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41: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2016年4月自考衢州市本级报名工作将于1月11日-13日进行。新考生首次报名,须持本人身份证(含军人证、户口本等),在规定时间内,到南区荷花中路129号衢州市教育考试院四楼现场报名。考生需选择专业,填写《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登记卡》,拍摄数码相片,办理《准考证》(准考证考前一周领取);续考生持《准考证》或以往报名核对单、考试通知单前来报名即可。详细开考专业及开考课程请查阅浙江教育考试网(zjzk.cn)自学考试版块。
考生须考完专业的8门以上课程,方可报考实践、论文。报考实践的考生须在《老生报名表》上填写实践课程的代码、名称和考生的联系地址、电话、邮编;报考论文的考生须在浙江省教育考试网(zjzk.cn)“自学考试”栏目中的“报考简章”上点击“2016年4月实践课”查询到论文选题。
自考报名期间,同时可办理2016年上半年的转往外省手续,但必须在外省已拥有准考证且有一门以上合格成绩。免考手续安排在3月办理,时间另行通知。本次继续接纳教师心理健康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两门课程的报考。
报考费用:理论48元/课;新生准考证15元/人;实践、论文10元/人次。
其他县(市、区)具体报名时间请咨询当地自考办。
2016年4月自学考试报考简章:/UpLoad/file/20160104/20160104163703_6127.doc
关键词: 归因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指导作用
1.归因的定义
归因是人们对于和他们相关的事件给出的认知上的原因或理由(Biddle,1993)。简而言之,归因是把某个行为或事件的结果归因于一些具体的原因。
归因活动就是人们如何发现“为什么”问题的答案的过程。随着人类的发展,归因活动早已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寻找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参与到“归因”的过程。归因活动可以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人的情感偏好、动机关系不密切,归因的结果不会影响人的情感、动机和随后的行为,这种归因活动被认为是客观的。但社会现象的归因和人的动机、情感关系密切,归因的结果可能会影响人的情感、动机和随后的行为,这种归因活动是主观的。人们对于工作或学习中成功或失败的解释或推断则属于后者。
具体到本篇论文,归因被作者定义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寻找他们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在归因理论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归因,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归因理论的发展
归因理论从社会心理学发展而来。归因理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海德早期的作品。195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ritz Heider)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出版象征着归因理论的诞生。随着海德的步伐,许多心理学家也对归因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琼斯和戴维斯(Jones and Davis),凯利(H. H. Kelly)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韦纳(Bernard Weiner),他把归因理论广泛应用于实践。归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认知理论的研究到研究其结果和影响这样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
随着归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归因理论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渗透于教育领域的各个角落,这些研究包括学生不及格现象,对学习持有的不正确态度,还有学生的心理焦虑,等等。归因理论在人们处理这些复杂问题时给提供一个新的视野。正如第二语言研究所显示的一样,归因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学习者的动机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秦晓晴,2002; Tremblay et al,1995;William and Burden,1999),甚至会对他们的学习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2.1海德的归因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被公认为归因理论之父。1958年,他首次提出归因理论,即个人怎样形成意图和动机这样的心理概念或个人如何解释他的行为。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海德把归因理论定义为“朴素心理学”,因为人们经常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找出日常生活中他们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
海德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个体理解或思考事件的方式对他们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他研究发现,当人们被要求解释一些事情或他们某些行为发生的原因时,他们可能会归因到一些外部(情境,环境)和内部(意向)的因素。内部归因指某人因为自己的原因做出某种行为,包括需求、愿望、情感、能力、意图和努力;而外部归因或情境归因,指的是某人因为他所处的情境表现出某种行为,包括任务难度和运气。海德强调,如果某人把他或她的失败归因于环境因素,他就可能会降低对将来成功的期望,可能在将来不会努力。(Heider,1958)
2.2韦纳的归因理论
海德的思想对许多后来的研究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韦纳(1986-1992)。在海德的理论基础之上,韦纳把成就动机理论和控制点理论结合起来,构建了他自己的极具影响力的归因理论(Weiner,1986),“自我归因理论”(张春兴,2000:311)。韦纳对于归因理论的贡献非常大,他把归因过程和成就背景联系起来。在他看来,归因的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归因于对学术成就的影响。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在于个体如何解释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以及这些解释的后果。
韦纳采用三个主要的归因向度把个体感知到的原因分为三类: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韦纳(1972)确定了在自我归因背景下的四种主要归因。这些归因包括:个人完成问题任务的能力、付出努力的程度、任务的难度和运气对结果影响的程度。简单地说,就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韦纳(1986)把成功和失败原因的列表归入因果结构的三个大的向度:控制点向度关于内部和外部;稳定性向度关于稳定与不稳定;可控性向度关于可控制和不可控制(Weiner,1986)。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归因的动机“推动”来源于人们在分析因果性归因结构之后,如何在向度中分类他们的成功或失败。
3.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对归因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大多数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对学习英语的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如:秦晓晴(2002)对把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归因进行了定性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英语成绩好还是差的学生都试图归因于如学习环境、英语教学、语言能力和努力等因素。李昌真(2007)使用问卷和访问来调查不同语言级别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他们的动机、学习行为的结果和他们的成就因果性归因,结果表明动机对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影响巨大;不同级别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归因倾向。
本文主要研究大学英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进行正确归因,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韦纳的三个向度对于人们在心理上的归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向度在内部性、稳定性和可控性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期望信心和情感有着巨大的启示。
控制点向度关注一个原因究竟是内部(人为的)或者外部的(环境的)因素。韦纳认为人们倾向于把他们和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个人因素如能力和动机,或者归因于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和运气。内部或外部控制点看上去和自尊感密切相关。如果一个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功或失败被归因于内部因素,他的成功就会使他更加自豪、更加积极向上,而失败则会使他变得自卑。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英语考试的成功归因于他们的个人因素,考试成功说明他们学习英语的能力比较强,这样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
稳定性向度是关于原因是否会随着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韦纳看来,归于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对人们对未来表现的期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如果一个学生把他英语考试不及格归因于他能力不足,那么将来他还可能会不及格,因为能力被认为是稳定的;如果他把不及格归因于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或者糟糕的天气),他在将来的考试中就可能会取得好成绩。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英语考试不及格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考试一次不及格并不能说明他学习英语的能力不行,这次失败是偶然的。这样,学生不会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反而会怀着对未来成功的美好期望,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可控性向度是在成就领域里要考虑的第三中心向度。可控性向度区分了可以被控制的原因,如努力和效力,和不可被控制的原因,如天资、情绪和运气。韦纳认为这种可控性向度和情感紧密相连,如生气、同情、感激或羞愧就如果我们认为可以控制的事情却失败了,我们会感到可耻或内疚;如果我们成功了,我们就可能会感到自豪。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成功归因于他们自己的努力,这是学生们可以控制的因素,这样他们会因为成功更加自豪,进而更加努力。
4.结语
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归因能帮助学生总结过去的经验,调节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英语学习中取得成功。而不正确的归因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最终导致他们失败。韦纳的研究给教师更好的教学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教师利用归因理论帮助学生正确归因:把英语学习的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可控因素,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而把不及格归因于一些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引导他们在将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Heider,F.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New York:Wiley,1958.
[2]Tremblay,P. F.,& Gardner,R.C.Explaining the motivation construct in language learning.Modern Language Learning,1995.
[3]Weiner,B.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Psychology Review,1985.
[4]李昌真.运用归因理论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行为[J].外语届,2004(6).
[5]齐晓峰.论归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
[6]秦晓晴.大学生外语学习归因倾向及其对归因现象的理解[J].现代外语,2002(1).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越轨行为心理分析
一、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
在社会学中,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背离或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它存在于不同时空和制度的国家或社会,在一般情况下均受当时社会主导价值评判体系的否定性评价。根据越轨行为的一般定义,大学生越轨行为是指在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发生的较为严重地违反或背离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产生消极影响并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为。
这一界定表明:第一,大学生越轨行为中的“轨”,是指大学生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包括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一般规范和专门为大学生所制订的特殊规范,其表现形式既有成文的也有约定俗成的。第二,大学生越轨行为必须是较为严重地违反或背离了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第三,大学生越轨行为是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为,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的越轨行为不等于都是消极的,有些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能够打破旧的行为规范。引领社会潮流,甚至能够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因此,大学生的越轨行为有些在当时看来是被否定的,而历史地看它却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越轨行为,是指那些完全属于消极的、被社会否定的行为,主要包括违公德、违反校纪校规、违法犯罪,以及自杀等行为。
二、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心理成因
(一)自我意识发展不平衡导致大学生行为失范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好处在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既要确立自我统一性。又要建立与他人亲密的人际关系。然而,青年人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高速度成长、发展,常常会感到冒出了一个与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对自我的形象常常会发生怀疑、动摇或迷惑不解。自我意识是指个人x-J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大学时期是真正认识自我的时期,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所具备的文化水准,决定了他们不再像中学生那样眼光向外,急于了解外部世界,把握外部环境,而是眼光向内,注重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界,力图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自觉地从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大学校园有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许多大学生在较大的程度上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时,由于大学生处于独特的社会层次,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有自己的社会见解和理想。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生活阅历有限,大学生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因而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时往往带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实际。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这些不足与他们极强的自我意识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一直困扰着他们,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就会以越轨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大学生诸多心理矛盾是越轨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
大学时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建立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诸多的心理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例如,在大学这个社会气氛很浓的环境中,大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强。他们渴望独立,强烈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的成人资格。但是,由于他们无法完全靠自己来处理所遇到的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他们在经济上没有独立,因此,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却事事依赖别人,这就使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这一矛盾经常困扰着他们的心灵。又如,大学时期,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期。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常常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探索、反省,希望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害怕孤独,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个宣泄的对象,有一个可以产生心理共鸣的知己。这种心理特征上二重性,使大学生的情感生活更为复杂。从心理角度看,进入大学后,环境、生活、个人地位的变化,往往引起心理内部需要结构的变化,大学生时常处于波动、迷惘和抉择之中,因而情感不稳定,情绪变化大,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引起情绪波动,容易产生偏激、冲动等情绪冲突。
(三)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诱发大学生的越轨行为
社会变革之所以能够引起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是通过压力和个性改变来实现的。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改革开放作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种具体的社会变革形式,它给大学生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价值观念的急剧变迁。在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过程中,大学生一方面要适应新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对新的价值体系进行整合,增强其开放性和应变能力。由于大学生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仍缺乏稳定和统一的发展阶段,他们在处理价值冲突问题上就会显得紧张甚至困惑。价值冲突压力还包含着一种特殊的压力形式——“文化移人压力”,主要是指当不同的文化开始交流时给人们的心理上所带来的变化。当一种文化移人另一种文化之中时,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滥,会造成价值体系的重新认知和整合。但这种价值变迁决不意味着就是进步的、积极的;相反,它或许是腐朽的、消极的。特别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西方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很容易被东方青少年所欣赏、悦纳,而一旦接受了这些思想,就会像吸食鸦片一样明知其毒,欲罢不能。
(四)大学教育的偏差是大学生越轨行为发生的外在原因
其一,高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不良心理难以矫正。首先,高校心理调查和心理疏导工作滞后,心理干预无力,既缺少对同学问“比老子、比票子、比牌子”的攀比心理加以正确引导,又较忽视贫困同学、特殊家庭同学的心理需要,这在客观上放任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引发认知不协调,更导致部分有心理问题大学生自我封闭,自我否定,怀疑理想,怀疑人生。此外,更有许多~大学生认为有心理障碍的人就是“神经病”,不是不闻不问,就是敬而远之。这些都造成了高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的现状,有不少大学生正是由于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心理异常程度越来越严重,导致越轨行为的最终发生。
其二,大学校园不良文化影响,致使越轨犯罪心理强化。据统计,绝大多数犯有性罪错的大学生,是受黄色影碟、录像、书籍及其它物品的腐蚀而步入歧途的。伴随学习外部压力的减轻,空余时间的增多,大学生接触电影、录像、报刊、网络中不良刺激的频率、强度、时间都大大增加。
其三,大学生的不良交友,形成违法犯罪心理辐射。由于群体凝聚力的作用,个体的不良信息往往会被其他成员所认同,尤其在恋爱、帮派、老乡会中,这种认同常会转化为违法犯罪的需要和动机。
其四,大学管理上的漏洞,为越轨行为发生提供了条件。根据犯罪时空影响律原理,少数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形成越轨犯罪行为,与大学生行为控制的时空盲点有直接关系。从时间控制上讲,一般大学每周平均课时25节,比高中阶段少了l0课时。从空间控制上讲,高中生一般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而大学生随着大学社会化的要求,逐渐形成多点多线的活动区域。这些时空上的盲点往往处于无控制状态。由于大学生普遍素质较高,社会对其一般持信任宽容态度;有些家庭认为子女考上大学,父母就已完成了使命,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学校则更是防不胜防,有的学校一个班主任老师要管理几个班,有些学校虽然也设了思政老师、辅导员,但是效果不佳,大学管理上的漏洞直接或间接地成为诱发越轨行为的情境因素。
三、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心理学对策
首先,建立大学生越轨行为心理预测系统。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大多有一定的征兆,而且其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根据这一特点,建立心理档案是预测大学生越轨行为的有效方法。大学生心理档案可包括:个人简历,家庭成员,个人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交际能力、同情心、独立意识、师生及同伴关系等),心理测验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健康阶段评价,等等。这些信息的采集不仅可以体现心理档案的预测功能,还可以充分发挥其预防功能、发展功能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其次,拓宽大学生心理宣泄和疏导渠道。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普遍习惯把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而把成功归因为运气好,这就降低了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心理学家韦纳指出,改变原有的期望值可以提高挫折承受力。根据这一原理,利用心理干预手段进行就业指导、恋爱观讨论和人际关系心得交流会,让同学了解人人都会有挫折,失败并非都是自己的过错,从而降低挫折感,达到心理平衡。同时,还应注意积极营造愉快的生活体验,培养成就感,将不良情绪通过“诉苦会”得以倾诉、宣泄和转移。此外,应当特别注意尊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在帮助他们的时候给予其自信而非无谓的同情,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样,也应更加及时关注父母不和、离异型家庭或遭遇变故的大学生,积极给予心理援助,防止极端行为的发生。
一、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肩负着家庭的期望、社会的责任和祖国的未来。现在的大学生群体较之以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信息爆炸和互联网时代成长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享受过分的宠爱,他们的思想成熟更早,对社会事件和现象有自己见解,自我意识更强,喜欢尝试新事物。进入大学后,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改变,尤其是脱离了父母和家庭的束缚,在网络信息包围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当代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存在于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关系、人格、情绪、恋爱与性心理、网络心理、择业心理等。
二、网络信息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体现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发挥,且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工作范型。[2]国内学者从学校性质、学科、内容、形式、工作载体等维度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很多,这些工作对构建一个系统、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帮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贝塔朗菲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应运用系统论观点,构建网络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切实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辐射面
1.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含义就是,有心理困惑的学生求助心理咨询人员,咨询师帮助来访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或有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目前,各高校都有大多数的接受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是自发求助的,而也存在少数大学生由辅导员推荐或建议其求助心理咨询。高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如个体面谈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上心理咨询等,增加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切实给存在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提供帮助。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新生入学时都对所有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同时,可以帮助识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将新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相关辅导员,有针对性的给予关注。而对于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发生明显或重大变化,无法通过现有生活条件和经验克服的大学生,会出现痛苦、不安的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等一类精神疾病。很显然,心理危机已经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要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必须依靠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各高校逐渐建立以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牵头、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配合、大学生朋辈互助团体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在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预防教育、早期预警、危机干预和后期跟踪起到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建立,要求做到以下四点:第一,扩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对相关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在全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形式多样的社团、班级活动。第二,根据心理普查筛选的结果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逐一访谈,建立心理危机学生档案,并将情况告知学生所属辅导员,共同做好预防工作。第三,通过咨询对相关学生进行危机干预,在咨询中发现心理疾病者应及时转送到医疗机构就诊。第四,与学校相关部门、辅导员和家长反馈干预后的评估结果,借助学生工作人员和同学的作用随时了解心理危机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进行安全监护,并定期跟踪咨询。
3.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收集学术界和各高校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新研究和信息,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目前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很多,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大学生心理特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的作用等。也有实证研究,但大多停留在简单的统计分析,创新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找到大学生心理尤其是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通过实证的研究发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后取得的实际效果。
(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优势,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开设心理学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调查在校大学生急需学习和掌握的心理学知识,通过实际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学课程,采取必修或选修课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课程教育中应重视在讲授心理学规律和理论的同时引入心理训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真正有所收获。除此之外,可推荐课后参考书籍供学生学习,心理学课程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以后,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调节,一旦出现心理问题能及时寻求指导和帮助。从与当前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大学生中的热点问题中等学生最关心、最困惑的心理行为分系列专题邀请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2.植根社团协会活动,渗透班级团支部活动
学生组织是大学生的活动的基本阵地,也是大学生的大本营。各类社团和协会集聚了学校中优秀的学生,在广泛的大学生群体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植根于社团和协会的活动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心理健康协会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宣传月、心理拓展训练等大型活动,结合心理沙龙、心理对话、心理报刊、主题辩论、心理征文等日常教育活动,举办心理剧、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影片赏析等活动,为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开展朋辈心理辅导也是很好的一种方法,目前已被牛津大学证实一种成功的自我教育的模式。[3]班级团支部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形式如团体辅导,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对学生的心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专业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规定每个专业老师都要担任本科生导师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学业上的引导。中国一向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特点,对老师有较强的情感依赖心理,学业老师与学生接触时间多,交流沟通的频率较高,对学生比较了解,容易接纳学生和被学生接纳。学生向老师倾诉的意愿可能性较大。加之从业老师在知识水平和道德操守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学生当中有比较好的信誉度,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双方调整自身的角色,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的交往和对话关系,教师和学生双方是平等、理解的。只有尊重对方的差异性、完全接纳彼此、自由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帮助教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的建设,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开设一个具有丰富心理健康知识、实用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心理健康知识的平台。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要求功能模块设计合理,网站涵盖的内容应包括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能为学生开辟符合实际需要和特点的教育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应覆盖的内容应包括:
1.书面学习资料
结合目前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常识、心理问题个案分析、相关主题实用论文、推荐的心理学书籍、心理电影分析以及心理学科普专题课件资源等。可以通过提供其他相关心理学网站的链接,链接资源应该是心理学界有一定权威性的网站,增加学生接触的资源的丰富性和正规性。
2.视频资源
针对大学生关注的心理健康知识,搜集相关专题的讲座视频、电影电视资源、热点焦点电视节目,如“心理访谈”等资源,帮助学生了解更多解决心理困惑的技巧,尤其是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技巧、情绪管理、自我管理、就业心理等方面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学会在心理学角度的分析问题。
3.开辟在线心理测试服务
提供心理测试的目的是通过心理普查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档案鉴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展开提供参考依据。对于测试结果应给予专业的解释和慎重的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可以给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可以自学的资源。
4.开通网上咨询途径
一些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不全面,对隐私的保密要求比较高,更倾向于选择通过网上咨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想法。网上咨询的途径有很多,可以通过根据问题类型分成不同的BBS讨论区、聊天室,学生比较轻松地与其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心理老师给予适当、积极的指导,也可以设置一个心理邮箱,通过信件的形式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利用网络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邀请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和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中的专业人员开设专题栏目提供个性化服务。
5.完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价值观 教育意义 目标 研究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形成职业价值观的最重要时期,绝大多数学生的职业理想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职业教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领域,对综合国力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拥有良好职业价值观的学生已经成为企业招聘的宠儿,但这也常常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所缺乏的。所以,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临的抉择。
一、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是对自身价值的定位,不仅影响其进行职业选择和实现就业,而且对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果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择业与就业。对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探讨高职生的择业观特点;有利于发现高职生在职业选择上的误区,并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还可以丰富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理论,给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制定更加具体的学生就业指导措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对高职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高职院校制定具体的就业指导措施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导致利益主体和经济成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人们的生活和就业方式也随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向,因此,市场经济带来的这些因素碰撞直接促进了高职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表现在职业层面就是职业价值观念的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通过市场的作用来进行人才资源的配置,高职毕业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还是要走向市场,接受市场的优胜劣汰。我国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正在逐渐形成,而且高校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职学生的就业率与普通院校相比有所提高,但是高职学生的就业难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通过对高职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可以知道:高职生对未来就业的期待和现实就业状况之间存在着不一致,而高职生的个人素质和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之间也出现了矛盾之处,这些突出的问题反映了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制定具体而有效的就业指导措施。
(二)有利于高职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
职业价值观教育有助于高职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刚步入成年时期,其思想行为会随着社会现实状况变化而变化,而他们粗浅的经验和阅历还不足以面对职业生活中复杂的现实状况,他们在面对多元化职业观时做不出很好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行为活动, 同时也是心理活动的过程。因而,市场经济的这种需要使高职生能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职业定位能够影响一个人日后的工作进程,是奠定工作目标、实现自身价值的出发点。高职生由于年龄方面的原因,正是人一生中最适宜明确职业定位的阶段,因此,职业价值观教育有利于高职生群体在学习技术类知识的前提下,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
(三)有利于高职生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是技术性人才,就业率的高低直接由市场所决定,高就业率是学校得以良性循环的基础,也是其具有竞争力的条件。大多数高职生毕业后都将直接面对工作的现实,接受市场对他们的选择。如果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那么就会造成高职院校招不到学生的恶劣后果,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将面临最严峻的挑战。
高职生不但要熟练掌握职业技能,还要逐步形成规范的职业道德,专业技术好且职业适应性强的高职生是企业用材的第一选择。通过职业价值观教育,能够让高职学生提高职业认知程度,了解当前社会对职业工种的基本需求和某些职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也能够让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励自己进一步明确职业目标、学好专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和提升心理素质,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一)培养高职生良好的职业品格
1.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远大职业理想应当把职业目标和社会现实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处理好国家与个人两者之间的关系。现阶段,一部分高职生在求职过程产生了相当多的挫折感和失落感,有的学生还对未来缺乏应有的信心,这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对职业的期望又相当高,最后使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充分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强化职业价值观教育,完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传授择业的技巧。让学生将自身的职业理想与社会的基本需求结合起来。
2.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国家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是为了培养一大批具有高技术的智能型人才,职业院校也就把这一目的作为其生存的根本,而学生也自然而然地认为学习职业技能就是自己进入职业院校的基本出发点和任务。因此,现在仍然有很多的高职院校还停留于传统教育思维中,把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在第一的位置,最终忽视学生的其他素质培养。学生毕业时的就业途径和态度都来自学生平时职业意识的培养,诚信是人生各个阶段的无形资产,一个人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获得与他人继续交往和发展的机会。不管个人对目前工作是否感到满意,但在实际工作中都应当认同和追求其工作岗位的社会价值,培养坚定的服务和奉献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不仅有利于个人在以后的工作中增强敬业的精神,还能发展好人际关系,为建立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3.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态度培养。职业态度主要是指从业人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以及所表现的行为举止。简而言之,职业态度就是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职业也是可以谈意识形态的,对职业的基本态度就是一种职业意识形态,是个体对人类劳动的看法,劳动也可以说是个体作为社会人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对高职生有关职业态度的培养就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有利于他们履行自己的义务,形成职业意识形态,对他们整个职业经历有巨大的影响。
(二)锻造高职生较强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完成一定职业任务所必备的一系列稳定的能力特征和素质的总和。职业能力是高职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条件。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当注意工作技能和精神风貌的相互结合与渗透。
1.提高高职生的职业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职业基础性元素,拥有职业专业能力是开始职业的第一步。职业兴趣能够决定一个人的择业目的,而职业专业能力能够说明一个人是否能在其特定职业方面胜任的关键,能够决定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绩的大小。个人在求职过程中,招聘单位最注重的就是看求职的学生能否具备胜任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力。比如说,学生去应聘无线电维修的工作岗位,招聘单位最看重你在学校中是否学到了无线电维修的基本操作能力。
2.提高高职生的职业选择能力。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应当根据个体的兴趣来发展自己的职业理想,应当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来选择未来的职业,做到知己知彼,还要在职业实践过程中逐步改变不适应其工作的个性特点,形成适应特定职业的职业个性。未来职业的成绩和成就是以一定职业选择能力为基点的,学校应当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构建职业选择能力,全面而广泛地培养和发展职业选择能力,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自身的职业选择能力。
3.提高高职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主要体现为就业者对所承担工作的生理、心理素质方面的能力。人的生存和发展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要想在复杂多变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就必须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职场中也是这样,对职业环境适应快的人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对职业环境适应慢的人容易失去许多宝贵的发展良机。当前,高职生不怎么关注市场变化及社会变化,主要把自身的精力和注意力用在应付考试上,职业适应能力较差。
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减少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因此,除了学生自身要正确认识自我和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外,高职院校也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在专业技术课的范畴之外,还可以开设那些和学生成长相关的课程如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科目,通过这些课程的教授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高职院校可以以就业体验活动为契机,积极与企业合作,改善并充实高职教育的实践环节,促进高职教育与职业社会的融合,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中品尝职业工作的酸甜苦辣,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健全的人格和社会交往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应采取如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和创业扶助等措施来帮助学生加强对职业世界的认知,提高高职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在求职时减少阻碍,实现顺利就业。
(三)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
1.提高高职生的职业认知程度。职业认知能力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前提。按照认识这个范畴来说,职业认知是作为客体存在。职业认知从表面上来说就是个体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的特点和功能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培养是职业指导部门的中心工作,通过对职业信息的宣传和,可以使学生对当前社会对职业工种的基本需求,还可以了解到某些职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高职生的职业认知程度怎么样是检验其就业能力的一方面,因此高职生还要对相关的一切信息都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从中学到很多职业信息。高职生应当把其将要从事职业的特性、功能进行深入考察,让高职生认识职业包含的内容以及未来发展的状况,还应当认识职业和个体进行互动而产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