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42: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化学博士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522-03
On Some Questions of Cultivating Sport Discipline Doctor Postgraduates
LI Jing, XUE Cuixia
(Graduate School,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cultivating sport discipline doctor postgraduates is still in primary stage in China and some questions are worth researching, such as how to select excellent students and make scientific procedure, be strict with the quality of mentor and increase the quantity,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doctor postgraduates through many ways, and monitor the process of making doctor dissertation for improving quality.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many strategies should be researched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octor postgraduates.
Key words: sport discipline; doctor postgraduates; cultivate; questions
1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简况
1986年,我国批准设立了首批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和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理论专业成为3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标志着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初步建立。到1996年底,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由原来的3个学科专业发展到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学、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力学、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物化学等7个学科专业,累计招收了64名博士生,培养博士学位获得者17名。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设置了体育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从原来的11个学科专业压缩到4个学科专业,即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在4个二级学科下设置若干个研究方向。
目前,我国体育学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四所院校,此外,还有13所院校拥有体育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9个、体育人文社会学6个、运动人体科学3个、民族传统体育学2个。同时还有三所体育院校联合招收博士生,也有一些体育院系本校其它一级学科下也招收体育学博士生(表1)。其中,近三分之二的学位授予点是近几年新增的,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由体育院校为主,综合性大学为辅的体育学博士生培养格局,改变了过去由体育院校为主的单一局面,形成了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开放性培养体系。
表1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点的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从招生规模就可以窥见一斑(图1)。特别是2000年以来,体育学博士点的增多,招生规模的扩大,使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
图1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收情况
(引自卢亮球等,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
2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关于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曾有学者进行过相关的调查(表2),基本反映了目前的实际情况,但与次相关的一些问题我们同样也不能忽视。
表2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注:引自卢亮球等,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
2.1规范入学考试,招收优质生源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衡量考生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考试一般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是筛选的第一步,如何把握好初试的难易度?是依据考生的数量来确定,还是依据体育博士学位的要求来确定呢?如何在初试中使有实践经验、科研能力较强但知识记忆却一般的考生和那些只善于死记硬背的考生区别开来。这些问题都是在入学考试时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并不是普通意义的测验,而是一种多因素影响下的平衡、综合、复杂的对考生能力的检测,甚至有时是针对考生个体的一种判别。
在初试的笔试中有两个重要环节值得注意,一是出题,一是评卷。科学合理的试题是筛选优秀考生的第一步,除注意避免漏题外,更多的还是要对试题的难度、质量进行把关。其次是评卷过程中的客观性,避免人情因素的影响,要做到公正、可信。在初试的基础上做好复试更为重要,因为录取博士研究生的总原则是把那些科研能力较强、理论基础扎实,有一定创新能力,并能在经过博士期间的学习后成为本学科的高精端专业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考生挑选出来。但是如何在初试的基础上能把真正的人才甄别出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识别?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初试分数高低不是唯一的依据,还要注意考察考生的培养潜能,要对考生以往的科研能力进行初步评估,对考生的德行要有所了解。另外,正确把握考试成绩与导师自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导师的意见。
面对博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越来越多的形势,面对一些体育学博士点都是新增的局面,面对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疾呼。规范博士生入学考试,探讨适应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招生规律的一套相对稳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的命题、阅卷、复试、录取制度,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2严格导师资格条件,扩大导师队伍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导师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从1981年创立学位制度,制定并实行了由国家评审博士研究生导师的办法,制定了在教授中挑选学术造诣较深、科研成果显著、对国家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担任博士生导师的原则,聘任了一批博士生导师,对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建立博士生培养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博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办学自的下放,博士生导师的资格确认基本上由所在高校自己聘用。
随着近年来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博士导师数量明显不足的问题。为了满足招生的需要,一些院校不得不让导师超限带博士生,从而出现了一个导师一届带3~4名,甚至更多名博士生的现象,这其实是非正常的,远远超越了导师的能力。另一方面,还有通过降低导师资格条件,使那些实际上并无导师资格的教授也混入导师队伍。特别是一些新增博士点的综合院校,由于这些院校在申报博士一级学科授予权或点时,其借助的是综合实力,而实际上体育学科能力可能并没有达到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条件,也就是说,其博士研究生导师的资格是值得质疑的,有些导师甚至自己本人都没有经过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经历。
在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收规模较大,博士导师短缺的这种状况下,如何既能严把导师资格关口,又能充实扩展导师队伍是值得探索的问题。北京体育大学近年来主要采取了整合社会资源,聘请社会上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体育学者或政府官员担任博士导师,或从兄弟院校聘用有资格的教授担任博士导师,虽然通过这两种途径缓解了博士导师的暂时短缺,但是从根本上是不能解决此问题的。因此,在体育学博士导师队伍建设中,要从远景考虑,改革当前的导师遴选制,建立“导师组(室)制”。对某一学科或某一方向的导师进行整合,组建一个导师组或导师室,并配具有博士学位、拥有科研项目、学术思想活跃、有培养前途的副教授参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这样培养1~2届研究生下来,那些副教授也升格为教授了,同时也具有了博导的经验,这样可尽快的扩充博士导师队伍,真正解决体育学博士导师紧缺,水平有限的问题了。
2.3创造条件,多种途径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就是培养其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反映则主要通过其博士论文的价值折射。但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也不仅是导师个人的影响,而是学校全面的培育。鉴于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时间短,学科较弱,而且大部分博士点都是新近增加的,所以在培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更显“心有余,力不足”。现在大多数学校主要把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重心放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这是当务之急的,的确在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有计划无实施、有课程无教材、有教学无评价,等等。但是,从体育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来看,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仅凭在教学中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应让博士生走到体育实践中去了解现实,获取需求,追踪热点,聚焦难点。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寻找创新,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因为大多数博士研究生在本科和硕士期间接触群众体育、运动训练、学校体育就比较少。怎么样让博士生走向体育实践,就成为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学校、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共同开辟途径,创造条件,把博士生推向体育实践一线,在实践中培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北京体育大学是招收博士研究生较早的学校,在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积累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北体研究生院在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走过了由主干到边缘,由重点到全面的过程。所谓由主干到边缘的做法是,由抓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前沿性、规范性;抓课程建设的先进性;抓教学质量的高规格;抓导师的责任和评估;走向了开辟新的途径,抓学生在学校的第二课堂,聘请专家定期讲学,建立“博士论坛”,加强博士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2.4监控学位论文研究过程,提升论文质量
1) 把好选题关。有了好的选题才能做出高水平的论文,体育学博士生论文的选题应主要属于体育学科前沿具有创新性的问题或学科发展中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选题的质量是保证论文创新性的前提条件。博士论文的选题应尽可能与导师的科研任务挂钩,成为导师科研课题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或者是导师科研课题的延伸,博士生的论文选题如果能围绕国家级重大课题,则比较容易取得新的突破。
2) 确保导师全程指导,这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严格把好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等全过程,才能保证论文的创新水平和质量。
3) 加强论文质量管理制度建设,这是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根本。应围绕学位论文的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制度,以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具体可从论文的开题、论文中期检查、论文评审三个大的环节制定规章制度(表3),比如,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开题,开题要走一定程序,而且应建立负责人制度,这样可与最终论文完成时的评审与答辩结合起来。
表3提高体育学博士论文质量建立制度参考
论文开题相关制度论文中期检查制度论文评审制度定期开题制度是否按计划进展盲审制度开题申请制度质量监控末位淘汰制度开题负责人制度导师指导情况奖励制度在论文研究期间要对其是否按照旧开题设想进行,论文质量是否有所“注水”,导师指导是否到位与充分。在论文完成后,要对论文进行盲审以确保质量,并可采取末位淘汰与奖励制度。这样基本上对论文的由选题到最终的评审整个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控,较为充分的发挥了研究生管理部门的职能,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提高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策略
3.1明确形势,确定博士研究生全国发展战略
虽然现在有17所院校(包括联合培养)具有招收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资格,但是从整体数量上来说并不多;从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发展来看,也仅有近20年的历程,而且其2/3的学校却只有7 a左右的发展时间。所以,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无论从时间,还是从规模上来说都是个“新生物”。在这种状况下,应该由一些部门出面组织研究一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全国发展战略规划,逐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教育质量服务。
3.2整合社会资源,优势互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具有招收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学校在导师资源、课程资源、科学研究实验条件、优秀生源等方面,存在着分配上的不均。怎么样充分利用、整合配置这些学校的资源,对培养高质量的、有创新能力的博士研究生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如何发挥各地体育科研机构为培养博士研究生服务也是要思考的课题。为了提高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全面素质和培养质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人才和资源的综合优势,应该打破高等体育院校之间,高等体育院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相互封闭的局面,鼓励高等学校之间、与科研机构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建立开放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3.3完善规章制度,实施博士研究生授予点评估机制
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总体来说发展较晚,整个培养体系还不健全,还需要不断完善。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好的办法是用科学合理的制度去管理,这样就需要完善和建立一系列的有关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规章制度。如招生制度、导师聘任制度、社会实践制度、论文科研制度等等。国家要针对体育学科比较薄弱的特性,制定宏观的政策引导其发展,对新增的博士授予点要跟踪评估,不能只管授予,不管建设,不能只管结果评估,不管过程建设。因此,要加强对各体育学博士授予点的评估,形成一定的良性机制,促进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4结论
1) 目前,我国体育学共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国14所大学拥有2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外,还有三所体育院校联合招收博士生,有一些体育院系本校其它一级学科下也招收博士研究生。其中近三分之二的学位授予点是近几年新增的,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2) 随着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如规范入学考试,招收优质生源,把招生纳入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全程中;严格导师资格,扩大导师队伍;创设条件,多种途径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监控学位论文研究过程,提升论文质量等问题。
3) 鉴于当前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要着重研究提高培养质量的策略。可以从确定博士研究生全国发展战略;整合社会资源,优势互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完善规章制度,实施博士研究生授予点评估机制三个方面考虑。
参考文献:
[1] 卢亮球,高鸿辉,麻雪田,等.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118-123.
[2] 钟秉枢,蒋家珍.以规范为基础以创新求发展――体育博士生培养若干问题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2): 7-12.
[3]新华社.政协委员疾呼必须重视博士生教育质量[N].黑龙江日报,2005-03-03.
[4] 杨贵仁,黄汉升,方千华.新时期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审视[J].体育科学,2005, 25(6):3-12.
[5] 牛智有,廖庆喜.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措施[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10:166-168.
[6] 何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1):98-104.第30卷
投稿日期:2007-03-16
约翰・冯・诺依曼,美籍匈牙利人,数学家、计算机学家、物理学家、经济学家、发明家,新时代数学的倡导者,“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从小聪颖过人,兴趣广泛,6岁时,他就能心算做八位数乘除法,8岁时掌握微积分,12岁就读懂领会了波莱尔的大作《函数论》要义。
冯・诺依曼的记忆力惊人,读书过目不忘。他对读过的书籍和论文,能很快一句不差地将内容复述出来。
冯・诺依曼一生掌握了7种语言,最擅德语,他在用德语思考种种设想时,又能快速译成英语。据说,6岁时他就能用古希腊语同父亲闲谈。
在计算机领域,他被誉为“计算机之父”。在经济学领域,他被誉为“博弈论之父”。在物理领域,冯・诺依曼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对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化学方面他也有相当的造诣,曾获苏黎世高等技术学院化学系大学学位。 30岁时,冯・诺依曼已经是纯粹数学学者中的巨人;45岁时,他被全球公认为20世纪最具世界性、最多才多艺、最才思敏捷的数学家。从遍历定理的第一个有力证明到天气控制方法,从原子弹的聚爆装置到博弈论,从一种用于研究量子物理学的新代数学到带有预先储存程序的计算机的装配,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设想。他在格论、连续几何、理论物理、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气象计算、原子能和经济学等领域都做过重要的工作,被称为上世纪“最伟大的全才之一”。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
他创办了俄国第一所大学――莫斯科大学;由于他渊博的学识,他也被普希金赞誉为“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他是“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俄国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和诗人。他在俄国的地位,有如伽利略在意大利、牛顿在英国、笛卡儿在法国、莱布尼兹在德国和富兰克林在美国的地位。
为了躲避继母的责骂、争取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19岁的他带着两本启蒙书――《斯拉夫语法》和《算术》,凭着借来的3个卢布,离开家乡、踏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他冒充教会执事的儿子进入了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用1年时间掌握了拉丁文,并自修了希腊文,用5年时间修完了8年的课程,被选派到彼得堡国家科学院大学深造。半年后,又被派往德国学习采矿和冶金。1736年秋,他进入马尔堡大学学习物理学和化学,期间精通了德语、法语,后又到弗赖堡学习矿业和冶金学。在克・伏尔夫教授的手下,他学习了数学、哲学、物理学,又选学了化学、力学、矿山测量、水利工程学课程。
他在物理、化学、语言学、文学、哲学、历史、天文、地质、矿物、航海等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他是一个出色的人文学者,在历史学、语言学、哲学方面都有研究,被誉为“俄罗斯现代语言之父”,著有《修辞学》《俄语语法》和《论俄文宗教书籍的益处》等。
他在观测金星凌日时第一个发现了金星上存在着大气;他创立了热动力学说,指出热是物质本身内部的运动,从本质上解释了热的现象;他提出了气体分子运动论,认为空气微粒对容器器壁的撞击是空气产生压力的结果;他对气体压强给以正确解释,即是空气质点对器壁撞击的结果;1741年,他创立了物质结构的原子――分子学说,为俄国的物理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用实验证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这一发现比拉瓦锡发现物质不灭定律早18年;他是最早应用天平来测量化学反应重量关系的化学家。
他是俄罗斯的“全能才子”,是俄国“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他的名字叫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莱布尼茨,德国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他的研究成果遍及力学、逻辑学、化学、地理学、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气体学、航海学、地质学、语言学、法学、哲学、历史学、外交学等等,他是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还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而他的职业,是一名律师。
莱布尼茨在数学史和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数学上,他和牛顿先后独立发明了微积分。有人认为,莱布尼茨最大的贡献不是发明微积分,而是发明了微积分中使用的数学符号,他也因此被称为“符号大师”。莱布尼茨还对二进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哲学上,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最为著名,例如他认为“我们的宇宙,在某种意义上是上帝所创造的最好的一个”。他和笛卡尔、巴鲁赫・斯宾诺莎被认为是17世纪三位最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
莱布尼茨对物理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提出了一些后来涉及广泛(包括生物学、医学、地质学、概率论、心理学、语言学和信息科学)的概念。莱布尼茨在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神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诸多方向都留下了著作。他的著书,约四成为拉丁文,约三成为法文,约一点五成为德文。
莱布尼茨的求学经历也堪称传奇。
15岁,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 一进校便跟上了大学二年级标准的人文学科的课程。期间他还抓紧时间学习哲学和科学。
17岁,他以《论个体原则方面的形而上学争论》一文获学士学位。
18岁,莱布尼茨完成了论文《论法学之艰难》,获哲学硕士学位。
19岁,莱布尼茨向莱比锡大学提交了博士论文《论身份》。次年,审查委员会以他太年轻为由而拒绝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他对此很气愤,于是毅然离开莱比锡,前往纽伦堡附近的阿尔特多夫大学并立即向学校提交了早已准备好的那篇博士论文。
21岁,阿尔特多夫大学授予莱布尼茨法学博士学位,还聘请他为法学教授。
据称,经当代智商测试研究,莱布尼兹的智商高达205,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天才。
托马斯・杨Thomas Young
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是个奇才,同学们都称他为“奇人杨”。上帝在造人方面从来都不是公平的,托马斯・杨就是个例子。表面上,他的身份是医生、物理学家,但这仅仅只是他的社会角色而已。他涉猎的广泛程度让人瞠目,他的才华横溢让人吃惊。
他在光波学、声波学、流体动力学、造船工程、潮汐理论、毛细作用、虹的理论、力学、数学、光学、声学、语言学、动物学、埃及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他还对艺术颇有兴趣,他热爱美术、音乐,几乎会演奏当时的所有乐器。他会制造天文器材,还研究了保险经济问题。他擅长骑马,并且会耍杂技走钢丝。
小时候的托马斯是个神童,2岁会阅读,4岁能将英国诗人的佳作和拉丁文诗歌背得滚瓜烂熟;不到6岁已经把圣经从头到尾看过两遍,还学会用拉丁文造句;9岁掌握车工工艺,能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物理仪器;几年后他学会微积分和制作显微镜与望远镜;14岁之前,他已经掌握10多门语言,包括希腊语、意大利语、法语等等,不仅能够熟练阅读,还能用这些语言做读书笔记;之后,他又把学习领域扩大到了东方语言――希伯来语、波斯语、阿拉伯语;他阅读了大量的古典书籍,在中学时期,就已经读完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拉瓦锡的《化学纲要》以及其他一些科学著作,才智超群。托马斯26岁时,著名的罗塞塔石碑被发现。石碑上刻了三种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古埃及通俗文字和希腊文。首先阐释这些象形文字的人是法国人商博良,但托马斯却是把碑文的译文发表成书的第一人。
托马斯在物理学上作出的最大贡献在光学观察上,特别是光的波动性质的研究。1801年他进行了著名的杨氏双缝实验,证明光以波动形式存在,而不是牛顿所想象的光颗粒(Corpuscles),该实验被评为“物理最美实验”之一。
逻辑思维中的直觉方法论中早已明确提到“直觉归纳”一词,指出直觉归纳既具有归纳推理的特点,又具有直觉思维的特点,这表明了二者在思维活动中的不可分割性.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这种直觉顿悟方法,他认为三段论演绎中作为一般原理的大前提只能由演绎以外的归纳方法得到,它没有确定形式,而是凭借“人心的洞察力”,即他所谓的“理智的直觉”——由感性材料直接领悟到对象的本质.例如个别生命在颜色、大小、生长地点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却能够直觉地认识到这些差异都是非本质的、偶然的,而营养和繁殖机能是一切生命都具有的本性.所以,图1中的直觉跳跃正是直觉归纳.由此可见,直觉在归纳中是一种如何从众多事实中寻求最本质联系的方向感,或“方向的判断”,无须逻辑推理,但它受着逻辑的制约,这是由问题的答案所具有的内在逻辑必然性决定了的——直觉大多预示着可能的逻辑后果.例如,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热效应,而热总是可以通过适当的装置转变为功,这些现象使人们直觉地认识到内能的存在,认识到内能、功、热都是能量的不同形式且能相互转换,但热力学第一定律被公认之前约一个半世纪的“机械能守恒原理”和焦耳的热功当量研究已初步揭示了能量转换的内在逻辑关联,因此“能量不灭”这一直觉归纳中的逻辑制约是显而易见的.演绎使理论发展的例子如此之多,论证如此之严谨,以至于我们看不到直觉的存在.“直觉演绎”一词可能会引起争议,但在运用演绎方法时,“如何演绎”的问题总是存在的,从公理导出命题、从理论导出关于事实的陈述,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创造过程.吉布斯用演绎方法从基本概念(温度、压力、体积、内能、熵)及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中导出了吉布斯函数,之后又定义了化学位,彻底解决了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问题.这肯定不是一个“纯演绎”过程,因为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可以导出的概念、命题有很多,含义也很可能是模糊不清的——吉布斯函数从定义式上讲(G=H-TS,即焓与温度、熵之积的差)也没有确切的物理意义,但他却敏锐地启用了这一函数,特别是用这一函数定义的化学位,是热力学体系的一个核心函数,它使化学有了很大发展,包括相平衡等很多平衡问题都可用吉布斯所形成的一整套方法来处理.对吉布斯的演绎,我们必须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运算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恰恰就是这些运算?为什么吉布斯就是沿着这个方向前进的?吉布斯肯定不会是试着猜想一些运算得到命题,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起,最后恰巧选中了吉布斯函数,如果真是这样,命题的质量或创造性就成了备择答案的线性递增函数,而事实并非如此.形象思维中的直觉方法论认为把形象思维区别于逻辑思维在于:(1)运用意象而不运用概念;(2)基本环节是联想和想象而不是推理和判断.它的特点是突出了事物的形象特征,卢瑟福的原子模型被认为是形象思维的范例.问题在于:卢瑟福是如何把太阳系与原子联系起来的?事实上,卢瑟福在联想到这一构造之前,已从当时有关原子研究的信息中直觉地意识到原子核的存在并断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的老师汤姆逊已提出了“胶冻状”原子模型,卢瑟福却未向那个方向迈进,正如波尔指出的那样[3]:“卢瑟福很早就以他深邃的直觉而认识到由复杂原子核的存在及其稳定性所带来的那些奇异、新颖的问题.”因而他被誉为具有非凡“战略直觉能力”的科学家.此外,联想可以是形象的,也可以是非形象的.这与问题的答案是以形象的构造还是以逻辑关系表达有关.所以,联想本身具有类比性质.类比一直被认为是逻辑方法(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这一方法的依据是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或关系上的相似性,其基本环节是联想与比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卡诺的热机研究.卡诺在研究热机时联想到水轮机,并将热机效率与水轮机效率作类比,得到了与水轮机效率形式相同的可逆热机效率公式和卡诺定理.同样,问题也在于:卡诺是如何把水轮机与热机、把水位差与温差联系在一起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只是隐约、模糊地被体会到的,对未知领域,能在模糊中使其本质的联系清晰呈现出来,这不能不说是直觉的指引,正如方法论中提到的那样:“运用类比推理不仅需要逻辑思维,它还特别需要直觉与其它思维形式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相互渗透和依赖性.综上所述,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方向感,它使创造主体能够判定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与成功之间的差距及将要采取的下一步骤.韦特海默在回忆他和爱因斯坦交谈时说[4]:“一次我告诉他,我有这样的印象,方向在思维过程中是一个重要因素,他答道:‘对,方向这个东西顽强地存在着.那几年,有一种方向感,即向着某种具体的东西一往无前的感觉’”.“在后来的岁月中,爱因斯坦常常与我谈到他当时关心和要解决的问题,其中从未有过任何盲目的步骤.他放弃某个方向是由于他发现那个方向会引起无法理解、任意的因素.”
直觉产生的条件和诱发途径
直觉虽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但它的产生也是有条件的.思维活动的基础是知识,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总是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出发点,因此创造主体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纵观物理化学理论的缔造者不难发现,他们都具有极好的数理化功底,同时又有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即博学多才.如:道尔顿曾讲授数学和自然哲学;阿仑尼马斯17岁就开始攻读数学、物理学和化学;范特霍夫曾在莱顿大学主攻数学,后在巴黎获化学博士学位;吉布斯就读于耶鲁大学时因拉丁语和数学成绩优异获奖,后又获耶鲁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哲学观是世界观,是大直觉.有正确的世界观才有正确的方向感.德布罗依正是从哲学角度提出实物微粒的波粒二象性,他相信自然界的对称与和谐.他的论点很快被电子衍射实验证实并因此成为第一个因博士论文获诺贝尔奖的人.爱因斯坦也正是坚信坐标系的相对性即惯性系等价才得到了狭义相对论,这一哲学思想的延伸又使他发展了广义的相对论.同时,科学家们都极为关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多方面的兴趣、开放的思维、不断摄取信息,是直觉产生的途径之一.例如赫姆霍兹在生理学、心理学方面都有成就,但却因他的“能量不灭”闻名于物理学界;吉布斯的博士论文是《关于直齿轮的齿形》,但在1873~1877年间以化学势发展了化学热力学体系,1884年他的《矢量分析》也很着名,1902年他的《统计力学的基础原理》归纳了麦克思韦、玻尔兹曼等人的成果,使统计力学得以系统化;爱因斯坦不仅以相对论着称于世,他在统计、量子领域也有惊人成就,曾因他的“光量子说”获诺贝尔奖.此外,对所思考的问题抱有浓厚兴趣,对所解决问题有强烈愿望,并能进行坚忍不拔的长期探索和努力是直觉产生的必要条件.例如,爱因斯坦从16岁就开始了时空的思索,直到26岁才完成他的狭义相对论(他写论文却只花了5周时间),而广义相对论则耗去了他后来的15年的光阴.
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41岁的刘永明在敦煌学研究者的群体里还很年轻。然而,就是年轻、富有活力的刘永明,已经与敦煌这个神秘之地、和敦煌学这门相对冷僻的学科,结下了长达10余年的不解之缘。
2007年1月3日,刘永明的博士后论文《唐五代宋初敦煌道教的世俗化研究》顺利通过了由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议委员会的评议,他也成为我国首位出站的敦煌学博士后。
热爱历史,结缘敦煌学
刘永明出身于甘肃省秦安县魏店乡的一个农民家庭,这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刘姓却是当地难得的书香门第,所以,家族中有一种久远的文化传承。刘永明从小在爷爷的历史故事熏陶下长大,高考时,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兰州大学历史系,从此得以学习和研究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并与敦煌学结缘。
刘永明大学毕业时,敦煌学被重新重视起来还时间不久。地处大西北,兰州大学在敦煌学研究方面可谓近水楼台,所以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敦煌学研究机构,形成了正规的敦煌学研究氛围,也汇集了一些卓有成绩的敦煌学研究学者。留校从事图书资料工作的刘永明终日与古籍相伴,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文献功底,并在与师长的沟通影响下,对敦煌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4年,刘永明在齐陈骏先生和楼劲先生的指导下,开始攻读历史系历史文献学(敦煌学)硕士学位。“是硕士研究生阶段使我进入了研究之门。”时至今日,刘永明仍旧感激这段岁月,感激自己的导师。
2003年,从南京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刘永明难舍乡土之情,回到母校工作,恰逢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敦煌学)博士后流动站成立,刘永明正式归队,成为第一位获准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人一辈子,总要选择一项毕生的事业。因为热爱,刘永明选择了敦煌学,而现在又成为率先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从而促使自己在学业上的长足发展,刘永明深深地感到:“结缘敦煌学是我的幸运。”
甘坐冷板凳,愿啃硬骨头
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自古就是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波斯(现阿拉伯地区)文化的交汇地。“敦煌”一词,通常解释为“大而盛”,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进一步解释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上个世纪初,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轰动了世界,藏经洞中发现的敦煌遗书包容了儒、佛、道、摩尼、祆教等多种宗教文献,也保留了多种文字,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宝藏,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但是,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绝大部分被列强劫夺而去,散落世界各地。现在资料虽然大多公布,但由于散乱、残缺、损坏、真伪混杂,以及年代久远等原因,资料的整理辨析十分不易。敦煌学研究之艰辛,可想而知。
在敦煌文献中,道教文献的数量仅次于佛教文献,所以敦煌道教的研究是敦煌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博士后阶段,刘永明以敦煌道教这一学术研究的薄弱环节为主攻方向,一方面考察唐五代宋初敦煌道教的曲折发展,一方面深入探讨道教向民间宗教、社会生活、民俗文化以及佛教等方面的渗透,将道教的世俗化问题落到实处。在研究中,刘永明在学界关于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出了一批敦煌道教文献以及与道教密切相关的文献,为敦煌道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同时将道教放到了更为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研究。
敦煌道教文献由于出自佛教藏经洞等局限性,反映本地区道教历史的资料缺乏而且矛盾重重。但刘永明心甘情愿地去啃这块硬骨头,因为他认定,作研究就应该去选择有难度又有意义的课题。
正是这样,刘永明从敦煌的故纸堆中一点一点寻找道教存在的蛛丝马迹,再根据自己的考察、分析,判断出最终的结论。有一件事情刘永明记忆犹新,神泉观是敦煌史料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处道观名,但是文献记载的神泉观详细位置居然有三处:分别位于沙洲敦煌县城的不同方向,而且描述都十分详细。“神泉观到底在哪里?”对此,学界未作深究。但刘永明一定要找出一个答案来。通过一段时间埋头研究《道藏》,刘永明终于从行文格式中观察出道观地理位置描述有误差的原因:根据教义规定,道士描述自己身份的时候,姓名前的地名为该道士的籍贯,而道观名被夹在籍贯与姓名中间,意为强调,与道观实际地址无关。由此他不但解决了敦煌道观地址方面的一些问题,而且进一步认识到了道教的发展变化和道教教义方面的一些矛盾,对道教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实际上,每一次选择,刘永明都会给自己一个挑战,以挑战促动新的进步。他认为,人原本是有惰性的,应该想办法克服它。
2000年,刘永明到南京大学读历史学博士学位,出人意料的是,他没有继续自己原来的研究方向,而是选择了道教医学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道教医学需要将“道教”和“中医学”跨学科交汇到一起,研究难度很大。刘永明这样解释他的选择,“如果我继续敦煌道教研究,成绩得来更加容易,却失去了当初选择到南京大学读博士的初衷。我的意图就是要在新的环境中需求新的收获。所以,我强迫自己在博士期间进行全新的研究,我没有太多的功利心,只希望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2003年,刘永明最终以《道教炼养学的医学理论创造――脑学说和身神系统》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事后,刘永明回想起来认为,如果没有当时的机会和勇气,这篇论文就不可能产生。
《道教炼养学的医学理论创造――脑学说与身神系统》的出笼,不仅让刘永明顺利获得博士学位,而且拓展了他日后的研究方向。道教医学的研究还让刘永明体会到:“中国人应该懂些中医知识。”医学书看多了,刘永明已粗通医理。现在他能从大夫开出来的方子里判断出治疗思路,家人有个头疼脑热,他也能自己开出方子,他笑称父亲吃他的方子最灵了。
刘永明现在是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副教授,他常教导学生,做学问必须不怕艰深,学术研究课题应该选择难度大的做;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发现被忽视的内容,做出新意来,“只要下功夫做事,时间长了一定会有收获。”
“学问需板凳甘坐十年冷,敦煌学研究面对如此繁复的历史资料,更要格外吃苦。”刘永明说敦煌学研究其实比人们想象中的还要枯燥、艰苦。记不清多少个夜晚孤灯相伴;记不得多少个假日于敦煌遗书、敦煌道藏对面而坐;记不清多少次苦心拼凑残片,使研究得以继续;在敦煌的实地考察,也远非旅游观光那般悠闲自得,“但是,作为敦煌学研究者,就是穷尽
毕生精力,也要还敦煌文化以真实面貌,这是敦煌研究者的责任和义务。”十几年的研究生涯,刘永明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在敦煌道教这个较为冷僻的领域里艰难跋涉,又乐在其中。他说,做学问最痛苦是在钻进去的阶段,过了那个阶段会眼前一亮。好比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所说:“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为敦煌的明天而坚守
“敦煌学者,今日国际学术之新潮流也。”学者陈寅恪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敦煌学的评价,时至今日也不为过。“敦煌所藏的资料多是唐五代以前的书卷,内容丰富,而且作者多为普通人。阅读这些书卷,就像直接倾听古人的声音。这是经过文人雅士加工过的传世文献中所没有的。这也是敦煌文献的独特价值所在。”
从道士王圆打开敦煌以来,到现在已是百年之久,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内忧外患不绝,竟然连自己的珍贵文化遗产无力保护。所以,才有当时陈寅恪先生的感叹:“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时至20世纪80年代,还出现过“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说法。虽然这段话的真实性已遭质疑,但刘永明坦言这还是给中国研究者很大压力,“很多外国人已经把敦煌的珍贵作品原件掠走,今天我们自己要研究只能屈辱地买微缩胶卷,那么,现在掌握在我们手中的真迹,就不能再从我们这一代手中滑落。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必须保卫它。”令人欣慰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敦煌学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学者的重视,经过20年的研究,中国的敦煌学在世界上已经不再落后,并日益走向领先地位。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之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研究基地,唯一的敦煌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便是这一学术发展的标志。
对刘嘉麒院士的采访,是一次生动的体验。记者面前的这位老者,精神矍铄,和蔼可亲,言语生动。在采访刘先生的时候,记者时而为他描述的野外遇险所担忧,时而为他的妙语所触动,时而为他爽朗的笑声所感染。仿佛他不是年过花甲的院士,而是初登科学殿堂的学子,吃苦奋发的精神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不断地向前。
刘院士口中叙述的人生,在记者的脑海中形成了美丽的画卷,那是一幅诗一样的画卷: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艰苦求知贵坚持“对一个人来说,在艰苦环境中成长是有好处的。”
1941年,刘嘉麒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1946年冬,全家回到故乡辽宁省北镇县(现北镇市),定居在医巫闾山脚下的石佛村,务农养家。
1949年初,家乡解放。8岁的刘嘉麒第一次背上书包,进入村小学读书。父亲早逝,全家生活陷入困境。但母亲咬紧牙关,没让儿子辍学。1957年初中毕业时,正值全国高中招生紧缩,全班58名学生只有6人考上高中,他榜上有名。高中毕业时,刘嘉麒已经是全年级仅有的三名全优生之一。
在报升学志愿时,他遇到人生中第一个困难的抉择。报考什么学校?当这个问题摆在刘嘉麒全家面前时,得到的答案却是十分无奈的,“什么学校花钱少就考什么学校”。懂事的刘嘉麒填报了长春地质学院地球化学专业。谁也不会想到,当初无奈的选择却在几十年后给共和国贡献了一名优秀的地质学家。
入学不久,便赶上了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刘嘉麒在学校也吃不饱饭。“那时候,早上吃一碗玉米面糊糊,第二节课开始肚子就叫唤,后面的课只能硬扛着。”一些同学忍受不了学校生活的艰苦而相继退学,“我们班35个人,开学两个月就走了8个人。我还算有点毅力,反正家里也是苦出身,就这么坚持下来了。”
在这样艰苦的学习环境下,刘嘉麒学习成绩仍然名列前茅。1965年毕业前,从全校约1300名毕业生中选拔学生报考研究生,最终考上14名(本校8名,外校6名),刘嘉麒是其中之一。
正当刘嘉麒踌躇满志地攀登学业高峰的时候,“”开始了。1968年研究生毕业后,刘嘉麒被分配到辽宁营口地质队接受再教育。之后又调动到吉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工作。在吉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刘嘉麒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并且成为单位的研究室主任。
1978年,37岁的刘嘉麒面临人生的又一次抉择。这一年,研究生招生恢复,他选择了再次求学。“知识的更新换代很快,经过10年的发展,我已经有好多东西不了解。我想把落下的知识重新补回来。”
这次求学对刘嘉麒而言,需要有背水一战的勇气。37岁的他,已经成家立业,在单位也是业务骨干。考取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学家侯德封先生的研究生,当然是件荣耀的事,但也意味着他要抛家舍业,背井离乡。“当时住的宿舍是1976年唐山地震时建的木板房,冬冷夏热,蚊子苍蝇到处飞,老鼠满屋窜 ”这一住就是8年。谈到这段艰苦的求学经历,刘嘉麒似乎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却显得毫不在意,“对一个人来说,在艰苦环境中成长是有好处的。我当时告诫自己,耽误了10年,自己得30岁当20岁过,40岁当30岁活。”
刘嘉麒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以前学的是俄语,但入学后必须学英语,快40岁的他硬是从ABC开始,用最短的时间攻克了英语关,为后来几乎走遍世界,自如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在做学位论文的过程中,他选择了当时认为很难攻克的年轻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为主攻方向,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虚心地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能,努力改进实验技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用同位素稀释法成功地测出一批高水平年轻的钾氩地质年龄,经受住了国内外同行的检验,直到现在仍为国内外同行所认可。
1981年,刘嘉麒以优秀成绩通过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紧接着他又报考了刘东生先生的博士研究生。1984年,刘嘉麒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被派到新疆做支边工作,负责建立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年实验室。他带着所有能带的资料和工具,独自前往乌鲁木齐,一干就是三年。他一边工作,一边撰写尚未完成的博士论文,全靠手画完成了数万字字迹工整的博士学位论文。1986年,他因博士论文及其相关工作“在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年代学研究”中做出卓越成就,被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授予首届侯德封地球化学奖。1990年,他又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万水千山炼智勇“我去过七大洲,四大洋;概括说就两个地方,一个是没人去的地方,一个是很少有人去的地方”。
刘嘉麒是一位地质学家,在他看来,去野外是和吃饭睡觉一样普通的事情。他常说,地质工作离开了野外调查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在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离开实践也什么都做不成。为了查明中国新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特征,他到过全国绝大部分火山分布地区,在大兴安岭,东、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等地区新发现多处火山和地质现象,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采集了许多宝贵样本。
在野外考察,遇到各种危险是常有的事。有时为了采集到合适的样本,登高山、攀陡崖、涉急流,甚至会遇到生命危险。有一年,刘嘉麒去西昆仑山考察,沿着克里雅河一路上行,在过河谷时,他被上游流下的洪水冲倒在河里,“那条河也就2米多宽,但水流特别急,水很凉,里面还夹着石头,我被急流冲倒在水中,幸亏同行的当地向导反应快,一个箭步冲上来抓住我的衣服,把我从水中捞上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危险的时候,您害怕吗?”听完这段叙述,记者提出了一个问题。
“顾不上。”刘嘉麒的回答简洁而干脆,“越到危险的时候,越不知道害怕。害怕没用,只能靠智慧、经验和勇气去战胜它。”
1990年秋,中日联合考察队考察可可西里地区,由于原队长高山反应强烈不能进山,刘嘉麒临时受命带领11辆车30余人向青藏高原腹地进发,越过东昆仑、向阳湖,直达可可西里主峰冈扎日脚下,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采集样本,获取了宝贵的资料。
“一天,出发前考察组跟后勤车定好了宿营地点,晚上直接在那会合。可是,晚上到了指定地点,发现带着帐篷和食品的后勤车不见了,大家就傻了,天黑了,漫无边际到哪去找?当时既无移动电话,也无卫星定位仪,怎么办?”刘嘉麒回忆说,“我找了队里一位能辨识车轮痕迹的司机,带了两辆吉普车,赶回早晨出发的地方(约18公里路);到了以后,辨别车轮的痕迹,追着车轮的痕迹走。从晚上7点出发,追到次日凌晨3点多,找到了;原来是后勤车走错了路,钻到另一道山沟里,待司机发现走错了路,已不知往哪退了。”
回忆起那段经历,刘嘉麒动情地说,“那是我这一生中跑野外最惊心动魄的一次,带着一队人马在可可西里无人区驰骋。下山时,正赶上风雪交加,队员们宁可辛苦饥饿也不愿停下来安营扎寨,于是就日夜兼程,本来就没有路的高原旷野,被雪一盖更难辨识路径,夜里行军更难,一旦走错了路,不仅会使队伍陷入困境,甚至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险情。走着走着,有人就发问,是不是走错了?其实我心里也没底,但作为领队不能乱了方寸,我综合各种资料,凭着经验判断行进方向是对的,硬着头皮带车队往前走。天亮的时候,到了一个山梁,一对地图,没错!哎呀,当时有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 ”
刘嘉麒从事地质工作40多年,除了各个省区市,还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在南极,他是第一位两次考察欺骗岛现代火山的中国科学家,在冰芯和湖泊岩芯中发现多层火山灰,研究了火山活动与冰川形成及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在北极,他和同事在冰川湖中打下了中国学者的第一钻,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获取了宝贵资料;在地中海沿岸,他与意大利同行合作,对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及正在喷发的埃特纳火山、斯特朗伯利火山进行了现场考察和测量,亲身感受到火山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火山灾害的监测防御对人类的重要;在东非大裂谷,年过六旬的他和年轻人一起,冒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和不断涌出的毒气,考察了全球惟一的岩浆湖,对西方有的学者认为东非大裂谷将分裂为新大陆和新大洋的观点提出质疑。
“有人问我,你这一辈子都去过哪些地方。”刘嘉麒风趣地告诉记者,“我去过七大洲,四大洋;概括说就两个地方,一个是没人去的地方,一个是很少有人去的地方”。
在长期的地质生涯中,刘嘉麒主持完成多项科研任务。在我国,他率先用同位素稀释法成功地测出一批高水平年轻的钾氩地质年龄;首先发现并确定了中国存在的玛珥湖,开展了玛珥湖沉积物高分辨率纹层年代学和气候环境记录研究;全面调查研究了中国新生代火山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中国现存的活火山,划分了新生代火山幕,提出了火山活动与构造气候旋回的新观点;深入研究火山灾害的监测与预防,火山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玄武岩纤维材料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积极推进在火山岩中寻找油气藏,开拓寻找石油天然气的新领域。他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火山地质与资源灾害,第四纪地质与环境,极地地质与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并为东北和新疆等地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换位思考为师长“把科学的前沿,最新的知识、最新的发展趋势讲给学生;同时,也不能忽视最基础的东西。”
刘嘉麒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地质学家,也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一位以身作则的领导。从学生到学者再到地质所领导,他热心辅佐师长,帮助同事,培育学生,团结他人一道工作。他从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研究所所长,到国家级学会理事长,总是想着如何把他所在的集体搞好。
“我去研究生院授课,身份从原来的学生变成老师了。既为老师就要多为学生着想,要换位思考。当年我对老师讲课也时常评论,哪个讲得好,哪个讲得不好。现在自己成老师了,学生也会有议论有要求,只是一般不会当面讲。按照我当学生时的感觉和现在学生的意见,不断丰富讲课的内容,增加课程的信息量,把科学的前沿、最新的知识、最新的发展趋势讲给学生;同时,也不能忽视最基础的东西,基础的东西讲不清楚,掌握不牢也不行;所以要将基础和前沿的东西密切结合。”
刘嘉麒在研究生院授课已26载,每堂课他都认真备课,不仅讲授的内容丰富新颖,还用精彩的多媒体资料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果你讲课把学生讲睡着了,那就是不成功。”
工作的时候,刘嘉麒总是强调集体精神,“精英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没有好的群体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犹如贫瘠的土地长不出好的庄稼。”他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周围的人。多年来,他所在学科组的国际合作一直不断,与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学术风格不无关系。
在地质所当所长的时候,刘嘉麒一直要求领导班子“团结、廉洁、公正、奋进” 团结增力量,廉洁得人心,公正长威信,奋进出成绩。他关心广大职工的疾苦,努力为青年人成长创造好的环境;首先倡导并实施了产、学、研三结合培养人才的途径,为生产部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2007年,刘嘉麒被选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尽管他的科研任务繁重,却仍然尽职尽责,“我的科学知识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社会,理所当然地应回报给人民,回报给社会,这是每位有良知的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科学浅说火山地质学
火山地质学是研究地球乃至其他星球上火山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质体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火山作用的地质背景和动力机制,火山喷发的类型及其产物,火山岩的分类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火山资源与灾害,火山的时空分布规律,火山作用在地球形成演化中的作用和影响等。
关键词:问题链;SOLO分类理论;化学教学;思维能力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3C0054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无疑是广大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问题链作为一种可启迪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受到国内外部分教育者的重视。不过目前问题链应用存在不足之处,如应用范围较小、问题的设计不合理等。本文基于SOLO分类理论,设计问题链并应用于新课教学中。
1 SOLO分类理论及其在问题链中应用的可行性
彼格斯等人将学生的学习结果结构按思维水平由高到低分成5个等级,分别为抽象拓展结构、关联结构、多点结构、单点结构和前结构,具体见图1[1]。
从思维操作的角度上看,前结构(P)是最不符合逻辑的,即分不清问题与线索的关系;单点结构(U)是只从一个方面思考问题;多点结构(M)是从两个或两个方面孤立地思考问题;关联结构(R)虽能用简单的概念或原理思考问题,但仅限于学习过的知识;抽象拓展结构(E)是最合乎逻辑的。SOLO水平层次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与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PISA关于问题解决能力评价上具有一致性,具体见表1[2]。
SOLO与PISA的一致性说明了SOLO在评价中的价值性和广泛性。与PISA比较,SOLO的评价层级更具体和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对化学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问题链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系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逻辑性的教学问题组,是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一种有效控制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策略[3,4]。
SOLO分类理论与问题链均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问题链的设计要求具有梯度性,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地展开;而SOLO分类理论认为思维结构也是逐级递增的。同时,问题链在一定程度上能启迪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思维的发展;而SOLO分类理论是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层次的有效工具。问题链和SOLO分类理论如纬线和经线般,相交成网,构成有效课堂。
2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问题链设计
2.1 运用SOLO分类理论把控问题难度
问题链的设计需合理地把控问题的难度。由图2可知,问题的难度由情境的新颖性、知识点涵盖的数量和学生的认知程度决定,设计问题时,需综合考虑X/Y/Z这3个维度。当坐标的数字越大,情境越新颖和陌生(熟悉-新颖-陌生:1-2-3),知识点越多(一个知识点-多个知识点-多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1-2-3),认知水平越高(记忆-理解-应用:1-2-3),呈现的问题就越难[5,6]。SOLO分类理论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指导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不同难度的问题可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即知识的自我建构)。因此,应用SOLO分类理论把控问题的难度,可对应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不同层级的考查目标。
将SOLO分类理论中的4个水平层次与把控问题难度的3个维度之间做比较,分析可得问题的难度与SOLO分类理论的4个水平结构具有对应关系(见表2)。其中,单点结构(U)问题是一般问题,处于图2中1-1-1体系之内;多点结构(M)问题是一般问题,处于图2中2-2-2体系之内;关联结构(R)问题是较复杂问题,处于图2中3-3-3体系之内;拓展结构(E)问题是复杂问题,处于图2中3-3-3体系以外。
2.2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问题链设计思路
SOLO问题链的设计遵循知识的逻辑主线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要兼顾课堂的弹性,深浅自如(见表3)。
2.3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问题链设计案例
概念课和理论课较抽象、难理解,可将同一内容的教学目标按年级进行分层,控制好每个年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由简单到复杂地呈现,逐级递增,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历程。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大致为:学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知道化合价和电子转移的对应关系,学会用双线桥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概念,知道氧化还原规律和简单计算等等。
就“氧化还原反应”的第一课时进行设计与分析(见表4)。新授课的教学是从熟悉的情境入手,出一个又一个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最终促使学生达到理解和应用的水平。
3 结果与讨论
SOLO问题链是对陈述性知识进行层层设问,学生在思考如何解决SOLO问题时,需要运用程序性知识,即在头脑中搜索相关线索,对知识点进行加工和整合。学生会经历“感知回忆判断应用”的心理历程,然后在教师的不断刺激和强化下,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认知冲突达到平衡,最后脑内形成托尔曼的“认知地图”,重组认知结构。
在课前教师运用该理论分析学生学习的障碍点,寻找学生的认知冲突,分析教学目标要达到的SOLO水平;在课中,教师采用SOLO问题链,及时反馈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正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实施小步子教学,在每一步中进行刺激与强化,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课后运用该理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与分析,指导下一阶段的教学。
将SOLO问题链运用于教学课堂中,通过分析学生的答案来判断学生的思维达到了SOLO的哪一结构,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教师根据反馈的结果及时判断学生的现有思维水平和教学目标的思维水平之间的差距,重新设置阶梯式的SOLO问题,逐步接近预期的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意识到,SOLO问题可以探查自己认知上的不足,自己可以通过SOLO问题进行元认知监控。教师和学生的这种相互作用会强化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比格斯著.高凌飚译.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0~23.
[2]李佳.基于SOLO理论的测试工具开发以及高中生化学学习水平发展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
[3]吕崧.问题启发思维[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4]王后雄.问题链的类型及教学功能――以化学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0,(5):50~54.
文化差异战略联盟稳定性
一、相关概念解析
1.战略联盟的概念
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及以上的有共同战略利益的企业,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共同拥有市场或者共同使用资源等),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简言之就是两个或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各自战略性目的而达成的一种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关系。
2.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含义
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可以定义为企业战略联盟在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中,在动态上保持战略联盟的完整,是一种动态的稳定。战略联盟由不同的企业组成,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变化、矛盾乃至冲突,但是保证联盟的正常运行是联盟稳定性的基本要求。
3.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价值观,意识形态,语言,教育以及风俗习惯上存在的差异,企业文化差异是不同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上的差异。文化冲突指的是两种及以上的文化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竞争和对抗状态。
二、企业文化差异对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
1.适度文化差异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积极影响
(1)适度文化差异推动组织创新,保持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稳定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会萌生出新的灵感,新的文化氛围会激发员工创新的动力;文化差异使企业战略联盟在分析和理解问题时,注意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出发,这样会得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相反,一成不变的文化环境过于安逸,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更不利于企业战略联盟在动态中保持稳定。
(2)适度文化差异推动企业战略联盟成员之间取长补短
企业的文化不可能是完美的,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存在不同的价值观,管理者通过接触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推动自身管理的不断进步;员工通过接触不同的价值观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这些都能促进企业战略联盟持续、健康和稳定地发展。
2.文化冲突对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消极影响
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够适度利用,会给联盟的稳定性带来积极的影响,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便会撼动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
(1)文化冲突对企业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的影响
企业战略联盟成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是企业战略联盟之间的相互信任,只有企业战略联盟成员相互之间建立坚固的信任机制,联盟的效果才能得到大大的提升,企业战略联盟的共同目标才能尽快实现,文化冲突对企业战略联盟的信任机制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不同的企业的文化越接近,融合程度越高,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就越趋向于一致,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就越少。企业战略联盟的信任机制是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基础,如果因为不可调和的文化冲突使联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那么战略联盟将会面临根基不稳甚至瓦解的后果。
(2)文化冲突对企业战略联盟管理的影响
企业战略联盟在组织结构上比较松散,因而其管理难度本身就比企业大,文化冲突更是加剧了联盟管理的难度。文化差异产生的管理问题不能单纯依靠调整组织结构来解决,而是需要在联盟运行的过程中加强文化上的融合。举个例子来说,在跨国战略联盟中,受中国“求稳”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管理者决策比较保守,对机会的把握不够及时,而西方管理者敢于冒险,这两种文化碰撞在一起,必然在管理决策上产生很大的差异和冲突,这就需要通过文化融合和管理者观念的改变来取长补短,弥补各自决策上的不足,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决策。
三、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提高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
1.正视文化差异,从差异中受益
跨文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理解和接受差异,由于企业战略联盟成员企业的独特性,不可能消除文化差异,所以只能正视和利用文化差异,企业战略联盟在正视文化差异的同时,应该探索灵活的管理方法,鼓励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充分利用差异,使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变文化差异为竞争优势。
2.有效识别文化共性和差异,预防文化冲突
在识别文化共性和差异的时候,应注重发现合作伙伴企业文化的优势和环境,对于存在的文化差异,为可能的文化冲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且建立合适的文化整合模式。
3.加强跨文化学习和沟通,实现文化重塑
通过跨文化学习和沟通,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减少矛盾和冲突,发现自己在价值观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不足,不断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要发扬自身文化的优点,对联盟内成员进行文化传播,推动整个战略联盟的稳步前进。要实现文化重塑,既要倾听联盟成员的建议,选择被成员广泛接受的方法,还要学习其他战略联盟的成功经验,使战略联盟的文化重塑不盲目,建立联盟共同的文化,即联盟文化。
文化差异对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减少文化冲突,不仅仅能提高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促进企业战略联盟及其成员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萍.基于文化资产的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8):65-68.
[2]王菲.跨国战略联盟中的文化冲突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10.
[3]陈超.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9.
[4]任远.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22).
[5]梅花.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