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著名建筑论文

著名建筑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6 18:42: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著名建筑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著名建筑论文

篇(1)

英文名称:Heating Ventilating & Air Conditioning

主管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单位: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8501

国内刊号:11-2832/TU

邮发代号:2-75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暖通空调》(月刊)创刊于1971年,由建设部主管,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联合主办。 本刊以实用技术为主,兼具学术性和信息性,在行业中最具影响力,被誉为权威刊物,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发行量在国内同行业刊物中遥遥领先。

《暖通空调》始终以 “ 新颖、实用、准确、精练 ” 为办刊方针,以提高全行业素质、推动全行业技术交流与发展为宗旨,及时报道国家有关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技术政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供暖、通风、空调、制冷及洁净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先进技术、工程总结、设计经验、设备开发与运行管理以及行业学术活动与设备市场信息。

篇(2)

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除了在会议上发表演讲、宣读论文之外,还就各自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地接触和交流,无论何种方式,都体现出人们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热爱。

关注与支持

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存在着社会发展的印记,建筑遗产是人类的物质文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也被认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其中,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已经成为公众、学者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事件。

中国在世界上的遗产大国地位也带动了建筑遗产保护的繁荣与发展继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在文物建筑保护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以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也于2006年8月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技术中心,专门从事建筑遗产的研究、设计、修缮、修复、保护和改造等工作。

据国家文物局傅清远研究员提供的数据,截止到现在,国务院已公布的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总计为2351处,其中建筑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共2117处,占总量的92%;尤其是在本届政府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80处里面,建筑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占公布总数的40%。在经费投入上,国家也加强了投入的力度,国家财政在“四五”期间对国宝单位的投入为0.6亿元“五五”期间为0.4亿元,“六五”期间0.3亿元“七五”期间2.5亿元,“八五”期间为5.5亿元。2006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对国宝单位的保护经费投入已达到7.2亿元,这还尚未计算各省、市、自治区的投人。巨大的经济投入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

为从法律的角度对搞好文物保护工作给予有力的支持及保证,国家制定并完善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家文物局还规定,由国家文物局颁布的法令、法规必须与国际公约相接轨。近20年来,中国文物建筑保护专家也一直在努力寻求合乎国情的建筑遗产保护之道,特别是今年5月28日,由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同主办的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形成了木结构古建修缮的指导性国际文件《北京文件》正式确立了东亚地区木结构文物建筑的保护原则,特别予以尊重各国遗产保护机构自现代保护运动发起以来,从各自保护实践中以及从世代相传的文物建筑保护的传统做法中总结的原则和经验,体现出国际同行共同审视和思索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的多样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威尼斯》对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原则的不足。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历史建筑保护和建筑史学研究取得的成绩被国内外同行所认可并予以关注。

现状与问题

以往的经验表明,文化遗产容易保护的地区一种是经济特别发达而有能力进行保护的地区;一种是经济特别落后且根本无力改造的地区。傅清远研究员认为,突出的问题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巨大冲击和负面效果,特别是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沉重的压力,作为历史长河的文化记忆正在逐渐消失;旧城旧房与老城老房在内涵理解上的误区和过度开发造成的老建筑大片被拆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正确理解,造成有些地方民族特色的乡土建筑面临着大量的历史信息被破坏和消亡的潜在危机。建筑遗产保护的设计、规划、施工队伍的数量和比例远远满足不了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需求;建筑遗产的保护理念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没有真正地得以体现;一些落后的观念,还使许多专业人员受到干扰;保护技术和多学科的加入还是建筑遗产保护的弱项传统工艺技术和材料的传承还有待于保护和研究。

云南丽江虽然被保护下来,但过度开发及不合理的建设已使丽江失去原本固有的文化及内涵。台湾著名学者夏铸九先生在对泸沽湖摩梭族文化模式、村落及建筑的保护研究中发现旅游市场与资本的快速与大规模的穿透,使得地方文化与生态环境遭到难以恢复性的破坏,并改变了地方原有的社会结构与空间意义。

面对建筑遗产保护产业的繁荣相应的建筑史学研究理应受到重视。上海市规划局副局长伍江说得很明确,他认为,唯有认识历史建筑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进行保护,要重视基础研究。有这几十年来的建筑历史研究才使建筑遗产保护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和进展,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现在的成果。然而基础研究的现状还不容乐观。北京建工学院曹汛教授用“两担愁云”来形容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的研究困境,特别是历史建筑的考古断代研究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文物虽有,但是懂文物的建筑史学者却变得稀缺,像梁思成先生当年能够确定佛光寺乃唐代木构的功力已成为绝学;《中国建筑史》教材中仍有诸多史实错误也无力纠正。除了经费不足等因素外,缺少高水平、有能力的专业研究人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曹汛教授致力于隋唐古塔的断代研究工作,无奈势单力薄,其研究工作正面临很大的困难。

开拓与进取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历经多年的努力与奋斗,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与艰辛,但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依然取得了不少成绩。对西方建筑深有研究的方拥教授指出,欧洲古代建筑着眼于物质层面的史书价值和艺术原则,只是一种单边话语的叙述,不能贴切地适用于中国;探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必须站在精神层面,开拓更宽的人文视野,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回眸往昔,我们看见的建筑物也许不足以同希腊,罗马比肩,却不能忽视深藏其内的人文理想。

在古代城市研究方面,清华大学王贵祥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在对唐长安城,北京各类衙署等建筑二维布局规律和模数的研究中取得突破。

在传统木构体系方面,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的《中国古代木结构谱系再研究》对以往将中国建筑木构架简单地划分为抬梁和穿斗两种形式做出补充,以大量实例说明有介乎两者之间的过渡形式存在;在斗拱形式方面

敦煌研究院的孙毅华女士以壁画的直观资料展示了历代斗拱的形式变化和特点。

在古典园林研究方面,苏州古典园林以群体面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再次为世界所瞩目。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担纲完成的《苏州古典园林》是一本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著作东南大学陈薇教授对它的历史意义、学术地位和内在价值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

在近、现代建筑研究方面,香港中文大学Lynne Distefano/李浩然LeeHo Yin以开平碉楼为例,说明建筑元素和装饰设计风格受到海外华人心中的西方建筑印象,以及本土观念的存在、多种来源并存并不断强化带来的住屋形式与文化的流散,探讨19世纪~20世纪海外华人建筑理念的变迁;日本学者奥富利幸谈到日本近代能乐堂的形成与西洋剧场概念的导入之间的关系;南京工学院的汪永平教授曾多次进藏,他对碉楼建筑进行了探源。

发展与方向

时代为建筑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使建筑遗产在技术上延年益寿并得到更好的保护,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会代表的经验及研究更是研讨会上交流的重要内容。上海市规划局副局长伍江在强调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建筑历史研究必须注重实践。建筑历史研究者有责任将历史留下来的建筑遗产完整地交给公众,因此需要很多实践经验,这也是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建筑遗产保护与建筑史研究两者不可互相替代也不可分开,遗产保护的动力又促进了基础工作的研究,二者相辅相成。

台湾汉宝德教授在《多元价值社会中的古建保存》一文中谈到,文物保护与日常生活观念之间的冲突,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不易达成共识参与制定准则的人越多争议越大,最后只能靠政治决策。夏铸九先生通过对摩梭族文化模式的分析提出“建筑遗产整合性保护”的对策,并对其可行性做了充分的论证。他认为,要达到所制定的目标,需要政府引导、建筑师和建筑史学者的专业投入、以及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能够得到支持。

清华大学郭黛垣教授认为,文物建筑的保护应当注重其本体的全部历史信息,具有历时性,不是某一位使用者或者某一阶段的局部历史。保护工作必须寻找到文物本体真实的历史信息,保护的最高标准是其所具有的全部历史信息得到保护,并传之久远因此修缮不仅要保护建筑的坚固更在于使其具有历史可读性。

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以《中国文物建筑修复的实践与理念》为题,阐述了70多年来的文物保护的历程泰国Thammasat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Vimosiddhi Horayangkura教授,讲述了在西方观念冲突下的泰国本土文物建筑保护的情况;意大利罗马大学东方建筑研究所所长Luigi Gazolla教授,阐释了在中国都市保护和复兴运动中,运用意大利式“类型学的程序”,在不改变城市肌理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将北京原有四合院改造成新形式并使之现代化的思路;瑞士苏黎士州建筑保护局前局长Christian Renfer就与同济大学合作项目――江苏泰仓沙溪古村落修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台湾华梵大学萧百兴教授则以21世纪初面临全球现代化冲击下的北台石碇小镇营造经验为例,阐释地域归真的话境编织,探讨文化遗产在深度建筑史协助下重新切入全球化魅力发展的可能性,同济大学常青教授以《探索风土聚落的再生之道》为题,介绍了第二大城市、后藏中心日喀则“桑珠孜宗堡复原工程”;同济大学章明女士就近期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完成的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再生的项目――上海外滩中国银行的改造做了介绍,上海新天地项目的主创、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大师本杰明・伍德(Benjamin Wood,AIA)也以《人的尺度,公共空间与城市形态》为题做了发言。东南大学刘先觉教授以海外华人建筑的新动态――新加坡佛教建筑的继承与革新为主题发表了演说,华中理工大学张良皋教授以新老建筑的协调为主题,对古今中外建筑创作的方法做了精彩生动的报告,希望通过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东西方建筑文化的整合与交融。

文物建筑保护已成为当今世人共识及发展潮流,如何成功保护可见的和不可见的文物?如何使保护与使用相结合?香港城市大学薛求理教授讲述了香港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的三种模式,一种是自上而下,政府统筹包办文物建筑的修复和运作管理一种是自下而上,政府支持,社区和个人承办文物建筑的维护和使用,这类建筑往往无法开张或难以为继,还有一种是介于两者之间。总之,应以更为理性的态度、切合实际的方法推动文物建筑保护并使之持续发挥作用。

建筑文化遗产作为产业在经营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学者的弱项。既往对于遗产保护多着重于静态的“物”的保存修复,而较少触及经营管理等课题。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明确指出了持续性的有效管理,占有重要的关键地位。既往的研究者在多元开放的社会里,其角色扮演将更为多样。按照文化产业的观点,保存目标一旦选定,经修复再利用至永续经营管理是一个需要高度整合的操作系统。建筑专业人员除了提供专业的保护技术外,如何做好整合者的角色,将是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科技大学阎亚宁副教授以《遗产保护与经营的整合性观念架构》为题,阐释了自己对建筑遗产保护与经营上的观点和态度。

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介绍说,在世博会总体规划中,已纳入了保留原江南造船厂等历史建筑保护的内容,并已明确得到世博会董事会的批准,这在世博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保护上海工业遗产的同时也意味着在未来几年中建筑师将付出更多的智慧、创意和辛劳。

研讨会期间,会议组织与会代表考察了上海工业遗产和外滩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其中包括台湾著名建筑师登琨艳利用工业厂房改造成的“滨江创意产业园区”。他开风气之先,自1990年即开始致力于上海旧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对今日上海社会舆论的整体改变功不可没。苏州河畔的旧仓库保护再生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建筑史学因涉及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而遇到了历史性的机遇,这是文物保护工作者、建筑史学者和建筑师共同的幸事。本次旨在探索中国特色建筑遗产保护方式和理念,推动中国建筑遗产保护观念变革和完善的研讨会结束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与会代表带着问题来到这里,带着与同道交流心得的欢愉离开,希望将中国地域优秀建筑遗产以更好的方式展示给世界,以期使中国的建筑遗产保护事业获得进步。

篇(3)

东亚地区建筑文化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体系独特并且长期相互交流接触。随着全球化的现代化进程,亚洲城市和建筑在急剧发展过程中,东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存在着新的矛盾与问题,吸引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学者、建筑师从各种角度进行研究。随着21世纪东亚在世界地位上的日益突出,东亚建筑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东亚文化的研究也正日益显其重要。

1999年,以中国东南大学郭湖生、华南理工大学陆元鼎、韩国成均馆大学李相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Joseph Rykwert、泰国Thammasat大学Vimmolsiddhi Horayangkura等建筑历史界著名学者为主要发起人,1999年在香港召开东亚建筑文化座谈会,并于2000年1O月在中国深圳举办了首届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并宣布每两年一次在亚洲国家和地区轮流举办。2002年,以“现代亚洲的传统建筑”(“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ModernAsian”)为主题,由韩国建筑历史学会主办、韩国各高校联合承办的2002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在韩国国立汉城大学召开。2004年以“东亚建筑遗产的过去和未来”(“History&Future of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East Asia”)为主题的第三届研讨会,在中国东南大学召开。

本次是第四届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会议日程安排紧凑,除大会主题发言外,共设立了15个分会场进行交流与讨论。面对许多东亚城市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大会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和跨学科研究的平台,鼓励相关整个东亚地区的讨论交流和通力合作。主题发言分为三个版块:版块1“都城论”,东亚各国首都,历史上一直承担着京都的功能,现在从都市市民的视角透视城市的历史和未来以及私有化等诸多问题:版块2和3则试图超越任何国家的历史局限来检验城市和建筑的文化和历史教育,以一个新颖的框架来探讨这些问题。下面将三个版块的研究内容大致介绍如下

一,东亚“古都”论:在权力与私有化之间

主持人:青井哲人(AOI Akihito人间环境大学,日本)

包慕萍(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日本)

亚洲著名文化古都西安、南京、北京、京都、汉城等,具有明显的中华模式,表现出一整套命名体系以及形态学和意识形态上的一系列的鲜明特征,例如:里坊制、整齐划一的城市规划、相应的防御体系、皇家宫殿和祭祀坛庙、严格的商业规定以及著名的风水地理学观念等等。

从各方面的历史信息中可以看出,公众权力和礼制在建构这几个大城市中起到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单独看公共权力一项无法确定这些城市以及任何其他城市的构成和发展,必须从存在私人个体和利益团体方面进行考虑,例如:流动商贩、商业店铺是如何进入里坊的?特别是在公众权力既存在又不明显的情况下,这些实体是如何相互作用以适应和重组社会城市空间的?“私有化”这一词汇在这里使用,不仅是指从公众部分向私人部分转换财富和责任,也是指私人力量上升以后对城市形态的要求。

当然,从已有论文中也能看出,这里对公众和私有力量在进行概念规定时,有一系列理论上的局限,事实上,它们通常是完整的、不可割裂的统一整体,只有通过调查存在于两种力量之间的社会、政治、商业机构才能使我们分析出潜在的、全面的理论。

无论如何应该注意的是,假设这些城市保留着同样的“宇宙中心”模式,以往从权力观念上理解亚洲都城的相似性和不同点上投入了巨大努力,而忽略掉了同时要考虑“私有制”在某一特定地区和城市中的实际作用。

参加演讲的研究者都是在都市“私有化”方面非常知名的东亚学者,从各自的论文中透视“私有化”现象。其中有东亚都城总体研究王权弱化、市民经商活动加强,古代的都城结构因此转换,古老的封闭呆板的道路变成中古时代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街道,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马路转变成有商业空间的街道,这是最好的私有化的例证。中国古都北京,提供了新的动力来考虑城市的行为。北京商业活动的兴起深刻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变,使得突破城的南部边界构筑外城。韩国汉城地位独一无二,因为在朝鲜时代,街道两边发展出一种尚未明确的店铺房原型。中国台南,作为地区的政治中心,被描述成为一个官方的政府机器与非官方的当地社会政治结构相互紧密作用的地方。

这里不打算强调中华模式的核心是由国家权力给予的,宁可试图强调从“私有化”这点上,寻找重新评价东亚都城历史的可能性,也没有设定划分历史时期的规范。总之,目的是产生建设性的学术交流以求得出所谓“都城论”的内涵。

斯波义信SHIBA Yoshinobu(东洋文库,日本):东亚大都市政府机构的存在和都市化过程中私有化趋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陈薇(东南大学,中国):南部商业结束皇朝统治:嘉庆32年(1553)前后北京外城商业活动和城市形态;

包慕萍(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日本):从蒙古王都到商贸集镇:呼和浩特城市空间结构转换;

宋寅豪SONG Inho(首尔大学,韩国):地形学和庭院1800年代地图和绘画中的汉阳:

徐明福HSU Min-Fu(国立成功大学,中国台湾):一个未被束缚的和被束缚的城市,台湾城市转型(1661~1875):

高桥康夫TAKAHASHI Yasuo(京都大学,日本):东亚中古时期的“都城”。

二、相关东亚城市和建筑在建筑学上的词汇

主持人:清水重敦(sHIMIZUShigeatsu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日本)徐苏斌(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日本;天津大学,中国)

这一部分目标是通过建筑历史的脉络,比较亚洲城市和地区中的命名体系,检验对城市和它们的建筑学的认识。

在东亚国家,以往表示城市和建筑的词可以通过汉字的象形文字字型表现出来,如“都市、城市”,“建筑”。这些词从古至今都在用,然而它们现在却又是从西方系统中翻译过来的当代词汇。

词是发展变化着的,以日语的“都

市”和“建筑”为例。“都市”一词是这样产生的首先,它是“都”和“市、街市”的并置:其次,它是从西方著作翻译过来的作为“city”又不同于原有的都市一词“町”的汉字,以示与以往都市概念的区别。从“都市”一词的形式变化过程来看,可以见证日语当代词汇是由日语传统的命名体系、西方概念和汉语命名系统三者混合在一起构成的。

同样“建筑”一词在19世纪中叶作为“architecture”的翻译,其形成过程与“城市”一词类似。首先在翻译西方著作的出版物中出现过,相当于“房子building”本身,不是“建筑学”。日本公共工程部造出“造家”一词用在建筑师教育中,但是感觉上由于过于强调物质性而使得应用范围并不广。相反,“建筑”一词使用频繁广泛,甚至到19世纪末把“建筑学”作为“艺术Art”的意思使用时已习以为常。1900年前后,“造家”一词被“建筑”取代,“Architecture:建筑”的概念建立了。1900年以后,随着中国建筑学学科的出现,“建筑”一词作为“architecture”的翻译又从日本返传到中国,显然这与中国历史上原有的“建筑”一词在含义上变化很大。

可见词汇的构成一方面是从西方概念中翻译过来,另一方面又基于汉语中已有的词汇,通过理解传统词汇和与西方概念中的相同和不同,在它们之间调整得到的新词或新含义。关于城市和建筑学的名词解释,可以说它们由三部分特征混合在一起构成的汉字、每一地区的文化传统和西方概念。因此,与“都市、建筑”有关的名词概念的形成过程,每个亚洲国家或地区都是相互关联的。

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必须认识到使用汉字词汇的意义和起源在国家和地区间变化非常大。这不仅适用于基本概念“都市”和“建筑”,也适用于具体的地方,如镇、街道、小巷等等。指出相同和不同可以直接反映出东亚及其他地区城市和建筑的某些特质。

这一版块的目的是在讨论有关城市和建筑研究时的名词概念背后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决定因素,试图通过寻求词汇及其含义的核心要素的解释以期对研究东亚城市和建筑有一个基础性的重新认识。

伊藤毅ITO Takeshi(东京大学,日本):日本在现代以前与城市形态相关的词汇;

田凤熙JEON BongHee(国立汉城大学,韩国)在韩语中相关建筑学和城市化词汇的冲突和调和:

朱光亚(东南大学,中国) 在中国城市史研究中几个关键词之解读建筑学、规划、广场、景观和自然。

三.东亚城市和建筑历史拓展

主持人中谷礼仁(NAKATANINorihito,大阪市立大学,日本)禹东善(WOO Don-Son韩国艺术综合学校,韩国)

建筑历史研究一般会紧紧跟在已经建立的而且受当代国家政治因素影响的历史叙事的后面,尽管事实上城市和建筑能轻而易举引领当前的政治秩序。建筑历史超越地理和政治。如果能从这点看问题,我们就能得到相当丰富的对建筑学重要性的理解。

这个版块试图讨论城市和建筑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方式以期达到一个标准的、跨区域的叙述,目标是考虑建筑史在东亚实践过程中的未来发展。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东亚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在研究建筑和城市问题中曾经相互影响。当把东亚建筑和城市化放在地球村里的时候,什么样的研究是一个恰当的研究?通过全球历史来探讨东亚建筑和城市历史,可能得到什么样的观点和方法?在这部分,我们寻找这些观点、方法和含义,在全球文脉下看东亚建筑和城市化的重要性。如此,是作为相关我们日常生活的地理和政治中的较大的部分来描述城市和建筑学。

村松伸Shin Mttramatsu(东京大学,日本):我们现代――我们怀疑和我们实践――建筑史研究起的角色;

Johannes WIDODO(国立新加坡大学,新加坡):华侨和早期东南亚城市形态的形成:

Christophe POTTIER(法国远东学院,柬埔寨):早期吴哥城市居民:

Roxana WATERSON(国立新加坡大学,新加坡):环太平洋中南部诸岛和日本的木屋建筑传统关系、相似性和连续性。

建筑史学科多受到时间、空间和学科这三方面的局限,针对这个问题,村松伸认为必须以一个新的视角,即超越某个具体国家之空间、过去之时间、建筑史之学问领域这三个障碍并提出具体的实践方法。他召集构建的亚洲近代建筑网络平台(mAAN),旨在打破地区国家的限制,以东亚地区为研究对象,或者以儒教文化圈为研究对象,甚至跨越儒教文化圈,以打破当前的时间、空间和学科界限,进行广泛的建筑方面的成果交流。考察自己周边地区,建立脱中心的曼陀罗的组织形态,自律分散。研究――实践――理论化,“评价、保存、再生、教育”。发动群众,关注周边环境,在网络的支持下,共建研究信息库,对自己周边的建筑进行记录研究和分析这显然是对近代建筑最好的研究方法。

建筑史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总结中外建筑文化成果,传承中国建筑文化,为创造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城市和建筑提供历史的和理论的借鉴。当前史学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东亚建筑文化、城市史研究、建筑史研究、园林研究、近现代建筑史、建筑师和工匠、大木体系与工艺、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遗产保护策略、传统建筑的现代调适与保存等诸多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随之蓬勃发展,中国大陆面临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也最多,理论上的繁荣与严峻的现实挑战是中国当前建筑史学界的现状。例如在传统建筑的保护中问题就极为突出,保护意识欠缺,保护法规不健全,建设性破坏有目共睹,无法抑制,保护的技术和手段不合规范等等;西部地区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以避免大城市走过的弯路也是问题,无论从制度法规上还是在公众意识上都有待加强。

中国大陆论文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超乎以往,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在写作规范和写作深度上仍有待提高。日本学者在研究领域上多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继承性,自始至终,前仆后继,虽然研究面相对狭窄,但是在各个专题上能够细致深入:中国学者研究领域宽泛,研究方向常有变换,不利于学术纵深发展。

总之,东亚各国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交流活动可以促进与其他各国建筑史学研究者的沟通、合作与相互。

欢迎仪式上代表们观摩了日本传统的建筑开工仪式,这也表明对传统建筑工艺、匠人和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步加强。会后代表们参观了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金阁寺、平等院凤凰堂、日野药师寺、醍醐寺、二条城、伏见桃山城,并且参观了大德寺、东本愿寺、知恩院及唐招提寺的修复现场,日本对传统建筑文化不遗余力地保护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篇(4)

论文摘 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传统,这也必然导致其建筑风格的不同。人们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历史的载体,不同时期的建筑反映不同时期的人文艺术特点。贵州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是具有独特东方艺术魅力的一种视觉元素。对其建筑风格中人文艺术元素的探讨,应用,发扬,能很好的体现贵州建筑的特色,弘扬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和精神。

贵州少数民族的建筑无论是民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传统特点。贵州省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分别是侗族、苗族、布依族、水族和瑶族建筑等。以下是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

(一)风雨桥,侗族地区富有民族特色的长廊式桥梁。是处于村头寨尾、连接溪河两岸的交通设施,可避风雨,故名风雨桥。因建造地名不同而各有专名。桥梁结构精密,坚固耐久。过去,在风雨桥上的亭阁里还设有神台祭坛,阁中有文臣武将的彩色塑像,四壁挂有彩绘帷帐。桥上备有长凳、泉水等物,供来往行人取用。风雨桥既是贵州侗族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结晶,也是侗族热心公益事业和互助精神的象征。著名的黎平南江河上的地坪风雨桥,包括上寨、下寨、甘龙3个自然寨。南江河从寨子之间蜿蜒流过,河上花桥将三个寨子连成一体,桥上建有长廊和三座鼓楼,均用小青瓦覆盖,可挡风蔽雨,故又称风雨桥。

桥上有一大两小的3座楼,俗称桥上鼓楼。高大的中楼建在河心石墩上,五重檐四角攒尖顶,上有葫芦宝顶,宝顶下有如意装饰,与鼓楼建筑形式相同,桥廊顶脊上彩塑双龙抢宝,鸾凤展翅,鸳鸯比翼等图形,楼檐翼角彩塑各种珍奇异兽,楼顶天花板彩绘龙凤鹤牛等纹样,廊宇内侧檐板,彩绘历史人物故事、侗族人民生活情景、山水、花草等;中楼四柱浮雕金龙绕柱,桥头门柱镌刻对联,其余柱子髹涂朱漆,各处雕塑、绘画、无不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二)鼓楼,侗族的一种融合宝塔与亭阁风格于一体的特有建筑物。可分为干栏式、楼阁式、密檐钟铃式、门阙式等构造。楼身全用杉木凿榫衔接,结构严谨。上部似塔,重檐斗拱,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少的5层,多可达11层;下部似亭,为一正方形厅堂,宽约二三丈见方,中砌大火塘,四周设座,可容二三百人集会。鼓楼全身均描龙雕凤、玲珑秀雅。在侗族人民擅长建筑,而且其建筑独具特色,侗族村村寨寨都有鼓楼耸立、花桥横跨,干栏式吊脚楼鳞次节比,构成侗寨特有风光,特别是鼓楼花桥建筑,无论多浩大的工程,整个建筑都不用一钉一铆,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中国侗族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不仅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而且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侗族工匠不愧为“神奇的建筑师”。榕江县晚寨的鼓楼、从江县增冲寨的鼓楼都是贵州侗区著名的鼓楼。其中增冲鼓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吊脚楼,苗族民居的典型建筑。是一种纯木结构建筑,采用穿斗式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无论梁、柱、枋、板、椽、檩、榫,都是木材加工。屋面则盖小青瓦或杉皮。吊脚楼的造型为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可分内外两部分,内部柱、枋、梁、檩互为垂直相交,构成一个在三维空间上的相互垂直网络体系,奠定长方形结构的基础。由于这种型制的房屋在结构、通风、采光、日照、占地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而在广大苗族地区得以长期沿袭下来。 转贴于

(四)石板房,以安顺一带为中心的布依族民居建筑。与特定的喀斯特地区有直接的关系。人们就地取材、用石料为主构筑房屋,以石为基,以石砌墙,以石板盖顶。石板房的堂屋及两侧间均有楼板,门有朝门、大门、小门、后门和耳门之分,除大小门为木枋、木框、木心外,其余常为石枋或木框、木心。窗多以石条为棱、石枋为框。石板房的正面讲究装饰,以线条和图案为主,每一图案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一.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的人文艺术元素

在贵州少数民族当中的建筑中,融合了大量的一些人文艺术元素,苗绣、蜡染、刺绣、银饰、面具、剪纸、原木艺术等,其中运用了我们以前学的平面构成当中的许多知识,如重复、渐变、对比、夸张等手法。

在建筑设计当中,也大量的运用了苗绣、蜡染、刺绣、银饰、面具、剪纸、原木艺术中的手法,如在鼓楼的图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用了重复、渐变的手法。吊脚楼运用了虚实的手法,把底层架空,当然架空不仅是为了美观,祖先们首先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为防止野兽、蛇虫的袭击。在建筑立面雕塑当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对比的手法,也有很多写实的手法。在如侗族的门楼设计,作为迎宾送客之门。门楼的建造非常讲究,雕梁画栋,多姿多彩,从江银谭的广场双鱼图腾 ,岜沙木楼古朴厚重的黑色,都体现了丰富的人文艺术元素。

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的平面构成元素也极其丰富,这些平面构成元素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无处不在,这里有侗族鼓楼立面的逐层渐变、村间邻里交通道路上鹅卵石的发射构图以及密集构成等都是贵州少数民族建筑文件有的设计元素,这些元素就能很好的运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当中,能在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上寻求发展契机,能使设计师们利用这些传统的民族符号、民族元素结合原有的作品本身的文化特色或历史风情重新组合,这样的设计既充满了现代气息又具有突出的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民族特色的人文艺术特征。

在我国的建筑艺术文化宝库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艺术。少数民族的建筑,都是他们自己设计、建造。他们的建筑,是他们人民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产物,是少数民族人民辛勤和智慧的结晶。贵州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是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秉承和发展少数民族建筑的设计元素为,脱出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现,将这些少数民族建筑元素注入到设计师头脑中并与现代意识相结合也是我们立足于国际化建筑设计之林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篇(5)

英文名称: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河北省保定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1573

国内刊号:13-1076/S

邮发代号:18-4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9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6)

关键词:解构主义,认识

 

对于解构主义,很难找到一种完整的理论来说服自己。一直以来我也受到那些著名的哲学家、大师理论以及作品的冲击,更多的是一种不走寻常路的设计方式、看似杂乱的、不稳定的、没有预定设计的建筑带给我无法用言语定论的对“解构主义”的粗浅认识。但是很妙的是,恰恰是这种不定的、或有冲击感或变化丰富莫测的设计,给我带来无穷的惊喜,也许可以说成是某种“灵感”的来源。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我努力去寻找“解构主义”的来源及影响。

要了解解构主义的本质,应该从它的来源谈起。哲学的东西是高深莫测的,而对于解构主义思想的创立者雅克德里达,他的思想代表了法国激进反传统倾向,他的解构主义也值得我们再次深思。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虽然专业术语难懂而晦涩,但也可以归纳出他所谓的“解构主义”是没有中心的、也没有绝对权威的、是自由的、可变的。

争议与影响一直存在。德里达也曾被认为是热衷于玩弄文字游戏的激进的摧毁者。由于德里达的思想和英美哲学主流的分析哲学格格不入,因此他从来不被美国的哲学系所重视,也不被许多传统学者所接受。他的解构主义的确很容易被人误解,被误认为是反权威、反传统,否定一切历史,否定一切真理价值和意义的荒唐而不值得信任的理论,解构主义理论也就因此经常被等同为虚无主义、怀疑主义或相对主义。但他死后,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一份声明中说:“因为他,法国向世界传递了一种当代最伟大的哲学思想,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公民’。”

其实,德里达只是向人们指出一种看世界的观点,这种观点既不属于哲学反思,也不属于科学思想,但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从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的角度来看,德里达敢于对文学文本的封闭结构提出质疑,甚至拆解,作为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促成了结构主义批评之后的文化转向,他给人们以胆量和武器来质疑一切理论教条和文本。

总之, 解构神秘也普通,晦涩也简单,如德里达自己所言,解构不是别的,它就是怀疑、批判、扬弃。尽管有这些争议的存在,不管我们理解认识或赞同多少,解构主义对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已经存在的,并且也已经渗透到很多的设计领域。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受到解构的影响。。

下面谈谈对解构主义建筑作品的一点认识,从解构主义大师及其作品谈起。

有这样一位奇特的建筑师――他将建筑设计作为学术研究的过程,他希望赋予建筑以使命感和社会意义,而他渊博的知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更令同行难望其项背。他的建筑作品与他本人一样,都是近30年来建筑界最富于争议的,即便不认同他的人,也都无法否认他具有理论性和实验性的巨大创新能力。这个人就是彼得艾森曼,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艾森曼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息,在设计上讲究理论依据。他以深厚的学术造诣为解构主义摇旗呐喊,对于解构主义登上历史舞台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1 艾森曼的作品

埃森曼认为设计的过程就是要排除个人和文化的因素,他强调建筑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埃森曼曾谈到“我的每个作品都在非常狂热地探求什么是建筑;建筑与社会是什么样的关系;建筑象征着什么以及建筑功能是什么,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建筑应该解决的问题。很多设计建筑的人假定对建筑非常了解,因此就存在了现有的建筑语言。但建筑的语言是连续的,那么建筑要发展――帕拉迪奥的建筑,并不比勒柯布西耶的建筑差,他们只是不同而已。”

(左一)弗兰克盖里在1994年设计的巴黎“美国文化中心”--解构主义的代表作(中、右)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盖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家。盖里成立盖里事务所后,他开始逐步采用解构主义的哲学观点融入到自己的建筑中。。他的作品反映出对现代主义的总体性的怀疑,对于整体性的否定,对于部件个体的兴趣,他设计的在巴黎的“美国中心”,洛杉矶的迪尼斯音乐中心,巴塞罗那的奥林匹亚村都具有鲜明的解构主义特征,盖里的设计即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打破,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所谓“完整”的空间和形态。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博物馆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李博斯金的代表作。在建造过程中,连续遭受不断的波折和人们种种不同的评价。因为他的方案从根本上震撼了形态学的研究方法,首先是摆脱和谐、明净,代之以不和谐、神秘,其次是不强调完美、统一,代之以破坏完整、破碎。由一条破碎的直线穿过一条延续的折线组成,二者之间相互游离,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以一种线状的狭窄空间与支离破碎的处理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一个民族的悲惨命运......

这些作品以它们独特的表达方式吸引震撼着我,我吃惊于这些空间形态、视觉享受,我无法用理论来推理,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解构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它们的到来是这样的不羁却也无不在大师的理论中存在,虽然我还无法参透大师的理论及设计的哲学基础,但我也隐隐感觉在设计的某个角落深深烙下了它们的烙印。

[参考文献]

[1]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现代建筑名家名作系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与传统哲学的交锋―论达里德解构主义思想.

篇(7)

关键词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特色旅游资源道教

1引言

旅游资源是—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但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往往还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旅游资源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旅游业获得发展的重要保证。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武当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是湖北省和十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论文百事通迄今为止,海内外学者已从多角度对武当山进行过研究:如王光德、杨立志(1993)对武当道教渊源及发展的研究;刘守华(1991,2001)、李征康(2001,2003)对武当民俗文化的研究;曹本治(1993)、蒲卓强(1993,2001)对武当道教音乐的研究;及其他一些学者对武当建筑、历史等方面进行的专题性研究。从特色旅游资源角度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冀群风(2001)、廖兆光(2002)在对武当山旅游发展研究,李程(2002)对武当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分析中有所涉及。

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凡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区域性等特征突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和事物。本文依据上述特性,尝试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

2独树一帜的道教文化——武当山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2.1武当山道教——中国道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2.2武当山道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奇迹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特色突出;

规模宏伟,工程浩大。明朝政府“南修武当,北修故宫”大兴土木,先后动用了30万工匠,历时12年来修建武当宫观,建成9宫,9观,36庵堂、73岩庙的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成为皇室利用宗教思想统治的重要场所。经过后来的不断扩展,武当山共达到2万多间庙宇,总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超过故宫一倍以上。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

选址独特,布局巧妙。武当山建筑选址融合“阴阳典术”的道家思想、中国古代“风水术”及真武帝修仙的神话,并严格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布局方面,武当山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处处结

合自然环境,巧妙利用峰峦岩涧和奇峭幽壑,建设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体的原始风貌。

武当建筑群的中心位于天柱峰顶的金殿,处于全山各悬崖绝壁的宫为主体,众多的庵堂神祠自成体系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周围,庞大建筑群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

总体规划严密,建筑技艺高超,工艺精湛。规模宏大的武当建筑群采取了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总体规划十分严密,在建筑技艺和建筑美学上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体现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这里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金殿”,被喻为“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明珠”,其焊接和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如“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转身殿”等也都

体现出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当道教建筑被喻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环宇所无”(见明代张开东《大岳赋并序》)。1982年国务院公布武当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称武当山古建筑”工程浩大,工艺精湛,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

2.3名扬四海、自成一派的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中最重要流派之一,由武当山著名的道士张三丰创建,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武当武术自成一派,被称为“内家拳派”,它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内家功”。武当武术深受道教思想影响,提倡心性修养、武德修养,注重内涵与修身养性。武当功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如今武当拳、太极拳、太极剑已是闻名天下,深受民众的喜爱。

2.4仙乐神韵——武当道教音乐

武当道教音乐又称武当道乐,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乐是道士们念经和进行法事活动时表演的,由于历史及所处地域等原因,武当道乐内涵极为丰富:虽属地方道乐,但却有着宫廷音乐的庄严典雅;一方面难袭了远古巫观乐舞传统及先秦的民俗祭神音乐,另一方面又吸纳了大量地方民间音乐元素;除本地外,周边地域的音乐也对其产生着影响,如“秦音楚声”、“秦腔豫调”、“楚韵汉凋”;

既有长期历史传承又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道乐,最终形成南北交融,以道为主,同时兼有佛乐和儒乐旋律的道教音乐,被称为武当仙乐神韵,武当韵,悦耳动听,它是武当山宗教文化遗产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

3优美的自然风光——武当山不容忽视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虽以“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但与其人文资源相比,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也毫不逊色。自古以来武当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就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道教修练者、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隐士们。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武当山“山峦清秀、风景幽奇”,认为“玄岳出五岳上”,这里还有着“顶镇乾坤举世无双胜境,峰凌霄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喻。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为“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海拨高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如擎天一柱,拔地冲霄,周围有七十二峰拱立,二十四涧环流,形成天柱峰如一座巨大的神龟,座落在群山之颠,其余诸峰均俯身颔首朝向主峰的“万山来朝”奇观。联合国赴武当山专家考察组官员们也盛赞武当山美丽的自然风貌,武当山自然景观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台”等之称,均各具特色,风光优美。

4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武当山珍贵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史前文物。从目前巳出土恐龙蛋化石、海洋上脊椎动物化石、古猿颅骨化石、猿人牙齿化石看,这里曾是人类祖先的栖息地之一,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武当山地区曾是楚国早年国都所在地,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均有建制及发展,悠久的历史为本地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道教文物最为丰富,有我国道教文物宝库之誉。

5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中药材,是我国现存野生药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初步确定武当山现有野生药材617种。早在魏晋南北朝即有隐士在此采药修炼,唐宋以后更是络绎不绝。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长期在武当采药,据统计《本草纲目》中有400余种药材取自武当山。俗话说“十道九医”,道教素有重视医药学研究的传统,结合其博大精深的道教养生文化,与现代旅游开发的健康理念正相一致,药用植物资源无疑是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超级秘书网

6多彩的民俗文化——武当山极具开发潜力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本地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其中以道教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为特征:如武当信仰民俗、大法会、罗天大醮、进香、斋膳禁忌等习俗;如三月

三、九月九等与道教信仰密切相关的游艺节日民俗。这里还留存着许多历代高道、帝王将相、社会名人等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如著名的“铁杵磨针”、“太子读书”等,以及大量描绘武当山的诗词、歌、赋、游记、小说等文学资源。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如历代朝廷的扶持及明代大修武当等事件,均直接导致部分宫廷民俗文化与来自全国不同源流的民俗文化同聚于武当,与本地民俗文化碰撞、相融,加之此地处于秦楚交界的“朝秦暮楚”之地,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汇处,历史文化渊流巳呈多元化,所以武当民俗文化还表现出来源广泛、南北相融、多姿多彩的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