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51: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外国文学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定位。
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葆有了人类文化的精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则是其中的精品,这些作品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异域文化的窗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多元文化观念,因此,外国文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的外国文学教学应该依据教学《大纲》,改变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浓郁的文学内涵,体会艺术魅力,激发学生阅读、欣赏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尊重异域文化,使学生懂得从他者的眼光透视本民族文化,逐渐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
二、注重外国文学教学的文学性教育,培养学生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和人文素养。
2003年春颁布的修订《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重视语文的文学教育,《大纲》指出语文科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大纲》规定了选文的标准以及比例,“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在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新大纲对语文文学教育的重视既符合国内外重视文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也为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广阔的前景。高中外国文学教学应该遵循文学规律,以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为范本,并向世界文学名著辐射,培养学生鉴赏外国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1、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文学形象,“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解构文本意义”。
文学是以审美形象的形态存在的,与科学活动的概念相比较,文学中的审美形象具有假定性、不确定性或模糊性,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变动的。波兰现象学家罗曼・英加登认为,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中国古代文论所强调的“兴味”同样认为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高中的外国文学教学应该遵循这一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的再创造活动,而外国文学内涵本身的多义性、模糊性更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多向解读的空间。因此,在教学外国文学作品时,教师不要做定性的解读,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体验文学形象的情感、思想,让学生自主地与作品对话,从而获得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比如:七、八十年代的教科书以及评论界对莫泊桑《项链》及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评价几乎是众口一词,即小说揭示了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指出了作者对玛蒂尔德的讽刺和嘲笑态度。但是只要我们深入作品认真研读就会发现,女主人公身上具有远比爱慕虚荣更为丰富的内涵,比如她的单纯、不满足于现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丢失项链后对命运坚毅的抗争。而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态度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讽刺中更包含有深切的同情。这些意义的获得,只能以学生走进作品、深入体验文学形象为前提。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节选)》中的戈多是谁?戈多的意义何在?戈多是否会来……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与感受,调动想象和联想去“对话”、去“填空”。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能适时的点拨,努力为学生营造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良好环境,积极鼓励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同时,外国文学是不同于中国文学的异质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阻碍了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接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查阅作品的文化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以及相关文学流派主要特征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2、适时开展中外文学比较,知晓文化差异,感受文学魅力。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打破了一切人为的界限,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研究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观念使我们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时,具有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进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打破一元封闭的教学模式和认识局限,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理解、评价外国文学作品。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进比较文学,不是去讲解比较文学的理论和将中外文学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而是立足于外国文学作品的形象,进行适时、适当比较。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与蒲松龄的《促织》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但是它们却有相似的主题。《变形记》以人变成甲虫的荒诞形式、《促织》以人变成蟋蟀的情节都表现了人性异化的问题。但是由于时代的差异,蒲松龄和卡夫卡在表现人性异化的层面上是有区别的。蒲松龄只是从现实的层面无意识地涉及到了“异化”,因此,作品中的蟋蟀并没有失去自我后的焦虑、孤独、恐惧和痛苦,而是一只善于讨好、驯顺的蟋蟀,并以此给成名一家带来了的美好结局。而卡夫卡则是从哲学的层面有意识地观照了觉醒后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这种比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视角审视外国文学作品的平台,寻求中外文学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意蕴,感受其不同于中国文学的艺术魅力。
类似的比较颇多,如贝克特的荒诞派剧本《等待戈多》与的《雷雨》的比较、《边城》与《百年孤独》的比较、《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与《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的比较等。总之,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中外文学作品的可比性是很强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作品,为学生营造多角度感受外国文学作品的环境,在中外文学的比较中知晓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和适应多元社会的外国文学素质。
培养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艺术技法,品味语言,也可以撰写读书笔记和小论文、进行课堂讨论、放映外国文学名著电影等等。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遵循文学规律和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真正实现《大纲》“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的目标。
三、开设外国文学名著选修课,进行名著导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并对选修课的开设、教学要求、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和要求。这不仅克服了传统课程结构整齐划一的弊端,体现了世界母语教育课程结构设计的总体趋势,也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设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选修课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高中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设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外国文学名著,提高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习惯。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l、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所选篇目要以课程目标为准绳,选讲篇目可以依据《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附录三课外读物建议中推荐的篇目,同时兼顾其他作品。
2、不讲授外国文学史和进行文学评论,重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作品。外国文学历史悠久,流派和作品众多,教师一个学期可以选择一、二部作为范例,进行具体的阅读、欣赏指导,但不求全面和深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介绍作品的背景材料,梳理情节概貌,进行精彩片段欣赏,以点带面地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作品的文学技法,把握文学形象。为了巩固学生在课内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在课外自读自己喜欢的一部作品,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督促,比如,组织讨论、写读后感和欣赏短文等。
3、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辅之以外国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作品。
四、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与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衔接与互补。
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基地,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高师学生的文学素养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树立文学教育的观念,需从源头入手。
首先,改进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培养学生外国文学素养。
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过应试教育走进高校的学生文学鉴赏能力薄弱,外国文学素养尤其欠缺;由于专业化的制约和功利化的思想,高校学生的文学兴趣淡薄。二是高师外国文学教学观念陈旧,王采丽在《清理与反思》中就指出:“外国文学名著的一些教学提示和指导材料有许多内容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几十年的兴无灭资的时代思潮影响下的某些观点……而有些教学者仍然当着千真万确的定论灌输给学生,这是很可悲的。”教学形式单一、僵化。教与学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为此,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激发学生在课余阅读、研究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和研究中培养外国文学素养,树立文学教育的观念。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喜爱和探究外国文学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外国文学作品情感、内涵和艺术技法。教学时,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重点作家、作品为核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学术观点的展示、师生平等的对话,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电影精彩片段、图片、音响、相关文字资料的插入等,从视觉、听觉、情感、思想等方面调动学生参与欣赏作品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深入到作品中,感受外国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取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文学、心理学、美学等理论透视剖析作品,引进外国文学学术动态,让学生的视野更宽,眼界更高。
其次,与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衔接。
高师的外国文学教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树立学生文学教育的观念,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将文学教育的观念和外国文学知识和方法运用、渗透到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因此,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应该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将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与高中外国文学教学适当地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看,选入其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比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莫泊桑的《项链》,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普希金的《致大海》、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西方现代派作品等等,这些作品都是高师外国文学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自觉地将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进行重点指导。但是,这种教学决不能与语文教学法等同。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站在文学的高度,运用文学理论深入研究这些作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外国文学功底;又要指导学生从深奥的理论中走出来,站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角度欣赏这些外国文学作品。同时,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舞台,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研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自己备课,自己讲课,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既顺应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又有利于形成学生博襟和眼光的人类意识,培养学生民族意识与人类意识统一的精神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讲,外国文学在陶冶情趣、开阔视野、丰富精神文化、培养学生全球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因此,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接受外国文学,如何培养学生欣赏外国文学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世界主义的精神品格,是每一个外国文学工作者和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童庆柄.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悖.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刘献彪.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郭天行.“文学教育学科教学原则”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成果――《文学启蒙教育论稿》、《文学启蒙艺术》、《文学启蒙教育个案精选》出版座谈会综述[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6)
[7]潭晶华.高校专家建言:外国文学教育值得开发[J].作文世界,2003,(7).
[8]庄文中.学一点外图文学[J].中学语文教育参考,1994,(2).
[关键词]文理渗透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分层次 多方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85-04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在综合性和师范类院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按照精英教育的理念办学,重理论、重基础、强调深度。近十几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许多理工科院校也纷纷开设了这一专业。中国教育在线网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共有553所本科高校设有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其中仅普通理工科院校就有百余所。这意味着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培养正逐步进入一个多层次、多模式的新时代。正如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洪教授所言,发展中文学科不能只有一种思路,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目标和特色定位来发展中文专业。但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日益具体化的今天,普通理工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如何瞄准社会需求,准确定位,创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呢?
一、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业界的讨论已经非常充分,如生源不理想,专业被边缘化,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专业生存空间受到重重挤压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还是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在有限的条件和种种不利因素面前,普通理工科院校要把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出特色,首先就必须清楚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规格。
从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讲,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科交叉、知识创新、跨行业合作、技术集成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推手。过去在人们看来属于专业技能的东西正逐步成为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狭窄的专才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另外,随着中国逐步进入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和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催生新的行业和领域,淘汰一些旧行业,人才的跨行业交叉流动越来越普遍,这对人的知识结构、知识迁移和转化能力、实践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迫切需要文理渗透、一专多能且知识迁移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从具体的人才规格讲,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呢?据有关机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知名企业和行政机关的调研结果显示,在知识规格方面, 52.2%的单位认为“文书写作处理”较为重要,其他依次为:管理类知识、秘书理论和实务知识、礼仪知识、现代办公技术、法律知识、广告新闻知识、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等。在技能规格方面,最应具备的技能依次为:文字处理技能、资料和信息处理技能、交际和公关技能、现代办公技能等。在能力规格方面,招聘单位最看重的能力依次为:人品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1]由此看来,“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单凭专业功底扎实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社会需要的是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懂管理、会策划、善于沟通合作、知识迁移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二、扬长避短,准确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思路
普通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中应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加强应用,突出技能”,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人才。那么,它能够培养哪些层次和类型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呢?人才培养的优势何在呢?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更好地实现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数字与计算、信息获取和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实践能力。另外,由于大多普通理工科院校过去都是从行业院校划转而来,办学中还可以更好地依托行业,贴近企业办学。最终,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与综合型院校相比,人才培养要依托学校学科和行业办学优势,实现文理渗透,加强应用,突出技能,让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上手快”;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要确保学生既具有相关的技能,又具备宽广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平台、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保证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能够“后劲足”。同时,由于学生兴趣、能力不一,毕业去向各异,因此在人才培养上一定要避免“一刀切”的模式。应尽可能既瞄准社会需求,又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层次、多方向、个性化培养,让考研及愿意进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行业就业的学生都有学习发展的空间,从而建构普通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独具特色的人才素质结构和培养模式。
三、制订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加强应用,突出技能”的办学理念?无疑,这有赖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等一系列的改革创新。
(一)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现分层次、多方向、个性化的人才培养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针对社会人才需求特点,综合考虑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潜在办学优势,探索“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构建“平台课程”,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实施文理渗透;通过“模块课程”,瞄准社会需求,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分层次、多方向、个性化培养。
平台课程“根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 ,重在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叉与渗透,“体现了基础教育和共性教育,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层次要求” 。[2]平台课程由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次不同但又相互衔接的课程群组成。通识教育课是“学生作为人的存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 。[3]其中,我们特别将心理健康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概论、西方哲学概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纳入进来。学科基础平台课是指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确保学生形成较为统一的专业素质规格,也迎合了社会规定目标的需要。专业必修课是指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和技术课,帮助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理论,接受专业基本训练,学会在更深的专门知识领域内进行理论分析和技术应用。
模块课程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求和专业发展方向趋势而设置的课程,体现了专业教育和个性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特征和个性要求的结合,主要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分流培养,实际上它解决的是高校教育的宽口径和社会分工的接口问题。”4]模块课程由研究型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三大模块组成。首先,以考研为导向,通过“研究型模块课程”,对学生实施第一步“分层次培养”。以西安石油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有考研意愿,且有15%左右的学生考入各大高校。如何对这类学生因材施教从而避免人才培养的片面化和单一化?对此,我们通过在大三、大四年级设置研究型模块课程,探索专题式、讨论式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为这些学生提供平台。这一模块课程由若干门类专业限选课组成,课程内容均在一定程度实现了与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考研方向选修。其次,以就业为导向,开出“专业技能课程模块”,继续“加强应用,突出技能”,实施第二步“分层次培养”,确保学生能一次性就业。针对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且就业面广的现状,专业技能模块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专业技能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说会写,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精通某一行业知识。本模块课程又根据社会的用人类型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设置了若干个小模块:新闻传播类、对外汉语教学类、文秘管理类、营销策划类。新闻传播类模块之下设新闻采访与写作、网络新闻编辑、摄影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DV制作等课程;对外汉语教学类模块之下设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外国文化等课程;文秘管理类模块之下设秘书实务、应用写作、公关礼仪、演讲与口才、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课程;营销策划类模块之下设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广告文案策划、财务管理学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要从事的行业选择学习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进一步加强应用,突出技能。最后,第八学期,针对就业难的学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第三步“分层次培养”,探索“学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充分就业。在考研和一次性就业的学生之外,每年还有部分学生遇到就业难问题。针对这些学生,学校可以根据其特长和就业意愿,推荐他们到有实力的职业院校、社会知名培训机构进行职业技能强化培训,掌握专业之外的一门技能,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技师证或其他从业资格证,并通过职校的“订单式”合同,使学生顺利就业。
(二)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基础上,探索“主辅修型”、“双学位型”、“学历+技能型”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
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基础上,专业培养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跨专业方向兼修、辅修、自修其他专业课程,在节假日及课余时间里参加校内外的职业技能培训,探索“主辅修型”、“双学位型”、“学历+技能型”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
首先,对于学习刻苦、学有余力、基础较好,且没有考本专业研究生愿望的同学,应鼓励他们在专业学习之外,选修或者辅修第二专业相关课程,这是“主辅修型”培养模式。同时还应鼓励部分学生,在专业自修、辅修的基础上,自考某些重点大学的第二学位,这是“双学位”培养模式。除此之外,对于大部分学生,大学最后两年内,鼓励他们在业余时间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以及社会需要,通过知名职校和培训机构,强化学习一门技能,如网络营销工程师、网络编辑师、网络设计师、会计从业资格、人力资源从业资格、国际汉语教师、房地产销售、汽车销售、汽车美容等方面的培训。使学生至少具备一项某一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从而顺利就业。学生若能在强化培训与学习中学习到真才实学,并取得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就可以适当免修部分学分,这是“学历+技能型”培养模式。
(三)保证阅读、写作、计算机、英语教学与实践大学四年不断线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说,阅读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写作是看家本领,英语、计算机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些是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因此,还须设置多学时、多类型,充满知识交际性的课程,保证教学与实践四年不断线。
阅读经典著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不能绕过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绕过经典的研读之径,不积累大量的阅读经验,单凭轮廓式的教材知识,概论式的课程学习,专业基础的“扎实”就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在大学四年里开设“经典导读”课程。各学期先后配合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外国文学、西方文论、美学原理等课程分别确定经典阅读内容。课程采取“课堂讲授+课后阅读+课堂讨论+经典阅读报告会”的结构模式,推广“以读为主,读说写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通过该环节的学习,利用读说写互相迁移、同步发展的规律,以读促写,以读促说,通过写和说进一步深化阅读,既厚实了基础,又强化了技能。
写作,“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是中文专业学生的看家本领,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成果的表现途径”。[5]为此,要通过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实践逐次、逐级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通过撰写课程小论文,将写作能力训练贯穿在所有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践当中。其次,通过在不同阶段开设基础写作、应用写作、新闻写作、秘书实务、广告文案写作等类型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知识和写作技巧,保证写作教学四年不断线。再次,通过专业实习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公开、毕业论文等“实战型”环节,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经过这些逐层、逐次的环节后,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将能胜任基本的文字处理工作。
计算机和英语能力是未来社会对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据悉,“从对深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及百余家大、中、小型企业的调查情况看,几乎每个企业都需要计算机和英语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此类人才的就业前景相当看好。”[6]为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在每一层次、每一平台和模块的课程中都镶嵌了计算机和英语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日常化。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促进个性化发展的“梯度式”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学生向实践要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环节,更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关节点,为此,我们应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梯度式”实践教学体系。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由以下部分构成:
1.课程实践。课程实践是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课程实践又可以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种。课内实践主要指的是,教师改变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缩减课内讲授时间,改面面俱到的“掰开揉碎”式讲授为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式讲解,在课内留下充分的时间与学生互动。课外实践指的是,在不增加课程计划学时的前提下,根据不同课程特点,设计与教学同步的课外培养环节。
2.校内实践。校内实践是在课程实践基础上,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某些岗位能力的强化训练。校内实践又可以分为校园文化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两类。校园文化实践指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利用校园文化平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学校老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以及社会的人才能力需求,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社团;与此同时,学校领导和指导老师还应鼓励学生申请学校的各类勤工助学岗位进行实习。此外,还组织学生申请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大学生课外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3.校外实践。课程实践和校内实践都属于情景模拟下的实践,而校外实践却属于实弹演习式实践,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校外实践又分为专业实习(调研)与社会实践两种,专业实习每年由系里集体组织,由指导老师确定实习主题,系里组织学生外出实习。社会实践又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暑期社会实践,按专题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实习小分队,深入各地进行社会调研;第二种是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节假日、暑期社会实践等;第三种是参与教师的课题调研,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能力。
4.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四年最集中、最严格的综合训练项目。正如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赵世举教授所言:“通过强化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来发挥毕业论文工作的综合作用,注重学生的选题研讨、资料搜集加工方式方法的训练、理论运用能力的训练、写作技能的指导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7]
5.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就业难的学生,在第八学期,与职业院校、社会知名培训机构联合,与相关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合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就业意愿,选择不同的“技能课程套餐”,接受强化式技能培训,在专业之外,掌握一门技能,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技师证或其他从业资格证,实现充分就业。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园到社会、从专业基础性实践到创新拓展性实践的“梯度式”跨越。各有侧重,相互补充。
四、建立高效、立体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
建立健全、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离开了保障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们着力打造高效、立体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
(一)建立专业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生源不理想,是掣制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如何减少学生的困扰与顾虑?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导师制来解决。
建立专业导师制,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生源不理想,学生学习缺乏方法,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对专业出路充满焦虑与困惑等现状做出的一种大胆探索。每个学生一入学,教研室将为其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大学前两年,导师主要是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并且观察、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后两年,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给予及时指导。这很大程度上实现论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通过专业导师制,学生减少了迷茫与困惑,明白了学习目标与方法,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兴趣,为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创新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
要使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就必须在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深化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确保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为此,我们针对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了考核评价机制改革。针对课程,我们将过程考核与终端考核相结合,加大过程考核的权重。实践教学考核主要是以学分制的形式进行量化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完成 “专业培养课外33学分”和 “综合素质培养课外4.5学分”。前者指的是在导师带领下,大学四年,开展系列专题专业调研、暑期专题社会实践、每学期的经典阅读报告会、发表文章、职业技能培训等。后者指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学科竞赛活动、“挑战杯”创业大赛、社团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等。课程和实践教学考评机制的改革,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凝练学科特色,以学科建设促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构成了专业建设的环境。学科建设将直接影响专业建设,这是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8]若学科建设无特色、低水平,专业建设就难以上台阶,因此,一是要加大师资队伍培养,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引进人才,培育人才,要求教师科研、教研并重。二是要培育教学科研团队,凝练学科特色。应该依据教师所带课程和研究方向,将教师分成若干个教学科研团队,每一团队设一名带头人和负责人,对团队进行培育。并通过培育精品课程等多种形式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生的优秀教学资源。
总之,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瞄准社会需求,扬长避短,科学定位,通过“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和一系列的实践和管理配套,最终将办学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后发优势,探索出自己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郑健儿,范世清. 关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2).
[2][3][4]冯志敏,林麒,贾让成.“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结构及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90-91.
[5] 赵德利,王渭清.中文专业实践性教学与创新教育论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389-391.
[6] 钟琼.计算机英语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中国培训,2006(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