐的文章论。真正使正宗文章学形成体系的是姚鼐。姚鼐的“义理、考据、辞章”为三纲,“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八目,又提倡阴阳刚柔、相依为用,这是清代文章理论的重要里程碑。第四是人才培养,创办书院。总之,“桐城派源流很正,弟子很多,纲目清楚,所以能够不断发展。”他的这些论述从宏观高度概论了桐城派传衍发展的原因。而北京语言大学王兵教授则论析了清廷不同时期学术宗尚对于方苞、姚鼐、三位代表人物文论和选本实践的不同影响和其差异;南京大学中文系曹虹教授则探讨了清帝训诰倡导的“清真雅正”的文统理念与桐城派文章风格形成的关系,从一个角度揭示出桐城派开宗传衍的背景。他们的发言和文章从微观上深化了对桐城派发生、发展的研究。

2、辩证地看待桐城派与“新文化”的关系,注意从桐城派中发掘对新文化建设有益的经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王达敏在其《张裕钊与清季文坛》一文中以大量材料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张裕钊、吴汝纶共同开创“莲池派”造就大批才杰的历史贡献,文章尖锐地指出:“治中国近现代文学和学术史的一些学者,每在进化史观笼罩下研究历史,以新旧论学,并进新而退旧,少有追寻历史之是的兴趣。这就使得所谓旧,如张、吴及其弟子群体,在以新为主线的历史叙述中被遮蔽,而长期沉没于无言的历史之海。”“那些旧人所创业绩,不惟是新派得以成立的基础和背景,而且其本身就是文坛、学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正面相呼应的是安徽大学中文系张器友教授,他在《近代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化关系的思考》一文中指出:90年代以来随着对国学的重视,一些人在研究五四新文学与传统文化关系时注意到了传统文化中流淌着“被压抑的现代性”。“但是人们一直没有从晚清之际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文派――桐城派与新文学的关系论述古代文学的现代转换,这是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他认为:“近代桐城派是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的路障,更是通向后者的‘桥梁’。”而人们对近代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化关系未能作出科学评价的原因则在于“西方中心论”、“新旧断裂论”、“成王败寇论”和“反传统论”等错误观点使然。

从桐城派及桐城文化与当今社会新文化建设的关系来看,还有不少论文注意到从桐城派和桐城文化中发掘那些对于新文化建设有益的思想、观点和主张。如安徽大学周中明在其论文《论姚鼐鲜为人知的一面――民主性和进步性》中广泛论述了姚鼐宣扬做“亲民之吏”、赞扬“尽去苛政”、鼓吹“男女一也”、主张“与时俱进”等民主进步思想,指出这些仍是我们今天所应继承发扬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皖西学院中文系卢佑诚在论文中指出:梅曾亮的“民颉彼枷胗邢嗟庇诮裉焖说的“人民公仆”的意思,它包含有爱民、忧民,惠氏、利民,导民、顺民之性的内容,是传统的民本观和柳宗元“吏为民役”思想的发展;还有安庆市图书馆邹子荣剖析的张廷玉“疑罪惟轻”的司法理念等。这些文章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文化无疑都是俱有启迪意义的。

篇(4)

论文 关键词:“ 现代 派”小说   历史 合理性  现实传统  反省

论文摘要:“现代派”小说在 8o年代经历 了发轫、、衰落的过程,它的产生改变了80年代的整体文学风貌,促进了文学的 发展 。出于对当时文学现状的不满,“现代派”小说充当了文坛爆破手的角色,实现了对传统现实主义一统天下局面的反拨,提出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方向。不过,由于各种历史场力的作用,“现代派”小说没有及时地反省自我,过多强调了其历史合理性,而忽视了

“现代派”这个曾在五四登陆

第二,“ 现代 派”小说的倡导者没有意识到自身主体的建设。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如何“拿来”西方的有用之物, 发展 自我,一直是近代

篇(5)

“署名”这件事,说起来不是什么大事,但当我们把它和人格、境界这样一些操守联系起来的时候,却发现在“署名”这样一件小事上,也能展现出大的人生境界来;虽然只是小事一桩,凸显的却是大人格、大境界。

蒋路先生是著名的俄苏文学翻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他的身上,具有一种可贵的甘愿为他人做嫁衣的精神,而且助人不图名,情愿做无名英雄。由北大李赋宁教授主编,刘意青、罗经国等教授编撰的《欧洲文学史》一书在出版前,曾交由蒋路先生校订,同为编辑的艾珉女士回忆说:“北京大学当时主管《欧洲文学史》工作的罗经国老师告诉我,看了蒋路加工的《欧洲文学史》,他们都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整部书稿改得密密麻麻,所有史实或细节,他都已核实订正;结构欠合理处已重新调整,有的段落甚至改写或重写。在他们看来,蒋路远不止是编辑,而且是重要的作者之一,可是请他参与署名时,蒋路却坚决谢绝了。”学者蓝英年先生也曾在回忆文章中谈到了蒋路的另一件“拒绝署名”的往事:“蒋路对《欧洲文学史》的校订已经充分说明他的欧洲文学史知识何等丰富。此外他担任过《瑞典文学史》和《捷克文学史》的编辑工作,他加工后的《捷克文学史》,判若天渊,质量上有极大的提高,致使编者看后非要他署名不可,他当然又谢绝了。”翻译家凌芝在《蒋路文存》编后记中也写到了一件相类似的往事:“《生活与美学》的译者主动提出,请蒋路将他这本由英文转译的旧译本根据俄文校订。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往往被人视为畏途,如同改造一幢旧房屋,既要用新材料表现现代感,又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风貌,这实际意味着比重译一遍还难!可是蒋路做到了。尽管由于年代的久远和当事人的离去,许多细节已渐渐暗淡起来,但责编蒋路究竟为这本书获得了新生。成稿时,连俄文版书名《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也恢复了它的原貌。看了改文,十分满意,主动把‘蒋路校’三个字写在他名字后面,却被蒋路毫不犹豫地勾掉了。后来再一次把他的名字写进后记,结果照样被勾掉了。”

林增平先生长期致力于历史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成为研究历史的权威。前些年,有关部门决定出版一部《史》,林增平先生便受邀担任其中部分章节的撰写工作,而且他还与另一位历史学家一起负责这本书的统稿工作。在这本书第一卷出版前,有的编委提出,要将林增平先生署为第一主编,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同意,大家都觉得这是实至名归,没想到林增平先生却坚决反对,坚决不同意将自己作为第一主编,极力要求将别人作为第一主编。事后,林增平先生曾与孔祥吉先生谈及此事,他感慨道:“做学问切不可争名逐利。眼睛盯着名利二字,文章就不可能行之久远。”就这样,在林增平先生的一再坚持下,这本书出版时,将另一位学者署名为第一主编。林增平先生的这种淡泊名利、推贤让能的人格风范,感动了许多人。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也曾拒绝过署名。那是1986年,钱学森阅读了一位学者的科学论文,读后给这位学者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这位学者很感激,便主动提出在时,准备把钱学森的名字同时署上,钱学森立即回信说:“把我的名字放在文章的作者中是不对的,我决不同意。这不是什么客气,科学论文只能署干实活的人。要说我曾向您提过一两点有用的参考意见,那也只能在文章末尾讲上一句。这是科学论文的原则,好学风,我们务必遵守!至要,至要!”

很多教授,出于虚荣心,在学生研究发现的科学论文上硬要署上自己的名字。这样的做法,与蒋路、林增平及钱学森相比,境界之高下显而易见。就如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出太阳的七彩光辉一样,署名这样一件小事,也可以反映出一个人令人仰望的道德品质,这是一种已经稀缺了的人格修为,但这种修为却不会被历史的尘埃湮没,会永远闪耀着光芒。

篇(6)

关键词 任务驱动;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8-0130-02

1 网络课程与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以任务为线,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任务中,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独立或以分组形式来完成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学会去发现、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网络课程里任务驱动教学的应用还在初期探索中,常用于科学类课程,如计算机课程。此类课程的教学是对科学知识的实践与印证,更多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科的特点,缺乏对创新、反思、批判能力的培养。而在人文类网络课程中,如历史、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强调对现象的批判与反思。但大部分此类网络课程还延续传统书本教材的“知识点介绍”特点,以历史章节为顺序,列举每个时期的重点现象,并由教师进行点评,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只能对知识点记忆,而不能真正地思考。同时,此类网络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只是将静态的书面素材变为动态的网页呈现,教师从录相课里直接灌输知识,学生完成网页浏览,其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得不到监控,“自主”学习转为空谈。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文学类网络课程里的应用如何?笔者参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网络课程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现当代文学的设计与应用,将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教学的重点方法实践。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文学类网络课程中的设计

网络课程里自主学习的实现,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首先,网络课程的功能设计上,体现出Web2.0支持的对个性化学习过程的记录与统计过程。然后,关于课程的知识点背景(包时代背景、相关知识回顾)可以采用“资料搜索任务”,学生自主总结出知识点背景。课程的知识点学习后,采用“专题辩论任务”,直接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在知识点的测试阶段,采用“作业提交任务”,上传小论文。整个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为:会员登录文学史背景资料搜集任务课程学习专题辩论任务单元测试小论文作业提交任务。

学习任务1:文学史背景资料搜集——学生自主进行情境创设

学生自主进行情境创设,是指学习初期,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完成者。如对“二十世纪外国文学”这段历史的描述,教师可以罗列出背景知识点的框架: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况、世纪初的普遍情绪、当时名人的传记。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资料总结与描述,在网络课程的BBS发表。教师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汇总,并介绍出通行的历史文本。学生在与教师提供的“文本”进行阅读时,已有了前期的理解性情境创设准备,能有一定的批判眼光对待文本,从而产生情感上的交流,达到理解的目的。网络课程里关于知识点背景的介绍,如历史、文学史、社会学史、经济学史、政治史、哲学史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学习任务2:专题辩论任务——学生的批判性反思

如对“五四时期新诗的提倡者认为旧诗已是一种无病,必须丢弃古典诗歌”的批判,的观点是当时文艺发展的必然,但放到今天,此观点就值得商榷。在网络课程中,教师可以此经典的观点作为学生辩论的主题,学生以自己的体会在BBS里辩论是否应该放弃旧诗,教师再引入五四时期学者的观点,说明其提出的背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网络课程里对所有人文社会科学原理的介绍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学习任务3:小论文作业提交——学生的综合性反思

除了具体的对文学作品的反思,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学生可以对一段文学史进行总体的评论,基本前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此时的综合评论也是个性化的,从而达到文学史的总体理解。

3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分为:创设情境、提出任务;结合实际、分解任务;启发思维、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完成任务;作品展示、评价总结。下面介绍实施过程中的原则。

3.1 任务要有层次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的过程。学习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学生对网络课程熟悉程度不够,知识接受能力有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和兴趣等,针对学习的不同程度来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如从“资料搜集”到“资料综述”,再到“阅读”与“反思”,再到“综合论文写作”,就体现出任务的难度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让学生初次接受任务即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2 任务要分散重点、难点

一般来说,课程的知识体系是非常多的,如文学类课程通常包括一个较长时期的文学史。对于每一个章节,不适合全部都设置学习任务。对于一般章节,重在对作品的体会,要强调原文阅读,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即可。笔记可以只言片语,只要是真实的体会就行。只在部分章节设置具有难度的学习任务,让学习过程体现张驰有度的学习节奏。

3.3 任务的操作性要好

任务的完成与呈现,操作性要好。如“文学经典在线BBS辩论”,学生在辩论主题的网页对话框输入自己的观点,点击上传,其观点即时呈现。部分课程设置了后台的审核提交功能,使学生无法即时看到自己的观点上传,审校通过后才能呈现,影响学生的成就感体会与辩论在现场感。

3.4 任务设计要问题多元化

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任务设计时要关注任务的可思考空间。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如“我喜爱的一部现当代文学作品”就比“我读《伤逝》的知识分子”要多元化。

3.5 关注完成任务时间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任务,如果学生长时间完不成任务,他们对任务的兴趣就会降低,从而产生畏惧心理,无形中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同时也要规定完成的时间限制,以免产生学习的惰性。网络课程的使用,可以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但强调在面授课的集中使用,在共同学习的氛围里,规定任务的完成时间,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

参考文献

[1]文涛.“任务驱动”方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计算机与网络,2008(9):65-67.

[2]王春霞.基于网络环境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实践[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89-91.

篇(7)

这一发展的过程,理应进行一次认真的回顾和总结,以便把中国神话学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更新的水平。但此项工作难度很大,时间长,材料分散不易寻找。中国社学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马昌仪研究员,不畏辛苦,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她正在从事《中国神话学史》专著的撰写;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的《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是与该书相辅相成的一本具体研究史料的颇有份量的学术著作。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卜说,《选萃》是对一个学科的重构。”编者在《选萃》“序言”中说:“它把淹没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烟尘中,散落在各门学科的大海中的中国神话科学文论著作搜集起来,加以取舍、整理,放到中国文化史的背景上,重构出中国神话学史的发展轨迹和历史风貌。”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其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因此《选萃》所收论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国神话学研究的真实情况。全书上下两册,上册收解放前论文50篇,下册收解放后论文48篇,共80多位作者,100多万字。“入选的作者及其论文,一般说来,希望是或能代表某一学派,或能反映某种思潮,或能展示某种倾向,或提出了新的问题,或开辟了新的领域,或引进了新的方法。”鲁迅、周作人、茅盾等的人类学派,顾领刚、杨宽、吕思勉、童书业等的“古史辨”派,朱光潜的心理学派,苏雪林的泛巴比伦学说等等神话学论文,尽收于内。从过去数十年纷繁的书报刊中去查检搜索,与海内外学者广泛联系,以个人之力进行了如此大规模的采撷筛选梳理,表现出了一个中国学者执着奋进的追求精神。成果是极其可观的,呈献在我们面前的是两本厚厚的中国神话学界神话学论文的大荟萃,使人们对中国神话学发展的历史有一个较为全面而具体的认识,钟敬文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评介说:“从马昌仪同志这本《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中,是可以大体上看出本世纪开始以来我国神话学的发展历程的。尽管收在这里的文章,有许多发表于数十年前,方法、观点或已不免陈旧,某些结论也已近于明日黄花。即使是那那些新人近作,也不是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各自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具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历史价值,却是无可怀疑的。我们的神话学需要前进,需要突破,但前进和突破不应该是从零开始,需要有一个出发的基地。我想,她的这本《文论选萃》,不但是对以往神话学研究历程的一次回顾与检阅,在某种程度上,正不妨作为来日前进的基地。”这话是说得不错的,是有远见卓识的。

第三,《选萃》在文章之后附有作者的简历、学术成就和评介等,如说鲁迅、茅盾为“中国神话学的开创者之一”,梁启超“以进化论的观点,探讨中国神话在文化史的位置”,顾领刚为“中国神话学‘古史辨派’的创始者”,黄石“从性民俗的角度解释某些神话现象和信仰”,苏雪林“主张神话的世界同源理论,是泛巴比伦学说的代表人物”,朱光潜“较早把弗洛依德的心理学说引迸我国的神话、原始诗歌研究之中”,杨宽为“‘古史辨’神话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凌纯声“所开创的环太平洋文化圈系列理论,对中国的神话研究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袁坷“数十年来从事中国神话整理、校勘、编撰和研究工作,著述甚丰”,张振犁“自1983年起,长期从事河南地区中原神话传说的考察和研究工作”等等,以及书后马昌仪、蔡大成、钟宗宪编的《中国神话学文论要目》收录“1。。2一1949年中国神话学论文”和“台港及海外中国神话学论文”,是对读者了解中国神话学研究发展历史的全过程的一种极好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