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货币市场基金论文

货币市场基金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3 09:52: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货币市场基金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货币市场基金论文

篇(1)

一、国外货币市场基金的运作和发展

(一)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

货币市场基金是投资于短期债务的共同基金,它把分散的小额投资聚集起来,让中小投资者能参与更加分散化和高质量的投资组合。

货币市场基金起源于美国。在货币市场基金产生之前,受Q条例的限制,只有投资额超过十万美元的投资者才能购买市场利率存单、商业票据等高收益的货币市场债务工具。1972年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Reserve基金产生,小的投资者才有机会投资高收益的货币市场工具。现在,美国市场上有大约1600只货币市场基金,总资产超过2万亿美元。

(二)货币市场基金产品介绍

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有两种基本的类型:应征税基金和免税基金。应征税基金收益率与美国金融和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密切相关,而免税基金的收益率则取决于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短期债务欠款的供给和需求。

应征税货币市场基金的任何投资收益都要缴纳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收益税,通常投资的品种包括:(1)美国国库券和直接票据,包括短期(三个月和六个月)国库券和用国库券作抵押的回购协议;(2)美国政府机构证券,包括联邦国家抵押贷款协会和小型工商管理部门等机构的债务;(3)回购协议;(4)可转让定期存单;(5)商业票据;(6)银行承兑票据;(7)欧洲美元存单;(8)美国美元存单和银行票据。

免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免税实体(比如州和市政府)的短期债务,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发行的普通债券、特许权税收益、免税商业票据和短期地方债券。这些基金支付的红利免除联邦收益税,有时候也免除州和地方政府税。

免税货币市场基金支付的收益通常低于应征税货币市场基金,但是如果投资者需缴纳较高的收益税,免税基金的收益可能会高于应征税基金的税后收益。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权衡是否应该投资免税基金:应征税等价收益率=免税收益率÷(1-边际联邦税率),应征税等价收益率粗略地等于投资者投资应征税基金应该得到的等价收益。

(三)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类型基金的比较

按照不同的投资对象和收益-风险特性,投资基金可以大致分为四类:股权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投资对象的不同是这些基金类型的本质区别。与其他类型基金相比,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相对稳定,投资风险较小,流动性较高,签发支票的特权也是其他基金类型不能比拟的。

在成熟的基金市场上,作为一种独特的基金类型,货币市场基金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截至2003年12月,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净资产值达到2.05万亿美元,净资产值仅次于股票型基金,占所有共同基金净资产值的27.7%.

(四)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控制

货币市场基金一个普遍的投资目的是维持资产净值不变,因为只允许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净值有较小的波动,所以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合理的风险控制:

1.跟踪资产净值的偏离。基金管理者应该定期地对投资组合精确定价,并且计算基金的资产净值。如果基金的资产净值从1美元偏离0.5%,就应进行调整。

2.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和测试分析。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包括计算购买任何证券之后对基金的加权平均到期日(WAM)的影响,同时考虑在证券购买时可能发生的意外赎回。此外,还应对个股和投资组合进行压力测试,评估在发生较大的利率变化时价格的敏感性。

3.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与持有基金较大份额的投资者经常的交流是得到赎回暗示的重要方法,有的基金采取鼓励大额赎回提前通知和拒绝对利率敏感的投资资金等措施。

4.交易票据的确认。交易需要得到执行交易的投资者和基金的投资组合经理或高级职员双方的认可。

5.完善的计算机系统。适合每只基金的投资参数的计算机系统也有利于控制风险,在这一系统中,未经认可的投资会被剔除出来,立刻提醒投资经理发现错误。

二、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运作和发展

(一)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现状

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起步较晚,2003年12月10日,由华安、博时和招商三家基金公司分别发起管理的首批三只货币市场型基金获准设立。其中华安现金富利投资基金于2003年12月14日最先开始发行,也是最早设立的货币市场型基金。到2004年4月12日,已经设立的七只货币市场型基金的总份额为430.93亿元,占开放式基金总份额的24%.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范围还比较狭窄,暂时设定为短期债券(含央行票据)、银行存款和回购协议,相信待有关监管部门许可后,此类基金将来可投资于大额转让存单、银行承兑汇票、经银行背书的商业承兑汇票或其他流动性良好的短期金融工具。

(二)我国发展货币市场基金的现实意义

首先,货币市场基金为投资者增加了一类新的投资工具。由于没有成员资格,个人投资者直接进入货币市场壁垒太大。货币市场基金设立后,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基金间接参与货币市场投资,分享货币市场的稳定收益。货币市场基金不仅为个人投资者带来投资便利,还完善了我国基金市场的品种结构,方便机构投资者在不同类型的投资工具之间合理配置。

其次,货币市场基金的推出丰富了货币市场参与主体,有利于货币市场资金的流动和交易的活跃。同时随着参与主体的增加,又将促进货币市场增加产品供给,从而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再次,货币市场基金分流银行资金的同时,在竞争的压力下,将促进银行业的金融创新。

(三)我国发展货币市场基金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货币市场基金的市场条件需要完善。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由于品种较为单一和交投不太活跃,我国的货币市场显然还难以满足货币市场基金的需要。要发展我国的货币市场基金,就需要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不断丰富货币市场工具。

第二,货币市场基金的相关监管和制度方面需要完善。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由于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对象比较特殊,审批和设立可能需要银监会与证监会双方认可,监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货币市场的组织制度建设方面,在允许更多的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基础上,考虑使银行间债券市场与证券交易所的债券市场连接,逐步形成一个统一的全国性债券市场。

第三,货币市场基金的系统建设方面需要完善。系统建设包括货币市场的清算结算系统建设和货币市场基金管理的风险控制系统建设。可以通过组建清算银行等方式,为货币市场的发展提供应有的高效结算服务。

篇(2)

论文摘要: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主要受制于外部客观问题和内部治理问题。来自外部环境的主要是政策市场特征、投资者参与意识淡薄、产品单一及相关法规不健全等。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要从拓宽资本来源渠道,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速监管的市场化进程以及推进产品创新,实现产品多元化。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及“开元”、“金泰”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设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迅速发展,并已逐步成长为我国证券市场上影响力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但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来自外部的客观问题和基于内部治理范畴的问题,本文仅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面临的来自外环境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所面临的非内部治理范畴问题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市特征加大了证券投资基金系统风险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在政府主导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尽管市场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在增长,但是政策仍然是决定我国证券市场走向的首要因素。有关专家曾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高达60%,非系统风险为40%,而西方成熟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一般为25%,非系统风险为75%。从股票市场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转折都伴随着重大政策的出台,市场在政策的干扰下发挥着微弱的作用.因此我国的证券市场很难发挥作为我国经济运行晴雨表的作用。一般而言,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只能分散非系统风险,却对系统风险无能为力。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市特征,只有能够准确预测和及时掌握政策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投资决策,才能够分散系统风险,而对于政策的变动,证券投资基金是难以准确预测的。因此,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市特征无疑加大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系统风险。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不明确严重影响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

目前,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业监管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基金业发达的美国,对共同基金的规范和监管,不仅有证券法、投资公司法、投资顾问法,而且有基金行业的自律,国内目前基金监管所依据的是《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行业自律和基金管理人的自我监控尚处于探索之中。

同我国的上市公司一样,我国基金管理公司也普遍存在委托问题。基金持有人委托信托人行使基金持有人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基金管理人受托管理基金,基金托管人监督基金管理人的实际运作。目前在我国基金的实际运作中,尚无信托人这一法律主体,基金托管人在某种程度上兼任了信托人的角色。根据有关规定,基金托管人只能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担任。由于法律法规上的缺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托管人职责仅仅限于基金的会计核算和基金资产的托管,而面对基金运作中违规操作和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时,采取何种法律行动,履行何种法律程序,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基金的管理和惩罚完全通过证监会的行政处分来实现。且处分多来自行政手段,极有可能为基金管理公司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而不受法律制裁留下隐患。

从实际的运作效果来看,我国基金管理中的委托人和人只是法律形式上的关系,委托人无法通过法律手段和制度安排来防范人的道德风险,当人未能履行诚信义务的时候,利益损失就不可避免,而当利益损失发生后,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委托人追偿由于人行为不当所形成的损失。

对于现阶段的基金管理公司而言,虽然在形式上构筑了公司治理结构和各项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国有化的倾向,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约束和制衡精神却远未在实际公司运作中得以真正体现,自律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基金管理公司的规范程度。因此,委托问题就不可避免。

(三)投资者参与证券投资的意识淡薄,对基金缺乏认识

投资基金最初产生于英国,但目前最发达的是美国。投资基金在美国成为共同基金(MutualFund),把许多投资者不同的投资份额汇集起来,交由专业的投资经理进行操作,所得收益按投资者出资比例分享。投资基金本质是一种金融信托。目前国内投资者对基金缺乏认识,一方面认为投资基金不如投资股票;另一方面认为投资基金不如存款,因为后者安全系数更高。其实,基金既有股票的收益性,又有存款的安全性,不过程度都略低些它是一种介于股票和存款之间的投资品种。投资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国内居民金融投资意识淡薄,参与证券投资的程度较低,我国居民证券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例尚不足5%。

(四)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单一

西方成熟证券市场,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众多的基金产品。就投资对象而言,由股票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衍生金融产品基金、混合基金等,股票基金内部又有成长型基金、价值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小企业型基金、科技型基金、行业型基金、地区或国家型基金、指数基金等。

目前我国基金品种比较单一,从基金类型上而言,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就投资对象而言,仅有股票基金或者说股票债券混合基金。一般而言,一个国家金融产品的丰富程度与该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育程度及开放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基金产品创新所面临的问题需要证券市场的不断开放和不断成熟来解决,而不仅仅通过模仿西方市场的产品来解决。

(五)基金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从业人员的从业时间还比较短,投资技巧及防范风险能力等方面缺乏经验,整个管理人员队伍还有待建设;我国基金管理公司成立的时间也较短,企业形象尚未完全建立,管理体系、运作机制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的对策

(一)拓宽基金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

积极引导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将资金用于购买基金凭证,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不仅量大而且稳定,可以为基金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输血”通道。为此,可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于基金的比例,逐步允许社会保障资金进入基金市场。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真正推动基金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养老基金的发展。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企业养老基金和居民养老基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势在必行。

(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不断发展,许多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乏而无法得以及时公正的处理,往往是由行政政策取而代之,而行政政策的透明度和持续性通常很难得以保证,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其后果就是市场参与者自行其是,从而导致普遍违规甚至普遍违法。

因此,建立健全以《投资基金法》为核心的基金法律制度体系,使基金持有人、基金托管人、基金信托人、基金管理人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通过法律的形式得以确立,明确市场运行规则,从而逐步摆脱过去过分依赖行政指令的发展轨道,逐步实现我国基金业发展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建立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及机构

建立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及机构对投资者而言是大有裨益的,首先,投资者可以借此评价基金经理完成汇报率目标情况如何以及在投资过程中对风险的控制如何。其次,投资者还可以对基金之间、基金与实行被动投资战略的基准指数之间进行比较,评价其绩效情况。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及机构的建立与完善,不仅可以切实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加强对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防范,而且有助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竞争,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使证券投资基金真正发挥“专家理财”的作用,充当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稳定器”。

(四)加速基金监管市场化进程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监管层应逐步调整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目标,加速基金监管市场化进程。市场化的监管包括:维护和促进市场的公正、公平、公开、高效和透明,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防止基金业内的犯罪和欺诈行为。

为达到上述监管目标,监管部门可以利用下列监管途径:对于基金公司、托管银行及基金从业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行为的监督;促进基金从业人员的自律,遵守道德标准和职业规范;加强向社会公众进行基金业的信息披露,维护公众对于基金的信心;利用社会媒体的力量加强对基金业的监督;加强对于基金公司、托管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检查力度等。

(五)完善基金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

人才素质是决定基金业发展的根本,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加人到基金行业是监管层和基金管理公司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要完善基金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组织基金从业人员的资格考试和认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完善从业人员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建立包括社会监督在内的监督机制,督促从业人员格守职业道德。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金融理财;理财方式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是笔者于2013年12月面向某大学在校大学生投放的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调查问卷共发放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6份,回收率为90.1%。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分别为27.2%和72.8%;金融、其他方向金融、保险、投资、会计和其他专业人数的比重依次为59%、14%、11%、7%、4%和5%;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的问卷分别为46份、47份、90份和133份,各占15%、15%、28%和42%。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个人理财现状

根据调查问卷得出,个人基本情况中,大部分大学生收入来源于父母提供,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自于兼职或奖学金这类学生自己赚来的,但比例不多。生活费的数量主要是1000到1500,占比45.6%。个人的理财情况中,大多数人有着良好的理财意识,对自己的理财现状不是非常满意,但却很少理财;记账方面,大都认为记账必须,但都几乎不记账。理财状态方面有规划,但还是有很多预测不到的情况是多数人的选择。当问及首选的理财方式时,储蓄仍是大家的首选;其次则是股票基金债券等方式;保险更像是一种保证,所以不为大家所理解;而房地产和收藏品之类的方式只是极个别人才会选择的理财方法。

2.理财方式偏好分析

通过对被调查的大学生在调查问卷上对各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喜好程度的统计分析得出:储蓄、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保险和收藏品的比例分别是75%、45%、4%、18%、9%,表明大学生最为偏好的投资理财方式是储蓄,其次是股票基金债券、保险、收藏品和房地产。由此可见,大学生在选择投资理财方式上首先考虑的是风险性,其次是收益性,总体来说较为理性。

3.理财方式偏好差异分析

大学生不同年级在储蓄、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保险和收藏品等理财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储蓄和房地产这两种理财方式则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不同生活费数量在储蓄、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保险和收藏品等理财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购买股票这一种理财方式则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记账方面没有太大差别,都倾向于不记账和大概知道钱的去向;不同生活费数量的学生在记账方面差异较大,钱少的学生多数有着良好的记账习惯。

三、结论和建议

根据上文的实证分析,大学生理财方式受到生活费、记账习惯、投入额范围和周围善理财者等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通过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自身理财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高校方面加强大学生理财活动的参与同样重要,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理财方式,建议如下:

(一)鼓励参与理财活动

校园理财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大学生的广泛参加,但是,从学术性讲座的实际效果来看,我校超过一半的大学生不愿意参加此类讲座,此外,类似理财规划大赛的活动也集中在少数理财爱好者,针对类似现象,只有健全鼓励机制,才能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活动中形成理财的基本理念。

(二)培养良好理财习惯

大学生理财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在正确理财意识的指导,这要求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理财的意义何在,是为了盈利还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规划,显然,为了盈利而投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在大学阶段,理财能够帮助我们培养一种良好的投资习惯,为将来个人、职业和家庭的长远发展与合理规划打下基础,因此,大学生不应该把赚钱作为理财的首要目的。

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培养正确的理财方式。记账的作用在于使日常消费支出一目了然,通过分析大学生每月的开销记录,能够发现生活中不必要的开销部分,优化消费结构;随着科技发展,记账的方式也更加便捷,手机APP应用中都出现众多专业记账程序,如:随手记,只需将程序下载到手机,根据不同类别输入消费金额,每月末程序就会自动弹出各类消费记录,大学生可以根据最终记录制定新的消费预算,督促自己在下个月遵守适度消费的原则,从性价比和自身的承受能力出发,远离消费陷阱和商场打折诱惑,把钱花在刀刃上。

(三)增加理财资金来源

大学生的理财资金较少,很大程度取决于单一的经济来源和主要集中在500元以下的每月盈余,因此,只有增加理财的资金来源,才能解决大学生理财资金紧张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实现理财资金的“开源”:

1.奖学金

我校设有奖学金制度,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一等奖学金1500元,二等奖学金1000元,三等奖学金600元;通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每个班30%的大学生都有获得奖学金的机会,而这些奖学金都可以作为他们的理财资金。

2.有奖征文活动

我校校园网上经常会转载有奖论文活动的通知,比如:2013“进出口银行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奖征文,2013年度“中国平安励志计划”论文奖评选活动等,以后者的奖励为例,一等奖10000元,二等奖5000元,三等奖2000元;参加社会上鼓励大学生学以致用的带奖活动也是积累理财资金的一种有效方式。

3.兼职

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增值方式,找一份合适的校外兼职工作,不仅可以锻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又可以扩充自身的理财资金;适合大学生兼职的很多,比如:家教,作为一名大学生,教授他们最熟悉、最擅长的课程,是最常见的兼职工作,此外,推销和校园也是大学生兼职的不错选择。

4.假期实习

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在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在了解企业管理和运作和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他们还能够得到实习机构的补贴和提成,这同样也是增加大学生理财资金的好方法。

5.微创业

在学校期间,可以进行一些自己的小买卖,比如摆摊,二手市场转卖,或者在格子铺占有一席之地。

(四)选择合适理财产品

大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学术讲座、社团模拟投资比赛以及图书馆和网上的免费资源等各种渠道学习和掌握理财知识,明确定位自身的风险承受程度,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

1.储蓄

从理论上来说,储蓄并不能算作一种投资的方式,对于多说大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对月末盈余资金进行任何操作,这些资金在银行卡上自动闲置,最后计入活期存款,这种被动的储蓄并不能作为大学生理财的主要方式,然而,存款风险性极低,品种多样,对于风险厌恶型的大学生来说,选择定期存款或者通知存款也是简单易行的理财方式。

2.债券

债券按发行主体分为国债、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从盈利性来看,债券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安全性来看,国债的安全性最高,相比储蓄,国债流动性较差,起始金额较高,因此,国债适合有一定闲置资金的风险厌恶型大学生。

3.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按投资对象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混合型资金,其中,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好,风险性相对较低,适合大学生进行理财投资;以华夏基金为例,华夏活期通的存入起点为100元,7天年化收益率6.056%(截止2014年2月10日),明显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流动性强,适合风险中立型的大学生。

4.余额宝

余额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针对淘宝用户推出的余额增值工具,受到众多大学生的青睐,尤其是热衷网上购物的大学生群体,在方便转账购物的同时,余额宝还能实现保值增值,因此,投资于天弘基金增利宝货币基金的余额宝非常适合大学生中的网购一族。

5.保险

保险的主要目的在于转嫁风险,而并非生财之道,大学生购买保险也是一种分散风险的理财方式,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顺序安排,即意外伤害、医疗、重疾、住院医疗和投资理财;以PICC人保健康-关爱专家定期重疾个人疾病保险为例,每年保费290元,缴费年限20年,享有重大疾病保险金10万元和身故保险金10万元,从该险种的保费金额来看,在大学生的承受范围之内;因此,关注身体健康状况,购买人身保险,也是实现人生规划的重要部分,是大学生都应该具有的理财意识。

6.股票

在股票市场上,有人赚的钵满盆满,有人赔的血本无归,除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入市还需要科学的技术分析、国内外宏观环境和行业等基本面分析,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自身又极度缺乏专业的股市分析方法和投资经验,因此,以股票为主的理财方式,只适合有丰富模拟操作经验和大量闲置资金的风险偏好型大学生。

7.外汇

外汇是利用汇率利差实现保值增值的一种理财投资方式,包括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期权、互换交易,涉及货币相关性、黄金分割理论、K线理论以及市场走势分析等专业知识,操作程序复杂,除了热衷外汇交易的一些国际金融专业的大学生,该方式不适合其他专业的学生。

同时,建立理财投资组合也同样重要。根据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大学生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手中的资金,实现多元化的理财投资组合,逐渐完善自己的理财方案,实现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的理财目标。

(五)加强理财经验交流

对于大学生而言,与学术性讲座相比,同龄人对理财态度和方式上有更多相似点,因此,获取周围人的理财经验对提高自身理财能力往往更加行之有效,通过与实现成功理财的同学积极自发的交流,以及参与“藏龙金融投资协会”等社团的理财经验交流的活动,大学生能够从同龄人身上得到启发,寻找适合自身的理财方式。

参考文献

[1] 白志华. 谈对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培养[J]. 经管视线, 2011.

[2] 褚宝萍. 青海高校大学生个人理财能力分析 [J]. 青海大学学报, 2011, 29(4).

[3] 陈克娥. 对大学生理财规划辅导的思考[J]. 社科纵横, 2010, 25(2).

[4] 曹维佳. 关于武汉地区大学生个人理财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 华商, 2008, (15).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市场纪律

前言:信息技术水平和经济的腾飞,是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占据了金融界的半壁江山,网络经济、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继续发展。借用网络信贷平台迅速崛起的信贷公司,和银行合作打造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平台,这些金融业务已经成为了国内金融业的新革命,如何做好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是我们当前需要探索和考虑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几大风险

1、技术方面的风险

计算机技术本来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果计算机网络遭到蠕虫病毒、木马病毒或黑客的入侵,很容易使病毒在网络道上蔓延,不仅使客户个人信息和遭到外泄,严重的可能造成资金损失,威胁到整个互联网金融交易系统。因此,技术方面的风险,已经成为了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一大风险。

2、运营风险

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平台,互联网金融虽然在先前不被人们认可,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网络的认识,互联网金融开始被人们逐渐接受,有一些企业管理者愿意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身于互联网金融中,但是,由于定位的错误以及经验上的不足,企业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模式不符合社会环境,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总是碰壁,一些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终究被互联网金融的大市场所淘汰。笔者认为,其终究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缺乏创新性,无法紧跟时代潮流,因此才会被互联网金融所淘汰,互联网金融的运营风险也是相当大的。

3、法律风险

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来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和干预,国家法律对于金融业的管制主要体现在对传统金融行业的管制上,法律监管上的几乎空白,使互联网金融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部分企业从人员素养和运营模式上都钻了法律的空子,使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给社会公民以及国家带来较大的损失。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探析

1、互联网金融个体理性并不代表集体理性

货币市场基金+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产品里,投资者所购买的是货币市场基金份额,虽然,在这种产品里投资者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赎回自己的钱财,但投资者还需要付出相应的折扣才能将这些资金在市场中卖掉,从而产生了流动性转换以及期限错配等问题,一旦互联网货币市场的波动变大,这时投资者将会选择赎回资金来防范风险,这从集体行为而言不是理性的,但是从个体行为而言却是理性的。

2、互联网金融用户量庞大,需要通过法律监管来防范问题

由于用户数量和资金数量的巨大,互联网金融一旦出现问题,很难通过市场来处理和解决问题。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业务如果还涉及到清算,一旦公司或机构破产,将会使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损害,使互联网金融系统承受巨大的风险。比如:余额宝和支付宝由于业务规模与资金规模大,用户多,其系统的安全性也会非常高。

3、互联网金融中可能存在非理及欺诈行为,需要政策监管

由于利益驱使,金融机构和工作人员可能会给投资者推荐风险比较高的金融产品,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一味的听从金融机构的意见,而对金融产品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例如,网络销售金融产品时,为了提升业绩、隐瞒风险,金融机构并没有向投资者详细介绍该金融产品,很多投资者也并不清楚银行理财产品与网络存款、贷款等理财产品有什么不同,严重的,还可能存在欺诈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

综上,互联网金融产品需要法律和政策上的监管,我们应当尽快完善监管体系,强化监管理念,通过监管推来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正规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核心原则

1、有效结合原则性监管与规则性监管

原则性监管模式是监管当局目前对互联网行业进行监管的主要模式之一。该模式下,监管当局会引导监管对象,而不会对监管对象提出太多的要求,也很少干预或介入监管对象的各项金融业务。全靠监管对象的自身规范,监管当局在监管的同时会重视是否完成的监管目标。在规则性监管模式下却是另一种情况,监管当局会利用相关法律法规来对监管对象的业务内容和业务程序加以明确规定,使其强制执行相关规定。相比之下,原则性监管模式和规则性监管模式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时,可以有效结合两种监管模式,使两者的优缺点得以互补。

2、要重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是互联网监管的重要内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和行为监管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学者认为,消费者保护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就属于行为监管。受到消费者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机构很可能会侵犯金融消费者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而这正是开展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条件与背景。为什么要重视和展开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呢?我国很多学者对此展开了调查和讨论,有关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两者之间有着不完全一致的利益,在互联网金融机构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行为,使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因此,开展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是必要的。

3、实施动态比例监管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人们都没有对金融监管有明确的定义和阐释,因此,在实施动态比例监管时,我们首先需要理清金融监管的内容。笔者认为,从松到严,我们可以将金融监管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市场规律,金融企业、当地政府以及行业协会了行业的自律准则,这个准则主要是以自愿的方式实施的;第二个层次是注册,有关企业或者部分可以利用注册这个渠道来掌握相关的机构信息;第三个层次是监管和监督,政府或行业部门要持续监管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市场,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直接监管的对策,反之则可以不采取直接监管对策。第四个层次是严格的审慎监管,向一些相关的机构提出对资本或是流动性的监管要求,同时有权对现场进行检查。除此之外,市场主体行为本来就会受到法律的约束和监督,因此,我们可以将法律看做是一种广义的监督形式,如果出现违反法律法规的个人或企业,司法机构就会对这些个人或企业进行依法制裁。

结束语:总而言之,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互联网金融企业和金融产品的迅速发展。这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爱,但是,由于监管上面的几乎空白,其中存在着很多风险,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此,我们一定要加以重视,以核心原则为依据,开展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使互联网金融产品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作者单位:沈阳城市学院(经济学院/金融专业))

参考文献:

[1] 李文龙.引入第三方托管防范P2P网络借贷风险[J].金融时报,2013(12)

[2] 由曦,刘文君,董欲晓.立规互联网金融[J].财经,2014(9)

[3] 张晓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R].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2014(2)

篇(5)

[论文摘要]从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特点及现实证券市场的制度环境看,现阶段我国推出的开敲式基金应做以下三方面的翻度剖新:融资制度创新、金融衍生品创新和基金评级体系的创新。

[论文关键词]开放式基金制度约柬融资制度创新

随着2000年l0月《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的颁布.有荚开放式基金的话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荚注.开放式基金的推出.无疑是我国证券市场超常规培育机构投资者的又一重大举措,但在众人一片叫好之中,我们仍应保持一份持尊,仔细分析开放式基金的正常运作需要哪些制度环境,我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是否具备开放式基金正常运作的制度条件.为开放式基金的推出我们还要做哪些制度刨新,这些都是在开放式基金推出之前必须处理好的现实问愿。

一、开放式基金的特点夏其潜在运作风险

对比封闭式基金而言,开放式基金的最明显特点在于基金单位无发行限额规定,如果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水平高.经营业绩好,则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就舍不断增强.基金规模也就像滚雪球似的不断增长.基金管理公司可收取更多的管理壹.基金持有人也可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实现双方的共赢.也正缘于此.开放式基金的推出能较好地发挥储蓄——投赘的转化功能,比较好地解决证券市场资金供给方面的问愿但另一方面,如果基金管理公司经营管理差.投资运作时不以基金持有人利益量大化为原则,甚至损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剐其在广大投资者问就会丧失赣以生存的基础——信誉,其所管理的开放式基金就可能面临被不断赎回、清盘的危险.

正是出于开放式基金具有可随时挂基金持有人购买和赎回的特点,使得开放式基金的运作风险要远大于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量主要的风险其过于随时要应付基金持有人赎回要求的流动性风险。我国股市经过效十年的发展.上市公司巳经超过1100家,通市懂占GDP的比重也达蓟5O左右,但我国股市仍是一个新市场.投机性矗,指散被动幅度太是其主要特征.当遇到突发性事件或调控政策出台时,指散大跌,开放式基金所投资的股票也注定难进厄运.在大多效投资者抛售狂潮的冲击下.开鼓式基金的单位资产净值也势必下降.而基金持有人为了避免所持有的基金单位进一步眨值,也势必要求尽早尽可能高价地赎回基金单位,如果基金管理公司所持有的流动性资产不足以满足偿付基金持有人赎回需求、而又无其他融资逢径可供选择的话,势必撼售手中段票来满足偿付需求,这样注定会进一步加剧指效的下跌.进而又进一步加尉投资者的恐慌情鳍,从而形成新一轮的恶性循环,更有甚者不捧腺有形成股灾、金融危机的可能.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均受到损害因此.在开放式基金推出之际,必须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环境进行客观分析,并相应的进行一些制度剖新来满足开放式基金的运作要求.

二、我国现阶段推出开放式基金的制度约束

从理论上而言.开放式基金的推出是与开放程度较高、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强的证券市场系在一起的,证券市场的规模太小、品种单调,而且质量低劣(映乏投资价值).其显然不适宜投资基金尤其是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结合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环境,在现阶段推出开放式基金的制度约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与投资基金有关的法律体系还未建立.投资基金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无明确规定。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制度设计的重要功能在于合理界定权利边界.只有权利界限清楚,责任才能明确、才能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减少外部效应。但目前,投资基金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还仅是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来加以界定.并且该《暂行办法》主要是针对封闭式基金而言的,没有充分考虑开放式基金的具体特点,这样.权利和义务界定的不明确、规章制度的前瞻性不强.在实际运作中就会加大制度运行成本,造成额外的效率损失.不利于证券投资基金业的长期规范发展。

(二)我国现在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均不利于开放式基金的发展首先从市场规模来看.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l100多家.流通市值两万多亿元封闭式基金规模BOO亿元左右,在这种状况下就已经出现基金大规模交叉持股的现象.那么如果再推出总额为200—300亿元左右的开放式基金.在可供投资品种有限的情况下.开放式基金问不交叉持股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基金大规模的交叉持股势必降低所持股票的流动性.在开放式基金遇到基金持有人大规模赎回基金单位时,很易产生流动性危机。其次从市场结构而言。目前我国的投资基金仅能投资于A股和国债.投资品种有限从美国和香港的情况来看.投资品种非常多.有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市政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并且其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投资机会.对比之下.使得事实上我们管理的基金面对的是单一市场风险.如果国内沪、深指数大幅爆趺.势必给开放式基金带来相当大的运作压力

(三)有关金融制度设计,主要是融资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不利于开放式基金发展的规定。由于开放式基金随时面粘着基金单位的赎回要求.在出现巨额赎回、基金资产又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变现的话,就会对jl缶时性流动资金产生一定的需求。对此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由托管银行向基金提供短期信贷.该种信贷属于“过桥贷款”的性质.主要是为了给基金一个调整资产结构的机会。但目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却规定:禁止“基金管理人从事资金拆借业务l动用银行信贷资金从事基金投资。这些规定的本意是限制基金进行信用交易和超出自身的能力进行投资.主要是针对封闭式基金而言的.但对于在开放式基金的情况下.上述规定却存在较大的限制。

(四)金融衍生品方面缺乏开放式基金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交易工具。开放式基金的发展特别需要有做空机制.而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仅有做多机制。任何一个投资者想参与中国证券市场,必须由最初买人股票开始l而实现最终盈利.也只能由卖出股票结束加之我国证券市场属于新兴市场的特点,使得事实上我国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是很大的.这样·开放式基金虽能通过投资组合来肪范个股间的非系统性风险.但仍要承担较高的系统性风险。股指期货交易的缺乏可以说是开放式基金正常运作的一大瓶颈。

(五)缺乏合理的基金评级体系和权威的基金评级机掏。目前三大报是以基金净值来对基金运作能力进行排名的,在这种制度设计下。就会诱使基金管理人采取片面提升净值的捷径——对个股进行控盘式操作来提升所管理基金的单位净值.而不是在风险和收益的结合中,寻找最佳平衡点。运作开放式基金如果沿用旧的封闭式基金的思路,势必引起开放式基金所持有股票的流动性大为降低,易引发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危机。况且,在基金发起设立时,其投资目标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有明确规定的,有的是成长型基金.有的是优化指数型基金.不同投资目标的基金其运作思路肯定会有很大的差异,而如果单一用净值作为评价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水平的硬性指标的话.明显带有不合理性,也易引发基金管理公司间的恶性竞争。另外.从基金评估机构而言.美国基金业的快速发展与基金评圾机构的配套发展也密不可分.当前美国基金评级机构与股票评级机构、债券评级机构一起成为资本市场信用评级的三大支拄.并以严格、客观、公正保持投资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而我国目前却缺乏此类公正独立的基金评级机构

三、推出开放式基金的制度创新工作

(一)在融资制度创新方而.可考虑在即将出台的《投资基金法》中允许托管银行向基金提供短期信贷。这是现实制度环境下的最优选择。同时,为肪止基金管理人从事信用贷款投资.可考虑对借款的用途和比例进行限制。如规定基金借贷的最高限额为基金净资产的,并且仅限于用于支付赎回申请的要求。由托管银行对基金提供信贷支持。主要考虑到基金资产规模的大小和托管银行本身利益密切相关.基金的稳定经营对基金托管人也是有利的.并且托管银行对基金资产状况最为了解.可以有效地对基金管理人进行监督.保证借贷资金按规定用逢使用。

篇(6)

〔关键词〕影子银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非对称效应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84096(2015)0600460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影子银行的发展,中国金融结构和金融体系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而这种变化无疑给主要依靠商业银行体系进行传导的货币政策带来了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体现在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壮大导致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变窄,还体现在影子银行本身所具有的信用创造功能对货币供应量指标及货币政策工具效果的干扰上。虽然,货币政策工具不直接作用于影子银行,但是,由于影子银行体系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并与商业银行体系之间有着很高的关联性,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在面对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时存在监管套利空间,不同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方向及力度更加难以判断,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难度加大。并且,在影子银行发展的不同时期,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作用也存在差异,表现出非对称效应,而央行能否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合理调节,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研究影子银行发展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及其非对称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在中国,虽然目前还没有形成以信贷资产证券化为核心的影子信用中介体系,但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业务、银信合作、委托贷款、信托贷款、P2P网贷以及民间融资等已经具有影子银行流动性、期限和信用转换的部分功能,构成了中国的类影子银行。银监会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存续理财产品54 107只,理财产品余额1503万亿元,与2013年末相比增长4716%。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快速发展,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例从2004年的988%上升到2014年的1761%。相反,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例则由2004年的7920%下降到2014年的5940%。

理论上,影子银行从事表外信用中介业务一般不受监管,因而货币政策工具无法直接作用于影子银行。但是,随着影子银行体系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对主要通过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工具产生冲击,加大政策工具操作的难度。而央行能否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合理调节,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于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国外学者主要是从影子银行的运行机制出发进行研究。Gorton和Metrick[1]以机构为视角,通过研究回购协议的运行方式及市场批发性融资的特点,高度抽象出影子银行体系独特的信用创造机制。Pozsar等[2]的研究认为,影子银行体系将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细分成由众多专业化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证券化工具共同参与的复杂信用中介链条,一般可以划分成七个步骤,即贷款的发放、贷款的仓储、资产抵押债券的发行、资产抵押债券仓储、资产抵押债券债务违约担保凭证的发行、资产抵押债券中介服务及批发性融资,影子银行通过这些紧密而复杂的业务运作,形成了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中介网络,发挥类似传统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功能。国内学者李波和伍戈[3]分析指出,由于影子银行的权益比例不受控制,其信用创造乘数可能非常大,即具有非常强的信用创造能力,但影子银行创造的是不包括在现行货币统计量指标中的广义货币,对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产生了冲击。周丽萍[4]从金融产品的视角剖析了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理,认为影子银行体系是以信用工具替代商业银行存单,通过回购协议让这些信用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货币属性来创造信用,而决定货币创造乘数的是回购协议中的预留扣减率。班允浩[5]主张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一方面是影子银行本身所形成的新型信用供给机制,另一方面是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信用供给的扩张作用。尹泉[6]通过建立VAR模型实证研究认为影子银行通过扩张货币供应量和实际市场流动性,产生强烈的物价效应,并对货币供应量M2具有长期的影响。

国外有关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研究源于对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质疑,在此之前,不同方向的货币政策冲击效应被普遍认为是对称的,但是,大萧条时期异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复苏几乎没有产生什么积极影响,于是,学者们开始研究不同类型货币政策效果的差异性,即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Cover[7]使用美国1951―1987年的季度数据,对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相同幅度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抑制作用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María-Dolores[8]运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模型)对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特征进行了研究,表明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的效果更为显著。

随着中国货币政策的不断完善和独立性的提高,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中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刘金全[9]发现不同方向的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波动性的影响具有显著非对称效应,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抑制作用效果明显。赵进文和闵捷[10]使用ST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货币政策效果在1993年第1季度到2004年第2季度这段时期内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王立勇等[11]利用开放条件下的VAR模型进行非线性检验后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存在非对称特征,然后采用LSTVAR模型分别研究了利率冲击和信贷冲击的价格效应与产出效应的差异性。

现有关于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文献对影子银行发展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非对称效应的研究较少。已有关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研究主要针对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和物价影响的非对称性,然而,王晓枫和王秉阳[12]认为货币政策工具在调节货币供应量方面也具有非对称性。为此,本文在对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包括货币供应量、影子银行规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基准利率五个变量的非线性的MS-VAR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影子银行发展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非对称特征。

二、基础模型及样本数据

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MS模型)最早由Hamilton将其应用在时间序列分析当中,该模型假设时间序列的生成机制取决于一个不可观测的区制变量St,St服从一个马尔可夫随机过程,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由以下转换概率确定:pij=Pr(St+1=j|st=i),∑M[]j=1pij=1,i,j∈{1,…,M}其中,M为区制个数,pij表示当期处于区制i下期转换到区制j的条件概率。

Krolzig[13]开创性地将MS模型与VAR模型结合起来,提出了MS-VAR模型,MS-VAR模型假设参数值随区制的转换而发生改变,但在每个区制下参数值是稳定的。根据对均值转变方式假设的不同,可以将MS-VAR模型分为两种类型,均值形式的MS-VAR模型和截距项形式的MS-VAR模型,均值形式的MS-VAR模型假设均值随区制的转化发生跳跃性变化,而截距项形式的MS-VAR模型则假设序列的生成过程随区制的转化平滑调整。在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过程中,由于政策预期等因素的影响,时间序列的生成机制不会随影子银行规模增速的转变而突变,数据生成路径在区制发生变化后有一个平滑调整的过程,实际上,大多数经济变量的演化过程都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演化路径相对平滑,因此,截距项形式的MS-VAR模型更能反映影子银行发展背景下货币政策在调节货币供应量时的非对称特征,更具合理性。

截距项形式的MS-VAR模型假设均值随区制的转化进行平滑调整,其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yt=v(st)+A1(st)yt-1+…+Ap(st)yt-p+ut,st为区制变量,取值为1,…,M。

出于数据可获得性和准确性的考虑,本文的样本包括了从2004年5月至2014年5月的月度数据。选取了货币供应量、影子银行规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基准利率五个变量。其中,考虑到M2较M1更有利于控制信贷规模,反映实际经济增长,因此,选用M2的增长变化作为衡量货币供应量指标;使用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者之和来代表影子银行的规模;选取大型金融机构使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来衡量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操作状况;选择央行的月度净回笼量来代表公开市场操作;使用银行同业拆借市场7天的加权平均利率代表基准利率。

由于经济数据一般都存在季节性因素,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首先利用Eviews72中的X12方法对以上变量进行季节调整,然后对货币供应量、影子银行规模取对数,以降低或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问题,公开市场操作的净回笼量因为有负值不能进行对数转换,因而保留其原始序列。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研究服务中心、瑞思金融研究数据库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三、经验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变量进行平稳性

,表1是在Eviews72中对各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的结果。

检验,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LNM2)、影子银行规模(LNYZ)、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R)和基准利率(IBR)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存在单位根,序列是非平稳的。因此,对这四个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分别记为DLNM2、DLNYZ、DDR和DIBR。一阶差分后的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一阶差分后的序列不存在单位根,DLNM2、DLNYZ、DDR和DIBR是平稳的。公开市场操作(OMO)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OMO序列是平稳的,不需要一阶差分。因此,本文对 DLNM2、DLNYZ、DDR、OMO和DIBR建立MS-VAR模型。

(二)影子银行规模的区制特征分析

1滞后阶数和区制数量选择

滞后阶数的选择是根据不考虑马尔可夫区制状态下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确定的,为此,先建立包含DLNM2、DLNYZ、DDR、OMO和DIBR五个变量的线性VAR模型,然后综合考虑LR统计量与FPE、AIC、SC和HQ信息准则来判断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各滞后期的信息准则表明,SC准则倾向于选择最短的滞后期,而FPE和AIC信息准则(赤池准则)都更倾向于选择更长的滞后期。一般认为在进行滞后阶数选择时,FPE信息准则的结论更为重要,因此,应当选择最优滞后期为2。选择模型最优区制数量的方法是极大似然比检验,不同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值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MS-VAR模型的对数似然估计值为1 84822,大于线性VAR模型的对数似然估计值1 76010,MS-VAR模型的AIC值比线性VAR模型的AIC值要小,因此,MS-VAR模型优于线性VAR模型。模型的LR线性检验

统计量值为17625,是显著的,说明模型存在明显的区制转换,并且,DAVIES统计量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下也拒绝单一区制的假设。说明建立二区制MS-VAR模型是合理的,比线性VAR模型的解释能力更强,能够较好地反映货币供应量、影子银行规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基准利率之间的非对称关系。

2不同区制下影子银行规模的变化特征分析

首先,通过影子银行规模的区制概率图分析其在不同区制下的变化,影子银行规模在每个区制都有其相对稳定的时期,区制转换比较明显。区制一主要包括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2008年7月到2009年1月、2011年1月到2011年9月、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2013年2月到2014年1月五个时间段。区制二主要包括2006年7月到2008年6月、2009年2月到2010年12月两个时间段。

其次,分析影子银行规模在不同区制下的均值和标准差,在区制一状态下,影子银行规模增长速度的均值为002,方差为002;在区制二状态下,影子银行规模增长速度的均值为003,方差为004。因此,区制一代表的是影子银行规模平稳增长状态,区制二代表的是影子银行规模高速增长状态。

根据影子银行规模2004―2014年的时序变化可以发现,区制的划分与影子银行规模的增长状况具有高度一致性,影子银行规模的每次高速增长基本都与区制二平滑概率为1的时期相对应,因此,两区制的MS-VAR模型能够反映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变动的真实情况,以此为依据来研究影子银行发展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在调节货币供应量方面的非对称特征可以很好地揭示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两个区制的稳定性较好,若t期处于平稳增长区制下,t+1期仍维持在该区制的概率为081,转换到高速增长区制的概率为019;若t期处于高速增长区制下,下期转换到平稳增长区制下的概率为029,维持在该区制的概率为071。平稳增长区制的持续期比高速增长区制的持续期长,说明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在大部分时期都处于平稳增长状态。

(三)货币政策工具在影子银行变化中的区制差异

在分析了影子银行规模变化两种状态的基础上,选取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的相关数据,考察不同状态下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货币政策工具效果的影响。本文采用的是两区制MS-VAR模型,常数项和各参数项都会有两个取值,从而能够反映出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区制下对影子银行规模带来的不同影响。通过模型的参数估计,得出模型的主要参数基本满足显著性的要求(如表3所示)。

从模型参数估计结果来看,DLNYZ在区制一状态下,一阶滞后和二阶滞后的符号均为负,但其t值不显著,说明在平稳增长时期,影子银行规模对M2没有显著影响,之所以出现这种现

象,是因为影子银行体系创造的主要是广义流动性,而现行的M2指标并没有涵盖广义流动性。在区制二状态下,DLNYZ变量的系数为正,并且,其一阶滞后的系数非常显著,说明影子银行规模的增长率每提高1%,下期货币供应量M2增速大约上涨001%。在由超额信贷需求引致的影子银行规模高速增长时期,比如2007年和2010年,经济过热、货币政策偏紧,商业银行面临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和严格的存贷比限制,传统银行渠道的信贷供给受到限制,然而,社会存在超额的信贷需求,商业银行借影子银行间接向企业发放贷款,影子银行体系成为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渠道。影子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极大地丰富了金融产品,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降低了现金漏损比率,提高了货币乘数,间接增强了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扩张货币供应量。

DDR在区制一状态下一阶滞后的系数显著,在区制二状态下二阶滞后的系数显著,且符号均为负,即存款准备金率的上升对货币供应量M2具有抑制作用,与理论分析一致。但是,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有效性在两个区制下具有明显差别,在影子银行规模平稳增长状态下,系数为-075;而在影子银行规模高速增长状态下,系数为-061,作用力度小于平稳增长时期,表现出了明显的非对称效应。在影子银行规模高速增长状态下,一方面,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使得传统货币乘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另一方面,大量资金从商业银行体系流入影子银行体系,导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范围降低,这两方面因素共同导致央行在影子银行快速发展时期利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效果减弱。

OMO的估计结果显示,公开市场操作只在区制一状态下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明显作用,在区制二状态下的系数不显著。在影子银行规模平稳增长时期,作为公开市场操作代表的基础货币回笼量每增加一个单位,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就会下降001%,对M2的抑制效果比较理想,也就是说,公开市场操作在大部分时间内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在影子银行规模高速增长时期,公开市场操作不能有效地调节市场流动性,首先,公开市场操作传导的渠道不畅通,中国还没有形成发展完善的国债市场,国债的期限结构不够丰富,央行不能通过买卖不同期限的国债在调控基础货币的同时有效地影响利率的期限结构,虽然近年来央行正回购、逆回购以及央票发行的规模在逐渐增大,但仅作为数量型的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准备金的作用力度还很有限。其次,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抵消了公开市场操作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当央行试图通过发行央票、正回购等操作减少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来抑制银行的信贷扩张时,商业银行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影子银行体系来获得资金,这使得本身作用力度就比较微弱的公开市场业务在影子银行规模高速增长状态下变得更加无效。

DIBR的系数均为负数,与理论分析的预测相一致,在区制一状态下,一阶滞后项的系数是显著的,为-024,表明在影子银行规模平稳增长时期,基准利率每增加1%,货币供应量增速将下降024%;在区制二状态下,二阶滞后项的系数也是显著的,为-016,表明在影子银行规模高速增长时期,基准利率每上升1%,货币供应量增速将下降016%。由此可见,基准利率在影子银行规模高速增长的状态下,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性较低。影子银行体系的快速发展,创新性理财业务和资产证券化的推出,不仅降低了商业银行对再贴现融资的依赖性,而且,干扰了基准利率在引导市场利率走势方面的作用,从而导致央行在影子银行规模高速增长时期运用利率工具调节市场流动性的效果有所下降。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的MS-VAR模型,经验研究影子银行发展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非对称效应,发现在影子银行发展的不同状态下,货币政策工具在调节货币供应量时表现出非对称效应。具体表现在:

第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调节货币供应量时具有非对称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影子银行规模平稳增长状态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系数为-075;而在影子规模银行高速增长状态下,系数为-061。这表明,影子银行的发展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有效性。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导致货币乘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另一方面,影子银行的发展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范围。

第二,公开市场操作在调节货币供应量时具有非对称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公开市场操作在影子银行规模平稳增长状态下有效,但在高速增长状态下无效,说明影子银行的发展造成公开市场操作传导机制受阻并抵消了其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从而导致在影子银行规模高速增长时期,央行无法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合理调节货币供应量。

第三,再贴现政策在调节货币供应量时具有非对称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基准利率在区制一状态下的系数为-024,在区制二状态下的系数为-016,再贴现政策在影子银行规模高速增长状态下的效果小于平稳增长状态下的效果,也就是说再贴现政策在调节货币供应量时具有非对称特征。这是因为,影子银行的发展不仅降低了市场对信贷再融资的依赖性,而且还干扰了基准利率对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从而使再贴现政策的效果减弱。

为提高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有效性,根据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需要考虑影子银行的发展状况。为了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央行需要根据影子银行的增长状况合理运用政策工具。在影子银行规模高速增长状况下,央行应采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或两种工具配合的方式来抑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收紧市场流动性,此时,公开市场操作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在影子银行规模平稳增长的状况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政策均有效,但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力度过大,不宜频繁使用,只有在市场流动性严重过剩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才是适宜的,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央行应该更加注重对公开市场操作的运用,通过主动灵活地买卖有价证券对货币供应量进行日常微调,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

第二,改革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降低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在影子银行发展背景下,央行需要改革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首先,扩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纳范围。影子银行体系创新金融工具对存款进行替代,导致大量资金从商业银行体系流出,规避监管。通过将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纳入到准备金的提缴范围,能够减弱表外融资对准备金政策的不利影响,提高对社会信用的控制力。其次,充分发挥再贴现政策的效力。一直以来,再贴现政策在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的效果不明显,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壮大使得商业银行可以绕过再贴现、再贷款进行融资,所以,要进一步发挥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就要建立更加规范和开放的票据市场,放宽对再贴现票据的限制,加强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最后,增加公开市场操作的实施力度。一方面,丰富国债的期限品种,提高国债市场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同业拆借市场和短期债券市场,形成完善的货币市场体系,加强各体系间的协调合作,促进资金高效流动,最终形成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及时准确地传导货币政策意图,实现调控目标。

参考文献:

[1]Gorton,G, Metrick,A Regulating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R]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2010

[2]Pozsar,Z, Adrian,T, Ashcraft,A, Boesky,H Shadow Banking[R]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Staff Report, 2010

[3]李波,伍戈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金融研究,2011, (12):77-84

[4]周丽萍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金融评论,2011, (4):37-53

[5]班允浩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生成机理及宏观效应[J]金融论坛,2012,(3):12-15

[6]尹泉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对货币政策影响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7]Cover,JP Asymmetric Effect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Money-Supply Shock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107(4):1261-1282

[8]María-Dolores, R State Asymmetries in the Effects of Monetary-Policy Shocks on Outputs: Some New Evidence for the Euro-area[J]Open Access Publications from Universidad Carlos Ⅲ De Madrid, 2006,(5):311-331

[9]刘金全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2,(3):43-59

[10]赵进文,闵捷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2): 26-34

[11]王立勇,张代强,刘开放经济下我国非线性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0,(9):4-16

[12]王晓枫,王秉阳基于流动性动态特征的货币政策效果与工具选择[J]经济学动态,2013,(9):70-77

[13]Krolzig,HMMarkov-Switching Vector Autoregressions [M]Berlin:Springer-Verlang,1997

篇(7)

Abstract As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continues to improve, financial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the core of today's market economy,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for more attention. A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degre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vary, but few studies o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demand problem. Therefore,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finance theory and according to today's situation Yanbian located in minority areas, research for urban households' financial needs in Yanbian area.

Key words Yanbian region; urban residents; financial needs

1 延边地区城镇居民金融需求现状

延边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截止2012年底为10069121万元,同比2011年增加1717804万元,其中截止2012年底,储蓄存款为6860341万元,同比去年增加948943万元,外币储蓄存款25585万元,同比去年增加835万元。①因此延边地区城镇居民银行的存款储蓄占较大的比例,并且其他存款的存量以及趋势状况基本一致。从理论上讲,居民资产应根据市场风险以及收益情况在实物与金融资产之间进行合理配置,而延边地区的资产分布大多集中在存款储蓄上,说明居民的金融需求并未得到很好地满足,因此金融机构可以发展一些更合适的产品来满足居民的金融需求,同时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由于受国家保障,安全性较强,国有四大银行的定期存款虽收益率低,流动性受到制约,但风险很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其稳定性的存在,延边地区城镇居民金融需求以储蓄为主。

国债的自由转让和柜台交易增强了流动性,收益率提高,由于是国家制定,风险也比较小,居民选择的也较多。企业债券由市场平均收益率制定,因此适中,有一定的利润风险,而在国内上市的大多是国企,普遍亏扣,收益率来自居民投机,因此波动性较大。由此可知,银行存款的综合性好,国债综合收益率较好,居民资产流向这个方向不足为奇。

延边州财产险、寿险保费收入截止2011年年末为26.76万元,同比增长1.69万元,增长6.78%。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4.24万元,同比增收2751万元,增长6.94%;人寿保险费收入22.52万元,同比增收14241万元,增长6.75%。②尽管,保险有较好的增长趋势,但保险收入占GDP比重小,占居民储蓄存款比重低,证明延边地区城镇居民对保险的需求还是较低。

延边地区有价证券发展迅速,总体增长较快,比重仍然较低。以中国民族证券延吉营业部为例,2011年度交易总额111.69亿元,收入2628.37万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573.17万元,上缴税金138万元,证明延边地区股票发展繁荣。股票虽然收益率高,但风险较大,所以对股票所占的比重时高时低。而且国内市场经济不太完善,政府债券集中在中长期,短期较少,房地产市场不完善,影响了资产组合方式的应用,导致资产集中于银行存款,金融产品并不能满足金融需求。

2 延边地区城镇居民金融需求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影响居民金融需求的是家庭内部经济薄弱和外部金融环境不发达。而针对延边地区城镇居民,主要有四点:一是延边地区城镇居民金融需求总量较小;二是金融需求主要集中于居民储蓄中,少部分在国债,证券,保险等,延边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截止2012年底为10069121万元,③而对其他金融产品的需求比重所占很少;三是延边地区城镇居民金融需求面临的金融产品种类少,金融需求不能做到多样化;四是金融机构种类少、数量少。延边地区的金融业发展滞后,金融机构种类少,而且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种类少还缺乏宣传意识,截止2011年末延边地区仅有20家地区级保险公司,其他金融机构种类和数量上都较少。

2.2 原因分析

(1)居民个人因素,包括居民收入水平和财富状况、居民消费倾向、居民对风险的厌恶程度和居民金融意识。首先是延边地区城镇居民财产总量偏低。居民财产的拥有量是金融需求的物质基础,为最根本因素。居民财产总值还不能都用于居民金融需求,还需要为买房,养老,医疗,教育等准备费用,这样,剩下的可用于金融投资的财产已经很少了。其次,虽然延边地区城镇居民财产总量低,人均收入低,但消费倾向高,偏好于消费。2012年,延吉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2013.35元,但消费占收入很大比重。由于延边地区为朝鲜族聚居地,许多传统思想意识使大家重消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4亿元,在所有少数民族地区稳居第1位,远远高于第2的四川凉山州(379.7亿元)19.7亿元,④足以证明延边地区城镇居民重消费,轻储蓄和投资。所以,延边地区城镇居民用于储蓄和投资的财产少,延边地区城镇居民的金融需求较小。第三是家庭风险加大。家庭风险包括收入风险,消费风险,健康风险,金融资产风险等。其中,收入风险最为重要,包括失业风险和工资收入变动风险。延边居民在对待金融需求上处于风险中性者的地位,这也与居民受教育水平和知识因素有关。最后是延边地区城镇居民金融意识薄弱。改革开放后,延边地区在各个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发展,金融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中国传统节俭多蓄的思想,还是使人们把大部分钱存进了银行,再加上大多数居民不太懂投资专业知识,大部分城镇居民金融意识薄弱,使金融需求在储蓄和投资之间比例相差甚远。

(2)金融资产的特性。延边地区居民对于居民需求的选择需要根据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等来确定。首先,由于储蓄存款是最为普遍、安全性高、流动性强变现性强,操作便利的金融产品,所以延边地区城镇大多数居民都选择了这种最可靠的方式。其次,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一般都规定有偿还期限,发行人必须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可以在流通市场上自由转让,它有固定的利率,要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它的安全性看发债主体的信用等级,收益比较稳定,风险较小。最后,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它具有风险高,收益高等特点,延边地区有价证券发展迅速,总体增长较快,比重仍然较低。

(3)外部的金融环境。一个稳定繁荣的外部金融环境是居民做出理性的金融产品选择的前提。虽然延边地区有良好健康的经济环境,但是金融业发展滞后,金融机构种类少,而且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种类少还缺乏宣传意识。

3 扩大延边地区城镇居民的金融需求、优化选择的对策

3.1 扩大延边地区城镇居民金融需求总量

当前社会收入阶层结构显示,中、高等收入阶层人数所占比重较小,低收入阶层比重较大。因此,要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主要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1)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2)加大教育事业发展力度,扩大高等教育城乡覆盖面,为劳动者提供更多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机会,为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提高劳动收入附加值,造就高素质劳动力群体。(3)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巩固第三产业发展地位,稳步提高农业生产,提高工业生产对GDP贡献率,激活建筑业发展潜力,扩大消费市场,利用本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拉动外需,在有利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下,积极发展外贸,扩大区域投资,加强开放合作。(4)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物价上涨的宏观经济形势,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的低保标准。

3.2 积极培育居民金融意识,促进居民金融资产优化合理配置

针对本地区居民金融需求过于单一集中(主要是储蓄)的问题,应提高居民金融意识,转变投资观念,以促进金融资产合理配置。提高居民金融意识,主要是提高居民投资理财意识。

(1)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居民自觉学习金融知识的意识,引导居民了解金融,学会运用一些投资技巧,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金融产品,提高家庭资产运用效益。(2)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居民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引导,促进金融资产的合理定价,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运行效率。(3)各级金融机构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也应面向社会,积极提供社区金融服务,积极普及宣传国民金融知识,以促进居民投资理财意识的提高和良性转变。

3.3 积极培育金融产品市场,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为满足新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必须整合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重新设计或通过改良、组合各种金融要素等方式,创新金融工具与金融业务。

(1)创新银行业务,在传统存款业务基础上开发新品种负债业务,积极发展多功能存款账户,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储种;积极发展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适应需要,发行可转让债券;完善网络,积极发展银行卡业务等。(2)创新证券市场产品,积极培育和发展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债券,同时注重创新付息形试和内容;积极发展期货、期权交易,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动态资产配置基金等。(3)创新保险业务和信托、租赁业务,增强保险业务的投资性质,如开发理财投资联结险、分红保险等产品;拓展信托项目的范围和形式,注意发挥信托风险隔离机制来创新产品。

本论文是学校科研立项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