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德育功能论文

德育功能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30 11:30: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功能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德育功能论文

篇(1)

功能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结构有机构成的系统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功能是表示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它体现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交换关系。功能侧重表示系统对环境产生的作用,但功能又依赖于环境而存在,它是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了一定的环境及环境与系统的相互关系,抽象地谈论功能,那么,这种谈论没有意义。功能不仅包括系统对环境的作用,而且包括环境对系统的作用。这种功能是系统与边界之外的环境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我们把这种功能称为外部功能。

系统与环境的区分是相对的,在特定的系统域界内,一个系统可以分为A、B、C等各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对于大系统来说,是其组成的要素;而就各个子系统来说,则各有其功能。就A系统来说,它以B系统、C系统为环境,并与它们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定的功能。我们把特定边界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之为内部功能。

德育功能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内部功能。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和方法等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德育内部功能,其中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受教育者严格遵守、积极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和享用观念的形成,即表现为适应功能、认同功能和享用功能。德育的适应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严格遵守外在的道德规范;德育的认同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内化和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良心。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乐”(注: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第213页。)。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教育者师德的形成和提高、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教育内容的丰富等等。

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外部功能。德育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德育外部功能包括系统对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作用和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环境对德育系统所产生的作用。德育系统对环境的作用所导致的功能,主要有自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等。德育环境对其系统的作用所带来的功能表现为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对学校德育的控制作用,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学校德育的最终决定作用,文化对学校德育的渗透作用,自然环境对学校德育的熏陶作用等等。最终促使德育目标被修订、德育内容不断丰富、德育方法不断改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德性不断完善。

以上仅指出了德育的正面功能。其实,德育还具有负面功能。德育既具有使个体遵守、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功能,同时又具有使个体抗拒、否认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功能;德育既可以使个体觉得德性追求是一种享受,又可能使个体把道德生活看作是一种限制、一种痛苦;德育既能够通过控制,引导学生的言行,从而维护现存政治制度的稳定,同时又能够为摧毁现存政治制度准备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德育既可以保存、发展现有文化,又可能使现有的文化发展链条中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上述两方面的功能均有正负之分。

由上可知,德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德育环境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功能;德育系统内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功能。把德育功能简单化的作法(注:鲁洁:《教育研究》,1992(8)、1993(5)、1994(6)、1995(6)有关文章,《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有关文章;刘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檀传宝:《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李道仁:《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吴亚林:《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是方法论上的失误。

二、关于德育价值

有论者把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直接等同起来(注: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第193页。),因而也就把德育功能和德育价值等同起来。这是笔者不赞同的。我们在研究德育功能时,应结合德育价值进行研究,但必须将二者区分开来。

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属性或功能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现实关系,价值既不单纯是客体的属性或功能,也不单纯是主体的需要,但又离不开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它表示客体的属性或功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作为德育价值主体的社会、个人的德性需要的满足与否、促进与否的关系。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功能与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需要来决定的。

德育价值主体是指系统内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各类群体(包括民族、国家等等)。德育价值客体是指德育活动及其功能。

个人的德性需要是指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通过道德教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以完善自己的德性结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个人德性需要的满足即为德育的个人价值,具体表现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等价值主体德性的完善。社会的德性需要应通过具有优良德性的人才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在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来满足,社会的德性需要,不能由各种德育活动及其内部功能来直接满足。但任何社会都十分重视德育,其目的是希望培育各种优良德性的人才,这种人才对社会的德性需要的满足即为德育的社会价值。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德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尽管要考虑如何满足社会的、教育者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的德性需要,但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完善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满足受教育者的德性需要。因为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和社会的德性需要能否满足,不是德育系统内部主体所能给予的,而是受到社会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严格说来,把受教育者在德育系统之外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价值都归功于德育,不仅不科学,反而会造成社会各界对德育的期望过高,在达不到期望时,人们就会对德育的价值产生失望和怀疑。所以,我们必须将德育在系统内实现的培养人的德性的价值和德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而在德育系统之外间接实现的各种社会价值,严格区分开来,并研究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德育在系统内直接实现的价值,是德育价值主体通过德育活动所带来的德性的完善,这种价值可以称为德育的内在价值或直接价值;德育通过受教育者的活动这一中介在德育系统之外创造的价值,可以称为德育的外在价值或间接价值,这种价值能否顺利实现,不完全受德育系统内价值主体的控制。

三、德育功能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德育功能主要反映的是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主要由系统和子系统的属性(培养人的德性的活动)来决定。功能具有客观性,功能不一定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需要来决定,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为我性。功能关系反映德育系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系统内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客观的因果性联系。价值关系虽然离不开因果联系,但主要表现为德育价值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合目的性关系。德育功能关系的改变,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系统与环境的变化,包括德育系统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德育价值关系的完善是个人和社会德性需要的满足。所以,德育活动应该是价值主体(社会、个人)在其德性需要的驱动下,用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机制去改变现存的德育功能关系,使之适应和满足其德性发展需要,形成一种新的价值关系的过程。德育活动的结果不仅应是合规律性的,而且应是合目的性的。德育,作为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因果性活动,也是一种目的性活动。

因果性和目的性的区别并不排除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不仅表现在它们共同存在于德育活动之中,相互作用并影响活动的结果,而且表现在,对于德育活动来说,目的乃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力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动因或原因,即“目的因”。作为一种原因,它促使德育价值主体开展各种活动以满足其德性需要。它不同于一般原因的地方在于,这种原因就是活动直接要达到的结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其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手段。德育价值的实现即个人和社会德性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使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德育功能,作为系统与环境以及系统内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客观结果,是满足社会和个人德性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各种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需要就无法满足,德育价值也就无法实现。

其次,德育价值是德育功能的目的。人们开展各种德育活动,总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需要。在德育活动中,各种德育功能的发挥是为了实现某种德育价值。离开德育价值,各种功能的存在是无意义的;离开德育价值的规范和引导,德育活动可能导致各种负功能的产生,或者导致德育工作的低效率。

再次,德育的内部功能和内在价值,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和对系统内价值主体的需要的满足;德育外部功能和外在价值,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德育培养的具有德性的人才对社会德性需求的满足。

四、德育目的与价值、德育目的与功能

德育活动是建立在对因果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的目的性活动,所以,德育目的在德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德育目的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之前,人们在观念中提出和设定目的,在实践中实现和达到目的。德育目的是活动的内在动因,它调动主体的全部热情和力量,为实现某一目的而奋斗。德育活动是由许多因素、许多环节构成的,目的是诸因素、诸环节的中心,正是围绕这一中心,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协同作用。所以,我们研究德育功能和价值,应结合德育目的进行研究。但在研究德育功能时,有的学者却把德育功能和德育目的混淆起来,把德育功能说成是育德(注:鲁洁:《教育研究》,1992(8)、1993(5)、1994(6)、1995(6)有关文章,《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有关文章;刘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檀传宝:《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李道仁:《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吴亚林:《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实际上,这是方法论失误的另一种表现。

目的是主体的一种设计、期望,是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人在活动之前思想上设计的活动结果。所以,目的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主观性。

目的反映主体的需要,是主体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人对于自己的需要的自我意识。人是根据需要提出目的的,目的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客观必然性的实现,更主要的是自身需要的满足。

德育目的所概括和表达的不是现实中的价值关系,而是理想中的价值关系,是人的一种德性追求。所以,德育目的是主观的。德育目的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在其德性需要不断发展和对需要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精神追求,是他们对未来德性的一种憧憬、预测和构想。

德育目的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德育目的是有待实现的德育价值,二者通过德育活动相互转化,德育目的通过德育活动得以实现向现实价值的转化,从而改变原来的价值关系;而对新出现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又会产生新的德性需要,经过德育系统内价值主体的思维加工和选择后提出新的目的,又实现价值向目的的转化。

但是,德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者与德育目的之间相互转化的机制是不同的。德育目的与内在价值之间的相互转化,虽然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系统内价值主体能够控制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德性需要的满足,所以,德育目的与内在价值之间具有同一性,德育目的就是对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

德育目的与德育的外在价值能否相互转化,不完全取决于系统内价值主体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制于社会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以,德育目的与外在价值不能直接转化。如果我们把德育目的规定为对外在价值的追求,最终就会使德育目的落空,使人们对德育产生失望。德育工作的重点是促使内在价值充分实现。对其外在价值能否实现的问题,必须依赖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至此,我们对德育目的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德育目的是对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内在价值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德性的完善,而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所以,德育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或者说是“育德”,包括受教育者道德境界的提高和受教育者德性结构的完善。人的德性可以分为三种境界:他律道德境界、自律道德境界和自由道德境界。德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受教育者沿着他律——自律——自由的路线发展。个体德性不仅包括境界层次,而且包括结构层次,个体的德性结构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包括德性的形式维、德性的内容维及其能力维,德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不断完善。

在研究德育功能时,有的论者把德育功能和德育目的混淆起来,这是方法论失误的另一种表现。德育目的不同于德育功能,德育目的反映的是理想中的价值关系,是理想中的德性状况,德育功能是系统与环境以及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目的具有主观性、价值取向性,功能则是客观的、中立的。

德育目的与德育功能也是相互联系的:

篇(2)

[关键词]德育答辩;医科院校;人才培养;价值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6-0023-03

多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并把德育作为学校办学育人的首要根本任务。作为培养医药人才重要基地的医科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关乎人民生命健康。要提高医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必须抓住其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学校教育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德育工作,无疑具有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目前,多数学者肯定德育的功能。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檀传宝教授从多方面论述了德育的教育功能,社会性功能以及个体性功能。他指出德育功能认识对德育实际的意义和影响不仅是一种理论分析,也是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线索之一。德育答辩是高校德育的一种形式,其功能和意义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和肯定。高博从道德认知的尝试与解读中探讨德育答辩的理论和意义,他认为“道德认知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需要认知主体的参与,也需要制度化的程序设计,高校德育答辩是道德认知新的尝试。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有效系统地参与道德认知过程”。也有不少学者认为高校开展的德育工作以及整个德育体系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无论是其形式和内容,还是体系和定位都有待逐步完善,深入拓展。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平台。

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首次开展德育答辩,这次新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者魏俊兴认为德育答辩是毕业生走向成熟的良方,是引导教育学生将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方式”,这种教书与育人同步运行的教育方式,不仅符合教书育人的主旨,且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2013年云南中医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经过三年的实践,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我国医疗行业现状,存在医患关系持续恶化,究其原因,有医疗体制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医院过于功利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患者维权意识高等因素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较低。

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作为培养医药人才重要基地的医科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关乎人民生命健康。要提高医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必须抓住其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学校教育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德育工作,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云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实践

为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更好的提升德育水平,云南中医学院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具体实施细则,成立了由校党政领导牵头,学工部、团委、宣传部、思政部、教务处等部门组成的毕业生德育答辩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毕业生的德育答辩工作,并投入专项工作经费为德育答辩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按照学院德育答辩的具体工作安排,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分为宣传准备、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总结整理五个阶段。

在宣传准备阶段,云南中医学院要求各学院结合实际制订周密、详尽、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并通过各种途经,向本科毕业生阐述德育答辩的目的、意义以及撰写答辩论文的基本要求及答辩方式。引导毕业生妥善处理好求职就业、毕业综合考试、实践技能考试、职业资格考试与德育答辩的关系,集中必要的时间精力做好德育答辩准备。落实好每名毕业生德育论文指导教师。

在撰写论文阶段,要求每位毕业生回顾大学历程,认真梳理生活、学习思想成长过程及对人生的感悟,全面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挫折的教训,找准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撰写符合本人实际情况、个性化的德育总结答辩论文。

学生在撰写德育论文前,先与指导教师充分交换意见基础上,拟订德育总结的论文提纲,成稿后先在班级内部互评修改,再根据指导教师审阅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经指导教师审核签字通过后,按规定格式打印装订,经本院“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审核同意,方可提交答辩。

在现场答辩阶段,各二级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组织毕业生以班级为单位,严格按照学校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规程组织答辩,要求每位毕业生必须参加,并安排低年级学生代表现场观摩。毕业班级的答辩由“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指定评审小组具体负责,答辩评委应不少于3人,要求严格按照学校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成绩评分细则进行评分,并指定专人负责记录。

现场答辩结束后,各学院综合每名毕业生平时成绩、论文成绩、答辩成绩,计算最终成绩,填写《云南中医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登记表》。按答辩人数5%的比例推荐“德育优秀论文”报学工部,同时在对撰写毕业生鉴定中使用好德育答辩评审意见。

整个德育答辩过程中,云南中医学院坚持德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又切实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强化毕业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

通过三年的实践,云南中医学院在本科生中推行的德育答辩,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目标。2013年、2014年、2015年全校分别有1288名、1415名、1445本科毕业生参加德育答辩,且全部都通过德育答辩,其中综合优秀的比例达到90%以上。从实施过程以及最后结果看,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从制度上确保了德育论文答辩的强力推行。事实也有力证明,德育答辩制度不仅较好地丰富完善了德育工作体系,而且还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效。

三、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成效和经验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德育答辩对把德育落到实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德育答辩有效引导学生德育知行合一

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确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将一定的思想理论、社会道德传递给受教育的青年一代,以促使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使青年学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答辩是德育过程中的一个有机部分,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以及论文的撰写影响学生的思想,其过程的基本要素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手段构成的。德育答辩其实质是通过制度设计,由学生完成建构内心道德境界、发展道德知识直至指导自身行为、激发道德情感的过程,使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由外在的强制内化为内心信念及准则,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德育答辩有效把握人才培养薄弱环节

德育答辩正值毕业生毕业之际,他们渴望理解与沟通,希望心灵得到关切,渴望困惑的问题得到明确的答案。德育答辩通过对大学生活的回顾,总结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其思想动态,是大学生心路历程的反应,能很好地呈现大学生内心世界与心灵成长的轨迹。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题之一就是研究和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提高认识,其过程实际上是“德育对象在道德等方面的建构的过程,是环境与成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人价值建构的统一。”

通过德育答辩,教师能了解到个体成长中的困惑问题以及学生内心世界成长轨迹,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引导激励学生走向至善。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是德育目标之一,同时还要改造学生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并建构学生内在的良好思想道德境界及行为习惯。德育答辩通过论文的撰写,德育指导教师一对一的引导,促使毕业生感情、意志、智力和能力得到完善。

德育答辩过程可以说是毕业生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无论对个体还是对学校、老师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就德育主体而言,开展德育答辩可以引导其回顾在校成长、成才历程,总结收获,找准缺失,增强学生主体自觉意识。就学校办学育人实践而言,通过德育答辩,可以全面深入地掌握学生成长轨迹,检验人才培养和德育实施效果,总结得失,改进工作。

(三)通过德育答辨,充实毕业教育内容

德育答辩正值毕业生进入实习求职阶段,群体分化明显,班集体难以统一组织活动,毕业生处于松散状态,极易诱发事端。“德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建构”生活;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德育不仅关注道德“生活内容”,而且关注“道德生活方式”。开展德育答辩,旨在激发“潜藏的自我意识,使毕业生更为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养成德性,而非脱离现实生活,在虚无缥缈的世界中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同时,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密切师生、同学关系,疏导离校前的各种不良情绪,引导毕业生珍惜时光,顺利度过大学的最后宝贵时光。

(四)通过德育答辨,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通过德育答辩系统工作,一是加强毕业生教育管理,既考核其思想道德素质,又依据学生个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和帮助,强化学生对其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二是要求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发挥主导作用,从与学生充分交流思想,到指导论文选题、撰写审改,强化对学生成才的理性指导,有效弥合高校新校区显示存在的师生时空距离疏远的不足。三是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和鼓励在校生学习成长,传承优良校风学风。

(五)通过德育答辩,全面衡量人才培养质量

云南中医学院对本科毕业生知识能力和学术水准的评判,已经有成熟完整的考查、考试、答辩制度,但对于其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的评判,尚未形成和建立一套系统性、痕迹化、规范化和总结性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德育答辩,为云南中医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创新、新生教育、全面衡量和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证材料。

德育答辩是云南中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种新颖而积极的尝试,旨在加强毕业生教育与管理,既考核其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又依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强化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旨在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密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疏导离校前学生中的不良情绪,增强毕业生的爱校情绪。旨在深入掌握学生成长轨迹,检验学生在校期间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总结得失,改进工作,进一步提高育人工作的实效性。旨在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和鼓励在校学生学习成长,传承优良校风学习。它需要认知主体的参与,也需要制度化程序的设计,其形式与内容,体系与定位都需要逐步的完善,深入和拓展。

篇(3)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实际上课程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分类是建立在研究的具体情况之下的。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课程与教学混杂在一起的研究,为研究方便,笔者只能根据其侧重面对其进行区分。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12.13%和27.3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位。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如甄巍的《多媒体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张静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提出了音乐欣赏课中“以‘兴趣’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电教媒体’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以‘户外课堂教学’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张思镜的《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审美教育教法探索》提出了音乐审美感知教学与音乐审美情感体验教学两种施教方法。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李琳的《探究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及改革方向》认为,对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规范很有必要,需要从观念和方法两主面入手。唐圣菊的《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彭渊的《浅谈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以舞蹈选修课教学和舞蹈团队培养两方面为切入点,以多元舞蹈文化的学习和多元舞蹈活动的参与为特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力图探寻一条适合普及型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张丽波、崔全顺的《构建高师生态式公共艺术欣赏教学模式初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生态式教学模式”,即从过去各学科的无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研究,黄小明的《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提出艺术教育教学诸因素的整合。

3.现状与对策

我国的艺术教育因受到国家重视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关系到“新世纪我国知识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和“理还乱”的双重时期。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2.03%和16.41%。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对目前的公共艺术教育现象的描述,代表性的研究如:刘张飞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曹思淼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樊中红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白朝晖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马建华、高曼曼《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周小海《关于普通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考》认为,当前普通高校在实施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领导不重视,置艺术教育于附属地位;艺术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艺术教育师资“量少质差”;艺术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滞后;管理薄弱,机构不健全。解决上述问题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素质是关键,构建课程结构、教育环境是条件,健全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

4.功能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0.05%和6.25%,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研究的。

(1)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功能研究中,普遍的观点是“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③

(2)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黄丽娜和余育新在《试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中,根据和谐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传承性特点指出,“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艺术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审美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源泉”。

(3)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孔宪峰和周秀红的《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理论回归》从理论层面上通过挖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指出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理论建构涵盖着从“审美”到“立美”的转化、“立美”到“立德”的统一、“立德”到“立人”的升华这三个重要环节。李林和许媛媛的《美育与德育兼重———略论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功能内涵》同样指出:“高校公共音乐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美育为核心,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其功能内涵得以充分显现。”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由来已久,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还是占有相当的比例。

(4)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薛芳的《浅析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属性,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直观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创新教育。贾昕东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指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系统,艺术素养属于非智力因素并贯穿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唤醒创新意识,有助于牧养创新精神”、“公共艺术教育,又呼吁开发创新潜力,有助于训练创新思维”、“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认知创新规律,有助于借鉴创新方法”。从以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反映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的浅层次阶段,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二、从需要理论看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等提供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研究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现状描述、经验总结等方面,研究深度显然不够。以行为心理学的视角审视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者研究行为的发生与表现,“与人类的各种行为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动机与目的,都由其背后的、内在的、体现在研究主体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动力所启动和驱使。”④这种启动和驱使是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行为发生与表现的原驱动力,在研究主体心理意识中的反映即是他们的研究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的方向则是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⑤人的行为模式清楚地表明,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而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的研究,不应忽视研究主体研究行为的起点———“需要”这一重要环节。所谓“需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人是生命有机体,又是社会的成员。人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对饮食、穿用、居住、安全、婚育等都有需求;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对生产劳动、人际交往、价值实现等同样有所需求。这些客观需求在人的意识中就成为人的需要。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需要。”总结人的一切需要,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是指为了延续与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需要,即对衣、食、住、行、性、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如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与动物需要有本质的区别。

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的需要是有所侧重的,而且人的需要也是不断转换的。针对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可以概括为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两大类。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生存需要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诸如“生理”、“安全”等需要,在此特指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物质性需要,既包括学者维持与其地位相称的基本生活条件、学术资源的需要,也包括攫取名利的需求。⑦学术需要是指研究者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最主要、最直接目标是塑造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即所谓“学术精品”。“学术的本性是排除任何现实性功利追求的。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对知识、智慧、真理的追求,它是一种知性的召唤、道德的践行。”⑧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本身并不排斥对功利性的追求。但是在普通高校中现行的科研奖励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等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研究者在利益驱动下的生存需要取代了真理驱动下的学术需要。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把量的标准置于其他价值认定标准之上,把质的高下简单约化为量的多少”。“当这种量本位标准被‘锁定’时,量的追求就演变为学者们的‘生存本能’,以知识追求为本性的需要就让渡于以现实利益的获取为目标的‘生存物质需要’。”⑨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是与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直接相关的。正是这些制度性的要求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从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学术需要”转向了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生存需要”,最终导致“学术失范行为失控”。

篇(4)

本人在任职的近几年里,一直担任中高年级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先后两次从四年级接班带到六年级毕业。两个循环中,既任班主任工作又在四年级期间教语文数学双科,五年级六年级教数学课。这六年时间里一直保持出全勤、勤奋工作、努力进取、成绩出色,在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的完成了上述工作任务。

二、热爱教育事业,自强不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世纪之交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是对我们小学教师的新的挑战和考验。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需要,我自中师毕业的同时先后进修北大心理学、教育学院英语专科,目前还在进修中文本科学历,充实全面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在工作实践中自己特别注重向身边的老师学习经验,探讨教书育人的道理和方法,同时又根据本班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去探索、体验,出于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心理,大胆的应用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精神指导自己的工作,以执着、热情、无私奉献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和家长及老师们的认可,于2000年至2001年和2001年至2002年连续两年荣获区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奖励称号。

3、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根据各阶段教育教学中的任务和实践情况,不断的总结经验、,争取得到各级领导、专家们的指导,从中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水平。如1999年12月写《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研究优秀论文,并收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论丛》中;2000年6月撰写《浅谈小学作业的强化管理》论文获全国中小学教育论文三等奖;2004年2月写《操行评语改革中怎样评价学生》论文获市小学素质综合评价优秀论文三等奖;2004年8月写《浅谈小学数学与素质教育》获市“走进新课程”优秀论文三等奖;2005年4月写《素质教育必须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论文获中华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三、注重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人才的质量当然成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迫在眉睫,我作为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尽全力去拼搏,为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而奋斗。

1、为人师表,突出身教重于言教。

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产生具有强烈持久的影响,这是我深有切身感受的体验。不管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班主任施教地位这种特殊的关系,足以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教师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所以我深知要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好。如按时到校、文明礼貌、尊重学生、认真写作业、热爱劳动、遵守纪律,以至日常行为规范等等,真正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发挥导师的作用。几年的育人工作使我更加认识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在塑造一代新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重视养成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思想从小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基础教育要奠定学生一生需要的基础素质。素质教育必须从小抓养成教育,立足于做人教育。我充分利用每周的升旗、国旗下演讲、少先队主题班会、保护绿色家园、清理白色垃圾、校园之声广播、文明监督岗、看电影等各项活动及时组织讨论、演讲、写心得、办墙报、口头表扬等各种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的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把握这些教育的机会,教育学生爱集体、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从一点一滴地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启蒙性和实效性,表现在学生对团组织开展的向贫困地区学校捐款捐物的活动都积极主动参加,何杰同学拣到手表主动交公,李海路同学在校外拾金不昧受到失主对学校的表扬感激。在完成社会公开课上,学生表现热情积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受到各级领导老师们的赞赏;在参加全市各区县开展的第一届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团体第一名等等。事实证明,突出养成教育小学阶段是最佳时期,从小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人生观。

3、强化日常行为规范,培养自律及责任感。

我的原则是以课堂为生活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劳动、待人接物等几个方面的行为准则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如在课上自控能力培养上,要求学生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写作业,就及时提示姿势正确;学会抓紧时间保证效果;发言时要求站姿端正、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过细的言行举止养成自觉控制的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班里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和锻炼的机会,每个学生对班集体都有一份责任感。在值日的一天里不管是纪律、卫生、出勤、各项活动、值周检查等都要管理到位,每个值日生都做到尽职尽责。久而久之,一个良好的班风将给全班学生营造出良好学习环境,而且使全体学生都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自制自律能力,从而更加热爱班集体。

4、重视舆论导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班主任为人师表,严格管理是重要导向。建立培养有利的班、队委、抓好骨干队伍也是重本文_来源于_贵大.在线要的导向。我特别注重坚持民主作风自荐、考查、民主选举的原则产生班干部,并严格要求培养他们的榜样作用,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适时指导,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他们得到全班学生的信任,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几年来班里的文、体、少先队等活动都由他们出面组织,取得良好的效果也锻炼了学生。

对于校内外、班内外出现的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及时做分析、讲述利弊关系,进行是与非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学会做人的道理,保证学生健康的发展。如对打架、偷窃行为,假期里学生花钱顾人写作业行为,校外偷自行车、偷铁卖钱行为、进网吧不回家行为等等进行导向教育,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自身目标、自身的位置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改邪归正,在正确舆论导向作用下,健康的发展。

5、重视与家长的沟通,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面对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家长对孩子期望值高,造成德育工作难度较大。如普遍学生都比较自私、花零钱、不爱劳动、学习不刻苦、集体观念差、不礼貌等等。凭借教师的大量思想工作,五十多人的班集体远远做不到及时和深入,必须与家长保持及时的沟通,二者形成合力才能准确的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学习等各方面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德育工作。如薜宏亮同学经常去网吧,开始家长不管还给钱,后来旷课2天到网吧没有回家,在与家长联系后控制了形势的发展。几年的教育工作证明德育工作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当今社会是复杂的,家庭条件也各不同,甚至我们还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家长的工作,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四、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做好教学工作。

多年来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当今社会确实迫切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面向未来转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都集中在育人的基点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突出了这个道理。作为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全面的科学知识才能胜任起教师的重任,所以我必须不断的拼搏进取,从理论到实践。

1、在教学实践中尽职尽责。

六年来的带班教课,我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为主导的原则,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以激发鼓励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强化基本功训练;以双基训练为中心,强化作业管理,突出针对性,保证整体效果,具体在(1)备课中做到认真备教材的同时充分的备学生,保证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2)讲课中做到表达准确,把握学生的听课效果,讲练结合;(3)对待学生作业一直坚持全批全改;(4)辅导与讲评,针对性强,及时解决问题,尤其对后进生加强课外教练,不让一人掉队;(5)对待每次单元考试都做到认真批阅,严格要求,总结经验,尽职尽责。

2、关爱学生是我的享受,也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必备条件。

常年的教学中,出于对事业的热爱,总能保持和善可亲的自然教态与学生相处,课上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一直保持良好效果,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对后进生我倾注了更多的关爱,不厌其烦的教会为止,在多次考试中差生的成绩并不差,使我由衷的感到欣慰。我的关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鼓励鞭策着学生,久而久之,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学生变得很自觉,彼此都很了解,都一样的努力。在班级整体的教学效果上,近几年来一直保持年级之首,多次考试达标率为100%,优秀率为80—87%,直到毕业统考2003年平均分为93.6分,2006年为91.7分。

3、积极参加教研,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水平。

篇(5)

构建学校大德育体系这个问题,从能搜索到的文本看,多有论及。比如,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的文章《育人为本 构建大德育课程体系》、大学生教育资源论文《关于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重要性问题的探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陈智的论文《构建大德育体系,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提及大德育体系构建。但这些论述无外乎只提及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道德形成的心理构成层次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品德,并研究这个品德形成的心理机制;二是探讨构建大德育体系的重要性;三是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谈怎样构建大德育体系。至于如何在小学教育阶段构建大德育体系,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都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又使这方方面面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品德培养,这方面的论述并不多见。同时,毋庸讳言,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长期以来都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即重视教学质量而忽略德育工作,这并非一地一校的情况,使德育工作基本上走进了死胡同。

由此我们认为: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应该走务实工作的道路,应该让德育工作从喊口号、做材料、应付检查的误区中走出来,使德育有操作的平台、有要抓的实事,并有实在的效果。德育应该不是虚无缥缈的、摸不着看不到的,而是付出努力就能见到效果的。平时,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觉得德育工作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又好像是凭空使拳,全不着力。我们成天说我们的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其实主要抓的仅仅是教学工作而非教育工作。德育,因为没有具体的工作实践而成为了空架子。

同时,工作中处处有德育的要求,如品德课就是搞德育的、学科中也有渗透的任务、班会课和队会课也有德育任务、搞活动推进素质教育也有德育功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德育举措等等。但据我们观察,这些工作都是分散的、孤立的,没有统一的具体的目标,各块工作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各自为阵,这就使德育工作事倍功半,甚至不到“功半”。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我们认为:努力实践、探索怎样追求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把德育工作做成真正意义上的而非形式上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切切实实地为培养学生品德服务,研究怎样通过确定具体、统一的目标,把品德课、学科渗透、主题班会课、主题队会活动、国旗下的讲话活动、组织大型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有实际效果的德育工作体系,即我们主张的“大德育体系”,是具有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的。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这个问题中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德育实践问题。德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一直规定有多种形式表现。例如,小学的品德课在一二年级为《品德与生活》,三到六年级为《品德与社会》。另外,在各学科教学目标中,都有渗透德育的要求。还有学校的少先队工作等。但据观察,真正把德育工作像考试科目一样认真抓的学校总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精英化的而非大众化的,相当一部分教育学生的案例都是英雄式的,而常人是无法达到的。既然如此,品德教育做起来就觉得空泛,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自己都觉得无法说服自己,遑论教育学生。二是教师的观念问题。由于德育工作不及教学工作那么见效快,体现不出教学业绩,所以教师总是热衷于抓教学质量而淡于做德育工作。品德课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学科渗透更是应付了事。至于其他德育工作,只是上级要求严格检查时随意做一下,能应付过检查就行了。三是社会影响。实话说,我们的社会表面看起来好像并不重视人的品德修养,因为很多在学生眼中或所受教育中被认为是缺乏道德的人却是成功人士。这样的导向就这样影响学生,即人主要是要有本事,品德并不是重要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德育实践才成为一个研究的课题。我们搞这项研究,就是要使德育工作切切实实地能培养学生的品德,并在教育实践中从基本的道德目标层面使学生接受品德教育,包括公民素质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心教育、感恩教育。

研究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德育工作的各种手段的整合问题。德育工作,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外乎是组织大型教育活动、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加强教育。但这些工作都没有统一在一个具体的目标下,于是各个方面的德育工作,就各自为阵。基于这种状况,我们进行这项研究,就是在德育实践中探索整合各种德育工作手段,以追求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决学生德育的需要和德育工作流于形式之间的矛盾。通过德育实践,从实际出发,放弃高标的、不切实际的空洞德育,定立具体的、有助于学生提高素养的、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德育目标,让学校德育工作就教师而言,不会成为一种教师不愿做而又不得不做的无用功、苦差事,不再是觉得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枯燥说教。我们的研究,就是要让学校德育工作切合实际、讲求实效,做真正的德育工作。二是解决德育工作需要有统一的目标而谋求实效与德育工作各种手段过分分散的矛盾。目前,德育工作各种形式手段各自为阵,用力分散,效果并不明显。如果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步步明确具体的目标,把德育工作的各种形式和手段统一在这个目标之下,使得各种德育形式手段就在短期内形成了合力,便于把德育根本目标的难度进行分解,使学生品德培养工作步入渐进的、有效的良性工作循环,使德育工作的各种形式手段增强其有效性,不至于打空拳。

三、怎样进行大德育实践

(一)运用的主要方法。

1.实践法。在课题观念指导下确定目标,再在目标指导下确定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然后在工作中实践,在实践中追求效果、总结经验、提炼观点。

2.比较法。比较实施课题前后学生的品德表现,即验证德育实践的效果,从而验证观点的正确性和方法的有效性。

3.观察法。观察德育工作中学生的品德表现,验证观点的正确性和方法的有效性,并发现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调查法。包括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和分析,检查德育工作和课题实验的成果(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将经验在反复论证中形成论文,推广成果。

篇(6)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有用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健康的信息。高中学生处于身心全面成长发育的年龄,很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诱惑。作者就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德育教育提出一些教学尝试。

一、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德育教育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信息技术同样承担着德育的重任。网络时代对学生道德规范产生很大的冲击,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当积极地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因势利导,探索新时代下的德育新模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因特网之旅》教学案例中的德育实践

(一)教材分析

《因特网之旅》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技术应用(选修3)》第三单元《畅游因特网》第一节的内容。上一节课学习了《接入因特网》,这一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案例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必修模块和网络选修模块前面部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上网实践经验,老师要结合学生认知基础,配合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使用因特网,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能够掌握浏览器的使用;熟悉登录FTP网站的方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协助工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的因特网服务类型;了解WWW,FTP服务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浏览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使用FTP服务的相关技术。

(五)教学过程设计

篇(7)

论文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课程由于受传统学科课程观念的影响,形成了较为狭义的学科德育课程观念,本文从素质教育与德育课程的特点出发,阐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必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与特点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所制订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强化了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素质教育回复教育本身的功能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素质。在人的各种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在整个素质结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素质教育的功能来看,素质教育突出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和客观的要求。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德育,也就是说如何处理好德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呢?在这个重要的问题上,我们在过去的德育建设中存在着两种偏差:一是过分突出德育的偏向,使德育凌驾于高等教育之上,使高等教育成为政治的工具,过多地用政治的和行政的手段进行德育。二是淡化德育的偏向,即过多强调德育的保障功能、服务功能,忽视德育的育人功能,用管理和服务的手段进行德育。虽然这两种偏向的表现形式不同,但直接结果都是使德育游离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之外,使德育活动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附加的”和“额外的”工作,从根本上阻碍了德育的发展。

二、德育课程的特点

1.德育课程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它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确立、态度的改变以及正确的价值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德育目的、目标的要求较高,情感、态度、信念等目标因素及其实现比较复杂。

2.学校德育的价值和主观色彩使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对教育过程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在一般的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方面,一定的强制或压力也许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德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面,如果没有对学习主体的了解与尊重,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应该说,德育课程既要诉诸认知因素,更要追求情感行动的经验去实现其教育目的这也是德育课程最根本的特色之一。

3.学校虽然也可以有一套类似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形成直接德育的教材,但是德育课程既要诉诸认知的因素,更要通过情感、行动的经验去实现。所以,综合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等在德育课程体系及其研究与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如何采取恰当的形式去实现德育课程的目标。

三、素质教育与德育课程的关系

1.素质教育对德育提供了新思路

(1)素质教育的推进为德育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它已开始逐渐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它作为一种新观念为全面扫除制约德育工作的种种障碍,充分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特别是提高人们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2)素质教育为学校德育到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一直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和我们今天所谈的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应试教育下,德育只是软指标,智育才是“硬指标”。只有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到位。

(3)素质教育有利于从整体上增强德育的力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德育的认识也开始进一步深化。

2.素质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情况、新闯题、新挑战,我们应该自觉地把德育融入素质教育的全过程,用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思路推动新时期的德育。

(1)德育应着眼于人们的个性

传统德育往往强调其政治性功能,过分强调个人要服从集体的需要,忽视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甚至对有特殊才能的人进行限制,造成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2)德育应着眼于创新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传统教育模式只强调人的理性因素的作用,而置非智力因素于不顾,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精神严重缺乏。这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教育最大的失误。

学校德育要发挥其功能,必须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教育来促进创造力的培养,重点培养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即对创新对象的追求和创新动机的培养;对创新的自信心、恒心和顽强毅力的培养;对冒险精神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终身学习观念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