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7:46: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孔子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是在注重学生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其潜能。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对学生的智能、志趣和个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除了在道德上提出基本要求外,他并不要求学生改变自己的个性特点,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辟如就“政”这一问题,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针对子夏性急且重小利而答。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说如果“必不得已而去”,则依序“去兵”“去食”,强调了“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观点。孔子意在鼓励子贡首先要牢固树立老百姓的信心。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是针对仲弓的气量小而对他提出的要求。以上几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在回答他们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均针对各人的个性弱点指出不同的努力方向,语言既带有勉励和要求,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孔子实施因材施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闻斯行诸”的回答了。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可见孔子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从补救其不足方面因材施教的。“因材施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反思现在的教育现状很有意义。在很长一段时期,“齐步走”的教育模式是我们的主要教育模式,并且现在还依然存在一些学校中。僵化的教育手段、陈旧的教育思想,以升学为教育目标,夸大学习成绩,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和个人特长的发展。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育评估片面性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今天,我们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宜”,依据学生个体特点,实施适应个性差异的教育,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不同的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实质上就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句话放在是否能因材施教这一背景下,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学思统一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创造,也是当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启发教育不仅是启发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而且是启发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正如古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可以终身受用。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关于“启”、“发”的论断,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起源。愤和悱是一个人渴求知识的急切心理在外部容颜上的表现,学生已经思考了但还没想通,这时可以去启发他,思考了并有所领会但还不能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这时可以去开导他。孔子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和及时的启发。学生不能从已知的一点推导到其他,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孔子就不会再重复去教授,———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再讲,就会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就是说学生不到想明白而又不得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指导学生要在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动机、主动性、积极性的时候才有效,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强迫灌输,学习效果是不可能好的,孔子不仅教学生时用启发的方法,自己和别人谈问题,也善于接受别人的启发。后来的《学记》把这一经验总结为善喻。“遵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教学上很宝贵的经验。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须完善自我、以身作责
国务院在推进教育改革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孔子教育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孔子身正不倦,率先垂范。他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提出教师以身作则要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不言之教需要受教育者本人有意无意地感悟生活世界中的一切人和事物,获取智慧灵感,孔子认为,教师应认真诚实,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他尤为赞同“主忠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在盛赞老师时这样说:“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然从之,未由己也。”这正是孔子高尚人格和高超教育艺术的真实写照。孔子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身体力行,学而不厌。他认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应该经常自问是否做到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鼓励教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学习起来可以说达到入迷的程度,“三月不知肉味”。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别人,但在好学方面要比别人强。孔子不但“每事问”,而且“无常师”。他对师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广泛,凡有一技之长,明一物之理的他都会拜为老师,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应该是“教学相长”的最理想诠释。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师德。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无私奉献。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创设一种乐学的气氛,愿意并且善于和自己的学生接触、对话、交流,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教师应该是知识渊博和见解深刻的人。具有广博的知识,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系统运转的规律,懂得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教师还应该具有继续学习的要求、能力和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孔子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和敬业爱生的品质,他的进德修业、永不停止的思想,对今天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
四.结语
论文关键词:生命 教育 生命性教学
论文摘要:在技术统治一切的时代中,教育封闭了通往灵魂之路,对生命的异化和漠视使教育迷失了方向,离生命的原点越来越远,一个呼唤教育回归生命,以人为本的时代已经到来。文章基于对生命与教育关系的理性探索,探讨生命性教育教学的理念、特点,并努力探索出一条生命性教学的实践之路。
人是由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所构成的,无论是自然生命的发育,还是精神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人是唯一必须接受教育的造物。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已然成为一种“工具”,对教育的关注不是因为人本身的需要,而是因为社会的直接需要,为培养社会人而存在。这种工具主义的思维方式导致功利主义教育盛行,造成了生命意识的缺少。
生命性教学理论的提出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该理论在认识到生命与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可行的课堂教学实践,不仅在理论上将生命教育的理解上升到新的层次,而且在实践上也探索出具有创造性和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以下将首先从生命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并对生命性教学的特征和实践性进行探讨。
一、生命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纵观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面对传统教育留下的一系列漠视生命的弊端,新世纪的教育迫切需要一个以人为本,为人自身发展,体现人的生命意义的教育理论。生命性教学理论的提出正是满足了现代教育的需要,也由于中西教育历史上对生命本性的尊重,使整个生命得到全面发展,为生命性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西方教育思想奠基。古希腊哲学确立了人的理念,强调对人的尊重,并使其充分发展。他们认为知识的种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教育引发潜能说,亚里士多德把教育看成一个内在发展的过程,是自我展开和自我实现的过程。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把人从中世纪的经院教育模式解放出来,赞颂人的伟大,提倡人的尊严,反对禁欲主义,尊重人的个性,走向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的教育是对生命的第一次追寻,他强调教育按照人的天性,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另一个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就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提倡教育要顺应自然,培养反封建的“自然人”,主张根据儿童的特性实施教育。自卢梭的《爱弥儿》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关注儿童当下的教育再到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中关于“教育即自然发展”的理念,实现了尊重人权到尊重童权的过渡。六十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是以马斯诺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潮为先导的,是以“完整的人”的发展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充分发挥潜能的基础上,实现丰满的人性,强调人要理解自己和他人,并与他人友好相处;强调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强调人向自我实现的发展。这种教育将帮助人尽其所能成为最好的人。人本主义体现了教育对完整生命的复归,对个体自由的诉求,对生命的个性呼唤。
2.中国教育思想探索。中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表现的思维方式更整体偏重人文伦理,就教育而言,由于封建制度和宗教法制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教育不及西方,在关注个体,关注自由和个性上受到压制。但是在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群雄争起的多元文化,影响至今的是儒家和道家文化,儒家思想以孔子为先导,其中,孔子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学思结合等都是主体教育的成功实践。如果说儒家是通过伦常礼教来规定生命的内涵,那道家就是将人性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认为生命的本质不是外在的规定,而在于他的自然本性,教育就是把生命置于自然的背景下,使其自然本性自由发展,这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
近代受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推翻封建制度,从根本上为教育发展人的主体性、关注自我和生命提供了保证。在近代教育史上主张个体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家有、陶行知等。通过自由个性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格,在教学上尊重思想自由,顺应个性发展,在办学上追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陶行知在留美归国后,借鉴和扬弃其老师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上改变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生存方式,教育要“以人为本”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教育研究在20年前才开始关注个体生命。“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课堂中极力引发学生的主体性,成为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识。其中,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命题,从生命的动态生成角度,给主体教育作了新的阐释。该文指出突破“特殊认识活动”的传统框架,必须从更高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这包括:①是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②课堂教学目标上应该关注生命的全面发展,即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③课堂教学蕴含着极大的生命活力,因此教学过程不应机械设计,而应具有生成性。
二、生命性教学的特征与实践探索
生命性教学是生命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上的实践表现形式,其特征表现在对生命的敬畏,对儿童的尊重,对生活的关注和对人文环境的关怀。
1.敬畏生命,让教学体现生命意识。由于生命具有两重性,人是意识动物,为意义而存在,然而没有生命的存在就谈不上生命的意义。对生命的关注首先要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还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学会关怀他人,并与他人相处。生命性教学的目标,基础是教人珍爱生命,更高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生命性教学是知识、智慧和人格教育的统一。把知识归结为创造性的智慧,把智慧归结为时时处在价值抉择中的人的灵动的生命。
2.解放儿童,让课堂体现生命关怀。所谓解放儿童,就是要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一方面把儿童当“人”看,教育过程尊重人的特性,另一方面,把儿童当“儿童”看,承认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让他们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儿童的天性是自由活泼的,现在严肃的课堂纪律让生机勃勃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课上正襟危坐,课下狂乱反叛。犹如弹簧,压得越低,释放后反弹得越高。今天解放儿童的任务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吧儿童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其次,课堂规训不应成为阻碍学生自由思考和创造的障碍,第三,让儿童走出成人世界,活在当下,尊重他们身心的自由发展,不要将成人的意志强加在儿童身上。
3.融入生活,让教学充满生活情境。关注学生个体生命自由成长的教学,必须在生活世界中进行。个体生命的发展不在抽象的科学世界,而在富有韧性的完整生活世界里。课堂教学不应只是将死板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生活联系的知识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更不能真正理解掌握,因此创设生活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还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经验是十分必要的。“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要融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情境的价值。”
4.人文关怀,让教学评价以人为本。功利性教育的盛行导致教育成果的评价也具有很明显的目的性,“以分数论成败”的观念依旧可以说是目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主体性缺失和情感性缺失等弊端主要的根源。因此,努力探索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就显得极为重要。需明确的是对教师和对学校的评价源于对学生的评价,应着重探索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在具体评价学生时,评价的内容要向着多元化方面发展,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中所反映的道德品质、兴趣爱好、特长等其他方面潜能的发展。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考察。
新世纪初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要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他们和谐发展,教育从关注社会,作为服务社会的工具,到关注人,作为人的发展的自觉需要;从关注知识、能力、情感单一的发展到关注让人的身心完整的发展,不断的实现向生命的回归。生命性教学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突破,将对新课程改革注入一股强心剂,对教育工作者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2]刘德华.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2002.
[4]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关键词:感恩教育;理论依据;必要性
感恩,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当感恩涉及在教育方面时,它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实践三个层面的教育引导。近些年来,全社会对感恩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感恩绝不是口头上简单的一说,学会感恩,拥有感恩之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奉献意识和健全人格的表现。
一、感恩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孝悌理论。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中,“先王以孝,以顺天下”、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百善孝为先”等古语,表达了孝文化对于社会、国家、个人的深远意义。孝,即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姐妹间的友爱。在孔子看来,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孟子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将孝悌推广到了他人和社会。再到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博爱思想。除此之外,还有像“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样的典故,表明了动物都懂得恩情的回报,感恩,对于人来说的不言而喻的道理。所以,当代的大学生应谨遵孝悌理论的精髓,还要将这种感恩之念放大至爱祖国、爱社会的情感与信念。
(二)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人类从事的实践活动也是具有社会性的,哪怕是看似单个人的劳动,也不能说是孤立的活动。就如糕点师傅一个人在工作室做糕点,表面看来是他一个人,但仔细思考,我们会发现,其做糕点的原材料来自于别人的加工制作,其糕点的手艺也是向别人学习,继承下来发展创新的结果。所以,具有社会性的个人,其发展必须是在社会交往中实现的。当代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生活在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这个大环境各方面的给予,同时这也是必须的。为此,感恩教育基于该理论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通过教育来点拨、引导学生识恩、感恩生活,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施恩及报恩的行为习惯。
(三)情感教育理论。情感教育是一种教学模式,需要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重点是处理好情感与认知的关系。情感教育强调被教育者的切身体验,养成一定的情感态度,提高教育者的道德人格。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社会化的发展,总之对人的生存具有积极影响。在情感教育理论方面,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动力”思想、斯卡特金的情感教学理论等等。在我国的情感教育方面的研究中,目前,取得较大成果的是朱小蔓教授。朱小蔓教授在肯定张志勇在其专著《情感教育论》中观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情感教育强调情感向度,具有渗透性,但也离不开认知教育过程。通过探究,我们又可以得到一种感恩教育方面的认识:要从当代大学生具有高度的情感敏锐性这个特点出发,进行情感教育,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心理学依据。人人都有生理、安全感、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实现自我价值。这些需求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有着系统的阐述。通俗的说,当一个人吃饱了肚子,才有力气去谈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那么,当一个忍饥挨饿的人得到他人食物的帮助时,正常情况下是会产生感恩心理的,这促使他学会珍惜,好好活下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给予帮助的人获得的便是尊重。然而人的需求、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一个人要对自己已经拥有的学会感恩,人生才能在不断的追求中获得平衡和幸福感,一个自私、狭隘,不懂感恩的人拥有的再多,也无法体悟生命的真谛。所以,当代的大学生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如若坎坷失意,不妨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所拥有的,学会感恩,调整好心态,在新的逐梦旅途上整装待发,起航。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感恩自古是中华民族追求的优良传统之一,正是中华民族的这种优良传统造就了绵延千年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孝悌理论为依据,当代的大学生要以“敬”的态度对待父母、长辈,而且兄弟姐妹之间要做到和睦友爱。在此基础上还要将这种爱放大至他人、社会中去,以此传承中华民族的感恩精神,将感恩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直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我们所需要的和谐社会,必然是拥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这些基本特征的社会。而感恩教育所要表达的正是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之心。敬畏之心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心理基础。对当代的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要让他们以感恩之心做人,以敬畏之心做事,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面对人生,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增强社会责任感,推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提高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
(三)促进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当下的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淡薄、心理素质欠佳等等,其根本原因是缺少感恩意识。而感恩教育正是对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健全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教育内容。要通过感恩教育,让大学生能够自觉自愿感知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自觉的修身、修性、修德,完善自我,才能在当下多元、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自身得到良好的发展,健康的成长。
作者:胡娜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常凯文.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令人忧[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文献
一、引言
《国家教育方针》指出,我们的教育要使受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把审美教育看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提倡注重教育的“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这是我们当今现代教育的要求,同时新时期对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这一形势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文献综述。
二、文献的来源与国内外审美教育的研究动态
(一)文献来源。
本次所综述的文献,大部分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中少部分来自书籍和报刊。
(二)研究动态。
随着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审美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教育界比较热门的话题。西方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美育就是当时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曾对美育有过深刻的论述。而在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把“礼乐”定为学校教育内容“六艺”的首位,其中“乐”为审美教育的范畴,到了近代,梁启超、王国维、先后提出了美育的主张。至今,国家一直在提倡审美教育,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一度中断。
近些年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高中语文优秀论文唯理性教学模式与按“知识点”的高中语文优秀论文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呢?
听觉和视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曾经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们用来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还有的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
李岚清同志在《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的讲话中曾指出:“素质教育要彻底摈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今天,国民素质直接影响到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在素质教育中,美育具有重要的位置。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自觉遵循“美的规律”,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创造能力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通过各种美的形态所进行的教育。其中语文审美教育又是进行美育的一个主要阵地。语文审美教育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三、审美教育的含义
综合对众多文献资料的分析,虽然研究者们对这一概念的表述有所差异,但大体可总结出审美教育,就是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和具体审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四、主要观点的陈述
就这一问题,研究者们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本文在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后,尝试将它们归纳如下。
(一)借助教材,依托文本。
研究者张金坤一贯认为“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不断地获取和增强美感的过程中提高语文水平”。(张金坤,《谈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1期)张文清和杨淑妮则指出:“审美教育与小语教学密不可分”,“美就蕴含在教材中”,所以“对小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应该从教材抓起”。(张文清,《如何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实施审美教育》(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美。
美,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使人感受到的。“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对美的鉴赏能力还很低,要使儿童感受到美,就必须让儿童面对一个个具体的审美对象,凭借这些审美对象,激发他们用愉悦的心情来感知美的形象”。(杨春银,《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情趣》,《文教资料》,2006年11期)。
教材中的美感大多是以形象为载体展现给学生。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美的鉴赏能力还很低,往往只会注意事物的外表,还不能从本质上区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而学习情境则是一个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美的实质的途径。当然,创设学习情境的具体途径有很多,刘统江认为:“可以借助音乐、图画、多媒体等来创设情境。”同时情境也是一个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因此善于创设学习情境,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美、理解美。
(三)重在启发思维、激发想象,体会与挖掘美。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思维正处在活跃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在这样的条件下,应因势利导,诱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想象与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因势利导,经常选择教材所描绘的含有想象余地的部分,适时、准确、恰当地揭示出来,诱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从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刘华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甘肃教育》,2000年04期)张和生则认为:“启发学生想象,激活形象思维”,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作品蕴含的各种美”(张和生,《〈繁星〉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四)反复诵读课文及课外书籍从中体验美。
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欣赏美,关键在于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深入体味、感受作品。唐华玉认为:“正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唐华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科研论坛》,2002年06期)苏凤军认为:“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在头脑中出现想象的画面,可以不同程度地进入课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读来感悟语言的含义,体验文章的情感,在浓烈的读悟氛围中,移情自我,受到情感陶冶”(苏凤军,《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关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得出的成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搞好审美教育提供了众多的参考途径。然而它毕竟是较大地依赖个人的经验总结得出,怎样才能做到较普遍地适用于语文教学当中,应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彩莲.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论坛,2001,6.
[2]杨春银.创设学习情境与培养审美情趣[J].小学语文教学,2002,6.
[3]新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4]彭剑飞,冯周卓.新课程教法新研[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7.
[5]潘桂云.强化审美教育策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6]赵温叶.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教育论坛,2008,3.
论文摘要:个别化学习理念有着悠远的发展历史。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中国孔子“因材施教”原则发展到现代,个别化学习已经成为网络远程教育的“一张王牌”,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和强调。同时,主体教育论、学习风格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个别化学习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个别化学习,又称个体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的自主性学习活动。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个别化学习理念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强调和重视。然而,作为远程教育中的“一张王牌”(基更语),个别化学习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理念的提出和存在,是有一定的历史源起和理论依据的。因此,梳理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历史发展脉络,弄清其存在的心理学教育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历史透析
“个别化学习”源于“个别化教学”理论。随着现代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向“学”,对“个别化教学”的研究也大都转向对“个别化学习”的研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个别化教学理念的发展历史,也是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历史源起。
个别化教育由来已久。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历程中,个别化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孔子就是个别化教育的先驱,他提倡“因其材而施之以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西方国家亦然,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主张教无定时、教无定法的组织形式,也体现了个别化教学自由、开放的原则。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面对机器大生产对人才的大量需求,“班级授课制”取代个别化教育,成为当时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班级授课制”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班级整齐划一的教学步骤,以培养教育“工具人”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不考虑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学习风格、个性差异等特点,使得“班级授课”的教学方式日益遭到质疑和抨击。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也开始引起教育者们的关注。“个别化教学”的概念正式提出并日益受到重视,对教学改革的实践也提上日程。20世纪20-30年代,道尔顿制和文纳特卡制开启尝试阶段;20世纪50年代,斯金纳的程序教学重新激起对个别化教学的兴趣,并提供工具(学习器和程序教材)和“个别化的教学方式”;20世纪60年代,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宜的条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同时,他还提供了个别教学的方法。60年代的凯勒计划提供了系统化的个别教学模式等等。在中国,除了引鉴国外的个别化教学模式外,从20世纪80年代起,教育者们也开始了个别化教学实践的尝试,进行了分层教学、异步教学、分层递进教学等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一些成果。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提倡“以学习为中心”“自主学习”,教学的重心开始由“教”向“学”转变,个别化学习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强调。特别是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为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个别化学习方式,逐渐成为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基更教授在《个别化学习—远程教育的一张王牌》一文中就充分说明了个别化学习对于远程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远程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其教育活动在空间上相隔离,在时间上相错开,在学习上打散了教学的班级组织,这些特点必然要求在远程教育过程中,学习者必须通过个别化学习来适应知识的获得。另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个别化学习以其灵活多变的特点,促进学生个体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养成,实现个体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由上我们可看出,个别化学习理念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随着远程教育领域的兴起,我们更看到了个别化学习夺目的光环,并成为远程教育发展中最“靓丽的风景”。
二、个别化学习理念的教育学、心理学依据
个别化学习理念并非“无源之水”,同样,该理念的提出和强调,也非“无本之木”,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它提供了充分的存在依据。
(一)主体教育论思想
该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学习、认知、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都应该围绕发展学习者的个性,以主体性方式构建知识,充分尊重、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它反对把儿童视为客体,主张把儿童当做主体;认为教育的过程,是儿童自主地与周围环境或教育资源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所谓对人的刺激或行为的强化;强调教育的主体性,教育要尊重儿童,关注人的自我实现。
受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影响,至今的中国教育,仍旧是一种“工具性”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培养成工具,教育不是把人作为独立的主体来培养、发展人的内在价值,而是把人作为工具、发展人的外在价值和工具价值。这一教育理念,在高扬主体性的当今社会,无疑是发展个人主体性的一种障碍。因此,培养中国人的主体性乃是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人的存在是个体性的,作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学习,也应该是个体性的。个别化学习主张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注重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和个性才能。这与主体教育理论所强调的自主探索、自主交流、自主构建和自主发展是一致的。
(二)学习风格理论
关于学习风格,我国著名学习心理学家谭顶良教授下的定义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对学习时间、学习时适宜的光线、室内温度等学习环境的偏爱,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思维和记忆的风格,这些带有个体性的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如布卢姆所说,针对这些差异问题,关键不在于是否承认差异的存在,而在于怎样看待这些差异。已有研究表明,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如果学习过程发生在学习者所偏爱的学习环境中,且学习者运用自己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学习过程往往是十分偷悦的,学习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因此,针对学习者学习风格差异,教学就不应该是整体划一地进行,而需要真正做到适合学生学习风格的“因材施教”。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既有其优势,有利于学习的一面,也有其劣势,不利于学习的一面。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发扬其优势和长处,同时弥补学生在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上存在的劣势和不足。因此,根据学习风格制定的因材施教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学习风格中的长处或学习者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匹配策略;一类是对学习风格中的短处或劣势采取有意识地失配策略加以弥补。
学习风格理论应用到当前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以往班级教学中,我们仅关注到学生个体在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忽略了个体间存在的许多直接影响其学习过程的学习风格差异,包括对学习环境偏爱的差异.学习力的差异等等,从而也就出现同样的教学,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差异很大的现象和问题。为此,教学不能仅仅沿袭传统整齐划一的模式,而需要根据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在课堂上,要实现学生的真正平等,就是每个学生都要得到适合的教学。传统的平等观认为,学生平等就是指学生人校学习的机会平等,学生随机分班,教师随机教班并为班上每位学生提供形式和内容完全相同的教学,这似乎就实现了学生教育的平等。其实,这只是一种机械的平等,并没有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别需要,事实上根本没有真正实现学生的平等。因为整齐划一的教学必然只适合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水平等,而另外一些学生,因为不适应教师的教学而掌握不了知识。因此,教学的过程,必须力图根据学生的差异来教学,从而真正实现教学中的“发展性平等”。
与教师的“教”相对应的,学生的“学”同样需要个别化、个性化。在富有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掌握学习步骤,采取自己偏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承认个体间的差异,并能在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个别化学习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其追求的就是学习者个体的全面发展又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调动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其基本理念就是:培养个体“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在当今的发达国家,一个共识已经产生:是奶油就要浮在上面,是好钢就要成材。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存在,其前提就是要承认并尊重学生间存在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学习风格的差别。
(三)建构主义学习
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个别化学习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意义构建获得知识。知识获得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教授内容的能力。因此,该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由于学习者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要使个体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学习者可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学习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为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存在提供了依据。在个别化学习过程中,个体主要是通过自主安排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独立性是个别化学习的基本特征,自主学习是个别化学习的基本形式。个别化学习更多地可理解为个性化的学习,学习者追求个性的独立,根据个人的能力和需要去学习知识,建构起烙有个性印记的知识意义。
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为个别化学习的实践提供了指导。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个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具有个体性;同时,为使个体意义建构更有效,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是十分必要的。个别化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在学习形式上不能仅拘泥于个体的自学,很多时候可表现为小组协作学习,与他人(教师、同学)之间的交互学习等活动方式。当然,这种合作学习、交互学习是以满足个性要求为前提和出发点的。由此我们发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统合下,“个别化学习”和“合作学习”并非完全对立的两极。这两种学习理念(方式),在理论上虽然存在许多的差别和对立,但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二者是可以兼容、整合的,共同致力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在人本主义者看来,教育的本质是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的关键在于开启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进而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最高价值。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存在,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人本主义教育家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价值观。“由于每个人的过去经验和教学情境中的个人体验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育和教学就应该使学生发展得更像他们自己,而不是培养具有同一种模式的、相互类似的人。”人本主义强调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是具有个别差异的,我们应该尊重个体的差异。个别化学习理念正是尊重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个别性、个体性,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进行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所追求的是人的个性发展,这本身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大体现。同时,人本主义强调把学习者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主动地探索,而不是看成一个对象,需要外在的导引和灌输知识,注重“人性”,这些精神要义与个别化学习理念是不谋而合的。运用这些精神理念指导个别化学习,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一、提高理论修养,搭建创新平台
历史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对历史老师的理论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水平。创新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无论是鉴别、选择、分析史料,还是说明、分析、论证观点,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历史观,因为只有这些,才是“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唯一科学的说明历史的方法”。所以,要成为合格的历史教师,提高基本的理论水平,案头准备几本与历史学科关系最密切的经典科学理论著作供平时翻阅研究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教师还必须提高政治素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今的社会,商品经济发达,在这个时代,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作出好的榜样,如果“一切向钱看”,对学生不负责任,敷衍塞责,则不仅会严重损害教师的形象,还会误人子弟,起反导向的副作用。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学生乐学、勤学、报效祖国,那么教师必须乐教、勤教和有献身教育的政治素质。
二、拓展知识结构,强化创新能力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多方位的,由历史学向哲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拓展和深入。中学历史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准确地向学生传授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仅靠单一的历史专业知识,是不能胜任当前形式下的教学工作的。知识的尽可能广博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唯有掌握较为渊博的知识,才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才能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也才能在备课中见微知著,讲课中深入浅出,才能不断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多读书。学生总以为历史老师是上下五千年,无所不知。而广博的知识是靠平时的点滴积累起来的。学问无所不在,坚持常年读书看报,不停地汲取知识的琼浆,日积月累,必有重大收获。历史老师应该多读一些与教学有关的书籍,如各地的历史教材、历史教研专家的研究论文、中外历史典籍等。
2.多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自己的教学经验,写对历史问题的见解,摘历史资料,记平时所见所闻,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文笔,又促进了自己的学习和探讨,还提高了观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多请教。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你态度诚恳,虚心好学,则必有好处,必长见识。
4.多兼涉其他学科。“文史不分家”,这话有道理。历史教师养成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中外一流作品的习惯,很有必要。因为这些名作总是从历史真实的高度立体形象地再现它赖以产生的时代特征与风貌,这对教学需要拓宽有益。
5.多参加教研活动。历史教师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级各类历史教研会、学术报告会,多听优秀教师的经验之谈。大家济济一堂,共同切磋,会使你增长知识。
6.多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虽然历史课是讲述过去,但是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教学方法在不断涌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老师,就要像学生一样,不断学习,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自己。这正是应了一句俗话:活到老,学到老。
7.多参观历史名胜。古人说:“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百闻不如一见”。历史教师利用假期,参观浏览历史名胜古迹,实地考察出土文物,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这不仅能增长自己的见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还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到唐朝手工业这一内容的时候,我就将在洛阳旅游时的纪念品“唐三彩”带进了课堂,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了古代手工业的高超技艺。讲到秦始皇陵兵马俑时,我就把自己西安拍摄的兵马俑照片制成投影在课上放映,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秦朝统一天下的恢弘气势。平时的积累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可见,中学历史教师只有具备多层次的知识结构,才称得上是合格的历史教师。
三、提高教学能力,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培养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是面向21世纪的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核心目标,如何开发应用现有教材中的有关教育资源,将这一目标化为教育行为,是优化学科课堂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打破“纲本”意识,冲破“方圆”定势。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原则和精神,尤其是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大目标出发,废除绝对与“教材内容相一致”的老框框,创造性地制定教学目标。
2.改革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要求老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对教材内容、现有观点提出质疑,随时诱导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通过一系列的设疑、激疑、探索、释疑,让学生了解历史、评判历史,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真正做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
3.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教师既要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思维潜能,故要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主编.历史课程标准解读[S].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2).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党的十四界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大学生作为21世纪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主要力量,其政治素质、道德水准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都需要与时展相适应。为迎接时代赋予我们的挑战,有必要全面关注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1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诚信危机盛嚣尘上
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自古以来,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然而,在今天,大学生诚信缺失已成为了我国社会上备受关注的一大社会问题。诸如:在学校内,考试作弊、论文剽窃、作业抄袭等现象层出不穷;在社会上,“老实人吃亏”、“简历不作假,典型一大傻”等禅肆意横行。这些负面效应的影响,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腐蚀是不可低估的。
1.2 道德取向功利化明显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社会转型向纵深不断的发展,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由泛政治化、理想化向多样化、务实化转变的同时,部分大学生的价值目标开始由注重整体利益转向个人利益、由注重长远利益转向眼前利益、由注重“义”转向注重“利”、由注重奉献转向注重享受等。其中,“经济收入高”、“发挥才能”作为大学生评价职业的两个最主要标准排在前两名,“环境”、“升迁”和“单位发展前途”等也都成为了大学生评价职业的主要标准。由此可以看见,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标准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1.3 心理素质脆弱
尽管大学校园里没有大风大浪,但作为一个半社会化的场所,大学生必须要拥有面对困难、失败的素质和能力。当前大学生缺少独立性,遇到困难就寻求家长的帮助,不敢自己勇敢面对。尤其是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都是学校里的佼佼者,然而步入大学后,那种身在高处的光环感消失了,甚至由原来的优秀生沦落到了中下流,便千方百计的找理由自我放弃,造成了萎靡不振、斗志丧失等严重心理问题。其中,精神疾病在已成不少高校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1.4 责任感缺失
在一项关于上大学目的调查中,“既为社会也为个人”占74.2%;“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占9.7%;其他占10.5%。尽管这些体现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主流是正确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与个人之间却更偏重于后者。当今一些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意识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其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2 浅析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路径
2.1 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科学发展为统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以人为本”理念和方法论原则,也即:一方面,人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全部,离开了人这一要素,思想道德建设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还要把加强当代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看做是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的过程,在理论上实现整体架构,在实践中实现整体推进,关注并努力解决好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曾鸣、各个向度问题。只有认识到位、思路清晰、方法科学、渠道畅通、队伍健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在大学生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既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要加强理论教育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此同时,还要推进理论创新,突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推动大学生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3 以和谐文化建设拓展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在大学生中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新风尚,是新时期拓展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体现。一方面,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精神,使大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因此,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必须要积极营造创新环境,还要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努力使各领域的创新人才竞争涌现。
3 结语
培养和巩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是一个社会化的大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共同协助,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发展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帮助大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刘景林.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集宁师专学报,2010(3):64~67
[2] 王强.试论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10(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