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实训教学论文

实训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8 15:01: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实训教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实训教学论文

篇(1)

1、备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认真分析教材。对知识点要有明确的认识,以确保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充分明确教材的知识点后,要充分的考虑到知识点的强化上面,不但要补充专业知识还应该弱化专业知识。在一节课中知识的储备不应过小或过大,要做到适可而止。一般而言,一节课的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话要做到学生能够理解消化为主,不要灌输式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充分的了解学生和理解学生,真正的提高教学的效果,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备学生。作为一个剧目实训课教师,首先要考虑所教授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她们的思想状况、专业技能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等。学生们的艺术天分是有差异的,教学中反映出领悟能力、掌握速度、体现程度等等的不同;作为戏曲专业学生先天优越的条件是相对的;十全十美的先天条件,几乎是没有的。艺术素质、艺术才能大部分都是后天的,可塑性很大,一般来讲年龄越小可塑性就越大,潜力就越大,但潜力不等于能力。只有通过后天严格、科学、系统的训练和努力,方可使潜力转化为实际有效的能力。戏曲剧目实训教师站在戏曲艺术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尤其需要具有选拔艺术人才的特殊眼光,和培养艺术人才的正确观念及科学的训练方法。

3、备教法:剧目实训课都是小课堂教学,一对一指导,准确到位的示范在教学初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每一个唱、念、做、打的示范都要准确到位,一招一式,横平竖直,例如眼睛怎么运用、面部肌肉的正确运用,正确的气息运用,什么时候吸气、吸到什么位置,什么时间张嘴发声,口型是什么形状,舌头什么形状,什么时候往外呼气,哪个字用唇音,哪个字是齿音、声音怎么控制,哪个字用到头腔共鸣,哪个字用鼻腔共鸣,还有手势从什么位置起,中间经过哪里,最后落点在哪里,身体的协调等等一系列的小细节都非常重要,不能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切身体会戏曲程式和虚拟动作的感觉,掌握连贯动作的要领,把握动作的分寸感和动作的规范,要语言表述清楚。虽然有的学生一时还做不到位,但应知道正确的该是什么样的。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与学生的实际练习,使学生既懂得唱重在抒情、念贵在达意、做善能传神、打讲求逼真的基本原理及舞台效应,又能初步掌握手为势、眼为灵、身为主、法为矩、步为根的形体规范法则和具体要领。

二、优化课堂节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节奏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松紧、快慢变化的规律。课堂节奏如同音乐的轻重缓急,绘画的浓淡疏密。抑扬顿挫是音乐之美,错落有致乃书画之美,张弛有度则是课堂之美。课堂节奏不能一平如水让人昏昏欲睡,也不能紧锣密鼓让人疲于奔命。松紧结合、张弛有度是课堂的理想境界,课堂节奏的准确把握不仅带给学生美的、愉悦的感受,而且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剧目实训课教学的课堂节奏是做好剧目实训课教育教学的关键问题。

1、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在戏曲艺术教学过程中,剧目实训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发现情况应及时进行情感调节,消除不良情感,利用积极情感。这种良好情绪的维系,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育教学机智才能达到。

2、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用高超的语言技巧和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吸引学生,征服学生。

3、教师;要有良好的课间过渡技巧,开始、中间、结尾应浑然一体。在课堂上要及时表扬,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不断感受到老师的鼓励,不断感受到同学的欣赏,会越发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表现,利用各种教学机智,调节学生情绪,从而控制课堂节奏。当发现学生疲倦时,教学应变化一下节奏,轻松一下,穿插一些有趣味的东西,以活泼课堂气氛;当发现多数学生已听懂学会教学内容,表现得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时,应加快教学节奏,增加教学密度。当然,节奏控制预设的方案再周密,也赶不上课堂教学的瞬息万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注意课堂节奏的把握。

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做好剧目实训课教育教学的关键

1、善于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一堂精彩的戏曲剧目课总是离不开构思精巧、充满新意的教学设计,而那些匠心独具的铺垫部分与诱人的连接环节,则会不断地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使其产生新的审美渴望。戏曲艺术是一门集诗、乐、舞以及美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及表演为主的综合艺术,我们应充分利用这种综合性,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比如在课堂导入时,我们可以以讲述跟欣赏剧目有关的历史故事、神话人物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这种多角度的切入学习可让戏曲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活泼多样。

2、巧用戏曲艺术的时尚元素,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戏曲的兴趣之门。时代在发展,媒体与网络无处不在,使现在的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来源十分广泛。加上年龄的特点,最吸引学生的是时尚流行音乐文化。流行音乐节奏性强,通俗,易懂,易唱,有些学生认为这唱腔一个字要转好几个弯,难以掌握。基于这种想法,根据学生的喜好,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积极尝试将流行音乐的伴奏形式引入戏曲课堂,让学生多听、多看,潜移默化的来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喜爱。

篇(2)

在实训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经验,了解行业的特殊之处,发现自己的不足,为自己走向这个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针对市场的变化不断的加强实训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通过实训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差,自我的控制能力也差”。如果把所有的课程知识都放在教室里,以课堂板书的模式来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而针对于《电工电子》课程的学习显然不能只在教室里进行,需要配合大量的实训内容来达到实践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充分的利用实训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很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如果能利适当的运用项目式的实训教学,利用一个个的设计项目把学生引入到学习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力争完成每一个项目,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途中遇到问题的地方也会相应增多,这就让学生求知欲望增强,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一旦知道答案是如此简单,必然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知识的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以后走入社会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实训能够有效的训练操作技能

就是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生产实践,是生产实习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掌握本工种(专业)所需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应用与实践操作时,都必须在实习教师的知道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练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生到熟,由不准确到准确而逐步获得的,并能够运用知识,独立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践问题,也培养了学生理论练习实践的学风,因此,学生的实践实习是技能训练的核心并对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和一丝不苟的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习教学是提高培训质量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手段,也是不断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条件。

四、总结

篇(3)

[关键词]教学 科研 教育空心化

[中图分类号] 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9-0011-02

高职教育虽然受到一定的重视,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所开课程是本科同类专业课程的压缩,基本上照着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最多不过增加了实训实验的时间而减少了理论教学时数;在教学方面投入的精力明显不足,教学改革更是相互忽悠,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科研,申报项目很积极,但申报结束之后很少有人投入大量精力去做项目,所以项目的结题显得单调。其结果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学改革举步维艰,科研工作也因为没有基础研究作支撑而半路夭折。本文在介绍高职教育中轻教学重科研[1]的一些现象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轻教学重科研的有关措施。

一、高职教育中轻教学重科研的现状分析

(一)未能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功能

教研室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最基本的单元,它是一切教研活动的始发站,直接影响教研活动的效果。目前高职院校因为受到扩招的影响很大,师资不足导致教师工作量大,既影响了教研活动的开展,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年青教师上课的门数太多,制约了教研活动的开展,虽然有一些想法但没有精力实施;由于教学任务过重,使得校际交流的机会太少;课前备课不充分或没有集体备课的环节,不同的教师上相同的课程时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较大差异,对于教材配套的课件,没有集体讨论如何处理的环节,对课件的背景、文字和图案能否看清等都没有统一订正;相互听课机制了不完善,有些教师只是机械地完成听课任务,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却轻轻带过。

(二)未能充分发挥实践实训的功能

实践实训任务安排松散,一周的实训任务一天或两天就可以完成,或者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完全由学生自由发挥;教研教改的配套政策不够,实验设备利用率低,教师事先准备不充分,系部没有权限或变通的手段和方法,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一些专业实验设备长期不到位或短缺,学生的实训课没有地方施行,只有增加理论课的时间,而学生对理论学习却不感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老化,与企业的实用设备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学生到企业实习时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上手,甚至出现一毕业就失业的局面;一些高职院校虽然有新的实验设备,但是由于教师教学任务过重而没有时间去熟悉这些设备,设备的功效没有发挥出来,等到老师们都熟悉这些设备的功能后,设备又有过时的危险。

(三)团队意识薄弱

在教学和科研上都没有形成真正的教学团队:在教学方面,教师之间的协作不多见,三尺讲来独往,在课堂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学生的感受也不管其他老师讲的什么,反正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成教学任务;在科研项目方面,申报的题目大而全,根本不能完成任务,尤其靠项目主持人来完成更是不可能,项目组成员基本不了解也不关心别人申报的项目的研究进展,只是在项目申报中起陪衬作用而已。

(四)纸质教案越来越少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及各高职院校教学条件的改善,高职院校的教学对多媒体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导致了一些年青教师只关心课件,忘记了纸质教案的存在。纸质教案的减少,对年青教师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将主要精力放到课件的美化、链接等方面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有效组织,忽视了课前准备中对教材的有效处理;传统教学中教师要求对教学内容十分熟悉,自从采用多媒体课件后,教师们更多依赖课件,对教学内容的熟练程度降低了很多;尤其突出的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很多课件可以下载,根本不用自己制作,有些教材就专门配有课件,这样老师上课就根本不用备课或花很少的时间备课。

二、改善高职教育中轻教学重科研的措施

(一)要重视基层教学研究工作

第一,要注意发挥教研团队的力量。教研室成员之间一定要相互帮助,对于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要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要相互之间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使基层教研室成为团结协作的典范,在学术与教学上绝不能相互圆场,要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目标。年青教师要注意总结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申报教研与教改项目,撰写教学论文,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要从小处入手,以点带面,逐渐展开。开始写教学论文的时候,要在平时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写出初稿,提出明确的论点,参照相关论文提炼自己的主题,要经过一段时间冷处理,多次修改,反复斟酌,反复推敲,再定稿,不要急于求成。

第二,要重视常规教研活动。常规教研活动主要就是日常教学研究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备课与上课问题,备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备教材和备学生。对于备教材,要尽量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教学内容增补和取舍、理论的深广程度、现实问题的切入等,都必须进行必要的商讨,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与建议,对争议较大的问题要通过教学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对相同的课程应该指定一个课程负责人,组织相关教师讨论出一个备课方案和初步意见,给每个教师分配具体备课任务,然后每个人都在此方案上进行备课,在此基础上采用说课的形式作汇报,全体成员再进行集体讨论,在案例的选取、问题的引入等各方面进行完善,弥补单个教师思考问题的缺陷,并形成较详细的备课方案(有条件的还可扩大到教学系部进行广泛地讨论),再把任务返回给每个成员作最后的定型,最后大家共享此教学资源。对于备学生,就是要考虑到学生实际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等因素,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对于上课也就是课堂教学,要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既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也要进行必要的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三,要积极申报教研与科研项目。对于各种项目的申报,应该由负责人提出设想或初步方案,然后组织项目成员讨论修改方案,在此基础上请项目负责人写出项目申报书,最后由项目组成员讨论完善,这样集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力量写出的项目申报书就会考虑得较全面,立项的机会就大得多。当然也可以把这种研究方式进一步推广到平时的研究中,成立研究小组,共同探讨一些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问题,研究成员都向一个方向努力,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系部的特色乃至学校的特色。同时项目组成员就会十分熟悉该项目的研究内容,既可以避免重复,也有机会让项目组成员参与到项目研究之中,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中遇到与此项目相关的结果就可以注入该项目的研究中,使参与项目的人数更多,凸显团队的力量。

(二)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有实验实训任务的教研室,教师要花费一定时间准备实验实训。一方面,教师课前先准备实验,以便能发现学生在试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实验课程能够正常开展;另一方面,花费一定时间于实验实训,以便总结出现有仪器设备的很多未见的功能,发挥仪器的效能,更广泛地理解和总结实训的经验,撰写实训的论文和申报高质量的实训项目,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对于要开设的实训课程,必须先制定实训的目标,总结实训中的经验,积累实训的素材,及时调整或改进实训的目的要求;要收集实训的资料,整理实训报告,丰富实训的内容和形式,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要有效地安排实训任务,使实训任务更紧凑。

(三)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课件广泛使用及课件制作技术的多样化,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在今天正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但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传统的教学的许多元素也是可以利用和借鉴的,完全放弃传统的教训相当深刻。

第一,要借鉴和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记录下来,可以作为多媒体课件的注释,也可以单独记录并成为教学资料保存,这种良好的习惯会使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就能收集足够多的教学资源,为项目申报和教学论文提供素材。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要在构思清楚之后制作课件,课堂教学中还必须适当板书,以强调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

第二,要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有很多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完成的优势:能快速实现资源共享;能快速搜索需要的信息和相关资料;修改、存储十分方便,并可以长期保存;版面设计的美化十分便利;可以制作动态效果等。

三、结语

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在高职院校乃至普通院校都存在,主要表现在教学浮躁、科研急于求成的教育空心化状态,研究轻教学重科研的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就成为写作本文的动机。

篇(4)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资源库;课程教学

一、建设意义

教学资源库是各类教学资源的优化和集成,涵盖了不同深度和广度的知识点,适合教师因材施教,与学生交流互动,为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有效保障。资源库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方便的网络平台,适合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1.建设目标

面向自动化专业,通过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把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汇集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的、开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并在全校同类专业中推广,实现资源共享。

2.建设思路

①制订资源建设标准。根据学校专家制订的应用基础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该专业的基本要求,规定好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标准,总结并创新建设该课程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的修正、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创新总结、教学论文的发表、教材选择或修订等。

②核心资源建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资源库的核心资源是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直接应用的资料。核心资源包括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视频、试题库、习题库、实验教学视频等。核心资源的建设应紧扣课程大纲要求,契合专业建设思路,保证资源建设的准确性和先进性。

③辅助资源建设。学生普遍反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较难学,它的基本概念多而杂,基本原理抽象不好理解,基本分析计算方法需注重“工程性”和“系统性”。为了使教师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需要建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辅助学习资源,其内容包括重点知识点的动画演示、重点电路的虚拟仿真、电子技术应用案例、元器件资料库等。

④特色资源建设。结合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EDA技术等相关课程及其实训课程,项目组可开发虚拟电子产品生产车间、电子电路分析制作调试虚拟实训室等实验系统。可通过组织电子技术实验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电子爱好者协会等活动,让学生利用课程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三、建设内容与成果

1.建设内容

首先确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标准,然后再确定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点,最后确定各个知识点的素材应采用的媒体表现形式,包括动画、网页、录像、文字、图形图像、仿真文件等。对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各章节知识点分析如下:

①半导体分立元器件包括:半导体基础、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场效应三极管。

②基本放大电路包括: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射极输出器、负反馈、多级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③集成运算放大器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线性应用、非线性应用。

④正弦波振荡电路包括:自激振荡、RC振荡、LC振荡、晶体振荡器。

⑤直流稳压电源包括:整流、滤波、稳压。

2.建设成果

①教学文件库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指导书、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论文、教材等。

②教学素材库包括:动态抽象的知识点做出的动画素材、重点且典型的知识点做出的微课视频素材、课程相关图像图形素材、案例素材及课程相关材料。

③试题习题库:结合历年来教学经验,参考各种教学资料,首先编写不同题目类型的习题库,按照章节将习题分开,再按题目类型(选择、填空、计算)分类输入网站数据库。学生可从网上做题并提交,老师批阅回复。

④教学课件库: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时、不同层次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开发不同深度的教学课件,组成教学课件库,供教师教学使用,学生也可参考自学。

⑤实践教学资料库:注重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原则,建设实践教学库,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应用案例、实验仪器介绍、实验电路仿真、实验教学课件等。

⑥制作网站,并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在网站上开发各种虚拟电子实验室,利于学生自主做实验。组织各种电子技术相关活动和比赛,提高资源库的利用率。

四、推广与更新

在资源库的集中建设完成后,立即开展资源库的应用推广。推广范围可从大学到社会,推广对象可从学校一线教师到广大学生,利用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等方式,逐步扩大影响,提高利用率。为保证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教师和学生开发的课程新资源可随时加入资源库。

五、规划与建议

篇(5)

1.调研内容。商贸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的人才结构及人才需求;市场营销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对应岗位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知识及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要求、学生的就业去向和职业生涯发展等。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2.调研对象与方法。为保证调研的客观真实性,本次从行业、企业及毕业生三个方面开展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行业调研:包括政府的相关政策及行业相关发展规划、调研报告等。通过文献检索、网站查阅等方式进行。企业调研:以两广地区及江浙部分城市中小企业为主,主要是近三年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企业。通过企业走访、问卷调查、集体座谈等方式进行。毕业生调研:我校自2007届至2009届市场营销专业部分毕业生。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

二、调研分析

(一)行业调研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大力支持,我国商贸零售行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据统计。201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3919.9亿元,比2010年增长17.1%。其中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为71824.9亿元,同比增长24.88%。

我国当前零售业态基本细分为百货店、专业店、超级市场等。其中,专业店的发展最为迅速,在零售业中的份额逐年递增,已由2002年的22.7%上升至2006年的54.9%。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柳州市作为“桂中商埠”也提出,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在1000亿元以上。背靠内地、面向东南沿海和东盟各国,广西基本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商业格局,商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根据广西人才网联2012年一季度人才供求分析报告提供的职位需求前十位条形图,2012年第一季度,销售类的人才需求达25800人,占比达18.58%,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65人。求职人才数前十位的条形图则显示,一季度的销售类人才求职数为18638人,比销售岗位少7000多个。

(二)企业调研情况

企业调研方面,调研了21家企业,重点集中在柳州、广东、深圳及江苏,发放了150份调研问卷,组织了20多次个人面谈及集体座谈,主要调研数据分析及结果如下:

1.本次调研的大部分企业招聘人员的途径以劳动市场和学校毕业生招聘为主,学校应届毕业生一般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才能胜任工作。

2.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更看重的是工作经验和人品素质,最不看重的是职业资格证书。特别看重毕业生的实战经验和专业技能,有门店销售经验的学生很受企业的欢迎。

3.调查的企业中,中专学生一般集中在销售岗位。就业单位对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整体评价满意度为96.4%。企业普遍认为中职生的优势在于操作能力强,能吃苦耐劳;劣势在于创新能力差,不善于沟通交流,个人修养方面有欠缺。

4.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市场营销专业人员主要工作岗位分布为:业务员14%,营业员(含导购员、销售顾问等)28%,文员15%,企业管理15%,服务人员16%,店长12%。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众多中小企业需要一些既有商务知识又有销售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以满足终端销售工作的要求。

5.在调查问卷中,95%的企业最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其次是社会交往能力、表达能力、产品销售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再次是办公软件的使用、会计知识的掌握等,最不重要的是外语能力。

6.6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近年内对市场营销人才有需求,对终端销售人员特别是一线销售岗位如营业员、导购员、销售顾问等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我校可加强学生这方面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训练。

7.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表现出很大兴趣,他们希望校企业共同培养的人才到企业上岗后能够快速地胜任工作。被调查企业约90%有与我校进行校企合作的意向,愿意采用的合作方式有接受教师下企业实践学习、接受学生前往参观实践等。

(三)学生调研情况

学生调研方面,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辅以一定的学生座谈形式,此次调查问卷共发140份,回收128份。

1.目前我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集中在销售和生产一线,约占95%,管理岗位约5%。毕业生选择就业的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就业单位的行业主要集中于批发零售行业、住宿餐饮行业以及汽车行业。

2.我校毕业生一般1~3个月左右能独立胜任工作。从普通销售人员到销售主管,毕业生需通过1~2年的时间完成。

3.调查中,学生感觉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他们比较缺乏的,较多学生觉得协调沟通能力、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对他们的工作帮助比较大,其他知识能力帮助比例不高。

4.毕业生普遍认为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目前开设的课程比较合理,能够基本满足现在的岗位需要。建议增加实习课时,尤其是在校期间的实操性实习,聘请行家里手,针对社会需要,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建议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增加人际沟通、心态调整方面的课程。

5.部分毕业生感觉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较少,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的锻炼。希望学校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锻炼工作能力,通过实践积累更多工作经验。

6.个别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太相符。毕业生反映,某些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程度不大,希望学校能够在保证基础理论课、核心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工作实际进行授课。

三、调研结论

1.人才培养方向定位。通过对行业、企业、毕业生三个方面的详细调研,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主要面向批发零售行业、首饰制造批发行业以及汽车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商科职业素养,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商品销售技巧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市场营销人才,主要就业岗位为品牌专卖店导购员、店长以及汽车4S店销售顾问等。

2.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从调研中得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是一线的销售工作。因此,结合行业、 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应该为培养在中小企业一线从事销售、销售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初中级专门人才。

四、专业改革建议

1.充分发挥市场营销专业理事分会的指导作用,重新设定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我校已经成立了市场营销专业理事分会,我们应以行业为依托,拓展市场营销专业理事分会的功能,理事分会应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变化情况和实际工作需求,通过调查、论证、分析和研讨等活动,确立与人才的目标岗位(群)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帮助我校制订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方案,在教学的监控和评估中给出建议,并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指导。

2.针对学生的目标岗位(群),突出能力本位与个性发展,召开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会,确定岗位职业能力。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传统销售岗位群(营业员、专卖店导购员、汽车销售顾问、门店店长),因此,需要邀请用人单位专业人员、教育、行业专家一道召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会,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梳理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要求,实现由“知识本位”向“素质(能力)本位”转变,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应变创新能力,体现本专业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3.在“必需、够用、实用”原则基础上,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课程和教材。

坚持从企业岗位的需求出发,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确定课程结构,围绕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加强教学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实战性。教材开发方面,我校应根据企业具体工作要求开发校本教材,丰富教材形态,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材编写模式,开发和推广与企业实际工作相联系的综合性和案例式教材。在开发过程中,既可以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也可以将原本的科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重新整合,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使其具备实践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特点。

4.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教育。本专业的各课程应针对中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注意结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取向,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正确对待本职工作,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

5.建设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实战型专业教师队伍。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定要走专兼职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相结合的道路。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我们可以一方面派送教师参与各种企业内训,增加实战体验,另一方面派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引入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使教学与生产、科研紧密结合。

6.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针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推行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探究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在教学手段上应更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大力推广网络教育技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7.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中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教学,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应建立以课堂实训为基础,结合阶段实训、见习,强调毕业综合实习等为主要内容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学生所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接轨,让毕业生能尽快符合企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理实结合;机械专业 

一、一体化教学在职业学校机械专业运用的意义 

1.一体化教学符合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 

高等院校是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学术型人才的,学生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培养服务于基础行业的高技术人才,所以,职业院校在课程的安排上实践课程的比重较大,对学生理实综合能力要求更高。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的交叉安排,配合校企合作等模式,丰富学生实践的机会,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2.一体化教学符合机械专业的特点 

机械一体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操作机械发现问题,顺利实现改进。在传统的教学中,一方面,采用教师中心讲授制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没有经过自身的探索和内化,当遇到机械问题时,知识提取就会出现困难;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采用的是理论学习完毕后,通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实习来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促进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的实践,实践的发展又引导学生对于理论进行探索,这个过程需要理实一体化,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交叉开展。 

二、一体化教学在职业学校机械专业运用的有效策略 

1.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但是,校外的实践机会毕竟是有限的,很难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无缝结合。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职业院校成立了校内实训基地。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一方面,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并没有在各职业院校普及,另一方面,很多院校的实训基地不完善,学生基本没有实践机会。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完一个理论课题后,通过实践操作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借助自主学习丰富本课题的内容,这样才算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课程的实施需要硬件设备的支持,职业院校需要根据班级数和学生需求,建立足够数量的实训教室,同时要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足够丰富的设备,满足在一节实践课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练习。通过这样的结合,实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无缝结合,培养理实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 

2.合理设置课程结构 

目前,职业院校机械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五年制,前两学年基本为文化基础课程学习;第三年是学习机械专业纯理论知识,第四学年是实践动手操作学习;第五学年是学生到企业实习,对真实情况进行操作。从这里可以看出,目前机械专业课程大多还是在纯理论学习后进行实训操作学习与巩固。这样的课程设置,造成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割裂,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过程中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故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同时,由于对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充分,导致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存在胆怯、不自信心理,这将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操作。笔者认为,机械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实现真正的理实一体化。关键是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在第一、第二学年中增加部分实习课程(如机械认知、结构原理、工作工程章节内容),给学生提供感性经验的支持,这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动力。第三、第四学年的课程设置为校内一体化课程,学生在车间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同时,定期组织学生赴企业参观、学习一线技术,学成回校后再与教师所授专业内容互相结合,互补长短。第五学年为学生企业实习阶段,在这过程中,学院预先与企业洽谈学生岗位及职责明细,然后学院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监督,督促每一个学生保质保量完成每天的工作。通过这样的方法,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提升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实现理实综合能力不断进步。 

3.增加教师的实践知识和技能 

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参与工作的,并没有充分与充足的实践经验,这种从理论到理论的知识传递,使教学中的许多知识并没有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也无法切实的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指导。教师的实践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是理实一体化开展的关键,职业院校可以通过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来对教师的实践技能进行培训,也可在学生实习期间引导教师走进企业、学校培训机构等进行观摩和学习,丰富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针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索,了解这个问题目前在各企业是如何解决的,解决的办法各有什么特点和不足,丰富实践知识。 

综上所述,一体化教学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符合机械专业的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设置课程、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增加教师的实践知识和技能来完善一体化教学。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王涛.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5(10):164. 

[2]崔英杰.中等职业学校车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J].技术与市场,2012(12):241,243. 

篇(7)

[关键词]电子信息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066-02

近年来,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实验室项目支持下,我校有效整合实验室资源,建立了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充分、运行高效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实验实训基地。

一、建设思路与定位

根据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举措,结合国家提出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重大决策和重庆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我们确立了“注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注重综合学科背景融合和系统思维培养,注重工程能力训练和科研思维启迪,注重共性培养与个性化引导,强化实验实训体系的开放性和适应性,强化实践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强化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四注重、三强化” 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同时,充分发挥我校信息科学技术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控制科学与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网络化控制与智能仪器仪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网络控制与智能仪器仪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在人才培养中的综合优势,大胆实践,探索实验实训教学的新模式,组建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从产品构思、原理设计、生产制造、测试检验到运行改良乃至终结废弃生命全过程的工程教育实验实训平台;构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需要的三个层次、四个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环境改造、设备更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新的建设思路。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其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理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根据我校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我们将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定位为:以学生为本,努力把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成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体系科学,实训教材系统,实训设备完善,实训装备精良,队伍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开放式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综合性实验实训基地。

二、建设目标

按照学校“建设成为中国西部信息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坚持“整体布局、突出特色;打造平台、集成发展;加强建设、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依托学校在信息科技的办学基础和特色优势,通过优势学科的交叉、教学科研的融合、学校企业的协同、优质资源的整合,完善符合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建设具有真实工程环境的全工程链综合实践平台,构建与企业(社会)无缝连接的工程教育模式,引导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协同工作的团队精神,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素质培养协调发展,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3-5年内,将实验实训基地建成为具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实验环境、一流教学质量的开放式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基地。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一个高水平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实验实训教学平台

1.贴近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生产状况,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业环境下,透过多样化的生产流程、工艺过程和工序,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学生掌握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学科建设带动实验室建设,依托“网络化控制与智能仪器仪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汽车电子与嵌入式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智能仪表及控制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在人才培养中的综合优势,形成教学科研紧密结合、设备先进、成果突出的高层次、多功能实验平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3.多对象和多途径,针对多培养对象,以本科生实验教学为主,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培养对象的实验教学辐射,建立适合于本、硕、留学生、现场培训、短期培训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学生培养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合理设定培养目标,实行目标式教育(结合国家需求、按层次设定培养目标)与订单式培养(依据生产及科研工作需要,提供订单式教育服务)。同时,依照不同实验类型,采用多途径培养方式:基础型、验证型实验采取集中讲解、集中实验的方式;科技创新实验、综合和设计型实验采用分散预约方式;交流与单一目标型实验、科普型实验采取集中预约方式等。

4.综合性和开放式,基地实验室将按照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基础教学与创新实验相结合的原则,构建集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电子信息技术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应用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各实验室面向本、硕学生实行全面开放,学生可以在实验室进行自主实验研究、科技小发明等活动;实验室还提供多种电子信息技术测试手段,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

(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满足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基地从学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出发,构建了3层次、4模块,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服务于全校四大学科门类、30个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在教学体系设计中,注重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引入现代技术平台,努力适应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革新实践教学体系内涵,整合公共实训资源,建立了包括工程基本技能训练、工程综合技能训练和工程创新能力训练三个层次,贯穿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全过程,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需要,以学生为本、以实训为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师资队伍业务水平

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加大引进和接收实验室人员的力度,继续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高素质博士和专家充实到实验教师队伍;为实验教师创造和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鼓励在职攻读学位以改善队伍结构。探索专职管理人员的聘任方式、职称、待遇的自主运行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实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管理和保障机制。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

按照“统一管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有效利用”的总体原则,合理规划各实验室设备和人员配置,建立由院系领导及校内外资深实验教学专家组成的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课程内容和实验项目审定等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岗位设置和人员定编。在管理机制方面将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运行平台,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2.进一步扩大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开放,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3.完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推进实验教学创新;4.加强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四、建设效果

近年来,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实验室项目经费支持下,建立了符合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实训平台,面向全校理、工、经、管四个学科门类,30个本科专业及研究生开展实验实训教学。测控技术实验室和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分别于2009和2010年获得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实验室称号。近五年来实验室老师承担省市级教改项目12项,发表教学论文35篇,教学获奖6项,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50多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60人次、省部级奖186人次。

五、结束语

实验是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实验室建设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保障。在全社会强调素质教育、呼唤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形式下,我校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在实验室建设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将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充分合理地利用实验室资源,为师生开展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朱金秀,范新南,朱昌平,等.电气信息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