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建筑成本论文

建筑成本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7 16:43: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筑成本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建筑成本论文

篇(1)

【关键词】地上煤仓;项目要点;风险控制

1地上煤仓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要点

经济发展带来了煤炭的高需求,而煤炭在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都需要存储。但煤炭产量的提高却使原煤仓不堪重负,由此看来,煤仓的频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各矿井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的瓶颈。如何提高煤仓的持久性、增加煤仓的仓储能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地上煤仓的施工具有作业难度大、施工方法特殊且严格、人员组织复杂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安装配套设备。因此,本论文将详细分析地上煤仓的优点和工程施工的项目要点。

1.1地上煤仓取代地下煤仓的原因。以前,由于挖掘工艺的不成熟、煤炭运输环节复杂、运输能力相对较小等原因,必须同时依靠工作面同时生产才能保证矿井的生产能力,所以多采用地下煤仓的形式,既可以储存煤炭,也可以对运输系统起到一个缓和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随着煤炭工业的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国内已经出现了超级回采工作面——也就是那些年产百万吨、甚至千万吨级的超级回采工作面。矿井生产设备的机械化,使得井底煤仓在煤炭运输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弱,而且井底煤仓也不能适应如此大的工作量和储煤量,所以,取消井底煤仓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1.2煤仓材料的选择。在“不同硬度煤粒的冲击试验”中,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分析出煤仓的冲击磨损和煤粒硬度以及煤仓材料的硬度存在对应关系。通过进一步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当煤粒的硬度比煤仓材料的硬度低一些的时候,煤仓内壁发生的磨损相对较小。但煤仓材料的硬度并不是唯一的变量,更主要的影响因素应该是是煤仓材料的硬度与煤炭硬度的比值,当两类材料的比值大于等于0.6时,会迅速提高地上煤仓内壁材料的耐磨性。因此,根据此标准来选择煤仓材料能够有效提高煤仓内壁的耐磨性和耐撞性,进一步提高地上煤仓的使用寿命,减少耗损程度,这无论对于煤炭的存储还是缓解当前的煤炭危机都有很大的帮助。

1.3煤仓井壁抗破坏技术。解决材料问题以后,我们应该考虑煤流会对井壁造成冲击和腐蚀,所以,如何减少腐蚀和冲击也是应该思考的问题。煤仓的井壁因为会与煤粒产生摩擦,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有磨损。因此,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的井壁会在煤炭的冲击下产生一些可恢复弹性的变形和不可恢复弹性的变形,其中这些不可恢复的变形危害较大。而这些变形与煤再摩擦以后又会促使煤仓内壁损伤的进一步增大,所以钢筋混凝土的变形又会随之增大,损伤也会随之加剧。面对这种情况,单方面的提高煤流冲击部位的维修速度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经常施工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施工的总体设计应该调整到改变煤流的运行轨迹,以此来减少煤对仓壁的冲击,如此将这种煤流的冲击力转移到仓底,以此来提高地上煤仓的寿命。

2风险控制研究

在介绍了地上煤仓的优点以及建设时的注意事项以后,关于地上煤仓的风险控制研究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部分,本论文列出了在地上煤仓的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地上煤仓的不足之处:(1)在矿井运输环节复杂、运输能力小或运输距离远等情况下,一旦运煤系统出现故障,地上煤仓短时间内不能排除,将影响工作面的正常生产。(2)对于局部生产作业来说,地上煤仓不利于生产作业,将会增加运输的成本。所以地上煤仓适用于超大型的煤采作业。(3)当煤采区采用带式输送机,大巷采用轨道列车运输时,地上煤仓无法发挥运输系统的潜力,很难保证连续均衡生产。(4)当主井运煤系统检修时,采用地上煤仓将使整个矿井将无法生产。(5)地上煤仓不适用于主井为立井且用箕斗提升的矿井。(6)若使用地上煤仓而取消井底煤仓,不适用同时开采多煤种且要求分装分运的矿井。我国幅员辽阔,煤炭资源的分布极为广泛,而且不同区域的煤炭资源条件差距很大,特别是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开采条件差距很大。由于煤炭的需求量上升,所以煤仓的使用周期长、服务强度大,长期受到腐蚀和冲击,整个煤仓的破坏都非常严重。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尽快对煤仓实施技术改造,这也就是本文的立意之处。我们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是否要建设地上煤仓,当然要摒弃传统的观念,从优化矿井设计出发来尽量减少煤炭的运输环节和成本,达到运煤系统的连续、完整、高效。

作者:张作影 宗飞龙 单位:枣矿集团中兴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承赫.摩擦理论及其应用[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2]赵会友,赵善钟.几种钢的腐蚀冲蚀磨损行为与机理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3(2).

篇(2)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结构;经济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绩,各地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每5天就有一座超高层建筑封顶,按照这个速度,我国未来10年内,将以1318座超高楼的成绩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超高建筑的特征为楼层高、建筑面积大、由于施工周期长,投资大,而这其中的结构造价往往就占了30%-35%,因此,针对超高建筑的结构造价,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发展。本论文将从结构设计角度,对超高层建筑结构造价及安全性进行研究。

一、各种超高层建筑体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研究

1、高宽比型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超高建筑于风荷载作用下的建筑物基底倾覆力矩和建筑高度的平方成正比例,同时,其顶产的侧向位移和高度的四次方也成正比。超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比普通建筑多出许多,其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抵抗水平力和侧移能力,因此,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适当地增加宽度的方法能提高其安全性。

2、锥形化体型

锥形化体型的超高建筑,可通过截面在伸高过程中的收缩来降低风荷载作用下的漩涡脱落及横风向效果,同时提高结构抵抗水平力效率,从而有效地抵抗倾覆力矩和提升结构抗侧力的刚度。因此,锥形化体型的设计本身便具有抗风荷载力的安全性,属于具有较强安全性的设计,巴黎埃菲尔铁塔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台都要是这样的结构,实现了建筑的美观性和安全性。

3、抗风体型

超过150m的建筑,都会受到风力的影响,因此,风荷载是超高层建筑主要的安全控制因素。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御风”体型或者“扭转”体型的设计来增加风荷载。

(1)“御风”体型

可通过建筑物高区立面开设洞口的方式来降低迎风面面积,将有助于降低基底风荷载和倾覆力矩,从而提升建筑的安全性。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大连绿地中心便采取了这个设计方案。这种“开瓶器”造型的“御风”型的设计,有效地提升了超高建筑的安全性。

(2)扭转体型

沿高度采取不断扭转的建筑体型有助于降低横风向引起的风荷载,同时还能降低涡洲脱落间的相关性和横风向动力响应。比如芝加哥螺旋塔便有效地令顶部加速度降低了80%;上海中心大厦的120°体型,有效地降低了60%的风荷载。而且这样的设计本身还能降低建筑结构的造价,上海中心大厦便合理地节省了6000万美元的结构造价。属于同时具有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完美设计。

4、其它设计方案

除了以上设计方案,还可以通过流线形平面、钝化建筑角部以及沿高度逐步退台或者立面设置导流槽等的优化措施降低风载横风作用,在取得安全性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二、合理结构体系有助于提升超高建筑的安全性

1、抗侧力结构体系

超高层建筑水平荷载作用下倾覆力矩和高度关系证明:结构材料将随建筑的高度非线性剧增。这就需要提升上抗侧车结构体系效率,从而有效地降低结构造价。

西尔斯大厦起初的设计方案为框筒结构体系的效率值为61%,在引进建筑内部密柱深梁框架成为束筒体系后,达到了78%的效率值,大大降低了结构造价。上海金茂大厦则通过巨柱伸臂抗侧力结构体系,也达到了70%,都比框筒体系要优化。

2、楼盖体系

超高层建筑的楼盖体系结构高度也会极大影响结构造价。比如说50层的建筑,如果每层楼盖结构的厚度增加30CM,那么总楼层的高度就增加了18M,从而有效地增加了风荷载作用和抗震力。不过,楼盖跨度也会影响承重结构材料用量,从而增加建筑成本。因此,对楼盖结构高度必须经过精心的计算,从而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共同需要。

三、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周期

超高建筑的施工周期也是影响造价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施工的设计中,也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在天津津塔的设计中,塔楼结构体系为“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核心钢板剪力墙体系 (SPSW) +外伸刚臂抗侧力体系”。起初的设计由框架柱承担中竖向荷载,由于SPSW不承担竖向荷载,因此,必须要在主结构封顶后才能安装,这样的话,将让整个施工周期延长半年,与业主的预期相差太远,后来通过施工顺序的调整,采取了SPSW延迟主体结构15层,也就是当主体结构中的混凝土浇铸到16层后,便同步进行1层的SPSW。这个过程中为避免SPSW于竖向荷载时产生屈曲,加强了钢板剪力墙的方案,即增加用钢500吨,尽管这样令施工费用增加了600万元,但是却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省了高达千万元的利息,总投资成本不升反降,安全性能更强,满足了业主的要求。

四、结语

在超高层建筑的总投资中,结构造价占了较大比例,因此,我们在对超高层的结构设计中,应该由概念设计着手,对建筑体型、结构体系、材料及施工方案等多方面预以综合的考虑,从而提升其经济性和安全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建筑形体的优化往往能对结构的经济性起到重大的作用。

在对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时,我们应该充分重视风洞试验,从而改变国内超高楼设计中“重震轻风”的倾向。而风洞试验作为复杂体型建筑设计中对风荷载的重要依据,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帮助我们确定横风向荷载及交应,从而提升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黄 艳.实现视觉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浅谈北京高层建筑对城市景观的冲击及应对[J].城市规划,2014(4)P92-P96

[2]蔡咏梅.摩天大楼难逃“劳伦斯魔咒”[J].现代企业文化,2012(34),P46-P47

[3]吕 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结构选型探讨[J].城市建设,2012(34)

篇(3)

[关键词]公路施工 成本控制 价值工程

一、引言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内容,项目成本控制则是决定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成本控制已成为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标志和不可缺少的内容,研究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对完善投资体制改革、加强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公路施工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

公路施工成本是公路施工企业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即某施工项目在施工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

根据管理的需要,可将施工项目成本划分为不同的形式。从成本发生时间来划分,施工项目成本可分为承包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按生产计入成本的方法来划分,施工项目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按生产费用与工程量关系来划分,施工项目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施工项目成本的特性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成本发生的固定性和变动性

从成本构成可以看出,一部分成本体现为固定费用,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工作量范围内,不受完成工作量增减变化影响而固定不变,因此,工作量完成愈多,单位工作量应负担固定费用就愈少,反之,负担就愈多。另一部分成本体现为变动费用,随着工作量增减的变化按比例变动。

2.成本对建筑产品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从成本构成的几个费用看,有的成本同建筑产品直接发生关系,如材料费、生产工人工资等。有的成本则不直接归属建筑产品,根据直接费分摊,如施工项目管理费用。

3.成本的可控性和不可控性

从根本讲,一切成本都是可以控制的,但从企业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上讲,有的成本可以控制,有的成本无法控制。

成本的三个特性,决定了不同性质的成本,要由不同的部门,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控制。因此,成本控制是项目经理部每个人的事,人人要关心成本,而且其贯穿于各部门,各环节。必须分级分阶段归口管理,方能奏效。

三、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问世于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工程师麦尔斯于1945年在采购管理过程中提出的。当时,他创立了一种能以最小消耗提供最有效功能,使产品获得最高价值的思想和分析技术,并发表“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VA)加以系统总结。美国国防部采用后,将其命名为VE,麦尔斯也因此被认为是价值工程之父。

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价值、功能和成本的关系

价值工程的目的是力图以最低的成本使产品或作业具有适当的价值,亦即实现其应该具备的必要功能。因此,价值、功能和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价值=功能(或效用)/成本(或生产费用)

数学公式可表示为:

CV=F(1)

上述公式启示我们产品的生产者和作业的提供者可从下列途径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功能不变,成本降低;成本不变,功能提高;功能提高,成本降低;成本略有提高,功能大幅度提高;功能略有下降,成本大幅度下降。

2.价值工程的核心――功能分析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或作业进行功能分析。指在项目设计时,要在对产品或作业进行结构分析的同时,还要对产品或作业的功能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必要功能和实现必要功能的最低成本方案(工程预算)。在项目施工时,也要在对工程结构、施工条件等进行分析的同时,还要对项目建设的施工方案及其功能进行分解,以确定实现施工方案及其功能的最低成本计划(施工预算)。

3.价值工程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

在应用价值工程时,必须有一个组织系统,把各专业人员(如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施工管理、材料供应、财务成本等)组织起来,发挥集体力量,利用集体智慧来进行,方能达到预定的目标。组织的方法有多种,在项目建设中,把价值工程活动同质量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四、价值工程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1.施工成本控制的价值工程理论

所谓价值工程,可以定义为是一种系统的对某个建筑产品或施工劳务系统进行功能分析以及方案创造、评价和实施,用最低的寿命周期费用可靠地实现用户所要求的功能,从而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的技术经济方法。

对于用户来说,付出一定的价格购买建筑产品是要取得建筑产品所提供的功能,他们要求建筑产品尽可能物美价廉。我们把建筑产品的功能F与价格P之比称为用户功费比R1,既R1=F/P。在一定的技术标准和结构等级等条件下,用户的功费比越大越好。一般在功能水平相同时,用户优先选择价格低廉的建筑产品。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盈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为扩大盈利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我们把建筑产品价格P与建筑成本C之比称为企业功费比R2,既R2=P/C。提高企业功费比是企业努力的目标,企业功费比越高,企业的盈利也就越多。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提高经济效益不能靠单方面地提高用户功费比或者企业功费比来实现,必须通过分析研究建筑产品的功能和成本匹配关系,把用户对产品的物美价廉要求和企业的本小利大的愿望有机合理的结合起来。从价值工程的价值公式出发,建筑产品的价值是用户功费比和企业功费比的统一。

在这里我们看到,提高建筑产品价格或者降低建筑产品价格,只是从一个方面有利于企业或用户,而对整个社会经济效益毫无意义。只有在建筑业中应用价值工程,注重产品的功能成本研究,既考虑用户利益也兼顾企业利益,才能大幅度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2.确定价值工程活动对象

(1)通过价值工程活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施工方法。

(2)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使用添加剂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

(3)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机械设备选型,确定最合适的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案。如:机械要选择功能相同、台班费最低或台班费相同、功能最高的机械模板,要联系结构特点在组合钢模、大钢模、滑模中选择最合适的一种。

(4)通过价值工程活动,结合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对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行分析,以确定最节约的材料采购方案和运输方案,以及最合理的材料储备。

3.价值工程用于成本控制的系统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价值工程管理体系如下:主要包括施工期前的目标成本确定;施工期中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选材、机械设备选择、施工管理的优化;施工期后价值工程应用效果分析。详见上图。

五、案例

由于篇幅问题,本文只介绍价值工程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应用。

施工是一个综合应用各种资源、各种技术进行有组织活动的过程,它包括施工队伍选择、转场方式和临时设施建设、现场管理,以及工程财务活动的过程。在工程项目中应用价值工程也就是对以上工程建设的各阶段进行功能分析、价值分析,有效的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根据价值工程的表述模型,在施工阶段的决策优化中,可以将价值、功能、成本的关系式模型表达为:

VE的目的是:必须使现时成本等于目标成本,若小于目标成本更好,力求使V=1,或V>1。

1.施工队伍的选择

施工队伍是完成工程项目的具体执行者,其能力和素质是能否顺利完成工程项目重要因素。对施工队伍的选择进行价值分析,我们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本企业中哪一支施工队伍最适合?优势是什么?不足是什么?不足怎么补救?

(2)该项目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是什么?能克服吗?措施是什么?

(3)紧缺的关键工种是什么?怎样解决?

(4)需要外部劳务吗?管理办法科学吗?

(5)已定队伍配备方案将达到的效果如何?能进一步改善吗?

2.转场方式和临建方案的优选

队伍调迁和临建费在项目预算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而经过优选,减少的支出就可成为项目的重要创利源。

(1)施工人员以何种方式转移可以使费用最少?

(2)机具材料以何种方式转移可以使费用最少?

(3)生产用房怎样布局最为合理、占地最少?

(4)生活用房租和建哪种更省?怎样最合适(支出较少、住的条件较好)?

(5)已定转场及临建方案实施后的预期效果如何?

3.施工项目现场应用价值工程

在现场管理中应用价值工程能够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加强现场管理,做到功能和成本的双重实现。在工程现场管理中主要可以在以下方面应用价值分析的方法。

(1)优化设计。项目的现场管理要着眼于实现必要的功能,那么,就必须通过多级图纸会审,改善设计,去掉过剩的功能和无用功能,避免由此形成费用的多余和无用支出。

(2)优化网络,减少不变费用的支出。工程项目上的费用支出划分为不变费用和可变费用。施工单位要通过不断优化施工网络,缩短工期,降低不变费用。同时又可获得建设单位提前工期奖,一举两得,取得投资效益双提高。

(3)优化现场管理。优化现场管理可以减少可变费用的支出,现场管理就是使生产要素在现场得以优化配置,有效控制投入,杜绝浪费,增大产出,降耗增效。

① 劳动组织的优化

② 内部分配办法的优化

③ 施工工艺的优化

④ 预付款及验收方式的优化

4.竣工交验中的价值工程

竣工中的价值分析主要是满足必要功能需求的分析,在施工过程中,为满足建设单位的必要功能需求,往往要增加一些施工项目,其功能分别为Fl,F2,F3…由此发生相应的费用C1,C2,C3…必须明确。如:都增加了哪些项目?有原始记录可查吗?具体项目、细目是什么?索赔可望达成的效果如何?

六、结语

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手段之一。作为一名现代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掌握和运用这种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之不断完善,实现成本管理方法的飞跃。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相比国际上价值工程的发展应用而言,还非常落后,也是大有潜力的。

参考文献:

[1]马庆国.价值工程的理论与方法[M]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林万祥.成本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太阳能,环保

随着人类文明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越来越能感到能源的重要,但是建筑业作为一门能源消耗很高的行业,会造成很高的资源浪费,因此,节省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绿色建筑设计被认为是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案也逐步展开,绿色建筑的目的在于促进人、自然和建筑三者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协调一致,促进人类社会、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生态学、建筑学和其他科学的成果,我们可以把建筑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自然气息深厚、方便舒适、生机盎然没有污染的绿色环境。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告诉我们:21世纪是人类由“黑色文明”过渡到“绿色文明”的新时期,我们在尊重传统建筑的基础上,提倡绿色建筑将成为21世纪建筑的主题。本论文通过对阿姆斯特太阳能村、德国邮政大厦、霍姆布什湾以及绿色建筑节能等相关内容,论述了绿色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1绿色建筑的节能

绿色建筑节能,是指减少资源利用,建筑设备节能是从建筑本体节能和环保材料的使用应用,目的是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并在建筑上实现各种能源的高效利用,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其核心就是以保护环境为准则,追求低能耗、高环保、高效率进而确保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效益、安全文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绿色建筑就是要和周边环境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设计之时,一定要考虑和周边的环境、经济、文化气候等因素综合起来,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现代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中,要减少资源的浪费,最好是我们所用的材料可以本地取材,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也能减少运输带来的环境污染,并且对于建筑相关的资源,包括土地、水、能源以及各种建筑材料等都要高效利用,尽可能节约资源。科学家们在设计和建筑的过程中,开发了多项节能及建筑新技术,并且至今还在进一步开发新技术及对原有技术成果进行监测。

2绿色建筑的应用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和适用的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下面就根据太阳能在绿色建筑中的几种手段和结合实例进行分析。1)荷兰的阿姆斯特太阳能村。阿姆斯特太阳能村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居住区,于1994年建设,之后进行了数次改建与扩建,目前社区的面积已经为最初面积的3倍,建造了600多间房屋,吸引了600多户居民在此居住。太阳能在绿色建筑中节能的第一种措施:使用发电系统对绿色建筑进行供电,该太阳能村由荷兰政府及能源公司发起,计划发电量1.5MW,该社区主要使用两种发电系统,即BMBP和BIPV系统,BMBP主要用于住户日常供电和居民生活用电,而BIPV主要用于公建供电,例如社区内的学校和商户用电。社区绝大部分房屋的太阳能光板采集的电能都统一输进当地的普通电网,防止了绿色能源的流失。而第二种措施就是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分为单机和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而在这个居住村里主要为单机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这种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独立供水,管理方便,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缺点,因为其无可靠的回水系统导致了热水的浪费和管路众多与建筑结合不协调的问题。但小区内住宅内供冷供暖设备别具一格,地面和墙体的部分材料能根据天气的冷热释放暖气及冷气,保持屋内冬暖夏凉。最后的则是导光照明系统,在该村住宅里,我们不难发现有多处利用室外太阳光,通过导光管将太阳光引入室内空间,其是真正的节能,环保,绿色的照明方式,但这种方式造价较为昂贵,目前国内采取这种方式照明的案例很少。阿姆斯特太阳能村作为荷兰政府为国民“谋福利“的一个实验,虽然有很多方面的问题有待于解决与优化,但却为世界各国的太阳能在绿色建筑应用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实验价值,作为荷兰的示范项目,它已经做到了许多它该做到的,反映的问题则是今后太阳能在绿色建筑应用的重要攻关的方向。2)德国邮政大厦。考察绿色建筑的重要因素是能耗,一个优秀的绿色建筑不仅仅要有出色的绿色能量来源和利用,还要有一定的节能指标和能量利用率,德国邮政大厦建筑就是节能减耗的典范之作。该设计由Muerhy/Jahn设计,建成于2002年,旨在创建一个更高效,更愉悦的办公环境。该方案最成功之处是大厦采用了可操作的双层玻璃幕墙,便于通风,而这一巧妙的设计使得整幢大楼的能耗经济预算缩减79%。同时,幕墙通过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以及太阳能智能控制系统,这些全智能设备通过相互协调配合,达到外部条件与内部舒适度之间的平衡并使所需技术设备最少化,模拟了适应人体皮肤的适应环境,使人们在工作中获得最佳的工作环境。而另一方面,得益于双层幕墙系统和整体能源概念,大厦整体的通风系统平衡了大厦幕墙空隙和楼内空间的空气流动。办公楼层利用两个半壳之间的空隙实现通风,省去了送风井,节约了每年昂贵的维修和保养费用。而该建筑使用的材料上,建筑师也别有用心的采用了最新的节能材料,例如幕墙外层玻璃后面装有风雨防护式遮阳装置,采用内部充氩双层低铁Low-e玻璃,在保证了高透明度的同时还能减少外部热辐射进入楼内,还能配合人工控制系统调节室内照明和温度,可谓是一举两得。3)霍姆布什湾。一个优秀的绿色建筑不仅仅需要有节能减耗的设计理念,还要在减耗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节约用地面积,使用高效、环保的建筑材料,才能在绿色建筑中脱颖而出,树立典范。2000年悉尼奥运会主办方将奥运村设立在霍姆布什湾,为的是将奥运会全部体育场馆、运动员村、记者村、新闻中心集中在一个区域,由此一来,前来的运动员、记者及参观人员能够省去辗转各个场区的时间,还能将各个功能衔接,达到精妙配合的目的。但霍姆布什湾曾是新南威尔士州最大的垃圾场,在这里囤积了900万m3的生活和工业垃圾,760hm2的土地里已有160hm2受到严重污染。所以在霍姆布什湾建设奥运村似乎是最不明智的选择,但后来悉尼政府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看走眼了。政府使用了垃圾就地掩埋的方法,并用1m厚粘土层对污染实施无渗漏封闭,并种上许多种植物,这些植物可以很好的起到涵养水土,净化水质和空气的作用,并组织了植树活动号召全民参与。这一举措最终解决了几乎全部奥运村的建设用地,节约了大量的用地资源,还变废为宝,治理了环境污染。而材料的环保耐用和回收利用是整个奥运区的另一大特色,大多数奥运场馆的设计都从建筑成本和坚固耐用的角度出发,使用了尽可能简洁的设计,减少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同时可拆卸的设计处理手段可以保证使用后不造成过多的浪费。而其他永久性建筑则兼顾了坚固耐用的特点,减少了维修费用,加大了使用寿命。奥运会的主会场的建筑材料均为其他建筑拆卸时留下的废料,这样大大缩减了成本,而射击中心的建筑木材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废物利用。由此不难看出悉尼奥运村在环境污染越发严重的21世纪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健全,实际可行的参考方案。

3结语

篇(5)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RTS Ⅲ plate ballastless track concrete foundation of Liaoning-Shenyang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segments 4 section,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embankment anti-frost heave concrete foundation expansion joint and top surface of linear control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nd provid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of similar products.

关键词:CRTSⅢ型;无砟轨道;防冻胀混凝土基床;伸缩缝

Key words: CRTSⅢ type;ballastless track;anti-frost heave concrete foundation;expansion joint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4-0133-02

0 引言

京沈客运专线辽宁段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形式,设计时速350km/h。因地处东北严寒地区,为解决高寒地区路基冻胀技术问题,达到无砟轨道具备高平顺性、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以确保高速行车的安全性、平稳性和舒适性,本线路堤地段无砟轨道正线路基基床设计采用混凝土基床设计形式,在最大冻结深度内,基床从上至下依次采用0.5mC35混凝土、C20混凝土,并下设0.9m5%水泥级配碎石垫层。其中,大体积混凝土伸缩缝设置与施工直接影响到路基基床冻胀冷缩,对高速铁路的使用周期及后期养护至关重要。目前在国内,其他工程还没有类似的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施工工装、施工工艺等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实现基床混凝土施工工艺及配套工装的研发,取得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基床混凝土施工的成功经验,为同类产品的科研及生产提供了经验借鉴。

1 施工技术原理

本论文提出的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将路堤地段防冻胀混凝土基床伸缩缝与无砟轨道相邻底座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对齐设置,保证混凝土基床伸缩缝与相邻底座板缝隙的平面位置,从而满足缝间连接及防水功能的要求,通过设置模板,使得传力杆、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即已完成安装,可以保证传力杆处于同一水平线且位置相对稳定,同时也保证传力杆活动端的质量,使得传力杆可以完全起到伸缩传力作用,同时也有效保持止水带的线型,使止水带充分发挥其止水作用,对伸缩缝进行保护,从而保证基床混凝土自由伸缩及高寒地区冻融状态下的稳定性。研究采用混凝土整平设施,减少施工人员投入,有效控制混凝土顶面坡度和表观质量。

2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 施工工艺流程

路基混凝土基床基础施工模板安装钢筋施工传力杆安装L型预埋筋安装止水带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顶面线型控制混凝土养护与拆模伸缩缝安装。

2.2 施工操作要点

2.2.1 路基地段基床基础施工 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采用水准仪对标高进行控制。

2.2.2 模板安装 基床混凝土采用组合钢模板,端头采用定型钢模板。

2.2.3 钢筋及预埋件安装 基床钢筋采用Φ12钢筋,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0mm。混凝土基床综合接地利用结构钢筋,钢筋位于线路左线侧角点位置。

2.2.4 传力杆安装 相邻混凝土基床之间设有数根传力杆连接,并位于止水带的下方,传力杆呈上下两排均匀排布,上排传力杆位于C35混凝土层中,下排传力杆位于C20混凝土层中,泡沫板上设有数个与传力杆位置相对应通孔,传力杆从泡沫板通孔穿过。该传力杆为HRB400钢筋传力杆,单根长度0.5m,传力杆直径为38mm,每排中相邻传力杆间距0.3m。

端模板上设有数个与传力杆位置相匹配的通孔,传力杆从模板的通孔穿过,模板外侧设有限位角钢,限位角钢与模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模板分为上模板和下模板两部分,上模板位于传力杆上方,上模板底端设有一向外侧伸出的沿边,下模板顶端设有一向外侧伸出的沿边,下模板设有数个与传力杆位置相匹配的通孔,传力杆从下模板的通孔穿过。

传力杆安装时,首先对传力杆单端进行包裹处理,在传力杆活动端范围内涂刷沥青,之后用聚乙烯膜包裹,在活动端端头设置塑料套,塑料套与传力杆之间填满纱布头并用塑料胶带缠绕固定,防止水泥浆进入塑料套中。传力杆从下模板上的通孔穿过,呈上下两排排布,上排传力杆位于C35混凝土范围内,下排传力杆位于C20混凝土范围内,每排传力杆的活动端和固定端呈交错排布。

2.2.5 L型预埋筋安装 底座与混凝土基床设置剪力筋连接,剪力筋设置于线路左右中线两侧0.825m处,每个横断面设置4根,具体尺寸如图1;如预埋钢筋与混凝土基床钢筋发生干扰时,适当调整预埋钢筋位置。L型钢筋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预埋,顺线路方向挂线,按设计间距要求进行预埋。

2.2.6 止水带安装 在位于上模板底端和下模板顶端的沿边之间安装止水带,并对上下模板的外侧进行支顶加固。

2.2.7 集水井设置 沿线路方向设置于线路双侧,每隔30m左右设置一个集水井,V行坡段的最低点、下坡方向的隧道口、下坡方向距离桥头12m处必须设置。集水井与混凝土基床一同浇筑成形。集水井接口处做好连接,保证不渗漏。

2.2.8 混凝土浇筑、振捣 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至现场,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600mm,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100-200mm的距离,振捣时防止触碰模板、钢筋及各种预埋件。

2.2.9 混凝土顶面线型控制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顶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拉毛。基床底面应设置横向排水坡,线间设置集水井,于基床内设置排水管将集水井内水排出。基床混凝土浇筑完成,利用整平机,根据基床混凝土标高,利用轨道与振捣梁间设置高程可调节装置,将坡度滚筒设置到设计标高位置,并固定。然后开始进行走行碾压。第一次碾压整平为混凝土浇筑完成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3-4遍效果达到最佳。第二次碾压压光为混凝土初凝阶段,一般为3个小时后,可进行2-3遍的反复碾压,达到表面平整,光滑即可如图2。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对轨道中心线2.9m范围内基床表面进行拉毛处理,拉毛深度为1.5-2.0mm如图3。

2.2.10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采用覆盖土工布洒水方式,表面采用无纺布或者棉被覆盖,上面采用喷水车喷水,确保表面湿度。

2.2.11 混凝土拆模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方可拆除模板,且确保其表面混凝土棱角不受损。拆除顺序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当模板与混凝土完全脱离后,再吊运模板,严禁采用猛烈敲打、强扭等方式拆除模板及支架,严禁抛扔模板。

2.2.12 伸缩缝安装 混凝土基床采用分节隔段方式施工,每节混凝土基床C20与C35混凝土采用两次浇筑的施工办法。混凝土基床浇筑完成后,拆除上下模板,并在止水带下部至混凝土基床的基底范围内铺设泡沫板,止水带上部铺设聚乙烯板,聚乙烯板上部铺设泡沫板,再进行下一节混凝土基床施工,相邻混凝土基床之间形成一道伸缩缝。拆除伸缩缝中位于止水带上部的聚乙烯板和泡沫板,依次向伸缩缝中填充填缝材料(聚氨酯板)、背衬材料(聚氨酯棒)和聚氨酯密封胶如图4。在每节混凝土基床上铺设与其面积相匹配的无砟轨道底座板,使得相邻底座板之间的缝隙与伸缩缝的宽度相匹配。

3 结束语

京沈客运专线辽宁段TJ-4标14km路基基床防冻胀混凝土施工中,每11.36m设置伸缩缝一道,其中5km严格按照以上施工工艺进行,采用5套定型模板和1套整平碾压设备及1套拉毛设备匹配的施工方案,总计进行了440道伸缩缝施工,所采用的设备较小,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成本近4万元,使用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地保证伸缩缝及混凝土的顶面压面质量和拉毛质量,顺利通过了业主质量验收;同时,较大幅度地缩短了顶面混凝土的碾压压面时间,第一次碾压整平时间由原来的人工配合平板振捣器作业2人次50分钟减少到35分钟,第二次碾压压光时间由原来的纯人工作业2人次210分钟减少到25分钟,极大地提高了工效,有效地压缩了施工工期。

参考文献:

[1]叶阳升.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规律及控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