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3: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据悉,一些高校教师会选拔一些优秀的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部分高校还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基地开展科技创新训练和实习活动。学生加入到教师科研团队或参与校企科研项目,既能使科技创新活动得到专业教师或企业专家的悉心指导,又能充分利用高校、企业的资源,包括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研经费等。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重视和支持程度不够,相关的投入不足
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部门对创新活动的支持也不是很积极,没有真正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部分高校没有建立学生创新基地,导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缺乏实践平台。此外,很多高校虽然有专门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但经费十分有限,大大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2.2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外科技活动氛围不浓厚
据了解,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课程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他们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把主要时间精力用于理论课学习,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的意识不强,只有少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很多高校普遍缺乏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虽然一些高校举办类似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等活动,但科技创新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占比例小,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不够。
2.3指导老师积极性不高,科技创新成果水平较低
科技创新活动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但是很多教师对此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对于指导老师的激励政策没有健全和落实,导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2.4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科学的规章制度,包括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团队考核、活动场地管理、经费使用管理、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学生科技项目管理、激励措施等方面。部分高校由于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及保证制度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展缓慢。
3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主要措施
3.1加强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和组织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涉及教学、科研、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有效组织和推进这项工作,需要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一是院系层面要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整个科技创新活动,制定详细的日程计划和工作部署。小组由党政领导班子担任正副组长,成员包括各系(室)主任、专业教师、实验员、辅导员,同时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二是要成立导师团队,选拔一批结构合理、实力过硬、认真负责的优秀指导教师队伍,负责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指导。三是要成立学生学术型社团。大学生学术型社团由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团队和有关学生干部组成,专门负责组织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包括学科竞赛、学术论坛、技术培训、项目申报等活动。
3.2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科学整合大学生科技创新资源
科技创新平台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高校要以实验室平台为依托,建立学生创新实验室,吸纳优秀学生长期进驻。要为实验室配备专业仪器设备并落实日常管理人员。依靠校企合作的模式,充分挖掘校外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的创新实践基地。科技创新活动注入企业资源,既可以争取企业的经费赞助、仪器、耗材供应,甚至项目支持,同时也能让企业专业人员给予学生技术指导,使得学生的作品具有社会实用性及市场推广价值。此外,建立完备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并由相关科技型社团进行管理,选拔优秀的学生团队长期进驻创新实验室,进行技术钻研、项目研究、竞赛参与或作品制作,实现团队、项目、竞赛、基地的有效整合。
3.3丰富创新训练内容,发挥学生科技文化节等活动载体的作用
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项目是纽带。创新项目包括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些活动包括了“院—校—省—全国”四个等级的内容,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组织和发动学生参与创新项目,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了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活力,必须加强对学生科技文化节等活动载体的建设,提高科技竞赛等活动的组织水平。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应立足于丰富学生课外科技文化生活,拓展学生科技创新视野,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以科技竞赛、学术交流、作品展示、动手实践为主要形式,融专业性、创新性、创造性为一体,不断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更多的学生踊跃参与其中。
3.4畅通宣传引导渠道,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高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展板、横幅、校园网、广播、微博、微信等多种途经宣传创新活动,让广大同学深入了解各类创新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通过举行著名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科技团队的宣讲会,宣传当今的科技前沿。还可以树立优秀学生榜样,如评选“科技之星”、“优秀学生科技团队”等,并加大对其优秀事迹、优秀项目、优秀作品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举办创新实践大讲堂、科技创新沙龙、优秀科技作品展和成果报告会等活动,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动员和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并专注于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3.5完善管理保障制度,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科学规范开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使命,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基础,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科研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抑制普通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几种因素,并提出了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方法和相应的管理办法。为建立合适的高校大学生团队和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
教师科研;学生自主管理;科技创新团队
普通本科院校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和创新精神[1]。忻州师范学院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来探索培养创新人才改革体系和路径,创新团队作为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2]。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创新团队是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忻州师范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多侧重教师对学生个体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没有涉及创新团队本身的学生自主管理,只侧重在创新团队中学生个体的培养,而没有考虑创新团队的发展管理。构建学生自主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益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有益于团队的自主管理和在提升中发展,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有益于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思维空间,更有益于大学生提高自身创新能力[3]。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离不开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和投入。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吸收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来参加,大四的学生毕业,大一的学生加入,创新团队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让学生来管理,有选择性的吸收优秀的新队员,使创新团队更加和谐地发展、不断进步。学生自主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是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未来发展方向。
1当前大学生科技团队创新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大学生科技创新团中教师为主要管理者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是教师组建,教师从组建团队,确定研究的方向,仪器的培训到开始实验,实验结束撰写论文,投入大量的精力,而学生只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个项目,不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自我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1.2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缺乏可持续性
普通的创新团队成员往往是在一个年级或是一批学生,如果这个创新团队起主要作用的学生离开,那么就需要组建新的团队,团队中良好的理念、思想、方法就不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新的团队在教师的带领下从零开始培养,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够实现创新团队的可持续性。
1.3单一的科技创新团队缺乏时间的保证
传统的科技创新模式,学生用于科技创新的有效时间较短。学生通常在大二暑假开展科技创新,有效时间仅仅一个多月,开学后课程较多,没有足够的时间继续创新工作,仅利用星期天想完成科技创新论文比较困难。
1.4科技创新团队缺乏创新方向和自主能力
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前没有了解教师的科研细节,要想了解并领会,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依赖指导教师拟定课题或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再者学生的进行创新实验之前没有参加专业的训练,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科技创新团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我院对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有规定,每位指导教师仅限一个学生申请,每项支持1500元,严重阻碍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科技创新成果也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开展创新活动的经费资助较少,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组建科技创新团队也只能“纸上谈兵”,无法付诸实践。
2依托教师科研平台构建学生自主管理的科技创新团队的方法
2.1依托教师科研,明确科研方向
创新团队的指导教师根据自身正在研究课题的内容和方向,从其中派生出若干小项目,把科技创新团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课题可以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这些项目本身来源于教师通过实践的科学研究,不同于大多数传统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够很好地把大学生课堂上学到理论知识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或者在指导教师的辅助下完成,从而更好地带动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2.2学生自主管理,机动灵活组建创新团队
依据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兴趣方向,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的学生自主管理的创新团队,项目小组由导师指派一人担任小组组长,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兴趣方向并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选择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多名学生组成各个小组,创新团队的研究则是由多个项目小组组成,各个项目小组可以协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一个创新实践课题,项目小组和创新团队的低年级学生在高年级学生组织和引导下,通过相互学习互相协作,彼此竞争可以很快地融入项目小组,融入整个创新团队。同时这种团队精神也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实践创新团队中,实现科技创新活动可持续地发展。
2.3学科交叉、年级交叉,建立可持续性的大学生
科技创新团队在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时,选择不同专业,比如化学、生物、体育、地理系的学生,实现多学科交叉,又利于科技创新的发展,也可以让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同时参加,在团队中逐步实现以老带新,螺旋上升式发展,形成多层次、可持续的科研梯队组织和学生自主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在整个创新团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成员加入,也不断有老成员退出,把创新团队已有的优秀的团队精神,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承传下去,同时还有不同的创新的管理模式加入。
2.4加强科研实验室的开放程度,申报学生科研项目
加强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团队可以申请系里开放实验室,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有了实验室这个创新平台,一方面组织青年教师对在实验室开展研究的大学生创新团队给予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对学院提出要求,设立大学生创新基地,每年下拨一定的经费,还可以鼓励学生依据本实验的具体情况申请学校、省级和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保证科技创新团队的经费支持,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3结语
依托教师科研,构建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我院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少学生有了创新成果,并且申报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奖,通过创新团队的有效管理和特色教育,不仅提高了本团队内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到科技实践创新活动中来从而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加深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生自主管理也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黄佳木,彭小芹,刘天模,等.依托学科基地建设实验平台,培养材料专业创新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6):13-15.
[2]尹洁,李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大学教育,2011,28(4):173-175.
[3]李红艳,梁斌,黄健.设计性实验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25):300-302.
[4]薛双喜.依托教师科研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20-21.
[5]史怀平,胡沈荣,郭超,等.依托高校科研平台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8):5-6.
关键词:跨学科教师;大学生;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74-02
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前提,不同学科教师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围绕某学科科技创新活动,在课堂创新教育和课外创新实践过程中,共同拟订指导计划,依据教师各自专长,共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大多数普通高校,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主要是本学科教师,很少组建跨学科教师指导团队。而在项目指导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问题,仅凭自己阅读资料很难深刻理解,亟须相关学科教师的专业帮助。明确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内涵和内在机理,构建有效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一)高校自身发展需要: 整合、优化与提升内部资源
一般情况下,高校的二级学院(系部)分别负责组织、培训和指导本学院(系部)学生参加各级别科技创新活动,学院(系部)之间往往很难共享培训和指导资源,比如竞赛场地、培训资料等。借助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时机,每个学院(系部)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内部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效的共享、整合和优化,提升内部资源使用的效率。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中指出的,“取得优异成绩的机构,正是那些善于以灵活方式和合作精神开展跨学科界限的教学的机构”[1]。因此,加强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科学研究由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学术能力。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形式的合作,将各学科间有逻辑和自然联系的或者重合交叉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合理延伸,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力的系统结构,发挥最大的整体功能”[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受益者,都能完善自己原有的创新素质结构,获得新的创新技能。
当前,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是跨学科合作研究,在填补学科微观化后空白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并不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传统学科群为基础,需要融合不同学科之间的理念、方法、技术、理论和范式等内容。根据研究问题需要,“以不同的集合方式将学科群连接成网状学科结构,并形成以某一学科(群)为主体的组织体系”[3]。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的过程,亦是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过程,拓展彼此的学术视野,不断探索知识前沿问题。
(三)学生创新素养发展需要:践行合作创新精神
与实践
不同学科教师的协同指导,进一步加强对其他学科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共同交流,有机整合其他学科中的知识和方法等内容,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的有机整合,指导理念和方式方法的融合贯通,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使受教育者了解到其他领域的知识,从而有助于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4]学生时刻感受着跨学科教师教学合作创新的精神,并不断地在实践活动中践行这种精神,促进自身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
实施建议
(一)顶层设计:构建制度保障
1.提升观念意识,重视协同指导的意义。建立校级指导委员会,各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委员,主管教学的校长负责指导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只有校长、院长(系部)、教务处长和教研室主任等各级领导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工作和课程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与配合,才能保障协同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协同指导的教育价值。
2.组建教师团队,建立协同指导机制。校级指导委员会负责组建教师团队:遴选各学科优秀教师,确定团队负责人;评估协同指导过程中各位教师的表现,按照相应的办法给予奖惩;监督协同指导的运转,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的支持,例如提供场地设施和安排课程等,保障协同指导机制的正常运转。
3.完善激励措施。协同指导的过程伴随着协同代价[5],即“人与人在价值互动中为了实现协作所费的时间,包括组织时间、协调的时间、激励的时间、沟通的时间等”。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效益往往仅能驱动少部分教师协同指导的内在动机,多数跨学科教师更加在意协同代价的补偿机制。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跨学科教师参与协同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关激励措施必须完善并且奖励力度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的相关激励措施一定要全面、科学、合理和细致,坚决杜绝蜻蜓点水式的激励力度,要让参与协同指导的教师获得有尊严的、恰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二)全员参与:探索协同指导的路径与方法
1.协同开设培训课程。协同开设一门课程,讲授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如何分析和解答同一个问题。以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为例,几乎每一年的竞赛题目都包含着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2011年“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2012年“机器人避障问题”,2013年“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2015年“‘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显然,在对大学生开展数学建模培训时,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至少应当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教师,协同开展各种赛前的培训工作。当然,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师对上述数学建模问题也有自己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也可以吸纳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进入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密歇根大学的教学实践表明,“参与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的学生在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整合能力、协调复杂差异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6]。因此,指导教师团队应当围绕某一项或几项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协同式的课程体系,有序安排衔接课程,讲授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2.协同指导创新项目。高校普遍设置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每年都开展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包括校、省市和全国等不同级别的科技创新项目。这类科技创新项目一般允许有两位指导教师,可以由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协同指导,指导对象是由学生自由组建的团队。围绕同一创新项目,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位指导教师展示和发挥各自的学术特长,引领学生从不同视角入手,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创新项目。这是一个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最终目标是更好地完成创新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协同组织创新竞赛。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积极学习创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载体与实践平台,也是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效果的重要检验平台。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和组织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参加这些竞赛,通过竞赛促进协同指导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目前国内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计算机设计竞赛、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国外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和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
(三)明确职责:恪守学术道德
学校在促进更多教师能够参与协同指导工作中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教育师生恪守学术道德,谨防学术违规。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教育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时,要强化赛前的指导工作,杜绝教师在赛中的违规指导。一般地,竞赛都要求指导教师不能在竞赛期间针对竞赛试题给予学生帮助,只能做一些组织性的工作。指导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更好的竞赛成绩而违反学术道德。
参考文献: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6-127.
[2]李明善.教师专业发展论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107.
[3]邹晓东,陈艾华.面向协同创新的跨学科研究体系[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64.
[5]蔡剑.协同创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80.
关键词:课外科技活动;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120—03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学生个体学习兴趣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学校的组织引导和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以学生自主钻研为主的实践教学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团结协作,可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近年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契机,就如何通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了积极有效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营造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没有强制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自愿参加,要组织好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营造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搞好这项活动的基础。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广大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课外科技活动,在行动上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提高了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1 针对有些学生对课外科技活动认识上存在的偏差,有的认为只要课程学好了就行;有的存在畏难情绪,不愿意参加;还有些学生存在畏惧心理,对何谓创新、如何创新心中没底,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学校积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如形势与政策课、课外活动、报刊和海报、学校广播、网络教学平台等)来宣传课外科技活动,解读学校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制定的各项支持政策,介绍课外科技活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中所起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探索、大胆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和新思想,让广大学生对课外科技活动有深入的了解,从而高度重视课外科技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
2 组织学生成立各种校内学习型组织,如电子协会、计算机协会、自动化协会、技师协会、数学协会、英语协会等学生社团,聘请师德高尚、创新意识浓厚、教学科研水平高的教师为名誉会长,对协会的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习团体是科技制作活动的主力军,学校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成立各种学生学习协会,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此项工作,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加入,为日后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供充足的后备军。各种学习型组织以“发扬求是学风,弘扬科学精神,营造科技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为宗旨,通过学术报告、学术沙龙、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增加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让大家找到与自己研究兴趣相同的伙伴,逐渐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各种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为学生新思想、新观念的培植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能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兴趣爱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技创新潜能。
3 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和创新系列活动,截至2011年,学校已举办了八届大学生科技节和五届大学生创新系列活动。大学生科技节倡导科技创新、敢于竞争、大胆实践的校园风气,通过组织近年来学校学生科技创新重大成果、校外竞赛获奖作品、科技节系列活动的宣传展示,邀请专家开展系列科普讲座和报告会,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学术氛围,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实践和科技创新的热情。创新系列活动包括创新论坛和创新设计与制作,通过举办创新系列活动,点燃学生的创新智慧,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引导教师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用智慧和学识启迪学生,用行为感染学生;建设创新型校园文化,着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良好氛围,探索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之路。
二、构建校、市、国家三级课外科技活动体系
学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坚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将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课外科技活动有机结合,定期开展有相当规模的科技创新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或地方有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竞赛,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就业率在新升本科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目前,学校已构建了校、市、国家三级课外科技活动体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 校内大学生科技活动。校内大学生科技活动包括科技竞赛和科技发明制作。大学生科技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展示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的舞台。为了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科技竞赛活动,提高学校大学生科技竞赛的水平,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还制定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管理办法》,每年定期举办的科技竞赛有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数控加工竞赛、广告设计大赛、英语演讲比赛、多媒体制作竞赛、PPT设计大赛和机器人大赛等。
此外,为了激励广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学校对选题科学合理、目标明确、实施方案可行、具有一定创意的大学生科技项目(科技小作品、实验小装置或模型、具有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各类应用软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科技发明制作类单项经费为2000元。学生只需填写中请书,向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中心、部)申请,学院(中心、部)根据学校的申报条件及要求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项目报实验实训管理处,由实验实训管理处组织专家评审后予以立项。项目结题后,学生将获得相应创新学分,指导教师可获得相应的教学工作量。
2 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上海市教委启动了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坚持以“鼓励创新、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开展,并采用自主申请、专家评审、择优资助的方式立项,每个项目原则上资助1万元,可上下浮动40%。其内容可包括各类科技创新、实验设备和管理的创新、实验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社会活动和社会热点等思想和方法的创新。为此,学校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专项领导小组、专家组和工作组,积极申报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仅2011年就申报了130个学生创新项目。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形成了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了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鼓励、资助和指导学生参加上海市的各类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上海市第二届大学生创新活动论坛中,徐(王+真)等同学的“2010上海世博会琉璃水晶纪念品创新设计”作品获十佳“我最喜爱的项目”第三名,许文浩等同学的“基于太阳能智能压缩垃圾箱的城市垃圾源头减量化的研究”被评为“最佳实践”项目;在第二十五届上海市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中,王婕同学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中,学校获得上海赛区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在第九届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上海)中,学校参选作品“带计算功能自定位高度尺”获三等奖。
3 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以2011年为例,学校学生参加了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大学生创业、机器人大赛、广告设计等各类全国大学科技竞赛十几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体现了学校学生在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较强的竞争实力。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学校学生获得本科组全国一等奖一项,专科组全国二等奖二项;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学生获得了专科组和本科组全国二等奖各一项;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上,唐哲同学设计的《聚焦环保》获平面类一等奖;在2011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学校参加六个项目的竞赛,一举获得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三个;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学校学生勇夺全国一等奖;在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上,学校获得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在2011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中,学校学生学设计的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管理机制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一项长期连续的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科研和管理,倘若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机制,将无法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学校建立了一套独立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以保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长期健康地开展。
1 领导重视,各方紧密配合。领导重视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关键。学校领导一直把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为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把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与科技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此,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校领导为组长,实验实训管理处、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团委、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学校的各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负责活动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研究大学生创新教育重大问题,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管委会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作为组长的教学副校长亲自主持召开会议,讨论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重大问题,如项目经费管理、过程管理、实验室使用、学院工作组职能等,力求统一认识、明确分工。管委会成员亲自参加项目评审会和交流会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顺利实施。
在学校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各学院(教学部、中心)成立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工作小组。小组成员由教学副院长、学生工作副书记、骨干教师、教学秘书等组成,负责本学院(教学部、中心)学生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教学副院长负责学术指导和指导教师管理,学生工作副书记负责学生的发动、组织和管理。教务管理人员和学生管理部门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形成党政重视、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
2 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深入、持续发展,学校在2008年专门成立了实验实训管理处,其作为学校大学生科技活动的主要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管理,先后制定了《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管理办法》、《大学生竞赛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活动实施条例》、《实验室开放与仪器设备共享的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课外科技活动的正常开展。
同时,聘请校内外专家教授组成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和评审委员会、负责全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和评审工作,构建从项目申请、评审、实施、结题的全过程项目管理体系。立项和评审过程接受监督并向全校公开,保证参与的学生都能够有一个公平、公正和透明的环境。立项批准后,应按项目研究需要,合理使用经费,每笔经费的使用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共同签字,经实验实训管理处审核登记后,按学校财务处的相关规定报销。在项目执行周期内,学院(教学部、中心)必须每年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并报实验实训管理处,实验实训管理处将对项目运行情况进行抽查。项目完成后,应填写《上海第--K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结题报告》并撰写小论文,已完成的项目由实验实训管理处组织专家进行鉴定验收,对--优秀的创新成果予以展示和奖励,并组织作品参加全国、省、市的科技竞赛。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国务院和教育部第一次出台指导性政策意见,提出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同年,全国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开赛,标志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始[5]。近年来我国的双创教育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制定了具体的要求,做了相应的详细部署,同时还创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单位,总结经验,逐步推广。针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除了起步晚、起点低、资金和政策制度保障不力等共性问题[6],还有一些自身特点,比如,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传统精英式本科教育应对社会需求变化的转型定位,本身对自身办学定位、办学特点、办学道路的就尚在探索当中,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之后,对双创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教育形式及内容流于表面,创新不够,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易不明确,容易造成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的后果。再有就是应用型本科“双师双能”型教师较多,但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双创教育会有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第三个,本身应用型本科有重实践的特点,实践平台、实习基地本应是其长处,但将这些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却做的不够,造成创新创业依然缺乏平台。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认为,要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除了要建立完善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的创业教育体系,还可以从优化专业结构、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项目、强调实践训练、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搭建校企联合平台、改革考核方式等具体方面来凸显其实践性、应用性、技术性、创新性,从而促进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研究以应用型高校——西安航空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具体改革的专业方向,基于以上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和完善的策略和构想,以期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具体对策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在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前提下,优化当前课程系统设置,结合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现,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本研究在学校满足修改要求的前提下,在西安航空学院材科科学与工程2017版培养方案中,试点性开设以专业为基础的创新思维训练先导课程一门(《无机非金属材料创新研究方法导论》,24课时),开设创新综合实验一门(材料科学基础创新综合实验课),增加和改革课内创新综合实验8课时(《材料成形基础》、《金属材料》、《材料加工方法》、《航空材料概论》各2课时)。在2019版大纲中又增加校企合作的企业高工参与授课的《材料科学创新创业系列学术讲座》16课时;另外,原版培养方案中一直在实践教学板块包含《材料创新设计》、《材料创新实训》两个部分针对创新创业的环节,在新版培养方案中得用保留。至此已经形成了先有研究方法教育(创新研究方法导论),紧接理论课程中运用此方法的训练(课内创新实验),再联合贴近企业生产实操和生产需求的创新创业讲座,最后衔接实践环节的集中课设和实训,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部分的课程体系已经相对完整:有方法论教学,有对在理论知识中对方法论的运用训练,有贴合企业实操的讲座,最后再结合集中实践环节的夯实。
(二)改革创新创业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突出可迁移能力的培养
培养方案中课内创新实验的设置与专业理论知识的结合最紧密,如果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很容易沦为单纯对理论知识的重复性验证,而丧失创新创业教育的效能。改变单纯的验证性实验,而体现对理论课学习的基本原理的应用,并突出对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一方面可以聚焦复杂工程问题,同时也可以强化双创教育。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分小组进行,突出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应的在集中实践环节中,改参观实习为动手操作加分组讨论加头脑风暴,针对企业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分析讨论并实地提出整改建议,这种“问题导向”的模式进行实训,并写入实习报告。除了授课方式,在考核的时候,突出能力目标导向,综合检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理论课程考核时考试题目增加开放类、创新论述类、举一反三类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让学生现场发挥,根据思辨能力打分。实践类课程实行允许偏差的单一变量参数表征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完成任务,根据完成程度和创意效果打分,突出对创新和信息处理这两类可迁移能力的量化考核。以上所述的授课方式要求和考核要求改革已经写入新版课程大纲,并在其中有详细的量化型要求,对哪种授课方式支撑哪一个课程目标,哪种考核方式支撑哪一个课程目标都有清晰表述,深刻容易培养方案的量化产出体系当中。
(三)建立一支“数量足、理论精、实践强”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目前,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如何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并将其与实践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相结合是本项目的一个研究重点。首先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人数比例,同时对全校教师进行双创培训,采用开交流报告、邀请校外专家谈创新方法做讲座、组内成员互相交流创新心得、邀请教育学专家谈创新教育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双创和双创教育能力。近年来,西安航空学院在创新创业学院领导下,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各级双创竞赛、学科竞赛为契机,开展各种大赛辅导培训会,不仅针对参赛学生,更主要正对指导教师的能力进行培训,以此将对双创教育有兴趣也有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集中起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此举不仅使提高了学生的竞赛成绩,更有形的提升了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四)切实利用好校企合作平台,夯实双创教育的“转化”环节
应用型本科有众多实习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平台等好的实践教学场所,但是如何真正用好这些平台,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却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传统教学中,学生仅仅能够在企业中进行参观、观摩、听讲解之类的实践教学模式,即便能够上手实操也仅仅是单一工位、单一设备的简单操作,如双创教学并没有任何联系。但其实,如果能够找到连接学生和企业需求的桥梁纽带,就可以深化与实践基地的交流合作,实现学校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与基地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有效对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长效性和常态化工作机制。在学校层面,西安航空学院西安航空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在航空基地科创大厦建设“筑梦蓝天创客汇”众创空间,帮助入驻的创业团队进行创业项目的孵化,实现创业项目的产业化;在学院层面,材料工程学院有“材料创新创业学会”,召集学生参与教师的各类科研项目,尤其是学院校企合作平台科研项目,帮助学习提供创新能力、贴近企业实际需求、寻找创业契机。另外学校还有创新创业系列沙龙、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基地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平台设置,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培养;国际化;人文性;创新型;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5)S2-0026-02
要建成一流大学,必须将重点转移到研究生教育上来,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为支撑。博士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以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说,博士处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最尖端位置,他们是一个国家中占据一个时期最紧要通道的少数知识精英。博士生教育就是一种精英教育,博士生教育质量代表了一个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作为综合性大学中一员的教育学院也为此目标不懈地探索与实践。
一、博士生就业基本情况和教育学院办学基本理念
(一)就业基本情况
多年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毕业的研究生都因具备业务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足等优秀品质而很受国家和社会欢迎。研究生们通过面试成绩、专业成绩、学业背景、相关实习经历、创新能力、社团活动经历、人际交往能力、外语水平、性格特征、熟人推荐等顺利被有关机构和单位录用,一次性就业率均在学校要求的98%以上。他们就业与工作多在教育部教育科研院所系统及高校教育学院教育研究所;或者是在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高校、中学机关部门;还有一些在高校、中学教师,公务员,杂志编辑部,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
(二)办学基本理念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社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是需要通过教育学专业的人才来解决的,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到各级教育科研机构从事教育研究工作,应对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素质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现在应试教育存在的学生负担重、教育质量不够高等许多问题都亟须解决。教育研究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智力支撑,很多研实成果已经得到政府决策部门的采纳。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到各级行政部门、各级各类院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高校教育培训和外事部门,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部从事管理、教育咨询与分析工作。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还涉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企业教育、社区教育等)。研究生到高校、中学任教就能根据青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科学育人、传授知识,也可在大中型企业培训部门从事教学甚或赴海外孔子学院任教成为教育教学骨干教师。根据教育学院多年来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结果和当今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社会大发展大转型时期形势的需要,教育学院把国际化、人文性、创新型教育要素注入传统的教育学博士生教育培养模式中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例如一名博士党员毕业生被评为全校“十佳大学生党员”,高丽浩的《中国教育财政近代化研究》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绝大部分收回的毕业后工作单位回馈信息都得到认可。如何才能从教育学博士生中培养出未来高水平的教育理论家、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教育事业各级高素质管理人才以及各级各类学校优秀的骨干教师是教育学院办学的基本理念和应有职责。
二、教学方式
(一)PBL教学法
PBL是美式先进教学法之一,采用了生对生、师对生、生对组的方法,以问题为中心授课,师生讨论式解决问题。在教学方式上,抛弃“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方式,博士生的课堂应该更加自由和开放,提倡互动教学法,具体到某个章节的讲授,教师不再限于传授知识,而要成为引导者,增加课堂互动,进而开发和培养其语言沟通能力,使教学深入浅出,更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是很强的教学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提高博士生的职场竞争力和可持续的个人发展能力。
(二)MOOCs慕课和Coursera平台
通过建设“三网工程”(网络课件、网络教室、网络管理平台和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适合研究生特点的课程教育体系。学院在2013年已开展并大力推广慕课建设和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创立的Coursers平台上的在线教育资源进行翻转课堂(即学生在课下完成课堂内容,在课上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合作式学习)的尝试,引导研究生对国内外在线教育资源、公开课程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加强对慕课引发的全球教育资源配置对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影响与挑战的研究。
(三)SRTP科研训练计划
近些年,由一些研究型大学提出并得以迅速推广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就是在本科生教育中充分体现研究特性的一个有效措施,是中国高校为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浙江大学是全国最早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高校之一。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两者紧密衔接,教育学院也一直在研究生培养时沿用此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最主要标志,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体现,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学院改变了博士生入学后先学课程,经过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再进入科研和课题研究,最后写学位论文的培养过程,现在是博士生入学后根据学科的要求、个人特点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制订计划时可直接进入研究阶段,并不一定按照课程、科研、论文环节循序渐进;学院在网上开设调整个人学习计划和定期向导师汇报工作的窗口,鼓励博士生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制订并调整个人学习计划,同时定期向导师报告科研进展,博士生均要撰写读书报告,鼓励他们以读书报告、创新论坛、seminar等形式进行相互交流,根据学科特点制定教育学博士生的出口标准。
三、继续探索与实践
(一)优化生源结构、提高招生质量我国研究生发展指导思想,是重视“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开始从“单纯发展数量”到“注意教育质量”。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个包括招生、培养、管理、学位、评估等各方面在内的综合体系。当然,招生质量是基础,所以既要保证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有足够的生源,同时又要保证根据培养方式选择适合培养的学生。浙大在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实践中育人为先,创新发展,走在模式创新的道路上勇于探索。浙大建立的博士生招生质量工程的核心是进一步增加直博士和硕博连读生,限制在职生报考的博士招生整体方案。对于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来说“长学制”博士生贯通式培养是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改善生源质量必须提高直博和硕博连读的比例。当然,要提升生源质量,关键在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吸引力,学生要怀着主动、自愿的心态入学。没有特色和品牌,恐怕也难以为继,加快构建以国际化、人文性、创新型人才为导向的教育学博士生教育体系办学理念,培养模式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才可获得学生的青睐和社会的就同。
(二)课程建设与时俱进,打造品牌课程
今年申请打造核心课程建设,“教育学名著导续”作为教育学博士生的专业学位课,其开设对提高博士研究生的专业素质与科研水平具有奠基性作用,这门课程集中了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学科内各级领域的经典名著。通过精心挑选的中、外12篇教育经典名著的研究,可了解教学各领域的基本观念,研究方法,掌握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通过教育学各分支学科的问题域、方法论和基本逻辑的比较分析,整合形成合理的学术结构。教育学博士研究生通过学习可以开阔眼界,掌握教育研究的范式与视角,增强教育问题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从而提高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今年同时申请的还有以“教育学方法论”提升为示范的课程建设。教育学的自身发展也倒逼教育研究方法不断更新,课程面临不断提升的压力。应对当前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和规范相对低下的问题,本课程以提高研究生素养包括大量高速的中英文文献查阅和写作能力、问题识别能力、文献评论能力、研究设计能力、参加国际会议能力,递交国际论文和国际学术研讨等能力为目的与世界接轨,大量引入新的中英文教材和文献,系统研究国外博士研究生教育学研究方法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和作业评价系统,对强化研究生的科技基础能力及科研道德均大有裨益。“教育学方法论”的国际接轨和本土教育研究相关特色的完美结合形成具有典型示范性的专业核心课程。比较教育学学科(休闲体育)“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申请硕士生全英文课程,对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的硕士生课以全英文来授课,为硕博连读打下良好基础。
(三)激发研究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强化提升运用能力
大学英语四、六级目前仍一样分等级,而在高校招生时,不同的学校会对英语提出不同的等级要求,英语应回归其语言工具的本质属性。英语依然是当今全球应用范围最广的国际语言,互联网90%以上是英语资源。作为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的博士生欲想与国际接轨,成为国际化、人文性、创新型人才,在校学习期间,仍需不断努力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对于此前缺少严格训练的中国研究生而言,对大量的英语教学普遍感到不适应,尤其是综合考核,采取公开报告和闭卷考试的模式,特别对一些大龄博士生来说,倍感压力。为了不断提高博士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我院除了继续在核心课程主题讲授中坚持双语教学外,在申请即将启用的课程建设“教育学名著导读”三分之一内容将采用全英文授课,要求学生能熟练阅读英语教育文献,最终完成6000个单词的学术论文,掌握英语论文写作。作为本门课程的延伸性课程,自2014年5月份起,由海外名师主导课程,均采用全英文讲授,首先有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学院BernadetteBaker教授主讲“国际教育学术前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学院EugeneTucker教授主讲“教育领导与政策”。党的十后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改革,实施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详细研究和积极探索相关政策和细则。根据原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办学理念,结合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使命、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和浙江大学发展需求,不断拓展研究生培养的深度,塑造研究生教育的独特文化传统,我们把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为有国际化、人文性、创新型高素质高水平人才,这也完全符合国家和教育部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22.
[2]浙江大学.校园人文文化活动报道[N].浙江大学报,2014-6-30.
[3]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0.
[4].创新创新再创新,在两院院士大会开幕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6-10.
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必备素质。新形势下不断研究和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构建和实践创新人才教育体系,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也是高校永恒的发展主题。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对高校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给予高度重视,也寄予厚望。基础医学实验作为基础医学系列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它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实现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1]。
1目前我国基础医学创新教育现状
当前,国内各高等医学院校都已普遍意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将创新教育思想作为办学指导思想之一,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开展了多种方式的教学改革。在创新教育改革实践中,实验教学改革和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发展速度最快。当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已从最初的机能实验教学改革试点,逐步辐射和推广到形态学、病原微生物、免疫学、生物化学等领域,对很多过细的专业课程进行了融合、重组,大大拓宽了基础平台课程。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打造了良好的平台。但总体来看,高等医学院校目前实施创新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不能很好地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和条件,也未形成良好的学校创新文化,因此创新教育的开展情况不尽人意,实施效果不明显,与国外同类院校培养的学生相比,我国的医学生仍普遍缺乏动手实践能力。
2困扰基础医学创新教育因素分析
2.1教育管理理念并未真正转变
由于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质疑求新的大学精神都离我们的校园主体文化相距甚远。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明显不足。缺乏从整体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手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理论,轻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以学科为基础,各个学科之间往往单打独斗,难以形成系统的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程体系。在实施方式上,时间不足,形式单一,医学生实践机会相对较少,缺乏以实验课、开放实验室和选修课为特点整体化培养方式。
2.2教师的主动创新意识不足
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最为直接,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然而国内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确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理念。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教师普遍缺乏开展创新教育的动力和成就感,因此在教学行为上往往惯性的秉持着传统的教育思想。此外,由于创新教育实践的保障体系中各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不明晰,教师所肩负的教书育人职责被淡化,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对开展创新教育活动这种大工作量、高要求的教学活动更是避之不及。现在国内的大学,许多学术影响力大的教授远离本科生课堂已是众所周知的现象。更有甚者,有些教授的“知名”已成为“仅知其名”的代名词。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传统教育模式走过来的,许多专业教师来自医药学院或医护一线,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缺乏,主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比较薄弱。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能力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但由于缺少经验和不敢逾越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尝试也只能浅尝即止。一些高校众多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革新研究也往往成为教学改革大背景下的“无果之花”,既没有在同类院校中得到示范,似乎在研究者本校内也很难得到有效传承和推广。“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虽然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一直没有改变当前占主导地位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落后的教学理念衍生陈旧的教学模式,必然使得创新教育的开展举步维艰。
2.3医学生创新实践的主动意识不强烈
随着社会用人单位对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注,广大医学生已经意识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传统的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获得知识仍是我国大学生的首要学习目的,大多数学生对自主学习、发现学习的动机缺乏,对被动的灌输式学习有较强的依赖,此外,就业及学历教育价值取向等压力,缺乏创新实践教育的有效评价,导致医学生对学会学习、创新思考的意识和观念薄弱。
3我校在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中的思路和实践
3.1确立创新性实验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模式的改革目标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实验教学必须相应转变教学观念[2]。多年来,我校一直重视实验教学工作,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不断进行实验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为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教务处组织各院系,根据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需要,通过多次的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通过改革,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还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创新的自由环境,通过实验教学形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实验内容由单一变为综合,由重复验证变为自主设计,再到个性化探索研究,最终实现强化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意识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3]。
3.2建立新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按照“差异发展,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我校已相继实行实验教学学分制和实验教学小班制,并根据学分制的要求改革实验室设置,按照资源共享,优化重组的原则,整合实验室,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组建隶属于学校的教学实体———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下设人体解剖学、医学形态学、机能学、生物学技术等实验室。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独立开展实验教学。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证明,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和责任心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鉴于目前我国高校现行教育体制造成教师漠视自身道德职责,“为师”与“为学”背离比较普遍的现象,我校已开始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包括年终考核、职称评审与教学量、教改项目立项、教育教改论文挂钩,增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等的资助力度,提升实验教学地位等措施,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验”的局面。#p#分页标题#e#
3.3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3.3.1改革目标实验教学体系的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实验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构建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的实验教学体系,要废弃以狭隘的医学专业教育为中心的课程设置[4],确保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既保持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延续性,又汲取以器官和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的合理成分,淡化学科界限,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5]。
3.3.2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性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群为确保实验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我校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融合多个基础医学学科,构建创新性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群。以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为主要对象,设计了形成“分离整合、协调一致”的改革思路[6]。“分离整合”是将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及实验内容按“系统为框架”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医学形态学”和“医学形态实验学”,“医学机能学”和“医学机能实验学”4门课程。整合原则遵循医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符合系统性、连贯性与科学性、可操作性等要求。“协调一致”是指保持各自的整体性、系统性,但又相互紧密联系的特点。课程群实施按照“正常形态→正常机能→异常形态→异常机能”的主线进行。该课程群运行周期为1学年,4门课程内容穿行,学科内容的讲授由融合前原教研室承担,如医学形态学中涉及正常形态的内容由组胚教研室完成,而异常形态部分则由病理学教研室承担。
3.3.3构建分层次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块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则很难获得。因此,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根据医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按照综合交叉、有机结合、整体优化的原则,将过去的实验整合为基本技能训练、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个性化探索实验5个模块;通过基本训练、综合提高和创新发展3个阶段,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传授知识到综合能力培养逐级提高的实验课程新体系。①基本技能训练,是面向医学生开设的必修实验内容,其内容分解在所涉及的相关课程,如机能、形态、生化、病原微生物、免疫、解剖等实验,主要完成基本技能包括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动物实验基本方法,常规组织病理学技术等的训练。②经典实验,即基础验证性实验。经典实验的内容是对已知实验结果、基本理论获得过程的重复性实验,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根基所在。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③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临床案例提供信息数据,引导给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及实验原理、方法,启发学生获得实验结果、结论等。④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文献查阅、整理能力,协作交流与沟通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⑤个性化探索实验,即创新性实验。是由学生自主设计课题并且完成的实验,或是结合老师的科研项目,对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或研究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创新性实验是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融汇沟通的桥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目前,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开出率达98%,其中基础性实验为51%,综合性实验为30%,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为19%。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规范实施、良好运行,医学机能实验学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5]。
3.3.4创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基本进阶式、创新性、反馈式、基础结合临床等多种教学模式,改进和发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式教学法,引入交互式教学和角色互换式教学[2]。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的操作技能[7]。在教学方法上通过3个“渗透”,即:在知识教育上,由单科知识的传授向多学科知识传授的渗透;在素质教育上,由单一素质向培养综合素质的渗透;在能力培养上,由单纯学习知识的教育向增强创新精神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4种能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