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11 17:19: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自然辩证法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自然辩证法论文

篇(1)

1.教学过程不合理教学过程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时代性不足。目前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等5个方面。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偏重于经典理论的阐释,对于科学与伦理关系的探讨、思维方式演进规律的探寻等时代焦点性问题至多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分析。二是课堂规模超大。由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从1980年的每年不足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53.9万左右,而师资人员并没有相应增加,这造成现在高校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班级一般都在150人以上,甚至200人以上。其直接造成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工作量大,疲于奔命,根本没有时间学习提高,追踪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二是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院系,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到课率低。不少研究生认为学习本课程是为了获得学位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就更为突出,由于其在培养目标上侧重于应用性,这导致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错误地认为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自然辩证法课程并不重要,专业课程才是学习的重点和核心;由于研究生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学班级规模普遍较大,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一旦处于“放松”状态,研究生到课率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即使有部分课堂学生到课率较高,但吸引学生的主要是教师上课时所展现出的幽默感或讲述的有趣故事,教师表演的色彩远大于教育的实际效果,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原因分析

1.自然辩证法课程学科属性不明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的首要原因应是该课程学科属性不明。“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名称源于1925年在苏联首次公开出版的恩格斯著作《自然辩证法》。1956年我国在制定全国十二年(1956—1967)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时,首次确认恩格斯所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处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一门独立科学,暂定名为“自然辩证法”。自其诞生以来,关于其学科归属一直争议不断。主要是三种意见:一是认为应归属于哲学范畴,其基本依据为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由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与思维辩证法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二是等同于哲学学科门类中“哲学”的“科学技术哲学”,其基本依据是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内容和观点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自然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当代形态。三是认为“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并不是作为一个学科而是作为一个“学科群”在发展,其基本依据是这门课程具有“马列、哲学与政治”三门课程的属性。而根据《意见》制订的教学大纲则认为:“自然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的学科分类中理论一级学科下面并没有“自然辩证法”二级学科。

2.学科组织体系不顺,师资队伍水平偏低由于学科属性不明直接导致学科组织体系不顺,表现为自然辩证法课程在《意见》中明确规定为理论公共课,其课程应归属于承担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独立教学实体二级单位,一般为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但许多重点大学一般都有专业的哲学院系,甚至设有科技哲学专业,这些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一般由这些哲学专业院系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科技哲学相关内容展开,大大削弱了该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由于“自然辩证法”学科有明显的“大口袋”特色,即该学科具有开放性、动态适应性、交叉性、跨学科性等特点,这实际上对任课教师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自然辩证法教师大都是文科背景出身,自然知识匮乏,更谈不上紧跟最新科技前沿成果。

3.课时数较短和教学内容丰富性之间的矛盾自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已按照《意见》和新的教学大纲全面展开。《意见》规定将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从必修课(3学分,54学时)调整为选修课(1学分,18学时)。经过2012年、2013年两个教学周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明显感觉到与自然辩证法课程丰富的教学内容相比,18个课时过于短少,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而在2013年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的过程中又增加了十精神的相关内容。主要是在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三个方面,将十的新观点、新提法体现在大纲的各个章节中。[1]65这使得两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有效性路径分析

1.加强自然辩证法课程学科建设是基础当前“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学科定位。学科定位的基本依据在于准确理解学科的研究对象。2012年版教学大纲将“自然辩证法”定义为“是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虽然在表述上同1979年版、1991年版以及2004年版全国统编讲义或教材略有不同,但其基本观点都是一致的,即“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的方法。这种观点显然是对理论板块化理解的产物,即将简单的分为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规律)、科学社会主义(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界的认识规律)。实际上,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著作中所阐释的“自然”其内涵绝不仅限于自然界,是包含“社会和思维”意义上的自然,是全部现实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全书内容的安排上,既讲“各门科学的辩证内容”,也讲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原因。如这样理解自然辩证法,是不是同唯物辩证法相混淆了呢?显然不是,前者强调的是对全部现实世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后者则强调的是在掌握前者的基础上,对全部现实世界能动的改造,即社会实践。这同科技哲学的研究对象———人们对自然、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根本不同的。所以,为了自然辩证法和科技哲学的共同发展,在“理论”一级学科下再设一个“自然辩证法理论”二级学科,哲学门中保持现有“科学技术哲学”二级学科,是个不错的选择。

2.理顺学科组织体系,提高师资水平是保障学科定位准确为理顺学科组织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自然辩证法”定位在理论二级学科之后,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的教师自然应归属学院。鉴于在国内重点大学目前大多数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教师大都属于哲学院系,可以让教师自己选择是到学院从事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和研究,还是继续在哲学院系从事科技哲学的教学和研究。这样有利于自然辩证法和科技哲学两个学科的共同发展。对于在学院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教师,应加强相关学科内容的培训,尽快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因“自然辩证法”学科具有“大口袋”特色,所以,应根据任课教师学科背景的不同,分别进行培训。就目前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师队伍现状而言,人文学科背景的教师占大多数,所以要加强任课教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在教学班级的组成上,鉴于专业硕士研究生规模逐渐扩大,可以把教学班级分为两大类:专业硕士类和学术硕士类。任课教师也可分为相应的两类。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辩证法;案例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7-PPPP-CC[基金项目]本文系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研教改基金资助项目“结合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特点探索‘自然辩证法概论’案例教学法”。

[作者简介]吴晓云(1974―),女,江西鄱阳人,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西方哲学,西方理论。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工程硕士需要学习的一门政治公共基础课,主要讲授自然界及科技、工程的一般规律和一般方法。自然辩证法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科学技术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等新兴学科的不断借鉴和吸收,自然辩证法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有了巨大突破,日渐发展为一门“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具有交叉、综合性质的学科”[1]。与其他政治公共课相比,“自然辩证法”课程不仅承担着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理论修养的基本任务,而且承担着培养他们哲学素质和科学思维,切实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等重要职责。为了更好地实现“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地探索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自然辩证法”课程案例教学通常由教师事先选择一些科学、技术、工程发展史中具有典型性案例,让学生自行组织研讨,使他们通过主动查阅教材和教参,拓宽理论视野,实现对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并应用所学的新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答案例问题。

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传统教学以单向信息传递为主。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证明某个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教师也会采取列举事例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该原理的理解;但是这种举例子的方式仍旧是以教师为主的观点论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材的知识和教师的讲授,缺乏独立思考过程和综合判断能力的运用。案例教学则不同,它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让学生自主分析、论证和表达,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的最大优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助,由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所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素质培养的教学目的。

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符合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本质要求。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介绍科学技术工程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阐明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有利于研究生们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活学活用基本立场、观点和辩证法。

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符合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工程硕士研究生大多是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与一般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相比,他们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特长,而且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实践工作经验。如果针对工程硕士生的“自然辩证法”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他们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室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结合工程硕士生的专业特点,多讨论科学技术工程的具体案例,使他们在实际案例中自觉授受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技观、工程观和方法论。这既符合国家对于硕士生政治理论教育方面的一般要求,又与工程硕士生成长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相一致。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理论指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积极思考的成果进一步引发了教师新的理论思考,从而实现了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实施案例教学应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

(一)教师精选案例

这是有效实现案例教学活动的首要前提。对于教学案例的选择,教师首先要在熟悉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在科技工程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人物或事件作为案例。其次是充分考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背景,“在讨论一般科学技术问题基础上,突出关于工程问题的讨论”[2]。最后,选择的案例专业性不能太强,应该注重科学技术的普及性和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的普及性。譬如,针对“辩证的自然观”这一教学主题,可以选择三峡工程作为案例,讨论人对自然的超越性和依赖性,同时讨论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二)学生自主讨论

学生自主讨论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当引导同学们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通过自己动手查阅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资料,找出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案例、得出结论。譬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专门安排时间,让学生就某一主题案例分组讨论。在组内讨论充分、基本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由各组成员自行推选代表发言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并积极应答其他各组同学的提问和不同意见,最后由教师作总结点评。教师还可以提供建设性思路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讨论。

(三)学生撰写分析报告

撰写报告对案例教学成果的巩固和提升。案例分析报告是学生案例分析过程的书面呈现,它以文字的形式说明和再现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论文写作的基本哲学素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对案例分析报告写作的指导,鼓励学生采用规范的格式、创新的思维完整地书写案例分析的目的、相关知识点、案例简介、分析论证各大要点及最后的结论。为了有效提高学生案例分析报告撰写的质量,教师还应当依据学生撰文水平的不同分等级打分,分数以一定比例计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三、案例教学面临的困难

近年来,案例教学已经在“自然辩证法”课堂教学中得到较多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目前这一教学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校方对案例教学方法的探索缺乏重视。尽管案例教学已经被论证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在学实践中还没有得到普遍应用,部分原因在于学校对这一教学方法的认识不足、支持不够。一些学校认为,在案例教学的课堂设置上,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模式不符合常规的教学秩序,有违一般的教学考核制度。因此,他们并不十分支持这一教学方法的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然辩证法教师对案例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

其次,任课教师对案例教学的不适应。第一,案例教学的课堂要求教师的角色变主讲为听者,这极大地挑战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权威,尤其是对于那些资深的老教师来说,课堂主讲角色的让渡是难以接受的。第二,案例教学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较强的实际问题的敏感性,这一点也让部分教师难以适从。第三,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课前精选案例、课中组织和管理学生讨论、课后批改案例分析报告,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也让他们很难适应。

最后,教学条件对案例教学的客观限制。我国高校在“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课堂上,“师生比例悬殊,教师少、学生多,合班上课居多”[3]。一般一个教学班有120人左右,这给案例讨论带来很大困难。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对案例的见解,而课下与教师交流学习体会的渠道又十分有限。因此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可能导致有些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面和所掌握的理论深度还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一些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不太配合,这极大地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总之,在“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实现了的突破和创新,但是这一方法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寻找对策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明国.从“科学技术哲学”到“科学技术学”――实现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第二次调整[J].技术与辩证法,2003(1):11.

[2]徐治立.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的新思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107.

篇(3)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本着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亲身实践相结合、掌握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并考虑到医学七年制学生基本是理科专业背景,哲学背景知识相对比较缺乏的现实,尤其是针对自然辩证法理论学时过多而实践教学缺失的问题,我们教研室经过多次集体探讨,并以我们多年在医学高等院校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制定了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的方案。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增加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的初衷就是要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转变;同时也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和加强课程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总之,通过强化实践,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道路,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得以加深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也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科学抽象能力、整体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目的。

2.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进行实践教学,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根本要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把总学时分割为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实践活动两个部分,专门留出了一部分学时以充分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落实。具体来讲,首先从课程内容和现实问题的实际出发,设计出实践教学的具体课题,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从学生本身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提出不同的实践要求,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三,从现有能够进行实践活动的实际条件出发,设计出具体的实践活动范围,努力做到物尽其用;最后,从教学经费紧缺的实际出发,坚持经济实践原则,力求少花钱多办事,甚至不花钱也办事,就地取材,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根据上述思想,我们开展了多种实践教学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具体实施措施。在总学时中留出6-时的时间,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选取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题目展开调查研究,最终获得有建设性意见的结果,并以调研报告和论文等形式提交成果或对调研内容以讲课的方式进行汇报,最后由老师统一点评。整个实施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这种方式既是对个体综合能力进行锻炼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实施过程中,实践活动不仅仅限于社会调研一种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积极地探索了其他一些方式。

4.实践活动的效果简析。七年制自然辩证法的教学改革已经持续了三年时间,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每年具体的设计思路都不尽相同,下面对这三年来的教学实践进行简单总结。

(1)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进行社会调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统一的调查研究方向,让学生围绕这个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比如根据目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和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突出的现实,提出了“结合教材有关原理和本地区实际谈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个具有相当现实意义的实践活动主题,并且按照班级学生不同的生源地,将小组分为西北组、东北组、华南组、西南组、华东组、中南组、华北组等实践活动小组,由于有些班级重庆和四川的学生较多,所以又专门成立了重庆组和四川组,或将他们进行了分流。在分组的时候,打破了原有班级的建制,进行了实质性的有机组合,从而增强了不同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并且培养他们之间的协作精神。根据笔者的抽样调查,每一实践活动小组的学生都认真进行了分工协作:有些同学专门搜集素材;有些同学整理材料;有些同学制作PPT;最后再确定人选进行汇报。最后汇报时学生的表现完全超出了预想的结果,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在两周的时间里搜集了大量的材料,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并且进行了一定的社会调查。由于条件限制,真正进行调查的地域一般选择在学校、大学城周围、本市或附近郊县,虽然地域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也反映出学生对自己最熟悉的生存环境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学生将调查研究结果制成的PPT内容详实、逻辑严密、结构统一;不仅如此,绝大多数PPT的制作相当精美,甚至达到了专业艺术院校的水平。更难能可贵的是,许多调查小组不仅发现了问题,而且从细微处入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可行方案。具体汇报的同学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表达流畅、仪态大方,表现出了很高的素养。有些班级还以小品、高端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汇报,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活力。在看完学生的汇报以后非常感慨,我们认为即使和一些综合大学文科专业的学生相比我们一些学生也毫不逊色。但是,调研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实践的质量有待提高。由于受到经费和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许多班级真正意义上的调查活动还没有完全展开,调研活动的基础还是以阅读文献和自己以往的直观生活感受为基础,已经进行的社会调查也基本围绕目前生活的区域展开,所研究的问题不具有代表性。二是不同班级之间存在差异。经过对比,发现同样的调研活动不同班级的表现彼此不同,整体感受是诸如临床医学等专业,不管是平时的课堂表现还是最后的实践活动,表现都相当突出,综合素质很高;而有些专业平时表现非常好,但实践活动相对有所欠缺;还有一些专业平时上课表现一般,但是实践活动表现不错。这些现象一方面反映出有些班级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有待提高;有些班级的实践能力还应加强等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对教师因材施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引导学生读原著———创设领会相关知识体系的平台。根据教材相关内容,我们让学生阅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原著以及波普、库恩、拉卡托斯等人的一些重要科技哲学著作,以使学生尽可能地体验这些著作出现的历史背景、社会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深刻地理解这些经典著作的内涵,读书活动结束后学生要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汇报心得体会,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阅读原著后所达到的理解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联系学生思想中困惑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阅读一些经典著作,创造有利于学生把握相关知识体系的原发式场境和氛围,从而可以搭建起学生感受相关知识体系的体验式平台,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深化对相关知识体系的理解。由于许多原著学生不易马上理解,一方面让学生坚持反复多次地阅读原著,另一方面经常与学生保持沟通、交流,把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显现出来。为了达到此目的,在课堂上拿出少量学时,围绕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专门和学生进行谈话式的交流,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还积极地采用了多维度的交往方式,交往不止于课堂和课间,在课后还通过电子邮件、网络教学平台甚至博客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多维度交往方式优化了交往关系,从而提高了交往的效率与质量。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激活了他们的学习激情,深化了对相关知识体系精髓和内涵的理解,从而使一些学生以往对自然辩证法的消极看法也得到了改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原著的实践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对阅读原著并不感兴趣,只是以应付差事的态度去草草阅读,并没有实质性的收获。这一方面反映出功利主义思想对一些学生还是有相当的影响,部分学生只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确对待学习;另外一方面反映出教师在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将原著的主要内容脉络化,浅显易懂地讲出基本内容,然后再找到相应的切入点等方面还需要加以改进。

(3)结合教材知识点和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相应的实践。自然辩证法课程一般在研究生层面开设,而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研究生在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训练后要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对七年制的学生而言,进行这种训练尤为有必要。因此,有意识地让一些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的班级在实践课内进行科研选题等方面的训练。当然,科研选题需要长时间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科研选题的程序原则,并不意味着短时间内学生就能达到科研选题的要求,而且即使是训练,学生在实践课时外也需要做相当长时间的准备工作。但是,部分学生还是在科研选题的训练中脱颖而出,有些同学围绕器官移植、安乐死、辅助生殖技术等生命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哲学方面的思考,提出了要研究的问题。有些学生甚至能从多个方面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深刻的、综合性的认识,如影像专业的学生就用哲学思维探讨了医疗影像技术、CT扫描等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综合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显示出一些大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宏阔的视阈,能从多个角度认识和深入的分析具体问题。但是,科研选题等训练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从创新性、前沿性的角度来看还存在相当距离,大多只是在重复以往已经出现的问题。这表明一些研究生无论在专业知识的积累还是思维的创新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且一些研究生还把研究生学习阶段仅仅当成了一个普通的再学习过程,根本没有主动从事科研的意识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还基本没有超越本科阶段,这些问题引起我们的注意并加以积极的应对。

理论教学的改革

实践环节的增加要求必须要重构原有的教学体系。总的来讲,我们以国家统编教材为基础再结合实践教学的需要重构了教学体系。因为凸显实践教学并不意味着理论教学不重要,相反,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体现了课程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教学方式的探索。首先,由于实践内容的增加,课时发生变化,因而原有的教学内容以模块形式进行讲述,这样既保证了整个内容的统一性,又保证了前后内容的连贯性。其次,理论讲述改变了原来完全靠老师讲述的方式,适当增加了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因为讲好一门课,真正能打动学生的是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共融是讲好课的根本[1]。通过师生真正的心灵沟通与对话,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会显现出来;教师也可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素质[2]。最后,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多媒体的制作质量以增强学生对理论教学的兴趣。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抽象的内容通过一些直观易懂的方式讲授出来,如通过一些艺术作品来说明思维方式对实践活动的重要影响,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传统的中国名画和西方名画,然后讲述渗透在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不同哲学思维,在学生产生兴趣后,再将学生注意力转引到不同哲学思维对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上来。从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理论教学改革后学生课堂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课堂教学改革着眼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教师有意识地开发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采取了多种模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和课堂互动,绝大多数学生对授课内容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并且积极参与了互动,课堂气氛相对以往更为活跃。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许多授课班级学生数量比较多,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征以做到因材施教以及科学、准确地评估教学效果都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当然,学校教学管理等有关部门也应积极地为教师创造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条件,教学改革的成效才能最大程度地显示出来。

考试方式的改革

篇(4)

现代教育技术化发展倾向的反思刘同舫(2)

学术:在规范与自由之间刘梅(5)

大学排行亟待检讨刘明(4)

提出问题与学术创新郭金彬陈玲(6)

Abstract(110)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稿约(F0004)

论科学审美的功能李醒民(8)

从心理学文化转向到心理学文化品性探寻孟维杰(16)

P.A.希伦和诠释学的科学哲学范岱年(22)

认知的具身观李恒威肖家燕(29)

行动性、因果与意图费定舟(35)

贝塔朗菲与维也纳学派崔凡(42)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修辞学李小博朱丽君(47)

CUSBEA项目及其对中国生命科学发展的影响陈小科张大庆(53)

关于公共技术标准私有化的思考楼慧心(62)

中世纪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及其《莉拉沃蒂》周畅徐泽林(67)

中国近代最早获得世界声誉的科学期刊及其启迪姜玉平(74)

《新制灵台仪象志·垂线球仪》力学问题之辨析陈悦(80)

中国的“核司令”程开甲刘戟锋熊杏林曾华锋(87)

虚拟空间地理学论纲张之沧(97)

埃德尔曼等人关于意识的“惊人假说”赵泽林高新民(103)

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6年联合年会第一轮通知(109)

第五届全国科学方法论学术讨论会延期通知及继续征稿启事(109)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二)“知识分子之死”反思李宏伟(1)

论中国学术研究之弊端及解决的途径毛建儒(2)

清除“应试教育”必须从升学考试制度革新入手韩彩英(4)

打造知识创新的内功与外功崔宁(6)

在学术上做一个自由的思想者庞晓光(7)

论科学人文主义孟建伟(9)

人类学思维范式下的自然权利杨明李建珊(16)

科学的非统一性孟强(20)

缸中之脑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吗?——怀疑主义的普特南式解答议评曹剑波(25)

模态解释:量子力学的新图景贺天平郭贵春(32)

“现代性科学”与“后现代科学”之概念勘元炎冰(38)

关于工程师的几个问题——“工程共同体”研究之二李伯聪(45)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国科学家群体比较研究徐飞卜晓勇(52)

发展有效的全面创新管理: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刘景江(60)

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与中国科学史研究——科学编史学意义上的理论可能性章梅芳刘兵(65)

中国近代的科学名词审查活动:1928—1949温昌斌(71)

中国汉代的日月食计算及其对星占观的影响石云里邢钢(79)

朱载堉新法密率的人文理解研究自然辨证法通讯 吴鸿雅(86)

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一座丰碑——论钱三强在我国“两弹”研制中的功绩黄松平朱亚宗(92)

层子模型前后——关于声称以哲学指导物理学研究的一个案例分析关洪(97)

科学技术文化研究综述——第二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侧记夏劲(104)

多视角、多维度的人机语义研究——2005“心灵与机器”杭州会议综述肖家燕李恒威(106)

《中国科学哲学论丛》重新出版(109)

OnHumanismofScience(p.9)(110)

《自然辨证法通讯》2006年稿约(F0004)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三)——一流大学的核心标志与建设之道丁峻(1)

中国学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王汝发(2)

创新教育的推进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思考和实验刁生富(4)

确立学术评价尺度明了学者工作意义——关于促进学术原创的一种思路李春泰(5)

大学毕业论文危机及其相关制度调适唐辉(6)

论科学的人文根源郝苑(9)

数学与诗歌:历史寻踪汪晓勤(16)

爱因斯坦与康德戴建平(22)

数学哲学:一个充满迷惑的领域柳延延(28)

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形式何静丛杭青(34)

作为世界假设的语境论魏屹东(39)

企业演化观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钱辉项保华(46)

虚拟团队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徐炎章(51)

关于科学院院士增选制度的剖析张利华王义超(57)

《科学理性的沉思》出版(56)

Abstract(110)

《自然辨证法通讯》2006年稿约(F0004)

人类对于随机性认识的四个阶段王丽霞杨静(62)

从洋务事业看洋务派“知识”意识的觉醒陈学云黄政新(67)

论科学史的教育价值袁维新(72)

民国时期上海高等院校中的科学教育概况袁媛(78)

萨哈罗夫:充满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记苏联氢弹之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萨哈罗夫院士宋兆杰刘则渊(86)

大学的理念与使命——卡尔·雅斯贝尔斯《高校革新提纲》与马丁·海德格尔《校长就职演讲》比较梦海(93)

科学边缘的他者——从《永动机与歌德巴赫猜想》说起费多益(99)

信息空间中“恶”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伦理问题——兼论海啸等自然灾难的信息伦理意义孙和平盛晓明(103)

“第十一届全国技术哲学年会”通知(109)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四)问题之源探幽王伯鲁(1)

教育的“功利之魅”与知识分子的“良知之致”宋绍柱(3)

他律中的自律王荣江(4)

学术的真正繁荣亟需改变单一的学术评价方式李世闻(5)

还学术以神圣性——从导师署名说起郭辉(6)

不哲的哲学怎样哲起来郭和平(8)

学习的自由与自觉:基础教育给予未来学术创新以多大可能?陈秋仙(9)

开启智慧:创新型教育的核心张德昭张丽(11)

中西两种科学文化背景下的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之比较夏劲陈茜(13)

医学信号/信息及语词的符号学阐释李定钧(19)

西方女性主义视野的心理治疗汪新建徐树芬(25)

协作的自然主义王华平盛晓明(31)

科学合理性与宗教合理性之间的纽带王善博(37)

隐喻性科学理论的构成模式胡浩(43)HtTp://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社会实在——评塞尔关于社会实在的思想邱惠丽(48)

MPG科研管理模式对创新我国基础研究机构的启示林豆豆田大山(53)

“”期间的相对论批判胡化凯(61)

科技时代的社会风险和政府管理——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政府危机管理的启示徐瑞萍(71)

自然辨证法通讯 免疫学编史学研究述评谢蜀生(76)

《物理学年刊》与物理学革命刘红胡新和(81)

鲍瀚之与“算经十书”的刊刻流布郭金彬刘秋华(86)

《见微知著——中国学界学风透视》出版并敬告作者(80)

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书介绍(104)

Abstract(110)

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书介绍(F0004)

亨利·奥古斯特·罗兰——美国物理学的继往开来者王大明(93)

决不让《自然辩证法通讯》沦为学术腐败的温床李醒民(102)

关于废除阴历的新设想张功耀(105)

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之路: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反思——“21世纪科学与技术哲学研讨会”综述曾欢(109)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五)——论交叉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徐炎章(1)

中国化的学术理念场域——“求是”与“致用”之间的“视域融合”程本学(3)

体之不存,魂将焉附——对我国高校“重研轻教”现象的反思杨天一邢广桥(4)

学术价值尺度的严重扭曲——由“基金项目优先发表”想到的王焱(6)

学术研究活动不能商品化——从学术期刊转制为企业说起马恒通(7)

随“风”转向,还是挺“风”独立——从学“风”和版“风”论及编“风”王秉翰(9)

哲学学术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的命运张艳涛(10)

从魁北克大桥垮塌的文化成因看工程文化的价值肖峰(12)

宗教对科学思想的促动——关于徐光启倡议演绎推理的分析尚智丛(18)

试论日本科学精神的内涵特征——以仁科室传统为例唐永亮孙慕天(22)

解决迪昂—奎因问题的两种贝叶斯方案之比较赵晓芬(29)

析皮克林的新旧高能物理学不可通约论王延锋刘兵(36)

设计的哲学基础与意义——自然主义式的认知潘恩荣(43)

西方“工程”概念的历史演变张铃陈凡(48)

再论科学的规范结构李正风(53)

欧盟15国科学合作的地域倾向和语言倾向梁立明张琳韩强(60)

网络时代知识产权若干法律问题之反思杨正平李志雄(68)

奥雷斯姆关于质的强度的图示法初探张卜天(72)

大革命期间的法国科学院与埃及研究院李艳平(77)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刊载的科学知识述评胡浩宇(84)

中医缘何废而不止——近代“废止中医案”破产根源之分析郝先中(88)

施陶丁格:高分子化学的奠基人张清建(94)

再谈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两次运动曲安京(100)

人类基因专利:为什么而辩护?朱伟(105)

《八闽数学思想史稿》正式出版陈玲(109)

欢迎订阅2007年《自然辩证法通讯》(F0004)

Abstract(110)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六)——中国科学:亟需从规范走向创新李建军(1)

面向培养理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STS教育张明国(2)

弘扬科学精神,杜绝“注水猪肉”张功耀(4)

教育要选拔也要导向自然辨证法通讯 李艳平(5)

当代学术:回到“性命之学”周保欣(7)

理想与现实的偏离——中国教育制度的选择困境赵海星田浩(8)

学科评估中的误区与矫正张纯成(10)

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80)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1—6期)总目录(107)

Abstract(111)

欢迎订阅2007年《自然辩证法通讯》(F0004)

希波克拉底精神与西方人文医学理念杜丽燕(12)

自然语言:齐曼反映科学形象的镜像董华刘敏(17)

追寻自然的精神价值——解读生存论视角下的爱默生自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刘宽红(22)

玛丽·海西的科学隐喻思想安军郭贵春(26)

伽利略-牛顿风格与生成语法研究吴刚(32)

“我们没有生活在虚拟实在中”苏德超(39)

自然科学如何是诠释学的?李章印(45)

国外技术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范虹高鹏汤超颖(51)

转基因食品恐惧原因分析及其对策张玲王洁张寄南(57)

知识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一个社会认知的视角张钢徐乾(62)

中国科学院章程制订的历史考察张久春(70)

惠更斯与概率论的奠基徐传胜曲安京(76)

自然辨证法通讯 一行大地测量史实新探陈玲(81)

量子统计学的先驱——玻色林祯祺张逢胡化凯(86)

关于世界4的悖论——一个本体论的视角梁启华刘克苏(93)

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召开“首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李大光(99)

为了一个健康和公正的社会——记第八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白晶(102)

篇(5)

【论文摘要】1937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系统中每个要素都处于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个体发育中,基因按一定的时、空次序有选择地表达。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作直线排列。一定的基因在一定的条件下,控制着一定的代谢过程,从而体现在一定的遗传特性和特征的表现上[1]。基因还可通过突变而改变。随着人类基因谱的逐步阐明、遗传工程技术的充分发展,基因治疗很可能在临床疾病治疗中产生革命性变化,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在实践中,用自然辩证法系统论理论,来指导思想,拓展研究思路,从而解决这一重大难题。

【Abstract】in 1937 the American nationality Austria biologist bright Philippines proposed the general system theory principle. In the system each essential factor all is in the certain position,is playing the specific role. In ontogenesis,gene according to certain when,the spatial order have the choice expression. The gene is composes the chromosome the hereditary unit,and the proof gene makes the line spread in the chromosome. The certain gene under the certain condition,is controlling the certain metabolism process,thus manifests in the certain heredity characteristic and in the characteristic performance The gene also passable sudden change has changed. Along with the human gene spectrum gradually expounded,the 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ull development,the gene treatment very possibly treats at the clinical disease has the revolutionary change,this needs the researcher in the practice,with natural diagnostic method system theory theory,guiding ideology,development research mentality,thus solves this single layer big difficult problem.

【Key word】system theory;Gene and heredity;Gene treatment

系统论是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自然亦必然的思维趋向,是比知识更有力量的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是当代人认识对象的工具和手段。西沃尔-赖特在1929年写到:一个群体中“单个基因的选择系数(即基因的适合度),一定受到这个群体整个基因频率系统的影响[2]”。本文从系统论观点来分析基因与遗传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基因在临床上的应用。

1 系统论相关论点

1937年贝塔朗菲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往研究问题人们总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它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3]。系统科学方法是认识、调控、改造复杂系统的有效途径,为人们提供了制定系统最佳方案以实行优化组合和优化管理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倡导从整体上进行思维。

2 基因与遗传

20世纪20年代,摩尔根学派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遗传规律的研究,建立了以基因学说为基础理论的细胞遗传学,肯定了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到30年代,知道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会影响到遗传,知道一个基因可以突变成若干等位基因。到了40年代,遗传学有了两个重要的进展或突破:一是初步发现去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是遗传物质;一是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的原理。直到50年代,建立了分子遗传学,解决了有关遗传的若干重大问题。DNA和另一类核酸即核糖核酸(RNA)都是由核苷酸所组成的多聚体,是大分子。核苷酸的主要特点存在于所含的有机碱,即两种嘌呤和两种嘧啶。

1953年,形成双螺旋的分子结构。根据DNA中碱基互补的原理,一个DNA分子可以成为内容一致的两个DNA分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所组成的多聚体,是大分子。组成蛋白质的可以是一条多肽链或几条多肽链。多肽链就是由若干氨基酸前后连接而成的分子。蛋白质的合成就是遗传信息从遗传物质流入蛋白质的过程。这包括两个步骤:一是转录,一是翻译。由于组成DNA 和RNA的零件都是核苷酸,所以遗传信息从DNA流入RNA 叫做转录。由于蛋白质是由另一种另件(氨基酸)组成的,所以遗传信息从RNA流入蛋白质叫做翻译。这里的RNA叫做信使RNA,意思是说,它是基因遗传信息的使者。在分析蛋白质分子的合成中也查明了各氨基酸的遗传密码,于是建立了遗传密码理论。遗传信息都是由遗传密码组成。每一个遗传密码都由三个碱基组成,氨基酸不同,其遗传密码就不同。

从70年代开始,分子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诞生了基因重组技术,即生物基因工程,它开创了改造生物和创造生物的新时期。

3 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待基因与遗传的因果联系

系统科学可以把一个原子看作系统,它也可以把器官、生物机体、家庭、社区、国家、经济以至生态看作系统。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尽管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对发育的分析已取得长期的进展,但个体发育仍不能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分析得到全部解释。个体发育中,基因按一定的时、空次序有选择地表达。这首先表现在细胞表面形态调节分子的变化,从而导致胚层分离、形态速成运动和组织发育等细胞的集体行为。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环境对基因的自上而下的约束与引导作用。其一,我们知道环境的改变会迫使生物个体和种群尽可能调节自身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显然生物体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做的调节又必定会引起生物体内生物化学、生物磁电等的变化。在生物史上地球环境的巨变是造成大量新物种产生的直接原因。我们可以设想,基因有向缓解环境对生物压力的方向突变的趋势,如果这一假说成立的话,显然就会使来自上层变化的信息产生对下层生物体基因变异的自上而下的约束与引导作用。其二,我们知道基因的复杂结构具有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生物体的基因中记录了该生命体全部历史的重要信息。

4 基因治疗的前景

随着对基因治疗研究的深入,我们不能忽视子系统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能用局限的、部分的、单一的观点来以偏概全。事实上,人体的复杂性程度,各个系统的相关性、相互作用及相互制约程度,远不是我们所能完全解释得了的,只有在系统环境中解决这些难题,才会有实用价值和临床价值。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在实践中,用自然辩证法系统论理论,来指导思想,拓展研究思路,从而解决这一重大难题。

参考文献

[1] 范怊.系统论整体观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11)1:10

篇(6)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5.0013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STS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台湾地区学者偏向于STS交叉定义,即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交叉学科。台湾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STS学科,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台湾STS学科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一些鲜明的特色。而这些特色对于中国大陆STS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台湾地区STS学科的发展历程

台湾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STS学科,其后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开创与初步发展时期

确切地说,台湾地区的STS学科萌芽于科学教育,发端于STS教育,而开创于20世纪90年代初。对于台湾地区STS学科的开创,有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不得不提,即1990年5月美国著名STS学者亚格尔(Yager)受邀到台湾讲学,并在岛内主持STS的研讨会,推广STS教育理念。在这个时期,台湾师范大学对STS教育理念的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由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湾地区各师范学校陆续升格为大学后加大对STS教育的研究力度,产出了较多的与STS教育有关的研究论文[2]。因此,台湾地区的STS研究在这一时期有了初步的发展。而来自一些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的科学教育中心,以及一些高校的科学教育的研究所,是这一时期STS研究的主要机构。可以说,这一时期台湾STS学科的发展主要倾向于STS教育方面,如研究STS课程设计理念,STS科学学习、教学与师资培训等等。从总体看,这个时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

(二)转向与全面发展时期

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一大批原属于科学哲学、科学史、社会学以及其他领域的学者开始涉足STS研究。学者们研究议题的多元化也使台湾地区STS研究的重心从原先偏重于STS教育研究转向于涵盖人类社会与科技互动所产生的社会性问题的研究,以期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有效互动。总而言之,除了原先STS教育研究之外,这一时期台湾地区的STS研究可谓四处开花,全面发展。一些高校的STS研究富有特色且表现突出,如清华大学(新竹)和阳明大学的医疗、性别与身体领域的研究,阳明大学的技术与社会研究,台湾大学的医疗社会学、科技与民主、科学教育的公民参与研究,成功大学的科技、医疗与社会的研究等。

从这一时期开始STS学者还大力谋求STS学科的建制化,如台湾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组”的设立(2000)、《科技、医疗与社会》的创刊(2001)、成功大学“社会、科技与医学研究中心(STM)”的成立(2007)。并且这一努力也得到官方的有力回应,如在官方的扶持下,由台湾著名的STS学者傅大为倡导的台湾“STS虚拟社群”(2002)的创建就是最好的例子。“STS虚拟社群”的诞生是台湾STS研究学术阵营初步形成的标志。台湾地区是“东亚STS研究网络”的重要成员,多次参加并于2003年承办 “东亚科技与社会国际会议(East Asian STS Conference)”等。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地区STS学者在台湾“国科会”资助下,联合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学者在2007年共同创办了《东亚STS研究国际期刊》(EASTS)。《科技、医疗与社会》和《东亚STS研究国际期刊》是台湾地区STS研究的专门刊物,发表大量台湾学者STS的研究论文。除此之外,如《中国科学史通讯》、《科学史通讯》、《通识教育季刊》、《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科学发展月刊》、《科学人》等其他一些刊物,也时有登载台湾地区STS学者的研究成果。

(三)整合与深入发展

从2008年至今,台湾地区STS学科发展有个重要特点――整合。首先是表现在研究机构和学术共同体的整合。2008年是台湾STS学科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之一。就在这一年,台湾阳明大学整合校内外STS研究资源,创建了台湾地区第一个直接以STS命名的相关系所――阳明大学STS研究所。该所也是台湾地区最早招收硕士生的单位。同年,在台湾地区STS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台湾STS学会”得以成立,标志着台湾地区STS学术共同体的最终形成。随后,台湾的交通大学也建立了STS研究中心。2009年,在整合台湾清华大学(新竹)、阳明大学与交通大学三家STS的教研机构的基础上,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成立了STS研究中心。它的出现,也说明台湾地区各高校意在加快STS教育资源的整合,谋求STS教育的“本土化”,以加强台湾高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的决心。其次是表现在STS研究两种取向的整合上。台湾地区STS研究存在着两种取向:一是科学教育取向;二是社会学取向。这种两种取向的STS研究原本壁垒森严,各自为政。而从近年的发展态势看,情况似乎有所好转。如2010年在台湾大学举行的“STS研究团队整合研讨会”,其副标题――“大S面对小S:科学知识面对社会(Science vs. Society)”、“谁的STS?哪个STS?(Whose STS? Which STS?)”,旗帜鲜明地表明台湾学者意图整合上述两种STS研究的决心[1]。在此次会议上,来自各个领域的学者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探讨,对今后台湾不同研究旨趣的STS研究的整合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整合既是这一时期台湾STS学科发展的一种特点,也是台湾STS学科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体现。此外,台湾STS学科的深入发展还表现在其研究主题与内容的变化上,纵观台湾地区STS的研究主题,经历了从对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到科技、医疗和性别的社会建构,再到公众理解和参与科技、医疗和社会政策决策的民主化等一系列社会运动的过程[3]。

二、台湾地区STS学科的发展特色

在发展过程中,台湾地区STS学科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色,值得一探。

(一)多元立体的建制构架

目前台湾地区STS学科已经构建起一个形式多样,内外互动,行之有效的立体化的建制体系。首先,台湾地区地方政府较为重视STS学科的发展,设置专门的机构如台湾“教育部顾问室”的“STS计划办公室”和“国科委”的“科技与社会(STS)”部,从事STS的教育与研究工作。其次,台湾地区高校成立专门的STS研究机构,如台湾清华大学的“科技与社会组”、阳明大学STS研究所、交通大学STS研究中心、台湾联合大学STS研究中心、台湾高雄海洋科技大学STS研究中心。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如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彰化大学、台湾大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等专门设置科学教育中心、科学教育发展中心以及科学教育研究所进行STS相关研究。第三,从社会团体看,台湾“科学教育学会”、“台湾 STS 虚拟社群” 以及“台湾 STS 学会” 的成立对整合 STS 研究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此外,一些社会机构和场所,如台湾科学教育馆、台湾“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海洋科技博物馆、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的创建也为 STS 学科发展营造较好的社会氛围。第四,除了在岛内推进STS学科建制之外,台湾学者还大力发展STS学科的对外交流,如与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学者联合创办《东亚STS研究国际期刊》、积极参与“东亚STS研究网络”和“亚太STS网络组织”。最后,从学术刊物看,在台发表STS研究的主要刊物有:《科技、医疗与社会》、《东亚STS研究国际期刊》、《中国科学史通讯》、《科学史通讯》、《台湾社会学》、《科学教育学刊》、《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科学教育研究与发展》、《科学月刊》、《通识教育季刊》、《民主》等。此外,台湾STS学者还出版了多部关于STS的著作和文集,其中以STS读本――《科技渴望社会》、《科技渴望性别》和《科技渴望参与》最为著名。

(二)“官”“民”互推的动力模式

从台湾地区的STS学科建制来看,它已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方面得益于台湾地区STS学者的努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台湾地区官方的扶持和帮助。可以说,正是这种“官”“民”互推的学科发展的动力模式,才造就了台湾地区STS学科的蓬勃发展。

从STS教育学取向看,1990年5月台湾“国科委”为了让科学教育界能够更深层地了解STS科学教育理念及应用,特别邀请美国著名学者亚格尔(Yager)到岛内主持STS的研讨会,推广STS教育理念,并于1993年开辟资助STS教育相关课题研究的先河。这一时期,台湾师范大学在引进和推广STS教育,联合其他院校进行STS研究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STS研究社会学取向来看,台湾政府在1991年1月举办的“第四次‘全国’科学技术会议”,首次将“社会人文”列为主题,目的在于融合“两种文化”的分离[3]。而当时台湾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内部也正在酝酿着一种“外部转向”,部分学者逐渐转向STS研究,并大规模地引进西方的STS理论。可见,在台湾地区,无论何种取向STS研究的开创都可视为“官”“民”互推的结果。

在此后台湾STS学科发展历程中,这种“官”“民”互推形式更是屡见不鲜。譬如,为了创建学术阵营,以傅大为为首的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等领域内对STS感兴趣的学者,率先建立了“科技与社会”的电子邮件列表(email list)。学者之间的这种自发的行为最终得到官方的支持和帮助。2002年,在台湾“教育部”的支持下,台湾STS学者通过一个名为“STS社群建构”的整合型项目,建立了一个跨校、跨领域的台湾STS社群,即台湾STS虚拟社群。经由这些推动,2008年台湾地区成立了“台湾STS学会”,标志着这种STS学术阵营的最终形成。又如,在《东亚STS研究国际期刊》(EASTS)问题上,也反映出上述的互动和努力。《东亚STS研究国际期刊》之所以能在台湾创刊,当然离不开台湾STS学者的多方努力,但也离不开台湾“国科会”资助。否则,EASTS能否在台湾创刊还是个问题。而EASTS在台湾创刊,无疑对提高台湾STS研究的国际地位有着重要影响。

(三)个性鲜明的研究风格

台湾STS学者许多人都具有欧美留学的经历,如傅大为、林崇熙、吴嘉苓、雷祥麟、王秀云、王文基、陈恒安等人均有师承欧美的学术背景。因此,他们也大都采用欧美的理论进路来进行STS研究和教育。其中库恩、默顿、史蒂文?夏平和西蒙?谢弗 、蕾切尔?卡逊、福柯等人的著作对其影响甚广。台湾学者认为STS的行动者可以在当代各种的科技争端中扮演协商和代言的重要角色。因此,他们倾向于运用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其对称原则、科技的社会建构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科技系统论等理论进行STS研究。

台湾STS学界奉行的是一种“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行动(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的理念。虽然,在STS理论与方法上,台湾学者大都秉承西方传统,但他们关注的多是岛内有争议性的重大科技与环保议题,如核四存废争议、焚化炉争议、“国家”公园设立与原住民权益等问题,并将视角转向了日常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研究在科技社会化进程中人与科技之间相互塑造的关系[3]。所以,一些学者把台湾STS研究的特点表述为“关注日常生活的科技社会学”,是不无道理的。这样的研究路径,使得台湾STS研究具有相对确定的主题和范式,亦使得STS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反思性。就整个东亚地区的STS研究状况而言,台湾STS学者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后殖民时期科学技术社会史研究;二是科技与医疗、性别关系的研究。岛内许多著名的STS研究机构都把它们作为自身的主要研究方向。

(四)研究与教育相得益彰

台湾STS学者大都来自各个大学,在坚持研究的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同时,他们还非常重视研究与教育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当然,他们的这种努力也得到了官方的有力支持。如前文所述,台湾地区“国科委”的科教处早从1993年起,就开始资助第一项有关STS教育的专项研究。而从2002年开始,“国科委”的人文社科处增设“科技与社会(STS)部”资助高校的STS课题研究。此外,台湾“教育部”则在2003年专门成立“STS计划办公室”,大力扶持STS的教育和研究。学者们正是通过这些资助计划和“校本化”课程,把STS研究和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从2010-2011学年台湾“教育部STS办公室”的资助项目看,成功大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的“医疗、科技与社会学程:整合及培育南台湾医学医疗科技跨领域教学资源”计划、阳明大学临床暨社区护理研究所的“护理、医疗科技与社会”计划、长庚大学中医系的“健康、医疗技术与社会”计划、南台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科技与社会(STS)及工程伦理”跨领域教学计划等都是极富校本特色的教学课题[4]。

三、台湾地区STS学科发展之启示

海峡两岸几乎都是同一时期引进STS学科的,但从总体上看,台湾地区STS学科发展得较为成熟,其发展经验对大陆地区STS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加大政府扶持STS学科的力度

从整体上看,大陆地区STS学科的发展极其不平衡。一些省份开展得较好,而许多省份却几乎没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有多方面。它既需要STS学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官方的有力支持。纵观台湾STS学科发展的历程,官方的扶持无时不在。从STS学科的引进、STS教育的推广、STS研究课题的资助、STS社团的成立、STS资源的整合等方面上看,都隐藏着官方重要的推手。可以说,没有官方的扶持,台湾STS学科的发展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做法,在团体孵化、课题资助、社会认同等方面加大对STS学科的扶持力度,加速其建制化进程。

(二)多管齐下打造STS的学术阵营

台湾STS学科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就是在傅大为等人倡导下,并且在官方协助下成立了台湾STS虚拟社群(2002)这一学术阵营,自从它诞生之后,台湾地区STS学科发展的面貌为之一新,不同学科背景的纷纷加入这一阵营,扩大了STS学科的影响力。诚然,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有STS的全国性组织,一个是中国STS研究会筹备委员;另一个是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STS专业委员会。这两个组织对团结全国STS学者、推动STS学科发展都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它们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还是有限的。如中国STS研究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于1994年,但至今仍处于筹备状态,以至于许多人忘记了它的存在。而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STS专业委员会则是寄身于自然辩证法的“大口袋”,开展工作名不正言不顺。此外,纵观全国各地,STS学者也大都寄身于“自然辩证法”和“软科学”的阵营之中,很少拥有自身独立的阵营。因此,推动STS学术共同体的最终成立是件迫在眉睫的大事。首先,要整合两个全国性的STS组织。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有关部门可在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STS专业委员会基础上,打造出一个独立的、具有更大包容性的STS的全国性组织。其次,要整合STS研究的人力资源。不仅是要整合“软科学”和“自然辩证法”领域中的学者,而且要整合自然科学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STS有研究的学者,甚至于科技工作者、政府人员也应当被列入整合的对象,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一种拥有独立学科地位性质的学术阵营[5]。打造STS学术阵营并非易事,不仅需要STS学者的努力,如一些知名学者的呼吁和推动以及STS学科规范的制定等,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介入,大力的扶持。

(三)推动STS的教育和研究的合作

如前文所述,台湾地区STS学科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教育和研究相得益彰”,无形中形成一股合力,不断地推动STS学科的发展。反观大陆地区,虽然引进STS学科已有多年,也成立了一些STS教育和研究的专门机构,但STS教育与STS研究大都还处于相分离、相脱节的状况,如一些高校STS机构的老师,只希望在科研上有所作为,而不愿意承担基础的教学;又如一些高校老师,对STS研究虽有造诣,但学校没有专门的STS教研机构,或者学校根本就不重视STS教育,那也妄谈教育与研究的相结合。鉴于这种状况,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已有STS教研机构的高校,要出台相应的规定,要求机构中教师必须从事STS教学,把自己研究的成果融入课堂中,在教学实践上形成合力以提高STS教育的实际效果;在一些条件成熟的高校,要抓紧成立STS教研机构,使一些对STS研究有所造诣的教师有其用武之地;在一些暂时还不能成立STS教研机构的高校,要鼓励对STS研究有兴趣的老师开设有关STS的素质拓展课程,这对于提高STS学科的认同感和学生综合素质大有裨益。其次,各高校要依托特色资源,开发设计出具有本校特色的 STS 课程体系。这样方能有的放矢,提高 STS 教育的实际效果。而且,要转变原有单调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在 STS 教学上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模式,如可采取讨论、座谈等形式的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互动[1]。此外,STS教育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不能局限于高校层面,其他类型的学校也应该注重这样的结合。当然,STS教育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层面,而是要充分整合STS研究与教育的资源,把这种结合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唯有如此,才能提升STS的学科地位,推动它的发展。

(四)兼收并蓄提升STS的研究水平

STS学科是舶来品,即由国外引进的。因此,要提升STS的研究水平,固然需要批判性地吸收国外STS理论和方法,跟踪借鉴国外先进的STS研究经验,以拓展自身的研究视野。然而,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从台湾地区STS学科发展的经验来看,扎根本土化问题研究才是其蓬勃生机的活水之源。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所面临的STS问题确有自身的特点,如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因此STS研究的一个重要旨趣就是为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服务;又如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STS研究必须遵循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因此如何以STS 的新视角推动科技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再如我们是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如何利用STS观念,批判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也是STS研究的一个重要使命。[6]如果离开了这些现实的问题,STS研究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提升STS的研究水平了。因此,我们只有兼收并蓄,既立足本国问题,又撷取国外STS研究之长,才能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STS研究之路,也才能让我国STS的研究水平有着实质性的提升。

注释:

①见台湾学者黄俊儒、杨文金、靳知勤和陈恒安等人的论文《谁的STS?――“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同”与“不同”》,科学教育学刊(台湾),2008(6):586587。

篇(7)

白宁宁,(1987.9-),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学院2011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 要:随着全世界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愈发觉得实发展绿色经济、施绿色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以“绿色理念”指导创新的全面创新,是以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出发点来研究技术创新的。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继承与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强调技术创新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这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关键词:生态化;技术;创新

一、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

生态化技术创新一方面由于人们不能解决传统技术创新带来的负面效应,当然这也是研究技术创新视角的局限性所带来的;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科技、社会、自然和人等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所以单纯依靠一种手段或方式来解决传统技术创新的问题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使用综合的办法。技术创新的过程,既是运用自然技术的过程,也是组织和调控社会技术的过程,更加是发挥人的智力的过程,总体来讲,生态化技术创新是是融合这三者同意的的综合的运用过程。

这里所说的“生态化”不但借鉴了生态学范畴的生态含义,并超越这个含义本身是指事物之间的平衡协调、相互促进、相依共存、和谐同处、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它包括四个相互影响、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子系统,即社会生态化、自然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人的生态化。其中自然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协调资源利用、节约、保护与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相处,来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经济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系统中各要素和谐、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①

二、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辨析

“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专有名词还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与“技术的创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技术创新”是一种过程,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技术组合如何应用到价值实现中。“技术的创新”是一种知识形态,它仅仅是指技术本身的发展和进步。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求“新”,“新”即是因为某种新技术的使用或一些技术的新组合运用于社会生产而首次实现新价值,而技术创新的实现和价值的获得归根到底离不开“技术”这一中介和桥梁。因此,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就必须对技术有一个全面的理解。②

人们常常把技术理解为一种技能,这种技能是用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技巧。例如:1979年版的《辞海》把技术定义为“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实际上这是对技术的一种狭义的理解,技术并不只是应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它也存在于人的自我调节过程和人与人的关系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技艺(技术)一部分是完成自然所不能完成的东西,有一部分是模仿自然”。“交易技术在于获得金钱,医疗技术在于使人健康,军事技术在于取得胜利”,“管理技术、运用夫权的技术、运用父权的技术”。从这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的“技艺”至少有三层含义:首先是应用在生产的领域的能力与技巧,自然力的本身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如酿酒、冶铁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技术;二是指辩论术、艺术修辞、文学等的方法与技巧,如逻辑思维等,即思维技术;三是社会领域技术,如军事技术、管理技术,即社会技术。陈文化等认为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对应,技术也相应有自然技术、人文技术和社会技术,“自然技术是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或‘活动方式’,即如何做事的方式方法体系;人文技术是自我调节,如何做人的方式方法体系;社会技术是协调和善待人际关系,如何处世的方式方法体系”③

马克思曾说过:“技术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一方面体现着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一种客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着技术形态中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他在《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指出:由于技术的进步,“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④这说明表现在“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关系和“人对自然”中的技术也一定会表现在“社会关系”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生产过程中。由此可知,马克思也认为在自然技术应用过程中,必然产生社会技术和思维技术(属于人文技术门类)。

可见,技术广泛存在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及人与人的关系的过程中,而技术也正是有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控制与人的自我调节的手段与方法体系,它是由社会技术、自然技术、和人文技术(包含思维技术)等组成的大系统。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技术创新就应改是由通过与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相对应的自然、社会和人文技术等综合运用于社会生产而获得综合价值的活动和过程。

我们要减少甚至是消除传统技术创新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通过调整技术创新的价值和目标,将人文技术创新、自然技术创新和社会技术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树立科学、全面的技术创新观,才能适应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社会的变化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注解及参考文献:

① 胡元清.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的复杂性研究[学位论文].2007.湖南大学

② 彭福扬.科学技术创新观――生态化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