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思政工作论文

思政工作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14 22:17: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思政工作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思政工作论文

篇(1)

作者:黄东 单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后勤职工的必修课,定期组织后勤职工从服务思想、服务作风、服务行为、服务品德、服务关系、服务技能、服务纪律等方面进行职业道德意识教育、职业道德修养教育、职业道德信念教育,使之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社会责任感。典型教育,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根据医院后勤职工地位低、待遇差的现状,应特别注意抓典型、树先进激励工作。为此,宣传发生在身边的闪光点,激励后勤职工当好主人翁,做好本职工作,献身于医院两个文明建设的热情,使他们懂得医院的岗位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摆脱自卑心理。五宗旨教育,对后勤职工坚持不懈地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体现在医院后勤保障服务上,就是要坚持“三为服务”思想,即为病人、为医疗临床、为医务人员全心全意服务,要视他们为“上帝”,后勤职工只有搞优质服务,才能赢得“上帝”。提高后勤职工技术素质。随着现代化医院建设和发展,先进的电子医疗仪器设备不断进入医院,后勤服务设施也在不断增加更新,后勤职工技术素质低的状况与当前形势极不相称,要教育后勤职工不但要有吃苦耐劳精神,更需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才能使后勤保障、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才能更好地为病人、临床、医务人员服务,要鼓励后勤职工根据各自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各种方式,加速对后勤职工技术培训。

经过数年的努力,本院后勤技工队伍多数已达到中级工,少数还达到了高级工水平,为医院后勤保障正常运行奠定了基础。改善工作环境。医疗质量是医院的根本,医院领导除抓好医疗质量软件建设外,还要将有限资金投入在改善医疗设备、硬件的建设上。因此,后勤职工工作环境较差,设备设施落后,手工作业多,工作比较劳累,我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争取领导支持,创造条件尽力改善后勤工作的环境,增加或改善后勤设施,以减轻后勤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在工作安排方面也要给予必要的照顾和关心,在晋职加薪和分房方面,尽量给予照顾,使他们能够感觉到医院的关心,以充分发挥他们为一线服务的积极性。维护后勤职工切身利益。维护后勤职工的切身利益,是调动他们积极性和保持医院改革稳定的基础。医院后勤职工待遇与医务、行政人员相比,处于较低水平,社会地位低,在医院中处于弱势群体,而且某些非后勤的职工与个别领导不顾历史客观条件,对后勤工作批评指责甚多,甚至认为是一线职工养活了后勤职工等等。这些情况均引起了后勤职工的不满。对此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教育后勤职工破除铁饭碗、大锅饭、平均主义分配观念。贡献大小、技术高低、劳动的复杂程度、风险大小等因素,会在待遇分配上体现出来。另外后勤毕竟是副业,后勤职工要以大局为重,以绿叶地位,扶植好医疗主业,在提高医院总体效益前提下,改善提高自己的待遇。二是教育后勤职工树立敢于竞争的风险意识,自立自强,提高工作效率,多作贡献。三是教育部分对后勤有偏见的职工,后勤职工是自己养活自己。医院后勤社会化后,后勤体制的转换,医院出钱购买后勤服务,后勤职工劳动力价值得以了直接体现。

日常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与职工每天见面,生活在一起,言行举止无不在职工的审视之中,而后勤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形象评价都比较直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做到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做到以身作则,廉洁奉公,用良好的形象教育人,凝聚人心,“公生明,廉生威”。威信不是建立在威严和强硬之上,而是建立在诚、信、廉、明和对人的关爱之中。注意尊重和理解。后勤职工在医院中是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应在尊重人、理解人的基础上,去启发人、激励人、教育人,切忌居高临下,趾高气扬,发号施令,指手划脚,这样做极易造成后勤职工感情和心理的人为隔阂,产生逆反心理,拒绝听取任何建议和意见,其结果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产生对立情绪,给工作带来难度,故而只有以诚相待、推心置腹,通情才能达理,入情才能入理。注意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后勤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思想上的困惑、报酬、福利待遇等切身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把准职工的脉搏,对症下药,耐心开导,缓解情绪,化解矛盾。当然,在做好思想教育同时,实事求是地在可能情况下,满足其合理需求,引导后勤职工提高精神境界。后勤服务工作是光荣而艰巨的,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赋予后勤思想政治工作者新的责任和使命。医院后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提高后勤职工素质,充分发挥后勤职工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达到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的后勤服务目标为己任,为推进医院后勤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问题,对策

二十世纪初的著名意大利教育专家一直都认为,学生一直都具备着一种自我成长的能力,学生自身能够成长成为一种具有健全人格生命力,同样如此,正是在这一种内在生命力里面促进了学生得到不断的发展,教育学家还认为,对于学生自身自发的生命力究竟应该引导还是压制,这已经成为了对教育情况优劣进行区分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因此,笔者认为,只有那些对学生内在生命力发展进行顺应的教育,才能够真正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够得到健康和健全的成长。所以,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要发现学生自身在发展的过程里面所真正需要的知识,这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将思想政治工作成功完成的关键因素。本文中,笔者就对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分析其艰巨性,探讨其对策。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往往具有不同的服务意识和觉悟,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了辅导员的服务效果存在很大差别,最终使得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具有一定的艰巨性,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思想觉悟比较高,其服务意识就很强,这些辅导员往往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这一类的辅导员在进行学生工作的时候就能够从根本上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着想,以情感人,方便学生,最终使得学生能够感到真正的温暖,更加能够对学生生活和学习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情况进行公平公正的处理,最终使得学生感觉到温暖和和谐。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自身的思想觉悟比较低,更有甚者对于学生工作没有一点兴趣,他们的服务意识很弱,对于学生存在一种冷淡的态度,最终他们会在安排干部、评奖以及评先等等日常工作中出现了失衡的现象。

高职院校辅导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相同直接导致了辅导员自身的服务水平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对于学生交流和沟通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辅导员的文化底蕴以及知识层次,长久以往的结果就是那些文化底蕴深厚、知识面宽广以及知识层次高的辅导员在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中能够达到游刃有余的状态,而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会因为和辅导员进行交流进而获得自己身的好处,对辅导员越来越拥护和亲近。相反来看,如果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自身的知识层次比较低、文化底蕴很浅,其知识面也比较窄,这样的辅导员必然不能够和学生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甚至会在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中出现尴尬的场面,最终不能够和学生十分亲近,如果这一个类型的辅导员老师对学生采用一种家长式的说教,学生会对其敬而远之。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对策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老师,在进行思政工作的时候要求我们必须要用一种教育规范的思想来树立一种服务和认识意识,必须要做到以德育人,对于高职院校辅导员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待学生的服务意识弱、做事不公正、工作不到位以及工作认识不高等等很多具体类型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辅导员自身思想认识问题而导致的,然而,想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就要求我们的辅导员老师必须要提升自身的认识,从辅导员自身重要性以及多重角色这两个方面上将自身认识提高。作为学生思想领域中的解惑者、生活领域中的服务者、心理领域中的开导者以及行为领域的传道者,辅导员工作的情况和质量不仅仅关系到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更加关系到了整个学院甚至学校的声誉,最终也就关系到了事业自身的良好发展。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只有认识到了自身工作具有的多重性,并且努力的去实践和探索,才能够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公正办事。将自身的认识提高,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也就达标,学生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对辅导员进行拥护,这是辅导员思政工作良好进行的重要条件。

三、结语:本文中,笔者主要从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艰巨性以及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对策这两个方面对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艰巨性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加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的寄托者,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老师自身的素质十分重要,我们只有提升自身的全面素质,才能够为学生做一个表率,使学生更加亲近自己。

参考文献:

[1]邹茹莲.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探究――辅导员、班主任、班导生、导师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思考[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7,(03).

[2]朱光钛. 扎实工作 努力推进学生宿舍社区工作上新台阶――集美大学学生宿舍社区中心创省级“文明学校”工作纪实[A]. 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 2007.

[3]程硕,李万隆. 新时期高校师德问题之浅谈[A]. 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08.

篇(3)

论文摘 要 心理学理论与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渗透,补充。辅导员掌握了心理学理论能够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在应用中,辅导员应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倾听技术及引导学生合理理念,进而更好地实现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心理学理论与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 

(一)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是纷繁复杂的,恩格斯比喻为“地球上最美好的花朵”,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由知、情、意构成,而个性心理则包括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这是心理学研究个体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被称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充当着教育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是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其工作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三)心理学理论与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关系。 

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与心理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内容上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首先,人的心理是思想的前提,而思想是心理的升华,具有稳定性,对心理有调节和支配的作用。因此,有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才会有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 

其次,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增强适应性。因此,更加关注的是个体,而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关注大局。由此可见,二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二、心理学理论与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一)心理学理论与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的必要性。 

1、从受教者来看:心理学家称青年期为“疾风骤雨”或心理的“断奶期”,可见,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情绪的不稳定性。时而激昂雀跃,时而郁闷低落,时而勇敢悲壮,时而不堪一击,而部分学生不同程度上出现适应问题,人际交往困惑,心情低落等问题,使得背负沉重心理负荷, 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这些都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所以,这就要求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更有效的教育。 

2、从教育者来看:辅导员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职责是育人,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因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因此,这就要求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其次,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繁琐,“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掌握心理学知识对于自身有更好的调节。 

(二)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运用的重要性。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对一切社会领域都具有现实价值,心理学所提供的原理当然可以在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中应用。因此,通过对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掌握以及应用,可以使之成为辅导员思政工作的重要武器。 

1、心理学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提高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心理学理论提供了大学生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高校辅导员了解了这些心理活动规律, 就能够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就会遵循规律少走弯路。 

以往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辅导员也会用到心理学的知识,自觉的或不知觉,比如“谈心”,只是源自于工作经验。通过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会有更科学的认识,在工作中,自觉的应用这些理论,必然会取得好的结果。因此,辅导员将散与工作经验中的心理学,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使工作更加理性化,科学化。 

2、心理学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心理学理论为高校辅导员找到了个体的差异性的依据。个体差异性,表现在个体的倾向性(需要、动机、动力) 方面,又表现在个性特征(气质、能力、性格) 方面。辅导员只有了解了个体的心理差异并针对人的心理差异,特别是个性差异的特点,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得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心理学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的预见性。人的心理活动总要通过行为和表情表现出来的,辅导员掌握一些肢体言语或者是变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能够从学生的言行中找到蛛丝马迹,正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抓住苗头,进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把工作做在前头。 

三、重视心理学理论的运用,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大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是其成才的必要前提。近年来,心理学理论与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已经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各高校也积极的开展心理学相关知识的讲座,而且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充实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也有利于实现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除了以上提及的辅导员工作方法的改善外,还应该运用心理学理论,提升辅导员的理念,切实实现以“人为本”。 

(一)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罗杰斯将“求助者中心”疗法,贯穿到教育领域,形成了“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为西方教育界所认可。“学生为中心”论强调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教育成为可能”。因此,辅导员与学生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才会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学生有事情能够积极的与辅导员沟通,使得辅导员能够清楚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从而更好的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按照罗杰斯的观点需要尊重和共情。 

首先,尊重学生。尊重是心理学的重要理念,即 “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尊重学生,有几方面的含义:一是辅导员应把学生看作独一无二的个体; 二是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有很大的潜能; 三是学习过程中辅导员扮演促进者、帮助者、辅助者、合作者角色,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格、完美人性。 

其次,与学生共情。罗杰斯认为共情是指“体验别人的内心世界的能力。犹如亲身体验,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对方他的情感,思维;运用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共情使对方感受到关怀与理解。比如外地大学新生想念家,辅导员就可以运用这一技术,开诚布公的说下自己的经历,自己是如何克服的。而不要大谈为了家长好好学习,人之常情之类的。共情是建立在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历的基础之上的,有利于师生增进情感交流。 

(二)学会倾听。 

倾听是咨询心理学常用的方法,对于辅导员的 “谈心”有一定的启示,使其更有效地倾听学生的谈话内容。 

首先,切勿分神,倾听要全神贯注,认真的听。倾听,不单单是听,还要注意思考,要及时而迅速的判断求助者谈话是否合理,是否合逻辑。另外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关键点。 

其次,切勿评论。在听的过程中,不能随便的打断求助者的谈话,不能插入自己对会谈内容的评价。要给学生倾诉的机会,切勿断章取义妄加评论。 

最后,切勿多话。无意或有意的插话会使学生突然漏掉想说的重要东西,或者影响其思维,或是让其感觉没有认真听。 

(三)引导合理理念。 

艾利斯的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种疗法,具有浓厚的教育色彩,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教育的治疗模式,因此也更适用于大学生这个群体。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自身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理性引导非理性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合理理念有11种,具有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的特点。对这一理论精髓的把握,有利于增强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非合理理念中,比如“我对你好,你也一定要对我好”,这就陷入了非理性之中,即绝对化要求,按照艾利斯的观点,我们只能决定自己而不能决定他人。但这种非理性在学生群体中很普遍,辅导员掌握这一理论将更有利于思政工作。首先辅导员要对11种不合理理念有深刻的认识,其次,要求不断检验自己的信念,与不合理信念做斗争,最后,通过与学生辩论等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合理理念。 

 

参考文献: 

[1]李志红.论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郑州大学学报,2008,(9). 

[2]刘洋.运用心理学原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5. 

[3]杨雪.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教育探索,2004,(8). 

[4]方颖.心理辅导在高校辅导员中应用研究,南昌大学,2009.4.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倾听教育

 

20世纪初著名的意大利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认为,学生具备一种自我成长并形成健全人格的生命力,正是这种内在的生命力促使学生不断发展。她还认为,对学生的自发的生命力是进行压制还是引导,是区分教育优劣的分水岭,只有顺应学生内在生命力发展的教育,才会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了解学生、明确他们自身发展的真正需要是成功实施教育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了解、明确学生自身发展的真正需要呢?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的任长松先生在《探究式学习的18个原则》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倾听着的教育”,认为“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而在教育过程中“倾听不仅是一种工作手段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教育从倾听开始的理念中透出教育的哲理:教育必须倾听,倾听意味着教育的开端,在某种意义上,倾听就是一种教育的言说,甚至就是一种教育。教育离不开对教育对象的倾听,而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中,更需引入倾听教育。

一、倾听教育的本质和内涵

教育教学是在教师引领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教育要走向对话。所谓对话,是双向的、互动的、平等的。对话平台的两边分别是教师和学生,平台的主人的主语是“我们”而不是“我”和“他”。对话要从了解对方的意图开始,这就首先倾听对方的话语,从中寻找共同的话题,决定讨论的方向和内容。不去倾听,就失去了对话的基础,失去了对话的意义,对话可能成为“独白”,甚至是单方的“训话”。因此,我们可以说,对话是从倾听开始的,倾听是对话的前奏,没有倾听就无法对话,也就无所谓教育。

毕业论文下载网biyeda.com

其实,中国传统教育一直关注“听”。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因材施教,怎样因材施教?就是先听,先了解学生的特点而后才能“因材”而“施教”。但是,不知何时,教师开始不听了,不屑听了,不会听了,教育双方往往会形成对立关系,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权威意识造成的话语霸权,消解了学生倾诉,表达的欲望,堵塞了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因此,教师要做善于倾听的人,并从倾听开始学会教育,这不仅仅是对思政工作者的要求,也应成为所有教师的共同追求。其实, 倾听很简单, 就是静静地、耐心地、认真地听,不急不燥,不打断,不忙于下结论性判断地听。因为这是一种方式,所以不能当作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因为是方式,所以它是弥散的、渗透的,运用于教育的全过程。

二、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引入倾听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生源结构的特殊性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高职生这一特殊去群体迫切需要被倾听

高职生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所产生的新兴群体,其生源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具体而言,高职生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五年一贯制高职录取的初中毕业生;三是对口升入高职的三校生(中专毕业生与技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在基础教育学段,他们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中下水平。在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多次考试失败,他们在自己自我概念尚未形成的成长期,长期游离于老师、同学乃至于家长的积极关注和鼓励之外,从而产生很强的挫败感和自卑心理。这种挫败感和自卑心理往往导致他们的情感和心灵闭锁,不愿意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从而形成了敏感、多疑、高度自负和极度自卑等多重矛盾交织的心理特征,使他们难以被理解也难以被说服。面对这一复杂现状,简单的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等传统教育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高职大学生的需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的教育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必须认真倾听学生内心的需求。高职院校大学生鲜明的个性特点需要教育者尤其是思政工作者以倾听的态度和方式去了解、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倾听”教育理念的提出,真正把学生摆在主体性位置,思政工作者从一个说教者,规章制度制定者和维护者,转化为学生内心需要的聆听者,成长成才的陪伴者帮助者和引导者。这一角色的转变以及“倾听”的行为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倾听的方式折射出的教育理念具体而言:其一是尊重;其二是信任;其三是虚心。教师的耐心、专注的倾听,常常给学生以鼓励、支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受尊重和被信任的内涵。而且“倾听”教育渗透着教师把自己当作受教育者的

理念,折射着虚心听取意见的品质。是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对于普遍自卑敏感,迫切需要被理解被尊重的高职生而言,这种教育方式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引入倾听的理念

篇(5)

关键词:研究生;辅导员;困境;管理

1999年之后,伴随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颁布与实施,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招生人数急速增加,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1999年全国在校研究生23万人,招收研究生9万人,到2005年,全国在校研究生98万人,招收研究生37万人,而截止2010年,全国在校研究生153.8万人,招生人数达53.8万人,分别是1999年的6倍和6.7倍(数据来自中国教育在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宗旨,是贯彻党教育方针的根本途径,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根据2004年教育部16号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角色定位主要包括思政教育、班级管理和咨询服务三大部分。

1研究生辅导员工作面临的现状与挑战

1.1思政工作利弊并存

经过本科生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多数研究生政治上追求上进,信仰,关心时事,具有较强的时代使命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来看,研究生包含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职和非在职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不同类型,群体复杂,部分研究生在思想政治素质上并没有达到与他们的专业知识相称的高度,存在非主流的信仰和信念,甚至有的研究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导致社会团结意识差,责任感缺失,还有存在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心理素质相对脆弱,对盛行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的抵御能力不足。同时,由于研究生年龄较长,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思想意识的可塑性不强,均为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1.2班级管理面临挑战

在研究生班级管理和建设当中,面临如下几个问题,组成班级的专业有别,在学习上,所修课程不尽相同,生活中,围绕不同专业各自的作息时间和起居规律也存在差异,导致班级同学之间接触和交流偏少,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认同感较弱,影响班级凝聚力。此外,进入研究生阶段,部分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存在一个认知的误区,即认为参与活动占用了学习的时间,影响实验操作、论文撰写等。

1.3服务就业任务艰巨

高校毕业生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研究生普遍存在就业压力,同时多数研究生坚持自己的追求,拥有较高的就业期望。通常在就业选择时,多数研究生会设立一定标准,如就业地点聚焦于大城市,也有部分研究生的选择范围仅限于出生地所在地市,单位性质则集中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就业范围和选择,加剧了就业难度。另一方面,就业意愿的趋同性(如公务员热)导致竞争激烈,抬高了入职甚至报考门槛,减少了就业机会。此外,研究生长期的学生生涯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但是社会经验和阅历尚欠缺,对各类招考、竞聘中的选拔方式不太适应,未能发挥自身的真实能力和水平而影响就业。

2推进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建议

2.1树立意识,强化师资全力做好研究生思政工作

首先,重视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必须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观念,牢牢树立两者一起抓的教育理念,并建立制度,逐步引导,将这种理念植根于教师的思想,身体力行做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其次,目前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和辅导员,但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仍不够完善,兼职辅导员较多。因此,首先需要相关部门花力气配齐人员,并加强培训和指导,建立一支战斗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思政工作队伍。另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为导师负责制,需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思政教育中的示范、引导作用也将极大的促进研究生思政教育。

第三,建立制度,创设思政教育的有利环境,逐步探索一套可行的评价研究生思政素质制度和标准,促进和引导研究生重视自身的德育发展,帮助学生树立德育至上的理念,帮助学生主动认知树立正确信仰,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性,即调动学生做好思想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需建立并落实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真正选拔和任用一批善做思政工作的工作人员,以开拓思政工作新局面。

2.2健全机构,完善制度,以班集体建设做好研究生常规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做好研究生班级管理工作,首先应建立一套适合班级实际情况,能够兼顾不同专业的培养和服务需要,具有可行性的管理制度,如奖惩制度,定期班会制度,党团建设工作制度等,通过制度内化和规范研究生的行为。其次,要培养一批干部,选择一批有能力,素质好,愿意干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平时工作中不止是使用干部,还要注重指导与培养。如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做好阶段性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的同时,畅谈所面临的困难,交流工作心得,达到好的做法能共享,实际困难能解决的目的,在提高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同时,促进班级工作顺利开展。再者,构建一个班集体文化,根据研究生实际,结合专业,以不同专业研究生的兴趣点为切入点,组织班集体活动,逐步打造礼貌、诚信、遵纪、守规的班级文化,实现建设有集体荣誉感,有凝聚力的积极向上的研究生集体的目标。

2.3打开思路,提供平台,多方位锤炼以提高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就业难的致因复杂,就目前现状积极服务研究生就业。首先辅导员应积极引导研究生形成正确、客观可行的就业理念。如通过集体统计和个人谈心方式,对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调研摸底,把握研究生就业方向、心态和期望。其次,开展针对性培训和服务,如针对研究生就业经验欠缺的现实,可组织招考模拟训练,确实提高研究生就业能力。此外,需注重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

在新形势下,为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培养德育、智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需重视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加强调研,找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根源,逐步解决和完善。作为一名辅导员,则应用心思考,以身作则创新和改进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更好的服务研究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钱广,王守伟.高校研究生班级管理精细化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上,2011(002):3537.

[2] 魏晓慧,孙治平.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2):117118.

篇(6)

>> 新形势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的德育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析 新形势下高校创先争优活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进高校学生公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年轻辅导员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校园网面临的安全挑战与应对策略 略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形势下旅游院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信息化新形势下检察举报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浅议新形势下创先争优活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形势下中职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工作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赵东云")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正面临许多挑战。我们应该正视问题、寻找症结、积极探索,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利用各类资源,切实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找到符合实际、灵活高效的思政教育之路。 【关键词】思政教育 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157-03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青年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寄托于青年一代,未来世界的竞争其实就是青年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思想政治教育担负塑造青年学生灵魂的重任,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面向本专科生均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且安排了大量的学时,内容也相当丰富、全面。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不断探索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培养大批合格的祖国建设人才做出了有益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正面临着极大挑战,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不能不引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 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由闭塞走向开放,经济由迟滞走向蒸蒸日上,文化由沉闷走向繁盛,生活方式由单调走向多样,与此同时,新观念悄然而生,新事物不断涌现,社会生活出现贫富距离拉大、道德滑坡、社会矛盾突出等现象,这一切,不断折射到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上,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得不面对的各种挑战。

1.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信仰动摇

开放的中国拥抱世界,随着国门洞开,各种思潮不断袭来,各种文化在神州大地上相互交流、交融、碰撞。多元文化为青年学生带来更为开阔的视野,但多元文化也必然带来多样的价值观念。青年学生的思维尚显稚嫩,对价值目标的追求并不明确,对世事万物的理解还很不充分,面对由多元文化带来的内容各异、表现纷繁的多样性选择,他们时常难以把握,难以做出正确选择。同时,在西方“淡薄意识形态”思潮影响下,他们的信仰发生动摇,对未来充满迷茫,内心备受煎熬。

2.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冲击

信息技术的革命化飞跃,使新媒体时代向我们扑面而来。当代大学生已普遍使用和接触手机博客、微信、QQ群、虚拟社区、人人网等,这些新型媒体工具在为青年学生提供即时的新闻资讯、便捷的通信联络手段的同时,也将各类或优或劣、混淆杂乱的东西带入校园学子的视野。大学生们的交流日益社会化,社会稍有“风吹草动”都会在学生们的思想上得到即时反应。学生的控制力较弱,明辨是非能力有限,很容易接受负面影响。

3.学生思想道德出现滑坡

过去30多年,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精神文明建设并没有跟上,社会道德出现滑坡,校园早已不是一块净土,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也深受社会影响。不少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淡化,其行为功利色彩浓厚;一些学生不讲诚信,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一些学生不尚俭朴,消费过度,甚至以奢侈为荣;有的学生利用互联网传播不负责、不健康的内容,甚至涉嫌网络欺诈,不以为是反觉自鸣得意;有的学生效仿社会上的不正常现象,热衷于搞小圈子,拉关系、走后门,对圈内人不讲原则,不讲正义,对对手则睚眦必报,不讲团结……凡此种种,都表明当今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出现严重下滑。

4.思政课教改进展不大,教学效果不佳

尽管思政课教学改革已呼喊多年,很多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在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

思政教改之路并不顺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较好体现,学生参与面较窄,参与激情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就业压力大,职场上需要的是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因而学生比较重视“更实惠”的专业课学习,对思政课则视为累赘,普遍缺乏学习热情。同时,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配套的社会实践性课程也因种种原因流于形式,难副其实。

5.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创新能力偏弱,人文素养缺乏

尽管素质教育已实行多年,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学生们忙于应付各种考试,课外活动极少,阅读面非常有限,习惯于从书本中寻觅“答案”,创新能力不足,遇到问题手足无措,言行常显幼稚、偏激,缺乏理性思考。十多年来,高校门槛日益降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倾向,因此,大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大学生的文、史、哲等人文知识大多匮乏,人文素养亟须提升。

二 关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上述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我们唯有知难而上,认真剖析问题,深入思考,寻找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去疴治病;唯有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才能摸索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青年成长特点的思政教育新模式、新途径。

1.坚持以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前进的方向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有拨云去雾、守卫蓝天的勇气与责任,这也是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政治坚定性的应有表现。

2.充分利用新型媒体,创新思政工作平台

新媒体由于多元性、交互性强、方便快捷等特点而备受当代大学生的青睐,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占领这些新领域、新阵地。要善于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思政教育平台,积极宣传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这一平台阅读、收集和传播大量的资料和信息,了解社会舆情,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使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预见性;通过这一平台,更便利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有利于师生间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沟通、探讨,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从而使思政教育从有限的课内延伸至无限的课外,使思政教育工作根植于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3.加强对思政课师资的培训

著名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先生曾说:“高校的文化品位应体现在教师和教学科研中。”搞好思政课教学,师资是关键。对思政课师资的培训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既要注重培养提高思政教师的理论水平,也要注重对形式政策的学习。教师须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更要有创新的思维,要培养一批既善于理论教学,又善于解答学生实际问题、思想困惑的师资队伍。思政教师要善于从理论高度解读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善于剖析新现象、新事物、新矛盾,善于阐述一些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其二,进行人文知识培训。思政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修养,还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对思政教师进行人文知识的培养,可以开阔教师视野,使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对话中寻找到更多的情感切入点,这对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大有益处的。其三,除对教师进行课件制作技术、常规教学应用软件的使用和网络运用培训之外,还应特别注意提高教师的新媒体运用水平,使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切实加强思政课的教学改革

若要打破思政课沉闷的教学氛围,必须在两方面下功夫:一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整教学结构、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讲授史纲课时,加入了一个环节:课前5分钟的“热点解读”,让学生担任主讲,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解读。由于这些问题多为学生关心的问题,因此,学生反应积极,课堂气氛也很容易就活跃起来了。二要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地域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应该且有必要引入思政课堂,这些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感到亲切,更乐于接受。譬如笔者在讲授史纲课关于的正面战场时,引入“大蜀山抗战”,70年前惨烈的大蜀山抗战,就发生在本校对面一座小山上,遗址仍存,学生听课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

5.积极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

高校思政教研室和各相关部门、处室应进行密切合作,制定符合实际的实践性教学计划,明确步骤,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使学生走出教室,深入社会,了解经

济、社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思政部应与校内外的社团进行合作,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比赛,使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增长见识,提高技艺,锻炼才干,提升综合素质。

篇(7)

1、做好综合协调及党委决议的督促落实工作,完成了党委文件、纪要、计划、各种汇报、总结的起草工作。

2、参与制定《学院“十一.五”建设规划》、《学年工作要点》;制定我院《系、处级单位年终工作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今年的单位考核工作。

3、不断加强自觉服务意识,完成党委会议、总支书记会、处级干部会等会议的组织、保障和服务等工作。

4、在年初的“学费”风波中做好相应工作,维护了学院稳定;做好接待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积极听取意见,参与院领导定期听取教职工代表和学生代表座谈会。

5、做好文书工作和保密工作,收发送阅文件1402份;整理文书案卷17卷,登记待销毁文件1420份。

6、制定院领导接待日计划并负责好落实工作。

7、加强校园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保障学院有线电视网络的正常运转。

8、在全院师生中开展了保密法教育活动,开办广播保密宣传专题十期。完成“四五普法”的总结。

9、协同组织部抓党建工作,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理论研讨,开展“七一”纪念活动。

10、与院办一起办好《学院工作简报》。

11、与院办、工会落实《校务公开实施办法》。

12、参与兄弟院校领导来我院接待等工作;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任务。

13、参加省教育工委14期中青年干部学习班。

二、宣传部工作

今年重点围饶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荣辱观教育、迎评工作、纪念胜利70周年、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等主题展开宣传工作。重点抓好党的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工作。

1、起草了学院《学年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安排》等文件,并就加强迎评宣传、和谐校园建设等工作拟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2、负责党委中心组学习的落实和处级干部周二政治理论学习的组织。目前处以上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已进行了15次。

3、根据理论学习需要,订购学习材料30余种,收集整理《中心组学习材料汇编》电子版三期。

4、负责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的制定、落实、总结和推荐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工作。

5、建立党办、宣传部和统战部网站,完成了和学院主页的链接;

6、顺利完成《院报》的采编、审稿和发行邮寄等工作,全年出版〈院报〉10期和合订本1期,根据评估宣传工作需要,开办“迎评专栏”已满一年,自上期起将“迎评专栏”扩大为一个整版。

7、组织政工干部、学生干部参加各类上级组织的报告会事迹展等。

8、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成立一年多来,参加省思政研究会活动3次,推荐论文10篇,推荐先进性教育论文5篇,获省教育工委教育厅表彰4篇,1人获思政研究先进个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成立以来收集论文68篇,其中发表44篇,核心刊物10余篇,配合评估工作,计划编印《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论文集》,自己还撰写了党建方面的论文多篇。

9、围绕学院重大活动搞宣传。做好场景气氛营造、拍照、新闻媒体邀请等工作。今年校外媒体宣传报道我院各类活动及个人400余次。今年还完成“省15规划成就素材集”学院部分的内容。利用〈院报〉、展板、橱窗、广播等配合搞好宣传工作,共出各类宣传栏10期,计展板73张,开办广播专题10个。

三、统战部工作

1、继续抓好中央五号文件的落实工作。

2、落实五省区高校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党委会组织学习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加强我院统战工作做了专题研究。在各总支设立统战委员。

3、完成统战工作自查调研报告,重新整理、统计造册各类统计表:

《学院党外高级知识分子基本情况》;《学院副处以上党外领导干部基本情况》;《学院各党总支统战委员基本情况》;《学院侨联组织基本情况》;《学院各派基本情况》;《学院省文史馆员基本情况》;《学院省、市、区政协、人大委员、代表基本情况》。

4、12月11日,我院统战工作接受了省委统战部和教育工委的检查,并同我院派、非党高级知识分钟代表进行了座谈,上级领导同志对我院党政支持统战及统战工作做了充分的肯定,

5、加强与派、无党派的联系工作,协助各党派加强其自身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经常与他们交流思想,了解工作和生活情况。积极配合省民进做好我院民进支部改选前的准备工作。支持学院民革支部完成了改选工作。

6、做好派和非党民主人士后备干部的推荐工作。今年配合省委统战部推荐一名党外高级知识分子作为省统战后备干部。

7、积极向省、文史馆推荐人才,目前正在研究推荐中,等待党委会研究。

8、积极配合省、市委统战部做好年政协、人大代表换届前的有关工作,对我院已有的两名市政协委员情况进行介绍和推荐。

9、完成了“省高等院校统战工作情况”(包括民主的党派等)的统计工作。

10作为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发挥积极作用,最近被市侨联评为先进集体。

11、每年召开侨联、派春节茶话会等座谈会,征求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双节对重点统战对象进行慰问。

四、“迎评”准备工作:

1、关于近年媒体宣传我院情况(电视媒体报道不在统计中)。整理年媒体宣传我院资料12辑(两套)其中合订本1辑;年、各1辑;年2辑、年4辑;黄土画派(含刘教授)、杨院长专辑各1辑;其他院领导合订专辑1辑。

2、整理《美术学院规章制度汇编》(党群系统部分);

3、整理了-年党委所有文件;

4、编印《“迎评”知识100问》;随着学院“迎评”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编印《“迎评”宣传手册》。

5、编印《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文件汇编》;

6、组织整理“迎评”宣传标语共五十条,分不同阶段在校园悬挂。仅11月悬挂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