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空间结构论文

空间结构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1 10:12: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空间结构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空间结构论文

篇(1)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特点

1网架结构

由多根杆件按照某种规律的几何图形通过节点连接起来的空间结构称之为网格结构,其中双层或多层平板形网格结构称为网架结构或网架。它通常是采用钢管或型钢材料制作而成。

1.1网架结构的形式

(1)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两向正交正放网架、两向斜交斜放网架、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三向网架等型式。

(2)四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正放四角锥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星型四角锥网架、单向折线型网架等型式。

(3)三角锥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三角锥网架、抽空三角锥网架(分Ⅰ型和Ⅱ型)、蜂窝形三角锥网架等型式。

(4)六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形式有:正六角锥网架。

1.2网架结构的主要特点

空间工作,传力途径简捷;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施工安装简便;网架杆件和节点便于定型化、商品化、可在工厂中成批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网架的平面布置灵活,屋盖平整,有利于吊顶、安装管道和设备;网架的建筑造型轻巧、美观、大方,便于建筑处理和装饰。

2网壳结构

曲面形网格结构称为网壳结构,有单层网壳和双层网壳之分。网壳的用材主要有钢网壳、木网壳、钢筋混凝土网壳等。

2.1网壳结构的形式

主要有球面网壳、双曲面网壳、圆柱面网壳、双曲抛物面网壳等。

2.2网壳结构主要特点

兼有杆系结构和薄壳结构的主要特性,杆件比较单一,受力比较合理;结构的刚度大、跨越能力大;可以用小型构件组装成大型空间,小型构件和连接节点可以在工厂预制;安装简便,不需大型机具设备,综合经济指标较好;造型丰富多彩,不论是建筑平面还是空间曲面外形,都可根据创作要求任意选取。

3膜结构

薄膜结构也称为织物结构,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它以性能优良的柔软织物为材料,由膜内空气压力支承膜面,或利用柔性钢索或刚性支承结构使膜产生一定的预张力,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能够覆盖大空间的结构体系。

3.1膜结构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空气支承膜结构;张拉式膜结构;骨架支承膜结构等形式。

3.2膜结构主要特点

自重轻、跨度大;建筑造型自由丰富;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安全性;透光性和自结性好;耐久性较差。

4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是以能受拉的索作为基本承重构件,并将索按照一定规律布置所构成的一类结构体系,悬索屋盖结构通常由悬索系统,屋面系统和支撑系统三部分构成。用于悬索结构的钢索大多采用由高强钢丝组成的平行钢丝束,钢绞线或钢缆绳等,也可采用圆钢、型钢、带钢或钢板等材料。

4.1悬索结构形式

悬索结构按索的布置方向和层数分为:单向单层悬索结构;辐射式单层悬索结构;双向单层悬索结构;单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辐射式预应力悬索结构;双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预应力索网结构等。

4.2悬索结构的特点

悬索结构的受力特点是仅通过索的轴向拉伸来抵抗外荷载的作用,结构中不出现弯距和剪力效应,可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悬索结构形式多样,布置灵活,并能适应多种建筑平面;由于钢索的自重很小,屋盖结构较轻,安装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但悬索结构的分析设计理论与常规结构相比,比较复杂,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5薄壳结构

建筑工程中的壳体结构多属薄壳结构(学术上把满足t/R≤1/20的壳体定义为薄壳)。

5.1薄壳结构的形式

薄壳结构按曲面形成可分为旋转壳与移动壳;按建造材料分为钢筋混凝土薄壳、砖薄壳、钢薄壳和复合材料薄壳等。

5.2薄壳结构的特点

壳体结构具有十分良好的承载性能,能以很小的厚度承受相当大的荷载。壳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主要是利用了其几何形状的合理性,以材料直接受压来代替弯曲内力,从而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因此壳体结构是一种强度高、刚度大、材料省的即经济又合理的结构形式。

除以上几种空间结构外,尚有组合网架结构、预应力网格结构、管桁结构、张弦梁结构、点连接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索穹顶结构等几种常用空间结构,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实用范围。比如点连接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能利用玻璃的透明特性追求建筑物内外空间的沟通和融合,人们可以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支承玻璃面板的整个结构系统,使这种结构系统不仅起到支承作用,而且具有很强的结构表现功能;索穹顶结构则完全体现了fuller关于“压杆的孤岛存在于拉杆的海洋中”的思想,是由连续的拉索和不连续的压杆组成的一各受力合理、结构效率极高的结构体系。

篇(2)

[关键词]旅游;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62-02

近十几年来,我国旅游发展突飞猛进,不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日显重要,而且在许多省、市、县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支相产业和新的经济增民点。作为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是激发旅游动机的吸引物,是旅游供给的重要内容。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景区建设日益提到的各级政府和经济主体的议程。在各种类型的景区中,乡村地区自然生态景区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资源之一,也是激发人类旅游的最早、最持久的资源。

一、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旅游与土地利用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发端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实践中存在的旅游发展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矛盾。为了解决旅游设施用地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发展,旅游用地被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与研究。目前有关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中能查到的最早的关于旅游与土地利用的文献为1988年,截止2007年,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涉及到旅游用地相关问题的论文达50余篇,硕士论文占绝大部分,博士论文不到10篇,充分反映了我国尚未对旅游与土地利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已发表的所以相关硕博论文和期刊可以看出,我国对旅游用地的研究起步较晚。就研究案例来看,主要集中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度假区的用地研究方面,所占比例达50%以上,其他类型的旅游用地研究较少。就研究内容来说,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方面,所占比例为30%左右,其他内容较少。而把旅游资源开发作为影响土地利用的驱动力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涉及旅游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旅游用地评价、旅游度假区的研究、旅游用地管理和持续利用、景观房地产、旅游与地价的关系、旅游用地的分区和结构,引景空间的研究、复垦与旅游。等方面。其中代表性成果有左冰、梁栋栋、陆林、吴必虎、李江敏、席娅、张凤英等人的研究论文。

左冰(2004)《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研究》,该文从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形态及其价值变化剖析了旅游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并根据区域旅游资源分布基础和旅游需求类型,总结了旅游用地的空间分布形态;梁栋栋、陆林《古村落型旅游地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旅游用地的初步研究》、《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土地利用》、《山岳型宗教旅游地的土地利用分析》等,主要从旅游用地的特点、原则、土地利用结构发生的变化,指出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吴必虎等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动力机制研究》、《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诸文,主要从土地利用特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不同类型旅游地的空间分布规律。李江敏、张立明(2005)在《基于环城游憩带建设的城郊土地利用研究》一文中则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和城郊土地发展利用现状,指出了城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就环城游憩带建设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以实现环城游憩带建设与城郊土地利用两者良性互动为目的,提出了新的发展背景下城郊土地永续利用的途径。

二、国外研究进展

关于旅游资源开发与土地利用关系问题的研究,国外是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1930年,美国学者麦克默里(McMurry)在《美国地理学者联合会年刊》(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上发表了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首次讨论了土地利用与消遣娱乐的关系,明确指出旅游业是一种独特的、重要的土地利用形式。从此,与旅游业发展相关联的土地利用问题成为地理学者们关注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克罗森等人(Clowson etal,1960)研究了户外娱乐休闲活动的分类方式,根据人们出游距离与休闲需求类型,确立了一种简单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后来,Hammes(1994)研究了旅游度假村的开发与土地市场的关系,明确指出,随着旅游度假村的开发,当地的土地市场会受到影响而发生明显变化,土地级差地租的空间格局也随之变化。Wesley S.Roehl and Daniel R.Fesenmaier通过对美国旅游地土地利用改变与旅游地的居民态度进行研究,发现旅游地的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是消极的。Fache(1995)将北欧的度假村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同时根据设计思想不同,将度假村的空间模式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土地多样利用国际研究组”(ISGMUL,The international studyGroup on Multiple Use of land)的研究者们则描述了多目标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D.Pearce(2001)从旅游交通的角度对旅游电车轨道的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Fossen&Lafferty(2001)以夏威夷与昆士兰作为对比案例来探讨不同的土地管制方式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土地利用政策所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果。Mccarthy(2004)在探讨马耳他的历史港口城市的旅游导向的滨水区开发时,发现历史港口城市新的旅游导向的土地利用形式的出现带来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福利的变化。Yalc inKuvan(2005)以土耳其Antalya-Belek作为案例调查以旅游为目的森林的使用情况。发现林地的使用与转化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发展在自然资源上的消极环境影响表现在土地利用的变化,土耳其迅速出现的大众旅游,在没有考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前提下,被地方政府积极鼓励与支持,由此造成了森林区域的严重环境问题。

三、总结

篇(3)

关键词 旅游流 综述评论

我国旅游流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郭来喜、陆林、崔凤军、唐顺铁等开创了我国旅游流研究的先河。我国旅游流研究的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入境旅游流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早,发展得较为成熟。国内学者对于旅游流的内涵、旅游者决策行为、客流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出游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主要研究内容

在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特刊数据库中,以“旅游流”作为关键词,以1987-2011为时间进行检索,得到66条记录,内容主要集中于空间结构、时空行为及时空效应几个方面。在中国知网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旅游流”作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得到46条记录。从近10年的文献中,有关空间结构、时空分布特征与空间扩散规律的文章共有27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目前旅游流研究的热点在于空间结构与流动、扩散规律。

(一)概念研究

关于旅游流狭义与广义的概念探讨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广义的旅游流概念的开创者是唐顺铁、郭来喜(1998),认为旅游流是一个涵盖旅游客流、旅游信息流、旅游物流、旅游能流的体系。保继刚(1993)认为旅游流是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马耀峰(2000)对他们的概念进行了补充,认为旅游流是指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或目的地与目的地之间的单向、双向旅游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集合,并指出旅游流是一个矢量。丁正山(2004)提出旅游流是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使游客在旅游系统内形成集聚与扩散,同时与旅游系统不断地进行资金、物质和信息的集聚与扩散的现象。这些学者均采用广义的视角研究与界定旅游流。狭义的旅游流则仅指旅游客流,刘振理、王兵,卢云亭,左大康,谢彦君等都认为旅游流宜从狭义的角度进行界定与研究。谢彦君(1999)认为旅游流指旅游者的流动,是指在一个或大或小的区域上由于旅游需求的近似性而引起的旅游者集体性空间移位现象。

(二)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旅游流的形成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起步较早。张文尝(1988)探讨了影响我国客流产生和分布的主要因素,如人口增长和迁移,城镇化发展及交通方便程度等,并对客流产生的地区差异进行探讨。牛亚菲(1996)在探讨旅游需求与供给模型时指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差异致使旅游地对潜在的旅游客源产生了极强的拉力,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决定了两地间旅游流的强度。谢彦君(1999)从世界各国旅游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出发,认为影响旅游流运动的因素有三个:空间距离,国际(区际)关系,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关系。刘自峰(2010)在对河南省国内旅游流时空流动规律时认为河南旅游流的影响因素有四个:区位要素、旅游目的地因素、交通要素和社会经济文化要素。

(三)时空分布与空间结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旅游流时空结构的研究较多,涵盖大尺度的出入境旅游、中尺度的国内旅游以及小尺度的城市旅游。朱同林(1997)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九华山国内旅游流时间分配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马耀峰,李永军(2001)以入境旅游流(客流)为研究对象,以中国12个旅游热点城市为实证,研究了来华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动态规律。李俊(2007)通过对我国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等旅游流时空分布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的分析,借鉴国内外客流管理经验与举措,为我国城市旅游流流动顺畅提供了一种理论思路。张佑印,马耀峰,顾静(2011)通过对旅游流研究进展分析,提出了旅游流流势概念,并对北京入境聚集旅游流流势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四)空间集散研究

近年来国内少数学者开始关注旅游流的内聚与集散模式,如丁正山(2004)对于城市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与集散进行了研究,探究不同城市旅游流客源市场空间分布规律,揭示旅游流空间集散规律、集散机制与模型。章锦河,张婕(2005)以皖南旅游区为实证研究了旅游流的空间集散规律以及旅游流在各景区(点)之间的流动路径特征。这些研究为旅游流集散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他们大多是从省域、国域尺度进行的,由于我国地域广大,目前的研究区域的选择大都是中大尺度,客观上造成研究结论不够精确。这也为本文的选题提供了一个视角,即从小尺度范围进行旅游流的集散研究。

二、研究述评

总体来看,我国对于旅游流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研究尺度在进一步缩小,关于旅游流的理论在逐渐丰富。从热点问题来看,我国学者将研究焦点集中于旅游流时空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和理论概念、数理模型等方面,同时涉及到旅游物流、信息流,对于旅游流对区域的影响研究较少,关于旅游流的超载调控、拥挤感知等稍有涉及,但不够深入。有学者探讨了国内旅游流在区域之间流动以及入境旅游流在热点城市之间流动的现象,但是对于旅游流在景区内这一小尺度中集散的过程与现象没有研究,未引起学者的重视。在景区旅游流拥挤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这方面的研究应该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唐顺铁,郭来喜.旅游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1998,(3).

[2]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马耀峰,李天顺,刘新平.旅华游客流动模式系统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丁正山.城市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与集散研究———以南京、苏州、徐州国内旅游为例[D].2004.

[5]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6]张文尝.我国客流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的研究[J].地理学报,1988,(3).

篇(4)

[论文关键词]城市空间扩张,空间结构,体制转型,制度变迁,制度力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万国家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出现了明显的制度转向,即更加关注制度力在深刻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中的作用,而不再是简单地强调主观规划控制、市场因素的作用。例如,新学派认为,决定城市空间结构的关键要素是隐藏在表面世界后的深层社会经济结构,其研究重点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城市形态及发展的制约。新韦伯主义学派认为,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影响的是多元的社会制度,而非抽象的“超结构”,他们的研究更侧重于制度分析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巨大的体制变迁,在全球化市场化与分权化过程的总体影响下,驱动城市空间扩张与结构演变的动力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制度力成为塑造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力量。而由于体制传统的巨大差异及中国体制转型的渐进性,又使中国城市空间扩张与结构演化表现出复杂、远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征口。因而要深刻理解把握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必须从深刻的制度层面进行剖析。

2城市发展体制转型与空间结构演化

随着冷战体系的解体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在经历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等体制转型。近十余年来,西方有关城市发展体制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发展政策和城市改体(Urban Req1me),也就是说更加关注城市发展的制度安排政策选择、调整机制等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度演进主义”的影响日渐扩大西方学者开始强调市场经济支持性制度的重要生及制度变革的长期性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城市地理学界主要通过两个非常有影响的概念——增长机器(Growth Mach]Tie)模型”(Logan Moletch,1987)和‘城市政体模型来分析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等体制的结构性变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正经历着巨大体制转型的社会王义国家。总结中国改革开澈的历程,虽然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中国遵循着实用主义(Pragmat]sm)和渐进王义(Gradualism)的道路,然而就中国自身环境而言,城市发展的制度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1)地方政府角色变化与城市空问结构的重组。

地方政府角色的变化对中国城市空间的演化将产生深远影响,这主要表现为由于政府企业化倾向所带来的治理模式变化,以及对城市空间调控管理机制的变化,如规划手段和相关政策的变化城市营销(City Promotion)的方式和相应的空间结果。城市空间重组也是个政治建构的过程,其中地理域层与行政建制域层之间的整合是问题的关键,如近年来广泛出现的行政区划壁垒、行政区划兼并等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2)经济结构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

从国内市场化不断深八的角度看,由于土地经济使用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经济利益驱动性。而从全球化国际资本转移的角度看,全球化通过资本、生产要素、信息的流动和国际劳动分工体系,正在深刻而有力地重塑着中国城市的空间形态新空间类型(新产业空间、新生活空间)的出现,给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重构带来了新的影响

(3)社会结构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

城市空间结构是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互相制约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演化的,城市政体理沦(Urban Regime Theory)着重阐述了城市发展的三大动力源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城市空间变化所起的影响。面对城市移民与非正规经济的大量出现,如伺维持经济发展、社会秩序与空间匹配之间的有效平衡,将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研究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限于又章篇幅,下文将主要从几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来分析制度力对中国城市空间扩张与结构演化的影响。

3城市政府企业化治理体系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发生了深刻的公共治理变革,城市政府普遍推崇市场化(新自由王义),强调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共领域中的作用,导致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治理模式的产生,传统型城市管理模式(Urban Managerialism)正快速被企业化城市(Entrepreneurial City)治理模式所取代。政府放弃了以往长期采取的福利主义原则,而主张依籁市场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外来投资,即像经营企业样来管理城市,并在促进城市增长的过程中与各种力量结成了多样化的台作伙伴关系,亦即“增长联盟”(Growth Coaliti0n)或“增长机器”(Growth Machine)

中国城市的发展及其空问结构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变迁而诱致的结果。在中国既有的法规与政策体系中,城市空间资源是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可以直接干预、有效组织的重要竞争元素,也是政府企业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空间的发展演化因而也表现出政府强烈主导、运利色彩浓厚的特点。行政力量依然是地万政府配置资源的最重要方式之,“显现政绩”依然是决定政府行事规则的重要出发点。表现在城市空间的发展演化中,常常会出现地方政府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和规划技术要求,而利用行政指令来直接控制、干预城市空间的正常发展和规律性演化一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地方政府常常需要通过大气魄、大规模的“高起点规划”和令人振奋的“新城”“新区”开发,来向外界展示政府发展城市的信心并期望借此吸引更多的发展资源,由此导致了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巨大跃迁;另方面,受到目前地方政府任期制与“显珊政绩”观念的影响,在城市空间发展、演化过程中常常难以长期延续个稳定的战略意图,而是随着领导的更迭、领导者思维的变化政治与政策的需要而不断发生着大跨度的跳跃,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空间的蔓延和孤状区域的生成。

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经济与政治利益的需要,短期”、“凸显效益”的经营型规划与行动往往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追求“本届政府经济与政治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将城市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成本、负担不断积淀并转移给未来。政府需要借助于市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经济与政治目的;而市场也期望通过介^公共部门的活动而获得超额的利润,于是政府与市场就结成各种联盟,共同达成“双赢”的目标,这就是“寻租”。城市政府与谁结盟谁在联盟中起主导作用,必然会引起城市空间的不同变化。例如,在现行的“土地财政”体制下,土地出让金成为了地万政府预算外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许多城市的土地出让金都占到了地方可支配收^的50%左右),因此在中国许多城市出现的大规模土地扩张、房地产开发热,事实上是由政府与逐利的开发企业共同推动的。

4辖区型制度壁垒效应的影响

在转型期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地方政府行为常常演变成明显的本位主义和保护主义,作为地方行为空间载体的行政区划也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在资源的空间流动中扮演起各种“壁垒”的角色。地方政府之间在空间发展中以行政区划为壁垒形成白勺对抗性竞争,不仅造成了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环境状况恶化等问题,而且导致了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结构难以优化、规模盲目扩张、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严重后果,沿海的城镇密集地区史是如此。

前几年一些地方以撤县(设区、扩大中心城市市区范围为代表的行政区划调整,成为影响这些城市空间扩展与演化的关键因素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地方政府可以迅速而有效地达到控制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酌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向的目的,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发展资源、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2002年长三角各中心城市市区面积普遍扩展到2001年兼并前的250%~650%不等)。然而,通过撤县(市)设区仅仅是将市县之间矛盾转化为都市区的“内部矛盾”,体制内生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由于在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许多“新区、“老区”的权利和发展责任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大,因此实际上在城市各个区z问的空间竞争被进步加剧,在些城市内甚至出现了多个开发区、CBD、大学城并存的怪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经历了行政区划兼并以后,许多中心城市的空间规模得到了又次的快速扩张(图1),而原先期望的空间结构优化却没有相应实现。

5二元土地制度利益博弈的影响

中国真正的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始于2O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确互使城市新增土地和转让土地走人批租制的轨道,土地出让悦八也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外财政的重要来源。土地使用制度由无偿向有偿的转型,为城市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注八了活力,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地域扩展。市中区和外围郊区的土地优势和潜力在定程度上得到体现:城市中,高地租高地置换而更换至外围地区,城市中心日城区改造运动由此大规模开展。城市边缘地区低地价既成为引发中国大城市居住郊区化的直接原因,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城市新区开发、空间拓展和优化的初始动力之。

但是土地使用制度在渐进式变革之路中,其深层次的问题也不断暴露,最突出的莫过于由于土地市场机制未能全面完整地建立,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在由行政化向市场化转轨的过程中形成双重“二元化”格局,导致了“双重土地市场的形成”(朱介呜,1994)。总体而言,中国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次不均衡的改革,这种不均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允许符合条件的城市国有土地在土地使用权市场上进行流转,而将农村集体土地排除在土地市场之外,惟有在城市边缘地区(城乡结台部或城市近郊地区)存在两种所有制形式的土地在时空上相互混渗交错的现象,这使城市边缘区成为集体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一个集中过渡地域和激烈转换地带(张慧芳,2004),也是非法用地的重灾区,另一万面,我国在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和市场化出让的同时,还保留了较大比重的土地行政划拨配置方式(2002年,全国城市建设用地中有80%属于行政划拨取得酌),而在有偿出让的土地中,大量又是以协议方式出让的(研究表明,2002年全国以招标、拍卖、挂牌万式出让的土地只占有偿用地总面积的15%,2003年也只达到33%)。土地市场流通缺少透明和竞争的机制,造成土地使用往往呈粗放性、平面化,城市空间处于低效利用的状态,并为日后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总之,这场不均衡的渐进式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客观上形成了独特白勺双重二元化”的土地市场结构,即“二元化”白勺城乡土地市场和“双轨制”的城市土地市场这种双重“二元化”的土地制度不仅滋生了各发展主体“寻租”的现象,也直接催生了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双重“二元化”的土地市场结构,造成了土地开发特别是农用地转用(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套利空间,而这一巨大的套利空问也成为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相关利益主体竞相追逐的对象。这一方面使以成片商业开发、开发区、大学城等建设为代表的“圈地式”城市二地开发模式遍地开花,另方面也造成农村集体土地违法交易即土地“黑市”屡禁不止,在乡村地区许多“小产权房”、“以租代征”、“伪集体生产用地”等现象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相关利益主体为了能够持续获取土地开发的利益,往往不断超越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扩展范的限制。这样来,在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城市空间的扩张犹如失控的洪水,疯狂吞噬着周边的农村土地,从而形成了以蔓延为特征的城市空间对外扩展模式。

6僵化的土地规制的影响

我国实行了世界上最为严厉的土地规制,但是土地规制体系十分僵化它不仅强调数量管制,而且还强调用途管制、区位管制,并且还有年度建设用地供给计划的进一步约束。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严重脱节的,完全在两个不同的系统内运行,所以经常造成城市规划建设区与基本在田保护区的矛盾、项目建设与建设用地供给指标的矛盾而在既有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内,要通过“台法”的途径解决这些矛盾是十分困难和耗时的。

于是在实际发展中为了规避这些矛盾,地方政府不得不化整为零,在不与基本农田矛盾的区域内被迫分散、插花式地布局项目,造成城市规划的些功能区难以整体形成,客观上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破碎化。例如,在沿海的某市,由于规划的开发区与基本农田保护区存在着空间上的矛盾,一些新增工业项目不得不插花式地分布在规划开发区的周边地区,而不是在设施已经配套齐全的丹发区内,不仅造成了公共投资的巨大浪费,而且加剧了城市空间的蔓延和结构的混乱而些基层政府由于缺少建设用地指标不得不采取变相使用集体土地的违规方式来进行项目建设,进步加剧了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

篇(5)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是从2009年确定的,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研究从近年才开始的。主要的研究如下:①在开发战略研究方面:王晓玲,阐述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在环渤海经济区中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乃至东北亚的纽带、推进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李靖宇等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战略投放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投放体系应形成由点到线、扩县成面的对外开放新优势,并以辽中城市群为腹地起到联动作用;王雅莉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几点思考》中提到应当在中央政府指导、城市政府协商、市场中介组织和企业等多个层面上逐步形成制度性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以实现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相互协调的共同发展。②产业集群方面研究:何艳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集群研究》中提到制定城市的差异性定位与合理分工体系、建立跨区域协调组织、按产业的空间集聚度进行产业布局、建立网络化的产业集群;王志等人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提出科学规划,依托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加强集群间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区域产业创新体系的对策;徐晓兰在《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中提到从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低碳发展等三个方面探究了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建设的方法手段,从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加强财政支持以及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等五个方面讨论了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保障措施;而曹松威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的问题上则认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合理布局,港口与腹地联动式发展,加强城市间合作和错位发展,坚持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战略,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最优的解决方式。③总体空间布局研究方面,王亚丰等人通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空间格局演变的城市化影响方式研究,经济带的城市化影响方式主要体现在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体系重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和区域生态空间构建四个方面。④县域经济角度研究,潘志等人阐述了辽宁沿海各县市(区)中,研究区两端的经济发展明显好于中间部分;连显淼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浅探》中认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平衡性和空间差异显著,大体呈现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布格局。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肖瑜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的战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全面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加强带内各市之间及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合作;同时李红波等人在对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是使其形成一个中心、一条发展主轴、四大旅游区,构建了辽宁沿海地区“点―线―面”的空间结构;庄河―丹东线列为第一个二级发展轴。⑥沿线各城市相应研究,谷春立《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互动发展区》;王延滨《营口沿海经济带区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艳娟《关于锦州沿海经济带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思考》等。

在学术论文方面,科研人员也有更为详细的论述著作来论证,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各个方面应该如何定位发展。2007年―2009年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学术研究论文如下:

发表时间 论文名称 作者 指导教师 专业 论文来源

2007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整合研究 华玉介 钟磊钢 工商管理 东北大学

2007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研究 邬冰 杨青山 人文地理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 张立鹏 戴慎志

邢铭 城市规划与设计 同济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研究 高焱森 李秀敏 公共管理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与五点一线开发研究 徐志坚 李靖宇 区域经济学 辽宁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布局及沿海经济带构建 张耀光 人文地理 辽宁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优势问题研究 陈刚 匡海波 工商管理 大连理工大学

2009 辽宁沿海城市群经济整合战略研究 赵宇飞 韩增林 人文地理 辽宁师范大学

2009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域开发开放研究 宋洋 李靖宇 区域经济学 辽宁师范大学

在我国学者在期刊上发表的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各个方面的研究中,战略方面从早期在区域定位到近期的具体部分的细致分工,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深入和对现实的具体操作的指导性更清晰。在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中,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产业的布局以及区域生产力的分工上,这点直接导致了沿海各个地区的发展的规模是否能达到规划预期。产业与经济的密切联系,使大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县域经济也有了深入的探索,由于“五点一线”的主要沿线是依靠县级市或乡镇这些行政单元组成,更好的带动经济发展必然会更好的发展县域经济并使其具有特色。在沿海经济带的资源方面,研究广泛,比如旅游资源的研究、港口资源的研究、海洋资源、农业资源等等。针对重要的几个城市,对每个城市相应的问题分析得到解决的措施,但核心的思想都是抓住这次机会,快速发展沿线城市与乡镇,以此带动周边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学术论文研究方面,从研究学者背景看出,大多数研究人员是从事经济地理和管理方面的,而城市规划专业对其空间分布的研究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该战略规划在空间上已经明确了“五点一线”的格局;另一方面是在发展目标的指引下,研究重点放在产业的研究方面。这样解决了目前的产业开发和投资的问题,但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没有前瞻性,容易引起之后城市规模发展不一、经济不平衡等城市问题,对整个经济带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针对经济带中某个城镇的研究比较缺乏,只是从产业上指导个片区发展产业类型,该产业一是从其附近大的城市主导产业定位,另一种新增的产业。在学术论文的研究当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域开发开放研究》和《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两篇文章,是以“点”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历史、现状及政策指导对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产业布局以及城市空间布局探索。

综上,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研究中存在全面但不精确深入的问题,在沿海经济带中有全面的产业布局、空间结构的研究,但更重要的是每个部分详细规划设计针对每个地段的不用情况分析其发展得利弊因素,将考虑区域发展得各种因素用于某一地区,对其进行全面的解读,之后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战略,指导其未来高效的开发开放。

参考文献:

1. 宋欣茹、于晓霞,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

2. 薛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宋洋,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开放开发研究,辽宁师范大学说是学文论文,2009

4. 薛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篇(6)

【关键词】地铁车站综合体、点-轴空间结构、触媒

中图分类号:U291文献标识码: A

研究缘起

“城市并非树形”――城市空间结构的认识

可以说,自从城市诞生之日起,城市空间结构就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主动地对其进行认识和研究,则是近百年来才开始的。

本世纪初,现代主义风行全球,在城市规划方面,功能分区的思想也占据了统治地位。1933年的《雅典》提出城市包含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图1),并且提倡通过功能分区将这些功能集中到一起。在这种观点下,城市的空间结构也被简单化地加以理解,城市实行等级化的资源配置和管理,城市呈现一种树形结构。

1965年,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 Alexander)在其著名的《城市并非树形》(City is not a tree)一文中对城市的这种简单化结构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过去的树形城市结构,其根源是对城市事实上应当存在的复杂结构难以处理和理解,从而不自觉地通过简单化加以逃避,这种树形结构对于城市来说只能是一种灾难。

C・亚历山大同时指出,“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应是,且必须是半网络形”。半网络结构和树形结构(图2)相比较,有一个重要的差异,即半网络结构存在着元素间的相互交叠,而树形结构排斥了交叠结合的可能性。所以,半网络结构比树形结构更加复杂,更加微妙,有更多的潜在可能性。这对于以人为主体的城市来说,在逻辑上是合理的。C・亚历山大认为,半网络结构更能真实地表达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复杂多样,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应该是、也必须是半网络结构。

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除了更具有开放型、灵活性的特征,以应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随机因素之外,还将可能发展为:“大尺度分工,小尺度综合”。同时,土地利用结构趋向多功能混合。这种在有限的城市用地上,高度集中各项城市功能的做法对减少交通负荷,改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陶冶市民情操,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这种土地利用模式也更加鼓励城市中的建筑向地下、地面、高空的三维空间发展,从而形成所谓的“立体街区”。它的空间更加流动、连续,在高密度利用城市空间的基础上,形成符合城市多元化要求的空间体系。

研究的理论基础

1、点-轴渐进式扩散及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理论

点―轴空间结构系统是陆大道学者在大量的区域发展经验基础上总结出的普通规律。它主要指区域可达性的改变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种资源将自觉不自觉地沿发展轴线配置、集聚与发展。根据这一规律,地铁对区域可达性的改善和提高是区域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因而,在“点―轴”空间结构系统中,地铁车站作为提高可达性的一系列的点,依靠它的渐进式扩散效应进行开发建设,可以实现区域的繁荣与发展。

图3是陆大道学者提出的“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过程模式,把它运用到地铁车站综合开发上,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各种资源均匀分布的地段模型;随着商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A,B之间建设了地铁线;由于地铁的影响和集聚效果因素的作用,资源和各种物业设施继续在A,B二点集中,在这二点实现了地区发展,随着城市开发的连锁反应,在地铁沿线及地铁车站周边地区有一些经济设施和地块开发得以建立和实施,同时,在C,D,E,F,G等点开始出现新的集聚;这种模式再进一步发展,A-H-B-C沿线成为发展条件好、效益水平高、人口和经济技术集中的发展轴线;A,B点形成更大程度上的集聚,C,D,E,F,G,M,N成为新的集聚中心,进而带动这一城市区段的开发,如此发展下去,以地铁车站的综合开发为契机,形成城市的发展与结构重整,进而创造出有活力的城市环境。

根据以上地铁车站综合开发过程模式的模拟分析,可以看出有四个主要阶段:

(1)点―轴形成前的均衡阶段,假设的均质空间,虽说呈“有序”状态的分布的空间,但却是无组织状态,这种空间无组织状态具有极端的低效率。

(2)随着地铁与地铁车站的建设,点、轴同时开始形成,区域局部开始有组织状态,区域开发和经济进入动态增长时期。

(3)地铁车站建筑综合体效果体现,主要的点―轴系统框架形成,社会经济演变迅速,空间结构变动幅度大。

(4)“点―轴”空间结构系统形成,区域发展进入全面有组织状态,它的形成是城市区域长期自组织发展过程的结果,也是通过城市设计和引导的区域发展政策和计划、规划的结果。从宏观角度考察,空间结构重新恢复到“均衡”阶段,充分发挥了地铁车站的效应,实现了高效率,可持续的区域发展和增长。

由此可见,根据“点―轴”渐进式扩散理论,地铁车站综合开发可以导致区域间相对均衡的发展,原因有二,第一是地铁作为线状基础设施可提高区域的可达性,增加地区的机动性。而可达性、机动性的增加,必然使地区发展机会的增加;再有地铁车站建筑综合体作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起扩散作用,实现区域发展和增长。

2、城市触媒理论

城市触媒理论是由美国建筑师韦恩・奥图(Wayne Attoe)和唐・洛干(Donn Logan)提出的,在他们共同编著的《美国城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中,有这样一句描述:在城市中应有一系列有限的可及的影响,彼此能相互刺激起协调作用,这就是城市触媒作用。它对于地铁车站建设的启示是,应当把地铁车站通过综合开发提高到地区发展触媒的地位上来。

城市触媒是一种城市设计的观念和方法。触媒,就好比一滴水滴入原本平静的湖面,自然会泛起一片涟漪,波纹由内及外逐步扩散,从而波及周围的环境。其基本观念是:城市中新元素的进入导致城市持续发展,以一项开发引起更多开发,这种促生的效应既可以是经济的,也可以是社会的、法律的、政治的或是建筑的反应。它有别于传统城市规划自上而下的控制方式,是一种自下而上引导城市建设的方式。

根据城市触媒理论,地铁催化反应应具备五个基本要素:

①触媒――以地铁车站为必要元素的城市综合体;②优秀价值――具有集聚效应的功能综合和具有扩散效应的步行系统;③催化机制――以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催化周边开发,使优秀价值得到推广;④指导政策――对地铁车站周围地区开发提出一系列控制性要求;⑤联合开发――地铁与房地产、政府与民间联合开发城市综合体。

案例分析

1985年,由JR东日本公司、东武铁道、日本交通公社等公司合资,在西池袋二丁目投资建设了拥有818个房间、25层高、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的大都会酒店(图4)。1990年,由东京都投资、芦原义信设计的东京艺术剧院建成,成为池袋西口地区的象征。随后,在艺术剧院前,重建了池袋西口广场,广场内设置了大小26座雕刻,极大改善周边环境。1992年,大都会广场大厦开始建设,这是日本最大的、与车站一体化的综合商业大厦,地下一层设有地铁有乐町线车站,地上一层与东武东上线、地上二层与JR铁路车站直接相连,交通十分便利。整个商厦由地下2至地上8层的东武百货商场和美术馆9~10层的餐厅和健美俱乐部以及11~12层的商务办公大厦组成。

结语

地铁车站建筑综合体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理念、规划到建设实施,每一步地实现都要经过不断深入地探讨。本文以点-轴渐进式扩散理论和城市触媒理论为依据,探讨通过对地铁车站进行综合开发,可以优化城市结构,促进城市集约化发展,使城市在动态建设中达到平衡。

【参考文献】

刘先觉 著. 现代建筑理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

陆大道 著.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邹德慈著. 城市设计概论:理念・思考・方法・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城市经济空间 演化特征 影响因素 调控理念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城市作为世界经济的微观基础,已成为世界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关键。受城市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国际环境,以人为本的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约束等影响,①城市经济空间演化呈现出新的特征。

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基本特征

城市经济空间系统由工业化、城市化、环境约束等子系统构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过程是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相适应协调机制的反映。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表现出三个基本特征:

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是随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深化而不断协同的过程。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统一体,兼有经济性和空间性双重属性,而且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过程呈现出由弱到强的变化,它是一个生长过程,反映出一种动态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适应过程。

环境承载力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环境约束。城市经济空间演化必然受其生态环境的约束。任何城市的空间变化,都是在一定时期内,该城市的生态环境空间保证自身功能正常发挥的条件下,城市综合进步满足其所能持续承载的城市经济活动的规模、速度和强度的阈值,②该阈值也就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环境承载力边界,它反映了人地关系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是其结构有序变化的整体呈现。城市经济空间是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从分散到集中、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适应过程,具有结构适应性、有序变化的整体性特征。城市经济空间与产业结构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其结构是多种约束下的一种有序变化,它的合理程度由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相互适应过程的整体水平决定,并在相对时间内,它表现为一种静态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复杂的、非线性的整体演化过程。

可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相互作用变化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主要内容,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环境约束,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机制

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城市化推动的结果,体现在构成城市经济空间的重要内容之一的产业区在城市空间中比重的提升与占地面积的整体区域性扩张,以及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城市人口的增加促使了城市交通、住宅等功能性空间的不断扩张等方面。

产业区域性扩张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产业区的变化,成为城市经济空间扩张的基本动力,并决定了城市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方向。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城市中心区工业的外迁与中心城区的CBD功能化建设,前者带动了城郊城市化的提速与工业化的发展,后者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城市经济空间的外延扩展;20世纪90年代,大量的综合性经济开发区的兴起,不但扩大了城市经济空间的占地面积,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的调整与城市产业布局的变化;③进入21世纪,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快速提升及城市文化的兴起,使城市经济空间由工业主导型走向消费主导型产业布局模式,城市居民不同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城市人工生态景观的建设,带动了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即城市功能区的重构与多样化重塑了城市经济空间结构。

城市化空间扩张机制。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不仅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且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化既影响了城市经济空间功能的多样性,也改变了城市扩张的规模与速度。随着城市化的深化,城市居民对交通、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的需求不断加大,促进了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催生了不同类型产业区的出现,改变了城市经济空间结构,也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张。

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度。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特性决定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内在性质,也决定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规模、方向和水平,同时,也直接决定了在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规律。城市发展中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程度、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程度及其环境的约束性构成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核心要素。城市工业化程度,是由城市竞争力、生态环境等要素直接决定的,要素间的互动作用使工业化不断深化,进而提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程度。城市化反映了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是由城市地租、城市竞争力、城市功能区布局、交通通讯与社会进步等决定的,这些要素相互间不同的作用水平决定了城市化模式的不同,而要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必须促进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合理度、改变目前城市地租的结构、改善城市的交通通讯,使城市具备更有效的容纳空间。

生态环境承载力。任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环境载体,环境即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资源基础,也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外部约束。工业化城市化环境约束构成了一个影响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同度的核心子结构。工业化程度带动了城市化水平,导致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城市发展的相应政策,引起了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而环境承载力的变化又会影响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间的作用能力,这又会引起城市发展环境产生变化。可见,城市的生态环境空间既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约束机制,也是其演化的助力。

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调控理念

空间演化与环境保护同步理念。环境在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过程中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实现的基础,在城市的经济运行和功能实现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经济空间演化中环境的功能包括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生产和消费活动提供自然资源,环境介质对废弃物的吸收以及为城市的发展及居民的舒适生活提供环境服务。城市经济空间无序扩张往往会使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严重破坏了环境,使城市整体演化处在不可持续状态。在城市经济空间演化中,不考虑发展与环境的同步,必然导致城市扩张的“无边界”,陷入过度膨胀与环境反噬。因此,环境保护对于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内核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重要性不存在任何争议,④环境为城市经济空间的演化中提供所需的资源、吸收废弃物和维持城市生存等,这是重要的基础,也是演化的约束。只有空间与环境保护的同步,才能保证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合理性与持续性。

技术创新与进步引导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理念。技术创新及进步与城市化、工业化之间具有较强的正关联效应。⑤技术进步直接影响着工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决定了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城市的集聚性与流动性是技术创新与进步的重要基地,技术外溢则是通过城市网络实现扩散效应,这也促进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了城市经济空间的演化。因此,建立城市经济空间中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以引导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合理化,才能有效地避免过度城市化导致“城市病”的出现,而且技术创新引导下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可以在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增强城市竞争力。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理念。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是环境约束下的城市经济活动空间规模扩张与空间结构变化的过程,是城市发展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的二者间不断融合,形成内在共生关系,并建立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具有较强保障的产业空间和地域空间形态演进过程。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进步。在城市经济空间演化中,产业政策具有直接影响工业结构与工业化水平,并通过对城市地租与工业结构影响城市化的作用,因此,以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理念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城市的专业化、网络化与集聚性、流动性等的深化,可实现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合理度的提高,并促进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方向和水平。

【作者分别为长春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长春工业大学合作经济研究所教授;本文系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41140015】

【注释】

①李东序:“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②郭俊华,蔡雯,杨畅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对策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人文地理》,2009年第6期,第59~62页。

③王慧:“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机理及空间效应”,《城市规划》,2003年第3期,第20~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