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12: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会计学学位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会计研究生二元培养模式:问题症结与对策
2.高校会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会计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4.会计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5.论会计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能力框架的构建
6.默会知识视角下会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7.如何解决会计研究生培养的双向欠缺
8.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管理会计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9.“互联网+”对会计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10.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11.中国会计研究生教育的成就、问题与发展方向
12.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探讨
13.基于默会知识的会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教学制度改革
14.《管理会计》研究生学位课程案例库建设的思考
15.会计专业研究生报考CPA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16.关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7.浅谈当代研究生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
18.论会计类研究生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
19.高校研究生课程会计研究方法教学改革探讨
20.以行动学习为主线 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级会计实务人才——中央财经大学培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
21.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相应职业的嵌入机制研究
22.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重构思考
23.改革创新 科学发展 推动我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再上新台阶
24.农业院校会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25.会计科研规范法与实证法的互补性对我国会计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26.全国会计研究生第四届科学讨论会综述
27.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基于我国高校的调查数据
28.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中质量管理的引入
29.会计专业导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基于非会计专业背景生源
30.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的设想
31.实证会计教学模块优化设计——基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课程体系的设计
32.论我国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关问题
33.从我省高校实证会计研究状况谈研究生教学改革
34.将职业能力融入研究生学生活动的思考——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为例
35.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暨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36.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探索
37.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
38.以“联系学长制”培养全日制会计硕士研究生
39.关于研究生会计专业教材改革的思路
40.浅谈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走出误区,回归本义
4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质量管理建设
42.研究生阶段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43.巩固成果 攻坚克难 不断开创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局面
44.会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共生与互动
45.浅谈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
46.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着力打造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品牌
47.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沈阳理工大学为例
48.谈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对策
49.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制度实践与反思——以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为例
50.扩招形势下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基于硕士研究生自身知识结构的视角
51.全国第三届研究生会计学术讨论会综述
52.关于会计学研究生《管理会计》学位课程建设的思考
53.美国纽约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选修课程简介
54.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的思考
55.会计信息质量对研究生部一体化运行的作用
56.高校研究生会创新模式探究——基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联合会的实例
57.新形势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以会计硕士为例
58.日本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方式的可借鉴之处
59.全国第三届研究生会计学术讨论会在中南财大举行
60.上海市会计学会成功举办2016年第十一届长三角研究生学术论坛
61.如何解决会计研究生培养的双向欠缺问题
62.关于在我国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6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1984年招收管理会计博士研究生
64.上海市会计学会举办2012年长三角研究生学术论坛
65.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培养模式的思考
66.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与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
67.全国第三届研究生会计学术讨论会综述
68.基于默会知识的会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教学制度改革
69.北京地区成立研究生会计研究会
70.我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71.会计专业研究生学术创新培养实证研究
72.第九届长三角会计及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沪举行
73.浅谈研究生会计电算化教学
74.全国财经院校研究生会计学术讨论综述
75.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76.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东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
77.双导师制: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然选择
78.互联网时代下会计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79.我国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方式改革
80.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会计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探索
81.浅析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技术水平现状
82.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83.《会计研究》百期回顾及中国会计理论研究透视
84.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理论研究的路径演变
85.会计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86.高校会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7.默会知识视角下会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88.“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SWOT分析与培养模式探索——以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硕士为例
89.会计专业硕士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研究
90.我国第一位会计学女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教授曲晓辉
91.我国会计实证教学的现状及其思考
92.日、美会计教育目标及其启示
93.“互联网+”对会计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94.“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特色探讨——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
95.回顾与展望:中国会计信息化30年学历教育的理性思考
96.会计学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
97.开拓创新的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科
98.“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会计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99.面向职业化要求:我国会计教育改革新取向——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的定位、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
100.《财务与会计》:我学术生涯的源头
101.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探讨——基于安徽大学商学院的教学实践
102.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构想
103.会计学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思考
104.中外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105.关于在我国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106.关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07.会计专业研究生学术创新培养实证研究
108.全国会计研究生第四届科学讨论会综述
109.中国会计研究生教育的成就、问题与发展方向
110.会计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之探究
112.我国学术型会计研究生教育方式安全改革
113.如何解决会计研究生培养的双向欠缺问题
关键词:沙特 会计教育 启示
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简称沙特阿拉伯或沙特,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截止到2014年底,沙特总人口约3 080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 010万人,占总人口的32.79%,主要民族为阿拉伯族,还有少量的贝都因人。2014年,沙特的人均GDP为24 453美元,世界排名第31位。石油和化工业是沙特的支柱产业,70%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收入。1990年7月,我国与沙特建立外交关系,此后双方的经贸合作日益加强,在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等方面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
一、沙特的大学会计教育
在沙特,最早开展商科高等教育的是沙特国王大学的管理科学学院(之前称为商业学院),时间为1959年秋季。随后,阿卜杜・阿齐兹国王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于1967年,石油与矿业大学(现更名为法赫德国王石油与矿业大学)的工业管理学院于1974年也开始进行商科高等教育。这三所大学均提供会计学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教育。另外,还有两所大学也开展了会计学本科层次的教学,它们是法希尔国王大学和乌姆・阿尔库拉大学(King Faisal and Umm Al-Qura)。当然,各大学在培养学生的具体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本文以法赫德国王石油与矿业大学(以下简称“法赫德大学”)为例介绍沙特大学会计教育的有关内容。
(一)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能够进入大学修读会计学学士学位者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是普通中学的毕业生或中等商业学校的毕业生,但对中等商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较高,必须是成绩绩点为A的优秀毕业生。对于毕业总学分的要求,各校之间亦存在差异,有的大学为12分,有的大学为132学分,法赫德大学的毕业总学分要求为136学分,其中51学分为纯会计课程,占毕业总学分的37.5%,该校将课程分为六类:校级必修课、院级必修课、系级必修课、选修课、跨学院必修课和自由选修课,学制为四年八个学期。具体课程如下:
1.校级必修课。见表1。
2.院级必修课。见表2。
3.系级必修课。见下页表3。
4.选修课。在选修课模块,男、女生至少选修的学分是不同的,男生需选修9个学分,而女生则需选修6个学分,具体课程如表4所示。
5.跨学院必修课。该类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但开课单位是其他学院,其目的在于实现学院之间知识的交叉,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程度。见表5。
6.自由选修课。该类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自主选择,具体可以选修的课程在学生手册中会有列示,包括本系的课程,也包括其他系的课程。男生需选修9个学分,女生需选修12个学分。
7.学生成绩评定。从表6可以看出,沙特大学的学生成绩评定等级与我国类似。我国对学生的评价一般分为五类: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90分)、中等(70分―80分)、及格(60分―70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在沙特,学生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中期测试占20%,期末测试占40%,平时作业占40%。
(二)硕士教育及课程体系。沙特大学的会计学硕士教育始于1976年,最初有三所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条件是申请人要取得学士学位。沙特各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项目在时间长度、教学内容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法赫德大学的硕士项目分为两个培养阶段:课程教学阶段与学位论文阶段。其中,在课程教学阶段将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类,共27学分。从学分结构来看,高级会计课程为15学分,另外12学分为高级商业和经济课程。对硕士研究生学业成绩的评定类似于本科生的评价标准。毕业总学分要求为36学分,学制通常为三年六个学期。具体课程如下:
1.必修课。见表7。
2.选修课(至少选修6学分)。如表8所示,其中,成本理论课是必选的课程。
3.学位论文(共分)。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可以是会计领域中的任何问题。在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之后,需要进行论文答辩,答辩小组通常由三位教师组成,其中,有一位教师来自其他学校或机构。
(三)会计教师的职称及任职资格。在沙特所有大学,如果想要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取得博士学位是必要的条件。在评定讲师资格时,有无职业资格并不是一项基本条件。然而,近年来的实际状况是,在评定硕士学位持有人为讲师资格时都会被延后,其目的在于鼓励这些人去取得更高的博士学位。如表9所示。
(四)会计教学方法。在沙特,结合黑板示范的讲授和书面作业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传统的会计教学是在一间坐满学生的大教室里,有些课程的人数甚至超过了80人,一些必修课也是如此。沙特大学的会计教学以阿拉伯语为主,有些学校也选择阿拉伯语与英语双语授课。沙特大学的大部分阿拉伯语教材从埃及进口,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沙特学者自主编写的,其中的历史原因是沙特的教育政策多年来主要受埃及影响,而且在沙特建立大学之前,沙特的学生大多数是到埃及读大学,因此必须学习埃及的课程内容,使用埃及的教材。沙特大学会计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对理论的强调和对实践技能的轻视,即“重理论,轻实践”。同时,也很少强调对学生批判性分析、反思性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培养。此外,由于大多数学校的本科生取消了学期论文,学校图书馆的使用频率也随之大幅降低。因此,沙特的学者已达成了一项共识:为促使学生为其自身考虑,应该采用更加具有革新精神的教W方法与技术,培养学生具备继续探寻知识的能力,这样一来,即使他们走出了学校,学习过程依然可以继续。
(五)沙特大学会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沙特学者认为,在沙特的大学会计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会计教育的不足。沙特大学会计教育中存在的明显问题之一是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教育不足。从其课程体系中可以看出,与计算机会计有关的课程主要包括两门:必修课当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和选修课当中的计算机在会计与审计中的应用。同时,对计算机会计感兴趣的教师与学者更是寥寥无几,导致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相关理论研究匮乏,无法指导会计实践,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2.高质量会计教材的匮乏。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看,沙特均缺乏高质量的会计教材,这是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沙特的会计教材主要有两个来源:埃及和美国。对此,有沙特学者指出了这种状况的弊端:引进的会计教材在质量上并不是最好的,而且与沙特的经济社会环境相关性并不高。因为引自埃及的教材中处理的是埃及的经济业务,是以埃及的审计、会计准则、法律为依据的,与沙特的会计实践差别明显。从美国引进的会计教材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法是立足本国实际,参考欧美国家的数量研究方法而非它们的会计实践来编写符合本国实际状况的会计教材。
3.会计研究的缺乏。科学研究被视为大学学术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沙特的会计研究受到限制,主要是因为会计教师缺乏自由时间。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太重,大约每星期有12个小时的教学工作。当然,这种状况并非沙特所独有,而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普遍现象。
二、对我国大学会计教育的启示
(一)对本国语言与文化的重视。通过沙特的大学课程体系可以看到,其校级必修课均为本国语言与文化课程。反观国内的大学培养计划,英语的地位远高于汉语。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会让学生产生误解,以为英语的地位高于母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同时,课程体系中对本国文化的内容也很少涉及,造成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上出现问题,而且学生对本国语言掌握的程度也在不断降低。值得庆幸的是,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一些学校也在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这些问题已有所改善。将更多的本国优秀文化与语言纳入大学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本国文化的滋养下健康成长应该成为一项基本原则。我国的教育应该面向世界,但不能忽略的是学生成长的基础,这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本国的语言与文化。
(二)学生成绩评定中对作业的重视程度较高。学习本身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但我们主流的评价方式却是终结性的。这种评价方式与学习的过程相背离,因而带来了许多问题,诸如评价简单、评价不客观、对学生的激励程度偏低等。因此,合理的成绩评定应该是“淡化期末考试的地位,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监督”。沙特大学会计教育中将平时作业的占比确定为40%的做法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三)注重学生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沙特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中有必修课“小组讨论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可以说,在我国的大学会计教学中对学生这类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尤其是本科培养阶段。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但培养体系中该类课程的缺失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四)强化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教学力度。将当今时代视为一个计算机的时代并不为过,因为计算机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会计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加强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研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们要加强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的能力培养,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五)根植于本国文化特点与实践的会计研究与教材编写。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资料,高质量的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如何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也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沙特会计教育中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思路,那就是以本国的会计实践为基础,以欧美等国家的先进会计方法、数量分析方法为参考,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方法上先进,实践上落地”的良好局面。对于会计研究活动依然要立足于本国的会计实际,研究和分析本国会计活动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本国会计实践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学会学习与思考的方法。目前,我国的许多大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习目的不明确是一个重要因素。借鉴沙特学者的观点,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学。在当今社会,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和重要内容。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之后再谈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的培养才有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北方民族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世界伊斯兰国家(国情与数据)[M].2014.
【关键词】会计学科;会计学术研究;会计教育;会计
一级学科;学术评价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属于会计学科的本科专业至少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三个专业,归属于工商管理专业类。其中,会计学专业设置最早,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部分高校就设置了会计学本科专业,其后不久,少数高校还一度招收了会计学专业的研究生;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可以说是从原会计学专业中衍生、独立出来的新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于1998年进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审计学专业则于1998年作为试点专业进入该目录,到2012年才正式进入该目录。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会计学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尽管财务管理学和审计学在该目录中尚不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专业),但许多高校已经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自行设置了财务管理学(有的高校命名为“财务学”)二级学科(专业),并招收普通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审计学也可以独立设置为二级学科,但目前尚不多见)。此外,在该目录中,会计和审计研究生均被设置为专业硕士学位。会计学术研究、会计学科和会计教育三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会计学术研究和会计学科的设置直接服务于会计教育;会计学术研究的成果、水平、质量、风气、活跃程度,以及会计学科设置的合理性,也会直接影响到会计教育的水平。反过来说,由于会计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是会计学术研究的主体,所以提高会计教育的质量理应成为会计学术研究最主要的动力;会计学科设置也会成为会计学术研究的制约因素。会计教育的规模、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会计学术研究的水准,都是会计学科设置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本文重点从我国当前会计学术研究的导向以及会计学科设置的角度,论述了会计学科面临的发展瓶颈,以及对会计教育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会计学术研究的不良导向及其危害
(一)会计学术研究的不良导向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所从事的会计学术研究形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将会计研究划分为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两种类型,而且基本上将实证研究等同于会计学术研究,同时对会计实证研究的理解和实际操作往往又非常狭隘。当前会计实证研究的基本做法是:利用一些公开的文献数据,参考一些英美国家的外文期刊,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工具,通过相关分析或回归分析来检验事先提出的假设。但是这些假设的理论依据及演绎推理过程常常十分薄弱,而且工具运用得并不娴熟。也就是说,时下流行的会计实证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从形式上看具有数理化、数量化、模型化、科学化、多学科交叉性等明显特征,比较符合目前高等学校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积极推进高校国际化的潮流。在这种背景下,具有前述特征的会计实证研究几乎变成了会计学术研究的代名词。而除这类会计实证研究以外的会计研究类型往往被笼统地称为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分类一度在经济学中非常流行。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界兴起经济解释思潮,试图将经济学改造成像物理学一样的实证科学,其研究类型当然首先是采用研究“是什么”及“为什么”的实证研究;“应该是什么”及“如何做”的研究被称为规范研究,并因其不符合经济学所追求的实证科学目标要求而受到排斥。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会计学界追随经济学的这种发展趋势,将这一分类应用于会计学,并将实证研究作为正宗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规范研究也受到相当程度的排斥和抑制。事实上,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分类并不符合会计学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性社会科学的学科特征,因为作为一门工程性质的社会科学,规范研究必然是其最重要的研究类型。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会计学界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升高校国际化的进程中受到了美英会计实证研究模式的深刻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将会计实证研究搞得更加模式化、更加极端了。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会计学博士生及学术型研究生所做的研究几乎都是实证研究,这些论文往往局限于资本市场等比较狭窄的领域,对于政府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化等不太适合实证研究的专题则很少涉及。高校为了使得博士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尽快掌握会计实证研究的技巧和方法,不但成倍增加“计量”课程、削减会计类课程,而且举办的校内外会计学术讲座也几乎都是“实证”风格的。学术型研究生对于大量来自于会计理论及实践的会计问题视而不见,因为其难以写成实证研究样式的论文而不再感兴趣,或者由于知识结构所限只能去写实证研究类论文。在这种氛围之下,会计实证研究的课题设计也更容易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师对于写非实证研究类的会计论文没有积极性,因为写了也难以在被认可的杂志上发表。
(二)会计学术研究不良导向的危害
不可否认,开展一定程度的严谨的实证研究对于会计学科的发展是有益的,它有利于会计学与经济学等解释性学科的交叉联系,从而开拓会计研究的新视野。但是,盲目推崇会计实证研究,不理性地任意拔高实证研究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甚至将其视为会计学术研究的“正宗”或全部,则是很有害的。首先,尽管会计实证研究也进行一定程度的经验研究,但由于受其总体研究目的所限,更由于其形成的模式化状态,此类研究往往缺乏通过运用调查研究、案例研究、试验研究等多种手段对会计实践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从而无法满足解决会计实践问题、健全会计(包括管理会计和审计)制度及发展会计理论的需要。其次,由于受到研究目的及定量研究方法的限制,会计实证研究热衷聚焦于资本市场等比较狭窄的领域,对会计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如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会计、会计史及会计思想史、法务会计、国民经济核算等)缺乏应有的关注。再次,会计理论通常表现为用于指导、评价会计实践及其结果的建设性理论,在会计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会计准则、制度、方案、对策,通常表现为定性假设而非定量假设,而这种理论和假设往往难以纳入以定量研究为特征的实证研究模式。因此,该类研究通常表现为与会计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相脱节。最后,由于社会科学概念操作化本身固有的局限性,更由于会计研究工作者自身统计技术以及严谨性的欠缺,大量会计实证研究的研究假设缺乏比较成功的操作化过程(如对有关概念未经严格的定义、武断地以某一单一指标代表内涵丰富的抽象概念、相同概念或指标采用不可比的计量方法等)。因此,会计实证研究往往在经验层面上就缺乏可比性,也难以取得共识,而且相当多的此类研究中的研究假设缺乏明确的理论检验对象,其理论意义也就变得含糊不清。
二、会计学科未能实现有效整合且学科设置层次有待提升
(一)会计学科未能实现有效整合
会计学术研究之所以走上与自身的学科性质并不相匹配、进行会计理论与实践比较脱节的会计实证研究的道路,与会计学科未能实现有效整合且受到强势学科的挤压有密切的关系。自卢卡∙帕乔利于1494年发表《簿记论》起,会计学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20世纪50年代,会计学正式分化为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两大分支。众多的会计分支学科(如成本会计学、税务会计学、国际会计学、环境会计学、人力资源会计学、银行会计学等)也在此后陆续形成,但这些分支学科却被人们有意无意地纳入财务会计学或管理会计学两个分支。更令人遗憾的是,会计学分化为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两大分支后,放弃了会计学长期以来的形成的原则和理论框架,从而使会计学失去了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学科基础。财务会计学主要采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概念框架,放弃了传统会计学的原则和理论架构,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然而其概念框架却陷入了难以克服的理论困境之中;而管理会计学虽然是一个多学科形成的交叉学科,却与理论框架独立的财务会计学并列为会计学的两大分支。由于缺乏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学科基础,将其他已经有所发展的会计分支学科硬性纳入财务会计学或管理会计学框架的做法,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这些学科的发展。另外,从会计学中分化、衍生出来的财务管理、审计学,以及法务会计学、国民经济核算等会计边缘学科,长期以来也未能在理论上实现与狭义会计学的有效整合(曹伟,2015)。因此可以说,整个会计学科体系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界兴起经济解释和实证研究的思潮,试图将经济学改造成像物理学一样的经验科学。196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可以认为这是对于经济学科学化努力的一种肯定。在这种背景之下,经济学无疑成为社会科学中的显性强势学科。20世纪50年代以前,会计学尚未受到经济学实证思潮的影响,长期以来会计研究者从会计实务和会计实践出发,探索会计自身的发展规律,归纳总结出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架构,并将会计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开拓会计学发展的新局面。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芝加哥大学为代表的美国会计学术界,追随经济学的新的发展趋势,将会计研究纳入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中,逐步将实证研究作为自己的重要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此外的研究方式一般被认为属于规范研究,进而受到排斥和抑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会计实证研究在美国迎来全盛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会计学术界开始对实证研究进行反思。但是,实证研究范式目前仍然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会计学术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合理地推断,在美国的普通高校中,会计学这种实用性学科,受到经济学这种强势的基础性学科的强烈挑战。高校会计学的研究人员为了争取更好的发展空间,主动将会计学纳入经济学的羽翼之下,使会计研究更多地成了经济学研究的附属品。但是美国是一个价值多元的国家,其高校也是高度自治和价值多元的,因此,实证研究以外的会计研究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会计学科设置层次有待提升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几乎全部是公立大学,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在学科设置方面执行国家教育部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规定,高校自行设置学科的自微乎其微。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之前,会计学属于经济学门类之下的一个专业,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学位及博士后制度均设置齐全,当时还没有设置财务管理及审计学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及审计学的人才培养均通过会计学专业进行,并授予经济学学位。1997年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管理学学科门类,会计学成为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二级学科是学位授予单位实施人才培养的参考依据(第三条)。从此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开始突出一级学科的作用,并按照一级学科对普通高校进行学科评估(此前是更突出二级学科的作用,并按照二级学科进行学科评估)。应当看到,会计学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基础性特征,属于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基础性学科,其发挥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工商管理的范畴;另外,只要有受托责任关系及其相应的会计活动,就需要相应的审计活动作为保障,因此审计的意义也早已超出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也是如此。尽管这三个专业具有分立的必要性,但是三者相互依存、密切联系,有共同服务于相同目标的一面,若不以宏观综合的视角看待和管理这三个专业,很容易画地为牢、人为割断联系,从而难以实现三者共同的目标。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科的评价和管理开始采取突出一级学科、淡化二级学科的背景下,各普通高校也开始按照学科门类及一级学科划定自己的核心期刊范围,并对核心期刊进行分级,以此作为对论文科研成果质量评价的依据。普通高校拟定的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大多以SSCI以及教育部与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依据。CSSCI收录的期刊主要由中国社科院及省级地方社科院、各高校学报、国家级专业学会主办的期刊组成。该期刊目录很难照顾到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会计学和审计学各自只有一本期刊入围就是例证。高校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为了能够在学校认可的更高层次期刊上,纷纷转向与会计理论、实践、教学比较脱节的、与经济学联系更紧密的、逐步模式化的实证研究。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存在多方面原因,然而会计类学科设置层次低、自身缺乏话语权,则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两个重要因素。
三、会计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由于社会和市场需求旺盛,就业门路宽广,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都是很热门的专业,办学高校多、学生多、生源好、教师多是这三个专业的重要特点。会计类专业办学层次齐全,本、硕、博都有,其中,硕士层次又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种类型,有条件的高校学术型硕士开始采取硕博连读的方式,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专业硕士不被鼓励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直接到实务部门就业。普通高校师资主要有两个来源渠道:一是国内外博士毕业生(也有少数优秀的学术型硕士毕业生);二是从国外高校教师中引进(会计类师资主要来自美英国家或擅长在美英国家期刊的英语系国家或地区)。近年来,会计学术界本来就存在对于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片面认识,而在按照期刊大类进行分级评价论文质量的制度背景之下,经过有关利益主体的博弈,最后在会计学术圈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固的均衡状态,即会计学术研究只有做“会计实证研究”才能更好地生存。在这种学术评价制度和学术氛围之下培养的博士生和学术型硕士生,由于将大量时间用于“计量”课程,满足于依据一些现成数据及外文资料制作实证研究样式的,对于会计、财务管理及审计的专业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这些学生又成为将来国家最重要的会计学术力量和师资来源,他们作为教师又将同样的学习和研究方式传递给未来的学生。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日新月异,由此产生的会计、财务管理及审计方面的问题异常复杂、难解,不管是在政府监管层面,还是在社会和组织的管理层面,都对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端财、会、审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将由制造型大国转型为创新型和金融型大国,不管是宏观的经济管理还是微观的企业管理,难度都将成倍增加。财务管理作为金融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被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师资状况、教学状况和博士生的论文状况来看,会计教育不容乐观。先不说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能否满足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就拿具有基础性、规范性、法规性的财务会计来说,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采取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政策,而后者不仅不断公布新准则、修改旧准则,而且越来越复杂化。而研究生由于热衷于实证研究,对实证研究以外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其他领域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研究,因此对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如资产负债观、公允价值、资本保全、决策有用性等)存在似是而非的理解,对于会计准则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缺乏清晰的认识。这样势必影响国际会计准则在我国的正确运用,而会计准则则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和企业财务评价的重要基础。
四、关于会计学科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对会计学科进行理论整合,充分认识会计学作为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以后会计学分为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两大分支,并衍生出财务管理、审计学、法务会计、国民经济核算等众多的分支学科。可以看出,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遵循着不断分化的总体趋势。在对这些会计分支学科进行理论整合时发现,会计学科体系其实应当分为如下几个层次:基础会计学、狭义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边缘会计学科、广义会计学。基础会计学反映了长期以来支撑会计学发展的最基础的理论结构,用来实现最基本的会计目标——分期核算企业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通过基础会计学可以形成企业基本会计报表:综合收益及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狭义会计学是建立在基础会计学之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对外报告会计和对内报告会计两个子系统。有人将财务会计等同于对外报告会计,将管理会计等同于对内报告会计,这种认识其实并不科学。因为如果是这样,税务会计、政府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对外报告会计系统就无法整合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会计则容易被误解为不具有内部管理职能。另外,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学科缺乏共同的学科基础和理论基础,二者各自发展其概念框架且共同称之为会计学,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而且,目前由FASB及IASB所主导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其自身也陷入了理论困境。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会计学科重新进行理论整合。理论整合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构建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基础会计学;其次,以基础会计学为基础,根据具体会计目标,建立对外报告会计和对内报告会计两个子系统(狭义会计学)。狭义会计学依然符合会计学的四大基本假设。从基础会计学(实质就是传统会计学)到狭义会计学,既是学科分化的过程,也是学科交叉发展的过程。如对内报告会计可以看作是基础会计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税务会计可以看作是基础会计学与税务管理的交叉学科等。典型的会计边缘学科目前主要有国民经济核算和法务会计学,它们属于狭义会计学与有关学科形成的交叉学科,前者可以看作是会计学(主要是基础会计学)与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等学科形成的交叉学科,后者可以看作是会计学与审计学、法学、检查学等学科形成的交叉学科。这两个学科虽然也是以提供货币信息为主,但由于它们不符合会计学的四大基本假设(主要是不符合会计主体假设),因此不将其纳入狭义会计学下。目前,国民经济核算通常设置在统计学科范畴,法务会计学则主要由法学学者在研究。会计学者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重点从会计学角度来研究国民经济核算和法务会计学。广义会计学则是对(狭义)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学科所做的又一次整合。财务管理是从会计学延伸而来,可以看作是管理学与会计学的交叉学科;会计侧重于资金信息的提供,财务管理则是对资金运动的直接管理,所以二者联系紧密。审计是对会计和财务管理活动的鉴证和监督,所以审计学依存于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由于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三者同属于会计主体价值管理(资金运动管理)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从价值管理的角度,将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包括成本管理)等学科整合为广义的会计学。从已有会计学科的基本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会计学科是在满足经济和社会管理要求的过程中,通过会计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以不断分化的形态向前发展的。显然,这种学科分化扩大了会计学的视野和研究领域,提升了会计的功能和作用。学科的交叉和分化对于学科发展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但是还需要经常性地对学科进行理论整合。通过学科的理论整合,可以进一步发现学科之间的理论关联,从而对有关学科进行调整,形成学科体系或学科群。比如,通过整合现有会计学科发现,有必要恢复和建立会计学的最基础的学科——基础会计学;将会计学分为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并不十分恰当;狭义会计学符合会计学的四大基本假设;一些会计学科之所以被称为边缘学科的理由;有必要按照价值管理将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价值评估等学科整合为广义会计学;可以按照价值管理将广义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税务学进一步整合为一个以价值管理为特点的学科群。另外,会计学界应当有会计学属于基础学科的意识,将会计学同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来进行建设,认识到会计学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工商管理的范畴。会计最基础的功能是会计主体的货币计量和信息提供。会计主体不仅包括工商企业,还包括其他类型的企业以及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不仅服务于企业内部的各种职能管理,而且服务于资本市场管理、金融管理、税收管理、国民经济管理,以及法务管理、社会责任管理等。作为企业或组织综合性财务信息的提供者,会计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并成为财政、金融、资本市场运行的不可分离的基础。会计还是市场经济得以建立和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因为市场经济建立在产权界定明晰的基础之上,会计通过复式记账法清楚地核算了法人财产权、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以及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来源——利润,因此如果没有会计,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都是难以想象的。从会计学中分化出来的审计学和财务管理学也已经远远超出了工商管理的范畴。只要有受托责任关系及其相应的会计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审计活动作为保障。审计是国家财政资金运行的保障,是资本市场和金融运行的必要制度安排。这些都足以说明审计的意义早已远远超出了工商管理。另外,不仅工商企业需要财务管理,任何企业及有资金运行的组织都离不开财务管理,所以工商管理也难以涵盖财务管理。
(二)提升会计学科的层次,增加学科建设和评价的话语权
在目前按照一级学科进行学科管理和评价的情况下,原会计学科被分割成几个二级学科,各自为政,在政府和学校层面进行学科建设和评价的话语权很薄弱。因此,有必要在会计学科整合的基础上谋求建设会计学一级学科。在国家没有批准会计一级学科之前,会计界也应当有会计一级学科的意识,为会计学科的发展和评价出谋划策。事实上,成立会计学一级学科的条件已经具备,笔者对此也做了专门论述(曹伟,2015),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①会计学有悠久的历史和完善的基础理论结构;②会计学拥有众多的分支学科并已形成体系;③从会计分支学科中已经分化出财务管理、审计学等独立的专业;④会计学科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工商管理的范畴;⑤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专业既有分立的必要性,又有整合的必要性;⑥会计学科各专业具备很强的社会需求和较高的招生规模。最近一次政府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2011年)》,并没有将会计学列为一级学科。会计学界、教育界、实务部门,以及会计主管部门、有关团体,都应为此积极努力。尽管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如果主观上努力不足,准备不充分,可能下一次还是不能成功提升会计学科的层次。要做的准备工作至少有:①对有关会计数据进行统计,以示会计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影响之巨大;②对会计学科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以示会计学科和会计教育有着长期的渊源和共同的知识积淀;③呈现会计学独特的方法和理论,以示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④从理论上梳理和构建会计学的学科体系,以示会计学科逻辑严谨、根深叶茂;⑤整合属于一级会计学科的二级学科,论证这些二级学科的有机联系以及共同的目标;⑥论证会计一级学科独立的必要性,以及与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等二级学科的关系。
(三)精心打造会计类学术期刊,发挥会计类期
刊及同行评议在会计学术评价中的推动作用我国会计类学术期刊其实并非很少,只是在按照学科大类进行学术评价的背景下会计期刊被边缘化了。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学目前归属在教育部学科目录“工商管理类”之下。工商管理中的二级学科很庞杂,强势二级学科是企业管理等;而且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学术成果往往难以区分。因此,在进行学术评价时,这两个一级学科通常是捆绑在一起选择和确定核心期刊目录的,导致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期刊几乎垄断了这两个一级学科的核心期刊目录。进入CSSCI目录的会计类期刊只有《会计研究》和《审计研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近公布的“工商管理”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通用的A类期刊目录,也只有《会计研究》属于会计类期刊。但是,设置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三个专业的高校数量、硕博研究生人数、教师数量等指标,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及工商管理类的其他专业相比,其相对数量要占绝对优势。在这种矛盾非常突出的情况下,会计研究的论文成果自然纷纷转向管理学和经济学期刊,这也是会计学术界不愿意触及会计问题、热衷于所谓会计实证研究的根源之一。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会计学术团体及会计学界的有识之士必须呼吁增加会计类期刊在学术评价核心期刊目录中的数量。提高会计类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也是这些会计类期刊提升办刊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另外,还应当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创办会计期刊以及会计学与有关学科相交叉的期刊,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目前,除了北大、清华等极少数高校分别创办了以实证研究风格为主的会计期刊,绝大多数高校,尤其是一些老牌会计传统高校都还没有创办或形成有影响力且风格鲜明的会计学术期刊。会计学术评价最终还是要靠内容评价,因此必须建立同行学术评议制度。
(四)反思会计研究方法论,避免学术研究模式
化和单一化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一方面表现出“很热”的一面;另一方面,在目前的高校环境和评价体制之下,会计学术界人士(主要包括普通高校的教师和学术型研究生)尽管身在会计队伍中,但又有意无意地极力回避会计中的问题,“一窝蜂”式地热衷于比较模式化的会计实证研究。虽不能说这些会计实证研究与会计理论和实践无关联,实则是会计研究视野中的一个并非很大的领域;如此的“以偏概全”且追求形式化,又表现出会计学术研究“极冷”的一面。这一现象值得思考和研究。一位长期在国外任教、后来回国的著名会计学教授表示,在美国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他说:“一个头衔为‘会计教授’的学者,大概代表他是教会计的,他的学术专长很可能是信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心理学。会计只是应用技术,经济学与心理学才是学术。”这段话的前一句,可能意在说明存在于美国的一个事实:教会计的会计教授研究专长不是会计,而是经济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充其量在其专长的学科中加入些会计的“佐料”。而后一句话,则意在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观原因:会计只是应用技术,无须多加研究;经济学和心理学是学术,所以教会计的老师要研究学术就要研究经济学或心理学。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分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自然科学中的工程技术学科更是包含庞大的体系,难道从事临床医学的,为了做学术研究就一定要从事生理或病理研究吗?从事土木工程的,为了做学术研究就只能研究数学或物理吗?从事建筑学的,为了所谓的学术研究和多发表SCI论文,就都要研究建筑科技吗?显然,这是不可思议的。会计现在难道还只是500年前的复式记账法吗?上述观点反映出对学科的片面理解和对应用性社会科学的歧视。存在这种教学专长与研究专长相分离的现象是不合理的,是需要扭转的,而不应当是被鼓励的。会计研究走上模式化的“实证研究”之路,就是这种教学专长与研究专长相分离的表现。现在重要的是研究如何摆脱这种局面。深刻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并且端正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认识,端正对于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认识,无疑都是必要的。笔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尽管与认识论有关,但最直接的原因还在于目前按照大类期刊等级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质量的制度背景下,会计学科作为一个二级学科,在制定评价规则方面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可以想象,在科研队伍十分庞大,拥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热门专业的会计学科,在一些高校的科研评价中只认可《会计研究》和《审计研究》两本国内期刊,会形成什么样的学术生态和结果!
(五)在会计学术研究中重视“跨行业”和“跨学科”研究,拓宽会计学的研究视野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已经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事实。但会计学科的学术研究却不尽人意。高校会计研究的高端人才不愿意关注会计的核心问题,研究内容与会计理论和实践越来越脱节,研究成果也不太被社会所重视,表现出“空心化”和“边缘化”的趋势。这一现象形成的总体原因比较复杂,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学科在20世纪经过学科分化以后,缺乏有效的理论整合,自身存在理论困境,从而未能形成严谨的学科体系;二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处于世界会计学领导地位的美国会计学术界,在会计学科面临自身理论困境及强势学科的压力之下,将服务于经济学等学科的会计实证研究作为会计学术研究的正宗,从而使会计学术研究陷于狭隘的境地,并逐步偏离以解决会计问题为导向的正确道路。进入21世纪之后,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引导下,我国高校为了尽快提升国际化程度和高校世界排名,通过制定有关学术评价制度,使美国高校学术界的会计实证研究方式迅速被我国会计学术界广泛接受,而且其在国内的应用比美国更为模式化和形式化。应当说,最早在美国会计学术界开展的实证研究,是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与会计学相交叉的一种跨学科研究,不失为会计学术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但遗憾的是,过分夸大了这种实证研究在会计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计学术研究应当在夯实会计学科自身理论的基础上,继续走跨学科发展的道路,以扩大会计学科在社会和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同时也为庞大的会计学术研究队伍提供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学术空间。传统的会计实证研究应作为会计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领域来看待,而绝非会计学术研究的全部。会计学跨学科研究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首先,会计学研究应注重与不同行业的结合。我国自从实行市场经济、按照西方国家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设置会计学科体系以来,一直很注重一般工商企业会计的研究,但是由于矫枉过正,严重忽视了行业会计的研究,而一些特殊行业的会计问题却非常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如金融、保险、农业、互联网经济等。其次,会计学术研究除传统的纳入解释性学科研究循环的实证研究以外,应当大力开展与税务管理、金融管理、财政管理、企业管理、国民经济管理、法务管理、网络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提升会计学科服务社会和经济管理的能力,扩大会计学科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另外,在研究方法方面,逐步淡化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分类,突出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和制度研究的结合;在开展经验研究时,提倡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鼓励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并举。在进行学术评价时,应突出会计专业期刊,并注重研究成果的会计学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陈孟贤.当代会计研究方法:检讨和反思[J].会计研究,2007(4).
曹伟.论会计学科的理论整合及会计学的边界[J].当代财经,2015(1).
曹伟.会计学一级学科设置探讨[J].财会通讯,2015(1).
曹伟.应用型社会科学研究逻辑重构与会计研究方法反思[J].财会通讯,2014(10).
曹伟.论会计研究的研究类型和研究取向[J].甘肃社会科学,2015(2).
葛家澍,占美松.关于会计实证研究的思考[J].财会通讯,2007(12).
袁卫.机遇与挑战:写在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之际[J].统计研究,2011(11).
会计信息化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和会计学专业复合而成的交叉性学科,其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计算机类课程、会计类课程和交叉类课程。工科专业下的会计学方向实际上就是指会计信息化或者计算机在会计的应用。从图1中可以看出,真正体现会计信息化特色专业的课程应是交叉类课程的设置,相应地承担这部分课程的教师应该具备会计学和计算机复合型专业知识,而这也是当前教师队伍中所缺乏的。以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为例,计算机类课程由信息工程系承担,而会计类课程由经济管理系承担。会计信息化方向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见图11.计算机类课程设置。表2给出的是工科背景下的会计学方向计算机类课程设置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主要的计算机核心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导论、C/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概论、软件工程、面向对象技术等。此外,有些学校开设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资源管理、软件项目管理等不同程度的交叉性课程。2.会计类相关课程设置。表3给出的是工科背景下的会计学方向会计类相关课程设置情况。从表3中可以看出,会计类相关课程可分为:经济管理基础课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金融学、市场营销、经济法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如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战略管理、税法等。从表3中也可以看出,软件工程(会计学)在课程设置上呈现出以下特点:①本着会计核心课程优先原则,将会计的核心专业课程几乎全部开设;②经济管理类课程选择性开设,一般主要开设管理学、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等基础课程,其余课程在课时剩余时开设;③相对于纯会计专业,一些例如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制度设计、会计发展史、纳税会计、金融会计、预算会计、资产评估等课程,因总课时限制未进行设置或放入到选修课中。3.交叉课程设置。表4给出的是工科背景下的会计学方向交叉课程设置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①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设置的交叉课程一般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ERP、财务软件应用等,但四个学校具体所设课程又不尽相同;②以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为例,交叉性课程可以分为理论复合型课程和实务复合型课程;③计算机审计方向的交叉类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审计实务、信息系统审计、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等;④有的学校设有特色的交叉类课程,如金融信息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ERP沙盘应用等。
二、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表5给出的是工科背景下的会计学方向人才培养基本情况,从表5中可以看出:①除大连交通大学外,其他学校均采用了四年制大学本科教育。②除大连交通大学授予管理学学位外,其他几所院校皆授予工学学位。③关于培养目标及要求方面,大部分学校设置相关专业主要在于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强调学科专业的融合与交叉,而江西财经大学在强调复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④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进行五年制本科教育,授予管理学学位的同时,可授予第二学士学位。2.培养方向。以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为例,其《201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软件工程(会计学)规定了两个方向,方向1为具有软件背景的会计学方向,方向2为具有会计学背景的软件工程方向,具体课程设置模块见图2和图3。图2给出的是具有软件工程背景的特色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模块,从模块中可以看出,公共基础课占40%,剩余的60%中软件工程课程18%,专业方向课42%,专业方向课占多数,故将软件工程作为背景。而图3给出的是具有特色专业背景的软件工程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模块,从模块中可以看出,公共基础课占40%,剩余的60%中软件工程课程42%,专业方向课18%,软件工程课占多数,故将专业方向课作为背景。以江西理工大学2010级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为例,总学分为205.5分,公共基础课74个学分,占36%,会计学方向课程88个学分,占42.8%,软件工程课程43.5个学分,占21.2%。而大连交通大学学分制要求,五年内总学分不少于283分,其中公共基础教育91个学分(32%),会计学专业教育73.5个学分(26%),软件工程专业教育50.5个学分(18%),实践教学68个学分(24%),若将实践教学内容依次拆分为公共基础课、会计学方向课和软件工程课,其各自所占比例与江西理工大学基本相当。从两所院校的实际课程安排看,两校的软件工程(会计学)人才培养方向更倾向于软件工程背景的会计学方向,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大连交通大学授予管理学学位也是合理的。
三、工科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的认可度较低
以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为例,目前该专业认可度较低。在学生报考时,很多考生和家长会有疑虑,对该专业存在质疑。质疑的理由无非是:①软件工程本身就是新专业,设立时间不长,教学质量存疑;②收费较高,高校设置该专业招生的动机受人质疑;③会计学放到软件工程下说法新鲜,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考生和家长难免对该专业迟疑。在学生毕业时,学生找工作和考研时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为:①考公务员时,该专业的学生因授予工学学位,故不能报考会计学相关专业的职位,只能看作是计算机类的考生。②考研时,面临两难的抉择,很多文科生在报考计算机类或软件工程类专业时望而却步,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考会计专业研究生,但是面试时该专业是否被会计系教师或报考学校认可也尚未得知,何况有的学校会计学硕士在进行调剂时明确限制外专业调入,软件工程(会计学)是否能被看作是会计学相关专业尚无准确定论。③就业时,很多招考会计的单位都会对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有些迟疑,怀疑这个“杂牌专业”。的确,类似软件工程(会计学)这种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现在社会认知度还较低。
(二)课程设置难度较大
从上述现状中也可以看出类似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难度系数较高,主要表现为:①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的学分相对于其他专业较多,具体表现为门次多且很多都是高学分的课程。②各高校无论在设置计算机类课程、会计类课程、交叉类课程时都各不相同,说明目前在高校尚未存在着统一的课程标准。③课程设置偏重于计算机类还是会计类没有准确的定位,各分一半显然效果不佳,但过分偏重一方,另一方则会较弱,以致无专业深度。④在安排完计算机和会计核心课程外,没有较多的空间再安排管理类或经济金融类核心课程,所以很多学校只开设了管理学、宏微观经济学等寥寥几门,这显然是不够的。⑤有的高校在三年级时尝试分方向进行培养,除授课和课程安排上有难度外,这种做法又会使学生对该专业更加疑惑,不知该如何自我定位。⑥软件工程专业偏重于实践应用环节,往往大四一年是在外实习,从而使在校学习的时间大大减少,课程设置难度大大提升,很多课程处于很难取舍的状态。
(三)专业学习难度较大
从教学的角度看,类似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教学安排难度很大,计算机类课程可由计算机学院或系部承担即可,会计管理类课程由经管学院或系部承担即可,交叉类的课程由相应的专业老师负责即可。但是,从学习者即该专业的学生角度看,学好跨学科专业难度较大,特别是这种横跨工学和管理学两个大学科门类的专业。其难度较大的原因包括:①学习该专业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为文科生,学习离散数学、C语言、Java语言等相关计算机课程难度较大,有的无兴趣,勉强通过考试而已。②计算机相关课程知识多属于显性知识,且结构化特征显著,而会计管理类知识多属于隐性知识,很多是需要经验的体会,且非结构化特征显著,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显著,势必会造成初学者无所适从,从而增加学习的难度。③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课程较多,很多是高学分,这也无疑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一个学期内要吸收和消化平均十几门课程知识,难度较大。
(四)复合性较弱
跨学科交叉类专业设置的成功关键取决于交叉性意识的强弱,其理想的结果为强会计强计算机,但往往会造成强计算机弱会计、强会计弱计算机,甚至弱计算机弱会计,究其原因在于复合型较弱,具体表现为:①由于单独的计算机课程和会计类课程设置较多,且总学分有限,故复合型课程的门数和学时有限,学习不能深入。②在单独的计算机课程和会计学课程讲解时,是完全独立的体系,日常教学中往往呈现“两张皮、无交叉”。③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教师少,复合意识本身就不是很强。④目前大多数学生只是单纯地学完计算机和会计类课程,没有主动意识将两者有效地进行结合,而很多复合型课程在第6、7学期开设,此时很多学生忙于考研和就业,学习精力不集中,故复合效果大大降低。⑤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持续性有效需求还比较弱,现在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会计软件的应用操作上,普通会计学生也可以完成,更专业、更高端的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尚待进一步激活。
(五)人才流失
从长远看,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且势必会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但目前高端、持续性有效需求尚未完全形成,故势必会造成大量复合型人才的流失。而且,这种流失现象已在学生未毕业时表现出来:①很多学生选择该专业时具有盲目性,有的是好奇心驱使,有的随意填报,更有的是为了低分录取有本科读,因此很多新生在进校时就明确不会从事该行业;②计算机类课程的难度使部分学生毕业时更愿意从事纯会计工作;③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就业对口的会计管理类软件公司人才需求量小于供给量,就业环境和工作压力也使得很多学生望而却步。
四、建议与对策
软件工程(会计学)等类似专业的出现适应了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是新兴商务软件产业在教育上的一种反应,与重庆理工大学等学校所开设的会计学(会计信息化)专业对应,都是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不同的是一个是在软件工程工科背景下复合,一种是在会计管理学科背景下复合,所以两种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和培养目标是相同的,只是培养方式和具体的培养要求有所不同。其实,在会计学科与之类似的专业设置还有法学(法务会计)、会计学(法务会计)。会计信息化和法务会计可以堪称会计学科类两大经典的跨学科复合型特色专业,本文从以下方面探索如何促进软件工程(会计学)等类似专业更好地发展,尽早摆脱当前的尴尬局面。
(一)提升专业认知
既然明白了会计信息化和法务会计等类似学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那么政府、教育界、会计界、企业乃至全社会都应该逐步达成共识:无论是哪个特色方向,我们都应该认为它和财务管理、审计学一样是会计大类专业,同时也可以被认为是计算机类或法学类专业,提高该类似专业在社会的认可度,让毕业于该专业的学生们享受他们本来就应该有的但迟来的待遇。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朝就可以实现的,这需要政府、教育界、会计界领导的重视与推进,需要我们该学科领域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更需要该学科领域学生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提升软件工程(会计学)类似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其社会竞争力,进而提高该专业的关注度和知名度。无论是该学科领域的教师、学生,还是从事该领域的工作者,我们都应“韬光养晦、居安思危”,坚信一个理念,即复合型专业的明天是光明美好的,而走往美好明天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断推进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和深入。
(二)校企合作与双学位式培养
提升软件工程(会计学)等类似专业的认可度不是一朝完成的,目前就业和考研时的尴尬局面依然会存在,为缓解这种尴尬局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①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将用友、金蝶、新中大、浪潮等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商务软件企业引进学校,走向课堂,实现“校内培训、校外实习、推荐就业”全方位的互利合作模式。②借鉴大连交通大学培养模式,五年制培养双学位人才,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两大学科基础知识、进行充足的校外实习和毕业实践,也可以让学生在就业时有了双重保障和多种选择。③鉴于四年制的限制,学校可采用双学位的培养模式提升该学科学生的竞争力。对于那些有精力和能力的学生而言,可以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二学位,着重开设非会计核心类的其他会计相关课程以及经济管理学科的其他课程,本着不重复设置课程的原则即可。在学生修得一定学时,获得相应学分的前提下授予管理学第二学位。毕业工作时,工学和管理学双学位证书势必会对就业有所帮助。
(三)二维式复合课程体系设计
图4给出的是二维式复合课程体系设计图,横轴代表会计类课程,纵轴代表计算机类课程,有四个交叉点。其中:A代表理论层次的复合或交叉,是将会计、管理与计算机相融合而成的交叉性课程,比如: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ERP、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资源管理、计算机财务管理等。B代表基于会计、管理理论思想的计算机实践环节,是指将会计、管理应用到计算机实务中,严格意义上讲很难剥离出该类课程,因为计算机作为应用工具,往往是将其思想应用到其他领域。C代表计算机实务与会计、管理实务的融合,主要是指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技术的实践环节,即利用面向对象技术、Java设计语言等软件开发工具进行会计软件、财务管理软件、审计软件的开发,设计出简单、易操作的管理类应用系统,比如工资系统的开发等。D代表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思想的会计、管理实践,即计算机在会计、管理领域的应用,该类交叉性课程复合性较强,主要有财务软件应用(各类主流软件的实践操作环节,如用友U8.72、金蝶K3、SAP等)、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数据挖掘或数据仓库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计算机审计实务、ERP沙盘应用(企业模拟经营)等。由此可见,在二维式复合课程体系设计图中,强叉课程主要是将计算机理论与会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相融合,在本科教育中更多地偏重于该类课程的设置,但应该注意的是,在条件适合的情况可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开发动手能力。
(四)强化复合与交叉
软件工程(会计学)等类似专业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复合性和交叉性,不是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整合”。李刚(2008)曾在文中建议基于整合观念的AIS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应从专业层次和课程层次展开,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的设立已基本实现专业层次的构建。至于课程层次的构建,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按照二维式的复合课程体系在理论和实践环节开设复合型课程,强化知识的交叉和复合;二是在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审计、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项目管理等复合性课程教学中,应淡化知识的简单叠加,强化知识的整合和交叉,应突出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管理知识的特色,应重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并通过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强化知识的整合,提升教学效果。
(五)准确的专业能力定位和人才分流
无论是软件工程背景下的会计学方向(方向1),还是会计学背景下的软件工程方向(方向2),无非都是在说明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该如何进行准确定位。实际上是在讨论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应偏重于计算机还是管理,在培养中不可能对半分,肯定是有所偏重的,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其实,软件工程和会计信息系统学科中强调信息系统开发应遵循结构化的开发思想,即坚持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步走。前两步的实现既需要扎实的会计学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流程,处理会计业务,又需要应用软件工程的开发思想和方法,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基础的程序编程语言也是必须的。最后一步是系统实施和维护阶段,或者主要是程序编程阶段,需要软件工程师来完成。
张新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企业价值评估、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他是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的创立者。张教授从对现有财务分析理论的不足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体系的设想,并以一系列概念体系为起点,从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现金流量质量和财务信息质量等方面对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的理论进行了研究,从而形成了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的理论框架。他提出了众多创新性的学术观点,比如张教授提出了资产按照质量分类的理论,他认为资产按照质量分类,可以分为:(1)按照账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2)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3)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再如张教授对比率分析在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中的应用做了深入研究探讨,他指出,比率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质量分析,但是利用财务比率对企业财务状况质量进行分析时必须注意财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同时,还要重视对非货币性信息的使用。这些思想集中反映在专著《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研究》之中,该著作广受学界和实务界的好评,曾先后获得北京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管理三等奖等。
张教授除了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多部、多篇关于财务质量分析的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以外,在担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1999年6月~2010年4月)期间,还在各类论坛和媒体上多次发表关于中国MBA教育、EMBA教育规律、中国国有商学院运作规律的演讲和访谈。其中的“中国MBA教育:胸怀与信心”、“实力、质量、尊严”、“中国管理教育界只有对世界管理教育界有自己的贡献,才能在世界管理界里有一席之地”、“靠模仿永远得不到同行的尊重”、“必须努力维护中国EMBA教育的尊严”、“中国大陆高质量的EMBA师资不超过50人”、“MBA应定位为中低管理者”等观点在中国MBA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张新民也因此而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商学院院长之一。
在承担繁忙的行政工作的同时,张教授始终站在教学的第一线。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的企业管理人才,是张教授长期所致力的工作。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他编著出版了多部教材,代表性的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报告分析》等教材。张教授还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教学条理清晰,讲授透彻生动,深受学生的崇敬与爱戴,他主讲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课程,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张新民教授2006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 会计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
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及其引致的就业形势的变化,推动了会计专业硕士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会计专业硕士教育的迅速发展,对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队伍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会计专业硕士招生时间短,培养模式存在很多不足,因此,研究会计专业硕士发展显得更加紧迫、重要。所以,构建一套适合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对健全和完善国家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会计队伍十分庞大,从业人员至少有1 500万人,但高层次会计人才却不足10%,这说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满足社会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要,2003年国务院学位办决定在我国首批设立21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培养职业化的会计专业硕士,2007年又有8所高校被批准为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2009年教育部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经批准,2010年、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新增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77家和71家,目前,我国已有177所院校有招收会计专业硕士的资格。近年来,在我国境内的跨国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大型企事业单位等,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各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硕士同质化严重,与会计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相近,职业化特点不突出。这些问题反映出社会对会计专业硕士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它要求会计专业硕士既系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及技能,又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到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去。
虽然我国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持续扩大,但由于很多高校会计学术型硕士培养先于会计专业硕士,多数高校一直延用会计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缺乏创新,从就业结果看,会计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区别并不大,同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并没有拉开明显的差距,实践证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并不适用于专业硕士,这种培养方式没有突出会计专业硕士的特色和优势。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较好会计理论基础、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熟悉国际会计法规和惯例的高素质、应用型的综合会计人才。所以我们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存的高层次会计人才,推动目前的会计专业硕士教育健康发展,提高会计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目前会计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结构不合理
师资问题是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然而目前新批准的及层次不高的部分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依然沿袭会计学术型硕士的导师结构,选择理论功底深厚的教授作为会计专业硕士生导师。首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资深教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以支配者的角色灌输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给学生创新思维发挥的机会。其次,这些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对某些实际的操作教师本身并不是很理解,这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实行了双导师制,但由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约束和激励使得实务界的专家对会计专业硕士指导不到位,多数学校形同虚设。会计专业硕士不同于学术型硕士,会计专业硕士是为社会培养理论知识牢固、实际工作能力强、有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所以,高校的教师结构不能满足培养优秀会计专业硕士的需要,这制约了我国会计专业硕士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的会计专业硕士的课程除了7门核心课之外,大都是借鉴学术型会计硕士的培养模式设置的,虽也设置一些相关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但是职业特色不明显,没有按不同方向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课程,这种课程设置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和学术型会计硕士没有本质区别,学到的知识广而浅,没有在某一特定职业方向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课程相对较少,缺乏训练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
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具有实践性、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现有的偏学术型的培养方式理论课所占比例偏高,实践课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实践课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课程设置导致会计专业硕士的实践性严重不足,这违背了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所以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去培养会计专业硕士。
(三)学生实践经验不足
实践环节对提高会计专业硕士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由于高校在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实践所占比重偏低,导致培养的会计专业硕士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硕士不吻合,致使会计专业硕士就业压力很大,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造成高校会计专业硕士实践经验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虽然高校已经意识到实践对会计专业硕士的重要性,但由于办学经费的紧张,高校没有能力建设足够的实践基地供学生使用,实习场所大多是由企业提供,实践能力的不足导致学生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既没有学术型硕士的研究能力,也没有专业硕士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学生的实习一般是在企业完成的,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实习企业担心影响生产秩序或泄露商业机密一般不会安排学生参加一线实际工作,企业只是把实习学生当作免费的打工者。而且实习是短期的,所以企业认为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去培养你。
学校没有能力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企业又缺乏利益的驱动为会计专业硕士的实习提供帮助,这些原因导致了会计专业硕士实践经验远远不足,这不符合社会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导致他们在社会上很难立足。
三、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创新培养模式
会计专业硕士综合素质的提高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还要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会计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上独具优势,产学研合作能解决高校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生没有实践基地等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深化和保障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对注重实践的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措施,产学研结合模式,关键是促进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真正融合,高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给学生和教师一个实践基地、创新基地,企业也充分享受学校的人才资源和优先享受高校的科研成果,这样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的无缝对接。本文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具体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创新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在国家强调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和经济转型的时期尤为重要。
(一)建立一套适合会计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
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提高高校会计专业硕士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研究方向的设置既要发挥学科优势,又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在此前提下,课程设置要重视职业素养课程,鼓励开设行业知识讲座、职业道德等与职业发展相关的课程,紧跟时代的脉搏。课程设置包括核心课和选修课,核心课包括MPAcc教指委参考性培养方案给出的政治、英语、管理经济学3门公共必修课及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4门专业必修课。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必然,笔者认为授课过程中要赋予政治、英语新的授课方式,政治多讲授些国内外时事,英语改成商务英语,更多与会计背景相结合,为国家培养国际化的会计人才。
选修课以菜单式的方式,学生针对自己的就业去向选择自己要上什么课。比如以职业目标为导向,针对注册会计师方向,可以开设审计、财务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以帮助学生毕业时拿到CPA证。也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开设相关特色课程,由于黑龙江省邻近俄罗斯,对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为扩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选修课中应加入俄语、国际商务与国际结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专题等课程。在会计从业过程中,对法律的了解对职业判断、决策很重要,所以,在选修课中鼓励多开设与法律相关的课程,增加学生对相关法律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在授课中还要重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教学方面要重视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训练。案例教学的优点在于它选用典型案例,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方法共同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和推理,开发学生多维思考的心智模式,从而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选用典型的会计案例,贴近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案例中探寻经验和教训,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和素质。
为了加强会计专业硕士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训练,应增加实践学分,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性与应用性知识结合。教学方式改革着重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将课堂搬进实验室、企业财会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现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维。在授课中,教师将基础理论、典型案例与学科前沿知识融会贯通;在课程考核上,将调研报告、课题讨论、案例分析及课程设计成果相结合;在学习方式上,将个人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满足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中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资深教师并不多,应实行“导师组制度”并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优秀的导师团队对于会计专业硕士论文及实践的指导显得很必要。在校内选择科研能力突出,理论知识过硬的专职教授担任校内第一导师,加强学生会计理论基础素养,同时聘请校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CEO等人才作为兼职导师,校外兼职导师不一定有多高的学历,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会计实践经验和社会资源优势,这样由高校的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组成一个导师团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形成互补,共同研究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指导这些学生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校期间校内导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价考核,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校外实践工作进行考核,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要互相学习,经常沟通完善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由校外导师介绍学生进入本单位实习,校内导师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应该积极参加校外的实务工作,教师带领学生建立案例讨论组,在企业工作中发现素材,进行案例研究与开发,研究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加深了对实际工作的理解,只有在边学习边探索中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高校对于取得成绩的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要给予必要的奖励,充分调动导师组的教学积极性和热情,让导师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增加高校培养人才的实力。
(三)通过校企合作搭建研究生实践基地
在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仅靠学校的会计模拟实验室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处在真正的会计环境中,真正熟悉会计的操作流程,处理现实的会计实务,才能领会会计工作的要领,在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的意义。所以说进入企业进行现场实习对会计专业硕士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学生以后进入企业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充分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为研究生搭建创新平台在会计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企业联合创建培养基地和研究中心,探索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加大企业委托培养力度,与社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用人需求,同时借助企业在技术和经济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数据信息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导师指导学生为企业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研究生投入企业管理的实践工作中,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学校也应成立专门部门,为参与合作的企业提供财税培训服务、财税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进行税收筹划等,帮助企业员工了解最新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企业,享有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优先享用学校的科研成果的权利,从而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
(四)完善学位论文管理制度
在会计专业硕士学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学生的专业能力、思维方式的综合体现,所以毕业论文在研究生的考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学校应该从论文选题、数据处理方法、实用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把关,监督其写作。论文选题应从现实出发,针对会计及相关领域的实务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应是进行纯学术研究的文章,而应具有实用性和社会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或讨论会计实务问题的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或理论结合实务的专题研究,应有数据或实际资料做支撑。论文内容更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数量分析方法的训练,数据处理方法的学习有利于提升会计人员的管理效率和判断能力。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与决策相关的数据,如何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具有信息含量的信息,对会计专业硕士来说是一种必要的工作技能。通过在论文选题的确定、调查研究材料的整理与归纳、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论文的撰写方法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训练,能够不断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能力,强化其表达能力,这是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要的环节。
(五)完善研究生激励政策,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建议学校设置完善的奖励机制鼓励企业、教师、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设定系统的评选方案,评选优秀研究生、优秀校内外导师、管理干部等,针对当代企业注重企业形象和企业社会价值的特点,发挥高校品牌价值对于企业的激励作用,给予一定比例优秀校外导师以名誉上或其他方式的奖励。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创新已经取代知识批量生产成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完善研究生奖励制度,以奖勤罚懒为原则建立三维的奖励体系,设置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企业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项目,资助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全面提高奖学金的标准,加大奖励力度,激发研究生参与到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实务工作、案例调研和案例研究中的热情,让更多的创新能力强的研究生在案例研究与开发和企业财务系统建设中突出他们的潜质,取得优秀的成果。
四、总结
会计专业硕士教育是一种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的特殊高等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及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所以会计专业硕士应有独特的培养方式,本文提出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建议高校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建立政府产学研管理机构、研究生激励制度和学位管理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在培养过程中以会计职业资格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目前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培养模式还有待完善。X
参考文献:
1.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3,(1).
2.徐雅斌.校企共建、产学研结合的工程型硕士研究生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1,(10).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培养模式
今年四月,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更名为武汉商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专升本后,学校当务之急要对各个升本专业进行办学定位,确定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色。现以武汉商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如何做好专科到本科的对接,构建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如下探讨。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会计专业是武汉商学院所有专科专业中学生最多的专业,目前在校学生1130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11%,会计专业学生所占比重大,每年招生形势好,师资力量较强,配备了一定的教学、实习设备条件,学生的专业功底扎实,每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这些条件为下一步申报会计学本科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武汉商学院专科升本科后,会计学专业如何在专科基础上发展本科教育,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加强会计专业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当今社会,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实用化”,企业希望毕业生上岗就能熟练地工作,并且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作为与企业结合紧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完全可以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保证学生的供给,又可满足企业的这种要求,实现校企双赢。通过对武汉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建设研究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会计人才。
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一)优化教学体系
要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合理的培养机制,即要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包括一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一般基础课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沟通能力、运用外语、计算机的能力等,教学中要力求全面、扎实,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专业基础课传授学生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了解世界经济动态,理解真实的经济生活,也可以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相应的知识基础。专业课教授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选修课培养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模拟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它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为了保证实践教学取得最好的效果,要认真编制教学大纲,加强专业实验室、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注重实践教学的强化和创新,将实践教学与正常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拓展体系包括社会综合能力和专业外延的训练,也包括对学生身心的培养,即教学生如何做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进取,具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能够与他人团结合作,有文化、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二)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确定合理的教学体系后,还需要进一步考虑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结合教科书、录像、光盘、网上资源等,扩大课堂的信息量,不断刺激学生的视听,同时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通过幻灯片的演示,加上教师在黑板上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注重不同教学手段的有效结合。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是教师的讲授为主,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更多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新的探索式、研究式的学习方式。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首先建立校和院系两级教学督导组,通过课堂纪律检查、教案检查、观摩教学、优质课竞赛等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建立随机听课制度,随时掌握教师授课情况,建立学生评教机制。为了保证评教的公平性,取消出勤率低于50%的学生的评教资格;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教学质量问卷调查,反馈教师授课情况;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及时反映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以上制度,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
大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应该再是应试教育。综合考评一个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不应该只看试卷成绩,也应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可以丰富课程的考核形式,比如进行口试、课堂讨论、实际案例分析、写专题论文等。这样做可以使考核结果更客观、更全面,也可以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负担,使学生不是临阵磨枪,而注重平时对知识的积累和理解。而且要鼓励教师加大试题库建设,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是为考而教。
(五)实现产学研结合
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学校应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习场所,这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等都具有很强的支持作用,教师也可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三、师资队伍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从多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参加部委、名校组织的学习班,进行学术交流、出国培训等,鼓励教师进一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对于新进教师要进行岗前培训,对每位青年教师指定一位教学水平高、作风优良的老教师或骨干教师进行全面指导。由于会计学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应该提倡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可以分期分批地让中青年教师到实务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参加一些审计和咨询项目。另外,还应聘请一部分实务单位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在加强校内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注意吸收具有“双师型”的人才。
会计学专业的理论与实践非常密切,而且要求有很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计实践要上升到财务管理、会计职业判断、报表分析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等高级层次,每一层次的实践,除了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外,更多的还在于它所依托的深厚和广博的理论功底,要具备将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在具体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会计学专业实践性的特色还在于会计学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掌握熟练的实践方法。对已掌握丰富专业理论知识的会计学教师来说,只要有实习锻炼的机会,他们的实践水平会提高很快。会计学专业教师若有丰富的实践知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听课的兴趣与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新升本科院校要重视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应与学历、学位、职称一样将专业实际工作经验作为教师考核的硬指标,纳入教师资格或职称评聘的条件中。
会计学专业的教师必须向双师型发展,既会讲理论,又懂会计实务操作,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会计学专业人才。结合武汉商学院会计学专业的情况,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以满足本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为导向,培养面向企业、组织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创新意识,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并掌握学习技能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从目前会计教师的师资队伍方面来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加强教师对社会实际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针对会计学生应用性强、发展快等特点,要有计划地派出专职教师“顶岗实践”,有目标地聘请兼职教师“项目指导”,选派专业教师到国内知名院校研修、访问,给教师提供了解和联系社会的窗口,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支柱,以行业专家、能手兼职任教为辅助,建设一支专业理论功底厚、实践应用能力强、适应地方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吴运霞.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统计教育,2006(2)。
[2]梁美仪.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模块化教学探讨一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J].会计之友,2011(3)。
[3]张帆,张继河.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J].科学文汇(下旬刊),2011(6)。
[4]张一贞,夏冰.论财会人才的培养模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
[5]王勇.财经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05(2)。
[6]吴九占.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与教学模式的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7]何军峰.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会计之友,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