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52: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化服务体系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 要:文章结合辽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实践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研究 浅议公共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创新与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基础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公共图书馆事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新疆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公共图书馆作用的探讨 如何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位置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探究 探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6] 辽宁公共电子阅览室: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有效途径[EB/OL].[2012-02-17].http:///whhm_pd/yw_whhm/201202/t20120217_506717.shtml.
[4] 卢丹,吴丽杰.区域文献资源共享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辽宁省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合作网建设[A].2012中国——东盟文化论坛论文集[C].南宁,2012:252-260.
[5]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Z].文社文发[2011]54号,2011.
[7] 石彩霞.论政府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图书馆论坛,2010(3):121-123.
论文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关系到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原则是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本文以图书馆服务为例,结合图书馆发展情况解析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实现。
公平或日平等是现代文明社会基于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人权的确认,是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之一。我国宪法将“平等权”列为公民基本权利的首位,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由此可见平等权之重要。公民文化权利作为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同样应当获得公平公正的对待,因此,平等的原则也必然应当延续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一、我国公民文化权利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文化权利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权;②享受文化科技进步权;③参与文化生活权;④接受教育和培训权;⑤文化创意权。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公平实现
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原则即指每个公民(包括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在获取公共文化资源、享受文化服务时,享有获得服务机会的公平,服务内容、质量和服务过程的公平。服务机会的公平,主要体现为服务对象的全体性或者说服务必须惠及全民。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不应有任何地域、城乡、种族、身份等的歧视。所谓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过程的公平,则指不论服务对象为何人,均有权享受到同样的、质量稳定、程序公平的对待,从而享有平等的文化服务。
在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原则对政府部门提出了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层面的要求。宏观层面的要求指,政府在进行文化发展战略的制订、文化资源配置、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整体布局调整等重大宏观决策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地区的需求,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努力做到公正公平。微观层面的要求则是,政府各具体部门,以及政府扶持资助的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提供各项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应当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大家获得机会公平、质量稳定的服务。
三、以图书馆公共服务为例看公平性原则的实现
1. 选题意义
选择“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为题,主要原因在于最近所参与的“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涉及到对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的研究。通过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级配体系和空间布局的研究,结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现状,对其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功能在空间上的发展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促进薄弱地区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出改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建议,进而引导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合理布局以及文化功能的合理定位。
2. 研究价值
中国快速城市化已经持续30多年,物质财富已得到一定的积累,人们已从只追求物质满足到逐渐重视精神层面的享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代名词,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往往处于不够重视的地位。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乃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硬件支撑,其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改善人们的文化生活中都举足轻重。如何对各级给类公共文化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如何让公共文化设施在空间布局中既便利人们的文化需求出行,又符合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本次研究结合城市规划空间研究的学科特长,拟将空间分析概念以及空间数据分析引入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研究中,希望能以此作为拓展区域城市规划研究方法的一种有益尝试,为相关地区的同类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从“文化政策”到“文化规划”的进展研究
20世纪中叶,由于西方国家陆续开始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许多城市面貌显露出了许多衰败的迹象——荒废的工业区、破败的港口区、废弃的老城区,并由此给西方城市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文化因素在规划理论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西方社会认为,要使得城市的发展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够取得突破,城市就必须塑造高品质的文化环境和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让城市开始重新展现活力。正是基于西方城市的发展背景和现实问题的驱使,西方社会开始了“文化规划”,并在北美、欧洲及澳大利亚等地区掀起了热潮。
mereer(XX)指出当时西方的文化政策在集中鼓励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通过专辟文化产业区,建设高档的文化设施项目等将城市营造成一个强调体验和参与性的文化消费的天堂。但由于产生的文化设施活力只是建筑在高档消费空间和消费阶层之上的假象,结果是破坏了原有的社区文化根底,没有所谓体现了当地文化生活的个性特征。因此,在这种现实问题的驱使下,西方开始重视文化规划。mills等(XX)指出城市规划中,要将文化融入到城市整体的发展思考当中,进而制定出综合的规划,需要进行扎实的研究。规划思想要从制“定文化政策”提升到“文化规划”的层面,从城市侧重于简单的建设大型文化设施发展到注重城市软环境的建设,完善设施的网络化建设,构建整体的宜居环境.robyndowlin(1997)指出盲目的迎合文化消费产业的大规模设施复兴建设,给城市带来的是短暂的繁荣,却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甚至还破坏了原有社区的文化根基perlo harveyst(XX)指出“文化规划”应该将城市文化特征的塑造同居民的文化需求联系起来,结合城市设计,通过对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城市区域的更新发展、公众对文化规划的参与,将规划设计艺术同人们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
(2)城市公共文化的多用途开发
西方文化设施的多用途开发与建设最早出现于美国对文化设施的综合性布局与开发。斯内德科夫(XX)在他所著的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地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成功案例。例如纽约市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开发模式是通过将文化设施与办公室、零售、餐饮、娱乐整合,通过商业收入可以维持自身的运转,这类建筑综合体的出现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的环境。同时,也可以结合房地产开发将图书馆、音乐厅、展览馆等与其他设施整合在一个屋檐下,向基层社区阐述文化艺术的重要性。
书中还指出文化设施综合布局与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开发过程,由于规模大,设计相关设施较多,各种用途之间需要相互协调,这就意味着开发风险更大。但作为城市经营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以兼顾各方利益,促进一个区域的繁荣。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对文化设施的开发与建设非常注重保护本国的名族文化和社区居民的文化根基,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事业。政府出台大量政策保证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激发城市的活力,实现城市的复兴。同时也会尽力丰富基层民众的文化艺术活动设施,使整个社会充满文化艺术气息。对于西方国家100多年来对城市文化设施规划布局与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本论文对本国文化设施布局规划的研究。
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l)侧重于现状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特别是大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张秋景 (XX)着重分析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现状,将北京城市文化功能演进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从解放初期的50年代至7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至90年代、90年代以后至今。通过研究发现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并指出北京城市文化功能空间布局上存在着如下问题,包括政治文化功能突出,南北城布局失衡以及缺少表现城市文化功能的主轴线,同时对优化文化设施布局提出合理的建议。魏宗财(XX)等通过利用arcgis和spss专业分析软件,针对文化设施布局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目的是得出深圳市文化设施的分布特征,结果认为区际差异大,总体上呈现以特区内为核心,特区外为边缘地带的分布格局是其主要特征,进一步分析得出区域经济、人口分布、交通区位、政策等主要方面是造成现有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最终得出了深圳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结论。段成荣(XX)主要通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即参照国内和国外同类城市及相类似城市比较有价值的城市经验,指导宁波城市新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论文主要选取了国内外较具代表性的大城市,分析城市中文化设施的建筑密度,最终构建出宁波市新区文化设施的配套指标。
(2)侧重于特定类型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研究,例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
于绍璐、张景秋(XX)通过对北京市博物馆、体育馆和展览馆空间分布现状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并利用excel和maphifo作为主要研究工具,指出北京市这三类文化设施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南北、内外和城区间差异。这些空间因素影响了文化设施的利用,同时还提出了非空间影响因素的概念,这两类因素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地区居民在享受文化设施过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较为明显的供求不匹配现象。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北京市文化设施布局与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李国新等(XX)系统的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的规划布局与建设,从公共图书馆规划与建设标准的编制背景与主要作用、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公共图书馆的布局与选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布局发挥了科学的指导作用。
(3)与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的理论也日益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深入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化产业改革日益深化。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当下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受到文化产业布局的影响。王伟年(XX)运用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地域组织问题。刘展展(XX)以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在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识别了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在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主要包括:沿城市主要道路分布的趋势明显,与文化设施分布密切相关,区际差异显著,向商业中心集聚。在文中的最后得出影响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因素、文化设施因素、多样性因素、市场需求因素、交通因素、集聚因素及技术因素。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 研究思路
(略)
2. 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
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并确定适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并进行设施需求预测,对其进行空间优化布局,探讨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模式,已指导城市各层次规划编制中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落实。
2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对象
1.5论文内容与框架
1.6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2.1相关概念辨析
2.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3.1现行设置标准
3.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的基本原则
3.3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类体系的确立
3.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级体系的确立
3.5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第四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分析
4.1总体目标
4.2设施需求分析
第五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5.1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
5.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成因分析
5.3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原则与方法
5.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之处
6.3 不足及可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四、课题在学术方面的创新和预期成果
1. 创新点
1)不仅在宏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符合城市总体战略要求,在微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用地布局模式,易于公共文化设施在规划中的控制与落实。
2)探索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公共文化设施的设置方法和布局方法,并与用地结合,对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和布局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2. 预期成果
2.1 阶段成果
1)对国内外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理清脉络,界定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概念,形成对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理论研究的文字。
2)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现状,结合相关标准和理论研究形成关于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与空间布局的研究性文字。
3)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材料和结论,形成以公共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关于长沙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研究。
4)制作调查问卷,并实地考察、探访,并完成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2 最终成果通过整合以上各个阶段性成果,征询导师的指导意见,形成《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措施和进度安排
1. 研究方法及措施
1)调查方法
查阅文献。广泛查阅有关设施空间分布理论实践的相关资料及各类文献,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资料调查。调查长沙市规划局、文广新局以及相关部门的相关统计资料。 交流访谈。与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区划等学科方面的专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听取建议并指导。
2)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运用数学或统计学的方法对文化设施进行量化评估,通过建立量化指标进行分析,主要通过spss16.0软件运用相关性分析来分析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与经济、人口的相互关系。
空间分析法。基于地理对象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发现隐藏在空间数据之后的重要信息或一般规律,获取科学地描述和认知空间数据理解。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对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有效管理,达到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测的目的,同时运用arcgis软件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2. 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
时间: XX年 9 月—XX 年12 月 内容: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和完成开题报告
2) 第二阶段
时间: XX 年 1 月—XX 年6 月 内容:完成调查问卷及其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3) 第三阶段
时间: XX 年7 月—10 月 内容:论文修改定稿
4) 第四阶段
时间: XX 年 11 月 内容:打印上缴论文
5) 第五阶段
时间:XX 年 12 月 内容:论文答辩
六、已有基础(分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 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在xxx实习期间参与完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并获得长沙规划管理局审批通过,成为相关地区控规修编的参考性资料。
2. 已具备条件
1)在xxx实习期间,接触了许多长沙市区的项目,了解了长沙市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熟悉了相关规划设计的规范和城市设计方面的优秀方案,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和专业书籍。
2)xxx公司能拥有丰富的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相关资料来支持完成这篇研究性论文。
3)《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中参与完成的图纸和文字。
3. 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缺乏一些世界性的、全国性的数据,这个将通过咨询有关部门、查阅相关书籍并利用网络来解决。
2)缺乏对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兼容性的系统知识,这个将通过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和案例加以解决。
七、经费预算
八、指导和辅导、论文撰写(试验)的教师
九、指导教师意见:
十、教研室(科研所)审查意见:(对选题报告作出评价,提出是否通过的建议)
[关键词] 网络信息;体系建设;中小城市;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快速流动,中小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前落后闭塞的中小城市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权力,从而使中小城市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舞台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小城市的崛起是迅猛和喜人的,但中小城市的运行模式是否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是否能够解决面临的挑战。
中小城市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型,形成了独特的发展局面,但要素集约水平滞后于城市规模扩张、民众幸福体验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等问题已经表现得较为突出。未来一段时间,中小城市仍将处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在给社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在城市规划、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稳定与安全、城市竞争力提升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城市面临这些实质性的挑战时,城市必须应用新的措施和能力使城市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城市必须使用新的科技去改善他们的核心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和利用有限的资源。
1 中小城市智能化城市建设的新理念
在人类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城市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只是短暂的一瞬,而19世纪以来,工业化的普遍发展将世界迅速推向了城市化,2008年,地球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已经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了乡村人口,这种转折意味着城市不但继续作为政治、经济和科技的中心存在,也成为了绝对意义上的人口中心,城市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局部代表,也将在普遍意义上时刻改变着社会资源的组织方式和人们的行为模式。
中小城市同样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中小城市新的智能化建设理念应该是全面而综合的,既要强调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又不能缺少信息的整合共享以及智能化处理利用。城市的智能化是在城市化与信息化融合等背景下,围绕改善民生、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关注点,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城市现有信息化基础,融合先进的城市运营服务理念,建立广泛覆盖和深度互联的城市信息网络,对城市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产业等多方面要素进行全面感知,并整合构建协同共享的城市信息平台,对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利用,从而为城市运行和资源配置提供智能响应控制,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智能决策依据及手段,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智能信息资源及开放式信息应用平台的综合性区域信息化发展过程。
2 中小城市网络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们提出“数字城市”的概念,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网络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信息惠民”、“信息强政”、“信息兴业”等成效斐然。“十二五”期间,网络信息和服务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和发展期。
2.1 中小城市网络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网络信息化服务体系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和建设的基础,是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管理形态,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行政效能及增强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的着力点。党的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网络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基本上是以面向居民的服务、面向企业的服务作为出发点,即政府行为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相结合,全面提升公共利益。城市信息化是城市建设的里程碑,也是我们网络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初步成效,网络信息化建设体系以基础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共享为基础,建立一套分布式非结构化数据共享管理系统。以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开发、整合、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不断补充完善各类城市信息基础数据库,强化共享数据源建设,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各个运作层面的智能化、网络化、智能化,实现网络建设建设的有效突破。
2.2 中小城市网络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2.2.1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体系共享建设
整合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科学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实验仪器设备资源,组建跨领域、跨部门的科研仪器和设备共用协作网,打破封闭,营造开放、共享的研究试验环境;加强基础性、共性科研设备的建设,提高科研装备的水平;加入国家仪器设备共用服务系统,加强对外协作,积极使用网上的仪器和设备资源,弥补中小城市大型科研仪器和设备资源的不足。
2.2.2 科技文献共建共享体系建设
建立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机制,联合中小城市各文献收藏单位,建设涵盖科技著作、科技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科技报告、技术标准的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建设中国知网镜像站点、万方数据镜像站点,引进维普、中国专利、国家标准等数据库,建立一个能够高速、高效连接国家、省有关科技文献资源的体系。
2.2.3 技术转移与技术研发公共体系建设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科技成果评价和咨询网络服务体系,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社会中介组织从事成果的转让、咨询和交流工作;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建、共建各类中试基地、开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新建一批具有较强行业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的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共性、关键性技术研究;建立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产品、原材料、技术数据库和信息网络。
2.2.4 电子政务服务体系的建设
建设城市政府门户网站,集成各种经济、政治信息资源子系统。完善导航和检索系统,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2.2.5 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的建设
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网上交易洽谈的平台。中小城市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是建立在网络上进行商务活动的虚拟网络空间和保障商务顺利运营的管理环境;企业、商家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支付平台、安全平台、管理平台等共享资源有效地、低成本地开展自己的商业活动。
2.3 中小城市网络信息化服务体系的目的
“十二五”期间,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将致力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社会和公众的能力,以“整合重构、互联互通、协同共享、集约实用”为重点,大力推进中小城市电子政务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府网站群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进一步加强。城市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和数据中心机房要基本建成,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办公自动化系统基本普及,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数据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依法提高信息公开程度,各部门通过网络服务体系的建设,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改善和加强。网络服务体系公众认知程度和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
3 网络信息化服务体系对中小城市智能化建设的作用
中小城市的网络建设已不再是单纯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已向国民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全面渗透,已成为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核心业务要基本实现全覆盖,城市管理网格化要实现快速发展。全覆盖提高政务运转效率,信息技术已成为政府创新管理模式和手段的重要工具。中小城市要建成涵盖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科技文化、社会服务、党政事务等各个领域的政务核心业务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区两级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服务体系,初步实现系统整合与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网络服务体系实现城市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3.1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随着中小城市城市改造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中小城市整合有效资源,大力培育和扶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提供了机遇。引进和研发通信、数字医疗、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电子产品及其核心技术;在软件方面加强支撑软件、中间件软件、信息安全软件、通信软件、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游戏娱乐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等引进研发以适应城市智能化的需要。
3.2 建设电子信息网络平台,完善覆盖县(市、区)的网络建设,强化软硬件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城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体系。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实现办公业务网络化和公文处理电子化,市级以上行政机关全面实现公文交换电子化并建成无线办公系统。建成宏观经济、财政金融、规划管理、公共安全、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决策支持等一批跨部门的重点业务系统。重要业务系统实现协同共享,互联互通。结合云计算、虚拟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整合、扩展、完善,探索实施政务云工程。
3.3 全面引用电子信息网络体系,采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政府政务公开工作,完善提高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府网站群建设,逐步实现政务信息的实时动态与更新,促进社会公众和政府之间便捷高效的沟通与交流。完善网上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网上“联审联批”机制,推进一站式服务、场景式服务、全流程服务,70%的行政许可实现在线办理。实现较为完善的网上行政审批、行政征收、行政处罚以及公共资源交易和电子监察系统。完成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统计分析、投诉处理及信息服务等功能,使其在闭环管理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3.4 整合电子网络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实现分级公开和共享。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企业信息、政策法规等基础信息数据库基本建立。规划建设信息资源管理服务平台,研究建立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资源公开与共享机制。建立畅通完备的“政民互动”渠道。关注民生,注重反馈,定期通报,实时互动,提高公众上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中小城市智能化发展是以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民生核心需求为关注点,将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对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系统进行数字网络化管理,对城市基础设施、基础环境、生产生活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多方位数字化、信息化的实时处理与利用,构建以政府、企业、市民三大主体的交互、共享服务体系,为城市治理与运营提供更简捷、高效、灵活的决策支持与行动工具,为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创新应用与服务模式。从而实现现代城市运作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的和谐目标。
参考文献:
[1]白兆庆.人工智能与城市智能化发展[J].中国科技纵横,2010(20):279.
[2]王巍然.浅谈科技信息网络创新平台的建设[J].今日科技,2009(10):42-43.
论文摘要:以浙江省苍南县农村图书网点建设为例,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谈一谈做好农村图书流通网点服务几点粗浅的思考。
关键词:城乡 农村 文化 公共图书馆 流通网点
农村图书流通网点建设,在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素质、道德素质、综合素质等提供不竭的动力。现以浙江省苍南县农村图书网点建设为例,提出做好农村图书流通网点服务几点粗浅的思考。
1、苍南县农村图书流通网点建设情况
2007年以来,我县全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农村图书流通网点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迄今,全县共建成农村图书流通网点100多个。农村图书流通网点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从申报程序、组织实施、管理员配备、图书设备配置到规章制度的执行,均按照上级有关精神和规章制度统一部署,每个图书流通网点购书额度不少于1万元,流动图书不少于300册。在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全县文化系统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图书流通网点得到了稳健推进。
2、苍南县农村图书流通网点管理制度
当前,从总体情况上看,农村图书流通网点的制度还不很健全。为此,我县加强了在农村图书流通网点规章制度方面的建设力度,认真按照《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执行,并建立了《苍南县农村图书流通网点管理责任书》、《苍南县农村图书流通网点管理制度》、《苍南县农村图书流通网点借阅制度》等。要求管理员认真做好图书接收和分类登记,熟悉图书分类、借阅、归档的工作流程;负责管理网点所有财产,严格借阅手续;网点均实行免费借阅制度,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天,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6小时;每个网点要有借阅登记本、图书登记本和征求意见本等。通过这些努力,初步建立了较全面的农村图书流通网点管理制度和体系。
3、做好农村图书流通网点服务几点粗浅思考
农村图书流通网点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农民,他们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望非常强烈。在开展图书流通服务时,所选的图书要贴近农民生产、生活,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配置图书。比如,结合当前我县社会热点问题,提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城务工、疾病防治等相关资料等。
3.1 加强服务,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农村图书流通网点是当地农村文化信息的中心,它是农民在劳动之余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基地。在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农村图书流通网点要主动积极向农民介绍并提供这方面的资源,做好服务工作。图书流通网点里有较为实用的图书、安静的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都是激发农民求知好学的有利因素。图书流通网点应为农民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农民在书的海洋里乐意遨游、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3.2 相互合作,培养农民的创新素质
图书流通网点要积极与各有关村落的相互合作,开展推广阅读活动,把学习阅读渗透到具体的农村文化活动中去,不断培养农民在这个过程的创新素质。通过学习阅读、查阅资料,寻觅到科技的力量,解除生活上的迷惑,品尝到探究的乐趣。例如,事先向农民推荐图书流通网点里的相关书籍,农民通过阅读,自己收集资料,找出最有用的东西,使农民在寻找、阅读、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创新能力的提高。
3.3 积极引导,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
知识能够使我们从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理智的人。有益的书籍能引导农民树立高尚的公德、坚定的信念;有益的书籍还能陶冶农民的情操,铸造他们美好的心灵;有益的书籍对农民人生观的塑造,品格的熔铸,情操的熏陶,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可以结合农民的思想实际,开展系列学习阅读指导活动,扩大农民的知识领域,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地向农民提供精神食粮,形象地进行社会伦理、品德训导,使农民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3.4 全面整合,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村图书流通网点应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和学习阅读指导,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3.4.1开展读书活动,提高阅读能力。要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如组织“种文化”、“读书心得”、“读书笔记展览”等,使农民能够在农活之外将精力集中读书学习上来,产生深厚的阅读兴趣,提高分析辨别能力、技术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农民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在阅读中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3.4.2注重环境熏陶,提高鉴别能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随时可能危害着农民的身心健康。要充分利用农村图书流通网点较为丰富的优秀读物,开展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用各种进步书刊、书籍,引导农民有目的地选择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好书,从而提供农民辨别真、善、美的能力,达成摆脱诀离麻将、赌博等丑恶行为,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的影响和危害。这样,可使农民的心理世界和灵魂深处,与当今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相适应。
3.4.3丰富图书内容,提高农民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实质上是一种知识转换能力,在经济会社会发展的今天,农民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图书流通网点以其较为丰富的实用科技资料为农民自学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农民能够从容地面对庞杂的科技知识,在浩如烟海的科技资料中准确、快捷地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图书,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图书流通网点具有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包括出版物外借、阅览服务等。建设农村图书流通网点,就是要引导农民群众多读书、读好书,丰富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农民群众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乡面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浙江省财政厅、文化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Z].2011.9.8
论文摘要:文章对大学图书馆在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学图书馆在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发展策略。
当今社会,新的知识、信息,新的科学技术的传播和交流,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通过书刊资料来进行的。任何科学理论研究都必须从收集、掌握、熟悉图书资料开始,掌握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掌握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现状,掌握相邻学科所提供的新的有利条件等有关文献资料,以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作出新概括,取得新发展,获得新结论。这就必须从记载已有科技成果的图书资料中去学习、消化和掌握自己所需要的优秀成果,以开阔眼界、扩展思路、受到启示,并以此为起点,去攀登新的科学技术高峰。学习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怎样利用好图书馆收藏的文献知识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是值得每位大学生认真思考的。
在大学中,图书馆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综合性和持续性的学习。大学生借助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参考工具书和各种报刊资料,以及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提高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来获得新知识,补充课堂上未学到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综合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如果说上课的老师是言传身教的老师,则图书馆便是无言的老师,它对每一位朋友都是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便会有收获。大学不同于初级教育,它在给学生传播基本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而大学生自学就需要依靠图书馆。①图书馆有安静的环境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海洋,它拥有丰富的藏书并使人产生求知的欲望。③图书馆有课堂所学知识的延伸和课堂以外的各种综合性知识。大学生写论文、进行学术研究、参加论文答辩,甚至做作业都须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图书馆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而且还教会了大学生掌握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掌握搜集、获取文献情报的基本技能,从而掌握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方法等。大学生通过图书馆找到了所需要的知识,进行了再学习、再教育,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
有人将图书馆称作是“没有围墙的大学”,这一方面体现了图书馆所包涵的内容是极其丰富、无边无际的,人活到老,学到老也永远学不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图书馆作为求知者的良师益友,它对任何人是没有围墙的,只要你踏进图书馆的大门,它绝不会辜负你的辛勤劳动。所以说,大学图书馆在文化服务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根据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实行以下主要发展策略。
1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网络的连通,加速图书馆的自动化进程,建立全社会的信息共享系统。①要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根据各高校的学科特点、科研方向和日后的发展规模,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同时,还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②要实现社会资源馆藏化,指对社会上已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网上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供教师、学生使用。如根据学校教学的需要开通相关镜像站点,利用W eb方式提供网上检索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一项关联度较高的工程,鉴于图书馆又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部门务必在政策上给予特别的扶持,加大经费投人力度。
2开展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实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图书馆实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仅是解决知识信息剧增与馆藏力不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更是用户的迫切需求要摒弃传统的等、靠、要和仅从自身出发“靠山吃山”的不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滞后意识,完善职业观念,明确现代图书馆职能定位,克服小而全、大而全、万事不求人的思想,构建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体系,树立发展和创新意识,顺应图书馆事业发展新趋势,在新思想新方法指导下,不断探索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创新和变革,在深层次上进行观念更新和提高服务质量。当前,可以尝试联合办馆的形式,组建地区之间的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以便于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各高校图书馆首先根据需要和可能,兼并一些有 专业特色的系图书资料室,根据院校专业特点,办成一个有特色的图书馆,首先实现高校内的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一定区域图书馆或高校图书馆的协作,使文献资料得到充分利用。并进一步把高校图书馆推向社会、推向市场、服务市场,促使高校图书馆从社会各方面采集和吸收多种社会信息,特别是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相结合的方式,将校园各处图书情报部门相互之间联结起来,将校内其他信息系统、社会化商业化信息系统、本市高校图书情报系统、国内国际信息网络连结起来,成为用户通向整个信息环境的枢纽,及时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
3探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
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机会,图书馆应抓住这个机会,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赋予新的内容和方式。图书馆的整体组织、人员安排、业务流程都要不断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传统的服务方式可以利用网络环境来发挥新的效益。例如:图书馆的查询、外借预约、馆际互借等服务,可以通过网络功能实现。同时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拓宽服务领域。强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服务技术含量,扩大服务的效果和服务的能力,使人们在网络和信息时代离不开图书馆的服务。利用自己占有信息资源、快速进行信息加工的能力的优势,利用网络环境,对电子资源进行深度分析与重组,提供信息增值服务。
4面向社会,转变管理和运行机制
①要向外向型发展,在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把服务对象逐步延伸到社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一方面使文献资源得到充YS"利用,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公共图书馆和情报所的压力。通过为社会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及时了解社会信息需求的动向,不断调整自身,深化改革。这对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稳定队伍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化程度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②要树立文化经营观念,力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图书馆通过有偿服务,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经济效益。实践证明,高校图书馆在完成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人才、设备和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开展深层次的有偿服务和创收活动,实行一馆两业和人员分流,不仅可以缓解图书馆经费不足的矛盾,而且对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培养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图书馆服务人才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
特色,是一个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一个图书馆长期办馆历史,文化的积淀;服务,是一个图书馆工作的深化,是―个图书馆的根本任务;创新,则是图书馆服务的灵魂。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图书馆相对传统落后的读者服务体系呈现出与时展相悖的种种困难和矛盾。于是,变革原有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更新服务体系,就成为解决矛盾,满足读者需求的当务之急。当然,网络技术只是手段,更好的为读者服务才是目的。因此,把“特色”,“服务”,“创新”三者串连起来,找到其最佳平衡点,走读者服务技术化、特色化,创新服务体系才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好出路。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及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率,无墙图书馆已成为一种现实。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现状与读者的需求相距甚远,主要表现在:文献资源不足,质量较低;读者服务模式传统,服务内容和手段单一;读者服务体制无序,服务效率低下。同时,图书馆往往缺乏科学完整和规范的服务体系,而网络技术的发展更给图书馆积极拓展特色读者服务提出了必要性。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体系发展的机遇
(一)网络环境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的劣势。首先,网络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隔离馆员与读者间的联系与沟通,从而忽视对读者的了解与关怀。其次,网络技术会让读者增强检索的主观性与随意性,从而降低检索的效率。
(二)在读者服务上的传统优势和发展空间。图书馆具有馆员可对读者即时的、面对面的交流和帮助的优势;经过馆员加工整序的馆藏资源优势;馆舍服务设施配套较齐全的环境优势以及资源的共建共享优势等。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成为图书馆的历史趋势和必然选择。但未来图书馆不是由机器堆积起来的硬建筑,而是使读者感到温馨的知识乐园。因此,图书馆应摆脱传统思维陈旧观念和运行机制的羁绊,发挥其自身优势,走特色化的读者服务创新之路。
三、走有特色的图书馆网络化服务创新之路的趋势
(一)图书馆特色创新服务的内涵。每个图书馆应针对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逐渐积淀出自我特色,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与学院特色相一致的特色服务体系;第二,在努力推进网络化的同时,继承和发扬自身传统读者服务特色优势;第三,从读者服务特色化人手,构建人性化的特色服务和特色管理。
(二)结合校情,构建与学院特色相一致的读者服务体系。图书馆应当准确地评估自身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系统资源优势,在服务上勇于创新,寻求适合自身的读者服务发展模式,形成自己的个、特色服务。
(三)结合传统服务优势,合理利用网络技术,构建有本馆特色的读者服务体系。新时期图书馆服务的重心是读者,服务创新无一不是以读者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创新的目的都是以读者的知识需求为导向,按照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增值信息的服务。服务是实现需求的最有效途径,图书馆应确立读者满意度为服务衡量指标,围绕提升用读者满意度探索服务创新的模式,借鉴如手机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信息共享空间等模式。其中,手机图书馆可实现读者服务主动化和个性化,满足读者对移动文献信息服务的需要;学科化服务则是以读者为中心,以学科馆员为主导的针对某一学科和资源的集成化服务模式。
(四)结合人性化服务手段,构建具有特色人文精神的读者服务体系。网络技术应与人性化服务有机结合。借助新型服务模式,图书馆可以创建出更加完善的公共知识空间,为图书馆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创造交流的平台,通过馆员对读者的主动式服务与互动式服务,满足读者一站式获取资源与服务的要求,发挥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与交流平台的职能。
四、走有特色的图书馆网络化服务创新之路的途径
随着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图书馆逐步走向网络化、数字化。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平时要树立学习意识,尤其是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学习。
(一)结合校情是特色服务创新的前提。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科研项目和长远目标,优化选择馆藏资源,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和其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定位和教学要求相一致,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具有自身优势的特色馆藏体系。
(二)走自建之路是特色服务创新的根本。技术、资金、人才是自建之路的保证,图书馆的发展和创新应是在资金、人才与技术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只有将资金、图书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不断地改革创新,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才能创造出图书馆不朽的价值核心。第一,在不涉及知识产权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合理地引进读者所需的数据库,如我馆就引进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等资源。第二,开发具有本馆特色的数字资源,我馆就开展了福祉专业库、教师论文库等特色的数据库。
总之,网络化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图书馆读者服务体系往往跟不上读者对信息需求的步伐。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不能一味盲目地依赖网络技术服务,也不能停滞不前,因循守旧,而是要结合校情,变被动为主动,在发扬图书馆传统服务优势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为读者服务提供技术支撑,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读者服务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瑞平.论“读者第一”与“服务至上”的图书馆服务理念[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