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7 13:45: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民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民进入了城镇,他们的思想意识对城镇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接受了多少,接受态度是怎样的?为对这些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社区教育中心通过查找资料,根据本镇实际制定了一份具体的调查问卷(附后),问卷主要内容有参加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目前生活方式和思想状态等几方面内容。大桥社区教育中心人员深入安置区采取定点和入户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79份。通过及时总结,发现情况比设想的还要糟糕。通过调查发现农民经过拆迁,经济条件有了一定好转,住进了镇区,成为一名“街上人”,但是他们的思想意识方面仍然大幅滞后。调查中发现40%的人都认为在楼宇中间种植农作物可行,现场查看的确如此,楼宇中间被分成若干块,分别种上了农作物;32%的人认为物业公司比较烦,甚至有人认为物业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小区里环境较差,车辆停放混乱;调查问卷最后一项,问题是您在心底里是否承认自己已经完全脱离了农民的身份和生活,成为市民了么?收回的问卷近450份都没有做出肯定的回答,超过了90%。通过调查总结,我们认为这些农民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身份转换意愿不积极。目前,农村在拆迁、土地流转中均有一定的利益,另外国家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在计划生育等方面有一些优势,而且目前农村医疗保险逐渐普及,农民对转换成市民的愿望不如以前强烈,他们认同农民的身份,住进了镇上的安置区,成为一个“非典型”的“新市民”。第二,农民的生活行为方式与城镇不相适应。通过调查发现,许多人不了解城市活动的基本规则,表现出规则观念淡薄,对城镇中一些制度和准则视而不见,在生活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盲目的自主性和自由度,缺乏对自身行为影响力的认识和自制。第三,农民对城市价值观认同度不高。乡村传统、封闭的文化与城市现代、开放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他们主动介入城镇的积极性不大,不愿意与社区打交道,在社会交往上,大多仍然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的交往方式。他们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契约意识、理性经济等思想观念尚未确立,封闭、自私、传统的思想在他们心中已经扎下了根。
二、确定内容,探索转变农民思想意识的载体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社区教育中心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合适的载体来促进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从而使其真正地接受现代化的思想和观念,成为一名新市民呢?通过分析研究,我们一致认为,只有选定一些农民迫切需要知道、了解的,与他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内容才乐意为他们所接受;只有选定一些积极的、文明的、向上的教育内容才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1.城镇生活知识。
农村生活与城镇生活有较大不同,农村单门独院,空间宽敞,生活自由;城镇安置区密度比农村大,生活方式与以前大不一样……农民搬进了安置小区,住所一夜之间变化了,但城镇生活的知识他们掌握却是有过程的。为了让他们迅速了解并遵守城镇生活的一些规则和制度,使他们能更快地融入城镇生活,社区教育中心通过查找资料,精心编撰了《社区生活常识》小册子,具体内容包括居民楼生活注意点,防止煤气中毒,如何防盗防抢等。另外根据《城市生活常识》等书刊选编了城镇里的衣着打扮、一日三餐、居家生活、交通出行以及就医指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这两本小册子涵盖了城镇生活的若干要点,两本小册子的分发得到了社区干部和居民的一致欢迎。
2.城镇文明知识。
文明礼仪是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镇最亮的名片。刚刚搬进城镇、住进高楼大厦的农民对城市管理中的一些制度法规、市民准则等很淡薄,对城市公共事务漠不关心,缺乏公民意识,仍然固守一些不文明、不卫生、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因此,在城镇生活,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助推农民实现生活方式上的“市民化”“文明化”,我们准备了《市民文明守册》《市民文明礼仪手册》《市民文明公约》免费发放到农民,普及礼仪知识;组建文明礼仪宣讲团,深入到三个拆迁安置区,宣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文明礼仪、法律法规知识等。
3.破除陈规陋习
树立体现城镇文明的规则意识、交通意识、卫生意识、生态意识以及城镇人际关系意识、城镇文化意识等等,使思想跟上城镇发展的步伐。进行权力意识、民主意识、契约意识、理性经济等思想观念等内容的培训和指导,进行长远意识、全局思想和法制观念教育。这些都是更高层次的内容,在前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这些内容将循序渐进,逐步开展。
三、加强主动性,拓宽转变农民思想意识的途径
1.抓好舆论宣传,树立导向意识。
社区充分发挥镇内电视台、社区小报、宣传栏等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又根据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特点,精心建设了社区教育中心网站,精心选择内容,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宣传城镇生活知识,传播文明。另外注重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针对突出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在社区小报和宣传栏运用照片和文字等形式给予曝光,使市民放弃不文明行为。同时选树一批典型,特别是要注重挖掘、评比、表彰他们身边的好人好事,通过从他们身边的平凡人平常事切入,让他们感受他人的变化,从而自我加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宣传的效果。
2.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参与意识。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把城市生活知识、文明知识变成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社区分发的材料贴近群众生活的热点、贴近群众感情的动情点,吸引群众参与,增强认同感、提高参与度。社区结合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等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扩大科教、文体、法律、卫生、道德规范“五进社区”活动的覆盖面,让社区中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3.打造社区志愿服务品牌。
1.1失学率高
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有的是由于父母工作经常变动,导致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有所耽误,不能及时上学,加上家长没文化,对于孩子要求不高,抱有希望孩子尽早独立的思想,因而出现了没完成学业就出去工作的情况。即使有的孩子上了学,由于不同地区的教育有差别,导致学业跟不上,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最后导致失学。有学者认为;这100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尽快解决。
1.2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质量的低下
农民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有着较大的差距,由于办学经费没有教育部门的支持,所以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而农民工家庭经济并不是非常的宽裕,这就导致学校的弊端很多,诸如:办学条件的缺乏、教师的素质较差、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完整、消防设施的不完备等等。这就导致教学质量无法与公立学校相比,进而影响学生的成绩。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质量也是一个问题,好多教师并没有教师资格证,有的也不是教师专业出身,自身的教育水平不足,导致教师对于如何较好学生没有较大的把握,从事教师这行职业就是为了一个稳定的工作,所以,知识储备不足的教师必然不能教好学生,这也就说明么有些农民工子弟转入公立学校后,出现成绩跟不上的情况。
1.3农民工的家庭的贫困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业的收入特别是农民的收入并不高,加上有的地区政府征地或者土地并不肥沃,导致农民的收入很少,为了生存,很多农民不得不进入城市寻求“再就业”的机会,这也就导致农民工成为弱势群体,据研究2008年我国有农村绝对贫困人数为2820万,低收入的为5825万。并且,在农村,一半以上的人是小学或这以下,大中专以上的人数只占0.05%,因为文化水平低下,这就使得他们所从事的职业选择性不高,待遇低下,没有医疗等保障,生活的不容易使得很少有家庭能够花较多的钱在孩子的教育上,因而,很多农民工子女因为家庭的贫困导致放弃学业,很早就进入社会工作。
2对策
2.1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
公办学校要承担起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重要任务。在公办学校就学是承认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合法地位的重要标志;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体现了社会公平;是其公民权利的积极体现。流入地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接受农民工子女在当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在入学条件等方面应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得对其进行乱收费;对特困学生应酌情减免费用。
有关政府部门要树立责任意识,将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作为一项长期和任务来执行,充分认识到共民工子女与城市长远的发展的问题。要建立适龄儿童义务教育登记制度,特别要做好流动性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的登记,防止因为农民工的流动,造成其子女无法接受义务教育。登记卡可以作为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保障,当农民工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时,就可以凭借登记卡在学校、公安部门进行登记,不仅可以减少因户籍制度带来的繁琐,还可以对农民工子女进行有效的监管。
2.2明确政府责任
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责任,首先要加强流入地、流出地教育部门之间的沟通,明确各自在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管理中的职责,将其就学管理落到实处;其次,要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并且密切联系、通力合作。公安部门做好本地区流进、流出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及时向教育部门提供有关情况,人事、劳动部门应禁止经商办厂或从事其他劳动的组织或个人使用童工,物价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学校收费情况等;最后在教育经费中专门分类设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专项拨款,用于资助农民工子弟学校或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改善其办学条件与质量,经费来源依靠财政拨款。
2.3充分利用公办学校资源
近年来随着出生人口的降低,学生人数也开始下降,这就导致公办学校出现教育资源的闲置,因而,可以将图书、设备等闲置不用的无偿捐给民办子弟学校。还有的学校因为学生人数的减少,而出现停办、撤销等情况,可以将其改造为民办公助学校,政府部门可以进行采取一系列措施,是民办学校的教师有条件的转为公立学校的教师,从而保障教师有比较稳定的生活来源。此外,还可以鼓励公办学校专门设立农民工子女班级,大量吸引农民工子女就近上学,还可以对与农民工子女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农民工子女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认识上都与城市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将他们混在一起,虽然有时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互相促进,互相帮助等。但是,更多的实践表明,农民工子女由于家庭的原因与城市学生有不小的隔阂,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所以为了有效的进行教学、管理,将农民工子女安排在一个班级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最后,还要大力发展农村学校,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虽然都是公办的,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很多方面赶不上城市的学校。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就是看重的是城市学校的教学质量比农村要好,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管理,不仅在办学经费上加大投入,使农村学校没有后顾之忧,还要加大对于人才的引入,高级人才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基础,有了人才的优势,农村学校才有可能与城市学校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吸引许多农民工子女就地上学,而不用进入城市去求学,不仅减少了城市学校的办学压力,还可以减轻农民工的家庭负担,可谓实现双赢。
2.4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
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管理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因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其管理,不仅包括办学条件的管理,还包括教学行为、学生学籍、教师的管理,使之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对于农民工子女学校进行有效、时时的监管,使其依照法律来办学,对于聘用的教师要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教师资格,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的待遇,例如:福利、医疗等问题。对于有条件的教师可以依照政策转为公办学校的教师,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教师进入,进而有了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其次,定期组织农民工学校教师到公立学校去进行教学交流,或者选择部分优秀公立教师到农民工子女学校进行教学,帮助其提高教学质量。最后,还可以与各大师范院校进行合作,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可以到农民工子弟学校来实习,不仅解决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薄弱的问题。
(一)内容的不足:重私德轻公德德育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的实现,家庭道德教育的任务能否完成。新生代农民工表示,他们平时更多的教育子女要孝顺父母、孝顺爷爷奶奶、要尊老爱幼、听老师的话、不说谎、不打架等,以及遵守交通规则、团结友爱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至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这种“公德”教育却很少在家庭中刻意提及,认为这些应该由学校老师进行教育。有些农民工家长甚至曲解了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就是要教会孩子处事圆滑,中规中矩,明哲保身,因为他们自己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在走访过程中,当被问及“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时,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都表示“不知道”,能把24字核心价值观背出来的也是少之又少。十的召开,开启了新阶段和新征程,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传统道德中的某些精华被重新提及与重视,新的道德判断标准出现,此时,当代社会所需要的爱国主义、诚信、责任心、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等“公德”内容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来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方向和指导,加强他们的公德教育,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现代公民意识等,对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一份子、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也是尤其必要的。
(二)方式的单一:重言传轻身教教育方式深刻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新生代农民工家长的家庭道德教育方式呈现单一的特点。在调查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家长对孩子的家庭道德教育方式与父辈相比,虽态度言辞缓和了很多,但依然呈现单一的特点,重言传轻身教,主说教缺引导。在被问及“您平时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时,依然有68.5%的人选择了“说道理”。大多数年轻农民工虽有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却忽视了自己的身教,他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得把教育停留在口头上,轻则“老生常谈”“喋喋不休”,重则“厉声喝止”甚至“棍棒以对”,比如被问及“如果发现孩子做了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比如说脏话)时,您一般会如何做”这一问题时,还有33.5%的人选择了“厉声喝止”。事实上,要知道,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他/她行为的对与错,善与恶,其实反映的正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有些农民工家长甚至自己都没有做好表率,在家里口无遮拦、爆粗口、乱发脾气、抽烟、熬夜打游戏等,回头发现自己的孩子有道德失范行为出现时还觉得不可思议,殊不知正是日常生活中自己的那些不良道德行为对子女的成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事实上,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教育,不仅仅是靠理论来支撑,更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贯彻实施。给孩子讲一百个大道理,不如身体力行地成为孩子学习的道德榜样。
二、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检视
(一)社会外部环境纷繁复杂,使家庭道德教育面临挑战
1.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影响着家庭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实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使得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现实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受到很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等正日益朝着功利化、物欲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变异,过于迷恋对物的崇拜、享受与占有,而对财富的获得方式,却不受人们太多的关注。年轻的新生代农民工们,自身面对这些挑战,都有些招架不住,时有困惑,因此势必影响对下一代道德品质的培养与教育。
2.信息化的负面影响冲击着家庭道德教育的原有功能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电脑和电视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辛苦工作一天的新生代农民工们,回到家往往通过上网看电视来缓解工作压力,忽视了对孩子的精神关爱,导致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大大减少。还有些新生代农民工整日工作忙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同时孩子因为没有朋友,长期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会将空余时间也大量花费在看电视、打游戏上。加之对于网络、电视、报刊、电影等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的媒体缺乏有力的监管和约束,幼小的孩子很容易受到电视网络的影响,比如连云港市一男孩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剧情,与小哥俩做“绑架烤羊”游戏,导致兄弟俩被火严重烧伤事件。这些悲剧让人想都想不到。有时候,家庭道德教育在无孔不入的媒体介质面前,对一些负面影响往往防不胜防。
(二)教育主体自身困难重重,使家庭道德教育力不从心
1.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低,子女德育资金投入少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刚刚在社会站住脚,自身的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由于没有技术专长、没有工作经验、流动性强,他们大多只能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工资起点低,涨幅小,增速长期滞后于城镇居民收入和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这样,与市民收入和城市消费水平相比较,绝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明显偏低,而且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家长在子女上学、就医等诸多方面还需要支付比当地市民更多的成本,所以生活压力较大。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活资金的不充裕,直接限制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包括道德教育的投入。在被问及“您会给孩子买一些专门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故事书或者影像资料”的时候,有59.5%的人选择了“基本没买过”;而“不买的原因”中选择“工资就那么点儿,哪还有闲钱买这个”的占到52.9%。
2.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子女德育质量难提高文化水平不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很难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他们对随迁子女的教育知识主要来源于自身经验和自己小时候接受家庭教育的经验,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很多采用“暴力手段”进行教育的年轻的农民工家长,自己小时候就多半成长于“棍棒教育”,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到底什么才是科学的教育手段,他们就会潜意识里套用父辈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当被问到“您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在子女道德教育方面)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时,33.5%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方法,想教育却不知从何下手”。一些年轻的农民工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有待商榷,他们有的往往只会告诉子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于为什么这样,他们却很难解释清楚,使得孩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态度和蔼时,孩子一般能接受;但如果家长管教时缺了耐心,态度比较专横时,孩子往往会心生反感,甚或引起叛逆之情,进而对父母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长此以往,家庭教育效果必然不佳。
3.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压力大,子女教育时间难保证教育子女,督促指导他们学习需要较大的时间、精力投入。尽管现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的要求较老一辈都更高,他们的工作环境较上一辈也有所改善。但由于自身技能水平的限制,他们大多仍在低端的劳动市场就业,工作时间相较于城市里的普通单位工人更长。在调研中,问及被访人员“您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在子女道德教育方面)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时,46.5%的受访者表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而且有时候新生代农民工家长由于压力大,一些不好的情绪也会被带回家,带给孩子。被问及“当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会将不好的情绪带给孩子吗”,有47.5%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偶尔有过”,32.5%的人“没注意过这个问题”。劳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使得农民工工作之余可以支配的时间和精力很少,休息的时间都没法保证,更别说静下心来好好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了。
三、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切实提高农民工子女家庭道德教育的效果,进而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是全社会的大事,是一项涉及面极广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完成好这项工程,需要构建“国家—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道德教育体系。需要各方同心协力,群策群力。
(一)制度政策扶持,为家庭道德教育保驾护航道德建设离不开国家的顶层设计,新生代农民工家庭作为弱势群体,离不开相关政策制度的扶持,因此,国家层面应该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强制度监管,为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提供政策支持。比如以十的召开为契机,逐步推进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降低准入门槛,使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农转非”,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提供各种福利待遇。同时也要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对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的进行,包括《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些基本法律法规。还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的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建立健全涵盖生育、医疗、失业、养老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免除一些后顾之忧。
(二)家校通力合作,为家庭道德教育创新形式家校合作在道德教育中始终是备受关注的措施。因为学校本身也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且学校有其一定的优势,能掌握道德教育的大方向。因而在孩子的道德教育方面,家庭和学校在观念和目标方面首先必须达成一致,然后运用各自优势,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作为学校,应该不断拓宽渠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要倡导年轻的农民工父母们科学地进行家庭德育,通过家访、印发告家长书等形式,介绍、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编写一些简单易懂的册子给农民工家长,给他们以技术上的指导。反之,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要主动与子女所在学校取得联系,要多跟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每次的家长会要争取参加,积极地和班主任配合,发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三)整合社区资源,为家庭道德教育添砖加瓦良好的社区环境有利于家庭道德教育的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家庭聚居相对集中的社区或街道应加强社区及街道环境的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橱窗进行先进文化和文明道德宣传;大力开展社区服务,建立社区的阅览室和活动室,积极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和子女进行有意义的活动,融洽亲子关系;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家庭与当地市民家庭间的沟通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增进彼此感情;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尝试创建有关家庭道德教育咨询室,真正服务于新生代农民工家长,及时为他们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支招等,努力营造一个环境干净整洁、民风文明友好的社区氛围。
论文关键词:筛选假设理论,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2009和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8%和74%。据此推算,2010年尚有160多万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文章旨在从教育经济学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审视农民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及其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视教育为一种装置,本质上是一种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雇主要从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时,他对求职者的能力并非完全了解,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历或交谈了解求职者的显性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主观上往往更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所学专业、毕业学校等,据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因此,毕业证书的作用尤为凸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是一种身份、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素质和能力的基本依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与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前者。“211”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占80%,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0%[1]。
二、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二是高等教育层次。近年来高校扩招主要集中于地方普通院校,他们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角”。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从数量上的显性不均转向质量上的隐性不均,主要表现为城乡学生就读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上的差距。统计数字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且主要分布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非重点地方普通高校。杨东平教授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地方普通院校与专科院校,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3]
学界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的可能性亦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上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高于社会底层子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社会底层子女考虑到入学风险和就学成本,往往选择学费较低或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上次社会子女更多地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曾满超研究发现: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可能性之比为5.6,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可能性之比是9.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4]。低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内部分化中更多集中于低层次学校中[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6]。
“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7]。文东茅研究指出:父亲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为32.8%,父亲中只受过小学或以下教育者的子女比例为15.3%[8]。高学历父母子女与低学历父母子女进入“211”院校的比例悬殊较大,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9]。
(二)原因分析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主要原因。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严重不均衡,存在显著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入学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城乡教育观念差异
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短视行为,多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子女受教育问题。由于大学学费高昂,四年大学费用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有的甚至“因教致贫”;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失业,就业后工资较低,甚至低于农民工工资。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不如外出打工实惠,进而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其高考成绩和高等教育机会。
3.高考选拔制度隐性不公
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械娜Α⒕煤蜕缁岬茸试炊哉庑贫燃右陨福佣苯踊蚣浣拥鼗竦谜庑┤胙Щ幔褰撞阍蛞蛉狈Υ死嘧试炊τ诹邮啤B蘖⒆2捎帽急燃唇鞘?(农村)子女所占比例与城市(农村)子女高考报名比例相除,研究表明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对2010年某“985”大学自主招生数据进行统计显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倍[10]。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家庭背景、经济、文化及教育资源差异较大。优势阶层家庭收入高,经济殷实,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也较多,其子女可以参加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一是可能其综合素质,可以拿到多种技能证书,从而获得更多加分因素;二是可能提高学业成绩,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较大;农民阶层则相反。结果导致“家庭背景、收入差异—家庭教育投资差异—教育投资质量差异—就业差异”恶性循环的现象。
三、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均处于劣势的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闵维方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态存在差距。“211”院校的就业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就业率为58.9%。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好、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务员子女的就业率与农民子弟的就业率相差14个百分点[11]。李炜,岳昌君研究发现:“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大;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起薪较高的好工作 [12]。
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家庭背景越好,就业率和起薪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子女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月工资高于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400元和300元[13]。“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中分别有35%和2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14]。
杨钋等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工作转换成本较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小于其他学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就业流动性远高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子女的就业流动性。同时不同流动模式的实际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15]。
郭丛斌,丁小浩研究表明,父母从事主要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其子女从事相同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代际之间,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比由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大[16]。马莉萍,岳昌君认为,家庭背景显著影响毕业生进入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家庭条件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社会资源丰富有利于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7]。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差距。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18]。
四、对策与建议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重要举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落后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一般不理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一般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相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存在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尚须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因所学教材课程的差异,影响其升学考试成绩,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以及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规范高校招生程序
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当高考日益侧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在有所上升。”[19]
4.培养和拓展社会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同学、校友及师生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往领域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配置社会资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等。
5.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就业立法,禁止并监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理应被纳入到政府的就业援助体系之中。政府应该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就业援助。
参考文献:
[1]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2]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下降[EB/OL].people.com.cn/GB/jiaoyu/1055/3178564.html.
[3]寒门果真难出贵子?国内多所大学农村生源减少[EB/OL]. edu.cn/te_bie_tui_jian_1073/20110829/t20110829_676296_1.shtml.
[4]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
[5]武毅英,吴连海.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2):60-65.
[6]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65-74.
[7][14]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渐明显[EB/OL].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812/t20100812_507500_1.shtml.
[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9]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1):32-41.
[1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7.
[12]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8-94.
[1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5]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6]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3):74-82.
[1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18]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世界最高[EB/OL].chinanews.com/cj/2011/02-10/2833461.shtml.
开幕式上,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称赞《旅游学刊》培养了一批大家、专家,希望《旅游学刊》能够越办越好,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他还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角度,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希望与会专家多做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第二,加强对发展战略的应用研究;第三,加强对国际经验的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特别是始终把握国际发展的前沿动态,以引导我国旅游业科学发展;第四,需要加强对热点问题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导游管理、职业分类、产业政策等“老大难”问题,还应该留意空白性的问题。
一、主题报告
来自国内外的4位著名学者为大会做了主题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旅游学刊》名誉主编刘德谦以《学科成长的时代推手――关于我国旅游学科成熟度的讨论》为题,探讨了旅游学科基础理论已经建立,并在不断地得到丰富;旅游法规体系和旅游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旅游合作和旅游行业运行的规范,从而优化了学科研究的对象等10个旅游学科成熟的表现。
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教授做了题为《顶天立地――关于中国旅游研究的几点认识》的演讲。所谓顶天立地,涉及中国旅游研究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回归原点,是立地;一个是引领前沿,是顶天。目前的旅游研究首先需要回归原点。而原点的研究,一是旅游的元哲学和元理论;二是描述,对涉及旅游的各个方面进行完整的描述;三是解释,对各种现象进行深入的解释,形成理论的说服力;四是分析,需要建立体系和框架,形成理论的系统化。
中山大学校长助理、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以《中国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为题,分3个部分梳理了海外学者对中国的旅游研究、中国学者对中国的旅游研究的特征,以及未来中国旅游研究的发展方向。关于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保教授指出了4点方向:第一,持续关注旅游研究的理论建构;第二,强化旅游研究的知识/理论输出;第三,提升旅游学术刊物(平台)的水准;第四,提升旅游应用研究的水平与深度。
英国萨里大学教授、国际公认的权威旅游学术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主编John Tribe结合近年在Annals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旅游研究的现状、趋势及创新,为国内旅游学术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带来很多带来很多新的理念和思考。
二、主题论坛
本次年会设置了4个主题论坛以及教育论坛和博士论坛。
第一论坛为“‘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研究的五年规划”,由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主持。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教授宋海岩,北京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吴必虎,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首旅建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润钢,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崔凤军,去哪儿网副总裁张泽,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宁泽群围绕此议题进行了探讨。
宋海岩、吴必虎、宁泽群回顾总结了中国旅游研究的变化及旅游研究对象等方面的转变。宋海岩介绍了国外的经验,例如政府提供研究经费和教学经费,学校研究成果要能够应用到实践当中,而业界也参与学校的教研和课程设置,同时企业也可以提供一些研究经费,但学校研究体系跟实际有差距的现象是一直存在的。崔凤军特别指出,目前中国旅游学术研究亟须解决两个问题:建立旅游研究的范式;旅游学科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一些方法和理论问题。张润钢、张泽作为旅游业界的专家代表,从企业的具体实践提出,目前的研究成果很难在企业转化成实际成果,迫切希望旅游研究能够有更新的实践性成果。
此外,论坛嘉宾还对如何将中国旅游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进行了讨论。吴必虎指出,应该做些应用理论研究;教育部要推进旅游学科的一级学科建设;国家旅游局要重视专家的作用。
第二论坛为“‘十二五’期间城乡统筹与旅游发展”,由青岛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马波主持。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光,著名农村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海南省旅游委巡视员陈耀,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杨振之,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汪宇明参加了讨论。
光首先表示,目前的城乡统筹有很多内容,主要是政府主导,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考虑,是城市的发展。具体到与旅游相关的方面,现在城市旅游是要考虑如何能够提高水平,而乡村旅游重点是考虑如何进一步开发,城乡旅游都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于建嵘提出,要把人文、文化、爱心、物质融合在一起,公益旅游是一种好的方式;要从人文的角度来理解城乡统筹,一定要尊重农民的利益、尊重农民的权利,使农村生活多元化,而不是大规模搞土地流转。杨振之结合成都近年来在城乡统筹方面的实践,分别从城乡统筹中涉及的制度问题和旅游发展在协调城市和乡村发展关系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汪宇明提出,上海要率先建成全国城乡一体化格局,路径有很多,但最新的动向集中在公共服务的根本性并提出了一个顾虑,即乡村被城市化。陈耀结合在海南的工作经验谈到希望由旅游推进城乡统筹,提出“乡城统筹”的概念,认为在科技进入农村、资本进入农村的同时要保障农民的利益。此外,专家们着重探讨了土地流转、尊重农民的权利和利益、公正性等问题。
第三论坛为“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由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朱f主持,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谢彦君、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教授肖洪根、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陆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邹统钎、南开大学教授李天元、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李享参与讨论。
谢彦君表示,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应该体现在3个层面,即视野、方法、规则。研究者不仅要有更加宽泛的、世界性的视野;进行科学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和交流核心研究成果的平台要国际化;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也要符合国际规则。肖洪根分别从技术和知识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第一是非英文国家开展的旅游研究,走国际化的道路应该是一种趋势;第二是知识传播过程当中,或者是科学传播过程当中的“大同”主义。陆林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中国旅游研究首先要接受西方的一些研究方法、价值观、思想,然后用这样的 视野来开展中国的研究;第二,中国旅游研究要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立足于本土,立足于民族化;第三,贯通中西文化。邹统钎列举了一系列数字,显示出中国的旅游研究在世界范围取得的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李天元阐述了他对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化的理解,即国人的旅游研究要能够融入到国际社会当中去,拥有跟国际沟通的共同话语权的平台,并通过国际化更好地了解别人、宣传自己。李享则围绕世界关注中国,中国的旅游研究关注国外的旅游情况不足,以及中国更应该关注世界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第四论坛的主题为“30年来中国旅游研究成果总结与当前走势”,由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辉主持,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石美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凌云、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教授马耀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庄志民、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参与讨论。
论坛专家认为,30年来中国旅游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学科建设、理论研究亟待提升。在总结成果时,专家们围绕重新回归到旅游学研究本质、旅游研究范畴、旅游的研究角度等最基本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谈及未来旅游研究的走势时,马耀峰提出旅游学从借鉴、整合到提升、优化的转变的趋势,学科融合、学科深化和学科体系的构架亟须共同努力。庄志民提出要从辩证思维来理解走势,旅游产业研究要从经济为中心向以经济文化为中心转变,并且搞清楚旅游研究和实践的本源和去向问题。马勇提出学科引领、产业支撑、产业融合三大走势。石美玉提出了消费者的问题是未来研究的一个热点。
该论坛的讨论吸引了台下嘉宾的积极参与。保继刚提出,希望增强旅游研究者内部的凝聚力,旅游学科应为产业发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并培养一批坚定的旅游研究追随者。朱f也认为,过去30年旅游的发展,最大的成就是有一群数量庞大的、有无限热情和能力的一个群体的出现。
本次年会特别设置的教育论坛以“‘十二五’期间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为主题,由吴必虎教授主持,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谢彦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谷慧敏、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王美萍、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彭青、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夏赞才、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赵黎明参与讨论。
吴必虎与嘉宾们分享了目前旅游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首先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旅游方面的增长情况;其次,学院办的旅游系专业方向非常多;最后,是专业教授的从业经验丰富,有70%的人教学经验丰富。谢彦君谈及目前国内旅游教育现状的3个方面:全国的院校数量很多;各院校教师数量差别相当大;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谷慧敏谈及目前旅游教育受到了教育体制的制约,使得很多老师不能深入到行业一线进行深度的接触。夏赞才认为旅游教育的问题是其结构性的问题。王美萍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这个阶段,教师的创新和发展显得更为重要,教师队伍应该是以规模为基础,以质量为榜样,以功能为特征。彭青提出课程计划应该兼顾职业导向和未来导向两个方面,或者是通识教育导向。赵黎明认为,老师应该在完善自己的同时,还要站在更远的角度看旅游学科发展。
本次年会还专设了博士论坛,为学术新秀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共有16名博士代表做了精彩演讲,并得到了宋海岩、张辉、许春晓、肖洪根等专家中肯的点评。
三、学术委员工作年会及颁奖典礼
本次年会专门召开了《旅游学刊》首次特邀学术委员工作年会。学术委员们首先投票评选了“大地风景杯・《旅游学刊》2010年度十佳论文”,然后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和办刊质量、如何更多的吸引国内外优秀论文、栏目设置、封面风格等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家长资源;主题活动;参与;幼儿
幼儿园主题教学是把幼儿的学习、经验、生活与学科知识有机整合,形成了幼儿园综合主题教育活动课、区域等。随着家长资源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尤其是在主题活动中,我们教师就经常动员家长为主题活动提供各种教育资源,使得我们的主题活动有效开展。
一、通过多种形式,让家长走出观念上、教育上的误区,让家长看到教育的成功实例。
首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讲座活动。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内容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题的教育教学功能。如:所要进行的主题有哪些?让孩子得到什么样的发展。把主题活动理念和实施进展情况向家长做详细的宣传。这样可以让家长走出观念上,教育上的误区,也可以避免家长走出单向被动服从的局面。同时,我们征求家长的建议,为主题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宣传、问卷等形式细化主题内容。在进行每一个具体主题活动时,我们利用定期或不定期的版块把正在进行的主题名称、主题网络图、主题内容(每周、每天的活动安排)和家长工作展示出来,使家长们从不了解到慢慢明白主题教学的内涵和实质,让他们离主题教学越来越近。
3、利用家长QQ群,园刊、幼儿园网站、班级网页等多种方式随时向家长展示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各能力发展。如:某某在《我长大了》主题活动中的自画像、长大过程中的趣事等通过照片的形式传到班级网页,让家长看到了解到活动的教育意义。还结合工作重点把其中优秀的教育论文、教育案例及时向家长介绍,让家长有的放矢的阅读、获取。同时,有针对性的为家长的育儿经验设置专栏,达到资源共享。
二、挖掘家长资源,转变家长角色,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主体。
在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家长不再是幼儿教育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如开展的《我长大了》主题活动,为了让每个孩子更深刻了解到自己从出生到成长的整个过程,当医生的妈妈为我班孩子们讲解宝宝从出生到成长的整个过程,刚好我园陈老师又怀孕,我们一起做了PPT,图文并茂,幼儿直观的观看与家长医生的专业讲解,主题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家长也成为我们教育的主体力量。
在《我是环保小卫士》的活动中,好多小朋友只对环卫工人的角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不知道环卫工人这个工作的辛苦与细节工作。通过家长关系联系在环卫队工作的家长,把环卫工作的情景录下来,特别是天不亮就上班打扫街道的情景结合轻音乐播放给幼儿观看,让幼儿体会环卫工人的辛劳。孩子们感触很大,当时在活动小结中都纷纷说今后不乱扔垃圾,他们太辛苦...回家还要和爸爸妈妈们讲不乱丢,不乱放。整个活动下来,幼儿受益匪浅。正是家长们的极力配合与支持,才使我们的主题活动顺利开展。家长们也因为做了主题的实施者,觉得主题其实并不深奥,离他们很近,其实也是可以驾驭的。
三、通过家园互动,创设了一种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氛围。
在学期中,让家长帮助教师一起搜集资料是我们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办法。为了让家长知道这些事情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会在区域活动、教室、走廊等空间展示教师和幼儿一起用这些资源制作的作品。这种直观的环境布置会告诉家长,废旧物品并非“不卫生、没用途”,而是有很多作用。这样不仅环保,还能很好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更能变成有用的教玩具等。
在主题活动《亲子旅行记》、《亲子石头记》、《亲子阅读》等活动中,通知家长利用周末到野外去踏青、拍照、带着你的孩子去领略大自然的风采,并把活动用相机的形式记录下来,周一和同伴们分享,讲述周末去野外看到了什么,感受是怎样的、对人体有什么好处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见识广了,视野更加开阔了。
四、借助家长社会力量,带孩子到实践中去学习,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还借助社区、家长等重要资源融合主题活动中来,特别是我们的家长朋友,带幼儿走向社会。去年因我们在开展“花的季节”的主题活动,一位家长主动联系带孩子们参观花卉园,都联系好后才通知班内的老师和孩子们,给了孩子们无限的惊喜。在花卉园孩子们眼界大开,知道了很多花生长环境及温度是不同的,看到了育花苗的方法,看到了农民伯伯给花施肥、浇水,也都伸出小手去帮忙。他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孩子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家长是主题活动中极其重要的资源,我们教师只有让家长真正认识主题活动的价值、作用,家长资源才能发挥其巨大的效能,实现家园互动、亲师合作!
论文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教育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影响孩子教育的各个因素被人们备受关注。其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孩子的个性塑造与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日益凸显出严重的问题。文章针对农村家庭教育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相互影响的教育,是协调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应试教育将学习的重点全部转移到学生和学校上,却未曾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中来。良好的个性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家庭教育与孩子个性发展密不可分[1]。家庭教育的影响是隐性的,但却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我国农村的家庭教育还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特别关心和注意。
1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认为孩子的教育完全是“学校”的事
表现为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管不问,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将责任全部归结于学校。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与学校的沟通很被动,大多数父母只有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才会向老师咨询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些家长会找出各种理由推脱。孩子的教育应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大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毫无家庭教育观念的思想,严重与学校教育脱节,孩子的身心发展增加了许多的未知因素。
1.2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思想“代沟”严重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身心发展还不是很健全,思想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还不成熟,特别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长期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也就失去了对其正确引导的机会,表现为只关心学习成绩,其他的一概不问,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缺乏交流沟通的环境中,感受不到爱与关心,缺乏爱的安全感,容易形成自闭和自卑心理。
1.3缺乏对孩子教育的责任心
农村由于经济落后,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都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管。作为隔代的血缘关系,老人都会以溺爱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成长,只顾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自然是父母的事,管不了也不会管。作为父母,挣钱都是为了孩子,但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只要他们生活上需要的东西,从不过问是否是必须的,而是尽一切可能满足,最终导致孩子放任自流,很容易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习气,这便是农民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
1.4父母受教育水平低下,未能形成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基本都处于初中文化水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受教育水平的低下,容易造成对教育的不正确理解,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不注意自身行为,更会对孩子形成错误的引导。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对孩子影响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缺一不可[2]。
1.5不尊重孩子的情感,实行错误的教育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怎样教育,如何教育,仍是众多父母所欠缺的知识能力。有的父母想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没有选择主动交流的方式,而是趁孩子不在时,乱翻孩子东西,偷看日记等行为。这种以爱、关心为理由不尊重孩子隐私权利的错误行为,必然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不仅容易引发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父母应该是孩子行为的模范者,而不是窥探者。
2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在社会方面,政府创设家长培训机构,定期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
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家长文化素质低,教育观念落后,必然导致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思想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解决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新时代的家庭教育理念,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在这一方面,可将政府作为组织培训的机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全面了解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设立家长教育学习示范点,让其真正的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与影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表扬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之谈,让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教育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孩子的存在也不是父母成熟的标志。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不断沟通、学习的过程,父母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2.2在学校方面,积极和家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从某种程度来说,孩子在不同场合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却自视孤高,不能正确处理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有的孩子在学校调皮捣蛋,但在家里却十分懂事和孝顺父母。孩子在成长中所形成的这些行为及情绪,是需要学校和家庭高度重视的。因此,学校要和家庭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正确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扬长避短,引导学生高尚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3在家庭方面,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的优劣也是影响孩子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的环境好了,能让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更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出外旅游等等,这些以家庭为主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爱,让他们学会怎样的爱别人,而且极大地丰富孩子的知识和视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目标。其次,家庭环境良好,有条件创设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能及早地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为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3结束语
农村家庭教育的脱节是经济落后和父母文化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父母在提升文化素质的同时,更要学习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参考文献:
[1] 谢宇婷.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个性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