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3: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摘要]当今信息时代,公众的注意力越来越成为稀有资源,注意力经济因而被广泛地关注,影视媒体处在当今注意力极度稀缺的时代,其广告设计需依据心理学的法則,关注观众注意心理,研究影视广告设计的心理策略,从而实现注意力经济下的影视广告目标。
在信息时代,注意力越来越不够用,注意力经济被广泛地关注。信息的广泛传播,公众的注意力已成为接受和筛选各种信息的关键,注意力已成为稀缺资源,具有经济学价值。因此,如何研究注意力的属性和特点,在众多泛滥的信息中赢得人们的注意力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影视广告处在当今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不再是影视选择观众,而是观众选择影视。所以,我国影视广告业应重视注意力经济的研究,针对性地做好影视广告的设计。
一、精选语言,恰如其分
影视语言不仅是电视广告的信息传达手段,也是电视广告形象得以形成、体现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因而它是电视广告的基础和生命。
影视广告策划和设计中,要首先分析研究相关资料,明确广告定位,确定广告主题。在主题的统帅下,构思广告形象,确定表现形式和技巧;另外,运用蒙太奇思维,用镜头进行叙事,语言要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容易化为视觉形象:按镜头段落为序,运用语言文字描绘出一个个广告画面,必须时时考虑时间的限制。镜头不能太多,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出所要传达的内容;影视广告是以视觉形象为主,通过视听结合来传播信息内容的。因此影视广告文案(脚本)的写作必须做到声音与画面的和谐,即广告解说词与电视画面的“声画对位”。
如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广告作品的“100年润发,重庆奥妮”就是通过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情节,讲述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从而升华了“百年润发”的品位。同样,孔府家酒以其主题曲“千万里,千万里,我回到了家……”和《北京人在纽约》主演王姬的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的广告语深深打动了的观众。
二、出奇不意,巧妙构思
“科学的广告术是遵循心理学法则的”。现代广告心理学认为广告活动最终是为消费者服务的,所以打动和征服消费者是广告成功的关键。遵循心理学法则,加强广告创意,力求构思巧妙,从而做到出奇不意,是影视广告设计的心理策略之一。
广告创意是指广告为达到广告目的创造性的主意。广告活动中的“创意”其实质是根据产品的情况、市场情况、目标消费者的情况,来制订广告策略,寻找一个说服目标消费者的理由,并根据这个理由,通过媒介传达产品的信息,来影响目标消费者。因此,广告创意的核心是提出理由,然后说服大众。
香港电视台曾经播放过一则汉堡包的广告:一个小孩胖胖的两条小腿在沙滩上走,留下两行脚印,连续15天,都是同一画面,没任何文字和声音,到了16天仍是这个小孩的两条腿在沙滩上走,所不同的是,每留下一个脚印,便从脚印中跳出一只汉堡包。这则广告,利用悬念,可谓巧妙构思,出奇不意。
三、重点突出,简明易记
从广告心理学中的“过滤器的注意理论”的角度看,影视广告“重点突出”符合消费者的注意习惯和记忆心理。消费者的注意过程是对外界的各种刺激进行筛选,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过滤掉。
所以诉求点往往要单一,传达对消费者最有用的信息。如德国的设计家伯哈特为伯拉斯特火柴公司设计的广告,他的第一个方案是一张圓桌上有方格桌布,上面的烟灰缸里有一支点燃的雪茄,还有一盒火柴。伯哈特感到形象太孤单,在背景上画了一些跳舞的女孩,但其后他发现形象太复杂,把女孩们盖了。但一位朋友问是不是为雪茄做的广告时,伯哈特涂掉了雪茄,考虑到台布和烟灰缸太突出,又把它们盖住,只剩下了一对火柴,结果伯哈特的这个广告非常成功。尽量减少广告记忆材料数量也是增强广告记忆的策略。在同样的时间内,需要记忆的材料越少,记住材料就越容易。比如“妈妈,请洗脚!”充分利用广告有限的时间,做到了广告标题、文稿的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在突出产品特性的同时,让人们记住最重要的内容。
四、以情动人,投其所好
影视广告可把单调的抽象产品认知成分变为多彩的画面和动人语言,以求得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改变消费者的态度:影视广告还能充分展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意图,用各种表现手法突出消费者形象,反映消费者的生活,使消费者深深体会“自己人效应”。
论文摘要: 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自身的特点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有着相似性和统一性,使游戏成为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认知、语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期儿童的身体和思维都还处于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认知思维和语言能力都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以怎样的方式来开展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游戏能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既给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快乐,激发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心理。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引发的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对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人自身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应该重视全体学生,并全面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个别学生及其心理问题。除了以积极视角、主动态度之外,还要用积极的途径、思想来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心灵,最终实现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目标。
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给学前儿童播下了积极心理的种子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思维、语言、动作、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重视儿童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儿童其实也是有烦恼、有忧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主动、预防,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在学前期得到重视,如果在学前期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理念的指导下给学前儿童播下积极心理的种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将会对个体的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游戏中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3.1 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虽然幼儿神经系统在学前末期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脑皮质机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们的皮质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而是不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的。认知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只是初步发展。儿童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使得儿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主要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来进行的,很少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儿凭借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认识、把握事物是很有难度的。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认知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去简单传授。能有效开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戏,幼儿好奇、充满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去实现某种意愿的冲动等等都让幼儿对游戏特别青睐,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又能帮助他们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
3.2 学前儿童青睐的游戏
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许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指出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罗素也曾经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幼儿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
学前期幼儿的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已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还能说一些连贯的较准确的言语。但他们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渴望参加一些成人活动,却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束缚,而游戏恰好为幼儿的这种渴望创造出一个不受约束的可以供其体验的世界。体验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对待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游戏中用体验来认识、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自由性、体验着愉悦性、体验着创造性,感受到兴奋、幸福、无拘无束。
3.3 游戏与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幼儿发泄情感,避免损伤的出口。游戏能使幼儿摆脱现实环境及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不能实现时,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冲突,并帮助他们在主观上实现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从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戏的作用,也认为游戏是幼儿情感发泄和思想表现的健康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他们的精神创伤。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选用游戏的方式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选择要求,孟万金教授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游戏正是一种有着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不是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儿童的自我参与,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其中的喜、怒、哀、乐幼儿都是以一种愉快、乐意的心态去体验、去感受的。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着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游戏是令幼儿体验到自由、愉悦、创造与自我力量的活动:在游戏的王国里,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却了外在的强制与压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自由表现,自如发挥;他们在游戏中无论是兴奋、激动还是严肃、愤怒,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愉悦;摆弄游戏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与伙伴的积极活动及相互的影响,都使幼儿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创造的体验。健康、积极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马志国,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学习科学学会研究员,中华医学保健国际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际创新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学校心理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青年研究》等多家报刊心理专栏作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专家。著有心理论文及心理散文2000余篇,《心理咨询师实用技术》等心理学著作30余部,计1000万字。多项成果获奖,多部著作再版,反响强烈。从事心理咨询与研究20余年,接待心理求询者无以计数,享誉全国。入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多部典籍。
当我源源不断地将母亲无私的爱给予儿子时,却惊异地发现,其实儿子并不是我想象中那般快乐,不知何时,母爱附加了条件,导致了爱的扭曲变形……
爱的故事
这是一位母亲讲述的关于爱的故事。
没有阳光,万物无法生长,没有爱,孩子的精神人格无法发育。爱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原因,也是孩子成长的原因。孩子在渐渐长大,不经意间已从母亲眼中的“可爱的小孩”变成了“有主见的半大人”。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真的感到很欣慰。我太爱我儿子了,能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是我最大的愿望。然而,当我源源不断地将母亲无私的爱给予儿子时,却惊异地发现,其实儿子并不是我想象中那般快乐,不知何时,母爱附加了条件,导致了爱的扭曲变形。
自从儿子上初中那天起,我每天便早早起床,精心为儿子准备营养早餐。宁愿自己忙点累点,也要让孩子吃饱吃好,以便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可是,事与愿违,越是精心呵护,儿子越是不理解。终于有一天,我和儿子之间出现了情感危机:面对着餐桌上可口的饭菜,儿子竟然满脸漠然,食欲不振。看着状态不佳的儿子,一股无名火便冒了出来,“快吃,多吃点!”我厉声道。孩子一脸的无奈:“吃不下。”“不行,吃不下也得吃!我辛辛苦苦地侍侯你,为啥?还不就是想让你精力充沛地学习,考试取得好成绩!不吃好,能学好吗?”看得出,孩子一肚子委屈,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声恐吓:“不吃,别想上学!”
儿子含着眼泪吃了半碗饭,无精打采地上学去了。看着孩子的背影,我既生气又心疼,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心里不断埋怨:我这么疼爱儿子,儿子为什么不理解我的苦心呢?
随着儿子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我的情绪也越来越焦虑。孩子的成绩似乎成了我的阴晴表。每天放学回家,我都期待从孩子的脸上得到我所希望得到的信息。看着儿子满脸的喜悦,一定是考试了,而且成绩比较理想。这时的我会情不自禁地拍拍儿子的肩膀甚至紧紧拥抱儿子,嘴里还不住地夸赞:“儿子真行,下次成绩如果再有提高,就给你买个音乐播放器(儿子非常想得到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都会陶醉在满足与自豪的情绪里,我为儿子感到骄傲。孩子的成绩实在不稳定,忽上忽下,我的心也随之忐忑不安。这不,儿子回来了,满脸的沮丧,不用问,肯定是考“砸”了。顿时,我的情绪也会一落千丈,满脸乌云,不住地唠叨:“你差哪儿呀?为什么别人能考好,你却不行?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呀?”埋怨、抱怨一股脑泼向儿子。看着孩子无助的眼神,我真是很心疼。可是,孩子,你应该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啊,妈妈正是因为爱你才这样说你呀!
就这样,我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意愿为出发点,用自己认为是“爱”的方式对儿子施以所谓的“爱”,武断地为孩子做这做那,根本不问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爱的结果并没有使儿子感到学习、成长的快乐,也没有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反而使孩子感到这种爱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如意的现实使我渐渐醒悟:我给予儿子的爱是苛刻的、有条件的,我总是先给孩子设定行为标准,达到了这个标准,我就爱你;达不到标准就不爱你。孩子成绩提高了,又亲又抱,成绩下降了,就唠叨抱怨。我不是在爱孩子这个人,而是在爱自己的虚荣。正是这种“爱的合同”在孩子的内心装上了恐惧和自卑,无形中抹杀了孩子的主体人格。
我终于明白了爱的真谛,爱是生命的阳光,爱是生命的养分。我爱我的孩子,就因为他是我的儿子,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理由了。我必须百分之百地接纳他,把他当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来对待,当作手心里的宝贝来珍爱。通过施以无条件的爱,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珍贵的。就因为他是我的儿子,我为他感到自豪……
平常心待孩子
这位母亲走过爱的误区的故事,给我们深刻的警醒!
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为什么这位母亲的爱却变成了对孩子的“折磨”?因为这种爱附加了一个条件:你要拿高分。由此说,这都是对孩子盲目的过高期望惹得祸!
在我们的国度里,家教中的盲目高期望值的热潮,正在一浪高过一浪,热潮汇聚的狂涛巨浪,正残酷地吞噬着孩子们弱小的心灵乃至生命:我们可爱的孩子,有的禁不住家长高期望值的威压而小小年纪就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有的在高期望值的重压下出现严重的心理创伤……这是一个爱的误区。
如果您的孩子对您说:“不要只爱我的高分,因为我是一个平凡的孩子。”您是不是很失望?为了孩子,我要再泼点冷水:大海之中有百鱼,不能都成龙,大林之中有百鸟,不能都成凤。绝大多数孩子的确都是平凡的孩子。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成才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并以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过程。就智力因素方面说,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在总人口中是服从常态分布概率规律的,就是说,智力很高或很低的都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中等水平。再就非智力因素方面说,如意志是否坚强、性格是否坚毅,也是服从常态分布概率规律的。就是说,人的非智力因素很好或很差的也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一般水平。这样,智力与非智力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也是服从常态分布的,必然是很好或很差的是少数,绝大多数是一般情况。还是那句话:绝大多数的人都只能是平凡的人。
论文摘要:从管理者实施管理所使用的手段上,研究其管理的方法,并抽取目前其方法的内核,将管理的方法概括为交换、惩罚、激励、沟通与说服四种方法。自愿的交换能为双方都带来利益,并可促进多方利益的有效合理分配,且有效调节多社会方利益关系和社会多方关系;惩罚是抑制人们不良行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激励可激发人们的潜能,它是人们工作时激情与活力的源泉;而及时沟通,了解组织内人们内心的价值取向,改变他对事物的认知态度是化解矛盾,排除工作障碍,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方式。
管理的方法从处理的对象来说可以分管理事务的方法和管理人员的方法两大方面。因为所有事务也是人去做的,因此,从根本上说,管理的方法其实是管理人员的方法。尽管众多管理学者在介绍这一内容时,所使用的词语不尽相同,有人称为“管理的方法”,有人称为“管理的手段”,但其实质内容都指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时所用的管理工具,虽作者倾向“手段”一词,但仍以“方法”称之,在此不再进行解释与争论。
管理的基本方法究竟有哪些?目前对此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管理的方法有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四种方法。我国著名管理学家周三多教授此基础上还提出了管理的技术方法1。就管理理论提供的这些方法而言在现实中尽管实用,但实用主义者总嫌不足。有人说,管理就这么简单2,其实我们认真读完了其中的文字,但仍感难以实际操作,管理者在实务中可以使用的管理方法究竟有哪些,目前未有一个权威的界定。作者从管理者实施管理所使用的手段上,研究其管理的方法,并抽取目前其各种方法的内核后,将管理的方法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交换
交换是指一方与另一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为利益互换而进行的交易。在组织管理中,个人与组织之间其实是一种交易行为。任何一个组织要完成本组织的职能或目标任务,都需要通过一定的人来完成,此时,就需要组织向社会聘用人员。个人这所以愿意进入组织,是个人在权衡各种可供选择的利益后,值得进入该组织,个人与组织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交换。组织聘用人员的利益是为了使聘用者拥有一定技能,并能完成组织的某些功能,以使组织实现自身的职能或目标任务,以保持组织的生命力,组织为之也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薪酬);个人之所以受聘,是因为组织能提供给个人相应的利益,包括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个人也为之付出一定的代价,如个人的劳动,包括体力与脑力劳动。反之,组织不可能聘用一个不能完成组织功能,不向组织提供劳动能力的人;个人也不可能到一个不向个人提供任何利益或避所的组织中。这种交换应是平等的,互利双赢的。
交换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组织应倡导的公平的管理方法。自愿的交换能为双方都带来利益,它可促进社会利益的有效合理分配,有效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并随着自由交易人数的增加,交易者个人对此整个交易行为的影响而减少。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强权方法在组织中管理运用时会给个人、组织、国家乃至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
人们之所以能接受组织管理,是因为组织能为个人提供所需要的利益;组织之所以能够容纳职员,也是因为职员个人才能或劳动的付出正是实现组织职能所需要的。个人付出与组织提供两者之间形成交换关系,这种交换关系是建立在自愿平等协商基础上的。当这一交换关系有一方不存在的时候,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就会很快丧失。更谈不上其他管理方法的运用问题。
自愿的公平交换是组织留住人员,并有效完成组织目标任务的前提,是倡导人们价值取向的主要手段。人们为什么要在这个组织做工作,而不在别的地方去做,人为什么要服从组织安排,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如此等问题的回答应从组织是否能提供人们的需要开始,应从自愿的公平交换开始。当这一平行的交换条件不复存在的时候,管理者使用任何方法去管理组织中的人都是难以进行或难以想象的。在具有人性的社会中,管理者不能要求员工自愿或无偿为组织卖力,员工也不能要求组织无条件为自己提供居所、薪酬或个人价值的发展平台或空间。同时当组织需要倡导什么,需要褒扬什么时,可以设定一定的交换条件,使人们与组织在自愿平行基础上进行“交易”,以达到组织管理的目的。
二、惩罚
几岁的小孩出于天性,母亲刚给他倒了一碗热开水,生怕烫着他,不断地忠告他让他不要去动它,以免烫坏他的手。但天生好奇的小孩,不听母亲的忠告,在母亲没有注意时,小孩就把手伸进了开水碗里,开水烫得他本能快速地收回了手,疼痛使他哇哇直哭,无论母亲如何去哄他,都无济于事。他的确很疼,因为他的手的确烫伤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小孩一看见冒汽的热水就变得十分谨慎,不用母亲忠告,他已知道应该先去试探一下,然后再去动它。这样的情景几乎所有人都有阅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抑制一个人错误行为发生的最有效方式是让行为主体人尝试到了为自己错误而付出的代价。如果我们做出假设,当还不太懂事的小孩将手伸进了不烫手的水里时,这个小孩还会有第二次这样的行为吗?第二次的行为会变得如此谨慎吗?答案不言而喻。
惩罚会使人们在发生不良行为时产生畏惧感,从而抑制人们不良行为的发生。但惩罚不能起到激发其潜能的激励作用。这是抑制人们不良行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但这种惩罚必须有一定的额度。当惩罚的额度太小时,惩罚就起不到拟制其行为的目的,这种惩罚便是无效的惩罚,如果这开水不是很烫,对小孩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就不大,正因为,开水烫伤了他的手,所以他会永远记住开水是不敢轻易去动的。而且他由此自己便学会了如何去接近开水的方法。
人们行为的选择其实是在各种利益之间的博弈,当惩罚和额度使其不值进行此项行为选择的时候,人们就会选择其他方式,从而也就实现了惩罚应起到的功能。因此,要拟制人们的不期望行为,其惩罚的力度应达到一定的额度。因为人们总是从各项利益的损益中权衡如何获得更大的收益。
需要说明的是对同一额度的惩罚不同的组织及不同的人员对其体验的额度是不相同的。正如同样处罚一元钱,而在富人和穷人心目中的分量和价值是有较大差异的一样。
惩罚可以分为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两大类。物质惩罚主要是剥夺或限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享用权。其惩罚的额度应视其管理对象人群的收入水平及其人们的承受能力来确定。精神惩罚主要是降低个人自身或在社会群体中的评价。精神惩罚主要取决于当事人对此惩罚的荣辱感。如果当事人十分在意这种惩罚,那么这种惩罚往往是很有效力的;如果当事人不在乎这种荣辱感,那么这种惩罚往往是无效力的。在现实中,有些具体的惩罚形式可能具有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的双重属性。 惩罚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有: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方式等。
(1)法律的方式有拘留、劳动改造、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其主要功能是部分或全部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权,并全部或部分剥夺对物质利益的享用。这种惩罚是一个国家中的对人员管理的最高惩罚方式。为此在企业的管理中设置了很多职务犯罪的罪名,如玩忽职守罪、挪用公款罪等,拟制或防止职务犯罪。
(2)经济的方式有罚款、价格(主要有定价、限价等)、税收(如增加税收、提高税收标准等)等。其主要功能是剥夺被处理当事人的物质利益。
(3)行政的方式有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记过、记大过、留职查看、开除等;除此这外,还有停职、降级、限制、降低物质待遇等。单位内部的很多行政处理方式往往带有双重属性,如降级,对当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惩罚,同时也可能由于职务的降低,也带来了工资及福利的物质利益上降低。管理者如果批评下属后,要注意给予适当的安抚。无论任何团队,当员工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时,身为管理者无可避免地要对其加以斥责。真正善于管理的人,在痛斥下属之后,一定不忘立即补上一句安慰或鼓励的话语。以减轻他的压力,赢得他的信任。对犯了错误的人进行惩罚应让被罚者明白其道理,目的是避免今后再犯错误,如果不能起到这样的效果,管理者就应及时与其沟通,以解其心头之痛。
三、激励
管理从另一角度来说就是通过影响他人的能力,激发人们为组织提供有益贡献的工作热情,去实现组织的目标。激励的功能是激发人的潜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渴望赞美。如果看到小孩拖地时,你去表扬、去激励一下他,也许在第二天,你会看到他会自觉又会拿起拖把去拖地,这就是激励的作用。
心理学认为,需要决定动机,动机导向行为。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诱发出不同的行为。因此,要有效地进行激励,就必须了解每个员工的内在需求。人们在组织中的需要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物质利益(包括薪酬),另一个是组织为个人提供的发展平台或发展空间。
激励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其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经济性的,也可以是行政性的,甚至只是口头上的一个肯定或赞美。但组织或管理者得到的收益可能是无限的。
四、沟通与说服
心理学理论表明,人们的行为归因于动机。在管理的实践中,依靠交换、惩罚或激励手段有时也是难以改变人们某些行为,其主要原因归因于人们对组织某种管理行为的认知状况。此时,及时进行沟通,了解他内心的价值取向,改变他对事物的认知态度是化解矛盾,排除工作障碍,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方式。
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说服主要是通过沟通改变一个人对待事物、对待他人的观念或态度,从而达到改变他为人或处事的行为方式。
话说:大道至简。“道不远人,远人非道”。简单就是统一,简单就是和谐,简单就是力量,简单就是高效。雕塑形式中单纯这一元素高度概括了复杂的雕塑形式。
20世纪西方雕塑艺术像其他艺术一样经历了一场迅速变化的动荡历程。传统的艺术观念、审美标准和技法以至材料都被不断改变。其结果是我们很难再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20世纪的艺术活动。不可否认,固守传统的艺术也还存在。但研究者如果只看到传统艺术的余脉而将新兴的艺术排斥在外,就不足取了。我们必须将新兴艺术的观念方法和材料纳入考察范围,找出它们的基本特征,因为正是这些新的艺术才能代表这个时代的特征。艺术就是在这种新变之中发展演变的。实际上,只要把具体的形体与抽象的观念位置倒过来,即将抽象的形体与具体的观念建立起联系,那么,现代雕塑就出现了。
关键词:单纯;高效;西方雕塑;演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公共环境、居住环境的品位和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城市雕塑、室内装饰、环境雕塑等提高城市品位和和居住品位的艺术品需求量很大,装饰雕塑专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装饰雕塑专业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目前国内开设装饰雕塑专业的院校为数不多,人才缺口较大。雕塑和建筑艺术之间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在城市的显眼处,一般都有几座标志性的雕塑,代表这个城市的主流文化。在空间模型制作方面,学雕塑的人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房地产开发商和汽车等大型机械加工厂等都离不开模型制作。
1.单纯化与复杂化二者关系
2.1.1论文研究对象
雕塑作品的独特价值就在它与其他作品的视觉差异上,高度概括的思想内容,作品基于完美之后的升华表现逐渐转变成我内心最渴望达到的境界,这也正是我自身对作品一直期盼的的发展方向,也是对当今社会和谐发展趋势的向往:“简约而不简单”“单纯而又富含哲理”,以此作品推崇个人思想理念。
孩子是天使化身,思想单纯却又丰富绚丽,采用儿童的形象完成我的研究课题再合适不过。作品外观形式是五个生动活泼的小孩以哈哈镜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形态各异,夸张的表现手法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加以颜色的运用更能活灵活现的体现出儿童皮肤的质感与特征。并列的五个小孩呈弧形让整个作品趋向平面化,而披风的加入让整个雕塑立体化,也正是雕塑的本质所在,呈现出全方位观看视角。
雕塑从各个方面反映着历史和时代的潮流和思想,更是一个凝聚人们视觉焦点的球体,在现代雕塑思想中,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的作品既不同于传统雕塑的写实主义雕塑,也不同于西方的抽象主义雕塑,而是通过稚拙古朴的艺术形成,达到了美术史上罕见的简洁而完美的程度,使西方现代雕塑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我们都可以体会得到。
1.2论文课题的主要意义
我认为雕塑的价值就在于它的视觉的愉悦性、内容的深刻性,以及随之而来的体验的丰富性与持续性。艺术创作是有感而发的,也是理性的,没有触动、没有充分的酝酿,没有对雕塑本身规律深入的理解和探索就失去具有创造力的可能,这种探索包含感知各种直接与间接的相关事物,整理由此形成的感受。它服务于雕塑作品的情感主题同时又在作品中得到体现。它可以使作品的精神内涵发挥到极至并满足于人们的审美需求,使作者易于表达观者易于接受。
2. 雕塑由单纯至复杂的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谈到艺术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绘画。殊不知在人类的艺术史上,无论哪个民族,雕塑的创造都要早于绘画。原始雕塑是生命的直接体现,是人类对自己生命的关注和探求。他们的每一件作品几乎都是为了满足繁衍生息、延续生命的需要而创作的,那些丰乳、肥臀、鼓腹的女性雕像,无不体现了原始人对生命的崇拜和渴望。这些原始雕塑和后来的西方雕塑史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两者在精神上是相同的,即从原始时代起,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雕塑就始终都早把人的形象作为艺术表现的中心。
2.1抽象雕塑的研究理解
20世纪现代雕塑的发展变化快,差异大。然而,画家们在传统的雕塑语言向现代雕塑语言的转换过程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真正学雕塑出身的人却显得有点缩手缩脚。雕塑的变化是从形体的变异开始的。由于形体的变异在绘画中不需要过多的技术支持,所以,当画家们制作雕塑时,就很自然地把在绘画中已然存在的变异的形体带进了雕塑领域。在绘画中,马蒂斯已经抛弃了体积与光影的描写,以及细微的色彩关系的表达,而是经过提炼的抽象形、色、点、线的整体组合,以表现音乐的节奏感和抒情意味。因此,当他客串到雕塑领域时,也毫无顾忌地放弃了体积与光影效果,放弃了细腻的肌肉起伏的塑造,而只强调造型本身的形与线的视觉效果,以及由此构成的整体的节奏与韵律。
3.1 现代雕塑的极简主义
作为现代主义的发展与总结,伴随着现代主义的开始,极简主义的艺术因素就包含在了前卫艺术当中。极简主义的特征就是尽量减少或简化艺术语言,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极简主义的探索有时在某个时代、某种流派、某个国家,显得很强烈和很突出。极简主义艺术是对极度物质化的社会审美意义上的纯理性批判,强调作品的真实存在,作品更纯粹、更单纯、更本体。
3.2现代雕塑与当代生活之间的联系
现代雕塑更能体现出现代社会的色彩和发展,表达一种世界的味道,雕塑作品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着。人类对于艺术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潜力,艺术的氛围有着不同泯灭的思路,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一种想法,让更多的雕塑作品为城市的装饰做出应有的贡献。城市雕塑是雕塑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和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空间的同时又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它体现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总是运用着雕塑形成着自己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以致力于精神的表达和环境的改造,从一个侧面体现着所处时代、所处地域的文化内容。
3.3雕塑的人性化及其感染力
本文期望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大量调研国内各个城市地区的园林雕塑设计,根据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园林雕塑设计的一些方法和对策,充分体现其现实意义。本课题主要运用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美学理论等作为支撑,对人性化设计进行阐述,总结出园林雕塑人性化设计的原则,以及不同人群的、不同空间环境中园林雕塑人性化设计方法,阐述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下,园林雕塑的设计既要遵循生态学规律,更要从它的使用者―人的角度出发,从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出发,满足人的使用需求及审美需求,充分体现园林雕塑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提升整个城市园林环境的文化内涵。
上色前对作品进行试渲染,颜色尽量贴近肉色,作品最终要以写实的风格呈现在我们前。
参考文献
[ 1]陈望衡著.艺术创作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 2]朱福临.关于中国当代雕塑现状的思考[J].艺海,2009,(1):62-63.
[3].试论中国当代雕塑本土化发展的意义[D]:(硕士学位论文). 河北:河
北师范大学,2009.
1.找症结、明方向,摸清难点
摸清难点即了解学生在写作中的主要问题。学生们在小学已开始写作文,对作文的基本常识已经了解不少,能够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但初中阶段学生作文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1、由于生活空间的狭窄,选材往往不够新颖,不能突出中心。2、语言平铺直叙,还不能做到准确生动。3、组材不严谨、缺乏逻辑性。4、除记叙文外,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把握不好。5、文面标点、格式还存在一定问题。
2.巧选择、多仿写,选准重点
选准重点即选择有特色的文章分析突破学生的写作难点。如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应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选材、组材的方法:巍巍写这篇文章时曾从采访的100多个生动例子中选了20多个例子来写,但没有写好。后来只选了5个,最后成文时又删掉2个,留下三个事例。通过松骨峰战斗表现战士们的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写马玉祥救小孩的故事表现战士们的国际主义精神,通过志愿军战士的谈话表现战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文章人物形象生动、逻辑性强。通过指导,应启发学生积累材料,善于精选材料,学会根据文章的中心安排材料。
解决语言问题应以课文中的精彩语段为范例,如老舍先生的《龙须沟》中的个性化语言;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捕鸟过程的描写,让学生仔细推敲,让认真领会,理解怎样写才准确,怎样写才生动。还应让学生多背诵、多仿写,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小步子、多视角,解好疑点
解好疑点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写作中的疑点。学会写作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平时的命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字数要求往往也吓阻住了学生。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必须遵循“小步子、多视角”的原则。小步子即以短小的片段练习为主;多视角即丰富写作形式,造句、写诗、写对联,扩写、缩写、仿写等。课堂上这种小型化的写作练习好处是:学生受启发后思维活跃,可趁热打铁及时写;老师可通过课堂查询,找出写作的疑难点及时评。
4.重阅读、广博览,拓宽视点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规则;认知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175-5
一、心理语言学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心理语言学的影响
心理语言学起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初期许多像B.Skinner这样的语言学家借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心理语言现象。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为一样,也是对刺激的反应。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人们通过刺激、反应、巩固的方式来掌握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被解释为一种被动的接受,学习者通过一遍一遍机械的重复行为来使得一种知识或语言被强化和巩固。语言被理解成一种习惯,反复刺激成为习惯形成的必要条件。当时的行为主义者也被称为机械论者。机械论者否认语言学习中的心理因素,强调学习仅仅是一种训练。虽然后来C.E.Osgood提出学习迁移模型,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出它广泛的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行为规范当中,但也只是肤浅的理解和解释了心理环境和认识发展对于学习语言的影响。
(二)转换生成语法对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推动
五十年代后期,以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盛行以后,对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渐渐转向了认知领域。乔姆斯基认为人类语言具有共同的深层语法结构,即各种语种底层的普遍规则,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分等。Chomsky认为人类的语言是一个整体,人类先天具有掌握语言的能力即语言习得机制:儿童能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较为准确的掌握母语。Chomsky站在自己的生成转换语言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人类使用语言时的心理过程。
(三)认知心理学对心理语言学的影响
到了20世纪80年代,心理语言学研究更多受到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影响。心理语言学工作的主题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哲学、神经科学以及其他相邻学科。语言理论、语法规则、语言分析再度受到重视。句法结构在言语处理中的作用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因为人工智能首先需要对人的智能有透彻的了解,并对语言作形式化的处理后,计算机科学家才能实现智能型的人机对话。在言语听辨研究方面,根据神经网络特点提出的新的连接主义模型,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结点之间的平行互动,扩展激活作用等方面解释连续性语音听辨,心理词汇和词汇检索等语言理解过程及其神经心理基础,把心理语言学研究导向纵深发展。心理语言学对语言与思维之关系的探索,进一步深化了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二、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法的普遍规律
行为主义者对于解释语言学习时只是强调外部世界的事件(即教)如何使得个体行为产生改变(即学)。这种观点在60年代受到了激烈抨击,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Noam chomsky。chomsky认为研究人类语言应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研究人类语言的能力,二是研究人类语言的应用。而人类的语言能力虽然受到某些规律支配但它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语言习得机制”,它使得儿童能够在相对贫乏的认知能力基础上以较快的速度精确掌握一门语言。相对于成人健全的认知能力以及对学习的集中精力,儿童掌握母语时的准确和迅速让人惊讶。乔姆斯基称这种能力为先天能力,在遗传学领域儿童在学习任何语言前就已经掌握了一切语法的普遍规律或者说是底层结构。换而言之语言能力是人类的一种固定属性。
但是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LAD)和普遍语法结构并不是每一个语言学家都认同的观点。部分语言学家认为在处理儿童母语习得和成人第二外语学习的差异时,语言习得机制理论衰退的很快。多数心理语言学家认为普遍语法转变成个体语法的认识发展规律是有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小孩说话的发展过程与其身体发育过程是一致的,大体上都是在一岁半到六岁之间,过了这个“临界期”,再学话就有困难了。在此期间,小孩的语言习得主要靠模仿。但心理学研究表示,小孩所能模仿的只是那些他已经具备语法能力的句子。至于那些超过他能力的句子(如两三个定语从句的主从符合句),尽管他能听懂但也模仿不出来。但是随着认识的发展,当他渐渐掌握这种句法的特点时,通过模仿他便能够熟练的掌握这种句式了。
成人与儿童的区别或许在于,成人已经相当熟练的掌握了一种句法结构。当要求他再去学习和熟练掌握另一种句法结构时,便可能会产生认识上的冲突,可能会从心理和生理上本能的排斥思维去构建另一套语言体系。
三、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认知异同
儿童与成人在认知事物和处理信息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众所周知成人的认知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要强于儿童,但成人在学习第二语的表现却比儿童母语学习要困难的多。这种认知差异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悖论,研究这个现象需要从不同方面人手。首先儿童母语习得可从多方面考察:a.普遍语法规则的作用。b.语言习得和认知过程的同步性。c.语言输入及感情过滤等方面。
Chomsky的弟子R.Jackendoff在坚持生成语言学的基本精神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独立发展了一套以空间概念和认知为基础的语法学派即“概念语义学”(conceptual semantics)。Jackendoff注重强调词汇一语SL--概念一认知之间的关系。大脑处理可投射的语言信息必须与上面各类信息保持一致,同时也受它们的限制。Jaekendoff称之为认识限制(conceptual semantics)。在普遍语法转换成为个别语法的过程中jackendoff认为语义的概念必须反映四个方面的内容:a.反映人类组织概念的本源性特征即概念结构必须与事物映射在大脑中的认知结构相同。b.概念结构必须是最本源的认知结构,不能在被细化。c.概念必须反映词语的选择限制。d.必须能分化句法结构歧义。
儿童语言习得与基本认知能力共同发展,母语学习被看作映射人大脑的一种基本能力。随着认识的完善儿童天生的习得机制(1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开始退化。可能在成人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时,伴随学习的认识功能已经淡化,学习外语成为一种单纯的记忆和模仿过程从而加大了掌握外语的困难,延长了学习外语的时间。
中介语的产生:
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假说(Interlanguage)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中介语假设的前提是在基于一种语言为基础的认识上去学习第二语言。
中介语假设提出第二语言学习的中间状态,并归纳出导致中间状态的五中过程:母语迁移(1anguage transfer)、对目的语言规则的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训练迁移(transfer due to effects of teaching)、学习策略(1earningstrategies)、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对比分析相关原因:由于语言属于行为范畴,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培养一套新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原有习惯会产生迁移作用。如果是负迁移,则对学习产生干扰。这种干扰又分两种:a.阻碍性干扰,指的是目的语言中需要学习的一语言是原来语言中所没有的。b.迁移性干扰,是指母语的语法和规则对于目的语言学习时产生的误导和错误。学习这者习惯用母语的语法规则去强行套用在其他语言上。
另外中介语的产生过程也伴随惰性和心理干扰因素:由于学习者对于目的语言没能完全掌握,在需要表达某些超过他现有的语言知识或技能所能表达的内容时,就不得不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交际。这些手段也叫学习者的交际策略。交际策略的采用也是学习者中介语系统形成的原因之一。像回避(avoidance)和换说法(paraphrase)这两种外语初学者经常采用的交际策略,它们对学习者中介语系统的形成是有较大的影响的。例如,英语初学者在想表达“Ilost my way”这一意思时,因想不起或不知道way这个单词,他便会回避该词,而代之以Aroad,说出“Ilost my road”这一用词不当的句子;又如学习者在不会“It's against the law to park here”这个表达式时,若需表达相同意思时,就会换说成不合语法的“This p1ace,cannot park”。
四、现代外语教学的方式转变
(一)B.L.Whorf的语言思维
考虑到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在第二语言的教学方式就必须发生转变。对第二语言的教学转变按照whorf的认识发展论的规律,在儿童第一次语言习得过程中语义与意识就已经进行了一次同步协调。要建立成熟、精确的第二语言系统就需要构造语言与意识的第二次结合。按照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规则,普遍语法的核心原则和参数是相同的,但是诱发习得的环境因素和对于世界的迫切的认知需求已经相对稳定和退化。B.L.Whorf提出“语言和思维相互联系的假设”一个人所讲的某种语言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语言的共性也就是思维的共性。Jackendoff的概念语义学中强调人类的认知基础是人类特有的空间概念,具体而言空间概念可以由视觉、听觉、嗅觉和非语言因素(如手势语)处理。语言学习应该符合认知过程的发展,J.Piaget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内因和外因互相作用的过程。他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了关于外部的知识,从而使得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了发展。认识通过语义概念构成最基本的概念元,概念元通过句法结构和语音系统表征为人类的语言。
(二)语言习得机制的退化与交流的需要
按照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其核心参数和原则在人类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那么诱导个别语言生成的因素自然成为语言环境、语言材料和交流的动机。现代国内外语教学普遍存在语言环境和交流动机的不足。语言交流的缺失,造成TJ.Piaget的“发生认识”的缺失。并不具备真正语言系统的特质即语言的交流、语言的创造能力、以及Whorl的文化语言的概念。现代语言教学强调一种“浸入”式语言教学,即营造出一种完全仿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尽量的运用自身的认知能力去掌握一门语言。因此对于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就是对这种讲这种语言民族的心理认识的再认识。认识始终伴随着语言的学习,人类认识具有无穷性,因此人类的心理表征(语言)也具有无穷性,这就是语言创造性的基础。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要么完全有要么完全没有。Sapir-Whor假设虽然偏激,但对于现代外语教学也具有启示意义。
(三)语言系统的开放性
Chomsky认为语言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创新”。新创造的句子在理论上应该是无限多的,事实上很少有人会在现实生活中反复使用完全相同的句子。当语言学家观察儿童学习母语是发现,尽管儿童掌握的句子有限,小孩也不会始终重复相同的语言,而是总结规律创造性的使用各种句子。“创造性”成为语言的本质属性,现代认识论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动态的平衡。思维投射语言,语言反映思维。鉴于思维的无限性,因此也可以理解成语言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即创造力。创造性从一个方面加深了语言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为掌握一门语言增设了难度。但从另一方面也提供了语言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现代语言教学应该努力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正面的感情过滤,为自主循环提供条件。
(四)Stephen Krashen输入假设模式
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强调“输入”在二语学习中的重要性,Chomsky虽然提出了普遍原则的先天论,但并没有明确提到普遍原则与二语学习的一般关系。Krashen从输入假设理论人手强调在输入过程中对输入材料和输入对像进行控制,从而最大程度的启动接受者在二语学习得过程的“自然”习得能力。
Krashen的输入假设模式中“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探讨了开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可理解输入”是指为学习者提供的输入信息应该略微超过一点学习者现有水平,用i+1来表示。i表示现有习得水平,1表示略微超过的部分。输入假设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发生的必要条件,即“i+1”。可理解输入从外部环境来说明第二语言习得是如何发生的及其发生的条件。此外输入假设理论也讨论了教学中二语习得的五个方面。(1.语言习得假说;2.自然顺序假说;3.监控假说;4.情感过滤假说;5.语言输入假说)
教学的具体情况应按照学习者的知识水平而定。语言环境的建立和语言材料的输入应该建立在接受者的理解基础之上,教授内容、教学材料、
教学大纲应该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而言“不可理”(Incomprehensible input)等同于噪音。因此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如果目的是“习得”而不是“学得”,那么按照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取。
输入应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才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性活动。兴趣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可以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而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不仅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有赖于语言材料的趣味性,Krashen曾这样表达他对语言输入的要求:“给外语学习者好的语言输入应当把学习者的社会需要考虑进去,内容上应有所选择,形式上和呈现方式上应有所变更。结构上倾向于简单,重复多,冗余信息多,结构上规律性要比一般使用更强些。
五、总结
Piaget认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都是伴随这认识的发展,但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应看到儿童母语与外语习得中的差异,外语学习的情况比母语习得要复杂的多。因此不能简单将儿童习得母语的经验简单的移植到外语学习上。从心理语言学从发对现代外语教学有如下启示:
(一)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儿童习得母语并不是靠简单的模仿和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地通过接触语言材料把语言规则内在化,形成隐含规则,创造性的使用语言。这是人类大脑处理新语言材料的工作原则,对外语学习也同样适用。
(二)重视外语教学中的输入控制
按照Krashen的输入假设模式,有控制的输入是最能够还原人类幼儿时期的语言习得机制。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形式、教学的原则发生转变。激起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知识输入的过程中加人认识输入,知识输入、文化输入。如此才能形成一套准确的外语系统。
(三)学习过程中的不断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