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12 17:46: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篇(1)

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退维谷。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中部经济有“凹陷”之忧。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本论文

整理提供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本论文

整理提供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不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2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本论文由

整理提供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讲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整合的思路应是改革和优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全能走向有限,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行政区经济”的弊端。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路子。

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

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本论文由无忧论文

理提供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理顺资源价格体系。现在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主要阻力有两个:一是自然资源产品相对低价、工业制成品相对高价的不等价交换,二是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因此,协调区域市场需要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其中最为关键是理顺资源价格体系,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

落后经济区域发挥本地优势,突出特色。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普遍现象是:生活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人口增长快,失业率高,严重依赖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依附性强,生产力脆弱,交通不发达,自然条件差。根据当展理论与区域经济理论,综合考虑中西部的实际困难,当前应当重点抓好的问题是,最大限度地调动落后经济区域的内部积极因素,发挥本地优势,加快自身发展。

加强东、中、西部企业合作。当前最重要、最现实的就是引入东部和中部的市场主体,在东中西联动中,推进西部大开发。东中西部经济技术合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90年代中后期,一直以商品贸易为主,投资与企业并购仅占15%,本论文由无

篇(2)

1.1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很多,有的学者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等指标来衡量,笔者认为人均GDP剔除了人口规模的影响,同时包含的内容也最为全面,用来衡量经济增长较为合理.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经济发展显著增加.

1.2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分析从数据的可得性和口径的一致性出发,本文选用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仍选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所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78—2012年.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河南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河南产业结构的第一产业比重呈现快速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表现出先下降后平稳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则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河南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大体上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1.3城镇化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分析1)城镇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率的稳步提高,河南省的从业人员数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乡村从业者的变动趋势与全社会从业者的变动趋势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主要是因为河南还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主导地位,乡村从业者的变动对于全社会从业者的变动具有决定作用.随着河南城镇化的发展,为城镇和农村从业者总量的增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城镇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从表5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呈现出以下态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省的劳动力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这正是河南省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合理的表现.

1.4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分析随着河南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河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见表6).其中在任一时期,河南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另外,从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可以看出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从总体趋势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

2城镇化在促进河南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制约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1.1城镇化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城建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城建需求资金有增无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远不能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我省城建资金主要来源于土地招拍挂、银行贷款、政府新增财力和基础设施出让、转让,部分大中型城建项目能争取到国债资金、世行贷款和亚行贷款.但是城建项目建设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大,现行的融资模式对财政的依存度过高,投资方式单一.城建资金需求的旺盛与投融资平台不发育、筹资渠道不畅的矛盾日趋尖锐,资金问题仍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加快理顺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培育现代金融水平的地方城建投融资平台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2.1.2制度障碍严重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发展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分离的就业制度、不能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不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向城市倾斜的财政金融政策等等阻碍了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社会资源短缺,尤其是按照常住人口定义被统计为城镇人口而户口不在城市的农民,其在孩子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无法获得同城镇市民同等的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和效果,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2.1.3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口质量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劳动力对城镇化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劳动力的数量多少,更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质量高低.目前河南农村文化教育落后,加上农民思想观念陈旧,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同时,由于不能随时掌握市场信息,主动去寻找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使得劳动就业不能与信息变化同步,失去很多就业机会.

2.2加快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2.2.1建立城镇化多元投入并行的资金机制城镇基础设施能力与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仍是当前主要矛盾,必须千方百计加大城镇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一是公共财政体制应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倾斜式投入,二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城镇基础设施、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全面开放,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激活内需.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开展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环境资源化、资源货币化的有效良性循环机制[10].三是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中小城市要借激发内需金融创新的契机,迅速组建成立中小城镇发展银行,为中小城镇建设进行面对面的服务;中小城镇需要把优质资产和项目捆绑起来,形成更大的市场愿景,吸引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实现双赢.

2.2.2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制度创新一是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使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固定居住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有序转化为城镇居民,并且拥有和城镇居民完全相同的权益,使进城农民真正地融入城市.二是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面向所有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促使进城务工农民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篇(3)

论文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1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退维谷。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中部经济有“凹陷”之忧。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不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2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讲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整合的思路应是改革和优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全能走向有限,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行政区经济”的弊端。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路子。

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理顺资源价格体系。现在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主要阻力有两个:一是自然资源产品相对低价、工业制成品相对高价的不等价交换,二是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因此,协调区域市场需要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其中最为关键是理顺资源价格体系,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

篇(4)

一、现阶段邯郸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解析

(一)发展机遇

未来5年,我们处于不可多得的黄金发展期,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快速发展,国内外经济融合、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将有助于邯郸市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其次,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主导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将为结构偏重的邯郸市经济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第三,邯郸市处于中原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随着东西产业转移、南北经济融合的加快,将进一步推动邯郸市区位优势的发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四,随着省委、省政府“一线两厢”发展布局的全面实施,邯郸市打造河北南厢经济增长极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区域投资吸引力和经济影响力将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潜力将充分释放。

同时,邯郸市经过近一个时期的不断探索,发展理念进一步更新,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全市上下坚持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干事、创业、为民的氛围日渐浓厚,这些都为“十一五”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面临挑战

进入新时期,邯郸市仍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给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度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特色不突出;工业主导产业集中度不高,现有支柱产业对资源依赖程度过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战略支撑作用不够强,缺乏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大企业、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服务业相对滞后,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主导型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务十分艰巨。三是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是影响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改革总体进程不快,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亟待突破。四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够协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科技总体实力弱,自主创新能力差,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缺乏;社会事业欠账多,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农村教育、卫生事业不适应,居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此外,邯郸市还面临着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全省及周边城市未来发展势头很猛,这将给邯郸市在全省晋位和建设区域经贸中心带来很大压力。

“十一五”时期对邯郸市来说,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力争在新一轮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二、邯郸市经济类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们培养的外语人才更适用于从事教学和研究,而不能把语言作为工具运用于实际交流。但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更加明显:一方面企业招不到真正需要的外语人才,另一方面外语人才找不到人尽其材的合适岗位。调查结果反映了外语人才的现状是:到各企业应聘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多,但符合要求的少,想要招到满意的人才更是难。这说明,社会经济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与高校培养的外语人才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需要的是实践应用型外语人才,而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则偏重于培养应试型和理论型外语人才。

事实证明,地方院校的发展离不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地方院校的发展又会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看到这一点,地方院校应从当地的经济发展及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掘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调整发展模式,走有自己特色的路。这是关系到地方院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的空间、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以邯郸学院为例,英语专业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培养服务于本地区中学教师任务,具有一定的教师教育经验。建议要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重点办好师范类英语教师培养工作,在此基础上再拓宽发展渠道,比如现已增设的商务英语专业,是否还可考虑增加旅游英语专业,以适应邯郸及周边旅游业的发展。

三、外语人才培养如何与邯郸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应在全市范围内作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根据分析和预测结果对课程设置作出相应调整,使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那么,如何开展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呢?

首先,对邯郸市外语人才需求走势分析,根据戴炜栋等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的建议,应包括以下内容:目前外语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如人才总量基本情况,学历结构、语种结构、分布结构、层次需求、性别结构等;人才升降情况,尤其是人才紧缺和盈余情况。其次,对社会经济背景制度分析。对人才需求的社会背景与行业背景进行调查,如机械制造外语人才、电子信息外语人才、金融财会外语人才、服装纺织外语人才、交通运输外语人才、食品卫生外语人才等的需求情况。第三,对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如以邯郸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出发,有效地寻找出区域外语教育人才走势、发展动力和需求制约。根据需求分析,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信息引导机制和人才需求的预测预报基地。

篇(5)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经济结构的转变、公共事业的发展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应该以市场为基础手段,区域经济发展也应该遵循着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领域,市场是无效的或是缺乏效率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发挥自己的作用,引导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资源配置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的各种情况。在市场失灵下,公共产品不能实现完全、公平的供给。因此,克服市场失灵通常要求政府的干预。但是,地方政府对市场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只能是辅的、补的,而不能过度的进行强权干预,违背市场经济规律。

2.政府利益地方化

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产生了一系列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异化行为,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公共服务缺乏

政府的公共服务是指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生产的、供全社会共同消费、平等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经济建设和公共事业的投人不平衡,偏重生产性和盈利性的经济类基础设施(交通、水电、通讯等),而对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的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二是在公共事业的投人上,又没有把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分开,导致公共产品领域不断扩大,给财政造成沉重的负担,使财政支出捉襟见肘,这既限制了基础设施的发展,又限制了公共事业的发展。三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的增长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

二、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有市场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因素、产业结构布局因素和政策等。要克服这些因素,就需要地方政府发挥作用。

1.制定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引导本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根据中央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确定发展规划的分步实施落实。其次要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确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再次要确定发展本地经济,引进人才,技术,资金方面的重点方向和目标。最后制定良好的地方教育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优化人才环境,实现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相一致、相互补充。

2.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主要包括政府承担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公共政策,扩大社会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职能。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3.转变政府职能,进行政府管理创新

首先,将公共管理作为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凸显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其次,强化地方政府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地方政府管理的着力点。

第四,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特有作用,淡化行政区划,强化经济区划,破除行政壁垒,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4.培养人们的市场意识,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市场意识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有了市场人们自然会有市场意识,但是市场又是依靠有市场意识的人建立起来的。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首先要转变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自我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下放权力,市场的事情依靠市场机制本身去调节。地方政府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法律环境,确保区域政策的严肃性、有效性、连续性以及稳定性,保障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能够依法处理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创造一个稳定预期收益的投资环境,给各类投资者以信心和激励,从长远的角度促使资源在区域间合理流动。

5.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内产业空间组合的状态,合理地利用区域资源,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求得更大的区域效益,是地方政府的最终目标。从产业布局来看,由于长期受条块分割的影响,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同化现象较为突出。根据区域产业集聚理论,由于区域的主导产业,在生产上或者在产品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者在布局上有相同的指向性,这些产业按一定比例布局在区域的某个优越的地区内,就可以形成一个高效率的生产系统,改善企业生产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区域整个生产系统的总体功能大于各个企业功能之和。从企业发展方面来看,为私人部门创造就业机会,提供资金支持和财政承诺;以区域内主导产业为主建立竞争优势;设立可量化的目标以监测其进展;促进区域市场而非地方市场的发育等。

6.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完善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

鼓励建立各类民间组织。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打破阻碍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障碍,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组建跨地区的民间组织,以民间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推进地方政府合作,进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囊机构,主要由各地的经济专家学者组成,为区域间地方政府决策提高咨询。二是培育“中间体组织”的成长。这里的“中间体组织”主要是指由市场原则与组织原则的相互渗透、盈利性组织原则与非盈利性组织原则的相互渗透、政府组织原则与民间组织原则的相互渗透所衍生出来的具有新特征的组织体。

民间组织可以对市场经济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会弥补市场组织功能作用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抑制企业组织的非市场化行为和不良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分解部分政府的经济职能,抑制政府权力无限扩张的趋势。保证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地方政府应鼓励这些民间组织发挥效用。通过这些自发的或官方促成的民间组织逐步提升企业战略、拓展市场深度和扩张市场容量,并对政府形成软约束。

参考文献:

[1]张雷宝.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2]魏后凯.中国地区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3]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陈栋生.区域经济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5]马雄光.经济体制过渡期:政府必须主导区域经济的发展[E/DL].北大天网,2003,(7).

[6]龙永图.地方政府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做四件事[E/DL].中国新闻网.2003,(6).

[7]马国强.税收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J].转轨时期的税收理论研究,2004,(9).

篇(6)

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个产业结构方面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高等院校培育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实现科教兴国这一伟大战略。在国家发展的立场来说,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加快区域经济模式的转变,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的顺利,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通过人才创新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二、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这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几点以供参考。

(一)高等院校设置的专业未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一些学校为了吸引生源,追随国家发展“潮流”,不顾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而盲目的设立专业,使得一些“华而不实”的专业越来越多,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少,极大的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陕西省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现,这不仅仅重视了科教兴国这一战略也强调了人才强国。高等院校能够有利区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高等院校发展自身的问题

首先,一些高等院校所处经济区域较为贫困,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教育体制不合理等等方面的烟瘾,使得学生所学知识没有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毕业时很难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压力。其次,一些高等院校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在进行学生实习、见习安排方面没有做到学校应有职责,使得学生在在就业方面出现较大问题。高等院校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三)区域经济体未能和高等院校建立完善、长久的合作机制

这就导致学校既不能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情况企业也不能清楚什么样的人才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另外掌校和企业缺少交流、合作,就不能长期有效地为企业培训专业人才企业也不能帮助学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高等院校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当地的高等院校的为了发展,只有两者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作用。

三、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调整高等院校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高等院校的专业决定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容,决定了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进程。陕西省高等院校在设置专业这一方面应该立足于本地经济发展的状况,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的设定和调整,最大限度的适应陕西省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高等院校应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提高师资科研能力水平。学校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高等院校应平衡各优势学科的教育资源,合理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教师的科研水平决定着学校的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学校重点学科高水平的科研师资团队不仅更容易取得相应专业的建树,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培训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还可以为毕业生增加实习经验和就业机会。通过两者的合作,企业向高等院校的学生传递社会对莫方向人才需要的信息,高等院校向企业提供最新的科技和灌输先进的思想。两者通过更紧密的合作和交流实现双赢。

四、结语

篇(7)

(一)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应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合理分配资金:

(1)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国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产业经济的增长。因此,政府财政投入应当是支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2)鼓励社会和企业资金投入。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满足了企业招工需要,社会和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受益者,也应当承担起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

(3)引导家庭和个人资金投入。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是由国家和个人承担,就我国国情来说,为了发展职业教育,家庭和个人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家庭和个人对于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仅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高级技能人才,助力我国经济增长,更有利于提高家庭和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对于我国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二)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对于保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技术人才地位,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体系,主要是成立由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行业认证机构、证书机构及鉴定站组成的认证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形成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机构体系;

(2)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管理。我国目前的职业资格证书来源复杂,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信度,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资格认证的权威性。因此,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颁发及管理机构;另一方面,要建立标准化和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实现教考分离,考评的组织实施由政府授权的考试中心负责,建立公正公开的第三方认证规则;

(3)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就业准入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严把生产操作流程的重要方式,要充分发挥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对市场经济劳务用工的规范作用,就必须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对于无证上岗的现象,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坚决打击劳务用工乱象。

(三)完善教育衔接机制,促进校企合作

完善教育衔接机制,促进校企合作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保障。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完善教育衔接机制,提高办学层次。一方面,我们应该完善职业教育内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机制,使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更高层次深造;另一方面,应选取有条件的地区试点,率先开办本科层次与研究生层次的职教专业,逐渐形成职教系列的中专、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职教人才的高质量需求;

(2)促进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一方面,政府应当制订相关鼓励政策,支持行业协会、企业与职业院校密切合作,帮助有办学能力的大企业办好本企业的职业学校和培训中心;另一方面,要引入学徒制思想,建立校企共赢的利益链,实行弹性学制,合理分配在校学习和企业顶岗实习时间,教学与实践交替进行,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和管理,组织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在行业、企业的推动下,使职业院校不断深入市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四)保障就业,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

保障就业,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保障就业,提高职教毕业生就业率。职业学校应合理设置专业,与企业实际需求相适应;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使学生具备上手快的就业优势;同时要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及时掌握招聘需求信息,通过签订协议班等方式保证学生就业;在就业政策上给予优惠,在户籍、档案、职称评定以及创业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对职教生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给予同等的关注和重视;

(2)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待遇首先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劳务用工行为,优化劳动环境,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各级劳动和人事保障部门要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咨询指导,增强学生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带头重视技术工作,重视技能人才,重视职业教育,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经济作用,从而提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

二、总结与讨论

总之,上述实证分析表明,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有助于我国区域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不同地区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各不相同,要提高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必须在各地区采取符合当地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

(1)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特点及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初、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而对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级技能人才,支撑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2)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重视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努力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