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班级总结

大学生班级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09 16:14: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班级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班级总结

篇(1)

元旦节将至,也是同学们正准备开始期末复习的时候。在元旦前夕的这次活动,希望能用一阵阵欢笑让同学们轻装上阵,缓解同学们期末复习的压力。

早早地我们来到活动室,开始布置起晚会现场来。尽管我们没有十分漂亮的装饰品,活动室也很简陋,但只需要一朵小小的自己叠的纸花,手巧的女生们就能用它变化出一片温馨的天地;几个简单的艺术字也能营造出节日的喜庆;几张凳子一样可以围成一个梦幻的舞台。晚会开始前,在我们的劳作下,会场已然亮丽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晚会开始了,带着一副墨镜的主持人贾留群登台亮相,立马引得大家一阵开心的大笑。随后杨晨同学表演了他的拿手绝活——双节棍,随着激昂的音乐响起,两副双节棍在杨晨手中变幻出两条舞动的银色的线条,但见杨晨或转或抡,或单手演绝技,或双手齐开弓。两副双节棍演绎出神奇变化,赢得掌声阵阵。活动是节目与游戏交替进行的。在品味了杨晨带给我们的开胃菜后,大家分做几组,开始了“熊来了”的游戏。游戏中,同学们往往很难一次成功,虽然大家很注意,但仍时不时不由自主地出点小错误,不断惹得大伙大笑。接着男女同学分别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由刘年和陈小龙模仿陈佩斯朱时茂给我们带来了小品《主角与配角》,他们用重庆话将小品演绎出来,真有一股不同往昔的喜剧效果在里面。女生那边一段动感十足的现代舞将晚会待到了新的,大家和着节拍,用欢呼为场中的同学加油。而一到了游戏环节,所有同学都动员起来,参与到游戏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结束了,同学们沉浸在快乐中,享受着节日的惬意。大家在晚会中获得了轻松愉悦。活动不久,在期末考试中,我们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篇(2)

在风和日丽的11月24日,我班举行了游袁山公园活动。

早晨8点,我们激情高昂的坐上了去公园的车。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各自述说着曾经发生的趣事,气氛相当活跃。在一路的欢声笑语中,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大家一致决定在公园前合影留念。然后沿着小道一路而上,先到了十二生肖园、百草园、人工湖、喷泉广场,最后还攀上了公园最高点——昌黎阁。在游玩的过程中,喷泉广场令让我们最兴奋。蓦然出现在眼前的大广场,喷泉在阳光的照射下泛出道道彩虹。喷泉还得随着昂扬的音乐跳动着,给我们带来了惊奇和欢乐,大家竟都不顾那冰凉的泉水冲进了喷泉当中,尽情的嬉戏。

我们在最高点——昌黎阁,休息了1个多小时。此时的我们虽然有点疲惫,但这丝毫影响不到我们接下来的节目的进行,伫立于高山之巅,清风徐来,我们打开带来的食物,坐在早坪上,铺开棋盘,一起娱乐。还有打朴克,聊天的。总之,此刻的我们完全沉浸在一个集体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当中,身心,得到了放松,原本的愁绪和不快乐似乎也偷偷的消失了。我们感觉到了一个团结的班集体给我们带来的温暖。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中到了该下山的时间。在山下的草坪上,我们围坐成一个圈进入了游戏环节。在彭思思的主持下,我们各自找到一个搭档组成一组,一个人抽牌表演另一共人猜纸牌上的名词或动词。那些滑稽的动作让我们捧腹大笑。其中一个环节,杨文的哑剧——吃面条,表演的入木三分。个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还有金小晴的抢凳子绝技也得到我们一致“认可”……

12点半,在欢声笑语中我们踏上了回校的路。

通过此次游公园活动,我们班的同学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也增进了我们的友谊,使我们班更加团结,也使我们更有集体荣誉感。因为我们都是07生物工程班的一员,我们爱我们的班级,我们也爱我们的同学。

篇(3)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生管理;档案

一、大学生档案规范化建设的意义

1.于学生

班级是大学生朝夕相处、共同维护建设的一个大集体。一份健全的班级资料与成长记录,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记录学生的每一次荣誉及挫折,记录心路历程,对大学生而言,这是一份很珍贵的财富。

2.于老师

大学辅导员的工作细、繁、杂,工作重点、难点在于要及时了解班级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成长状况,而班级资料的建设与规范有利于辅导老师开展日常工作,使其能及时知道班级内部情况和学生的各方面信息,同时也可帮助老师留存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是一份珍贵的工作资料。

3.于管理的规范性

就管理层面来说,规范资料,有利于班级发展和管理。工作要有计划,有安排,有过程,有反思,有心得,有体会,及时将资料回笼,总结,便于日后的查阅及分析。

4.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个人成长档案的建设有利于记录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经历、蜕变过程。每位学生从刚开学寥寥几份文件到毕业成打的文件资料,在完善的过程中良好习惯已形成。

5.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将班级档案和学生成长档案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为学生保存青春年华的光影,为班级留下共同努力的足迹。

6.于文化的传承性

班级资料自建立之时便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档案,有利于班级资料的规范与系统化整理,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形成,对学生乃至辅导老师的一生都会产生有益影响,正确诠释了文化的作用。

二、大学生档案规范化建设的内容

1.建立原则和依据

建立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公开透明,人人参与,不断补充。

依据:学生在校学习、生活,阶段性总结、反思、心得体会。

2.大学生档案资料的分类与体系

基于集体及个人层面分为两大类: 班级档案、学生成长档案。两类档案自成体系。

3.建立与健全班级档案(集体层 面)

目标:建成一份分类明确、资料健全、排序简洁、查找方便的班级资料。

班级资料具体明细包括基础资料、班级内部规定文件、学风、纪律、资产、卫生、心理、班会活动记录等。基础资料:班级学生联系方式,班委个人情况以及新生注册登记表,学生证信息及新生火车优惠区间。参保人员名单。新生军训成绩表,团支部机构图,宿舍分布及成员,学生外出及返校情况统计等。学风:各代课老师联系方式,各学期课程表,每学期成绩单,各科作业成绩记录、综合素质测评,每学期素质拓展成绩,课堂情况汇总,三好学生及优良学风标兵光荣榜。纪律:学生到课考核表、迟到旷课情况统计、班级考核制度、班规、请销假记录单。资产:班级资产划分区域负责,班级门锁、桌椅损坏及维修情况,资产划分明细。卫生:负责阶教和教室的卫生以及搞好卫生检查评比工作,创建文明寝室,每天记录公寓优秀宿舍。向班级学生公布班费明细,搞好后勤工作。心理: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并记录好问题学生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4.建立与健全学生成长档案(个人层面)

成长档案其中包括入学伊始的军训感言,新学期计划,阶段性计划、总结,获得的荣誉,犯错误后作出的反思检讨、活动后心得体会,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等。一点点地收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让这份档案成为老师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的窗口,也让它成为大学四年每一个成长阶段的里程碑与最难忘的回忆。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思想;引导路径;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27(2016)-02-0080-02 DOI:10.15948/ki.37-1500/s.2016.02.040

0.引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三字经反复论证一个观点,人的善恶是后天形成的,如果在关键时候不能加以良好的教育和引导,就会使人误入歧途,或对社会有害。而一个人的大学时期(18至22周岁)恰好就是这个关键时期,大学时期的青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并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刚从身心俱乏的高考中解放出来,需要对这个缤纷绚烂的世界有一个新的考量和认知,需要对自己的近期和人生做一个良好的规划,所以,对于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如何吸引大学生,使引导成为一种自觉跟随的有效形式,这就需要创新引导路径,通过开展品牌的、学生们喜爱的主题思想教育活动来实现,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道德品质[1],团支部的幸福感。

1.大学生思想发展和思想教育现状

高校学生“舶来思想”根基较深,一方面,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突出表现在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转变[2]。在他们的眼里,裸捐救困,扶起老奶奶的爱心人是作秀、逞能,刻苦钻研的学者是博抄群书的‘编版人才’,对于乐于助人、积极上进的同学,则讽刺为走上层路线的‘窃听器’等。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各种思潮的涌现,原有单一思想认识模式正在被多元化的意识内容所取代。其中既包含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思想,也不乏一些陈腐消极甚至错误的思想。大学生日渐分不清什么是高尚的道德情操,什么是自甘沦落。近年来随着“复旦大学投毒案”、“杭州商学院女生充当”等事件陆续被新闻媒体曝光,大学生这个自命为“天之娇子”、“壮志骄阳”的社会群体,再次被推上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大学生思想道德滑坡”,几乎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焦点[3]。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仰上的迷茫———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如果在“90后”的大学生中运用老套的思想引导路径载体,单纯的说教,空洞的团会学习就不会有所成效。因此需要创新引导路径的载体,提供学生喜闻乐见的引导平台,站在青年大学生的视角下寻找动力源,吸引广大青年主动接受引导和教育,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时代感召力的大学生先进典型,重树新青年的优秀形象,这对于新时期文化建设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2.大学生思想引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强,思想引导形式单一老化网络化的今天如果还用上世纪的思想引导路径,单一的用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大团会小团会的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生硬的让学生接受某一事物,改变某一观念,形成某一认知,那只能一时让大学生记住,而不能内化,更不可能长久固化于思想深处。大学生不但感受不到需要掌握的内容先进性,更不能通过所知内容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尤其是高年级的同学,经过了很多轮次的主题思想教育,早就觉得习以为常无所谓,通常是大家在一起聊聊天,根据主题说两句话就草草了事,并没有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甚至有的班级不开展主题思想教育活动,直接照完照片就结束了。2.2大学生思想引导路径与实际问题尚未良好接轨大学生思想引导的目的是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但由于人的思想具有动态性和随机性,因此就要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有利于减轻他们由实际问题而产生的思想压力和思想波动,从而提高实效性。由于引导路径缺乏创新,缺少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或者一个班级的学生可能有很多种思想问题,有的因为学习原因,有的因为情感原因,有的因为寝室成员的人际关系原因等等,单一的思想引导路径载体不能包治百病,更不能如灵丹妙药般药到病除,使得大学生引导路径总与实际问题间存在一定隔阂,在利用主题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效果明显大打折扣。2.3大学生思想引导过于形式化,缺少监督评价体系部分大学生对于主题团会的看法是过于形式化,解决不了问题,但外表绚丽辉煌,造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假优秀假象。大家注重的是如何将照片照好,将总结写的更加生动、精彩。大道理讲多了,未能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譬如,对学生中出现热衷经商、超前消费、追求享受、缺乏刻苦钻研精神等现象,不是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学生的心态进行深入细致的理性分析,对症下药,而是仅仅讲不要辜负父母的希望,要养成俭朴的习惯这样一些道理。这种“空”对“空”的说教,缺少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同时缺少对大学生思想引导、主题思想教育的监督评价体系,使得形式化蔓延,内容空洞泛华,病态积累传染。

3.开展主题思想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想引导路径

3.1主题思想教育模式创新,打造品牌引导载体主题思想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载体,也应该适应时展的需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从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及学生实际出发,创新主题思想教育形式,增强主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从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创新体系来看,包含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等,还要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系统性。因此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形式就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室内团会形式。如“分类引领青年”的案例———“时话实说青春即时贴”,利用网络时代的特点,让同学们自己建立的贴吧、微博等平台来交流。使一些不好说的实际问题通过在贴吧发帖子、微博互动的形式进行讨论,可以匿名回帖,增加了隐私性、真实性和交流机会。团干部会仔细的研究同学们发的贴子,进行总结,整理出近一段时间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定为本期的主题,并让同学们用情景剧表演,三句半,自编相声,新闻直播、辩论等形式将问题演绎出来,使同学们通过实际参与来体验思想成长与实践探索之间碰撞后的真理感知。让班级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最为舞台的主角,提高了参与热情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2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运用名人效益引导大学生思想成长迷茫期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外界舆论的影响,特别是对网络和娱乐界推出的一些流行偶像,在潜意识中具有模仿倾向,如果缺乏引导,就会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由于大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千名校友进班级”活动,将社会知名,成绩突出,学生崇拜的优秀校友请进班级,请进大家经常交流的媒介之中,通过成功事迹的宣讲与学习,增强学生的坚强决心和成才信心。校友们以一位学长的姿态对班级的同学们进行近距离的建议指导,使大家更加信服,少走了弯路,从而达到提升自身的目的。3.3运用校园文化活动的活泼性,更好的为大学生思想引导服务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教育活动的又一主要阵地。在大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大学生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所提供的竞技平台、展示平台和娱乐平台,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力,寻找自己独有的发光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辱感,坚定自己在其他方面成功的信心。并不断通过多方面影响,提升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尊心,从而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新青年。3.4建立加权监督评价体系,使大学生思想引导路径系统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项活动要想有生命力,就要有相应的考核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采取“计划—记录—总结”文字考核材料,VCR多媒体影像辅证材料,定期开展主题思想教育答辩等一整套监督评价体系,创造性的将活动的现场气氛纳入到记录表中,请老师、团干部、各班级团支书作为监督评价体系的组成机体,从而保证了大学生思想引导的实效性与创新性,增强了参与者的集体荣誉感,激励了组织者更有针对性的改革与创新。

4.体系评价与展望

4.1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对该体系引领路径创新体系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对比试验,在相同年级不同班级采用进行主题思想教育,以及在相同班级不同年级进行主题思想教育模式,对其进行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364份,收回363份,在相同年级不同班级采取的调查问卷中,采用引领路径创新体系下开展主题思想教育的班级满意率86%,为采用该体系的班级满意度为49%。在相同班级不同年级采用该体系调查问卷显示,爱国荣校意识增强了16%,对团支部的依赖感更加强烈。4.2行为习惯养成评价通过行为观察对比发现,考试违纪率下降了2%,上自习率提高了21%,文明行为习惯和文明礼让用语明显增多,寝室人际关系和谐程度提高。

5.结论

(1)大一新生入学前,就要针对主题思想教育构建引领路径创新体系,使教育形式和理念系统化和规范化。(2)引领路径创新体系推进了高校主题思想教育良性发展,学生满意度86%,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团支部幸福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3)高校应根据教育教学实际构建引领路径,通过调查问卷和行为观察评价体系优劣,及时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李和万,陈永华.高校共青团员与党员教育一体化系统构建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1(6):116-118.

[2]张志云.高校团组织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途径探索[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6).

[3]方堃,麻旎.大学生思想教育分类引导模式探究———以华中师范大学团校“三个三培养模式”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1).

[4]孙体楠.高校共青团活动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现状调查[J].校园生活,2009.11(107).

[5]颜涛.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职能定位及服务人才培养的作用发挥[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9(3).

篇(5)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工作档案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026-03

辅导员工作档案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建设好自己的工作档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建设辅导员工作档案的必要性

(一)辅导员工作档案的地位

1.辅导员工作档案是院系工作档案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档案管理走向制度化的今天,各项工作都应该做到有档可入,有案可查。就高等学校来说,二级系院的院务工作档案包含有许多方面,有教学工作档案、党建工作档案、学生工作档案,等等。辅导员工作包罗万象,其工作档案的涵盖面也就很广,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党(团)建、学生管理等诸多方面,是二级系院整体工作档案的必要组成部分。

2.辅导员工作档案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档案的延伸和有益补充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辅导员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工作中所形成的档案,能直接反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整体构思及发展路径,是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佐证,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档案建设的一部分。建设辅导员工作档案有利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二)建设辅导员工作档案的重要意义

1.辅导员工作档案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辅导员工作档案记录了班级每名同学的家庭背景、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志向、性格特点、能力及成长过程等,因此它有利于辅导员利用这些资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展学业和职业生涯辅导、规划;辅导员工作档案还记录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参加活动、与人交往等的实际状况,这些具有实效凭证作用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辅导员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真正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结合起来。针对大学生各种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辅导员工作档案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宝贵财富。

辅导员工作档案是辅导员开展班级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一份完善的辅导员工作档案不仅有辅导员与特殊学生的谈心教育记录、与学生家长联系的记录、对典型学生的思想情况及跟踪调查的记录等,更反映了每个辅导员开展具体工作所使用的方法和措施。因此,辅导员工作档案为学工人员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素材。

3.辅导员工作档案是对辅导员工作绩效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为真实全面考查辅导员工作绩效,应把专家评估、同行评估、学生评估和辅导员个人评估综合起来进行考虑。无论是哪种评估方式,具体操作的时候都可以与辅导员工作档案记录相联系、相比对。实际上,查阅辅导员工作档案已经成为不少高校对辅导员工作情况进行考查的重要依据。因为辅导员工作档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真实性,反映了辅导员对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记录了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成绩、经验及各种活动,是辅导员工作业绩和业务水平的反映。

4.辅导员工作档案建设有利于促使辅导员自身不断进步。

辅导员工作档案记录了辅导员工作的得失成败,有心的辅导员会充分利用这些档案资料,对自己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反思、研究、总结,从而有助于辅导员正确认识自我,并逐渐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促使辅导员队伍的不断进步和成长。

可见,档案工作作为高校辅导员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有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每一个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都应该努力建好自己的工作档案。

二、辅导员工作档案体系

当前,不少高校因为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原因的限制,辅导员实际上集多种职责于一身,如思想政治教育、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日常生活管理、团建党建任务、课外素质活动拓展、安全维稳等等。

(一)在辅导员工作档案体系上应包含的内容

1.班级基本情况。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一般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生住宿分布情况,班级干部名单、分工、联系方式及变动情况,困难学生、受资助学生情况,历年学生评奖评优、获奖及受处分情况,学生推优材料、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学生综合测评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班级制度建设情况等。

2.工作计划与总结。包括各学期班级工作计划、总结和各学期辅导员工作计划、总结。

3.学生思想教育。这方面的材料应包括与特殊学生谈心教育记录,与家长联系记录,学生思想教育典型案例(典型学生的思想情况)记录分析,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典型案例记录分析等。

4.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档案应包含有所带班级的专业培养方案,各学期课表、授课教师及联系方式,各学期学生成绩统计、分析材料,学生请假申请、安全责任书,学生上课、早操、活动、会议考勤记录等。

5.班级活动与素质拓展。班级活动与素质拓展应记录学生活动计划、过程(图片、视频等)、总结等,还包含有学生科技活动、论文资料的统计。

6.主题班会和班会。包括主题班会计划、过程(图片、视频)、总结以及班会记录或班级日志等。

7.辅导员本人资料。这方面的资料既包含有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法规、学生手册及其他有利于提高辅导员个人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的学习培训材料,又包括辅导员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以及辅导员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课表、大纲、教案等。

(二)上述辅导员工作档案体系具有的特点

1.灵活性。辅导员工作档案内容体系,并非一成不变。实际上,由于各高校辅导员实际承担的工作任务各不相同,其工作档案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和变化。

2.系统性。辅导员工作档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从学校、系院到班级,从学生、授课教师到辅导员本人,从思想政治、班风学风到素质拓展等诸多方面。

3.立体性。在辅导员工作档案中,既有工作叙事,又有工作分析、反思和总结;既有典型案例的介绍,又包含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方式方法的展现;既有学生评奖评优等各种结果的揭示,又蕴藏着大量的平时实际表现的动态记录……可以说,一份工作档案,实际上把辅导员工作情况立体性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4.细节化。辅导员工作档案非常注重细节性。比如说,学生基本信息档案除了要记录学生姓名、学号、性别、出生年月外,还要标明家庭成员情况、父亲或母亲姓名、父亲或母亲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家庭详细住址、家庭电话等(如果需要的话,主要亲戚及其联系方式也应想办法了解到);困难学生档案要对家庭人数、家庭经济来源、家庭月(或年)收入以及困难情况的摘要说明等有清晰的记载,受到资助的学生材料更要记清困难等级、资助时间、资助类型、资助金额等。

三、辅导员工作档案建设的原则和要求

辅导员工作档案是衡量辅导员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实际操作上,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真实、客观、全面、正确地反映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各方面情况是建设辅导员工作档案的首要原则。这一原则表明了档案建设的关键在平时,要注重平时的点滴记录和收集。

(二)动态性原则

辅导员工作档案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完成的过程性,也就是说,它的完成不是短时间内实现的,而是贯穿于从学生进校到学生毕业离校始终。该原则同时要求辅导员发生更换时,原辅导员要将有关档案移交给下一任辅导员,保持档案的连续性。

(三)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强、体系完整是辅导员工作档案的又一重要特点。该原则要求辅导员在建设工作档案时要考虑全面,力求完整,既有宏观布局,又有微观揭示;既要务实,又要务虚;既把学生的生活、学习作为工作的主要抓手,又要考虑到与学生相关联的方方面面。

(四)创新性原则

一般说来,辅导员工作档案的内容方面差异不是太大,但在档案的形式、管理等方面完全可以根据本系(院)、本人工作实际而有所创新和变化。比如说在档案的管理模式上,既可以按内容分类建立档案,也可以按专业、班级等形式管理档案;档案保存形式通常是纸质版,同时提倡既有纸质存档又有电子版备份;当然,在数字化、电子化高度普及的今天,开发使用专门的辅导员管理软件进行辅导员工作档案管理更受欢迎。

(五)公开与保密相结合原则

辅导员工作档案里记载了大量的信息,信息具有秘密和公开的双重特质。一方面要注意档案资料的保密性。辅导员工作档案必然记录一些与学生有关的个人信息,从保护学生出发,除工作检查和上级领导检查指导外,不要向其他人公开有关信息。学生毕业后,有关资料要由系(院)统一保存。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起到教育、引导、警示和设置议题的作用,有些信息又是需要及时公开公布的,如班级制度、计划总结、考勤记录、奖励表彰等。

[ 参 考 文 献 ]

[1] 葛红丽.高校辅导员管理学生档案之我见[J].科技信息,2011,(10):472.

[2] 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尹忠恺.论高校学生工作档案的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38-39.

篇(6)

正直“十”、“两会”召开,提出了“中国梦”

二、活动目的:

以“十”、“两会”为契机和切入点,深入领会会议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结合青年学生的实际,开展有益于团支部和学生社团建设,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益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长成才和社会进步的公益性活动。尤其要注重帮助一部分在大学生活中感到目标模糊、未来迷茫,没有奋斗动力和精神支持的学生树立个人理想。注重活动的普遍性、广泛性、多样化、实效性,注重贴近青年学生生活,符合青年学生需求

三、活动时间:待定

四、活动对象:汽车工程学院11、12班全体成员

五、活动地点:长春站、

六、活动内容:

活动一:以班级为单位,去长春站为旅客提行李,为旅客减少些疲劳

活动二:以班级为单位,为环卫工人送水,给他们献爱心,作为学生不忘回馈社会

七、活动流程:

ⅰ、策划阶段:4月12日-4月15日

由两班班三角具体讨论活动形式、主题、内容等活动要素。

ⅱ、准备阶段:4月16日-4月19日

团支部把自己的任务分配到班级同学手中

活动分工如下:

① 两班班三角共同策划此次活动

② 班三角安排班级同学进行分工,是此次活动有序、高效的进行

③ 活动所需要一些东西,由班三角负责统一准备

④ 活动场地安排,纪律维护,该部分由班三角根据现场情况予以适当重视及保持

八、活动形式:

本次活动以回馈社会、向社会献爱心为主题。增加班级凝集力和活动趣味性。

九、 活动安排:

① 备阶段列好需求的清单,由班生活委员一次性购买。

② *月*日两班全体成员,出去进行活动

③ 活动开始后由两班班长负责现场秩序的维持。

④ 活动记录:由团支书记录本次活动中的激情部分和精彩片段

⑤ 活动总结:有两班班长进行总结

篇(7)

西华大学易班作为以高校师生为主要使用对象的网络虚拟社区,对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立足于西华大学易班建设经验,提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与引导的策略。即,以搭建良性互动平台为切入点,构建高校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构建丰富的信息内容为着力点,强化高校校园网络的正能量;以现实班级易班再造为归宿点,检验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与引导的成效。

关键词: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引导;策略;西华大学易班

如何满足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多元化的需求,加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西华大学作为沪外易班建设的首家试点高校,遵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立足西华大学实际,将易班建设与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有机结合,从寻求切入点,强化着力点,实现归宿点三个角度探索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与引导的策略。

一、以搭建良性互动平台为切入点,构建高校和谐的师生关系

易班作为以高校师生为主要对象的网络虚拟社区,如何才能构建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西华大学易班建设中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多次的讨论中,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各位教师代表都提出要充分利用易班的特点———“物理身体不在场”的熟人网友关系,搭建良性的互动平台,将大学生与老师之间不便当面说的话题利用易班实现相互之间的沟通。根据这一原则,西华大学在易班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强调师生之间在通过易班进行互动的过程中,遵循“主体间性原则”,强调彼此应清楚自己在对象中的权利与责任。正如马克思而言,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前或之外,并不存在什么先定的抽象关系,人“并不‘处在’某一种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1]。也就是说,从教师的角度,要时刻清楚自己在通过易班与大学生的交流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通过积极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从大学生的角度,要文明上网,通过易班互动平台,全方位的提升自己。二是通过易班网络互动平台,做好彼此的牵引工作。首先,相互导向。一方面教育者在易班上通过完善个人主页、撰写博客,话题、设置调查问卷、开发添加各类轻应用等方式不断塑造自身网络形象,提升个人魅力,以“网友”身份与大学生互动交流,将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达,让大学生乐于接受。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在易班上的对话、博文、贴文、照片、讨论、参加投票、开发添加各类轻应用等记录大学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对教育者进行导向。让教育者在充分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进行分析与研判的基础上决定传送什么内容和运用什么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论引导。其次,相互促进。“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有潜力、最富创造性的群体,相对于一般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群体还具有相互交往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群体目标共性强等特征。”[2]

这也就决定了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在与社会发展脉搏同频共振时,具有独特性。因此,教育者在通过易班与大学生进行互动时,若还存在网络意识弱、技术水平差、敏锐性不强等问题,将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从而促使教育者不断提高水平,弥补其不足。另一方面,大学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所,教育者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将在互动中对大学生的知、情、意、行产生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使大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最后,相互转化。这实际上反映了教育者与大学生在通过易班进行互动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体验性与迁移性。即两者在体会、揣摩、反思、体悟的过程中,实现对对方的理解,达到对某种观点、理论、思想的认同,有助于使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趋向一致性。通过易班搭建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的平台,避免了师生之间直面沟通时会出现的尴尬局面,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以构建丰富的信息内容为着力点,强化高校校园网络的正能量

信息内容是西华大学易班网络虚拟社区的生命力所在。也就是说,大学生注册使用后,信息内容量、信息内容传播的广泛度与共鸣度是留住大学生、聚集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舆论与教育合力的关键。因此,西华大学在易班建设过程中,以构建丰富的信息内容为着力点,遵循弗隆期望理论和斯金纳强化理论的观点,不断强化高校校园网络的正能量。具体体现在:一是整合内容,扩大信息内容量,满足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需求。西华大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校园网络的信息内容整合为学生事务管理、新闻信息、文化活动开展、学习资源服务四个方面。学生事务方面重在解决大学生的日常事务与管理问题。如:查询一卡通余额、课表、成绩、图书借阅情况、学校电话、校历和校车时间、奖助学金评定、社团活动报名、新生入学业务、课程中心在线学习等。新闻信息方面主要在第一时间学校的各类信息,让学生了解学校动态。如: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学术报告,校园趣闻轶事、成都本地高校动态、成都演出展览电影等文化娱乐信息和旅游购物交友等生活资讯。文化活动开展方面重在组织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如:易班学生工作站策划、组织了易班微访谈、网薪换实物、易周精彩等富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化活动。学习资源服务方面重在为大学生提供各类学习资源。如:名校名师的在线课程;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老师建立的课程班级,接收老师发送的通知和学习资料,与师生在线进行学习讨论等。正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容,西华大学易班虚拟社区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成为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状况进行了解与掌握的主要渠道。二是拓宽信息内容传播的渠道,提高信息内容传播的广泛度。学校组建了西华大学易班机构号,建设了服务全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公共号,组建了网络创新实验室等虚拟班级群等,组织了“易班英语四六级辅导”等学习活动。各学院建设了学院公共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学院通知、组织主题教育活动、报道学院师生典型,学生只要关注学院公告号,学院的各类信息就可以及时准确地送达学生手机。另外,各学院还以班集体为单位,建立班级群号,信息传播全方面覆盖。三是加强引导,实现信息传播的共鸣度。如何强化大学生对教育者在易班上信息的认同,更有效地实现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西华大学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研发了“西华资源分享系统”、“西华电话本”、“西华签到系统”、“西华报名系统”、“西华广播”、“西华电视”等应用。学校组织了基于易班的APP创意创新大赛,围绕学生需求和创意,将订水订饭、团购、二手物品交易等更多应用系统纳入开发计划,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切实感受易班的各种便利,从而增强学生对学校各类信息的认可,产生共鸣。另外,西华大学还建立信息内容处理机制。在第一时间了解大学生的诉求,大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并通过易班进行信息反馈,做到重大活动集体推广,重要问题集体发声,主动参与网上意识形态斗争,发出正确声音引领校园舆论。以信息内容为着力点,不断传播正能量,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舆论,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决定着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与引导的成败。效果如何,则可以通过现实班级在易班的网络再造进行检验。

三、以现实班级易班再造为归宿点,检验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与引导的成效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与引导的成效如何?西华大学在易班建设的过程,提出了现实班级易班再造,实现归宿的问题,其目的在于让大学生能充分把握校园网络舆论的本质,具有不易被虚拟社会中的各种舆论所异化的能力,它反映了校园舆论形成与引导的成效。若校园网络舆论形成与引导成效显著,大学生在易班班级发展与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会充分发挥自主力,进行符合教育者期望的积极的、创造性的劳动。否则,则相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面对虚拟社会中海量的数字信息,能结合现实社会中班级发展的需要,对各种校园网络舆论做出独立判断,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为现实班级在易班上再造做准备。不能把虚拟社会中的各类数字信息作为一种快餐文化来对待,只浏览,不消化;不能过度依赖各类数字信息,产生信息崇拜,影响其对现实社会所提供信息的判断;不能面对海量的数字信息产生恐慌,应根据现实社会中班级发展与事务管理的需要,有针对性对各类数字信息进行梳理、分类、总结,形成对校园网络舆论的正确判断,以满足在易班上对班级发展与事务管理进行网络再造的需要。二是对校园网络舆论做出的判断进行反思,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根据与标准。在对海量数字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于校园网络舆论做出的信息判断往往会随着新的校园网络舆论的出现而发生变化,因此,它需要大学生不断反思自己梳理、分类、总结的数字信息的根据和标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

“对象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构成了大学生反思的衡量尺度。也就是说,大学生应根据教育者的要求以及班级发展与事务管理的需要,对不断出现的校园网络舆论进行取舍,反思对数字信息取舍的根据,从而按“两个尺度”的衡量标准形成相对稳定地处理校园网络舆论的根据。三是将各种校园网络舆论有效整合并付诸行动,在易班班级发展与事务管理中展现。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的活动是一种“生存”活动,而人的活动则是一种“生活”活动,是一种“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4]的活动。作为一种目的性的活动,它反映了大学生内在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大学生在校园网络舆论形成与引导上的认知与参与,以及有效利用校园网络舆论进行易班班级发展与事务管理的意图。在现实班级通过易班进行网络再造的过程中,大学生对于校园网络舆论的有效整合与运用反映在两个层面:第一,大学生参与到易班班级中各种信息的处理以及交往性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为一种外向性的实践方式。如:易班班级聊天、班级成员飞信、班级信息、班级事务讨论、班级发展规划、发起班委选举、奖助金评定等各类相关问题的投票活动等。第二,大学生利用易班,创造出各种体验性的实践活动,将班级发展的网络再造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体现为一种内敛性的实践方式。现实班级管理中不可能实现或实现难度较大的问题,大学生通过易班虚拟社区来实现,如: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建立虚拟学校,展开各种学习资源、信息的利用;建立符合大学生需求的休闲娱乐活动;建立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志愿者组织;开展各类网上模拟的创新创业活动等。就目前情况而言,由于易班虚拟社区还处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大学生在易班班级发展与事务管理中内敛性实践方式还需进一步探索。当然,在大学生发挥自主力进行现实班级易班再造的过程中,若校园网络舆论形成与引导效果不佳,则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校园网络舆论评判标准与根据将与教育者期望相背离,通过易班将班级发展与事务管理等进行网络再造的实践活动将不能有效展开。近年来,随着教育部易班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易班虚拟社区的示范作用不断扩大。通过易班虚拟社区探索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与引导的策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必将有助于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19卷.人民出版社,1963:405.

[2]李昌祖,周杰,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及其研判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0(0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