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02: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社会工作;状态;使命;方向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243-1
社会工作研究既有社会研究的共性,也有自身特性。受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决定,社会工作研究属于应用研究,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践性是其最为突出的特色。受社会工作主要工作对象的性质决定,社会工作研究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
一、社会工作的学科状态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学科现状究竟是独立学科,还是附属学科,尤其它与社会学的关系如何,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虽然社会工作界一直在争取自身的学科独立,但我国社会工作仍旧作为二级学科隶属于社会学下。研究内容占首位的是社会问题,社会单元集中于中观与宏观系统,即社会工作受社会学影响很大。社会工作与社会学是否需要分家,其实不是命题的本质。命题的本质是:其一,作为以相关学科知识和本身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型社会科学学科(顾东辉,2008a),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应当在社会工作研究中都有所体现。其二,必须区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二者虽都对人、人际互动感兴趣,但社会学做的在于准确识别社会问题,而社会工作更关心解决问题和改善社会功能。
二、研究分析工具: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分析架构
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分析架构,根据国内有较高声誉的社会工作概论教材,结合美国著名社工学者N.Carroll(1977)提出的三维度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型,并参考台湾学者古允文、许展耀(2005)等人设计的“台湾社会工作理念型分析架构”,最终制定出本文的“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分析架构”,该理念类型包含三个维度的社会工作核心概念:维度一是研究内容 (Core of Social Work Research),该部分探讨社会工作研究的核心;维度二是社会单元 (Social Units of Concern),指社会工作助人服务所接触的工作范围,或称之为介入单元(Focus Unit)。维度三是研究人群(Population),指社会工作助人服务所接触的服务对象。以下针对此理念类型的分析架构作一简要的操作化说明。
三、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无论是哪个研究方向都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同时,我国社会工作的研究也还未能给实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笔者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以“社会工作”为主题进行精确地跨库检索,共得记录41条,剔除一些无关条目之后剩下不到26篇文章。其中,有17篇文章是集中在2012和2013这两年中发表的。这也就是说,在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无论是在本土化理论的探索方面,还是在具体操作方法、对社会工作者素质的具体要求等方面,都还需要一个长足的发展。
四、社会工作的研究使命
我国社会工作学术界的研究仍旧聚焦于社会问题的解释,如同社会学家一般会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研究和发现事实。但社会工作力求了解案主或社区,做出适当的诊断,并进行处置,帮助解决问题和改变环境,使人们有更佳的社会适应,但国内的研究很少涉及问题的解决。就社会工作的研究使命而言,解释问题与解决问题都是它的任务,但后者是社会工作的立身之本。解释问题即是基础性研究,主要重视理论和假设验证,解释人类社会运作过程、事件发生的原因、社会关系的构成,以及社会变革的原因等。而应用性研究旨在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帮助实务工作者完成任务。这其实要求国内社工学术界需要加大对于行动研究、社会影响评估和评估研究的投入与重视,突出自身特色。
五、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
通过对近三年社会工作学术论文的研究分析,发现研究者的内在逻辑中,社会管理与控制的比重超过社会服务的诉求。中国社会工作强调社会管理有其独特的处境化因素,这源于政府试图运用社会工作达致社会管理的目标。但简单用社会管理取代社会服务,将会背离社会工作的自身使命(个体赋能与社会正义)。因此,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社工界思索:一、政府如何给社会工作一个合理的定位;二、社会工作在社会建设中应该为自己寻求一个怎样的角色与地位。
六、今后发展方向
通过上文的研究与分析,我们为近三年的社会工作研究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对于今后的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其一,借鉴国际经验,建构本土特色。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和话语进行讨论,站在国际社会工作的前沿,把握国际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趋势。
其二,重视学科理论,强调研究方法,加强社工学者的理论层次和研究方法的提升。一则可以加大力度推动国际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引进与翻译工作,把握国际最新动态;二则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可以组织高水平的培训教育工作,提升社工学者研究方法的精深;三则不断加大社会工作学术期刊的建设工作,繁荣社会工作学术阵地。
其三,提升实务能力,强化证据为本。一方面,社会工作本质是行动的专业,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教育者的实务操作能力势在必行。另一方面,证据为本是当今国际社工界的共识,对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地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何雪松,2005)。这要求我们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建立一个指导思想:即实务立足于科学研究的结果之上,从众多证据中找出最佳的社会工作实务策略。
参考文献:
[1]O. William Farley,Larry Lorenzo Smith,Scott W.Boyle.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10thed)[M].Shanghai:East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6.
[2]查尔斯 ・H・扎斯 特罗.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第七版)[M].孙唐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5.
[3]王思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民族研究,2012(4):1-7.
[4]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4.
[5]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015—02
2009年,吉林师范大学在经济学院开办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培养社会福利方向的专业社工人才。这也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所创办社会福利方向的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学校。至今,社会工作专业(社会福利方向)已整整开办了四年。四年来,我校对高等学校社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努力探索。
一、突出特色,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1.正确理解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者
1991年成立的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对社会工作给出如下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品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2.突出特色,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国内的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大多采取所谓的“通才教育”模式,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人被希望能够承担多种任务,满足各种社会需求。在国内社会工作发展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差异性、层次性,很难满足目前国内对社工人才的需求。鉴于此,我校在社工人才培养方面突出特色,着重培养社会福利方向的专业社工人才。
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社会福利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较强的职业技能,能在教育、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福利政策研究、社会福利事业管理、社会保障、社会行政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积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工专业人才
1.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设置社会工作基本课程之外,又加入了社会福利方面的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导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福利学概论、社会福利政策导论、社会福利思想、福利经济学、福利社会学、世界社会福利制度等。这一课程设置后来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一些问题,目前正在积极修改。
2.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我校坐落在吉林省四平市,近些年,吉林省多次下发相关文件,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四平市积极响应这一号召,这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在刚刚过去的七月份,我校首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入四平市各社区进行专业实习调研,效果显著。四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里会尽快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并聘请专业社工提供服务。
(2)积极成立社工志愿者协会,培养学生专业理念。2009年6月1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吉林师范大学诚翼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它是在吉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学院)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和活动的学生社团组织。协会由社会工作系本专业学生以及关注社会工作的同学自愿组成,目前,协会已有三届共455名会员登记在册。协会成立三年来开展了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如曾组织志愿者协助四平市铁西区政府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后期收尾工作;以学期为单位,定期组织会员去慰问老年公寓的鳏寡老人、看望儿童福利院的残障儿童;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并于2010年9月10日获得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授权,开展了“班助一”助学活动,等等。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协会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机会,起到了组织和带头作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基础。
(3)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首先,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学院积极倡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实习。目前,学院已有多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利用暑假和寒假,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的社工服务机构进行实习。实习结束后,回到学校与其他学生分享实习感受。通过实习活动,学生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其次,2010级社工专业的一名女生,在入学之前曾经参加过很多公益活动,比如21岁独自一人到大别山支教等,社会经验远比同龄人丰富,入学后,她仍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周围的同学,在她的影响下,社工专业的很多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投入到公益活动中。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的社工专业服务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等;在学校开展的非师职业技能大赛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表现获得学校的极大认可。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资源
1.引进人才,组建优质教师队伍。目前,我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有6人,其中有3名讲师,3名助教,均为社会工作专业成立之后聘任的教师。其中1名是社会保障专业的博士,另外5名为社会学专业的硕士。目前,这4名硕士正在积极准备考取博士。为了扩大师资队伍,学校于2010年聘请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资深教授来我校工作,她的到来,为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
2.加强交流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该专业成立以来,教师们积极加强交流,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在教学方面,定期召开教学讨论会,讨论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申请教研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听课制度,互相取长补短。在科研方面,教师们以团队形式申请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努力使我校社会工作专业更具特色。
四、存在的问题及逐步完善
1.师资力量较薄弱,需加大师资培训和人才引进
目前,我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人数少,学历和职称层次较低。在教学方面经验欠佳,在科研方面,申请大型科研项目的机会很少,这些都不利于该专业的发展。为此,应加大教师的岗位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此外,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为该专业注入新的活力。
2.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需加强交流与合作
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建立时间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应当加强我校与其他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例如,与其他院校进行课程教学交流、教师学者互相访问等,以达到资源共享。此外,我校可以定期派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进行交流学习,拓展学生眼界,增加学生的专业素质。
3.社会认可度低,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不完善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认可度低。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专业不了解或了解程度不够,会影响高校的招生和就业。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目前总共招收四届学生,共计232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高考填报志愿时服从调剂进入到本专业的。笔者曾经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反映,开始被调剂到这一专业时,对这一专业几乎毫不了解。这就提醒我们必须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使公众将专业的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活动”区别开来。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社会学;关联性就业;文科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 C91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7)01-0077-05
一、问题与假设
一项利用麦可思公司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有近三成大学生的工作与专业不匹配,与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大学毕业生不匹配比例10%-20%相比,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匹配比例过高。不同专业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能够提供职业特定技能的专业(如建筑学、卫生医疗、自然科学和工程与技术)毕业生相对于提供一般性技能的专业(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毕业生更可能找到与专业相匹配的工作[1]。另一项实证研究也显示,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度最高,农科类次之,关联度最低的是文科专业[2]。麦可思研究院的2011年、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据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仅为67%,国际政治学专业相关度低至16%。从本科专业门类来看,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89%),最低的是历史学(46%)和法学(48%)。将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同期专业相关度进行比较,发现本科院校高于高职高专院校约7-10个百分点,211院校高于非211院校2-4个百分点,约三成的大学生抛弃了大学四年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选择了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3]。
由此可见,专业与职业存在较大比例不匹配现象,尤其是文科类专业更为突出。把专业与就业不匹配现象归结为就业难,本文由此提出的问题是: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一定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吗?从事专业不对口或匹配性差的工作就是就业难吗?如何评估文科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据此提出关联性就业假设: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核结构与结构使大学生就业选择呈现出匹配性差异和相关性选择,专业对口不是评价就业的标准,在社会发展和职业链条中找到专业位置就是就业,这对实现专业、职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社会学专业作为文科类专业的代表,历史悠久,1838年由法国人孔德创立,随后得到发展,18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创立世界第一个社会学专业,至今仍是最基础的一门社会科学和专业,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进社会学,建国后的1952年取消了社会学专业,1978年得到恢复,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社会学类本科专业达到416个。社会学专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其专业职业属性相对较弱,其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较好体现关联性就业假设的条件,以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学专业为样本,通过考察就业状况来检验关联性假设。资料来源包括:(1) 2010年7月至8月进行的毕业生追踪调查,以社会学2002年至2010年毕业的学生600人为总体,以网络问卷方式调查了80人,回收有效问卷80份。男生占42.5%(34人),女生占57.5%(46人);本科占62.5%(50人),双学位占20%(16人),研究生占17.5%(14人);出生时间从1978年至1987年,最大年龄32岁,最小年龄23岁。就业是指毕业生实际在岗位上工作并获得报酬的劳动状况,就业状况反映出专业教育质量,设计12个指标进行测量。(2) 2009级(75人)、2010级(66人)毕业生就业协议中所表明的就业单位。(3)2015年召开毕业10周年回母校的30名毕业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
二、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关联性就业特点
我校社会学专业1995年创办至今,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呈现出就业单位性质多元、就业领域宽、就业岗位多样、职业向上流动等特点。
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包含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两种形式,横向关联是以本专业为基础而在不同职业之间呈现出来的关联,可以用就业领域、职业变动、工作满意度、就业途径等四个指标来测量。(1)社会学专业的基本职业特质是社会管理、社会调查、社会工作,就业领域包括党政机关、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职业包括社会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社会规划、公共关系等。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分布以企业和政府部门为主导,呈现出企业就业比例下降而政府部门比例上升的趋势。在第一份工作中,销售类有10个,公司、党政部门的行政管理类有27个,学校等教育机构有7个,广告传媒类有5个,其他15个。就2009级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除去未就业的6人外,在就业的69人中,就业单位是企业的为36人,党政事业单位为15人,考研留学为10人,其他为8人;从2010级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除去未就业的5人外,在就业的61人中,就业单位是企业的为34人,党政事业单位为8人,考研留学为7人,其他为12人,这些职业体现了横向关联的特点。(2)从职业变动率来看,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成的毕业生至少变动了1次工作单位,企业就业比例由最初的62.7%下降为目前的53.1%,政府部门就业比例由最初的26.6%上升为目前的32.8%,在学校就业的比例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在提高。(3)在工作满意度方面,近6成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表示满意,1/3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是一般。(4)在就业途径方面,2/3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就业,1/3通过家庭、亲戚、朋友等非市场途径就业。
纵向关联是同一职业的不同环节、不同职级之间的关联,表现为职业的晋升状况,把承担一定管理责任的岗位称为管理类业务,只是普通职员或工作人员身份的岗位称为执行类业务。2010年数据显示,管理类业务由最初的41.3%上升为目前的57.8%,执行类业务由最初的58.7%下降为目前的42.2%,中级职务由最初的4.8%上升为目前的25.0%。
本文把就业单位性质多元、就业领域宽、就业岗位多样、职业向上流动等特点的就业情形称为关联性就业,它是文科类专业普遍具有的一种特质,目前文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就是关联性就业理念的体现。
关联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连带性,是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在内容、功能、机制等层面所具有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关联性就业是以本专业为基础而在专业对应的职业领域寻求工作并适应社会变化需求而调整职业的过程及结果。(1)关联性就业以专业为基础,专业的职业属性显著度对职业方向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2)关联性就业是一个动态的调试过程,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发生变化;(3)关联性就业是社会结构中的子系统,受就业形势的影响;(4)关联性就业是一个比专业对口或职业匹配更具有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性的概念,更符合专业发展、社会发展与职业选择的现实和内在关联,更能够指导专业建设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5)关联性就业是提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核结构与结构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6)关联性就业作为一种理念,目的是把握好就业质量与数量、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辩证关系,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立足提高一次性就业率,然后逐步提高就业质量。
三、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关联性就业的生成机制
专业、职业、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关联性就业机制,目的在于揭示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的发生原理,论证关联性假设的可行性,关联性机制可以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社会学专业对职业的影响途径即关联性机制体现为: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为4.7%,间接提供工作思路的为23.4%,通过培养健全人格而更好适应社会的为67.2%。
(一)关联性就业的内在机制
首先,专业内部关联。任何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都由内核层和层构成,能够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属于内核层,是专业的核心部分,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构成,能够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属于层,是专业的非核心部分,由通识通修、选修等课程构成,内核和构成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内核层凸显专业个性和差异性,是就业的显性标志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依据,层凸显专业共性和通约性,成为职业迁移和转换的显性标志。社会学核心课程和课程能够支撑社会学毕业生选择与社会相关联的就业领域,任何社会组织都有管理、文秘、公关、调研等功能,这就为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岗位,这也是社会学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较显著且具有跨专业就业优势的原因。
其次,专业之间的关联。专业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和建构起来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包括认知和方法两个部分,认知是专业的知识结构,方法是专业建构和演化的哲学基础和研究技术,从古代到近现代,知识体系从笼统混沌到分化具体再到综合,文理交叉,科学与人文融合,这为专业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我国目前的专业设置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门类,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在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中确定62种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专业介绍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专业实验、修业年限、授予学位[4]。文科类专业就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7个门类,管理学具有文理交叉的特点。文科类专业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和人,社会是具有自身结构、功能和运行规律的有机体,其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结构是专业形成和演变的基础和前提,以社会不同侧面和属性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社会科学,主要专业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以人自身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为对象形科学,主要专业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既有分工和差异,又存在交叉和共性,专业差异性体现在学科知识体系和具体工作领域方面的不一致性,这是专业成立的基本依据。专业共性体现为文科类专业在通识通修课程设置上的一致性,都有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思想政治理论、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研究方法、外语应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共同的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具有一致性,都设置了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
(二)关联性就业的外在机制
首先,职业之间的关联。职业是社会分工所要求的实践活动及其领域,是解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实践,也是个体获得生存发展资料、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依据,各种职业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由此构成职业体系,职业之间存在互补性和通约性,互补性是指职业之间构成产业链条的相互支持性,通约性是指职业之间在工作流程、思维方法、知识基础等方面的互通性,具有较强的职业迁移性。单位是职业的载体,是拥有不同专业的个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分工与合作的场所,在一个单位内部以及在不同单位的业务和交往过程中,存在多种专业分工与合作,这为文科类专业就业提供了机会。
其次,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联。根据专业的职业属性的显著度与职业方向的显著度的关系,把关联性就业分为两种类型:(1)职业属性越明显的专业,其职业方向就越显著,专业方向直接指示职业方向,可称为强关联性就业;(2)职业属性越不明显的专业,其职业方向就越模糊,专业方向间接指示职业方向,可称为弱关联性就业。强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往往是社会结构及分工体系中比较具体的专业,研究对象是社会的某个局部或子结构,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艺术等;弱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往往是社会结构及分工体系中比较抽象的专业,研究对象是社会整体,如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哲学、文学。强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可以称为工具理性为主的专业,其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较高,往往被称为热门专业;弱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可以称为价值理性为主的专业,其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低,往往被称为冷门专业。
强关联性就业与弱关联性就业受到社会结构及其就业形势的影响而呈现出复杂的就业结果,一是强关联性就业不一定取得充分就业的结果,二是弱关联性就业不一定取得不充分就业的结果。目前从专业对口角度来定义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的就业就是高质量的就业,专业对口性差的就业就是低质量的就业,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体现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思想,但这是一种静态思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可以做到,却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为专业人才就业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提供了机会,任何文科类专业均在社会中有自己的结构定位和功能定位,加上文科类专业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二者共同决定了专业之间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关联性就业也就具有可行性。
再次,专业、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关联。社会是专业和职业的实践场域,是专业和职业孕育以及演变的源泉。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变迁而呈现出复杂的关系,直接体现为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新旧职业交替现象突出,新职业层出不穷,职业的关联性更加突出。对已经就业的大学生而言,面对变动中的职业结构,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在学好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需要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最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有助于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通过社会学专业关联性就业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的发生机制,证明关联性就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从而为文科专业就业和专业建设提供了理念和方法论的启示和借鉴。
四、关联性就业观对文科专业建设的启示
(一)更新就业理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专业、就业、创业相结合,处理好专业内核与外延、本行与外行的关系,既立足本专业,又能根据形势实现专业迁移,努力提高就业率,改变从一而终、等、靠、要的惯性思维。
在职业选择方面,用A、B表示不同专业所构成的职业领域,a、b表示职业领域中的一个工作,首先寻找专业对口性强的职业,即a∈A,就是在专业对口的职业领域A中找到一个工作a;当不能找到对口性强的职业时,就是去寻找对口性弱的职业,即a∈B,就是在B职业领域中找到一个工作a,总之要实现就业。
在职业迁移方面,在职业实践过程中,在对口性强的职业过程中不断向高端迈进,提高就业质量;对于对口性弱的就业情形就是职业迁移,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而提高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二)打造专业特色
专业方向和特色越显著,毕业生就业的目标越明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需求就越清晰。就社会学专业而言,毕业生比较认可的三个专业方向是公共关系、调查与统计分析、社会工作与管理。有毕业生建议设立社会工作方向,鉴于社区发展迅速现状,可增加社区建设类课程,可包含心理建设。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建议将现有的社会保障课程延伸细化,并且学校能和更多的后勤保障单位合作,提供毕业生更多去社区或者劳动保障部门实习的机会。完善公共关系方向,建议学校与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或者营销策划公司合作,提供实习机会,提前感受行业气息,这与另一项调查结论是一致的,认为课程设置应遵循宽且精的原则,应有1-2个方向能与社会需求靠拢,如管理、营销[5]。二是深化课程教学设计,增加与就业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应用型课程,如开设市场营销、应用文写作类课程,“定期举行针对当前社会热点的社会学分析讨论会,以相对强制性的约束引导大家自觉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增加一些社会学对企业运行及管理方面的影响及研究类课程,从社会学角度对企业进行独特的分析。”这与现有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课程设置要以贴近企业生存环境、能对工作产生直接指导作用和能力的课程为主,而以研究性课程为辅,突出SPSS、应用写作、公共关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团体与个案工作[6]。三是建立相关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公共关系、市场调查、社区服务、政府管理等环节受到实际训练。有毕业生就建议:“在教学初期就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较早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认知,更全面地认知自己和专业工作方向。”
(三)营造就业氛围
对部分弱关联性就业专业而言,尤其需要扩大专业的舆论空间。企业和政府组织以及公众对社会学认知不足,影响就业。目前需要借助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利氛围,通过专家学者的宣传、对社会建设的建言献策、普及社会学知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加用人单位对社会学专业的了解和对毕业生的接纳;政府在就业岗位方面给予应有的支持,如各级政府部门购买专业社工服务以增加社会学专业人才就业领域,发挥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作用,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措施[7],取消某些职业资格证书在报考条件上排斥社会学专业的规定。
(四)提升综合素质
弱关联性就业和强关联性就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为此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身心健康状况、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等层面,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获得的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英语、计算机水平、演讲辩论赛、科技竞赛等,通过这些素质训练,可以为大学生实现关联性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扬.大学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研究: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82-88.
[2]李海波,等.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7):97-99.
[3]麦可思研究院.2011、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董金秋, 王平.高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评价研究[J].社会,2003,(2):16-18.
关键词:农村女性;婚姻移民;城市适应;社会工作方法
一、问题与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大规模地涌向城市。这种人口流动带来的后果之一是人们可以在更大的地理空间范围中择偶,特别是原本相对隔绝的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之间的通婚有了明显的增加。这里的城乡通婚因受婚姻梯度的作用常常表现为城市低层男性与农村中上层女性的结合,即在城市社会中处于低端位置的城市男性,与处于外来流动女性中的中上层女性联姻。由于多种因素,一部分城市男性在城市的婚姻市场遭遇挤压,难以在同户籍性质的城市人群中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他们转而进入比城市婚姻市场低一级的农村婚姻市场,这时候他们的城市户籍成为了农村婚姻市场上的优势,他们以此来和处于户籍劣势的农村中上层女性进行婚姻交换。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相当规模的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群体――城市的外来农村媳妇。城市外来农村媳妇指的是原本为农业户籍,生活于本地或外地农村的女性,通过与城市男性结婚而定居在城市,并且因婚姻关系将自身户籍以夫妻投靠的方式迁至城市,个人身份也由原先的农业人口变更为城市居民。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探讨了与外来媳妇和女性婚姻移民相关的问题。周海旺从户籍制度的层面讨论了两地婚姻的增长及其内在的原因,展示了上海外来媳妇的家庭困难以及婚姻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并就解决外来媳妇及其子女的户口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对策进行了探讨。①谭琳等人讲述了外来女性在江苏张家港打工并通过与当地人结婚而定居在那里的经历,并对这些女性的婚姻移民为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和婆家而设计的策略与行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②赵丽丽同样以上海市“外来媳妇”为例,分析了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的状况,提出城市婚姻移民因为婚姻得以进入城市生活,但其社会地位并没有因为婚姻而得到提高,从社会适应的总体状况来看,城市女性婚姻移民应属于介于农民工和市民之间的边际人。③周佳懿通过对4个外来媳妇的访谈并结合一些报道资料,考察了女性婚姻移民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适应问题。④
然而,以上相对有限的文献存在一个关键的局限,就是没有将外来媳妇或女性婚姻移民以城乡户籍做出明确的区分,而是笼统地将城市与农村这两类不同户籍性质的通婚问题放在一起来进行讨论。所以,尽管有些论文涉及了社会适应的问题,但是将不同户籍性质的个体未经分类地放在一起来考察,无法很好地说明农村女性个体进入城市后的社会适应问题。因为城乡户籍身份的差异往往是这种婚姻以及社会适应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户籍身份的女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她们在面临迁移、婚姻生活和城市适应等方面,也同样会存在明显的差异。
正是针对上述局限,本研究将聚焦于嫁进城市的农村女性,聚焦于她们在城市生活中的适应状况。一般来说,社会学意义上的适应行为指的是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与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机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⑤对于嫁进城市的外来农村媳妇来说,她们面临着适应城市社会生活的诸多问题:她们在城市的适应状况是怎样的?她们是否能很好地适应婆家的生活、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被婆家接纳?她们能否被所在社区的人群接纳?她们能否被城里工作单位中同事接纳而不被另眼看待?她们在社会适应中遇到了哪些难题?这些难题又该如何来解决?这些就是本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设计
笔者于2007年在南京、2009年在上海、2010年在北京进行了实地调查,深度访谈了65位城市外来农村媳妇以及她们的家庭。我们通过社区或熟人的介绍,找到外来农村媳妇本人,在得到对方的同意后进行访谈。我们采用了统一的访谈提纲,采用非结构式的访谈方法,在访谈中根据实际情况拓展了访谈的内容。每个访谈对象的访谈时间为1~3小时,有些对象访谈的次数超过2次。我们还在访谈对象所在的社区做了相关的背景调查,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访问了访谈对象的家庭成员。同时在访谈前后,我们寻找各种机会去观察访谈对象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希望能够在她们生活和工作中体察她们作为外来者在各个方面融入城市社会的细节。研究的中心主要围绕城市外来农村媳妇对婆家的适应、对社区生活的适应和城市职业角色的适应三个方面。
三、对婆家的适应状况及问题
融入婆家对于外来农村媳妇而言是最为重要和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外来农村媳妇作为一个新的家庭成员在婆家需要适应新环境和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作为一个来自外群体的“陌生人”,外来农村媳妇在婆家能否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平等的对待、能否以一个家庭成员的身份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是衡量她在婆家适应状况和被婆家认同与接纳的指标。外来农村媳妇要真正融入婆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婚姻关系中存在着一定的磨合期,夫妻双方要适应和融入对方的家庭本身就存在一个过程。如果双方各自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存在一定或较大差异,那么在适应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诸多矛盾与冲突。如果夫妻双方的身份和地位不是“势均力敌”,那么矛盾和冲突的情形可能就会更加复杂。可以想象对于身份“低贱”,跨越户籍鸿沟嫁进城市的外来农村媳妇来说,适应和融入婆家的难度较之拥有城市户籍的媳妇要更大一些。
对于城市婆家来说,外来农村媳妇属于“他群”,本能地就会遭到来自婆家的“我群”的排斥。有些外来农村媳妇在嫁进婆家时是受到欢迎的,这是因为她的城市婆家能够较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儿子难以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对象,只有通过找个农村媳妇才能解决其婚姻大事,因此相对来说比较欢迎农村媳妇,但欢迎并不表示真正的认同。而有的外来农村媳妇在嫁进婆家时遭遇阻挠,因为婆家嫌弃她们的农村身份。例如:
WZ的婆婆只有在心情好的时才会有笑脸给媳妇,绝大多数时对她以“乡下人”相称。当她看WZ不顺眼时会开口就骂。有一次WZ翘了个二郎腿,婆婆一巴掌朝她腿上打去,同时还说乡下人坐没坐相。WZ只好笑嘻嘻地乖乖坐正。――个案4⑥
调查发现,无论是得到欢迎还是遭受冷遇,城市外来农村媳妇必须在婆家谨慎言行。由于外来农村媳妇在婆家里的弱势地位,使得她与婆家之间的互动表现为她个人对婆家的完全妥协和依从。外来农村媳妇必须压抑个性和放弃自己的生活习惯以适应婆家。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外来农村媳妇的婆家都在她们面前显示了城市身份的优越感。有些甚至还将农村户口作为歧视外来农村媳妇的理由。由于地域差异和生活背景的不同,外来农村媳妇与婆家总会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而外来农村媳妇对此抱着谨小慎微、息事宁人的处事态度,对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采取忍耐和克制。正如彼德・布劳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中所言:“一旦优势地位在政治或经济结构中牢固地扎下了根,那么它就可以使一个人以贡品的形式从下级那儿榨取利益。”。⑦对于外来农村媳妇来说,城市婆家具有优势地位,一是他们人多势众,而自己势单力孤;二是他们在户籍上高自己一等,自己的城市身份要靠他们得以获得。因此外来农村媳妇只有付出谦恭、顺从和农村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的品质才有可能换取婆家的较好的对待。比如:
WX:“我婆婆不高兴时会给人看脸色,这时我就赶快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把孩子带进自己的房间,等她气消了再出来。我想如果娘家在这里就不会这样了,我是外地农村的,不受气怎么办呢!”――个案39
努力维护城市婚姻是外来农村媳妇家庭生活的第一要旨,因为这个婚姻是外来农村媳妇在城市的立身之本。对于女性来说,婚姻是个体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生命事件,它的成功或失败将严重影响个体的生命历程。对于外来农村媳妇而言,她们的城市婚姻看似是个人行为,但在其背后不无社会结构的强大力量。而与城市女性相比,外来农村媳妇的城市婚姻对于她们尤为重要,一旦她们丧失了它,她们很可能在城市无法立足,而农村又是她们难以回去的地方,她们因此会成为了城乡之间的“边缘人”。由于心理上的弱势地位,外来农村媳妇不敢去维护自己的权利,只能用忍耐去交换婆家的接纳,她们往往过着低质量的家庭生活,有时还会遭遇家庭暴力。为了在城市有一个立足之地,她们忍受着婚姻中的不平等。
四、对社区生活适应状况及问题
城市外来农村媳妇除了适应婆家生活之外,还面临着适应城市社区生活的问题。流动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构成对城市居民生活空间与资源的压力,更增添了城市居民对流动农村人口的排斥。也就是说很多城市居民对流动农村人口所采取的主要互动方式是冲突,而不是竞争,更不是合作。所采取的态度是轻视,而不是平等,更不是理解与包容。⑧由于城乡分隔的历史原因,一部分城市居民对来自农村的人群存在着偏见和歧视。虽然外来农村媳妇因为婚姻获得了城市居民的身份,但既往的农村出身仍然会让她们遭遇歧视和偏见。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不同于农村,在城市人际互动不太频繁,彼此存在着一定的空间,邻里之间可能互不相识更没有往来;而在农村社区成员之间常常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血缘关系,他们是彼此熟识、互动频繁和交往密切的。因此外来农村媳妇必须适应城市社区的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调查发现,外来农村媳妇普遍认为城市里人情淡漠,她们与城市邻居之间交往很少。当她们刚进入城市社区时作为一个新来者可能得到关注,而她的农村身份可能会给她带来某种程度的轻视,因此外来农村媳妇一般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农村身份。由于她们外来者的身份以及不同于城市的文化生活习俗,外来农村媳妇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来自城市邻居们的歧视和排斥,而这种来自城市人群的歧视会加深外来农村媳妇的自卑感。有的被访者深有感受地说:
YY:“在嫁到南京时,我感觉到了城里人对农村人的歧视。我口音是外地的,一旦被发现就往往会被城里人欺负。”――个案21
作为社区居民,城市外来农村媳妇与社区工作人员之间存在着管辖与被管辖的关系。社区作为政府在城市社会的基层管理部门,它担负着辖区内居民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按以往的惯例,源于外来农村媳妇存在着户口从农村“搬到”城市的现象,外来农村媳妇被称为“搬家户”⑨,这是社区内部的通用词汇,具有一丝居高临下的色彩,所以只是通用于工作之中。以往社区对外来农村媳妇的管理较多,外来农村媳妇的婚姻登记和迁移户口的书面证明材料都要由社区出具,现在这些手续已经简化不需要经过社区。目前社区对外来农村媳妇的管理集中在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由于外来农村媳妇中的大多数没有正式工作,因此她们的计划生育问题就由社区进行管理,被称为计划生育“自管对象”,由社区负责给她们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对于生活困难要进入城市的“低保”的外来农村媳妇及其家庭,社区负责帮助她们进入审批和发放程序。对于没有职业的外来农村媳妇,社区有时会给她们提供一些临时性的工作机会。例如:
HL:“我和老公在社区摆小摊卖面条,主任对我俩很照顾。”北京B社区主任:“HL的老公有精神残疾,HL从外地嫁进北京,她两口子没工作,我们根据她家的情况给他们进了低保。”――个案63
由于基层管理工作的繁杂使得社区无法给予外来媳妇这一群体较多的关注,也不太可能用专业的方法来开展对她们的社会工作。作为管理层的社区对外来农村媳妇只限于一些基本面的管理,调查发现,社区一般只掌握了外来农村媳妇的姓名、年龄、住址和生育状况。由于人员和经费的缺乏,社区的这一块工作缺乏深入和细化。调查发现外来农村媳妇对社区存在较强的依赖。她们中的一部分因为无业而在社区里摆摊为生,而这就需要获得社区的关照。因此她们对社区的指令反应积极,对社区工作人员尊敬谦恭,这是由于外来农村媳妇将社区视为她们在城市社会关系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她们对社区的信任是一种强信任。由于在城市的弱势地位和关系网络的缺乏,她们在城市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的获得要依赖社区层面的支持。
五、对职业角色的适应状况及问题
对城市职业角色的适应也是外来农村媳妇面临的问题。除部分自我雇佣或没有参加工作之外,外来农村媳妇一般在某个单位打工,身份类似上班族,因而也就形成了一定的业缘关系。在调查的65个个案中有21个外来媳妇在单位里打工,她们有的是家政公司的钟点工,有的是美容院的美容小姐,有的是公司勤杂工、保洁员,有的是超市理货员,有的是商场的营业员,还有的是公司文员。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习惯于流动,工作和生活中的流动使业缘中的人际关系变得不再像过去那样稳定和密切,人际交往往往是浅层次的。基于这些因素,外来农村媳妇们所在的工作环境就变得较为宽松,这就使得她们比较容易地适应工作的环境和氛围。适应中也会存在一些困难,但难度要比婆家的适应降低很多。
外来农村媳妇在工作单位中的人际交往显示出了较高的同质性。她们一般都与自己背景相同的人建立了较为密切的互动关系,而与那些与她们异质性强的城里人保持疏远关系。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外来农村媳妇都表示在城市里没有朋友感觉孤独。其实她们没有的只是“出生在城里的朋友”。在城市中她们的朋友要么是老乡,要么是一起打工的与她们背景和文化层次一致的人。而不同的背景和文化层次使她们无法融入进城市人的生活圈,被隔绝在城市人的交往之外。我国的二元结构造成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区隔,也造成了外来人口在城市的融入隔阂和障碍⑩。外来农村媳妇尽管通过婚姻改变了农村身份,但她们的外来性质却依然成为一种标签。由于城乡差别和文化壁垒的存在,一部分城市人在感情和行为上存在对她们的歧视与隔离。例如:
YM:“我来上海已经有五年了,但在城里感觉很孤独。我的朋友一般都是老乡或者是在打工过程中结识的同事,大家的背景差不多,没有城里的朋友。如果遇到一些问题和难处一般都会打电话回家去说说,如果需要帮忙一般会找在这里的老乡和过去一起打工的同事。”――个案24
调查发现,外来农村媳妇在业缘关系中的互动状况比较好。工作中结成的业缘关系是外来农村媳妇获得心理支持的主要环节,而这种支持是她在城市婆家和农村娘家无法得到的,因为她们的业缘关系拥有相同的背景和面临类似的问题,因此很容易获得共鸣。可以说业缘关系是外来农村媳妇在城市的社会支持网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但值得注意的是,外来农村媳妇所结成的业缘关系大多是那些和她们在背景和身份上同质性强的人群,她们结成较为频繁的互动关系并形成了交往圈子。而在和其他来自城里的同事之间由于身份和文化的差异,仍然存在着区隔,维持着表层性的工作交往,几乎不存在情感上的交流。
六、结论与讨论
城市外来农村媳妇通过婚姻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完成了从身份上从农村向城市的改变。在男权中心的社会里,对于女性而言,从夫居式的婚姻不仅会改变原有的生活轨迹,甚至带来命运的改变。对于农村女性来说,通过婚姻进入城市,改变农村身份既是她们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方便可行的现实路径。因为在农村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文化氛围中,女性缺乏其他改变身份的机会。以往研究发现,许多农村未婚女性由于进城打工而产生了留在城市的强烈意愿,她们不愿回到自己土生土长的乡土社会中。城市外来农村媳妇无疑是农村女性流动人口中的“幸运儿”。作为流动的农村女性中的特殊群体,与城市男性的婚姻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轨迹和生活状况,她们如同一粒种子就此在城市扎根、开花和结果。嫁入城市同时也意味着她们与乡土社会有了进一步的隔绝,因为她们必须改变以往农村社区的生活理念、社会交往和思维方式,以适应自己的城市新移民的身份。
1958年制定的户籍制度将城市和农村截然分开,暗示了不同性质户口的等级和价值。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空间的人们因此在社会身份、权利、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上存在着巨大差异,户籍在带来制度上差别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社会认同和社会交往上的边界。城市人群通常出于优越感而对属于外群体的农村人群不大认同,存在一种普遍性歧视;而农村人群通常出于自卑而远离城市主流社会,存在一种普遍性自卑。仅以现行的户籍制度为例,该制度不仅将公民分成具有不同户籍身份的“城里人”和“乡下人”,还在住房、教育、就业等方面给予两者极其不同的待遇,使所谓城市里外来的“乡下人”遭受到了严重的社会歧视。虽然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城乡二元体制”正在逐步向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转变,但城市身份认同仍然以既有的户籍制度为基础,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11。随着户籍制度的变革,通过婚姻迁移可以变更户籍身份。城市外来农村媳妇尽管已经拥有或即将拥有城市身份,但她们的农村出身依然会使她们处于一贯的城市对农村的歧视之中。有人可能期望,随着打工妹与城里人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将会带来更加无差别的相互理解,以及对于城乡二分法和刻板印象的批判。但是实际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打工妹和其他农民工与城里人之间的接触并没有减弱任何一方的成见。12由于城市居民天然的“我们群”意识和“一等公民”的优越感,由于城市农民工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与城市居民的隔绝,使得进入了城市人群生活之中和群体内部的外来农村媳妇成为城乡对垒中城市对农村歧视的承担者。城市婆家和城市里与之发生联系的人群都可能将城市对农村传统的歧视施加在已经转变为城市身份的外来农村媳妇身上。从某种程度上说外来农村媳妇以个体的方式承担着她们所来自或代表的农村群体所受的歧视,户籍的壁垒虽然消失了,但文化的二元壁垒依然存在。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到在城市中依然不乏歧视城市外来农村媳妇的行为,这些行为经常发生在她们的婆家、所在的社区和工作单位里。这些歧视行为不仅侵犯了城市外来农村媳妇的权益,而且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城乡身份上的壁垒将逐渐消除,但文化心理分野的消除还要假以时日。进入城市的农村妇女还要面临一个如何在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转型、如何通过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以尽快融入现代都市文明。13婚姻迁移使外来农村媳妇进入了城市社区和城市社会,但是这并不代表她们就此成为了真正的城里人。因为婚姻迁移和社区迁移并不同步。婚姻迁移是快速和显性的;而社区迁移是内隐的、长久的和缓慢的。从本质上讲,社区迁移是一种文化上的调适,是由外群体进入内群体的过程。外来农村媳妇必须进行再社会化才能完成对城市社会的适应,这种再社会化需要外来农村媳妇个体和城市社会进行有效的互动才能较好地实现。而社会工作的方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够帮助她们适应城市社会和改善自身的弱势地位的专业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的专业活动,也就是一种社会制度,具备社会制度的功能。它所救助的主要对象就是那些在社会系统中不能很好地完成社会角色的弱势群体,在社会中处于较差的社会地位或缺乏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群体。14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外来农村媳妇具有身份和性别的双重弱势,她们需要得到作为具备社会制度功能的社会工作的关注和扶持,需要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分析她们面临的困难,向她们提供具体的帮助,提升她们与城市社会的相互适应的功能,从而促进她们的自身发展。
以外来农村媳妇为案主的社会工作适宜在社区层面开展和进行,因为社区是外来农村媳妇在扎根城市的坐标。绝大多数的城市社区都存在外来农村媳妇,因此城市社区是开展对外来媳妇的社会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责任者。社区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协助居民使其生活方式适应他们所接受的或外界加给他们的变迁。15作为新移民的外来农村媳妇进入城市社会后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一个适应过程。由于她们自身素质不高,难以在城市获得高薪的工作机会,特别是她们的婆家也大多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因此外来农村媳妇及其家庭常处于经济贫困状态,属于城市的贫困群体。目前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城市反贫困行动体系,为贫困者提供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其他各种社会服务。16而对贫困群体的帮扶政策的落实很大部分在社区层面开展和实施。由于外来农村媳妇群体在城市没有正式的职业,她们除了经济上的贫困外还存在着权利缺失、权利侵害等问题,因此对外来农村媳妇及其家庭的帮扶工作主要由社区承担,在社区开展对这一群体的社会工作也十分必要。对外来农村媳妇开展的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对她们及其家庭进行增能。社区可以充当召集者和倡导者的角色,负责社会工作具体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召集社会机构或调动社区内外的志愿者协同行动,倡导建立维护外来农村媳妇权益和社会保障的相关规定和措施。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梳理外来农村媳妇的分布状况,建立起外来农村媳妇的个人和家庭档案,包括家庭人口、居住状况、其本人及家庭成员的职业情况、外来农村媳妇的迁出地、婚龄、生育状况和社保状况等。其次在调查家庭情况的同时,对外来农村媳妇进行访谈,了解她们在城市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然后根据需要进行社会工作介入。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对一些需要帮助的外来农村媳妇个人开展个案工作,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诸如提供相关信息咨询、家庭沟通技巧的辅导,帮助她们建立自信和提升自我价值感。对具有相同情形的一些外来农村媳妇开展小组工作,诸如妇女支持小组,婚姻辅导小组,反家庭暴力小组等,帮助她们建立情感支持和经验分享的社会网络。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内倡导居民之间平等友善的良性互动,消除对外来农村媳妇的歧视,建立接纳和有归属感的社区氛围。通过社区发展来改善社区整体环境,整合社区资源为弱势群体提供直接的帮扶。17社会工作强调以人为本,它可以帮助外来农村媳妇及其家庭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协调社会资源来摆脱她们面临的困境。
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加强社区管理,使外来农村媳妇这样的城市新移民与城市社会的其他成员之间相互接纳和平等相处,以社区融入带动社会融入,这样就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消除社会不平等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正。
注 释
①周海旺:《上海市外来媳妇及其子女的户口政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3期。
②谭琳等:《“双重外来者”的生活――女性婚姻移民的生活经历分析》,《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③赵丽丽:《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以上海市外来媳妇为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④周佳懿:《上海女性婚姻移民社会适应个案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上)。
⑤王康:《社会学词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52页。
⑥为保护个人隐私,个案中外来农村媳妇的姓名用拼音字母代替。
⑦(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133页。
⑧李红琼、黄正泉、梁剑宏:《流动农村人口心理困扰成因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⑨“搬家户”的一词源于南京市社区过去的工作用语。由于在北京和上海实行了户籍进京进沪的限制政策,一般外来媳妇必须在婚后8~15年才能户籍迁入。
⑩许涛:《我国公民与外来人口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人口学刊》2012年第4期。
11张广利、张瑞华:《城市外来人口“身份―认同”研究的范式转换》,《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12(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和社会变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9页。
13金一虹:《城市化――妇女发展的又一机遇和挑战》,《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6期。
14陈成文、孙嘉悦:《论社会工作的功能:一个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视角》,《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5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0页。
16李叶叶:《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城市贫困群体脱贫对策探析》,《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关键词:组织 个人 临时高管
一、案例与背景介绍
(一)案例呈现
辉瑞公司(Pfizer) 是美国最大的跨国制药公司,创立于1849年。Daniel Lee是辉瑞公司的副董事长,他在一年前第一次使用公司外部的专业人才,用于在一次特殊情况下给予公司经验性帮助。他的同事不久便发现了他们可以更战略性地利用这类人才。他们说,与由有一群年轻合伙人组成的传统咨询团队相比,有经验的年长专家有时更容易引进与融入项目。现在Lee和他的小组正在大部分以项目为基础的日常运营中引入独立专业人士。Lee说:“只要你看到公司外部的人才基地,就会不加考虑地尝试使用这些人才。”
因为临时高管市场才刚刚兴起,大部分的公司还没有准备得到这个优势。他们没有雇佣临时人才的预算,没有系统地考虑在工作上怎么能分工,还是不知道怎么成功地将临时人才融入到组织里。但是他们能很快地解决这些问题。在辉瑞公司的日常运营中,Lee常常与世界各地的中介公司保持联系,以了解相关独立人才的技术和经验情况。另外,Lee还与公司的高管协调,来确保他们能够认同这一全新的使用人才的方式。同时,他的小组成员还引导即将为公司短期项目服务的外部专业人士对辉瑞公司进行必要的基础了解。
(二)背景介绍
在上文案例中,辉瑞公司将开始作为长期计划引进的、服务于以项目为单位的公司运营事务的高级人才被称为临时高管(supertemp),通常是高级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士。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他们不长期在一个公司工作,而是像顾问那样跟着工程走。比如,这个月他们在一个公司管理工程,下个月去另一个公司管理工程。需要指出的是,临时高管与普通的临时工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区别,他们通常是在顶尖学校和公司接受专业训练的高级人才,享有较高的收入水平。
临时工作形式在过去60、70年间就已经出现了,雇佣在初期也是非正式的,有着约300%的年周转率,那时的大公司几乎外包了所有生产环节。在二战期间,美国的工资控制限制了雇主用高工资来吸引工人的可能,因此公司开始发展收益共享和养老金项目,在这一背景下,全时全职雇佣的现代模型产生了。然而,就在美国公司的全职雇员形式发展短短几十年之后,就业形式又开始像其他类型转变。1970和1980年代的经济衰退导致公司膨胀的官僚制趋于小型化,这帮助全新的临时雇佣形式作为高管们走投无路的标志出现。随后到来的是全球化趋势,技术的发展和廉价的交通使得离岸生产易如反掌,临时工作作为被抛弃的经理们的避难所的地位被巩固了。
当然,案例中的辉瑞公司并不是最先也不是唯一开始使用临时高管的公司。作为一种逐渐流行开来的趋势,临时高管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全职雇员,在组织的运营和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临时高管出现的原因
(一)微观层面
1、个人层面
(1)个人社会特征的变化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使得个体在行动中受到社会规范、社会文化的影响,个人的社会特征也得以建构。在个人与组织关系中,个人携带外部于组织的社会特征进入组织,成为个人与组织关系中的关键因素,而个人社会特征的变化必然会对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产生影响,导致两者关系的变化。在过去,这些接受高等教育、任职于专业机构高级职位的高级人才更适应于稳定一致的工作环境,然而,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和教育方式的多样化,高级人才正在主动或被动地提高着自身灵活应变的能力,他们越来越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快速调整以达到适应状态,从而越来越能够迅速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2)个人主观驱动
大量研究表面,高度程式化的、重复性强的、枯燥无味的工作是极容易使个人产生抗拒心理的;而富有挑战性、有利于个人发展、能发挥创造性、展示个人表达能力的工作是令人愉悦甚至富有启发性的(Kohn,1971;Lorsch & Morse,1974)。临时高管的就业形式实际上是在另一种意义上实现高级人才们对合意组织特征的选择。临时、短期的工作特征使得高级人才进入的组织难以对个人施加长期的、程式化的官僚式影响。
(3)组织对个人影响的弱化
个人与其供职的组织有明显的经济利害关系,经济因素可以说是将组织与个人相联系的关键因素,是组织得以雇佣员工生产、员工愿意出卖自身劳动的根本原因。然而,作为高级人才的临时高管,即便工作稳定性或连续性难以保证,工作的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使得每次以项目为基础的工作都能为他们带来丰厚的收益,单笔收入的丰厚分散了收入非连续性带来的风险。这样一来,组织在经济方面对高级人才的影响就弱化了。 另一方面,组织对个人确定了个人在社会分层系统中的位置。组织中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工作机会和报酬,这代表着个人可能获得的社会地位。身为高级人才的临时高管本身已经拥有一定的社会分层地位,固定组织提供的社会分层途径并不是他们所迫切需要的。相反的,临时高管有着足够的资源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社会分层中更高层次的地位,多样化的组织经历或许更有助于处于社会分层中高地位的临时高管扩大自身权威的影响力。
2、组织层面
基于上一部分关于个人层面的分析,临时高管这一就业形式转变能为组织吸引具有高适应能力的人才,同时还能使高级人才在应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时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和表达力,提升工作参与热情,这对于提高组织效率和收益都大有裨益。另外,在医疗系统和税收系统并没有及时改革来应对这一新就业形式的背景下,雇佣临时高管将带来组织医疗保障支出和相关税费的减少,这无疑又为组织雇佣临时高管提供了动力。
3、个人与组织关系层面
临时高管的出现在深层意义上正是对个人与组织间这种根本矛盾的适应。临时高管的短期就业特点使得高级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组织结构之外,避免了可能的官僚制度束缚,也使得命令式领导的可行性大大减小。这种倾向于处于参与式领导环境的就业特点更有利于个人的自我实现,对自身工作环境有更大的控制权,鼓励个人发挥其认知力和感知力,减少下属对上级依赖,使其具有长远眼光。同时,临时高管这一形式临时匹配的特点无疑增强了个体需要与组织需要协调的频率和强度,个人与组织关系不再一味向组织需要倾斜。
(二)宏观层面
1、组织霸权的丧失
在个人和组织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个人往往会处于一个相对的弱势地位,而组织处于相对的强势一方,组织对个人的操纵和权益损害行为使个人无力对抗或选择不作为。这种现象,被哈特和斯格特称为“组织霸权”(Organizational Hegemony)(David K Hart,1975)。组织是处在整个大的社会体系之中的,因而个人与组织关系的变化的本质可以从更宏大的视角来探寻。从整个组织历史演化的过程来看,临时高管的出现是组织霸权的丧失、组织对个人控制的影响降低带来的契机。
从工业革命开始,组织数量持续增长、应用范围上不断扩大,结构不断改革,在社会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然而,科层制式的组织过于追求效率,遵循规则,客观上压抑了人性,“科层制成为现代人不得不钻的铁笼子”(W. R. Scott,2002)。二战之后出现民主化潮流使得人们对自身权利更加重视(David K Hart,1975),组织对个人控制功能弱化使得个人选择空间增大,并能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所必需的社会资源。组织霸权的削弱的一个后果便是组织内部变革,而临时高管作为高级人才的特征一直存在,但这种就业形式却是在近年来才逐步兴起,可以说这是组织霸权弱化到一定程度下的趋势,是高级的专业人才在外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基于自身发展需求做出的理性决策。
2、社会原子化
从组织意义上来说,社会原子化可以理解为组织霸权逐步丧失的结果,同时也反过来加速组织对个人控制的削弱。科层制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指责,组织成员的流动率开始逐渐增高,临时高管就是这样适应这一形式的高流动率的非固定人才。现代社会的原子化使得组织与成员之间的维系机制越来越少,导致了组织的整合度大大降低,从而为个体成员提供更多了更多的自由,而这种可能的自由选择造成成员与组织之间目标差异性增大,临时高管可看作是在这种目标差异驱使下,一些高级人才主动脱离组织,更多地追求个人意义满足的一种方式。
3、其它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美国经济的滑坡使得一些臃肿的中小型企业开始精简人员,大量行政管理人员被迫失业,而当大多数组织无力再负担起全职员工的薪金和福利时,临工成为了这一群体的不错选择,而这一趋势也进一步扩展到全球。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交通工具的低价化,境外的资本、产品甚至是知识都能够很快传入本地。人类交往的时空约束被弱化,国家和地区间的隔离状态被打破,而人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可以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而临时工作便成为了被解雇的管理者们最后的稻草。
三、临时高管面临的挑战
(一)对于高级人才
1、工作的不稳定性
对于组织的长期雇员而言,公司掌握着客户项目的资源,尽管如今公司能够提供的工作稳定性正在削弱,但相比于临时高管,全职人员的工作保障依旧较大。而对于失去了组织庇护的临时高管而言,需要自己寻找合适的项目加盟、自己接洽项目的工作、担心项目的成败。
2、发展的可能性
现代社会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知识水平低或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就注定要落后要遭淘汰。在传统组织中,为了将个人行为的绩效长期转化为组织行为的绩效,一些自发性组织为个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这种知识技能上的培训是个人尤为看重的。而临时高管对于自己发展的可能性也出现了内部的分化,部分独立工作的临时高管在这方面则显得有些无助,他们担心单靠自己很难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日常效率。而对于那些曾经自己开过公司的临时高管而言,在越多的组织间流转,反而越能保证期知识结构的时效性和多样性。
3、个人的孤独感
当临时高管脱离了正式组织的同时,也远离了融于其中的非正式组织。在社会原子化的大背景下,他们不能轻易地同事或同行去碰撞思维的火花,没有相互维系的感情逻辑,孤独寂寞对于临时高管而言是个莫大的挑战。但当临时高管的规模扩大,由社会工作网络联系起来的临时高管将形成一个特殊团体,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情况。
4、卫生保健、医疗系统
在美国,脱离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可能面临丧失支付医疗保障的渠道。以雇主为基础的医疗保障系统禁锢了企业家,同时为大型企业在人才争夺战提供了不公平的优势。这导致了“工作锁定(job lock)”。而挣脱了这种锁定的临时高管由于长期雇主方的缺失,导致其医疗保障的缴纳成为问题。
(二)对于组织
1、选择的困难
临时高管拥有一些专业技能和特定经验可能是公司内部人士所不具备的,例如扭转局面、并购、扩展国际市场等。但在企业找到一个辨别良才的方法之前,筛选和面试会花它们不少气力,同时,他们也不能保证能够找到一个值得雇佣、合适项目的临时高管。
2、信任和机密
随着交往的时空约束被弱化,全方位的联系、沟通和相互影响日益增强,人们对信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组织来说,要想雇佣临时高管就必须接受一个外人进入于组织大型高级项目,并知晓一些商业机密,这需要组织对于临时高管有一个必要的基本信任。但即使组织和临时高管双方签订了保密协议,相比于组织内部的全职雇工或者知名公司而言,组织将冒更大的风险。
3、没有准备就绪
临时高管这个市场刚刚兴起,大部分公司还没有做好充分利用其优势的准备,他们没有设立给这些高级人才的预算,没有明确如何系统地将手头的工作分成一个个项目,也不知道如何将这些临时的高级人才成功地融入整个大组织。
(三)对于社会
1、税收
税收作为实现国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收入形式,对于国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纳税人,每个国家也都有一套自己的分类和管理标准,但时常处理跨国项目的临时高管却为这种主要更具how they are working的分类管理提出了挑战,美国的情况尤为困,难。美国国税局对独立合同工的定义使得公司面临不得不像对待全职工人那样以追溯过往的方式对待临时高管的风险。
2、人才管理
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每个国家和文化都应该培养创新型的思维以求更好地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人才。由众多专业性人才组成的大型咨询公司、法律公司、会计公司和工程公司都将长时存在,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固定职业换取基于项目的职业生涯的专业人才来说,这些公司都是绝佳的培训场所。但不难预见的是,如果这些专业人士都知道,他们离开自己的固定岗位将会得到一个趣味性与挑战性并存的高薪项目,传统的大型企业将面临大规模的人才外流。
四、个体与组织变化的实质
综上,我们可以将临时高管出现的原因看作是个人与组织关系实质中的变化部分,而面临的挑战则是个人与组织关系实质中固有的或者短期内无法改变的部分。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彼此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利益博弈形成的交换互惠关系。而两者关系变化的实质上就是在这一关系实质框架内的变化发展。
首先,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是通过利益博弈形成的。
组织与个人利益的冲突而又相容的关系使得两者需要通过利益博弈来寻求平衡状态。组织目标实现的同时,个人利益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满足,而个人利益得到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更强烈的行为意愿,去谋取组织的整体利益。在这场博弈中,组织与个人双方的满足程度是在数量众多且持续进行的力量对抗过程中决定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情况不同。比如,在工业革命的大生产时期,组织显然在两者的利益博弈中占据有利位置,组织以极少的代价获得足够的产量和丰厚的利润,而个人则沦为机器的附属品。反观当下临时高管的出现,组织在双方博弈中的强势地位正在被明显的弱化,组织不得不做出调整来满足高级人才的要求,但组织仍然是从这样的调整中获益的,专业更为对口的临时高管大大提高了组织运转的效率,无疑有利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在组织与个人的利益博弈中,无论两者形成怎样的力量对比,无论哪一方在这一过程中获益更多,“双赢”是必然达致的平衡状态,也正因如此,组织与个人才有可能在历时长久的利益博弈中经历力量对比的改变甚至反转却仍然保持紧密的联系而不至破裂。
其次,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是一种交换互惠关系,而这一关系实质下隐含的是两者以彼此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共同未来取向。
从组织的视角出发,Tsui et al(1995)将员工与组织关系定义为管理员工与组织关系的策略,包括组织向员工提供的诱因和组织对员工贡献的期望两个维度。而我国学者陈维政等(2005)将员工与组织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为组织对员工的投入与员工对组织的贡献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强调的是双向交换关系。员工以个人努力工作和忠诚来换取组织给予利益和社会奖赏。我们不难看出组织与个人关系的实质是一社会种交换互惠关系。
不难发现,全职雇佣相比与临时高管而言,用自己长时间的付出、高度的忠诚除了换取工资外,还满足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情感的归属。而临时高管则更加侧重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去换取物质利益、自我实现等,情感性的交换大大减弱。这种交换关系的变化是迎合组织和个人利益需求的变化,它使得个人和组织都能够在其自身的盈利模式中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们看到的这种由全职雇员到临时高管的就业形式转变并非组织和个人关系完全的转变,而是二者关系本质的框架内的转变。
参考文献
[1]Jody, Greenstone M. & Matt Miller,“The Rise of the Supertemp”,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2(5):51-62
[2]Tsui et al, 1995, Choice of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influence of external and intimal organizational factors.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resource management,13:117-151
[3]理查德・H. 霍尔,2003,《组织:结构、过程、结果》(第8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4]阿吉里斯,2007,《个性与组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吴继红,2006,《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双向视角员工―组织关系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汤道化,2007,《单位制度变迁背景下的组织霸权》,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田毅鹏,2009,《转型期中国社会原子化动向及其对社会工作的挑战》,《社会科学》第7期
生于1970年,1992年于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毕业、之后到苏州市水产研究所工作4年。1996年考入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99年开始供职于《新周刊》,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2002年赴港,在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在《时尚健康》、《21世纪经济报道》、《男人装》等报刊有专栏。
裴谕新是《新周刊》的旧部,同事戏称“裴教授”。
印象中裴是个很“木”的人,不想数年后已是女性研究界声名日隆的“性博士”。
“裴教授”学成毕业来杂志社“走亲戚”,被我撞到,就约了专访。
访谈做了两次。第一次谈得中规中距,不满意,就想:何不拉上老同事一起边吃边聊,借题发挥呢?
于是,就有了这个七嘴八舌的访谈录。
在坐的有:总主笔肖锋,美术顾问傅沙,编务总监何树青,编务副总监朱坤,设计总监万瑾卿,主笔
黄俊杰,主任编辑谭山山,总编事务助理,司机任耀宏等。
“怎么你们问的跟我老公问的是一个问题?”
封新城:今天我请那么多人来,主要是你的老同事,也有新人,我希望放开了谈,大家可以问裴教授一些尖锐的问题,她来答记者问。
傅沙:那今天就是专家门诊吧!
封新城:也算“新周刊大学”的毕业答辩哈。
何树青:我先代李国庆提一个问题,他问,你是怎么做到人格分裂的?就是说外在和行为你很保守,但是内心很狂野。
裴谕新:什么叫保守?
傅沙:就是说你守得住!
肖锋:在你的研究对象中,有没有打你主意的?
裴谕新:没有啊!都是女的,怎么打我主意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发现中国的男的,如果他们知道我做性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就不太跟我开这方面的玩笑,很收敛,他们会觉得:你会不会把我写进去啊?但是在国外不一样,我去了国外半年做研究,他们知道我的题目是关于Sex的,马上就凑上来了。哈哈。
肖锋:中国人一说到研究,马上就板起面孔来了。
裴谕新:对对对,而且就是一说你做性的研究,中国男人就会觉得很恐惧,他就觉得你是个怪物,就像刚才李国庆问的,为什么我要人格分裂?这首先就把我定义为一个怪物嘛!我怎么可能人格分裂啊?对我来说,性的确是第一的,我研究这个的嘛。
何树青:一般人都认为,研究就要体验,可你没有体验啊。
裴谕新:我有体验啊,间接体验。
何树青:你没有体验多个嘛。
裴谕新:这个涉及到我的隐私呀,我没法告诉体。
何树青:不是,这不是涉及隐私,这涉及到你是否人格分裂。
裴谕新:没有!我也没有倡导大家去多伴侣。
封新城:那你说说,你调查的人里边,哪个人的经历或是性观念最让你吃惊?咱们说点儿绝的,不然就没意思了。
裴谕新:最让我吃惊的应该还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不太见到的吧。但是不是3P你们已经不会吃惊了呢?
封新城:3P你就吃惊了?你是搞这方面研究的,这个你就吃惊了?
裴谕新:在现实生活中,你看到一本书,那上面写什么你都不会吃惊,因为我看的书很多,也看碟,看什么我都不会吃惊。但如果日常生活中我只是碰到一个人,一个人和很多个人在一起,比如一个女的和很多个男的在一起……
何树青:你看过吗?第一次看多大?
裴谕新:我当然看过了,第一次看应该是念研究生的时候吧,二十五六岁的时候。
何树青:你觉得看的时候有冲动吗?
裴谕新:当然会有,我第一次看的经历非常有意思,是跑片,就是当时我隔壁有一帮男同学,他们在看,我也想看,他们就让我看下集,他们先看上集。
我认为是一个比较好的,但是现在的都不适合女人看。
封新城:为什么都不适合女人看?
裴谕新:因为它基本上都是用男性的视角来看待女人的性。
封新城:用词不准。我觉得是很多女性不喜欢看目前的这些。是不喜欢,不是不合适。不适合是什么意思?比如说“孩子不适合看暴力”,这叫不适合,孩子不喜欢看暴力吗?你不能这么说。我是说目前的这些,女人不喜欢看,因为视角有问题,基本上都是男性视角嘛。但这种情况下,对中国的女性来说,看了仍然是好的,因为是打开式的嘛。
裴谕新:对,我也是这样认为,她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这也是一种素材。
何树青:你跟日本同行交流过吗?
裴谕新:有的,而且我也采访过日本的女孩子。
何树青:你觉得日本会比中国更前沿吗?
裴谕新:不能说前沿不前沿吧,应该说侧重点不一样。
何树青:那你说说日本有什么侧重点?
裴谕新:中国的研究人员,真正去研究的其实挺少的,但他们就研究得比较多。其实我也不是去研究,我只是从出发,来看一些其他的问题。
封新城:性的研究对人类真的有意义吗?就我个人而言,所有这些体验和认识,跟你们这性学研究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把你们当来看。
裴谕新;那是以前的性学研究都做得不够好。封新城:你没拿出精彩的回答,你这是学术。
裴谕新:因为你们老是觉得性研究就是性体验,这根本就是两码事。我研究性其实就是研究人性,研究人性就是什么人能过得更好,你们总是想着为了而,你们根本没有想要去爱一个人。
封新城:刚才这话如果说出去的话对你是不利的,一看就是一个保守的性研究者。
裴谕新:不对,这不叫保守,这叫有选择,这叫中国式的。
黄俊杰:当你去跟她们交流的时候,你是像现在这样保守的姿态,还是进攻的姿态?
裴谕新:我不认为我现在是保守姿态,就像朋友之间交流一样。
万卿:你会问采访对象很细节的问题吗?
裴谕新:我不会刻意,如果她很愿意谈这方面,那就谈吧。我基本上是引导话题,我不会像刺探别人隐私那样去挖什么,主导的是对方,如果她想谈性的话他就谈,想谈其他的也可以。比如我也会问一些我想问的问题,像啊、啊、多个啊、网恋啊,我已经设定好了几个问题是别人没有问过的,去问一下。
肖锋:她们一般不避讳是吧?
裴谕新:不避讳,要么不说就是了,因为我告诉她,你可以不说的,无所谓的。
何树青:你刚才说“研究性学当然有意”,你跟我们解释一下这个意义。
裴谕新:怎么你们问的跟我老公问的是一个问题?我真是觉得男人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性,你不能否认,你们一问话我就知道你们的立场是什么,你们的兴奋点是什么。
肖锋:当男性不在场,都是女性的时候,她们会夸耀自己的性能力吗?
裴谕新:会的,很自豪。
肖锋:这个在年龄、职业上有分别吗?
裴谕新:有区别啊,比如说年轻的、社会主流的,在各方面成功感都比较强,她也很想在性的方面来表现自己。
傅沙:我觉得这样的女性反而是特别性无能。
裴谕新:那看你怎么样定义性无能了。比如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她在事业上非常强,跟男朋友同居10年,一直就这一个男朋友,但她不无能,
因为她自己会做,而且做得很好,男朋友虽然也用,但你知道一个女人如果性能力很强,老公根本满足不了她。
封新城:就是经把他扔在一边,自己玩儿?
肖锋:不是扔一边儿,就是拿过来她也没用。
封新城:那我可怜这个女的了。
裴谕新:那有什么可怜的?这就是你们男人的观点,为什么要找一个男的呢?找一个男的会给自己找来麻烦的,你知道吗?
肖锋:哎!这是关键,找一男的就是找一麻烦。封新城:你的意思是说,性,在无异性的情况下也完全可以实现。那还有劲吗?
裴谕新:那怎么没劲了?一样的啊,本来男女的性就是为了生殖。你看动物,男的和男的可以,女的和女的也可以,自己也可以,都可以的呀。傅沙:这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是一种娱乐。
裴谕新:你们啊,都是父权时代下的受益人,所以你们要一直捍卫这种话语权。就说《新周刊》这本刊物吧,就有很多男性的特点,比如说侵略性啊,对那些宏大问题的发言权啊。
封新城:这些你们女性就不感兴趣吗?
裴谕新:当然也会感兴趣,但这不是我们擅长的,所以在这种话语权之下,我们就弱势,既然这样我们就会去弄时尚啊那些的话题呗。
“我不是性博士,我就是一女性学者”
谭山山:你说做杂志有男性和女性的取向分别,你看《男人装》,现在是一个女孩子在做执行主编,那你怎么看?
裴谕新:我觉得这本杂志很有意思,它标榜自己是一个男性杂志,一出来就是性怎么怎么吸引,但它在中国出现,不可以搞一些很直接的东西,它就是,把女性设定成那种(肖锋:小),也可以这么说吧,就是以女主角的形象来塑造任何人。他们问我要照片,我看他们选照片的感觉,就觉得是这样的。但是在小的面具之下,它有空间让你去谈论差别。就拿我的专栏来说吧,他们一直希望我写那种耸人听闻的,我说写不出来,因为这脱离了社会实际啊。你知道为什么是吗?就因为它把社会情景给抽离了,如果是好的艺术片,比如李安的《色・戒》,就是把人还原到社会环境之中去,这个时候人不管产生什么爱也好,它是真实的,所以是动人的。我的研究就是这样的,你想从我的研究里面看到什么耸人听闻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是导演做的事情。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个女人的生活背景是什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她的真实感应是什么,你就会觉得有意思了。我采访过的一个女孩子,是人体模特,她和三个男人一起出外景,拍照片,那三个男人是所谓的成功人士,相当于把她包下来。本来她是被拍的,但后来就变成了四个几的性游戏,应该是游戏,没有直接的那个。
封新城:这个就叫你吃惊了?
裴谕新:不是,是这个女孩子,她说这个场景她是不可以接受的。
封新城:她很犹豫跟你谈这个故事吗?
裴谕新:对,她很犹豫,但她又和我谈了一些细节,比如说有个男人揽着她,另外的人向她身上泼水啊什么的,她觉得自己是无奈的。
封新城:这不是很浪漫吗?
裴谕新:不是浪漫,因为这个男人不是她选的,这整个过程发生也不是她愿意的,并不是所有的性都是浪漫的,要看自己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封新城:我看你都有点说得着急了。
裴谕新:没关系,刚好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这个社会是什么样子的。社会一直在变化,人也在变化,知道得多和少还是不一样。其实研究性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性了,并不是说只是身体,性不仅仅是身体,还有视觉、幻想。
何树青:你研究的是女性,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偏重性,对不对?所以现在叫你女性研究者,也可以叫性研究者对不对?
裴谕新:我觉得性这个词已经被误解了,中国现在最好的研究性的学者,像李银河、潘绥铭,我们一起开过会,谈的也是人在这个社会中怎么生活,大家都不喜欢性学家这个称呼。
何树青:如果叫你性博士你会喜欢吗?
裴谕新:也不喜欢。
何树青:你觉得你最喜欢的称谓是什么?
裴谕新:就是女性学家,这是我自己最喜欢的。
万卿:你们这行里面是不是女的多男的少啊?你就没研究一下为什么女的多吗?
裴谕新:这很容易回答,因为男性学者把持学界,就像男性把持传媒界一样。他们去研究那些宏大课题比如民工问题,已经站住脚了,为什么还要去研究女性呢?我们研究经费也拿不到,文章也发不到很高级别的刊物上,他们为什么要去做这样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朱坤:你怎么看李银河,
裴谕新:李银河是一个先驱,可以说我最初对于女性研究的想法,都是从李银河那里来的。
朱坤:那你怎么看她的学术水准?
裴谕新:说学术水准肯定不能割裂当时的环境。我觉得她是非常优秀的,我和她见面是以粉丝的姿态来跟她聊天的,但可能这种姿态很让她厌烦,所以她根本就不跟我聊,哈哈。
何树青:为什么不以同行的姿态聊呢?
裴谕新:我见到她的时候才刚进入这个领域,后来我写论文的时候,对李银河他们都有评价,也是有所保留的。
何树青:你在传媒干过,也接触了《新周刊》的方法论,后来在港大拿到了什么新方法论呢?
裴谕新:其实传媒是有姿态的,觉得自己挺高的,不管是在道德上,还是方法论上都高于对方,我就有这种潜意识。但学者不是,学者是尽量平等,甚至是向采访对象学习。比如我去采访小姐的话肯定什么都不懂,她几句话就把我打败下阵来了。
封新城:举个粒子。
裴谕新:小姐很知道怎么应付你,会说:男人哪有一个好东西啊,这个世界还是钱的世界。
傅沙:这个不用她教你啊。
裴谕新:如果你只是想完成任务,那她也知道应该怎样完成她的任务。但如果你表现出你的诚意,她也会一样。比如说我要录音,问可不可以录,小姐说,那不行,现在公安局抓得那么紧;我就向她解释,要是不录音,今天跟你的谈话就完全没有价值了。后来我还是没录音,我说我记笔记,她同意了。后来她就跟我淡了很多,不是那种程序化的东西了,她会觉得你真的是很用心去做这件事。
何树青:还有其他的方法论吗?
裴谕新:还有分析问题不一样,传媒肯定是想找一些具有卖点的、轰动的点,但学者不是,我是去贴近我的采访对象还有她们的生活。
何树青:你的研究有专门的理论工具吗?
裴谕新:有的,就是女性主义的方法论。
何树青:你可以用几句话解释给大家听吗?
裴谕新:我们女性研究的一个起点,就是认为男女是不平等的,所以我们要发掘女性的声音,让女性的能动性发挥出来。
何树青:用一句话解释就是让弱势群体说话。
裴谕新:对。
肖锋:这就回答了,在这个研究领域中,为什么女性居多,男的少。
何树青:男性不会为女性这个弱势群体说话。
裴谕新:现在我们还在不断质疑,就是西方的女性主义研究者,她们是中产阶级,是白人,养尊处优,她们来研究我们第三世界,该怎么去听我们的声音呢?我们要去研究一些,比如说少数民族啦,或者是城市的弱势群体,我们也
要时刻提醒自己的身份是什么。
何树青:你访谈的100多个对象中,有没有相信爱情的,认为世界上的男人不一定都是坏的?
裴谕新:挺多的啊,即使是小姐说男人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她也会想,哪天我碰到一个好的,说不定我就结婚了。
黄俊杰:我觉得很多女权主义者还是会喜欢男权主义者。
万卿:她最终还是要回到小女人的嘛。
裴谕新:你会发现有一部分人回也回不去,她也就根本不回了。
何树青:你觉得木子美回得去吗?
裴谕新:怎么才算是回得去呢?你要是说结婚算回得去,她肯定还能回去。
何树青:那你说回不去是指什么?
裴谕新:回不去是指你再怎么样也回不到原来那种生活状态。
我一直想写一本书,叫“变坏又如何?”
封新城:研究了性学以后,你老公觉得你变得可爱了吗?
我是怎样开始做性研究的
我是有童年阴影的。我父亲结过3次婚,第三次婚姻是跟我妈妈。我家兄弟姐妹5个,我和哥哥是我妈生的,但是从小别人问我们家几个孩子,我就告诉他们两个。我记得两三岁的时候,别人说你有两个妈妈,我就觉得这是一种耻辱,很久都不能面对。
我小时候一直对性很好奇,这种好奇表现出来就是早恋,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交换照片,后来上高中的时候我妈发现了,就揪着我去找我爸,说:“你看你的女儿,就做出来这种事情!”那时候我觉得好羞耻啊。后来我到了香港,都三十几岁了,结婚10周年了,去问我妈这件事,我妈说她不记得了,但我就记得很清楚。
我在十二三岁的时候有性的需求。上高二的时候,是暑假吧,我记得我非常非常躁动,而且我又看小说,看黄什么的,就有很多性幻想,如果这时候有男孩子来找我,我一定不会拒绝他,但是又很恐惧,立刻会想到怀孕什么的。大学毕业,我就是想在城市里找到工作,两年之内结婚,找一个名正言顺的性对象。我发动一切办法去找男朋友,我哥哥给我介绍了十多个,我真的去相亲的,但相亲很挫败人的自尊心,不是你看不上他,就是他看不上你。两年后,一直很喜欢我的中学同学来找我,我一看,这个人对我真心的,就结婚了。当时是迫不及待地想结婚。
我一直想去做关于女性的研究,肯定是想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疑问。后来我遇到了我的导师,她当时在网站上写,她最喜欢把一切搞得乱七八糟的人,她用的那个搞字就是Fuck,我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有意思啊,就给她写了一封长信,介绍自己,说自己多想去做那种研究。当时我在《新周刊》,做了一个小姐调查,我导师很感兴趣,同意我去香港读博士。
裴谕新:他觉得我变坏了,呵呵。
万卿:那是很高的评价哦,变坏了。
裴谕新:关键是我还要教更多的女人变坏。
封新城:换句话讲,你们家是一个男权主义者和女权主义者的斗争,是一个缩影,是吧,
裴谕新:某些方面是,但我觉得我老公也具有女权主义的特点,比如说他支持我不做家务,家务是女权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每个人都有选择权,选择权可以更多,以前穿衣服都是穿一样的,现在的选择很多。不过有选择权也不代表你一定要去做。我觉得将来不结婚的人、单身状态肯定越来越多。
肖锋:我儿子那拨儿的肯定基本都是。
裴谕新:现在欧美不都是一半结婚,一半单身嘛,将来中国肯定也是这样。
朱坤:你现在有选择权吗?
裴谕新:我现在根本没有选择权,因为我已经选择了婚姻,而且选择了继续留在婚姻里面。
封新城:你这是狡辩!违背了自己的内心!
裴谕新:比如我想成为比尔・盖茨,可我成为不了呀。我想成为上帝,我也成不了呀。我选择了我喜欢的,就是我老公。实际上我的研究就是要教会女人各种策略,学会保护自己。
何树青:作为一个研究者,你说说性在心目中的地位,比如说,对性生活的重视程度。
裴谕新:我很重视性生活。对我来说,一个人没有性生活,或者没有愉悦的性生活,会非常遗憾。
封新城:你采访过性冷淡吗?
裴谕新:其实女人没有真正的性冷淡,要看对手如何,女人没有性冷淡也没有性无能。
朱坤:我问你一个洪晃的问题,女人睡几个男人才叫够?
裴谕新:她自己觉得够了就够了。
何树青:你这样回答不真诚。
万卿:这没办法量化的,你要问裴教授,她觉得一个就够了。
裴谕新:我现在还是主张在婚前可以发生,也不一定说你跟这个人有了,就要怎么样。但是如果步入婚姻了,你就应该尽量遵守,如果实在没办法,现实中不是有很多婚外情吗?要说一个具体数量,任何一个学者也不会给出这个数量。
任耀宏:人那个一般持续多长时间算长?
裴谕新:这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比如男科医生那有一个定义,社会学家那有一个定义,都不一样。其实小任的问题反映了好多男性的问题,就是很关心持续能力,而不去关心女性她想要什么,没有人关心这个,光关心自己。
很多女性告诉我,男的那个时间太长了,觉得很不舒服,然后就装。我导师整天都和我们说,你们还待在婚姻里面干什么。
何树青:你导师从来没结过婚吧?
裴谕新:对!她有男朋友,她说她有好多个男朋友,实际上就一个。
朱坤:你们会不会几个女人在一起,就开始控诉男人?
裴谕新:会的会的,尤其是我在场的情况下,其实我什么也不说,但因为我是研究性的,她们就情不自禁以此为借口,大谈特谈性,也谈细节,哈哈,比《女人那话儿》还要细节。
:我也认为一夫一妻很不人性化。但如果我又想要婚姻的话,该怎么办呢?
裴谕新:那就要看你遇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他想要什么,你们达成一个什么协议。
封新城:为什么不用对象这个词,要叫对手?
裴谕新:对手也可以说是伙伴,敌人也可以做朋友,可以说是我认为婚姻就是一种对抗。
封新城:这本来就是两个人的战争嘛。什么叫和平,战争的间歇就是和平。
裴谕新:对啊,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
朱坤:你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是什么样子的。
裴谕新:比如说麦当娜,那种比较狂野的。我总是在关注那些坏女人,那些有智慧的坏女人。其实我一直想写一本书,叫“变坏又如何”。其实男人都喜欢坏女人,哈哈。
肖锋:别到时候写本书,叫变坏又如何,底下再来一副标题:其实我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坏。那就完蛋了。
何树青:你来定义一下女人的坏吧。
裴谕新:就是不合常规,不按常理出牌。
何树青:你觉得木子美是贬值了还是增值了?
裴谕新: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