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幼儿品德

幼儿品德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7 16:43: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幼儿品德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幼儿品德

篇(1)

关键词:幼儿品德教育;情感教育;行为习惯;问题;途径

一、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德育,即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以及幼儿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幼儿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内涵于德育之中,是在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及学校的教育与熏陶下,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活动形成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可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养成不良心态和行为习惯等,不易改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形成的坏习惯、坏态度、坏倾向,真是事倍功半。”可见,幼儿时期品德教育的启蒙与奠基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

二、当前幼儿品德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方面

1 重智育轻德育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导致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学习成绩的提高,却忽视了儿童的品德教育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 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当

由于独生子女的独特性,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的实践锻炼及情感体验的机会,造成孩子懒惰、自私、依赖性强,不体谅他人等问题。

(二)幼儿园方面

1 品德教育流于说教,脱离幼儿生活实践

简单的说教、单向的语言训导,将成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幼儿,使幼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缺乏亲历道德的过程,道德教育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难以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及行为习惯。

2 教师不能给幼儿良好的榜样示范

教师的良好思想素养和品德行为是孩子模仿的重要榜样,身教育重于言教。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缺乏应有的素养,无形中给幼儿树立了反面榜样。

针对幼儿品德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了解幼儿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帮助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是完全可能的。

三、幼儿品德教育的途径

从幼儿品德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了幼儿品德教育的可行性,我们初步探索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一)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

1 情感陶冶法

利用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和各种情景中的情感因素,感化幼儿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能关爱孩子和尊重孩子、赏识孩子,使孩子在赞扬和鼓励中陶冶自己的情感。

2 定期评价法

幼儿在良好品德形成过程中,家长必须定期给予幼儿正确的评价,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独立性,使幼儿真正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树立自信心。

(二)寓品德教育于幼儿的日常活动之中

1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行为规则

良好行为规则的养成,以促进幼儿品德发展。在小班开展游戏活动——“送玩具回家”,幼儿在每次活动之后能分门别类地将玩具送回各自的“家”,在不断地强化下,幼儿能有意识地收拾、整理玩具,并且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根据幼儿的能力在中班、大班开展“小小值日生”活动,每天值日生为小朋友服务:端饭菜、抹桌子、挂杯子、扫地等。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提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2 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1)品德教育渗透于角色游戏中

幼儿的品德教育,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其中以角色游戏为最佳选择。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例如,游戏“乘车”,司机与售票员紧密配合,扶老携幼,礼貌待客,乘客先上后下,互相让座,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等等。

(2)品德教育体现在情境表演中

篇(2)

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健康、和谐的精神环境。老师要做到:一要有爱心,充满感情地去爱每个幼儿,尊重班上淘气、胆小懦弱的幼儿。二要以积极健康的状态使幼儿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建立有平等师生关系的环境,让幼儿感觉不到紧张和恐惧,让他们活泼、开朗、积极上进。三要做幼儿的表率,要虚心倾听幼儿的意见,并且态度温和,讲究方法,充分尊重幼儿。这样,幼儿就会在和睦、平等的民主气氛中向好的方面发展。

其次,精心组织品德教育活动,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行为。3~6岁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他们还难以理解那些抽象的德育思想。因此,可以用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幼儿,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更易于幼儿接受,如用《长鼻子的皮诺曹》教育幼儿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好孩子;用《孔融让梨》《子路借米》等故事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这些故事中的人和物,能够启迪处于成长阶段的幼儿,让他们从故事中汲取经验,学习做人、学会做人。也可以结合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重阳节”进行尊敬老人的感恩教育,要求每个幼儿在家了解爷爷奶奶的辛苦,节日里还邀请他们来园参加活动。

最后,家园合力进行品德教育。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与拓展,我们知道,父母是孩子最生动、形象,最有教育效力的教科书,孩子是望着父母背后的形象长大的。我们可以借助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活动、班级博客、主题活动反馈表和幼儿每月一星的评比等,要求家长做到在重视幼儿智力开发的同时,更要注重幼儿的品德教育和心理保健,从而使得家长能主动地与幼儿园配合,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优势,双方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使品德教育真正获得成效。

篇(3)

幼儿期是关乎幼儿良好品德养成与否的关键性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其进行符合人文发展和社会规范的道德教育,使其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形成健全人格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现在很多家长的教育思想都是“重智育、轻德育”,这种教育观念和家长的过度宠爱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例如,很多孩子不尊重他人、铺张浪费、自私自利等等,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重点抓幼儿的品德教育。良好的品德教育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以适应社会的环境,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1.把德育贯串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强化道德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要从点滴和细节做起,教师要在平时琐碎的小事中对幼儿进行不断地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每日的常规活动中慢慢受到德育的熏陶,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难发现,有的孩子做事有条理,按部就班,但有的孩子却做事不稳重,没头绪,总是乱放牙缸、毛巾、书本凌乱,就餐前不洗手等,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将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举办了一些活动,如内务比赛、卫生扫除等,来积极对幼儿进行引导,告诉幼儿其行为习惯的好坏,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创造相应的环境及氛围。

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诚实勇敢、自信的情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我们可以在幼儿园的走廊、活动室、卧室、餐厅等各个地方渗透品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对幼儿进行无声的教育。例如,可以在园内走廊内贴上家乡景色或祖国河山的图片,在活动室配置相关锻炼、游戏的设施,在洗手间贴节约用水的标语,为其播放龟兔赛跑的视频等,通过这些环境的改变,可以辅助道德教育的进行,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不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利用节假日进行道德教育。

情感是行为的支配者,只有使幼儿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引导其正确行为的形成。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如,妇女节时,播放以母爱为主题的动画片让幼儿体会母爱的伟大,以激发幼儿对母亲的感恩等;春节、中秋节等节日时,给幼儿讲相关的民俗故事,使其对我国的风俗人情等有一定的了解;国庆节、建军节时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使其感受正义和勇敢的力量等。

4.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幼儿心智还不成熟,玩耍是其最喜爱的活动,游戏也是最能激起幼儿兴趣,是其最乐意进行的一项活动,因而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相应的游戏形式,在游戏过程中认真观察幼儿真实品德行为表现,选准时机,适时地对幼儿进行言传身教的教育,使其学会忍让、共享、谦让,培养其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游戏中,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在举止言谈中渗透道德教育。

幼儿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幼儿园中,与老师和小伙伴在一起,因而教师和周围小伙伴的行为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从幼儿一入园开始,教师就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地和小朋友打招呼、问好,从而引导幼儿与教师或同学见面后养成打招呼的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在平时工作中,还要注意使用文明用语,教导幼儿注意语言的文明礼貌,对文明的幼儿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促进形成健康、文明的环境。

6.建立幼儿园———家庭的联合德育机制。

对幼儿的品德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培养道德情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都和生活紧密相关。所以,建立幼儿园和家庭的育机制,对幼儿产生综合影响,更有助于德育的进行。幼儿园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发放相关资料,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协助、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三、总结

篇(4)

我带儿子去小区晒太阳时,经常见到一对美国父子,孩子是个脑瘫儿。他们最喜欢的游戏是玩球,父亲把球丢出去好远,然后两人比赛看谁先把球拿回来。一天,草地上来了一群孩子,他们本来分成两队比赛踢球,看见这个脑瘫孩子后,他们就邀请他一起参加比赛。比赛变得非常简单,就跟父子俩玩的游戏一样,把球丢出很远再捡回来,但他们把丢球、捡球的游戏变成了接力赛,因而更加好玩。当小男孩跑去捡球的时候,无论是对手还是队友都为他加油,一切都是那么真诚,又那么自然。那一刻,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些孩子才七八岁,但是他们却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宽容,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且慷慨地给人带去欢乐。

刚到国外时,我有一种感觉:美国的残疾人特别多。后来才发现,那是因为他们跟正常人一样生活,不会受到歧视,所以才会经常出来活动。美国的幼儿园经常会组织一些活动,带孩子们去特殊儿童学校,与那里的孩子一起游戏、学习。幼儿园老师会告诉他们:“那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和你们一样,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上帝从他们身上拿走了一样东西,是为了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心与爱。他们需要你们的帮助,但是更需要得到尊重。”

所以,当孩子们到了特殊儿童学校时,他们不是去“献爱心”,更不是高调地“作秀”,而是真正地与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共同生活:大家一起讨论问题,一起策划节目,发挥每个孩子的优势。回去后,他们还会继续保持联系,成为很好的朋友。去过特殊儿童学校后,儿子交到了一个新朋友。他跟我说,这个新朋友虽然走路不太方便,但是他对恐龙特别有研究。儿子对他很崇拜,很长时间里都把他挂在嘴边。我想,这就是美国幼儿园教给孩子们的精髓: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不管他身体是否有缺陷。

除了尊重和友爱,幼儿园还很注意教育孩子们其他的品德,比如守时。儿子的幼儿园有一项规定是不能迟到,如果超过规定次数,园方有权利不再接收这个孩子。当时我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幼儿园不就是带一帮三五岁的孩子玩各种游戏吗,有必要这么守时吗?

然而,这个规定却真的一丝不苟地被执行着。家长每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都要在门口的签到单上签到,并写上到达时间。如果超过了规定时间,幼儿园的大门就锁上了,迟到就会记录在案。这个幼儿园其实很温暖、很有爱,每个老师都非常和善,但对于屡屡迟到的家

长,老师会很严肃地提出批评,同时会告诉你:守时、守信是孩子进入社会必须学会的第一件事,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在幼儿阶段,孩子主要靠父母来训练如何把握、遵守时间,只有守时的家长,才能培养出守时的孩子……

因为这项幼儿园“铁律”,我之后没有迟到过,儿子也因此养成了做事利索、守时守信的好习惯。记得只有3岁的他,常常在我赴约会前就提醒我:“妈妈,你要快一点,要不然会让别人等你!”这是他在幼儿园学到的重要一课。

美国幼儿园的品德课,习惯用活动来代替说教。几乎所有的美国幼儿园都会举办类似卖饼干的活动。孩子们去商场销售饼干,把所得的收入捐给无家可归的孩子或是穷困国家的儿童。儿子的幼儿园每年都有几次这样的活动,3岁的孩子尽管还要父母带着他们出去兜售,但在这之前,老师们会给他们做一系列的功课,让他们明白:我要鼓起勇气,战胜害羞,因为我卖出饼干(糖果),就可以让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拥有一个家!孩子的内心特别单纯,这些积极、有意义的活动无疑就是最好的品德教育。他们既锻炼了自己,也明白了要与人为

篇(5)

关键词:

武术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它具有我国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深受国民的喜爱。学习武术能促进幼儿的体、智、德、美的发展,提高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素质、精神面貌等。开展武术教学不仅仅是提高身体动作发展,也要在精神上、思想上、品德上健康发展。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在武术教学中,主张“习武先习德”,“以武技之能,行道德之举”,是习武的目的和根本,实际上学武练武与培养人的品行、道德有着很大的关系。武术做为我园的特色教学,如何让幼儿在学习武术同时促进幼儿“武德”的发展呢?              

一、创设武术特色教学环境,感受武术教学的气氛。

《规程》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环境是幼儿的隐形老师,有着潜移默化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环境方面我们在大操场结合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五羊”设计大、中、小班的武术卡通动作,“五羊”卡通的形象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了武术动作又能突出我园的特色融入。让幼儿一到幼儿园就能强烈的感受的武术的氛围,同时在户外活动时候幼儿也能通过自己去观察“五羊”的武术动作并模仿练习。其次我们在各班的班级创设中也突显我们的武术特色,各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设相应的武术环境:有简单的武术动作展示、也有武术渊源历史的来源,也有练习武术对的意义,武术对我们的帮助等等。环境的创设直接影响着幼儿,幼儿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感受到武术的浓烈气氛,激发起幼儿学习武术的热情,感受到武术教学的氛围。

二、把武术融入日常教学中,促进幼儿武德的教育。

1.良好的品德教育必须从幼儿的文明礼仪开始。抱拳礼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也是武术教学中的礼德教育。首先我们指导幼儿在礼仪方面鼓励幼儿运用武术特有的抱拳礼的传统礼仪,见到老师能行以抱拳礼并问声好,老师也需要以同样的方法回礼。这样让孩子从中感受武术教育的礼德之美,懂得师生互敬。

2.在武术教学中培养幼儿不怕艰苦,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每周的武术教学活动时,在活动时幼儿接受学习武术知识和动作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耐性和不怕苦的精神,幼儿在刚开始武术活动中往往无法马上掌握动作要领或定点动作的定性,就会出现无法坚持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就根据情况,鼓励幼儿不怕苦要有耐性,坚持练习完成这个动作,并掌握动作要领。我们在武术活动时鼓励幼儿不怕学不好,就怕不肯学,激发幼儿坚持学习在不断练习,滚动式的练习后一定能掌握,并通过不断的练习会越做越棒,经过一段时间就能发现自己的进步,在鼓励幼儿要坚持不懈,不怕艰苦的同时也能发现自己成长的进步;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坚强的意志。记得在一次户外活动时,我班一个男孩子因为不小心和同伴相撞,疼的哭起来了。这时候班上另外一个男孩子看到后,他马上走过来,对他说:“你别哭了,教练说过了,男子汉流血流汗不流泪的。”这个男孩子听到他的话后马上擦干泪水像没发生事情一样,又继续游戏了。可见他们在日常练习武术不断鼓励中已经知道自己是男子汉,不能轻易哭,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勇敢的精神。

3.通过倾听武术故事,或武术的碟片,渗透幼儿的品德教育。我们在平常活动时也经常组织幼儿倾听关于武术方面的小故事,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霍元甲的“痛击洋人”,了解故事中的人学习武术对自己或对社会的作用,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启发,学习武术不仅是锻炼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在必要时也要见义勇为,保护别人,保护国家;做自己能所的事情,多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他们也被故事人物那种勇敢的精神所感动。记得在班上许士凯小朋友在学了武术之后,变得自信勇敢,特别喜欢把他学的武术做给别人看,还真有点“小小男子汉”的气概了。记得有一次许士凯和他的爸爸妈妈要骑摩托车出去,士凯用稚嫩的声音对他妈妈说:“妈妈,你要坐中间,我坐后面。”妈妈对他说:“你是小孩子,你要坐中间。”士凯说:“不,你坐中间,因为你是女孩子,我和爸爸都是男孩子,我练了武术,我可以保护你。”她妈妈感动不已,可以看出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形成了“保护”意识,把保护弱小的武术精神展示出来。

4.了解练习武术的意义,知道如何展示自己的才能。一开始学习武术不少幼儿不知道在怎样情况下如何展示自己,经常会出现在班上幼儿将刚学到武术和同伴进行“比划”出现打架情况,而且在做动作时会不小心碰到桌子和柜子,容易出现磕碰现象。看到这一情况,我集中幼儿请大家讨论:学习武术的用处是什么?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可以展示武术动作?怎样正确和同伴交流自己学过的武术动作?通过大家的讨论及最后的决定,孩子们知道要用正确的方式和同伴交流自己学过的武术动作,在上武术课的地方或比较安全的地方可以做武术动作。从中也让孩子掌握和同伴正确的交往技能,学习武术不能打架,是要锻炼身体保护自己。

三、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品德的发展。

篇(6)

关键词:品德教育;幼儿园教育;渗透

引言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品德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纵观社会出现的品德问题来看,就是品德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幼儿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性。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对品德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学阶段,为了更好地开展品德教育教学,就必须重视品德工作,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德。

一、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全面型、复合型的人才需求日益膨胀,而品德教育作为反映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品德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今后的发展状况。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全面型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品德教育在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中加强品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中品德教育现状

(一)教学活动中忽视品德教育。教学活动是幼儿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学活动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全班,甚至是全园的幼儿而进行的,然而就当前幼儿园教育来看,教育重心依然是在文化知识的教育,注重的是教导幼儿识字、数数,注重技能的教育,而对品德教育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错失了品德教育的好时机,

(二)游戏活动中忽视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活动是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幼儿来讲,他们的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开展游戏活动符合了幼儿的性格特点,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投入到教学中来,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快乐。然而就目前来看,游戏活动中根本就没有渗透品德教育,不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

(三)生活中忽视品德教育。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地方,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比较好奇,接受能力也较强,这个阶段也是渗透品德教育的最好阶段。然而就目前来看,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大多是采用那种生硬的说教方式,教师没有及时的纠正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三、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一)提高品德教育的认识。在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对品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品德的好坏反应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好的品德也是我国现代社会人才必须具备的。故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品德教育工作。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必须结合幼儿园教育特点,全面渗透品德教育,提高品德教育的认识,除了要注重幼儿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外,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从小打好基础,进而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

(二)幼儿教学活动中品德教育的渗透。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性活动,也是渗透品德教育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首先,教育工作者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尤其是品德教育教学环境,要在幼儿园内张贴幼儿喜欢的图画,让幼儿感受到欢乐;其次,教师必须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要融洽消除,教师要主动打入幼儿内部,与幼儿交朋友。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多给予幼儿帮助,要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帮助。

(三)游戏活动中品德教育的渗透。好动、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教师必须结合幼儿的特点组织合理、科学的游戏活动,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告诉幼儿,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懂得如何去进行沟通。如在游戏的过程中,当自己犯了错误,导致整个游戏失败时,要教导幼儿说对不起,争取他人的原谅,对于其他幼儿,则要教导他们增氧善待他人,要介绍别人的原谅。

(四)生活中品德教育的渗透。日常生活是幼儿园教育的第二课堂,幼儿的日常生活占据了幼儿园教育的大部分时间,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就必须注重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品德教育。要教导幼儿懂得和别人分享,要团结友爱。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进而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五)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师作为品德教育的执行人,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在幼儿园教育中进行品德教育。为此,幼儿园必须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对内,不仅要加强教师对品德教育的认识,同时还要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对外,要聘请专业的幼儿教师,壮大幼儿园专业教师队伍,为幼儿园教育中品德教育的渗透提供保障。作为教师,更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在执行教育工作时,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幼儿要有爱心,要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呵护,进而引起幼儿的共鸣,促进幼儿的发展。

结语

在现代社会里,对品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品德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品德教育可以更好的培养幼儿优良的品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日常生活都可以渗透品德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当重视幼儿园教育的品德教育,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渗透品德教育,进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姜珊珊.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教育探索,2013,10:133-134.

[2]李盼.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4:108-109.

[3]张艳.试论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1:92.

篇(7)

关键词:品德教育 幼儿品德培养

品德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幼儿时期正是一个人品德教育过程的起始阶段,是良好心理品质和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大脑神经活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续增高的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若培养的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也就是说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于幼儿期,因此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应该像智力启蒙一样及早被重视。

一、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要遵循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规律

幼儿年龄小,在进行抽象的道德概念教育时,要与具体形象相结合,要在适应的情景中进行。在情境中进行教育,就是教育者利用或设置某种特定的情境,让幼儿置身其中,并以这种情境作为教育的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例如,对孩子的礼貌教育,除了我们用故事、儿歌等教育形式外,在每天接送幼儿时,教师主动说“请、谢谢、别客气、您早、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在每天的重复训练中感染幼儿,同时教师要给予幼儿以具体的指导,使之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品德。在日常现实情境中,教师引导幼儿做一些关心他人的事,帮助朋友穿衣裤、系鞋带、扣纽扣、叠被子等。通过自我服务,如擦桌椅、种植等活动,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爱劳动的好品质。

二、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该以情感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逐步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加深道德情感的体验,培养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如看见有小朋友摔倒了,要把小朋友扶起来;喝水时小朋友们要排好队,不能推,不能挤;玩玩具时不能乱扔玩具,不能用玩具砸别的小朋友;不能乱拿别人的东西;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归还;游戏、学习时要学会和别的小朋友合作等等。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既要抓住时机随机进行教育,又要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

三、通过训练与练习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习惯

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要着重加强道德行动的训练。人的道德面貌是以行动举止来表现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从幼儿抓起。幼儿要从小养成生活习惯、公共场所守秩序的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劳动的习惯等。

道德行为习惯 ,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稳定的道德行动习惯。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培养幼儿劳动观念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爱好,让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在班里活动时爱护桌椅、玩具、图书等,启发幼儿与玩具、图书交朋友,比比看谁做得最棒。在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看见地上有碎纸片和果皮时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箱内;看到花园里的花该浇水时,主动给花浇水,在劳动中逐渐培养幼儿的义务感、责任感以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能。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下去有了一定的实际经验和必要的劳动技能时,幼儿就会树立起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在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家庭的作用

一个人品德的形成,除了社会道德舆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外,他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品德起步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在孩子的童年时代就训练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就能使孩子在以后日常的行为表现中逐渐对道德认识,并能对道德情感进行深化吸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父母的言行对一个人会产生终生的影响。父母在家庭中要有意培养幼儿劳动习惯,只要没有危险就应放手让幼儿去实践,还要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细节,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不过孩子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父母不能因此就对孩子训斥,或者动手,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相反地要多鼓励和进行耐心教育,给孩子示范正确的动作,一步步教他们怎样做,鼓励孩子坚持劳动。在繁杂的家务劳动中,有孩子的一份贡献,他就感到非常自豪。第一次做某件事感到很新鲜,例如叫孩子到楼下奶箱中取奶,他很快就会拿回来,并且觉得自己长大了,但是如果要他每天去做这件事,那么愉快的心情就会逐渐淡漠下去,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需要及时鼓励,坚持不懈,使幼儿的优秀品德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巩固。

总之,及早重视孩子的品德起步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同情体贴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热心地帮助人,不轻易打扰别人等是培养文明行为和大公无私精神的基础,也是奠定良好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胡金娇.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价值与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10(7).

[2]张文芳.幼儿园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学前教育研究,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