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科技核心论文

科技核心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1 10:12: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技核心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科技核心论文

篇(1)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R069 压电与声光

N052 压力容器

G189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E047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U562 烟草科技

A501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E053 岩矿测试

E157 岩石矿物学杂志

C00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309 岩石学报

V574 岩土工程技术

V037 岩土工程学报

C004 岩土力学

E500 盐湖研究

T054 盐业与化工

G962 眼科

G554 眼科新进展

J025 燕山大学学报

H016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514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S031 遥测遥控

Z543 遥感技术与应用

S024 遥感信息

Z006 遥感学报

G403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G087 药物分析杂志

G877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G514 药物生物技术

G977 药学服务与研究

G440 药学实践杂志

G008 药学学报

G527 药学与临床研究

M023 冶金分析

M047 冶金能源

M026 冶金自动化

C503 液晶与显示

N079 液压气动与密封

N035 液压与气动

G605 医疗卫生装备

G482 医学动物防制

G333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G545 医学临床研究

* G865 医学信息学杂志

G281 医学研究生学报

G480 医学研究杂志

G265 医学影像学杂志

G964 医学与社会

G860 医学综述

G844 医药导报

G088 医用生物力学

N074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N066 仪器仪表学报

F024 遗传

G455 疑难病杂志

U054 印染

T104 印染助剂

G089 营养学报

D014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G649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B008 应用概率统计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3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C109 应用光学

T949 应用化工

D016 应用化学

A580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R033 应用激光

A015 应用科学学报

F035 应用昆虫学报

C008 应用力学学报

E122 应用气象学报

Z018 应用生态学报

C052 应用声学

B011 应用数学

B020 应用数学和力学

B001 应用数学学报

F100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M014 硬质合金

L027 油气储运

L504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Z538 油气田环境保护

L033 油田化学

E051 铀矿地质

K020 铀矿冶

T916 有机硅材料

D025 有机化学

M036 有色金属工程

* M504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K580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M020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N907 鱼雷技术

H998 渔业科学进展

Y020 宇航材料工艺

Y008 宇航计测技术

Y024 宇航学报

H909 玉米科学

G518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H039 园艺学报

C108 原子核物理评论

Q008 原子能科学技术

C057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A038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654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269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A05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506 云南冶金

B013 运筹学学报

B522 运筹与管理

H989 杂草科学

H293 杂交水稻

Y057 载人航天

C100 噪声与振动控制

M043 轧钢

T569 粘接

X036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056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99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W010 长江科学院院报

Z029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J066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篇(2)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Z015 电镀与环保

T508 电镀与精饰

T598 电镀与涂饰

R010 电工电能新技术

R043 电工技术学报

R740 电光与控制

N067 电焊机

D036 电化学

R088 电机与控制学报

R045 电机与控制应用

N027 电加工与模具

R011 电力电子技术

A199 电力建设

R654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N102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R07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S019 电力系统自动化

R750 电力需求侧管理

R090 电力自动化设备

R516 电路与系统学报

R044 电气传动

R058 电气自动化

R039 电网技术

R116 电网与清洁能源

R684 电信科学

R754 电讯技术

R019 电源技术

R055 电子测量技术

R021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R079 电子测试

R651 电子产品世界

R067 电子技术应用

R036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R512 电子器件

R724 电子设计工程

R001 电子显微学报

R006 电子学报

R022 电子与信息学报

R020 电子元件与材料

J023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262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H006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A030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U014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002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57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J028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944 东南国防医药

P003 动力工程学报

P018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F014 动物分类学报

F022 动物学研究

F043 动物学杂志

F231 动物营养学报

X034 都市快轨交通

G542 毒理学杂志

T241 断块油气田

N070 锻压技术

N082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G920 儿科药学杂志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3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C071 发光学报

G874 法医学杂志

U013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U053 纺织学报

G893 放射免疫学杂志

G608 放射学实践

Y006 飞行力学

Y571 飞航导弹

K002 非金属矿

D022 分析测试学报

D005 分析化学

D026 分析科学学报

D004 分析试验室

D062 分析仪器

D015 分子催化

D035 分子科学学报

H845 分子植物育种

V052 粉煤灰综合利用

M105 粉末冶金工业

M039 粉末冶金技术

Q006 辐射防护

Q005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H051 福建林学院学报

H268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265 福建农业学报

A078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24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A029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03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M505 腐蚀与防护

G068 复旦学报医学版

A001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Y019 复合材料学报

B029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G957 腹部外科

G338 腹腔镜外科杂志

A034 甘肃科学学报

H844 甘蔗糖业

G879 肝胆外科杂志

G690 肝胆胰外科杂志

G803 肝脏

G392 感染•炎症•修复

H045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E048 干旱气象

E020 干旱区地理

E105 干旱区研究

M050 钢铁

M013 钢铁钒钛

M027 钢铁研究

M019 钢铁研究学报

X028 港工技术

D02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B002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R038 高电压技术

T001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T002 高分子通报

D021 高分子学报

A080 高技术通讯

篇(3)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W023 上海管理科学

X038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H292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G330 上海护理

X00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H02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G06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M021 上海金属

G343 上海精神医学

G283 上海口腔医学

J031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H282 上海农业学报

A043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69 上海医学

G596 上海针灸杂志

G946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G389 上海中医药杂志

A515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G329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G070 神经解剖学杂志

G319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J052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V011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024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G071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G202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F203 生理科学进展

F001 生理学报

F042 生命的化学

F215 生命科学

F046 生命科学研究

Z034 生态毒理学报

H784 生态环境学报

S784 生态经济

Z014 生态学报

Z028 生态学杂志

Z023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F049 生物多样性

F003 生物工程学报

G401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F016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F224 生物技术通讯

F204 生物加工过程

F012 生物物理学报

F213 生物学杂志

G006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G332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G603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G624 生殖医学杂志

G072 生殖与避孕

C033 声学技术

C054 声学学报

V043 施工技术

E302 湿地科学

E636 湿地科学与管理

A615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T933 石化技术与应用

X042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篇(4)

       Hebei Medical Journal

主办:  河北省医科院情报所;河北省药学会

周期:  半月

出版地:河北省石家庄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7386

CN:   13-1090/R

邮发代号: 18-3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河北医药

创刊时间:1972

篇(5)

【关键词】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功用

我国核心期刊研究工作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时至目前,已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从统计意义上讲,无论是哪一种核心期刊,无疑都是相应的机构根据多项评价期刊的指标(总被引频次、他引率、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综合评价总分等)经过一定的审核程序,至少是时下认为最合理的筛选办法评定出的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高水准的刊物。这种评价结果,不仅仅是为图书情报部门精选订购期刊、为学者导读提供有效的文献检索工具,而且还为评价期刊甚至该期刊中的论文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近些年来,在学术界,核心期刊已被“神话”,职称评定、基金项目的申报与完成、津贴分配、科技人员年度考核、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点申报等,都离不开核心期刊的参与,都以在科技期刊别是在核心期刊中的数量作为考核评定的重要依据,而考核评定自然关系着广大知识分子的切身利益。因此,正确认识核心期刊,合理利用核心期刊,有效遏制核心期刊功能异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可以避免产生矛盾和后患,提高社会和谐指数。

“核心期刊”的起源与概念

1.起源

“核心期刊”这一概念起源于英国。20世纪30年代,英国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Samuel·Clement·Bradford,1878-1948年)发现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专业论文刊登在3.2﹪的专业期刊上,他指出:“对于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登载相关论文数量减少的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分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含有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区,这时核心区域和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呈1:a:a2……(质优反平方律)的关系”,便提出了核心区期刊的概念,并以“”为主体,提出了计算核心区和其他区域的方法[1]。在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在70年代,SCI的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通过作者的引用行为发现,期刊的分布也有一个比较集中的核心区域,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文献出现在1.5﹪的期刊中,证明了文献集中的规律等,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应”。后来,人们将核心区期刊称之为核心期刊。

2.概念

核心期刊的定义: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数量较多,文摘率、引文率、影响因子、他引量等相对较高,水平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能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能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最富有价值的那些期刊。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好的、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2]。

虽然核心期刊起源于文献集中规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心期刊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学术质量的概念,而不仅仅是相对统计数量的概念,其原因是评选核心期刊时,考虑到所评期刊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被引量、被索量、影响因子等这些能够反映期刊质量的指标。由于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之一就是一个学科的论文可以发表在非本学科的期刊上,或一个学科的期刊可以刊发非本学科的论文。因此,核心期刊是关于某一学科文献的核心期刊,而绝不是关于某一学科期刊的核心期刊[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核心期刊的定义及内涵也会随之而再有所变化。

“核心期刊”的分类与比较

1.分类

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化事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迅猛发展,期刊品种大量增加,期刊价格不断增长。相对,图书经费就显得严重不足,各大图书馆、科研院校几乎都面临着怎样精选期刊,用手中可支配的较少的购刊经费购得较多的、服务群体最满意的刊物的问题,都为订购哪些期刊杂志而困惑,这自然地形成对期刊评定的热潮,大势所趋,应建立期刊评价体系。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的统计结果编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科学技术部编制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该数据库的统计结果被科技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广泛应用。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问世。随后,陆续诞生了其他的期刊评价体系。目前,我国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分别是:

⑴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问世);

⑵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4年问世);

⑶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87年问世);

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2004年问世);

⑸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1989年问世);

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4年问世);

⑺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

这些期刊评价结果有如下主要特点[4]:

①研制者以文献人员为主,还聘请了相关专家作为顾问;②根据一个或几个期刊数据库,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期刊的多项指标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③计量指标主要是:期刊的论文总量、被摘量、被引量、基金论文比及与这些量相关的被摘率、影响因子、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④表明评价结果只供大家在相关工作中“参考”,不可作为“标准”使用。

对现有期刊进行评选分类,是提高期刊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虽然在评选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各编辑部对基金资助论文的优惠导致“基金资助”在论文投稿时的乱搭车[5],无论基金项目与该论文有没有关系,只要在论文首页下方写上“基金项目:……”这句话,便可享受到优惠,而这直接影响所属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影响期刊评比结果;再如:有些核心期刊在稿约中明确规定参考文献必须列举n条以上,这也有些勉强[6],因为作者在其论文后面附注参考文献应实事求是,引用别人的观点、结论等来支撑自己的论文,既省时又省力,还可以节约篇幅,就应表明,这也算是对原作者的一种尊重和感谢,再说还可以避免“抄袭”的嫌疑。引用的参考文献越多,越能显示作者博览内容和知识积累的程度之广,能显示作者在拟稿时的认真劲儿,这些自然对提高论文质量有好处。可作为编辑部,如果在稿约中硬性规定参考文献的篇数,就难免“凑数”、文风浮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也会直接影响期刊评比结果。但是瑕不掩瑜,核心期刊的评价研究工作还得继续坚持下去,逐步克服遴选工作中的不足,使得遴选工作越来越趋于公平公正,规范合理。

有学者认为:核心期刊中的论文并不是篇篇精彩。我们不能说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只能说凡事要看主流,核心期刊中的论文质量普遍高,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2.比较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在中国理论上排行第一[7]。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学科范畴主要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它是中国最早使用“核心期刊”这个术语来划分期刊的参考工具书,在中国学术界影响力最大。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查询系统,用于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在多年的期刊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它采用我国目前年度收文量最大的引文数据库和其他大型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源,主要涉及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历史等学科领域,评选出的期刊涵盖了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使用率和学术水平均居前列的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8]。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根据国际通行的文献计量学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并结合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实际,组织有关专家成立有权威的评委会,对刊物的方向、学术水平、编校质量、出版印刷质量等重要指标作出全面评价和鉴定的成果。

“核心期刊”的时效与认定

虽然无论哪个核心期刊评选机构,都是根据筛选核心期刊时前几年的资料统计出各参评期刊达标(评价指标)情况来评选核心期刊的,但是,有效时间却是从评选机构公布评选结果的日期为“核心期刊有效期”起始日,以下次评选结果公布之前一日为终止日,或者从评选机构公布评选结果的文件中所明确指出的有效期为依据。这其中虽然有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成分,不是很科学,但也能被人们所接受。北京大学图书馆率先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没有明确指出“有效期”,但是《总览》每四年更新一次,至今已有六个版本,评价指标也陆续增加,最初只有3个指标: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2012年第六版是根据9个指标: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共9个评价指标评选出来的[9]。因此,《总览》核心期刊有效期为四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开始时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三年有效,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7];后来实行两年动态管理:每两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两年有效;从2011年起,每年都评,但有效期仍是两年。比如,2008年版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至:2010年12月”;2010年版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至:2012年12月”。

根据中信所说明:“2011年最新一期《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有效期两年。所以,2010年评上的核心期刊仍在有效期内,不会出现在2011年评选出的这一期。2010年加上2011年的才是目前最全面的核心期刊”。因此,某些管理人员单纯以2011版为准认定某期刊是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错误的。比如,《价值工程》2008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0年再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落选,那么《价值工程》作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有效期应截止到2012年12月,任何与此相违背的都认为是错误的。再说了,2012年度《价值工程》杂志各期封面上都保留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字样,封底印有《价值工程》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收录证书,其左下角显示有效期至:2012年12月。如果在2012年,《价值工程》不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那么中信所就会及时给予修正,可《价值工程》杂志社从未收到过撤销“核心”的文书,事实上,中信所根本就没有发过有关撤销《价值工程》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文书。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说,在2012年度内,《价值工程》就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此认定也适合于那些在2010—2012年和《价值工程》有着同样命运的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显示有效期也是两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有效期也是两年。

浙江大学的做法更为人性化。学校在“关于启用2009—2010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目录’的通知”[10]中明确表示:核心期刊目录(CSCD、CSSCI)定期调整导致新老版本期刊目录的部分期刊增减,研究生在新版本中被删减的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的认定问题按如下办法处理:⑴研究生能提供投稿时间证明的,在新版本以前投稿并发表的学术论文均予认可;⑵不能提供投稿时间证明的,在新版本一年以内发表的学术论文,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仍然有效,逾期不予认可。笔者认为,浙江大学的这两条规定既合情又合理。

“核心期刊”的功能与运用

“核心期刊”的原始功能或者说基本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为图书馆的期刊采购提供参考,馆员可根据核心期刊表来有选择地订购期刊,利用有限的经费,购买最有价值、最大信息量的期刊;二是为读者便捷检索信息提供依据。因为期刊数量众多,读者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挑选、去阅读,核心期刊可供读者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4]。

当今,核心期刊因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望,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公认的在本学科具有权威性的刊物,核心期刊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10多年来,在学术界,核心期刊可谓“神通广大”,被应用到职称评定、学术水平评价、学术管理和科研管理、人才评价、学位授予、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等方面,这并不是核心期刊本身有如此大的神力,而是外在因素,行政管理部门包装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一套能得到社会认可的、切实可行的、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核心期刊不得不在诸多评价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然而,许多单位规定,科研人员、教师以及在读的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必须发表在本单位规定的“核心期刊”上才算数,才给补贴或者报销版面费,还规定了年终业绩考核所要求完成的篇数;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达不到要求的研究生不能毕业,不给发学位证等等,把核心期刊看得如此之重,应用到如此大的范围,是当初核心期刊的研究者、评价机构所始料不及的。这种核心期刊的功能异化也引发出诸多的负面效应[11]。

核心期刊的功能被放大、被扭曲,产生不良社会效应,这种现状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希望政府部门能挺身而出,带领学术界、期刊界、科研管理界齐心协力,扭转局面,为广大的知识分子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学术氛围,进一步促使期刊业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本文中的个别数据、观点是从网上搜索来的,没有一一标明出处,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刘筱敏.核心期刊的起源与变化[J].百度文库,专业资料.

[2]什么是核心期刊?百度文库,专业资料.

[3]何荣利.关于核心期刊概念中的三个问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5):933-935.

[4]梁振南.“核心期刊”功能异化探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8(4):67-71(82).

[5]赵丽颖,杨波等.关于科技论文多项基金标注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4):729-731.

[6]朱大明.科技期刊不应规定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数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1):159-160.

[7]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概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8]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文献计量学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2.

[9]朱强,戴龙基,蔡蓉华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0.

[10]浙江大学.关于启用2009-2010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目录”的通知.浙江大学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09,10,15.

篇(6)

期刊发表时间一般是从投稿到见刊的周期,不包含准备论文的时间。写个大概参考时间范围,然后要视每个期刊情况予以详细介绍。国内核心常见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中文核心期刊、一种是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投稿后3个月内没有收到回复可以认为论文被否决了,科技核心投稿1个月后没有收到论文的,就可以自行处理论文了。

关于核心期刊的操作周期,也不能一概而论。笼统的说,步骤如下:定题-实验-统计-组稿-投稿-初审-外审-修改-收录-online。每一步都需要时间,投稿的过程时间会更长一些。

核心期刊有其严格的审稿流程与标准,发表难一直是作者投核心期刊的一大难题。核心期刊的正常审稿周期1——3个月,发表周期是6——12个月,这个不比普刊。

篇(7)

发表核心论文每篇字数最好在4500字左右,一般普刊的论文字数要求在3000字左右,核心期刊相对来说论文字数要求较高,发表时间也比较长,自己投稿的话,成功率更是很低,有发表核心期刊的需求,可以咨询本站编辑,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如果您是硕士或博士毕业,还是晋升职称需要发表核心论文或普刊论文,都可以联系我们。我们和众多期刊合作,其中服务论文范围包括:教育论文,经济论文,医学论文,科技论文,建筑论文等,您只需要提供详细的论文和单位评职文件要求,我们会为您仔细分析评职要求,资深编辑老师还可以迅速的提供专业的服务,并及时与您沟通,保障论文成功发表。

选择我们专业的服务机构—期刊之家网,有以下优势:

1、审稿快:与杂志社长期合作,通过论文润色,会大大缩短了投、审、刊的时间;

2、发刊快:凡是在本站编辑部投稿并确定录用的稿件,可见刊快,并第一时间邮寄样刊;

3、沟通好:专业老师对你的稿件编辑情况、排刊情况、见刊情况进行及时沟通;

4、有保障:有专业的论文编辑团队,为您提供修改返修的论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