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15:13: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土资源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建立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
加强对国土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国土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我们遵照统—领导、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的原则。成立了国土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分局工作人员,兼职国土档案员,在师局专职档案员的帮助下,形成了全系统的档案管理统一模式。同时,完善档案制度建设,修订档案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层层把关。无论是在师国土局发的文件,都能从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2、转变观念,超前管理
长期以来、我们对国土档案内容和工作范围的理解偏于狭窄。思想不够开阔,工作不能创新。对于各类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管理的意识、没有很好地和师局档案员联系。没有将国土档案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导致各类业务和档案管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给档案的整理归档带来了困难。06年来,我分局意识到档案工作不是临时性工作、开始逐步转变观念,制定措施,对国土档案进行超前管理。
3.国土档案特点,拓宽档案收集渠道
从实际情况看、国土档案是比较复杂的。它分类为九大部分,从每个部分的内容比较来说层次不齐。建设用地类的报批经历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声响材料类形成的文件数量不多,不易引起档案人员的足够重视。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我们档案人员将需要存档的文件建立了档案收件簿,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各类业务工作存档的分类程序和流程,对哪些档案资料、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
4.制定规范,及时立卷
根据国土资源档案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档案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建立起档案管理分类大纲。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档号分类方法等,将国土档案共分为九大类:(1)综合类;(2)计划财务类;(3)地籍管理类;(4)土地利用规划类;(5)建设用地类:(6)土地监察类:(7)宣传科技类;(8)声像材料类;(9)矿产资源类;并在每一类中确定了基本归档范围。把应该收集归档的文件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可以装订成正规卷的、及时把它们装订成正规卷、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5、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客观上对国土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国土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与其它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单一。为达到国土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要进行一次正规的培训、讲解了国土档案工作中会形成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哪些是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今后需归档、并讲解了具体的归档范围。同时,按照国土档案管理要求。对文件的起草、书写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规范化、作详细的讲解。使大家对国土档案内容提前了解,在工作个有的放矢,注意积累资料。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了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有—个切实的保障。
6通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
做好国土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积累贮存国土档案是为了利用、而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反过来也会促进国土档案管理工作。国土档案的形成是为以后利用起到查询的作用,通过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通过档案工作者提供给工作人员利用。我分在近几年来实施电脑化管理、将国土档案资料及时输入电脑,随时为各类业务提供依据,每当业务人员从利用档案中获得信息时、更积极主动地向档案室归档文件材料、从而保证了国土档案的完整性,促使国土档案管理更上新台阶。
7、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一)数字化管理能够适用国土资源的复杂性特点。国土资源档案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而且档案种类之间本身具有相对复杂的关系,而且还会涉及到一系列的流程,如果没有高度智能化的管理,就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从国土资源的复杂性特点来说,数字化管理能够将数据库转化成知识库,利用智能化系统进行专家分析,因此,能够对复杂的国土资源档案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实现流程化管理,可以极大地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效能。
(二)数字化管理能够适用国土资源易变更性特点。国土资源种类繁多,其中地籍方面档案资源就非常容易出现信息变化。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地籍信息经常会出现改变。如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显然会对很多档案资料进行追溯性修改,而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下,利用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将相关的信息统一搜索出来,并统一进行修改,从而极大地提升管理效率。因此,数字化管理能够轻松应对国土资源信息容易变更的问题。
(三)数字化管理能够适用国土资源完整性特点。国土资源档案是一个系统性的资源集合,很多资源并不是独立信息个体,而是将多种信息资源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性资源,因此如果某一个资源信息出现缺失就容易造成国土资源信息的不完整,从而影响资源的检查和监督作用。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这种完整性特点成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难以解决的难题,一旦出现某一个信息变更,就需要追溯这个资源的所有相关性信息,并对此进行修改。但是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下,这种相关性的建立已经通过数据库完成,因此很容易轻松调用并进行修改,极大地提升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效率。
二、推进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字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数字化管理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方面的适用性,就能够有利于改变相关领导的思想观念,在推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关的领导进行推动才能够实施,因为国土资源本身的复杂性会涉及到诸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如果这些部门的信息没有纳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就难以转化成知识库,从而实现高效的系统化管理。所以只有所有领导摒弃门户之见,转变观念,将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统一收集被纳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并在日常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才能够有效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效率。
(二)制定实施计划分步实施。首先要明白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难度,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工程,涉及到诸多部门的支持,同时还需要相关人才的支持。所以不可能一步完成,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着手。然后再进一步落实资金、实施单位和基础设施构建、人才培训和意识培养等一系列工作。接着当数字化管理系统搭建完成之后,就需要组织相关的人员对传统的国土信息资源,如纸质档案、录像带资料等进行手工录入和数字化转换,并且在录入数据库系统时,需要对数据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在数字化转换过程中,信息资源没有失真,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的使用效果。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地质博物馆之一,是我省唯一的自然科学博物馆,拥有珍贵的馆藏、现代化的展览设施和雄厚的科研力量。该馆馆藏内容涵盖地质、土地、测绘三大方面,拥有大量珍贵而富有特色的藏品和先进展览设施,采用实物、模型、图表和声光电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和解读各种神奇的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堪称一座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科普殿堂。
科普宣传成绩显著
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在构建有特色的国土资源科普宣传体系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该馆定期举办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活动,公众参与度较高,如“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测绘法宣传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湖南开放日”及“国土资源各类夏令营”等。另外,不定期组织各类国土资源科普知识讲座、高峰论坛等,通过这些讲座和高峰论坛,互相交流、探讨,推动了科普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开馆一年来,已开展各类讲座13场,高峰论坛两场,2009年,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被国土资源部授予“首批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称号。
该馆积极开发科普项目和科普产品,编辑出版了《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丛书―张家界》、《带你游玩张家界》、《神奇的矿物会说话》、《寻龙记》等一批较优秀的科普书籍,其中《神奇的矿物会说话》荣获全国优秀国土资源科普作品。为提高全社会的国土资源知识的普及程度,积极加强与中小学联络和合作,开发适合青少年、幼儿参加的科普项目和科普产品,更好地普及国土资源相关知识。
在科研方面,凭借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该馆还完成了《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湖南省地质遗迹调查及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研究》等一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两百多篇,荣获多项荣誉。
构建国土资源科普宣传体系
根据两型社会的主题思想,湖南省国土资源科普工作还有较大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国土资源科普应该整合各类相关资源,建立国土资源科普体系,形成稳定长效机制,保障国土资源科普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2011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在制定《湖南省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时指出“要加快国土资源科技成果转化”,并对国土资源科普工作提出了目标,要求国土资源科普工作实施单位和部门“加强国土资源科普工作和科普基地建设,组织编写评选一批科普丛书和音像制品,推出一批国土资源科普活动精品,建立科普网络平台,构建全省特色鲜明的国土资源科普体系。”
论文关键词:国土资源;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系统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政务”面向社会的外延和拓展。它更加丰富了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更大范围地发挥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1国内外信息服务建设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许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电子政务正日益成为政府的一种重要的行政管理与服务方式。
1.1国际上信息服务及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电子政务主要兴起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信息化服务体系已成为政府推行信息化主要目的之一。发达国家经过持续近五十年的信息化的努力,政府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各种决策支持系统已经基本完成,有可能利用互联网将政府的信息系统在技术和对象上向政府外部延伸;另一方面,互联网为重新构造政府和政府、企业、民众三者之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互动关系机会,西方发达国家在电子政务以及信息服务方面进展非常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法律、制度上对政府提供的信息作出了规范。如美国先后制定了两部涉及政务公开的法律,《情报自由法》和《阳光下的政府法》。这两部法律确立的原则很明确:政府信息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由此政府行政管理与服务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过去政府部门“想公开什么、公开多少、什么时候公开,对什么人公开,由政府自己说了算”逐渐转向“法律上规定哪些信息必须公开,否则是违法,普通公民和传媒有权对政府部门进行诉讼”。
1.2国内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电子政务”在我国的推动,信息服务在内容上、服务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
1.2.1通过建立网站,实行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网上是信息服务起步阶段较为普遍的一种形式。1999年开始的“政府上网”工程,使我国信息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一大批政府部门都相继建立了政府网站,并提供了相应的信息服务。其内容大体上是通过网站与政府有关的各种静态信息,如政策法规、指南手册、政府机构、组织、举报电话等。
在这个阶段,政府除了在网上与政府服务项目有关的动态信息之外,还向用户提供某种形式的服务(如公开办事程序、下载审批申报表格),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
1.2.2提供窗口服务和多样性、专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更加多层面,已不再满足“政府部门提供什么,社会就接收什么”,而趋向于一种双向互动行为。现在有许多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在行政管理方式改革中普遍推行窗口式办公。通过开设窗口服务,集中办公,实现“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的“一站式”服务模式。政府内部的操作运行通过明确的办事程序规定,使办理的时间、地点、办事条件、期限等透明化,同时可以直接接受社会的监督。使政府与民众的“接口”设在窗口。前置审批、需要申领许可证件的项目由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即实行“窗口受理、流转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完成”的方式办理。
1.2.3实行“电子政务”成为信息服务的主流方向
随着政府与行政管理改革的深化,政府部门的运行方式发生了转变。要求政府各部门要结构调整,即由过去的单个部门的窗口运行,消灭“信息孤岛”实现政府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实行“电子政务”,各政府部门要在同一个网络、系统软件等平台之下,公众或企业只要通过政府一个门户网站即可完成所有的事务处理。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通过门户网站形成的用户与政府的互动,用户只需要在网上完成他所需要的与政府互动的事物处理,而不需要了解这件事情完成过程中的部门和官员情况。
显然,这个阶段的实现必然导致政府机构的结构性调整,也必然导致政府运行方式的改变。因为之前政府的资料大多是以纸张为基础,现在则变成电子的文件;之前政府与居民的“接口”是在办公室,或者在柜台、窗口,现在则移到网络视屏上。这也是信息服务的较高级阶段。
2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来源及服务需求
2.1信息来源
国土资源信息来源十分广泛,绝大多数数据分布在各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事业单位。主要分为管理数据和调查评价数据两大类。
管理数据主要存放于各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并相互联系和依存,上级数据在下级数据基础上,通过汇交和统计获得,数据自下而上流动,数据渠道畅通,数据完整性能够得到保证。国土资源管理数据是国土资源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重要数据,该类数据的主要特点是应用广泛,社会效益高,时效性强等。
长期以来进行的土地资源、地质及矿产资源环境调查及基础测绘等调查评价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一方面构成国土资源政务管理的基础性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对促进国土资源自然和社会属性变化规律的认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这类数据最大的特点是投入成本大、生产周期长,它是国家非常宝贵的财富,被社会广泛地应用。
2.2服务需求
政府部门需求。国土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它的合理配置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指标数据。国土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土资源信息是各级政府部门管理和决策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企业需求。在经济建设中国土资源是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土资源是资源同时又是资产国土资源在企业投资决策等经营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基本信息。在民营企业、社会团体作经营决策时,他们往往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国家的国土资源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和市场信息。
公众需求。提供信息服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公民的知情权。随着我国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公民对了解政务管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及时地向社会公众公布国土资源的政策法规、政务公开信息、提高政府办事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的监督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义务和责任。
3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建设探讨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在国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力图通过以数据中心和网络体系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构成一张强大的数据资源利用网,完成对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应用,实现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形成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体系。
3.1明确信息服务体系的目标与任务
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是按照政府对政务公开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面向社会提供优质国土资源信息服务,并努力将国土资源现有信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提供准确、高效、多样性的服务,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社会共享与服务,充分体现国土资源信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地位。
3.2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的五大系统
信息服务系统是实现现代化信息服务的技术基础。针对国土资源管理、科学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构建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体系中主要开展了五大系统建设,如图1所示。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是集信息输人、分类、存储和为一体的实时信息系统,各类实时性,动态性的国土资源信息主要通过该系统实现。通过对门户网站版面、专栏、功能不断改善和加强,构筑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设立政务信息公开栏,规划、审批、处罚、收费、征地补偿安置、地价、土地矿产资源出让、政策法规等重要信息,实现动态信息。
国土资源信息查询系统是实现国土资源数据库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土资源数据的网上查询,一是通过元数据库,提供数据库目录查询;二是通过数据转换建立信息查询数据库,提供对数据库内容的直接查询。
由于国土资源信息涉及大量空间数据,在现有网络条件下,空间与非空间信息查询主要在内网实现;在因特网(外网)则主要开展非空间信息查询和部分空间信息以及图像数据的浏览服务。
国土资源导航与搜索引擎系统。前者提供网站地址的查询服务,后者则全面提供网站地址和网页内容的多种方式检索服务,包括分类查询和关键词检索等。导航系统主要通过寻找各有关网站进行分类,并链接其地址而形成。国土资源搜索引擎以现有通用网上搜寻和全文检索技术为基础,结合国土资源信息特点和需求,通过国土资源信息的分类、分解,建立国土资源索引数据库而形成。
国土资源多媒体演示系统,以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为手段,实现有关国土资源管理、政策、知识和资源状况等信息的大屏幕演示与浏览查询。在政务大厅安装电子显示屏,滚动显示各许可项目的办理流程,申请人可随时获知行政许可项目的办理情况。
国土资源信息产品制作分发系统,以数据库及其它相关信息为基础,针对社会需求,通过信息提取、转换与加工,向用户提供专门的信息产品,主要包括光盘制作、图件制作和文字报告等。
3.3建立信息安区保障体系
通过建立国土资源信息、查询等五大系统,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体系的架构可以说基本搭建起来,实现从国土资源信息的到检索、浏览、下载等一系列服务功能。但随着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业务中的应用,公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更好的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和社会公众,需要对现有的信息服务系统进行完善,增强在线服务功能,实现国土资源资料在线服务,制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开辟有关栏目,同时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3.4发挥社会经济双效益,为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4.1发挥社会效益,促进国土资源科学管理
随着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国土资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利平台。网络的互联互通和电子平台的搭建将有利于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国土资源部门的办事效率,增强监察力度,保障政务信息公平、公开、公正,实现阳光行政。
关键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可持续发展 信息共享受
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掀起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文化观念,促使人类走向新的文明。信息化水平是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只有通过信息化建设才能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国土资源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国土资源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的作用,由此可见,为全面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根据国家信息化规划的总方针和总任务,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紧密围绕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和工作目标,制定自己部门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中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在新的形势下为使国土资源信息化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向前发展,我们必须理清思路,做好规划,统一思想,分工协作,全力以赴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
一、 国土资源信息化概述
建设国土资源信息化是指国土资源数据的数字(数据库)化,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业务管理流程的计算机化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是一项涉及不同专业领域不同级别的系统工程。国土资源信息化的特点:一是数据类型复杂多样,数据量大;二是业务管理内容流程复杂;三是数据共享程度高,时效性强。鉴于以上特点,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不同于一般的信息系统建设,需要从全局出发,从整体考虑,进行统筹规划,为了保证国土资源信息化不走弯路,各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进行规划,通过规划,理清思路,确定方针,提出目标,明确任务,才能有序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在国土资源部(国家)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在国土资源评价、规划、管理、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中启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土地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土地、地矿、海洋、测绘、地质等领域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进程。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明确其基本三大任务: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社会服务三个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在现阶段,重点是加强基础数据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共享和实现工作流程的信息化。以促进国土资源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数字国土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工程,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国家层次土地与地矿领域的重点信息化建设,并通过统一规划、标准建设和试点示范等措施,推动地方各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同时,从“数字地球”的战略高度系统集成与整合有关地球表层的国土资源空间基础信息,为社会提供广泛而深入的信息服务平台,落实资源共享。
二、 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国土资源信息化就是在国土资源部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土资源信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的作用,加速实现土地、地矿、海洋、测绘等领域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进程。那么,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将通过工作流程信息化改变以手工和纸介质为主的传统资源模式,实现新技术条件下工作。通过各类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完成各类国土资源资料和数据的快速交换、储存、加工和使用,使得以往几乎无法想像的各类信息资源的集成和分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得以实现,从而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将极大地提高国土资源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并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全社会共享。
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取得明显进展。在土地管理信息化方面,服务与专项业务工作的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定级估价系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系统等已在一些市县土地管理局建成,并投入使用;具有先进水平,基与网络环境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土地网上交易)已在绝大部分城市得以应用。在地矿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在国家和省(区、市)两级建立了一批基础地质数据库,完成了全国1:50万地质图数据的建设1:20万地质图数据库相继建成;围绕矿政管理建立了一批登记数据库和统计数据库;利用GIS技术开展了矿产资源评估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评价工作,地质资料文献计算机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开发都取得重要进展。在海洋领域,通过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实施,全国海洋信息化工作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建成并运行了海洋监测预报网络系统、海洋调查资料处理系统和海洋污染监测网络系统;完成了1:100万和1:50万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国家公共数据通讯网建立了综合性海洋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对海洋宏观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灾害等海洋信息的授集、传输、处理、存储、管理及信息产品服务等综合功能。在测绘信息化工作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完成全国1:100万和1:25万地形、地名数据库及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建设,完成了1:400万地形数据库,大地数据库建设;建成长江三峡地区1:5万和七大江海重点防范区1:1万数字高程模型和正射影像数据库;加快了国务院综合国情地理信息系统和我国陆地边界谈判与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应用工程的建设。总之。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涵盖了土地、地矿、海洋、测绘四大门类。
三、 国土资源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当承认: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虽然某些地方和部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但国土资源工作主流程并未实现信息化,尚未真正摆脱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工作方式;数字化信息积累量严重不足,建国六十年来积聚的大量国土资源资料,绝大部分仍然以纸介方式保存;过去十几年建立的数据库信息系统,还没有完全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许多国土资源资料仅限于行业部门和单位内部甚至个人掌握使用,信息共享与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和水平比较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那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基础差、起步晚、投入不足、加之人才匮乏,缺少经验,致使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偏低。
2. 信息化法制建设落后,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加之缺乏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和相互协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各自为攻,重复建设的局面,使得信息系统建设效率不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困难,共享程度较低。
3. 对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标准,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数据、重开发、轻维护的倾向,使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受到制约,一些信息系统建设仓促上马、半途而废或流于形式。
针对发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应有一清醒的认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牵动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涉及到庞大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支持以及安全可靠的网络信息交换,而且涉及到科学规范的管理以及以此为基础而构成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和应急信息系统。所以,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既是前沿性和技术创新性复杂系统工程,关乎国计民生,又是现行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项事关全民的战略任务,必须在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下,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抓住重点、全面推进。
总之,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强、业务内容复杂、技术难度大的工作,是一项庞杂多学科系统工程,各级部门在编制规划、落实任务时务必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国土资源化建设正处在一个上下重视,各方参与、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我们一定要把握新的发展形势,抓住机遇、齐心协力,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全面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的进程,为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论文提示:论述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概述、内涵、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举措,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社会服务三个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达到服务国民经济,资源共享之目的。
参考文献:
1.宣小红,2008年6期《档案学通讯》载《中国信息资源市场的培育》
2.锅艳玲、卞昭玲、曹建慧2011年5期《档案学通讯》载《信息环境下企业电子文件管理制度建设探析》
关键词: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美国副总统戈尔于 1998 年 1 月 31 日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这主要是由美国的国家目标和全球战略决定的。同样地,从我国的国家目标出发,我们需要一个中国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由于数字地球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而是一项整体性的导向性的战略目标。因此,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考虑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土地是人类立足的场所,生存的条件和使人类劳动能够得以全部实现的基本条件与基础。土地问题根本是一个管理问题。如何管理土地,使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了土地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土地管理信息系统(LIS)是土地规划和管理定量化、科学化以及对土地信息进行快速查询、分析和更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并为决策提供辅助支持。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土地管理的最先进方式,是现代土地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所有和土地信息有关的系统都可以归入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范畴,包括城市规划、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资源开发、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管理、土地定级估价等。
由上我们可以知道: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和方法组成。硬件和软件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环境,数据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方法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解决方案,人员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和能动性因素,直接影响和协调其他几个组成部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专业的研究与应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特殊功能有图形数据的输入与编辑,图层与图幅管理,建立拓扑关系,空间查询功能,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编辑和空间分析功能。
二、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2.1、土地信息管理的网络化。互联网具有不受时空限制能快速、直观的土地信息,对于合理保护、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整合资源优势,最大限度的挖掘土地生产力,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利用互联网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制作专题图和分析的功能,已经成为土地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确保信息化标准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国土资源部已组织力量着手进行国土资源信息标准参考模型。国土资源数据模型和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等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为了协调和规范数据库标准,应用系统建设规范等工作标准的制定,国土资源部正在加紧国土资源信息元数据标准高层分类、编码及数据文件命名、以及相关的网络开发。规范网络系统建设、规范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数字资料汇总规范等信息化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2.2、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式。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实时、准确的获取土地空间数据,包括土地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情况、地籍资料等空间数据,这就要求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要求快速、便捷、准确。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卫星遥感技术与全球定位技术,这两门技术为空间数据的快速采集提供了可能,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为空间数据的压缩、管理提供了可能。遥感技术已经从多光谱卫星发展到主动雷达遥感,实现全天时全天候探测,空间分辨率也由30 米发展到亚米级,时间分辨率发展为 1 天,这为大面积土地利用信息实时采集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全球定位技术(GPS)的地面数据采集也实现高精度、自动化,满足了地籍测量的基本要求。
就以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为例,本文发现: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对整个县级行政辖区范围内建成区和非建成区土地的权属、利用类型以及其他专题数据,在统一坐标系、统一 GIS 平台、统一分类体系、统一技术标准下实施统一管理的信息系统。即实现多尺度、多级区域、多专题数据融合成一体化的专题数据。因而在该管理信息系统中做好对各种数据的组织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日渐集成化、模块化的发展态势。
2.3、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是促进各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其普及程度和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正在大规模建设中。目前,国土资源部内网和外网已经建成,形成了包括网络、应用、服务、开发、数据库和网管等平台的较为先进的局域网,系统各省级节点局域网有的在建设中,有的已经建设完成。各节点局域网的互联也即将开展。随着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网上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多,系统的安全保密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构建一个完整安全的网络系统。在建设网络平台、系统平台、应用平台、网管平台等的基础上,规划设计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保密系统,防范来自多方面的安全威胁,加强国土资源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和信息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通过对城乡一体化中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描述,本文一方面论述了未来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并指出我国在未来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创新中占据制高点。因此,应当清楚如下: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内容,并受到政策、制度的影响,是一个长期而变化的过程。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局限,本文只以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两项业务系统的整合进行研究,以达到“城乡一体”管理的功能。同时本文也并未对城乡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涉及到的所有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如工作流技术,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还需进一步研究。同时随着技术和应用的不断成熟,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为我国的土地建设、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管理平台,也为我国土地动态监测、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材料
[1]. 寇有观、吴敏: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研究[J].遥感信息1998年第1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 图书馆 资源共享 特色数据库
职业院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特点加剧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供求矛盾,“双师型”教师读者与能力型学生读者的多方位信息需求,以及职业院校面临购书经费紧张的等情况,使得传统的纸质资源已无法完全满足读者需求,所以图书馆应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的研究和实践。
一、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访问湖北省54所职业院校网站,共有数据库391个,其中自建数据库72个。黄冈科技职业学院24个,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1个,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和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19个,咸宁职业技术学院18个等,10个以上的院校有17所,5-10个有14所,5个以下有17所。
1.引进数据库情况
引进数据库类型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学位论文、考试试题库、多媒体数据库据库等。数据库品种相对集中,引进中国数字图书馆的31家、万方26家、维普30家、知网29家、超星28家、博看8家、银符5家等,像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大型数据库,一般各院校购买一个或者几个分库。
外文数据库有: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引进Net Library 电子图书、Wordcat、the National Academics Press、JSTOR、Academic Source Premier、ACS;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引进Scientific Research、INTECH;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引进Springer、INTECH。
引进共享数据库的有11所,湖北国土资源参与和引进共享资源最多:包括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国高等教育数据库、国家科技文献中心、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CADAL、浙江省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安徽省共享工程、天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 、上图数字图书馆、INTECH、万方学位论文、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维普数据库、CALIS等。共有11所职业院校引进共享资源,多集中在湖北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总库、湖北省数字图书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
2.自建数据库
湖北省48所职业院校中有9所自建数据库共34个,主要包括:
2.1教学成果数据库。全省各示范职业院校大都建立精品课程数据库,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自建教师课件数据库、教师科研数据库;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教学、案例分析、电子教材;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商院教师文库等。
2.2专业特色数据库。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交通知识数据库、交通运输科技资源数据库;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园林专题库。
2.3地方特色数据库。湖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楚文化研究、三峡文化、荆楚揽胜、湖北文物、湖北人物、湖北历史人物;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十堰旅游文化数据库;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的鄂西圈旅游文化资源库;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苎麻之乡、温泉之乡等。
2.4随书光盘数据库。黄冈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仙桃职业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自建随书光盘数据库。
二、职业院校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1.信息资源共享不足
各职业院校图书馆引进的数据库主要集中在国内几个著名数据库供应商,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还有很多全国性的资源共享项目,只有11所院校参与和使用了这些共享资源。
职业院校图书馆人员受到专业水平和专业背景的限制,目光仍停留在馆藏文献的借还上,参加图书馆界会议和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对已有的共建共享项目知之甚少,即使被动参加一些共享项目,对自己的权利义务认识不清。
职业院校绝大多数图书馆即使有自建数据库,也是自己自足,缺乏相应的协作,很难形成规模,没有实现共建共享。由于IP的限制,数据库仅可供校园网内用户使用,外单位用户没有访问权限,这就限制了图书馆之间的共建共享。[1]
2. 技能与训练类资源引进开发不足
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图书馆资源应突出实用性和专业性。从对48所院校引进和自建的资源来看,主要包括综合性数据库、考试类数据库等,突出专业特色的数据库很少,技能与训练类的数据库几乎没有,这不利于高职学生掌握某一职业方向的专业技能,不利于学生获得某一职业岗位资格证书。
3 .特色数据库开发不足
图书馆采购的图书中含光盘的数量越来越多,随书光盘已经成为现代职业院校用户获取信息知识的新途径。然而很多图书馆未对光盘进行整理著录存储。
对特色资源开发不足。图书馆馆藏资源中有不少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色、专题特色、文献语种特色、文献类型特色的图书、期刊,教务部门有学科带头人或精品课程教师的教案课件及教师考查学生的试题及重要作业等教学参考资料和学习参考资料,这些都可以成为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的资料的重要来源。
自建数据库过于简单,信息不全面,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和组织,基本上是一些信息的复制。如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自建苎麻之乡、温泉之乡、楠竹之乡、桂花之乡、茶叶之乡等,只有几张图片和数千字的介绍。至于网上报告厅、视频点播、馆藏特色书目等并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数据库。
4.免费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不足
职业院校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一般是以直接购买数据库为主,自建和开发数字资源比较少。网络分布大量免费资源,如公共版权资源(古籍、名著等),可开放获取的期刊、图书、课件、视频、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学术机构收藏库、电子印本资源等。但由于馆员人数和专业水平有限,不熟悉网络资源的来源与分布情况,没有足够的人力去专门开发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