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12: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语文学习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语文是研究性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开展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尚待开发的新领域,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个探讨。
一、学生角色:从被动到主动
近年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通过专职教师、专用教材和固定场所传授知识,学生始终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的认识活动主要是“掌握”,而不是“发现”,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仍然限定在“传授一接受”的模式内,致使我们的教学严重轻视实践、发现)探索等活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自主性。语文研究性学习之所以特别强调自主意识,是因为观念意识是指导人们实践行为的基础,只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研究意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参加研究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研究的个人观念体系。学生有了很强的研究意识,就会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学生是否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衡量语文研究性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设计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在学生自主研究活动上下功夫。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思路是:
1.从抓语言问题开始
爱因斯但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理念,正说明语文研究性学。习有着广阔的天地。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上句,按常规,教师说一说“不宁静”的原因就可以了,但我们多问一个“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颇不宁静的呢”,多查。阅一下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与学生一道研究,答案就不再是那么单一那么简单,有政治原因,有经济原因,有文化原因,有家庭原因,也许还有信仰问题。这种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问,而是一个研究小课题。发现了问题,,不应由教师来解决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出对策,形成课题,写成小论文。
2.强化自我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态度的培养,往往采用教师和家长督促、检查、奖罚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产生勉强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具体要求:课题研究前自找资料、自我准备、自我设计方案;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发挥;活动后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3.创设一种情境
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氮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语文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语文研究性学习也讲求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创设情境应该是重点思考的一个内容。
二、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语文研究性学习学生是活动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呢?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把握研究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的成败得失。这种指导作用贯穿于学生研究活动的始终。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疑问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是举足轻重的,这将提高学生研究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是在教师“导演”和指导下的活动,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需要运用语文学科中的大量基础知识,这不仅要求教师对语文知识有精深了解,而且要熟悉多种研究方法,还需要对当前语文学科的前沿知识有比较深透的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帮助学生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活动方案,进而引导学生开展深入扎实的研究活动。,可以说,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而不是传授、灌输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呢?
1.引导学生选择课题
语文研究性学习最难的可能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开展研究的课题。教师要导,就应导在关键问题上。选择课题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实际需要的原则。研究性学习不二定要像专家那样,一定要解决什么具体的实际问题,我们学习的关键是通过某一问题的研究探寻,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因此高中生的)‘课题”与专家的“课题”的实际需要存在着差距,高中课题研究重在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可能出发去选择“课题”。二是可行性研究原则。并不是所有的被发现的问题都值得研究或都有实力研究的,这就需要对问题的价值及研究的可能性作深入的分析。从课题本身的价值看,衡量课题有没有研究价值,主要依据“是这一课题学生能不能占有详细的资料,切不切合学生自身实际,符不符合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学生一般不宜选择一个规模大、涉及因素多。周期性长的复杂课题,而适宜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课题。比如选《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及其发展研究》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就超出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
2.引导学生设计方案
课题一旦确定下来,就要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确保研究性学习有序、有效地推进。一份好的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课题的提出。包括课题提出的原因,课题内涵的界定,研究预期的目的。B。开展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C.开展课题研究的活动安排,具体到每一节课具体做什么。D。研究成果的结题形式。设计方案重点要考虑的是选择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总是服务于特定的研究目的的”。教师要告诉学生,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形成新的科学事实,且对象又是活动形态,就应该选择观察、调查、实验等类方法;如果研究对象是文献形态的,就应该选择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如果说研究目的是要形成新科学理论,就应该选择归纳演绎等理论研究方法。从我们语文研究课题看,绝大多数是文献研究对象,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是主要的研究方法。3.导在学生研究疑难处在学生活动难以深入进行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活动开导,这种开导主要是思维方法上的,而主要不是内容和答案上的,重在导疑、导难、导法。
三、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课程,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语文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态势。由于研究性学习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定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这种开放性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非组织的社会化语文活动将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如环境语文、街头标语、广告、影视传播以及人际间语言交流等。学生可以到社会中搜集民间故事,可以到街头去搜集广告牌的错别字,可以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可以到网上去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研究自己喜欢探讨的问题。总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将会有重大的变化。
四、学习形式:从单一到多样研究性学习形式多种多样且具有深度。
1.查阅资料
语文研究性学习,收集、整理、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文献,意在通过对文献的查阅鉴别。整理、分析,从而找出研究的问题,明确:我到底要研究什么——术语的内涵、外延;我要解决什么问题——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我从哪里开始研究起——前人留下了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鉴;通过研究文献对课题的内涵、外延、研究起点作出准确判断,就能判断课题的实用价值,选择较恰当的研究方法。
要想在浩如烟海的各类文献资料中找到对特定研究课题有价值的文献,首先必须明确界定自己研究课题的范围和性质,确定搜寻的方向,其次要了解国内外主要期刊的分布及各类期刊的特色。其三要熟悉主要的文献资料索引和目录分类的方法,掌握检索的基本技能。高中语文课文《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就重点介绍了这一方面的知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迅速准确地找寻自己所需的文献。二般说来,学生起步阶段,还不知道怎样来搜索资料,查阅文献,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查阅资料,有时要给学生开出比较详细的查阅书目,以便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找到开展研究的感觉,如我们常听到播音员报道我国又与哪国建交,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如果提出一个问题,“邦交”为何不说“国交”呢?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只能是研究文献,查阅资料,找出例证,说明观点。
2.合作学习
现代社会的创新成果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疑难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多个个体的协作,建立研究性合作学习形式,其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为学生共同寻求答案、解决疑难问题提供舞台,研究学习中,既可以是两个互助组,也可以是四个合作组,各研究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互查、互评、互帮、互学等活动,调动学生合作解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写小论文
一、行为习惯上的障碍
能否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到学习的效果,甚至也会影响到一生的事业与成就。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潜移默化性,使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小就养成的良好的听说读写和广泛涉猎的习惯。这些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依靠家庭的熏陶和学校的培养。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某些欠缺,使得大多数学生都有未能在学习的行为习惯上养成良好的品格,这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不良的习惯品格严重滞碍着语文学习的质量,其主要表征是:
(一)轻视咬文嚼字。对似懂非懂的字词轻易放过是比较普遍的坏习惯。学习外语尚且知道记单词是关键,一旦到母语语文课上就把这个道理抛到九霄去了。其实,字词的功底不扎实已经成了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理解中的最主要障碍。阅读水平低下与不能真正品味出阅读材料中的关键字句有很大关系。例如,学生常把“月光朦胧”写成“月光méng@①lóng@②”;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与“后墙紧贴着峥嵘的山石”两句中“峥嵘”的含义分辨不清;把“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中的“淋漓”与“酣畅淋漓”中的“淋漓”混为一谈。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一个字一般就是一个形音义的统一体,注意对一个字进行触类旁通式的辨认,往往能带起一大串。可惜这个道理没有引起多数学生的重视。他们平时很少有意识地去积累字词,对平常遇到的一些似懂非懂的字词不去及时查阅工具书,认真深究,求得细致了解,久而久之在字词这一环节上拉下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障碍。
(二)片面追求所谓理解,忽视朗读、涵泳、背诵和记忆。语文学习的材料多为一些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其中不乏优美的辞章,警策的名句,生动、隽永,充满无限的审美情趣,常令人陶醉不已。古往今来大凡造诣深厚的文人名士无不饱读诗书,博闻强志,有的甚至能背诵成篇的名著,至于辞采优美的诗词就更是能出口成诵了。事实上,语文学习单纯靠理解、思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涵泳、体悟、熟读、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读与背可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切戒不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讲的是读与背是理解的基础和途径。可见,读与背同语文学习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掀起了一股所谓反对死记硬背之风,把语文学习中的上些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一扫殆尽,贻害极大。语文课上朗读背诵的机会少了,详尽细致的讲解分析多了;学生朗读背书的兴致淡了,琅琅读书的声音消失了。早读课上学生一心想着读外语,甚至读政治、历史,至于背书那就更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理解固然重要,但理解若不以扎实的记忆为基础,很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况且“理解并非是一次完成的。语言这东西,在不十分理解的情况下先吞进去,以后随着语言吸收和积累的增多,随着生活体验的丰富,随着知识面的扩大,通过不断反刍,可以不断加深理解。只有吞进去了,才可能化为自己的营养;一味地分析、研究而不吞进去,则永远不能化为自己的营养。”不养成多读多背的习惯,而能把语文学好的例子是不多见的。
(三)不作笔记,不勤写作。读与写的关系极为密切,是语文学习的两个支点。韩愈在谈到怎样做学问时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口不绝吟”“手不停披”就是多读多写。大学问家们无不爱写爱记。许多名著佳篇都诚是一张张卡片,一本本札记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学语文不光要写作文,还要养成勤于写笔记、札记、日记的习惯。阅读时也要动笔圈点、批注。前人有不动笔则不读书的好习惯,今天的许多学生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动笔写的重要性,更没有养成爱记爱写的好习惯,能够坚持写日记,写读书札记,作读书卡片的学生寥寥无几。有些人甚至连两周一次的作文也当成了负担。他们总是乐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所谓理解、分析,搞题海战术训练,这样的学法岂能真正地提高语文水平?
(四)不爱课外阅读。语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而课本的容量有限,仅靠课堂、课本显然是不够的,但这一点从家长到学生似乎都认识不足。家长一味地反对孩子看“杂书”,动辄没收处罚,从而遏制了阅读的视野。由于急功近利,学生也不认为花时间精力去阅读那些看起来与提高应试成绩关联不大的“杂书”有什么价值。有些人虽看些课外书籍,但品味太低,至于报纸、新闻则更是无人问津了。实际上,这些课外因素对语文学习恰好能构成内外互补,它可以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不仅不会影响语文学习,反而会活跃思维,增加相关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二、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进步与提高是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积累是最重要的,战国时期的荀子就曾论及积累的重要意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量的积累终能导致质的飞跃,但积累的过程毕竟是长期的、艰辛的,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和恒心,这就要“虚一而静”力戒浮躁。在语文学习上追求短平快是绝对行不通的。许多同学不懂得这一道理,往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之后,就干脆弃之不顾,转而去抓那些能够立竿见影的科目去了。
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另一种障碍是缺少学习的主体意识。当代的学生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过分依赖学校和老师,而学校和老师也急功近利,一味地搞所谓强化训练,几乎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其实,古代一直沿用下来的传统中许多经验都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反思的,如《论语·侍坐》里孔子成功的教学范例、宋代以后的书院式教学模式就给我们许多启迪。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倡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向老师质疑问难,老师则重视让学生躬行实践,注重个别启发指导,甚至令弟子次相传授。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推广这种学习方法是不是比填鸭式更好些呢?
三、学习心理上的障碍
所谓心理上的障碍是指对学习语文认识上存在着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滋生轻慢之心。在母语环境里学习母语语文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因为已经会认字会说母语了,便对学语文失去了新鲜感,错误地以为自己才不过粗通文字的语文功夫就已经是语文的全部了,于是语文在他们眼里便魅力尽失,黯然无光。二是认为语文成绩很难提高,即使花大力气去学也未必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相反,以全力去对付那些短平快的科目收效会更大些,于是也对语文漠然视之。
(二)科学代替审美。应该说语文是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可是,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日益泛滥的今天,人们很难得从这一角度来看待语文,总是以科学的视野来对待语文,以理性的原则来对待语文学习,对语言文字之外的旨趣、情韵麻木迟钝。汉语言的丰富性和审美的模糊性正是语文的魅力所在,如果单纯用科学思维来对待语文学习,自会觉得乏味。审美与理性往往是相悖的,不能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语文,对待语文学习。
(三)定位止于工具性。对语文学习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与精神品格形成过程中巨大潜移默化的功能认识不足,恐怕与语文是工具性学科的定位不无关系。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母语,更重要的是吸纳母语文化乃至几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养料。接受了良好的母语文的熏陶,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尤其是民族精神品格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在这一环节中所承担的责任最大,也最重要。没有上升到这一层次上来认识语文,只把它看成是一门普通的语言课程是语文学习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偏差,它对语文教学双方面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要使语文学习打开新的局面,出现新的生机,势必要排除语文学习上的种种障碍。如果能从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心理这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疏导,也许语文的教与学都会出现令人满意的新局面。
字库未存字注释:
要想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就要让学生拥有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应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如果对某些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而不知疲倦,这就是兴趣的作用。如果语文教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愿意去学习,主动去学习。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学家就懂得兴趣引导教学法。“寓教于乐”就是孔子老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而且,实践证明,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新的语文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课堂效果的提高,而融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有利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过程,所以,教师和学生要相互尊重,这对于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的建立是非常有帮助的。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主人翁精神和意识,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能够积极踊跃地提出疑问。语文教师要勇于创新,做好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做好学生的合作者,尊重学生,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努力创造条件。实践证明,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能够有效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变革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过分关注知识、关注教材,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转换角色,要作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让学生作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的不同和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发展,可采取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语文教师要逐步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激情、有个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要有积极性,要能够主动地去学习,提高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只有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才能共同进步。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提高,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
初中语文学习主要还停留在记忆和形象思维阶段,学习内容相对单一,学习的趣味性较强。初中阶段的学习,虽然三种基本文体、诗词、戏剧都有涉及,但是仍然以记叙类(包括小说、散文)为主,课文的故事性较强。说明文的选择注重文章的趣味性,尤其是冀教版更多选择的是科普小品文,对文体知识逐渐略化,比如《,蟋蟀》《天鹅》《绿色的基因革命》等。议论文的编排内容越来越少,除了经典的《谈骨气》,其它要么是演讲稿,要么介于议论和散文之间,学生难以快速明确地判断出文章体裁,比如,《谈读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等。古诗词的学习仅限于对课本知识的积累和赏析,文言文只要求学生能结合工具书了解其大一,课外拓展很少。现代诗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背诵、默写阶段。散文的选择也都比较注重故事性或景物描写,比如《,父亲的谜语》《背影》《敬畏生命》等。这些文章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文字浅显,内容简单,情感直白,易于理解。教材的编排和考试的方向,决定了初中语文学习仍停留在记忆和形象思维的阶段。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截然不同,记忆部分占考试内容比例极小,且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记忆部分考试分值不大,但是考核面很广,这表明高中语文仍然注重积累,但是积累的方式由课内学习转向了课外自主积累。说明文由初中浅显的科普类文章转变为内容深奥科学文,且考试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提取以及加工处理,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议论文则转变为内容深刻的社科文,距离学生生活的遥远,需要学生沉入其中反复揣摩,方能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文言文学习与初中差别更大,主要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要求学生将课内学到的文言知识迁移到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文学文阅读内容也出现突然加深的倾向,呈现出语淡情浓、更加突出人和生活本质的特点,这对初升入高中的学生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由于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的原因,学生很难自觉发现语文课程特点的变化,并自觉调整学习方法来适应新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一阶段,尤其是高一第一学期,要向学生简要介绍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的不同,指导学生如何尽快适应高中学习。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除了夯实背诵、默写基本学习环节,还要将学习重点转移到理解诗词描绘的情景、表达的情感上,并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进一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面,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理解初次接触的古诗词。引导学生逐渐改变学生在初中养成的“以本为本”的学习习惯。在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改变以朗读为预习方式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默读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的思考。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议论文的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标出来,并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和文章结构,对于文章中重点字词和语句要及时进行标注和深度理解,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思考。这个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过程,逐渐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文学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初中语文学习的习惯,从文章内容、情节、表达方式、人物心情、主题思想入手去解析文章,而是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产生时代、创作背景、作者的写作风格等较深层次去理解文章,解读文章中所包含的时代信息和时代思想,从而更加准确滴把握人物形象、作者情感和文章主旨。
3、教学方法要与学习内容一致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当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模式,尤其是初中学习更是以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为主。初中语文学习更适合课改后的模式,因为记忆性学习和形象思维的发展需要学生之间的互相检测和互相触发。经过初中三年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已经习惯了“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学习模式。但是,高中语文学习中需要学生不断发展逻辑思维,无论是哪个版块的学习都需要深度、缜密的思维,反复的比较和鉴别。这个过程需要精力高度集中和安静的环境,学生随时打断别人的思考,会影响其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适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比如,在预习或者课堂阅读阶段,不许随便与周围人交流意见或者向别人询问,有不理解的内容先标注出来。当学生有了初步的学习结果时,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以提高课堂学校效率。当然,与初中语文学习的另一个显著不同,是学生要养成开发课外课程资源的习惯。高中语文学习内容相对较深,涉及面也很广,不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全部解决的,也不是课堂上能全部能够涉及到的。教师要培养学生自觉开发课外课程资源,利用工具书、网络资源或者身边的人力资源,来解决自己学习中的疑惑,从而促使学习更加深入。
4、小结
一、要正确认识自己从事的语文学习活动的特点
1.语文学习是求知求真的过程。语文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系统的接受各种语文知识,掌握听、说、读、写技能的过程。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从某种意义上说,培根的话是对语文学习功能的高度概括。
2.语文学习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体验是语文学习中所固有的。从语言的运用来说,“言为心声”,语言是内心的情感的反映,从文章学上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文章从来都是“有情物。”语文学习正是以这些语言、文章为媒介,在与社会历史的交流中在吸取人类智慧的同时体验各种人物的情怀,体会作者和思想缔造者的精神。
3.语文学习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思维与学习关系密切。在语文学习中进行思维训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作为语文最基本的要素之一的语言是思维独一无二的工具,离开语言,思维就不复存在。然而,语言训练必须靠思维去组织。
字、词、句、篇的学习,听、说、读、写的训练,没有一项可以游离于思维之外。其次,语文学习的各项内容都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肥沃土壤。听、说训练可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阅读训练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写作训练可以培养思维的独立性……记叙文可以发展形象思维;议论文可以增强逻辑思维能力;说明文可以提高思维的简捷性、缜密性……
二、要努力培养适应语文学习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1.提高学习语文的动力,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习动力一方面决定语文学习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要提高学习语文的动力,就要对语文这门学科有浓厚的兴趣。首先,要明确学好语文是学好各门功课的需要,是自我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建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同样的环境,别人能学好,我也照样能学好,甚至比别人学得更好。只有具备这种自信心的人,才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持积极进取的态度。
2.保持语文学习的良好情绪,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要是学习情绪不佳,就会严重影响语文学习时知觉的范围,记忆的程度,思维的方式,阻碍语文学习的进程,降低语文学习的效率。
3.鼓励学生发言,养成敢想敢说的好习惯。那么,怎样有利于鼓励学生把他们经过思考后得出的具有个人的独到见解的问题,系统、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呢?我认为教师看轻学生答案本身的正误,而注重学生的态度和分析、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由于受到世界观、知识面等因素的限制,发言时往往有对有错,如果答对时教师喜笑颜开、赞不绝口,一旦答错就“怒发冲冠”,横加指责,那么,不仅答错的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以后不敢再发言,就是当时答对的同学也不会觉得轻松愉快,因为他们不敢保证自己下次也是正确的。其实,回答错的学生,他在考虑问题的思路上,研究问题的方法上,往往还是有他独到之处的。对此,教师若能给予充分肯定,那么,他在接受老师或同学的纠正时,积极性绝不会受到打击。相反,会学得更主动。
4.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攻克语文学习的难关。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毅力主要是指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在碰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调节、支配自身的思想、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心理过程。
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
一要确立学习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有所追求,才能产生学好语文的内驱力,才能克服学习道路上的困难。
二要有锲而不舍的恒心。语文知识涉及面非常广,语文学习又是个不断渐进的过程,因此必须作好长期努力的打算。只有具备锲而不舍恒心的人,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三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语文学习常常与困难伴生。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困难与挫折对健全人格的形成有时有积极意义,在特定的环境下,它们能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毅力。因此,在语文学习中碰到困难、遭受挫折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吸取教训,按照既定目标继续努力。
三、要掌握科学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
1.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法。语文学习,集听、说、读、写于一体,这种特殊的组合训练,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语文学习必须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同活动。多种感官参与语文学习,一方面扩大了感知的范围,加快了信息加工、交流的速度,另一方面加深了记忆,活跃了思维,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目前,多媒体语音室已在不少中学建立,它的多种感官参与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们一定要充分加以利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心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63-01
一、最为完备的语文学习心理解读
高考语文大纲是中学语文科目考试的最高纲领性指导文件,对高中语文教学复习具有权威性的指导作用,本人从心理学角度,对语文考试大纲进行阐释,突出了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最完美的品质。
(一)就“考试能力要求” 突出“语文智力水平”
智力在心理学多指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中心,对以语言为媒介承载祖国文化的语文学科来说,语文智力指的是“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这五种能力构成语文的智力结构,其中突出中心的是“表达应用”能力,阅读的“鉴赏评析”,这就突出语文的性质特点,即自己要善于利用语言媒介来表达思想,又要利用语言阅读来弄别人表达的思想。将语文智力水平摆列出来,这样语文教育的能力目标更加明晰,更加凸显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把语文质的概念用心理学来表达,为语文教学奠定了学科目标方向。
(二)就考试内容:突出“语文知识”及语文心智技能“语文阅读技能”“写作表达技能”“语言技能”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分为五大类,“第一,语言知识和
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第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第三,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第四,现代文阅读: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第五、写作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概括这五项考试内容,就心理学角度来说,分为语文知识和语文心智技能,语文知识包括语文陈述性知识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这些语文知识需要基础的记忆和理解,更多的需要学习的汗水,特别是语文学习的习得。当然语文其他能力也对语文陈述性知识产生一定的影响。考试内容方面,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和写作就属于语文心智技能,涉及到语文思维核心,突出语文思维能力,既然语文技能的提出,那么就打破语文神圣天赋说,更加突出语文学科特点,这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训练的心理学依据。语言技能,作文技能,阅读技能就可按照技能训练的方式,按照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凭空所想,随意模仿或刻意追求某种模式,大搞题海战术,或部队训练高强度的疲劳训练,应该以语言为媒介,按照认识,理解,表达应用,语言技能要规范,阅读技能要阅读,积淀文化素养,充分概括和总结,写作技能要勤练,多思,讲求技巧。由于口语考试的不易操作,高考语文教学大纲并没有对口语做出考试规范。但口语交际却每时每刻都在运用着,不可偏废。
(三)就语文实践:突出语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高考语文一半是知识,技能和智力的考查,同时也是对考生,情感、意志、体力的挑战。一个临事不惧,从容不迫,做事大胆,仔细的良好心态,不是教师、学校、家庭过分溺爱,万事都事先考虑好,而应该是自己敢于经历风雨,接受生活磨砺,从生活中,从汗水中寻找生活的真谛,探寻成功的捷径。语文大纲提到的能力,实际上能力指的是一种个人的个性心理,这就承认语文缤纷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语文教学实践和学习开阔了视野,为语文实践开拓走出课堂奠定了心理学依据。语文智力水平提高,应在各种非智力条件下,即社会文化生活,个人生活背景,和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领悟条件下,来训练自己语文技能,语文不是圉于象牙之塔的,而是走进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二、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概况
通过实践调查,高中生年龄大多在十七、八岁,正值风华正茂的黄金岁月。身体生理活动紧急集合,身体发育的拔节,第二性状的出现,致使高中学生心理发生了巨大的波澜,高中学生社会阅历扩展继思维方式的变化,成长的烦恼,表现在学习也较突出,而语文又是一门承载社会文化比较丰厚的实践科目,最能反映高中学
生心理的灵光。
为此我们制作一份调查表,主要通过语文学习的动机,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阅读,写作,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等来分析。通过对我们学校的学生的打点取样,仔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有其共性:对语文兴趣稍减,语文动机不明确,语文阅读难以向深发展,对阅读作品不感兴趣。写作文缺乏哲学的思辨,课外语文学习时间较少,对作品鉴赏缺乏应有的力度,普遍对语文教师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语文学习的逆反心理,自我封闭心理,阅读的懒散心理,消遣性阅读的成瘾性心理。
一、“断层”现象产生的原因
我们对刚进入高一的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语文测试,发现他们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与鉴赏和写作表达这三块语文能力测试中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随即下发了《高一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表》,借此了解初中语文教学情况,其中文言文教学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有的即便知道,也是靠死记硬背。学生如果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这些问题就会很容易理解,但初中教师很少提及语法,学生的疑问得不到解决,问题被带到高中,导致学生在学习高中文言文时遇到很多障碍。
后来我查阅初中语文新课标时发现:初中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也不相同,这些不同直接导致高一学生语文学习的“断层”现象。
从教学目标看,初中新课标的要求是“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高中则把“注重语文应用”和“培养审美和探究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从教学要求看,初中语文新课标只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和疑问,了解几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学会欣赏和体验文学作品,能品味作品语言,会借助工具书学习文言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和常用的修辞方法等。高中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显文言文的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用法。
下面具体比较初高中各教学板块对阅读能力要求的不同。
先说现代文阅读教学。初中语文只要求学生能分清体裁,散文要把握文意,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议论文要把握抓住论点,找到论据,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说明文只要求学生把握事物的特征,了解说明方法就行了。高中则要求鉴赏散文的语言和表现手法,探讨散文的情理;议论文要求学生既理清文章思路,筛选信息,又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明文要做到整体把握、筛选信息、概括说明。
再说文言文阅读教学,差距更大。初中阶段只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淡化基本语法和文言句式的教学;高中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课文并翻译关键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了解其思想倾向”。
从上述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延伸。高中语文教师应避免高一学生在学习过渡阶段产生的不适应甚至厌学现象,使学生实现初高中的平稳过渡,做到“无缝”衔接。
二、“无缝”衔接的措施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必须有很强的衔接意识。要改变“断层”现象,就要在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方面做好安排,帮助学生顺利地由初中向高中过渡。
1.教学方法
教师要掌握学生语文学习的真实水平,以便在此基础上精心备课,制订教学方案,使知识衔接更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初高中语文教学要求的不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初三学过《沁园春雪》,高一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已学的诗词引入,既是对初中知识的复习,又可以勾起学生的熟悉感,还可以针对初高中教学要求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这是一种很好的过渡与衔接。在比较阅读时要扩大比较范围:可以把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与质疑,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和《声声慢》;还可以用同类题材作品进行比较与质疑,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不同时期“景物情”的特点和关系学习,分类比较总结,拓展延伸知识积累。
2.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学生可参照相关讲解,对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和写作知识等进行整理搜集。其次,教会学生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积累式阅读法,教师应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化学生的思想。最后,要做到“四多”,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一要“多看”,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关注社会热点及动态,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素材积累;二要“多记”,记录和记忆相辅相成,增加知识储备;三要“多写”,高考的主观表达题和作文考查的都是书写能力,多写才能文思泉涌;四要“多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多思是前“三多”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3.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