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3: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校市场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摘要:教师动力不足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一大问题,而勒温的场论可以有效阐释这一问题的内在原因:高校教师心理场中各种力的失衡会引起其心理“紧张”,从而产生特有的行为反应,而环境的制约使这种“紧张”得不到消解,将会使得现有状态成为“惯习”。有效的引导动力场中各种力的作用,能激发教师潜在的动力,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种种迹象表明,教师队伍的现实状态与应有水平存在相当的差距。那些导致教师队伍精力分散、动力不足的原因,我们可以借勒温的场论来进行分析,并藉此进行正确导向,稳定教师队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动力场中的高校教师
与一般的解释略有不同,在勒温的系统中,“场”不仅仅指感知到的事物、环境,还包括个人的信念、情感和目的等,即“心理环境”与“生活空间”。勒温的场论旨在预测个体的行为动机,他认为,人的动力来源于自身意愿或需要,只要个体内部存在一种心理需求,就会存在一种“紧张系统”二“紧张”的释放则为行为提供动力和能量,从而构成了决定个体思维和行动表现的潜在因素。也就是说,“心境”的变化影响着教师行为的改变。
学校作为教师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场所,与教师的“心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其生活空间,决定着个体的行为,而教师的工作环境、待遇、发展空间以及可获取的资源则成为教师动力产生的客体要素。不良的学校环境充斥着制度的刚性,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与教师的需求形成极大的反差,不但削弱了他们的工作热情,限制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甚至使部分优秀人才萌生退意。
二、高校教师动力场的失衡
高校教师的动力场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整体。场中的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本文认为,高校教师的动力主要受到下图中两个对角场域的影响。
(一)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对教师价值观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繁荣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教师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同时,也使得金钱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比重不断加重。在其利益驱动原则的作用下,部分高校教师职业信念动摇,师德水准不高,对社会及工作的责任感淡漠,以往在高校教师中倡导的“奉献”“人梯”精神开始向物质利益方面转移:校外兼课、公司兼职、投资炒股……导致精力分散,敬业精神下降,对工作抱着应付差事、得过且过的态度。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社会上盛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风,不可避免地对教师的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其价值观混乱、困惑增多。此外,教师队伍中还出现了出国热、下海热、跳槽热,造成大量骨干教师流失,留下的部分教师也不能安心工作,工作热情减退:
(二)工作场机制不健全时教师进取心的影响
勒温在阐述行为动力的起源时指出,动力源于对需求满足的需要,而当某一动机满足时,立刻会产生另外的动机,个体就这样不断地朝目标前进。那么,从反面来说,如果个体需求始终得不到满足,那么就会驱使其有意识地纠正自身的需求,以使内驱力得以还原,重建平衡状态。对于教师而言,不断向的进取心也会由于条件得不到满足而丧失,形成一种“麻痹”的平衡状态。
尽管大学精神承诺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使教师免受捉摸不定的市场的影响,在不受经济压力干扰的情况下全身心地投人工作然而,如今的大学为迎合社会的趋势和潮流,失去了自身的理性和冷静:对教师的态度是重使用轻培养,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往往重量轻质,在对与教师利益息息相关的工资职称评定、住房分配、评奖评优、基金申报、出国选拔等规定中,过分强调学历层次、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刊物等级等硬性指标,要求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评价导向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直接造成了大学的浮躁学风—急功近利,学术质量急剧下降;学术造假丛生,学术垃圾激增;教学敷衍了事,忙于兼职创收一这些现实渐渐成了一种“惯习”,制约了教师的进取心,并形成恶性循环。
(三)权力场垄断资源对教师事业心的影响
对公平竞争、付出终将得到回报的诉求,不但能使教师更有效地把握自己的存在,体验其教书育人的终极追求,感受充盈的人生价值,并且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也具有内在的支撑作用。然而目前,学校场域行政权力泛化,职能部门掌握着分配办学资源的绝大部权利,致使学术人员对学术的忠诚不得不屈服于行政权力所带来的压力。同时,由于权力空间的有限性,导致权力场域内升降通道不畅。另外,一旦在权力场域内拥有不错的空间位置就有了分配资源的权力,这种权力重塑了组织架构,并捍卫了高位者的空间位置,长此以往,大学将演变为一个资本与权力高度集中与垄断的领域,在这样的场域中,身份越低受到的限制也就越多,获得的机会也就越少。一部分教师成为受排斥、受压制的弱势群体,处于无权状态,得不到资源和晋升机会,事业心被严重挫伤。
(四)情义场压力重重对教师责任心的影响
虽然在对教师动力的研究中,教师的家庭因素经常被忽略,但是这个特殊的小场域既是教师的生活空间,又是大学场域的一部分,还对教师从事的教育事业产生影响。作为情义场的一部分,家庭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情绪,而且关系到教师的工作动力。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待遇不高、责任偏重,尤其是青年教师物质待遇更是偏低,使其心理失衡。
大学场域中的情义场还包含着师生之情,感情牵绊的强弱对教师工作动力与学生学习激情有着深刻的影响。深厚的师徒之情能使教师不畏清贫、甘心寂寞、孜孜不倦、严谨治学;也能使学生积极努力,不断进取。
三、高校教师动力场的维护
(一)加强德育与监督,树立正确价值观
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刺激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与开拓精神,使得心理场中的“自我意识”逐渐膨胀,而追求个体行为的最大利益则成为处于场域中个体行为的基本动因。另一方面,美德是指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而道德的根本则是自制心和克己心,使自身的本能服从崇高思想。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只有通过伦理和道德的力量来克服“势利”问题,才能使教师心理达到平衡。
一方面,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抵制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蚀,将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寓于实际工作中。
另一方面,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该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做出积极贡献。大学精神与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教师正确价值观的建立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应加强师德教育,明确教师的责任、义务,使教师养成使命感与主人翁意识,并形成严格的管理监督机制,将师德与考评紧密联系,从而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二)改善监管与激励,激发向上进取心
首先,大学作为学术机构,其管理行为与企业差异巨大。企业以权力为中心,效率为首要目标;而大学则以自由为基本价值,强调自我管理。高校应淡化行政干涉,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从制度上保证教师学术创新的活力。
其次,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应该为教师的生活、发展创造尽可能的条件。人才是学术创新的基础,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在制定大学监管制度时要关注教师的切身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服务与保障,提高教师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人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最后,要完善、整合各项激励机制,以满足教师求新、思进、向上的愿望,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学校提供的培训机会、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及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机会等,都能起到稳定师资队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效果,并且能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把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同学校的价值观相结合。
(三)羊重学术权力,稳定教师事业心
行政权力逐渐泛化,学术权力严重削弱,大学不断滋生出崇尚权术的不良风气。学术带头人官本位、学术组织官僚化现象比比皆是。所有这些都反映出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学术权力和教师的轻视。
因此,在现代大学管理机制的构建中,对学术自由的认同十分关键。大学必须在机制层面充分协调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将大学的行政权力控制在应有范围之内,有效地调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围绕知识生产和学术工作建立起充分尊重学术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在较少受到外界非正式干预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寻求更广阔的学术发展空间,大学教师才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寻求事业的发展。
(四)维持和谐与稳定,保持教师责任心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认为激励是:“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1]通常来说,激励可分为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其中,物质激励,是指通过增加或减少职工工资、福利等物质刺激的方法,保证职工更好的为单位工作,物质激励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和负激励两种;非物质激励是通过满足职工成就感、被认可感、受尊重感等精神和心理需求,激发职工为单位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据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调查发现,职工在缺乏激励的情况下仅可发挥20%~30%的能力,在受到充分激励的情况下,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近期,笔者通过对90余所高校电话抽样调研结果显示,有8%的人事部门认为教师工作积极性较高,工作创新较好;52%的人事部门认为教师工作积极性一般,多数属于被动接受工作;31%的人事部门认为教师工作积极性较差,工作开展困难。可见,高校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问题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一、影响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析
(一)薪资收入水平偏低教师在社会发展中,尤其在人类素质提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人才的任务,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其薪资水平的制定应与其工作价值相符。以美国为例,在19世纪90年代,美国教师的年均工资收入约为40 000美元,比美国行业平均水平高出四成。另外,在市场经济中,薪资报酬是让劳动力再生的必要条件,是基本的生存需要。因此,如果教师薪资水平不能与教师的价值相匹配,就容易产生不公平感和挫败感,丧失工作积极性。以陕西省高校为例,同等水平的高校中,薪资水平较高的院校,其教师工作效能要普遍高于薪资水平较低的院校,表现出薪资水平与工作效能的正相关关系。
(二)考评目标超出教师能力范围硬性考评指标要求制定过高,易导致教师竞争异常激烈。有的教师不惜挺而走险进行论文或学术造假,有的教师干脆放弃晋升,寻求其他途径弥补收入差距,有的教师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渐渐丧失了进取心,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
(三)职业压力大,角色混乱难以梳理教师作为常人,同样面临扮演多重社会角色的需求。作为崇高职业的教师,时刻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而长期压抑内心的情绪和欲求,社会、心理压力过大。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单位赋以重任,家庭要培育子女、照顾老人,朋友同事之间要加强社会交际和往来,各种角色经常会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就会造成情绪低落、无所适从,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梳理和调整,就会出现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积极性降低。
(四)受到不公平待遇高校教师中,有的教师侧重于课堂教学,缺少科研积累;有的侧重于科研,缺少教学育人的经验。这就加大了量化困难。如果考核评聘不能公平、公正地反映教师劳动成果,极易使教师萌生抵触、消极情绪。实践中,有些高校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条件中,侧重于学术研究,而较少把教学质量、教学业绩等劳动成果进行定性衡量或量化处理,忽视了在一线任劳任怨、埋头教学工作教师的劳动价值,导致部分教师产生失落感,逐渐丧失工作积极性。
(五)自我期望值过高教师不仅期望得到社会的尊重,而且希望得到丰厚的劳动报酬;不仅希望在学界有所建树,而且希望在教学育人方面能有所收获。但由于各种因素,大多期望不能实现,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导致教师缺乏工作愿景,迷失了奋斗方向。
(六)其他因素随着互联网发展的突飞猛进,各种网络资源、知识信息应有尽有,学生的疑难问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比较轻易地获取答案。因此,单一依靠教师授业解惑的状况已不复存在,教师便不再是学生唯一获取知识信息的来源,从而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师生关系也不像以前那样紧密,教师的权威性逐渐变弱,原有桃李天下的成就感逐渐缺失,使教师无法避免地产生悲观失落的情绪。
二、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的效用分析
(一)激励机制的边际效用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曾在《再谈激励员工》一文中对金钱与激励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质疑。他指出,支付员工工资只是让他们保持基本的劳动能力,却不能激发职工更有热情地投入工作;而非物质激励针对职工的核心价值观,激发的是内因,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持久而强大的动力[2]。按照激励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高校教师的物质激励水平较高,再实施物质激励的边际效用就会很低。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加强非物质激励,因为,这时的非物质激励边际效用较大,实施后的效果也就更明显。
(二)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的替代效应分析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1999)研究指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非物质激励的作用似乎能从根本上取代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是物质激励的补充而非完全替代物[4]。笔者认为,与物质激励相比,非物质激励在满足职工深层次需要,覆盖职工范围,节约成本,塑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且非物质激励更注重对个体的人文关怀,更能激发个体人生价值的充分发挥。在高校管理实践中,一些高校在制定激励措施时,片面看重物质激励,希望通过涨工资提高教师工作效能。但实际效果却不如意,工资上涨了,待遇提高了,但还是无法改变职工缺乏内聚力、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追求个人利益至上等问题。可见,非物质激励在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三)影响教师行为的理论分析1.勒温的心理场论。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的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勒温,他借用物理学中的场的概念提出心理场论。他认为心理场就是由一个人的生活事件经验和未来的思想愿望所构成的一个总和,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累积在数量上和类型上不断丰富和扩展。勒温由此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心理生活空间”(lifespace),简称生活空间。B=f(PE),B表示行为,f表示函数关系(某种规律),P表示个人,E表示对心理场的解释环境[5]。就是说,行为的发生是随着人与环境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从对教师的激励角度来看,教师受激励后的行为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师需求和心理动机是教师行为的发起点,客观环境是影响和改变教师行为的重要因素,教师依据心理需要,结合客观环境最终表现为具体的行为举止。2.教师心理场、环境场模型理论。杨建春与李黛在《基于勒温场论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探析》一文中根据勒温“场”论得出高校教师动力场的结构。他认为,教师的行为是由于教师心理场和教师所处环境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图1中,环境场所包含的四个场与心理场所包含的四个场一一对应,其中,教师的情义场对应责任感,权力场对应事业心,工作场对应进取心,市场对应价值观。在这里每一个环境场里的因素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场变化。在高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人为本应该是最核心的管理理念。因此,高校管理层应切实以教师为本,深入教师群体,了解他们的深层次心理和精神需求,科学制定灵活多样的激励模式,遵循积极性调动规则,有效激励教师提高工作积极性。
三、高校实施非物质激励的必要性
(一)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使得高校必须建立必要的非物质激励机制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师作为教育事业最重要的资源,是整个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工作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他们需要相对自主的工作氛围,要求学术言论自由,需要自我管理空间,工作方法追求不断创新。二是劳动成果难以衡量。高校教师的劳动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将来的社会成就上,或者体现在科研成果上,这些成果都有较大的滞后性,有的劳动成果是团体协作的结果,个人成绩不易衡量。三是成就动机较强。高校教师比较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他们需要得到领导的尊重,社会的认可。四是精神需求占比较大,主要表现在对公平的需求、对民主参与的强烈需求以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二)教师需求的多样性使得高校必须制定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人本主义的代言人Maslow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五种;Alderfer在ERG理论中认为,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是人的三种核心需要;McClel-land就人的需求与工作绩效、权力、管理者的合群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把人的需求分为成就、权力和合群三种[6]。种种理论研究说明,人的需求种类繁多,尤其是对非物质的需求划分种类较多,这就要求在制定教师激励措施时,需要兼顾教师各种各样的物质、心理、精神需求,以便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需求能够有的放矢,实现激励效用的最大化。
(三)非物质激励是对物质激励的有效补充物质激励虽然是激励措施中最具效力的激励形式,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物质激励不是万能的,在实施中存在两个先天不足:第一,物质激励措施不能满足教师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如职务、职称晋升,来自他人的尊敬,学术权威的树立等;第二,物质激励的实施依靠大量资金的投入,不仅会增加人力资源使用成本,而且过多、过频的物质刺激,会不断膨胀人的物质欲望,导致事与愿违。非物质激励则直接针对教师内心需求,实施得当的话不但不需大量资金投入,而且激励效果毫不逊色于物质激励。陈爽英、唐小我等(2005)通过构造单期模型分析,提出“非物质激励对物质激励中的变动报酬强度具有一定替代作用”,且“运用非物质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激励的变动报酬成本,并且达到最优激励的目的”。
四、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与实施建议
“为政之道在于得人。”高校教师管理的核心是规范教师行为,调动教师积极性,实现教师资源效用最大化。高校要提高教师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现代化,就必须强化人本意识,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围绕教师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科学制定教师激励机制和实施方案,针对不同教师群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潜能和工作热情。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薪资激励机制高校收入分配改革首先应该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绩效挂钩”的分配原则。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正是以岗位聘任、绩效考评为基础,注重绩效和能力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一是建立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保持教师工资收入与地方经济增长同步,与物价水平变动同步。在校内,保持收入水平与学校财务状况相适应,与资金收入增长同步。二是建立具有激励和导向性的绩效工资制度,工资层级上适当拉开差距,在保持内部相对公平的基础上,应向一线教师、关键岗位和高层次人才倾斜,发挥较强的薪酬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三是建立“校、院”两级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增强二级管理单位对教师绩效考核、收入分配的自,充分运用考核和分配杠杆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建立多元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薪资制度。绩效考核是收入分配的主体要素,需要不断完善岗位聘任制,建立各级各类岗位的绩效考核机制,形成教师绩效水平与薪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状态。同时,教师工作业绩、重要贡献、团队成果等非主体要素也要纳入到收入分配体系中来,构建面向广大教师的多元化收入分配机制。
(二)深化高校教师聘用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的岗位竞争激励机制教师聘用制度改革要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原则。教师聘用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打破岗位终身制,推进人才流动,优化教师分布和结构,最大程度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是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在合理定编的基础上,按照学校发展战略和部署,科学分配编制、设置岗位、明确职责,并严格依据岗位职责,以“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公开聘用最合适的人选。二是聘任资格要从严。包括应聘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技能、学缘结构、综合能力、必要的资质条件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三是聘用合同多样化。除了以教师为主体的聘用合同外,针对校内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技术性人才、基础服务性人才等,应根据具体岗位情况设计不同的聘用合同,采取不同的考核和薪资制度。四是聘后管理法制化。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破除专业技术职务和干部职务终身制,落实“低职高聘”与“高职低聘”聘用方式,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合理流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针对各级各类岗位考核办法,建立客观、科学的教师业绩评价体系,将教学业绩评价、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纳入教师业绩评价体系,突出学生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五是解聘过程程序化。解聘教师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学校必须要有充分的依据和严格的程序,尊重教师依法享有的发言权、申辩权和听证权,并及时为解聘教师办理人事、社会保险等关系调转手续。
(三)尊重高校教师的多重需求,建立灵活多样的非物质激励模式针对教师精神和内心层面需求的多样性,高校所要建立的非物质激励模式也必须是灵活多样的。笔者有以下建议。1.利益激励模式。忽略利益满足的激励,无异于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利益有公共利益,也就是集体利益和教师的个人利益两个层面。李录堂、王伟强、高静(2008)认为,在互动博弈的情况下,企业的激励机制要实现帕雷托最优,必须保证企业和员工都选择对双方有益的博弈策略,达到合作共赢。反之,如果双方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博弈策略,企业的激励机制可能出现负帕雷托效用,企业和员工都将面临损失[9]。因此,教育管理者要树立动态激励机制,使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机结合。2.目标激励模式。目标激励就是在教师原有工作成绩上,合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引导激励教师有目的、有方向的开展工作。实施中重点关注目标的设定、实施和实现三个环节,并做到三个环节的全程激励。第一,设定的目标要明确具体,最好用量化的标准来解释目标,不能量化的要用规范的定性语言来表明,避免模棱两可;第二,设定的目标要切合实际,既有挑战性又有可行性,避免目标遥不可及或触手可得;第三,目标实施要注重任务的模块分解和阶段分解,保持工作的整体性和有序性;第四,目标的实现要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能使教师站在更高的新目标之上,不断努力、不断实现,形成教育管理激励的良性循环。3.典型激励模式。典型是通过生动的具体范例来被别人领会、接受、模仿或者得到警示,典型有正面和反面之分。好的典型用来进行正面引导,坏的典型用来反面教育。实施中要注意典型的真伪,典型事迹必须事实确凿,要目的明确,要注重典型的可接受性,要能反映教师的某一共同特征或某种共同规律,要从教师身边树立典型,起到比、学、赶、超的作用。4.荣誉激励模式。教师作为知识型员工,具有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自爱心、上进心,荣誉激励就是以一种特定的荣誉形式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以激励教师再接再厉,创造新的成绩。实施中要注意对教师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因为集体荣誉感就像树立起的一面旗帜,它具有特殊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种强大的、持久的无形力量。以上激励模式需要教育管理人员准确把握各种激励模式实施的要点,准确判断教师激励存在的症结,准确选择有效的激励模式,提高管理效能和教师激励效果。
(四)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教育管理激励评估机制建立教育管理激励评估机制,定期开展教育管理激励评估,在了解激励效应的性质、程度、存在问题,以及改善激励措施、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评估获得的反馈信息来及时调节教师行为,才能逐步使激励效果达到最佳。高校教育管理激励评估可分为组织取向的激励评估和个体取向的激励评估。组织取向的人为激励评估将激励视为一种过程、一种活动,侧重对这项活动效能的测评;个体取向的人为激励评估将激励视为一种能力,进而对个体今后的工作行为,如个体自我激励能力、他方激励能力等进行评估。在进行激励评估时要掌握几种方法:第一,自陈式量表。所谓自承式量表,就是通过设计问卷来测定有关的心理行为,难点在于编制测试项目。第二,外部专家评估。外部专家评估是指聘请、组织外部专家,根据一定的指标体系对组织激励状况进行评估。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评估成员必须熟悉指标体系,必须多渠道收集真实资料,必须对分歧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第三,结构化访谈。结构化访谈是指事先确定人为激励的几个维度和关键要素,然后设计相关的问题,得到一手资料,再对访谈的内容进行分析的方法。
高校教师的有效教学
教学是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汉语中“教学”的概念偏重于“教”,因此,在我国教师一直是权威的代表,教学实际是单方面的教师的“教”,这容易导致“一言堂”。而相对于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缺乏教学理论、策略,尽管他们大都具有很高的学历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却难以实现有效的教学。此外,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高校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且专业门类繁多,分成有文、理、工、农、医等,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所教科目的影响,要实现有效教学难以提供一条统一的途径。据此,高校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树立高校教师的教学信念
教学信念是深层或内在的信念形态的教学观念,是教师心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教学理想,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十分有助于形成有效教学。而实际上许多高校教师尽管在谈到现代教学思想时有许多独到见解,但一旦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又会固守常态,难以将这些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要改变此种现状,要注意将教学观念变革的可接受性和可行性统一起来[3]。一方面,在理论上要求合理、正确;另一方面,要满足现实条件,有实现的可能性。其中,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教学观念变革是有效树立起高校教师教学信念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观念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由知识本位的教学目标观向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科学教学观转变。
二是由教师中心的教学关系观向注重师生交流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转变。
三是由科学主义的教学评价观向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观念转变。
(二)建立教师教学集体,建立起教师的“场”
教师群体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对群体中的教师个体产生影响,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教师群体可以形成具有向心力的 “场”,教师个体在场中能更容易的获取一定的教学思维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但是,高校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凸现高校科研价值,因此高校往往容易忽视教学质量在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高校教师主要依靠个人观念来决定自己的教学方式,很少吸收、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思想等。这容易造成教师个体的教学观念的保守与僵化,因此,在高校中也应建立起适宜的教师教学集体。对于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可由相关学科或专业的教师组成教师教学团队,在相互信任、尊重个性、扶持多元化的基础上积极合作探讨教学经验、思想[3]。而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课程,由于受高校自身条件限制,任课老师数量一般较少,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尝试由相关研究方向的老师组成小组,定期开展研讨工作,总结研究方向最新动态及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将专业知识内化。
(三)注重专业特色,根据自身条件及特点构建适宜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种类主要有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类,又各自细分了很多的专业方向。在基本教学理念上,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可以遵循,但由于各个专业研究内容、方法的不同,不可能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高校要实现有效教学,需要根据各专业的自身条件及特点构建适宜的教学模式。
1. 科学领域专业的有效教学
对于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科学领域的专业,在教学中强调实践、实验或调查工作。教学的重点相对要放在实验教学和实习上。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做到了这一点,大学实验室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各种实习活动也都相应开展。但是随着科学知识的快速增长,原有的实验条件及设备渐渐难以满足需求,许多实验室工作流于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支配指导试验学习,学生难以从实验中真正感受到研究的乐趣。基于此,应适当改变教学策略,例如在实验中引入开放性研究、项目设计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增强兴趣,更深层的研究问题,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培养团队意识等。
2. 非科学领域专业的有效教学
对于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在教学中多强调思辨、记忆、理解等,虽然也需要一定的调查研究,但实践中往往会采用封闭式教学方式,课程目标重知识、轻情感;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用;课程设置重预设、轻生成;课程评价重结论、轻过程[4]。要提高这些专业的教学有效性,首先应改变教学模式,实现开放式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其次,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在保持原有的优秀思想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前沿的思想,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再次,应改革评价方式,不能仅凭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就给学生的学习结果下定论,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
在高校中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英语中教(teach)和学(learn)指两种不同的活动[5],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实现有效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技巧等方面作出努力,而且也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高校教学更应如此。高校学生相对于中小学学生而言,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于学业、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对教师的观点盲目听从而不能试图发展自己的想法等。国外许多高校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在教学改革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高校也可以尝试引入这一教学理念,将视角由教师转向教学的另一主题――学生。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努力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权力的平衡[6],改变教师传统角色
以往教师的权威被视为理所当然,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权力严重失衡,这种情况存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认为学生没有能力解决学习问题,另一方面在高校中,有些知识并不具有极强的确定性,教师有可能担心如果不能绝对控制课堂,自己的权威会受到挑战。这样会导致高校课堂成为任课老师的个人舞台,学生的思想容易被禁锢,难以实现个性的发展和学术的进步。因此,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找到权力的平衡点,一方面保证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一方面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将学生有能力使用的权力转移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自己作出正确的决定并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有利于培养出积极、自信、有责任的学习者。
(二)加大课程内容中以问题为中心的结构的比重,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信息的加工、记忆和提取以及问题解决三方面。高校教学的根本任务不是为学生提供信息,而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处理未知的问题。因此,要加大课程内容中以问题为中心的结构的比重,这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通过问题解决习得高级规则,以应用在其他的学习中。在认知心理学中,问题解决也被看作是获得智慧技能的最高成就的主要途径[7]。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又要对学生予以高度关注,引导学生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要仅仅公布正确结果,因为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已经积淀了相关信息,这时应按照认知的心理特点,逐步启发,提供策略,尽可能使学生体会到问题解决的具体全过程。
(三)通过制定政策或改变课堂氛围,使学生接受学习的责任
目前我国大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将来能找到工作,而往往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从而一方面会对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忙于应付,一方面又要为工作问题而烦恼,因此需要制定一些政策或改变课堂氛围,使其接受学习的责任。从政策方面来说,可以尝试实施以规定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依靠外部动力的教学方法。例如规定学生必须到课、按时交作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遵守校规;对于学习常处于被动状态的学生则凭借外部动力来激发学习,例如可以使用定期的小测验使学生保持学习状态[6]。从改变课堂氛围角度来看,教师需要创造一个可以对学生学习质量产生积极影响的环境,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课堂中按照自己的需要有效的学习,并进一步对周围的同学产生良性的影响。
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对有效教学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情境即具体教学环境等场组成,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靠场来实现的。大学课堂教学场指一种特殊教学形态和空间,是由构成大学课堂教学的各部分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因传递和交换知识、技能以及情感而产生的,对师生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大学课堂教学场具有整体性、开放性、情境性、自组织性、不确定性、创新性等特点,可以产生激励效应、感染效应、调控效应、凝聚效应及“蝴蝶效应”[8]。有效的教学,可以形成强大的课堂教学场,使教学双方都能达到最佳境界。所以,要构建能够促进有效教学的大学课堂教学场,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积极拓宽大学课堂教学场中的知识、技能、情感的来源
在课程内容建构上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及时吸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学术动态,同时更要激发场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大学课堂教学场本身能产生各种新的知识、技能,师生间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二)增强场内部各因子间及场与外界间进行知识、技能、情感交流的渠道
这主要表现为对大学教学媒体的正确利用,一方面要利用好现有的大量教学媒体,另外还需要开发新的教学媒体作为补充。但应注意到,对新型教学媒体的应用不能盲目,还应结合课程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否则也可能使多媒体设备成了“翻书机”,使课堂教学成为“放映幻灯片”[9]的过程。
(三)注重交流、合作及对话
对于大学课堂教学场中常规的交流渠道也应十分重视,增强师生间、生生间、学生群体间的课堂交往、合作及对话。课堂教学中大学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主动关爱、信任、尊重学生并与学生有效交流,与学生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传递信息,从而形成融洽关系。
参考文献:
[1] [德]巴把尔・玛提如,安娜・目瓦格,塞利特巴・路斯.让你的教学更精彩――高校教师教学指南[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2] 柳恒超,许燕,赵会春.国外学生评价教师有效性教学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7(6) .
[3] 孔垂谦,熊卫华.大学教学观念变革的实践基点[J].江苏高教,2005(5).
[4] 罗岩.高师教育学课程目标的建构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教育科学,2007(3).
[5]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58.
[6] [美]玛丽埃伦・韦默著,洪岗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实践带来的五项关键变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7.
[7] 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68.
【论文摘要】在新形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市场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文章从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加强教学体系建设的措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突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日益发展的金融业不仅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在不断上升,而且对金融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果出现:一方面,国内许多金融机构面临金融专业人才短缺;另一方面,有相当一批金融学专业毕业却面临就业压力,就业形势严峻。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满足金融部门的需要。
而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其教学体系息息相关,教学体系的优劣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体系问题突出,主要体现为,在金融学教学中,盲目采用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模式,没有过多考虑自身的教学条件及环境、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没有很好体现出其办学目标和突出地方院校的特色,在金融人才培养上脱离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培养人才特色,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服务地方经济金融,那么,如何改革其教学体系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本科专业教学体系的现状
(一)课程体系设置缺陷
专业课设置缺乏系统性考虑,课程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与协调,教材的选择无统一规划而是由任课教师个人选择教材。过分强调金融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偏重于宏观金融的教学,微观金融课程和实务性课程相对不足。这样不仅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而且由于课程的理论较多,导致人才培养上仍然延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知识传授方法。这种只注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足的教学方式,忽视了金融学专业的实用知识技能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结果,脱离了地方本科院校金融本科专业培养应用性金融人才的目标。
(二)课程内容少而陈旧
专业知识和教学内容陈旧,缺乏丰富性和新颖性,且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充实滞后于金融业务的发展,很难适应新时代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教师上课参考书籍少,一般一门课一本书,教师上课内容涉及面窄,学生掌握的知识浅浮。
专业选修课设置较少,往往不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设置,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充分反映金融学前沿理论的进展。
(三)教学方法单一
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落后,主要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很少运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模拟教学和实际调研等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能力、个性和素质的培养。同时,考核方式仍以死记硬背的“记忆性”考核为主,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四)教学设施不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教育经费紧张,金融专业教学的硬、软件设施建设往往无能顾及,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教学设施差,不仅不能顺利地开展模拟教学,而且不能进行产学研结合。
同时,由于自身知名度不大,很难与校外的金融机构签署了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五)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也是培养能力的决定因素,而要培养出应用型金融人才,就必须要有一支应用型的教学团队。而新建本科院校中金融学专业教师一部分从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另一部分来源于升本前的教师,其自身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师资队伍建设不足表现为:(1)金融专业师资队伍的结构欠缺,如教师们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和层次结构等不完善;(2)金融专业师资力量不强,如不少教金融学的教师是非金融专业出身的,导致教师本身对金融学研究不深;(3)教师任课随意性大,上课课程跨度宽,教师自己对所任课程钻研不够;(4)缺乏“双师型”教师。
二、基于应用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体系设计
(一)以行业为导向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教学体系的核心部分,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应本着基础知识以够用为度,注重实践教学,以满足行业需要的原则构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并能及时调整课程体系。
1.对于课程的总体设计应该是基础适度,强化实践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深度、学时比例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要能够根据行业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最新趋势进行及时调整,以缩小行业技能需要与学校教学之间的差距。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数,使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在内容上与行业发展实际紧密相连,突出实用知识技能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设置要体现层次性、系统性,突出应用性
在公共基础课中,要强化培养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并要求学生掌握或了解相关的金融软件,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金融业国际化、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公共选修课既要体现专业的延伸性和学科的交叉性,又要注重与学生就业的相关性。例如为提高学生的沟通谈判能力可开设金融公关、银行营销等课程使学生处理金融业务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要强化专业方向,突出前沿性。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在课程的内容安排上,应紧跟未来经济、金融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及时增加新的内容,开设新的专业课程,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合理调整宏、微观金融课程比例,增加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投资理财能力和业务操作技能的课程。专业选修课可根据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方向,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设置。加强课堂外教学内容建设,例如对现实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可邀请金融业的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
实践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为出发点,可分为课程专项基本操作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和实习等部分。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以传统的“以教室为场地、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金融业发展需要,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多元化教学手段和开放型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方法由传授知识型转变为培养能力型,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入不同的教学形式,如理论课较强的专业课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手段,以增强课堂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证券投资学、金融期货实务、外汇交易等金融投资课程)可采取模拟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运用多种专业软件工具开展金融统计分析和预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可采用任务教学和项目教学。例如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教研项目,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特定的实践调研活动。采用任务教学和项目教学法,教师要有计划地及时给予指导。同时,要激励、支持学生的创意,鼓励学生主持科研项目。
(三)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体现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使他们具备适用的金融业务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角度、多渠道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使得教学内容立足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衔接性与实用性,体现时效性与针对性,即要紧随金融业的发展,及时把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引入教学内容。
做好教材建设规划,精心选用优秀教材,完善教材信息跟踪与评价机制,逐步完成与课程配套的教材、参考教材、实验指导书、题库等资料的建设,从源头上保证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果。健全考评机制,规范教学行为,调动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培养造就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完善教学体系的基础。
1.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启动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公开招聘高学历优秀人才、鼓励教师进修、访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优化教师结构,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2.建立教学科研专项基金,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活动,申报重点科研课题。以科研促进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3.通过与地方金融业及其他相关行业横向交流的途径,鼓励教师到金融机构或相关企业从事项目研究或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同时可聘请地方金融机构或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或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开展实务、实训和专题讲座。
4.加大教学团队的培养力度,整合教师力量,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结构优化,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奉献和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五)加强教学设施建设
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建设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业务的模拟操作实验室,及配置相应的模拟实验软件,用于教学、科研、实践教学。同时,争取与地方金融机构和公司企业建立密切联系,通过签署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实现资源共享。
三、结论
改善金融专业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有助于其教学体系的建设,可有效促进金融学专业学生操作技能、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建立一套能使教学目标与行业对金融人才需求相一致的教学体系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需要新建地方院校、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史瑛.从金融产业发展看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新乡学院学报,2009(05).
[2]刘明显.地方性财经院校金融学教学改革探讨[j].市场论坛,2008(10).
[3]于长福,奚道同,郭强.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商业经济,2010(04).
关键词:Visual FoxPro;图书馆;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
引言
图书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本文应用Visual FoxPro作为开发工具,开发设计了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一、系统设计
1.系统目标设计
通过一个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使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业人事管理效率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之前,必须对开发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应当了解,对数据库的结构、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步骤、开发体系及方法都应当有相当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满足用户长期需求的产品。开发的主要过程为: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把它们转变为有效的数据库设计。把设计转变为实际的数据库,并且这些数据库带有功能完备、高效能的应用。
2.开发设计思想
本系统的开发设计思想:(1)系统应符合图书馆信息管理的规定,满足图书馆日常管理的工作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2)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3)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
二、系统功能分析
设计的系统应该主要包含如下的功能:
有关读者种类标准的制定、种类信息的输入,包括种类编号、种类名称、借书数量、借书期限、有效期限、备注等。
读者种类信息的修改、查询等。
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
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
书籍类别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关键词、备注信息等。
书籍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书籍页数、关键词、登记日期、备注信息等。
书籍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书籍页数、关键词、登记日期、备注信息等。
借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还书信息的输入,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还书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三、数据库设计开发
1.严格合理的定标
设计数据库系统时应该首先充分了解用户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现有的以及将来可能增加的需求。数据库设计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数据库需要分析;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需求分析。用户的需求分析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通过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过程的内容和数据流程分析,设计如下所示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读者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
书籍类别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关键字、备注信息等。
书籍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书籍页数、关键词、登记日期、备注信息等。
借阅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借阅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2.数据表项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各个表格的设计结果如下表格示(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只给出了部分)
读者种类信息表
列名
数据类型
可否为空
种类编号
字符型(4)
否
种类名称
字符型(10)
否
借书数量
字符型(4)
是
借书期限
字符型(4)
是
有效期限
字符型(4)
是
备注
字符型(20)
是
读者信息表
列名
数据类型
可否为空
读者编号
字符型(10)
否
读者姓名
字符型(8)
否
读者性别
字符型(2)
是
读者年级
字符型(2)
是
工作单位
字符型(8)
是
电话号码
字符型(11)
是
密码
字符型(10)
英文字母或数字
四、系统实现
数字图书馆极大的拓展了原有图书馆的功能,方便了图书的管理,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借书、还书、购书等的诸多工作效率。在数字图书馆的支持下,还可以进行辅助智能系统的进一步开发,提高图书的使用效率,更好的为校园广大教职工服务,使得信息化的图书馆建设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杨正洪等. 中文SQLServer20OO关系数据库系统管理和开发指南[M].机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