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8 12:27: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炼化工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炼油废水,二级涡凹气浮,曝气生物滤池,浮动环流收油,难降解有机物
1 前言
工业用水量的增加以及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水处理科研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对工业污水处理的技术研究,特别是石油化工污水处理的研究。免费论文,炼油废水。石油化工污水是工业污水的主要来源之一,该污水水质成分复杂、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特别是烃类及其衍生物含量高如污水中含有酚、Cl- 、CN- 、硫酸盐、苯、烷基苯磺酸钠等难降解有机物、色度深,COD高、水质水量变化大[1]。
目前,石油化工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集中在物理法、生化法、光氧化法、生物法、化学氧化法特别是吸附机理等方面[2,3]。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高活性的自由基在特殊环境下氧化分解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4]。此种工艺受废水种类、成分、浓度变化的影响不大,但操作复杂,处理成本较高。生物处理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该工艺运行较为稳定、成熟,国内外对生物强化技术方面的应用比较广泛[5]。
甘肃某石油炼化企业年生产加工原油300万吨,该污水处理工艺在对原油成份和生产加工工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污水排放水质情况,在综合考虑进水水质和经济成本的情况下,选择A/O生化池与BAF联合处理工艺对厂区污水进行处理,处理规模300m3/h,工程总投资12891万元,排放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
2 污水进水水质分析及处理工艺
2.1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根据该炼油厂生产装置的组成,结合原料油原油特点,该炼化企业污水主要特点是,污水含油量高、重油比重大、有机物含量高,特别是烃类以其衍生物含量高,污水pH值波动大、水温高一般在38℃以上。设计进水水量300m3/h。其具体进水水质指标见表1。
表1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质指标
【关键词】决策树 新建炼厂 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内各大石油集团新建炼化项目的相继上线,新建炼厂的信息化建设在整个项目的建设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能够清晰的描绘出企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信息化建设蓝图,能够有效提升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为企业发展自身信息技术能力提供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纲。
目前,各新建炼化企业或大项目大多是根据各自的业务状况及其发展战略,按照业务模型框架对业务领域进行分析,从发展现状、面临形势、规划部署、效益风险、保障措施及项目描述等方面完成信息化规划的分析和编写工作,形成信息化发展规划方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然而,由于规划的标准不统一,方法不一致,造成了编制完成的项目规划在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有所欠缺,某些企业的很多小系统搭顺车一并投资建设,还有一些目前不具备条件的一些系统也被包含进来。在以往编制的规划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划方案的完整性欠佳,导致信息化建设项目有缺项;规划方案中的项目描述不清晰,在后期建设过程中,导致不同的系统存在功能交叉现象;规划方案中的实施计划不合理,出现某系统上线后其数据源系统还在建设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新建炼厂的信息化建设应当基于先进的方法论进行编制,从而可以保证新建炼厂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先进性。
因此,新建炼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必须根据统一的标准和确定的方法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超前谋划,必须综合考虑新建炼厂的建设历程和业务实际来编制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从而保证新建炼厂的信息化建设与工程建设同步跟进。
二、关于决策树
决策树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将业务与IT进行关联,由四部分组成,从上至下分别是业务战略、业务目标、业务活动和IT能力。在基于决策树进行需求分析时,首先,要在各层面确定企业的业务战略,其次,要确定需要通过哪些业务目标来实现上述的业务战略,再次,要分析每个业务目标需要哪些业务活动来支撑,最后,将业务活动与相关的IT能力进行对应。此时,就完成了业务目标、业务能力、业务活动、IT能力的逐步推导,得出了支持各类业务活动的信息化能力,即可得出满足新建炼厂信息化建设要求的部分需求分析内容。
三、规划编制的方法
(一)基于决策树进行规划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信息化建设规划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完善的需求分析可以为后续的信息技术方案设计和项目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提升信息化建设规划整体水平的关键切入点。需求分析的总体思路是,首先,根据企业的业务战略进行业务分析,为新建炼厂搭建业务架构,并基于决策树方法论进行业务与IT的关联分析,因为离开业务谈IT将是一纸空谈。接下来通过与直接需求和国内外经典案例的结合得到最终的需求分析。
由于篇幅限制,重点讲解需求分析中基于决策树如何将业务与IT进行关联,是通过从业务战略到IT能力的逐步推导来实现。假定某新建炼厂的业务目标是“1000万吨/年的炼油能力,通过优化资源、优化生产、实现精细化的高效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建成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智能化新型炼厂。”要达到上述业务目标,需要信息技术提供对业务的全面支持能力。基于决策树方法,通过对业务战略、业务目标、业务活动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所需要的信息化能力,推导出了经营管理层(完整的需求分析还应当包括决策层、生产管理层、生产操作层的分析,此处不再一一赘述)业务活动对信息技术能的力需求内容,如图1所示:
图1.经营管理层的IT能力推导图
由图1可见,通过ITTL管理的IT能力的建立将支撑和优化IT管理和IT运行维护业务活动,有效的提升新建炼厂的IT运行维护能力。通过科研项目管理IT能力的建立将有效的支持和优化科技管理业务活动,从而达到提升新建炼厂对科研项目全程记录和管理能力的业务目标。图中的其它内容不再一一分析。
依据上述方法完成的需求分析将具有与业务紧密结合、贴近用户直接需求、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等特点。一份完整的需求分析报告将会成为整个信息化建设的亮点,有助于提升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整体质量水平。
(二)科学的进行信息技术方案设计
信息技术方案是信息化建设规划中的重要成果之一,科学、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案可以为新建炼厂勾勒出信息化建设的蓝图,是整个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新建炼厂信息技术方案的内容需要充分考虑企业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按照信息架构设计、应用与应用集成架构设计、基础设施架构设计以及IT设计与工程设计的对接设计四个方面组织相应的信息化建设内容,即,设计各类数据流向科学、合理的信息架构,内容完整的应用及应用集成架构,先进的基础设施架构,实用的IT与工程对接重点,保证新建炼厂信息化建设有序开展。
下面重点介绍应用架构的设计,在进行应用架构设计时,应根据新建炼厂的业务需求和成熟的信息化技术,从决策层、经营管理层、生产管理层、生产操作层,描述出覆盖企业主要业务的应用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图2.应用架构设计示意图
由图2可以看出,应用架构横向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决策层、经营管理层、生产管理层及生产操作层。纵向分为三个领域分别是原油配置与原料采购、炼油化工生产、工程建设。新建炼厂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与工程建设同步跟进,因此,在信息技术方案的设计中,应当包含IT与工程对接重点的设计的相关内容。一般情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基础设施方面的设计对接(如,机房设计、网络综合布线设计、DCS/PLC接口设计、大屏幕)、自动化与计量仪表方面的设计对接(如,LIMS接口设计、先进控制系统设计、油品调合系统设计、计量仪表设计)及IT组织架构的设计对接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若要设计出完整的信息技术方案,需要兼顾信息架构、应用与应用集成架构、基础设施架构、IT与工程的对接重点四方面的内容。作为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核心支撑内容,信息技术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成败。
(三)合理的编制项目规划
项目规划是将信息技术方案的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到相应的项目、策略、实施计划、投资计划,合理的项目规划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方法和计划,因此,编制项目规划一定要注意其合理性。
重点介绍实施策略和实施计划的编制,实施策略将根据项目间的依赖关系及项目的风险效益分析制定,制定原则为:存在较强依赖关系的系统建设应在另一系统建设完成的前提下进行;低风险项目可首先考虑实施。
针对不同阶段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及特点,结合新建炼化企业工程建设的进度进行分阶段组织实施,具体应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定义阶段、实施阶段、生产准备阶段、生产运行阶段,如图3所示:
图3.结合工程进度制定实施计划的示意图
从图3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应该安排与工程建设进度相一致的信息化建设内容,例如,在实施阶段的系统实施,应当包括,档案管理、资产管理等系统的实施工作,为项目档案验收和资产验收做好准备工作。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项目规划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务必要关注其合理性,否则将会导致整个信息化建设规划失去适用性而难以落地。
四、规划编写方法的应用
本文基于决策树方法论对规划编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在了新建炼厂云南石化的信息化建设规划的编制中,为云南石化设计了一套具有全面性、前瞻性、实用性的信息化规划。基于决策树编制完成的云南石化信息化建设规划起点高、内容全、资源共享,能够全面支撑云南石化未来的业务发展需求,同时得到了用户的普遍肯定。
五、结论
在大型炼厂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时,采用本文提供的成熟方法,能够确保完成的需求分析具有与业务紧密结合、贴近用户直接需求、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等特点,确保设计完成的信息技术方案能够兼顾信息架构、应用与应用集成架构、基础设施架构、IT与工程的对接重点四方面的内容,确保项目实施策略和实施计划的合理性,支撑信息化建设规划完整落地。同时,若采用本项目提供的成熟方法进行规划的编制,不仅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规划的整体质量水平,确保编制完成的规划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合理性。因此,这套方法在今后为新建炼厂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缪彬,丁润逸.我国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展望,当代石油化工,2010,12,pp.23-27.
[2]刘希俭.中国石油信息化管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3]陈蕊.浅谈企业信息化规划,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6,pp.45-46.
[4]计世资讯.2008中国信息化发展白皮书.
[5]赖茂生,龙健.信息化调研综述,产权导刊,pp.50-53.
[6]何同兴.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9(23):6,pp.64-67.
[7]葛雁冰.为中国石油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石油规划设计,2007,1,pp.1-3.
[8]郑明智,吴青.全面实施信息化搭建惠州炼厂的现代化管理平台,第十届全国信息技术化工应用年会论文集,pp.317-322.
关键词:石油企业;环境责任;实证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83-02
陕北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石油大规模开发以来石油工业不但已成为陕北的支柱产业,而且带动了榆林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使得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陕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榆林市近十多年来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为我国能源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榆林市石油工业发展不仅为全国所瞩目,同时受到世界极大关注。这种关注不仅仅是由于榆林市为全国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包含了对环境问题的担忧。随着陕北地区油气大规模的开采,资源勘探开发对区域环境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因此,解决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水资源污染问题迫在眉睫。近年来,石油工业已成为陕西省发展最快的支柱产业和陕北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方面,石油的开采使得革命老区脱贫致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得老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本已紧张的水资源矛盾不断加剧。
一、石油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油气资源采掘业企业应当承担起其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已是不争的事实。2005年集团公司重组以来,延长石油集团在陕西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资源开发、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原则,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环保方针,坚持走“科技兴企”之路,确定了“还清旧帐、不欠新帐”的环境保护工作思路。围绕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的目标,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坚决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实施清洁文明井场、污水处理厂建设,推广污水回注、原油管输等先进工艺技术,加大废气脱硫及硫磺回收和污泥减量处理项目投入,大力开展伴生气回收利用、干气余热综合利用等节能项目研究。集团公司所属的油田公司、炼化公司、兴化集团等单位先后多次荣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无泄漏工厂、清洁文明工厂、清洁生产审计示范企业、全国绿化400佳单位、绿色示范企业、环保贡献奖杰出贡献单位等称号,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延长石油逐步走上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和谐并存的共赢之路。
延长石油环保治理工作经过了一个从少到多,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发展步子迈的较快,收到的效果十分明显。几年来,延长石油集团对各生产单位的环境现状进行了较为彻底的调研,并对国内外污染治理情况进行了认真考察,广泛借鉴国内外环保治理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成熟经验,在与陕西省环境保护斤共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了《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42亿元建成51个污水处理厂,使延长石油的环境面貌得到彻底改观。2006年全集团共投资8,8548亿元用于污染减排项目建设,2007年集团公司在污染减排方面的投资达26 5亿元,2008年安排了23,35亿元用于环境污染治理,至2008年底环保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8,7亿元。
二、延长石油集团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现状
目前,在污水处理方面,油田公司每天产生污水量47972m3,共有太小各类污水处理设施142个。污水处理能力49261m3/d。注水井2932口,注水能力为43417m3/d,污水回注率达到90%以上。炼化公司产生污水600m3/h,现有污水处理厂6个,合计处理能力最大可达1350m3/h。污水处理装置采用了浮动环流收油器、涡凹式自动气浮、自动射流溶气气浮(美国技术)、罐中罐强化除油、BAF生物曝气滤池等国内外先进技术,这些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大大提升了污水处理的技术含量,使污水处理质量显著改善,污水处理厂均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类一级排放标准。
在油泥处理方面,油田公司油泥主要来源于联合站、选油站、污水处理厂以及井场的罐底,均按当地环保部门要求送往指定厂家进行合理处置。在钻井泥浆处理方面,各单位的钻井泥浆除循环利用一部分外,均在井场内按照《榆林市清洁文明并场建设标准》要求进行防渗掩埋;炼化公司每年约产生7万吨油泥,目前已有五套油泥处理装置,处理能力达29.6万吨/年。废渣与煤、生石灰混合后在燃煤链条锅炉掺烧处理。目前正在引进三相分离技术和油泥干化处理技术,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油泥的无害化处理。
在废气治理方面,炼化公司主要是锅炉烟囱排放的废气和工艺废气。近年来,重点实施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治理工作。一是将零散布置的小锅炉拆除,集中建设大型高效循环硫化床锅炉,除尘用先进的电除尘技术代替原来的麻石喷淋除尘技术,实现了锅炉废水的零排放。二是在三个炼油厂分别建设相配套的硫磺回收装置(延炼引进5000吨/年美国梅里公司Lo-cat硫磺回收装置为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装置投用后效果非常理想,榆炼和永炼的装置正在建设之中),不仅减少了污染,还回收了单质硫,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的统一。三是利用干气发电、锅炉掺烧等途径使干气得以回收再利用。
在清洁文明井场建设方面,目前全油田公司共有井场33445个。现有清洁文明井场31768个,待建1677个,清洁文明井场达标率95%。累积植树3982万株,绿化油区道路11571公里,绿化面积48288亩。
目前,管输公司拥有永坪一姚店(同沟敷设4条)、川口一姚店、甘谷驿一姚店、定边一靖边、靖边一榆林、双河一顺宁、七里村一姚店、子北一永炼、吴起一延炼、安塞一永炼、延炼一西安、小河、天赐湾一榆炼等14条原油、成品油管线。
“十一五”期间,管输公司计划投资294075 5万元,在省内建成总长约1340余公里的5个原油、成品油管输项目,形成北抵榆林、南至西安、西到定边的管道网络建设战略格局。届时,将使原油管输能力达到1 500万吨,年,成品油管输能力达到850万吨/年,油品管输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干线管道输油目标,淘汰公路运输的方式,每年节约油品运输费用5,98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兴化板块每年也投入了大量资金,重点建设了中水回用、污水管网改造、热电联产项目,实现了炉内脱硫和低氮氧化合物排放,总脱硫效率和烟气除尘效率分别达到了90%和99%以上。
三、延长石油集团落实环境责任的具体路径
1.强化环保工作责任体系建设
按照“一岗一责”、“一职一责”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原则,建立健全环保责任体系。各单位行政正职对本单位的环保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是环保第一责任人;分管环保工作领导负主管领导责任,其他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其分管业务的环保工作负分管领导责任。各职能管理部门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环保工作负管理责任;员工对本岗位的环保工作负直接责任,环保工作责任制范围覆盖了集团公司各单位所有组织、管理部门和岗位。
各单位签订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并将目标责任与各单位领导班子年薪挂钩考核。各单位又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逐级签订下达,年来进行考核验收,奖惩兑现。通过逐级签订《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的形式,横向到边,竖向到底,将环保责任目标纳入各级生产经营责任考核之中,实现责权利的统一,为环保工作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制度到位、措施到位、考核到位奠定基础。
2.加大污染防治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力度
始终贯彻依靠高新技术促进环境治理和污染减排的理念,广泛应用国际、国内“四新”技术,加快污染治理步伐。在石油开发方面:一是选用新型环保设备,加快锅炉更新换代步伐,矿区一律禁止使用烟煤,全部改用无烟煤,有效地减少了大气污染。二是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厂采用多项国内外新技术,有效的解决采油污水处理问题。三是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加强对钻井过程的管理,积极和科研机构进行联合攻关,研究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技术。四是按照“高标准、重实际、严管理”的工作思路,加大旧井场改造、油区道路井场绿化和清洁文明油井的日常管理工作力度,选择易活树种,加强养护管理,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做到清洁文明井场建成一口,完好一口,坚决杜绝出现反弹现象。五是加强生产、运输环节“跑、冒、滴、漏”现象的治理,利用管道输送原油、成品油,油气输送成本大幅下降,节能降耗效果非常明显,同时减少了车辆运输易产生的跑、冒、滴、漏等环境风险。六是大力推行丛式井注水开发模式,把过去的单井开发转变为丛式井注水开发。少修井场公路、少占土地,为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做积极的工作。
在石油加工方面:一是加大对炼油废水的治理力度,积极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扩能技术改造,炼化公司的三个炼油厂的污水处理装置运行良好,均可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标准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炼油废水的处理能力和水平,2007年炼化公司共投资9949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污水汽提装置扩能改造、硫磺回收系统、污水场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二是废气治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取得了成功。炼化公司延炼成功引进一套5000吨,年国际上最先进的美国梅里公司Lo-cat硫磺回收技术装置,投用后效果非常理想,为二氧化硫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十分重视对炼油废渣的处理,积极探索对炼油废渣的处理技术。多年来和多家科研机构坚持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对“三泥“脱水和干化技术进行研究、试验,2006年和中环公司共同制定了经济可行的处理工艺方案,签订了总计868~-元的“三泥”处理水系统改造工程总承包合同,2007年完成了“三泥”脱水减量化项目。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目前拟引进三相分离机和油泥干化处理装置进行配套试用,以便积累经验,为我公司从根本上解决油泥无害化处理问题创出一条新路子。
在合成氨、硝酸铵等化工产品生产方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综合利用“废物资源”,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累计投资1.5亿元,完成了热电联产项目,实现了炉内脱硫和低氯氧化合物排放。兴化集团投资1300~-元与日本三菱株式会社合作开发的氧化氮CDM项目,于2009年4月30日接到联合国CDM项目执行理事会在联合国正式注册成功的通知。预计兴化股份可向日本三菱株式会社转让二氧化碳减排量为57.5万吨,年。
3.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
集团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的要求,加强了项目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后期管理等全过程环境管理,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单位和责任人,重大项目实施环境监理,确保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把预防为主方针真正落到了实处,切实防止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产使用后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4.完善环境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我公司主营业务为石油天然气,属于高危行业,而环保事件和安全事件就像孪生兄弟,常常密不可分。因此,环境应急救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应对突发重大事件(事故)管理办法》、《应急与救援预案》、《安全环保工作月报表制度》等环保工作管理规章制度。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各单位编制了各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处置方案,不断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仅2008年,集团公司就组织专家对各单位26个综合应急预案和涉及安全生产、环境污染、反恐等265个厂级专项预案、若干个现场处置方案进行了审查,并根据专家审查意见逐一进行了修改完善。在不断完善救援预案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开展了不同层次、规模、形式的演练,全集团共进行各类应急演练17次,其中厂级以上规模的应急演练4次。2006年集团公司在榆林炼油厂成功主办了“陕西省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获得了安监、消防、环保等部门的认可和好评。2008年,按照省应急办公室要求,集团公司和西安石油大学共同调研探讨,完成了陕西省钻井重大事故应急示范项目可研审查及设计工作。同年7月21日,管输公司按照省维稳办和集团公司的安排部署,在靖边成功组织了防恐应急救援演练,受到榆林、榆林两地相关单位好评。通过建立、实施、完善和提升”四步走”思路开展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为集团公司应对和处置突发环境事故积累了宝贵经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结语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石油化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偿还旧帐、不欠新帐“的工作思路,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规范企业环境行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各级环保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机结合,牢固树立“污染治理、科学减排、和谐发展”的全新理念,科学开发,有效保护,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在落实石油企业环境责任上要真抓实干,为老区的山川秀美工程的建设和陕西经济的腾飞作出石油企业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 石油行业 对策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行业通过改革与调整,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供应链。1998年国内石油行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和结构调整,按照上下游、内外贸和产销一体化原则,分别按地域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化工两大集团公司和主要业务集中在上游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形成了国内的三个主要供应链体系。
在石油公司加强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整体的优化与协调、最大限度地开发供应链潜能的同时,却忽略了供应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恶化等。石油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首先,石油产品(包括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石油化工产品)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污染物,容易造成大气、地下水、海洋的污染;其次,油气勘探、开发、冶炼、运输过程中容易对野外环境、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再次,整个石油供应链中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供应链管理运作过程中,应该同时注重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客户要求石油企业提供更为安全和环境友好型的产品与服务,员工要求工作对生命安全、健康与环境不造成损害,媒体与公众对企业绿色化经营越来越多地关注、期望与监督。因此,研究在石油行业中如何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来提高企业的形象、带来良好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竞争优势、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内涵及其最新发展
不同研究者提出了各自对绿色供应链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的认识。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了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研究,正式提出了“绿色供应链”概念。Steve V. Walton(1998)等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将供应商加入到企业的环境战略中,其核心是将集成管理的思想应用到绿色供应链的领域中。M. H. Nagel(2000)认为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涉及到产品的使用、组成以及生产的全过程,并且强调在供应链范围内达成一种长期稳定的战略关系。Zsidisin和Siferd(2001)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为了环境友好地设计、采购、生产、分销、使用及再使用等而在供应链内采取的管理策略、行动及所形成合作管理等。汪应洛等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绿色供应链进行了系统的细分,将其分为:生产子系统、消费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及环境子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者、消费者、回收商等,其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提升环境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尽管其提出的时间比较短,但已得到各个领域的关注;从研究现状来看,现有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方法与手段主要依赖于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等,定性的研究较多而定量的研究较少;更多的研究者关注于某一产业如何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
2.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概念层与操作层两个层次,在上述文献中大多数研究者均提出了自己对绿色供应链或者环境意识采购、环境意识供应链等相似概念的理解,其所提出的概念更多强调的是将环境因素加入到供应链管理中,而绿色供应链与一般供应链在内涵与运作上的区别没有得到深入研究。
3.强调集成的思想来研究环境管理问题,集成管理成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支柱与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现有研究成果共识之一。
三、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及其结构模型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看,石油产业是指勘探、开发、储运、加工和销售石油。石油产品的企业集合具体来说,它包括石油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及石油化工业。石油开采业是指勘探开发石油资源的企业集合,统称为上游;石油加工业是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的企业集合,与石油及天然气的储运、石油销售一起统称为下游。随着产业的融合,原先属于化学工业细分类之一的石油化工业也融入了石油产业,使得石油产业链向前延伸了一步。所以,石油企业就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为上游,以石油天然气的储运、炼制、化工、销售为下游的一条产业供应链,其大致可分为物资供应、油气勘探、油气开发、运输、炼化、成品油销售、客户等环节,如图2所示。
就供应链上各环节来看,石油行业供应链比一般的供应链关系更为复杂。石油行业供应链各企业间的关系既包括企业间的独立法人关系,也包括企业内隶属关系,还包括系统内的关联关系,但整个供应链的协调运作还需要依靠核心企业来驱动。
从石油行业的管理体制来看,在整个石油行业供应链中,由于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在石油产品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石油行业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本文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图中实线部分表示物流和信息流的过程,虚线部分表示绿色供应链的回收全过程;油气勘探、开发、运输、炼化、销售及消费过程都会产生污染和浪费,是实现回收、再利用等逆向物流的动力;社会环境系统是指社会文化、法制、伦理道德等因素,以及提供的资源、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它规范、激励、约束和引导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促使对环境破坏减少,促进社会、企业、环境相容。
四、加强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环境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制约着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我国石油企业引入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已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问题,结合我国石油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树立绿色观念,重视环保工作。石油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它要求企业着眼于长远利益,以整条供应链为出发点,要求石油企业的高层领导首先应树立环境意识,把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同整个供应链的实施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还应通过学习和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员工的环保意识,让全体员工都真正感受到企业对环保的重视,从而自觉参与到其中来,使“绿色”慢慢变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2.政府为绿色供应链的实施提供法制规范和保障。政府应在借鉴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规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提高对污染源的惩罚标准和打击力度,而且通过法律法规来降低传统制造模式的报酬率,为绿色供应链运行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绿色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为绿色供应链构建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3.将BPR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机结合。BPR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其核心是从本质上重新思考、设计和改变在旧的环境下形成的按职能部门进行运作和考核的机制,有效地建立跨越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变过去按职能部门划分进行“内部横向型任务管理”的机制,为“跨职能部门的纵向型任务流程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核心竞争力,降低由于环保不达标而导致的供应链中断或延误的风险,减少石油企业的损失,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
4.石油企业应加强技术支撑。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供应链管理的水平得到空前提高,供应链思想的效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够取得优势的基础是有先进的技术做支撑,石油企业一直都是信息化、网络化的先锋,现在更要将这种优势保持下去,继续重视IT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供应链范围内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整合,全面支持石油行业高速化、规模化的发展,赢得竞争优势。
5.要把环境责任纳入石油企业的战略管理中来。企业只有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树立社会形象,才能融入社会中。在绿色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这种社会责任就是环保责任。从长期看,环境压力的刺激使石油企业在环境投资改造中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技术(绿色)革新和管理创新,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另外,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使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减轻末端处置的负荷,使污染处置设施投资及其运行费用降低,通过对污染与废物实行源头削减从而避免了后续的环境风险与成本,提高了生产率。
五、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及其以石油勘探生产为核心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型,以及加强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措施与对策。但是由于认识和经验不足,以及技术落后等原因,石油行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还没有深入展开,需要加强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的实施模式、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模式、决策支持系统、激励机制的设计、绿色技术、绿色供应链的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来提高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的整体水平,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Handfield R B. Green supply chain: best practices from the furniture industry[C]. Proceedings, Annual Meeting of the Decision Science Institute USA, 1996(3): 1295~1297
[2]Walton V S, Hardfield R B, Melnyk S A. The 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ng suppliers into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1998(4): 2~10
[3]M.H. Nagel. Environmental supply-chain management versus green procurement in the scope of a Business and Leadership Perspective[J].IEEE, 2000, 219~224
[4]Zsidisin GA, &Siferd SP. Environmental purchasing: a framework for theory development [J].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Supply Management, 2001(7):61~73
[5]汪应洛 王能民 孙林岩: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J].中国工程科学,2003,5(11):82~87
[6]孙 剑: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实施[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7
[7]王能民 汪应洛 杨 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管理工程学报,2007(2):118~121
[8]李成标 吴先金:我国石油行业供应链管理初探[J].物流技术,2004(1):52~54
[9]张爱国 赵 涛 王茂林:我国农机企业应如何有效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J].中国农机化,2006(4):20~23
[10]王小丽:绿色供应链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5(1):16~18
关键词:炼油废水含硫污水接触氧化催化氧化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1)污水水量及水质
根据厂方提供的数据,废水排放量为720m3/d,水质情况如下表:
废水类别 CODmg/L S2-mg/L 氨氮
废水 2500 300 30
(2)处理要求
根据该公司要求,处理后污水达到厂方要求的排放标准。
废水水质指标 COD 氨氮 悬浮物 PH
数据 ≤60 ≤8 ≤20 6-9
2、工艺选择
(1)工艺选择
1)油的去除
含硫废水中油的含量也较高,进行后续处理时,也先要进行必要的除油处理,本工艺选用隔油+溶气气浮的处理工艺。
2)硫化物的去除
a化学沉淀法
用化学沉淀法处理该废水工艺简单,投资也小,实验效果也很好,用硫酸亚铁作为沉淀剂使硫离子形成难溶性的硫化亚铁加以去除,当硫酸亚铁的投加量为11g/L时,废水中的硫化物几乎能完全去除,经测定出水硫化物的含量为5mg/L左右。但该法形成的细小沉淀物沉降性能较差,泥水分离困难,同时产生大量的黑色硫化亚铁污泥,后续处理手段困难,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b臭氧氧化法
用臭氧氧化方法也可以去除废水中大部分硫化物,从我们实验效果来看,废水经过臭氧氧化后,硫化物去除率可以达到92%左右,该废水经臭氧氧化后硫化物含量可以降至30mg/L左右,但是臭氧化学性质很不稳定,需要现场制备,需要的臭氧量很大,因此投资费用和处理成本都很高,同时臭氧对设备的腐蚀性也很大,后续设备保养比较困难。
c二氧化氯氧化法
二氧化氯氧化法对硫化物的去除也有一定效果,但药剂的投加量很大,处理效果不十分理想,硫化物的去除率在75-85%左右,用二氧化氯氧化后废水硫化物含量降至75mg/L左右,同时加入的药剂经过反应后产成大量的氯离子,对后续的生化反应有一定影不良影响。
d双氧水氧化法
用双氧水做为氧化剂的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工业废水是专利技术。结合硫化物废水本身的实际特点,在选择适当催化剂的条件下双氧水氧化硫化物的效果非常理想。从试验效果来看,废水经过催化氧化后,硫化物去除率可以达到97-98%左右,该废水经双氧水催化氧化后硫化物含量可以降至8mg/L左右,废水中的硫化物转化为亚硫酸根和硫酸根存在于废水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对后续的生化系统也不造成影响。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设备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较低,实际运行过程中设备的维修保养比较容易。
e催化氧化法与气提法的比较
汽提法也是炼油厂常用的处理高浓度含硫废水的方法。两种处理方法对比如下表:
处理方法 技术成熟可靠程度 工艺流程 物料回收 处理效果 运行费用 投资及占地面积
汽提法 成熟、大型炼化企业使用较多 复杂 在浓度较高时可以回收 对硫化物、氨氮处理效果均较好 较高 大
H2O2催化氧化法 比较成熟、但炼油行业实例尚较少 简单 不可回收 硫化物的处理效果好于氨氮 较低 小
考虑到投资及占地等因素,本设计推荐采用催化氧化法对高硫废水进行预处理。
(3)其他污染物的去除
1)接触氧化工艺
生物处理法主要分为厌氧法和好氧法。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不需另加氧源,故运行费用低。此外,它还具有剩余污泥量少,可回收能量(CH4)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时间较长,处理构筑物容积大等,为维持较高的反应速度,需维持较高的反应温度。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方法。
2)MBBR工艺
MBBR工艺原理是运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了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有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固定式生物膜法的缺点。该方法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加细小,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
3、工艺流程及说明
2.1工艺流程图
污水
调节池地沟回水
隔油装置浮油 带式压滤机 污泥外运
气浮装置 絮凝剂、助凝剂
催化氧化器
鼓风机接触氧化池
MBBR反应池
沉淀池污泥池
中间池
高效过滤器
监测水池
2.2工艺流程说明
(1)污水流程
从生产区排放的污水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经调节池均化后的污水首先泵入隔油池去除油滴,出水自流进入气浮设备,去除悬浮颗粒后自流进入催化氧化器,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氧化作用,彻底去除水体色度和部分COD和大部分硫化物,后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在有氧环境下,利用好氧生物活动分解有机物,出水经MBBR反应池进一步去除COD、硫化物,后自流进入中间池,泵入高效过滤器进行深度处理后流入监测水池用于监测水质。
(2)污泥流程
沉淀池出泥排入污泥池,经泵提升入带式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出泥集中清理焚烧。滤液经地沟回流至调节池重新进入系统处理。
4、主要处理单元
(1)调节池
数量:1座
有效容积:360m3(HRT=12h)
结构形式:全地下钢砼。
外形尺寸:10000×8000×5000
主要配套设备:
调节池提升泵(潜污泵)
数量:2台,1用1备
(2)隔油装置
数量:2座
总有效容积:51.84m3
外形尺寸:1800×5900×2500
材质:钢制防腐。
主要配套设备:
JYG型集油管
数量:2套
材质:碳钢
(3)气浮设备
数量:1套
结构形式:碳钢。
外形尺寸:6000×2000×2500
(4)接触氧化池
降解有机物
数量:1座
有效容积:864m3(HRT=28.8h)
结构形式:全地上钢砼。
外形尺寸:8000×24000×5000
主要配套设备:
填料及曝气设备一套。
(5)沉淀池
数量:1座
有效容积:126m3(HRT=4.2h)
结构形式:全地上钢砼,平流沉淀形式
外形尺寸:8000×3500×5000
主要配套设备:
刮泥机
数量:1套
材质:碳钢
(6)监测水池
数量:1座
有效容积:112.5m3(HRT=3.75h)
结构形式:全地下钢砼。
外形尺寸:5000×5000×5000
(7)污泥池
数量:1座
结构形式:全地下钢砼。
外形尺寸:5000×5000×5000
主要配套设备:
污泥泵
数量:2台,用一备一。
(8)带式压滤机
数量:1台
主要参数:带宽=500mm
(9)中间水池
数量:1座
有效容积:112.5m3(HRT=3.75h)
结构形式:全地下钢砼。
外形尺寸:5000×5000×5000
主要配套设备:
高效过滤器进水提升泵
数量:2台
(10)催化氧化器
数量:1座
有效容积:56.5m3
外形尺寸:Φ 4000×5000
(11)MBBR反应池
降解COD、硫化物。
数量:1座
有效容积:288m3
外形尺寸: 8000×8000×5000
(12)高效过滤器
数量:1台
外形尺寸:Φ2000×2800
材质:碳钢
主要配套设备:
高效过滤器反洗泵
数量:1台
(13)鼓风机
数量:2台,1用1备
材质:碳钢
5、运行成本
序号 项目 数据(元/吨)
1 电费 0.73
2 药剂费用 0.285
3 人工费用 0.56
4 合计 1.575
6、处理效果
该废水处理工程自2012年建成运行至今,整套设施一直运行高效稳定,多次监测结果表明,该处理系统工艺流程设计合理,出水水质可达到设计要求,处理效果见下表
项目名称 调节池进水 隔油/气浮出水 催化氧化出水 接触氧化/MBBR出水 平均总去除率%
COD mg/l 2500 2300 2000 ≤60 97.6
硫化物 mg/l 300 250 8 ≤1 99.7
7、结论
(1)采用隔油+气浮+催化氧化+A/O+深度处理为主的处理工艺,该污水可达到厂方要求,催化氧化对硫化物去除有很好的效果,生化处理系统良好。
参考文献:
[1]陈洪斌等.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炼油废水. 《中国给水排水》2002.9.
[2]刘燕林等.双氧水生产废水的治理工程实例 环境工程2005.4
要】为保证石油天然气能源供应,石油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取得大量土地。如何发挥已经取得使用权土地的作用,保证土地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当下石油企业土地管理者面前需要面对的问题。通过对石油企业不同特点土地的取得方式、土地增值的影响因素和增值潜力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今后石油企业土地增值的潜力方向。
【主题词】石油企业;土地增值;潜力探讨
1、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原油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据统计,从2005年到2011年,全国原油需求总量从2005年的3.2504亿吨增加到2011年的4.5743亿吨,原油需求总量增加了40.73%(见表1.1)。为了为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确保原油供应,国内油气生产企业一直在努力保持产量稳定或提高,但这需要通过新建大量生产设施(井、站、道路及电力线路等)来弥补产量递减所带来的影响,仅201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全年钻井就达19193口,随之需要完成相关设施的配套建设,这就消耗了大量的土地。统计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2006年的实际使用土地就达22.4742万公顷(见表1.2)。如何发挥这些油气企业已经取得使用权土地的作用,实现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摆在当下油气生产企业土地管理者面前的问题。
表1.1
2005-2011年中国原油需求情况
单位:亿吨
年度
类别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国产 1.8143 1.8383 1.8596 1.8996 1.8851 2.0163 2.0365
进口 1.4361 1.4518 1.8348 2.0067 2.0379 2.3627 2.5378
合计 3.2504 3.2901 3.6944 3.9063 3.9230 4.3790 4.5743
表1.2
国内上市公司2006年使用土地情况
单位:公顷
中国石油(2006年) 中国石化(2006年)
使用土地 170943.7 使用土地 53798.9
其
中 拥有使用权 55608.1 其
中 拥有使用权 8181.7
租赁土地 1153
35.6 石油集团 1116
46.9 租赁土地 449
80.2 石化集团 427
12.4
第三方 368
8.7 第三方 226
7.8
2、石油企业土地的取得方式
2.1行政划拨
按照《划拨用地目录》的规定,对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项目,可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石油天然气行业油(气、水)井场及作业配套设施和油(气、汽、水)计量站、转接站、原油(气)库等设施均符合划拨用地目录,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统计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的大庆油田2005-2011年以划拨用地方式取得的土地就达5693.5138公顷(见表2.1)。
2.2有偿出让
按照国家用地政策,在《划拨用地目录》以外的不享受划拨用地政策的如加油站、车库、食堂、办公楼及生产指挥中心等设施用地,以有偿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2.3土地租赁
石油企业上市公司通过租赁母公司授权经营土地或第三方土地来获得土地使用权(见表1.2)及油气企业母公司租赁第三方土地来获取土地使用权。
2.4授权经营
国家为支持国有企业改制,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加强土地资产管理,解决石油天然气企业改制过程中遇到的土地问题,依据《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令第8号)文件的规定,授权给中国两大石油公司151190.0268公顷土地(见表2.2),由两大石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确保土地资产保值增值。
表2.1 大庆油田2005年-2011年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
单位:公顷
年度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划拨用地 830.9
365 1309.9
136 987.7
291 1031.4
442 778.4
813 407.8
244 347.1
847 5693.5
138
表2.2
授权经营土地统计表
单位:公顷
企业名称 划拨 出让 合计
宗数 面积 宗数 面积 宗数 面积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41926 113589.9214 550 906.0746 42476 114495.9960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48554 36004.2244 1135 689.8063 49689 36694.0307
合计 90480 149594.1458 1685 1595.8810 92165 151190.0268
3、土地增值的影响因素
3.1土地价值与土地增值
土地价值是可以用货币资本表达的土地能够满足人们某些需要的能力,表现为物质的提升或改善和如同一般性资本那样本质性的增值[1]。土地增值是指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地价值的增加值[2],通过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在内的土地价格上升来表现,分为投资性增值、用途性增值和稀缺性增值三种[3][4]。
3.2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是影响土地增值的重要因素。现实情况表明,城市中心的土地要比郊区的土地增值潜力大,位于主干道附近的土地要比偏远地区土地的升值潜力大。油气企业大部分土地均位于农村较为偏远地区,只有部分位于城市内部或交通发达地区,土地的增值潜力受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影响较大。
3.3用途管制
土地用途管制是对土地利用和土地用途的管制[5]。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使用土地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将土地划定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边界,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对城乡建设用地允许建设区在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空间布局可在有条件建设区内进行形态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进行调整。石油企业土地大部分(井场、计量间、通井路等基础设施)绝大部分分布在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内。
3.4收购储备
《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文件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未经批准不得自行转让,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土地收储包括征收农民的土地再行出让、征收原行政划拨的土地再行出让和征收原出让的土地再行出让三种方式。土地资产处置时,要考虑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平均取得和开发投入成本,合理确定土地作价水平。国土资源部《关于改革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和土地资产处置审批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44 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划拨土地经批准可以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部分可计为转让方的合法收益,转让后的用途不符合法定划拨用地范围的,受让方应当申办有偿用地手续。政府在进行土地收储时,只支付油气企业划拨用地权益价格,致使企业划拨土地增值幅度受限。
3.5复垦要求
土地复垦条例规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生产建设活动临时占用所损毁的土地,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由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负责复垦。石油企业在采矿结束后,要对已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根据油气项目点多、面广、线长、分散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制宜和与原(或周边)土地利用类型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尽可能地保持一致的原则,进行土地复垦[6]。而土地增值的途径之一是农地经征收转变为国有建设用地[7],逆向操作不利于石油企业的土地增值。
4、石油企业土地增值的途径
4.1提高容积率
容积率是城市用地的地块上允许修建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值。容积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在合理的空间环境条件下,容积率越大,表示地块建设开发强度越高,土地利用率也越高;反之,容积率越小,地块开发强度越低,土地利用率也越低,同时也反映了地价水平的差异,是微观上影响地价最重要的因素[8][9],其变化可导致土地利用收益的大幅变化,并间接地影响地价。石油企业所属土地部分位于城市中,可通过增加容积率来实现土地增值。
4.2改变土地用途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国家采用科学方法规划土地用途,将辖区内土地划分成各种使用区,对使用区内的土地逐块确定用途,并依法对土地用途的改变实行管制,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最合理地满足人类对土地不同方向的需要。石油企业可通过改变土地的用途将同一地块由低收益用途转变为高收益用途时来达到地价提高的目的。包括将其授权经营土地中的未利用地开发为农用地、将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开发转变建设用地或将建设用地的用途进行转变等。
4.3土地抵押贷款
土地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将土地使用权抵押给业务经办银行所取得的贷款。国土资源部关于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以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为标的物设定抵押,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即视同已经具有审批权限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不必再另行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审批手续。因此,划拨土地使用权可以用于抵押。石油企业拥有数量众多的划拨用地,将这些土地进行办理抵押贷款后,用于企业的扩大规模生产及经济前景较好的投资领域,可以间接的实现石油企业土地增值。
5、油气企业土地增值潜力分析
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用地的特点,可将其用地分为生产用地、加工用地、销售用地、服务用地、经营用地及农业用地,各类设施土地增值潜力不同。
5.1生产用地
石油企业生产用地主要是用于服务于原油和天然气生产的土地,包括井场用地、计量间、中转站、联合站、变电所等站场用地、通井路、井排路等道路用地和电力线路杆塔用地。生产用地具有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土地规模不一和地点分散的特点,难以形成规模用地效应,且不符合单独选址条件的建设项目无法利用这部分土地。同时,生产用地还要长期服役于油气生产(有的长达几十年),只能在油气生产结束后才能对其增值潜力进行挖潜。生产用地适合抵押贷款,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5.2加工用地
油气加工用地主要包括原油加工、炼化及石油化工加工场地。这些设施虽然处于城市之中和距离城市较近,但由于其自身性质的限制和处于安全因素和环境因素的限制,使用期限较长,投入建设资金巨大,往往难以有企业愿意支付巨额资金来取得这部分土地的使用权。这部分土地适合用于抵押贷款,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或再投资。
5.3销售用地
油气销售用地主要包括成品油库、加油、气站、液化气站等场地。这些设施主要分布在城市内部或道路交通设施较为发达的设施周边,直接为居民生活和交通服务,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
5.4服务用地
服务用地包括为油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设施用地,如基层站队办公楼、生产指挥中心、科研院所及后勤服务基地等办公场地。这些设施要长期为石油天然气企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服务,在没有大的外界因素影响下,这些设施会长期存在,并不断完善,这部分土地适合用于抵押贷款或改变用途变为商业用地。
5.5经营用地
经营性用地指各种商服用地和酒店、宾馆等用地。油气企业的经营性用地,有的位于城市内的黄金地段,有着寸土寸金的价值。盘活这部分土地,对其进行商业开发,有利于实现土地增值,更有利于改善民生。
5.6农业用地
农业用地是指石油企业建设初期为了解决油田职工生活保障问题而取得的部分土地。这些土地具有成片分布、土质肥沃的特点,可以通过搞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的途径来实现土地的增值。
参考文献
[1]王德起.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增值机制的理论探析.城市发展研究[J].2010(4):102-110.
[2]王珲.浅析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土地增值的影响.大众商务[J].2009(8):274-275
[3]周连洲.对土地增值有关理论问题的探讨.辽宁税专学报[J].1995(4):5-8
[4]周诚.论土地增值及其政策取向.经济研究[J].1994(11):50-57.
[5]陈志刚.试论土地增值与土地用途管制.国土经济[J].2002(4):34-35.
[6]TD/T1031.5-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五部分: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项目[S].
[7]邓宏乾.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创新与改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2008(5):42-49.
[8]纪伟.基于土地增值的容积率确定方法探讨.华中建筑[J].2011(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