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43: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近半个世纪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释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森林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由于生物防治的步履维艰,加上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抗病抗虫选种、育种的研究形成了热点。特别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DNA(基因)重组技术突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困难,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多年来的抗性育种研究结果,使各国对主要的威胁性森林病虫害基本都提出了可用于发展的抗病、抗虫树种。但基因工程育种也不是万能的,有一个新的问题可能会产生:寄主抗性的丧失速度或者说有害生物对寄主的适应速度似乎远远快于我们的育种速度。加之关于有害生物对这些抗性树种的适应性分化的研究十分贫乏,而缺少对这些抗性树种的抗性持续性的把握。这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又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面对病虫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认清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后,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森林资源保护学者提出了“有害生物持续治理(SustainablePestManagement)”、“森林保健(ForestHealthProtection)”等思想。意义在于着重强调提高森林自身的调控能力和抵抗力。提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应逐渐向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EcologicalPestMan·agement,EPM)发展,这是一个策略转移的根本方向。
对于现有的、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能力,运用对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小的各种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现有的、不具有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逐渐取代现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丧失的树种。对于将有的人工林,采取生态控制的策略,从造林开始就将病虫灾害的自我控制作为和高质高产同等重要的目标,以期得到自组织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町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将有的树木个体简单集合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创造抗性树种,并根据其抗性衰退、丧失的速度,或有害生物对抗性树种适应性进化的速度和周期,持续地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
因此,森林及树木病虫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遗传(基因)控制技术是实现我国森林保护策略转移和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技术。
传统观念中,森林保护是林木遗传育种学者培育出良种、造林学者进行造林之后才提到日程上的工作,林木育种学者并没有把持续抗性作为和产量、质量同等重要的目标进行育种,造林学者也没有把病虫灾害的自我调控作为和产量、质量同等重要的目标进行造林。可以说,现在进行保护的森林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病虫害的机制存在,一旦病虫灾害大发生、大流行,森防工作者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使树木死里逃生。因此,在未来,森林保护学应是林木遗传育种学和造林学的指导学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病虫灾害的生态防御策略和基因防御策略贯彻到生产实践当中,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
生态控制的原理在于系统生态学。一个平稀的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协同进化,不同种的有机体或亚系统协调共生、互惠互利,和谐高效利用系统的能量,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占领着一切可利用的生态位、摄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从而形成最佳的物流与能流利用状态,使整个系统表现出高效和谐的持续发展。在这种协同进化过程中,物种常表现出抗逆性和变异性,这些抗逆性和变异性的基础来源于物种基因的调控表达和变异。因此,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形成的各级结构具有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维持的稳生机制,这种机制构造了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起到对病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遗传控制得以实施的基础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技术。从林木或其它动植物体内定位到抗病、抗虫基因,并将其克隆、转入到林木体内,表达出对特定或大多数病虫害的持续高抗性。目前,涉及遗传转化的树种已达9科19属近30种。一些重要的树种如杨树、欧洲落叶松等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在报导的林木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中,抗性基因的种类最为丰富,包括了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盐基因、抗寒基因以及抗除草剂基因。
对林木病害的遗传控制应该考虑两个方面,这是由于具有两种不同的林木病害类型。对于病原主导性病害,寄主一般体现为寡(或单)基因控制的垂直抗性,相应的病原致病基因也是寡(或单)基因,这样便于克隆抗性基因以抑制致病基因的表达;对于寄主主导性病害,寄主则往往体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病原的致病性也往往是多个基因的表达,因此不利于克隆特定的抗病基因以表达抗性。寄主主导性的病害是由不良环境因素(逆境)造成树木生长势下降而诱发产生的,因此,这类病害又称作生态性病害。例如杨树溃疡病、烂皮病,它们一般是在环境胁迫引致树皮膨胀度低于80%时才能够发生。因此,如何提高树木生长势,增加抵抗逆境胁迫能力是防治树木生态性病害的根本。在抵抗这类病害的基因工程中,应转入能够提高树势、强固细胞壁的抗渗透胁迫基因。
生态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是一些具腐生性弱寄生性病原真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及潜伏侵染于树木体内。生态逆境是这类病害的主要诱因,当逆境生态因子导致树木生长势下降至某一个阈值时,病原一寄主复合体开始病理过程,使寄主细胞、组织发生病变,表现出枯梢、枝干溃疡或腐烂等症状,影响树木的生长,严重时造成树木的死亡。生态性病害由于病原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可长期潜伏在树木体内,因此具有隐蔽性;由于气候生态逆境是其主要诱引,因此具有突发性。
这类病害在北美、欧洲以及东北亚分布广泛,各国在经历了化学防治的失败后,目前的研究都集中在抗性育种和集约栽培上,试图通过提高抗逆性和抗病性以及提高树势来最终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生态性病害由于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因此,控制的根本途径是生态控制技术。对于客观上具有或可能出现一定演替过程、形成一定自组织性而具有一定程度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功能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其病虫灾害生态控制的研究趋势是:从乔、灌、草及农作物多植物种合理配置人手,提高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改造现有林和营造混交林,为系统的演替过程构建初始可启动状态,使其伴随演替过程逐步最大程度地实现自组织性,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抗逆补偿功能和自我调控病虫灾害功能。同时辅助以环境允许的人为措施,将病虫灾害控制在允许水平。对于城市绿化树木和干旱及半干旱地域的造林树木,客观上很难或不可能形成一定自组织性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其生态性病害生态控制的研究趋势是:通过树木根系和根际土壤生态环境的改造,使其形成及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发达、水分和养分的持续有效利用、病菌侵染预防和侵入后的抑制功能等,从而保健树木、提高树势、增强树木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达到持续、有效控制病害的目的。
1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开展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广西生态学院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课程建设和各项投入,教学设施设备比较齐全。该课程2009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课程组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2011年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5年来,学院认真实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对原执行的授课计划和教案体系进行改版。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林业技术专业对应的9个职业岗位(群)中,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适应的职业岗位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员。森林病虫害防治员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参与森林病虫害调查与普查;参与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计划方案;进行森林病虫害灾情监测;配制农药,保养和维修药械[2]。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员任职要求和职业技能岗位标准,将“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改变过去逐章(节)边学边教形式为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方式,将教学内容设置为4个模块10个项目:4个模块分别是林业有害生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林业有害生物识别、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和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其中,林业有害生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模块下设森林昆虫标本采集与制作和林木病害标本采集与制作2个项目;林业有害生物识别模块下设森林昆虫主要类群识别和林木病害诊断与识别2个项目;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模块下设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原理和方法、林业根部及地下有害生物控制、林业枝干(梢)有害生物控制、林业叶部有害生物控制4个项目;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模块下设林业害虫调查和林业病害调查2个项目(表1)。其中前5个项目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后5个项目主要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通过10个项目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技能训练,从获得单项技能知识向综合技能与知识过渡。从完成项目所获得的成果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2改革教学模式,重视实践和操作培训,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2.1实施知识讲解和实训一体化
将上课场所从教室转移到实训室、有害生物发生现场。比如第一堂课,可在实训室利用多媒体和丰富的实物让学生全面了解课程目标和要求,通过引导学生畅谈生活中的有害生物、生活中困扰其和家人的林业有害生物、通过课程他们想学到的内容等,用启发性的思维题引出课程的学任务,让学生对课程充满兴趣和期待,全面给学生讲解采集有害生物标本的基本方法,给学生配发标本采集工具。应尽量在实训室安排教学课,利用标本边讲解边让学生观察,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避免理论和实践脱节。校园、林场、公园的环境具有生态类型各异、物种丰富的特点,是进行有害生物观察和标本采集的广阔课堂。应带领学生实践采集标本的方法,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采集一定量的标本,作为课堂作业上交,要求学生进行室外昆虫观察采集,将理论知识点付诸于实践;通过利用校园、公园、居民小区、街道、林场等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现场安排3~5 d教学实习,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2以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为主线推进实践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查阅资料、假期实践或实训实习等一系列活动完成1~2种与生产密切相关的有害生物的调查与防治。在学生开展调查与防治活动时,教师做到从方案制订、完善到实施、总结给予层层把关,每个环节给予检查和指导,学生最后以课程论文形式提交学习成果。将任务要求贯穿课程始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但大大提高综合能力,而且通过学以致用,解决了自身渴望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其职业自豪感,极大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4个模块的10个项目通过下达任务来开展教学活动(表1)。通过这些具体任务的实施,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理论联系实际,既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又培养了过硬的有害生物识别、监测、调查和防控能力,掌握了从事森防工作的专业技能。
2.3结合科研项目推进实践性教学
近年来,广西生态学院承担了6项与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有关的院级、厅级科研项目。为开展实践性教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将其中一些子项目安排给学生小组或个人的方法,由教师带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研发、自主创新等实际操作。如在“杂交竹枯萎病研究”课题的研究中,安排学生参加了杂交竹枯萎病致病菌即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试验、病原菌人工诱发试验、化学药剂田间防治试验、病害发病规律研究等过程,使学生掌握了杂交竹枯萎病研究中较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3]。
“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调查与预测”项目,是院级科研项目“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调查体系改造”的一部分内容,该项目由学院生物应用技术教研室与广西沙塘林场共同完成。2006—2010年对7个教学班开展项目教学,分别编写了2006—2010年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调查与预测报告,有效控制马尾松毛虫灾害,为林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1]。2009年广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委托广西生态学院承担“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项目,利用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将项目的灯诱标本的采集、制作、分类统计等工作组织学生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完成,教师在各阶段给予指导,通过这项类似于顶岗实习的实际工作锻炼,使学生掌握了应用虫情测报灯采集的数据对主要造林树种的主要有害生物进行预测预报的原理和方法,并且利用收集到的虫情资料指导附近县、市、林场的主要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3年来参与的学生达18人,其中3名学生通过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完成了毕业论文。在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桉蝙蛾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桉树人工林重大病虫害发生机理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项目《桉树人工林主要病虫害预报与防治技术研究》等实施过程中,充分创造机会让每届学生参与,使学生得到了准工作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业务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深厚基础。
论文摘要 介绍了森林病虫害的概念,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方式进行对比,说明选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优点,应大力推广生物防治。
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这个群落的成分除乔木、灌木外,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居住的环境。森林并非是树木的简单集合,而是有一定结构,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并与外界环境发生密切联系的极其复杂的集合体。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在建国初期,国家为了改变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投入了大批的财力、物力营造了广袤的人工林。使得祖国的荒山秃岭都披上了绿装,也改善了人们居住的环境,使大部分人居住在如画环境之中。但是,在人们庆幸生存环境改善之余,大面积的人工林也为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因为人工林的特点是几千公顷甚至几万公顷都是纯林,这种单一的纯林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极易造成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使得林木及林副产品减产、甚至绝收,更有甚者森林病虫害会让大片林木死亡,造成大量森林资源的浪费。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森林病虫害的概念
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著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2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
关键词:林业 有害生物 防治 生产 对策
一、做好森防工作的措施
1、要加大宣传力度,依法治理林业有害生物
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宣传“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和“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用量化的数字宣传森防工作与林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息息相关,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及全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防治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是发展的观念.明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另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依法治理林业有害生物。
2、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
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从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来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建立行政领导和业务部门双层责任制,把森防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和责任,切实把森防责任落实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领导的肩上,促进由部门搞森防向政府有责任、社会齐关心、大家都参与的局面,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要严格实行考核制度、通报制度和奖惩制度。基层林业站要积极当好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及时报告防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3、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建议将基层林业站参照公务员管理。在机构改革大潮中,要按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林业站的建没,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森防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林业标准站建没,逐步健全并规范测报、检疫、防治信息网络,实现森防工作网络化管理,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4、进一步完善测报点建设,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
进一步完善测报点建设,逐步形成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省级测报点为骨干,基层林业站为最基础的测报网络。做到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定期趋势预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率。同时,建议省、市、县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测报队伍。提高行业认识,推进职能转变。提高自我行业认识,强化森检机构检疫执法和行政管理职能,将工作重点从“防治技术服务”为主转变到“行政执法管理”和“防治技术服务”并重的轨道上来。还要加强基层检疫机构、提升执法水平。为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作用。发挥基层林业植物检疫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确定专人负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检疫监管工作。也要建立健全植物检疫网络平台。在流通领域上加强对流通领域调运检疫和复检工作力度,形成以检疫站为中心,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检疫检查点,以及乡镇林业站为网点的检疫监管网络。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形成网状检疫平台,严防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侵入。
5、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检验水平
一是突出抓好检疫队伍的建设,提高检疫执法水平,规范检疫执法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县检疫实验室.提高检疫检验水平。要搞好检疫工作,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蔓延,就必须抓好产地检疫。今年来,产地检疫一直是我们的核心工作,我们今年对实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都进行多次以上产地检疫,特别是苗木,做到现场调查、现场取料、现场记载、原始资料齐全。我们明确规定,凡种苗、木本花卉和其它繁殖材料必须实施产地检疫如发现有病虫危害,及时指导开展防治,明确规定本县木材企业所经营的应实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原料的来源及其它相关情况,必须上报森检部门,通过产地检疫既方便了群众,又有效地防止了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
6、大力推进综合性营林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林业生产全过程
首先是基层林业站要真正参与本地区造林规划没计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在森林公园建设方案、森林经营方案的审批以及造林项目的检查、验收等方面,要有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的影子,做到没有病虫害预防措施的造林设计不予审批,达不到混交林比例的造林项目不予验收。二是加大良种壮苗的培育力度,建立相应的种苗基地,培育抗干旱和抗病虫害的乡土树种。从采种、育苗、调运、造林的各个环节落实预防措施.确保造林苗木无病虫害隐患。三是在林业生产建设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营造多树种、多林种、多形式的混交林,特别是要发展乡土树种,引进优良品种、树种林种配置、林网结构调整等方面多做工作。要切实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大力营造混交林(比例不低于31)%),彻底解决树种单一、人工林纯化问题。四是要结合低产林改造,有计划地将病虫危害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五是对病虫害常发区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实行集约经营.搞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抚育间伐等,增加树木的生长量,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病虫害的能力。另外,也可以利用封山育林等措施,逐步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样性。
7、科研和技术推广并举,逐步增加无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要围绕当前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实行科研、生产、管理密切结合,集中力量解决好防治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同时重点推广应用仿生、生物防治技术和先进实用的防治手段,建立推广示范工程,以典型促推广,逐步增加无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论文摘要 介绍大果沙棘在青海东部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苗木繁殖、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在栽培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开发利用大果沙棘资源提供依据。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是青海三宝之一,又名醋柳,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1],耐寒抗旱,耐土壤贫瘠,根系发达,有根瘤,对生态环境适应能力强。在条件较差,甚至是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能顽强生存,并且在生存过程中能改善周围环境,为其他植物的生存发展创造条件,从而成为实施国土绿化、改造生态环境的先锋树种[2]。沙棘又是青海省增加土地植被、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树种之一。但是由于果实产量低、经济效益差,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致使这一很有开发价值和前途的经济林处于自然繁衍、自生自灭的状态。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引进俄罗斯大果沙棘进行人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开发,实现由野生向人工栽培。青海东部地区海拔1 900~2 800m,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气候冷凉,近年来,由于引进的大果沙棘果大、高产、品质好、好采收等优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此,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苗木繁育
大果沙棘苗木繁育的方法有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以扦插育苗为佳。
1.1种子育苗
选土质肥沃的沙土壤、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地块作苗圃地。如果在温室育苗,以土和沙3∶1为佳。育苗前,种子应进行处理,因为大果沙棘种子外表被有一层坚硬的蜡质,透气透水性差,在一般条件下难以萌发[3]。①碱处理法。种子放入纯碱或洗衣粉溶液中(比例为 1∶20),用力搓洗,直至种子呈现黄色及手捏感觉不光滑时,淘洗干净后再用冷水浸泡24h;然后保湿,在5 ℃的低温条件下贮藏10d后即可播种。②温水处理法。种子放入80℃左右的水中,不断搅动,直到水温降到室温,在培养皿中催芽,10d后即可播种。处理后的大果沙棘种子不仅发芽快,而且发芽率高,出苗整齐。条播撒播均可,育苗量以15.0~22.5万株/hm2为宜。
1.2扦插育苗
1.2.1插条准备。选择生长健壮、高产抗病性强的植株,取二至三年生枝条,茎粗为2~4cm,剪成14~20cm段,距上切口2cm左右留1个饱满芽[4],下切口剪成光滑斜面,按不同的枝龄段(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将插条每50株尾部对齐捆好,基部置于水中贮存。
1.2.2插穗处理。采用ABT生根粉进行处理,处理浓度为100mg/kg,浸泡2~8h。
1.2.3整地做床。整平地,起垄,垄规格一般为长10m,宽1.0~1.2m。温室以其宽度为准,做好床后,灌足底水,待插。
1.2.4扦插。为防治病虫害,扦插前进行土壤消毒,用硫酸亚铁、呋喃丹或甲拌磷进行土壤消毒。扦插株行距7cm×7cm,即密度200株/m2。扦插深度为插穗的1/3以上,既可露地扦插也可温室扦插。露地扦插在4月20日开始,至5月底为佳。温室以秋季扦插为佳。
1.2.5管理。扦插后随即浇水,生长期做好松土、施肥、除草等工作。
2移栽
播种苗以第3年移栽,株高在70~80cm;扦插苗在第2年移栽。栽植时间以春栽为好,尽量做到适时早栽。在土壤解冻 20~30 cm时即可进行栽植,选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栽培。一般采用挖坑定植,行距 2.5 m,株距1m,树坑规格一般直径 60 cm、深 60 cm,苗木埋在树坑中央,使苗根舒展。埋土时应以表土在下,底土在上,并且不要把土填得太满,离地面 3~5cm的坑(目的是为了蓄水)。栽植时还应特别注意:按雌雄比例 5~10∶1 搭配栽植,可栽 10行雌株、中间栽1行雄株;也可栽 10 棵雌株、中间栽1棵雄株,这样便于授粉,提高结果率,提高产量。
3田间管理
定植后,24h内必须灌水,以后根据土壤、气候确定灌水次数。一般当年定植浇水 5次,以后每年浇 3~4 次,并及时将根部萌生枝剪去。定植后,就须加强管理,当造林成活后,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防止杂草丛生。
4病虫害防治
危害大果沙棘的病害主要有干枯病、锈病,以百菌灵、多效唑等稀释 800~1 200 倍液喷施。危害大果沙棘的害虫有多种,一般以食叶害虫为主,食叶害虫的幼虫一般在每年5~7月为害大果沙棘,对有群集为害习性的害虫可摘除虫叶集中杀灭;也可用 90%敌敌畏、 敌百虫等稀释1 000~1 500 倍液喷杀食叶害虫。另外,还要注意兔、羊等的破坏。
参考文献
[1] 李耀阶.青海木本植物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2] 景亚安,张福,苏瑾. 适宜我省栽植的大果沙棘品种及栽培技术[J].甘肃林业科技,2002,9(3):21.
在温室内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扦插繁殖。选择嫩枝、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无病虫害的枝条,长10~15cm,保留顶部2~3片叶并各剪去1/3~1/2,速蘸ABT生根粉250mg/L滑石粉浆,然后插在花盆中。扦插的基质泥炭∶蛭石∶珍珠岩为6∶2∶2,配好基质后用甲醛、多菌灵消毒。插后保持湿度,适当遮荫,保持叶面湿润后逐渐减少喷水次数,增加光照,1个月左右即可移栽。在18~20℃环境下经过30d左右即可生根。
2日常管理
2.1移栽及整形
扦插苗2个月即可上盆,栽培基质泥炭∶蛭石∶珍珠岩∶松针为6.0∶2.0∶1.5∶0.5,观赏花盆的规格为直径19~25cm。幼苗移栽后适当遮荫,叶面喷水,以利缓苗。待新叶长出,进行摘心促进分枝,及时疏除过密、重叠枝,留3~5个枝,以获得良好的株型。盆栽植株在春季萌芽后注意充分浇水,保证叶片不凋萎。6~7月花期,肥水要充足,每15d施肥1次或用卉友21-7-7酸肥。盛夏光照过强时,适当遮荫,可延长观花期。花后摘除花茎,促使产生新枝。花色受土壤酸碱度影响,酸性土花呈蓝色,碱性土花为红色。每年春季换盆1次。适当修剪,保持株型优美。
2.2温度与光照管理
生长适温15~27℃。在炎热夏季,通过遮荫、加强通风、叶面喷水等措施进行降温。炎热夏季,用75%遮荫网进行遮荫,并通过它的起落来调节光照。晴天,上午10时拉上遮荫网,下午4时拉开遮荫网;阴雨天全部拉开遮荫网。
2.3肥水管理
生长期间每10~15d施1次腐熟的矾肥水,每15d叶面喷施1次0.1%的尿素或0.1%~0.2%的硫酸亚铁溶液。花芽分化期间,适当增喷磷、钾肥。当花芽分化初见花时,可喷施10~40mg/kg赤霉素1~2次。休眼期间停止施肥。浇水不宜过多,以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夏季干热时,可向叶面喷水,降低水分蒸腾速率。冬季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原则,休眼期间控制水,维持半干状态。现蕾前后需水量显著增加,应每天浇水1~2次。
3主要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圆形至多角形,褐色或暗灰色,边缘紫褐色或近于黑褐色。发病初期喷洒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波尔多液(1∶1∶200),每隔7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面出现较大的浅黄色至锈褐色孢子堆,病叶干枯和破碎,发病季节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立枯病主要危害叶片、茎部,近地面叶片产生水渍状黄褐斑,并蔓延到茎部,导致叶片干枯,茎杆变黑腐烂。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可侵染茎。叶面表现1层浅灰色霉层,以后逐渐成浅褐色。发病期间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d喷1次,连续喷2~3次。介壳虫主要危害幼嫩的茎叶,致使叶色发黄,枝干干枯。少量发生时,用软刷轻轻刷除,再用水冲洗干净。用药剂防治时,最好在若虫孵化期喷施80%敌敌畏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促成栽培
八仙花为短日照植物,每天所需黑暗时间达10h以上,夜温11~18℃时,35~42d才能形成花芽。八仙花盆土要保持湿润,但浇水不宜过多,雨季特别要注意排水,防止受涝引起烂根。冬季室内盆栽八仙花以稍干燥为好,过于潮湿则叶片易腐烂。花芽分化后逐渐减少浇水,促进枝条生长。摘去叶片移入冷室(5~7℃),控制浇水施肥,维持半干状态,促进其充分休眼,经42~56d方可进行栽培。一般从促花开始到成品花上市需要9~12周。促成栽培初期温度不能太高,一般先加温至13~15℃,以后逐渐提高到20℃左右,此期要求光照充足、土壤湿润、空气湿度较高。当可见花芽和花序伸长时,将温度降至16℃左右,降低空气湿度,20d左右即能开花。土壤以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但土壤pH值的变化,使八仙花的花色变化较大。为了加深蓝色,可在花蕾形成期施用硫酸铝;为保持粉红色,可在土壤中施用石灰。花期要保持水分充足,光照充分。八仙花花多硕大,为避免开花时倒伏,可立架绑缚。
论文关键词:八仙花;种苗繁育;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
论文摘要:介绍了八仙花扦插繁育、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促成栽培等栽培要点,以期为八仙花的盆栽管理提供技术借鉴。
论文摘要通过开展杨梅种植管理技术创新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总结杨梅无公害种植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基地选址、施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摘、包装、贮藏等方面的内容。
峡江县属赣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地形,丘陵面积8.4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8%,土壤多为土层深厚的红黄壤,呈酸性或微酸性,是杨梅生长最为适宜的立地条件。峡江县林业局从2005年开始实施万亩杨梅基地项目,推广优质高效杨梅良种(东魁、荸荠),推行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创建生态无公害果园。2006年3月,峡江县玉笥山林场1998年种植的133.3hm2杨梅生产基地被江西省农业厅认定为“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所生产的“玉林”牌东魁杨梅经农业部认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该县在开展杨梅种植管理技术创新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严格杨梅种植培育技术
1.1制定技术操作规程
依照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NY5201-2004、NY/T391-2000、GB3095、GB4285、GB5084、GB8321.1-6、GB15618),制定了《峡江县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印发至各种植户,统一实行标准化管理。
1.2基地选址
选择森林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保持较好,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湿度适宜,方圆3km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土壤、空气、水质环境均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一级(类)标准(要求)的区域,离公路干线500m以上,远离城镇居民区、工矿企业、废弃物和废旧物资堆放地及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源,没有或不受污染源影响,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区域,同时对土壤、空气、灌溉水质进行综合监测。
1.3合理的施肥管理
使用无公害农产品允许的有机肥、生物肥、专用复合肥,适当配合使用无机肥。在生产过程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补;基肥为主,追肥为补。幼树期施肥以促春、夏梢,争取实现早出梢,迅速扩大树冠为目的,一年中施基肥1次,追肥2~3次,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厩肥、饼肥等,追肥通常使用尿素和三元复合肥。成年结果树每年施2~3次肥,分别为花前肥(1月下旬至2月下旬)、壮果肥(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后肥(6月下旬至7月上旬)。花前肥以钾肥为主,配合适量氮肥。一般株施焦泥灰15~20kg或硫酸钾0.5~1.0kg,如花量多,可在上年11月施下,以迟效肥为主,株施草木灰或堆肥或腐熟栏肥15~20kg,加硫酸钾0.5~1.0kg。树势弱的加施适量尿素。采后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速效肥料,株施草木灰或堆肥或腐熟栏肥或饼肥2kg加焦泥灰10kg,树势强的,结果少的,可不施采后肥。壮果肥要看树施,挂果较多的,可株施硫酸钾1kg;对树势弱可根外追肥,用于快速补肥或补给微量元素,喷施时间宜选择阴天或傍晚。一般选用喷施宝,高效复合稀土液肥等,采前40d禁止喷施任何叶面肥。
1.4整形修剪
杨梅的树形以自然开心形为好,树体高度控制在3m以内,主枝3~4个,主枝与主干的角度45°以上。主枝上配备不同方位的副枝3~4个,副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群。结果枝以5~15cm的中短结果枝结果最好。以春梢和夏梢为主要结果母枝。根据这些特性,修剪分2次进行。第一次在采果后,即7月上、中旬进行,促发夏梢,控制晚秋梢,加快花芽的形成,以大枝修剪整形为主,不剪小枝,锯除顶部直立枝、交叉枝、拖地枝、密生枝。7~10月不搞修剪,以控制晚秋梢。第二次修剪要看树势定时进行,对强树早剪、弱树迟剪,强树在11月份剪,主要是促进枝梢老化粗壮,增强花芽发育,弱树在翌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剪,过早易受冻害,过迟影响开花,以小枝疏删修剪为主。
1.5病虫害防治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以及影响杨梅质量的农药。推广使用防治病害的农药主要有石硫合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2”抗菌剂;防治虫害的主要有杀灭酯乳剂、潜克可湿性粉剂、机油乳剂等低毒低残农药。病虫防治1a不超过5次,少的1~2次。关键是病害预防在前,虫害在初孵幼虫盛期重点防治。根据森林食品的要求和杨梅无果皮的特性,禁止采前40d使用任何农药及叶面肥,确保果品质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2产品质量管理
2.1采摘
杨梅采摘时,一律采用徒手采摘,用篓(篮)或箩(筐)为盛皿,按杨梅果形、色泽、果面、内柱分级要求不同,进行分级采摘。采摘时间以早、晚为佳,防止温度偏高,不耐贮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