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17 17:29: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

篇(1)

关键字:儒家思想;师徒关系;研究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18-02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国家创新人才和为国家自主创新做出贡献的重要结合点,研究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力量。研究生与导师能否和谐相处,师生关系如何,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关于师生关系的表述

中国古代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主要是一种道德教育,《周礼》说: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师生关系发展成为一种道德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双方以道为中介,相互影响,通过各自对其自身行为意义的理解,使相互关系依照各自所体认的道德维持下去[1]。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流,师徒之间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有“天地君亲师”之说,使得教师代表着知识的权威,成为了道德的化身。古代教育家把尊师重道作为学生的基本行为准则,把师道尊严作为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形成了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名虽师徒,义为父子”、“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之说,这在古代形成了师尊生卑的关系基础。

二、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古代科举制度废除以后,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社会物质文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社会的精神文明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的巨大转型既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2]。

1.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类型。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学业与研究的指导,研究生则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双方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3]。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类型有四种[4]:一是权威型,此类型与古代师徒关系类似,导师在研究生的指导过程中具有学术权威性,师生关系以导师专业指导为主,研究生对导师也充分尊重;二是和谐型,导师与研究生心理距离不大,既是师生又是朋友,除专业学习上指导外,还有思想、生活等其他方面的联系;三是松散型,导师由于科研压力大、任务重,把精力投入科研中较多,师生联系不紧密,交流和交往甚少;四是功利型,在市场经济改革以及教育制度改革的影响下,少数导师将研究生作为纯粹的科研劳动力而导致师生间缺少真诚的交流和诚心诚意的合作。

2.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的特点。当前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甚至导师与研究生在科研关系中还难以避免地出现、寻租、道德等方面的问题[5],使得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呈现隔离化、冷漠化、庸俗化的趋势[6]。

师生关系的隔离化。一是表现在课堂内导师单向输出,研究生被动接收的教学模式;二是在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师生关系被稀释化,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三是表现在课堂外,导师缺少对研究生学习之外的关注和指导。

师生关系的冷漠化。一是导师科研压力或工作繁忙忽略了对研究生的引导或监督;二是研究生因为学业或者生活原因缺乏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的主动性。研究生与导师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师生关系的庸俗化是指在研究生指导和培养的过程中,导师常常强调论文的发表数量或课题的完成情况,忽视了对研究生自身成长的责任和义务,导致学生被埋怨成为廉价劳动力,造成师生关系恶化。

三、研究生与导师关系演变的原因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导师大多接受的是传统文化教育,权威思想比较浓厚,导师需要得到研究生的尊重;因为现代思维的影响,研究生需要得到导师的平等对待,这就造成了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的局面,矛盾的造成具体有多方面的原因。

1.社会转型加剧和改革所带来的影响。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家交往日益密切,使得西方国家流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与青年学生接受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巨大冲击,对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给高校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挑战。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大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些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严重,往往以自我的价值判断作为衡量事物是非的标准。

2.高校内部改革和管理所带来的影响。首先是教育的规模扩大化,稀释了师生间的感情。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研究生招生数量快速增长。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首要负责人,对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导致导师培养研究生的数量大大增加,也稀释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其次是高等教育商品化,淡化了师生情谊。我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学费制度改革,1994年普通高校开始正式实行收费上学制度。近几年来,收费的标准逐年提高,少数研究生把与导师关系简单地视为消费者服务关系,淡化了师生间情谊。

最后是双方的工作压力,弱化了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到了90年代以后,国家教委提出大学毕业生不再包分配,以平等身份进入人才市场。近几年来,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对于导师来说,随着高等教育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校教师的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使得导师减少了与研究生沟通的机会。

3.信息化带来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教,学生被动去学。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科技的传播,研究生学习的渠道、方式逐渐多元化,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听导师传授。随着网络的发达,各种研究兴趣小组、QQ群、研究论坛等汇聚了一些本专业的各个领域的人才,可以帮助解决一部分问题,造成了与导师沟通时间减少。

四、对高校改进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建议

研究生与导师关系是古代师徒关系在今天的延续,在受到传统观念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当今社会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研究生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是相互尊重。

对于研究生来说,既要加强公民教育,又要尊重传统。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从未提出过公民教育,但公民教育的理念始终蕴藏在于传统教育之中。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研究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科研创新力量和国家的建设者,其公民意识与行为将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高校应把通识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公民教育结合起来,与校园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公民意识的养成,建立社会良好风尚。

对于导师来说,要尊重研究生。个别导师要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平等地对待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关键在导师,要把研究生看作有独立思考的个体,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导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既要在科学研究中提升自己,又要把培养研究生的全面成长作为提升价值的目标,在育人中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相乐.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师生关系论及其现实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5):97-102.

[2]龙静云,王飞.我国社会道德状况与道德建设对策研究综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13-17.

[3]楚永全,陈文婷,陈姗姗.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比较分析与改进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12):65-68.

[4]许克毅,叶城,唐玲.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透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2):59-62.

[5]马健.导师与研究生的科研关系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8):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