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质教学论文

地质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11 17:19: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地质教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地质教学论文

篇(1)

随着我国新的地质黄金时代的到来,地质类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使得一些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例如,(1)工科教育理科化。具体体现为简单套用理科教育方法、实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毕业论文数量远超毕业设计等问题,主要存在于两类高校,一是地质类传统强校,它们原本走的就是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道路,且受“重理轻工”思维影响,故出现工科教育理科化的问题也不难理解;二是部分新办院校,其地质类专业因缺少办学基础和办学经费,实验教学条件(尤其是仪器设备、岩石和矿石标本等)较匮乏,从而影响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2)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不高。究其根本原因还是高校缺乏办学自、国际化办学进程较缓,加上评价体系混乱且名目繁多,各个高校疲于应付,重申报、轻建设,千校一面,反而丢失了地质类高校/专业多年来形成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忽略了人才培养目标、途径和模式的多元化。(3)师资整体水平尚待提高。具体体现在师生人数比小于教育部规定的1∶18、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工程背景、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教师水平差距较大、学术大师及教学名师数量较少等问题,这主要是受前些年全国范围内高校盲目扩招和学术界浮躁之风的影响。

二、几点思考

1.回归工科教育,加强地质基本功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地质类专业首先应回归工科教育,即应该从学校、院系和教师多个层面认真思考地质类专业的定位、特色与学生就业出口等问题,是要消除“重理轻工”思维的影响,做到地质理工科均衡发展,而不是要否定地质基础理论的重要作用;应该强化工程素养和工程训练,加强学生地质基本功和实验/实践能力培养,增加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项目,建设高水平产学研基地和野外实习基地,重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教育,实施地质工程或找矿勘查案例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逐年提高工科学生毕业设计的比例。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一些高校简单地运用软件,看似可以抑制学术抄袭现象,但实际上软件并不能准确判断不同的文字表达形式是否构成对别人学术观点的抄袭。对于毕业设计而言,存在着更多的尴尬,所引用的规范和标准以及成熟技术无疑多为“重复”,而设计所得出关键成果(如公式、数据等)又不在范围之列。

2.开展专业认证,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其预备成员。《华盛顿协议》是工程教育本科学历的国际互认协议,始于1989年,在国际上具有很大影响力,目前拥有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15个正式成员和6个预备成员。2013年下半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作为地质类专业认证工作的试点,标志着我国地质工程教育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实现国际互认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专业、吉林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又相继进行了认证工作。2015年地质类专业认证将全面展开,届时更多高校的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将参加认证。推进地质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实行国际评价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项好的做法是发起成立了“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其成员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10余所世界地学一流大学(学院),通过建立联盟高校之间联动协商机制,开展包括地球科学教育发展国际论坛、科技项目合作与共享、本科生交换培养、研究生联合培养、教师和科研人员互派访学交流等方面的深化合作,促进世界地球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协同发展。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OBOR)建设也为地质工科的国际化办学带来新的机遇。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型基建项目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多元文化背景下合作与竞争的地质工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3.保持学校和专业特色,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多元化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应进一步调整高校治理结构,增强高校自主办学权,坚持学校和专业特色及办学多样性原则。其次,应因材施教,建立分类培养机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拔尖生培养与普通生培养相互补充,多元化人才培养建议在《地质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也有明确体现。再者,应深化教学方法改革,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提倡个性化培养与学生自主学习)、考试方式的多样化(改变单一的结果考查,提倡过程考查、创新意识和能力考查)、野外实习基地和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含视频公开课、MOOC、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应坚持“一制三化”(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鼓励本科生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尽早介入导师的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学术研讨和交流。郑州大学实行的创新学分值得推广,即每位学生毕业时必须获得4个创新学分,这些学分来源于参与科研立项、、申请专利、参加学科竞赛、听学术报告等,并通过一套计算规则折合为学分。

4.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构建社会评价体系建立地质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地质科教联盟,做实产学研基地和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探索协同创新和育人机制,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结合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落实、专业认证工作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外导师共同承担本科生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任务,联合用人单位业务主管和人力资源部门长期跟踪调查人才需求情况和毕业生成长情况,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吉林大学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将以往到企业去实习改为到企业去学习,即将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习和综合设计连同生产实习都放在企业或产学研基地中进行,这样既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又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中央提出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将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估权交给社会。随着教育部转化政府职能的工作推进,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多方参与的高校教育质量社会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必须打破管理僵化、评价名目繁多及高校办学自小和疲于应付的现状,以中国地质学会组织的地质类专业认证为龙头,取代原有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等活动。

5.建设校园人文环境,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搞好地质类专业教学同样离不开优良的校园人文环境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人文环境对于地质工科人才的品格修养树造尤为重要,地质类专业属于艰苦专业,从业者常年与深山荒漠打交道,奉献精神、事业心、乐观豁达的性格和强健的体格是必备的素质。然而,“地、矿、油”等行业性院校的人文氛围相对较弱,亟须加强建设。2013年大学生原创话剧《大地之光》的公演就再次说明了行业性院校需要人文环境、也能建设好人文环境。该剧再现了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热爱祖国、敢于担当和严谨治学的一生,在武汉、北京等地巡回演出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篇(2)

一、实验的基本作法

调查研究表明:农村自然教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少。但农村学校也有许多有利的教学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自然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开展自然教学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自然课中50%以上的内容都是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对农村的自然事物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等等。所以,我们特别注意引导实验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一)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教学需要的替代材料。

自然课中的观察、实验材料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和学校,对于那些当地缺乏的材料怎么办?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对教材中与自然条件结合较紧的课文进行系列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学材料,选择可以达到的教学目的要求、当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补充(如用红薯藤替代天竺葵学习“扦插”,用菜青虫替代蚕学习“养蚕”等),并列成“教学材料结构表”印发给当地乡、村小学自然教师使用,以便教师课前准备和要求学生自带材料,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直接感知各种自然事物。实践证明:这些作法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广大农村自然教师反映:“教学材料结构表”实用性强,易操作,便于兼职教师课前作准备,同时也改变了因缺乏教学材料,只能靠老师演示实验、学生看的状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增加了学生了解家乡自然事物特点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二)利用农村土地较多的条件,师生动手建设、管理生物园。其作用是:

1.生物园能为教学提供观察实验的材料。教师指导学生在生物园按教学需要分类、分期栽培植物,饲养小动物,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解决了学生因缺乏实验材料无法亲自观察、实验的矛盾。

2.生物园是学生进行栽培、饲养等学习活动的基地。自然教学大纲要求尽可能创造条件,联系实际,让学生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学习自然知识,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有了生物园地,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在生物园地中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如嫁接、扦插、喂养小兔等,从而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技能。

3.生物园的建设能紧密结合当地生产实际,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在生物园的建设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进行培植花木幼苗、果树、药材等经济作物的实验。例如,荆门市马河镇铁坪小学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在生物园扦插葡萄、石榴两万多株,种植香菇45蓬;新州县旧街小学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在生物园种植半枝莲、舌干等药材,还进行芽接板栗的实验;利川市黄泥坡小学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对珍贵树种“珙桐”、“水杉”进行繁育实验,他们还学习扦插大黄杨树苗,成活率达85%……学生在亲自参与栽培植物的实验活动中,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增强了科学种田、科学饲养的意识,学习了一些实用技术,直接或间接地为参加当地经济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总之,生物园不只是教学的基地,其功能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三)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展环境考察和课外自然研究活动。

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实验教师注意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上课,自然课中凡是适合在当地自然环境中教学的内容,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岩石、土壤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把自然课的教学和课外自然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自然课取得了综合的教学效益。

(四)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补一些有利于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家乡自然条件科学致富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家乡的自然资源──如家乡的地形和作物、家乡的地热资源、家乡的水域、家乡的药材、家乡的茶等。

2.家乡人民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如柑橘的保藏。

3.科学致富的内容──如池溏的综合利用、兔的饲养、种甘蔗、种、生物防治等。

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教师把学生带到田地边、池塘旁、饲养场和农村专业户中,让学生边考察、实践、边学知识,使学生对家乡了解更全面,感情更深厚,并增强了动手能力和科学致富的意识。

二、实验的成效

我省在农村自然教学方面,经过了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提高了教师素质。

教改实验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研究能力最好的培训班。在参与教改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钻研教育理论,了解教改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据不完全统计:参与实验的260多名教师90%学习了《儿童心理学》、《探究──研讨教学法》、《小学自然教学法》、《教学论》等专著,广泛搜集了有关教改的资料,特别是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资料。至1993年11月,实验教师在市以上公开发行的刊物发表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57篇,其中在《课程·教材·教法》、《湖北教育》、《小学自然教学》等省内外刊物上发表13篇,有2篇论文参加了全国小学自然教学研究会农村小学自然教学论文评比,分别获一、二等奖。85%的实验教师承担过省、市、县(区)的公开课、观摩课任务,共100多人次,其中3人获省优秀课奖,60多人获地、市(县)优秀课奖。通过实验,除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外,还促进了当地农村自然教研活动的开展,发现和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据不完全统计:实验前,骨干教师仅占本地任课自然教师的12%左右,到1993年已上升到27%,其中青年骨干自然教师,由占骨干自然教师的15%上升到65%。这样,就充实了骨干教师队伍,较好地解决了困挠学校的自然教师“断层”问题。还有一些教师因在实验中乐于奉献,成绩突出,受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仅宜昌市就有4名教师的事迹被湖北教育杂志和小学自然教学杂志刊登。

(二)提高了自然教学质量。

随着实验的深入,这些地方自然课的实验教学、实验园地的建设与利用、课外实践活动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和对家乡的资源、环境、经济的了解,增强了学生学习自然、研究自然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立志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这些地方的“四小”活动(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空前活跃,一些学生撰写的小论文在报刊上发表,自制学具被教学仪器部门推广。仅宜昌市和荆门市的小学生就撰写考察报告、观察日记和小论文800多篇,自制学具、标本几千件,40多篇调查报告和观察日记在省、市(县)一级刊物上发表。

(三)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实验点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在种植、饲养等实践活动中学到的科学知识,掌握的先进技术介绍给农民,帮助农民拓宽经济发展的路子,使庭院经济和农业生产取得良好的效益。例如:荆门市马河镇铁坪村小学地处山区,临近的8个村都有煤窑,农民的经济收入较高,生活富裕。铁坪村却一个煤窑也没有,村里虽然也挖了几口矿井,但都没有找到煤。1993年元月,实验教师在教学《能源矿产》一课时,把学生带到马河煤矿井下参观,学生对煤的形成、煤的地质环境以及开采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回校后,他们制定了考察铁坪村两座山的计划。通过三次课外考察活动,同学们发现小林湾这个地方的岩石层分布很有规律,岩石的颗粒粗糙、均匀、表面松散,一些岩石黄中带黑,夹有闪光的黑色物质,此外,还发现了大量物化石,上面有植物叶的痕迹。学生根据这些发现,联系自然课本中关于煤的形成的知识,推想小林湾可能有煤。为了进一步证实推想,学生们把采集的黑石头和黑土带到学校,做成煤块放在炉子里烧,发现重量减少了35%,进一步证实了这些黑色土石里含有煤。同学们把这次考察的情况写成《小林湾矿产资源考察报告》交给了村委,引起了高度重视。1993年3月,村里请湖北省勘测院在这个地方进行勘探,证实这里确有丰富的煤。

这个学校的实验教师还把学生带到青峰寨上《植物与环境》这一课,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发现流传中的山青水秀、树木参天的青峰寨,如今已名不符实,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这主要是当地农民乱砍滥伐树木造成的。同学们把考察的情况和建议写成考察报告,交给村委。村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1993年修拦沙坝七座,并在山边种植了根系发达的树木,有效地防止了水土进一步流失。同学们还把这些情况向农民宣传,增强农民保护环境意识。

钟祥市张湾小学的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林场,聘请技术员讲解植物怎样过冬的知识,并结合实际在生物园进行柑橘过冬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之后,学生及时把保护柑橘过冬的方法介绍给家长,帮助家长和邻近农民用科学的办法保护柑橘过冬。1992年冬季,邻近村因没有采取措施保护柑橘,柑橘树冻死了80%,而这个村仅冻死了17%。农民们说:“娃娃们帮了我们。”

新州县旧街小学实验教师带学生到生物园进行种植药材的实验取得成功,学生掌握了种植、管理半枝莲、舌干、白钱草三种中药材的方法。实验班51名学生有45名和家长一起在自家田地种植这三种药材,都获得成功,取得了投资少、见效快的经济效益。如今,这个村家家户户都种植了舌干、半枝莲、白钱草、药用等药材。

枝江县东林小学的实验教师在生物园和学生一道进行芽接板栗,扦插葡萄、大黄杨,嫁接梨树苗的实验,都获成功,直接经济收入一千余元。他们及时把这些技术介绍给农民,受到农民的欢迎。

在学习有关动物知识的课文时,一些实验点的教师还聘请当地兽医和饲养员给学生讲解家禽、家畜常见病的防治方法。学生通过实践,也能在家给家禽、家畜看病了。特别是春秋两季鸡、猪瘟发病季节,学生还主动到农民家协助农民为猪、鸡治病,宣传预防的方法,减少了经济损失,受到了农民的赞扬。

一些实验点的师生,还把在实验中总结的利用当地条件科学种植、科学饲养的经验,以及从报刊杂志上搜集的科技兴农信息,编成“信息小报”,印发给农民,为农民拓宽了经济发展的路子,增强了农民科技兴农的意识。仅荆门市马河镇铁坪村小学的同学,1993年就自办“信息小报”8期,提供科学种植、饲养的经验和信息100多则。

以上事例说明,尽管自然是小学教学中一门“小学科”,但只要我们认真从农村的需要出发,研究和改进教学,也是能为当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

三、几点体会

几年的农村自然教学研究与实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观念的转变只有在教改实践中方能实现。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自然课在农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不开课或挪作它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据各地汇总的资料表明:实验开始前,自然课开设率仅为65%左右,1993年开设率达到96%,全省90%的县市达到100%,大部分农村小学还从一年级开设了自然课。导致以上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和教师,通过实验,对自然学科的“教育性”逐步有了明确的认识。我省12个地、市的调查数据表明:这些地方94%的自然教师和学校领导,认为自然课是培养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课程,参与自然教改的热情高涨。92%的学生认为“自然课能学到许多科学知识,许多有趣的东西,学习态度由“无所谓”转变为“爱学、想学”。

总之,通过实验,教师和学生的认识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表明:实验工作确实有效地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农村教育要在立足农村实际的基础上求发展。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国现有小学的90%以上在农村,农村教育必须改变“只抓少数,忽视多数,脱离实际”的单纯升学教育,向着素质教育转轨,从而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实现这种转变,必须立足于农村实际。我省的农村自然教学的研究与实验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从农村实际出发,要把握住两点:一是农村自然教学质量的提高要依据农村实际找出路;二是对学生的培养要联系农村实际求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于农村实际,充分发挥农村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自然教学,才能使广大农村小学生受到“科学启蒙教育”,使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得到培养;才能全面发挥自然教学的作用和功能,较好地体现“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思想;才能使自然课得到当地农民和政府部门的欢迎和有力支持,从而开创农村自然教学的新局面。

(三)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地开展教学研究,是自然学科的教学任务得以真正落实的重要保证。

篇(3)

论文关键词:课堂互动教学;教学技艺;双向沟通;反馈与纠偏

一、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艺

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中最常规、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把无限的知识信息筛选、整理、演绎、归纳,通过不同的传递通道,高效、准确地传递给处于不同身心状态和思维状态的受众——学生,这确实需要高超的教学技艺和广博的知识积淀。照本宣科的常规方式固然省力,但其效果往往是学生的睡意和厌学。这种状况在今天的大学课堂上还随处可见。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专业学术造诣,二是教师课堂教学技艺水平。前者因人的天赋和勤奋而异,个体差异性较大,很难有统一的要求;后者则经规范化的培养和要求,可以形成客观标准。

课堂教学技艺的核心在于师生课堂互动的科学组织。在现代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已成为不争之事实。只有和谐的课堂互动才能使信息经不同的通道(口语阐述、板书推演、多媒体演示、师生间的姿体语言交流、课堂讨论等),通过发送—接收—反馈—调整纠偏的循环,达到被学生高效、准确接收的目的。同时,通过互动循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辩及归纳推理能力。

课堂教学和谐互动之关键在哪里?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教师教学技艺的发挥(就如导演技艺一样)。工科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身有其机械刻板的特点,很难有像文科及艺术类专业教学内容的诗情画意,要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师生间高效、准确的信息互动传递,其难度更大。加之工科专业技术课程教师一般都来自工科专业,很少受过教学艺术的系统性训练,因此,培养工科专业技术教师的教学技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工科专业技术课程教师的教学技艺应包括六个方面:将机械刻板的技术知识信息“编码”成逻辑性强但又生动谐趣,易于为受众所接受的口语和图符信息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生动活泼、发音标准、用语准确简练的口语及副语言(音调、节奏、停顿变化等)的表达能力;身体语言(动态无声性的目光、表情、手势,身体的动、静态姿势、空间距离的变换、衣着形象等)的表达沟通能力;文字及工程图符板书速写、速画的书法与绘图能力;科学设问、倾听、了解学生“译码”的反馈信息后快速判别其正误并引导纠偏的能力;合理、有效地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CAI课件编写及多媒体教学方式的穿插应用)的能力。

教师应将上述教学技艺科学地应用于课堂的互动教学中,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使教学的内容通过课堂场景中各种教学通道的双向沟通有效地为学生所接受。课堂教与学的双向沟通过程一般由如下环节构成:教师对准备传授的客观科技知识及教师本人的思想观念(一般是主观的)之信息进行组织和“编码”;编码信息通过“通道”(教学口语表述、板书提示与推演、多媒体演示、师生间的体态语言交流、课堂问答讨论等)进行传递;学生接收信息后的“译码”(由理解后的认同和接收、未理解的疑惑和排斥所形成的知识及思想观念);教师传递的信息被学生正确接收并理解与否的“反馈”核实;教师接收学生反馈信息后的调整和纠偏。

以上五个环节,不论缺少哪一个都会使沟通失效,无法达到圆满的课堂互动教学效果。

二、课堂互动教学沟通中的“编码”和“译码”

工科专业技术课程课堂教学中的“编码”就是将机械刻板的技术知识信息归纳整理成逻辑性强但又生动谐趣、为不同的学生所乐于接受和易于接受的口语和图符信息。

以笔者讲授的“汽轮机原理”课程为例,首先是编码信息的正确筛选组织。必须在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时数限制的范围内取其精华,因此对汽轮机热功转换基本原理、汽轮机变工况运行特性、汽轮机调节系统及其静态和动态特性、汽轮机振动及强度校核这四大核心内容的分析阐述及逻辑关系、定量数学关系的演绎推理是必不可少的。以此为信息编码之主线,去确定哪些概念及结论的分析应该被“编码”成口语表述信息;哪些公式的推演及图形绘制应该被“编码”成板书表述信息;哪些佐证及引例材料应该被“编码”成多媒体电教信息,以便作高速度、大容量展演等。总之,不同的信息内容应由其最适宜的“通道”进行传递,才能使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准确、高效,减小或消除传递中的“噪声”(如难以辩认的板书字迹、图形、模棱两可的语言、含糊不清的发音等)干扰。

工科专业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的编码信息本身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必须辅之以一些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关联信息。比如,与学生就业及今后发展相关的汽轮机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工程咨询、工程项目管理、设备安装监理、运行维护及维修管理等行业的最新行业和科技信息及相关的人文知识信息等,都可被巧妙地穿插于课程核心内容的阐述之中,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化枯燥为生动。

工科专业技术课程课堂教学中的“译码”就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的不同通道接收来自教师发送的“编码”信息后,将其还原为自己的知识及思想,并消化理解其意义的反向过程。学生“译码”后掌握的信息应该与教师编码前的信息“对称”,最好还能使学生激发“译码”出“编码”中没有的创新性思维信息。

三、课堂互动教学中的“反馈”及“纠偏”

课堂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是检验教师传递的信息被学生正确接收并理解与否的信息反向传递过程。在没有得到反馈之前,教师不能确认所传达的“编码”信息是否经有效的传递和“译码”而被学生正确接受。因此,“反馈”是互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反馈”包括反馈信息的激发和传递两个环节。反馈信息的激发方式有两种:一是学生“译码”后自动激发,二是经教师提问后的被动激发。激发后的信息传递可以是学生理解或疑惑的表情和姿态,也可以是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或学生主动地质疑。教师在课堂互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对学生进行观察,及时激发和接收其反馈信息。

课堂互动教学过程中的“纠偏”则是教师在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后,发现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及形成的思维观念与自己传授的知识及思维观念出现偏差,查核原因后,有针对性地重新组织和发送信息,最终使师生间发送和接受的信息“对称”的过程。“纠偏”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准确地接收、评判,并迅速找出出现理解偏差或疑惑的关键点,再换一种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通道,重新传递信息。

四、课堂互动教学中语言艺术、硬笔书法及绘图艺术的应用

工科专业技术课程课堂互动教学过程中,口语、板书及工程绘图是缺一不可的信息传递方式,只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轻重之分。一味的板书会使学生疲乏厌倦,滔滔不绝、海阔天空的豪侃只能使学生不知所云、难得要领。因此,一节课中,哪些内容最适宜用口语互动交流,哪些内容最适宜用即兴的板书及绘图推演,哪些内容最适宜用多媒体快速展演都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事先精心策划好的(就像编写电影剧本一样)。

比如,板书信息具有周密严谨、逻辑性强、条理清楚、不受干扰、不易出错等优点,但其信息传递慢。应将板书用于系统地表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重点和分析推理难点。板书表述的信息应具有精炼、即兴的画龙点睛特点。

口语沟通方式灵活快捷,既可有备而言,也可即兴发挥,且反馈及时,一问一答即可释疑解惑。因此口语是被运用最多的沟通方式,应将其应用于对知识的阐述分析、推理论证的中间过程和反馈激发、释疑解惑的过程中。

多媒体展演也有周密严谨、逻辑性强、条理清楚、不受干扰、不易出错等优点,但不能即兴变化,且长时间进行易使学生感觉疲倦乏味。此方式适用于展演较大的图形信息、适合于配合口语,展演冗长复杂的公式推演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用标准的语音信息进行讲述,则会非常容易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若能用优美潇洒的硬笔书法作板书,则可成为学生笔记效仿的楷模;教师若能绘出规范美观的黑板绘图,学生即可知道将来作为一名工程师或科研人员应有的规矩与方圆。由此可见,在课堂互动教学中,语言艺术、书法艺术及绘图艺术的应用可展现教师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使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过程中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可大大提高课堂信息传递和接收的效率及准确率。

篇(4)

一、转变观念,深化认识,将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纳入课程规划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校就从开发学生技能入手,开设了最初的校本课程——劳动技术课,1997年7月建立了专用劳技作品展室,用于展示学生的活动成果。1998年9月建立了专用劳技教室,2000年新课改以来,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发校本课程,我们本着让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范课程设置与教学,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对活动室和作品展室进行了多次改造,并逐步建成了理、化、生探究实验室和机器人实验室。目前,学校配备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兼职教师22人,分年级开设了相关课程,将课程、课时、师资、场所等一一落到实处,并多次召开校本课程教学研讨会,保证了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挖掘课程资源,发挥地域优势,突破瓶颈,抓好校本课程开发

开发并上好校本课程最大的障碍是师资问题、课程资源问题。工作中,我们通过师资培训,综合运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突破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瓶颈,教学及各项活动有声有色。

1. 制定方案,明确目标,有序开发。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课程建设项目管理组,结合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实施,整体规划校本课程的建设工作,综合分析学校的地域特点、教学需要、学生情况,并结合先进学校的开发经验,制定了《东营市胜利第五十五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目标、任务及课程体系、实施步骤、管理与评价方法,消除了教师对课程开发的困惑,指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强化了课程建设的有效性、针对性,保证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有序进行。

2. 加强师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是选拔有特长或有相关兴趣爱好的教师任教;二是多方面开展针对性培训;三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政策激励,在先进评比、职称评审等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中,学校采取了同等条件优先推荐的办法,在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中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给予适当鼓励,教师研究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教师有近10篇校本课程教学论文在国家正式刊物发表;5件作品获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东营赛区一、二等奖;四位教师的作品获优秀奖。学校鼓励教师自制教具,如与孤岛采油厂地质所结合,制作了抽油机模型,方便了《石油科普知识》教学;担任研究性学习教学的老师,制作了部分探究实验器材和实验教具,4件教具获东营市自制教具一等奖,推动了校本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生发展。

3. 因地制宜,按需开发,校本课程内容丰富。校本课程的服务对象是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学生最有发言权。课程开发之初,学校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的需求进行了摸底,了解到了校本课程在学生中的需求,手工制作、创新活动、了解家乡、美食制作、民间艺术、科学探究等受到学生广泛欢迎,根据学生需求,学校列出了校本课程的基本目录,并组织力量开发。

因“师”利导,激发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潜能。在我校,有几位喜欢剪纸、刺绣、布贴画等民间艺术的女教师,他们经常在师生联欢时,用自己的剪纸作品美化教室,或当场献艺,受到学生欢迎和追捧。这就是最好的校本课程资源。为把教师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开发优势,学校因势利导,选派教师参加孤岛采油厂老年大学组织的剪纸提高班学习,并与剪纸名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剪纸课程的编写与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以剪纸为基础、刺绣、布(线、纸)贴画、毛线编织、缝纫、手工艺品制作等内容逐渐走入校本课程,形成手工制作课。在手工制作课中还有一项特别的科目:大头针扎画,这是李景兰老师在指导学生创作的实践中,于1997年独创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别具特色。除此之外,学校校本课程编委会组织教师通过外出学习、查找资料等手段,又编写了《古诗文诵读》、《美文赏析》、《学生礼仪教育》、《物理研究性学习》、《化学研究性学习》等多本校本教材,丰富了校本课程。

三、打造和谐高效课堂,增强校本课程教学效果

1.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共同成长。校本课程教材由教师编写,而教材又需要不断的完善,教学资源也需要不断更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与学生共成长。如,劳技李景兰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磁悬浮喷洒器》时,由于相关原理学生还没有学到,李老师与学生一起查资料,设计组装,一次次试验,终于成功,荣获省三等奖。共同学习,对师生双方都是一个促进,也融洽了师生关系。

2. “做中学”,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课堂上,以实际操作为主线,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每组一个操作台。教师在讲授每节课的目标及安全要求后,让各小组学生共同思考,一起动手操作,在“做”中交流构思。合作探究、相互学习,即解放了学生的头脑,也放开了学生的手脚,主动思考,取长补短,展示个性,成为课堂上学生的共同追求,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如,李同学为解决人们的打鼾问题,提出了“止鼾枕”的设计思路。施大尉同学观察到人们如果两手均拿着东西,无法开门,设计制作了“脚踏式开门器”,解决了这一难题。王同学为解决刮鱼鳞问题,设计制作了“刮鳞器”,孙同学了解到酒后驾车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后,设计了“酒驾报警制动器”,并在省市级创新大赛中获奖。

3. “游中学”,在实地参与中体验校本课程。学生的体验实践带来的感性认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我们注重利用社会资源,特别是我们在《走进黄河口》、《石油科普知识》的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前往黄河口湿地游览,见证芦花飞雪,欣赏鸥鹭合鸣,体验河海交汇的壮观,对课堂上的所学、所悟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样,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前往社会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听石油工人谈石油生产,谈地质结构,谈科技创新,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石油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推动校本课程教学。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丰富的图片,结合相关的视频资料,期间安排学生的交流、讨论、探究,让学生在各自的脑海中绘出一幅风景画、直观图,课堂有声有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在“折纸、剪纸与数学”、“民俗风情”、“祖国名山游”等实践活动中,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数学、历史、地理等知识,并结合上网查资料,到图书馆查阅书籍等,突破了学科限制,让学生的知识得到了综合运用,也间接促进了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

5. 加强课程融合,实现课程综合化,舒展学生发展的翅膀。教育的使命在于唤醒学生沉睡的智慧,舒展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翅膀。手工制作课正是实践这一使命的沃土。教学中,我们坚持以“激发兴趣—动手实践—反思改进—成果激励”为主线,做好“三结合”,即将课堂教学与艺术教育相结合,通过制作戏剧脸谱贴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的美;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走进厨房、用劳动成果回报父母等活动,寓品德教育于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与创新教育相结合,通过挑战想象力、科技小制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学生制作创意作品2000多件,其中的210件作品先后在县、市、省级比赛中获奖。

6. 以培养科学素养为重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我校一是结合学科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自主探究并得出结论,相互交流,共享研究成果。二是开放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计算机室及各专用馆室,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平台。三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就身边的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研报告,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如,学生撰写的“假期中学生旅游调查分析”、“关于对孤岛市场菜价的调查报告”等,条理清晰,论证充分,有思考深度。通过这样的研究活动,学生在探究、分析中加深了对社会现象及问题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7. 专项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一是开展职业体验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和休息日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活动,或者体验父母的职业,让学生尊重劳动,了解社会。如,组织学生参与胜大超市组织的“小小实践家”活动,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

二是组织专题实践活动,强化传统美德教育。如以“尊老敬老,孝顺父母长辈”为主题的孝亲活动中,鼓励学生在自己生日这一天为父母做一件事,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体验父母的艰辛,领悟子女的责任。

三是开展校内模拟实践活动。如,学习“走进黄河口”后,组织开展“小导游”实践活动,通过角色互动,再现黄河口风土人情,让学生学会在类似场景中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也增强了全体学生保护母亲河、爱护地球湿地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