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42: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骨科护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1.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式,安排临床老师一对一跟班带教,带教的内容根据老师的想法自定,带教老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即时讲解,每周由科室总带教老师教授1节专科知识理论课和1节基础操作课。最后1周末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出科考试,并由带教老师考核工作能力,评价出护生的综合成绩。1.1.2观察组采取阶段式带教方法,分4周进行,仍由临床老师一对一带教。每周一晨会,科室总带教老师召集全体参与带教的老师制定本周带教计划。第1周安排护生学习基础护理理论和操作,初步了解骨科疾病的相关知识;第2周,安排护生进一步学习专科疾病护理的理论知识和相对应的专科操作;第3周,指导护生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解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培养护生解决具体专科问题和进行护患沟通的能力;第4周,带教老师与带教学生沟通,对于一些护生难以理解或感兴趣的专科理论和操作知识进行深入地教导、学习;并且指导护生为患者进行专科的功能锻炼。4周教学中,加强护生进行生活基础护理方面的强化学习,与本病区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挂钩,并教会其解决在生活护理中的伦理问题。第4周周末进行出科的专科理论和操作考试,带教老师评出出科综合成绩。
1.2评价方法
在实习结束后,对实习生进行考核,总带教老师出卷考核护生专科知识和专科操作技能,且总带教老师向各个带教老师发放问卷调查表,在课堂笔记、服务态度、病历书写、工作能力4个方面考核实习生的综合成绩。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技术操作、综合成绩这3个单项,每项的总分为100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2结果
实习结束后,观察组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出科综合成绩的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在骨科护理中,患者需要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康复锻炼不是等患者发生功能障碍时才开始进行,而是应该贯穿在患者的治疗全过程。康复锻炼进行的越早,患者康复越快。但是我国现阶段从事康复工作的人员较少,骨科内部的护理人力资源不足。针对这样的现状,可以使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康复锻炼教育,使平常的锻炼由家属看护陪伴。涉及到综合性康复锻炼必须由专业的康复人员进行康复治疗。通过临床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的共同照顾,使患者早日得到康复。
2护士技术方面
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合格是我国在医疗方面发生纠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的医疗人员还比较年轻,在骨科护理方面还没有熟练的技术操作和相应的临床经验[4-5]。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医护人员就变得手忙脚乱,不知道该用什么措施对患者进行应急处理;而当发生复杂的情况时,医护人员又不知道该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另外,一些医护人员的业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还不过关,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不能用相应的专业服务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而一部分医护人员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掌握还可以,但是不能把它们与实际的护理工作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依然不能做好护理工作。对于此种情况,各个医院应该对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对她们进行集中的培训[6]。同时在医院内部营造一些模拟的护理环境,以增加骨科护理人员的实际临床经验,并且对于特殊的护理知识和技巧进行深入的指导,从而增强医院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的医护人员的水平,构建骨科护理的人才梯队建设。在人才梯队建设中,帮助护士进行职业规划,保障护士的成长及职业的满意度。在工作环境方面,为护士提供发展的机会,鼓励护士进行中高级职称考试。创立与专业技能挂钩的薪酬制度,激励专业技能的提升。根据相关的培训及人才建设,构建学习型的护士制度,促进护士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共同提升的良好氛围。
3医院制度方面
就我国目前的医院制度方面,许多医院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这就造成了很多医院在护理监控系统方面有很多的漏洞,致使医护人员无法完成必要的护理工作。不仅如此,一些医护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经常对自己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进行隐瞒,并且其护理工作也不符合医院在骨科护理方面的规章。对于此种情况,医院应该先对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找出整个制度的漏洞并加以完善,使相关的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时候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章进行工作。此外,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要严格的贯彻监督工作,把监督检测放在整个护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中的失误进行及时的整改,综合提高整个骨科护理的水平[7-8]。
4医护人员责任心方面
骨科护理工作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护理,其患者的突况、治疗后遗症、收口感染等方面的问题都比较多,这就使得骨科护理工作更加的繁重,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和技巧[9]。但是在实际的骨科护理中,一部分医护人员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对骨科患者的病情随意观察;病情信息的记录也不全,大部分的护理记录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非常相似,而且在书写方面也不能满足相关的标准;在对待患者和其家属态度上也不够热情,对患者心中的问题和疑惑视而不见,和患者之间只存在基本的交流,没有更深层次的交流。对于此种情况,各个医院在以后的骨科护理工作中,应该先对相应的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教导,让她们深刻的认识到医护人员拥有责任心的重要性。并且在护理工作进行中,应尽可能的对患者及其家属热情,耐心的解决他们心中的各种疑惑;其次,医护人员应该密切的关注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并做好日常的巡查工作,详细的记录患者病情。一旦患者的病情发生突变,先进行应急处理,然后立刻上报;最后,医护人员应该在护理记录的填写方面,尽量的进行规范操作,并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好骨科护理的在记录方面的管理工作。对于医院来说,应该组织相应的医护人员集中的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提升全体医护人员工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定期的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医护人员的护理记录,端正所有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在工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医护、护患沟通,护士多与医生沟通,保持病历书写的一致性,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以便掌握与病情有关的第一手资料。提高收集患者资料的准确性,对护理文件书写及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10-11]。
5患者健康教育方面
对于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是给患者的康复训练做铺垫的。但是在目前的骨科护理中,对于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还不完善。相应的医护人员一味引导骨科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而忽视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得患者在康复训练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不利于康复训练的开展[12]。对于此种情况,相关的医护人员应该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知,积极的对患者灌输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让患者了解到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和核心内容,增加患者的心理素质和对抗自身病患的勇气。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时候,应该结合患者骨科疾病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合适的健康教育。不仅要注重健康教育的教导情况,还要注重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
6小结
患者在入院之前,医护人员要耐心的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和护士及医院环境及其他基本事项,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让患者感受到重视和关心,保持心情放松的状态,手术前还要对患者普及一些必要的手术基本知识,让患者了解手术的方法、步骤和术前的麻醉方式,并让患者知道手术中常见的一些问题,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有利于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2人文关怀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方案
2.1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受伤的过程医护人员在对于新入院的患者要做到耐心的听取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受伤经过,掌握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根据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熟悉医院和病房的环境,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的生活,加强同患者的沟通,使患者处于放松的状态,建立良好的关系。
2.2患者的手术知情权及出院的注意事项骨科患者通常都是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因此医护人员要对准备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保证患者清楚明白,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完成手术后,医护人员要定期的观察患者的体温、伤口愈合情况以及术后的反应,及时的将患者的信息转达给医师,避免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现象的出现。当患者病情得到恢复,能够痊愈出院时要提前通知患者及其家属,方便他们做好准备,尽快的办理出院手续,将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以及复诊的时间都进行说明,还要将巩固治疗效果的药物的服用剂量和方法进行讲解,帮助患者彻底的摆脱疾病的困扰。
3人文关怀护理的重要性
人文关怀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工作中,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一方面,实行人文关怀的护理工作同以往的传统护理方式不同,不再是单单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服务,更注重的是患者的心理感受,及时的了解患者的要求和想法,满足患者的要求,还能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4小结
1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当两组数据间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2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1.临床资料
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这一期间内因骨科疾病而被收入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年龄最小的22岁,年龄最大的82岁,平均年龄(46.3±5.4)岁,其中,男性患者92例,女性患者68例。患者骨折部位如下:上肢骨折患者22例,下肢骨折患者122例,盆骨骨折10例,腰椎骨折6例。治疗方法如下:行手术治疗的有106例,行保守治疗的54例。
2.方法
对上述160例患者的病例、病程及护理记录进行回顾,分析其在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发生的情况。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P<0.05。
二、结果
1.安全隐患发生原因
160例患者发生安全隐患问题的原因,骨科患者发生安全隐患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与患者自身因素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安全隐患问题类型
发生安全隐患问题的26例观察对象的安全问题的类型及发生率,患者常出现的安全隐患是坠床及跌倒,与其他安全问题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于我院进行急救的骨科多发伤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74例,女性36例;年龄1~79岁,平均年龄49.5±5.6岁;开放性损伤53例,闭合性损伤57例;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于我院进行急救的骨科多发伤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77例,女性33例;年龄1~80岁,平均年龄49.8±5.4岁;开放性损伤51例,闭合性损伤5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损伤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包括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快速进行输血或输液抢救治疗等。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化急救护理措施:?入院前的急救护理:在救护车接到出车指令时即应向警方人员大概了解患者的基本伤情,根据所了解的信息准备简单的救治材料,在救护车达到后及时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止血,观察患者具体创伤部位,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在护送患者的途中将其病情及时报备给医院,令急救人员做好准备措施。院内急救:对患者详细的病情评估,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对危急患者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对危重患者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并优先进行救治;对紧急患者可安排其救治后转入普通急诊重症区进行诊治;对于一般急诊患者转入普通急诊轻症区进行救治。随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将其口腔内的分泌物、血块等清除干净,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令患者保持头部偏向一侧,对患者进行吸氧等急救措施,如有必要,可进行气管插管。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及时为患者补充其所需液体。对患者基本生命特征进行严密监测,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并对家属和存在异常情绪的患者进行稳定安抚,为急诊手术做好充分准备。?手术护理:在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吸氧、静脉输液等基础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将手术物品、器械充分准备,对危重、危急患者应尽量在入院1h内进行手术抢救治疗,且护理人员需在术中积极配合医师的各种治疗操作,以提高患者生存可能。
1.3观察指标
记录进行规范化护理前后救护车的到达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与分析;记录两组患者自入院起至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抢救成功几率,并进行组间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需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两组数据间P<0.05时认为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接受救治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救护车到达时间和接受手术时间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2.73%(102/110),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0.91%(89/110)。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需接受骨科手术患者4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含男234例,女228例;年龄为20~71岁,平均年龄为(49.7±5.4)岁;手术位置:265例为四肢,108例为脊柱,52例为盆骨,37例为颅骨;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31例)和对照组(231例)。其中观察组含男116例,女115例;年龄为21~71岁,平均年龄为(49.9±5.6)岁;手术位置:132例为四肢,55例为脊柱,25例为盆骨,19例为颅骨。对照组含男118例,女113例;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49.5±5.1)岁;手术位置:133例为四肢,53例为脊柱,27例为盆骨,18例为颅骨。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手术位置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包括统一安排术中个护理人员工作范围及职责,以及讲解术中需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力度,给予全面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主要包括:①手术前1d,对患者进行访视以及整体病情评估。仔细阅读患者病历,对其病史、家族史以及各脏器功能等进行全面了解,并为其做相关术前饮食指导,例如术前8h禁食,术前2h禁水等。②术前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知识教育。术前为患者普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其危害性,叮嘱其注意个人卫生。并为患者做心理指导,帮助其正视疾病及手术,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③手术以及操作流程均进一步规范化。通过讲座及交流学习等方式,加强对手术室内护理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增强规范意识,统一学习并掌握无菌操作规范流程,对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术中操作进行特别强调,工作中需注意避免。制定严格工作制度,并通过日常监督及定期考核等形式实施。④严格指导医护人员保持手卫生,需按照七步洗手法对手部进行仔细清洁。避免手术室内大量人员频繁走动,并保持手术室卫生,术中产生垃圾及时清理,室内定时通风消毒,确保空气新鲜。⑤对患者手术位置及方式实施安全管理。术前对切口部位皮肤进行仔细准备,术中所需器材以及耗材等需规范化消毒,并加强对手术切口护理工作管理。⑥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接受骨科手术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手术室内危险因素,并对其特别关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情况。
1.4感染标准
发热体温高于38℃;经血培养检查结果阳性数≥1,且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患者可能合并有低血压或者寒颤等症状;引流管所引出液体呈脓性,术后手术切口长期不愈合。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珋±s)表示,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