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02: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护理服务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在现阶段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仅作为两个独立的群体而存在,期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从而造成了在某些方面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误解,从而使得医患关系不良。部分医疗单位仅以营利为目的,缺乏一定的公益心与同情心,致使在医疗过程开展中,没能切身体会到患者的感受,从而造成不良的医患关系。而就患者而言,当其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或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存在一定的误会时,其采用的方式不是合理地进行沟通,而是采用较为极端的方式进行解决,这一方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困扰,还会对患者自身的病情造成影响。
2患者对医院信任程度的减弱
由于相关医疗单位自身行为的不规范以及舆论的过度描述,目前患者对于医院的信任程度直线下降。患者将去医院就医当作一种强迫性的行为进行实施,甚至有些患者不顾自身病情,也不愿前往医院就医。在医护过程中,正常的医护环节在患者眼里,也是医疗机构在想方设法赚取利益。这都是信任度不良的表现。
3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要点
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是医疗服务体系建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过程中,政策制定与实施部门、医院医护人员以及患者本身都应做出改变,为医患关系的改良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从医疗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有效沟通体制的建立以及社会医疗体系的不断晚上等方面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要点做出了探讨分析。
3.1医疗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在医疗护理服务中,良好的、先进的服务理念是医患关系能够得到有效改善的保证。在护理服务中,工作人员应该切实从自身服务力度出发,改善对待患者的态度,真正将护理的过程当作为别人服务的过程,从而用自身的态度化解医疗过程中较为僵化的医患关系。另外,理念的转变也在于医院开设目的的转变。医院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盈利,更在于救死扶伤。医疗单位切实改善自身的行为,也是医患关系得到提升的重要部分。
3.2有效沟通体制的建立医疗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缺乏是造成医患关系不良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有效的医患沟通体制应该得到建立,工作人员在医疗行为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解释清楚自身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让患者真正感受到自身在服务过程中的用心,从而起到沟通的作用,以改善不良的医患关系。
3.3社会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医患关系长期无法得到实质意义上的改良很大程度上在于社会医疗体系的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对社会医疗体系进行改革,将更多的公益性质引入到医疗体系中来,从而代替其盈利性质。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医院的医疗行为做出合理的管束与监控,防止以单纯盈利为目的的医疗行为的出现。"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最为重要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策制定部门应该切实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改善医疗体制,从而使医患关系紧张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4结语
1.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服务是医院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出医院的价值和信誉。护理服务不仅体现护理学科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医院赢得患者信赖的基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和降低不适的程度,使服务对象感到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使其接受“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使妇科患者不再因为没有家人的陪伴而一筹莫展,使产妇更加感受到了家庭式的温暖。我们对正常产产妇实行助产士“一对一”导乐分娩,向产妇介绍产程发动各个时期,消除因知识缺乏带来的恐惧心理,不限制产妇的自由活动,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满足产妇的生理需求,鼓励随时进食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产妇可采取自由一站位、坐位、卧位,一切以产妇舒适为前提。指导丈夫积极参与,使产妇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
1.2营造人性化的住院环境
温馨的住院环境可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其对疾病的心理压力,因此要为她们提供温馨、和谐而且有家庭氛围的住院环境,这样可以使她们保持一种宽松、健康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我们将病房粉刷成淡粉色,在病房的窗户上挂上了卡通图案的淡粉色的窗帘,少了病房的感觉,多了一份温暖愉悦的感觉和家庭的温暖。在病区的走廊中挂上全科医护人员的照片及科室介绍以及母婴知识的宣教板,既美化了环境,也使患者对科室建设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对母乳喂养的好处进行了宣教,使患者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能够正确地哺乳。
1.3创新护患沟通方式,赋予日常工作人性化的内涵
创新护患沟通方式,显示人性关爱精心制作各种温馨卡如告知卡、祝福卡、联络卡、便民提示卡等,是护患双方沟通交流的桥梁。如“手术病人祝福卡”,进行术前准备时放置于病人床头。“分娩贺卡”,产科给刚出生的新生儿父母送上设计精致的祝贺卡,与其分享喜悦。“温馨提示卡”,如服药提示卡,对药物流产病人,提示用冷开水服药等。这些创新的沟通方式以物化的形式和温馨的语言传达给病人,拉近了与病人的距离。同时推行了助产士与产妇全程“一对一”陪伴分娩,护士为每一位来诊患者送上“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开水,一束鲜花及一张联系卡”,实行了“一条龙”全程陪伴延伸服务。即从患者走进医院大门,办理入院手续开始,直到患者康复,走出医院大门为止,每个环节都有护士全程陪伴,并做到温馨服务延伸到家,出院患者一进家门,医院的跟踪电话随后就到,为她们提供咨询服务和康复指导。同时,还推出温馨输液、温馨导尿、温馨冲洗和温馨备皮等温馨护理系列,使得患者满意程度大大提高。只有随时了解和掌握病人的需要,才能根据他们的要求,实现连续不断的服务创新,赋予护理工作更多、更丰富的人性化内涵。
1.4注重心理护理,提高服务质量
妇产科护理是对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和生殖系统疾病的护理,病人心理问题比其他科的病人复杂得多,为使病人身心健康,我们要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帮助她们减轻心理压力,使他们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如妇科手术病人,顾虑手术的预后及并发症;未婚患者担心术后影响生育、婚姻;老年病人担心能否耐受手术;待产的产妇顾虑能否正常分娩、害怕疼痛;产褥期的产妇顾虑产后能否有足够的乳汁喂养婴儿,如何做好卫生保健;针对以上不同年龄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我们要给予产妇耐心解释与指导,指导育婴知识,指导产妇喂哺、对病人进行入院评估、住院评估、出院评估,对病人的身心实施整体护理,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信赖感和亲切感,减轻恐惧情绪,配合治疗,使妇产科服务质量的更上一层楼。
2“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
2.1提高护士满意度,增强归属感
由于妇产科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护理工作有量大、急诊多、责任重、风险性高,而且有时候关系到母婴两者生命安全的特点,所以护理工作者肩负的责任非同寻常。所以在管理中应该积极引导,做好思想工作,人性化管理本科室的护士工作,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管理者应切实把自己置身于护士群体中,与护士换位思考,从护士的角度想问题做事情,时刻关心护士的需要,满足她们的合理要求,时刻为她们着想,替她们办实事,做到服务育人。特别是对家庭和个人有困难的同志要给予照顾和关心,如及时看望生病的同志,节假日慰问值班人员,真正作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精神上支持。经常开展谈心活动,通过相互交谈,管理者可了解工作中的问题及护士对工作的意见,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可使下属感到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关心,从而缩短相互间的心理距离,加深感情。丰富护士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可以缓解工作紧张的情绪。护士长应注意对护士的人性化举措,护士偶尔出现的工作失误,应选择适当的场合给予严肃批评指正并对其耐心帮助,对业务技术不全面的护士倡导人文关爱,为她们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使她们切实感受到人性化的关爱。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广大护理人员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性。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护士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以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这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关键。
2.2强化护士仪表仪容,提倡微笑服务
护士的白衣天使形象是由护士去建立的,只有言行举止做得符合人民护士的标准才会得到人们的理解、尊敬和赞扬。保持护士的专业形象是我们每个护理人员的基本责任。护士的仪表仪容也是增强护理者和患者之间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带笑容、着装整洁、庄重大方、情绪乐观、气质优雅的护士,才会让患者产生安全、信任的感觉,从而为下面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在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中才会更顺畅。特别是妇产科这个科室的特殊性,患者、孕妇和新生儿更需要护士的微笑服务,往往整洁的护士服,亲切的话语会让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
2.3加强妇产科护理队伍建设,培养和使用专业护士
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决定人性化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改进,职业素质才会不断得到提升,护理质量也随着不断提高。一方面要做好带教工作。对于新毕业护士,要制订培训及轮训计划,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强化专业思想,设立导师负责导教。妇产科的护理技术操作独具特色,在带教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专科操作如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胎心音听诊技术、会阴消毒技术、脐部护理技术、新生儿沐浴、接种卡介苗及乙肝疫苗等,带教老师首先讲解操作方法、要求、目的、注意事项,然后带教老师示范操作过程,传授最新的操作经验,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权益,减少患者的痛苦。每一项操作让护生先看,掌握要领,待时机成熟时先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尽量让护生独立操作并及时指点,针对本科室的常见病、专科急症,督促护生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启发护生的主动思维、积极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另一个方面,要强化各类护理人员的培训,进行在职教育,提高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对于年青护士有计划地安排轮换各病区,使她们能掌握妇产科各病区的业务技术,并根据她们的素质特点,业务特长,相对固定一病房,发挥骨干作用对于老年资的护士。医院要根据个人特长,充分创造条件,为其提供一个开阔的平台,鼓励护理人员学习,安排在各病区,着重把好质量关,进行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各人所长,调动每个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帮助护士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争取做到最好.
1.1病人的护理需求人们患病时,从自己熟悉的社会环境走进陌生的医院,从家庭社会的多种角色变为病人。住院后,病人非常关注自己的诊治医生、责任护士、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希望尽快进行检查治疗并知道自己的检查结果;希望了解疾病的治疗效果;希望知道治疗疾病所需的总费用;希望亲人的陪护以及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希望护士的技术娴熟;希望住院的环境安全舒适等。
1.2病人的心理需求人们患病后,心理方面会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需求。
1.2.1焦虑恐惧心理害怕疾病不能治愈,经常处于惊恐不安的紧张状态,有的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精神压力很大。这时,他们希望医务人员多关心他们,给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他们如何配合治疗。
1.2.2孤独心理人们患病后进入医院这个新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及医护人员对他们而言都是陌生的,他们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很容易产生失落感,他们希望有亲人的陪护,希望医务人员多与他们谈心,尽量缩短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距离。
2满足病人的需求
2.1营造人性化的环境医院和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和舒适的环境。一切本着方便病人,从细微之处入手。
2.2将人性化融入护理过程我们的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我们首先要尊重、理解、关怀病人。从入院那一刻起,我们就要把病人当作一个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来关注,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及周围的人;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与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刻苦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以娴熟的技术服务病人。
3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措施
3.1确立服务质量标准根据人文精神和健康新概念来调整、确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强化对护理人员服务主动性和体现人文关怀等内容的评价指标,建立住院病人需求分析制度,出院病人跟踪随访调查制度以及护理服务质量讲评分析制度,将病人对服务是否满意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将病人的需要和期望转化为质量要求和质量标准。
3.2培养人文精神、强化礼仪修养培养人文精神,除了丰富专业知识外,还要不断丰富社会学、人文学、伦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行为科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性格,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以人文精神推动人文服务。强化礼仪修养,打造礼仪化的护理服务。护士礼仪是指护士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2]。优雅的外在形象、过硬的护理技术、负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做好礼仪化的护理服务内在要求。一是基本礼仪,包括言谈、举止、仪容、服饰、个人和公共卫生等,做到语言文明、举止得当、行为规范、仪容整洁、服饰得体、庄重大方、和蔼可亲;二是职业礼仪,主要指掌握医学知识、遵守规章制度、制定工作计划、了解患者病情、加强护患沟通、保护患者隐私、注重心理治疗等。
3.3营造人文氛围,优化就医环境努力营造医院的人文氛围,使患者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人性化服务。一是营造人文化的医院环境,医院建设生态化、园林化,让患者有亲临大自然的感觉;二是建设人性化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以方便、舒适、美观、实用为准则,让患者在诊疗期间既有舒适感,又有亲切归属感;三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温馨化、艺术化、人性化的布局和装饰,根据就诊人群的不同彰显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出对患者的热情和关注;四是就医流程人性化,通过导医、分诊、全程、便民及特色服务,营造舒适、温馨、便捷的就医环境,良好的就医秩序,科学的就医流程,最大限度地缩短患者就医时间,提供优质的、人性化诊疗服务。
3.4努力提高护理艺术水平护理艺术的核心是研究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做到因人而思、因人而护,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3]。我们不但要充分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人文学科、社会学、操作技能,获得专科护理的专门技术和方法,成为一个有道德素养和艺术修养的护理人员,能够掌握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用高超的护理艺术完成不同的特色护理。
3.5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服务行为一是要热爱本职工作,忠诚护理事业,倡导奉献精神;二是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对病人尽职尽责;三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为病人服务的自觉性,对诊治工作密切配合,对患者的生活精心照料;四是工作严谨,认真观察病情,防范差错事故;五是严格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规范服务行为。牢固树立制度、规程就是质量和生命的理念,严格规范服务行为;六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3.6健康教育人性化、个性化每个人不仅存在身体和心理的不同,更有年龄、职业、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不同[4]。要针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不仅要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还要针对其存在的心理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开导,使患者得到及时、科学的健康指导,能够在疾病的各个阶段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并逐步培养、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方式及健康的心理状态,在获得良好治疗的同时,运用相关健康和卫生知识去更好地维护健康。
3.7服务方法多样化、服务内容层次化一是开展全程服务,将服务过程涵盖院前、院中、院后的全过程;二是坚持服务内容层次化,能够对有着不同服务需求的病人提供不同的服务;三是推行非专业服务后勤化、市场化,使医务人员全身心地投入专业服务;四是努力使服务质量最优化,强化人员素质培养、技能提高,不断完善质量监控和质量评价体系;五是推进服务方式亲情化,对病员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使病人感到亲人般的温暖;六是坚持服务过程公开化,强化服务的监督作用,增强服务内容的透明度。
4评价
医院通过大力倡导人文关怀服务模式,一是大力推进了医院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势必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二是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提高医院的信誉度,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三是有利于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氛围,有利于人性、爱心、亲情的体现,有利于弘扬社会美德,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四是使人与社会的适应性不断增强,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健康知识不断丰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五是强化了护士的人文观念,提高了护士的思想道德水准、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有助于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周君.未来趋势——护理人性化服务[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12):48.
[2]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9-110.
[3]施卫星.人文精神: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391-393.
[4]吴春容.医院的人性化服务[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2(3):113.
1.1沟通人性化人性化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与身体状况,取得患者的支持。要语气轻柔的跟患者沟通,平心静气的做好急诊护理工作,倾听、安抚、解释都是护理人员该注意的,一定不能使用拒绝的语气,提倡文明用语,耐心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取得患者的认同。
1.2推进人性化的服务急诊科室患者数量一般很多,且不稳定流动性较强,护理工作进行的时候制作不同科室的工作流程图,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找不到科室就诊而耽误时间。要有醒目的急诊抢救通道,确保无阻碍。陪同病情较重的患者做检查,要耐心的带患者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查。护理人员要有统一的着装,端庄大方,让患者放松戒备之心。面对不同的患者要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及技能,依据患者的病症引导患者饮食以及用药。多参与健康知识讲座,将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完善人性化护理的工作。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护士急诊的服务态度、急诊的环境、对工作的意见等项目列入调查问卷,使用不记名的方式填写统计,如果是儿童时就让家长填写。结果为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3.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710,P<0.0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的前提就是以患者为本,要处处呈现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管理模式,以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为基准。真心的关心患者的病情,耐心的为患者做人性化护理。尊重患者的隐私以及患者的生命、人格,要做到一视同仁,发挥人性化理念的优势,平等的对待每一位患者,为患者做全面的优质护理。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详细的观察患者的病症,耐心的倾听患者,以很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让患者体验新的护理方式,感受现代化的护理概念以及护理文化。
论文关键词:价值工程与护理工作效益
追求效益是护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每一个护理工作者都要有价值理念,以最低成本向社会提供最优化的护理服务,充分发挥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价值工程把护理质量指标与护理耗费指标相联系建筑工程论文,从而衡量工作效益,使护理管理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
1 价值工程的模型
价值工程是一种以“提高某种事物价值为目的”的科学方法,[1]其实质是研究消费单位费用所能得到的功能量是多少,即价值系数中国学术期刊网。可用公式表达为:
根据价值工程的原理,在提供护理服务工作过程中,成本与质量之间衍化为一个强度指标,它们的比值反映了护理服务的有效程度。其数学模型为:
护理服务强度指标(V)
提高服务强度指标(V)是价值工程的落足点。在一定条件下,提高强度指标(V)的途径可综合为四种:
(1)质量稳定,成本下降(Q/C↓=V↑);
(2)成本略有提高,质量有更大提高(Q↑↑/C↑=V↑);
(3)成本不变建筑工程论文,质量提高;(Q↑/C→=V↑);
(4)质量提高,成本降低(Q↑/C↓=V↑)。
2 价值工程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2.1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及科学管理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是目前一些医院对待护理人员管理的现状,护士减员成为降低医院成本项目之一,致使医院床护比离1:0.4相差甚远,医护比接近1:1,护士人力资源配备严重不足,在人员调配上捉襟见肘,这与价值工程的科学内涵相背离。护理工作连续性强、强度大,合理的人员配备是保证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益的前提建筑工程论文,靠减员来获取效益实不可取,更不可能保证质量,在前提一样的情况下,科学配备护理人员,成本看似略有提高,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护理服务取得效益则更大。
2.2 运用价值工程评价护理工作效益运用价值工程,可以在护理工作中,把降低物耗、时耗作为提高价值系数及下一次行动的目标之一,价值思想就成为反馈的指导思想。
2.2.1优化护理操作流程 将操作流程分解,让不同的护士进行操作建筑工程论文,把用时最短、操作最优的步骤固定下来,形成新的操作规程,训练全体护士按新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节约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益中国学术期刊网。
2.2.2 价值工程为评价护士工作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如果我们只看护理效果,而不把它放到物质、时间和精力消耗中去考察,那么我们的评价就没有纵横可比性,不能确切地评价护士水平的高低。如:在排除特殊影响因素情况下,甲护士完成一个病人的洗胃建筑工程论文,用去十五分钟,而乙护士给同样的病人洗胃花了三十分钟,都收到了同样的效果。但谁的工作水平高?显然只依据最终护理效果是不能做出正确评价的,因为时间长短体现了业务素质的区别。
2.2.3为各班次、常规工作设计护理路径,剔除那些重复的环节和劳动,使护理工作安排更科学,总之,功能发挥得越好,管理的效益越大。[2]
3 V值的量化分析及其控制作用
3.1 V值用于相同性质和规模的单位、科室之间的效益比较。V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效益水平,可作为检查评比护理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指标中国学术期刊网。相同性质和规模的单位、科室建筑工程论文,用V值统一评比标准,尽可能减少评比中的主观判断因素带来的误差,使评比工作更具体更合理。如表一所示,丁医院的V值最大,说明其管理效益最好。
表一:四所市级医院V值比较表
市级医院
护理成本C
护理质量Q
强度指标V=Q/C
甲
80
90
1.13
乙
85
93
1.09
丙
75
80
1.07
丁
70
[论文摘要]在大三护理专业学生中组建护理科研写作的团队小组,并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用于护理专业学生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护理科研的实践与论文的写作,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提高护理科研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护理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
本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使护理专业本科生具备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技能,即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知识、科研方法和科研技能,具备护理科研的初步能力。近年来,我们以课题《探索以社区为教学辅助背景的护理实践教育模式》研究为抓手,以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背景,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性思维。
一、合作学习的方法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基于我们是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教学辅助背景所进行的学生护理科研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以社区点实践小组为基础,每个小组配备1名社区医护人员和指导老师,并以这个小组为一个科研项目申报学校课题,科研立项的申报人就是该小组的负责人。
2.理论授课。(1)合作学习方法介绍。在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开展护理科研前,我们先进行护理科研与论文基本技巧的讲授和指导,使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确立自己小组的科研意向。(2)护理研究理论指导。制订护理科研理论授课计划,利用学生晚上课余时间进行护理科研理论授课,使学生对护理科研具备一定的研究理论基础。(3)科研选题与立项指导。组织学生下社区见习,参观和收集与社区整体健康状况相关的资料,老师根据各小组的选题,征询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的意见,初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最后指导老师根据课题的名称、任务、目标等提出指导性要求。
3.研究实施。(1)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目标。在社区见习和理论授课的基础上,结合老师提出的社区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方向,小组成员带着问题,利用网络、图书馆、社区老师咨询、社区人群走访等各种资源获取所需要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终选出一个题目作为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目标。(2)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在确定课题后,小组成员从针对课题立项申报到最后论文形成课题结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负责的阶段任务进行具体的策划,当课题研究进行到哪个阶段,那么该阶段负责的学生就是主要召集人,小组其他成员就听从该召集人的安排,完成布置的任务,达到既分工又协作的目的,彼此相互支持和配合,完成研究。(3)成果交流形成论文。当课题研究进行到最后时,要求各小组在集中讨论、汇合充实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交流汇报,再由指导老师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进行点评,然后,各小组再进行积极修改最后形成论文。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自2006年我们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培养护理学生的科研与论文的写作能力的教学中,共有数百名大三护理学生受益。几年来参与的学生共协助社区卫生服务完成了学校所在地区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情况、农村合作医疗就医状况、社区老年高血压认知误区的调查与干预、湖州地区更年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等多项调查,完成调查问卷数千余份,形成调研报告十余篇,编写了社区多种常见病的家庭健康教育手册。在此基础上,同学们积累了资料和数据。许多同学完成了自己的论文选题,并在《解放军护理杂志》《护理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社区医学杂志》《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中外医疗》《全科护理》等省部级以上正规刊物上公开近百篇。
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
1.小组合作学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小组合作精神是一个集体团结的象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学科多元文化护理的发展,其交叉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日益突出,各种知识领域之间的界限也日益模糊,彼此交错、相融,一个人的专业知识面早已远远不能满足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当临床抢救生命,当我们进行护理科研,许多尖端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小组团队的攻关。为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因此,作为高校的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对护理学生的培养中不但要求培养的个体具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娴熟的护理技术、科研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的工作能力,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融入社会和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2.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研究的特征。小组目标一致,与知识、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合作进行护理研究的基本特征。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工作,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小组团队研究的基本要件是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实际运作中,小组目标是核心,不否定和抹杀个人目标。当个人目标最大限度地与小组团队目标同步时,必会推进小组团队研究的进程。这样的一致需要对共同目标的忠实和坚持。知识和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研究内部知识互相传递和积累的过程。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激励措施达到知识和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发挥团队成员个人的优势,达到团队内部的互助。在科学研究中护理一直是一个较弱的学科,为了实现护理学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就必须发挥团队合作研究的优势,使团队智慧超过个人智慧的总和,实现“1+1 >2”的目标。
3.小组合作学习在护本生进行护理研究中的优势。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证实,学生会吸收所读的10% ,所听的20%,所看的30%,看与听结合的50%,听与说结合的70%,说与做结合的90% ,教别人时的95%。那么在学习者之间建立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互相学习、传递经验时学习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实践就是在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传递经验、相互交流、相互质问对答,在辩论中产生新的思维和见解。(1)团队内部共同分享了某些成员的新知识、新思想,节省成员独自学习的时间,避免走弯路。(2)有利于在课题研究成员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团队中只要有一个成员努力,她的研究收获就会在团队中进行传播,给其他成员带来压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克服懒惰的天性,加倍地努力学习。(3)每个人所学习获得的新知识在团队内的传播,有利于交换信息并进行深入讨论,对一些科研中遇到的难题能尽快解决,从而推进更深的研究,开阔更广的空间。
4.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影响。合作能力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本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合作能力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现代医学和护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院科室之间、医生护士之间、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也将变得更加重要。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在对护生的素质进行考察时对其合作精神也十分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进行护理科研实践的锻炼,既培养了小组学生彼此相互宽容和谦让的意识又达到了知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完成小组的课题和论文的合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霖,袁长蓉,陈晓英,等.浅析《护理科研》教学与提高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
[2]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
论文关键词:病房,护理管理,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patientsatisfaction,PS)是指人们因健康、疾病、生命质量诸方面的要求而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某种期望,对所经历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进行评价[1]。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自身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促进健康仅仅依靠治疗技术是不够的,病房的护理管理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工作的价值不仅需要良好的护理态度和技能,更需要构建新型的护患关系,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了较客观地反映护理服务质量的好坏,提高护理水平,我院自行设计了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通过调查获取真正反映患者感受和期望的数据,从而更有效地改进服务。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住院5d以上的1000例患者进行随机调查,包括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普外科、脑外科、各抽取200例患者。将2009年6月50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64例,女236例;年龄18~73岁,平均(40.6±13.8)岁;2010年5月50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270例客户关系管理论文,女230例;年龄19~72.5岁,平均(41.3±12.6)岁。调查对象需满足下列条件:①年龄18岁及以上,意识清楚;②自愿参加本调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研究方法 获得研究对象口头同意后,由护理专人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包括入院介绍、健康教育、服务态度、责任心,基础护理、技术操作6方面,均为单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并计算满意率。基本满意和不满意视为不满意。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0份,有效率100%。不能书写的患者,由资料收集者将每个条目读给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的回答记录在问卷上,问卷当场回收核心期刊。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0年5月500例的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2009年6月500例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5)。说明加强护理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例,%)
组别
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
对照组
500
500
465
445
30
45
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