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古镇文化论文

古镇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12 17:46: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古镇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古镇文化论文

篇(1)

论文摘要:三河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独特、规划肌理明晰的皖中水乡古镇,历朝历代皆为军事重镇、交通枢钮镇、文化名镇、商贸集镇。对其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客观评定,充分挖掘资源,进而对其量身定制合理的保护发展方案,意义重大。

三河古镇,地处皖中名城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镇区面积4.71KM2,辖区面积65.5KM2。境内丰乐河和杭埠河两大水系环绕镇区交汇后,东流巧公里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据《左传》记载,古镇史称“鹊诸”,有可考历史2500多年。现名“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丰富的水网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三河“小桥、流水、人家”的市井风貌。镇区内渠塘纵横交错,商贸沿河成街,建筑临水而建,廊桥跃水相连,是典型的“皖中水乡古镇”。悠久的历史,长期的文化积淀,给三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尤以古城墙、古河、古桥、古街、古茶楼、古名居、古庙台、古战场等“八古”景观而著称于世。是皖中地区反映晚清时期历史风貌、兼收古徽派建筑特色、囊括古建筑类型较完整的水乡古镇,其综合历史文化价值,当可和驰名中外的苏州古镇周庄相媲美。

一、三河古镇的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

1、历史价值。岁月茬蕙,朝代更迭。“三河”虽几易其名,但古镇在各朝代都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显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军事重镇。公元前537年,吴楚之争在此演绎了“鹊岸之战”。1858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此大败湘军,创下了载人史册的“三河大捷”。至今遗存的古战场、古城墙、英王府似乎仍在诉说着那些硝烟散后的功过成败。“鸡鸣三县”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皖中商贸集镇的理想之地。透过现保存完好的古商业街、铺宅,仍可遥想昔日的繁华。水陆兼备的交通要道,使其历朝历代皆为江淮区域交通枢纽重镇,现存清朝直隶总督李鸿章家族的粮仓、四川总督刘炳璋的三河房产可说明一二。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孕育出众多的名人志士,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古镇。窄窄的“一人巷“、幽静的故居,依稀可见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少年时学习、生活的情景。

三河古镇现存古建筑群以清末明初时期为主。完好的古街道有西街、南街、东街,街区肌理完整,建筑风貌依旧,保存2000多米长的青石板路辙印深深。目前,已经批准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三河大捷遗址—包括的城墙、英王府(即军大本营),全省最长的古街巷—包括刘同兴隆庄(清代),青阳分公司告示牌(清代),一人巷住宅群(含杨振宁故居,清代),郑善甫故居—鹤庐(民国时期),三县桥(清代)等。

2、规划肌理。三河古镇的规划以“水”为灵魂,水陆交织的街区充分利用了河、港、塘、溪、路的自然条件,巧妙地将城镇、建筑、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街区的基本格局是沿河成街,因水得镇,临水建房;以码头为端点、河道为边沿,随着岁月的流逝,辐射状衍生成数条古商业街。

三河的规划以“街巷”为骨架,支连众多窄巷,窜起成片民宅,纵横交错,分布均匀。街巷宅院相对规整,有中心轴、方向感、边缘界定。只是有些宅门因风水关系稍有凹凸转折。造型各异的石桥与街道的交汇节点,往往是茶楼、戏台、铺地等公共场所,空间转接自然,迭起。古商业街道空间尺度适宜,渔俪延伸,店铺、民宅、酒肆随形就势分呈两侧,各商号标新立异的招牌点缀得古街热闹繁华、多姿多彩。又因是水灾多发区,三河作为古时军事重镇,防御性也是其规划特征之一。深而宽的河道,既有供给货物的功能,又有防御的功能。在窄形市镇的两端修筑防御工事—城墙、炮台,使整个市镇宜攻宜守。

从三河镇现存古迹来看,有着朴素的规划意识,商贸、防御、文化特征突出。而建筑、河道、桥梁及市井百态则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小镇景象。

3、建筑风貌。历史上的三河地处江淮之间,水运发达,商贾云集,南北文化在此冲撞、交融,形成“皖中”文化,故其建筑风格南北兼容,别有特色。大王庙、城陛庙、万年台、英王府等公共建筑宏伟、庄重、色彩鲜艳,更具北方建筑风格和官式建筑特征。而民宅、商铺小巧、简朴、色彩素雅,更似皖南的建筑风格。

古街两侧的铺宅始建于清初,成型于清末民初。商住特征明显,多为一、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块状,二或三进庭院。从街至河道依次为铺面、作坊、宅、储藏(如有二层,则一楼宅为厨房、餐厅,二楼为住宿),底层空间通透,如刘同兴隆庄。铺面、作坊因所售商品及生产工艺不同,柜台或当街设置或在室内两侧设置,沿街一色红色板门。因商贸繁荣,建筑也较早地吸收了泊来文化;二层以走马专心廊为平面交通;沿街立面各家铺宅间以简化了的马头墙分隔:门楼、窗眉、扶手等细部造型朴素,突出实用性;墙面以清水砖为主,灰墙灰瓦,红色门板、彩色招牌点缀其问。有韵律,有变化,形成一幅清末皖中古镇的繁华街景。

4、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河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遐迩。人文环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三河的饮食融南北之长有独特风味,品种丰富,创造出享誉四方的三河土菜品牌。目前开发有土菜系列、茶干、米饺、米酒等;三河民间文化繁荣,主要有闹花船、车上轿、河蚌舞、花旦、兰花等传统节目,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起源并流传皖中地区的庐剧,是全国知名的地方戏剧种,创始于200年前,唱腔兼收民间小调、越剧等曲调,丰富、圆润,深得民众喜爱;三河镇的传统手工业发达,其匠人制作的羽毛扇、木杆秤等手工艺品制作考究,产品远销海内外。

三河镇现存古建筑核心区面积达8.7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25460M2。区内街巷格局完整,传统功能健全,韵味和肌理依然清晰。以现存较完整的西街、南街、东街为骨架,前店中坊后居的古建筑为街景,以原有建筑功能和特色传统商品为依托,再现了古时三河的繁华与生活原貌。

二、三河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几点建议

1、成立保护机构。成立以镇长为总负责人、文物、古建专家组成的保护领导小组,以城建、规划、文物、文化、工商、财政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执行机构,以群众推选代表组成文保协会实行监督核心保护区的管理、城建、古建保护与修复、资金投人的情况,定期核实文保规划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商解决,并定期向镇民公布,形成良好的保护与发展机制。

2、摸清古镇资源,建立基础档案。应在全镇范围内,深人调查,登记建档,内容包括:名称、位置、面积、年代、材料、历次修复情况、产权归属、价值特色、保护责任者等,实行挂牌保护,同时对建筑遗址的保护修复建设情况在公示栏中公示。

3、修编总体规划与保护规划。应高度重视对辖区内古建筑、古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聘请规划专家修编《总体规划》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站在保护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从保护独具特色的皖中水乡风貌占镇景观出发,充分挖掘古镇文化内涵,对三河镇历史街区的保护原则、目标、内容进行详细规划。

篇(2)

关键词:青岩古镇;特色乡镇;特色文化产业

一、青岩古镇基本概况

青岩古镇,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位于贵阳市南郊,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原为军事要塞。镇人文荟萃,有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镇内有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赵状元府第、平刚先生故居、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均在青岩秘密居住过。青r古镇还是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西迁办学点之一。2005年9月青岩古镇景区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在顶峰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旅游规划项目中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2010年青岩古镇荣获中华诗词学会授予的“中华诗词之乡”荣誉称号,率先成为了全国的诗词之乡。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青岩古镇不断在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军事要塞,文化名镇,四教合一

青岩古镇有“茶马古道”和“南部要塞”之美誉。贵州居西南各省之中,地势极为重要。因此,雍正时云贵广西总督额尔泰奏请改流时首平贵州,夺取战略要地,以控制西南咽喉。明清“改土归流”最为剧烈动荡的时期,云贵川战事不断,尤其是贵州。青岩作为贵阳南大门,加之为“四达之涂”交通方便,本身土地承载力又强,粮米充足,军事地位由此得到极大突出。青岩“四教并存”,道教、佛教、天主教与基督教和睦相处,信众互相尊重,寺庙阁楼独具特色,相互渗透,和谐共存,成为特有的多远宗教文化景观。除此四教以外,青岩少数民族信仰、汉族民俗信仰,以及本土宗教,一应俱全,和谐共存。

(二)民俗传统,特色明显,建筑独特

青岩古镇民俗民风淳朴,传统优秀文化得以很好的传承和保护。青岩古镇的正月花灯、舞龙以及布依族的六月六是当地最为盛大的欢庆节日和庆典活动,以民俗民风为载体和表达形式,表达出青岩古镇悠久而又淳朴的传统文化,这也是当地社会发展的又一真实写照和深动体现。青岩古镇的特色美食也颇负盛名,其中青岩猪脚系列、青岩糖系列等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尤为得名,这也吸引了四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给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文化衍生消费影响。青岩古镇的另一块独具文化艺术魅力,彰显特色乡镇风采的建筑风格,深动形象地表现了青岩古镇历史文化内涵。

二、青岩古镇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青岩古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彩的特色文化产业。主要表现出军事要塞,文化名镇,四教合一,民俗传统,特色明显,建筑独特等特点。基于对青岩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调查,根据青岩古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探究出其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一)保护开发并重,助推旅游发展

青岩古镇具有浓郁的风俗民情、独特的居民建筑、厚重的礼仪宗教,保护和开发并重,是青岩古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岩古镇是贵阳市首个5A级景区,也是贵州历史文化对外宣传和推广的一个重要名片。根据地方浓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其特色资源和传统文化,收集整理其具有时代感,文化性,艺术感的民俗民风,历史记忆,文化符号,建筑风格,通过资源整合,历史文化的重新拾遗,宗教遗存的表达再现,地方特色的开发和培育,定能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在文化产业上形成地方特色和独具历史文化魅力,从而打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乡镇。

(二)发展名特优新,培育文化市场,走品牌特色发展之路

青岩古镇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完整的基础设施,名特优新的重视和发展是推进青岩古镇走特色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是提升青岩古镇特色文化产业品质和品位的科学手段,是青岩古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市场培育,是青岩古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科学性发展道路,加强文化市场的培育、建设和完善,推进和带动产业进一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岩古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贵州四大古镇之一”的文化品牌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

(三)加快扶贫开发,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投融资助,提高人才科技水平

加快保护传承,强化开发利用,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投融资助。保护传承是青岩古镇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开发利用是地方资源和挖掘特色,形成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财政投入给发展带来希望,给生产带来雨露,是发展的中流砥柱;投融资是资金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有力手段的体现,是经济社会的联动和带动的凸显。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和深远影响,青岩古镇已经逐渐形成产业完善,链条规整,特色明显,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地域发展格局,但是青岩古镇人才基础相对薄弱,加之科学技术有待,人才和科学技术任然是当地发展亟待解决和强化的重要部分,所以青岩古镇,应加大力度人才培养和引进,文化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文化视野宽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是发展的实干家、推动者;科学技术不仅能打破青岩古镇传统的开发生产和建设规划,而且能高效有序的实现经济效益和价值,科学技术的应用转型和人才培养是青岩古镇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保护膜、催化剂。

三、青岩古镇发展反思

青岩古镇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过程中牢牢坚守以上发展路径并且时刻保持以下几点思考,必将带来更好更大新的发展。

(一)增强意识观念新思想

青岩古镇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开发和保护的思想观念不足,产业意识、资源意识、开发意识、产权保护意识任是当前意识缺乏表现出来的的主要问题,应增强文化产业意识,使丰富的文化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

(二)强化创新创意新理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意新理念背景下,注重创新创意,是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制度创新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保障、内容创新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保障、手段创新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外力保障。应强化创新创意新理念,助推青岩古镇更好发展。

(三)深化转型升级新举措

青岩古镇民族文化产业虽然有一定的基础、有相对的条件和有适中的设施,但是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布局,青岩古镇民族文化产业应该打破传统发展局限,摒弃保守发展观念,以发展模式转型为步调,以产业系统升级为拍子,转型升级、优化完善为思想建设,引领青岩古镇民族文化产业走新途径、新方向和新高度。

(四)坚持开发保护新常态

青岩古镇的历史地理情况、社会经济格局和文化资源特质等基本情况,深刻奠定和深远影响了青岩古镇的发展趋势、转变姿态和整体属性。开发是发展的手段,保护是发展的举措,而开发和保护并举,才是青岩古镇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结语

结合贵州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总基调,深入透析青岩古镇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切合经济社会发展,践行“青岩古镇”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增强意识观念新思想,强化创新创意新理念,深化转型升级新举措,坚持开发保护新常态,坚持思想理念革新,深化举措和可持续发展,青岩古镇定能开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新前景。必将在贵州民族乡镇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畅.贵州省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分析[M].贵阳,企业文化,2012.

[2]麻勇斌.论推进贵州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路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3]路雁冰,刘俊娟.贵州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M].贵阳贵阳学院学报,2011

[4]黄浩.贵阳市青岩古镇的特色及其保护[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1998.

[5]曾芸.贵州省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特色发展道路探究[M].贵阳,当代经济,2010.

[6]贵州省文化产业研究课题组.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

[7]金元浦.贵州文化产业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J].当代贵州,2010.

[8]吴文仙.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三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J].当代贵州,2016.

[9]齐勇锋,吴莉.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旅游形象;文化旅游;形象提升;西塘古镇

1引言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媒介或者亲身游览形成的对旅游地的总体认知和评价,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1]。近年来,文化旅游产品因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倍受青睐。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目的地往往忽视对自身文化的深度挖掘,落入粗放开发、同质化发展的怪圈,严重影响了其旅游形象的塑造和提升。西塘古镇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也是“江南六大古镇”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镇,一直以来都以“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这一形象自居。然而,自旅游开发以来,西塘古镇的原始风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古镇的文化属性不够突出,游客的旅游满意度较低,对古镇旅游形象的整体感知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提升西塘古镇的文化旅游产品形象,促进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

2西塘古镇文脉简析

西塘古镇文化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是旅游形象的构成要素,也是其保持特色,实现深度发展,从旅游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保障。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将西塘古镇的文脉划分为建筑文化、水乡商贸文化和民间习俗文化三大部分。

在建筑文化上,西塘古镇以明清建筑为主,房屋粉墙黛瓦,小院花窗,文艺气息浓厚。镇内水域宽广,25万平方米的建筑紧凑地分布在0.24平方公里范围内,每寸土地都被巧妙利用,形成了由122条巷弄、24座石桥和长约千米的烟雨长廊组成的独特聚落景观。在水乡商贸文化上,西塘古镇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其分为8个板块;早在唐宋时期就因鱼米之乡和丝绸之府成为商贸繁华的大集镇;明清时期,古镇进一步繁荣,成为江南地区的商业重镇;古镇商贸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烟雨长廊临水商铺,河道水面也是重要的贸易地点,乌篷小船成为水面的移动商店。在民间习俗上上,西塘古镇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四月初三七老爷庙会以及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活动,活动期间伴有打莲厢、扭秧歌、调龙舞狮、唱田歌等特色民俗活动,盛况空前,热闹非凡。此外,西塘古镇还拥有以八珍糕点、手工黄酒、蚌肉豆腐汤等为代表的饮食文化和以树雕、刺绣、年画、印染等为代表的传统技艺文化。每一项文化内容都是西塘古镇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是游客感知的形象碎片,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是古镇形象提升的有效途径。

3西塘古镇文化旅游形象存在的问题

西塘古镇目前采用“生活着的千年古镇”为其形象宣传口号,目的是为了突出古镇的原真性和生活气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古镇游客的实际感知形象与官方宣传形象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实地调查以及游客访谈笔者发现,西塘古镇文化旅游形象差异的根源主要表现在古镇景观遭受破坏、商业化现象严重、文化旅游产品单一等方面。

3.1古镇景观遭受破坏

西塘古镇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它们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旅游形象的最直观客体。西塘古镇景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游客行为和居民行为对古镇水体、树木等自然景观造成了破坏;其二是古镇居民安装空调、太阳能等生活电器,私建围栏、翻修旧宅,乱停堆放生活物品等生活和经营行为对古镇风貌造成了影响;其三是政府和景区管理方规划建设过程中桥梁、道路、房屋等建筑风格与古镇原貌形成了冲突。

3.2古镇商业化现象严重

西塘古镇自古以来就是江南商业重镇,商贸是古镇的基本属性之一。然而,自发展旅游以来,西塘古镇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其商贸活动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是商品的变化,各大商铺不再出售镇内基本生活物资,转而出售旅游商品,商品雷同化现象严重;其次是商贸类型和数量的变化,当地居民多将自家房屋改造为旅馆、餐馆、咖啡馆甚至酒吧等,通过出租或自营的形式开展商业活动;再次,古镇商贸活动的地点发生了变化,目前西塘古镇的商业活动已渗透到各家各户,而为了满足游客的水上游览需求,镇内水面商贸活动正逐渐消失;最后是古镇商业氛围的变化,由于镇内商业类型和数量的改变,居民自营小店的竞争压力明显增大,为了争取游客消费,古镇内叫卖声不绝于耳,拉客、抢客现象时有发生,对古镇旅游形象造成了较大影响。

3.3古镇文化旅游产品单一

西塘古镇目前开展以古镇建筑和整体风貌为主要内容的观光游览活动,其他形式的文化旅游活动较少。以祭灶和七老爷庙会为代表的本土文化具有明显的时节性特点,其他诸如田歌、打连厢等文化活动也较少开展,美食文化和民间工艺文化也缺乏体系,面临同质化危机。游客置身其中,很难了解和体验到古镇本土文化。加之古镇景观环境的破坏和严重的商业化问题,在游客感知视角下极易对西塘古镇盖棺定论形成浅层次的旅游印象,不利于古镇文化旅游形象的塑造和提升。

4西塘古镇文化旅游形象提升的对策

针对西塘古镇旅游形象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景观的保护与治理、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古镇生活气息的还原等方面由内而外突显古镇文化特质,通过不同的形象宣传途径,塑造并提升西塘古镇的文化旅游形象。

4.1综合治理,加大古镇景观保护力度

首先,从政府和景区管理方的角度来说,要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念,西塘古镇应该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辅,旅游开发只是为了传播西塘古镇文化、获取一定经济效益来促进古镇得到更好的保护,旅游开发是一种过程手段,而古镇保护才是最终目的。其次,相关部门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在旅游开发中,特别是旅游建设中,要尽量避免大拆大建,对必须建设的建筑设施也要充分考虑古镇整体文化底蕴和建筑风格,遵循“建新如旧,修旧如旧”原则,以确保古镇整体建筑风貌的协调美观。再次,要制订古镇景观保护细则,确保古镇景观保护有章可循。要制订居民和游客行为准则,禁止居民向古镇河流排放生活污水;对居民和游客毁坏树木、乱扔垃圾等破坏古镇自然环境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施行“门前三包”措施,规范居民的私自建设和物品摆放行为,将环保责任分落到每一户居民;同时,应对古镇居民的空调散热器、热水器等外显电器设备进行统一隐蔽处理,以免影响古镇建筑风貌。

4.2深度开发,丰富古镇文化旅游产品

在现有文化活动的基础上,西塘古镇应主要通过合理地策划举办节庆活动来丰富文化旅游产品。首先,要确立古镇的主导旅游节庆活动。笔者认为,西塘文化旅游节和汉服文化周已成功举办数届,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初具品牌效应,因此应将其重点打造。其次,要对古镇主打旅游节庆活动内容进行深化和丰富。要确定西塘文化旅游节活动时间,以农历四月初三西塘七老爷庙会活动为契机,通过融合五姑娘故事水上实景演艺,古戏台昆曲、评弹、民歌民乐,江南特色旅游产品、特色美食等本土性文化要素或活动,综合举办“江南古镇文化论坛”等学术活动,将西塘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西塘特色文化的展示平台。西塘汉服文化周应结合我国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每年不定期举办,以汉服文化为表,以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为里,将西塘古镇打造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原生态场地。

4.3统筹规划,还原古镇水乡生活气息还原古镇生活气息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避免古镇的“空心化”,要采用“实心化”的旅游开发模式。“实心化”开发的重点并不是留住原居民,而是要留住古镇原有的文化空间。可以通过古镇场景再现、文化感悟、文化推广三个方面去实现古镇文化空间的再生[2]。古镇场景再现主要通过古镇自然环境、建筑形态、古镇格局、古镇原始基础设施的保护来实现;古镇的文化感悟则是指通过开发古镇原生文化旅游产品,通过旅游活动的体验达到古镇文化在镇内居民间的传承以及在游客和媒介上的推广。

还原古镇生活气息的另外一个关键就是要解决古镇商业化严重的现状。首先,要规范经营者行为,鼓励出售特色商品,但要避免音响广告、沿途叫卖等影响游客购物体验的行为。其次,转移商业中心。西塘古镇水道交错,自古以来其水上贸易较为发达,因此可以将古镇现有部分贸易活动移至水面,打造水上移动店铺,还原古镇水街盛景。还可通过统筹规划,将西塘打造成为娱乐购物中心,降低镇内商业氛围,突显古镇居住功能,从而达到还原古镇水乡生活气息的目的。

4.4与时俱进,拓展古镇形象宣传途径

媒介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形象的形成和推广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西塘古镇要继续保持在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上的宣传活动,可充分利用嘉兴市甚至浙江省的旅游形象宣传机会,增加曝光率;其次,在完善西塘古镇旅游官方网站的基础上,要与时俱进,拓展在微博、微信、旅游相关APP等自媒体上的宣传推广,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开通微博主页或与旅游相关APP联合,通过西塘古镇旅游攻略、宣传民俗节庆活动、展示美食和建筑等文化内容的方式来增强西塘古镇的文化影响力。只有结合时代特点,通过全方位的立体形象推广才能有效提升西塘古镇的文化旅游形象。

5结语

相对而言,西塘古镇在“江南六大古镇”中的确更具人文气息,但客观来说,其旅游发展复蹈前辙,正面临景观破坏、商业化、空心化、文化缺失等系列问题,文化旅游形象出现危机。作为开发较早的文化旅游产品,西塘古镇更应该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塑造和提升其文化旅游形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吉世虎.安溪茶文化旅游形象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篇(4)

地理位置:天津市西青区

推荐理由:古镇杨柳青不仅有近千年的历史,而且还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年画之乡。

多少年来,它不靠名流骚客抬捧依然名扬天下,它不愿张扬卖弄依然备受青睐。它就固守着自己一片青青杨柳,一湾淡淡溪水,一张古朴年画,一座精美小城,听历史脚步匆匆,看时代风云变化,在变化中保持自己,在保持中不断变化。

杨柳青镇是中国北方历史名镇,初名“流口”,后复名“柳口”。金贞祜二年(1214)置“柳口镇”,为本镇行政建置之始。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沿运河(南运河)行至此地,见两岸杨柳繁茂,婀娜多姿,遂问随行大臣刘墉为何地,刘墉随口答为“杨柳青”,乾隆亦颔首称曰:“杨柳青!”被陪行的地方官传扬开去,“杨柳青”镇名遂被叫响,故有“御赐钦定”一说。

穿镇而过的京杭大运河和流经镇北的子牙河,与杨柳青镇漕运的最初兴起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明永乐十三年,京杭大运河贯通后,在杨柳青穿境而过的南运河(旧时有运河、卫河、清河之称),立即成为了漕运要道和码头,与此同时也成为全国南北物资最繁忙的交流集散地之一。可以说,天然子牙河与人工大运河犹如滋养丰润杨柳青镇的两条血脉,有了这两条丰沛血脉的供养,就有了杨柳青的永远年轻。正因为如此,到了明嘉靖至清康、乾年间,得漕运之利,杨柳青的商贸业日加繁荣,经营行业已达68种以上,商号近千家。那时,远近彩色商旗号幌与遍地杨柳交相辉映,巨商富贾与名流学士摩肩接踵,可谓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从此,杨柳青在人们心目中既是不可多得的北方“小江南”,沽上“小扬州”,又是不能轻视的物资流通财地和文化交流的沃土。

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促进了运河文化的兴起,并由此诞生了独特的大院文化和年画文化。石家大院、安家大院、杨柳青年画馆、御河景观带、明清街等古迹和人文景观的修葺、改造、修建,不仅保护了杨柳青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为古镇的魅力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始建于1875年的石家大院,原系天津家之一石元仕的住宅,有“华北第一宅、津西第一家”的美誉。它坐落于杨柳青运河北岸,是人们如今仍可摸可看可感的明清风格的优秀建筑,大院用它无声的语言传达着当年主人的文化品位,和当年建筑艺术的发展水平。有关专家这样评价石家大院,说它是建筑艺术与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的确,走进这座与江南庭院一样幽深典雅,与北方庭院一样庄重严谨的大院,仿佛可以穿越时空用心与当年的宅主人、建筑师对话,聆听他们对你讲这里的一砖一石有何寓意,一门一院有何作用……

由运河文化衍生出的年画文化是杨柳青古镇的缩影,也是古镇的骄傲。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构图饱满、寓意吉祥,艺术特色鲜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杨柳青年画取材广泛,世俗生活无所不包,题材多达4000余种,主要包括仕女、娃娃、戏出、神玛、世俗、山水花鸟、吉祥图样、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等几大类。莲年有余、福寿三多、掰瓜露籽、潇湘清韵、五子夺莲、三羊开泰、金玉满堂,是杨柳青年画的代表作,最具代表性的《莲年有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符号。几百年来,杨柳青年画既贴满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百姓家,也贴到了宫廷豪门的屋檐下。接着,它又经丝绸之路带到西亚、欧洲,成为各国人民喜爱的工艺品。

篇(5)

【关键词】 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209-02

“波澜壮阔说课改,风起云涌话潮乡!”

用两句歪诗来引出话题,有点贻笑大方的嫌疑。可是,诗歪理不歪,这两句话,用来反映新课改以来,学校一直进行的“拓展品德课程资源”的探索历程,是比较贴切的,可以说,两句诗正是本校品德学科课程资源整合研究的高度概括。

1 研究缘起

将本校的“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内容拓展与校本资源开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1.1 品德学科自身特性的体现

①综合性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是综合性课程。品德课程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教材的主体部分有历史、地理、科学、文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在“活动角”,“透视镜”,“小调查”等小环节,经常与学校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等内容高度重合。可以说,品德学科是“无所不包,有容乃大”。凡是对品德教学有用的,都可以补充到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之中。

②开放性

品德课程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新课程编写者在设计之初,就已经为教材的拓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比如,新课程教材每一课开头,几乎都出现了“关键词”,这个词非常精炼,多则五六字,少则二三字,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方向性引领,至于教什么,教材只是提供了示范性内容,并没有硬性规定什么必须教,这就体现出很强的开放性。同时,与旧版品德教材相比,不难发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图片多,文字少,栏目多,内容少,很多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自己适时适地加以补充。这种难得的开放状态,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也为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③成长性

每门课程都是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品德课程尤其如此。然而,课程的成长与发展,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课程资源的丰富与否。课程资源的匮乏,正日益成为制约品德学科发展的“瓶颈”。 如何丰富课程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如何为课程发展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如何使品德学科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这些都是每个品德教学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问题。

校本课程的研究,恰好满足了品德学科的上述三个特性。从综合性来说,校本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恰恰是对品德学科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从开放性来说,校本课程将新鲜的、更富生活化、更具地方特色的内容,注入到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无疑是对品德学科开放性的最佳呼应。

1.2 校本资源独特地位的展现

①无法替代的特殊性

关于本土资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这样表述:“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建议》中也强调说:“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确实,本土资源是品德学科最重要、最有益的补充。而最能“因地制宜”,最最典型的本土资源,当然非校本课程莫属。校本课程在开发时,一般都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独特地域、历史传承和风土人情等,因而,校本课程作为品德学科的有效补充,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性。

②无可比拟的实效性

校本课程的编写,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针对性,或直接取材于当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实际,或根据本校本地的风俗人情编写,是现实生活最直接的反映,是“活生生”的教材!最直接的,往往是最有效的。所以我们说,校本资源对于品德学科教学是最具实效性的补充!

③无可置辩的可行性

利用校本资源,拓展品德学科教学空间,绝不是一次心血来潮的空想,而是有扎实的研究做基础的。从2003年本校编写第一本校本教材至今,“潮文化”校本课程研究已经走过近八个年头,逐步走向成熟。八年中,有多个课题在萧山区级立项,多篇论文、案例在区级及以上获奖。如2003年度《让钱江孩子沾点“潮”气息--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一文,荣获萧山区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杭州市三等奖;2004年度课题《开展“潮文化”专题性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在区级立项;2005年论文《让潮乡孩子永立潮头》、《对中队潮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获区教育局、少工委组织的论文评比三等奖,《教师,在课程开发中成长--“走进潮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互动机制的构建与运作研究》获普教课题三等奖;2006年论文《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获区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2008年12月25日,学校承办了以“传承潮都历史,弘扬潮都精神”为主题的德育暨少先队成果展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以上的一切,都为本研究的开展,积淀了深厚的底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从上述阐述不难看出,合理利用校本资源,既能有效拓展品德学科教学内容,也能使校本课程发挥出最大功效,可谓“一举两得”。

2 拓展内容

本校的校本课程,即“潮文化”研究的哪些资源,可以为品德学科所用,成为品德教学的拓展内容呢?这就需要首先搞清两个问题:什么是“潮文化”?“潮文化”校本资源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2.1 什么是“潮文化”?

所谓“潮文化”,是指以学校为核心,辐射到南阳境内的整个钱塘江流域,可供利用的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人文资源、环境资源和精神资源,包括历代流传的咏潮诗文、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古物古迹、物产交通、生产生活等。

2.2 “潮文化”校本资源具体有哪些内容?

“潮文化”校本资源包涵的内容非常广。从具体内容来说,包括地域地貌、风土人情、历史遗迹、文化教育等;从表现形式来说,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视频、实物模型、实地场景等。本校的校本教材将之分为六大类,现介绍如下:

潮乡古镇 潮乡历史遗迹探寻:南沙古镇,古镇老屋等。

潮乡风光 潮乡独特地貌介绍:古镇母亲河,古镇山水,古镇风物等。

潮乡诗文 咏潮歌诗如雪片:历代骚人墨客留存的关于潮乡的经典诗文;民间故事代代传:世代流传的诸如美女坝、青龙山、白虎山等美丽传说。

潮乡名人 革命先烈曹阿堂,革命摄影家高帆,中科院院士高小霞等家乡历史名人轶事;徐亚平,戚建尔,张炳浩等当代潮乡弄潮儿风采。

潮乡产业 独轮车,牛拖船,抢潮头鱼等逝去的产业;前进中的家乡。

潮乡精神 潮乡人性格剖析:剽悍性格代代传,潮头弄潮敢为先,拦海造田创奇迹,弄潮精神续新篇。

3 拓展途径

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潮文化”校本资源,我们又该通过什么途径,将之妥帖自然地用于品德学科的教学,从而拓展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将这些做法归纳为四个字:“风、起、云、涌”。

3.1 风(氛)

氛,即氛围――让品德教学沾点“潮气息”

品德教学强调熏陶,强调“润物细无声”,课本上的名人名言,人物介绍,诗歌颂读等环节的设计,都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但是,这样的熏陶仅局限于书本,因而是平面的、呆板的,其教育的效果势必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学校的环境熏陶,尤其是课堂环境熏陶,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要远胜于书本熏陶。可以说,校园环境(最主要的是课堂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影响和润物无声式教育的最佳载体。立体的、多彩的、形象的、无声的校园环境,将时时处处地对师生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习惯等诸多方面,起到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本校的校本资源研究,本着“校园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面墙都能说话”的理念,全方位打造校园环境,从而拓展品德熏陶的空间,弥补品德教学在这方面的欠缺。

3.2 起(旗)

旗,即队旗――结合校内活动,打造品德教学第二课堂

品德课程强调“活动化”。可以说,活动是品德教学的生命。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展形式也以活动为主。因此,品德课程与校本课程在强调活动这一点上,可谓不谋而言。鉴于此,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校本课程的各种活动资源,大力拓展品德学科教学内容。

此处所指的活动,主要是指队活动,包括学校组织开展的大队活动,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的中队活动,以及更小范围的小队活动。其中,中队活动应是最常态的活动,也是与品德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最佳形式。有效利用“潮文化”校本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中队活动,可以极大地拓宽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

3.3 云(云)

云,即云游――强化校外实践,构筑品德教学第三课堂

云,就是云游各地,强调的是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当然,课外实践不仅仅局限于外出活动这单一方式,还包括网上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游历。品德课程的开放性和活动性,决定了品德教学不该把学生局限于课堂内,而应该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走出去,把品德课堂安排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安排在大自然中,安排在更大的教学园地中,从而拓展教学内容,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实际行动中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并把这种体验和感受内化为自己的品格,才能让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

鉴于此,学校联系建立了一系列校外实践基地。主要有:南阳经济开发区,仓前水文站,远鸿苗圃,南阳敬老院等。这些基地的建立,在引领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有效拓展品德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3.4 涌(咏)

咏,即咏叹――立足课堂教学,强化品德教学主阵地

教室是品德教学的主阵地。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强化品德课堂教学作为“第一课堂”的地位与作用。而校本课程的众多资源,大多有赖于品德课堂教学得以向学生展现。可以说,品德课堂教学,是展示校本课程资源的最佳途径,也是最主要的途径。

校本资源中,可供咏叹的东西有很多,我们首先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结合品德学科各册教材,妥帖自然地将此类内容加以展现,从而切实提高校本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有效拓展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

这堂课,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将校本资源《潮乡名人》不露痕迹地运用于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家乡人”的钦佩之情,试图引领学生将“潮乡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格。可以说,该堂课是品德学科“整合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的典范。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第四课

4 拓展模式

在“整合校本资源,拓展教学内容”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慢慢摸索,逐步总结出一套比较实用的教学模式,简称“一二三”模式,即:“一点,两面,三时段”模式。

一点

拓展必须紧扣“关键词”这个要点。

关键词,是品德学科每一节课的“灵魂”,是教学目标的高度概括,它对每节课的教学起着方向性的引领作用。因此,校本资源中哪些内容可以为品德学科所用,哪些不能用,必须由关键词说了算。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为了拓展而拓展,避免把可有可无的,甚至是毫无关系的校本资源,也作为拓展内容,补充到品德学科的教学中。

两面

拓展资源可分两大类:文本拓展,实践拓展。

文本拓展主要以校本教材为主,以图书、报刊、地图、图表等文字资料的形式,作为品德教学的补充内容。另外,文本拓展还包括影视资料、录音、录像、网络等音像资源。

实践拓展关注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体验”。主要包括校内活动和校外实践两大类。前面已有述及,这里不再赘述。

三时段

三个时段,即三个拓展阶段:课前准备,课中引领,课外延伸。

校本资源作为品德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可以出现在品德教学的三个时间段。以前面所举的《了不起,家乡人》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校本教材《潮乡名人》一节,并要求学生利用各种形式深入调查家乡有哪些名人,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这个过程就属于品德教学内容拓展的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引领是拓展的最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增加各种教学内容,以求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实效。在课堂教学之后,我们还可以请学生继续搜集家乡名人资料,并将范围扩大至家乡普通人,看看这些普通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又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这个阶段就属于课外延伸。课外延伸,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将学生获得的道德认识与道德体验,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品格。

篇(6)

一、增强课程意识,让地方文化成为学生作文资源

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难点,素材、技巧、语言运用等对学生的写作造成了障碍,所以一提起写作文学生就皱眉。要知道写作文也是一定意义上的创作活动,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是这种活动的来源。《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诚然如此,对一所学校而言,它所在地域蕴藏着很丰富的乡土文化之“源”,而且此“源”无疑是生成作文最好的资源,所以语文教师要有积极开发利用此项资源的课程意识,在教育观念上要自觉地转变:作文课要走出教科书的限制,摆脱机械的和封闭孤立的设计,重视教学情境和生活环境,灵活地进行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交融;作文课要彻底改变陈旧的不合时宜的课程资源观念,面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资源;作文课需要师生携起手来共同去开发、生成、建构。实施作文课程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注重对话、交流和沟通,使初中学生在“探索——发现、体验——表达”的架构下进行学习和创作,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按照这样的方向去做,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课以人为本、具有个性化特色,作文课难上、作文难写、作文难改的现状才会有所改变。

二、发现、连接与整合,让地方文化资源与作文教学相契合

虽然乡土作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但是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避免盲目性,要有一个计划,即发现、连接与整合的过程。

(一)通过调查,建立地方文化素材库。

实施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时时留心处处留意,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捕捉信息、感知信息、记录信息,察觉优势资源成为独特的材料。身在社会就要感知社会环境资源,身处学校就要感知校园生活资源,身入家庭要感知家庭人文资源,对于时事的变化也要时时予以关注。要掌握家乡历史文化背景、自然人文景观、民间民俗风情等,我校所在的青城古镇,有极富地方建筑特色的城隍庙、青城书院、四合院民居、二龙山戏楼、高家祠堂、普济阁、罗家大院等人文景观,有百年梨园、青城八景、千亩荷塘、大峡奇观等自然资源,有西厢小调、民间故事、家族文化、民俗活动等民间文化资源,有湾西瓜、瓦窑子葡萄、席年子石头等地方特产资源,以及青城长面、青城馓饭、青城陈醋、酸烂猪肉、腌缸白菜等颇具特色的饮食资源等,都可收集整理纳入自己的乡土作文素材库中。切记教师要帮助学生按一定方法,将凌乱的素材加以归类处理。在不断丰富与积累乡土文化素材的过程中,做到让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二)通过整合,契合地方文化与作文教学。

在做了以上努力之后,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资源,那么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并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于作文课程呢?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一定的措施进行整合,根据语文课程中作文教学的要求,同步链接地方文化,让学生感知最自然、最真实、最贴近自身的素材,并且在亲历中接受体验和熏陶。如参加一年一度的清明祭祖活动,看到“城隍出巡”的盛大民间活动的时候,就要同步链接体验类习作,写热闹、欢快、盛大的群众集会场面;小岩晚照、崇兰列嶂、小河烟树等八景和荷塘、大峡、梨园等风光,就同步链接自然类习作,描绘家乡的青山秀水。探寻青城书院,参观直街巷四合院民居,走访红岘古村落,可以描写乡史乡貌。走进春节,欣赏地道的西厢小调和秦腔演出,聆听丰富多样的民间流传的俗语,就可以整理民间文化,介绍民情风俗。欣赏各式各样的建筑,面对琳琅满目的剪纸和奇石,就可以写自己喜爱的小物品,介绍家乡的物产的说明文或小品文,撰写有关的小论文。

三、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发挥地方文化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部分“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走出书本教材,开放眼界、开放思维,放眼家乡、放眼社会,热情细致地观察现实、体验现实、感受现实。

(一)走进自然,采撷生态文化资源

语文课教学生作文时不能“软禁”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中苦思冥想咬烂笔头,最好带领大家全身心融入大自然。活动时切记精心准备,做好安全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提前做好准备,通过引导、观察、体验,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身心愉悦。青城古镇可游赏黄崖、小岩、鹿谷山,参观大峡电站、大峡风光,青城得天独厚的古建筑,东滩的家庙、戏楼、稻田、荷池、鸟岛,苇茨湾的龙泉、闯王墓,南坪的纱帽山,水川的北武当山、刘子山、玉兔岛……尤其是长期埋头学习足不出户的学生,青青麦苗,小桥流水;寒来暑往,阴晴圆缺,投身那么美丽、那么鲜活的素材中,哪个学生不想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呢?可想而知,这样写下的作文必定是字字情真句句意切,生机勃勃充实可读。

(二)深入社会,了解人文资源

当然,要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仅仅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做以下事情:从当地历史名人的动人事迹中汲取营养培养激情触发写作灵感,走进更多的农家了解人情,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普通人普通事,多途径地投入到生活中。像春节英雄武鼓、道台狮子、烧秦桧、元宵节灯会,农历3月28日东岳庙会,端午节戴花磨绳、登黄崖山,清明节城隍出府、书院祭孔,中秋节赏月、品瓜果、吃月饼等,都极具参与性和观赏性,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捕捉到许多鲜明的习作素材。最近几年以来青城古镇的文化节、旅游节、西瓜节、葡萄节、荷花节等新旧结合的节日,是二十一世纪新时代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展示着全新的气象。学校和主办方联合,让学生或以观众或以记者或以礼仪员等角色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挑战不同角色获得不同经验。还可以指导学生报道家乡的建设进程,如青城大桥建设、民俗一条街建设、东南西北古城门修建、四合院民居建设、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古镇旅游事业建设,写出各种体验类习作来。

总而言之,在某种文化的浸润下汲取文化,在感知和学习的历程中吐露自己的心灵,这就是作文。让语文作文教学深深扎根在地方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获得全方位的启迪,使我们的学生在乡土文化之魂的熏陶下不断产生作文灵感、焕发创作激情,这样农村语文作文教学的优化才会有所可为,农村初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才不会是空谈。

参考文献:

[1]孔宪功.作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写作积累[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1,(10).

[2]黄芳.充分利用本土资源 拓宽作文教学视野[J].作文教学研究,2008,(06).

[3]吴千源.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作文教学[J].中国教研创新导刊,2011,(04).

[4]吕春宝.浅谈新课改作文教学中的素材积累[J].中学语文,2010,(03).

篇(7)

文化景观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它是人类活动所塑造并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内容除一些具体事物外,还有一种可以感觉到而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它往往与宗教教义、社会观念和政治制度等因素有关,是一种抽象的观感。文化景观的这种特性可以明显反映在区域特征上。

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型,自1992年在美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年会被提出,并将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别,文化景观的保护实践仅有二十余年。作为一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别,其文化内涵、保护理念与实践工作仍在探索之中。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2008年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将文化景观与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运河和文化线路列为“特殊的遗产类型”,建议以特殊的指导原则帮助上述遗产类型的评估。这表明,文化景观和其他两类遗产与以往的文化遗产具有相对特殊性,其研究方法、评估体系与保护策略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对于文化景观的认定与评价就有其独特之处:

1. 在物质上,文化景观涵盖了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个领域,但又不同于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也不同于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文化景观作为一种在特定背景和具体自然基础上,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景观形态,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因此我们在审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相关文化景观后,不难发现它们都兼具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相关特征。但不同的是,文化景观遗产更加强调景观的历史识别性(historical identity)和它保持一种可延续的记忆属性。也就是说,文化景观的价值更多倾向于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记忆。不同的文化景观,可能记载了某一地区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和生存形态。

2. 在非物质方面,文化景观更重视物质景观与非物质文化形态之间的融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型,文化景观可能与当地居民的活态传统(living tradition)具有直接联系。因此,文化景观的构成通常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大要素,两者不仅精密联系、相互作用,并且非物质常常发挥重要影响,这种非物质的影响往往决定了景观的物质形态。

二、郧西县上津古镇文化景观概况

上津古镇地处鄂西北边陲,位于湖北省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与陕西省漫川镇接壤,南临江汉流域,北枕秦岭山脉。古城坐落于汉江支流金钱河下游东岸,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来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上津镇是湖北省现存最完整的县级古城,于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住建部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名录。

1. 物质文化景观遗存

(1)南北交汇的自然景观

上津镇位于秦岭山脉与大巴山脉交汇之处,四周群山环绕,金钱河绕城而过,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其中以长堤柳岸、嵩山仰面、三山叠翠等“上津八景”最具代表。

长堤柳岸为八景之首,最具上津特色,是上津最能够凸显中国古典美学特征的人造自然景观之一。长堤柳岸位于上津古城外约300米的金钱河畔,景观主体是长约500米、宽6米的金钱河古堤。古堤是古城昔日防敌、今日防洪一大屏障。堤外河床宽大防止河水侵蚀大堤,故而在堤外河床之上遍植垂柳,久而久之便形成一道柳丝曼舞的独特风景线。如逢春雨纷纷,堤畔柳丝如烟,飘渺朦胧。清代诗人王霖曾赋诗赞美道: “青青堤上柳,飘忽自成春;欲作三眠势,应来九烈神。波平分鸭黛,浪咸起鱼鳞;若向江中渡,风流自有人。”

除了长提柳岸之外,上津镇还有嵩山仰面、伍峪青幔、天桥古洞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与上津人长期生活在一起,融入了上津人的日常生活,上津人也按照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感受甚至改造这些自然景观。

(2)“南船北马”的漕运商埠城镇人文景观

除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上津古镇还遗留有大量人文景观。其中,因商而起的城镇聚落景观,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之一。

上津古镇位于金钱河畔,金钱河自北向南巡城而过。因水而聚,是中国古典规划原理中最为重要的选址要求。水利万物,靠近水源,能够解决日常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用水等实际需求。另外,堪舆学认为,水为财富的象征,滨水而居能够带来财富。的确,在南船北马的封建时代,水确实能够带来财富。作为古代最为重要的物流通道,漕运决定了古代中国的经济命脉。因此,中国古代城镇大多规划建造于大江大湖之畔。上津古镇也不例外,金钱河为上津古镇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作为一个因商而兴的古代交通枢纽型城市,上津至今保留有数量丰富、立体多元的商业聚落景观。

①古城墙

早在北魏时期,上津就作为县治所在地得以营造。作为湖北省仅存的县级古城,上津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城墙、城门。

现存上津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正德年至嘉庆三年进行了大规模修造,后又于清顺治七年进行修整。古城周长1236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墙高约7米,呈梯形,为夯土墙包青砖砌成。四方各有一个城门,分别叫做接秦、达楚、通汉、连郧,西南一角还有为方便百姓劳作而开的角门。

②商号、货栈旧址

作为重要的商贸中转城市,上津古城保存多处商号、货栈旧址。这些商业遗存主要分布在古城四街和五街,临街分布。上津古镇现存的商号货栈均为典型的鄂西北合院民居,前店后宿。外墙为生砖砌筑,外抹混合谷壳、桔梗的生土。封火墙较矮,粗壮敦实。上覆黑瓦。

③商业会馆旧址

由于发达的商品经济,上津地区商帮云集,这些商帮在上津建立多所商业会馆,规模较大的有武昌馆、山陕馆等。其中现存最完整的是位于古城外西南角的山陕会馆。

(3)中西交织的宗教建筑遗产

①天主教堂

上津古城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位于古城中心位置,毗邻上津县旧址。整体布局为四合院式。主要建筑有门房、礼拜教堂、主教公寓等。

上津镇是鄂西北地区天主教较早进入的乡镇之一。自上津天主教堂开堂以来,共有22位神父坐堂传教。其中,17位外籍神父,外籍神父中多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其中有五人病逝于上津。

在“”期间,上津天主教堂受到严重破坏。现存教堂建筑主体为1984年李新富神父筹资按原样重建,呈哥特风格。其中教堂石质大门为清末原物,门框上书“耶稣圣心,上天之门”,门框石质细腻,书法隽秀,可以遥想教堂原貌。

上津天主教堂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其整体布局上。上津天主教堂在修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当地民众的文化心理,布局上采用鄂西北合院民居形制,呈典型四合院。其中,门房和两侧配房均使用鄂西北民居建造形制,白墙黑瓦。

②佛爷洞

佛爷洞坐落于金钱河西岸,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隋唐时期,由于上津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上津古城一时间商贾云集,成为鄂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随着商业活动的兴起,宗教活动也日益兴盛。故而在上津古镇周围大兴土木,建筑庙宇,佛爷洞就是其中之一。

佛爷洞为金钱河西岸山崖之上的一处天然岩洞,整个建筑充分利用岩洞,在洞外加以建筑,形成佛爷洞主体结构。历史上,佛爷洞屡毁屡建。建国前,佛爷洞仅存僧舍一间,时期,佛爷洞遭受灭顶之灾,所有房舍、佛像全部被毁。现存佛爷洞建筑为2004重建,砖瓦结构。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城隍殿、土地龛。主要供奉释迦摩尼佛、观音大士、城隍、土地、猪大王,具有民间多神崇拜特征。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

(1)刺绣工艺

上津古镇传统刺绣工艺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无论在造型、色彩、工艺还是图案纹样上都高度凝结着上津人不竭的智慧结晶。上津刺绣的图形纹样,风格朴实而寓意深长,配色用线匠心独具,既忠实于自然又富于想象。绣工制作针法多变,精巧高超。传统刺绣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地方特色,刺绣的主题和内容大多为鸳鸯、狮、虎、花卉等寄托着劳动人民美好希望的图案。刺绣作品图案没有定式,大都通过创作者自己的主观想象进行手工制作,而这些作品也有着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共同特征――在用色上尤为大胆和跳脱常理,也不失为是创作者情感的特殊表达方式。刺绣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涵,各种吉祥的纹样是许多普通的艺术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这也是刺绣艺术作为文化载体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开发价值。

(2)竹编艺术

上津镇竹编农具整体造型呈口大粗制的特点,主要器形有菜筐、箩筐、竹篮等。菜篮是上津最为常见的竹筐样式,主要呈现上宽下窄的形态,筐口一般呈椭圆的形状,且纵向直径较长,较为粗糙简陋,主要用于蔬菜存放。上津菜篮主要有斜背式和挑担式,因上津地处山地,多水路,为方便行走,大多数竹篮有肩带可斜跨。有的菜篮口沿低,沿边有双耳,用宽粗竹篾十字交叉固定,用麻绳钳制两耳交汇处,用扁担前后挑,既实用又省力。箩筐的容积大,多以竹和藤两种材料混合编织,口型接近正圆,器型的腹部向外鼓,近似于水缸造型。竹篮的竹篮口为椭圆形,有的接近长方形,类似船状,款式主要有手提式。

(3)闹火龙

“闹火龙”是上津古镇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亦是当地居民迎庆新年最为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每年正月十二的晚上由镇上居民自发组织舞龙团队,穿梭于古镇的每一条主要干道,火龙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热闹非凡,用烟花对冲火龙,游行结束后火龙基本烧完只剩骨架。上津古镇新年“闹火龙”的传统体现在“闹”字,这是因为上津古镇自古以来因水而生,因码头而兴,有金钱河环绕,新年舞龙意在祈求河神、龙王庇佑,为镇上居民祈福。上津古镇“闹火龙”气势恢宏,舞龙队伍繁复庞大,所耗人工、材料、工艺十分复杂,逐渐由单纯的祈福活动演化成集民间工艺、民间美术和民俗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文化需要传播,任何一项文化遗产不只是文化的承载之物,更是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宣传才能培养和吸引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兴趣,才能将文化市场的消费观念建立起来。更进一步说,只有深入理解文化,培养文化消费观念,使人们为觉得有价值的东西买单,才能使社会走向一个消费文化之路。因此,只有培养人们认识文化、理解文化、延续文化的意识才能让人们学会消费文化,从而化解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我们说商品是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商品的创新设计能够更好地宣传与发扬传统文化。任何一个商品的开发应该基于当地的民俗特色,融入其精神内涵,从而增加商品的文化附加价值,继而对商品进行设计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这对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上津古镇将商铺作为开发传统文化的载体,上津有着约一里长的明清古街,是连通古城内外的一条古老街道。两旁民居为四合院结构,和谐而温馨。四合院内古色古香,飞檐斗拱,一进数重。然而,这样古色古香的民居却缺少了旅游观光的气息。商铺的开发是以当地土特产招牌吸引观光者,从而重现明清时期的繁华景象,这样既能全面地展现上津以及我国的历史古建筑风貌,同时也能吸引更多旅游者的眼光。依据上津土特产及待挖掘的文化旅游纪念品做出的实地调查,在建筑风格上,对古镇整体外观及展示区,保留其原有风貌,同时将破坏部分进行修缮与复原,展示区和品尝区与整体的古建筑风貌相协调,给人以古朴、自然之感,真实生动地再现明清时期的场景。在材料和制作工艺上,也进行优化,店铺内部可以采用手绘的方式装饰具有上津特色的符号或图案,这种物化的形式可以成为当地民俗、地域文化传播的载体,也可以成为上津文化的代表。同时,根据上津古镇的特色,将店铺内商品包装设计风格统一,如豆豉、地瓜粉等土特产的包装以仿古防油纸作为材料,环保简洁。以细麻绳简单密封,古朴自然。在设计样式上,以“舌尖上的上津”字样配以地方特色浓郁的食物缩影,将古镇美食与中国传统美食融合,既凸显地方特色,又富有新意。酒的包装设计,以古朴设计风格为主,外部处理为精细的肌理效果,给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之美感。香醇的柿子酒、甘蔗酒、苞谷酒,令人陶醉,包装上简单的密封绳与古镇的古朴自然之气质不谋而合。而在酒的销售与储藏容器上选择了陶坛,陶坛的特殊结构能使空气中的氧进入其中,促使酒完全氧化反应,而且,陶坛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去杂增香,使酒的口味更加醇厚。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何使上津古镇这朵奇葩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是应着重思考的课题,做好上津古镇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与商业旅游的结合是上津古镇向外推介的重点。在保护上津古镇原生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游客参与其中,以旅游消费带动文化发展。把上津古城规划定位为以生活居住和文化商业为其主要职能,以传统商业服务和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古镇。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人类行为活动的动态性和传承性,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形式。这样一种以过程和活动为对象的客体可以从静态的保护及活态的传承两个方面进行,从而实现其保护与发展。“静态保护”主要以影像、录音的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科技载体为物化形式,转化为一种可见的和可再生资源,即通过科技产品的形式来表现和再现的过程。此技术是以生活化复原手法,将群众的创作情境与自身情境相融合,身临其境地感受创作中所散发出来的文化底蕴,以达到共鸣效果。可复制性是变相地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本,这样不仅能保持文化的传播功能,缓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状态。同时,让受众了解和认识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信息,形成一种平民化、大众化传播方式,有利于其保护和传承。

例如,通过利用计算机制图、人机交互、多媒体等数字技术手段将上津火龙工艺制作过程真实再现,通过视觉的展现和观众的交互,最终实现了解上津火龙工艺的目的,创造“上津火龙民俗博物馆”文化机构,全面展示火龙历史、制作工艺,并针对火龙灯会的表演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创新,将其引进课堂,通过数字化技术交流互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遗产,达到推广和普及的目的,这为传承“非遗”打下坚实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是保护传承人。上津古镇的“非遗”是存在于各民族之中的“活”的文化,绝不能脱离项目和传承人这个传承主体而独立存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的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要以‘活态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四项主要计划之一的“活着的人类财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极高造诣的一类人)”目的是鼓励各成员国给予他们官方承认,创造有利于“非遗”传承工作的环境,积极改善传承主体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保护传承人的积极性,将其所掌握的知识与记忆传承后人,使得后继有人。建立“上津非遗传习所”等文化教育机构,这样可以给上津人民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场所,同时也为鄂西北地区建设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为“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打造一个社会实验基地,树立借鉴文化遗产资源改造环境、脱贫致富的样板。设立地方民俗传承中心、地方戏曲表演教育传承中心和地方乡土文化教育中心等文化机构,可以突出上津古城在全国历史人文版图上的特色,将上津古城打造成为一个出秦入楚的“休闲旅游古驿站”。

五、结论

文化景观类文化遗产作为近年新型遗产类型,已被广泛认知。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使其在保护工作上也具有与一般文化遗产不同的特点,其特殊性在乡土文化景观遗产上则更为突出。概括而言,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工作,应做到如下三点:

1. 尊重自然,整体协调。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是对文化遗产开展全面保护工作。因此,在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应在全面保护其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环境的前提下,突出其景观特色,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适度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展示,土特产品开发。

2. 元素继承和产业设计。生产性保护的特点在于将生产寓于保护当中,以活态保护替代静态留存。因此,在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的活态利用过程中,应对当地文化遗产进行甄选、提炼,概括出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元素,并将其与现代设计产业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生产链条。

3. 概念推广、综合利用。在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中,应结合具体的规划和发展定位,综合利用文化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做到“因地制宜,扎根乡土,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的乡土文化景观遗产发展模式。以自然景观为表现,乡土文化为内涵,发展成极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区,体现遗产地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益民、张昕:《文化遗产研究文集》, 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8年版。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3] 刘锡诚:《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