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田水利建设论文

农田水利建设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5 10:52: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田水利建设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田水利建设论文

篇(1)

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正确处理农田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多方协作,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规划中将坚持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从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出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用水、经济发展用水、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把广大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田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农田水利综合体系。

2、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根据全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多方论证,科学规划,慎重布局。统筹考虑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与供给、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需求,协调城镇与农村、灌区与乡村、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之间的关系,优先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更新改造与新建扩建并重,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重点,讲求效益。

3、开源、节流与保护并举,建设、管理与改革同步

要坚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保护,并把节约、保护放到优先位置。加强水利投、融资机制、水价形成机制、公益消耗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强化管理能力、保全工程能力、扩展服务能力、促进全区农田水利全面发展。

4、加强与其它相关规划的协调

要做好与经济社会、水资源综合利用、国土整治、城镇发展,以及水利、农业等专项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5、量力而行,通力协作,稳步发展

依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按照财政资金和群众自筹可能,合理确定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规模和建设速度,并采取积极措施,在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扶持的基础上,动员广泛社会力量的参与,水利、农业、财政、发改委等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协作,稳步推进,使农田水利建设成为全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全面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目标。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工程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责任制以及工程质量检查监督验收管理办法等。严格控制工程投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及时协调处理好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全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局面,切实保障本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确保按计划、按标准、按质量完成。

二、水利建设

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

主要内容是:

(1)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

(2)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主要内容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篇(2)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进程中,必须处理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需要和环境可承受能力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并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大力推行“四节”(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切实改善生态环境。重点要抓好综合治理、草果山矿区和王洼煤矿矿区治理、库区生态建设、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退耕还林、防护林工程,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广节能改灶、沼气池建设,保护森林植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度

2.1着力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要采取县级领导与部门挂钩负责制度,把任务分解到村,责任到人,以部门挂钩、群众投工投劳、社会帮扶的方式,大搞“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在2015年前全部解决全县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2.2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

加强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的调查评价工作,认真组织编制《“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切实解决全县无供水设施、季节性缺水严重和水质污染严重问题,千方百计解决全县人口饮水安全。

2.3大力开展小型蓄水、引水工程建设和水毁工程修复

切实抓好库塘安全蓄水工作,为春耕生产、抗旱减灾和城乡生活用水正常供应创造条件

2.4加强工程后续管护,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由于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多、规模小、分布面广,建后管理难度也大。能否使工程持久发挥效益、稳定供水,关键是看有没有一套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对此,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建立用水户参与的自主管理体制,确保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健全完善投资体制,提高社会资金参与度

3.1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按照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谁建谁管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和利用民间资本兴办水利,努力拓宽水利建设的融资渠道,探索出一条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农田水利建设新路子,形成“以水养水,以水促水,以水兴农”运作机制。

3.2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步增长机制

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时,继续把中低产田改造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增加投入。

3.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建设资金

要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向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要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加强管理,规划在先”的原则,把水利建设基金、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攻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涉农资金整合起来,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3.4要进一步推进水价改革,形成有偿使用机制

要认真贯彻实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以及农村税费改革有关政策规定,合理确定供水价格,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收费管理,以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促进节约和保护水源。

3.5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篇(3)

作者:王俊 李玉娟 单位:呼兰区腰堡街道办事处 呼兰区水务局

本文以2004-2009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以期间各地区的平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代表各地区的耕地面积(未包括农垦总局),以期间的平均水资源总量代表水资源量,分析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配置情况。可以看出,齐齐哈尔、绥化、大庆三地的耕地面积分别居全省的第1、3、6位,合计耕地面积占全省13个地市的43.6%,而其水资源总量则分别居第6、8、12位,其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省的13.7%,从而使得其地均水资源总量居全省最后三名。而大兴安岭、伊春、鹤岗三地的耕地面积居全省第10、11、13位,耕地面积仅占全省的4.9%,但其水资源总量分别居全省第1、5、10位,合计水资源量占全省的31.3%,其地均水资源总量居全省前两位。其余的地区则介于以上两类地区之间。从中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不合理,给水利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农田水利建设总体水平低。虽然黑龙江省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受各种因素的限制,该省的农田水利建设水平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全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以2008年为例,黑龙江省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仅为26.39%,全国为48.04%,黑龙江省较全国平均水平低21.65个百分点。全国灌区有效灌溉面积2944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达24.19%,而黑龙江省仅为5.52%,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提防保护面积为4571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比重37.55%,而黑龙江省仅为24.8%。

农田水利建设的落后,对降水的依赖性强,必然带来粮食生产的极大不稳定性。仍以1996-2008年为例,12年间,除2000、2002年两个年份的粮食播种面积有小幅下降外,其他年份则呈现增长态势,但1998、2000和2003年三个年份出现明显的减产,尤其是2000年,减产的幅度达到17%,远远大于播种面积面积减少3%。农田灌溉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低。2007年,黑龙江省节水灌溉面积75万公顷,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5.3%,而全国节水灌溉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为40.7%,黑龙江省较全国低15.4个百分点。以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排序:灌溉效率较低的喷灌为第一位,占90.0%;防渗渠灌为第二位,仅占6.8%;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为第三位,占2.2%;微灌为第四位,仅占1.0%[7]。从中可以看出,喷灌面积比重明显偏高,而投资少、效果好、能防冻防渗渠灌等灌溉的比重偏低,表明黑龙江省的节水灌溉发展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粮食生产抗灾能力差。黑龙江省地处中高纬度,降水的年际变化大,粮食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特别是旱灾和水灾。根据相关统计年鉴数据,1996~2008年间,黑龙江省的农作物多年平均受灾率(受灾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高达50.15%,较全国平均值高出19.53个百分点。降水的年际变化必然影响到农作物的单产水平,进而引致粮食总产量的下降。为说明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本文引入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式略)式中,xi为i年份黑龙江省的作物受灾面积比重,yi为i年份黑龙江省的粮食单产水平。将1996-2008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受灾面积与粮食单产数据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相关系数为-0.62,在自由度f=11时,查表得r0.05=0.5529<|-0.62|,表明黑龙江省的农作物受灾面积与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水利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投入大、建设周期较长,在黑龙江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很难在短时期内投入巨额资金。因此,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对于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意义就显而易见。黑龙江省应该积极利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大水稻和玉米等单产水平高的作物的播种面积,压缩春小麦、大豆的播种面积。在空间上,扩大三江平原、松花江、牡丹江等流域的水稻播种面积,玉米则应向北部地区扩展。加大投入,加快水利建设步伐首先要加强投入。资金投入是水利建设的保证。结合国家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努力争取国家的投入。其次,改革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积极争取民间资本和国内、国外资本投入,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积极扩大融资范围,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中下游以及兴凯湖沿岸地区提水工程,在水资源丰富、无污染的沿江、沿湖地区建设大型新灌区。重视水利规划结合大江大河治理,参照黑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全局出发,高起点,对全省的水利建设进行重新规划。既要考虑大江大河的防洪排涝治理,也要重视小流域治理;既要重视水土流失治理,也要重视对中低产田的改造;既要兼顾大灌区的建设,也要重视小型水利工程。善管理,依法管理“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良好的水利建设离不开科学管理。首先要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其次要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部门和管理制度法规,优化配置管理队伍,理顺管理体制,依法管理;第三要加强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加大水利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加强监督管理。同时,还应深化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形成合理的水资源价格

篇(4)

【论文关键词】破解;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难题;变革

在我国全面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增效与增收,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国内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普遍面临严峻的资金难题,导致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举步维艰,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因此,在新的环境与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入探讨破解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难题的策略,从而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1.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筹资政策的变革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筹资政策,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加快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筹资政策的变革步伐,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从筹资政策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其主要经历了三个变革阶段:

1.1 在1949年-1980年,国内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筹资政策处于集体出资为主,国家出资为辅的阶段。1952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1952年水利工作决定》,其中明确提出:在沟渠、塘堰、渠道、井、泉与水土保持等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应以组织和发动群众力量为主,从而奠定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集体出资、收益的格局。

1.2 在1981年-2004年,国内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筹资政策处于各级地方政府与农民投入为主,国家投资为辅的阶段,展现了市场化筹资的特征。特别是在我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瓦解,家庭承包经营成为新的形势,而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相应的配套措施尚未完善,而导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入投资严重不足的时期,而且筹资过程中也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

1.3 从2005年到至今,国内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筹资政策处于国家投资为主,而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投资为辅的阶段,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筹资格局。特别是在我国取消“农业税”与“两工”的背景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日趋明显的事权与财权匹配问题,所以,国家加大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2.国内农田水利建设中资金难题的引发原因

从国内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而言,总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资金难题却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能对于引发各类资金难题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都江堰人民渠水利工程建设及维护工作中财务管理的经验,总结了以下两方面的引发资金难题的原因:

2.1 农田水利建设的筹资机制滞后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农业生产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的,兴修水利与农业生产的利益具有一致性,所以,农民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于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农村土地数量的减少,更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农民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近年来,国内的农田水利建设呈现出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大的特点,而且强调建设中的专业化与机械化,农民的投工、投劳需求大幅下降,而传统的筹资机制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当地政府自筹资金的能力相对较弱,单纯的依赖于财政拨款是不现实的,从而导致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滞后的局面。

2.2 资金投入不足,主体责任不清

在我国已经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中,国家和各地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占据主体地位,其次为社会资金筹集。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的投资重点更多的集中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城市防洪、大江大河治理等方面,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逐年递减。各地政府比较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但是由于自身财力资源有限,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另外,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由于受到历史原因与经济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主体责任不清的问题,导致很多在建农田水利工程因后续资金不足或资金管理不善,而出现管理日渐荒疏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进程。

3.破解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难题的对策

在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是十分重要的,而从国内的实际状况而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破解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难题。

3.1 广辟投资渠道,用活用好各类资金

在国内今后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应积极开辟投资渠道,如:政策融资、利用外资、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社会融资、个人捐资等,以广泛的资金来源渠道,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全面发展。都江堰水利系统紫坪埔水库水利枢纽工程正是利用了政府投资、社会融资、银行贷款等资金来源方式。在吸引到足够的投资后,应注重各类资金的用活、用好,特别要强调“谁投资,谁受益”的基本原则,而且要逐步完善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制度,积极建设民营水利工程,从而实现由存量资产向增量资产的转变。另外,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应将民间资本作为主要筹资渠道,并树立民营农田水利建设的主导地位,实行“捆绑使用资金”的方式,有效提升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益。

3.2 构建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体制

在新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中,筹资体制的构建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而且要符合农田水利设施的准公共产品或公共产品属性。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应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与条件,构建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的新型农田水利建设筹资机制。在农田水利建设筹资体制的构建中,必须要注重其所具备的公益性、战略性与基础性等属性,进一步明确各方投资的主题与次要地位,充分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主导地位,从而实现筹资体制的逐步完善。另外,在农田水利建设筹资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中,应尽量构建以市场或农民为投资主体的机制,更多的吸引民间资金,从而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使各方投资主体享受到相应的收益。

篇(5)

【关键词】:农田水利、现状、问题、发展、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型农田水利现状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季节集中年际变化很大地区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800mm,西北内陆不及200mm.s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平均总量为281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中国雨热同步的气候条件、江河的丰沛水资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击平原,都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爱你。但水资源的开发也伴随这与水灾害的斗争。人口的增长有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近卫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徒弟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如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但耕地只占33%,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7%,但江河径流量仅占17%。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灌排系统框架已基本形成,其他水利设施也初具规模,水利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抗御自然灾害发挥了一定作用,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靠天吃饭的局面。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之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等因素,还存在一些问题:

2.1投入不足,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正常开展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及“两工”的取消以后,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方式、投入机制发生了新的变化,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农田水利建设陷入困境。国家近几年加大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投入,地方各级政府也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但由于面广量大,农田水利建设任务繁重,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影响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正常开展。

2.2工程老化失修,影响了效益的正常发挥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修建的,受当时的经济技术状况制约,工程标准低,配套差。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工程超期服役、带病运行,老化失修,效率低下、效益衰减。

2.3管理体制机制不活,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目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粗放,经营管理理念落后,责、权、利不明确,重建轻管的现象较突出,造成工程老化、失修,效益降低。水价不到位,征收难的现象也存在,工程良性运行的机制未完全建立。管理缺失,工程不能发挥效益。致使灌溉水利用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其根本原因还是管理问题,小农水工程产权不清,体制不明,无人管理,形成“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恶劣局面。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3.1 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农田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3.2加强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3.3开发人力资源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四、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增地减水少的严峻形势下,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现有耕地的产出率,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强县富民的根本途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将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图强,掀起农田水利建设的新,其新的建设和管理机制将以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县水利建设和管理上到一个新水平,对我县的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农业基础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又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深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钱正英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1

2 付源瀚等.浅析农村水利工作的形式、方向及措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

3 郭根林等.对农村水利工作的一点思考.水利工程,2006

4 张岳.21世纪初期中国农村水利发展纲要.水利水电论文,2008

作者介绍:

篇(6)

论文摘要: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基础还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而且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0 引言

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主要内容是:①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②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主要内容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1 小型农田水利的特点

1.1 地位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于有了完善的灌排设施,良种、化肥、耕作栽培等先进农业技术才有用武之地。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在一些地方易受忽视。对农田水利的重要地位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2 群众性强,需要广大农民参与。农田水利遍及全国各地,与所有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每年都要发动近亿劳动力从事已建成工程的清淤维护岁修、水毁工程修复和新工程的兴建。群众性、互助合作性是农田水利的重要特点之一。

1.3 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农田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治碱、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既可以为花卉、蔬菜、果园、养鱼等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又承担着大田作物灌排,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

1.4 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按受益农户多少区分,小型农田水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另一类是几十户、成百上千个农户共用、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公共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破产倒闭。灌溉所用水资源,属国家或集体所有,是公共资源。所有生活在当地的农户都有公平用水的权利。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让私人垄断。

2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

2.1 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水旱灾害斗争的治水史。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2.2 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2.3 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此外,高效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2.4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如果我国农业不能解决未来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3.1 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首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无论是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还是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支持水资源向生态环境、城市和工业转移,最大受益者都是国家;其次,农民和农业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和农村有困难时,即便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国家财政应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第三,农民负担重、农民尚不是土地的所有者,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3.2 充分利用WTO规则。如果仅从主要农产品价格来看,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确实面临很大挑战。如果说农业是加入WTO后受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那么也可以说农业是加入WTO后国家支持与保护空间最大的产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江大河治理、农业与水利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农村水环境建设等均可纳入WTO“绿箱政策”的支持范围,属于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服务的支持。

3.3 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不仅要研究有效、适用的技术,还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农田水利研究与管理人才,需要在全国形成适合我国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重视和加强农田水利科学研究,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符合WTO规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篇(7)

【关键词】粮食安全;中低产田改造;保障机制

一、引言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未来的20-30年中,我国的粮食需求总量将继续保持刚性增长趋势,粮食供给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实现粮食安全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载体,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确保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耕地数量正在逐年减少,而且耕地质量偏低,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和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压力。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土地详查数据,1996-2008年,我国耕地面积从130039.2千hm2(19.51亿亩)减少到121715.9千hm2(18.26亿亩),净减少8323.3千hm2(1.25亿亩),年均减少693.6千hm2。而且,在我国现有耕地中,大约2/3是中低产田。①主要分布在华南区、成都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区、内蒙及长城沿线区和甘新区。在这些中低产田中,有些宜于改造,有些改造的难度大、成本高。1988~2007年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资金3193.4亿元,改造中低产田3491.97万hm2,②项目区粮食单产平均提高1500~2250公斤/hm2。如果能将现有0.82亿hm2中低产田的1/2(即0.41亿hm2)加以改造,按每公顷增产1500公斤计算,即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粮食产量615亿公斤,可完全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到2020年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目标。因此,中低产田既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制约因素,又是粮食增产潜力的希望所在。在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前提下,依靠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来确保粮食安全的可能性不大,而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粮食单产,将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中低产田的主要类型与形成原因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中低产的调查和研究形成了不少调研成果,汇总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虽然采用不同的划分方法和标准所得到的我国中低产田的数量有一定差异,但中低产田所占的比重均在65%以上,由此可以得出我国中低产田面积比重偏大的共同结论。并且,依据主要障碍因子,可将我国的中低产田划分为6种类型[2],其面积和比例见表2。

资料来源:转引自李晶宜.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4):11-15。

我国中低产田的形成多是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全国范围来看,主要有以下成因。

1、土壤本身质地的限制,土地生产力低下。在我国现有耕地中,由于土壤耕层浅薄,有机质含量少,缺乏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锌、钼、锰和硼等微量元素,同时还受到冷、烂、锈、酸、粘、瘦、砂、薄、板、水土流失、坡度陡等因素制约,使得我国绝大多数耕地属于中下等肥力。从坡度等级看,0-15度的耕地占87.5%;15-25度、25度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2%和3.3%,④同时我国耕地的有机质含量一般较低,水田土壤大多在1%~3%,而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水田更低;我国大部分耕地土壤全氮都在0.2%以下,有20多个省(区)有一半以上耕地严重缺磷;广东、广西、江西、海南等南方省(区)有75%以上的耕地缺钾。

2、用地与养地脱节,土地投入不足。为了提高产量和短期利益,我国农村在土地耕作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普遍存在。根统计,1978年我国农业化肥的施用量为884万吨,而目前每年大约需要5460万吨,增加了6.18倍。同时化肥品种单一,施肥方法也不科学,导致土壤板结、盐碱化严重,土壤养分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恶性循环状态。与此同时,由于种植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加剧了地力的消耗,耕地得不到休养生息。此外,由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目前在农村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在减少、质量在下降,也是导致对土地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农业水资源缺乏,分布不均,浪费严重,农田有效灌溉系数低。我国是世界上13个水资源高度贫乏的国家之一,农业缺水300亿立方米/年,平均每年因旱受灾耕地面积达3亿多亩,粮食减产300亿公斤左右。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多地少;长江以北地区,地多水少,其中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黄淮海流域的耕地占全国的39%,水资源量仅占7.7%。[3]此外,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尽管从1996年以来,我国通过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建成了一大批节水灌溉工程,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9.05亿亩,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4],但与发达国家0.70-0.8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4、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不力,耕地质量破坏严重。我国的农业耕垦历史悠久,大部分地区自然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据国家林业局组织完成的2004至2008年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亿hm2,森林覆盖率20.36%,仅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hm2,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⑤由此造成我国局部地区土壤水蚀、风蚀严重,耕地质量大幅下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流失达50亿吨,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按照现在的流失速度推算,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将流失殆尽,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增加一倍。[5]

三、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现实困境

1988年以来,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我国进行了大面积的中低产田改造。20多年来,共改造中低产田3491.97万hm2,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943743.25万公斤,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200元左右且增长较快。中低产田改造为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我国农产品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我国中低产田面积大,改造利用的难点仍然很多,依然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的粮食生产。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强化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虽然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新时期中低产田改造目标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严重水旱灾害,暴露出我国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还十分薄弱,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巨大隐患。我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骨干工程大多建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由于投入不足,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带病运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灌溉用水的生产效率低与农田水利设施差、农业用水方式落后和用水管理薄弱密切相关。大水漫灌的方式普遍存在,水库、渠、沟、井等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不少水利工程不配套,“跑冒滴漏”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资源的稀缺程度。

2、权责利不明确,中低产田改造投入和管理主体缺位

第一,中央和地方的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也没有形成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一方面,从财力方面看,多数粮食核心产区和产粮大县工业不发达,财力不足,无力投资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另一方面,从事权方面看,粮食核心产区和产粮大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核心产区和产粮大县一般缺乏粮食生产的内在动力。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不相匹配的体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和粮食生产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改造中低产田是作为一项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子项目组织实施,其直接管理及监督机构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但中低产田改造的资金来源却是按照中央财政下达专项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农民出工的“三结合”模式进行的。投入主体和管理主体的不一致必然导致中低产田改造组织实施困难,甚至会出现诸如资金不到位、相互推诿、欺骗等现象。

第三,当前在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某些领域试图引入市场机制,即建立“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农民组合”新的投入机制,其目的是着重强调社会组织和农户的投入主体作用,弱化政府功能。事实上此项改革并没有带来预期效果。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改革为例,竞争机制的引入反而带来了大、中型水利工程得不到有效利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难度大、市场化改革引起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对抗及个体化农户与已有的大中型水利设施之间缺乏衔接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模式可以概括为利润或者是收益最大化。如果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选择,经济人将会选择给自已带来更高收益的投资方案[6]。而目前我国市场化改革后的情况是:一是我国农村虽然实行了市场化的方式供给农田水利设施,但没有完善的所有权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保障,使得私人不愿意提供农田水利设施;二是已经形成的资产或具有资产特性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不清,职责不明,影响了群众参与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农地碎耕既制约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服务规模经济的实现,也增加了农户个体提供农田水利设施和抽水的成本,导致私人不愿意提供农田水利设施。所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不代表市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也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完全退出。

3、中低产田改造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大

中低产田改造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耗资巨大。目前,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关键在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投入机制。从理论上讲,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农村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本应是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主体,但因耗资巨大,由农村集体投资非常有限;由于农民收入偏低,既没有投资能力,也缺乏投资积极性;如果完全依靠财政投入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既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因为政府不是土地经营成果的受益者),而且财政也承担不起。在我国现有中低产田改造的“三结合”模式中,往往由于地方(主要是县、乡)财力不足,中低产田改造的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实际上,自1980年代以来,农村集体组织对土地改造的投资急剧下降,而在粮食主产区这类投资已基本上停止。这种情况使中低产田改造以至于农业综合开发陷入了两难境地,也使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更加严峻。现实中,在我国“三结合”的中低产田改造模式中,中央和省级财政投资仍然是中低产田改造的主要资金来源。

4、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民投工投劳参与中低产田改造的难度大

长期以来,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子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主要是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引导受益村内的群众投工投劳进行项目建设。这种方式既增加了投入来源,也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然而,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日益呈现“空心化”趋势。目前在农村从事粮食生产的大多是在非农产业中没有就业竞争力的老年农民,这既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大隐患,又让农户筹资筹劳参与中低产田改造的难度日益增大。

四、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保障机制构建

(1)建立健全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机制

前已述及,目前我国中低产田面积大、分布广,改造的难点在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投入机制。本文认为,较符合实际的办法:一是根据中低产田改造的不同内容分类实施,即农田共用的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设施等)可由财政投资、农民投工抽劳来共同解决;而土地整治(如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等)可由财政给予少量补贴、以土地经营者投入为主来解决。而且,随着土地流转的逐步推进,应鼓励形成土地经营者投入为主、财政补贴为辅的中低产田改造投入机制。二是在中低产田改造中,可以按照“统筹使用”原则,以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为平台,将与中低产田改造密切相关的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农业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国家林业局防护林工程及生态建设等中央农口项目资金,统筹规划,集中使用。

(2)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我国粮食增产的最重要因素,也是中低产田改造的重要环节。从目前来看,资金短缺又是制约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最重要因素。因此要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及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及社会组织资金投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来说:一是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占国家基建总投资的比重。具体做法是积极争取中央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合理的投资分担机制和不同级次政府的事权和财权配比机制,以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充分调动农民投工抽劳的积极性。二是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各级财政按照经济增长速度,逐年调整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预算,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三是引入市场化机制,广开融资渠道,逐步形成农民投资投劳、政府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当然,在引入市场化机制的同时,政府在一定领域还必须发挥作用,如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才能使市场机制良好的运转。

(3)提高农民对农地投入的积极性

目前农民对农地投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农民收入较低,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农地改造;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农民不愿意较多投工投劳;第三,农地产权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导致农民缺少农地经营热情。因此要提高农民对农地投入的积极性,一是通过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明晰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界定,以强化和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同时要开辟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并逐步实现农地的规模经营。二是政府对农户中低产田改造给予一定资金和政策的扶持,通过示范效应让农户能切实感受中低产田改造带来的经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农户投资改造中低产田的积极性。三是坚定执行粮价保护政策,稳定粮食价格,逐步形成粮价稳步、合理上涨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是提高粮食生产保障水平和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关键措施。

(4)依靠农业科技提升中低产田改造效率和成效

耕地生产水平受自然环境条件、人为因素及土壤本身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要提高耕地生产率,就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在我国,中低产田的治理主要涉及改土培肥、改善耕地及其周围的环境条件、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利用农业技术与水利工程措施相配套,改造中低产田的力度和改造效益将会更好。所以农业科技和农田水利共同成为我国改造中低产田的关键环节,缺一不可。所以,除了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外,还要重视农业科技、农业教育投资,强化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使科学技术对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业增产发挥更大效应。

注释:

①根据2009年12月国土资源部的《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显示,我国中低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比例依然达到了67.35%,其中中等地占50.64%,低等地占16.71%,按我国现有18.26亿亩耕地计算,中低产田共有12.30亿亩(0.82亿hm2)。

②数据来源于财政部网站农业综合开发办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基本情况表(1988~2007)。

③潜力产出率法是“耕地潜力产出率划分法”的简称,它是根据耕地现实产出水平与其最大生产潜力之比值的大小来划分高、中、低产田的方法,即把潜力产出率高于一定数值的耕地划归为高产田,低于一定数值的耕地划归为低产田,处于两数值之间的耕地划归为中产田。

④数据来源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六号)。

⑤国家林业局,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2009年11月17日。

参考文献:

[1]林鹏生.我国中低产田分布及增产潜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6.

[2]李晶宜.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4):11-15.

[3]李远华,倪文.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7):1-4.

[4]我国有效灌溉面积超9亿亩[N].科技日报,2011-11-21.

[5]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N].法制日报,2010-8-24.

[6]唐忠,李众敏.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体缺失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2):34-40.

本文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8JZD0017)和四川师范大学重点研究课题“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变化与安全保障研究”的支持。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