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13: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加固设计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汉川水闸位于汉江干堤左岸桩号65+050处。该水闸为排涝防洪节制水闸,于1951年开工,1953年竣工。该水闸为钢筋混凝土开敞空箱式结构,底板高程18.30m,水闸顶部高程31.30m,三孔,每孔净宽4.0m,净高6.0m,水闸室宽16.50m长33.8m,设计流量474m3/s。原规划设计的水位组合:防洪工况:内湖水位23.00m,外江水位30.50m;排涝工况:内湖水位23.00m~27.00m,外江水位18.68m~30.24m。该水闸建成后,为刁汊湖区的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裂缝的成因,业主委托长江科学院材料结构所对水闸水闸墩、底板的混凝土及钢筋情况进行取样试验,检测报告结论为:
(1)水闸墩裂缝表面宽,向水闸墩内逐渐变小。
(2)混凝土碳化深度最大为6.0mm。
(3)未碳化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为37.6MPa~53.7MPa。
(4)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特征不明显。
(5)混凝土裂缝以外的钢筋无锈蚀现象。
通过技术经济比选,采用水闸后建水闸的方案。经论证分析,新建水闸的规模可将原老水闸两边孔封闭,只保留中间一孔。
3工程地质
新建涵水闸地质勘探揭示,工程区为汉江一级阶地。从上往下依次为:18.2m~17.40m,为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色,呈软塑状。该层在新水闸洞身以下,建老水闸时进口铺盖时已完全挖除。17.40m~16.20m,为黄褐色粘土,含锰铁斑点,呈可塑状态,标准承载力fk=150kPa,压缩模量Es=5.63MPa,钻孔桩桩周摩阻力标准值qs=25kPa。16.20m~14.60m,为含淤泥质粘土,灰黑色,云母片比较多,呈塑状,标准贯数5击,标准承载力fk=110kPa,压缩模量Es=1.8MPa,钻孔桩桩周摩阻力标准值qs=20kPa。14.60m~5.40m,为粉砂层,灰黑色,饱和,稍~中密实,质地均一,上部夹薄层粉质粘土,下部时见细砾石,标贯数8~25击,标准承载力0.00m高程以上fk=180kPa,0.00m高程以下fk=200kPa,钻孔桩桩周摩阻力标准值qs=30kPa。钻孔桩桩端承载力标准值qp=750MPa。
4水闸工程加固设计
4.1设计标准
设计水位组合情况:设计防洪工况:内湖水位23.50m,外江水位31.69m;校核防洪工况:内湖水位23.50m,外江水位32.19m;排涝工况:内湖水位25.14m,外江水位18.97m。
4.2设计指导思想
(1)新建涵水闸所有部分独立受力挡水,紧挨老水闸但与老水闸断开。
(2)工程布置充分考虑水闸区环境建设。
(3)充分利用现有消力池及海漫的消能防冲功能。
(4)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的防渗功能。
4.3工程布置及设计
(1)洞身布置。新建涵水闸为涵洞型式,洞身中心轴线与老水闸中心线一致,孔口尺寸为5.5m×4.8m,底板高程由于受到现有内湖侧铺盖的限制,最低只能定为19.50m。与老水闸底板18.30m的联接采用1:3.5的坡度衔接。洞顶高程25.00m,顶板上部高程26.00m。洞身长度根据城区建设及防渗要求,为36.00m,防洪工作门设在靠外江侧。洞上部填土至31.30m与老水闸水闸顶高程一致,以便于配合城市建设。31.30m以上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水墙,防水墙顶部高程为33.00m,高于校核洪水位0.81m。新水闸启闭室与老水闸启闭室一起组成新水闸生活管理设施。堤顶由公路面14.00m宽及两边1.50m人行道组成,公路面暂采用沥青路面,人行道采用混凝土预制块铺设,堤坡与环境绿化建设一致。
(2)老水闸两边孔的封堵工程布置。由于对于老水闸桩基础的实际承载力不尽详细,故对于两边孔的封堵建筑物的布置基本原则仍然同洞身布置一样,在老水闸内湖侧采用扶壁式挡土墙型式。
(3)内湖侧联接建筑物。内湖侧进口联接建筑物采用R=10.00m的圆弧型扶壁式挡土墙型式。挡土墙顶高程与涵顶板上部高程一致,为26.00m。
(4)基础处理。在进行桩基础设计时,天然地基承载力较低,只有110kPa,根据其他同类工程设计经验,及相关设计规范要求,为了节约工程量,应合理利用天然地基承载能力。所以在设计中我们采用了桩同受力的设计方法。即天然地基在不超过允许承载力的前提下,让天然地基承受40%的上部荷载,60%由桩基承担。桩基布置型式为:①洞身部分:在顺水流方向,沿洞身两边墙各布置一排桩,桩距在顺水流方向由2.50m逐渐变为3.00m,垂直水流方向间距6.00m。桩直径800mm,桩长随受力大小,由24.00m逐渐变为20.00m。②挡土墙部分:桩基布置主要解决天然地基承载力不够,及控制不均匀沉降问题。桩基直径仍采用800mm,由于封堵老水闸口处的两个挡土墙,前齿处地基应力比较大,且又受到地质层的限制,桩基长度不能超过24.00m,(超过24.00m则进入砂卵石层,施工非常困难。)故桩距离比较近,最小2.00m(相当于2.5倍桩径,达到规范允许最小值)。
(1)积雪引起的压强取0.50kN/m2,由于大风造成的压强取0.50kN/m2;(2)恒荷载数值应以厂房实际工作情况确定;(3)屋顶积雪分布系数按照设计规范中给出的系数适当提高,以项目所在地的积雪分布荷载为基础,该项目取2~4,承重钢件的重要性系数取1.1;(4)计算檩条过程中,积雪荷载取值可参照本次雪灾的积雪分布规律进行计算;(5)未受损的部件和各部件连接处也可能受损,加固设计中也应考虑这部分因素;(6)加固方案应保证实际工作方便,可操作,减少加固工程对正常生产运行的影响;(7)加固过程中应保证生产安全、方案合理可行;(8)根据实际情况,可将修复、加固工作分阶段实施操作。
2钢架加固
2.1加固设计方案
按照上述工程实例情况,基于目前加固设计标准和操作规范,结合事故检测报告中提及的问题进行分析,本文设计了2种钢架加固方案,进行筛选。方案一:通常厂房荷载计算只选取恒荷载,一般为50年最大风雪荷载量进行计算。这种方案计算所得的轻钢厂房强度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也不能达到设计标准。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方案对承重梁进行加腋处理,以缓解焊接重量,柱翼缘选择对称焊接,以提高承载能力。该方案所需焊接工作量大,对生产过程的影响也大。方案二:对上述工程实测数据分析可知,厂房悬挂荷载较低,钢架所承受恒荷载为0.3kpa。按照上述数据可知,轻钢厂房外部构件稳定性不达标,在柱翼缘处加入刚性系杆,以缓解这一问题。该加固方案工作量较少,对厂房内部设备生产运行影响也小。对厂房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在厂房运行过程中不能有灰尘产生,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选取方案二进行加固处理。
2.2荷载取值范围
在计算过程中确定荷载取值范围,选择轻钢结构设计可以按照相关设计规范选取合理数值。通常情况,雪压、风压选取50年内最大值,本工程分别选取0.5kpa和0.55kpa;恒荷载量取0.3kpa,悬挂荷载量取0.1kpa;房屋自重计算得0.2kpa。按照上述荷载取值范围进行核算,该数值是按照单向刚接计算所得,而实际工作中是双向刚接,应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根据上述数据可见,轻钢结构中主要存在超负荷工作现象,大部分钢架外部稳定应力超过承受限值。经分析可知,保证钢架柱稳定应力不超过1,面部长度应取5.5米进行计算。此外,钢架梁所承受的应力也超极限运行,要保证稳定性达标,面外长度应取3米进行计算。
2.3刚架结构的加固
如图2所示,刚架结果加固处理即在柱间设置刚性系杆,以降低轴面外部的长度,设计规范中规定,面积应小于5.5m2,该工程计算0.9m×5.85m=5.25m2,符合规范条件。
3维护结构的加固设计
3.1檩条的加固设计
在对檩条进行加固设计中,应首先确定檀条部分的荷载数值。参考本次雪灾积雪分布规律进行计算。在进行加固处理时,应轻轻揭开厂房外顶板,为确保厂房能够正常运行,厂房内部环境不受影响,应将厂房内顶板留于厂房顶部,为缓解承载应力作用,应增加檩条数量。檩条加固设计时应结合实际积雪荷载量和分布范围,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檩条位置和数量进行加固设计。积雪较少的位置处檩条可以不改变布设位置,在原檩条位置加设2.5毫米厚的C状檀条;在积雪符合较大的区域,在原檩条处加设3毫米厚的C状檀条,加设的C状檀条高度应与原檀条保持一致;在积雪最严重的区域,可利用25a热轧槽或者H型钢檩条焊接到原檀条位置,对受损部位进行焊接修复处理,以加强原檩条的承载能力。
3.2其他结构的加固设计
屋面支撑材料的加固应遵循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加设刚性系杆以提高屋面整体的承载能力,同时,设计者还应考虑实际加固施工的可操作性,选取最方便可行的设计方案。墙梁加固设计中,可在需要加固的墙梁部位增设一道墙。悬挂梁加固时应在连接处加设刚性系杆,以增强梁的承载力。雨篷加固,可将槽钢焊接在横梁上,增大衡量的抗扭强度。
4结束语
1.1水文气象
江门市合山水电站位于广东省开平市蚬岗镇潭江干流上游合山河段,距开平市区25km,距恩平市恩城镇41km,水电站总集雨面积1383.8km2,干流河长77.33km。潭江是珠三角水系的一级支流,位于东经111°56′21′′~113°03′14′′,北纬22°0′0′′~22°45′56′′,流域面积6026km2,主河道长248km,上游多高山峻岭,植被良好,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本流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季以东南季候风为主,冬季以东北季候风为主;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终年无雪,无霜期长。据统计,多年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0.7℃,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
1.2工程地质
本区大地构造属华南褶皱系(Ⅰ级),粤北、粤东北~粤中拗陷带(Ⅱ级),粤中拗陷(Ⅲ级)的增城~台山隆断束(Ⅳ级)的西南部。区内地质构造较复杂,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近南北向断裂及褶皱构造均发育,它们构成了本区的构造格局,并控制了第四系沉积层的分布和厚度,尤以北东向恩(平)-从(化)断裂规模最大,距场区最近,影响最大。站址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普遍小于3m,土类型以中粗砂、砾砂、填土和残积土为主,多属中软土。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闸址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为0.45s。
2工程施工与设计
2.1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项目
更换水闸和船闸工作闸门、重建水闸工作桥、新建水闸船闸启闭室、闸室加固、重建上游铺盖和下游消能防冲设施、加固西闸交通桥、更换水闸船闸机电设备、新建及加固水闸护岸、改建防汛公路、新建管理房、新建自动化监控系统。
2.2导流建筑物设计
2.2.1围堰设计
施工导流上下游横向围堰均采用土围堰。闸下施工期最高水位为3.04m,根据施工期过闸流量、闸下水位,分别计算利用西闸和东闸导流时的闸上施工期水位,经计算,一期上游围堰施工洪水位为3.38m,二期上游围堰施工洪水位为4.05m。导流围堰堰顶宽度均为4m,一期上游围堰堰顶高程为4.10m,二期上游围堰堰顶高程为4.80m,下游围堰堰顶高程均为3.80m,边坡1:2.5,围堰迎水坡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0.5m厚砂袋护坡,砂袋高出堰顶0.5m,做为防浪墙,堰基表面有冲刷出来的砂层时需将其挖除,然后堰身填粉质粘土。一期上游围堰在围堰上游堰基做截水槽并铺设防渗土工膜一层,截水槽底宽2m,深2.50m,边坡1:2.5。二期上游围堰右岸42m范围采用高喷灌浆防渗墙做堰基防渗,灌浆孔底部进入强风化粉砂岩约1m即孔底高程为-5.40~-4.40m,顶部伸入堰体内约1.5m,灌浆孔沿堰体中心线布置一排,孔距1.5m,灌浆材料为纯水泥浆,灌浆采用双管旋喷桩。
2.2.2围堰复核计算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堰顶高程=静水位+波浪爬高+安全超高,本工程采用土石围堰,围堰级别为4级,安全超高为0.5m。围堰边坡抗滑稳定系数不小于1.05。波浪爬高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相关公式计算,围堰抗滑稳定计算采用瑞典圆弧法。
3现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1工程预算问题
工程预算中缺少围堰土方材料费,需另行考虑土方购置问题。解决方案:由于工程施工现场附近有三个土料场,分别是13公里的金鸡,7公里的蚬冈,0.5公里的合山,因此,取合山江心岛原山头作为土料场,开挖山头取土填筑围堰。方案实施效果:不用增加土方材料费就能提供足够土料填筑围堰,既节省了预算的开支,又有足量的土料进行填筑围堰。
3.2工程交通问题
本工程对外交通方便,东、西泄洪闸均有交通桥与县级公路连接,西闸交通桥现已成危桥,禁止重车通行,故工程对外交通重车均从东闸交通桥通过,但由于东闸交通桥限宽、限重因素,原两交通桥无法通行工程车辆。解决方案:经过对车辆载重、桥身的限重以及围堰设计的综合考虑,决定将围堰原设计顶宽4米增加到6米,用于临时交通通道。方案实施效果:工程车辆行驶围堰临时交通通道,保证原两交通桥安全。因此,在预算方面就应该相应增加。
3.3工程渗水问题
围堰填筑完成后,渗水情况严重,使用9台合共51.5kw水泵抽水也未能抽干基坑积水,致使基坑内的水下工程无法施工。解决方案:经过对围堰填筑设计以及渗水情况的综合分析,决定以增加上游围堰钢板桩的方式来解决渗水问题。方案实施效果:能较好地防止渗漏,基坑内水位能满足水下工程施工要求。因此,在预算方面就应该相应增加。
4结束语
【关键词】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施工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建筑施工体系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系统不断成熟,施工工艺不断得到更新,在此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建筑结构独具的特点,混凝土建筑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全面的推广运用。因此,加强对既有建筑尤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地基基础加固技术的研究和探讨,不仅仅是促进整个建筑行业进步的需要,也是促进施工工艺革新的客观需求,更是新时期下,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强对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的加固技术研究,有着十分客观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对既有建筑地基基础进行加固的意义分析
1.这是保证建筑整体结构稳定性的基础措施,万丈高楼平地起,既有地基将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整个建筑的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既有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建筑工程的后期护理也难以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因此,使得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必须实施加固,保证建筑安全,提高建筑质量。
2.这是完善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理论的客观要求,既有建筑地基的加固技术具有复杂性,涉及到各种法律规范,施工标准,施工的材料设备等各个方面,虽然这种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运用,但是这种技术依然不够完善,理论不够成熟,基本上依然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加强加固技术的探讨研究,有助于完善加固技术理论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3.这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举措,现有建筑物及构筑物常常因设计或施工的缺陷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老化、破坏,甚至自然灾害造成建筑既有地基基础结构承载力不足、开裂以及抗震性能不良等,影响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从而不得不考虑结构的修复加固问题。另外,结构设计规范也几经变动,原有建筑物及构筑物大部分己不满足现行规范的设计要求,必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这是保证建筑使用者切身利益的客观要求。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开始施工,房屋建筑的更新换代的周期也逐渐缩短,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将会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切身利益,对既有地基基础进行加固,不仅仅可以使得建筑的性能得到保障,也可以一定程度的消除很多的安全隐患,使得建筑的使用者能够安全使用,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战略。
三、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施工技术探讨
1既有建筑地基和基础加固前期准备
(一) 既有建筑地基和基础加固前,应先对地基和基础进行鉴定,方可进行加固设计和施工既有建筑地基和基础的鉴定、加固设计和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
(二)对于相关建筑的处置
对地基基础加固的建筑,应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对重要的或对沉降有严格限制的建筑,尚应在加固后继续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对邻近建筑和地下管线应同时进行监测。
(三)既有建筑地基和基础加固的施工人员应掌握所承担工程的地基基础加固目的、加固原理、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等施工中应有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并进行严密的监测,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会同设计人员及有关部门分析原因,妥善解决。
2. 复合注浆法
(一)注浆钻孔施工。对桩基的桩身缺陷或桩底持力层缺陷进行加固时,先采用地质钻机在桩中进行钻孔抽芯或在桩侧进行钻孔,对桩身缺陷加固时需在桩中钻孔抽芯至缺陷位置以下1m左右,对桩底持力层缺陷加固时需根据设计桩底持力层要求从桩中或桩侧钻孔抽芯至完整持力层以下3m左右。钻孔孔径一般开孔为110mm或101mm,终孔直径为101mm或91mm,钻孔垂直度保证小于1%。
(二)建立孔口注浆装置。注浆钻孔施工完成以后,在注浆孔口建立注浆装置。孔口注浆装置采用预埋设的方式固定在桩顶注浆孔口,采用水泥浆将孔口装置与钻孔之间的间隙固定密封。
(三)采用高压旋喷方式喷射清水进行冲洗扩孔。
(四)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方式进行注浆。按要求进行清水喷射洗孔和扩孔后,再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方式进行旋喷注浆。将注浆管分段下入孔底后,从下而上进行旋喷注浆,旋喷注浆一般采用单管旋喷注浆方式。
(五)采用静压注浆方式进行注浆。高压旋喷注浆结束后,利用孔口注浆装置封住孔口进行静压注浆。静压注浆开始时采用较稀的浆液和较低的注浆压力,随后逐渐增加浆液浓度及加大注浆压力,直至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为止。一般静压注浆在浆液终凝前需进行2~3次灌注。静压注浆可以采用单液也可采用双液注浆。
(六)封孔。静压注浆结束后,若注浆孔口冒浆,需对孔口进行封闭处理,防止浆液流出;若注浆结束后孔内浆液有流失,需补灌浆液到注浆孔内浆液饱满为止。
3.树根桩法
树根桩是一种小直径钻孔灌注桩。通常采用钢管导向冲击成孔,亦可直接采用回转成孔,成孔直径100~250mm,根据成孔直径的大小,可放入一根钢筋或多根钢筋,也可采用钢管,成孔后,将配制好的砼灌入孔内,最后成桩。由于树根桩可以任意角度倾斜,形态似树根故而得名。它的突出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结构物与地基之间原有的平衡状态,保证在加固地基的同时,又不破坏地基土对结构物的支撑作用。
(一) 桩径宜为150~300mm,桩长不宜超过30m,桩的布置可采用直桩型或网状斜桩型。
(二) 树根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可通过单桩载荷试验确定,也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有关规定估算,尚应考虑既有建筑的地基变形条件的限制和桩身材料的要求;对软弱地基,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时钢筋长度不应小于1/2桩长,主要承受水平荷载时应全长配筋。
(三) 树根桩设计时,尚应对既有建筑的基础进行有关承载力的验算。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先对原基础进行加固或增设新的承台。
四、关于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设计施工的建议
1.要做到科学设计,从既有建筑的现实状况和整个建筑地基基础使用的实际出发,实地勘察,精密测量,采集第一手相关的地质地貌,施工高度,施工难度等一系列的客观数据,保证数据的真是完整性,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法,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做好各种加固施工前的准备,比如对器械工具,人员的准备。
2.要采取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加固施工的各种机械设备做出科学选择,保证机械设备稳定安全,同时,要加强对加固材料的选择,采购质量管理,选择符合我国国家质量标准的材料,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从材料商保证加固的质量。同时,严格执行材料使用制度,规范科学合理施工使用,避免浪费,做到物尽其用。
3.要对整个加固工程设计施工都进行全程监控,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监督。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的提高,培养其负责的工作态度,安装先进的监控设备,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规范性指导和管理,从施工细节到全局的施工进度,加固后的护理修缮,都做出细致全面的监控,保证质量的高标准。同时,要做好加固后期的定期实施路桥维护,管理。全程管理控制,保证加固的质量,提高整个交通网络中的路桥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五、结束语
既有建筑地基是保证整个建筑稳固性和安全性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既有建筑地基的加固工作,将会对整个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既有建筑地基的加固施工既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通过加固技术的研究,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种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构件特点,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合理选择加固方法,严格遵守各种施工标准和施工规范,采用先进科技和先进施工工艺,促进加固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整个既有建筑地基的加固效果,增强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为确保建筑使用者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潘卫成,夏群策,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施工技术[会议论文] 2006 - 第九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
[2]卜良桃,蒋爱民,某住宅楼地基基础综合加固[会议论文] 2002 - 第六届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会议
[3]张琦琦,高压旋喷注浆法加固已有建筑物地基[会议论文] 2009 - 中国建筑学会全国复合地基学术会议
[4]吴铭炳,戴一鸣,林颖孜,王文辉,基坑加深的加固措施及其效果[会议论文] 2010 - 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2010学术年会
论文关键词:寒冷地区基层材料,土壤加固剂,路用性能
1Base Seal固化剂加固土强度形成机理
Base Seal固化剂属于离子类固化剂,无色水溶性液体,按设计配比掺入水中后形成水溶液寒冷地区基层材料,用水稀释后迅速离子化,在土壤中固化形成胶结体,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导致土壤的结构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结晶体,使得土体结构由原来简单的凝聚结构变成复杂的结晶结构,正是通过这些新的结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固化剂加固土的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其次寒冷地区基层材料,通过Base Seal固化剂在土壤中的作用,使土壤固化剂中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变土壤表面的电荷特性,有效的降低土壤吸水率,提高土壤密度,使其具有较高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2试验材料
2.1 BaseSeal土壤固化剂。材料符合工程环保要求,无毒无味。
2.2 石灰。本试验采用符合工程标准的三级石灰,有效钙镁含量达到59%。
2.3土。取自吉林省伊辽高速公路取土场寒冷地区基层材料,相应的性质分析如表:
网络类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方法及答辩要求
(试 行)
一、 网络类题目的特点
学生络类题目的特点主要以校园网、小型企业网、大型企业网(多地互联)为应用场合,进行网络工程设计类或网络安全类论文的写作。
二、 网络工程设计类论文的写作
1.论文写作要求
类似于投标书,但有不同于投标书,不要有商务性质的内容(项目培训、售后服务、产品说明书、产品报价……),也一般不考虑具体综合布线(职院学校的要求),主要倾向于其技术实现。
2.论文写作基本环节
采用工程业务流程,类似于软件工程:
1)需求分析
2)功能要求
3)逻辑网络设计(设计原则、拓扑结构图、背景技术简介、IP地址规划表),也称为总体设计
4)物理网络设计(实现原则、技术方案对比,一般考虑结构化布线),也称为详细设计
5)网络实现(设备选型和综合布线属于这个阶段,但我们主要强调各种设备的配置与动态联调以实现具体目标)
6)网络测试(比较测试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
具体实现通过采用Dynamips 模拟平台和Cisco Packet Tracer(PT)模拟平台。
3.注意事项
1)抓住题目主旨和侧重点(类似题目的需求不同,取材角度不同、参考资料的取舍也不同。不同的应用场合会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路由技术(BGP、RIP、单区域和多区域的OSPF)、交换技术(Vlan、生成树、链路聚合、堆叠)、访问(接入)技术、安全技术等,只有这样题目才能各有千秋,否则就都变成了XX公司(校园)网络设计。)
2)不要有商务性质的内容(项目培训、售后服务……)
3)不要产品使用说明书和安装调试说明书
4)不建议包含综合布线的整个过程。
4.存在的问题与案例分析
1)结构不太清楚,有些环节没有
2)不应有产品说明书,具体实现要更清楚
三、 网络安全类论文的写作
1.论文写作基本环节与要求
从技术上讲主要有:
1)Internet安全接入防火墙访问控制;
2)用户认证系统;
3)入侵检测系统;
4)网络防病毒系统;
5)VPN加密系统;
6)网络设备及服务器加固;
7)数据备份系统;
从模型层次上讲主要有:
1)物理层安全风险
2)网络层安全风险
3)系统层安全风险
不同的应用需求采用不同的技术。
2. 存在的问题与案例分析
1)选题有些过于复杂而有些过于简单
2)只是简单叙述各种安全技术,没有具体实现
四、 论文答辩要求
1)论文格式:从总体上,论文的格式是否满足《韶关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规范》的要求?
2)论文提纲:设计条理是否清晰,思路是否明确;
关键词:强夯法,夯击点
强夯法是将100~400kN的重锤,最重达2000kN,以6~40m的落距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从而达到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其压缩性,改善土的振动液化条件等目的。可用于加固各类砂性土、粉土、一般粘性土、人工填土,以及大块碎石类土以及建筑、生活垃圾或工业废料等组成的杂填土。单层8000kN·m高能级强夯处理深度达12m,多层强夯处理深度可达24~54m,一般能量强夯处理深度在6-8m。地基经强夯处理后,可明显提高地基承载力、压缩模量,减少孔隙比,降低压缩系数,消除湿陷性,膨胀性,防止振动液化。论文参考。强夯机具主要为履带式起重机,当起吊能力有限时可辅以龙门式起落架或其它设施,加上自动脱钩装置,施工机具简单。一般的强夯处理是对原状土施加能量,无需添加建筑材料,节省材料。
1 夯击点布置
不同的建筑物夯击点位置不同,对某些基础面积较大的建筑物,夯击点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对办公楼和住宅建筑,夯击点可根据承重墙位置采用等腰三角形布点;对工业厂房夯击点可根据柱网来布置。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对一般建筑物,每边超出基础边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宜小于3m。论文参考。为有效加固深层土,加大土的密实度,强夯常需分遍夯击。由于夯点需要一定距离,使夯击时夯坑产生冲剪,在夯坑底形成一挤压加固,为使所产生的挤压力受周围土约束,侧面不隆起,因此侧面应有一定间距的不扰动土。不能像重夯采用一夯挨一夯,夯击时侧面土为扰动土,易隆起,减少锤底的挤密作用。由于夯点间距大,夯点间需增设夯点以加固未挤密土,故需增加遍数。对饱和粗粒土,当需要夯坑深度大时,或积水,或涌土需填粒料,为便于操作而分遍夯击。对饱和细粒土,由于存在单遍饱和夯击能,每遍夯后需孔压消散,气泡回弹,可二次压密、挤密,因此对同一夯点需分遍夯击。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采用先高能量大间距加固深层,根据需要对同一批夯点夯击,然后再逐个夯击另一批夯点,若对所有的夯点都先夯一遍,将造成浅层先加固低于以后深层加固的效果。夯距通常为5~9m,为了使深层土得以加固,第一遍夯击点的间距要大,下一遍夯点往往布置在上一遍夯点的中间。最后一遍是以较低的夯击能进行夯击,用以确保近地表土均匀性和较高的密实度。如果夯距太近,相邻夯击点的加固效应将在浅处叠加而形成硬层,则将影响夯击能向深部传递。夯击粘性土时,一般在夯坑周围会产生辐射向裂隙,如夯距太小时,等于使产生的裂隙重新又被闭合。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
2 夯击次数和遍数的确定
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第一,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当单击夯击能较小时不大于50mm,当单夯夯击能量较大时不大于100mm~200mm。第二,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第三,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当需要逐遍加密饱和土或高含水量土以加大土的密实度,或夯坑要求较深起锤困难需加填料时,对每一夯点需分遍夯击,以使孔隙水压力消散。各批夯点的遍数累计加上满夯组成总的夯击遍数。一般每个夯点2~3遍。论文参考。对软弱土,每批夯点的第一遍击数,常以控制场地隆起、起锤困难设定击数,一般选用5~10击,而无需控制夯沉量。夯击遍数一般情况下可采用2~3遍,最后一次以低能量满夯一遍,其目的是将松动的表层土夯实。土体压缩层越厚,土质颗粒越细,同时含水量越高,需要的夯击遍数越多。
对于需要分两遍或多遍夯击的工程,两遍夯击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各遍间的间歇时间取决于加固土层中孔隙水压力消散所需要的时间。对砂性土,孔隙水压力的峰值出现在夯完后的瞬间,消散时间只有2~4min,故对渗透性较大的砂性土,两遍夯间的间歇时间很短,亦即可连续夯击。对粘性土,由于孔隙水压力消散较慢,故当夯击能逐渐增加时,孔隙水压力亦相应的叠加,其间歇时间取决于孔隙水的消散情况,一般为2~4周。对粘性土地基的现场埋设了袋装砂井,以便加速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缩短间歇时间。
3 夯锤
夯锤可用混凝土及铸钢制作。混凝土锤重心较高,冲击后晃动大,夯坑易塌土,夯坑开口较大,易起锤,易损坏。铸钢锤则相反,特别是夯坑较深时,塌土覆盖锤顶易造成起锤困难。某些施工单位将锤底制成稍带凸弧,增加了侧挤使坑壁稳定,减小了起锤力及坑壁塌土。夯锤形状现多用圆锤,夯锤构造可用钢板为外壳,底板加厚,内部焊接钢筋骨架后浇筑混凝土制成,锤底面积一般根据锤重决定,锤重为100~250kN时,可取锤底静压力25~40kPa,细粒土,单击能低,宜取较小值;粗粒土,单击能高宜取较大值。锤底面积一般为3~7m2,以上适于单击夯击能小于8000kJ时。若夯击能加大,锤重加大,静压力值宜相应加大。为减少夯锤下落过程中的空气阻力作用,特别是消除当夯坑较深而尚需继续夯击时的气垫影响,夯锤宜设4~6个排气孔,孔径宜取下口直径150~200mm,上口直径为80~l00mm,过小易堵孔。夯锤吊环必须准确处于重心,确保起吊后锤身平衡。
4 起夯面
为使强夯加密土不被挖除,有效利用其加固深度,起夯面可高于基底或低于基底。高于基底是预留一压实高度,使夯实后表面与基底为同一标高。低于基底是当要求加固深度加大,能级达不到所需加固深度时,降低起夯面,在满夯时再回填至基底以上,使满夯后与基底标高一致,这时满夯加固深度加大,需增大满夯单击能。
5 垫层
对软弱饱和土或地下水很浅时,常需在表面铺设砂砾石、碎石垫层,厚0.5~1.5m,垫层材料宜用砂砾石、碎石、矿渣,粒径宜小于10cm。对处理土层为饱和砂、软土时,夯坑易涌土、涌砂,故垫层填料不宜用砂。垫层厚度不宜过小,过小不起作用;也不宜过厚,过厚时能级低的强夯,在锤底形成大的垫,扩散动应力,减小对下部软弱土的加固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强夯法有很多的优点,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目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强夯法施工存在的诸多优点,设计院、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在大规模的地基处理时普遍倾向于采用强夯法施工,但在许多工程中,强夯处理效果不明显,甚至比不处理时还差。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地质条件适合强夯,使强夯能真正发挥去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通礼.强夯法地基处理施工技术[J].西铁科技,2006,3
[2]刘文才,张境花,李国民.浅析强夯工程施工的几个误区[J].西部探矿工程,2010,6
[3]李玉平.浅谈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刘志强.强夯施工方法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