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9 09:23: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

篇(1)

    这次全国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理论研讨课题,是由广东省审计厅、广东省内部审计协会和浙江省审计厅、浙江省内部审计协会共同承担的。从今年七月开始以来,课题组共收到十六个省、市的文章共计85篇,这些论文均由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实务工作者和理论界的学者撰写。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我国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发展策略,论述了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目标、机构、职能和管理体制,并展望了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展前景。论文取材新颖、观点明确、内容丰富、论述正确,对于促进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在我就这次的论文活动进行综合评述。

    一、论文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进行了论述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共有制经济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的民营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为活跃流通、繁荣市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安置下岗职工和富于劳动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了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小富即安”思想严重;家族管理现象普遍,公司治理较薄弱;扩张中的融资“瓶颈”等。民营企业要想实现更高的目标,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发展内部审计。

    在产权特征和公司治理上,民营企业与国有国营企业的最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权明晰程度,前者产权主体明确,产权清晰,而后者国家作为一个产权主体,看似明确,实则模糊;二是委托关系,前者或者所有者直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从而不存在股东与经营者层面上的委托关系,或者所有者不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存在委托关系,但委托人和人主体明确、委托链简洁、关系简单,后者所有者不可能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委托关系一定存在,而且委托人和人之间主体不明确、关系模糊、委托层级较多。

    民营企业设立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自身的一种内在的主动需求。在民营企业,其外部产权明晰,不存在多级。企业是一种团队生产,当存在个人行为的外在性时就会有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在企业的团队生产中,如果没有监督者的监督就会有偷懒、虚报业绩、转移企业财物等现状的发生。当存在委托责任关系就会有受托责任人对委托人是否尽心尽职,有没有如实履行受托责任等问题。作为理性人的民营企业的业主(股东)当然就会想方设法杜绝这些增加企业内部成本影响到其自身财富增长的因素,但依靠其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尤其是当企业规模大、生产经营复杂、生产经营场所分散时,业主(股东)控制的距离太远,难以实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即使是业主(股东)能够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使企业团队努力工作,但企业团队内各个职能部门所作出的努力是否能够如愿以偿的给业主(股东)带来效益,增加其财富,有赖于外部人的评价,因为一个人或组织难以对自己的工作好坏和努力的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和预测。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一个专司内部监督控制职能的部门,有利于协助业主(股东)组织和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其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二、论文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目标与职能进行了论述

    1、大家一致认为,内部审计目标是内部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内部审计活动所要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所以内部审计目标必须反映所服务企业的性质,并受制于客观经济环境。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必然反映的是民营企业的本质特性及其内部审计的本质要求。

    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目标是单一的,就是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目标就是反映民营企业最本质的内生变量的产权属性和公司治理属性。民营企业的股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身财富的不断增长,而在有效的公司治理构架下,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趋于一致。在这个组织目标统辖下,内部审计目标就是在于协助组织成员增加企业价值和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2、内部审计职能是围绕实现内部审计目标而内生的固有功能,它受到审计目标的影响,所以审计职能也会受到企业特性的影响。

    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而民营企业更重视的是服务职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是自身发展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目的就是在于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协助和保证组织实现目标。除了国有企业一般的评价和控制等服务性职能外,因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产权属性和公司治理属性不同,还突出明晰产权和咨询等服务性功能。民营企业的产权属性表现为外部的明晰性和内部的模糊性,公司治理上表现为存在构建合理公司治理的基础,产权属性决定了民营企业拥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所不具有的一项特殊服务功能-明晰内部产权,而存在构架合理公司治理基础的属性决定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功能。

    因此,咨询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在一个存在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目标与股东目标一致,领导团队追求价值增值,内审必须帮助组织实现这个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极其复杂多变,内审凭借自己的独有身份和优势,采用参与式的审计方式,以服务为导向,为企业提供保证咨询服务。其所涉及的服务咨询领域包括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项目投资、销售市场景气状况等战略性决策,也包括了物资采购、生产工艺,产品促销效果、人力资源管理、后勤服务系统效率、信息系统设计与运行等技术和运营性决策,内审人员通过与经营者的交流自己的审计结论协助经营者改善经营效益。

    三、论文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管理体制进行了阐述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管理取决于民营企业本身”,这是这次所有论文的一个共同点。在民营企业,无论是存在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治理结构还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单边治理结构,经营者都有动力把内部审计机构安排成最具有工作效率和效能的组织结构,影响内审工作效率和效能的是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了提高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民营企业应把内部审计机构直接设置在股东会或董事会的领导下。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业主(股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股东会人数不多,工作机制和决策机制灵活,能够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管理,内部审计机构可以直接隶属于股东会的领导,保障审计人员的绝对权威。对于规模大,按公司制运行的民营企业则应将内部审计机构设在董事会的领导之下。

    在管理体制上,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只受本单位的领导,对本单位的上级负责。在业务上受内部审计协会的指导,具体表现应为执行遵守《中国内部审计条例》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行业准则和规章。

    四、论文探讨了审计内容与重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以管理审计为重点。民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是一项基础工作,是进行管理审计的基础。民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一是保证企业组织科学合理,生产流程规范运行;二是保证内部控制系统提供的信息真实及时,以便保证实现审计目标,提供决策有用性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发挥内审的管理职责,实施管理审计,达到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内审人员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组织成员,提高组织机构的效率,合理配置经济资源,达到企业经营的既定目标。

    2、突出战略审计和风险评估。民营企业目前正面临经济转型期和第三次创业的考验,民营企业的家族经营模式还没有形成一个企业家队伍,企业领导者对未来经营环境和核心竞争力的洞察力、预知力和创新力都不够敏锐,对新兴行业经验不足,定力不够。这些不利条件使得民营企业举步维艰,一旦出现投资决策、经营决策错误,就有可能出现企业现金断流,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民营企业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战略性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期望内审能够对组织管理的业务性质、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市场、组织的市场形象、运营机制等战略问题进行审计和评估,协助保证组织规避市场风险、获取战略优势。

篇(2)

建筑中级职称论文的字数要求

每个刊物的字数都是不一样的,要是发省级刊物的话一般字数在2000字到3000字之间不等,一般多数在2500字左右

建筑中级职称论文

如何加强建筑行业的内部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建筑行业竞争趋势日益增加,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并得以发展,必须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建筑行业的内部控制对建筑企业能够取得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建筑行业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一保证提高企业的中和素质和正佳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前提,从而使生产经营理论有效的实施,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和资料的可靠性,以防止经济内部出现偏差和重要方针决策失误,经营风险等推行的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的总称。内部管理行政控制主要包括对计划、决策、生产、质量、技术、设备、物资、人力资源、销售等的控制;内部会计控制主要包括对财务收支的批准权限、计划预算、核算、审核、分析和处理各种会计信息资料及出具财务报告的手续、程序、步骤和方法等的控制。一下我们讨论建筑企业内部错在的问题,病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一、建筑行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当今,大部分企业都存在这一种普遍的现象,即起也对自己的内部员工不够重视,企业的管理机构和组织不够合理,而企业的管理者对该行业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甚至根本就为学习过该行业的知识,并且,由于企业的领导对企业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你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起不了相应的约束作用,这样就导致了严重的内部控制出现严重失调现象。

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执行力。其主要原因在于切内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大部分建筑施工我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是由相应的机构制定的,往往是各个部门一起总结后,综合起来作为内部控制制度,这样做也有一定的有点就是概括的比较全面,但是,制定的制度不够专业,且约束力低。并且许多制度自之间存在冲突,发挥不出有效的控制作用。其次,企业内?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倍钥刂浦贫热狈ψ愎坏娜鲜叮嬖谀诓靠刂浦贫炔煌晟疲葱辛Σ畹认窒蟆?/p>

各个项目风险制定不够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对市场的风险预防不够积极,且防御机构不够完善,对风险的评定缺乏该口型的认识。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对市场的调查来自与一小部分的调查,对市场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透彻,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岁管理和控制断魂南国各方面带来的不利没有预定的估。

企业内部控制监制不够得当,内部审核不被够严谨,尤其实在建筑施工企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要严格的执行。通常,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对内部控制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价和纠正体系。

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低下,在财务和建材挑选上工作态度不认真,由于企业受先前观念的影响,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缺乏相应的培训,导致工作人员的整体监督意识不强,法律认识弱。当今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专业素质不高,学历低,业务生,缺乏判断能力,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差,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督只能收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企业应如何使建筑行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得到完善,何使企业的内不控制制度严格有效的执行?如何提高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我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得出以下内容:

(一)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与员工综合素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整体工作人员对企业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养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一寸的主流意识,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核心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无形的、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并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力量对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内部控制是各单位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业务组织形式和相互制约的职责分工制度,其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经营的规范性,展示企业的精神风貌,两者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依赖于企业文化的支持,而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把内部控制的理念注入到企业的管理文化中,可以使建筑企业的全体员工都能够进行自我管理,这样内控实施的效果就好,企业的效益也就好,竞争力也就无形中加强了。

(二)重视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管理

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是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货币资金作为建筑企业内流动性最强、控制难度最大的资产,企业要更加重视对其的管理。在资金管理上,主要存在资金管理分散、授权审批制度不健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有的建筑企业图一时的方便设立多个对外银行账户,使得资金无法集中管理和使用,同时多个银行账户也给资金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如果管理不严格,很容易出现资金被侵占、挪用等现象。针对上述情形,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如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内部控制制度。单位还可以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但凡是涉及到款项和财务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负责,同时会计审核人员要把好关,做好凭证的复核工作。建筑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授权批准控制制度,加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管理,明确审批人员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程序以及具体可以批准的金额等。

(三)重视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会计人员是受所有者之托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可靠地计量、确认、记录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建筑企业参与的经济活动最终都是通过会计人员转换为会计信息为经营者提供决策支持的,企业管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全面的掌握企业各种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同时,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信息也可作为各部门考核激励的依据;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信息与沟通主要是通过会计信息的编制表现出来的,这些都离不开会计人员的工作。毋庸置疑,会计是企业管理的信息中心,由会计人员负责内部控制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重视建筑企业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建筑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是非常必要的。

(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要,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有效贯彻和预期目标的取得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在工作中,不断地向管理层提出建议和意见,使得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建筑企业的规模越大,管理层的级次就越多,经营面临的风险因素也就越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能客观地识别和评估风险以及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负责整个企业的风险管理,也可以视成本效益和企业人员的素质情况,将内部审计外包,减少审计过程中的舞弊现象。

三、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明确的得出,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最主要的因素决定于公司的内部人员,所以提高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意识最为重要,其次,企业的内部制度的执行力间接的影响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可以逐渐完善,另外一套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有效的监督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同时也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一定的影响,企业要着重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时时监督,确保其严格的执行,才能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丁玉海.论建筑行业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 2011(17) 85-86

[2]马玉涛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商情》2009(13) 34-35

[3]马冬梅.浅析加强企业内部控制[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1) 91-92

[4]刘世.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0) 113-114

[5]罗胜强.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与案例解析[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2(01)

[6]胡为民.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实务操作指南(第2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05)

[7]梁晟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合规实务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04)

看了“建筑中级职称论文的字数要求”的人还看:

1.工程类中级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2.2017年中级职称论文格式要求

3.2017年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篇(3)

[论文摘要]文章从内部审计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完善措施。

近几年来,政府审计以及独立审计在社会公众的关注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与其相反,内部审计却处于发展缓慢的态势。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是重要原因。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相关概念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一个独立职能部门,通过对组织内部各种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来确定其是否遵循了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既定标准、是否有效地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的目标,并据此对所审查的组织活动内成员提供分析、评价、建议和咨询,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独立性则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灵魂,其表现为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表现为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形式上是受资本所有者委托而不受企业内部其他组织机构的束缚;实质上的独立表现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执行业务时除受资本所有者的委托事项及相关法律规章外,不受其他事项的干扰。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现行有关内部审计的法律规范许多只有原则性的条款规定,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有关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问题的规定几乎是空白。我国尽管制定了《内部审计准则》,但对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问题同样触及不多。目前的内部审计机构地位独立性缺乏一套完整、科学和具备相当权威的准则用于指导实务。

(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地位不高,客观性得不到保证

我国目前有不少企业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致使一些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不是由最高管理层领导,而由监事会、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等管理层领导。尽管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提供了依据和法律保障,但内审人员往往因单位领导干预、利益关系制约、人际关系影响而不能客观、公正、全面地开展工作。因此,企业内部审计不能直接服务于经营决策,难以对本公司的财务和经营管理者的经济责任进行独立的监督和审计,难以实现其主要任务和目标。

(三)保持独立性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

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需要内部审计人员来执行。这必然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内审人员多由原来的财务会计人员转岗而来,有些企业甚至由财务会计人员兼职内部审计工作,因而,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基本技能不足。我国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多数只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了解不多,识别和判断经营风险的能力较差,风险管理观念淡薄。

三、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对策

(一)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审计法》和《内部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制订更加具体的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业务规范和操作指南,以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二)准确定位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首先,恰当认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内部的其它内部控制体系,如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和内部管理控制体系是有本质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其独立性上。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独立控制体系,而其它内部控制体系则不具有独立性。只有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独立性,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其次,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内部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及其他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制衡关系等因素,最终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程度。国外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内审机构直接隶属董事会或总经理。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最高经营决策机构,拥有最高的权威。总经理作为企业决策执行系统的最高领导,也拥有非常高的权威。实践证明,在董事会或总经理领导下设立内审机构,有利于保持内审机构较强的独立性和较高的权威性,从而有利于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为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我国企业应该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当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

最后,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必须对内部审计机构实行专职化的人员配备。对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在实行严格准入制度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对审计事项的判断和决定不屈从于他人的意志,不受外界的干扰,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内部审计的定期轮换,内部审计人员不得参与经营管理活动,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必须严格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及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其他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不能收受任何有损自己职业判断的有价值的物品,了解内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和潜在矛盾等。

篇(4)

关键词:内部控制 控制现状 监督机制 发展对策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审计上,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缺乏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标准,以至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报告虚假、经济效益差,管理者得不到想要的内部信息。但在我国政府、行业监督机构、证券监督机构的引导下,我国内部控制建设正在走向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

2001年到2004年财政部先后关于《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具体会计控制规范性文件。

2006年证监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应该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

2006年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丰富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建设的突破性进展。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并在此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与国外相比,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存在较大差距,还存在很多问题。

1、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

对内部控制的正确认识是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实施的重要保障,一些单位的领导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错误地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是简单的建章立制,对资产、成本、会计制度的控制。没有认识到它是企业运营中环环相扣、动态监督的机制,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都要承担应有的责任,而不只是错误的把内部控制作为上级管理下级的手段。典型表现在:多数企业人员认为领导签字,一切服从领导就是内部控制制度。

2、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大多数企业在表面上都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等,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董事会在其功能上还存在很多误区,法人治理结构并未真正建立起来。董事会的监控作用遭到严重弱化,监事会形同虚设。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中,董事会与总经理职责重复,造成管理层次和权利分配混乱,导致内部控制漏洞经常被不法分子利用,违法违纪现象经常发生,屡禁不止,长此下去,给企业发展带来恶性循环。具体表现在:部门负责人、财务人员、业务人员利用内部控制制度不严的漏洞收受贿赂、贪污挪用公款、侵吞单位资产等。

3、企业凝聚力低下

一些企业在权责方面的分配还未成熟,员工的道德行为、知识技能与企业文化没能科学合理的进行有机整合,造成人心涣散,各为其利。具体表现为:有的企业领导以貌取人、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等现象。

4、现代化信息的弊端

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在减少人员数量情况下,经济有效的实现控制目标,丰富了实施内部控制的手段,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检查与监督功能。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隐蔽与共享性,可以随意通过网络浏览未经授权的秘密文件,篡改计算机上的数据,弄虚造假,为自己或他人谋利。这样虽然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加大了内部控制的难度和复杂性。

5、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弱化

内部审计是一种特殊的监督形式,然而,在当前的形式下,大多数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在行政干预下建立起来的,并未履行真正的监督职能,很难受到重视,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受上级部门的领导,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一些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由财务部门和人员兼职,审计职能还停留在防弊查错上,而不是依据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提出分析、评价、建议等。

6、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在内部控制客观环境方面,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资本市场发育情况、企业内部制衡机制都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自身的局限性如果得不到较好的控制,也会导致内部控制的失效。再完美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不能解决企业所有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不能左右经营环境和政府政策,不能解决人员素质问题,不能保证企业完成经营目标,不能保证管理者在经营决策中不出现失误。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对策

1、加强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高企业所有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是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实践可以检验理论是否正确,在实践中找出理论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同时,企业应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与推广,使所有人员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真实意义,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系统性,规范性。只有提高了管理人员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有效的促进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和实施。

2、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完善管理机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主要是按人的目标依据设置的,充分体现了人的管理意图。因此,从人实施内部控制的角度上是十分有效的,而在委托人对人实施的内部控制上则是无效的。优化内控的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正是委托人对人的监督和控制,只有强化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人的监管。把“内部控制”的大网从企业的最高层撒至最底层,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控制的企业制度,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明确权责,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在企业众多的组织机构中,各机构的权责必须得到保障,并不受外界干预。每项业务流程必须通过不同部门,并保证各个部门间相互检查。同时通过人和事的管理,协调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协调配合,通过沟通,提高企业凝聚力。

4、充分运用信息管理手段

企业经营必然需要以某种形式取得信息,信息管理就是要各部门不只是利用信息,还要求其对外提供信息。这样,每个部门既是信息的利用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通过信息管理,可以动态的掌握公司人财物、产供销的最新资料,以便提高业务、财务决策效率。

5、内部审计监督控制

内部审计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它既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一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的其它环节的主要力量。因此,首先,内部审计监督不仅要审核会计账目,还要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对提高各部门执行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严密。其次,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将担任内部审计的人员从财务、会计人员中分离出来,将内部审计部门直接置于董事会和监事会的领导下,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保护企业资产安全,监督企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第三,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6、注重企业文化的经营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凝聚、约束、朔形的作用,其目的就是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活泼、健康、和谐的企业氛围,号召大家共同探讨学习,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让大家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凤鸣.内部控制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郝艳敏.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期刊论文] -会计之友2010(01)

[3]张丽珍.浅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 [期刊论文] -商场现代化2010(32)

篇(5)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内部审计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了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内部审计应用于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接着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来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的原因和作用,并阐述了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

内部控制制度是中小企业为了保证实现经营管理目标。一个现代企业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必须有完善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和高素质、高责任心的内部审计人员,它既是内部控制系统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含义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作为中小企业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审核和评价,注重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为建立、健全企业的各种政策和规章制度,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服务。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深入研究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必须保持应有的相对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人员提出公正的鉴定或评价的保证,是顺利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就内部审计组织结构而言,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对该企业中的一个具有足够权利的负责人负责外,企业还应设立有关制度,确保审计部门经理和该负责人之间能直接交流信息。就内部审计人员而言,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是专职的,而不能由其他业务部门,特别是会计部门的人员兼任。就内部审计业务的独立性而言,内部审计不能负责内部审计工作以外的计划,不编制会计报表,不直接参与企业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其独立性。

(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对象和范围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其审计的对象和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涵盖企业的一切行为和所有方面,而不仅仅限于其内部按行政职能划分的部门或单位。在确定审计对象时,内审人员关键是要确定可审计的活动。

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控制与管理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日益融合。现代内部控制已逐渐渗透到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与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交织融合在一起,内部控制概念的历史演进充分表明了这个发展趋势。

内部控制概念的演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思想的萌芽在五千年前就出现了。漫长的几千年来,内部控制一直以最原始的内部牵制形式出现在各种组织的管理过程中。

第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审计理论界及实务界开始关注内部牵制对审计人员的重要性,进而对其进行研究,扩大了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企业内部采用的机构计划和所有有关的调整方法和措施,其目的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其会计资料是否正确可靠,以及提高业务效率,促进经营方针、组织计划的贯彻和企业内部所有调查方法的实施。这个定义涵盖的范围已经超越了与财务和会计职能有直接关系的内容,而涉及经营管理等多方面。

第三,内部控制制度两分法阶段。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包括,但不仅仅限于组织结构的计划,以及关于管理部门对事项核准的决策步骤上的程序与记录,目的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组成内容,发挥着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的作用,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监督等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小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控制的再控制。尽管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外聘中介机构和专业人士评价,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等外部的监督检查,以及包括会计监督在内的部门的日常控制,但对这些日常活动控制的全方位的不间断的再控制,则只有内部审计才能做到,因此,内部审计对于完善内部控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内部控制系统中,董事会、各级管理层甚至一般员工,都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内部审计负责对有关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的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认定、评价,提出纠正问题和改进控制的建议。

内部审计作为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监控的专门机构,通过对内部控制适时持续的监测、评价,保证了内部控制按预期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合理的调整,为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保障、维护的作用。

通过采用询问、问卷调查,观察,审阅各种文档资料,测试等审计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分析测试、评价,确定其可信程度,从而对产生的结果做出鉴定的一种现代审计方法。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不断深入,围绕财务收支和会计资料,以查错纠弊为主导的审计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也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企业内外环境对风险防范的需求。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更着重关注内部控制制度下审计,变革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以促进内部控制体系日益完善,这是规避企业经营风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主要作用有:

一是促进国家方针、政策及财经法规和企业内部经营决策和规章制度的正确实施和对内各部门和流转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促进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促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和财务活动的有效性、合法性;促进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目前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工作量越来越大,而内部控制审计的评价可有效的确定审计重点、减少审计样查,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达到有效履行审计职责,强化审计监督的目的。

三是突出审计重点。通过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进行鉴定和评价,针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分析,明确审计重点和内容,保证了审计重点和方向,提高审计质量。

四、结语

适当的组织目标和合理的评价标准是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走向规范的标志。没有合理的评价标准,就等于没有实质意义的管理,缺少有效的内部控制,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展开也就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属于开放式的模型,这不仅体现在具体项目及与部门的相互沟通方面,而且还反映在宏观上审计目标的不断演变。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根据风险评估的思路开展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以组织目标为起点和核心,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建设性作用,完成由监督控制到风险基础,为组织做好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孝兰,肖章大.内部审计的风险与防范对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8).

篇(6)

摘要本论文对内部审计自身缺陷的作了具体的分析和综述,并从内部审计重要的环节内控制度角度的缺陷对内部审计有重大影响展开,最后从审计思想、审计制度建设、审计执行和文化建设,以及法律保障方面提出了化解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自身缺陷内部控制

一、前言

任何一种制度的确立都不可能完美,都有其自身的天然缺陷。我们只有对某种制度自身缺陷有着清晰的认识,才有可能在执行中扬长避短,尽可能使制度发挥最大的作用。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动作效率。而在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内部审计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我国内部审计自身缺陷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审计思想的不完善

我国是官本位主导的社会,并围绕这一点产生了相应的文化和理念,对权力自身的监督缺乏思想上的认识。因此企业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一些领导甚至认为审计工作限制了自己在企业中的活动空间,削弱了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于是,在审计工作中甚至刻意抵触审计工作人员工作,同时减少对审计机构的人员和物力支持。我国大部分企业对内部审计思想上认识不足、概念混乱,重视程度不够。

2.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缺乏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在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大多不是单独设立,而是置于其它部门领导之下,缺乏独立性。传统的内部审计体制,内部审计机构往往出现经理既是审计的领导者,又是内部审计监督的对象的现象,内部审计形同虚设。(2)缺乏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首先是内部审计人员身份是单位一员,他们的工资、工作及其它福利都受本单位有关负责人的支配,使他们履行审计责任时有许多顾虑,不能实事求是。再者,内部审计人员来源大部分都是由会计或管理人员兼任,会受到很多利益因素制约,不能独立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师意见。

3.内部审计手段不科学

我国内部审计范围较窄,更多侧重财务方面,对于管理方面涉及得比较少。审计手段落后,仍停留在手工审计阶段,缺乏有效性。内部审计报告质量差,工作程序不规范。由于审计工作不全面、细致和深入,分工不合理,对查出问题没有仔细分析,不能提出有效的建议,人为降低审计成果。另外审计评价准确性不强,同时受单位领导意图干扰,审计工作失真严重。工作程序不规范,部分审计人员仅仅关注于查错防弊,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同时审计缺乏有效的过程控制。内审质量标准不明确,往往是事后审计,审计程序未按审计原则,无法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审计信息反馈滞后,审计领导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现场审计动态。审计质量不高,通过审计未能发现存在的重大问题。

4.内部审计人员设置不合理,自身素质不高

随着企业经营多元化,企业投资形式多样化,要求审计人员的知识面也要多元化,不仅懂财务和审计知识,而且还要精通企业的各项相关业务。由于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都是由财务人员转过来的,知识面相对狭窄,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审计能力不足且后续教育不足。同时,内部审计人员组成结构单一,工作效率差。再加上,有的审计人员不能自律,可能利用手中权利营私舞弊,存在贪污受贿等不良行为。因此,造成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不能细致透彻分析问题,难以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审计成果不佳,难以形成很好的社会影响和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

5.内部控制缺陷对内部审计有影响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部审计是一种特殊的内部控制,是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进行监督,通过内部审计来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完善内部控制。因此内部控制的缺陷必将对内部审计带来影响。(1)内部控制自身局限性。内部控制自身存在不能防止和发现错报的可能性。企业的现行内控制度可能并非十分完善,对于个别的、偶发的业务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制度的滞后性,使其不能很快随经营环境改变而随时调整。(2)内部控制评价不一致,不同注册会计师对同一被审计单位的评价结果不相同。主要因为我国目前多种经济体制并存,内控制度千差万别,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和尺度,加上注册会计师经验不足,使审核报告的可信度不足。(3)风险评估不足,风险意识薄弱。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决策随意大。(4)没有有效的内部监督。企业内部监督失位,流于形式,使内部审计也未能发挥作用,整个监督环节失去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5)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因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较差,财务会计可信度不高,我国企业内控制度存在重大缺陷。(6)运行中的人为限制,执行人员难免会有粗心大意、判断失误等错误发生。也会出现部分人员相互勾结舞弊,管理层越权操作、职位滥用等现象,直接影响制度有效运行。

三、对内部审计自身缺陷的化解和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

1.加强内部审计思想创新和宣传

解放思想,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我国内部审计思想大多是由西方引进而来,我们要批判地借鉴国际经验,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结合我国国情。面对我国内部审计思想薄弱,概念混乱,我们要加强思想创新,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思想。同时,加强审计思想宣传,明白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上的重要性,转变观念,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2.增强内审独立性,可以考虑内审外包

首先是改变内部审计机构从属于其它部门或总经理直接领导的内审管理体制,将其置于独立的产权主体领导之下,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主动设置,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另外,内部审计的外包作为内部审计发展的新方向,是内审独立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内部审计外包可以很好解决内审独立性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内审人员招募、培训费用和维持成本。因此将内审进行外包较为经济,节约企业成本,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3.完善和提高内部审计手段

要提高和完善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并明确以管理视角进行内部审计的思想认识,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内部审计定位要明确,扮演好评价和监督的双重角色,突然其内向服务性的职能。同时改变内部审计传统手工审计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提高内审有效性。企业要建立一个信息化的审计操作平台,能够对企业资金、各项资产进行跟踪,实现对企业财务信息和会计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价。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加强人员素质培养

合理调配内部审计人员、实行重要岗位定期轮岗制度,使内审机制更好地发挥功效。最重要是提高人员素养,包括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素养。

企业要注重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注重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培养,不断更新充电,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同时利用可行的激励措施来增强内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其审计责任感和事业心,引发其内控积极性,保障企业内控机制得以有效落实。

5.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增强内部审计可操作性

完善企业内控制度,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和层次。防止出现错报的可能性,将人为因素降到最低。建立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不受企业管理层制约的内部审计体制,统一和完善内审工作规范和标准,做到客观评价。健全企业风险评估和内部监督制度,对会计信息处理要客观真实,才能有效察缺补错,防止舞弊现象。内部审计是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内控有效性进行监督。只有完善和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增强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光远.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评述厦门大学.财会通讯.2006.10.

[2]熊晓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初探.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3]吴玉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分析与研究.财会之窗.现代商贸工业.2008.1.

[4]刘素珍,张杰.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机制研究.

[5]王宏红.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内部审计完善.企业导报.2010.6.

[6]侯渭涛.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新西部.2010.22.

[7]罗彬,孔莉.内部控制缺陷与内部控制环境及其优化.经济论坛.2004.13.

[8]宋世坤.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策略.当代经济.2010.8.

篇(7)

【论文摘要】美国的内部控制制度 发展 至今,已经达到较完善的程度。本文通过对我国和美国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比较,找出我国 企业 目前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一些建议。

1中美内部控制制度比较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起步较晚,大约起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加大企业内部控制的推进力度。1996年财政部《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提出内部控制的定义和内容,规定cpa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1997年

3.2建立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我国现阶段的内部控制建设应由内部 会计 控制逐渐转向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控制、风险控制以及信息评估等多个要素结合的体系。既要充分体现它的针对性、适应性和现实性,也要考虑其前瞻性、系统性。从而形成前后统一的完整的系统。

3.3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监管控制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内部控制外延的拓宽正是由公司治理机制的变化所致,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联系起来,将完善公司治理作为加强 企业 内部控制的基础和条件,同时将内部控制相关规范的制定作为完善公司治理及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

3.4重视企业的控制环境建设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确立董事会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核心地位;其次,要提高企业管理者与一般员工的素质、道德,特别要加大对企业领导进行内部控制的宣传力度,创造积极向上的控制环境;再次,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的 法律 法规,来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

3.5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评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重在执行,内部控制评价可以采用内部审计评价和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评价两种方式。前者可由内部审计人员等评价主体定期进行;后者应该学习美国的做法,政府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单位负责人在财务报告中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作出自我评价并要求对其所做披露负责,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执行相关程序对该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价,并作出具体评价报告。按照萨班斯法案的要求逐渐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框架体系,做到真正向美国学习,与国际接轨。

参考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