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行业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1 10:13: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行业经济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行业经济论文

篇(1)

近几年来随着Internet的日益发展,中国网民的数量正在不断上升,电子商务也随着这股潮流为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浙江省诸暨市的不少纺织企业也逐步意识到了电子商务的作用,总体来说诸暨市的纺织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情况还处在初步阶段。本文通过分析诸暨市纺织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希望对诸暨市的纺织企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诸暨市纺织企业电子商务研究现状

1.1诸暨市纺织企业发展现状

诸暨与绍兴、萧山、义乌、富阳等8个县(市)接壤,交通相当便利,民营经济发达,其中袜业、织布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是中国的袜业之都,像大唐的袜业城、洁丽雅毛巾、太子龙服饰、步森衬衫都是全国知名的纺织企业。截至2010年底,诸暨市共有大小纺织企业8万多家,其中上规模的纺织企业978家,行业从业人员90余万人。2010年,纺织产业实现的产值占诸暨市工业总产值的42.58%;实现利润696323万元,占诸暨市工业利润总额的45.1%;出口创汇173174万美元,占诸暨市出口总额的48.97%。

1.2诸暨市纺织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现状

就目前来看,诸暨多数纺织企业以及个体经营户都有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的想法,上网用户越来越多,比较知名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官网,而且都比较专业,信息涵盖量也大,也适当涉及到了电子商务的信息,比如诸暨袜业网、洁丽雅官网,都是比较系统的电子商务网站。近几年,诸暨纺织电子商务网站上,企业的数量有增无减,每年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且幅度一年比一年高,到目前为止,许多诸暨的中小纺织企业选择加入阿里巴巴诚信通,试图借助阿里巴巴这个中国最大的B2B平台来帮助自己带来更多的业务。2009年8月诸暨市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阿里巴巴滨江新园区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诸暨特色产业集群专市,借此整合诸暨市的企业资源并进行统一推广,促进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比如诸暨市搏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袜业网()是诸暨市全力打造的电子商务平台,该公司与阿里巴巴支付宝公司签定绍兴区域战略合作协议,将支付宝引进中国袜业网,消费者在中国袜业网上买袜子将可实现在线支付,该举措进一步推动了大唐袜业从实体市场模式迈向现代商务市场模式,给中国袜都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给全市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带来了一场变革。

2诸暨纺织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问题 1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

诸暨许多纺织企业属于中小企业,企业内部管理以家族制为主,企业组织结构封闭、排外性强,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实现合理分离,资本运营方式单一,导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这些企业本身的信息化基础就非常薄弱,企业领导自身未受过高等教育,信息化意识不强,整个企业的计算机设备很少,网络基础设施也非常陈旧,很难在短期内适应电子商务的要求。再加上诸暨很多纺织企业的决策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开展网络贸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甚至有些企业管理者根本不了解电子商务,认为电子商务就是上网,许多企业管理者单方面觉得在网上搜索供货信息就以为是电子商务的全部,或有些企业简单地建一个网站,而相关的管理基础却没有跟上,这些错误认识和落后的观念影响了诸暨纺织企业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2很多中小纺织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开展有所顾忌

诸暨绝大多数纺织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一些管理者对于信息化的了解可谓少之甚少,加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一定的资金,因此企业管理者就会有所顾忌。首先建站尤其做好一个功能齐全的电子商务网站需要一笔很大的资金,而且需要定期维护更新,又需要费用;其次,网站的宣传又是一个需要下血本的环节,对于很多不景气的诸暨纺织小企业来说,都望而生畏;最后,高额的物流成本也使得开展电子商务对于诸暨的纺织企业来说举步维艰。但是企业在做这些工作后并不是一点效果都没有的,当企业在不断完善和充实自身电子商务网站的过程中,会发现网站的信息更充实了,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了,在量变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质变的一天,我们不能一开始就为了赚钱,而是要不断努力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和积累自身的经验。

3网站功能单一,响应速度慢

由于在诸暨纺织行业中电子商务应用的还不是很广泛,即使有些企业应用了电子商务,但是大多数企业极少进行实质的网上交易,绝大多数诸暨纺织企业的网站都是以展示企业形象为主,只有个别企业真正进行网上交易,总体来看诸暨的纺织企业以传统的交易为主。诸暨市纺织企业的网站虽然很多,几乎有点规模的纺织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站,即使没有自己的网站也会在一些电子商务平台上有自己的店铺,但是纵观诸暨的电子商务网站几乎建设都流于形式,由于人才缺乏,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企业的网站很多都是由企业与IT公司合作创建,一方面网站功能非常单一,网站几乎都没有在线交流功能和支付功能,另一方面有些纺织企业干脆把网站维护和更新的权利都交给IT公司,很多信息由于缺乏更新导致信息出现了滞后的现象,有些企业在与IT公司解除协议之后,IT公司就不帮企业网站续费,所以很多企业也成为了实质的空壳网站。

4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不健全

诸暨很多纺织品出口企业已经接触过了第一代电子商务平台,但是效果却不好。因为它们只是一个分类广告平台,以企业推广为核心目的,供应商花了大量时间金钱打广告做竞价,却只能眼巴巴等待生意找上门。网上进行交易时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网络诚信问题突出,曾经有人专门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前景进行过在线调查,当问到为什么不愿意在线购物时,绝大多数人都担心遭到黑客的侵袭而导致信息被窃取。因此,诸暨纺织企业有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因担心安全问题而不愿使用电子商务,安全问题成为阻止诸暨纺织电子商务发展一大障碍。

篇(2)

(一)坚持以销定产的方针

随着中盐总公司多年来都秉持着以销定产的理念,使产大于销的状况有所好转,但是供过于求的矛盾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所以这个就必须得严格要求生产盐的企业要坚持以销定产的方针,不能一味的去追求利益而破坏了盐市场的健康发展,要保障市场需求和生产相平衡。

(二)减少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企业

目前我国有很多盐企业,其中以小企业居多,这些企业都是在八十年展起来的,那时候盐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当时的盐企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所以盐生产力也得到了盲目的增长。有很多小型的盐企业,基本上就是一个小作坊,生产环境和质量都令人堪忧,而且很多企业都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国家的政策,盲目的生产。随着我国越来越加强对盐行业经济的调整,很多省份对一些小型的盐企业进行了整治,大大减少了盐的生产能力,这些减压盐生产对盐行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会慢慢的去显现出来的。所以,采取产销平衡,合理的去安排,淘汰不符合规定的盐企业,才能更好的去推动盐行业的结构上的优化和产业的升级。

(三)控制新的制盐项目

针对以后新的制盐项目,政府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和流程去办理,而不能“走后门”,从而导致了对市场没有好处的新盐项目的产生。

二、提高技术水平

(一)加快机械性生产和自动化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但是中国盐行业相较于科技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在劳动力,生产效率和人工等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西方国家都是采用的自动化生产,机器代替人力,生产率很高,而我国的机械性生产还有待进一步普及。国外的井矿盐装置一般都趋向于自动化化和机械化,生产规模也很大,而且矿山开采都使用的是“井下卤水进化”等先进技术,而国内的矿的开采和生产技术较落后,所以在生产成本上投入都远远高于国外。要想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就要不断的发展机械化生产,加强自动化生产水平。

(二)调整盐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

盐行业应该根据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去生产朝着多元化,专业化和系列化去发展,开发出更多不同用途的专用盐。我们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发或引进大型的高效洗涤原盐装备,去提高盐的质量,争取盐的质量与国际接轨。另外,要加大对盐的品种的开发,在国外,盐企业都是针对消费群体的不同都有不同的盐,去满足市场的需求,特别在补充人的生理能量和微量元素方面更是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在盐的开发上面起步比较晚,所以在盐的种类上面还是比较缺乏,所以目前要加大对盐种类的开发,可以在医药,美容美发,保健等方面全面进行开发和发展。3,提高盐的包装水平目前盐行业已经由原始的手工包装变为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而且包装技术也不断的加强了。

三、多种经营模式,优化行业的结构

(一)依靠盐业的规模化

盐行业和副产品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目前生产盐会有很多副产品的产生,像溴,钾等等,但是很多都跟随废水流进了江河,造成了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所以要利用高科技去调整盐的附属产品结构,去提高盐的副产品价值,并建立起来与盐产品制备相关的环保体系,使其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二)要因地制宜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去发展更多的经营方式,像位于山区的盐企业可以去发展水果,蔬菜的加工业,在闹市的有空闲厂区就可以去发展贸易等,项目无所谓大小,能产生效益就好,而且还能安置富余员工,还能去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经商才能。

(三)资产形式的多样化

盐行业的发展要多样化,多种经营要去面向市场,要在稳定中去寻求突破,盐企业可以采取合并,控股,合作等方式,去开拓一些新的发展领域,可以向一些科技含量高或者对盐行业发展有利的行业去发展,用低的成本去创造更高的价值。资产方面,除了传统的实有资产,还可以投资股票,基金,国债,证券等,这些都可以去适当的进行投资。

(四)经济结构多元化

篇(3)

1 倡观念

武汉作为武汉城市经济圈的龙头,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交通枢纽并不等于物流枢纽,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业并不等同于运输业。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背景下,进行物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创新观念,树立大物流观念。即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大市场、大流通就是要建设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品种、全方位、开放统一的市场和流通体系。武汉经济圈物流产业的发展包括完善的交通运输和通信信息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园区和物流枢纽的规划与建设以及便捷高效的商品和服务的流通体系等多方面内容,也是建设武汉经济圈大市场、大流通的主要内容。

海纳百川,有容仍大。发展武汉经济圈现代物流业,树立开放观念与意识。在承接东部制造业和物流业时,要特别做好企业物流,将企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结合,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功能整合。注重物流企业个性化发展,这主要表现为传统服务的整合和专业化服务的创新。普通型的低端服务利润会越来越薄,而创新型业务、增值型服务和适合客户需要的特色服务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专业化物流的发展会更加深入。制造、商贸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将会推动物流企业向专业领域渗透,加速与供应链上下游的联动。物流企业针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大力发展增值型、创新型业务,自主物流服务的品牌价值越来越重要。努力将企业物流打造成物流企业。

因此,创新观念,加快武汉经济圈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社会化的物流服务环境,将有利于打破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自成体系、自我服务、大而全、小而全、地区分割、市场封锁的传统落后观念,有利于转变生产组织形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武汉经济圈工商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建通道

作为区域龙头,武汉在构建现代物流业发展通道时,着力打通三通,即流通、交通与网络资信通(传统上只讲流通与交通)。流通方面,重农轻商和重生产、轻流通的思维定式,严重影响着人们对现代物流业的正确认识,也阻碍物流业的发展。作为复合型产业的物流业,涉及众多的经济部门和行业,但部门和地方长期实行条块分割、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加之与物流业相关的某些垄断行业的改革滞后,政企不分,行政性垄断经营依然严重,妨碍了统一公平的物流市场环境的建立,打通流通势在必行。武汉就完善流通做出表率,值得在8+1圈推广。比如:武汉周边农村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劳动成本、良好的区位优势、气候和水资源条件、市场潜力,这为武汉及其经济圈的鲜活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结合消费者对绿色食品需求的变化,流通部门适时改革,加快市场升级,培育并形成现代化程度较高、综合性、多功能、辐射能力较强的大型农、水、禽产品流动中心。农、水、禽产品流动中心与生产基地、农户或其他中介组织的联结,形成农、水、禽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储存保鲜、销售、配送和提供市场信息一体化的流通模式。这种新的流通模式的建立对农、水、禽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整个产业链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物流业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出新的要求,也是现代物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服务于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重要举措。

交通方面,内河运输系统、铁路系统、公路系统和航空港等构成了武汉城市经济圈交通走廊,随着全国交通网的建成和完善,武汉城市经济圈交通体系必将再上台阶。但也还存在部分设施不对接、功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运输设施通达程度还不高,运输主通道能力不足,各种运输方式的装卸、换装、联结设施以及物流运作设施的连接还不够通畅。尽快完善交通网络,是武汉城市经济圈各级政府面临紧迫任务。

网络资信方面,武汉城市圈物流信息基础设施运作的水平还不够高,还没有在物流活动中充分起到神经中枢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业对信息的依赖日益明显,需要不断深化物流领域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在物流领域的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同时,企业也应加大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投入,实现不同主体资信共享。

武汉还应充分考虑国际物流业发展要求,建立物流交通线路网,为提升圈内圈外物流业货物集散、组织、配载、搬运、装卸、信息传递搭建载体。同时,建立区域物流信息网,不断提高物流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将现代通讯、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智能交通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物流领域,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区域物流服务方式、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物流业的信息化、电子化水平,加快中部物流领域各种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步伐。为此,在报关、通关、商检、包装等环节提升服务水准。

3 搭平台

篇(4)

 

1 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

2 中国资源型产业及制造业碳排放与工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3 工业用水与工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

4 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含量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5 物质流指标下的工业经济解耦问题研究

6 金融危机下的工业经济发展困境:内因抑或外因——基于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四省工业经济的比较研究

7 基于LMDI的南京市工业经济能源消费碳排放实证分析

8 中国工业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9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基于30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10 江苏省工业经济时空差异及增长趋同

11 工业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以广东和广西为例

12 中国电力产业链与工业经济波动关系研究

13 工业经济新常态愿景下的分化与突破——2015年工业经济运行特征与2016年展望

14 中国工业经济-环境效率的分行业面板数据研究

15 中国工业经济区域差异实证分析(1978-2009)

16 稳中求进的中国工业经济

17 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研究——2011《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18 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变及转型升级研究

19 价值链分工视角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20 环境规制与工业经济增长模式——基于经济增长分解视角的实证研究

21 苏北工业经济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探析

22 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与污染减排效果——基于“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23 工业用地增长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24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

25 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脱钩研究

26 我国金融发展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分析

27 2030年中国社会经济情景预测——兼论未来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前景

28 工业用地对中国城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29 基于WTP-DEA方法的中国工业经济-环境效率评价

30 区域科技人才、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我国18个较大城市的面板数据

31 宏观政策取向对工业经济影响的模拟分析——基于动态CGE模型

32 市场化进程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

33 能源效率与工业经济转型——基于中国1998~2007年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34 滇中城市群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35 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6 深化改革开放与工业经济发展研究——2012《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37 从业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

38 通货膨胀影响工业经济运行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数据的VAR分析

39 步入“新常态”的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特征与未来趋势

40 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工业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41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2 中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的现状与优化对策

43 浙江省工业经济时空差异演变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44 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选择

45 地区性因素、集约性特征与工业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省际差异成因的经验研究

46 发展低碳工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47 太原市工业经济绿色转型研究

48 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轨迹及反思

49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与我国工业经济的转型效率研究

50 工业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以青岛市为例  

51 山东省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52 辽宁“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的战略思考——基于产业竞争力的视角

53 东北三省工业经济下行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54 2009—2010年温州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55 中国工业经济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56 中国工业经济转型过程中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时空特征研究

57 县域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研究——以海宁市为例

58 当前宁波工业经济运行特点及发展态势

59 武汉市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的实证分析

60 当前工业经济下行趋势分析与展望

61 工业经济转型背景下食品工业的发展、选择与展望

62 对外贸易、FDI对广东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基于1995—2011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63 负重前行:2014年温州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展望

64 宁波与深圳工业经济发展比较及对策

65 中国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66 工业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污染的关系——基于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面板数据

67 环境失调与科技进步: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研究述评与展望

68 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变及“十二五”展望

69 守得云开见月明:2015年温州工业经济趋势前瞻

70 基于SVAR模型的气温变化对南京市工业经济的影响研究

71 环境规制、环境规制竞争与地区工业经济增长——基于空间Durbin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72 工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73 节能减排视角下的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74 南通工业经济运行中投入与产出结构变动分析

75 平流缓进:2013年温州工业经济展望

76 技术进步对广东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77 基于技术创新视角下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

78 我国区域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的比较研究

79 2011—2012年温州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与趋势研判

80 美国去工业化与后工业经济的形成

81 高等工程教育与福建工业经济发展

82 重庆各工业部门与工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兼论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

83 我国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动态关系研究

84 西部工业经济增长与污染治理效益分析

85 四川工业经济运行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86 基于ARCH模型的工业经济预警系统

87 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展望

88 黑龙江省工业人才资源与工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分析

89 镇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90 论洛阳市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战略

91 我国工业经济2015年景气态势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92 加强金融对县域工业经济支持的模式研究

93 重庆市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

94 霜降水痕收:2016年温州工业经济展望

95 延安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96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经济预警系统研究

97 西藏工业经济发展初探

98 广西工业经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柳州钢铁工业为例

篇(5)

经济论文|证券金融|管理论文|会计审计|法学论文|医药论文|社会论文|教育论文|计算机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

财政税收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公共管理理学论文政治论文文学论文工学论文文化论文英语论文应用文写作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免费论文>>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论文正文电子商务个性化需求的条件研究

电子商务个性化需求的条件研究

作者:网友投稿文章出处:时间:2005-6-3

-

电子商务个性化需求的条件研究

摘要: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从网站策略需求、产品策略需求研究个性化需求的内在性,从生产模式、经济模式、经营模式、价值模式的变化和相关案例,研究电子商务活动的个性化需求的必然性,从而得出个性化需求条件形成之必然。

关键词:电子商务,个性化服务,个性化产品,无差异产品

Abstract:The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hasbecomeanimportantresearchquestionine-commercedevelopment.Theinherent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isstudiedfromtheserequirementsofWebsitetacticsandproducttactics,theinevitabilityofe-commerceactivity-based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isstudiedfromsomerelatedcasesandthechangesofproductionmodel,economicmodel,managementmodelandvaluemodel,andthentogettheinevitabilityofformingthe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inthispaper.

Keywords:E-Commerce,individualizationservice,individualizationproduct,Non-divergenceproduct

0、引言

一场广袤而深刻的变革已经来临,不算上个世纪中叶起就有先知先觉的学者、政治家和企业家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在进入新千年门槛时,都感觉到即将到来的震动,尽管这新的时代才露端倪,不管我们它将它称为什么:“知识经济”、“新经济”也好,“数字革命”、“虚拟经济”也罢,或是“网络经济”、“信息经济”……我们知道它的主要来源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网络时代,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产中,通过因特网提供的企业与顾客即时双向的交流通道,全球各地的顾客可随时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或业务,获得基于信息的服务,提出反馈意见,发出订单乃至根据自己的要求参与产品的设计。

从[1]中利用个性化服务成功的范例说明了网络营销个性化服务的成功之道和实施个性化服务的局限性,到[2]中传统工业的经济、技术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阐述了前瞻性的理念所引入的个性化服务,到[3]中为了实现个性化服务从技术层面而提出的虚拟设计系统,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基于电子商务的个性化服务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全面地研究电子商务的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尤其是从个性化服务和产品的条件形成上研究,更能充分地理解和应用个性化特色。

1、电子商务的个性化需求

电子商务的个性化需求包括个性化的服务和个性化的产品。

个性化服务是指商家根据每一位顾客的年龄、身份、职业、品味等个人特点,过去的购买行为和购买偏好等因素,因人而异的提供独特的产品和针对。

在产品的表现上,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尤其是早期阶段(包括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艺规划和制造阶段),处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吸引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注意力,可以帮助制造企业设计和生产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2、电子商务中个性化需求的内在性

当人们把电子商务活动说成是“鼠标+水泥”模式时,不管这种说法在初期的理解上的褒义或贬义,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鼠标+水泥”的确刻画出电子商务活动的内在性。

从电子商务活动过程来看,“鼠标”表示了客户的属性,即客户利用鼠标在网络上对网站点击的随意或随机性;“水泥”表示了网站的属性,即,网站的吸引人之处,也就是如何利用个性化的服务和个性化的产品,有效地将潜在的客户转变成真正的客户,将新客户转变成忠诚的客户,转变靠的就是“水泥”的“粘合”属性。

2.1网站策略需求

网站策略是网络营销特有的策略。在网络空间中,网站是企业最重要的标志,在Internet上设立网站是企业进行电子商务的基础。网站不仅代表了企业自身的形象,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网络营销的效果。通常,企业的网站策略主要是通过网站宣传策略和网站设计策略来实现的。

网站宣传可分为网络渠道和传统渠道两大类。传统渠道就是指借助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的媒体宣传企业网站,这和传统的广告方式并没有区别。另一种方式,则是借助于新兴的网络媒体宣传企业的网站,其目标是设法使企业网站信息散布在众多的网络空间上,并建立从这些空间直接链接到企业网站的路径。具体的方式就是采用网站登录和建立链接。因此,网站的宣传策略很难表现出网站本身的独特个性化,更多的是需要网站设计策略的个性化。

网站设计是网站能否成功的关键,客户登录网站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查阅相关的内容,获得相关的信息。因此,在网站设计过程中,在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基础上,满足为客户提供需要的内容和快速反应客户的请求。客户在访问站点时,关心的不是管理者的个人信息,也不是企业的机构设置,而是你能生产什么商品或提供什么服务,商品与服务的质量、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信息,因此,在以生产商品为核心的企业,产品应成为整个站点建设的基本核心;在以提供服务为核心的企业,服务就成为建站的核心内容。除了具体内容表现外,网站上商品和服务项目放置的位置,随着客户访问的频次动态调整,使客户能更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体现出更多的个性化。

2.2产品策略需求

产品是传统营销组合理论中的核心,是企业实现利润和再生产的保证。在“4Ps”向“4Cs”转移的过程中,客户占据了产品的中心的地位,但产品在营销中的价值却没有降低。

在产品的各个层次(核心利益层次、基本产品层次、期望产品层次、附加产品层次、潜在产品层次)中,一方面,由于网络市场所特有的虚拟性、与消费者交流的及时互动性和产品本身的不同特性,在网络营销的产品和传统市场营销中的产品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使产品概念中的核心利益层次、基本产品层次和期望产品层次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附加产品层次和潜在产品日益成为企业获得客户的重要手段。

尽管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在信息渠道、交互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样在产品不可触摸、缺少人情味等方面也处于明显的劣势,所表现来的、最为明显的就是产品的无差异化。所谓的无差异化产品是指适合在互联网上进行销售的产品,而网络市场是全球性的,产品在网上销售将面对全球的消费者,并且都是以数字化的信息向消费者展示。

由于网络产品展示的无差异化,很容易造成网络产品的质量不确定性。原因是:①客户通过浏览接触产品,而产品的数字化则使客户对产品的了解无法像传统般对产品进行全面的了解,客户只能从电子商务网站上了解到产品的价格、性能和大致的外观等,无法真正了解产品的质量,数字产品更是如此;②INTERNET上信息的真实程度,无法得到识别;③目前INTERNET不属于任何组织管理,厂商并无法保证信息能够完全的、不被恶意修改的传递到客户手中,客户对此产生怀疑态度;④大部分网站高额的维护费用,形象包装和广告推广费用,网上商品的价格不具有明显的竞争力,一些网站为了生存,采取低价策略,用假冒商品替代,价格不一致,导致“柠檬问题”。上述问题的产生,是网络产品的无差异化属性,也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克服这些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使客户能够对产品有差异化的体验,具体表现在无差异产品在不同商业运作方式网站所附带的增值不同,能够为客户提供的如支付服务、物流配送、功能更多的后台支持和网站功能及产品的相关信息服务。这也是产品策略个性化需求的因素。

3、企业经营方式的个性化需求

回顾十数年来从工业经济到网络经济的转换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的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致可归类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1从大规模生产到敏捷制造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造就了工业社会。专业化的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单位成本,形成了规模经济。可以说,工业社会相对于农业社会的特征优势就存在于大批量生产之中。然而,大批量生产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在农业经济时代,生产者与使用者距离非常近,甚至是合一的,他可以制造出非常合乎使用者要求的东西。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分工越来越细。环节越来越多,生产者与使用者的距离越来越远,使用者的声音常常由于过长的生产——销售链而传不到生产者的耳中。

从第5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到工业社会为克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离而做出的努力:从亨利·福特的生产观念到产品观念,从推销观念到市场营销观念及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所做出的转变。但由于科技手段或称为时代的限制,此种分离只能在一定程序上得以缓和却无法完全消除。

但在网络时代,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产中,通过因特网提供的企业与顾客即时双向的交流通道,全球各地的顾客可随时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或业务,获得基于信息的服务,提出反馈意见,发出订单乃至根据自己的要求参与产品的设计。这样,企业的产品虽然可能由于顾客的个性化定制而各不相同,但是由于网络的作用,而仍然享有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即所谓“敏捷制造”。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工业革命而离异,现在却由于网络时代的敏捷制造而破镜重圆,融合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制作的优点,敏捷制造使得网络经济时代的产品不仅享有更低的成本,而且因此贴近顾客需求。借着信息技术,使用者和生产者已经合二为一了。

如果要以两个人(其人名也恰巧是公司名)来形象的说明这一转变,则最好的选择是“从福特(FORD)到戴尔(DELL),正如享利·福特首倡了大规模生产并成为其代表一样。戴尔却是敏捷制造或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Masscustomization)的先驱和典型。

3.2从商品经济到服务经济

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经济重心的角色转换。20世纪80年代经贸组织成员国净增的6500万个工作岗位中,95%都是由服务业提供的。美国企业家保罗·霍肯在《下一代经济》中提出:信息经济的对立面是特质经济。每一项劳动,每一件产品都包含物质和信息两部分,如果物质部分占了很大的比重,就是物质经济——即传统经济;那么,如果信息部分占的比重大,就是信息经济——即下一代经济。信息经济是“智能”占主导地位的服务型经济。

网络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不同,后者只限于生产辅助(如配送设施,银行等)和个人服务(如商业零售、家政服务等),而前者先包含4个层面:①个性化服务;②商业服务;③交通运输、通信和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服务;④信息、教育、卫生研究和政府部门的服务。这些部门的中心任务是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其中前3个层面在工业社会也会有涉及,但对社会的发展最有决定意义的正是第四个层面服务的增加。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之间在产品质量和成本方面的竞争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竞争焦点将转移到服务质量上。IBM公司表示,该公司不是在从事电脑制造,而是在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过,今后微软80%的利润将来自产品销售后的各种升级换代和维护咨询等服务,只有20%的利润是来自产品本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发展迅猛,目前的经营额已超过全球贸易总额的1/5。

3.3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

虚拟化这一崭新的企业组织和经营方式,似乎以超光速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一经出现就迅速在全球开花。虚拟化正为世界经济提供一个全新的、倍增的拓展空间。其实,虚拟化经营说到底也是一种通过专业化生产提高效率的行为,类似这种行为早就存在于劳动分工出现后的人类历史中。但是由于交易成本,信息沟通等问题,导致辅助专业劳动无法社会化。现在,网络的出现,使得这种辅助劳动大规范社会化成为可能,也是目前为止最有可能提供个性化电子商务的模式。

网络经济从两个方面引发了虚拟化经营的出现:首先,国际互联网络虚拟化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企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可以仅保留其核心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通过各种方式(如联合、委托、外包)借助外部的资源力量进行整合来实现。其次,市场情况和竞争方式的新特点,形成了对虚拟化经营的内在需求。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服务竞争的取胜条件,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富有弹性的动态组织结构,即需要建立虚拟企业。

虚拟企业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企业界定模糊;信息共享、彼此信赖;专业人员地位强化;虚拟经理的出现。应客户要求,改变产品或服务的弹性大,由此带来虚拟企业的如下优势:有利于技术开发,有利于客户关系管理方式开拓市场,有利于共同筹资,有利精简结构,有利于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多元化经营。

3.4从价值链到价值网

由以上关于虚拟企及其合作和未来组织特点可以看到:网络经济时代,是传统价值链重新构造的时代。工业时代企业赖以创造和建立竞争优势的,由基本活动(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和辅助活动(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基础设施)组成的,已在企业内部强化了的一条价值链,在网络时代,将由虚拟化经营,更加专门的分工与合作和网络结构所代替。在网络结构中,自由职业者将增多,企业、团队乃至个人是一个个的节点或核心,承担着相当于传统价值链上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更加专业化的核心业务,其价值将由他客户联系的多少,亲疏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来决定。只有采取这种方式,个性化服务在电子商务中的开展才能面对最小的阻力,以最灵敏的状态一一面对“新经济”下的多样客户。

4、成功案例简单分析

电子商务个性化的产品和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的成功案例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4.1案例1

满足个性化需求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成功者一定得谈谈PC零售业的巨头——Dell公司。Dell公司是由其创始人MichaelDell于1983年在其德克萨斯州的大学宿舍创办的,现在Dell公司年销售额可达180亿美元,共PC机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老牌的电脑巨IBM.、Hewlett-Packard和Compaq。Dell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与其独特的经营模式是分不开的。电脑销售,一般是通过商进行的,而Dell公司却采取一种直销模式即“按用户订单装配电脑”的模式。用户可以通过电话和互联网将自己所需的电脑组合、配置、型号等资料告知Dell公司,Dell公司就按用户的要求定制出用户所需的电脑,从客户订货到送货时间不超过36小时。此外,Dell公司还为其最好的客户创建了1500个个性化主页,使得他们可以直接获得公司的许多信息资料。Dell的个人电脑单机销售额年增长率为70%以上,远远超过整个行业的平均增长率(11%)。

4.2案例2

如果说Dell是把一个新兴的科技产业带入个性化的大潮的话,那么Amazon就是把一个承续上千年的书籍销售也带入这场大潮。

Amazon是一个虚拟的网上书店,它没有自己的店面,而是在网上进行在线销售。它提供高质量的综合节目数据库和检索系统,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有关图书的信息。如果用户认为需要购买的话,可以把选择的书放在虚拟购书篮,最后查看购书篮中的商品,选择合适的服务方式并提交订单,那么读者所选购的书在几天后就可以送到家门上了。Amazon书店还提供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例如,读者可以在拿到实质的30天内,将完好无损的书和Music退回Amazon。Amazon将原价退款。当然Amazon的成功还不止源于此,如果一位顾客在购买一本书,下次他再次访问,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这顾客的名字和欢迎的字样;Amazon使用推荐软件对他曾经购买过的书以及该读者对其他书的评价进行分析后,将向读者推荐他可能喜欢的新书,只要用鼠标点一下,就可以买到该书了;Amazon能对顾客购买过的东西进行自动分析,然后因人而异地提出合适的建议。读者的信息将被再次保存。这样顾客下次来时就能更容易买到想要的书。

4.3案例3

如果说Dell和毕尽是销售有形的商品的话,那么前程无忧网就是地地道道的“人贩子”了。因为人人都是不同的,那么这个“人贩子”的生意就是彻彻底底的个性化,为买家量身订做的了。

前程无忧网目前是业内公认的最大招聘网站,就北京地区而言,其网站收入占据了总收入的50%以上;他们的另一块王牌就是前程周刊,这份由前程无忧自办的报纸在武汉,西安、成都等内地城市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实,前程无忧所做的很简单,人才来找它,用人单位也来找它,它只要把各方面的资料整合后再搬上平台,本来没什么可个性的,但因人才这种特殊的商品,使得前程无忧网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就更加前程无忧了。

前程无忧网在2000年底就已经达到收支平衡,2001年收入达1.6亿,预计2002度可以突破2.7亿大关。就在本文成文前,本人收到来自前程无忧网的一封电子邮件,信中提醒我在其网站上注册的个人简历已经半年没有更新了,并建议我为了保证简历的实效性立即更新。前程无忧网就是这样做到对客户贴身服务。

5、结束语

由以上三个案例可以看出成功的个性化服务的电子商务化企业,无不是在其组织结构和产品组成上具有极强的敏捷性,要想在电子商务个性化的舞台上有施展空间的话,除了应意识到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趋势外,更应该理解满足个性化的动因和必然性。

参考文献:

[1]许统邦,宁亚萍,网络时代的个性化服务,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1期,2001年3月。

[2]高长明,当代水泥工业发展方向,水泥技术,1/2001。

[3]韩伟力,陈刚,董金祥,面向个性化服务的虚拟设计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第7卷第12期,2001年12月。

[4]赵林度编,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5]吴叔平著,电子商务的价值链与赢利模式,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篇(6)

关键词:客户满意房地产客户关系管理

作为一种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工具,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已经引起了房地产业界的极大关注,并且在一些知名的房地产公司得到了应用。但是,目前还有很多人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需要实施CRM持反对态度经济论文。这些人之所以持有这种观点,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认识到房地产开发企业客户满意的意义。因此,正确认识房地产客户满意的构成要素和意义对于房地产业成功引入客户关系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客户满意的概念

“满意”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于外界的某种刺激使人的某种需求或期望得到满足及“合意”(即符合人的本意),从而使人感到某种“快意”(即心理上的愉悦)。满意的前提是外界的这种刺激,包括物质、精神及二者结合的刺激。因此,市场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给客户满意下了一个定义:“客户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的效果(或结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形成的感觉状态,是可感知的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函数。”

客户满意与否是一种心理评价的过程,它具有以下特征:

主观性。客户满意与否并不是由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水平所唯一决定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客户主观因素的影响。客户的需求、期望、性格、好恶、情绪、经济地位、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客户的满意程度都有着重要影响。

不稳定性。客户满意与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及个人消费水平、鉴赏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变化。昨天令客户十分满意的产品,在明天可能成为客户抱怨的对象。所以,企业不能沉醉于现有的较高的客户满意度水平,应该居安思危,不断地改进产品和服务,持续地提高客户满意度,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占据并保持不败之地。

多层次性。客户满意是客户对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心理评价,这种评价是多层次的而不是单一指标的。客户满意从横向上包括理念满意、行为满意、视听满意、产品满意和服务满意;从纵向上包括物质层满意、精神层满意和社会层满意等三个逐渐递进的层次。因此,实施客户满意战略应该注意到各个层面,努力实现客户的全面满意。

客户满意的构成要素

由于“客户满意学”刚刚兴起不久,而且东西方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关客户满意构成要素的理论,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日本产能大学的持本志行教授提出了客户满意的构成要素。持本志行提出的构成要素是从实体项目进行分析,有所侧重也就有所忽略,但总体上不失为一种优秀的分析方法。本文借鉴这种方法,对房地产客户满意构成要素做出分析(如图1所示)。

与房地产有关的项目。包括房价,楼盘的评价绩点。楼盘的评价绩点包括户型、装修、地段、规划设计、物业管理等因素。这些内容是房地产品固有的品质特性。它们构成了房地产品的核心质量,是影响客户满意的首要因素。

与印象有关的项目。包括客户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对房地产品的评价,对企业形象的评价。客户根据宣传媒体、亲友同事了解到的信息,再结合自己与房地产开发企业接触的亲身体验,会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做出评价,形成一种印象。这种印象的好坏,一方面受到客户主观因素的影响,例如,由于每个客户的需求和偏好不同,他们会对同一企业的房地产品做出不同的评价;另一方面,还受到客户接触到的外界信息的客观性、全面性的影响,虚假的、片面的外界信息会使客户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做出不正确的评价。

与服务有关的项目。这里主要是指在营销和销售过程(从客户同房地产开发企业第一次接触,到签订认购合同)、房产的使用过程中,企业对客户提供的服务以及为增进客户关系所设计的各项活动。

客户满意的意义

满意的客户通过持续的重复购买、新客户的推荐,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这是众多企业追求客户满意的原因。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客户满意的意义也在这两个方面得以体现。如图2所示,客户从购买到满意,再从满意到忠诚,最后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传播口碑,这个过程会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重复购买的产生。对于购房客户来说,很多客户已经开始二次置业,甚至三次置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完全有机会再次向他们推销房产。对于租赁客户而言,他们购买的是房地产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房地产的使用权这种商品的购买和消费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客户与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契约关系。获得客户的满意就意味着这种契约关系的延续,也可以说是重复购买的发生。企业因此而获得收益。

客户推荐的产生。不管客户是否有二次置业的可能,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发掘销售机会。因为房地产的价值巨大,对客户来说购买的风险比较大,在购买之前他们会进行多方面的咨询和多次选择,而朋友或同事的购买经历则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信息。所以说,一个满意的客户会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他们对周围的人的影响作用远比广告、售楼书、样板房要大,并且不需要花钱。

此外,由于不满的客户会向熟人述说他们的购买经历,因而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这种现象在房地产业中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其它行业:一旦有一位客户不满,企业失去的不仅是他一个人,而有可能是这个客户周围的所有人。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客户满意是十分重要的。

客户满意增长模型

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质上是进行了一项重要变革——增加了为企业提供在以降低客户不满和增加客户满意为目的而进行的客户满意度测量活动中所得的信息的流程,从而构建起客户满意增长的模型,如图3所示。为了使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应该首先收集到关于客户需求、期望和习惯的信息。这些信息来源有:市场分析的结果;通过对客户进行调查、与客户会谈以及对特定客户群体的关注而了解到的客户的需求和令客户满意的信息;来自于服务失败报告或客户抱怨整理资料的客户不满意信息。其次,应该根据这些信息开发房地产品,这一点可以借助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FunctionDeployment,QFD)来实现。第三,应该对客户抱怨和服务失败报告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改进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篇(7)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

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政策研究

摘要: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是我国当前的重大国家战略,有利于建造新的首都经济圈和推进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目前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01702

京津冀作为我国的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已成长为重要的经济聚集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重大的国家战略,而目前影响该地区经济协同发展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研究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优化产业结构的运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财政政策可以与市场机制配合,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重大作用。

1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1.1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比较

近十年来,京津冀三地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都是逐年减少;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北京是逐年收缩,天津近年来也是逐渐缩小,但变化并不明显,而河北省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51%-53%之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北京和天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北京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要快于天津,对比河北,十年来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不大,略微起伏,发展缓慢。2014年天津第二产业产值占其GDP比重为49.17%,河北超过50%,说明天津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河北也具有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北京的第三产业达到77.95%,比天津高出28.4%,比河北高出40.72%;当前,北京已经发展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模式,而天津、河北依然属于“二三一”型模式。河北省表现得尤为明显,第二产业仍然是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占比偏低且增长乏力,属于典型的工业化中期阶段。

1.2三次产业趋同性分析

产业结构趋同性,指的是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区域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布、组织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演进变化趋于雷同,结构差异越来越小的现象。本文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测量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高低。

按照国际惯例,我们以0.85为标准来衡量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高低。根据计算结果,京津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8704,津冀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达0.9740,说明京津和津冀间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性,其竞争倾向较高;北京与河北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7700,京冀间相似系数较低,产业差异明显,其协作倾向较强。然而,三次产业本身的数据是比较笼统的,计算结果可以说明京津冀在宏观层面上存在一定的产业趋同性,但具体到行业内部,并不能证明三地行业存在着恶性竞争。实际上,京津冀区域宏观上的产业结构趋同,并不妨碍三地三次产业内部发展的结构各有不同。之所以各地趋同的产业结构内部侧重点不同,站在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是由于资源禀赋因素在发挥作用,而且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北京的部分产业已经在逐步向河北转移,区域产业协作与竞争的格局正在慢慢形成。

2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2.1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影响产业对接

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贫富分化严重,一、二、三产业为主的地区呈现出明显的由贫到富的收入水平。河北省与北京、天津地区的人均GDP相距甚远,北京、天津虽然是京津冀一体化的两个核心,但它们只是自身获得发展,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很弱,甚至出现了”环京津贫困带”。河北与京津之间巨大的经济落差,严重影响了京津冀经济的整体发展。由于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北京、天津相比有很大差距,河北省内很多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与京津产业对接时不能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资金支持,这势必会影响到三地产业对接的实施效果。

2.2产业合作缺位,缺乏产业协调动力

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受行政区划掣肘严重,各省市均各自为政,考虑自身利益过多,合作意识不强。在现在的行政体制下,三地政府均是独立的行政主体,具有各自的利益需求,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往往是以自身为中心,较多考虑本行政区域的情况,缺乏与相邻区域协调沟通的内动力。北京因其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优势,缺乏与天津、河北合作的积极性和依赖性;天津作为直辖市,具有自身发展特色,为保持其独立性,也缺乏与别地合作的动力;河北则相对落后,难以跟上北京、天津的发展步伐,从而造成三地政府主观上缺乏跨区域统筹协调、共同规划发展的内动力,阻碍了京津冀地区产业对接的发展进程。

2.3产业准入标准不一,大气污染严重

全国2014年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京津冀地区占8个,该地区全年平均空气质量超标天数达57.2%,造成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是由于天津、河北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能源消耗高、单位能效低、空气污染严重,尤其是河北,钢铁、水泥、火电等六大高耗能行业比重大;二是京津冀三地为限制环境污染设置的产业准入门槛不同,三地企业的排污标准一直没有统一,天津、河北在发挥承接首都产业的功能时,接到的是一批不符合北京功能定位,但却在天津、河北准入标准内的企业,这些企业仍然是在京津冀区域开展生产、进行排污,明显不利于该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

3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建议

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指导宏观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地区经济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究其根源是产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政府可以利用财政政策,通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重新配置资源,达到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

3.1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方向,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3.1.1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

对调整财政支持领域,将财政资金投向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重点环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和应用,逐步提高科技经费财政投入的比例,利用财政资金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参与共同组建研发起点高、研发实力强、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同时利用专项资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的财政补贴制度,通过财政补贴、贴息等手段激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促进企业提升科技含量和研发档次。

3.1.2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国家和省级认定的产业园区,特别是省级工业园区内需产业转移的中小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换代;为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领域表现突出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财政补助和贴息贷款,对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成绩显著的担保机构进行奖励。

3.1.3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利用财政资金,促进节能减排、空气净化、水资源保护等其他环境治理,提高河北的产业转移承载能力。一是利用专项资金,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大力化解产能过剩,为进行区域产业对接谋求空间。二是加强对大气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防护林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对现行的临时性补偿措施进行改进,建立开发与保护地区之间、上游和下游地区之间、生态受益与环境受损地区之间的常态化补偿机制。三是将承担北京、天津供水任务的河北六个地市下属县域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享受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同时建立省以下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制度,改善京津冀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

3.2充分利用税收政策,优化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

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国家和地区现有的优惠政策,并将政策彻底贯彻落实,使这些优惠政策能够真正使企业得到实惠,进而促进企业按照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向调整其行为,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为了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和创业投资,国家出台了很多税收优惠,首先要落实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功能,引导资金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对于国家鼓励的产业(环保、节能等产业)要落实现有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引导和推动产业向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对于国家限制或淘汰的产业,要运用税收的调节功能,引导其进行产业改造和转移。

3.3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融资机制,着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为财政投融资政策更好地发挥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提供更多的手段和途径。(1)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本市场,鼓励具备实力的成长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谋求上市,与资本市场对接。大力发展面向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债券融资市场。(2)助推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担保机构对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企业和小额贷款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在一定的风险防范范围内,适度放宽中小企业不良债务核销条件。(3)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整合企业信用信息资源数据库,构建信用体系,逐步建立企业诚实守信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戴宏伟.京津冀金融业发展与协作路径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05).

[2]林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对接以河北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2,(12).

[3]王海涛.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阈下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13,(04).

看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的人还看了:

1.财政政策三大类型及含义

2.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机理和路径

3.2016年我国的财政政策

4.2017年财政政策内容

5.当前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6.财政政策如何调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