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5 21:33: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毕业生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高等学校 就业创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88
Abstract The education function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gets the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would be a standardized,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system. And the current employment guidance is not good enough.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cess of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is of lack of overall consider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graduates; university; employment guidance
1 学科研究不深
一些高等学校没有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大多高等学校也没有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内容及开展形式进行深入研究,仅仅针对大学毕业生展开突击性质的培训,忽视了对低年级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的展开,无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成有效的宏观指导。
一些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课程,往往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这便无形中给大学毕业生发出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不如专业教育重要”的信号。而且我们知道,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水平,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个高就业率。而大多数高等学校存在忽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全程化要求、单纯盲目追求高就业率问题的直观体现,就业创业指导观念功利化现象严重。
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开设有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但很少有高等学校像国外那样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看作是一门学科来研究。不少高等学校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观念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他们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意义认识不清,也因此对其难以给予太多的重视。这自然不利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发挥出其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明灯般的指导作用。
部分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观念落后,在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单单重视管理功能,却忽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的根本指导意义,即教育和服务功能。面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还做得不够细致到满足个性化要求。
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要想对大学毕业生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就必须要有系统、科学的就业创业指导教材作基础。高等学校在开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大都没有相对规范的材,所采用的教材普遍是自编、参编以及翻译教材,在内容上过分强调就业技巧和就业政策。上课教师常常拿一些从网上下载的文章、统计数据等材料便去授课,致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材料种类繁多,良莠不齐。
2 课程时间较短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的确有一定的区别。教师在授课时只需要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引导和启发,大多数内容大学毕业生可以课后自学,但现有授课时间很难在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对大学毕业生的引导和启发只能浅尝辄止,无法进行深入的引导和启蒙,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由于受到开设时间和课时的限制,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被压缩、删减,至关重要的实践环节也被取消,教师在授课时也只能给大学毕业生讲授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常以“考研辅导”、“专家讲座”、“职业生涯大赛”等形式来作为补充。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授课对象不应仅局限于大四学生,这样会忽视进行全程化就业教育指导的要求,更没有建立起全程化、规范性、系统性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临近毕业时才开课,开课的时间太晚,应该在大一时就开始,一直贯穿大学的整个学习生涯。就业创业指导的全程化不仅仅是教育管理者对课程的反思,也是大学毕业生乃至全体大学生的诉求。就业创业指导的教育应从新生开始,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贯穿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涯。
3 教学内容单薄
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创业指导形式单一乏味,缺乏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观、职业价值观、成功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关于择业技巧指导、理论性指导的理论较少。有些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俨然成为了应试性的指导和对付面试的针对性指导。这样过度强调就业的技巧,忽视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培育,过度重视面试和包装的针对性,直接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采取欺骗性的手段攫取机会实现就业。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授的重点,停留在针对毕业班大学毕业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等表层工作,这些仅能帮助解决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中暂时碰到的问题,无法达到持久有效的教育效果。讲课的过程采取传统“填鸭式”的老师讲、大学毕业生听的形式,忽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途径,如个别咨询、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就业指导课等。
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质量不高,教学目的不明确,这些现实存在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轻视,失去了对职业教育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学习重点仍然是放在专业课、外语和计算机等课程上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始终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认为是思想政治课、形式教育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课堂也变成了“自习课”,成为大学毕业生逃课的首选目标。
4 师资力量不足
就业创业指导涉及教育学、人才学、心理学、人际关系等多门学科,需要一只高水平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作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基础支撑。就业创业指导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再加上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教育体制政策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数高等学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仍存在诸多不足。
从事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人员由于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流动性很大,积累一定经验和有理论思考的工作人员可能由于轮岗调离原先的工作岗位,这便造成了资深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人员流失,便直接影响到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效果。就业创业指导不仅需要相应的理论研究,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初次从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时的教学效果,明显不如长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老师的教学效果好。
虽然大多数高等学校成立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并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范畴,但就业创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进行大多是由各学院的部书记或辅导员担任,他们大多缺乏必须的专业化知识理论背景,以及正规的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经验,虽然相对的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仍然无法实现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专家化、职业化。在指导工作开展时的内容和方式上也相对比较单一,同时随意性较大,无法满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多样化个性需求。因而导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缺乏针对性,实际指导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程度。
5 信息化水平不高
高等学校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高等学校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当作就业信息、就业政策法规的实时传递和以及相对应的网上招聘和手续办理的阶段。这种认知就使得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人员,在进行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时,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介绍社会职业的发展现状,还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需求的职业测评、网上咨询服务以及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等方面。
而部分高等学校所提供的就业信息化服务依然相对缺乏,使得国内大学毕业生得到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层次和水平都相对较低。许多高等学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上缺乏明确的建设目的,在建设中往往只是简单地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与信息化物理建设的硬件投入相联系,忽视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信息化建设的软件投入,在这种错误认知指导下的信息化建设效果自然不明显。
部分高等学校把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看成简单的形式化过程,因此在信息化建设工程中单纯地建设表面工程,并没有依据高等学校的自身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进行信息化建设,从而导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功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了高等学校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极大的浪费。有些高等学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耗费巨大的财力和物力,一味追求硬件设备上的高配置,但与这些硬件设备在购入时的高投入相对的却是再投入实践后极低的使用率。高等学校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时并没有发挥出这些高配置硬件设备的功效,从而造成了投入与产出间的失衡,即资源上的浪费。高等学校在信息化物理建设上的高投入还会造成其在信息化建设中系统和软件的开发与更新的资金匮乏,更加阻碍了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宇.坚持以“四拓展”为核心,实现学生充分就业――探索高校就业工作新模式[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13.
[2] 周云霞.企业“招聘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对比思考.[期刊论文]职业教育研究,2014.
[3] 刘军.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5.
[4] 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5.
[5] 李功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7.
[6] 潘|.新闻框架理论视角下《中国青年报》就业报道的十年嬗变[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0.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毕业设计(论文)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c)-0162-03
Analysis on the Reason of the Low Enthusiasm for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Graduation Project
Hou QingYu Si SongHua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anshan Anhui,243002,China)
Abstract:The reasons of the low enthusiasm for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were analyzed.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having low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was the resistance of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the instruction model.In addition,the excessive emphasis on the goal of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the large random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isting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were the two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having low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Key Words:University graduate;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Enthusiasm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大学生进行工程设计或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其进行知识创新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教学、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训练过程[1-3]。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降低了社会对学校所培养毕业生的认可程度[2-5]。因此,有必要对造成大学毕业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改善大学毕业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提供改进基础。
1 对指导模式的抵触是造成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一般四年制高校毕业设计(论文)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而这段时间正是学生找工作以及考研复试的关键阶段。因此,部分专家和学者认为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积极性不高的直接原因是时间冲突[2,3,5]。实际并非如此。一般而言,学校的双选会或企业的招聘会均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前半学期就基本落实了工作意向。另外,考研复试则基本集中在3月末到4月中旬。因此,导致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并不是时间上的冲突。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高校教育工作的经历以及和毕业班学生的交流来看,导致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积极性不高的罪魁祸首在于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而造成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的重要原因是很多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模式存在抵触心理。以实验为主的工科毕业生为例,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流程包括:指导老师确定选题,布置学生进行相关的文献检索并撰写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在指导老师主导下进行实验方案的制定并由学生进行实施。然后学生对实验所得到的数据和图表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撰写学位论文。最后组织学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并评定成绩。也就是说,学生应该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主体。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
由于大多数参与指导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老师同时又在指导若干个研究生,因此,大多数大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研究生的带领下进行的。这本无可厚非。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在研究生带领下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大学生认为是在为研究生白白劳动,所做的事情其实与自己关系不大,完全是在被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因而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即便部分大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在最初能够充分重视,但因自己很少能够有机会与指导老师直接交流,而只能与研究生进行交流,导致自己的工作往往不被指导老师认可和理解,使得指导老师或研究生成了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而大学生则完全于被动状态。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由于不同指导老师的专业方向不同,有的方向甚至与学生所具有的知识体系完全没有关联。在确定大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时,指导老师通常从自己的研究方向或科研课题中进行选题,然后布置学生在3周左右的时间进行文献检索并撰写文献综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即使排除学生可能的找工作或研究生复试时间,学生也无法对指导老师布置的选题给出充分理解和消化。基本上采用的“Ctrl-C+Ctrl-V”模式敷衍了事,否则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文献综述和相关的英文翻译工作。其结果是,开始做实验时,学生对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所作的目的和意义完全没有认识。其结果是被动地在指导老师引导下或研究生的带领下进行实验,并机械地记录,实际上大脑一片空白。导致部分毕业生认为毕业论文就是抄抄,就是为指导老师做苦力,就是在帮助研究生完成实验任务。而毕业设计(论文)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几乎毫无帮助,简直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洗洗睡觉。
针对毕业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视不够这一现象,许多高校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的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引导,但收效甚微。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增加,有的高校老师甚至要在半学期内指导超过10名以上的大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而且设计(论文)选题又不能重复,交叉也不能太多。加上专业老师还需要承担较为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使得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没有充分的时间把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思路和目的与学生进行交流[6]。
上述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导致许多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其结果造成了指导老师和大学生之间相互埋怨,大学生和研究生之间相互推脱,最终导致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2 对目标结果的过分强调是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由于各指导老师的专业方向或科研课题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存在很大差异。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来看,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几乎决定了最终的评价结果。如果某一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平泛,其实验结果也必然平泛,但如果该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努力认真完成了选题内容并能做出非常好的论述,那么该如何对其毕业论文的成绩进行评定?从目前来看,该生的成绩通常会比选题且有前沿性的大学生的差,即使他们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相当,所运用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相当。究其原因是另一名大学生的选题具有前沿性且结果看似“惊艳”,而该生却因为选题平泛且结果也平泛而无法获得相当的好评。
但就笔者来看,一个看似平泛的选题,对于一个刚刚学完专业课的大学生而言,其对该选题的理解可能并不简单。如果他能通过自身努力给出对于该选题的认识和理解,就应当给予肯定的评价。但如上所述,事实往往并非如此。试想,他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又怎能提高呢?
虽然对选题和结果的强调与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目标相一致,而且看上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但现实却远非如此。试想,在短短的半学期内,一个刚刚学完R悼蔚拇笱生,怎能够在有限的一学期内实现上述目标?答案显而易见。
3 现有的管理与评价体系是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积极性不高的另一主要原因
国内高校大学生学位论文成绩评定大多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即根据选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学术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技能的能力、文字表述与图表质量和规范要求等,综合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和答辩委员会三方面给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的评定。该评价体系存在主观性强、评价指标单一等诸多不足[1]。
此外,由于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是否有优良且充足的生源是各高校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而就业率又是社会衡量高校好坏的最直接因素之一。为此,学校在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上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为控制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希望严格把关。但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升学,学校又希望灵活处理大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在这种体制下,许多大学生对指导老师的从严管理可以不予理睬。在他们看来,不管如何对待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最后肯定会顺利通过毕业答辩[4]。也正是如此,许多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毕业设计(论文),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直到临近答辩的时刻才在慌乱中参考别人的设计(论文)工作,套用别人的论文模板。如此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其质量可想而知。
参考文献
[1] 周科峰,赵锋军,李宇峙.提高工程类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质量途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8):206-208.
[2] 吴益锋,张淑敏,田夏.上海交通大学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7):193-195.
[3] 孙承志,熊田忠.采用“多位一体”方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2(27):76-77.
[4] 钱骥.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218.
[论文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国家人力资源规划,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但是近几年就业压力趋重的现象,使得大学生发展前景堪忧。文章将针对就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先进地区就业促进的经验,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自身几个方面为大学生就业促进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促进 就业政策 就业服务
一、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大学生的就业保障并未改善,大学生就业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国家政策法制问题
为解决就业问题,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但这些政策和法规也并不完善,而且,从实际操作来看,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1.国家政策的不足
(1)现行的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仅仅只是达到暂时补救的目的。国家为了解决就业压力实施了对研究生扩招、招收村官制度的政策并给予相对优厚的就业条件,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所有的这些就业政策也只是暂时延迟了就业的压力而已。
(2)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还不够畅通。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健全,信息渠道也不够畅通,就业形势还很单一。再加上就业手续繁琐,就业政策上人为设置的障碍,毕业生就业的环节颇多,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法制不健全
(1)《就业促进法》以及对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支持的政策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尽管我国新出台的《就业促进法》能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法律保障,但是,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这部法律的相关规定却过于笼统、原则和抽象,导致它的可操作性不强。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较弱的强制力会对大学生的创业优惠政策大打折扣,因而,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大多畏难情绪较重。
(2)大学生就业市场严重缺乏法律规范和约束。高校就业往市场化方向发展,在大学生就业招聘会中,缺乏对用人单位的资格和条件等情况的审查以及对其招聘行为的监督,国家暂时也没有一部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对各种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从而导致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有欠规范。
(二)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促进中起到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而,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就业的问题,可以从高校教育中查找。
1.高校的专业设置严重脱离市场,人才培养模式较单一,缺乏有效的竞争力。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把大学生和社会现实联系得更加紧密,它要求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必须与市场对接。但大多数高等学校严重滞后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导致大量的毕业生因所学专业与市场脱轨,而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2.就业指导方向漂移。高校就业指导只是停留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上,而对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观念的引导及自我剖析能力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却动力不足。
(三)用人单位问题
用人单位作为人才的最终输入地,其用人需求和用人理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1.追求“名牌效应”,过分强调高学历,造成人才高消费。许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思路不够理性,用人配置也不够准确,用人计划明显缺乏针对性,一味追求人的高消费,片面强调高学历,无形当中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门槛。
2.用人单位存在就业歧视,造成大学生就业的不公平。用人单位提出的招用条件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歧视,这使得一部分人并不能够享受自主择业、公平竞争的待遇。
(四)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无论是经济体制、国家的政策法规,还是高校教育和用人单位,其对大学生就业促进的影响只起到外部影响作用,促进就业问题的关键还在大学生自己身上。
1.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下滑。随着高校精英式教育向大众教育模式的转变,高校教育也逐渐向通识教育过渡,高校教学的深度不能满足专业化需求。再加上高校行政高于市场的管理理念,高校的师资教育水平也呈现下滑趋势,大学生的素质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轨。
2.大学生就业观念僵化,就业期望值过高。由于用人单位唯高学历是用的用人理念的引导,许多大学生不得不追求更高的学历。而较高的教育投入使一般家庭不堪负重,收回成本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因此大学毕业生只能把收入高低放在择业目标的首位。
3.大学生就业诚信度不高。为满足用人单位的招用条件,一些大学生也会通过造假的方式来骗取用人单位的初步信任,以期得到工作,对大学生整体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往往使其错失了很多好的工作机会。
二、大学生就业促进应对策略
针对大学生就业促进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了先进地区就业的经验,可以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自身这几个方面为大学生就业促进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政府应对策略
政府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导,可以从完善和落实就业政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几个方面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1.国家政策
(1)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制定并充分落实就业政策。政府应充分关注大学毕业生独有的特殊情况,不仅要将大学毕业生作为特殊群体列入就业促进政策的范围,还要在实际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使众多大学毕业生都能享受到政府政策所带来的实惠,让就业促进政策真正变成他们的福音。
(2)完善配套政策与制度。深入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消除大学生就业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同时,建立毕业生未就业登记制度,实施困难毕业生未就业生活补偿政策。
(3)建立覆盖全国的大学生数据库,实施网络化管理。数据库中收录大学生各方面的信息,以就业信息为重点,按照大学生专业设置和就业情况进行分类。另外,还要建立与数据库相衔接的就业帮扶信息系统,实现省、市、县、乡、镇五级联网,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对口帮扶、点线面无遗漏服务。及时更新系统内容,跟踪了解大学生就业状态,并能快速的传递信息和落实措施,社会系统分工、系统相互协作配套,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4)构筑失业救助制度体系。由于失业大学生情况特殊,政府应针对失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建立就业促进和保障制度,在失业保险的基础上,以吸纳社会保险的方式,基金由国家、学校和个人共同按比例承担,使失业保险的功能多元化,这样可以激发失业大学生再就业的积极性,并将失业保险待遇和促进就业措施结合起来,帮助失业大学生尽快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2.法律结构
(1)国家通过立法维护就业公平。国家要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上,完善相关的法律解释等条文针对就业中存在的各种歧视,明确就业歧视的定义和认定标准,做到有法可依,落到实处。加快起草反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和相关政策,清理有歧视条款的现行法律法规。明确确立就业平等、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原则,并由政府部门履行对就业市场歧视性行为的监管职能。
(2)要针对大学生创业者这一类特殊人群给予保护,用法律强制手段来促进大学生创业,构建更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原则。
(二)高校应对策略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就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深化体制改革,科学地设置专业方向,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全方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
1.教育主管部门严格把握专业设置方向,提高校教学质量。高校必须改革教育结构,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改革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训练学生自学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严把教学质量关,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就业。
2.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高校应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重要地位,建立集信息、咨询、指导、培训于一体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成才观、就业观教育,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3.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系统,保证就业信息畅通。提高就业工作服务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构建适应新的就业形势需要的就业服务体系。
(三)用人单位应对策略
转变用人单位的观念,遏制用人单位日趋攀高的人才高消费误区,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位分类制度,根据不同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分配劳动力,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使得人力资本与回报匹配。国家可采用政策引导用人单位聘用应届大学毕业生,以防止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培训成本的转嫁。同时,政府可以设立培训机构,相对减轻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培训负担。
(四)大学生应对策略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还在大学生自己身上,因而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努力使自己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同时也要注意增加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大学毕业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鉴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与企业需求的不一致,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下功夫,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在大学生涯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充分发掘自己的胜任潜质。抓住任何机会,提高自己的工作经验、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加自己的附加值。还要保持诚信的态度,不能弄虚作假,侵犯用人单位的知情权。
2.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合理期望。按照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用人单位更希望匹配到“性价比”最高的劳动力。因此,毕业生要充分了解和认识自我,转变观念,合理定位,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清醒地看待自己的不利因素,找准位置,扬长避短,寻求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就业,不要只想一步到位,要学会从基层做起,适当放低薪酬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心理调适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其跨出校门融入社会的标志,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在就业过程中,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个体的发展历程中,处于较低水平,属于心理疾病高发群体。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负、自卑两极心理
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能力的不完善和缺乏自我评价的客观反馈 ,导致自我评价不准确。就业取向脱离现实。
(二)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
(三)沮丧失望心理
大学生容易出现沮丧、失望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毕业生面对就业时,不少毕业生对于能够接收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满意,认为环境差、待遇低,产生沮丧失望的情绪,导致就业不积极,甚至消极等待。
(四)嫉妒心理
现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往往都存在很强的竞争意识,但同时由于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五)依赖心理
在面对就业问题上,不能主动争取就业机会,依赖学校、依赖家庭的心理突出。
(六) 功利心理重
急功近利,渴望高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就业时往往希望自己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不现实地期望自己获得此类工作。
(七) 就业期望与失落心理
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
二、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大学生整体就业压力的增大是直接原因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方向普及,大规模的扩招,从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数量上导致了向供给过剩的方向发展。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高是重要原因
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层次较低,缺乏有针对性地专业心理健康辅导,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还处在很低的水平。
(三) 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是内在原因
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家庭和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期望值较高,导致大学生自我定位容易出现偏差,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
(四) 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是外在原因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停留在“产品推销”阶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还是比较薄弱,专业心理辅导能力不足,长期的就业指导能力不足,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能力不足。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正视就业现状,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国家发改委官方网曾经消息说,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因此,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就业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要改变错误、狭窄、扭曲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培养,以平常心面对就业形势,以保持冷静的思维来进行生活中重大的抉择;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观念,建立新型的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冷静和坦然的对待挫折,客观地分析失败原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
(四)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大学生要有自主创业的打算,不应单纯等待安排就业被动地寻求就业岗位,还要立志创业,主动走向社会,去开辟新领域、拓展新市场、创造新岗位。
通过以上综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新的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和实施,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必将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虽然短期内无法根本消除,但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科学而富有成效的就业教育,而逐步得到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心理困惑,也将随着日益市场化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而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只要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好环境,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本领,大学生就业就困难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方成智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 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2、杨小琼 《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研究》 广西大学硕士生论文 2007;
3、张尚兵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及调适策略的研究》河海大学硕士生论文 2007;
4、杨英法 康建林 领导决策失误的自我预防略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5,45-47;
[论文摘要]依据市场举办者的不同,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可分为国家各级政府举办、高等学校举办、各类非政府组织的人才中介机构举办三种类型;按照市场存在形式,毕业生就业市场又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以上各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备有优势与不足。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要求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高等学校、人才中介机构有效合作,逐步走向联合,建立和完善新的市场体系。同时还要提高有形市场效率,大力发展无形市场。
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形式已被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普遍接受。随之而产生的各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在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强业生数量迅猛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骤然加大,这些就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日益成为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主要途径。然而毕业生就业市场毕竟还处于发育、探索阶段,在很多方面还很不成熟。本文拟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现状、特点、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自身优势和存在的弊端等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出各类市场的发展策略,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以适应未来形势的发展,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分类以及优缺点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人才市场的一部分,是在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机制对毕业生资源进行配置的专门市场,也是毕业生作为劳动力步人社会的初次就业市场。广义地理解,它是指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运用市场机制.进行人才合理配鬣的一切市场活动,包括;为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价值评价、供需见面、信息服务等一系列与就业相关的活动。狭义地理解,它是指成批量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所进行的“双向选择”活动。
由于目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笔者尝试着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并对其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
l_依据市场举办者不同分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优势与不足依据市场举办者的不同,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国家及各级政府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伴随着1999年高等学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大比例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日趋加大,国家和各级政府日益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各省、市、地区负责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的部门纷纷挂牌成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具有区域特点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活动。
此类市场的优势是:各级政府部门对所辖区域内的用人单泣调控力度比较大,可以发挥政府职能,按市场需要组织用人单位参与市场活动。因此,此类市场组织起来较为容易,进场招聘的用人单位质量较高,而且由于能够对市场进行很好地调控、严格规范用人单位的市场行为,市场对毕业生而言的可信赖程度较高。
此类市场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由于政府部门要兼顾所辖区域内的所有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服务对象是全体毕业生,难以为某一特定高校、特定层次或专业的毕业生来提供专门化、个性化服务,因此市场规模大,用人单位庞杂,进入市场洽谈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数量都比较多,尽管场面轰轰烈烈,但实际洽谈效果不好,毕业生难以和心仪的用人单位充分洽谈,用人单位也往往要被动地接待自己并不满意的毕业生,无法按自己的标准从容地挑选毕业生,因此签约率较低。
(2)高等学校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高等学校为使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后顺利就业,必然要建立自身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每年大量地组织不同规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活动。有校际间联合举行的大型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也有自身举办的中小型双选会、专场招聘会等。
高等学校举办毕业生就业市场有着特有的优势:熟悉学校的专业设置,了解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在多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与用人单位建立了相对稳固的合作关系,掌握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能够针对本校毕业生特点和需要组织个性化服务市场.因此.市场的针对性强,签约率高。同时,学校举办就业市场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期间到处乱跑,耽误时间,浪费金钱和精力,以致影响学校教育秩序。建立以高校为主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可以使毕业生就业对毕业生学习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也可以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成本。同时,还会对低年级的学生产生激励作用。
高校举办毕业生就业市场也同样面临着许多难点:由于毕业生就业有着明显的即时性,各高校每年都在相同时间段内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举办双选会,用人单位难以分身.无所适从.只能有选择地参加某些学校的举行的双选会。尤其是在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毕业生就业市场日趋走向“买方市场”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高校更是挑挑捡捡.许多高校(尤其是层次相对较低的、特色不明显的高校)展开了对用人单位的“争夺战”,竞争逐年加剧,且有向“无序化”发展的趋势。高等学校深感请用人单位难,办就业市场难,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就业市场,但来校单位少.招聘学生少,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3)各类非政府组织的人才中介机构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近年来·由于每年有几百万的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因此,各类非政府组织的人才中介机构也纷纷瞄准了大学毕业生这块越来越大的优质资源。专门举办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相关的市场服务。
此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优势在于:由于人才中介机构长期专门从事人才市场运作,对举办就业市场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他们原有的部分客户可以直接成为新建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用户;由于号职从事人才市场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专心组织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活动。
此类市场的缺点在于:人才中介机构成份复杂。良莠不齐,部分不良机构以盈利为目的,不可能更多地考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利益。真正花大力气去组织好市场。为使举办的一场招聘会达到盈利最大化,组织者漫无边际地招展。致使一场招聘会的需求岗位下至酒店门童,上至公司经理,种类繁多,进场求职人员下至下岗失业人员。上至硕士、博士,成份复杂,整个市场构成过于庞杂。所以此类市场往往对好的用人单位吸引力不大,也难以吸引高层次的毕业生参加。同时这类市场也难以严格监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市场行为。时常会出现毕业生虚假应聘、用人单位过分夸大自身实力、欺骗毕业生等不诚行为,使整个市场的可信度较差。
2.按照市场存在形式不同分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优点与缺陷
按照市场存在形式,毕业生就业市场又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1)有形市场
所谓“有形市场”即指传统的通过现场招聘来完成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形式。
有形市场对多年来的毕业生就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部门、高等学校、人才中介机构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毕业生就业现场招聘会、校园招聘会等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架起了桥梁和纽带,招聘信息集中,供需双方直接见面,方便直观,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多地相互了解,达成意向。
有形市场的缺陷:一是成本高,组织者要事先做大量的组织准备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毕业生要精心准备自己的应聘材料.奔赴各个现场招聘现场,制作材料、乘车、住宿等花费高,而且耽误学业;用人单位也要组织人力、物力去参加各地的毕业生招聘会,招聘成本高,而且疲于奔波。二是受地域限制,市场组织者不能很方便地邀请地域较远的用人单位来参与招聘活动。三是时效性太强,花费了巨大成本组织起来的招聘会一般持续不到一天即宣告结束。
(2)无形市场
所谓“无形市场”即指网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无形市场”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的方向。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和推广使用,人们在不断探索开发网上毕业生就业市场。由于网络信息量大、迅速快捷、交易成本低,不受地域及客观条件影响,更能体现出信息对称,公平公开,并可长年使用网络进行市场活动.因此网上市场越来越火爆,发展迅速,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不容小视。
无形市场的缺陷:首先是信息化建设需要资金的投人量非常大。目前网上就业市场在全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网络就业系统平台,绝大多数省份和高校还没有建成完善的网上市场。其次是网上就业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包括毕业生信息的真实性和用人单位信息的真实性。第三,网上就业市场目前所能发挥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提供就业信息上,急需扩充其他功能,尤其是缺乏供需双方的互动性。通过网上市场成功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还相对较少。
二、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本途径
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从而形成更加统一、规范、高效、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高等学校、人才中介机构应有效合作,逐步走向联合。建立和完善新的市场体系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现行模式下分别由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高等学校、人才中介机构单独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并且独立运作起来都较为困难。三类毕业生就业市场应在未来的发展中从全局出发,改变现有的运作模式,加强协调与合作,共享资源,逐步走向联合,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各自优势,重新分工,改变市场布局。从而形成更加统一、规范、高效、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1)以高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应成为市场体系的主导
高校推行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以服务学生和用人单位为宗旨,以公益性、专业性为特点,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双向选择”成功率高,促进就业效果好,应发展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高等学校要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基本功能,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丰富活动内容,树立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中的良好声誉。
同时,高等学校要加强与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人才中介机构的资源优势,通过联合开展校园招聘活动等形式,来加强自身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堵育和引导作用,促进高校开展丰富多样的各类招聘活动,积极倡导校内招聘、网上招聘和按专业分类的中小规模招聘活动,努力提高市场效率,降低学生求职成本。
(2)各级政府应在市场规范、市场服务中发挥重大作用各级政府要保证本地区大学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主渠道”的畅通,为高校举办毕业生就业市场创造条件,并建立统一的市场管理规定,规范市场行为,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市场服务,积极培育健康、有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如建立市场准人制度、坚持公益性和诚信原则、杜绝虚假招聘行为、严禁举办以盈利为目的的毕业生市场活动、保护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等。
作为各级政府还应建立上下贯通的区域市场服务体系,以省级毕业生就业市为龙头,建立统一的市地、区县分市场,尤其是要加强区县分市场的建设,在帮助本地区企业招聘人才的同时,为毕业时没能及时就业而返乡的毕业生积极创造就业条件,解决高校后顾之忧,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3)现有的各类中介市场应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必要补充
作为人才中介机构,只有紧贴高校毕业生需求,举办针对性强、效果好、毕业生方便参与且参与成本较低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应用价值高、可信、可靠的就业信息及市场服务,才能在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中逐步确立威信,树立品牌,生存发展。因此,人才中介机构必须与高校密切合作,根据高校毕业生对用单位的实际需求,举办针对特定层次的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特定专业的招聘会、专门行业的招聘会、小型区域招聘会以及和高校共同开设校园招聘专场等形式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市服务,让市场真正发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功能。
作为人才中介机构,还应该利用现有资源优势,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人事关系、就业指导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再就业服务、猎头服务等相关市场服务。不断拓展对毕业的服务范围,为高校缓解就业压力。协助各级政府部门做好毕业生就业安置。
2.提高有形市场效率。大力发展无形市场
从网络的日益普及和网上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迅速发展上看.毕业生就业必将由依靠有形市场逐步转变为通过无形市场来实现。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毕业生就业市场仍将以有形市为主。毕业生就业市场要做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在充分发挥有形市场作用.提高有形市场效率的同时,加快网上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无形市场。
(1)提高有形市场效率
应逐步减少或取消大规模的综合性就业市场活动,多举行行业性、专业性的中小型专场招聘会,提高招聘会的针对性,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个性化、专门化的市场服务,提高市场效率,促进毕业生就业。
(2)大力发展无形市场
要大力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无形市场,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通过就业信息网络,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特别是基层的用人单位,搭建起方便、快捷、覆盖面广、贤源丰富的信息交流平台,打通到基层就业的信息渠道。
论文摘要: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建立一支专业化指导队伍,开设好指导课程,创建便捷的就业服务网络和建立稳定的就业市场等。
论文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意义;措施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灵活的就业机制,既为那些莘莘学子提供了广泛的择业空间,也使他们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走上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体制改革和就业形势的需要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将毕业生完全推向了就业市场。这一改革客观上要求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尽快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为毕业生牵线搭桥,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方便快捷的指导和服务上来。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是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是“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改革给高等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加剧了市场竞争。毕业生是高校的特殊“商品”,该“商品”的“销售”即毕业生就业状况直接反映出该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生源质量,甚至影响到学校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科学、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需。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促进毕业生、学校和用人单位沟通协调的需要
大学毕业生的自主择业与用人单位的选拔人才需要信息沟通。就业指导部门既可以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也可以向用人单位介绍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情况,便于用人单位正确选择人才。同时,就业指导部门将用人单位的要求及毕业生使用情况反馈给学校,以引导学校改进教学和人才培养,克服学校的教育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增强毕业生的就业潜能。
(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
高校毕业生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人力资源,如何将此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到国家需求的地方始终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任务。当前,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内一些大城市已拥有相当的人力资源,若高校毕业生再大量涌人这些地方,定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去建功立业,到艰苦地方去创业,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职业观,减少人力资源浪费,促进合理配置。"
二、加强大学毕业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
(一)建立专业化工作队伍
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提高实效,就必须建立一支观念新、责任心强、素质高、业务精的专业化工作队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高校毕业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高校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是“高高在上”,缺乏为学生提供服务和指导的意识和观念。在新形势下,高校就业部门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令性部门,而是应对毕业生提供指导和服务,因此,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即时转变就业指导观念。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能够设身处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考虑,赢得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赖,使就业指导工作正常开展。工作人员素质要高,业务要强,能够不断更新指导方式,紧扣社会脉搏,使就业指导工作融入社会,为社会稳定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思想修养,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正确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二)开设好就业指导课
高等学校在大学生毕业前常开设一些讲座,给毕业生讲解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但大学生在临近就业时依然普遍存在职业意识薄弱、职业意向模糊、就业能力不足、求职本领欠缺、择业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对就业前途存在着迷茫和恐惧心理等现象。要改变这些现象,应开设好就业指导课,切实为毕业生择业打下坚实基础。
从时间上看,就业指导课开设应从学生入学开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而非等到毕业前才开展,否则效果甚微。
从内容上看,就业指导课在以教育部编写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主要参考材料基础上,结合各学校实际,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就业指导课应包括职业指导、政策指导、择业技巧指导、心理指导等主要内容。从授课人员来看:就业指导课的任课教师应了解就业方针政策,掌握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才学、公共关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能有效地对大学毕业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能对毕业生进行择业技巧的全面指导。根据目前高校的人员配置情况,担任就业指导课教学的教师主要是就业主管人员,院系书记和“两课”教师。由于指导课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对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要进行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同时应实行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三)创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
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对称是增加就业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毕业生供求信息的流通不畅,分散、缺乏、失真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尽早创建高校毕业生供需信息网络,增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间的沟通,十分必要。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手段的不断更新,电脑的普及,也为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功能齐备的大学毕业生供需信息网络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当前多数学校由于经费、技术人员、技术手段等限制,没有建立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有的即使建立了,也由于信息网上的内容太少,更新太慢,并不具有权威性和及时性。
要想使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真正成为毕业生就业的好帮手和用人单位依赖的信息渠道,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效率,应在信息网络的创建中以市场为导向,注意及时收集、更新各方面的相关信息,并使校园毕业生信息网站与国内各社会人才信息网联网,形成开放性的就业信息网络。要能通过该网络向用人单位介绍学校的发展,专业设置及应用方向,提供毕业生的资源信息等,向毕业生介绍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和各用人单位的基本状况,同时,还可以接受毕业生上网查询访问和有关资料,择业意向的信息主页的制作等。在创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过程中,要善于听取学校各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及学生的意见。另外,各高校也应该加大对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资,不断更新升级网络技术。由于我国各高校网络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很不成熟,因此各高校在创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过程中要加强合作,同时借鉴国外经验,力争高效率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早日建成。
(四)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
关键词:中国;就业质量;内涵;评价指标
我国对就业质量的关注与研究始于二十世纪末,“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将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在2004年“中国就业论坛”上提出这样的一句口号,首次在政府的文件中出现“就业质量”一次;2010年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提高就业质量,让劳动者体面就业”;2012年党的“十”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在新时期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质量一次次的出现在国家每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中,足以说明其在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 就业质量的内涵
就业质量是衡量某一群体及社会就业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研究者局限于自身的研究角度与学科背景,对就业质量内涵的理解也有所差异。“从广义上说,就业质量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就业人员的质量,包括劳动者的技能、资历、素质等;其次是就业岗位的质量,包括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岗位、劳动条件、工资水平等;再次就是就业工作质量,包括工作水平、服务水平等。”[1]
从就业质量概念的狭义上讲,国内学者普遍认可刘素华(2005年)提出的就业质量概念: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这个概念其中既存在客观方面又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优劣程度的区分就难以排除主观判断的因素。[2]彭世武(2008年)认为就业质量是一个衡量劳动者在整个就业过程中的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3]刘世峰(2013年)认为就业质量就是劳动者在从事生产过程中并取得一定收入的具体情况的好坏状况。就业质量本质上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状况的一种衡量。[4]张桂宁(2007年)明确指出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指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状况的优劣和是否满意的综合性概念。[5]这就说明劳动者个人对于自身就业状况的主观满意程度在评价就业质量中的重要性。
就业质量的核心就是劳动者的报酬。截至目前国内对就业质量的研究都会将劳动收入作为衡量一个劳动者就业质量高低的关键指标。就业质量从微观层面来讲就是劳动者个体在劳动过程中与工作状况相关的因素,比如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环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这些相关因素可以从客观方面反映一个劳动者的就业状况如何;劳动者对工作的满意度也应该构成衡量就业质量的一个主观方面。从宏观层面即某范围内劳动者整体的就业状况的优劣程度,也就是某个国家、地区、行业的劳动者的就业质量,通常会采用一些关于劳动状况的统计数据来表示,比如平均劳动时间、平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参保率等指标。
2 就业质量的内容及测量
使评价更客观的基础就是构建一个可以测量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定性评价转为定量评价。综观目前学界关于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在选取评价指标和研究侧重点上均不统一,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来看。
2.1 宏观层面
最具代表性的是刘素华(2005年)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不同地区、行业、部门的就业质量指标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四个一级评价指标(聘用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和十七个二级评价指标。然后设计就业质量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就业质量的量化评分表。[6]赖德胜、苏丽锋、孟大虎、李长安(2011年)依托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构建了一个包括六个一级评价指标(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状况、劳动者报酬、社会保护和劳动关系)、二十个二级评价指标和五十个三级评价指标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官方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7年及2008年的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测算。[7]高兴艺(2012年)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基本质量、安全质量、归属感、受尊重和自我实现)和十六个二级评价指标。得出我国在1990年到2009年间的就业质量是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增长率在3%-5%之间,平均增长速度是4.02%,远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8]
2.2 微观层面
李军峰采用就业稳定性指数、工作质量指数、劳资关系指数、福利和保障指数和职业发展指数这五个指数对就业质量进行综合测评。[9]
3 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
刘世峰(2013年)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就业率、就业水平、创业、职业胜任和满意度)和十七个二级评价指标。[10]李菲菲(2012年)提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四个一级评价指标(工作条件、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工作满意度)和八个二级评价指标。[11]柯羽(2010年)从建立了一套包含三个客观性指标(就业地区流向、就业单位性质、薪金水平)和三个主观性指标(人职匹配度、就业满意度、职业发展前景)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解决了指标间信息的重叠问题。[12]张卫枚(2013年)依托2011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在湖南省长沙市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展开调查,从工作状况(就职行业、工作时长、劳动报酬、社保状况和发展机会)、工作环境(物理环境、安全环境和人际环境)、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就业稳定性和职代会参与率)和就业满意度四个方面得出新生代农工整体就业质量低下。[13]杨何清、李佳(2007年)提出了相对比较系统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适用全国各地区大学毕业生总体以及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不同群体的就业质量的状况。该指标体系包含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工作条件、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和十二个二级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比较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各项指标不同的权重,然后将得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转化为就业质量评分表。[14]
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可分为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两个层面,客观方面主观方面主要是指劳动者的主观满意度,比如对薪酬的满意度、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对工作单位的满意度等。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指数加权平均法和综合评价法两种方法评价就业质量,李军峰和刘素华分别是这两种方法的代表性学者。
4 就业质量影响因素
李菲菲(2012年)从大学毕业生自身因素、高校扩招及培养方式、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及用人方式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四个方面分析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15] 从高校的角度来研究,主要是指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与现有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方丽(2003年)指出,我国的学科专业结构源自前苏联,注重传授系统的书本知识,人才培养强调学术性、研究性和规范性,与产业变动之间的协同性较差,造成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脱节。[16]林宝灯(2012年)研究经济管理类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得出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存在显著地低度相关关系,其中男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呈现显著中度相关关系,女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呈现十分微弱的相关性,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男生能力越强,就业质量越高;女生就业质量的高低不受就业能力的影响,还会有其它就业心态层面相关联的因素影响。[17]
肖琳(2013年)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情绪智力在微观层面上影响其就业质量,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状况从宏观层面上影响其就业质量。[18]马男、魏凤(2014年)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陕西省的陕北、关中和陕南三个地区返乡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得出影响返乡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公共因子是社会扶持、人格特质、亲友帮助、就业能力和求职行为,社会扶持因子对返乡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最大,就业能力的直接作用居次要地位,人格特质的间接作用居次要地位,求职行为对返乡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均很小。[19]
赖德胜、石丹淅(2013年)从经济发展方式、劳动力市场分割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就业质量偏低。我国当前主要依靠资本驱动且偏好普通劳动者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个体(尤其具有高学历和高技能)的长远发展不利,劳动报酬和技能发展是评价就业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当前我国的就业质量不高;当前我国多元化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以户籍为代表的制度强化了区域、城乡、行业、部门、职业间的分割收益,造成扭曲的劳动力配置,从而整体就业质量水平不高。[20]张勉(2006年)从制度性因素和个体因素两个层面来分析如何影响城市贫困群体就业质量。制度性因素主要从就业促进制度、劳动者权益保护、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三个方面影响其就业质量;个体因素主要从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受教育程度两个方面影响其就业质量,并指出目前中国,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已经基本上是正相关关系。
5 结论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大学生和劳动者就业质量进行了界定,就业质量是关系毕业学生和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收入是评价就业质量的关键指标,其高低、分配结构等既影响个体的工作生活质量又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因此,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对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林:《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者的就业质量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2]刘素华:《就业质量:概念、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载《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第7期.
[3]彭世武:《构建适应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探索》,载《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4]刘世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5]张桂宁:《论劳资关系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6]刘素华:《建立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步骤与方法》,载《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6期.
[7]赖德胜,苏丽锋,孟大虎,李长安:《中国各地区就业质量测算与评价》,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11期.
[8]高兴艺:《就业质量测度及其对就业数量影响的实证研究:1990-2009》,山东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9]李军峰:《就业质量的性别比较分析》,载《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第6期.
[10]刘世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11]李菲菲:《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以青岛某高校为例》,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12]柯羽:《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评价》,载《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4期.
[13]张卫枚:《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分析与提升对策――基于长沙市的调查数据》,载《经济与社会》,2013年第3期.
[14]杨何清,李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载《中国人才》,2007年第15期.
[15]李菲菲:《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以青岛某高校为例》,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16]方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机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
[17]林宝灯:《经理管理类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关系研究――以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2012界毕业生为例》,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18]肖琳:《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