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政治生活论文

政治生活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4 15:15: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政治生活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政治生活论文

篇(1)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涵义策略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只注重从知、情、意、行四方面人手,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正确的品德行为。一堂课的教学都是从外到内,自上而下地灌输.教师成为“知识的搬运工”。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发生严重脱节.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而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无力,从而使学生感到厌倦,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造就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因此,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是使课堂唤发生命力的首要前提。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可见,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为基础设置三个课程模块,并与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为主导的生活和哲学并列,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设计为四大模块。这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独特性质和内在价值,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那么,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以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关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涵义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1.教师:立足生活,改造教材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政治书本知识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中的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用以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政治学科知识的联系.瞄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以此来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但由于教材中呈现的案例有的与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在高二《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中,笔者大量地加入了本土的“宁村抬佛”汤和文化、“张璁文化”、“永昌堡抗倭精神”、“温州鼓词”等内容,与课本的相关内容有机整合。

2.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教学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教《经济生活》模块“股票、债券、保险”一框内容的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任务:到本区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收集有关资料;丰富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通过观察与采访,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同时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上课时,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味浓、趣味性强。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根据多年来政治学科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三环节教学模式”。

1.激活生活经验,置疑导入

教师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由于学生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的办法,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从而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状态。例如:在学习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模块“意识的作用”一节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物质要决定意识。那么大家思考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建造的校友楼,在建造前要先有图纸,然后根据图纸去建造,那是否意味着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呢,在造楼的过程中,图纸(意识)究竟起什么作用呢?教师顺势提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意识的作用”。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的思维泛起涟漪,从而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2.创设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置疑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感。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根据知识的具体特点和实际的教学条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生活情境作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平台。

第一,创设直观化的生活情境。教师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结论——体验成功,学习终身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方法。在学习《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课前调查龙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包括皮革、不锈钢、电器等发展状况。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我向学生展示一些直观的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合作交流使他们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快乐。第二、创设体验性的生活情境。教师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现场体验.有话可说.有情可感,深刻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小记者”走出课堂,采访龙湾区相关企业、领导干部和村民,调查本地环境变差的真正原因。“小记者”争着向有关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提问.比如:你们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们认为实行什么措施才能有效制止环境进一步不受污染?环保局或政府来此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吗?有没有试着改变环境,等等?采访回来后,在课堂上大家又对自己的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评论,评出“最有价值”“最有深度”的问题奖项。接着,教师趁势提出问题,运用调查资料,并结合有关内容,分析局部经济利益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给学生以无限的情趣。

3.总结升华知识,服务生活

总结能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思维方法科学化,使情感体验逐步升华为价值观、人生观。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地总结学习过的知识、使用的思维方法以及涉及到的人生道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要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巩固练习题,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发展情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发展。例如在学习了《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框以后,在同学生共同总结了课堂的内容以后.让学生去分析龙湾当地养殖业的实际问题:为什么前几年价格很高的文蛤,今年价格比较低,为什么前几年收益丰厚的养殖户,今年却陷入困境,有的濒临破产?如何才能使养殖户尽快地走出困境?这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明白了价值规律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生活化教学要把抽象的学科知识还原于生活,使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完善。学生通过学用结合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三)课后延伸生活化

篇(2)

论文摘要:西方“公民文化”之政治文化传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组成部分。其公民文化从古代、经欧洲中世纪至近现代,经历长期涵养涵育过程,其前提是公民身份在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和民主政治曲折发展基础上的确立,其内容主要是在西方社会历史条件下,公民自由、权利义务、民主和法治等政治价值观的树立。就其在各国的实现而言,至今离其理想诉求和理念要求差距仍很大;但从普遍可以借用、借鉴的概念、理念、意识、观念而言,值得认真研究,吸取其理论和实践上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其重视公民文化建设的经验也应引以为参考。

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我国政治学界对公民文化间题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展开了持续近20年的研究和讨论,取得一些进展,但至今未取得共识。公民文化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基础性内容,公民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主体,公民文化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从世界宏观角度说,公民文化的形成,始于西方古希腊,经中世纪,近代直至现当代,西方各国迭经政治变迁和政治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演绎,其公民文化持续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从人类政治文明的广义视角审视,西方“公民文化”之政治文化传统有许多可供参考、借鉴之处。本文就此简要论断和评价,就教学界人士。

公民身份的确立是公民文化形成的社会主体性根基。公民身份的确立是指公民作为政治生活的主体和国家构成的基本单位而存在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从西方社会史上说,西方社会进人奴隶社会后,经历了城邦制度、罗马帝国、封建国家和近代民族国家几个阶段,在每种社会下,个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局部性差异,但其共性有着历史继承和不同时代创新关系。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不争的史实表明,古代希腊、罗马社会创造并奠定了西方在个人与国家关系上,即个人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个人为本位的基础。全世界的史学家都认可的一点是:古希腊、罗马社会留给西方近代社会的宝贵政治财富、政治珍品之一是它的民主共和制度,而公民的产生、存在及其政治参与,以及由公民政治实践形成的公民文化的核心、主导政治观念—公民观念,正是西方古代民主共和制度的最重要、最根本性内容之一。

在古希腊,公民(polite)的原始本义就是“属于城邦的人”。当时,自由人包括公民、外籍人、妇女等,但自由人中只有公民才属于城邦国家的人。在人们的意识中,公民属于城邦,城邦也属于公民。城邦国家是公民的集合体、联合体、共同体,城邦作为公民的组织,公民之所以组合成城邦,是为过公共政治生活,实现正义的价值目标。据此,一个人的公民身份也就是意味着他自然享有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权利,其他人没有这个身份,当然也就没有这个权利。在古希腊社会,公民身份来自血缘关系,当时的法律规定,只有父亲为城邦公民的成年男子才有公民身份。然而,公民身份来自血缘关系,但血缘关系只限制在家庭和经济生活之中,并不涉及公共生活领域。罗马法虽然有亲属权的规定,确认父亲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但同时也规定:“家庭权不触及公法”,从而将人的身份区分为“家人”和“公民”,这是西方社会公民身份确立和存在的前提。亦即一个人“私”身份和“公”身份是严格区分开来的。

在欧洲中世纪,公民的政治角色被“臣民”取代。随着城市的发展,新兴起了市民阶级和市民社会,他们按照民主共和制形式建立起城市共和国,公民又成为城市政治生活的基本角色。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公民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角色扩展到整个西方社会,并在各国宪法中明确确认公民身份,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它表明,与希腊、罗马不同,近代西方社会的公民身份不是因血缘关系而取得的,公民权利也不是由身份而来,而是由立法予以确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角色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性变化,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转换。在人定法中提到的一切形成的身份都起源于古代属于家庭、家族所有的权力和特权(家父权),而社会契约乃是独立的个人“自由同意”的产物。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公民身份和公民政治权利的依据在不同历史时期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公民作为公民参与的公共政治的主体地位和公民作为“政治动物”构成国家的基本单位,从古代至近代是一脉相承的。

西方社会发展史造就了公民,同时也造就涵育了公民特有的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观。在他们的观念中,不论是城邦国家还是近代民主共和国,都是公民自由同意建立的公民联合体、共同体,那么,热爱自由、追求自由自然是西方公民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是西方公民文化的核心政治生活理念。这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西方人自古以来就将自由看做是人的一种不可剥夺、不可侵犯的权利,因为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在古希腊、罗马,自由就是公民的最基本权利,自由权被理解为公民在公共政治生活中自主、自治、政治参与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由于习惯而凭身份具有的一种资格,即凭公民身份参与政治生活的资格,这种资格(自由)是凭公民身份取得的,因此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亚里士多德说:人在本性上应该是一个政治动物,就是对这种观念经典的总结和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是,既然公共政治生活是人的本性需要,那么,参与政治生活也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而然享有的不可剥夺、不容侵犯的公民基本权利。

古代希腊人对公民自由权利的认识,不仅影响到罗马、欧洲中世纪,而且对近代西方社会人们的自由观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由于时代不同,近代西方社会对公民自由权利的认识同古代希腊社会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是,在将自由视为依据人的本性而具有的一种权利这一点上是共同的或一致的。近代西方流行的,世纪人们普遍认同的天赋人权论就认为生命、自由、财产是人自然享有的,不可剥夺、不容侵犯的权利,人们正是为了保护这些权利才经同意通过契约组成国家,制定法律,而国家和法律的基本目的是保护个人自然拥有的这些权利。

西方人自古以来,在其价值体系中,将自由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从古代到中世纪直至近代现代都是如此,“不自由,毋宁死”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中追求自由这一人生最高价值并与之战斗的精神的集中概括和政治情感的热切表达。希波战争中,雅典统帅弥提阿狄斯在马拉松战役前,即用自由激励公民们为祖国去战斗:“雅典将披上奴隶的枷锁,还是永远保存其自由,关键就在他们自己身上。近代,卢梭的“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一名言,有力地激起人们反封建的斗志,为实现自由这一人生最高价值而奋斗。值得一提的是,西方人的自由价值观,反映出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强调“自我”、“个体独立”、鼓励个性发展、崇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倾向,这种倾向在传留至今的西方政治思想家的著述中显而易见。

苏格拉底最先指出,人必须从他自己去寻找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我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亚里士多德更简明精要地指出:“人是自由的,他为自己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存在。正是基于这种自由的价值观,推动、促进了西方社会人们的平等观念和法制观念。按照西方政治思维逻辑,既然自由是人的本性要求,那么人人都是自由、独立的,因而人人也是平等的,即大家享有同等的自由。因此,自由与平等互为前提、互为因果。反映在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中,自由观念和平等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亚里士多德在分析政治家的权威时,就将平等和自由联结在一起。他指出,政治家的权威和家长制、君主制的权威决然不同。政治家的权威是“平等的自由人之间所托付的权威”。当然,西方人把自由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同时将平等也作为要实现的价值目标。但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现代,甚至迄今为止,人们追求的理想的自由、平等的价值目标也始终没有真正实现。不过,平等观念作为一种理念、理想,在西方人的政治心态中是一直明确地存在着的,而且流传至西方社会以外的世界各个角落。其作为公民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共同追求的与自由联结在一起的普遍价值。与此同时,西方人对自由、平等的价值诉求,也和对法律、法制的认知联系在一起,形成尊重、服从法律权威的习惯、观念、精神,成为公民文化中“自我强制性的内容”。人们普遍地共识:公民的自由并非不要约束,自由必须服从法律,接受法律的限制。因为,法律是公民共同同意的公共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公共意志的体现,公民服从法律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就是服从自己。西塞罗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为了得到自由,我们才是法律的臣仆。它集中反映了西方人崇尚法律、法制、法治的“自我意识”和尊重法律权威,服从法律习惯的政治心理,以及将平等的价值追求,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政治生活理念和公民崇尚法律的精神。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中的公民文化的主体性内容是公民权利义务观念和民主观念。从其形成的历史流程而言,时间久远,影响深广。

西方社会,公民权利义务观念是以公民个体的权利主体地位为基础的,在权利义务关系上,是以权利为主位的。在整体与群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基于个体自由是人的本性、本质特征的认知,强调个体独立与自主,个体自由、个体人格的存在又是和个体的私人利益,尤其是对物的占有权即所有权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从梭伦立法、罗马私法、英国大、近代西方各国宪法、民法中,清晰可见,也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一贯显示的一个特点。

西方历史上和现实中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同契约观念紧密相连。契约观念源自商品经济的发展。希腊城邦时期,契约活动还仅限于经济领域。随着希腊城邦的解体,公民从城邦生活中分离出来,开始出现以契约解释国家起源的观念。古代罗马,由于平民在与贵族的斗争中不断以法律确认其斗争成果,契约观念也发展起来。欧洲中世纪时,在以君主为核心的封建等级制底下,契约关系和契约观念也没有中止其发展,相反,正是契约观念催生出暴君可抗的思想。至西方近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巨大发展,人们的契约观念被理论化,契约理论成为解释国家、政治社会产生根源的通行理论。人们普遍认为,政治社会乃是享有自由、生命、财产等自然权利的人们共同约定(同意)的产物。人们通过契约立国,不仅建立了政府和法律,也取得个人的公民资格,政府和法律旨在保护、保障公民权利,个人在订立契约时,放弃了白己惩罚他人的权利,承担了服从法律和政府管理的义务。公民怀持契约观念,其意义在于:其一,它确认公民个体在公共政治生活中的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契约作为个体的一种自由、自主参与的活动,是个体独立意志的体现。公共政治生活包括建立国家、政府、立法,是众多个体自主选择,共同同意选择的产物,公民个体必然是独立自主的。其二,它使权利和义务在公民个体身上实现了有机的统一。订立契约的前提是享有多种权利的独立个体的存在,契约的内容是双方为了各自利益的交换。每个个体在契约中都承诺放弃原有的一部分权利,以建立公共权力、法律,也就承诺了个体自愿承担起服从公共权力与法律的义务。每个个体建立契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民个体的权益,政府也就承担起保护公民权益的义务。对此,卢梭指出:“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西方社会人们的权利义务观念又是和法律、法治观念紧密相连的。

一般认为,法律是公民整体意志的体现,是公民公共意志的记录,是公正的权威。基于这样的认知,西方的法治主体—公民法治主义的法治观便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其基本内涵是法律体现公共意志的意志普遍性和主体对象的对象普遍性;政府只能以既定的向全社会公布周知且经常有效的法律进行统治和管理;政府执法的目的只是为了人民的和平、安全和公众福利。法律将公民权利义务统一起来,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并得到法律的权利卫护,又要履行法定义务,从而形成有效地法治局面。

篇(3)

[论文摘要] “理念”一词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其回归与发展为当代政治学科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与研究路径。其中,理念与制度的结合很好地弥补了制度变迁理论中动力不足的缺陷,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一、理念的渊源与复兴

说到“理念”的历史渊源,不得不提到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柏拉图。在他看来,“理念”是离开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是永恒不变的,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了批判与继承,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理念理解为推动知性产生到超越经验的纯粹理性;黑格尔在《小逻辑》里将理念称为“自在而自为的真理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1];……等等。在上述历史线索中不难看出,“理念”一词在唯心主义学派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其内涵也随着唯心主义的发展不断地丰富起来。

随着近代辩证唯物主义的兴起并逐渐成为哲学主流话语,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物质世界”,强调其对“意识”的决定性作用,拒绝那种超越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理念”,从而“理念”一词在学界研究中也走向了落寞。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逐渐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其中影响较大的建构主义站在相对主义的哲学立场上重新强调了主体认知的重要性,力图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进行解释与分析,这为“理念”的回归带来了新的历史契机。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首先在政治学科中的国际政治关系研究方面占据了主流地位,之后,很快蔓延到其它的政治分析领域,形成了政治学科的建构主义模式;其核心思想认为决定政治结果的既不是观念也不是物质因素,而是观念与物质因素间的互动对政治后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理念路径的基本模式

在理念路径中,其核心问题就是理念如何影响政治行为。它认为,政治行为既是行动者的动机、利益和偏好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环境提供机会及限制约束的复杂后果。这种观点被认为有着很大的进步性,其把动机、利益和偏好都当成了变量,这与政治现实更为切合。进而,它阐述了理念路径的核心分析点对政治现象中的“利益”概念进行了重新认识。它强调利益分为两个层面的,一是客观的利益,二是主观对客观利益的认识,并且这两者在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那影响政治行为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呢?对此,科林·海在唯物主义“背景物质利益行为”[2]的解释模式基础之上,发展了一种“背景‘现实’或物质利益对物质利益的认知行为”[3]的建构主义模式。虽然这种模式更符合实际政治生活状态,但其最为明显的不足之处是必须借助其他变量才可能阐明理念对行为的影响机制。在这种背景之下,处于政治学科研究前沿的新制度主义学派力图把理念与制度结合起来。

三、理念与制度的结合

就目前来说,理念与制度的结合主要沿着三条线路展开。第一,理念在制度化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线路分析了理念是如何转变成为有形制度的,对此旧制度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转变成了制度设计就是最好的释例。第二,理念在公共协商、对话、主体际的沟通以及集体认同中的作用。这一线路阐述了理念对政治行动者的偏好、利益观、价值观等发挥着决定性的形塑作用。第三,理念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这一线路有效地解释了制度变迁中的动力问题。通常情况下,理念与政治制度绩效之间会存在一定的“摩擦”现象,这是政治制度变革的直接动力。亨廷顿在1981年的《美国政治:不和谐的许诺》中指出:推动美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政治理念与政治制度的绩效之间存在着摩擦,当两者之间的距离非常大的时候,它就能推动制度变革,向政治理念倡导的方向发展[4]。具体来说,首先,理念通常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未来状态,它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差距激励政治精英进行政治变革,并为政治变革提供了行动“蓝图”。然后,在制度变革的“前夜”,既有政治制度出现“去功能化”倾向,它们无法再为政治行动者提供稳定的预期,在这一时间序列里,理念具有替代制度以减少不确定性的功能。最后,在理念的进一步细化下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从而对原有的政治制度提出全面挑战。在上述的条件都已具备的情况下,随着旧的政治制度合法性的丧失,理念为新的制度设计奠定了合法性基础。从而实现了理念对政治精英行为的约束和对政治生活的有序性的维护,诠释了理念引导下的制度变迁的全过程。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职业教育;德育;政治课堂教学

1提升教师素质,注重言传身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因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的铺砌起来的!”示范和引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教师作为学校的工作人员之一,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在学生心中留下“痕迹”。换句话说,教师也可以成为每一位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最直接的榜样。因此,要想在政治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首先我们政治教学工作者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道德品质,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从小的行为约束自己,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众场合抽烟,不说脏话,衣着整洁……这些小事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的潜在因素。尤其是在面对中职这些所谓难教的学生时,我们更应该言传身教,言必行、行必果,不为物役,不为名诱,有爱心、有责任感,能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精神生活。

2制定明确、具体、恰当的德育目标

学习政治这门学科,其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精神品质。可以说政治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显性德育学科,其教材中涉及的内容都是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因此,作为新时期政治教学者,我们必须认真研读教材,结合德育教育要求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如《透视经济现象投身经济建设》这一单元教学目标和任务就应该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让学生认识价值规律,践行文明消费;再比如《关注政治现象参与政治生活》这一单元知识的重点就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懂得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培养学生依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这些内容无一不体现着德育的具体要求。我们教师应该时刻把“给青少年播下传统美德种子”作为己任,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并作统筹安排,通盘考虑,制订施教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教学中德育教育任务。

3选择恰当的施教方法和手段

在政治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来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对此,笔者认为我们除了做到言传身教,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之外,还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需要教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教学计划,落实因材施教原则,既保证学生个性发展,同时也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权利。比如:商贸专业学生,我们可以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消费观、价值观、经济发展观;文学专业学生则可以在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塑造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而政治专业的学生则可以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法律专业的学生则需要他们自身懂法、守法,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懂得如何采取正确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用法律意识拘束和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使我们的学生在校时是个好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又是一个遵纪守法、自强不息的高素质劳动者。当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即将面临的是就业和工作,我们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和职业活动打下基础。

篇(5)

在我矿提前31天实现创水平目标,鼓舞人心的喜讯下,我矿思想政治工作年会暨经验交流会经过紧张、周密的筹备,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矿干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参加今天座谈会的有集团公司领导和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在此,我代表千秋煤矿党政班子向莅临大会的集团公司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出会的各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矿党委决定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就是要通过集中的学习、思考和交流,认真总结我矿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明确目标,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希望同志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会议的主题,集中精力开好这次会议,学习好经验,好做法,认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预祝大会圆满召开!

今天的会议议程主要有九项,现在分项进行。

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党委副书记刘金声同志通报千秋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工作情况,大家欢迎;

会议进行第二项,今天,按照中煤政研会,集团公司政研会章程,千秋煤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进行换届选举,请副矿长高振宏同志宣读千秋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换届建议名单。大家欢迎;

请大家举手表决,同意的请举手,请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请放下

弃权的请举手,请放下

大家通过表决一致通过!

会议进行第三项,请副矿长李双斌同志宣读《关于千秋矿20__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安排》,大家欢迎;

会议进行第四项,请仝矿长通报20__年度思想政治工作调研论文的评比情况。大家欢迎;

会议进行第五项,优秀论文交流:

1、请原能源部劳动模范范书友同志发言:

2、请通风区支部书记:史宗智同志发言:

3、请通风区长:梅红仁同志发言:

4、请掘进二队工会主席:刘步一同志发言:

5、请医院党支部书记:陈焕勤同志发言:

6、请机电一队支部书记:王世民同志发言:

会议进行第六项:请矿工会主席陈红伟同志宣读“关于表彰20__年度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论文的决定。

会议进行第七项:

1、请获得一等奖的范书友等5名同志上前领奖并合影留念

2、请获得二等奖的刘会钊等10名同志上前领奖并合影留念

3、请获得三等奖的杨西勋等15名同志上前领奖并合影留念

会议进行第八项:请集团公司领导讲话,大家欢迎!

会议进行第九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矿党委书记张邦锁同志作重要讲话。

闭幕词

同志们:

矿党委在这里召开20__年思想政治工作年会暨经验交流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政研会组成人员,对20__年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安排,范书友等六位同志作了发言,大家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会议气氛热烈,会上对在思想政治调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矿党政班子向受表彰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思想政治工作战线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对亲临大会指导的集团公司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张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三点要求,讲话言简意核,总揽全局,摧人奋进,擂响了我矿明年拼搏奋进求进取的战鼓,会后同志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我矿安全生产上来,统一到千秋振兴上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围绕明年“以严治矿,科学决策,综合管理,全面提高”的工作思路,忠诚敬业创佳绩,诚信服从求进取,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为企业实现跨越大发展,献计献策,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振兴千秋经济,推动千秋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发展。让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建新体系,拓展新内容,探索新方法,开创我矿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篇(6)

综合探究类主观题以活动为载体,综合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鼓励考生联系实际,发散思维,大胆创新,倡导答案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目的在于引导考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知识,培养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由于综合探究类主观题立足于研究、解决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和其他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对转变思想政治课死记硬背的学习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类试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在近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题型看,此类试题主要包括主题活动类和拟写类两种基本形式。主题活动类一般基于某种目的、围绕某一主题展开,主要包括主题班会、辩论会、座谈会、社会调查等,重在考查考生对活动方案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如开展主题班会的一般程序、可采用哪些方式开展社会调查等。拟写类一般要求考生根据相应的活动内容或命题者提供的背景材料,拟写建议书、倡议书、发言提纲、调查报告、观后感、小论文等,属于应用文体类主观题。由于每种应用文体都有各自的写作要求,考生应了解和掌握这些文体的具体格式和写作规范。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拟写类试题已不再拘泥于详细考查某种应用文体的具体格式和写作规范,而是依托应用文写作的形式,侧重于对教材知识的考查。但不管是哪种形式,其主要目的都在于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类题目的设计别出心裁,既贴近教材,又不脱离考生生活实际,为考生提供了比较广阔的答题空间和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展示个性风采的理想平台。下面,我们结合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常见的一些探究类问题,来分析和探讨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二、典型例题

1.建议类

“建议类”问题是给考生提供一定材料(情境、问题等),让考生对材料中涉及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办法或意见的试题。此类试题一般以考生生活积淀为背景,要求考生阅读材料、图表,或者是针对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热点、焦点问题,根据其内容提出合理、切实有效的建议,旨在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建议的对象,即向谁提出建议;二是要找准所提建议的切入点;三是所提建议不能好高骛远、不可捉摸,要合理、贴近现实,具有可行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四是答案要语言规范、言简意赅,有侧重并且一目了然。

【例1】\[2013•新课标Ⅱ卷•39(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材料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检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3)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该题的“题眼”是“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解答时,一是要抓住这一关键信息,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做法;二是要注意题中的其他信息,如“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即所提建议不得与此重复;三是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思考并回答问题。因此,考生可从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做文化交流的使者等角度,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做法。

【答案】在国外举办敦煌莫高窟艺术展览和主题艺术节;扩大含有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的商品出口;开展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合作。

2.倡议类

倡议书就是倡导、建议的书信,是指集体或个人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具有号召性和公开建议性的专用书信。一般而言,倡议书分为向谁倡议、倡议什么、谁倡议的以及倡议日期等几个部分,同一般专用书信差不多。倡议书的拟写具体可分为五个步骤(解题思路):①标题。放在最上方正中间,可写“关于的倡议书”(或只写“倡议书”三个字)。②倡议的对象。放在左上角,应顶格。(有些倡议书没有这一部分)③正文。属文章的中间部分,也是重点部分,开头应空两格。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倡议的原因、根据和目的,第二部分是倡议的内容,应分条开列。④表达倡议者的希望或决心。⑤署名和日期。先署名后日期,放在右下角。但在实际的考试中,要求考生写出完整倡议书的并不多,一般只要求写出倡议的内容。

【例2】\[2013•北京文综卷•38(4)\]《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划定了水资源利用管理的“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益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4)为了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某校学生会正在草拟倡议书,向同学们征集倡议。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两条倡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

倡议书(草稿)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北京属于重度缺水地区,但在生产生活中,有些人节水意识匮乏,有的企业直接排放生产污水,破坏水资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倡导建设节水型城市。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我们向全校同学倡议:

倡议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向所在社区和学校提出节水建议。

理论依据:公民依法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倡议二:

理论依据:

倡议三:

理论依据:

【解析】该题已经给出了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考生在补充倡议书其他内容时,要仔细阅读倡议书已提供的内容,明确拟写方向,思考还要补充哪些内容。如本题中,设问的开头已明确提出了倡议的目的――保护和节约水资源,对知识内容作出了限制性要求――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同时在倡议书的正文中,明确了倡议的对象――向全校同学倡议,在补充倡议要点时,考生可结合“倡议一”提供的范式,从公民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一些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具体做法。另外,在回答理论依据时,应根据题中“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这一具体要求,回归教材,合理、准确作答。

【答案】倡议:自觉节约用水,如注意拧紧水龙头等。

理论依据: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倡议:对破坏水资源(或不合理用水)现象进行监督和举报。

理论依据: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答出其他倡议及其理论依据,如倡议参与水价制定、积极建言献策,理论依据为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等,言之有理亦可)

三、解题方法

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归纳出,要答好综合探究类主观题,应做到“四结合”。

1.要结合教材知识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综合探究类主观题的设计主要依据教材,答案来源于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对教材中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是我们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如上述两道例题,不管是提出建议,还是发出倡议,都与教材内容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夯实基础,善于运用教材知识解决材料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2.要结合思想实际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领会和感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和归宿。因此,在高考试卷中,经常会设计一些与学生思想实际关系密切的问题,如要求考生谈活动的感受、看法、体会或启示等。因此,考生应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融入情境,进入“角色”,把自己融入活动中,根据材料提供的具体情境和试题的具体要求,缜密思考并合理作答。

3.要结合实践体验

让考生在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分析、归纳、总结、反思、创新的能力,是综合探究类主观题考查的主要目的。因此,考生应积极参与各项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从活动中去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和充分的情绪情感体验,在活动中分析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在解答这类试题时,考生才会得心应手,才能写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篇(7)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概念;辨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85-02

本文系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新时期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K2009065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这个转型期是一个矛盾凸显、矛盾汇聚和矛盾磨合的时期,这样的一个时期,对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公民的政治素养都是极大考验。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公民的政治社会化状态对于国家政局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和研究我国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政治社会化问题。

“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源于西方,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赫斯于1958年发表了论文《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首次提出了“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被学界视为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的起点。赫伯特·海曼则在次年出版的《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的心理研究》一书中首次对政治社会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自此,许多西方学者都涉足该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与之相比,国内对于政治社会化的研究则相对较迟。国内对政治社会化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发展到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积累阶段(1978年-1989年)。主要以翻译介绍国外的政治学著作为主,通过学习、吸收和借鉴来获取国外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成果。第二阶段,探索阶段(1990年-1996年)。学者们开始自主地研究政治社会化,对其含义、过程、方法等进行了粗略概括,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本土化研究。第三阶段,发展阶段(1997年-现在)。这一阶段,学术刊物上政治社会化研究的论文以及相关专著逐渐增多,不管是在纵向深度方面,还是在横向广度方面,都取得了不少颇具价值的成果。

国内外学者们关于政治社会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学者们对“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对其界定是丰富多彩的。究其原因,在于学者们大都根据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站在不同的研究立场上对其进行定义的。学者们对这一概念认识的莫衷一是,加大了初涉此领域的研究者对“政治社会化”内涵及本质的理解、把握的难度。笔者便是其中之一。鉴于“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而对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分析,又是对政治社会化展开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进行辨析,在把握其本质的基础上,力求对政治社会化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为深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政治社会化内涵界定的视角和立场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关于某一社会现象的核心词内涵的确定,可以体现出研究者观察问题的视角与立场。通过梳理这些诸多表达迥异的“政治社会化”概念,我们发现研究者是从不同视角和立场来把握他们所研究的“政治社会化”的内涵的。

(一)、社会的视角以及社会组织与政党的立场

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组织或者政党宣灌自己政治主张,有意识地对该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教育和灌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组织和政党是政治社会化的主体,普通民众被视为客体。比如罗伯特·赫斯和J·V·托尼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团体或机构教导幼年成员或新成员学习、掌握有关的价值、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格林斯坦指出:“政治社会化是正式负责教育的机构有目的地对于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和政治习惯的灌输。”赫伯特·海曼也认为“政治社会化不仅是政治情感的学习,而且也是明显的政治灌输。”

这一角度的政治社会化研究的特点在于强调了社会组织和政党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他们站在社会组织与政党的立场上,考虑如何通过政治合法化方式使社会成员接受他们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理想。与其他的行为相比,由于政治倾向是代代相传的,因此,社会成员所形成的稳定的政治态度被认为是政治系统的基础。正如伊斯顿所言,每个政治系统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承受住压力。社会化是政治系统为了至少对基本政治目标产生最低限度的正面支持而做出的反应,合此系统根本无法运作。”(P14)因而,他们想通过家庭、学校、政党、工会、大众传媒等政治社会化机构的影响和作用,使社会成员接收特定的政治信息、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

这一视角和立场忽略了个体的主体意识、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体在面对与政治相关问题时的态度与情趣方面的差异性。

(二)、个体发展的视角以及社会成员适应社会的立场

从个体发展的视角研究政治社会化,主要是研究个体“政治自我”的形成与发展。政治自我指的是个人关于政治世界种种看法的体系。从个体的角度看,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学习,逐步获得一定的政治观念、政治信念、政治行为的过程。该角度更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个体是政治社会化的主体。如理查德一道森和肯尼思·普雷维特指出“政治社会化是公民政治上取得成熟所经历的那些发展过程。”戴维·伊斯顿和杰克·丹尼斯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习得政治取向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同样,罗伯特·E·道斯等人也认为“人们关于政治传统或政治角色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为的知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政治社会化意指是获取这些知识的一种或多种过程。”我国学者黄育馥认为:“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逐渐学会被现有政治制度接受和采用的规范、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人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认识自己所处社会的政治制度,并决定为巩固这一制度而努力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实际上是一个双向运动,一方面是政治系统以建制化的方式塑造社会成员的政治倾向和行为模式,另一方面是社会成员不断认知、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建制化的政治系统如何建构和影响社会成员,也要看社会成员如何建构和适应外部世界。但是,不同的社会成员由于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身份认同的差异,对政治系统所传播的价值、观念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他们所接收到政治信息也可能是不一样的。

这个角度和立场揭示的是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另一面的状况和问题。

(三)、文化的视角以及政治文化发展的立场

这一视角跳出了关于“人(或者公民)”的政治社会化领域,把着眼点放在了政治文化的传播上,认为政治社会化即政治文化的维持、变迁过程。如阿尔蒙德和鲍威尔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形成并传送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它引导人民或一部分人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和体验政治,并在这个范围内改变政治文化”。里查德·道森和肯尼斯·普雷维特指出:“政治社会化是将政治标准及信仰从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方式。”肯尼斯·P·兰顿也认为:“广义上来说,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从一代到下一代传递其政治文化的方式,这种历程可以保持传统的政治规范和制度。”我国学者王惠岩先生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也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

研究者关注政治文化,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如果社会有文化,那么政体也应该有文化。况且每一个执政党或者在野党都有自己的政治理论、政治主张和政治规范,这些是他们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理论基础。那么就意味着,每一代新人都一个逐步了解政治文化的期望和义务的过程,这些过程即是站在文化的视角和政治文化发展的立场看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研究者将政治社会化看作是个人学习其所属的国家、群体或亚群体的政治规范、价值和行为模式的过程。这些特征被认为是每个群体的政治文化。

所以,我国学者王沪宁先生提出“政治社会化指的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内部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政治文化从两个方面传播开来,一方面,政治共同体的每个成员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中获得政治态度、政治观念、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这一方面表现为个体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政治共同体传播自己的政治文化,使新一代成员进入有关政治生活的思维和行为传统模式,这一过程表现为政治文化传播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所要分析的就是这两个过程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机制和机构。”的概念界定,详细阐明了这一观点具体内容。

三、政治的“社会化”——“政治社会化”的另一种理解

从概念形成的逻辑角度讲,“政治社会化”的上位概念是“社会化”,也就是说“政治社会化”概念应该是在“社会化”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要弄清楚什么是“政治社会化”的内涵,首先必须明确“社会化”的涵义。

“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关键词之一,一般有两方面含义的用法:一方面是指社会发展与社会联系的程度,如“生产的社会化”、“劳动的社会化”——指分散的个体生产或个体劳动转变成由社会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社会生产或共同劳动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指作为自然人融人社会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社会化,即个体社会化。

上文所述的国内外学者对“政治社会化”内涵的界定都是从“社会化”的第二种含义,即个体“被社会化”或“社会化”出发进行概念建构的,无论站在哪个立场,都是关注社会人的政治化过程,是有关个体和群体社会生活的现象研究。那么,依据“社会化”的第一种含义理解“政治社会化”又是怎样一种社会现象呢?

关于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研究,无论是以“人”为核心,还是以“政治活动”为核心,都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和立场进行观察、分析。正是这样一个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和揭示,人们关于政治社会化的认识才能全面、深刻。而概念内涵的解释和界定,可以反映出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立场,进而规定了其研究内容和研究边界。理解辨析概念是我们正确理解每一位研究者研究内容和结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迎法:《西方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述》,《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7期

[2]黄金拄、鹿军:《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论》,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

[4]马起华:《政治社会学》,中国台湾大中国图书公司,1 988

[5][9]转引自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转引自格林斯坦·波尔斯比著,竺乾威等译:《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

[7]转引自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