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司管理模式论文

公司管理模式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5 10:52: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司管理模式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公司管理模式论文

篇(1)

论文名称:浅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学院:会计学院

专业: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

学生姓名:yjbys

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企业集团作为若干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最重要的联结纽带是资金。在企业集团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情况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由于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可以综合地反映在资金运动中,有效合理地组织资金活动,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组织资金供应、降低资金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优化资金控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选择适当的资金管理模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问题与模式,以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论文的构思建立在现代企业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的理解基础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探讨企业资金管理的内容和作用,指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着重分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多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并对它们的适用性和现实中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试图提出作者自己对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建议。

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逻辑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图表分析进行了论证。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效率,有利于解决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三、论文提纲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概述

1.企业集团的概念与特征;

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内容;

3.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目标;

4.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原则。

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分析基于图表

1.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常见模式

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优劣分析

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常见问题分析基于案例和数据分析

1.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

2.监管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

3.信息失真,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解决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1.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现金池先进管理技术介绍

2.探索多种监督方式,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3.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减少人为因素,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序号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节点

1、20xx.9.10选题

2、20xx.10.5确定论文题目

3、20xx.10.10开始写开题报告

4、20xx.11.1开始写论文初稿

5、20xx.2.28完成论文初稿

6、20xx.3.30论文定稿

7、20xx.5.15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

[2]伍柏麟。中国企业集团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3]袁琳。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会计之友》,2000年第9期。

[4]马学然。树立资金管理的三个理念。[M],《经济师》,2015年第1期。

[5]赵东方。集团结算中心结算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5年第19期。

[6]任勇。财务结算中心:集团公司集中管理内部资金的有效方式。[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5年第13期。

[7]于增彪、梁文涛。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J],《会计研究》,2002年第8期。

[8]张芳。论企业集团的未来财务管理模式。[J],《上海会计》,2001年第4期。

[9]陆正飞。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财会通讯》,2000年第9期。

[10]CharlesT.Horngren,GaryL.Sundem.WilliamO.Stratton.IntroductiontoManagementAccounting,PrenticeHall,12thEdition

六、指导教师意见

篇(2)

一、选题依据、意义和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理论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成本管理是为解决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存在的,成本管理理论得以存在和不断发展这一事实本身也印证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对企业起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富铁轨枕有限公司节约劳动耗费,增加生产,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盈利。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提供保障。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在成本管理问题上提供借鉴。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和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拓展成本管理功能、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方面,特别是作业成本的应用和结合ERP的实施对成本管理的创新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英国教授罗宾-库珀(RobinGooperand)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关注企业竞争地位和竞争对手动向的变化,从而构成了一种崭新的会计岗位--战略管理会计。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论界和企业界也开始加强对战略成本管理及其竞争情报的应用等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划。这种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是从事物的最初点开始,实施充分透彻的成本信息分析,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比较,来设计产品的成本,从而使成本达到最低,其本质是一种对企业未来的利润进行战略性管理的情报研究过程。

国内:国有企业的成本预算内容不全面,不能发挥预算在成本管理中的指导作用。成本管理比较单一。成本管理的内容由产品成本逐渐向企业成本和战略成本管理发展,理论研究者和企业也在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拟采取的办法

研究内容:从富铁轨枕社会成本分析入手,针对富铁轨枕存在的成本管理的问题,找出影响富铁轨枕的成本管理的因素,并进行整理,结合理论所学和相关文献的理论支承,提出解决富铁轨枕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拟采取的办法:实地调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归纳分析、规范研究等。

四、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及解决办法

难点:成本数据的失真,由于成本核算技术问题可能会导致相关数据偏离真实值。

解决:技术分析与逻辑分析,实地调查。

五、论文工作日程安排

第六周至第七周开题报告准备及开题答辩

第八周至第十周撰写论文提纲整理资料外文译文

第十一周论文初稿

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论文修改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论文定稿、答辩准备

第十六周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1]冉秋红。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方法与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1,(05)。

[2]于婕。基于客户价值创造的营销成本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

[3]张智洪。战略成本会计在黑龙江省制造业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4]韦德洪,王珊珊。成本管理系统的柔性研究[J].会计之友(下),2015,(01)。

[5]葛兆强。战略管理、银行成长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5,(01)

篇(3)

关键词:供应链;B2B;电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1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一)供应链管理模式整体构架。X公司的集团母公司是一家有着80年历史的跨国元器件制造型企业。X公司产品相对国内制造商有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但相对价格较高。X公司在部分产品线的市场份额上占有领先地位,但不可否认在部分产品线上也正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夹击而市场表现不佳。因此,X公司在提品差异化的同时,也始终强调严格控制成本结构,而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目标自然要和公司战略保持一致。

(二)现有信息流管理模式。X公司内部通过ERP系统的销售模块和财务模块分别管理内部销售相关信息,销售和客服模块的信息实时地自动流向财务管理模块。工厂另有MRP系统管理生产相关信息,X公司和各工厂间每晚进行数据交换来进行订单相关信息共享。因为商流是介于工厂和总部,总部和X公司之间的三方贸易,而这三方的财务管理是相互独立的,各自的财务系统均不与X公司进行数据交换。

(三)现有供应商关系管理模式。在X公司多年经营发展历程之中,通过严密的择选过程和深入的考察,使得X公司与一级商之间的关系表现稳定,过去十年之中只有少数几个商退出合作。目前从X公司的业务流程看,已经构成了一个以X公司为核心企业的完整供应链,其中上游企业是A集团公司作为X公司(上海)的产品供应商、而其下游企业是以商和各行业需求元器件的厂家企业为中心的销售终端。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供应链管理模式整体构架问题。在未来B2B电子商务平台上,经X公司认证通过的客户数量至少达到一千五百家以上。在将来新增客户价值未知的情况下,建议先要考虑如何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避免因为客户数量的增加而带来成本的飙升和浪费的产生,要始终围绕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目标一一用最低的总成本来实现最优化的供应链绩效来开展工作。

(二)现有信息流管理模式问题。虽然X公司自身拥有ERP和CRM系统,X公司的客户也多半拥有自己企业的管理系统,但是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X公司的系统也没有开放全部或部分权限给客户访问相关内容。特别是对于商来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被定位在竞争关系上而忽略了实质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强烈的竞争意识无形中拉大了彼此间的距离,降低了彼此问的信任感和责任感。

(三)现有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问题。公司现有的销售网络通过15个城市的分支机构和30多家商来覆盖全国,但是受到销售力量的地理分布和规模的限制,无法覆盖所有区域,特别是西部等新兴经济区域,也无法覆盖到为数众多的中小微型生产厂家。预计新的销售渠道将给目前的商业务带来较大的冲击,因为未来B2B电子商务平台将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为任何一位客户提供随时在线的各种服务。

X公司目前与内部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程度高,处于合作伙伴关系,但是与外部OEM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程度低,处于契约关系。这一水平的合作关系在未来B2B供应链中将要受到挑战。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构

(一)B2B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整体构建建议。(1)B2B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核心目标:用最低的总成本来实现最优化的供应链绩效。(2)B2B供应链管理的协同策略:以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为主要手段。采用VMI模式,将未来B2B供应链上的生产、销售、库存和配送等业务在上下游企业之间进行调整。(3)采购和库存:采用订货型生产和备货型生产,推拉结合的混合策略。

在X公司B2B供应链中,网上订单的引入,使得客户可随时在线下单。基于上述订单生产和备货型生产相结合的策略,允许客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现货交易或是订单交易。如图1所示。

图1 X公司B2B供应链管理推/拉式流程

(二)信息流管理模式的重构建议。(1)借助X公司未来B2B电子商务这一平台实现供应链的信息共享,使得集团内外部制造商、商和客户、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等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根据不同的访问权限设置可以随时掌握整条供应链的相关部分信息,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共享,保证链上各企业整体高效的协调运作,大大提高X公司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实力。(2)将X公司的企业采购、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通过B2B供应链管理实现物流管理过程的电子商务化,有效集成并处理与物流有关的信息资源和海量数据,提高了物流的实时性和可跟踪性。(3)将X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纳入B2B供应链管理模式之中,使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化成为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三)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重构建议。相较于X公司的内部供应商,目前X公司对国内的4家外部OEM供应商实行了差异化管理。考虑到和这些外部供应商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和绩效,也为了 VMI协同模式的顺利开展,建议X公司将这4家外部OEM供应商定位于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互信合作水平,达成X公司B2B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四、结束语

论文重构了X公司B2B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建议,包括运用VMI模式和信息共享为主要协同策略,整合出面向未来B2B电子商务环境的新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该模式对X公司来说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作为一个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实例,希望能给有志于开拓电子商务的同类企业带来一定的参考借鉴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桂学文.电子商务物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建筑工程,完善

 

ISO9000 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Standard Organization)的关于质量、管理以及认证体系的标准化系列文件。在一系列文件中,阐述了关于如何进行标准化的生产、组织、协调与管理的方法。

一. 实施和完善体系是为了加强与世界不同经济管理模式之间的沟通

实施和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不同经济管理模式之间的沟通,以及不同经济或生产领域间的大范围合作,以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世界各国以及不同的经济或生产领域存在着不同的互补性的优势,然而,对于不同国家以及不同领域,各种管理模式、组织形态以及文化背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有时相互间的合作犹如互不兼容的计算机软件。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对于各种合作必不可少的单元要素与程序间的可比性统一原则。

二、标准化体系的理论构成及差异

ISO9000 系列标准以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论文参考。

依据系统工程的理论,对于任何宏观事物(系统),均可以进行微观层次的分解,成为在特定组织结构支持下的微观要素的统一体。对于不同的宏观事物(系统)之所以产生差异,是因为:

1.要素相同,但组织结构不同;

2.要素不相同,组织结构也不同;

3.要素不相同,但组织结构同。

因此,对于不同的宏观事物(系统)间存在着的各种交流,有形或无形的,信息或产品,宏观事物的差异性为其交流设置了各种障碍,如不同轨距的铁路网,形成了各种限制。所以,将所有宏观系统的要素与组织结构进行可比性方面的统一化与标准化,既保证要素单元体的可比标准化、组织运行的标准程序化,从而保证有效的与多样的宏观组合的同时,也保证不同系统间可比性的统一,以确保不同体系间的有效交流与合作。

要素单元体的可比性标准化是犹如不同比例模式的立方体单元,经过不同的组织方式,就可以形成不同的宏观效果。整体项目就相当于宏观效果,而其分部分项工作就相当于微观单元,在社会化生产的当代,社会分工使得单元工作由全面社会协作来具体完成成为可能。

三、标准化体系在建筑施工企业实践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投资方的业主、作为执行方的承包商、工程监理工程师、材料供应商、建筑设计师、工程造价师等要进行多边的合作。因此,能否形成相互间可以沟通的外部的基本协调原则以及各部门内部运行体系的可比性的统一,是工程顺利进行与成败的关键。

根据标准化原则的基本思想,对于不同合作各方,要从四个表现方面来加以协调,从而保证“接轨”:启动责任制、程序、标准以及识别系统。

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工程项目部的组织结构:

在这个典型的组织结构中,各个职务的责任范畴如下:

(一).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一个项目中的全面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是所有工作人员的代表。

项目经理直接对公司上级主要领导负责,公司各辅助部门对于项目经理工作要全面配合、支持、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项目经理在项目工作进行中,负责与合作方(业主、咨询、设计、供应)协调工作。除项目经理外,一般规定项目组中的任何人或部门不能参与此方面工作,除非获得项目经理的同意与授权。

项目经理的一般控制性工作分为三方面:

1.工程进度的全面掌握与控制、及时调整工程进度,保证工程各部阶段及整体按期完成。

2.工程质量的全面掌握与控制、保证从原料、设备、工艺工序、工人及环境各方面上满足标准要求。论文参考。

3.成本投入的控制,保证以最小的投入、最高的效率完成工作内容,同时测算出每一工作子项目的基本消耗、成本。

(二).项目经理办公室与项目副经理

1.项目副经理一般辅助负责项目控制性工作中的一项或有专门的授权范围的工作,如商务与公关等。

2.经理办公室负责处理各种常务行政事物,包括:筹备会议、准备文件、材料、工程信息调查;为专项工程师提供有关技术资料、文件检索;为项目提供后勤保证。论文参考。

(三).现场工程师

当项目经理不能常驻现场时,现场工程师是项目经理在现场的全权代表,负责处理项目组现场事务。

(四).专项部门

1.经营部,从事商务事宜及测算,例如:工程有关商务以及营销活动;测算完成工程量,工料测量;综合测算成本、消耗、以及进行索赔计算;工程近期需求计算。

2.技术部,负责技术指导及协调:施工工艺、工序商讨与制定;施工方案的协调;现场定位与测量;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施工安全监管。

3.合同部,负责合同与档案处理:合同与合同文件处理;各种档案处理与分类保管;各种信息检索与收集。

4.劳务与人事部,负责劳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保障、培训与考核等行政工作:出勤考核;工资定级分发与考核;劳动保护与检查;工作培训计划;工作人员招聘。

5.供应与保障部,负责项目小组的各种工作所需的材料的采购供应,后勤保障,安全与保卫等。

(五).工作班组

由专业技术工人与劳务工人组成,由技术部进行技术指导,由劳务人事部进行行政领导。工作班组可以由社会专业分包与劳务分包公司来协作完成。

四、完善实施 ISO9000 系列标准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首先要保证小范围的,某一层次内的协调与统一。如公司内部,组织内部。

(二)要注意与社会其他各部门的协调与统一,与社会同步进行,不宜过度追求西方国家的管理模式。因为我国普遍管理水平的制约,国外先进的模式不一定都能适用于我们国情,要保证是最好的模式,首先要保证其先进的合理性与适应性。

(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关键。制度对于工作效果,犹如堤岸对于水流的效果,是确保工程顺利竣工的防堤。

(四)不能只注意形式化,要认真从公司到基层落实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实质;保证和完善各部门分工去迎接来自世界不同经济的挑战。

篇(5)

关键词: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一、.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不足

在绩效考核实践中,仍有部分电力企业绩效考核的传统方法是所有员工采用同一的考核量表,考核的实质性内容缺乏区分度,没有考虑不同工作性质和不同层次岗位之间的差别。论文格式,考核。缺乏对不同岗位的针对性,无法体现企业的战略导向,指标标准的设定过于宽泛,不容易掌握,使考核流于形式。论文格式,考核。在选择考核主体的时候,一般是民主评议的工作方式,由企业不同层次员工代表对被考核者进行评议打分,这种方式转移了考核中容易产生的人际关系矛盾,很多代表并不了解被考核者的工作情况,因此考核结果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考核一般间隔期限很长,有的甚至仅仅每年进行一次,根本无法有效获取员工信息,缺乏有效的绩效沟通,更不用说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思路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笔者认为要遵循“稳中求进”的原则,针对电力企业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但有一定目标管理经验的实际情况,采用以目标管理模式为主,多种管理方法结合的方式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笔者的具体设想是根据企业战略分解“企业——部门——个人”的目标体系和“企业——部门——个人”的指标体系。在分解的过程中,运用 BSC思想分解企业指标体系给部门,用“流程分解法”[27]再将部门指标分解给个人,构建公司的绩效管理模式。

三、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

绩效指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所以,绩效管理方案必须对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做出说明,并建立相适应的绩效指标体系。

绩效管理是战略目标实施的有效工具,绩效管理指标应围绕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而不应与战略目标的实施脱节。只有当员工努力的方向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时,企业整体的绩效才可能提高。

(一)建立企业绩效指标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一强三优”(“一强”,就是电网坚强, “三优”就是“资产优良”、“业绩优秀”、“服务优质”)的战略目标,各级供电企业都要执行为完成这个战略目标的各种措施。笔者在制定绩效指标时主要运用平衡记分卡的思想和目标分解法将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建立相应的企业绩效指标。论文格式,考核。(如图1,公司战略指标分解示意图所示)

图1,公司战略指标分解示意图

(二)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指标

1.部门/分公司绩效指标

由于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一要充分体现公司战略、策略及其相关的关键绩效指标、重点工作任务的执行;二要体现公司的系统管理和工作创新,以推动公司经营管理系统的提升和改善,为公司的经营目标实现提供系统的保障;三要基于组织绩效管理的特性,体现组织绩效管理的结果导向。因此,部门的绩效指标重点是关键绩效指标、围绕关键指标开展的重点工作任务和体现部门的基础管理要求等三个方面(表1,部门/分公司绩效主要内容)。由职能部门结合公司“一强三优”企业战略经营目标,运用目标分解法从职能管理和职能实现的角度,提出各部门具体的关键绩效指标及其目标、评价标准等。

表1,部门/分公司绩效的主要内容

篇(6)

关键词:企业水电 管理模式 思考 实践 重要性

企业的水电管理模式对于更好地利用水电资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也对企业本身有着一定的影响。国家不断重视起企业对水电资源这一方面的利用情况,将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事情提到了日程之上,企业作为水电应用的另一个主要群体,国家逐步重视起企业对于水电资源的应用情况,也逐步打造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企业,电力企业是监控所有企业的能源应用情况的,因此这就需要最有效的水电管理模式,当然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水电管理的事情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完善管理之所出现的漏洞,促进水电资源的进一步管理。

一、水电管理模式对于国家和企业的重要性

为了顺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企业就需要实施水电管理,完善的水电管理模式,有利于国家的监控,同样也有利于企业本身的发展,水电管理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水电管理模式对于国家政策的落实,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企业实行比较完备的水电管理模式,这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将水电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落实,水电资源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做好了企业水电管理工作,才能将水电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国家的监管工作也变得简洁省时,以保证了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保证了国家未来的发展,同时也是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2、水电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也同样重要,水电管理模式自身就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水电管理模式做好了,就会使国家在监管中省时省力,同样对于企业来说,控制好水电的应用量,就可以使公司节省了一部分在水电上应用的资金,同样好的管理模式也会节省公司的人力物力,保证公司将资金以及人力物力投入到其他工作发展之中,从而落实了国家政策,也将促进公司的更好发展,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3、管理模式不仅是一家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促进国家发展的一部分,而在企业水电管理监控方面,主要负责的就是水电企业,他们掌控水电的发配与监控情况,对于水电企业来说面对所有企业的水电应用情况,是一个很庞大的任务,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模式将水电相关的一系列信息系统的管理起来,从而促进水电公司的管理进度,这也是水电管理模式的一项重要作用。

二、目前企业水电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也不断紧张,国家对于水资源也在不断的重视起来,企业也在逐步实现水电管理模式的落实,但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当然在企业的水电管理模式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影响着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

1、目前企业的水电管理模式中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企业虽然响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响应党的号召,建立了水电管理模式,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不足的地方,企业水电管理模式的不完善,就会导致模式无法真正实施下去,在公司中水电管理模式形同虚设,对于公司的发展也起不到有效的作用,企业的管理高层可能意识到了实施水电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但是下层员工无法实施到位,同样也会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2、企业中本身与国家的重视还不够,导致监督的不力。虽然国家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如果国家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的话,这个水电管理模式同样也不会引起企业的重视,这就会出现水电应用的监督不力,造成随意应用水电严重浪费的现象,同样国家重视到了,但是企业没有监督的力的话,就会使水电管理模式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对于水电资源的严重浪费,就会对我国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3、企业节约意识的不够,导致模式无法深入到各个阶层。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企业的发展中节约也是关键,企业如果节约意识不够到位,管理模式就无法真正的运作起来,同样在企业各个层面也就不能深入的完成下去,从而导致了水电资源的严重浪费。

4、企业对于水电管理的负责者不明确,定位也不清楚。首先,企业的水电管理工作是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才能完成的,但是由于一些部门没有明白在公司水电管理模式中本身的作用,就会导致水电管理无法完全做好节约水电的工作,部门无法明确自身应该负责的事情。这就成为企业水电管理模式中有一个不足的地方。

三、企业水电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首先,企业要秉承国家的规定,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是在响应国家的号召的必然之举,我国的货架电力公司颁布关于《中国一流管理的电力公司考核标准(试行)》的有关通知,从而将企业的水电管理落实到实处。

然后,首先就要得到国家与企业足够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电管理模式得到有效实施。水电管理企业主要就是管理各企业的水电应用情况,想要保证企业管理的正常运行就要将水电工作完成好,解决好在企业水电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完善企业的水电管理机制。

1、国家要建立一个宣传平台,鼓动企业人员参与其中,大力宣传节水的益处,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企业水电管理模式当中。

2、企业要加强科技管理,创新企业水电管理模式,是实现节约水电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的使用,并且使操作管理更加准确,到位。也达到了节能减耗的目的。

3、更要使国家和企业做好制度的保障,深化企业的管理工作,在运营的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建立科学并且严格合理的水电管理制度,加快水电管理模式的运营,国家也要制定好企业水电应用的指标。

总结:节约水电能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然也需要企业各部门人员的配合,明确本身的责任,制定更加完善清晰的水电管理模式,当然国家也要重视起企业的水电管理情况,这也是响应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科技力量作为依托,创新式发展的重要来源,从而保证企业水电管理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骆坚强;;水电站管理信息系统(MIS)浅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年05期

[2]何平;赵舸;杨睿;刘浏;高波;刘锟;张天金;薛成伟;陈伯瑜;赖兆奕;陈新喜;;福建三钢钢松转炉炼钢厂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应用[A];冶金轧制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向玉春;叶建元;谢斌;;基于Web技术的人影作业信息实时上报系统[A];第三届湖北省科技论坛气象分论坛暨2005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5年

[4]彭天波;;襄樊电厂尾水电站安全经济运行模型与应用[A];南方十三省(市、区)水电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篇(7)

关键祠:养护管理模式;农村公路

中图分类号:U4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陕西省农村公路管理模式现状研究

目前陕西省农村公路的养护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原始模式,陕西省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公路属于这种养护管理模式,其具体的管理模式主要由各地的村委会决定,大多数农村公路是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进行养护的,部分等级稍高的农村公路则多由村委会统筹资金进行养护,但无论上述哪种养护模式,都与农村公路大规模建设的现状不协调。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着影响着陕西省农村公路的发展历程。

第二类模式是过渡模式,在陕西省主要城市周边地区,已经逐渐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省道为主要连通道路,农村公路为“毛细血管”的连通模式,且其管理模式正向着管养分离的模式转变,但尚未转变彻底,所以称之为过渡模式。其具体模式包括片区管理模式、分级管理模式和重点管理模式三种。

第三类模式为成熟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彻底实现了管养分离,将农村公路进行市场化管理,物业化操作,形成了内部监督、激励,外部具有竞争压力的机制。成熟模式具体包含两种不同的实现形式:联合管理模式及内部管理模式,联合管理模式有机的联合了主要主干道路资源,按照“大交通、大公路、大养护”的干线支线一体化思路,有效的利用资源,降低了农村公路的养护费用,提高了农村公路的养护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养护的效率。内部管理模式是以“管养分离”为原则,杜绝了管理部门与政府部门的交叉,实现了完全市场化的养护,有效的提高了养护的质量,降低了养护的费用。

2陕西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理想模式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成熟模式应该是陕西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理想选择,但实际上成熟模式中的两种实现模式更有优缺点。若将两种模式进行交叉运用,充分发挥两种模式的优点,这将会最大程度的实现管养分离,同时又实现了部门的精简,稳定、统一和高效。这种联合管理模式的内部化的养护管理模式是种理想模式,自然也是陕西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理想模式。

陕西省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模式具有下列优点:

(1)为农村公路的市场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培养了多个养护单位,加上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势必会形成与干线资源进行竞争的局面,大大的提高了农村公路的养护水平及养护效率。

(2)同时可以将干线资源作为单独的单位,直接参与到已经形成的农村公路养护市场竞争中来,可以发挥起优化农村公路养护市场的作用,同时可以降低养护费用。

3陕西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发展思路

陕西省属中西部偏贫困地区,其农村公路正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该省大部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即原始形式,所以陕西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发展应正视相对落后的现实,从原始模式出发,想着理想模式转变,这其中需要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细细分来可以视为三大步,第一步为原始模式向过渡模式转变,第二步为过渡模式向着成熟模式转变,第三步为成熟模式向理想模式转变。

原始模式向过渡模式的转变在整个养护管理模式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下一步的成败。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模式既要脱离单一的、低级的原始形式,同时需要为向成熟模式的转变打好基础。在过渡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陕西省各地区农村公路初始养护管理模式的特点与基础进行区管理模式、分级管理模式和重点管理模式三种过渡模式的对比分析,选择适合特定地区的过渡模式,并进行过渡模式的风险预估及避免措施。现给出三种过渡模式的常见风险及避免措施:

(1)片区管理模式:其风险在于在尚未形成市场化的条件下,无法实现管养分离,其实施过程中有着未知风险。其避免措施可以考虑成立单独的养护责任制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同时可以为日常养护管理的趋向探明道路。

(2)分级管理模式:面对级别较低的农村道路,其养护主要为路肩整修和路面保洁,同时路基养护一般是养护公司承担,而路面保洁主要为乡村级公路管理部门,随着农村公路等级的逐渐提高,更多更细的公路养护工作是村级管理站不可能具备的。其解决办法是养护公司在养护中逐渐积累经验,逐步接受农村道路,节约自己,提高养护效率与效果。

(3)重点管理模式:其风险是内部形态市场化,其“内部”表现在固定范围与农村公路本身,从长远看,垄断会使得养护公司在养护质量上越来越失去优势。避免方法是向农村公路的其他发展领域延伸,同时超越农村公路,向干线公路养护进军。这种方案有利于市场形成竞争,最终成果会体现在农村公路养护质量上。

过渡模式向成熟模式转变需要在过渡模式充分铺垫的基础上,相对于过渡模式的困难,成熟模式的形成显得相对容易,可以说是过渡模式成功后必然水到渠成,区分过渡模式与成熟模式的标志是“管养分离”。现给出两种成熟模式的风险识别及避免措施:

(1)联合管理模式:干线资源的获取需要政府政策及必要的外界条件的支持,常见由于农村公路责任小,等级低而忽略农村公路的养护。其避免措施是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农村公路的收编,同时将主干线的资源作为独立的单位参与市场竞争,有效解决养护困境。

(2)内部管理模式:其风险在于对于养护范围内的经济条件及社会环境要求较高,养护公司的经营风险等。其避免措施有限,一方面依赖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放开养护公司的经营范围,依托政府的政策优惠,放开思路,全面发展。

成熟模式向理想模式的转变就是要两种成熟模式的交叉,在加强爱各自优势的前提下所形成的有效的理想化的管理模式。结合陕西省现有农村公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联合管理模式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尽管目前专业养护公司只是在一些经济状况优良的县区试点,尚未流行,但却是未来公路养护的必然发展趋势,专业养护公司依靠雄厚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在今后的农村公路养护中必将发挥关键作用。

4结语

陕西省目前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基本上为原始模式,制约着陕西省农村公路的发展,而理想模式为联合管理模式和内部管理模式的交叉模式,要想实现理想模式,需要进行三个步骤,即为原始模式向过渡模式转变、过渡模式向着成熟模式转变、成熟模式向理想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王志君.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方案研究与应用[J],山东: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5

[2]曹森.农村公路: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N].北京:中国交通报,20060706

[3]缪凤.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革新探讨[J].北京:科技促进发展,2010.4:5-8

[4]花屹,万丽.浅议公共财政框架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问题[J].武汉:交通企业管理,2007.2: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