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耕技术论文

农耕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9 09:22: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耕技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耕技术论文

篇(1)

[关键词]:观光农业园;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景观规划

[引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和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逐渐在经济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大的步伐,人们对于农村和农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知识,农业观光园也就随之诞生了。

1、杨凌创新园景观节点及现状分析

杨凌区位于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的腹地,宝鸡与西安的中心位置。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经国家批准的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十大科技工业园区之一, 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一,号称中国农业的“硅谷”,因此杨凌农业园是中国观光农业发展的缩影,是了解中国乃至亚洲观光农业的钥匙。创新园是杨凌观光农业园之一,也是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园区。

现在创新园是杨凌各类观光农业园的集中体现,其中包含了农业科技展示,休闲住宿、农业采摘和农产品养培育研发等因素内容。创新园包括不同功能区,主要为四大区,观光温室、后勤服务区、创意艺术集装箱酒店和大棚采摘区。其中观光温室依据不同的功能,分成八个不同的场馆。依次为:梦幻花卉馆、工厂化育苗馆、梦幻花卉馆、无土栽培馆、盆景馆、南方果树馆、现代农业创意馆,西部特色展示馆、超级菜园。

2、杨凌农业园景观优劣分析

2.1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的弊端

每地区因多种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都有其独一无二地方自然风貌。但是创新园内的创建缺忽视甚至破坏了这“独一无二”,这个问题是观光农业发展的普遍病症。除温室景观外,园区缺少景观必备的园林建筑、小品景观和基础设施,如供游人休憩用的桌、椅、凳等设施在园区很少存在,即使存在,在园区内的摆放也过于集中,设备大多都达不到使用的要求,质量低劣,处于闲置状态道路方面,园区道路的设置没有主次道路之分,特别是在温室景观中,园区并没有利用道路的大小、材质等因素去引到游人,从而导致浏览线路混乱。

2.2园区景观设计的优势

创新园的温室每一间温室都是一片不同的“天地”,根据功能和主题的不同,景观设计也相对具有其特色。每一处温室都能全方位的满足人对自然的体验、对自然的渴望。而且馆内每一处景观都是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所组合搭建,植物配置上既考虑到了植物的观赏性,还考虑了生态学特征,切通过立体种植,平面种植和人造景观种植等方式加以地方的民俗、民风和农耕文化和历史典故等元素元素通过并置,冲突,融合等方式增加了管内观光内涵并给游人造成都市景观所不可能拥有的视觉感受。

3、观光农业园景观改造建议

3.1人文景观的改造

文化是园林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在园林景观中它是无影无形的存在,但是我们可以在景色中感受到它的存在,文化是一个地方的铭牌,是这片地区在时间长河中的积淀,没有文化的园林则是毫无特色,失去地域灵魂的园区。只有充分的发掘和研究关中地域的民俗和人文历史的传统,经济发展的情况,满足当地自然景观,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的基础条件下保留园区内的应该存在的农业特色,在园区主要景观和景观节点的设计上继承当地的农耕传统文化,在结合现在造园技术的前提下再现传统民俗,农业园的发展才会长久。

3.2自然景观改造

观光农业园自然景观改造应当遵守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园区的景观空间的设计上一定要遵守杨凌当地的自然生态、地理环境。保留、还原杨凌的平原地貌特色和植物景观特色。在植物的选择上应选择当地常见、且有地方特点的景观树种或者农作物,把农作物的观赏价值通过组团等园林种植常用的手法表现出来。

3.3完善全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高低,是园区景观设计细节的体现,细节的完整与否又决定着这一园区旅游观光品质,以及人性化程度。增加基础设施在园区内的布局是当前园区建设或改造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具有农业特色的观光园区,设施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在基础设施的完善上可以在基础设施的设计上更加本土化,包括外形设计的本土化和材料使用上的本土化,可以使用乡土的自然材料,如乡土植物、当地出产的石头、木材等,既满足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又不需要二次加工而直接用于园林基础设施营造。

[参考文献]:

[1] 张天柱・现代农业观光温室景观设计与案例分析 [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

[2] 刘凤妮・重庆农业观光园区景观设计的现状研究 [D]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 尚丽娟・森林度假酒店环境景观设计分析―以龙泉森林度假酒店环境景观设计为例 [D] 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4] 杜洁・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以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中民俗作坊园为例 [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

[5] 杜洁 耿美云・浅析856农场现代农业园景观设计 [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 第26卷 第2期

[6] 段渊古 赵菲・农耕文化主题公园设计理论与方法―以杨凌后稷教稼园设计为例 [J]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

[7] 冷畅俭 陈友富 罗广宇 谢浩波 邓志辉・大学博览园景观设计[N]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 第22卷 第4期

篇(2)

首先,我们认真地阅读了学校分发下来的"种种蔬菜莳植技术要点""水产健康养殖与病虫害防治"等种种有关农业科技知识的资料。一开端,我们心中都满盈疑团。难道一位拥有几十年农耕经验的农民与一位同样恒久从事水产养殖的乡民比不上我们这些对农业一窍不通的大一学生?

后来,我们放下心中的疑团,开端上彀查询更细致的科技下乡知识。经过了解,晓得许多高校在历年的"回乡大学生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大部门农村都在下乡大学生的宣传与资助下使得农业失掉了一定的生长,进步了农业收入,避免了不必要的病虫害要挟,收获倍增。

根据村村民反应,村里农业经济单一,反季候蔬菜种类少,有的莳植方法不迷信,导致许多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蔬菜不得不以贱价卖出,乃至倒在渣滓堆里。我们运用学校的资料以及自己从网上所掌握的知识跟农民们细致地讲解了豆角,黄瓜,苦瓜等蔬菜的迷信莳植方论文法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在我们讲解的过程中,农民们也加入了自己的讨论以他们丰富的农业经验驳回我们的一些错误观点。如许一来,我们自己也从农民身上学会了很多。

在这次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中,我们遇到了一些贫苦。例如我们不能辨别哪些土壤通风性好,酸碱度的巨细,同时我们也不能清楚蔬菜生长的本文来自免费范文大全网各个时期如抽蔓期,结荚期的各个特征。于是追随着农民们到田里去观察。而对于种种病虫害,固然我们能从资料的细致讲授中大概得知病虫害的具体症状,但总是有些模糊的,后来我们亲眼眼见了它们在蔬菜上的具体表现。

篇(3)

关键词:早期会展活动,历史价值,商品经济

 

追溯人类文明,我们可以发现,会展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是伴随着人类物质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而产生发展的。封建社会的农耕文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重农抑商的国家政策的约束下,以商品交换的会展活动形式发展非常缓慢。但是,任何先进的文明形式都会逐渐占据其应有的历史地位,正如原始社会早期简单的物物交换,逐渐被社会大分工产生的集市所取代一样,这种传统形式的会展形式,促进了商品数量的丰富和货币经济的产生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社会分工引发的会展萌芽

原始社会的诸多因素,如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人口或是部落的差异、生产技术的低下都导致交换的必然产生,人们需要获取自身无法得到的生活物资,开始寻找可行性的方法。论文参考网。于是,部落的边界上,简单的物物交换的弊端制约了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因为这种边界上的临时的、非固定的交换给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换带来了很多麻烦,于是集市应运而生了。

尽管早期的集市相当于现在我们见到的小地摊,而且商品种类十分有限,但是这种简单集市的出现,已经证明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道扬镳。当人们学会了青铜器的铸造时,青铜工具(主要是农具、狩猎工具和手工业中的简单工具)被大量生产并搬到集市上进行交换,会展的雏形产生了,因为有的青铜器并不是用来交换的,而是作为纯粹的陈列品摆放出来给人们看,这相当于我们现在会展上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展览或是试用阶段,并不用来进行订单的签订和生意的成交。

二、集市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的出现

集市,作为展会的早期雏形,最早出现于两千多年前,但是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高度发达时期,后来流行的庙会和墟场也是这种交换形式的不同形态。论文参考网。直到现在,我国的许多农村还流行着赶集的传统,即使商品经济高度发达,集市仍然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生存空间。

古代的城池中,集市一般被称为“市”,而农村则称之为“草市”。南宋陆游的诗句“草市寒沽酒”,苏轼的诗句“春江围草市”形象地描绘了作为交换市场的“市”的繁荣景象。值得一提的是,市的发展促进了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又因为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将自身的地位提到一个更加醒目的位置。宋朝的时候,政府逐渐放宽了对民间市的控制,市的规模越来越大,最后在城市的繁华地段形成了商业区,商业区中从事零售和批发的店铺也逐渐有了固定的场所,但是流动的摊贩仍然大量存在,使得市的概念进一步丰满。

说到“市”不得不说道集,商周时期就出现的“集”,在唐朝后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对于市,集的主要构成人群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不是纯粹意义的商人,他们既是商品的生产者,又是商品的流通者,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集更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会展。

再说庙会。庙会与集和市的区别在于它是定期举行的,城乡都有,流行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的庙会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基础。这种形式的商品集会因宗教而生,当初宗教的节日吸引了贩卖香火和供品的商贩来到庙会场所,后来这种形式的集会被扩大化,逐渐形成百货云集的大市场。庙会的商品种类更加丰富,规模更大,它以宗教和寺庙为依托,也促进了宗教文化的发展,因为庙会产生的年代是宗教盛行的时期,它将城乡的许多民众吸引过来,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对于“集”、“市”、“庙会”,后来人们组织的展览活动也曾经出现在我国历史上。比如说:隋炀帝曾举办西域各国的“万国博览会”,唐代陕郡太守韦坚广集各地特产供皇帝观看,元代人们纪念黄道婆而汇集其生前用过的各种纺织器械,这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博物馆。

三、近代中国开放眼界参加世界博览会所收获的成就

2010年是我国骄傲的一年,上海世博会让世界再一次聚焦中国。然而在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末期,人们对世界博览会的渴望则是被动的,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我们的国门,国人被迫睁开眼睛看世界,为了抵御外敌的入侵,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这都是因为我国技不如人,必须向西方学习,而世博会成为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最好窗口。从1840年到1926年,我们国家分别以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的身份参加过多次世博会,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在世界博览会上多次夺魁,而铜器、漆器、银器等也非常受欢迎。1878年和1900年,清政府代表着中国参加了两次巴黎世博会,将万里长城、孔庙、北京城等中国著名的建筑展现给了世界。1915年,这是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我国共获得1218个奖项,特别是国酒茅台和张裕酒厂的可雅白兰地为中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世界开始慢慢注意中国这个神秘古老的国度。

四、会展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所体现的历史价值

2005年7月10日,在郑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中第一次提出了“会展文化”这一概念。人们开始深入思考会展这个命题,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讨论,纵观我国早期会展的发展历史,我们一直将其置于经济的范畴内进行思考,新的概念赋予了会展活动新的生命力和内涵。

我国早期的会展活动,不断受到政治和经济文化的各种变迁带来的深刻影响,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意义,它是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我们今天常说的世界博览会,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贸易盛会,不仅仅是商品的集合展览地,而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深深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

总结我国早期会展活动的历史价值我们可以归纳为几点:

早期的会展活动是具有物质实体的事物,它构成了创造文化的基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通过会展来认知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程度,它深刻的反映了每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并给文化的传承赋予了可延续的物质实体,引导人们的精神生产活动。

人们通过早期的会展活动,逐渐形成具有民风民俗的各种会展文化形式。无论是集市还是庙会,它们无一不深刻揭示着经济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人们在早期会展活动这样的平台上展示民风民俗,并彰显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这给现代会展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早期会展还深刻影响了人们构建各种规范和制度的方法和准则。论文参考网。无论是大型的庙会还是近代的展会,每一个会展都需要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每一个进入到会展体系中的个体,都必须遵循相同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同时,每一个会展中都凝结着合作和互惠互赢的精神财富。

结论

会展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它涵盖着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多种文化内容,并影响着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准则、竞争意识,良好的会展文化环境,是会展活动生命力延伸的条件,在当今我国倡导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早期会展活动将被挖掘出更深刻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泽炎.会展文化概念辨析[J].中国会展,2005

[2]赵春霞.会展概论[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马勇 冯玮.会展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篇(4)

论文关键词:溪谷滩地,树种选择,造林,设计,探讨

双庙乡位于括苍山下,距仙居县城约20km,区域面积5921.5hm2,林业用地面积4836.3hm2,林业用地占81.67%,是典型的山区乡。双庙溪自南往北注入朱溪港后汇入永安溪。乡域溪流将双庙乡划成东、西二大块,东边的高山峻岭,西边是丘陵山地。近几年来在双庙溪沿岸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平整工作,原本的滩地松林(含杨柳、枫杨)和卵石滩被改造成农田、农地,因其卵石层上所加的山地土壤厚度不足20cm,土壤质地极差又难以耕种,即使种植一些旱地作物收获甚低。因此一部分平整后的土地开始种植桃树、葡萄等经济作物,其效益较佳,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鉴于平整的土地面积较大,也不可能全部栽植桃树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双庙溪滩地退耕还林设计作一概述,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实地概况

1.1水热条件

仙居县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山区,属亚热带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水热同步,光温互补。多年平均气温17.2℃,年均无霜期246天左右,年均降水量1444mm,年均相对湿度79%,年蒸发量1190mm,年均日照时数1786h,年平均风速1.5m/s。4-6月的梅雨季和7-9月的台汛期,这二个时期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1%,时有山洪暴发,给双庙溪沿岸带来危害。

1.2溪流水系及土壤

双庙溪水系均由括苍山山坑水汇聚而成,括苍山西坡山体陡峭,台汛期的洪水来势凶猛,产流时间极短,汇流迅速,流量较大,暴涨暴落,暴雨停止后数小时溪水回落。因此双庙溪流域的大径卵石较多,泥砂质物质较少,其沿岸滩地、耕地的耕作层下多为大卵石,小径卵石较少,耕作层土体浅薄,多不足15cm。经平整后的农耕地耕作层土壤为丘陵山地的红壤土,保水保肥能力差,肥力水平低,酸性强缺P少K。

1.3双庙溪沿岸森林植被

自下支村至下各镇交界处的双庙溪沿岸有条带状分布的河柳、枫杨混交林。下支村至上的溪河沿岸均无滩林分布,全由乱石抛积的防洪大堤,溪流森林景观极差。

1.4抛荒滩地较多

双庙溪沿岸土地平整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中小城镇转移务工、经商。平整后的土地其土壤肥力水平较低,保水保肥能力弱,种植农作物的经营效益低,故而出现较大面积的撂荒。

2、造林设计

2.1造林树种选择

鉴于双庙溪沿岸滩地土壤条件及立地环境,其湿地森林要达到景观林、用材林、防洪林的经营目的。选择适生性强、耐干燥瘠薄、生长快、抗逆性好、窄冠形、材质优、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树种,如湿地松、池杉、柏木、水杉、枫香、泡桐、樟树、桤木等树种[1-3]。形成常绿树与落叶树混交、阔叶树与针叶树混交,达到集景观林、用材林和防洪林于一体的多功能森林。提高生物缓冲带功能和较高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2.2卵石滩、土地平整后土壤条件差地段

卵石滩和土地平整后土壤条件很差地段,选用湿地松、柏木进行造林。造林配置:2×3m或2×2.5m,初植密度:1650株/hm2、1950株/hm2。苗木规格:湿地松苗高20cm以上,地径粗0.3cm以上的容器苗或裸根苗;柏木苗高25cm以上,地径粗0.3cm以上。造林穴规格:40×40×20cm,捡除穴石块、草根。裸根苗造林加客土栽植,裸根苗造林在2月底前完成,容器苗造林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完成。晴天造林裸根苗采用磷肥拌泥浆蘸根,做到苗正、根舒、适当敲实,壅土至幼树根际部。造林后3年内,每年在9月初块状刈草抚育1次,3年后即可成林。

3.2土壤条件较好的撂荒地、农耕地

土壤条件好的地块,可选择池杉、水杉、湿地松、柏木、枫香、木荷[4]、樟树、桤木、泡桐等树种,选用树种5种以上,达到滩地乔木树种多样,增强抗逆性。造林配置:2×2.5m,初植密度:1950株/hm2。按造林树种5个为例,即每个树种苗木比例为20%,阔叶树比重达40~60%以上。苗木规格:一级苗以上。常绿阔叶树在栽植时摘除90%以上的叶片,每个小枝条留1~2片叶子即可,但不能截干截顶。配苗法散生混交造林,把每个树种的苗木按比例分发给栽植人员进行随意定植,但又可适当调整,在土壤瘠薄处选用耐干旱、瘠薄树种。避免机械混交的不足,每个树种在林地分布较均匀,达到高效空间配置和稳定林分结构[5]。针叶树和阔叶树混交造林,逐渐改善林地肥力水平,使之达到动态平衡并得到提高。造林穴规格、常绿阔叶树苗木叶片摘除、栽植技术、造林后抚育等同上。

3.3低洼易积水地段

低洼易积水地段,选用池杉、水杉、落羽杉、桤木、枫香等树种。造林时可排的积水尽量排除。栽植配置:2×3m,初植密度:1650株/hm2。苗木120cm以上,地径粗1.0cm以上,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严重机械损伤。造林穴规格、栽植时间同上。苗木不能截顶截干,在台汛期只要幼树的顶端高出水面就能保持经常的生命活动。栽植时壅土至幼树根际部呈“馒头状”,有石块的地方用较大石块压在根际部,增强稳固性以利幼树成活[6]。

4、幼中林间伐抚育设计

当林分郁闭度达到0.8以上时,自然稀疏开始出现应及时进行抚育间伐,伐除林分中细弱木、病虫木、风倒木、劣等木,伐除过密处部分中等木。保留优势木群落,只在其外围适当伐除部分中等木,给保留木提供较适的生长空间,提高林分质量和材积生长量。间伐强度(按立木株数计算)控制在20-25%左右,间伐后郁闭度控制在0.6左右。林冠的第一层面不能有较大的破损,做到留大砍少,保优去劣,适当照顾各树种的比重,不能把混交林变成纯林。同时做好保留木的修枝工作,阔叶树修枝高度占全树高1/2,针叶树修枝高度占全树高1/3。当林分再次出现自然稀疏时按上法进行间伐抚育,促成大径材的育成。

5、讨论

(1)双庙溪沿岸疏林地、荒滩经平整后加客土(红壤土)形成的农耕地,土层浅薄,保水保肥能力差。耕作层以下多为大径卵石(溪岩),退耕还林设计选择适生性强、耐干燥瘠浅、生长快、抗逆性强、窄冠型、材质优、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用材树种。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与当地立地环境条件达到和谐统一,提高造林成效。

(2)撂荒农耕地和正在耕作的农地退耕还林,造林设计推广应用多树种混交造林,即针叶树与阔叶树混交、常绿树与落叶树混交,采用乡土树种为主。设计应用配苗法散生混交造林,使每个树种在林地分布较均匀,避免机械混交的不足,构建高效空间配置和稳定林分结构。根据实地情况混交造林阔叶树比重达40~60%,形成针阔混交林,逐渐平衡土壤肥力水平,使林分具有较大的生长量和蓄积量。

(3)幼中林郁闭度达0.8以上及时进行间伐抚育,伐除细弱木、风倒木、病虫木,给保留木提供较适的生长空间。保留林分中优良林木个体,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合理的间伐抚育是育成大径材的前提,也是提高滩林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举措。

(4)双庙溪沿岸滩地退耕还林设计集用材林、景观林、防洪林于一体。根据立地条件采用了枫香、樟树、池杉、水杉等景观树种,树种的多样性实现春夏浓郁苍翠,秋色鲜明的森林景观,使之成为括苍山下的绿色明珠。

参考文献:

1、林业部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司编,全国造林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2、周家骏,高林主编,优良阔叶树种造林技术[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

3、段晓梅,周庆宏,云南湿地园林树木资源调查与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9.23(4)178-80.

4、柯志军,吴道圣,林远峰,滩地木荷造林[j].林业实用技术.2005年第1期:18.

5、章爱凤,潘暖海,吴道圣,大北地溪滩地造林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增刊]:92-93.

篇(5)

论文摘要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利用固态肥料代替传统无土栽培营养液,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产优质、不受地域限制和产品洁净卫生等特点。特介绍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设施构造、无土育苗、定植、日常管理等内容,以期为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研究组郑光华等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到1993年北京海淀区农科所有关科技人员加入研究,经多次试验总结制定出完整的技术方案,于1996年正式定名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该技术利用农业副产品及废弃物,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营养源及栽培基质,是我国首创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

1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特点

(1)栽培的植物营养源大部分或全部来自农业副产品及废弃有机物质,资源丰富,能再生,为传统无土栽培从无机化走向有机化开辟了道路,不仅可解决土壤障碍问题及非农耕地开发农业生产,更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市场需要。

(2)有机基质是重要营养源,需加添的营养元素,可施用固态肥料,可省去营养液的配制及供应系统,故设备大为简化,较无机营养液无土栽培投资节省70%以上,在经济上为大量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3)营养供应可根据所需生产的农产品等级,施用不同类型的肥料,如生产绿色AA级农产品可全部施用有机肥,生产绿色A级农产品可施用有机肥加部分无机化肥。

(4)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的商品化,可加速推广该项技术,可使得该栽培技术更简明,施肥配方化,管理规格化。宜发展成工厂化、产业化生产,增加规模效益。

(5)该项技术应用于设施园艺栽培,可有效克服土壤连作障碍,生产特种、珍贵的花、果、菜,产品质优、高产,可达绿色食品标准,在瓜、果、叶菜类上均表现味浓纯正,外观形正色亮,仅用眼、鼻感官就可鉴别,产量一般比土壤栽培高50%左右,有些超过1倍以上。

2黄瓜无土栽培技术

2.1无土栽培的设施构造

利用日光温室,室内安装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栽培槽、灌水设施、栽培基质。

(1)栽培槽。温室内北面留70~90cm作为走道,南面余30cm,用砖砌成南北走向的栽培槽,槽内内径50cm,槽连框高24cm(平放4块砖),槽间作业道40~60cm。也可直接在地上挖半地下式栽培槽,深12cm,两边再用2层砖垒起,在槽的基部铺一层厚0.1mm的塑料膜,膜上铺一层持水层,多用河沙,约3cm,河沙上再铺一层编织袋,上面填栽培基质。

(2)灌水设施。用自来水或建水位差的蓄水池,也可以用水泵加压的灌水系统,棚内主管道和栽培槽内的滴灌带均用塑料管,槽内的滴灌带2根。

(3)栽培基质。栽培基质在生产过程中较为重要。有机质可根据当地易得的有机材料,如玉米秸、锯末、菇渣等;无机质可用河沙、煤碴等。有机和无机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如河沙∶锯末∶玉米蕊粉∶豆秸粉为1∶2∶1∶1,基质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可使用药剂消毒或蒸汽消毒,每立方米加入3kg有机无土栽培专用肥、12kg腐熟的鸡粪,混合均匀后可填入栽培槽内,每茬作物收获后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

2.2栽培管理

(1)无土育苗。根据栽培计划与当地条件选择适当的播种期,采用优良的品种。无土育苗可采用育苗盘,也可采用营养钵育苗,按草碳∶蛭石为3∶1的比例配好基质,每立方米混入5.0kg的腐熟鸡粪和0.5kg的蛭石复合肥,混匀后填入穴盘或装入营养钵内,用穴盘的每穴1粒种子,用营养钵的可根据营养钵的大小多放几粒种子,盘或钵下面要铺一层塑料与地面隔开。播种到出苗期,白天应保持28~30℃,夜间保持18~20℃。子叶出土后应降低温度,以白天24~26℃、夜间保持15~16℃为宜。定植前应进行低温炼苗,以白天20~24℃、夜间10~12℃为宜,整个育苗过程中地温应保持在15~20℃为宜,苗盘应保持湿润。

篇(6)

关键词:西亚蒙古人,元朝,文化交流

一、13-14世纪西亚蒙古人与元朝文化交流的背景

(一)政治上的相对统一

13世纪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崛起于漠北高原的蒙古人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征服活动在亚欧大陆上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蒙古帝国。除了日本、东南亚、南印度和西欧以外,几乎整个亚洲和大部分欧洲都囊括在蒙古帝国的版图之内。蒙古人的征服活动彻底打破了农耕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闭塞状态,从而便利了西亚与元朝的交通往来。

(二)元朝与西亚蒙古人的友好关系

伊儿汗国是旭烈兀于蒙古第三次西征过程中在西亚建立的蒙古人政权,是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在四大汗国中,伊儿汗国与中国元朝的关系尤为亲密友好。在政治上,诸伊儿汗忠实地履行“宗藩关系”,把忽必烈视为蒙古帝国传统的大汗,因而元朝历代皇帝也积极支持伊儿汗在西亚的政治统治。[1]双方友好的关系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与西亚文化的交流。

(三)便利的对外交通

中外交通的畅通也为双方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忽必烈在位时期,大力发展交通,造船修港,建立起完善的驿站,元大都(今北京)成为当时世界上的一个繁华的城市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元帝国时代,“一千多年来时断时续的东西海陆交通,这时更畅通无阻。陆路北穿南俄,南贯伊朗,海道则以波斯湾上的忽鲁谟斯为枢纽。从中国直到西欧,东西方商使往来不绝。”[2]

(四)双方人员的往来

随着蒙古军队西征,有大批汉人进入中亚、西亚以至欧洲各地。而随着蒙古军的东归,又有大批的西亚人、中亚人、俄罗斯和钦察人等东来,他们中有的是被俘的工匠、奴隶,有的是投附的王公、贵族,被分置于蒙、汗各地。东西方文化也随之传布于东西各地。

二、13-14世纪西亚蒙古人与元朝文化交流的表现

(一)天文历法

13-14世纪西亚与中国在天文历法方面的交流尤为突出。旭烈兀西征时从中国带去许多精通天文算学的学者,每次出战,都要依靠占星学者求卜。伊儿汗国建立后,中国的历算学者继续被派往西亚,和波斯、阿拉伯的天文学家一起工作。1259年伊儿汗为筹建天文台特征集东西方学者,中国天文历算学者即在此列。《史集》载忽必烈派到波斯马拉盖的天文学家有傅穆斋(秘书监工作的傅岩卿)。纳速剌丁?突斯向他请教过中国天文学上的推步之术。[1]

忽必烈也曾征集回回天文学家来华。忽必烈召扎马剌丁入华,请他编制万年历,他还在上都建观象台,制造了七种天文观测仪器。这些仪器正是仿照马拉盖天文台的仪器而制。

元朝郭守敬奉命编制《授时历》时,就参考了回回历。回回历的特点是五星纬度计算周密,郭守敬的《五星细行考》当是吸收了回回历的这一特点而作。郭守敬在恒星观测方面开始编制星表,便是受撒马尔罕和马拉盖天文台的启发。另外,郭守敬设计的13种天文仪器,总数和马拉盖天文台的仪器相等,有些仪器的功用也相仿,从时间的先后来看,郭守敬可能是从马拉盖天文台的仪器中受到启发。

(二)医药

13-14世纪阿拉伯波斯医学传入中国,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的医药文化。元代中亚、西亚移民和宿卫既多,为此,元世祖忽必烈增设了专为这些人服务的医药机构。另外,在中国穆斯林聚居地,也设有民办的回回医院。爱薛就曾创办了阿拉伯式的医院—京师医药院。京师医药院很可能是按照著名的努尔丁(1262-1274)在大马士革创办的努尔医院所兴建的一所穆斯林医院。[2]回回医药在元代广为流传,许多来华经商的阿拉伯人便以卖药为业。一些回回老医常在江南各地街头卖药行医,尤以金丝膏药治疗跌打损伤为最妙。

主要参考文献,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在元代被译成波斯文。

(三)军事技术

13-14世纪蒙古人出于作战的需要,从西亚引入了一种威力很大的作战武器——抛石机。这种抛石机能射800磅的巨石,“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1]元朝在征伐南宋的战争中,多次使用这种“巨石炮”,因为它是回回人制造和使用的,又称“回回炮”。另一方面,中国的一些先进的军事技术随着蒙古人的西征也传入了西亚。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兵力西达中亚,再由中亚而及波斯,由波斯而及黑衣大食。乌浒河(即阿姆河)之战,蒙古兵使用“毒火罐”、火箭、火炮、火铳等火器,[2]这些武器才得以为外族人所熟知。

篇(7)

关键词:农田水利;战略地位;建设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72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直接关乎到民生,关乎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目前的农田水利战略地位进行研究,并根据现在的农田水利发展状况提出建设策略,以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1 农田水利的战略地位

1.1 农田水利建设关乎到中国的国情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农耕作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不断的与水灾和旱灾作斗争,在治理水旱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但是,灌溉面积有所增加,灌溉的技术水平也有所提升,确保了农业发展稳定。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农业的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将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激发起来,原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技术研究以及农业水利的研究成果都在农业实践中得以应用。中国粮食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

1.2 农田水利建设关乎到社会稳定

中国的改革发展中,“三农”问题是重点问题。农业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其稳定发展直接关乎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农业基础稳定了,才能够保证国民的农产品供给[1]。所以,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进度,推进农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才能够顺利展开。在稳定的农业基础支撑下,确保农民富裕了,才能够保证农村稳定,社会才会长期稳定的发展。

1.3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关乎到国家食物安全

中国的农产品多出产于灌溉耕地,做好灌溉工作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就是要对灌溉区域的各种配套设施不断地更新改造,以确保粮食生产稳定,这也是提高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扩大农业灌区灌溉面积,就要提高灌溉效率,需要依赖于提高灌溉水的使用效率。要保证农田水利基本的现代化建O,还要采取先进的灌水技术,以促进农业发展。

1.4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关乎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农业有可持续发展、农民要有稳定的收入,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中国人口众多,如果没有解决人口的温饱问题,就难以推挤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具有意义[2]。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有关。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就是要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建立起来,以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1.5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要对农田水利科学研究以高度重视

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就要针对农田水利科学以深入研究,对示范基地加大资金投入,要引进专业技术水平很高的农田水利研究人员。随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被构建起来,就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农田水利网络,对农田水利技术设施的引进和技术更新,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以使其符合时展要求。中国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阶段,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最大程度解决农业的水资源匮乏问题,使得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所以,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要着眼于长远,从宏观的角度设计战略措施,以使农业经济更好的发展。

2 农田水利的建设策略

2.1 将农业灌溉技术在农村地区普及

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农耕用水,节约当地的水资源。由于农民在农业灌溉的时候,没有采用科学的灌溉技术,使水资源无法充分利用。引用农业灌溉技术,可以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如,在喷灌带可以使用水压控制水资源的利用情况,管理非常方便,而且还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灌溉更为科学合理[3]。所以,对农民仅仅普及灌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指导农民掌握节约用水技术。有关管理部门需要具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采取激励机制,以鼓励农民节约用水。

2.2 积极引进农田水利人才

组建一支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农田水利人才队伍,对确保农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积极引进高技术水平的管理人员,对农田水利实施科学化管理,以有效地解决农田水利建设中所存在的知识性问题。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实施科学研究,就是要采用新技术根据区域农业发展特点采用相应的灌溉技术,以确保当地的水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农业产量的增加。

3 结束语

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攻坚阶段。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是重要的问题。面对相对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就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以推进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朱怀军.略谈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09):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